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化工污染案例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快速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把需要的信息贮存起来,以便快捷查询;把需要的分散的技术经验向导化,使现场应急监测更有序;把可能用到的技术集成起来,使现场技术使用一键化;把报告模块化,建立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支持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阐述了基于当地环境监测网络和GIS平台,横向功能实现查询、应急监测向导、地图直接布点、监测方案自动生成、预测、评估、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重点论述了建设重点源库方法、依据、化学品库、技术人员信息库、设备库、应急监测专家库、应急监测案例库、监测方法库。整个系统以污染事故发展为主线,污染物为核心,实现应急信息的现场与指挥之间、上下级环保部门之间的远程实时互动,使管理和指挥更直接和有效,实现实时交流,使应急监测更加智能化、科学化。
【关键词】应急监测信息化,查询功能,评估功能,预测功能
1应急监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突然、污染物种类繁多、危害严重。为了在短时间内解答应急指挥所必需的几个问题“是什么?是多少?范围有多大?风险有多少?”不仅需要过硬的硬件支持,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把需要的信息贮存起来以便快捷查询;把需要的分散的技术经验向导化,使现场应急更有序;把可能用到的技术集成起来,使现场技术使用一键化;把报告模块化。同时通过搭建上下互通联动的应急监测指挥系统,全省应急资源能共享与调度,实现应急监测全省一盘棋。
2应急监测信息化系统概况
针对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突然性、急切性、复杂性、重大危害性等特点的需求,建立环境应急监测现场支持系统。基于当地环境监测网络和GIS平台,建立查询、向导、事故地点确定与直接导航、地图直接布点与导航、监测方案自动生成、预测、评估、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通过手机与电脑端的实时关联,实现应急信息的现场与指挥之间、上下级环保部门之间的远程实时互动,使系统服务更加集成化、科学化和智能化,为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针对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特点建立网络版和手机版2个版本的软件系统。网络版:提供系统主要功能和各种信息的实时更新。手机版:是网络版的补充。在应急监测实施过程中,方便实时记录样本采集时间、地点、分析结果、处理人员安排、上传现场照片等相关信息,同时也具备简单的查询功能。
3实施的技术路线
3.1采用云平台方式构建系统框架并支持多种部署方案充分利用云平台的优点,按环境应急决策系统功能需求构建一个集应急环境数据管理、应急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为一体的应急环境信息服务系统。网上空间数据,采用纯Internet的形式,利用网上GIS技术实现。系统功能如数据库、网页前端、模拟系统、手机版应用连接器等都以完全模块化形式开发。各模块可在不同虚拟机上独立运行,也可在单一服务器上运行。部分模块可按需要运行一个或多个虚拟实例,配合负载平衡设置,达致更快速有效的应急环境评价与分析。
摘要:化工园区废气扰民问题频发,如何有效监管是焦点难题。化工园区大气监测监控与预警预报集成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区域废气整体管控解决方案,有力提升园区大气环境监控管理水平,科学指导园区废气靶向治理,进而改善园区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关键词:化工园区;废气;监测监控;预警预报
0 引言
化工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1 世纪以来,因政策导向和产业集聚效应,化工园区的数目迅速增加,已成为化工行业的主战场[1]。国务院2016 年明确提出:“全面启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转产关闭工作。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化工园区。” 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化工园区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对环境空气构成一些威胁[2-3]。化工园区企业聚集,废气排放量大且类别繁多,排放不规律,无组织排放多,如何监管是个大难题[4-6]。除了恶臭等扰民问题外,化工园区排放大量废气也会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比如臭氧、光化学烟雾等的产生,另外还涉及周边群众健康风险[7-9]。目前,化工园区周边群众对废气投诉事件频发,政府部门整治压力很大,管理上对于溯源现实需求强烈。现有溯源分析方法在城市、大区域尺度上应用良好,但在小区域尺度实现精准溯源分析比较困难,研究成果少,也缺少好的应用案例[10]。化工园区废气监测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为各化工园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废气整体管控方案。该技术在化工园区大气特征污染物筛选、监测点位优选、污染溯源、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集成研究,指导化工园区大气监测网络构建,提升大气环境监控预警整体水平与能力。
1 技术路线
建立化工园区环境监控预警系统,是降低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遏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化工园区大气监测监控与预警预报集成技术主要创新在于集成大气污染物监测监控预警-排放溯源-应急响应关键技术,通过特征因子筛选、监测网络优化、监控平台搭建、污染动态溯源、有效预警预报等手段,建立化工园区全过程大气监管体系 (如图 1 所示),最终实现环境管理提升、企业整治提升、空气质量提升。
2 技术内容
2.1 监控指标筛选
《四川环境杂志》2014年第四期
1案例厂址综合评价及筛选
由表1不难发现,项目5个厂址各有优缺点,部分厂址优缺点相对突出,但也有部分厂址优缺点相差不大,让人一时难以取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厂址的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厂址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厂址,然后对符合要求但优势不突出的厂址进行细化比较分析,从而选出最佳厂址[11]。
1.1关键制约因素的选取及厂址初步筛选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环境制约因素。出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需要,国家和地方会依法制定一些保护规划和保护政策,在一定区域内或条件下禁止全部或某类项目建设。通常这些限制性规划或保护政策能够直接判定项目厂址选择是否合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环评是否能够通过,我们称这些决定环评能否审批通过的限制性规划或保护政策为“政策红线”。本文政策红线,侧重环评,故会因各区域环评审批要求不同,与规划红线、生态红线等重叠,也有可能范围小或者不相关,因此应在厂址比选时根据区域环境要求及特点进行具体确定。根据国家和地方项目环境保护要求,经分析该省“政策红线”有3个:(1)该地区为主要农作物产区,原则上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国家特大项目等除外。(2)根据该地区出台的化工项目准入指导意见,要求该地区的化工企业进入有化工产业定位的专业园区。(3)该地区为国家南水北调穿越区,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化工项目。根据该省3个“政策红线”,厂址2和3均不在专业园区且所占土地为基本农田,不符合“政策红线1”,故被首先剔除;厂址4部分位于南水北调保护区范围内,该问题虽然能够通过优化平面布置和减少土地使用面积等措施进行避让解决。但其所在工业园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不适合布置化工等重污染项目,其拟环评编制过程中定位为化工,明显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不符合“政策红线2”,因此予以进一步剔除;厂址1所在工业园虽然没有化工产业定位,但经工业园调整后,能够满足进驻专业园区的要求,以及用地规划,不在“政策红线”限制范围内。厂址5虽然不在工业园内,但经工业园扩区后能够满足专业园区和用地要求,亦不在“政策红线”限制范围内。由上分析不难得出,厂址1和厂址5适合作为该项目的厂址。
1.2厂址细化比较分析经初步筛选,厂址1和厂址5均可作为该项目的厂址。从环评角度讲,厂址周围环境限制因素越少,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影响越小。因此需在厂址初步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最佳厂址。根据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和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厂址1和厂址5周围环境特点,选取产业定位及用地性质,环境敏感点,区域水环境保护,交通及配套设施等4项指标进行细化分析,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基础分为25分,共100分。加权系数法系数设定见表2。厂址1和厂址5综合比较见表3。由表4对比分析结果不难发现,厂址5为该化工项目最佳厂址。在实际厂址选择中,因考虑地方发展等因素,当地政府最初建议企业选择厂址1作为建设厂址,但在其环评开展过程中因厂址地下水较敏感等问题,当地环保部门和厂址1周围公众的对其有较大意见。后经多方论证及环评单位协同企业从企业自身风险防范和区域环境保护需要等角度向该政府进行厂址比选专题汇报,最终同意企业选择厂址5。经企业初期建设证实,厂址5较厂址1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不仅在投资上有较大的节省,而且获得了当地公众的对其项目建设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2案例厂址比选启示
由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项目前期,积极开展项目环评厂址方案比选,不仅有助于削减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而且在获得公众支持和节省投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实际项目建设中,与案例相反,存在很多企业在未进行环评厂址比选的前提下,便直接选址建设,即通常所说的“未批先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未批先建属于违法建设,应由相关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并限期补办环评手续。这种做法不仅违法,而且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经环评论证发现,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可调控,必须变更厂址,则会导致企业前期投资全部或大部分损失,甚至可能间接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在与企业开展环评业务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之所以“未批先建”,除了因为环评周期较长外,还与企业对环评的认知态度有关,不少企业在一定程度认为:不管厂址选在什么地方,影响大小,环境影响评价都能够通过各种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削减。但在实际环评过程中,环评不是“万能”,如果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影响在可调控范围内,环境影响评价能够通过污染防治、风险防范等措施将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合理范围;如其对当地环境影响在不可调控范围内,则必须在其它地方另选厂址,以保证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可调控范围内。因此在项目开展前期,积极开展环评厂址比选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能够避免因厂址选择不当而造成的重大损失,提前发现制约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而根据这些关键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企业在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3结语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农业、轻工、纺织、食品、材料、医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产品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化学物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比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城市上空出现的化学烟雾事件、酸雨事件,河流、湖泊水质的污染,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这些事件说明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到了人类健康,危害到了社会发展。据统计,环境污染物中约80-90%是化学物质,其成分、特性、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工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化工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化工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全程渗透环保知识,对培养有绿色化学理念、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化工生产和管理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工专业大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效果甚佳:
1教学内容全程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环保方面的知识、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灵活穿插,对环保知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了解化学污染的原因。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兴趣提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化工生产或与化工有关的工作,有可能接触到重金属,针对近几年频频出现的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事件,在学习铅、铬、镉、汞等金属时,联系其性质向学生介绍其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饮用了被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就会使生物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从而导致缺氧,甚至窒息而死。水的污染源主要是化工生产中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的使用等等。再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酸雨,在学习硫、氮等非金属时,根据其性质穿插介绍含氮、含硫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造成的,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类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可以造成水质酸化,毒害水生生物等。让学生意识到废气污染的严重性,学生感到环境保护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石数鸟的作用。
2结合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课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经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的物质,还有可能向环境排放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废液等。因此,结合实训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实训教材涉及到实训后的“三废”处理问题较少,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比如实训中教育学生怎样减少化学污染,怎样正确处理有毒、有害物质,怎样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等等。实训活动中一是要求学生实训方案设计中一定要有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如实训中产生有害酸性气体(Cl2、HCl、SO2、NO2等)要用碱性溶液吸收、有害碱性气体(NH3等)要用酸性溶液吸收,避免其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实验中的苯系有机物(萃取后的苯、实验中残余的溴苯等)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根据其性质进行无毒处理(苯可以燃烧、溴苯可以碱解);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镉、汞等可用化学沉淀等方法除去,然后才能排放。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方法改革,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如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镉离子等的鉴别,可把试管实验改为微型点滴•43•第5卷第4期潍坊高等职业教育Vo.l5No.42009年12月Weifa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Dec.2009板实验,试剂用量从原来的1—2mL减小到几滴,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了废液、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块点滴板上实验,还有助于现象的比较。
3利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普及环保知识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重要场所。要挖掘校园环保教育的潜力,一是在校园宣传栏或校报上开辟专门的“环保知识”小栏目,及时登载环保知识,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例如,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丢弃塑料袋的现象,登载“白色污染的危害”小知识,让学生了解长期食用用塑料袋或发泡塑料餐具盛装的食物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状,随意丢弃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塑料难于降解,目前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对废弃的塑料袋要回收后再处理。对于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现象,登载“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介绍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铅、汞,是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物质,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烂,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丢进水里,它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体的污染等等。这些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随意丢弃有毒物质的危害,学生们就会自觉行动起来,对废品分类放置、集中处理,使校园环境大大改善。二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环保教育专页。在专页上设立化学污染新闻、环保动态、环保知识问答、师生论坛等栏目,如环保知识问答栏目,可以以问卷的形式出现: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吗?你知道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吗?重金属离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危害?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消防人员为什么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如果氨气发生泄露事故,应如何处理?学生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了解到很多环保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联系了起来,既巩固了化学知识,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4举办专题讲座,宣传环保理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遭受严重的破坏,污染环境共同犯罪缺乏统一的司法认定标准。通过对2011年以来的污染环境共同犯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不难发现理论界对租赁等帮助行为是否可以成立生态环境共同犯罪、自然人与单位之间是否可成立污染环境的共同犯罪、生态环境单位犯罪中主体处罚范围如何进行界定等疑难问题缺乏研究。为此,尝试构建自然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生态环境共同犯罪的类型化规则,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污染环境;共同犯罪;类型化
1问题缘由
1.1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了较为严重地破坏。污染环境罪作为环境犯罪中的主要罪名之一,其司法适用的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整个环境犯罪产生重大影响[1]。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其中以生态环境共同犯罪最为突出(具体详见表1)。为有效遏制和打击生态环境犯罪,有必要对污染环境罪犯罪构成在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进行正确阐释,并结合生态环境共同犯罪的特点,尝试构建生态环境共同犯罪认定的类型化规则。
1.2案例导入
案例一:田建国租赁炼铅厂,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利用火法冶金工艺进行废旧铅酸蓄电池还原铅生产,并先后从张柱芳等人(已另案处理)处购买废旧铅酸蓄电池,用于还原铅生产,严重污染环境。厉恩国建设炼铅厂租赁给田建国,且为田建国经营提供帮助。法院判决田建国和厉恩国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案例二:严海兴为汇德隆公司和腾达公司两公司实际控制人,经与潘得峰、潘华林商议,将汇德隆公司的精馏残液外运至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腾达公司。精馏残液经与腾达公司自身产生的废水混合后,通过暗管直接排入管网。潘得峰又委托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汝建国外运处置汇德隆公司的精馏残液,严海兴明知且默许上述外运处置行为。汝建国伙同汝建成、汝俊分别雇佣徐夫锁等人采用槽罐车将上述精馏残液运至某区外海塘等地直接倾倒。潘德凤明知汇德隆公司非法外运处置精馏残液,仍接受潘得峰的指派,组织人员负责对运输精馏残液的槽罐车过磅、填写供货清单等工作。法院判决汇德隆公司、汝建国、汝建成、汝俊、潘得峰等人构成污染环境罪。案例三:方埠化工厂生产产生的危险废物草甘膦母液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胀库,杜忠祥、宋秋琴经蒲建国默许,委托不具备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联环公司等非法外运处置草甘膦母液。李小峰明知生产产生的草甘膦母液应委托有处理资质的企业处置,仍负责联系宋秋琴通知新禾公司等单位非法拉运草甘膦母液,并通过黄小东等将草甘膦母液从方埠化工厂运至衢州,倾倒在小溪、沙滩、林地等处。法院判决金帆达公司、新禾公司、黄小东等人构成污染环境罪。
1.3问题提出
过程工业是进行物质转化的所有工业过程的总称,化学工业、石油炼制、能源、环境、冶金、材料、医药、农药等都属于过程工业。化学工程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渗透拓展,应用对象涵盖了所有物质的物理、化学加工过程,使化学工程学上升至过程工程学。过程工程学是过程工业的科学基础,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化学、物理转化过程,研究内容是物质的运动、传递、化学反应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绿色过程工程涵盖绿色化学与化工,成为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冶金、环境、医药、资源、能源、材料、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绿色化的综合性科学与工程。[2]它依据环境-经济两种尺度对过程进行综合优化,包括反应-分离等多序列的综合,物质集成与能量集成,通过质量、热量交换网络-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模拟设计来实现。从科学观点看,它是过程工程内容的更新和提升;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从经济观点看,它符合利用资源、能源,降低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绿色过程工程是人类和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绿色过程工程的发展,各国逐渐认识到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大中学校的学生进行绿色过程工程教育对绿色过程工程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绿色过程工程的认识还很肤浅,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绿色过程工程的教育、宣传、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据调研,国内尚未开设绿色过程工程专业。化学、化工等过程工程相关专业课程在建设和改革中,应把绿色过程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将绿色过程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化工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绿色过程工程观念的新一代高级人才。化学制药工业属流程工业,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加工过程,改变初始物料的物化性质,最终获得药物。其突出特点有:[3]产品更新快;生产工艺复杂,需用的原辅材料繁多;产品三废(废液、废气、废渣)成分复杂,严重危害环境等。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不是唯一的,其选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一个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由若干个合成工序组成,每个合成工序通常包含若干个化学反应单元和分离、精制等单元操作。药物的制备过程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和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研究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实现化学制药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工艺条件研究、手性制药、中试放大、生产工艺规程、化学制药污染防治,以及化学制药生产工艺实例。该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提供了适宜载体。本文主要介绍在授课中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相关经验。
一、重视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制药工艺绿色化的感性认识
采用绿色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是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授课中可以适时引入几个经典案例配合理论方面的讲解,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1962年出版了题为SilentSpring的专著。她告诫人们,DDT等农药的使用导致鸟类数量急剧下降,使万物复苏的春天居然听不到鸟鸣,成为“寂静的春天”。该书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吹响了环境保护的号角。为了从化学和化工的源头防止污染,以原子经济反应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本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传统制药业忽视污染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竟成了催生绿色化学、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因素;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过程工程是过程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产生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与技术的自觉性。1984年12月3日凌晨,作为农药生产原料的光气溢出到印度博帕尔市(Bhopal)的人口密集地区,导致32万人中毒、2500人直接死亡的严重后果,业界由此得到一个减免使用剧毒原料的警示信号。调查显示在事故发生时,冷却系统、温度指示器、燃烧塔都不能起作用,这表明事故还与设计错误、疏于管理等有关。此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要提高工业过程的绿色度,一方面要采用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或天然原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甚至杜绝污染和危害;另一方面,必须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着手,大力研究和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消减污染的绿色工程技术,并强化生产系统的优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剂用于缓解孕妇妊娠反应。1961年发现服用外消旋的沙利度胺(反应停)的孕妇产下了四肢呈海豹状的畸形儿,累计致畸案例多达17000例,成为20世纪医药界最大的药害事件。后来的研究表明,沙利度胺的致畸性是由(S)-异构体引起的。此案例能让学生体会产品的绿色化是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指标,绿色化工产品应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无害;若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开发单一旋光异构体药物符合绿色过程工程原理。
二、用绿色过程工程原理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当代工程观”
工程观念的强弱和趋向直接决定着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工程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程思维。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基本理念,是认识和进行工程活动的指南。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形成的当代工程观是对传统工程观的扬弃和超越。[4]传统工程观以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为主导,而对人文理性和生态优化较为忽视。当代工程观把工程理解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态社会现象,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因素,工程活动不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应按照生态规律重塑生态活动的方式。[4]这与绿色过程工程的内涵一致,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有利于贯彻当代工程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责任意识并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未来建设者和管理者。化学制药工艺学是研究、优选符合大规模药物生产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从而以最安全、最经济、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完成药物制备的一门学科。生产工艺研究按研究阶段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生产工艺研究。该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适宜强化工程观念教学。朱宏吉、元英进等指出,[5]制药工艺学可指导学生完成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组织,使学生将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车间工程设计基本原则、制药设备选型与设备结构的设计结合起来。笔者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该学会按当代工程观的要求,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友好的原则,选择、优化药物及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实践表明,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对学生在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选择、设计绿色工艺具有非常突出的指导作用。据众多学习过本课程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不论他们是否从事制药业,都能自觉运用绿色过程工程的观念开展工程项目的开发、评价和实施,学生毕业后体会到了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的更大收获。
三、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的教学设计
经过多年的摸索,绪论部分教学中引入生命周期评价(LCA)、[6]原子经济性(AE)、[7,8]环境因子(EFactor)、[8-10]环境商(EQ)四个概念是必要的和可行的。[8-10]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环境负荷的过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它首先辨识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生命周期评价是实施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工具。掌握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综合思考新产品设计、新工艺开发和旧工艺改造,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为在授课过程中灌输、剖析绿色过程工程原理提供了线索。传统化学采用收率作为评价某化学反应过程或某一产品合成工艺优劣的标准,这种做法已沿用了上百年。只注重收率往往会忽略合成中使用或产生的不必要的化学品,收率指标难以反映废物产生数量的多少,不足以完全反映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欲充分利用资源和消减废弃物排放,只有使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尽可能多的进入目标产物中。B.M.Trost于1991年提出了原子经济性(AE)概念,[7]为评价化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原子经济反应处于绿色过程的核心地位。R.A.Sheldon提出了E因子和环境商(EQ)两个概念分别用于快速评价反应过程中废物产生的数量和废物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9]R.A.Sheldon给出了传统制药业的E因子范围常在25~100kg/kg,[8]远高于炼油和大宗商品生产行业,这说明制药业实施绿色过程工程技术任重道远且正当其时,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制药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绪论部分在介绍绿色过程工程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辨析上述四个概念,生命周期评价为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提供了线索,其余概念则可直接服务于每一部分教学。依据制药工艺学主要讲授内容,总体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一个线索分明、重点突出的有机的整体。期望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热力学以经验概况的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几个热力学函数,通过“状态函数法”,即在相同的始终态间,能动地设计可计算的过程,解决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理想气体、理想溶液是实际气体、实际溶液的理想化模型,实际气体通过逸度、实际溶液通过活度进行相应校正,可以简单地解决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一)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物理化学课程公式繁多。对于有代表性的公式,授课中用板书逐步推导,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能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化学热力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引入限制条件,这种条件也是该公式的适用条件,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我强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学生思维的梳理。
摘要:煤化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未经完全处理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将未达标的废弃物进行直接排放,这种行为对煤化工企业周围的河流、土地等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居住在煤化工企业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如果对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少足够重视,就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不安全事故。针对煤化工企业的部分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目前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面临的形势
1.1煤化工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煤化工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企业所引进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越来越多,这在无形中给企业干部职工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潜在危险。同时现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越来越艰巨。
1.2国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企业一味谋求自身利益,淡化了生态安全的底线,将未达标的废弃物进行随意排放,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且干部职工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国家相关管理执法部门也在通过逐步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
摘要“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论性太强、教材内容涉及工程实际案例较少、传统板书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分别从教材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授课方式的新颖性和考核达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式,为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工程化思维意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工程化思维意识
“物理性污染控制”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振动污染及其控制、电磁辐射污染及其控制、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热污染及其控制和光污染及其控制这六个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污染源的产生、传播的途径、危害的方式、对污染物的评价方式和控制方法等环节的学习,合理运用控制手段和工程化思维意识,从整体环境角度考虑出发,进行全面的物理性污染分析、评估及工程治理[1]。该课程具有整体知识结构松散、公式晦涩难懂、前后知识点逻辑性较差、内容抽象等特征。因此,在教改中探索契合“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本文将从教材的选用途径、授课及考核的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改建议。
1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是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的关键。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即通过对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生的污染事件及对人们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非传统化学和生物污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探究声光电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物理性污染的防治意识。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本优质的教材不仅能准确体现目前学科领域中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还能增强教学效果。《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从以往的教材种类少、多偏重于噪声污染控制,转变为包含多种物理因素且与环境学、大学物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内容有密切的关系[2]。因此,如何在专业课程系统化、科学化的过程中明确各专业课间的区别与关联,重点与概述变得尤为重要。对于相关知识点,如何合理地选择切入点,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将相关的理论和公式联系工程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工程实践打好基础。因此,在选择一本知识点系统、知识结构完整、知识体系多样化的教材基础上,选择能突出当今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实践与工程技术的新方法和新兴污染事件的新观点,参考5年内在国际一流环境类期刊发表的科学文献,使教材真正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工具。
2构建不断创新的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书中复杂公式推导、工程设计计算板书的时间较长,教师费时费力,学生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工程类的专业课,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经验公式是一方面,了解它的应用条件、使用范围,在实际工作时会查会用,才是关键。因此,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实际工程与研究性设计相促进的授课方式。将PPT课件、视频音频文件、互联网资源、慕课和BB平台(BlackBorad)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3],能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动态图展示噪声原理中的驻波实验;制作吸声原理中“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小实验;讲到核辐射污染时,补充核辐射污染及危害的图片,使学生深入了解核裂变、核污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课堂更生动。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很重要,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为后续课程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保障。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不可舍弃。好的板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能更好地串联前后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每堂课开始时,可以将上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这节课涉及的论文知识加以标注;在讲解比较烦琐的工艺流程或推导较为复杂的公式时,教师可以利用板书逐步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3考核模式与学习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