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

合同风险管理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一、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特性问题

根据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在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有些环节容易被忽视,有些环节容易产生误区,有些环节有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较多。这些问题具有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在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需要特别予以重视。

1.合同谈判物资采购合同谈判重点关注的是合同的标的物、价款、交付以及质量条款。物资采购合同谈判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涉外物资采购,涉外物资采购的特点是采购周期长、标的物金额多、运输风险大。例如,涉外仪表物资采购合同,要特别注意明确货币种类及外汇结算标准,标的物的交付即所谓的收货、送货,涉及到货物风险的承担、所有权的转移等诸多问题,谈判双方应对交货方式、运输方式、交货地点、交货时间、运输费用的承担等事项约定明确,防止出现分歧。

2.合同起草企业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的起草权一般都比较重视,合同起草者法律知识水平和运用法律实践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合同起草与修改,影响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控制。因此合同起草是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物资采购合同起草前首先要界定好合同的性质。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的性质问题,一般认为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物资采购合同属于有名合同中的买卖合同。但是在对物资采购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一般会先准备好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并与拟选供应商签好技术协议,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选择承揽合同。例如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型专用设备采购合同,其设备的生产周期较长,可能含有大量的技术资料及图纸,需要后期的操作培训及生产调试,并且签署了保密协议,可以参考承揽合同,将各项权利义务详细描述,规避法律风险,为后续阶段合同信息的补充完善、责任义务的合理划分、标的物的跟踪检验以及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确保采购物资及时安全保供。起草物资采购合同时,对在合同谈判中约定的标的物、价款、交付以及质量条款要分别描述清楚。关于采购合同的质量条款,笔者建议在合同中写上具体应当符合的质量标准。例如,采购合同的质量条款中有六种情况可供选择,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企业标准、4.封存样品质量标准、5.其他标准、6.按双方商定的技术条件、技术协议或技术要求执行。备品备件物资采购有图纸的,可以选择第6条,并注明“按6执行,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见图纸”;单机设备或者是化工三剂采购等等有技术协议的,注明“按6执行,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见技术协议”。

3.合同审批物资采购合同的审批程序应严格置于签约之前。合同管理员负责合同的初步审查,主要是审查文本前后的逻辑性、连贯性、统一性、准确性以及通俗性、可读性、实用性。企业的物资采购合同评审委员会负责专业性审查,由供应、技术、生产、财务、审计、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就合同草案的商务要件、技术要件、文字表述等进行评判和审查。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负责物资采购合同的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审查,流程一般设在专业审查之后和决策层审批之前,主要是评估合同可能隐藏的法律风险,给审批合同的企业领导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在这一环节中容易产生误区,出现合同管理员定位模糊的问题。例如,某些合同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职责权限不够清晰,既不参与物资采购专业工作,又没有直接负责合同起草,还缺乏与合同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在物资采购合同审核中分不清自己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往往使合同的审查工作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产生了阻拦商品交易、耽误生产保供、频现合同纠纷等负面影响。

4.合同签署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时要注意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址—定要清楚,企业或单位应当使用全称,保证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致,签字盖章应当与签约单位及负责人或授权人相符。例如存在三方关系的物资采购合同是需要“买方”、“买方代表”、及“卖方”分别签字盖章的,要特别注意合同内容前后称呼、企业(或单位)名称与合同章、合同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是否一致。一旦出错,可能造成三方关系混乱,权利义务分不清,甚至和其他企业(或单位)重名的现象。

5.合同归档物资采购合同的档案主要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审查审批表、合同谈判记录、分项报价表、过程控制记录、监造报告、交往信函、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等资料。另外,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合同文本签收记录、台账、报表、领导批示、设备材料不合格评定和处置表、工作联络单、发生问题的处理情况及结果等资料也应归类建档。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好物资采购合同档案,建立详细的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台账,待合同终止并完成所有流程后统一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保存。例如,询比价采购合同中的定向询价报价书、询价方案明细、价格会审表、采购方案审批单、订货委托书等等,这些属于各专业物资采购共有的资料档案,应当完整,不能因为电子商务网站上有资料可查的就认为可要可不要,造成合同档案各式各样,管理混乱。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将合同的基本附件模块也集成到合同系统上,比如《廉洁从业责任书》、《技术附件》、《保密协议》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物资采购合同附件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及合同本身,其合同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对合同附件的签订作详细的要求和考核,很容易产生法律风险隐患。例如煤炭采购合同,如果是采用招标采购形式的需要将招标的相关资料一并作为合同附件进行保存,如中标通知书、开标结果确认承诺书、评标报告、投标文件以及评标委员会决议等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这些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与其他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也是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长效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

1.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升企业员工风险意识不高、管理惰性、经验主义甚至抗拒心理等,重商机、轻风险,对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这些现象是目前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有的合同管理人员所学专业是理工类,没有法律专业的学习经历,法律专业水平不高,把合同管理工作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档案管理,不重视合同条款的法律性审查,更谈不上资信调查、合同谈判以及后评估等管理内容。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强化企业员工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是识别合同风险、防范合同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思想基础。企业可以通过专题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各种形式定期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员工的工作偏差,帮助员工较好地理解领导的指令和企业的目标,避免进入“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做好合同的法律风险预测和评估,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供领导决策。

2.合同信息化管理任重道远目前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整个企业集团范围的合同及法律事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合同资料快速提取、合同执行情况跟踪、合同变更、合同解除以及纠纷处理等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合同信息化管理应当是先进企业的必然追求。但是合同管理系统建立时间不长,仍然处在摸索阶段,部分功能模块与企业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加之企业对于员工掌握系统操作、运行和维护的专业知识培训投入不够,员工对新系统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系统运营管理问题重重。企业合同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不足、效果不显著。合同信息化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业务人员、管理人员除具备业务知识外,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合同系统管理知识,增加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加强合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上岗资格考试中设置司法培训、合同系统运维培训以及合同管理员培训等课程,同时对在岗人员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持续培训,打造一支素质和技术都过硬的合同管理队伍。

3.合同法律风险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当中还未完全构建,以简单的合同谈判、合同签订为主,对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却很少,可操作性不强,不能经常性地监督、检查和考核,或者考核没有与薪金报酬等挂钩,缺乏必要的威慑力;或者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但却没有做到制度的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工作不能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中去,无法形成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要将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立系统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比如《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作细则》、《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权限交接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规定》、《授权委托书证管理规定》、《物资采购合同审查、会签、审批管理规定》、《合同纠纷调处管理规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后评估制度》等,通过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把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物资采购单位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之中,通过物资采购流程的运作、企业各相关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反复检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完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三、结束语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在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合同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如何防范合同风险,这是合作双方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通过对产生项目合同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阐述项目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同时提出管控项目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为预防、规避合同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风险管理;企业项目;安全管理

在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合同一方面是施工作业企业取得自身利益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调解项目合同合作双方之间纠纷的凭证。在民事纠纷中,每年因项目合同产生的纠纷约占42%,如此高的纠纷产生几率需要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对于项目合同合作双方来说,项目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双方的行为,同时也是调解纠纷的唯一法律文件,所以需要对项目合同风险加强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市场竟争的不断加剧,项目管理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竞争压缩了利润空间,使得行业利润逐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所以,需要对项目合同风险加强管理,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产生项目合同风险因素

与其他行业相比,对于一些建筑类项目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工期长、规模大、产品固定、施工生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等,并且,建筑工程还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合同的风险。在引发项目合同风险的各种因素中,一些因素是可控的。

1.1法律知识不够,项目合同条款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对于项目参与企业来说,通过签订项目合同,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交付给合作方,在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一旦成功签订项目合同,那么法律效力立即生效。对于项目合同来说,如果合同条款不规范,那么这种合同将不受法律的保护,例如合同条款不明确、内容表述不严谨、合同双方的责任不明晰等。对于项目一方来说,必须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签订合同。在签订项目合同的过程中,为了规避自身的责任,一些项目企业使用自制文本,这些文本不仅内容模糊,而且避重就轻,如果出现问题,难免出现法律纠纷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合同出现漏洞,主要是法律知识不够造成的。

1.2私自签订项目合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些企业不惜以身试法,私自更改签订合同,公正、平等这是签订项目合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合同双方的任何一方来说,如果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擅自更改项目合同条款,那么这样的项目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签订这样的项目合同,最终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进而影响合同的效力,进一步引发违约现象,自身的合法利益也没有受到合同条款的保护。

1.3签订项目合同后面临的外界经济、政治风险

在市场环境中,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都属于意外风险,而且这些风险都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如果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那么合同一方必然遭受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自身的社会地位。

1.4项目合同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

与其他文件资料相比,项目合同的重要性是无法衡量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项目合同签订工作的重要性,将项目合同等同于一纸文书,并且对待这项工作缺乏责任感,随意删减签订项目合同的程序,保存项目合同不到位,导致项目合同文件丢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项目合同埋下风险隐患。

2项目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

2.1项目合同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在社会实践中,很多项目合同往往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才发现项目合同是否存在隐患,例如合同主体是否合格、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资质、合同条款内容是否属实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项目顺利进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2项目合同是否存在不公平性

项目合同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合作一方,例如项目合同条款只对一方具有约束力,导致责任分担不对等。面对另一方的苛刻条件,另一方承受着来自薪金、工期等风险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纠纷在所难免。

2.3合同变更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合作方调整更改设计图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工期、项目费用发生变动,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意外风险,造成项目延期,同时合作方又不能及时拨付项目款,进一步损害对方的的利益,使得项目一方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2.4拖欠项目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确保自身的现金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拖欠项目工程款问题,进一步影响项目的进程,同时损害施工作业人员的利益。对于任何项目来说,及时足量发放项目款是履行项目合同的基础,而拖欠项目款又是项目合同风险中代表性的问题。

2.5先定价后交易

在现代项目进行过程中,普遍采用先定价后交易的模式,但是这种先定好价格(或者固定价格)的交易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中随行就市的原则,这是因为,在市场竞争中,如果涉及到的项目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动、工期出现调整,以及其项目数量出现增加等,都会导致项目方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

3管控项目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在市场环境下,为了维护项目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需要对工程合同风险加强管理。

3.1针对项目合同定价、拨款风险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针对项目合同面临的定价、拨款等风险,首先深入调查、了解合作方的信誉、资质。通过调查合作方的行业信誉度,进一步全面了解合作方真实背景,例如合作方在以往项目中的利润、亏损等情况,以及处理拨款的方式等。其次借助信用担保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签订项目合同时,要求合作方明确项目合同担保人对项目实施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约束合作方,避免出现拖欠工程款、延期、增加工程量等问题。

3.2制定科学合理的规避项目合同风险措施

首先回避项目合同风险,对于项目合作方来说,在对接单过程中,如果发现项目存在不确定性问题,或者项目存在潜在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回绝,最大限度规避自身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消极,但是可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利益。其次降低项目合同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不想采取回避风险的项目一方来说,降低项目合同风险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常用措施就是加强自身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合同风险。最后转移项目合同风险,对于转移项目合同风险,主要发生在签订项目合同之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项目一方面临风险,并且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风险向有能力抵御该风险的企业转移(如外包等),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不要遗漏风险,避免自己承担风险。

3.3对项目合同索赔加强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合同索赔加强管理,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制定防范措施。如果合同双方关系人在行为上产生合同风险,通过索赔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自身的损失,对于项目合作双方来说,通过索赔可以减少经济利益损失。对合同索赔加强管理,这是项目参与方借助索赔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方式。

3.4借助经济方式进行补救

签订项目合同后,如果一些项目合同风险无法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经济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面对项目合同风险时,这种方式对于风险承担方来说比较合理,而且比较有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拖延项目工期,导致工程量增加,进而引发风险,这时可以增加施工作业人员数量或直接增加人员费用。经济方式补救合同风险,不仅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可以维护企业自身的信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想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必须深刻认识项目合同,正确看待项目合同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这是管控项目合同风险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在履行项目合同时,需要对项目合同风险加强管理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应对合同风险,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琳.强化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精益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

[2]郭泽宜.广倍公司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3]贺知之.滨海湖高尔夫会所地源热泵空调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合同管理风险指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利益损失或损害存在的可能性。风险贯穿于合同管理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既存在合同自身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合同标的的实现,同样也制约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一是合同策划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策划的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或者业务目标不一致;故意规避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将需要招标管理或需要较高级别领导审批的重大合同拆分成标的金额较小的若干不重要的合同。二是确定合同对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将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对象确定为准合同对象;将具有履约能力的对象排除在准合同对象之外。三是谈判风险,主要表现为:对合同标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技术标准、价款的确定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争议的解决方式和地点等涉及合同内容和条款的核心部分,乃至关键细节等忽略或做出不当的让步,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对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之事项的忽略。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一是合同文本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能存在不合理、不严密、不完整、不明确或表述不当,可能导致重大误解等问题;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等。二是审核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正确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三是合同正式签署风险,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为不符合管理程序的合同加盖了合同印章;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等。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一是合同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或丧失的风险。在煤炭经营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影响,与其相关的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会出现对方履约能力下降或者丧失的可能性,从而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二是合同变更或转让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应当变更合同内容或条款但未采取相应的变更行为;合同变更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变更行为不当或无效;合同转让行为未经原合同当事人和合同受让人达成一致意见,使合同转让行为无效;合同转让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转让行为不当或无效等。三是瑕疵履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等因素会发生变化,但由于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或责任较低,违约所获得的利益大于违约责任的代价时,对方就可能降低履约质量或者直接违约,从而给合同履行带来风险。

(四)合同履行后的风险一是履约完毕后对合同相对方及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存在的风险。对合同相对方分析评价客观真实的缺失,给以后合作埋下长期的法律隐患;在合同执行评价中未进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造成评价失真。二是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合同保管不善或丢失,涉及当事人在诉讼中可能面临提供证据不充分不足、不能提供原始证据、非原件证明力不被采信等举证风险,导致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管理的责任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控制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合同管理,担负以下具体责任:

(一)监督防范责任内部审计通过参与合同谈判、审核合同文本以及查阅合同履行结果,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分析判断合同管理各个阶段的风险,在准确及时识别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坚持原则,反映问题,规避防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担负监督责任。

(二)总结评价责任无论是管理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都会围绕着经济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开展工作。对于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的阶段构成、形成原因、损失程度作出分析,根据不同风险严重程度逐级排序,为下一步的风险处理提供决策基础。内部审计须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具备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地担负起风险评价的责任。

(三)咨询服务责任咨询服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功能,也是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方向。由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风险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识别、化解和转移风险,规避防范,分担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影响,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也同样如此。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应抓住这一转型机遇,积极拓展企业内部咨询服务业务,关注并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在合同管理中提供帮助、健全管理,更好地履行咨询服务责任。

三、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路径

(一)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化无论是煤炭生产企业还是煤炭贸易企业,其经济活动大都以合同的形式予以体现和实现。重大合同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策略以及经济效益,合同条款众多、金额巨大,稍有异动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内审部门既担负起了监督的责任,也发挥了参谋的职能,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审查到事前预防的职能转变。

(二)合同风险预警及时化在对煤炭企业合同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当发现重要的合同风险比如合同主体不具备履约资格、合同相对方财务状况不佳以及诚信缺失、合同个别条款变更后致使合同目标无法实现等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制度及时提醒业务负责人及公司高级管理者,并在预警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施工企业承包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向业主交付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来获取工程利润,从而实现项目发展目标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然而,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面临工程任务紧张的问题日益严重,而目前建筑市场过于向买方倾斜,业主利用其有利的买主地位,使施工企业签订过于苛刻的合同条款,而大多数施工企业尚无相关的合同风险意识,因而加强合同风险控制对施工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种类

1.合同条文不完全,不完整,没有将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面表达清楚,没预计到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这样导致合同过程中的激烈争执,最后导致承包企业的损失。例如缺少工期拖延违约金的最高限额的条款或限额太高;缺工期提前的奖励条款;缺少发包人拖欠工程款的处罚条款。

2.合同条文不清楚,不细致和不严密所致使承包方不能清楚的理解合同内容,造成失误。

3.其他对承包方苛刻的要求,如要承包企业大量垫资承包;工期要求太紧,超过常规;过于苛刻的质量要求等。

4.业主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或恶意拖欠工程款;分包商(特别是发包人指定的分包商)违约,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工;由于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或者发出错误指令等。

5.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承包方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业主签订“黑白合同”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实质上这种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合同,在产生了合同纠纷后,造成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

二、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

(一)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手段

施工合同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建立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对即将面临的各种风险加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小组,将项目的风险管理落实到相应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班子。

2.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3.转移风险和开展索赔。工程索赔制度正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还要注意向第三方转移风险。主要通过履约保证、工程保险和工程分包等方式来实现风险转移。

4.防止借资、垫资承接工程。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前就签订协议或者企业间借贷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是无效民事行为。一旦发生纠纷,对施工企业极为不利,可能导致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或者无法收回。

5.在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过程中,不要轻易相信任口头承诺和保证,一“字”干金,而非一“诺”千金。双方商讨的结果、做出的决定或对方的承诺,只有写入合同,或双方签署文字意见才算确定。合同的签订需要字斟句酌,只有把每项活动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才一能获得最大收益。

(二)合同风险防范的几种具体对策

1.在报价中考虑

(1)采取一些报价策略。如将工程中一些风险大、花钱多的分项工程或工作抛开,仅在报价单中注明,由双方再度商讨决定。

(2)在报价单中,建议将一些花费大、风险大的分项工程按成本加酬金的方式结算。

(3)在法律和招标文件允许的条件下,在投标书中使用保留条件、附加或补充说明,这样可以给合同谈判和索赔留下伏笔。

(4)重视合同谈判,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

重视合同谈判,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使业主方和承包方双方合理分担风险。这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对策,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合同中予以详细地具体的规定,防止意外风险。通过合同谈判争取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承包人权益的保护性条款。使风险型条款合理化,力争对责权利不平衡条款、单方面约束条款做修改或限定,防止独立承担风险。(三)重视风险转移

1.是向业主索赔,这是施工单位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风险转移的方法。通过索赔可以提高合同价格,增加工程收益,补偿由风险造成的损失。

2.是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包括进行保险和担保。

3.是将分大的分项工程分包出去,向分包商转移风险。

4.是与其他承包商组建联营体,共同承担风险。

5.购买保险。

工程保险是发包人和承包人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购买工程保险后,当出现保险范围内的风险,造成财务损失时,承包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赔偿。通常承包工程保险有工程一切险,施工设备保险,第三方责任险,人身伤亡保险。承包人应充分了解这些保险所保的风险范围、保险金计算、赔偿方法、程序、赔偿额等详细情况,以作出正确的保险决策。

(1)组织得力的投标班子,进行详细的招标文件分析,作详细的环境调查,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组织,作精细的报价以降低投标风险。

(2)对风险大的工程派遣最得力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等。

组成精干的项目管理小组,在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材料供应、资金供应、劳务安排等方面予以特殊对待,全力保证该合同实施,并将该风险大的工程作为施工企业的各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各个方面予以保证。同时作更周密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控制手段。

6.对技术复杂的工程,采用新的,同时又是成熟的工艺,设备和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方式

合同签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企业相关管理者等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其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障其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

1.1合同签订前存在的风险

受到合同双方主体资格差异,其各自的履约能力水平也会存在一订的不同,这就导致其合同签订之后,双方承担的风险也会出现一订的差异。当前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企业更加重视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忽略了对合同双方履约能力水平调查工作的重视。在缺乏对合同双方明确了解的情况下签订相关合同可能会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合同管理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同时签订前还应当就合同双方签约人的资格条件进行确认,明确签署合同协议的双方是具有履约能力的当事人避免出现由企业人等来签订合同的情况,这将导致合同无效,并且对企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合同终止,甚至合同无法履行等。

1.2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合同双方的利益来源点不同,体现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则表示为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信息的表达形式存在问题,部分信息中的隐藏含义可能会给合同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同时,合同中的部分条款可能与当前国内以及国际的法律规定存在出入,还有部分条款违背了对应的法律规定,这将导致法律合同失去其原有的法律效益,在该方式下,合同并不具备对应的法律效力,开展的相关活动并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这也会给合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企业合同签订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是部分合同签订需要经历招标等准备工作,需要在相关单位的见证下开展,在此基础上签订的合同才能具备其对应的法律效力,但是当前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企业选择了直接与目标企业签订合约的形式,虽然双方都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目标,但是该类合同是不被法律承认的,其合同内容并不能对合约双方形成约束,这就导致在产品交付等过程中,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产品交付延期问题时,双方只能在道义的基础上开展协商工作,却不能将问题反馈给相关法律负责单位解决,这将给相关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加强对具体的合同内容和附件条款标准等的重视,但是在部分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只是就合同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具体的讨论,对对应的附加条例以及相关产品标准等并没有加强重视,体现在合同中则表示为质量标准等没有作为合同附件,后期的双方责任划分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产品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1.3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在签订合同之后,合同双方企业则需要就合同中的规定来开展对应的产品准备和提供资金等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开展,保障其工作质量。但是部分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受到对方履约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其工作并不能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进行,这就导致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其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导致出现该类问题的原因除了对方企业的工作能力和履约效力存在问题之外,还表现在企业自身的合同风险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对合同监管和履约能力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跟进对方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战略调整,导致当对方企业的问题变大时,本企业并没有随之做出对应的战略调整,继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生产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对应部门的合同管理能力和跟踪申诉能力等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导致当对方企业出现问题时,本企业并没有及时的向相关法律部门提出申诉,导致申诉工作错过了其必要的申诉时效,同时其申诉效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都将会对企业维权工作造成影响,继而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预防措施

2.1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提高对合同风险的控制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合同基础工作的重视,及时完善合同中的相关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履约能力等对企业合同制度进行调整,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结合企业现有的管理层级来开展合同风险管理责任划分工作,使其明确自身工作要求和工作范围,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来开展合同管理操作,及时开展合同维权等工作,提高企业对合同中的权益纠纷等的控制能力,推动各项工作按照合同要求顺利开展。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统一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企业谈判的。目的和谈判要求等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分工,即使找出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并解决,同时将过程记录到企业合同管理的档案中,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经验。

2.2开展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工作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中,合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给企业的相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新的合同管理方式的重视,结合当前企业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新型合同管理方式,用以解决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可以加快信息处理速度,继而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以及后续的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跟踪等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为此,相关单位必须加强重视,采取合理方式开展员工培养工作。通过对外聘请专家以及在企业内部开设专业化培训课程等方式,引导相关人员学习新的合同管理知识和智能化合同管理操作系统的操作方法,打造高素质的合同管理员工队伍,对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企业还应当及时引入新的智能化的高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用来管理企业的相关合同。针对当前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降低对合同管理工作的硬性标准,转而用柔性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调整其各项工作,使得在保证原有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合同管理信息处理速度,保障其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

2.3合理开展合同审查和履约监督工作

为保障其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益,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合约双方履约能力调查工作的重视。通过对方当事人进行全面的调查,明确其当前的履约能力,经营状况以及与合同签订相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继而对合同内容进行调整。当发现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过差时,企业还可以选择放弃合作等来保障其经营效益。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对履约监察工作的重视,安排专业人员来监督对方企业的工作和财务状况,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必要时向专业机构提起诉讼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

3.小结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合同签订的全过程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风险,影响其各项工作合理开展。为此,相关单位必须加强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企业运行效益,保障合同签订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

【参考文献】

[1]向昆,扈扶桑,杜丽娟.企业合同管理风险与防范[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

[2]肖桂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与防范[J].中国经贸,2016(5)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履行;规范

一、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原则

企业经济合同首先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要依照现行法律规定签订经济合同,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得到法律的支撑与保护,降低合同风险。其次,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认真、严肃对待可能发生和即将面对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保证经济合同管理质量。此外,经济合同管理以风险防控作为根本目标和任务,经济合同的签订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纠纷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加强对合同的深入分析和评估,降低经济合同的风险,进而为企业赢取更大的经营效益。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主要风险

(一)合同落实问题

当前一些企业并不重视书面经济合同,认为书面经济合同非常啰嗦和繁杂,加上合作双方往来比较密切,双方信任度较高,书面经济合同也就变为了口头协议、清单或者是字条等,这些形式的合同,显然增加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相关风险。

(二)合同认识问题

虽然一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合同的重要性,但对于合同内容、要求、格式以及规范方面的认识都非常不到位。这就造成,很多企业签订了一些经济合同,但由于合同内容的不全面、约束的不明确以及责任划分的不清晰,导致利益双方产生较大矛盾和纠纷,最终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三)合同履行问题

合同双方可能都没有如实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合同的形式化同样会加剧合同双方的经济风险。而与此同时,在合同的履行方面,企业也并没有开展和履行具体的监管工作,没有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合同履行跟踪和监管,企业的经济利益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一)完善企业制度,落实规范管理

针对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企业首先要深化合同管理,保证经济合同管理上的规范性。在业务等部门制度中,必须要强调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并坚持各项交易活动应以合同作为根本依据。企业内部必须要杜绝简易协议、口头协定,并且经济合同必须要做到形式上的合法、内容上的全面,以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其次,企业要组建专门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配置对应的专业人员,保证经济合同管理的规范性。经济合同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与各部门进行密切协调,切实规范经济合同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提升企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针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企业管理层、业务部门和经济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济合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一方面,相关人员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合同法》以及政府各部门所制定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权。第二,强化合同用章管理,做到专章专用,防止合同用章滥用所造成的纠纷问题。

(三)加强合同审核,强化合同监管

在合同签订之前,必须要做好经济合同的审核工作,保证经济合同内容的规范,保证合同内同和条款上的完备,特别是能够明确划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职责。对此,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经济合同规范格式,并由内部或者第三方法务机构进行鉴定,以充分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除了保证格式上的规范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保证合同的顺利落实,否则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也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在经济合同履行监管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必须要加强对经济合同的重视,并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项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合同履行监管岗位,由监管人员定期进行合同履行实际情况的调查取证工作,做好合同的跟踪检查,及时发现经济合同履行问题,并尽可能减少和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经济合同监管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强化方法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风险防范;合同管理;工程管理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时,将会导致合同执行时间被迫延长,甚至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无法完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承包方、发包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合同管理,准确评估合同的管理风险,同时对合同管理的风险进行严格管控,并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切行为都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所以,对建筑工程实施合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1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组织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借助合同条款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发展方向,进一步对市场进行法律方面的约束和管理,便于政府机关行使自己的政府职能。在建筑市场中,通过实施合同管理,一方面可以对市场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建筑市场。

1.2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

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合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于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需要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书面合同,同时按照合同条款严格执行每一项施工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将会难以保证,同时也就无法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握合同管理的关键,进一步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管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1.3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

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可以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工程项目合同可以为工程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在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时,如果发包方不遵守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或者承包方没有履行合同约束,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合同条款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对于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来说,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通过对建筑工程合同加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约束承包方、发包方,确保双方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进而有利于净化建筑市场环境。

1.4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的建筑施工企业纷纷进入我国,进而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强化自身与国外大型企业竞争的能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

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2.1内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缺乏标准化,监管不到位、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四种风险因素。在合同管理中,受上述四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移、合同解除等各个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容易对企业制定的重大决策产生误导,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外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外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信誉低、同行恶性竞争、项目经费不足等,受以上风险因素的影响,造成合同一方做出欺诈行为,以及合同违约等,进一步引发合同风险。

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存在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合理等现象,或者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的漏洞,甚至合同条款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条款,可以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首先,综合分析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核实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这是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的关键;其次,修改并完善合同条款中潜在的漏洞、歧义等,最大限度确保合同条款指向的明确性,避免合同条款中的漏洞被非法使用;最后,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合同管理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等内容保持一致,充分挖掘合同管理的作用。另外,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分心,对于缺乏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存在潜在风险的合同条款坚决不予以签字盖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严格管控,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2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从当前已经发生的合同风险来看,许多风险都是由于缺乏信誉而产生的,基于此,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合同双方的信誉度,进而密切合同双方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确保合同签约顺利进行,同时有利于有效执行合同条款的规定。因此,合同双方要建立相应的信用等级制度,通过全面评价合同双方的经营、经济、组织结构等信息,并将评价结果存档保存,为后期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

3.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在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注重合同对象的信誉等级,然后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阶段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同时结合风险等级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举措,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其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其职责就是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给予专业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因素,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风险管控部门综合评估合同条款的严谨性、科学性,尤其是经济效益较低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认真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的原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降低风险;第三,跟踪风险,风险管控部门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如果意识到潜在的风险隐患,需要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对风险进行跟踪,全面掌握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尽量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同时可以管控合同管理成本,提升合同管理效率。通常情况下,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涉及业主的基本信息管理、承包方和发包方的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管理等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整理有关建筑工程的所有资料,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动态掌握合同管理过程。

3.5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管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合同管理风险进入下一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合同管理的流程主要涉及前期的市场调研、合同策划、合同条款的协商、拟定合同文本、审核合同条款,以及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转让、解除、存档等环节,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安排专门的责任人,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具体的人,确保每个环节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规定。另外,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其职责就是监督管理整个合同管理流程,评估合同条款的落实情况,及时弥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3.6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合同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此,在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同管理人员选择方面,确保选拔的公正性,同时从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信息化技术水平、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量,充分挖掘合同管理人员的优势;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借助教育和培训,帮助合同管理人员提升合同管理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胜任合同管理工作;第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实施不定期的考核,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风险管控能力等,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合同管理风险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异常关键。对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卓.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控制研究———以建筑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18.

[2]张洁.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8-25.

[3]胡海龙.基于新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06.

[4]郑凌.从承包方角度谈施工合同风险控制———新版建筑工程合同范本框架下的合同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5-01-25.

合同风险管理范文第8篇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对的环境复杂性大大增强。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企业要积极应对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并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法律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企业要积极构建和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约束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升合同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识别、控制和管理法律风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是企业法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任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背景下,合同在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合同管理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面临的合同管理压力不断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一、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概述

企业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合同的主体企业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与其他法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签订、履行、终止、处理合同纠纷等综合管理工作。在企业现代化发展中,合同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主体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当今经济社会舞台上,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共同存在[1]。各类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来实现业务合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合同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此,企业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其次,合同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生存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合同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利用法律的约束力来促进合同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企业合同管理是不断完善我国法律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企业实行规范的合同管理,同时标准化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法律课题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识别

合同管理在履行双方之间的合同协议以及根据法律规定解决合同纠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但是,受合同管理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企业更好地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签订前的潜在风险主要为在签订合同前,合同双方未详细分析和调查另一方的资格,而是与没有履行合同能力的公司签订了合同,最终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或者企业与不具备合法权限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缺乏有效性,最终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在具体签订合同中,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不能全面掌握专业化知识,这会导致企业合同文本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合同内容不清晰、条款不清楚,在严重的情况下,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和法规。这些合同在具体签字时违背了合同的严肃性,不能按照合同项目促进双方更好地运作。签订不正规合同和不科学的合同管理可能会引起合同纠纷,使企业的项目投资工作失控,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履行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规定履行合同或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企业合同管理者处理合同违约行为缓慢,制定的决策缺乏合理性和及时性,因此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物力损失。第二,企业对合同履行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全面的追踪和调查合同相对方,也没有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最终导致合同纠纷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后,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制定正确的纠纷处理措施将会导致其在后续的仲裁和诉讼环节处于不利地位。而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或管理质量低会大大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企业合同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合同管理法律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企业合同法律法规建设水平较低,处于低层次阶段,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3]。如果签订合同的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将会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验收等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双方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条款,这会大大增加合同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彼此间缺乏了解,没有设置专门的负责部门

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也没有针对某一个项目达成共识,这导致合同签订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同时合同双方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也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负责合同全程的跟踪和沟通工作。

(三)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也没有形成长远发展的眼光

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诚信形象。而部分企业中的领导人员诚信意识低,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眼光,这导致企业经常出现违约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合同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企业日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四、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针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不仅要做好分析工作,而且要及时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保障合同的执行力,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企业要做好合作方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同时,有必要详细调查合作伙伴的商业信誉和实际表现,并通过现场检查等形式调查合作伙伴注册资本的真实性[4]。其次,要做好合同条款的审查工作,其主要包括质量条款、技术条款等。在合同中详细标注出每一位细节将要取得的成效,防止出现模糊的描述。最后,要认真审查合同的格式条款。在具体签订合同中,要仔细研究每项条款的适用性,防止在后期合同执行中出现法律纠纷,从而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

(二)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首先企业要积极收集和保存资料,从而保证合同管理者了解合同具体的履行进程。其次,在变更合同中,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最后,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合同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种合同条款,合理使用合同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的科学性,要重点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要积极培养更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合同管理人员,从而提升企业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合同发生纠纷时的防范措施

首先,针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纠纷,企业要及时制定完善的结局措施。预先使用友好的协商方式,如果不能协商则要走法律程序,通过法律的调节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其次,在使用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时,要以收集证据为主,求助相关机构进行诉讼和仲裁[6]。最后,当完成合同执行工作后,企业要科学评价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要有效总结合同管理经验,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吸取经验,丰富合同管理经验,从而为下一份合同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合同管理质量。

五、结语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是必然选择。在具体合同管理中,企业要正确识别合同签订、履行和发生纠纷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合同风险,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瑞.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探讨[J].法制博览,2020(7):133-134.

[2]付金娴.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J].纳税,2019(18):301.

[3]杨冠宇.油田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J].赤子,2019(22):218.

[4]高美静.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商情,2020(3):136.

[5]江丽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以江铜财务公司为视角[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6]颜瑞琪.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20.

作者:郝魁 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第二篇: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或海外企业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加深。而经济合同作为双方的经济目标以及利益效果的保证,其中的条款条约都密切与双方的利益挂钩,所以对于经济合同问题,各大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采取规范有力的措施手段制定及调整经济合同,使经济合同的管理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并使其有效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利益效果。论文就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问题与对策展开研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

1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现状

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再根据所设计的法律规定制定经济合同,同时需要注明合作双方对于经济合同所拥有的法律权力与责任,例如条款条件的履行或更改、解释权以及终止权。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导支柱,为我国总体GDP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着工作漏洞,导致了利益损失、监管不力、甚至法律纠纷等问题。无论出现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使企业遭遇经济压力危机、法务缠身,最坏结果可能会濒临破产边缘。在依法治国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经济合同成为双方合作的安全保护伞,正确的管理可以关乎到整个企业发展前景的兴衰成败。试想一下,如果企业只是因为疏于对经济合同里一个小点的监管,这就已经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到违约纠纷的困局中,所以企业要严抓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惩处方法警示相关工作人员认真细心执行各个流程,实现经济合同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合同纠纷,建立企业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更上一层楼。从多桩合同纠纷案件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对经济合同的重视度不高。经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作为双方产生经济纠纷时能够有效保护企业双方的利益,从而降低国有企业的运行风险,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落实合同管理的必要性,签订合同前一定要经过法务部门对合同的条款条件进行检查和审核,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效益关系。另外,经济合同不仅能够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能活跃企业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国有企业在制定或执行经济合同管理时,要注意与企业的基本情况相匹配,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以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2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责任风险意识薄弱

法律大于权力,法律效力是经济合同最有力的保障。在发生经济纠纷时,原合同中的每条条款都预示着对各自双方的责任,法律的作用就是把这些责任强制加于企业而实行利益维护的,所以制定经济合同时一定要明确每条条款所带有的法律规定。但是,我国国有企业负责经济合同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因为合同管理人员并不是由公司的法务部门专业人士执行,自身并不具备高风险法律意识,所以他们对相关法律知识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自然而然对于条款后的影响也没有认真的学习过,只是一味地认为检查合同是法务部门的工作,以至于对于合同的安全性、合同内容的模凌两可会带来怎样的法律风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以及基本的判断,这大大增加了企业陷入困境的机率。近年来,虽然国家出面对于经济合同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整改,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导致了合同法律责任管理工作的实施依然存在问题。例如,某关键性条款的忽视或未规定,使合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国有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和名誉损失;或在法律维权方式不够明确,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但在诉讼和仲裁方式中,只能选择一种进行权益保护,降低了成功维权的概率。若是不幸地碰上了某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合同设计的金额巨大,但在合同中所拟定的工作内容以及目标表达不够清晰、详细,某些条款未能给国有企业带来最优化的利益输送,甚至有的条款已经失去了法律效力,以上种种不够明确的规定导致了日后合同任务履行时出现的祸根。所以,国有企业在新的合同管理工作安排中,要重点抓好对该类问题的审核检查,避免给企业管理造成困扰,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风险;在合同管理人员上要优先选择具有高度法律认识的高质量人才,并定期进行法律新规的培训,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注入强心针。

2.2条款约定的违约责任不突出

从前我国由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发展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条款约定对方违约责任不占优势。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一个不可被丢失的巨大市场,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合同条款对对方违约责任约定仍然存在不够明显或规定的责任过轻问题,使国有企业无法在对双方同等法律责任情况下制约对方的违约行为,给国有企业履行合同时埋下了法律隐患。另外,很多国有企业至今都没有配备一套完整、完善的经济合同监督系统去审核签订合同的全过程,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其中被忽略掉的细节往往都是给国有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的根源。

3加强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措施

3.1增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应该明确到法律法规在经济合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国有企业要对主要负责经济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法律意识学习的硬性要求,对中国和外国的法律有清楚的认识,能够熟悉掌握各地区、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并能正确处理合同条款里所涵盖的法律责任,对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高准确率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地为国有企业提出相应的防御和解决措施。目前,我国为推动企业进步发展,近年来出台了许多专门针对合同管理的法律,其明确了各项合作条款所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完整系统化地整合了履行合同协议双方工作执行中可能发生的利益纠纷,为经济合同拟定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法律知识帮助,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商解决措施以及提出了法律维权途径。同理地,国有企业应该要好好把握国家和社会给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所提供非常利于其自身权益的外部环境条件,定期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进修培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以为国有企业赚取利益最大化的合同条款。

3.2紧盯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

国有企业要明确好经济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开展其他各部门工作内容任务的关键环节,因为每个工作部门都是在践行合同里的内容,一旦由于合同不够规范而触犯了合约精神,那么企业上下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国有企业要加强国有各个工作部门资讯交流以及实现信息共享,让制定合同的工作人员更了解公司发展的真实情况,使合同拟定更加契合企业的权益。同时要求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要着重检查与复核工作,例如经济合同中所拟定有关权益的条款是否已经保障好、合同内容利益关系是否一致、所应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最合适等问题。保证经济合同条款的准确性才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国有企业因合同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损失。另外,国有企业要落实好合同签订后的监管工作。双方签订合同只是代表经济合同开始生效,绝对不意味着合同的完结。同样地,合同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任务正式开始,既要时刻对自身公司工作进度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能够在合同约定时间里完成目标;也要监管工作过程中合同双方是否存在着意见分歧或违约行为,一经发现合同管理人员要立即上报公司,让各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处理,避免因为拖延时间被公布于社会而给企业的名声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可知,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伤害,进而使企业陷入深不可见的泥潭之中。所以,国有企业要好好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有利法律形势给经济合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落实好经济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保障自身利益。

4结语

我国的治国方针与经济形势给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合同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所以国有企业要切实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准确找出问题根源,制定好管理工作对策,加强法务部门的追查力度,严格地一一执行应对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更合适的管理方法,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有力地助力国有企业勇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马古贝.浅析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6(17):109.

【2】何荣.加强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依法治厂的关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1):140-142.

作者:缑琳洁 单位:陕西秦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就必须要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既包括合同自身的法律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所以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业务水平,并且要合理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来化解合同风险。文章对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且就如何防范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国有企业是国有的经济主体,它控制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要推行合同制度并加强合同管理。要把加强合同管理与加强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等各项管理有机结合。其次,要盘活企业经济,通过管理合同的法律形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建立经济联系,并且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最后,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来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提高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但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法律风险。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投入法律风险防范的支出仅有0.02%,这充分地表现出我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薄弱。所以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1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其中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因行为人做出违法行为导致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进行规避。但是,合同管理中的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客观性、可知性的特点,一旦涉及法律问题便很难以解决。国有企业管理的最大法律风险都来源企业的合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缺乏防范意识,缺少制度贯彻以及相应的法律人才。根据合同法律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把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即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合同履行阶段的法律风险与合同纠纷阶段的法律风险。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如下三点。

1.1合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后,国有企业基本采用了合同法大普及的宣传方法,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合同法律意识。

1.2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自觉心显著提高

在《合同法》颁布后,许多企业都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首先,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层层把关、面面落实。在保证合同合法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合法签订。其次,严格审查的程序,对于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进行认真的推敲。在合同签订前都会考虑到签订双方的诸多因素,保证合同签订后能够按照合同各项条款履行责任和职能。最后,按照实际情况保证合同的可行性。在合同签订后具体履行时,会按照合同的要求合法生产和销售,把合同履行看作企业信誉。

1.3合同管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首先,大部分国有企业为提高合同管理的合理性和避开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都建立健全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形成了全面管理和高效管理的工作模式。其次,各个国有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合同签订、合同审批、合同项目执行、合同项目监督等一系列专用章管理。最后,加强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等部门计划和合同的衔接度,把合同作为生产经营的核心,将合同的每一项分项管理落实到位。虽然做到了以上三点,但是仍然会出现合同意识不强、对合同执行力不高、不注重企业信誉形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大大影响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影响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减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主要还是表现在观念、行为和管理三个方面。首先,观念不合理。表现在部分企业的领导把合同管理作为摆设,不注重合同管理,仍然在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其次,行为不合理。在许多企业的经济交易中,往往采用口头协定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活动,不重视合同签订,或者在合同签订时随意,不严肃、不严谨,导致在履行合同的后期出现违规行为,不但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名声。最后,管理不合理。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没有把合同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机的结合,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不引进先进的合同管理办法和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采用传统的合同管理办法导致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亏损,不仅影响企业职工收入,而且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2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出现的问题

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经历合同制订、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三个阶段。

2.1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

许多国有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导致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增强。合同订立阶段如不妥善处理,其产生的风险必然严重影响后续管理环节。合同订立环节风险防范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风险防范。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风险来源及分布情况,才能避免发生合同纠纷。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外聘法律顾问,企业内部未设置相应的法律事务岗位。企业管理的法律意识淡薄,当风险转化为法律纠纷时便无所适从,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只注重合同的准备订立签署阶段,忽视了监管合同管理中的履行归档环节,最终导致合同失效。很多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落实不到位,法律部门无法有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导致合同风险防控出现漏洞。合同主体资质审查是合同订立前首要完成的工作,供应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审核供应商主体资格,不过度依赖现有供应商名录信息。约定合同条款对实现合同缔约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关键的作用。

2.2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许多国有企业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大部分的员工对合同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在合同签订中会出现因为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签订不符合法定程序而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履行中因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而带来的法律风险问题等。尽管在《合同法》颁布后,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但是只做到了表面工作,没有让员工进行《合同法》的深入学习。许多国企员工没有从内心中重视合同管理以及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多次犯错,而且在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中由于违反合同约定而引起法律风险。

2.3企业内部缺乏合理的合同管理相应制度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但是仍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机构只是从一个点来进行合同管理,而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从一个面来规避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在现阶段的企业合同管理体制中,不注重法律人员的地位,业务人员的待遇普遍高于法律人员待遇。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不仅工作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在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规避效果差。

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3.1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好合同会签制度是防范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制度保障。企业的相关业务作为责任主体,合同签订前,必须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意见签署。各个部门从实际出发,对合同内容进行评判审核。企业应当投入更大的资金用于合同评审机制的建立,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避免因小的过错和失误引来企业的大亏损。

3.2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合规等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

提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预防要从各级层面的企业员工做起,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履行意识。合同签订的成功,不仅是签订好合同,更是履行好合同。让各级企业员工在工作时,时刻牢记合同内容,把合同指标贯彻到生产、销售中去。例如,生产工人和质检部门坚决不把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而且会让企业信誉受损,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销售部门一定要做到诚信销售、实事求是,在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遵守合同契约。

3.3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对保障交易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定,运用好合同担保制度,从而降低合同法律风险。如果企业要做其他企业的担保人,需要及时了解企业信息和合同,依法审慎设定,让企业安全经营,减少合同法律风险。

4结语

在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会出现法律风险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合同评审技术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企业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以及企业内部缺乏合理合同管理的相应制度造成的。在具体的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中:首先要做到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其次要对其人工进行合同合规的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最后要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只有做到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才能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冷易木.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7):358.

[2]史玉雷.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识别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8,47.

[3]吴枫.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9(22):156-157.

[4]曾一舟.浅析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8(8):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