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共享技术范文

共享技术范文

共享技术

共享技术范文第1篇

政务版电子地图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各部门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对南京市政府机构的需求调研,发现政府各部门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各有不同,但在不同中又呈现出共同特征,需要测绘管理部门启用全新的生产和服务理念,研究分析政务版电子地图需求和特征,应对原有测绘产品体系的短缺和不足。(1)在测绘产品内容上,需要建立版本唯一和数据权威的政务版电子地图“一张图”,具有数据标准统一、范围覆盖全市、要素动态更新、图面精简美观等特点。(2)在数据生产管理上,需要建立集数据标准配置、加工处理、更新维护和版本管理等于一体的数据编辑与管理集成平台,以提高数据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3)在数据服务上,需要细分政务版电子地图用户群和用户需求,摆脱原有的纸质地形图提供、光盘刻录等传统方式,基于SOA架构提供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的在线和离线数据共享服务,促进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服务和保障水平。(4)在数据安全保密上,在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需要研制面向政府部门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版权保护和数据安全系统,为数据生产和服务保驾护航。

2研究路线

2.1研究框架

基于“共享共建”原则,南京市在多年政务版电子地图生产实践与共享服务中,逐步形成了以一套科学的数据生产、管理与服务工艺流程为指导思想、一套完善的政务版电子地图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一套满足质量及现势性要求的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库为核心、一套高效的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管理系统为支撑,以及一套高效的政务版电子地图应用与服务为目标的研究框架。

2.2研究方法

集成和共享是政务版电子地图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其中集成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集成的目标。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的集成与共享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工艺的集成:集成化的工艺设计思想贯穿数据生产加工、质量检查、数据安全、数据更新和数据的全过程。②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利用CAD与GIS交互编辑更新的方式,充分利用各比例尺、多种类的数据资源,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和政务版电子地图之间的数据关联,综合集成政务版电子地图,通过要素级更新的方式形成政务版电子地图工作库、现势库、库等多级别的数据库。以及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的交换共享,实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的空间资源信息的集成和利用。③平台的集成和共享: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实现数据编辑管理到数据共享平台之间的集成和数据库的共享。④政务版电子地图的数据标准、规范、版权与安全集成于政务版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体现了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共同需求,是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共享的依据和保障。

3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以“数据共享服务”为目标,通过集成的手段,在标准体系、工艺化设计思想、平台设计等方面体现“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的核心研究内容。

3.1制定标准规范

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平台采取标准先行的原则,在对项目需求及现有空间数据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政务版电子地图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范围涉及数据编制规范、建库标准、质量检查、共享评价等多个方面,它们是实现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的依据和保障。其中《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标准》主要包括CAD和GIS端的政务版电子地图的数据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及代码以及符号规则、定位基准、要素表达原则等,它是数据生产建库的直接依据;《政务版电子地图质量检查规程》则确定政务版电子地图质量管理、检查、质量评定等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地图特性、缺陷分类以及抽样、检查、评定的程序和方法;而在数据交换格式规定上直接引用《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2007)指导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的共享交换。

3.2工艺化设计思想

“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的研究从开始就贯彻将整个集成与共享过程形成一套完整工艺的思想,标准、版权保护与数据安全贯穿数据生产编辑、更新维护到地图服务的全过程。采用这一套工艺搭建的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平台,不仅能满足政务版电子地图编辑更新一体化管理的需要,也能较好地满足政府各部门在日常管理、处理应急与突发事件等中使用和信息的需要。

3.3平台设计

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平台包括数据层、技术支撑层和管理应用层。该平台主要由“一体化编辑与管理系统”和“在线服务系统”构成,系统及其对应的数据库之间相互关联、集成,满足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生产管理和共享的需要。

3.3.1一体化编辑与管理系统设计

以往的地图编制普遍采用CAD平台进行,CAD平台具备强大的编辑功能,工具灵活多便,并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但随着GIS平台在各行各业的深入拓展和应用,其数据管理、统计和分析优势愈发突显,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希望政务版电子地图在GIS平台上展现,另外,随着地图承载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在CAD平台上编辑更新存在着“数据量大而作图效率低下、更新过程复杂、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易”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CAD与GIS平台优势互补的研究思路研发一体化编辑与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编辑人员的任务管理、基于AutoCAD、ArcGIS平台异构数据互操作技术的电子地图编制、强大的辅助编辑功能、安全保障、质量检查及报表输出、电子地图数据库管理等多个方面。在系统的建设中以“实用、可靠、高效、先进”为基本准则,建立“规范、安全、开放”的系统构架。系统采用ESRI的ArcGIS系列产品作为GIS平台,空间数据使用Oracle数据库进行存储,用ArcSDE进行管理;开发使用ArcGISEngine组件和AutoCADObjectArx组件功能,满足用户编制、更新、管理等需求。该系统的核心目标围绕地图编辑更新展开,针对政务版电子地图的制作、更新等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生产、建库和管理流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电子地图要素提取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提高电子地图制作的生产效率。系统由管理子系统与编辑子系统构成,在子系统内部和之间充分以集成和关联为特征开展设计。(1)在作业流程上:管理子系统与编辑子系统是高度集成的,管理子系统对更新数据进行工作区划分以及任务分配;编辑子系统对工作区数据进行提取、编辑和检查提交;最后管理子系统需要对工作区数据进行检查、入库、更新以及数据应用输出。(2)在数据获取上:以基础测绘成果为数据来源,架构其与政务版电子地图之间在标准设计、制度制定等方面的关联,确保政务版电子地图的可持续更新,从而避免政务版电子地图的更新成为无源之水。(3)在数据管理上:管理子系统对整个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库以及每次更新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管理,提供数据的回溯、统计、检查、转换、输出等功能;编辑子系统则提供数据编辑、检查功能,同时,数据安全设计贯穿于两个子系统。(4)在系统交互上:管理子系统和编辑子系统通过数据连接文件、工作区范围线来定位统一的目标数据源;通过FID来确定唯一要素;通过错误报表来定位和传递错误信息。CAD与GIS的异构数据互操作技术是系统交互的桥梁。

3.3.2在线服务系统设计

在线服务系统以政务版电子地图、影像图等数据库为核心,旨在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各类地理信息开放式的网络化服务。系统基于WebService技术,采用SOA体系架构,参照OGC标准服务规范,提供政务版电子地图等可定制的多样化共享服务,实现高效、连续多尺度的无缝可视化与互操作。(1)系统功能设计由地图服务、数据库管理、门户网站和运维管理等4个子系统构成。地图服务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功能服务和目录服务。其中数据服务包括网络地图瓦片服务(简称WMTS)、网络地图服务(简称WMS)、网络要素服务(WFS)、网络覆盖服务(简称WCS)、地名地址要素服务(简称WFS-G)和GeoGlobe瓦片服务;功能服务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地图标注、地图量测等,各类功能服务接口均遵循OGC的Web处理服务(WebProcessingService,WPS)规范。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是管理空间地理数据和支撑专业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管理的对象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多媒体等数据,管理的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库和瓦片数据库两种类型。矢量数据库用于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功能服务提供;瓦片数据库用于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快速显示;矢量数据进行符号配置后,可进行瓦片数据库快速制作;高程数据和影像数据则可以直接生成瓦片数据库用于。门户网站子系统提供各部委办局用户登录、访问数据和调用服务的唯一入口。其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目录管理、提供数据服务及查询服务等。运维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组织机构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访问统计、日志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组成。(2)系统服务模式设计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在线服务系统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保障方面,相对于传统服务模式从内容到形式上发生了彻底变化。这种方式既通过“共享共建统一平台”解决信息资源整合问题,又通过“权威部门提供权威数据”保证各类信息的权威性,同时依据各部门政府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各部门空间信息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浪费。为了使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在线服务系统切实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优质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针对政府各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需求的强弱程度,将其划分为弱GIS部门和强GIS部门,并实现了多样化的在线和离线定制服务模式。其中,具体包括网站服务、API开发、标准服务和服务器前置4种服务模式。

4关键技术与创新

在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3项关键技术,并具有创新性:一体化编辑与管理系统中的异构数据互操作技术、数据更新过程中的矢量数据文件比对技术和贯穿全过程的版权保护与数据安全技术。

4.1异构数据的互操作技术

由于CAD软件和GIS软件各有其内在的优势,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AutoCAD采集数据,而利用GIS存储、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大大提高空间数据的采集、录入、分析、处理的工作效率。实现GIS与CAD异构数据的互操作技术主要体现在AutoCAD环境中加载显示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利用AutoCAD方便快捷的编辑功能对GIS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并且编辑结果可直接保存到GIS库。使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的编制速度,省去过往繁琐的更新流程,可直接依据最新的CAD测绘成果数据,编制生产政务版电子地图,在操作上更符合作业人员习惯,同时也最大效益地发挥CAD平台和GIS平台的优势。

4.2矢量数据文件的比对技术

在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进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既有的空间数据库进行要素的变化检测,以便识别和记录要素的变化情况,便于更新,便于统计城市发展区域的地理要素的更新状态。主要方法是在对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进行更新的过程中,建立源数据与更新数据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算法和规则,识别和记录要素的变化情况,实现基于要素的变化检测,帮助快速判别地理要素更新,提高更新的科学性和效率。主要包括更新要素识别研究、变化量统计规则研究、批量版本文件比对规则研究等多方面内容。

4.3版权保护与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技术是数据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要点主要包括数字水印、基于文件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等。通过对信息隐藏技术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改进算法,重点考虑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计算效率,从而提高了水印抗攻击性;利用Windows底层驱动技术,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透明加密,并能对共享平台终端的端口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共享平台能够有效控制地理信息数据的使用时效性和权限使用范围。该技术要点将版权保护和数据安全贯穿于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在政务版电子地图的编制、更新、应用等数据集成的整个过程中保护了数据的安全,对者而言则保护了数据版权,这项技术是政务版电子地图集成与共享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

5结束语

共享技术范文第2篇

电子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主要围绕着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项目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优化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为体现电子技术“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便于学生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把传统的经典理论和前沿的电子技术新技术新思想结合在一起,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科学性的教学体系。由于17个专业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为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分别建立电类、计算机类、非电类专业等不同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平台。课程设置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内容扩张与学时减少的矛盾。在对传统的电子技术的经典理论进行创新和整合的基础上,引入电子技术的先进技术、新方法和新一代的电子器件等内容,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及时引入可编程逻辑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应用等方面内容。同时及时引入EDA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贯穿EDA技术手段,并且将EDA引入课堂,灵活开展课堂演示实验。引入电子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和典型实例,项目组老师积极参与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开拓杯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建立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重视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概念多,内容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组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摸索出兴趣引领等教学策略,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变死记为理解、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形式。实践结果表明,以兴趣引领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了学习兴趣,对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积极效果。对于不同的专业,要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电子技术课程信息量大、图例多,课程组开发和购买了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EDA工具形象生动地展示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抽象问题,如利用多媒体把EDA仿真软件中的虚拟元器件和仪器仪表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演示,学生感觉到直观,容易理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化的自主实验教学平台

通过多年的研究逐步建立起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依托“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与网上虚拟实验”四个平台,采用“层次化实验教学和开放式实验教学”两种方式,建设立体化的教材资料。根据基础实验、综合应用、设计开发、研究创新四个层次,构建了自下而上、逐层提高的按类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独立设置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构建电类学科实验大平台。首先,为了培养学生做基本实验的技能,融合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单独开设“电路电子基础实验”。然后,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开设计算机电路仿真实验和电子线路设计实验,并整合为“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最后,为提高学生解决电路系统综合设计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增“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增加实验教学课件,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虚拟实验室,实验内容包括与电子技术相关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使实验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有效延伸,项目组正着手增加远程操作实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远程实验,开展与电子技术相关实验。学生除了自学实验理论、实验方法,还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进行讨论交流,老师也可以在线辅导。

4.坚持考试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要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考核,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包括开卷闭卷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相结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比如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完成系统仿真、系统综合设计并撰写论文,以考核学生查阅资料和基本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验课程考核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学生首先应完成实做和实验报告,然后参加实验老师组织的答辩,才能确定成绩。为了使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构建网络考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在线考查、课程考核资料库两个方面。学生自测时,根据自学的需要设定考查的章节、难度、题量、时间等,考查结束,系统自动给出考查结果,并且提供正确答案。课程考核资料库罗列出近年来的考题和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网络考试系统方便学生自学自检,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

5.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除了前面提到的虚拟实验室、网络考试系统,还包括精品视频、网络答疑等模块。教学资源中给出老师教学的大纲、教案、课件、习题例题的详细解答。利用网络答疑,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互相学习交流,老师也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将重点问题和常见问题及其回答及时转入常见问题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项目组坚持由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把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情况告诉同学们,并且把上课视频存放在精品视频模块,方便同学随时查看。通过该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预约实验,还能查询相关学科的网站,获取最新的学科信息,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对某个学科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和学术讨论。教师除了远程辅导答疑外,也可以与课程相关的通知和教学信息。

二、结束语

共享技术范文第3篇

1.1P2P传输模型在P2P传输模型中,各个节点所起的作用是对等的,一个节点(同一时刻)既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资源的需求者,如图2所示。P2P技术将各节点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间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1.2P2P协议P2P技术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件共享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关系可分为4种形式。(1)以Napster为代表的中心化拓扑,所有节点的位置关系依然需要中心节点的参与,可扩展性差。(2)以Gnutella为代表的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是一种纯粹的P2P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意扩展,但可靠性较差。(3)以KaZaA为代表的半分布式拓扑,具备一组超级节点提供服务,支持复杂查询但是可维护性不高。(4)以BitTorrent为代表的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自适应节点的变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好。气象宽带网是一个结构稳定的网络,为了在减小中心节点压力的同时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适合采用BitTorrent协议。另外,BitTorrent协议采用数据块传输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3P2P技术的优缺点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气象宽带网MPLS-VPN的网状结构,将中心节点分发压力分摊到各个节点上,利用所有节点的参与实现数据从单数据源到多目标节点的共享,如图3所示,针对部级节点A需要向若干省级节点(至少大于1)共享数据,部级节点会将数据拆分成若干数据包,分别传输给广东、湖北、河北3个省级节点,然后这3个节点再分别进行交换传输直到数据包接收完整。然而,在气象通信业务中直接使用现有的互联网P2P软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节点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差,网络中各个节点随时可能退出系统,共享交换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二是节点间传输不可控,容易造成骨干网拥塞、网络流量风暴等问题。

1.4解决方案(1)内容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P2P传输中内容可靠性的问题,需要融合CDN网络[8]的思想,CDN的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中心节点的内容到最接近用户且服务能力最好的节点(即超级节点),使用户可以从超级节点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提高用户访问节点的响应速度。为了将P2P和CDN有机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服务器的模型(P2SP):在一个共享网络环境中,保证有足够的服务能力较好的超级节点已经具备初始数据源能力,然后与所有节点进行共享。如图4所示,当部级节点A需要向各省提供共享数据时,首先选择向部级节点B和服务能力较好的北京节点进行数据拷贝,生成BitTorrent协议中的数据源,然后由这3个数据源节点同时向其他省级节点服务,各省级节点会根据实际网络状态选择优先连接的节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解决传统Bit-Torrent协议可靠性差的问题。(2)传输控制。为了解决P2P技术中节点间传输不可控的问题,需要在BitTorrent协议基础上,在软件中合理设置和调整节点间传输的最大上行和下行速率,避免网络流量风暴和拥塞问题。

2应用实现

2.1功能组成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主要目标是实现从单一资料源节点以BitTorrent协议将资料共享给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从逻辑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数据服务器,保存需要共享气象数据的一份原始拷贝,又称为种子。该数据服务器和业务系统存在接口,实时获取并更新种子,气象数据可以按照指定的目录进行存储。每一组共享传输试用特定的P2P通信端口。(2)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记载BitTorrent协议的相关信息。BitTorrent软件负责制作和生成种子文件,逻辑上把将要共享的数据文件重新编排,然后按照议约定的256KB大小进行切割,最后将编排和切割后的索引信息存放入torrent文件中。(3)Web服务器,用于存放和分发种子文件。(4)Tracker服务器,保存整个P2P网络信息的中心服务器。(5)节点客户端,负责定时或根据需要从Web服务器下载并解析torrent文件,实现P2P方式数据的共享传输。节点客户端通过与Tracker服务器以HTTP协议进行交互,能够得知网络中已下载完成的节点数以及正在下载的节点数,每个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节点客户端(A)与另一个节点客户端(B)建立TCP连接过程如下:A首先向B发送握手消息,等待B返回相同格式的握手反馈信息,达到完全握手状态。与此同时每个节点客户端都需要维护一张所有与自己连接节点的链表。

2.2应用流程基于P2S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流程如下。(1)中心节点源数据制作并:中心节点从逻辑上包括数据服务器、Tracker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中心节点需要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组织成torrent文件并到Web服务器上,如图5中流程①②③。(2)超级节点获取torrent文件并获得原始拷贝:中心节点临近的超级节点会首先获得种子文件和完整的共享数据从而成为超级节点。如图5中流程④⑤。(3)所有节点参与共享:各节点客户端会实时下载torrent文件并进行解析,然后从中心节点或超级节点下载数据片段并从其他节点获取余下的片段,如图5中流程⑥⑦⑧。

3业务试验和比较

考虑到实时气象业务的不可中断性,不可能在全国31个省级节点实际业务环境开展大规模的试验。针对P2SP技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性能评估,采用网络仿真和小规模的比较试验成了最佳可供选择的测试和验证方法。

3.1可行性模拟验证PeerSim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发的基于生物启发技术的P2P模拟器[16]。PeerSim由配置管理器、网络拓扑对象、结点对象、协议对象、动态对象、观察对象以及模拟引擎对象等组成。PeerSim是一个模拟P2P覆盖网络的软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P2P网络模拟。通过BitTorrent协议的修改和部署,实现了基于P2P的仿真试验。使用PeerSim模拟BitTorrent协议从1个中心节点向固定的30个节点共享100000KB数据的表现情况。100000KB的文件将被拆分成391块(390×256KB+160KB=100000KB),限制上传、下载速率不超过100KB/s。在试验的时候,为了模拟P2SP场景,随机选取了部分节点作为超级节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800s内这些数据完成了全部节点的共享拷贝。经过10次的模拟,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相似。

3.2性能比较试验为了评估该应用在实际业务中效率以及稳定性,搭建了一个利用中国气象局局域网环境的试验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试验。由于P2P需要多节点的参与,因此在试验中除中心节点外至少选择2个节点参与。现在国内通信传输业务比较多的使用AFD,它是一个自动的支持多协议的本地和远程数据收发软件,在气象通信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AFD的FTP协议。AFD支持并发传输,因此在进行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分发时,会通过消耗中心节点的资源获得传输效率。为了使两种应用具备可比性,通过软件功能限制中心节点平均速率,并且AFD的传输并发数设置为1,P2SP传输应用也设置为1个TCP连接。(1)数据总量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在测试中选择文件大小为1MB至300MB的数据文件。当子节点个数为4时,两种应用传输效率结果如图6,测试次数为3次,结果取平均值。当数据量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同等网络流量条件(不超过1MB)下,当数据文件大于10MB时,P2P应用传输效率优于AFD应用。从理论上分析,P2P应用通过子节点之间的网络流量消耗换取了效率的提高。在数据总量较小时,由于P2P应用还存在节点相互握手和与Tracker服务的交互访问导致效率低于AFD应用,而当传输大文件时,P2P应用对提升多节点互传的效率起到明显的作用。(2)节点个数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为了与实际业务场景更接近,进行大量小文件在不同节点数条件下的传输测试,选择单个文件大小在50B~150KB的总大小约28MB的1000个小文件,这些文件被打散分布在至少3级层次的目录中。子节点个数分别设定为2~6个,将3次测试的平均结果记录在图7中,可以看出:当节点个数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相同网络流量条件下(不超过30KB),AFD应用的传输时间成线性增长,而P2P应用随节点增多产生了明显的加速效应。

3.3小规模业务试用通过可行性模拟验证和性能比较试验,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可以满足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的气象数据共享需求,并且在不增加中心节点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量和目标节点增加,P2P的传输效率也随之提高。考虑实际业务应用效果,我们将该应用部署在气象宽带网的部分省级节点上开展小规模业务试用。选取北京、四川、河北、广东、湖北、内蒙等省级节点,在MPLS-VPN网络中使用PC服务器进行试验,操作系统为SUSELinux,选择实时卫星资料进行传输,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试验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在150s内完成了176MB文件在所有省级节点的传输。此外,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还进行了气候模式数据文件的传输试验,模式数据量为2GB,在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时,P2P用时20min完成了全部数据在6个省级节点的共享传输。而对于AFD应用,采用单线程方式,即使不限制中心节点传输速率,全部共享完所有数据耗时也超过了1h。利用P2P技术的一个附加好处是:不需要对共享的目录结构进行传输配置,因为P2P应用将所有目录信息都记录在torrent文件中,接收端的目录结构和发送端的目录结构在默认情况下会保持一致。而AFD应用必须逐一配置指定路径来保证资料传输到目标节点的对应目录,当目录数过大时容易导致中心节点配置错误。

4结论

共享技术范文第4篇

1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建筑施工管理系统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先进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市建筑建设管理系统实施主要是配合施工项目部门管理好建筑的项目工程建设过程,最终目的是尽量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减小事故发生率等。对于现有的计算机技术管理系统就还有很多值得考虑并改进的地方[1]。工程项目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化手段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也被称之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建筑工程施工部门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动,达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开发,运用专业的信息采集,第一时间对施工项目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并传递。因此。本文总结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加快了我国城市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

第二,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了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达成了施工项目资源的整合,实现了统一化管理[2]。

第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一个统一的全局思想作为指导,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才是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保障,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才是智能管控信息化主导下的城市建筑建设管理系统的最终使命。

2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2.1计算机技术在项目信息资源控制方面的应用工程项目的计算机技术性管理建设,与所有工程项目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推动工程项目各项活动的开展,并为所有流程的实施提供高效的科技手段,基于这样的目标,就应当保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以实际需求作为导向,以确保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效率。因此,工程项目应整合管理项目所有涉及的方面,以达到对管理项目的质量、时间和范围的有效控制。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功能的需求来制定,同时大力深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平台、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系统日臻完善,在大部分项目信息资源系统中,已将建筑工程信息资料的录入以及管控等功能,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一并纳入信息一体化的管理过程当中,然而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定却常常被忽略。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项目计算机技术性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包括改造活动方案的计划和执行过程的管理,将工程项目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性管理管理系统相联结,能够保证对系统的使用和职权人员职能的应用等均受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并能够通过对预算的查询,了解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笔的工程项目资金的具体动向。

2.2计算机技术在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应用所谓的计算机技术在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施工前的管理。对项目进行前期的方案策划,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施工方案,且经过计算机技术精密的计算,对所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预算,保证本次施工的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保障。第二部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通常采用的都是“分段包干”的模式,这样“各自为战”的管理策略在一些地方存在不足,这样的静态管理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采用更为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手段与工程项目管理结合,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形成现代化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包括人员的协调,各部分的相互配合。只有如此,完善了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4]。第三部分,施工后的管理。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可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以及相关的检测设备,配合专业的工程项目检测人员,对整个施工完成后的项目进行检测,及时找到工程项目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评分,保证施工质量。

3结语

共享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国内一般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技术之后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种新兴的建筑信息技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均被列为重点推广技术。

1BIM技术背景

BIM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治亚技术学院(GeorgiaTechCollege)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斯曼博士(Dr.ChuckEastman)在二十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定义为:“建筑信息模型综合了所有的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及构件性能,利用一个单独的建筑模型涵盖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维护管理等的过程信息”。我国的刘照球、李云贵等人提出的BIM理念为:建立涵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库,实现各个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与普遍使用的2D技术相比,BIM技术赋予建筑信息模型更多的信息,不仅包括了如CAD软件可以提供的基础参数之外,还包含了材料信息、成本信息、构造信息等,使得建筑模型中的构件“对象化”,当某一个对象需要发生信息变更时,其他模型中的对象能够自动更新,节约大量变更工作量。另一个方面,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管理,信息交互效率大大增强,各专业协调能力显著提高。

2BIM技术在机电项目管理中的优势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应用BIM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加”,体现了我国对BIM技术在项目建设信息化方面的特殊关注及推进力度。近年来在建筑机电行业中BIM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机电工程项目越大,其设备、管线也就越多,施工难度也就越大。BIM技术应用为工程公司提供机电专业的深化设计,对管线进行合理布置,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项目施工效率、提高质量等。

2.1三维可视化设计实现高效出图

BIM技术对机电工程模型创建中,形成了互动性和反馈性,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借助BIM技术建模可发现2D出图的基因缺陷,自动变更管理和分析能力能够修正诸如预留点或碰撞点的不准确估量等问题,快速、全面、高质量创建三维信息模型,而后导出准确、清晰标注的平面图、剖面图来直接用于施工,实现高效出图。

2.2三维模型提前发现机电项目中碰撞点

碰撞检测是BIM技术应用最易实现、最直观、最易产生价值的功能之一。通过运行碰撞检测,可以解决机电项目中错综复杂的主干管、支管等管道之间的碰撞问题,还能检查多专业模型间冲突和干扰,避开诸如风管和消防管道的冲突,避免后期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2.3模拟测算

通过应用BIM技术,在建模时,对每一个部件数据化,最终材料明细表就包含了所有应用到的材料信息、造价信息。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便捷实现模型工程量的读取、算量,当工程发生设计变更时,及时更新模型便可实现工程量的同步更新,减少浪费和重复劳动。模拟测算工程量可以作为实际工程量的参考依据,依据定额计算人工费、机械费、设计变更及材料损耗率等费用,得出比较可靠的实际工程量。

3BIM在机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动态控制进度

一般工程项目做进度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横道图、线型图及网络图等完成进度计划编制,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经常会出现偏差,与常规工具相比,BIM可以更加直观表示这种偏差。比如,BIM可以将施工方案模拟到虚拟进度计划中,借助可视化设备将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工艺流程和各工序持续时间。可发现实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优化和调整模型和施工方案,进而优化进度计划。发生设计变更或者施工图变更时,也能够及时自动修正项目进度计划。

3.2协调统筹、避免争执

由工程总承包方开展BIM机电工程深化工作,对控制工程整体进度、质量和成本都非常有利。特别是给排水、消防、暖通、强弱电等专业常常因为现场环境、技术差异等因素影响,缺乏协调配合,容易造成多专业在工程实施中产生作业面交叉、重叠,难以按图施工作业。通过BIM的三维建模设计让不同专业的路由信息“直观可视化”,按施工难度和专业不同特点,做到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等基本优化原则,保障施工顺利实施,节约施工成本。

3.3控制成本

在机电项目引入BIM,通过碰撞测试减少设计变更,节约了变更成本。通过管线综合,能够节省材料成本。通过规划预留孔洞,节省后期打洞成本。通过BIM建立数据库,能够将成本管控精细化到构件级,提高管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利用BIM技术的协同作用,也同样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对进度的消极影响。

4对BIM在机电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4.1标准支持方面

当前BIM技术应用覆盖到了项目全寿命周期,但在设计、施工、交付各阶段的对接不够充分。建议在机电工程中由业主牵头,统一做好BIM信息化平台的共享机制,统一对接标准,发挥好BIM的信息共享的效用。工程总包与分包BIM标准未统一,存在各自为战、信息不易共享的问题。建议由工程总包在对接设计后协调各分包单位,统一材料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之上,BIM技术应用才更加具备与质量管控、成本管控深入结合的实操性。

4.2合理使用方面

BIM技术的使用可以给项目管理提供更多直观的数据信息支撑对质量、成本的管控,但实际管控中仍需要依赖项目管理人员作出决策,用好BIM是给项目管理的加分,过分强调BIM信息化平台代替项目管理则进入过犹不及的误区。

5结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是我国经过近十年的普及和实践,建筑业也出现了不少大型复杂BIM项目的成功案例,但在中小型机电项目中并不算普及。随着技术的成熟和BIM人才的积累,有理由相信BIM技术将在机电项目的设计、施工、成本、运维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J].中国勘察设计,2011,28(6):7-10.

[3]丁士昭.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刘照球,李云贵.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9,25(1):96.

[5]何关培,李刚.BIM应用给建筑业带来什么变化?[J].中国建设信息,2010(02):16-23.

共享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应用分析

每一个工程项目开始之前都必然会对整个项目涉及到的工作及人员进行规划部署以便形成项目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从而对项目涉及的各项资源、用工及相关的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与合理安排,保证项目顺利开展。面对项目的庞杂信息,想要达到信息及时准确的更新共享,提高施工效率,很显然传统耗工耗时的人工采集方式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而利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和现代手段则可以很好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信息采集还是数据的处理分析,其效率和准确度都是人工无法实现的。同时计算机的多种技术满足管理者多项实际需求,如深入了解工程进度,实现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及时有效沟通,模拟项目实施等,协助管理者实现现代技术与人为管理的有效结合,通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来完善管理流程,制定和修改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工作计划。

1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涉及的人、财、物以及时间进行合理地设计、规划和利用,以满足项目需求,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最后取得的成功效果。鉴于现代工程项目较大,涉及到的人、财、物和时间比较庞大,且节奏快的特点,如果没有大量管理人员,单纯的人工管理已经无法在确保工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快、好、省地完成如此大量的各种管理工作。仅以图纸为例,任何一个项目的图纸都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调整。如果单纯的人工管理,每一次图纸变动,图纸管理人员需要接收新图纸,从一堆纸质的图纸中查找原始图纸并替换更新,同时还需要将更新的图纸复制多份分发给各相关部门,或者通知相关人员上门领取,万一有遗漏或者图纸破损,还需要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工作至少需要半小时甚至更久,效率自然低下。如果采用计算机技术,上述的一系列重复性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图纸管理人只需接收电子图纸,一两分钟就可找到原文件并替换,然后再用几分钟群发或者发送至相关部门负责人手里,半小时的工作几分钟解决且不必到处奔走,也不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整个工程都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可想而知,不仅工期可以大大缩短,工程质量也能有更好的保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各项技术和专业软件对设计效果进行演示,模拟施工活动,不断地完善设计,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避免无谓的损耗。同时工程项目的所有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系统建立数据库、信息中心等,通过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如概率统计、数值模拟等进行大数据处理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进行有效的成本预算和管控,为以后的项目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经验[1]。总而言之,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优秀的人才,更需要通过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弥补人为管理的不足,降低损耗,提升管理质量,从而提高项目效率。

2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功能不断地丰富完善,日趋成熟,使其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更是凸显优势。因为工程项目涉及范围广,人员多,跨行业的情况屡见不鲜,项目施工之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各种设计细节和设计效果都需要经过反复研究,各项技术沟通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将理念性的设计形象而具体地呈现给跨行业的合作伙伴并获得有效的反馈,怎样使技术难题通俗易懂形成有效讨论,如何让具体施工人员清楚地明白设计人员想要的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多媒体的投影技术结合3D动画技术、沙盘技术等可以形成设计模型,有效地模拟演示,将抽象的设计具体化,让设计以外的参与者能直观感受设计效果,引发深入讨论和思考,为项目的顺利落成奠定坚实而重要的第一步[2-3]。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各团队的人员必须明确所负责的工作。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向工人进行详细讲解其中的原理,而单纯的口述自然难以达到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际情况,将各个施工细节进行全方位的演示和深入讲解,这样就能减少施工失误,从而降低损耗和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2.2网络技术的应用分析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空前发达,几乎覆盖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就可以轻松与远隔千里的人相互问候,互通有无。这样的便利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传统的工程管理,各部门负责人经常需要游走于各个工地进行现场勘察指导,无论是文件传送,还是各部门之间的会议沟通,通常需要在路上花费很多时间,极大降低了工程进度和效率。引进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设备以后,首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监控多个施工现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即使某个现场出现问题或事故,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监控系统中发现并给予指导,而且监控录像易于保存,可以随时查阅和重现任何时间的现场情况,有利于找出问题根源和事故的责任主体。这样的监控管理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实现远程观看,甚至链接移动设备或下载发送至目标设备,即使远在千里仍可以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当各方需要沟通交流的时候,管理者无需再奔波,直接通过微信,skype或OA系统建立一个相关人员群组,快速有效的沟通效率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4]。对于大型的项目,这样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管理有效顺畅,节省很多资源和时间。

2.3统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分析对于工程项目而言,数据是第一要素,数据的分析与核算可以保证成品的准确率。而每一个项目涉及的数据十分庞大,对准确性要求也极高,细微的数据错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因而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工程项目极为关键的内容。而面对庞大的数据,人工采集和处理是艰难的,为了分门别类地保存各种数据,不得不打印大量纸质文档,占用资源和空间,工作量大,耗工耗时,每当需要查阅和修改任何数据时,仍需要繁琐的流程,且准确性低。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呈现形式多样,清晰明了。除此以外,电子数据存储方便,节省空间,查阅、分享、修改,操作起来都简单易行。对于项目相关的数据,可以建立分享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查阅共享。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在平台进行权限设置。这样既方便工程管理人及时了解和指导具体工作,又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各方交流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提高工程的整体进度。

3应用中问题

3.1计算机的配置问题计算机的配置决定着一台机器的运行效率,硬件是计算机顺畅运行的保障。一台内存较小的计算机是很难顺利使用如CAD、P6等功能强大的软件,有限的内存可能会陷入死机重启的无限循环中而无法正常工作。然而通常一个单位或项目使用的计算机多是统一采购的,因为考虑成本问题,采购的计算机一般都是配置较低的类型,而忽略了不同岗位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致使最终的使用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技术类岗位的工作,甚至有可能对整体工程产生影响。因此计算机的选择必须符合岗位的工作需求,尤其是硬件方面的保障,一次看着高成本的投入能换来实际效益。有了硬件保障,软件是另一个构成计算机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条件[5]。随着电脑应用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每个行业都有很多专业软件和辅助工具或网站等,大同小异,各有千秋。这时候能否选择到匹配的软件就是考验计算机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了。一旦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不过关,选择的软件有误,就会影响到使用效果,甚至工程进度及成本。因此,工程承办方应当注重计算机设备的有效配置,投入足够资金,确保采购的计算机设备能够有效发挥其各项技术,对于使用的软件应注意及时维护与更新,保证其有效运行。

3.2人员问题计算机设备虽好,如果缺乏专业人员的熟练操作,其计算机技术也很难发挥最大效用。而现实的工程项目中,很多人员对计算机基本办公软件操作不够熟练,甚至只会打字或简单的信息输入,这样必然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操作失误而丢失数据或重复工作的情况。此外,计算机基本维修工作也是应当考虑的一部分,大多数计算机使用者不会维修。因此提高计算机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计算机技术成功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因素。

4结语

综上所述,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使其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它不但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也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了蓝本,更为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效数据和信息。同时项目管理主体需要重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养,使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最大化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霸桂芳.高校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1):143-144.

[2]许晓燕.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9):54-55.

[3]刘宇婷.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72-73.

[4]王国顺,王姣.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8(8):256+255.

共享技术范文第7篇

一般来说,项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工作任务能力分析表,围绕工作任务进行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课程体系及其内容设计是构建在对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基础之上的,以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解决学生就业任职的基础和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职业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中,要想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三维一体化,关键是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其实质就是寻找合适的载体即反映实际工作情境的项目,让学生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整个工作过程的流程中逐步增强职业意识,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形成最终的职业能力。因此,由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项目课程内容设计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前提,项目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设计成为实施教学的关键,同时如何有效地展开和实施项目,以及最终评价体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主要特征为: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要目标,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过程性评价以及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多层化。

2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在高职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传统高职的电工技术与实践教学通常以学科体系为主线,注意学科及知识的逻辑性,一般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课程目标,立足于知识量的灌输,而很少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刚性的教学计划也难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注入式教学,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工作情景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可能得到的是知识学科本位而非职业能力本位,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了。总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高职教育项目课程设计按专业自身定位创建特色,在一定的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技术应用性项目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要素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职业竞争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竞争力在职业能力构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职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通过体验式教学、主动型学习、适应性培养等方法,以项目课程的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它强调的教学一体化,通过模仿练习、独立操作;进一步反复训练、充分巩固;最后学会技能、形成技巧。突出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评价体系上,项目课程重视过程和反馈。在评价的甄别、选拔、鉴定能力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提高教学效果。

3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项目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竞争能力”是项目课程总体设计方向和要求。“电工技术与实践”课程设计以形成学生对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形成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3.1.1项目设计的阶梯度

学生是知识和职业能力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学习目标都要由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高职学生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学习方式;善于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比较容易接受“直接经验”而不是“间接经验”,而且每个学生的个体特质、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因此,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阶梯度,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阶段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阶梯度层次感。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相应的熏陶和锻炼。

3.1.2项目设计的关联度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项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活动来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例如,在《电气控制与安装调试》这一项目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电气原理图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外观、内部结构、接线原则、接线注意事项和思考问题,并向学生展示本次教学任务结束时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理解的方向和模仿的榜样。

3.1.3项目设计的学生参与度

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项目中的任务。例如《,电气控制与安装调试》项目,先让同学们推选一位能力强的同学示范连接电路,一般来说,继电器、漏电保护器很难组装成功,就算能组装,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且需要的时间长,有故障时不会设法排除。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再全班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并记录每一组组装所用的时间及出现故障的次数,最后对全班操作进行小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加分。从而不仅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避免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1.4项目设计的延伸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趋迅速。项目设计在工作情境的框架下,要考虑学生能构建知识要素和职业技能训练,但不必面面俱到,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开放性任务,有学生自我拓展延伸空间。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参加专业社团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在教学做一体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2组织形式与实施

项目设计完成后,就要考虑采用如何的组织形式和如何有效地展开。组织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在实训室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边讲课演示,边示范指导;学生边模仿学习,边动手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融合。项目重构课程知识与技能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到项目中,同时还将重难点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以细化和分解,以利于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保持项目讲授与训练及课程知识、技能学习同步性。实施分三阶段进行。

3.2.1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好三个准备:技术准备即完成某一功能要采用哪些技术,知识准备即实现这些技术需要哪些知识,应用准备即这些知识如何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具体操作规程。如根据原理图,怎样画出装配图;根据项目需要,怎样选择适当的材料,准备安装电路;根据装配图,怎样在实验板上安装电路,怎样用万用表对已完成电路进行检测。

3.2.2展开阶段

根据学生个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差异进行小组划分,分组时即要考虑防止个别学生依赖性,又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的平衡,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作好组员的配备。另外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问题和困难以给予适当的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和侧重面要有所不同。总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启发式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当学生连接的电路发生故障时,不要立刻指出错误点,应该提示学生如何用万用表测电压、电阻的方法进行自查,寻找其错误之处。

3.2.3总结阶段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工作、自评、互评和老师点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项目内容,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讲解目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现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某企业的具体电路故障怎么去解决以及怎么样去排查常见的电路故障等等。项目课程注重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边讲边练的形式,步步为营,基础扎实,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容易形成交流和共鸣。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整体过程。

共享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共享经济;知识服务

近年来,共享经济已成为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话题,从共享酒店到共享单车,从共享充电宝到共享服装等,共享模式越来越多,成为商业创新的重要模式之一。共享经济是建立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基础上的,让确定的产权所有人在不转移所有权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使用他的所有物。因此,让更多不确定的用户享有确定所有物的使用权,就出现了所谓的共享经济模式[1]。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它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2]。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馆藏资源、服务设施、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信息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给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线下到馆借阅与线上资源传递已不再是读者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如何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承担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是目前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利用共享经济的理论,分析共享经济模式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关联性,为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1共享经济模式与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联系

1.1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MarcusFlsone)和琼?斯潘思(JoelSaethp)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它的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有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社会组织或者政府。这种借助某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的经济现象是在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3]。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1共中心。借助互联网,共享经济实现了网状的点对点连接,且随着分享者的不断增加及分享资源的累加,提供共享服务的平台呈级数增长态势[4]。它打破了原有的一对多服务模式,在分布式交互过程中,不断弱化资源所有权,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使用权,提高分享者的参与频率和资源的使用率。因此,平台不再是资源的所有者和生产者,而变成一只进行信息整合、资源调配的隐形的手,让每一个参与者在享受平台服务的同时也能成为平台的建设者,为其他参与者提供服务。

1.1.2成本低。共享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分享者对个人拥有物的剩余价值,即在不影响所有权的情况下,将分享者所拥有的某种东西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5],需求者从平台暂时拥有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权,以相较于购买而言通过低成本完成使用目标后,再交还给所有者。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交易和分享的成本无限降低,这是共享经济的另外一个特点。

1.1.3可持续。共享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将分享者的物品或者服务频繁转让使用权,重复性的提供给其他参与者使用。这种“简单分散”的分享模式把闲置资源即物品的剩余价值充分利用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效率,实现了个体福利的提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有:文献信息查询、借阅;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放;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国家规定的其他免费服务项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读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图书馆不再是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给公共图书馆发挥其社会职能带来了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馆藏借阅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满足人们的日常知识需求。但是作为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平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运营经费和服务空间的限制。由于图书馆隶属等级制的纵向管理结构,造成各馆之间各自为政、多头领导[6]。随着知识产生速度的日益加快,图书期刊等出版物不断增多。为了丰富馆藏和满足读者需求,公共图书馆会采购大量图书,“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图书入馆后还未能流通借阅即被新进资源替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财力和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1.2.2文献信息查询公共图书馆在提供馆藏借阅的同时,还面向公众提供资源查询服务,因此各级图书馆都会购买不同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以备查询之需。不同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如文献检索工具、影像资料、电子书刊、中外文期刊等,它们每年的服务费都在10万左右,对任何一个图书馆来说都是不小的支出。但是,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也因馆而异,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又不得不采购的高价电子资源,对图书馆来说是剩余资源。

1.2.3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最能展现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领域,但也往往是图书馆整体实力比较薄弱的环节。当面临读者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时,公共图书馆因其运营资本的特殊性并不能像营利性服务机构那样快速转变,进而迎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加之图书馆日常服务项目的程式化,图书馆员整体业务素质不能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提高,在没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也开始越来越远。

2共享经济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共性分析

目前,公共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机遇,从共享经济模式产生的基础看,那些因不能充分利用而形成的“剩余馆藏资源”就相当于共享经济中的待转移使用权的资源。虽然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越来越弱,但是他们之间的天然联系并不会消失,共享经济的去中心化特点,不仅建立了平台与使用者的联系,也建立了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公共图书馆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模式下转变传统的知识服务模式,建立起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模式下,读者既是知识的受众又是知识的提供者,不仅缓解了图书馆的馆藏与采购压力,还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区域文化服务职能。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共享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如何将日趋成熟的共享经济模式引入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是值得图书馆界探讨的问题。

3共享经济模式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启示

3.1打造泛连接、分布式知识服务网络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一个参与者既可以是资源的使用者又可以是资源的转让者,公共图书馆可以打破传统的一对多服务模式,读者可以成为知识的传递者。除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外,读者、书店、图书出版商等都可以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加入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网络,形成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在知识服务网络中,知识需求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满足条件的提供者建立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需求者不一定需要到馆即可完成资源使用,图书馆只需要对使用权转让进行登记、支付即可。这不仅能够提高馆藏利用率,缩减不必要的运营支出,还能够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传递功能。

3.2借助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公共图书馆可与读者、其他图书馆和有偿知识服务机构建立广泛的连接,使每个参与者的需求和剩余资源能够快速进行对接。图书馆通过分析参与者的需求和剩余资源,可以合理分配预算,有计划地进行资源采购。对于那些价格昂贵而读者使用频率不高的资源,图书馆可通过使用权转让的方式进行成本分摊;对于那些读者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资源,图书馆可以按需购置。由此,公共图书馆借助平台数据分析,可以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的策略,在充分满足公众知识需求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3在持续交互中丰富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