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高校英语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1篇

一、“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

(一)“中国英语”(ChinaEnglish)所谓“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区域性变体,是全球一体化、文化大融合的必然产物。例如2013年9月,英国科学家曾公布一项新成果,说食盐增加高血压风险或许不是绝对的,因为虽然其中的钠离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氯离子却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在这项成果时,科学家在论文题目中用了“YinYangEffect(阴阳效应)”一词。选择一个词来阐明这种思辨的哲学关系,中文的“阴阳”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中式英语”(Chinglish)所谓“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因此,在过去又叫“洋泾浜英语”,即极其不地道、套用中国语言习惯的、运用中国语言思维的蹩脚英语。例如说“欢迎您光临学校”,本应该是“Welcometoourschool”;如果说成“Welcomeyoutoourschool”,那就是中式英语。显然,中国英语应当加以研究和发展,而中式英语却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们加以避免和摒弃的。

(三)“中国英语”在英语世界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词语为“中国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thehouseholdcon-tractsystem”、“achievethegoalofcommonprosperity”和“beresponsibleforone’sownoperationdecisionsandbeheldresponsibleforone’sprofitsandlosses”这三个英语短语分别脱胎于汉语“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和“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下面这个例子是《北京周报》报道的总理2003年一次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的一段话的译文,可以说是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英语的特点:“Wehavedecidedonanimportantpolicyandthatis:Publicownershipwillbethemainstayandmultipleformsofownershipwilldevelopsidebyside.Tosumup,wecanusetwo‘unswervingly’todescribethis;Wewillunswervinglyencourage,supportandguidethedevelopmentofthenon-publicsector,theprivatesectorincluded.”在这段话中,涉及到中国所特有的一些概念如“Publicownershipwillbethemainstayandmultipleformsofownershipwilldevelopsidebyside.(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hedevel-opmentofthenon-publicsector,theprivatesectorincluded(包括私有制、个体私营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固然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wecanusetwo‘unswervingly’todescribethis(我们可以用两个‘毫不动摇’来描述)”则更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方式。由上可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英语中,中国英语势必会成为英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中国英语”的形成类型与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除了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外交交往以外,还大力开展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往。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各个民族的语言不可避免地要借鉴、接受、吸纳其他民族语言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原语中某些词的语言和语义以目的语的语形或直接以原语语形进入目的语。例如汉语中的“功夫”、“豆腐”、“风水”等词以汉语拼音或其他注音形式进入英语,就有了“kongfu”、“doufu”、“feng-shui”等几个英语词语。二是原语中某些词语的语义直接进入目的语中。其中有些属于目的语的概念缺位,例如汉语中的“扶贫工程”,进入英语里就有了“Anti-PovertyProject”的英语说法。另外一些则属于可以让目的语使用者理解更为直接、更为形象地表达。例如汉语中“软着陆”进入英语就有了“softlanding”的说法,当然它比原意(飞行器等地面的软着陆)又多了一层意思,指政府所采用的柔和式、渐进式的经济调整策略或行为。上述语言现象清楚地表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手段的迅猛发展,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不同种族或民族出现了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文化传统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出现了“文化趋同”现象,而“文化趋同”现象自然就导致了语言的交融。语言的交融现象出现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避免地要借鉴、接受、吸纳其他的民族的语言,因此,“中国英语”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时代、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有利于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更有利于“中国英语”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可与传播。

三、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中的“中国英语”自2003年12月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文章长度四级为140-160汉字,六级为180-200个汉字。四级的样题是介绍中国的剪纸艺术,六级样题是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从国家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给出的样题的选材可以了解到,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风向标的四六级考试,开始把“中国英语”纳入到对全国大学生英语测试的普查范围之内,这就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因此,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开始高度重视“中国英语”在教学中的应用,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行存在的问题1.在教材上存在的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语言技能的输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兴趣,费时费力,学习效果不明显,根本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不能有效地接收、吸纳外来知识,也不能将本国文化知识传播发扬。2.文化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知道面包、三明治、披萨饼如何用英语表达,但被问及早餐吃了什么时,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课本及老师几乎都没有教授涉及馒头、豆浆、油条等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时下中国的青年一代十分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对于西方节日、风俗习惯如数家珍,而中国某些节日的传统习俗却正在被忽视、被遗忘。因此,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是在文化教育上存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学“哑巴英语”,无法正确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罪魁祸首。

(三)将中国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改革以及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中国英语”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在教材的选取上适当增加对中国文化知识,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篇章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内涵文化提供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2.加强学校、教师对待“中国英语”的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多元渠道与途径,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例如报刊、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传播了文化,甚至对文化和潮流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报刊、杂志所使用的英语是现代真实的英语,报道的题材包罗万象,反映国家民族的社会状况、生活风尚、价值观、道德行为准则、风土人情、精神面貌,以及政治经济发展,这些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利用订阅ChinaDaily,ChinaToday,21stCentury等报刊、杂志,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习“中国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灵活的语言输入,展示鲜活的语言文化。3.帮助学生创设有中国文化语境的对话。建立学生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可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通过课堂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双边或是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4.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不可分离,作为世界上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语言文学,不能只知西方的情人节,而不知中国传统的“七夕”。要培养学生懂得“中国英语”是以规范的英语为前提,是国际英语大家庭中的一员,既丰富了英语语言体系,同时也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四、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比较;高校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等英语教学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教育体制和整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文化的缺失使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遭遇提升瓶颈,质量难以提升,大学生整体英语使用和操作能力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除此之外,作为一种重要研究和学习方法的文化比较思维一直没有引起各方的关注,受到传统工具理性主义思维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一直把应试教育作为其价值所在,教师在课堂上以语言知识结构教学为主,过于强调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而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基本情况令人担忧。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比较价值

1.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默会性价值

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选择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因此,英语教师在高效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经常营造言文化学习氛围,可以通过展示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内容,给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文化带来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的正确使用环境,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总而言之,在高效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在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的要义。

2.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融通性价值

一方面,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加快中西双方文化在地域范围上展开程度更深、水平更高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微观角度看,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十分必要,因为通过比较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了解不同文化在发展环境、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多种文化,并且从当地基本情况出发,使认知更加理性,即“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1]。

3.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应用性价值

之所以强调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活动要提高对文化比较的重视程度,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字工具的基础性功能,而不只是为了应对某种考试学习。文化比较不仅仅是常用的研究手段,更强调其作为思维角度的作用,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解决当前教学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把文化比较这一方法运用到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此外,还要大力支持和倡导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二、高校英语教学比较文化的现状

1.文化内容的复杂性导致文化比较研究水平较低

无论是哪种文化,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英语文化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始终流行的主流文化,其内容更是复杂繁多,这就给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提出更多的难题,如何找到英语教学活动文化比较的关键突破口一直是各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对文化比较内容的关注程度不高,英语教学指导大纲也缺乏对相关教学安排的具体说明和规定,那么文化教学始终只能是语言教学的一种工具,其内在的强大活力和功能无法得到释放。

2.高校英语教师的比较文化思维和能力一般

尽管当前我国不断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调整和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是某些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守旧,直接导致教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跟上新形势下对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特别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的比较文化思维可以说十分缺乏,不利于比较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比较文化观念的落实。

3.对母语文化的忽视

我国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相互独立、自成体系,造成二者语言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在文化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增加难度,难以建构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比较思维结构。天然的文化分歧增加比较的难度,同时在实践操作中,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文化的存在价值。“汉语言教师与英语教师缺乏交流合作,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缺乏学习和培训,对学生的文化教学仅局限于零星的知识介绍,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导致学生缺失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的能力”[2]。

三、高校英语教学的比较文化推广策略

1.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英语教学制度体系

文化比较方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离不开科学教学制度体系的维护。高校要注重对文化比较教学手段的顶层设计,通过研究和分析,确定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案,为文化比较手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广泛使用构建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牢牢抓住制度这个根本点,从整体上纠正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主体不符合现实需求的观点,促使其不审时度势、转变思想。除此之外,在科学英语教学制度体系的依托之下,还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调整,选择互动性更强、效果更好的课堂模式,重视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实际,从亲身经历出发更好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

2.注重教师文化比较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要使文化比较更好地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落实,必须保证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整体素质,积极地探索提高教师文化比较研究能力的各种可行性方法,结合教师特点,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高校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保证一切英语教学活动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还要重视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研究能力,制造更多机会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培养其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从而使其获得较高水平的文化比较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交流能力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由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英语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工具化的教学任务,但实际上是一个吸纳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选择那些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比较思维研究不同文化的特色内容,将大量经典著作、寓言故事引入教材,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进行比较才能加深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印象”[3]。

四、结语

提高教师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文化比较方法的能力,促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文化比较活动,通过对不同优秀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为此,我们要把文化比较视角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参与文化比较活动,开发专业型人才,尽快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更好地运用文化比较视角之下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准,开发更多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汉英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47.

[2]杨桦.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17):96.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3篇

1高校教育中德育方面的问题

一直以来,大学生犯罪的问题都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也是社会的一种恶劣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且缺乏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误入歧途。而且,大学生又处于青春时期,比较冲动,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教育,使得学生的三观出现扭曲,让学生做出错误的决定。那么,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通常情况下,高校教育的内容较多,且文化课程的排课时间较紧,而很多学校对德育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使得德育教育名存实亡。这样,也严重地影响了德育教育的质量。所以,教师在文化课程教学时,可以将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中,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正确地认识三观理念,并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高校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高校教育中,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课程增加,使得学习内容增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精力开始分散。而且,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学习英语。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教学中,对于德育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很深入,且渗透不够,学生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所以,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模式的变化,不会影响自身学习的定位,无论课程变化怎样,都必须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找准自身的定位,不能迷失方向。为此,教师能够继续以系统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关键性,以此保证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3高校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着力点及路径

3.1组织英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高校课堂的英语教学,与以前的教学模式不同,课堂上大多数以教师为主,且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之间除了课堂上的互动,课下很少会出现交际,一般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而且,高校具有很多社团,活动较多,比如英语交流会、晨读会等等。为此,学校可以借助社团的活动形式,开展英语交流文化节,主要举办内容包含英语辩论赛,朗诵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等,可以邀请一些外教或者留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在交流会上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2筛选英语书籍,丰富阅读生活

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模式较为自由,学生需要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一般高校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且涉及领域较广,内容较多,所以,包含英语方面的书籍也较多,且难易程度不同的书籍都有,也具有对应的中英对照版,所以,教师可以筛选一些合适的书籍,充实自己课余的生活,比如,《傲慢与偏见》等等。这些名著中包含了西方文化精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阶段性阅读,必须要从基础性阅读内容开始,由浅入深,逐层提高阅读的难度性,而不要随意选择难度性较高,或者内容过于深奥的内容。必须要结合自身的英语能力,选择合适的书籍,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书籍中包含的人生道理。

3.3将中华文化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以外,也需要注意德育教育的传递,宣传一些正面能量和励志的英语故事,让学生通过不一样的途径,了解中国文化精神。与此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选择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此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用英文谈论一下中国为什么要吃粽子的习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4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提前进行准备,合理地设置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考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设置导向性的课程语言,带领学生进入到课堂的学习状态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教学背景资料,作为渗透教育的辅助材料,以此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不同的认识,以此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所以,在日常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引起重视,加强对德育教育渗透的认知程度,并通过灵活地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以此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此帮助学生真正地找到学习英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乔晶.高校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新西部,2018(3):150-151.

[2]陈慧.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119-121.

[3]石书蔚,袁金秋.实施德育教育渗透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几点要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2):164-165.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在跨文化交际盛行的现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应掌握必需的英文词汇和英文表达来描述中国文化,能娴熟地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展现文明大国的文化自信。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时却经常由于自身积累不够而词不达意,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南京大学从丛教授2010年曾撰文指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英文程度很不错,但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并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立即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甚至在日常汉语交流中也显示出贫乏的中国文化底蕴,毋庸置疑,这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个缺陷。”[1]对于这一现象,有研究者提出:“要想克服这个缺陷,各层次的英语教学都应该贯穿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2]因此,笔者针对高校学生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实证研究,努力探寻有效途径,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使其在英语交流时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表现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一、实证研究

笔者以所任教的市场营销专业班级(50人)作为实验班,为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将另一个授课班级———工程测量班(50人)作为对照班。实验过程由前测、中测、后测、调查访谈构成,从2017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至2018年6月春季学期结束,持续一整学年度。

(一)实验前测实验前期,对受试者进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卷包括15个短语英译汉及15个短语汉译英,3道简答题和1篇小作文。测试以课堂闭卷形式进行,测试过程中不得查阅词典或电子设备,完全凭自身的知识储备独立完成。笔者批改时选用的正确英文表达参照了《中国日报》《报刊新词英译纵横》《二十一世纪英语报》《用英语说中国》《中国文化历史故事》和有道词典等。测试结果见表1。表1显示,只有极少数学生获得及格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主要来自于前两部分试题。在简答题和书面表达部分,大部分学生都采用直译的方式,甚至大量使用汉语拼音。受试者在这部分试题上得分极少,其中14人直接放弃作答。可见,受试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相当严重。笔者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成绩进行比较发现,两个班水平相当,没有显著差异。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认真研读参考文献,借鉴其他研究者的调查问卷,并与同行反复商量,最后请笔者的研究生导师审核后制定了访谈问卷,以求此项调查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学生访谈问卷结果显示:90%的受访学生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很重要,少数学生(7%)认为无所谓或不重要;90%的学生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大力推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他们认为高校有必要也应该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80%的学生把自己在对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上的提高寄希望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输入。对40名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受访教师普遍认为所接触的学生都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12%的教师坦言,自己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也感到词不达意,力不从心;96%的受访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渗透中国文化,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而只有极少数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了应在大学外语课堂渗透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但很多时候教师因缺乏学习机会得不到相关能力的培训从而很难做到有效渗透。加之教材缺失中国文化内容,教师如果想导入这方面内容,需要自己花时间精力去搜集,这造成备课困难,也就难以坚持下去了。

(二)实验中期和后期笔者以克拉申输入理论为基础,开展将中国英语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为期一年。营销专业的50名受试者组成实验组,工程测量专业的50名学生组成实验控制组。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都有意识地对实验组进行多样化的渗透中国文化,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具体做法为:教师备课时,从各类行业英语教材中搜集中国文化的英文正确表达,每次课前印发讲义给实验组,要求每日一读,并抄写词语;每节课都抽查读背情况;每月一次进行中国文化英文表达小测试。另外,还不定期布置作业: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借助网络资源用英语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任意主题,并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汇报。对于控制组,教师只发放讲稿,让他们课后自学,课堂上不做任何要求和专门传授。实验中期和后期,对100名受试者又进行了两次中国英语的测试,并与第一次测试汇总,三次测试结果显示见表2。实验组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但对照组的改进不是很明显。这就证明:要解决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采取中国英语教学的融入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

二、结果分析

(一)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本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相当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书本内容的传授已显吃力,再想补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就难上加难了;(2)现行英语教材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对本土文化引入极少,更缺乏范例式的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3](3)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性考核都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核,内容鲜少涉及对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考核;(4)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不够重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需要做的事,部分教师也声称学习外语主要是学习目标语的文化也就是英语文化。[4]

(二)解决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对策通过对学生和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从而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参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都贡献了宝贵的建议。其中包括:编纂专门的中国文化教材甚至描述中国文化的工具书;为英语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国文化培训;在考试中增加中国文化测试的内容;英语课程的设计需要重新调整;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把中国文化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制作微课,上传到智慧课堂平台上,便于学生第二课堂使用。[5]

三、结语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寻更多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帮助高校学生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要加强中国文化传播,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强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能力的培训,进而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6]使学生能够用英文准确生动地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特色饮食、节日庆典等,成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把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C01).

[2]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杜争鸣.中国英语问题及其它[J].外语教学,1998,(3).

[4]汪婧.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5).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加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方向。利用微课程开展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微课程更加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因此,该文就将针对微课程理念之下,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深刻提出未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以期为相关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借鉴。

关键词:

微课程;理念;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信息的高速发展,势必会推动整个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所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英语作为全社会的通用语言,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成为打开我国大门,实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更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背景,从而形成较强地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高校都开始陆续开展微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就是利用微课程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口语训练和交流,从而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沟通形式。从单纯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上升为对知识的全面综合运用。故而,微课程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对良好地语言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商务英语是在传统英语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地一种英语表现形式。商务英语主要是用于商业沟通与对外交流,其本身更加符合当前知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在近些年来也逐步被一些高校所选择和利用,但是不得不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暴露出许多问题。简单归纳,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当前高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这会使得许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商务英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因为商务英语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所以,如果教师依旧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灌输,势必会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严重时还会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降低。比如许多高校将雅思、托福视为商务英语学习能力良好与否的标准,这势必会使得许多学生为了提升成绩而忽视基础能力训练,甚至丧失对英语的积极性。其次,还有一些高校设置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不够合理,主要将授课时间都集中在正式教学时间内,却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只能通过教师讲解,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性与专业性培养。比如导游专业在进行商务英语学习的时候,更多地是需要对国外景点、设施、国内民俗特点、传统文化相关单词的学习。而金融专业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可能更需要对“circulate”、“centralbank”等金融方面知识的了解。依据当前教学现状来看,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都忽视了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方向。最后,则表现为许多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学校内的知识教学,却严重忽视了实训对学生的实践帮助,导致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缺乏对商务英语的正确理解。许多高校的相关教师思想比较保守,不能与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同时对于西方的一些文化背景了解也相对欠缺,这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缺乏实践操作性,对其之后的发展产生阻碍。

2微课程理念之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2.1对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在微课程理念之下,许多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利用微课程进行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举措。所以,需要创新商务英语的教学理念,对微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打造。比如商务英语的一门重要课程为《国际商业贸易与实用英语》,那么教师在这堂课上,则可以利用微课程,对一些常用的金融商业词汇进行快速播放。同时选择激发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播放单词“papercurrency”(纸币)这个词汇的时候,旁边可以选择配一张人民币、美元等其他币种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记忆。再比如讲解“thestockmarketcrash”(股市风暴)相关知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一些简短的,世界金融风暴造成的现象视频,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的一种创新。

2.2创新微课程项目学习法

创新微课程项目教学法,可以选择小组划分的形式,构成自主探究小组,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实现角色扮演。比如讲解《商务英语翻译》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安排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口译。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使得学生对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当学生在进行翻译交流的时候,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记录下这些错误,在课后制作完成微课程,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这样学生的兴趣势必会提升,同时对于从前犯下的错误也有更为深刻地认识。

2.3提升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准

在我国,教师的主要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实则,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全新的定位。教师一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比较常见的teacher,另一种则称之为trainer。很显然,teacher是最为基础的教师的含义,所以,只是针对某一学科、某一知识进行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授。而trainer则是对学生进行技能与能力培养。所以,商务英语相比较其他专业知识而言,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技能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商务英语掌握水平来看,未来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教师需要将微课程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商务英语进行相应的课程交流,这样则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全新的平台进行网络授课。这样既有课堂授课,又有网络授课,有效集合了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对提升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3结语

针对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其未来的改革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同时,还需要尝试利用微课程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微课程本身具有许多优势,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更加符合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未来需要各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不断研究,丰富微课程资源,为培养更为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昂之.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124-125.

[2]刘江.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市场参与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3):39-41.

[3]邓璐璐.基于“微课程”理念的英语专业教改创新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5):190.

[4]张静.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6):130-132.

[5]索晓非.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改创新研究[J].教师,2015(29):67.

[6]杨文慧.论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战略理念与模式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5):85-89.

作者:李思元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旺盛,而商务英语专业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这就要求高校加快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本文从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探讨高校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高素质的外贸人才和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快教学改革,特别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体现办学特色,而且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在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通过开设相关的英语语言课程和商务课程来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把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训练脱离的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获得外贸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其次,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的缺乏也会阻碍教学的专业性以及人才的培养。再次,校企合作不能长时间坚持开展,流于形式,造成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二)“双师型”教师师资匮乏。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从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毕业于英语专业,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然而,这些教师大部分也非常缺乏相关的商务知识。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特别时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时就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从而限制了学生在相关方面的有效学习。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力度不够。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创业既能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在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在很多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强调“双创”教育的重要性,但实施力度仍然不够,鼓励并且积极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并不普遍。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的优势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与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跨境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精通英语的商务外贸人才,这就给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运营,其中包括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等等,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跨境电商的运营平台来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贸易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商务英语和外贸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更有利于提高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应注重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背景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在跨境电商行业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时,可根据跨境电商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改进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加强学生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将两种能力有效结合发展,从而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基于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更时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可以引入具有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从企业招聘一些具有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兼职教师。与此同时,高校也应为现有教师提供相关的跨境电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事跨境电商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强高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能够给高校和企业双方都带来效益作为动力。企业除了给高校提供跨境电商平台的实操环境以外,还可以提供资金和货源,此时企业承担着经营亏损的风险。此时,高校提供实验室设备和相关教师资源,指导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实操平台进行实操训练,还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创业项目方式进行实操训练,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和资源进行贸易交流,从而使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和企业可以签订人才输送协议,保证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他们毕业后自主创业。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跨境电商背景下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不仅要优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而且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浩,丁红朝.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89-94.

[2]刘洋.基于跨境电商进行商务英语的课程改革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02):99-101.

[3]曲英姿,刘阳.跨境电子商务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4(26):82-83.

作者:赵小莉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第三篇: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研究

摘要:

在高职院校中涉及英语与商务专业方向的专业当属商务英语专业。在商务英语教育方面,实训教学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全国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来看,还有很多有待改善及加强的地方,但值得肯定的是,十几年来,我国高职商务英语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实训上都在不断地进步与改良。在新形势下商务英语实训需要不断变革,在变革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求实训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

我国自从2007年增设商务英语专业以来,我国的商务英语学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渴求要归功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随着外资企业逐步地引进,对综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既懂得商务英语知识,又精通国际商务标准,能胜任数项领域的全能型人才变得供不应求。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对于商务英语人才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商务英语学生实际能力的实训教学也迫在眉睫。实训教学的成败决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未来,在高职阶段,学生通过实训练习了解到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有力地增强了实际工作岗位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推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状况便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最好反馈。就目前全国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来看,还有很多有待改善及加强的地方,其中实训师资问题、实训目标不明确、实训课程体系、实训教学操作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匮乏的实训师资力量

商务英语专业是新兴专业,虽然近些年来商务英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职称结构两极分化严重,中高级职称明显少于初级职称。教师梯队建设也不够完善,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不利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培训中,现实场景模拟与练习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更多的技能型教师,他们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但目前的在职教师中,偏重于理论型、教学型的教师占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既懂得理论基础又拥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针对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自修,全面改善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除了教师自修,学校也应该积极安排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各种在职进修,以老带新,以一帮十。商务专业有经验的外籍教师的汇入将会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力量。通过外籍教师的加入与融合,开拓本专业教师的眼界,增长见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同时也可以引进知名企业中的成功商务人士,来积累更多的商务场景及实战经验。

二、茫然的实训目标

对于一个学科专业的建设,如果实训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课程的设置也就不合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明确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借鉴是一条可行之路,国外很多职业教育地教育模式很成熟,也很成功,如果能够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适合中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来制定属于各个地方学校的实用的实训目标,力争采用多样化的实训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从课内到校内,从校内到校外的顺利过渡。

三、欠缺的实训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课程虽然在设置上种类繁多,既有商务类基础及实践课程,也有英语应用类课程,但也出现了一个弊端,即学科之间有很多部分是重叠的,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无形地浪费了很多时间。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因此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应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从教学方法及教材上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应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创建完整的含有实训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高职”办学对实训教学认识不足,大多是普通本科或专科英语专业的翻版,实训课程开出率太低。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改变实训教材匮乏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上注重“时效性、实用性、实践性”,通过这三点来带动学生更好地夯实商务英语基础,在改良之后的课程体系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融合起来,形成新时代的商务人才。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采用最新的高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让教学内容真正地符合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使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最终发展成为遵循英语和商务两个知识领域和两个知识体系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

四、急需更新的实训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呢就只有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应付考试,考试一结束,全部抛诸脑后。要想将所学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知识的应用更是不可能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任课教师除了教授课程以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基础的理论,同时在实际操作上,也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之后对实训目标理解地更加深刻,理解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形成心得体会。这样做就深化理论教学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商务理论知识的记忆。真正做到基础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让课程同步实训。从基础知识能力实训开始,主要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整体认识,建立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是实训课程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地处理能力。这些训练的优点是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学生学习动向,有利于下一个课题的讲授。最后,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进行业务模拟,业务模拟是学生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将平时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化,立体化了,在工作中知道如何去处理问题,本位意识得到了增强,责任心也相应内化,这都有利于学生日后在职业生涯中的态度和习惯养成,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成功实施决定未来高职院校能否培养专业的,合格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它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要我们大胆探索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规范实训课程,就一定会剔除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中的弊端,迎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培养出具有商务英语实用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纪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地课程设置及要求[J].高教论坛,2005(4).

[2]王军.浅谈商职教育的实训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薛峰.加强实训课程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47-48.

[4]徐爱华.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运用

前言

在高校教学当中,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作为一种应用型的语言学可,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只是对语言、词汇、语法、语调等较为重视,而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却有所忽视。因此,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但在实际交流中却也时常会捉襟见肘。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良好的实践运用,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教学当中,应当将交流作为主要的方式。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对课堂交流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更具它特定主体,在课堂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语法、词汇等进行渗透。在跨文化交际学当中,对于语言知识习得实践性、交流情境性等十分重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够对语言应用习惯进行发觉,同时将这种语言习惯转变为语言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不但能够积累丰富的英语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也逐渐得到凸显。在英语交流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语言障碍,而是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语言表达风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在不同语言的交流当中,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在英语学习当中,主要包括文章结构、语法、语言等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以及思想差异、交际习惯、社会环境等实践运用方面的学习。而在当今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视,而对于实践运用方面的培养则有所忽视。因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应与实践运用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从容的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

(一)本国文化的渗透在跨文化交际当中,主要包括本土文化、异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十分重要,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传译当中,传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都十分精通。而且,跨文化交际对于传译者的文化敏感性要求较高,只有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母语文化,才能够对异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当今社会中,异域文化在本国文化中的融入越来越深,而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本土文化,能够加强身份认同。通过将主位、客位的视角提供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十分关键的。另外,当前我国的受到了异域文化的较大冲击,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失语情况,因而对我国文化传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此,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应当对本国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从而满足跨文化交际的要求,让学生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英语交际能力。

(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渗透

人们在特定的圈子当中,交际和交流需要遵守特定的交际礼仪,例如告别、称谓、道歉、祝福、介绍、招呼等,以及在过节、购物、访亲的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这些行为习惯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当中,同样的行为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4]。例如在我国,拥抱通常代表异性之间的特殊感情,而在西方国家当中,拥抱则是一种基本的见面礼节。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应当对交际礼仪进行了解,才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习俗、交际礼仪等,会对英汉文化交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另外,在英语交际当中,一些非语言的方式也具有特殊的含义,例如触碰、表情、手势等。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应当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充分的渗透,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的语法规则

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涉及到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就是语言表达准确性。在最初的英语表达中,并不十分重视英语表达规则,更加侧重于表达习惯的形成。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就更为重要。而如果凭借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只能片面、缓慢的发觉和理解英语使用规则。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成长当中对语言规则进行习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当中,应当注重对语言规则进行循序渐进、有计划的渗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收获。

四、跨文化交际学的实践运用

(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往往采取的都是结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语言的内部结构与形式较为重视,而对于语言意义、形式之间的联系,却有所忽视。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往往存在不足,在实际交流中难以对英语进行正确、恰当的运用。所以,在教学当中,应当加强对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对教学方法进行该机,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当中,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避免在交流中使用错误的英语,更好的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特定情景进行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景当中,进行对话联系,以更好的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与英国人共同用餐的场景,练习英语对话。在餐桌上,英国人不会向别人碗里夹菜,也不会劝酒,以此体现对人的一种尊重。在“干杯”的时候,习惯说的并不是“cheers”,而是“bottomsup”。学生通过实际情景联系,在锻炼英语口语的同时,还能够对英国人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使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包含互动结果评价、互动结果展示、互动过程遵循规则、课堂互动主题内容等。在教学当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上课之前,小组组长对成员的意见进行了解与整理,并与教师沟通。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教学当中能够应用的材料进行提出,并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从而明确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与目标[7]。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当以教学方法为基础。而在选取教学方法的时候,小组分别进行探讨,并与教师进行协商。基于此,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形成开放性英语课程

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具体实施等过程中,都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开放性课程包含了多个不同方面,例如面向学生的开放、面向学生生活经验的开放等。其中,面向学生生活经验的开放指的是要将英语课程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实践。例如在“Traveljournal”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设定学生到当地周边旅行的场景,对旅游的动态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在模拟当中,涵盖了整个旅游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和时间分配等。在路途中,对于遇到的问题,看到的风景等,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旅游词汇的掌握和积累,然后的特定的场景中,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其它的旅游情景进行设计,并在课余时间进行交际练习。通过对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面向学生的开放则是指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其对课堂进行自主构建。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和发言,是课堂的教学重心偏向学生。

五、结语

对于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实际交流能力的锻炼。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应当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良好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龚丽,刘伟凯.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正迁移现象解析——南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现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4,06:97-98.

[2]韦合,韦妙.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2:79-80+82.

[3]任泉清.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专业“中华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以山西省8所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5,01:87-91.

[4]王英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以A学院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2:67-71.

[5]张红玲,李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问题分析——以S大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2,05:36-43.

[6]赵明,张丽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与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189-190.

[7]颜静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38-145.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高校;商务英语;教学

高校的商务英语学科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当中逐步趋于成熟,而成熟的学科都具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学科作为根本理论支撑。商务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理论以及跨方向的特点,而这也直接决定了商务英语学科的支撑理论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特点。语言经济学可谓是商务英语的重要学科理论依据,有助于完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商务英语人才的个性化以及多元性发展。

1语言经济学解读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前沿科学,涉及以及包括多个学科领域,与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媒介,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语言也逐步具备经济属性。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语言经济学备受关注,下面将对语言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理论进行分析:第一,语言是人力资本。语言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于语言是人力资本这一理论,突出地说明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掌握了这些语言对一个人,乃至整个集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本。对于个人来说,语言的掌握可以促进个人语言知识技能的完善,切实实现语言效用,以及获得收益,同时还能够在交流学习当中促进其他技能的增长,通过综合技能的发挥获得收益。对于集体来说,集体语言综合技能水平越高,那么效益水平越高。第二,语言的学习应用体现经济价值。如果站在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劳动力的技能掌握数量以及质量越多,那么其资本也就越高。语言技能作为必备技能也会影响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学习英语实际上就是资本的投入,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的高低又与语言的熟练应用度以及社会需求相关。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同样包含经济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理论,因此,站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语言经济学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定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也开始掀起英语学习的热潮,而且国际经济的融合以及发展给市场需求起到决定性作用,语言经济价值和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也显现出正比例的关系。商务英语在语言经济价值当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在语言经济学下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定位必须把控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在商务英语教学时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特别是要重视语言实践特别是要重视语言实践。第二,根据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课程安排、教学设置等方面的要求,必须确立商务英语的独立学科地位,推动商务英语教学的科学化和持续性发展。第三,根据语言经济学以及商务英语实践应用的特性,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优化设计,都必须体现出人才需求,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细分市场,明确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规模。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具有极高的语言经济价值,要求高校在推进商务英语教学时考虑到市场需求以及人才需要,打造具备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

3语言经济学下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3.1积极发挥语言经济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在国际经济往来交流当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而受此影响,高校开始积极建立商务英语专业,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商务英语综合型人才。自从该专业建立以来,外语教育界就开始对商务英语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学位定位、课程、教材、教法建设与改革等。在长时间的研究和积累当中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无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转变和适应。因为在全球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迅猛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以及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已经从数量转变到了质量,只有培养出高素质以及综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才能够符合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人才拥有扎实的外贸理论基础和语言素质,同时还需要在商务沟通和专业技能实践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如果从语言经济学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的话,求职者的实践能力越强,那么它的经济价值越高,企业才会为其付出更多的薪水成本。因此,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经济学的指导价值,在语言经济学的指引之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3.2加强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

在商务英语教学的应用高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语言市场供求关系和人才市场的需要相适应。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和传统的英语教育里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其目的在于培养跨文化的商务人才。如果站在语言经济学理论视角进行分析的话,也就是应用这一理论基础当中最为根本的市场供求理论,要求高校在制订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计划以及培养目标时必须做好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商务英语人才层次、规格、需求量、需求变化、侧重点等的数据信息,接下来对高校的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层次,设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完善模式。在建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质量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所以要保持人才市场调查的频率,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前瞻性地调整目标,构建最为优质和最具经济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收益。当前以校企联办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实践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践当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在高校当中进行推广应用。

3.3结合语言经济学要求转变高校商务教师培养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校高素质商务教师的支持,而推动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世界经济当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地增强,这也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活跃度,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口逐步增多,对于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始逐步地扩招,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商务英语教师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滞后性特征,整体的师资结构缺乏合理性和完善性,师资力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商务英语教学的成效也就无法得到支持。站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对于高校商务教师的培养,必须注重创新培养模式,探寻专业化的职业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教师主动进修,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商务英语教师搭建职业化培养的平台。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进程当中,要注重发挥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并真正将语言经济学纳入商务英语教育的理论依据当中,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要积极发挥语言经济学对教学的指导价值,加强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语言经济学的创新商务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2015(5):95-96.

[2]朱文忠.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21):208-210.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建构主义;教学改革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划、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大学英语已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对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求,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更是如此。要想跻身国际之行列,必须注重英语教育,因为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要发展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就应该对现有的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否则,上述培养目标只能成为空洞遥远的目标而已。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克服以往教师课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素质,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层次化英语教学,设置较为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同时吸纳韩国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教学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并保持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间断,其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能用英语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能力,进而为地方民族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英语人才。

一、英语教学改革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966)最早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所谓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理论具有如下观点:(1)建构主义学习观;(2)建构主义教学观。笔者将其简单概括如下。

1.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者获得知识,不单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得到知识。该理论观认为学习是一种(1)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2)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3)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

2.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还要求教师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该理论提出了如下三项教学原则:(1)建构性;(2)主体性;(3)相互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向学生提出复杂的真实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学习。教学特点为:(1)以学生为中心;(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强调合作学习;(4)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概言之,建构主义理论突出强调“学生本位”的观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重视学生已有经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3)师生关系定位(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我们把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即重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上来。这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纲要》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二、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受地域环境、经费来源、师资状况以及生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基础英语阶段还是后续英语阶段均表现出极大的滞后状态。其具体表现如下。就学生而言,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入学后由于受学生原有英语水平的影响,英语水平层次差异依旧分明,也就是说,学生整体英语综合素质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听说能力。除了少数英语高材生之外,普遍出现英语实用能力不高的现象。这与国内各高校大学英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共同性,即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竟然学的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尽管近年来学生整体英语综合素质相对有所提高。就师资而言,出现如下状况:(1)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专任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学历、职称偏低,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2)由于教师自身英语综合素质不高,课堂教学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法,即以传授知识为主,技能训练相对不足,致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特别是学生听说能力极其薄弱。(3)近年来,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亦与时俱进,课堂上积极主动采取多元手段来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尽管如此,学生英语实用能力还是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4)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太善于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三、韩国大学与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

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若想跻身国际竞争之行列,就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或手段。现将韩国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具体做法简介如下,以示借鉴。

(一)韩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

中韩学生的母语不同,所处国情有别,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各异。然而两国均属英语为非母语国家,其地理位置、文化背景极其相似。故本文认为韩国大学英语教育亦有为我们所用之处。笔者曾在韩国首尔留学,了解到韩国大学的英语教育有如下几个特点:(1)韩国大学英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交流能力;(2)韩国大学为学生设置具有个性化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目的在于使学生凭借个人能力、兴趣爱好较为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特长发展的课程;(3)采取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4)实施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的小班授课制;(5)外籍教师的聘用为学生创设了更好的英语环境。综观上述几个特点,可归纳出以“听说能力”培养为韩国高校英语教育的鲜明特色,同时也较大程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二)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高校。该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与国内其他高校并无多大差别,尽管如此,但为何在短暂的时间里竟能培养出具有强硬的英语实战能力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找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该校在中国境内实施全英教学模式,而且依据英国本部的理念进行办学。其核心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根本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学术生活中的创新。透过以下几点足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宁波诺丁汉大学采用个性化教学。该校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小班授课、不断分班、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学生个人学习日志、导师个别辅导。这完全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顺利过渡到各专业学习服务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课堂时间分配:课堂上,该校教师只占1/2的授课时间,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自学和讨论。其课堂教学培养目的为:(1)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频繁做小组项目;师生自由互换意见和观点;允许出现不同观点的争斗和冲突。(2)通过师生冲突来达到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使之具有开创性见解。尽管上述诺丁汉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难以为我国地方民族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完全照搬照抄,因为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英语水平以及师资力量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并引以为鉴。

四、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愈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单纯的传授知识逐渐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来。以下针对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所暴露出的上述种种问题,并借鉴韩国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办学经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真分析学生和社会对大学英语的实际需求,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实施层次化教学

国内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此高校盲目扩招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生源英语基础良莠不齐,比如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差距明显。因此,大学英语应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英语水平,实施“分层英语教学”,致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因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学生层次差异显著,所以学校大学英语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等级,对学生采用“分类指导”,即将学生分成AB等级,对A、B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前者教师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等的能力;对于后者教师则应多加辅导,师生共同合作学习。大学英语层次化应在教师备课、教师课堂教学、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练习、课后所布置的作业等方面表现出层次化。层次化教学有如下优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层次化教学有如下缺点:(1)在心理上可以造成学生的优越感和自卑感;(2)同一个学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期末评定奖学金时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层次低班级的学生因期末成绩高于层次高班级的学生,因而得奖学金等的不公平现象。总之,凡事利弊共存,无可避免,利大于弊就是可取的教学手段。

(二)强化个性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将因材施教与学生个体差异结合起来而提出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如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手段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的教学。教师若想实施个性化教学就应该做到:(1)教师角色转变,即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师独占讲台的“独角戏”角色。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应充当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合作者和参谋者的角色。(2)教师课堂内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去把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3)改变课堂互动模式,即由教师单项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化为师生或生生甚至多向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如一地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做到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得到锻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三)优化多元课程模块设置

所谓个性化课程设置是指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较为自由地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文根据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考虑到国际化背景下,国家、社会、学生对大学英语的需求,认为大学英语只开设一、二年级的大学基础英语是无法满足实用型、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的,最好继续开设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并保持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这样才有可能为保证学生英语水平不下滑以及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笔者设置如下大学英语四年课程模块:1.前两年大学英语应设置为综合英语类和语言技能类课程。其目的就是视学生英语水平,开设以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课程,逐渐将学习重心从语言知识转移到应用技能的培养上,真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2.后两年大学英语应设置高级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高级英语听力、高级口语、高级英语阅读、实用英语写作、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翻译、文学文化类课程(英美文化背景、电影赏析、英语报刊选读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上述课程模块均根据学生自身状况来设置。学生依据自身英语能力,并根据自身对英语的喜好以及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课程,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用英语学习专业的能力。

五、结论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地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上述韩国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中得到启示:(1)不搞“一刀切”教学模式,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供多元课程模块,并保证大学四年不断线,使学生视其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2)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思考、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其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教师转换自身英语课堂教学角色,即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扮演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4)教师做好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5)教师应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6)条件许可的学校最好实施小班授课制,部分引进高素质的外籍教师,因为外籍教师灵活、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为学生创设听说英语的语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性和自主性,进而达到语言学习重在运用的真正目的,为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法释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68.

[2]李明霞,李建国.学生为本与高效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8-11.

[3]陈素燕.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术训练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4][5]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强化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