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德育法治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德育法治教育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1篇

一、德育教育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积极意义

由于初中生不具有正确系统的价值体系,其很难对具体事物进行正确判断,这就凸显出教师引导、德育教育与道法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们普遍具有敏感的情绪思维,其在面对家长与教师时极易出现逆反、叛逆等心理。当前,社会与网络上的诸多不良风气也会给予学生负面影响,很容易使其误入歧途。在此背景下,若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开展正确的劝告与引导活动,则容易使学生出现错误,甚至逐渐走向犯罪。上述诸多现实元素均表现出德育教育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深化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路途上茁壮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简而言之,通过将德育教育逐步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使学生正确认识各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深入领会道德品质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强化自身的道德素养。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明确学生为教学主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应将爱护与关心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切实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在此背景下,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组织其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深化其主人翁意识,充分展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优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革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观念,积极探索与新时代相契合的教学方法,遵循正确的方向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应以实际行动为核心,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情况,挖掘其内在潜能,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采取表扬、肯定等方式对学生正确的行为与道德品质进行肯定,潜移默化地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避免采取“高对低”的模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而初中生大多具有敏感、活跃的思维,若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给予学生表达观点与想法的空间,则难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甚至会使学生对道德观与价值观产生抵触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为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疏导学生,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价值体系。

2.引入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极其重要,其具有较强的德育作用且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在新形势下,作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学校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功能,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积极接受德育教育活动。如果教师能始终秉持关怀与爱心对待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动,深入体会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则可逐步构建和谐、有趣的师生关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给予学生鼓励,整合教学资源,持续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策略,充分强化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分阶段制定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围绕统编教材的教学脉络,逐步强化学生道德理念与价值观的正确性。相应地,教师可引入情感教学模式,始终秉持正面、积极、向上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推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产生情感碰撞与思维火花,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应随时做到以身作则,向学生传授良好的思想品德。简而言之,教师的优良思想、良好行为会给予学生正面熏陶,使其逐步建立系统的道德体系与价值理念,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职前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始小学教育德育师范专业方向招生,未来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当是主要工作。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对教师的法律素养做一分析,以期为小学教师教育德育方向和职后教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相信法律,能够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树立积极的法律情感,加深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具备法律的观点和信仰,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能用法律思维的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问题。

(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学生平时提出的法律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答;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能进行初步法律的分析,维护师生权益。

(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人类的任何交流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使用和解释法律概念;准确引用法律条款,明确其中条、款、项的含义;准确区分相关概念,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权利与权力、国体与政体、罚款与罚金、定金与订金、违法与犯罪、期日与期限等;明确民事行为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还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专业的法律概念和术语。

三、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路径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为适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师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设小学教育德育师范方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

(一)以师范生法律课程设置引领教师素养提升为培养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的法律素养,除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作为培养教师法律素养的儿童权利与保障等专业基础课程外,将开设法学概论、法律思想史两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其中,法学概论共计64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设,法律思想史32学时。法学概论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思想史主要介绍中西方不同时期法律思想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法的深刻认识,更好地认识法的本质与价值。法学概论课是基础的法律教育课程,其教学具有的一般要求包括:一是注意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解释。虽然德育方向师范生为非法律专业学生,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解释。只有具备对法律概念和术语清晰的界定和把握,师范生未来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和分析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培训亦当如此。二是教学中要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及现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职后培训中,必须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要做到规范、严谨、准确、平和[6]。只有这样才会给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运用法言法语去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法律情感。三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教育方式,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可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适用的案例,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法律的知识,几乎全部以案例形式呈现。这为学生以及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事教学提供了模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除了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之外,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入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从社会热点案例、身边的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四是注意法律条款的运用与解释。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许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都需要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以增强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法律条款的引用,做到于法有据,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条款的习惯。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希望能为当前普遍缺乏法学背景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提供一定参考。

(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法治课程意味着将“法治”主题正式与思想品德并列,进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从教学内容看,德育课程由“单核”变为并列的“双核”,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均需进行相应拓展;更重要的是,“双核”之间并非相互分离和独立,而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师范生教育还是在职教师培训,都需要认真审视这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道德与法治这两大主题之间的衔接点,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层关系:一是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性。法律并非凭空虚构的产物,而是与各种或明或暗的道德规范相互联系而成。一方面,法治的顺利推行依赖于一系列良好而有序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为法治的存续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也是法律的主要来源之一。

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自然法学派就认为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理性和良心,并且要以理性和良心对法进行检验。在现代国家,“道德法则会影响立法,它也对法官所造之法产生影响。每一代人的道德法典,混合了习俗、哲学与每一种中间等级的行为与信仰,它提供了行为规范或标准,这种规范或标准会努力使自身在法律之中得到体现。”[7]当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革时,又会带来新的义务观念,并导致法律的变革。道德不仅是法治的来源,也是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的重要来源。法律的权威性首先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应当代表一种“正当”的权威,只有这种正当性才能激发人们守法的道德义务。人们守法不应只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更是因为相信它本身是对的。而法律这种正当性正是基于一种符合大众的、社会的道德价值。“法只能从伦理的有效性推导出自己的有效性,法的规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8]所以,道德是人们尊重法律的基础,合道德性是考量法治观念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依据。在人类历史的很多时候,遵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相应地,道德也是评价法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没有任何一套规则可以配称为法律,除非它和道德规范吻合,或至少能包含在道德规范之中。”[9]二是道德和法律的差异与互补性。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根本的出发点上来看,“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10]其次,道德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范围远比法律广,包含了许多法律不会干涉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但法律会对公共生活有全面的调控,而道德则更多地聚焦于私人生活里的关系。再次,法律不干涉人们内心的想法与观念,只看重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道德则要求从内心观念到外在行为都合乎标准。第四,法律较之道德有着显著的体系性,并有硬性的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逻辑和标准,均有本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如果简单地用一般社会上的道德观和正义观替代法律的内在目标,可能最终根本无法建立法治秩序或者使原有的法治秩序受到破坏;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法律自身的内在道德的培育,否则容易出现以法律为名而实施各种邪恶。[11]因此,理解、尊重和恪守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差别,乃至它们和政策、纪律、风俗等其它社会规范形式之间的差别,是良好的法律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法治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道德和法律在内容和作用范围上的差异使之也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和把握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边界,比如见义勇为和义愤伤人之间的界限,并能够准确判断一种问题是属于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三是道德和法治的冲突性。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之间也常常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虽然做了法律上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便是这种冲突的直观体现。

究其根源,这种冲突有几种不同的形成原因。首先,道德和法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诉求原则。比如,法律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道德有时却要求对弱者进行特殊关怀和差别对待。这就意味着法律和道德采用了不同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其次,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不同权利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冲突,重大的宪法案例尤其会经常涉及到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选择。第三,比较而言,道德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和经济制约性,也会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而有所差异。有的道德甚至可能是以宗教信仰或迷信为基础,从而导致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去甚远。随着当前我国的社会日趋多元化,这些冲突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师充分展示和讲解道德与法治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化解之策,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把握和讲授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衔接和相互呼应,在讲述法治内容时要联系其道德根源,并引申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日常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民主政治、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的机会,比如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的自主管理、主题式的社区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97.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412.

[3]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01):577.

[4]李晓燕.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7.

[5]刘洪旺.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9.

[6]肖宝华.律师语言的"四性"[J].中国律师,2006(06):94.

[7][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科学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

[8][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1.

[9][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3.

[10]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4.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精神;校园文化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有才有德的复合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具有法治精神的时代新人是复合型人才的应有之义。法治精神的本质是依法治国的信念与精神,是社会和谐、权力制约、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等价值追求的综合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法治精神教育,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法治信仰,对于法治校园建设乃至法治中国建设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蕴含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其内容既包括校园景观、建筑设计、美化绿化等物质层面的形态,也包括学风校风、学校传统、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以及师生在活动中建立起的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整体上体现出积极向上的风貌,法治校园建设成效日趋突出,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法治意识缺乏

在依法治国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同程度地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但因为国内外环境、高校扩招、学生阅历及年龄等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大学生政治素养较差,在和平年代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特别是90后、00后,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缺少政治责任、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受社会风气影响,在不少大学生中权大于法、权力至上等意识仍不同程度地残存,在此不良风气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并将其当作行为的指导思想,造成崇尚自我、缺乏集体主义意识、缺少法治思维能力,降低或丧失了判断是非能力,在法治意识淡漠和不当逐利心态的驱使下,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甚至走向违法犯罪。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忽视法治文化

近年来,高校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功能和地位,大部分学校将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列入到学校发展与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制定出整体性目标,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法治文化建设缺项或者法治文化不能有机融入的问题。部分高校重视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却没有给予精神文化和法治文化建设应有的重视,部分高校只在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领域建设校园文化,没有将法治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整体背景下设计与实施。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其成为传递精神文化的一种载体,其属于手段而并非目的,没有精神文化特别是缺失法治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则难以体现出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难以满足广大师生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和追求。部分高校进行法治校园建设的能力、人力、精力、创新意识有限,组织法治文化活动简单呆板,缺少创意和吸引力。

(三)法治教育内容不突出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教学实践和使用的教学大纲中,法治教育通常是德育教育体系内的从属教育,缺少独立地位。目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部分是德育教育,一些大学甚至全部是德育教育,而法治教育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补充。在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情况下,尽管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联系,但是认为法治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思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高校法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道德教育,一定要将其设置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位置上。公民道德、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等相交织的共同点是现代法治精神。由于人民民主是政治伦理的中心思想,其需要法律提供保障;公民道德必须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基础,社会伦理理论的重点是法治,需要借助法律才能顺利实施。所以,大学生形成法治信仰是其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要明确民主法治、法律平等的宪法意识和信仰,才能在高校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秩序。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还没有形成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其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较弱、法治思维难以形成。

二、影响高校法治文化和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因素

法治社会以法治精神为重点与灵魂,彰显出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中人民群众对法治运行情况的认知水平。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法治校园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使法治理念、精神深入人心。当前,影响高校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培养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法治文化氛围不浓厚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高校作为相对独立又开放的系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深入的新时代,人们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但培养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国传统的人治文化仍有市场,权大于法、权力至上等思想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高校发生权力腐败、学术腐败、贪污受贿、师生违规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环境和校园内部环境的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冲击,给法治校园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二)法治文化构建缺乏系统性

法治校园建设是个多要素、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顶层设计方面,很多高校普遍性存在着对依法治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制订了《大学章程》和相关法规制度,但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根本上说,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法治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没有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从法治文化校园构建层面,法治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在校园文化整体设计中得到体现。从现实状况来看,高校在安全校园、绿色校园和人文校园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较大,在法治校园建设方面尚存在着法治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欠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不多、现代法治理念传播方式单一、法治宣传氛围不浓厚等诸多问题。从法治教育教学设计层面,法律和法治文化课程设置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设计、整合,加之法律类专业教师缺乏和学生对法律课程缺乏兴趣等原因,多数高校确实没有完整的法治教学及教材体系,即使构建起完整的教材体系,也没有把法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没能转化为价值体系。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脱节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法治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前,高校校园法治建设中由于监督措施缺位,问责机制不严格等因素,导致管理者工作过程中更注重履行义务而轻视保障权利,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不少破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的现象,如有些管理者法治观念不强、法治素养不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徇私舞弊、学术造假甚至以言代法等。当大学教师或学生遇到个人权益被侵犯时,大部分对法律知识的欠缺选择忍让,即使教育法和教师法都有师生申诉制度,但很多师生对此项政策并不了解,或者由于法律程序的复杂性,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使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对法律公平、正义的认知没有内化为法治意识,缺乏法治实践。同时,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被束之高阁,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未能相互制约,决策执行失范、低效。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高校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其法治精神,塑造法律素质良好的人才,以符合法治社会要求。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融入法治精神教育,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以丰富的内容载体为建设法治校园服务。

(一)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理念

培养高校学生法治精神一定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和根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将社会主义理想当作是价值取向,挖掘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以法律法规为行为准则,在建设校园文化中深入推进法治精神教育。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宪法教育,引导其构建起民主法治、法律平等的宪法意识与信仰。同时,法治精神教育要以推动教育策略的实施为最终目标,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只有不断地帮助与引导高校学生拓展新视野、掌握新知识、形成新理念,才能让高校法治精神培养提高实效性,进而获得成功。

(二)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好专业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引导教师按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律行为习惯为立足点,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实际要求来选择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将国家公民的义务权利、使命感和责任感相结合,具体表现为主人翁意识、宪政意识、纳税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提高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程序意识和法治观念。另外,要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知法、学法、懂法、守法。

(三)重视高校管理者

在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高校学生法治教育是体现实践性、知识性、理论性、政治性的教育。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提升依法治校的意识与能力,成为学法用法护法守法的典范。教师要自觉遵守宪法与法律,提高法治观念,拥有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根据法律制度和大学章程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此外,高校管理者要深入研究法治校园文化,分析大学法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进而研究应用对策,切实提高依法、依章程办事的能力,为高校法治精神培养与实施提供指导和遵循。

(四)优化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法治教育氛围深刻地影响着法治教育质量。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法治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高校要建立优秀的法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感受与领悟正义、公平的法律精神,在心灵深处形成法治观念。要以创造和谐、平等、民主的环境为着眼点,对每个学生都公正、平等,特别是尊重法律所赋予大学生的受教育权与人格权。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实现有法可依,尤其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对待、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在校园中营造法治氛围。高校要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宣传与实践,借助板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以表演、辩论、演讲、讲座等形式组织实践活动,不断开拓大学生培养法治精神的渠道与途径。法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培养是校园文化的构成内容,法治的真谛,在于每个人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公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素养、法治观念的强弱,是评价公民是否能够融于社会的一种标准。高校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增加法治文化建设内容、拓展法治精神培养渠道,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建设法治校园和依法治国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林南,蔡如军.大学生制度法治教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44-48.

[2]张楠.用法治精神构筑和谐校园———论依法治校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6,(04):60-62.

[3]王曦.在优化校园文化中培育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J].教育与职业,2016,(09):107-109.

[4]黄亮.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155-156.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4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和鼓励,主要是赏识学生的一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环境,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赏识教育,因为他们处于成长期,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合理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赏识教育的合理融入会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较强的信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第二,赏识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产生较强的信心,就会针对具体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分析。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会共同进步,最终强化师生关系。第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朝着多个方面发展和进步。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具体途径

1.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学生学习表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中,要运用和谐和幽默的语言,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和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这样,就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具体事情上展现出德育素养和法治思想,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交友的原则出发,让学生对友谊进行交流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对朋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并鼓励和肯定学生,最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信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表现得到认可和鼓励,就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

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赏识行为和品德教师在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表扬,其个人荣誉感会得到满足,并最终展现出一定的带头示范性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学习表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交往艺术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人们交往的相关视频,学生在真实案例的激发下,会深刻理解何为交往的艺术。在此,教师开展赏识教育就会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要求。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美育;渗透;措施

美育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美育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机会。道德与法治课和美育殊途同归,有着相同的目标,在道德和法治课中渗透美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美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美育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手段。美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美,也就是说,美育依照美的标准来对学生的人格和情感进行培养,使他们对美丑拥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把德育和美育完美地统一起来,在知识教学中运用美育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发现学习的美,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创造了美,蕴含着美,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也是一种美的行为。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和潜能,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美育的措施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美育的渗透,充分发挥法治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对法治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以权利义务教育和宪法教育为重点,将习惯养成、规则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对教育重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坚持落小、落细、落实的原则,借助体验式、实践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11.联系生活实际情境交融是一种审美的主体感受和客体结合的心灵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情境,加强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的重要来源是生活,如果缺少亲身实践,学生就难以对美有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如果有学生举手,教师可以选其中一位讲一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育学习中。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生活不能缺少规则。”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加深对美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对社会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美育充分渗透进道德与法治课中。22.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出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实现的,而教育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实现的,即教师的讲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思想认识放在首要位置,有效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低,教师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课本上精练简短的内容展示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教学《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校比喻成学生的第二个家:“家是温暖的港湾,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奉献。只有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能使学校变得更加美好。”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所呈现的内容,教师应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教师产生共鸣,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体验、感悟、回味人生道理,而这种体验、感悟、回味反过来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双赢。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形象化的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只有重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才能使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充分发挥作用。33.创新教学方式要想加强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用感人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对理想生活产生憧憬,促进道德面貌、政治品质与思想感情的改变观和升华。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忽视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新教材引入了法治教育,这需要教师在渗透美育的过程中,注重对新教材的有效挖掘,为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感受艺术美和现实美的能力;在提高学生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对美的分析及比较能力,使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健康成长。以《学会自我保健》一课为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有效渗透美育。教师可以把书本上的图片转变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视频,并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通过参加交流会、讲故事等活动,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把美育内容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出自我保护、自我发现、自我预防的小妙招,使美育和道德与法治课融为一体,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更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与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美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对道德培养、智力提升、身心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加强美育渗透的重视,通过多个方面的努力将美育渗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严卫平.浅谈小学美育与德育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7(72):121.

[2]王鹏.增强小学美育实效应提升“六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7):7-8.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素养

笔者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为样本采集学校,面向大一至大四的非法学专业学生发放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4份,其中有效问卷462份,问卷有效率95%。

一、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问卷,问卷设计的问题主要聚焦“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行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及成效”两个方面。经分析发现,问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稳定性,能够较为可靠地测量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情况,量表的数据——模型适配度良好,能够较好地解释问卷调查内容。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状况良好调研组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学问卷,被调研的大学生群体基本处于1995-2000年出生的年龄层次。81%的同学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过学校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与实践,83%的同学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如果权益受到损害,占比84%的同学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数据表明,自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实施“一五”普法规划开始,时至今日,我国在公民中开展的普法宣传工作已走过30余载历程,法制(治)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二)对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满信心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其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国家根本法的确认和保障。至此,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实施路径等重大问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由此,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需要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崇尚。问卷调查显示,84%大学生群体认可中共中央提出的“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举措,对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满信心。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基础部分教学满意度不高目前,在校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改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加以整合,以实现德育与法育有机融合。从2006年至2015年,该课程教材历经5次修订,吸收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兼顾高校法治教育目标,注重学生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学生认可度不高。5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其法治素养的提升度不大;38%的同学认为,对于提升法治素养而言,其课时量偏少,另有11%的同学因其对自己的法治素养提升度没有什么效果,而认为其课时偏多;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20%的同学表示,基本是按照教材内容讲授,另有70%同学表示,任课教师会结合一定案例开展教学,而能够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社会实践的老师仅占4%。

(四)大学生群体对法治教育方式需求多样化问卷显示,大学生群体对大学法治教育现状满意度不高,深化大学法治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通过“提升法治素养的相关课程,你更喜欢的授课老师”“你更喜欢通过哪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等问题调研反映,85%的学生希望,提升法治素养的相关课程由具有丰富法治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承担;对法治教育渠道,大众传媒、社会实践、旁听法庭审判排在前三位,而学校教育、政府普法宣传则比较靠后。

二、大学生群体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治)教育历经30余年的发展变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弊端。自1984年9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部分高校将道德与法律、自由与纪律等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中,法制教育开始进入大学课堂;1985年6月9日至6月15日,、司法部联合召开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人大常委会决议精神,1986年9月1日,国家教委《关于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1987年11月20日,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普通高校为本专科生普遍开设“法律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其教学目的与要求在于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与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明确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三个途径:在结合公共政治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讲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设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专门法的选修课。③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七门课整合为四门课,其中“法律基础”和思修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3学分)。通过以上对我国高校法制课程开设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制(治)教育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有机融合。但笔者认为,法育与德育分属不同的学科,遵循完全迥异的教育教学规律,将两类完全不同的课程统摄于一门课程中,由一名老师来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其课程教学效果由问卷调查显示来看,差强人意。

(二)法制(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由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及效果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队伍本身法治综合素养不高有关。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活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领导地位,负责完成课程设计、课堂组织等核心过程。通过调研走访,笔者发现,该门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专任教师和部分思想政治辅导员、党政机关干部等兼职教师承担。其教育背景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学、管理学、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有专业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寥寥无几。非法学专业的教育背景使得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从法治理念、立法精神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课堂教学流于对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条文的归纳讲解,对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建立其对法治的信仰效果式微。

(三)法(制)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发生变化,翻转课堂、微课堂等体现新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出现。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任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高控制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实现自我教育与成长的课堂环境。

三、提升大学生群体法治素养的建议

笔者认为,改革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提升大学生群体法治素养,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改革高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强化学生法律能力和法律信仰教育按照中国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法治素养的概念可以概括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法律修养。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的人不仅有良好的法治意识,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具有运用法律规范指导自身行为的能力,内心深处对法治充满坚定信仰。为了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法律修养,笔者认为:其一,改变现有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剥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改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加以整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力图实现德育和法育的有机融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事实上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品德教育活动;而法律基础部分则承担着对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增强其法治意识,培养其法律能力、树立法治信仰的教育活动。德育是“向善向美”的理想信念教育,法育则是要求学生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底线思维”的教育,二者遵循完全不同的教育规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直接转化为德育和法育融入一个课堂,由一人完成教学,笔者认为并不合适。因此,改变现有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分离,使其分别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较为妥当。其二,改变现有教材内容设计,增加法治教育课程课时量。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由三章构成,涵盖法律概念、法治观念、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授课课时却只有18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中,既要兼顾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又要兼顾宪法、部门法等实体法与程序法内容的讲授,其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法治素养的提升必须以一定量的法律知识的传授“灌输”为基础,因此教材内容设计必须予以调整,课程教学课时量必须予以增加。

(二)重视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由问卷显示,对于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状况,学生的满意度较低,学生更期待具有丰富法律实践工作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承担法律类课程的讲授。在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并举:首先,引进一批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法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需要系统性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由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承担,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其次,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国内访学与国外深造相结合的方式,让目前承担该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到国内外专业法学院校接受系统性、专业化的专业训练,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最后,可以与当地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建立院校合作,通过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到校园内、到课堂上给同学们以生动的法律案例教学,使同学们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法治教育;大学生;法律素质;高职院校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根本上取决于人的法律素质。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在校生2753.59万人,其中专科生多达1100多万人。几年后,这些大学生即将步入各行各业,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国家是靠人来治理的,治理国家需要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要靠人去制定,更要靠人去执行、落实,这一切都依靠人,因此如果一国公民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依法治国必将步履维艰。高职院校是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阶段,但目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当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新生基本上都已经年满18周岁,已经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思想和心理上已经逐渐成熟,更容易理解把握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课薄弱,规制意识、契约精神有待通过教育加强。因此,大学时期是学生法治素质的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课堂是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其中法治教育内容仅占1/3左右。法治教育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地位,从属于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见,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目前高校法治教育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1.2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法治教育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视实践运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因此,一支专业性强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是法治教育效果的前提保障。但是目前高校从事法治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思想道德教育老师,在大学所学专业基本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高校思政部管理。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更没有司法实践经验,在教授法律知识模块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对学生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的解答力不从心。缺少一支专业性强的队伍严重影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效果。

1.3法治教育内容抽象、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并没有独立开设一门课程,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这门课程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共7章,前4章主要讲述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爱国主义教育等,从第五章开始涉及到法律的内容。纵观五、六、七章,法治教育的内容偏向理论化,缺少具体生动的案例。抽象的法学理论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呈现,通过课堂口述向大学生灌输法律理论知识,教导大学生遵纪守法。说教式的讲授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缺少实践的案例分析使得法律教育枯燥乏味,课堂法治教育变成老师的独角戏。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考前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真正理解法律的精神。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很难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树立法律信仰,法治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2加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曾经说到,“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必须以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己任,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伟大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高扬在每一名师生心中。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自觉为大学生服务,为国家培养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建设人才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2.2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当前思想政治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两课合一,由学校思政部老师讲授。思政部老师基本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等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因此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逐步扩大师资队伍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通过在职培训、深造等方式提升思政课老师法律水平;吸纳律师、退休法官、检察官等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兼职高职院校法治教育重任,提升法治教育的水平。

2.3改革两课合一的现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两课合一,这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水平。思想道德修养课是用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法律基础课是用来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修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两个课程的功能和目的不同。因此,笔者建议分别编写两本教材,一本用是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由思政部老师讲授,另一本是关于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由法学专业老师讲授。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4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

法律是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工具,法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无法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实践性这一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社会热点案件、经典判例传播法治思想和抽象的法治理论。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模拟法庭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兴趣,提升法律修养。组织学生旁听庭审,了解庭审程序,感受程序正义的魅力和法律的威严;参观监狱,听服刑人员以身说法,树立法律是行为底线的思想。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教学,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庭审教学,丰富的法治教育形式必将极大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2.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法治教育课堂中,学生是演员,老师的角色是导演,要避免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摒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法治课堂设计应该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在案例分析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和总结。只有重视学生的参与才可能激发学生兴趣,赋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和积极思考并对自己过去经历反思的机会。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00后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他们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素质取决于学校法治教育的效果。法治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长远的规划和不懈努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片面的应付检查、评估,不能急功近利,直面当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法治教育就一定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宝生.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EB/OL]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8篇

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素来被认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德育与法制教育实行一体化提出了要求;其次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呈现出一体性,两者内容交叉、功能互补;最后有效实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的方法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约束监督机制和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5]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8(z2):96-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