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原因探讨范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原因探讨范文

时间:2022-08-30 11:24:00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原因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校企双方需求不平衡,企业积极性不足,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化,考核机制不完善,行业组织主导地位弱化等,并针对每个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与意见,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状;原因;措施

一、背景

我国近些年不断出台政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八大以来的主要举措包括: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国内外校企合作主要的合作模式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式模式以及“订单式”合作等。

二、校企合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校企合作基本处于挂牌状态,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学生实习参观场所,没有深度参与教学标准制定、实践指导以及培养质量考评等过程。学校则要依靠企业提供场地与设备,依靠企业人员讲解最新行业前沿,学校不断寻求企业的帮助与扶持,却不能回报企业的付出,长此以往,企业积极性下降,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单边行为状态,仅靠学校的热情难以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求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难以达成[1]。造成以上校企合作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校企双方需求不平衡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主要目的如下:1)将企业需求纳入培养体系,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2)利用企业的生产场地、设备条件、企业人才等,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指导,理论教学在校内完成;3)学生能在校企合作单位就业,解决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需求反馈给学校,学校为企业培养订单式学生,学生进入企业可以快速适应工作角色,相当于学校为企业完成员工培训的内容,节约企业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与学校的需求不同,校企合作只是企业培训的其中一种形式,且校企合作培养的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不到5%,所以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弱很多。对于校企合作,学校的需求远远大于企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1)学校要定位准确,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多家企业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单个企业的工作量;2)学校要提供老师辅助企业人员同完成学生实践教学,并做好考勤与考评工作,节约企业人力资源;3)作为对校企合的回报,学校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二)企业积极性不足

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是业绩,校企合作只是提高业绩的手段,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人才进入企业后能帮助企业快速提高业绩,但现阶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提高企业业绩帮助不大;2)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属于基层技术岗位,大部分不属于管理层储备人才,企业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开展校企合作;3)学生在企业实践有安全风险,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企业不愿意让学生进入一线生产现场;4)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投入的人力与财力得不到补偿,且培养的学生不一定到本单位就业,导致校企合作类似慈善事业,企业要单方面付出。为充分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政府对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贴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投入的人力与财力;2)将校企合作作为企业资质、企业荣誉等评选的加分项;3)政府与保险公司沟通,由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保险,在企业实践中发生的人身伤害风险与企业无关。

(三)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化

目前,校企合作基本以实践与企业实习为主,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1)企业实践是在学期中安排1-2周的时间集中开展,主要以参观为主,学生不能动手操作,不能提高专业技能;2)企业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这段时间内学校不安排任何课程,学生作为半个员工在企业工作实习,实习单位一般是学生自己联系,校企合作单位能接收的学生数量有限。由于时间较长,企业实习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劳动报酬低,不能补贴生活和租房支出,阻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2)学生自己联系的单位资质不满足要求,没有一对一的师傅指导,实习质量低下;3)企业实习的证明只要单位盖章签字即可,部分学生依托关系找企业开假证明,没有真正到岗实习,所谓的校企合作培养并没有落到实处[2]。在完善企业实践与实习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校企合作培养质量。1)实践不仅是参观,更重要的是安排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深入一线生产流程,加深企业实践的印象,教师与企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学校统一安排实习企业,并派驻教师,教师一方面完成学生的日常考核与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学习企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职业素养;3)以土建专业为例,建筑建造周期很长,很多环节是重复工作,学生不需要每天过来学习,类似于这样的专业,可以按照项目进度开展理论+实践的课程,依据项目流程先讲解理论知识,学完到现场实践,再重复理论+实践,直到一个项目完成,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能体现学有所用的优点。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因为学校只要求学生提供实习证明(单位盖章与签字),很多学生依托关系找单位提供假证明,并没有真正到岗实习。部分学校采用微信网上签到系统进行位置定位,但使用效果不理想[3]。校企合作的考核形式流于表面,加上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开展:1)教师每周至少到企业巡视一次,监督并指导学生实践;2)企业做好学生上班考勤情况表,并及反馈给学校;3)学校监督企业及时给学生发放劳动报酬,维持学生积极性;4)对不到岗实习的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给予不及格认定,严格整治学风,严禁放纵学生。

(五)行业组织主导地位弱化

行业组织是本行业行为标准的制定者与倡导者,能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将企业需求反馈给学校,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但随着各事业单位的改制,行业组织缺少政府的支持,对企业影响力降低,对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及技能人才需求变化趋势逐步生疏,失去了行业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企校分离,行业组织与学校之间的联系逐步减少,学校不能及时捕捉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导致校企合作落后于社会发展。缺少行业组织的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大多为一对一沟通,一个企业对应一个人才培养标准,不利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体系[4]。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应寻求政府的支持,协助确立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1)行业组织调研企业需求与发展动态,制定行业人才标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2)行业组织统一协调企业资源,根据企业规模与实力,合理安排每个企业的人才培养数量;3)行业组织制定考核标准,统一组织学生考试与考核,衡量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各学校严格按照行业人才标准实施教育。

三、结语

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应学习国外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确立行业组织的主导地位,完善考核标准与考核机制,全方位调动企业积极性,同时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多淑杰,易雪玲.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20所职业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5):48-52.

[2]刘书梅,韩茜,严涛,等.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1(20):7-8.

[3]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5.

[4]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3(28):65-65.

作者:徐苗苗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原因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