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关于抓好推动经济发展发言范文

关于抓好推动经济发展发言范文

时间:2022-06-17 10:06:14

关于抓好推动经济发展发言

同志们: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由区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部署年主要任务,审议通过《中共区委关于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的决定》,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一、年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一届区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集中精力谋发展、抓发展,千方百计破瓶颈、解难题,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出口总额万美元,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区委常委会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一年来,区委认真分析当前发展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发展的新机遇,立足打基础、增后劲,提出了跨越发展、高效发展、错位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工贸并举、量质并重,狠抓第一要务,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致力拓展工业发展平台。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加快、资源产业合作深化和镇被列为经济强镇等机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把东港工业园和强镇工业功能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两个主战场”来抓,积极争取并落实了经济强镇的财政体制和政策,千方百计筹资金、破瓶颈、抓规划、拓空间、强配套。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与新登陆我市的温州银行达成金融合作框架协议,着力缓解资金瓶颈制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征地力度,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年来,全区园区新征土地亩,是前两年的总和,特别是镇6平方公里的集镇总体规划已修编完成并通过论证,功能区当年征地面积比前五年总和还多,基础设施配套现已全面展开。二是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招商与选商并重、项目实施和项目谋划并举,严格执行项目落地决策咨询等制度,着力引进低耗能、高效益、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区共引进项目个,协议投资亿元,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和,其中万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项目单体平均投资额是去年的倍。同时,狠抓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年初确定的个重点建设项目、个重点技改项目和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年度任务。三是着力培育专业市场和发展商贸经济。发挥市区商贸优势,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大培育力度,力促市场繁荣。专业市场城内已有家专业市场入驻,建成家,市场城全年交易额预计达亿元,同比增长;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五金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柑桔贸易城已破土动工;“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接待游客余万人,同比增长。与此同时,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一批新兴服务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抓好农业“五项工程”建设。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卓有成效,新增示范基地面积亩,示范基地每亩增收元,有效增强了农民实施品质提升工程的积极性,在省农博会上,柑桔获得农业吉尼斯擂台赛冠军;畜禽、水产、蔬菜、竹木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生猪生产稳步发展,鲟鱼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科技信息服务等“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新增规范性合作社个,成立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预计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二)坚持把统筹协调作为基本方法,城乡面貌呈现新亮点。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城区与农村一起抓,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共推进,城乡环境建设亮点纷呈。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民饮用水、农村沼气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年完成个村环境整治任务,新增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个、市级个;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以上;解决了万农民的饮用水问题;新增沼气池立方米。特别是至生态经济产业带建设成效显著,被指定为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唯一考察点,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大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力度,连续十三年实现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同时也赢得经济发展的用地指标空间。二是牢固确立“市区一盘棋”理念,全力推进城市创建和管理。以“五城联创”为抓手,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创建促发展。“创园”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创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中村”改造安置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迁建安置地块和公寓安置房全部交付到位。同时,从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物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三是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采取了关停和改造落后生产设备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整治任务全面完成,个省定规模养殖场得到有效整治,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城乡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为此被确定为第四届华东旅交会暨第三届山水旅游节开幕式的举行地,央视七套“走进新农村”特别节目也在录制,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社会事业有了新进步。区委六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了和谐建设,并提出了要率先推进、走在前列的目标,着力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上,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城乡居民素质技能培训,一年来培训城乡居民万人,转移就业万人,基本解决了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五大基本保险管理日趋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试点工作,有万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障,参保率达。教育“四项工程”和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区学校托管农村完小模式进一步深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巩固文化“双四百”工程建设成果,积极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实施城乡居民“健康工程”,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高度重视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五保”老人、“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和。下山脱贫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户人下山脱贫。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稳定低生育水平,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同时,妇女儿童、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工作以及档案、地方志、党史等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

(四)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区委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按照争创全省最安全城区的目标要求,坚持维稳形势分析会制度,认真落实和强化维稳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积极开展反盗车等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了“命案必破”承诺,呈现出刑事发案率下降、破案率提高的良好态势,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增强了群众安全感。按照“一中心二员三室”的要求,加强基层综治网络规范化建设,全区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达到了市级考核标准。流动人口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与“”等邪教组织及敌对势力斗争扎实推进。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包案、责任追究、风险评估等制度,制定出台了区领导信访维稳“双联”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大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隐患件,省市督办重点信访案件调处率达。认真负责地做好新新街道移交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一批沉积多年的疑难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尤其是重大节会、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和信访安全。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制定完善公共应急管理预案,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建工作得到新加强。区委始终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和辅导报告会,组织多批在职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同时,组建了宣讲团,各级领导带头到基层宣讲,通过宣讲宣传,把全区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广泛深入地开展“两年”活动,精心组织“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活动和“百名领导干部三走进调研服务谋发展促和谐”、“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等专项行动,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有效转变,广大干部服务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难题。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积极支持他们围绕中心、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建立干部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区级领导“六个一”联系等制度,“民情沟通日”制度在农村和社区得到了全面的坚持和巩固,“一场所两平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一批后进村党支部得到有效转化,非公企业党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和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区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管人才工作。老干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教育、制度、改革、监督、惩治并重,着力构建惩防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起,对名党员干部实行处分,风清气正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双重压力,全区上下步调一致,区各套班子团结协作、合心合力,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克难攻坚、真抓实干,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仍处于打基础、争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为粗放,资源、环境、资金等要素制约还十分突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少数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基础还不够稳固坚实;少数干部创业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心、事业心还有待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决定》,全面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

党的十七大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省委、市委就贯彻十七大精神,分别结合我省与我市的实际,作出了关于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省强市的决定,这是省委市委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部署,是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的《决定》精神,结合实际,区委提出,要把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作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抓手来抓,并制定了《中共区委关于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的决定(草案)》,提请这次会议审议通过。

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其任务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它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的一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三”的工作要求:

(一)确立三大理念,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确立“好字优先、创新发展、借力发展”三大理念。好字优先,既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也是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仅总量偏小,而且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欠佳,因此在今后发展中,我们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投入产出率、财政贡献率,注重环境、能源、土地等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以“亩产”论英雄,做到好字优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敢于善于突破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束缚创业创新的体制和“条条框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大项目形成加速的良好机遇,举全区之力抓好“两个主战场”建设,摒弃“小打小闹”的观念,敢于引进大项目,以大投入促进大产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要创新创特,坚持特色竞争、错位发展,注重培育、挖掘和提升特色。借力发展,这是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继续把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号工程”来抓,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业集聚快、财政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借助外力,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统筹三大关系,着力在加强发展协调性上下功夫。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兼顾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要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三农”、关注民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和统筹好“城市与农村、经济与民生、发展与环境”三大关系。统筹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这既是中心城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目前不少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所决定的。既要抓好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好经济与民生的关系,这不仅是贯彻以人为本、增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统筹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作为资源环境占明显优势的地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绷紧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这根弦,做足做好生态经济的文章,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夯实三大基础,着力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础较弱,综合实力还不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练好内功、打好基础是关键。既要立足当前,争发展快发展,更要着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多做多干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夯实“发展平台基础、创业环境基础、基层组织基础”三大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平台基础,是当务之急。发展平台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还不牢固,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在拓展工业园区、功能区、市场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上下功夫,扩大园区规模和配套水平,提高园区项目的承载能力;加强项目库平台建设,提高对外招商项目的包装质量,增强招商引资的有效性;针对中央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新形势,要创新思路,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做优做强融资平台,努力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夯实创业环境基础,是加快发展的前提。要完善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强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创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是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按照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要求,全面加强村级、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规范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着力化解和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经济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夯实组织基础。

(四)抓住三个根本,着力在强化发展的落脚点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民富、区强、人和”三个根本不放松,并以此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我们实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等举措,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民富、区强、人和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归宿,各级各部门必须为此而努力奋斗。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把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基调,并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投资项目审批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对我们做好新一年工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国内经济发展势头将进一步趋好,省委省政府在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之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快,这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把握发展阶段规律,牢牢把握宏观政策趋向,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地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创业创新为抓手、以富民强区为根本、以加强党建为保障,立足夯实基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注重统筹协调、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总收入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增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外贸出口总额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节能减排等约束性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市考核目标;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

根据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实力。要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方式,抓实发展举措,着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不断壮大经济综合实力。

1、主攻工业强基础。继续坚持把主攻工业作为抓经济、抓发展的重中之重,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要强势推进“两个主战场”建设。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园区及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加快其规划、征地、基础设施配套步伐,提高发展平台的承载力,彻底扭转“项目等土地”的被动局面。东港工业园要在完成已征土地基础设施配套的基础上,再新征土地亩;功能区要力争平方公里框架基本形成,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其它乡镇功能区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能快则快、有所作为。二要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要把缓解资金瓶颈放在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对接,加强财政资金科学调度,积极整合国有资产,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园区建设项目资金运行监管,确保资金规范运行、安全高效。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搞好“两规”的协调,为今后产业发展留出空间;认真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工作,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土地,对长期供而未用的,要依法收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高质量地建设好项目库,并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完善项目服务与推进机制,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同时,要加大本地企业用工培训力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三要加强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集群。要按照梯度、错位发展的要求,主动融入市区工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围绕市产业发展规划和现有产业,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定位。特别是“两个主战场”要明确产业定位和招商方向,包装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四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升竞争力。认真落实“工业条”政策,强化政策导向,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由粗放型、资源型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巩固提高以“科工会”为主载体的科技合作平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新培育企业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2、发展商贸扬优势。按照“环境更美、人气更旺、商气更浓、首位度更高”的要求,坚持“建管并重”,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一是着力繁荣专业市场。强化特色发展理念,准确市场产业定位,努力实现从建设型向培育管理型转变,着力把专业市场城打造成为四省边际规模档次高、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品牌市场。围绕繁荣市场这一目标,加强市场培育管理,加大市场推介力度,确保市场出租率在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城内交易额突破亿元,财政贡献率明显提高。二是着力提升培育商贸服务业。以“五城联创”和旧城改造为契机,加强项目包装和对外招商,盘活闲置楼宇,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确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理念,着力引进一批生产型特色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方式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以及信息咨询、电子商务、金融担保、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三是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稳步推进、、镇建设,尽快开展西港区块详细规划的编制,抓紧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资本运作。继续抓好“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地块的土地出让,盘活土地资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招商引资求突破。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是突出招商选资,在项目质量上求突破。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要敢于善于招大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附加值高、污染能耗低、财政贡献大的好项目;要严格落实项目“双控”指标,明确投资额度、投资强度、项目税收和建设周期,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二是突出招商重点,在招商实效上求突破。要把产业招商作为重点,提高产业项目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把招商的区域重点放在杭甬温台等区域协作紧密的地区,创新资源与产业合作方式,着力抓好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建设,广泛开展区域合作与招商推介活动。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协议资金亿元,到位资金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三是突出政策引导,在招商合力上求突破。根据园区经济新一轮扩张的需要,完善考核机制,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对各乡镇(街道)建立捆绑考核、收益分享、合作共赢的机制。每个乡镇(街道)都要确立全局观念和互利共赢的理念,主动为“两个主战场”招商引资。要强化招商主体责任落实,实行“领导分线招商责任制”,由分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招商,鼓励社会全员招商。要加大外资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力争外贸出口总额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同时,要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专门工作班子服务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4、节能减排保发展。认真落实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制订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要突出抓好现有污染源的整治,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节约用地,坚决淘汰“五小”行业等落后生产能力,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治污措施的落实;严格执行项目决策咨询机制,按照产业布局规划,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完善项目环评、能评办法,有效防止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省、市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省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功能区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建立节能减排责任制和统计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对重点能耗行业、企业的统计监测,强化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形成动态监测、科学分析、合理调控的节能减排统计分析机制,实行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制”,确保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二)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以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市创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区建设,促进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1、以“五城联创”为抓手,提升中心城区社区品位。做好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中心城区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盆景式”城市的要求,以“五城联创”与和谐社区创建为主抓手,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致力培育一批和谐社区。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府东街拆迁改造工作,重点抓好背街小巷、城中(郊)村、农贸市场等区块的环境整治与改造,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推进“保洁”、“保绿”和“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制落实,促进社区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加强社区管理,做好物业管理移交的后续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制,理顺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加大解决社区公益性用房的协调力度,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加快街道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制度,挖掘社区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民间公益性组织,努力为居民提供就业、卫生、家政、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质优价廉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区文体活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力争一半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标准。

2、以增收致富为根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生产、促进民富为核心,走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之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推进柑桔、畜禽、竹木、蔬菜、水产等产业发展步伐,继续实施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全年新增柑桔标准化示范基地亩,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竹木、蔬菜、水产等生产基地;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加快鲟鱼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为重点,培育一批利益联结紧密、产供销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农民入社率提高个百分点。加大农业品牌培育,鼓励已有品牌联合重组,深入推进农业招商,努力引进生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以上。二是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以农村“四项工程”为重点,坚持因村制宜、整线连片、扩面提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在巩固提升至生态经济产业带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花园至石室生态景观产业带建设,启动万田至九华生态文化特色经济带建设,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全年建设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个,完成整治村个,解决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力争两年内基本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池万立方米,同时要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养护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建设,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均建有个以上高标准的农村新社区。三是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供销合作、科技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林业要素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全面实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完善农技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森林消防、农业生产装备和地质灾害的监测检测等工作,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3、以生态区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坚持“生态建区”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一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突出抓好沿路、沿街、沿溪的“三沿”绿化,形成环网相连的绿色生态景观通道;加大水环境污染防治,保障区域水系安全,重点要抓好境内流域的保护;加大农村面污染源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城郊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重点抓好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完善规划、壮大规模、规范经营、强化配套,着力提升“农家乐”影响力,并引导农民适应分工分业的要求,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更多农民在家就业创业。三是扎实开展生态区创建。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扎实开展绿色企业、社区、学校、家庭等创建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生态环保工作新格局。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个、市级生态示范村个。

(三)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加快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教育强区成果,继续实施教育“四项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教育借读费;巩固深化城区小学“一校两区”成果,积极探索城乡中小学“管理共同体”、“名师客校任教制度”等试点,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的管理网络建设,到“十一五”期末,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卫生设施为重点,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全年建设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健康进家庭、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认真贯彻中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继续高度重视人才、档案、党史等事业的发展。

2、重视繁荣城乡文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素质。以争创“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区”为目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完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继续办好社区艺术节、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文化生活,完善城乡文化联动机制,把文化“送”到基层、“种”到基层,丰富城乡群众精神生活。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培育,进一步丰富“两子”文化内涵,继续加大对余东农民画的扶持,加大对“西安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断丰富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个十百千”工程,培育一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建十个以上特色文化村、建成百个“农家书屋”、实现千场电影进农村。

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扩面,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以上,新增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人。加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继续保持在和以上,新增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历年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开展临时救助,把高于低保标准以内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生活,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实行重点贫困户“一户一策一干部”和重点贫困村“一村一计一部门”帮扶机制,切实把帮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做到人。同时,要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关心青少年与留守儿童成长。

4、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要弘扬创业创新文化,发扬“开放兼容、创业创新、诚实守信”的区域人文精神,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社会风尚,形成鼓励创业、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明大气,支持干事业、干成事业的人文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不断拓宽创业领域,要引导群众依托专业市场平台,支持家庭工业和民营经济实体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标准厂房,为初始创业者和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和初始创业者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形成多领域、全方位的创业格局;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创业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全民创业素质,全年培训农民万人次;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按照打造区域“四最”发展环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时序,创新服务方式,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环境。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创业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作保障。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强化民主法治,确保政治安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四项基本民主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支持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依法按章开展工作,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继续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努力建优民兵预备役队伍。要着力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创新基层民主途径和方法,深化民情沟通、民主听证、民主恳谈等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行“阳光村(居)务”,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开展审判和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抓好以农民、干部、青少年为重点的“五五”普法教育,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强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争创全省最安全城区。着力构筑打防控为一体的“大防控”网络。继续保持对各类犯罪活动打击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行动,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邪教组织及敌对势力破坏活动。推广流动人口管理试点经验,加强对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着力构筑立足基层基础的“大调解”网络。加强以“一中心二员三室”为重点的基层综治网络规范化建设,健全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加强基层综治员队伍建设,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和维稳信息员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基层综治维稳人员的积极性,切实使矛盾得到及时妥善化解。着力构筑覆盖全社会的“大安全”网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订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3、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信访安全。要以信访责任制的落实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居)、一般问题不出乡镇(街道)、大事不出区”。要畅通群众信访渠道,重视初信初访问题,力使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领导下访约访接待、民情沟通日等制度,推广投诉中心、投诉电话、网上信访等形式,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探索建立陪访、导访工作机制,引导群众有序上访。要加强矛盾调处力度,认真落实区领导信访维稳“双联”责任制度、重大疑难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及督办等制度,对重点疑难案件要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予以疏导化解。要切实做好稳控工作,加大信息网络建设,确保奥运会及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不发生恶性越级上访事件。同时,对无理闹访、缠访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依法打击,切实维护信访秩序。要严格信访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力、问题处置不当而引发恶性上访事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创业创新富民强区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认真学习贯彻和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统领工作,并以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两创”工作的决定部署结合起来,与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推动发展结合起来,与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真正使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强化、在决策上体现、在实践中落实。要深入开展“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干部思想实际,设计载体、创新方法、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促进干部致力于解决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推进落实的过程,不断激发各级领导干部想干事的热情、能干事的潜能、干成事的本领,为全面推进创业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必须要有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素质好、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作保证。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力度,巩固“两年”活动成果。加强机关效能监察,严格执行相关禁令,充分发挥“机关效能”等平台的作用,推进机关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运作,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育广大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到狠抓落实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创业创新实践上,特别是要在解决重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创出实实在在、惠及群众的业绩。要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着力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善于把工作实际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立足岗位谋划发展;着力增强创业创新能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善于创特色、争一流;着力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善于做群众工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增强克难攻坚能力,善于迎难而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破瓶颈、解难题;着力增强团结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发展大局为重,坚持民主集中制,互相尊重理解支持,互相配合补台,形成创业创新合力。要完善干部考评激励机制。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干实绩论英雄,深化民主推荐提名、差额考察、任用票决、任职试用等制度,规范初始提名,广泛听取意见,拓宽选人视野,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选拔启用起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宽容创新中的失误,使干部能够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要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改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导向和奖惩机制,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三真”要求,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切实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

(三)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推动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排头兵。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农村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培养和发展政治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党员,着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明确各有关方面的责任,严格依法依章办事,规范换届选举程序,严肃换届选举纪律,严格把好素质关,真正把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群众公认、组织带动能力强的人推选到村级班子中来。特别是对一些村级组织涣散、矛盾较多的薄弱村,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做好新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激励和推动村干部干事创业。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在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巩固提升社区党组织建设。以争创省级城市社区党建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开展城市党建示范社区、示范街道、示范区创建系列活动,不断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完善“一个大会、三个机构”的社区组织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万名党员社区共建”活动,积极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管理服务的“四联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社区目标共向、服务共献、和谐共建的工作格局。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和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加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双向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力争全区以上的非公企业建成党建工作示范点。同时,要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四)切实完善惩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强化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继续完善廉政谈话制度,创新教育方法,坚持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当前正是我们创业创新的关键期,项目建设多,资金流量大,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慎欲、慎微、慎初,增强自身的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大基层党员教育和反腐败力度,在全党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反对铺张浪费。要完善制度。严格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对干部任用管理、项目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以制度律人、以制度管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实现权力反腐向制度防腐转变,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要强化监督。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对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的监督,继续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提高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监督保障措施,努力使权力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运作。要严肃惩处。纪检监察和政法机关要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查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创业环境。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关键期,做好新的一年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创业创新、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被举报文档标题:关于抓好推动经济发展发言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