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

幼儿舞蹈论文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隶属于音乐游戏,对幼儿舞蹈教育作用认知不足

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课程设计中并没有独立的舞蹈教学课程,也没有专门的舞蹈教材支撑,仅仅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才体现出一部分舞蹈教学内容,舞蹈教育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幼儿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的要求,这些动作常常是律动,歌表演或小舞蹈;它在形式、内容和作用等方面与幼儿舞蹈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般是按照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质,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6。然而,舞蹈教育不仅能满足幼儿对运动的要求和欲望,完成节奏感、协调性及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塑造人的伟大工程,它通过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目的。大部分幼儿园采用音乐游戏过度替代舞蹈教育,就是源于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幼儿舞蹈教育作用认知还不到位。

(二)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改革不力,对先进教学方法应用的盲目性和浅表化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逐步加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7。同时,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8。为了顺应改革的趋势,各地幼儿园纷纷派遣骨干教师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以往教学中的传统单一模式。在众多幼儿舞蹈教育模式中,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均注重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5;特别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理念,凸现舞蹈艺术的本质精神,并且融歌舞于一体的综合性,契合学前儿童艺术学习的特点,更加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为适应改革需要,融入奥尔夫教学元素,在音乐游戏中设计了更多培养儿童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模仿能力的内容,包括声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再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等;然后将这些内容交叉、糅合,进而形成新的内容。此举将幼儿园舞蹈教学内容应用于音乐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创新和可取之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导致幼儿园舞蹈教育逐渐被音乐游戏活动所取代。对奥尔夫教育理念认知、应用的盲目性和浅表化,也是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隶属于音乐游戏的缘由之一。

(三)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舞蹈教学水平有限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开展与师资力量是分不开的,因为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舞蹈的创作、辅导、训练与演出等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教育1。随着经济的发展,承德地区的幼儿园舞蹈教育虽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很多幼儿园仍然缺乏足够的老师对幼儿进行系统的舞蹈教育;尽管幼儿园也拥有在表演、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的教师,但缺少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知识,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舞蹈教材进行教学辅助,依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诸多响应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而新建的附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由于组建时间仓促,幼儿教师主要是从小学教师转型过来,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依然存在着对学前教育认知不足、舞蹈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更是难以满足幼儿舞蹈教育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进措施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而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主体,也是推动幼儿舞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承德地区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笔者结合近年来执教经验,本着舞蹈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增加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提升幼儿舞蹈教育认知水平

幼儿舞蹈鉴赏是研究幼儿舞蹈欣赏、幼儿舞蹈评论和幼儿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强其社会效果的一门科学,在幼儿社会生活和幼儿舞蹈教学中最具有普及意义6。就欣赏对象而言,幼儿舞蹈在内容形式和创作方法上与其他艺术形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更加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情趣。就欣赏主体而言,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欣赏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情感活动和认识规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认知舞蹈作品,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舞蹈教学中幼儿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并且体会到幼儿舞蹈作品对孩子产生影响和作用。但是要想具备“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没有南山捷径,只有大量地欣赏舞蹈作品,尤其要注意多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9。因此,增加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幼儿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够提升他们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认知水平。

(二)深化教学改革,将先进教学理念融入舞蹈创编教学,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

未来幼儿园舞蹈教育势必走创新发展之路,形成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舞蹈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强的舞蹈创编能力。因此,就必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先进的幼儿舞蹈教学理念,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中,去体验歌舞带来的欢乐,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带入一种主动自然学习的状态10。这种教学理念融入舞蹈创编教学,可以说是一举双效;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创造力,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改编《洗手绢》舞蹈课例。教学目的是理解与掌握幼儿律动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能够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征改编舞蹈。施教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哪些的特征,适合他们的动作该怎样改编?”,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小班儿童适合发展大肢体动作,应该将舞蹈的动作速度和频率放慢”“小班儿童协调性差,可以固定下肢动作集中完成大肢体动作”等创编关键点。随后,要求学生根据律动中洗、搓、晾的动作特点,结合幼儿园小班儿童特征重新创编。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改编成果给予点评,强调改编的依据,让学生领会如何创编和改造。如此,教师通过引入、提示、要求、点评、总结的过程,将舞蹈创编的概念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避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生硬,也更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又如创编元素的练习,《我是勇敢小兵兵》舞蹈创编课例,教学目的是如何根据音乐内容和节奏创编主题动作。施教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出主题和音乐这两大元素;随后帮助学生分析主题内容、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思考,如:“《我是勇敢小兵兵》应参考军人挺拔、矫捷的特征来设计,可以用踏步敬礼、抱拳小跑步等”;进而提出创编主题动作的要求“根据儿童审美的特点创编符合儿童心里的夸张、有童趣色彩的动作,思考儿童会怎么做,比如设计开手枪动作,双手模拟机关枪开枪时要有好几个人倒下配合中弹的样子等”;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入一种主动自然的学习状态。

(三)适应教育现状,增进音乐游戏的课程教学,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幼儿园舞蹈教育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适应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目前幼儿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占据主导。幼儿音乐游戏隶属于自娱性幼儿舞蹈,与幼儿律动、幼儿集体舞、幼儿歌表演、幼儿音乐即兴舞并列存在;它既是独立的个体,也可以与其他形式互相结合,灵活应用,是幼儿舞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形式。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几种形式的舞蹈教学课程学时分配基本相同,为了适应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应该对音乐游戏课程有所侧重,增加学时分配、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应用。调研显示,目前幼儿园音乐游戏中融入了舞蹈、故事、表演等方面的元素。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广泛积累各种类型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分析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特殊性的课例,结合实例开展教学,让学生理解幼儿音乐游戏的不同类型、特点和作用。同时,教师需要以身示范进行课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表达组织教学,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多实践,并以作业、回课等形式给予检验和指导;或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课例中音乐游戏教学过程,学生需要主动分析本组成员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加典型课例的示范与模拟教学,能够训练学生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幼儿园舞蹈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三、总结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幼儿只知一味的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幼儿带有一种希望的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就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这多么富有诗意!这不就是以美带情,以情带舞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将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

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幼儿只知一味的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幼儿带有一种希望的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就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这多么富有诗意!这不就是以美带情,以情带舞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将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4篇

我们应该应根据幼儿的趣味和能力加以自然的引导,我们只需要多关心他们身体是否发展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不要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做的活动,而是要在身心两方面对他引导,他的身体就会变得像精神一样,能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她年幼的心灵花朵会向着光明,向着美和永恒的爱而纵情开放。但由于幼儿时期身心特点的限制,很难达到很高的教育目的。幼儿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对于正处于身体慢慢发育的幼儿来说,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产生兴趣的过程,在对舞蹈的认识中要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幼儿舞蹈教育中,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民族民间舞蕴含着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就应该加入民族舞的元素,增强家乡的情感在幼儿启蒙教育中,舞蹈是最让幼儿接受的活动。要是传统民族民间舞给予儿童一种文化认同感,就必须培养幼儿对民族民间舞的兴趣,让幼儿逐步感受到舞蹈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比如民族民间舞教材一级组合中《小小手》中,舞蹈动作采用东北秧歌绕手绢花的手腕动作,训练的是手腕的灵活性,也为今后东北秧歌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音乐节奏欢快,清晰,富有趣味性。最后有鼓励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做出不同的造型,特别注意舞蹈动作中做手腕动作时手腕放松手指自然伸直,眼随手动,这也是民间舞的特色。主要是夸张的表现事物的特点。在学习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尽管孩子们的手刚开始不够灵活,自己也还是做出美的充满童稚气的手型动作。

三、伟大的现代舞之母邓肯在她的自传中谈到

教孩子把自己的身体置身与理智的严格控制之下也就是在扼杀他们的热情和灵感,这无疑是一种罪行!这也说明了在舞蹈教育工作中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地位,能成功地保障孩子身体健康发展的唯一力量就是生机勃勃的灵魂,决不能教孩子硬做动作,而是要靠他的心灵,当心灵趋于成熟时,那才给予指导和引导,换句话说,必须教会他们用合乎他们身体特点的动作,除非她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一动作,这样,孩子才会熟练地运用姿势这一单纯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多鼓励启发孩子。

1、应改革教学方法

多鼓励孩子自我创作。幼儿的世界是充满天真无邪的世界,赵国纬老师的《舞蹈心理学》中提到在舞蹈创造思维的培养问题研究,舞蹈学习离不开模仿,但不是单纯的模仿,必须在模仿过程中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技能的积累,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占重要地位,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思想观点的重大变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孩子多模仿,而模仿的前提是多观察,比如让孩子观察猴子戏耍,大象走路,兔子跳跃,长颈鹿吃树叶等动态比较明显的情景,从而锻炼学生视知觉和自由运用身体传情达意的基本手段。

2、音乐从刻板的芭蕾钢琴曲到悦耳的儿歌童谣

3、4岁的幼童对优美动听的音乐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要注意她们的年龄特征和可接受水平,针对幼儿对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比较敏感的特点进行舞蹈教学。

3、力避成人化倾向

幼儿教育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是,3岁左右的孩子只需要她们感受跳跃的感觉即可,不要求做很标准的跳踢步,而5到6岁的孩子则可以完成小跳中跳之类的简单跳跃练习。要让孩子在舞蹈中保持童趣,童真,童稚童幻,童乐的协调发展。

4、增强孩子自我表现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5篇

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舞蹈本身是一种美,若想表达舞蹈的美感,舞蹈者必须领悟舞蹈中蕴含的美。幼儿处于身心各方面正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舞蹈本身的优美性,可从以下两方面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第一,改善外在形象。一个人的审美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体现,挺拔的身姿,优雅的举止是最直观最美丽的第一印象。在舞蹈教育中,教师要多多锻炼幼儿,让幼儿从小就往更好更美的外在形象努力。第二,提升内在气质。内在气质是最根本的美感所在,内在气质包含很多方面,宽容、自信、努力等都是积极的情感所在,只有一个人内心美才能让自己的美有感染力。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手段可提升幼儿的内在气质,例如幼儿在学习舞蹈中遇到挫折,教师要鼓励其不放弃,一旦学成,将会大大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二、通过舞蹈的灵活性

开展幼儿的创造教育舞蹈是通过不同舞步舞姿韵律等元素结合而成的,不同的元素结合会形成不同风格的舞蹈,舞蹈在创作和表现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创造教育”是指引导幼儿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教育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创造教育”,因此可以通过舞蹈教育来辅助“创造教育”的实施。第一,培养创造思维。在舞蹈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舞蹈风格是不同元素灵活的结合,给学生灌输一种灵活的思维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创造思维。第二,锻炼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动手能力,不仅仅是停留在思维层面,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舞蹈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行尝试编舞,让学生可以在舞蹈中自由发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幼儿舞蹈水平有限,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其自信心,切勿要求过于严苛。第三,创设创造环境。创造需要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里,舞蹈中灵动的舞姿和优美的韵律,能使幼儿处在愉悦的环境中。舞蹈可以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调剂,让幼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的健康发育和快乐成长。科学证明,幼儿经常处在快乐的环境气氛中,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发挥舞蹈教育的团体性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6篇

幼儿舞蹈教学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节奏、动作以及娱乐中提高了模仿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加深。第二,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当众表演的锻炼,很多幼儿渐渐克服本身内向的性格,增强了自信心,也开阔了眼界。第三,舞蹈教学有助于幼儿健康发育、塑造良好体形以及提升整体气质,舞蹈有促进幼儿骨骼发育、帮助消化等作用,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第四,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一般都是结合经典童话故事和典故进行的,潜移默化中使幼儿接受并热爱美好事物,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使他们渐渐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目标的认识上,有许多教师认为就是为了参加舞蹈考级或比赛,可见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是一味地鼓励幼儿参加考级或比赛,忽略了对幼儿人格、身心健康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教学途径单一

在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以课堂教授形式为主进行舞蹈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会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舞蹈教学,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和使用电化教学的模式进行舞蹈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舞蹈教师受限于课堂教学,和其他课程并没有差别,发挥不出舞蹈教学的特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他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舞蹈教学,不同水平的幼儿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幼儿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设备较差

在舞蹈教学设备的调查中,10%的教师所在的班级有电子琴或钢琴,3.3%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电视,83.3%的教师所在班级有录音机;而只有3.3%的班级在舞蹈教学课中有多媒体的使用。专业化舞蹈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舞蹈教师在授课时受到局限,幼儿对舞蹈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幼儿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对幼儿舞蹈教师的调查发现,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师在学历方面,37%的教师是本科学历,43%的教师是专科学历,还有20%的教师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因此,绥化市幼儿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教师的专业构成比例如下:56.7%的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而舞蹈专业的教师占30%,另外,13.3%的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的,其中部分幼教专业的教师在工作后参加了舞蹈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绥化市的幼儿舞蹈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绥化市幼儿园很多舞蹈教师都是外聘的,他们即使经过专业的舞蹈教育和训练,但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等方面和专业幼教教师还有一定的差异。

三、提升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

舞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舞蹈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更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教师不应该只从考级、比赛的出发点去进行舞蹈教学,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兴趣方向,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因素,给幼儿选择不同的艺术类别,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将重点放在幼儿舞蹈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二)多种途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方式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舞蹈欣赏、舞蹈示范、音乐欣赏、模仿和想象、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运用,让幼儿的大脑高度集中来支配自己的身体,表达丰富的动作和情感,集体舞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也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例如在幼儿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听到节奏明快的音乐会随之舞动的天性,在唱到“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抱抱我”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使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

(三)改善幼儿舞蹈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学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幼儿园自身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舞蹈气氛,利用吃饭、课间娱乐、午睡后等时间为幼儿播放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经常为幼儿播放舞蹈类的视频,在生活中随时去引导、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舞蹈区域,通过增加对不同风格舞蹈服饰、道具的投放等,鼓励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舞蹈服饰,大胆自由地表演快乐的舞蹈,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四)加强幼儿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能力;培养

幼儿舞蹈教学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幼儿舞蹈教学大概分为四个部分,即: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及幼儿舞蹈创编。幼儿舞蹈在这四部分中是教学中的重点和基础,难点则是幼儿舞蹈的创编,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创编幼儿舞蹈是幼儿舞蹈的延伸,但是如果没有幼儿舞蹈作为基础,创编幼儿舞蹈将无法进行;舞蹈基本功是学好幼儿舞蹈和民族民间舞的先决条件,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对如何培养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围绕教学目标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与专业舞蹈学校的不同之处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师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也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2]。

(1)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学的特点,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会跳舞、教舞更要会编舞。所以要选择舞蹈难度适中且种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达到舞蹈表演应具备的软度和开度,芭蕾基本功训练必须学习;以汉、蒙、维、藏、傣族为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及不同风格的舞蹈也要广泛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风格;学习并充分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和律动;使学生掌握编排幼儿舞蹈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舞蹈的积累,也开阔了学生的舞蹈知识面,为学生打下了厚实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基础。

(2)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要明确 一年级主要以克服学生在日常自然状态下的一些毛病,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舞蹈感觉为主,进行舞蹈基训并学习幼儿舞蹈。基训主要以姿态组合、幼儿基本舞步及手位组合为主要内容,腿和腰的技能训练和软度为辅,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接触舞蹈艺术的同时又进行了形体训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年主要学习各民族民间舞蹈,这也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一般以汉、蒙、维、鲜、藏这五大民族为主,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每种民间舞的民族风格所具有的代表性、实用性和训练性为主。如:东北“手巾花”的秧歌组合,云南“小崴”的花灯组合,蒙古族的“硬肩”、藏族的“踢踏”和“旋子”组合,傣族的“基本手位步伐”组合,“三步一台”的维吾尔族组合等。通过学习以上舞蹈,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协调性、灵活性、表演能力及舞蹈语汇。舞蹈创编技法是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前两年的学习,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作品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围绕教学内容

(1)“口传身授”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自古以来舞蹈教学就沿用传统的“身授法”,即边边做边讲解、做边边体会。舞蹈教学理论永远伴随着实践[3],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舞蹈课,它是理论与实践最为紧密联系的课[4]。因此,“口传身授法”与舞蹈教学规律是吻合的,是舞蹈基本的教学方法。

(2)开设舞蹈欣赏课,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欣赏舞蹈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人文知识和舞蹈艺术基本技能,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与舞蹈鉴赏力得以提高。欣赏课要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使学生宏观的了解所学的内容。

(3)培养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要求学生教学过程中尊重幼儿心理、生理及个性的发展特征,树立做一位热爱幼儿、富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幼儿教师的愿望。舞蹈是孩子们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他们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精神境界、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有效手段。高尔基在《儿童文学主题论》中提到:“有志于儿童文学的作家必须考虑读者年龄的一切特点。违背这些特点,他的著作就会成为没有对象、对儿童和大人都无用的东西。”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教育[5]。幼儿在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性给舞蹈教育带来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去开展适宜的幼儿的舞蹈创编活动。尽量避免“成人化”,“专业化”的幼儿舞蹈创作倾向,创作出幼儿感觉好玩、易学、愿意接受的优秀的幼儿舞蹈。

(4)将学生的教学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过去以舞蹈课为主的考试方法转变为以舞蹈实践教学和舞蹈基础两个部分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写出教案并相互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舞蹈创编力、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还检验了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

三、重视社会艺术实践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对舞蹈基本技能和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进行社会艺术实践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感,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演出及表现的机会多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并在舞台上找到了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校可以多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艺术特长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在各种社会艺术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全方位地提升。

综上所述,要提高幼师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手,围绕教学目标并重视社会艺术实践等方面改革,为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表演及创编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2]廖海云.论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156-157.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9(7):72-73.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舞蹈 创编能力

喜欢舞蹈是幼儿的天性,在舞蹈中幼儿能找到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传达情感的方式。因此,舞蹈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体能,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韵律感,而且利于幼儿心灵的开发和审美熏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有着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摘要和价值。

幼儿舞蹈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体能,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韵律感,而且利于幼儿心灵的开发和审美熏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有着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摘要和价值。注意的是,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培养专业演员,而是要让学生进入童心世界。把所学的各种舞蹈知识、技能转化为一种能通过舞蹈对儿童身心进行美的耕耘、美的培养、美的熏陶的能力。学生要掌握相当程度的幼儿舞蹈的创编的知识和技能,丰富的舞蹈专业语汇,同时能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因此以基础形体训练、幼儿舞蹈的各种大类、舞蹈组合、创编为主体,分阶段、多方式、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引导、实践,注重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一、基础形成阶段,渗透幼儿舞蹈及创编学习

学生入学前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这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是掌握舞蹈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与此同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适量的地对学生传输舞蹈创编知识和幼儿基本形态训练方法。

(一)在舞蹈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中穿插幼儿舞蹈作品实例的欣赏

在讲授理论中介绍舞蹈中不同种类的特点,分析比较,找出创编的特点,结合现代教育手段,欣赏舞蹈在各个年龄阶段舞蹈的特点,并让学生概括出舞蹈创编总体要立足于什么,体现什么。

(二)在舞蹈基本训练中进行创编练习

基础形体训练使学生的身体条件从自然体态转变为专业体态,为学习舞蹈奠定基础。对此教师可致力于对学生的畏难心理进行适当的调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把幼儿舞蹈基本动作贯穿其中。利用已掌握的步法、手臂等动作,启发学生自行配合步法和手的动作。

二、幼儿舞蹈分种类细学,并在课堂中给与时间给学生练习,教师及时巡回指导,提高学生创编水平。

该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幼儿园常用的舞蹈手位、脚位及常用舞步》、《幼儿园律动的创编技巧》、《幼儿园集体舞的创编技巧》、《幼儿园歌表演的创编技巧》、《幼儿园表现性舞蹈的创编》。这时学生可进一步地进行创编活动。

(一)因势利导,进行幼儿各舞种的创编练习

让学生掌握不同种类幼儿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对学生今后创编大有帮助。如:幼儿园的集体舞活动不是常识中人们误解的六一节的表演舞。幼儿集体舞的概念中要满足两个特征:1.必须是全班幼儿参加。2.要有眼神和肢体的交流。幼儿集体舞的特点:1.队形变化 2.参与性 3.交流性。、当一个舞种的学习告一段落时,可乘热打铁,让学生当堂分组进行幼儿集体舞,一方面为节日准备舞蹈节目,另一方面锻炼了每一个学生,同时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作用。课堂上对学生创编的杰作进行互动学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提高学生创编的兴趣和创编水平。使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又能把握幼儿舞蹈创编的主色调。

(二)利用各种因素,积累创编素材

积累舞蹈创编素材,有多种渠道:其一,通过见习、实习了解幼儿生活、兴趣、爱好,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其二,通过节假日参加民族民间文艺活动,收集有关的风俗习惯;其三,通过媒体收集、观看文艺节目等。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能力,为创编积累素材。

三、巩固运用阶段,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该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是幼儿表现舞蹈的创编,教学重点应放在提高创编技能和学生的表现力上。

(一)丰富舞蹈词汇,组织各种创编练习

幼儿表现性舞蹈部分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角色意识,如互帮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轮流做组长,组长必须负责全组人员的课后练习和指导;又如角色互换法,在课堂中让学生轮流当老师,分析、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表现性舞教学,我们可以选择既短小、节奏又明快的曲子加以简单动作编排,并加上队形变化,这样既教会学生幼儿舞蹈步伐,又加强了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让整个训练充满乐趣。其中要有主题、思想、队形、造型等等。对于创编能力较差的学生,可采用“填充式”或“造句式”的创编活动,即教师在教成品舞时,有意识空出1―2小节的动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入组合中。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训练

幼儿舞蹈创编是对幼儿舞蹈学习的总结或鉴定,也是舞蹈艺术的实践,是在丰富的舞蹈语汇下进行的个性编排,是对幼儿舞蹈认识的体现和升华。幼儿舞蹈的创编必须把握住童趣的体现,创编者应以一颗童心去体现幼儿舞蹈的特点,活泼、快乐、富有想象力。首先要让学生明了幼儿舞蹈创编既要遵守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也要遵守它的个性特点。在创作中先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其次,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精品节目,让学生设计适合幼儿表演的舞蹈动作,分组观摩,师生共同探讨,使创编活动更具有幼儿特色。

总之,在当今教育改革浪潮中,除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外,还要具备专业丰富的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才能真正的应对以后幼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技能,对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创编舞蹈的平台,让学生学有所用,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幼教事业中发挥自身的舞蹈创编才华。

参考文献:

[1] 李军著.《舞蹈》.幼儿师范学校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 孟文果.从教育目的看幼儿舞蹈教育[J]. 大舞台(双月号). 2009(03)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31-01

舞蹈作品要传递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优秀的舞蹈作品除了带给观赏者美的精神熏陶与艺术享受外,还要能够直抵观赏者的心灵深处,带给观赏者深刻的反思与灵魂的洗礼,这才是一个优秀舞蹈作品为魅力所在。

一、舞蹈创作的时代性

舞蹈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历史与时代氛围是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大背景,没有一个创作者可以摆脱时代的限制。虽然,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具有一些超前或者超社会性,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因此舞蹈创作要贴合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潮流,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佳作。

舞蹈作品虽然有多种艺术类型,但是它的宗旨还是要立足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我们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和时代精神,带给人前行的勇气与力量的。青年舞蹈作品《进城》在创作与表演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典范。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城镇化的大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的情境。舞蹈通过略为夸张的动作,尽情地表现了进城农民工面对全新生活环境,内心的喜悦与挣扎,为我们塑造了许多质朴、勤劳的青年农民形象,传达了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伟大时代精神。

二、舞蹈音乐的选择

一段好的舞蹈离不开背景音乐的衬托,音乐可谓是舞蹈的核心,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情绪,烘托舞蹈学习的氛围,是舞蹈教学中的主旋律。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音乐选择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选择学生喜欢的类型,并且还要朗朗上口、节奏欢快,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快速理解。幼儿舞蹈教师在播放相关音乐时,幼儿可以跟着音乐节奏自发舞动,幼儿如果能够充分理解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学好舞蹈,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舞蹈教师借助音乐《小苹果》进行舞蹈创编,由于音乐本身节奏明快,形象鲜明,幼儿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因而幼儿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贴近生活,融入情感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创作。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应赋予舞蹈特殊的表现,比如故事性,这就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更喜欢听故事。幼儿舞蹈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质,透过幼儿的双眼看事物,并在进行舞蹈编排时,能够准确抓住幼儿的内心特点。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对于幼儿舞蹈技巧的掌握不宜有过高要求,而要更注重他们的舞蹈表情和舞蹈神态。除此之外,幼儿进行舞蹈表演时动作无需标准化,但一定要表现出儿童化、趣味化和故事化。对于大多数的舞蹈来说,基本上是游戏深化形成,舞蹈的游戏化具有一定的特质,它可以加深舞蹈的趣味性,进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舞蹈教师在编创《半夜鸡叫》时.要求学生对于小鸡的神态、表情要表演到位,舞蹈动作以这部分为重点,在幼儿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动作表达。幼儿舞蹈创编要具有一定特色,即注重儿童化,因此幼儿要全面地诠释小鸡的活泼可爱。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生活,因而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应以幼儿生活为创作蓝本,对于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都应该多加留意,然后从这些事物中进行挑选,寻找舞蹈素材。例如:《踏浪》《花裙子飘起来》这两个舞蹈作品,创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对于每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情感的融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在幼儿舞蹈中,不仅可以有人物,还可以有植物、动物等等,这一系列元素都具有共同性,即富有情感。舞蹈教师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考虑到情感因素,不仅针对舞蹈角色,还要参考到舞蹈情节,使舞蹈更具感染力。

总而言之,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可以借助多种表现方式,突出舞蹈的审美功能及德育功能。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艺术表达,幼儿舞蹈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表达展现舞蹈的美,这也是舞蹈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幼儿舞蹈教师进行舞蹈创编时,要紧紧抓住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美,进而让其表达出来。舞蹈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通过舞蹈的学习不断展现自身的美,教师还需不断完善舞蹈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赵越.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时代文学,2012(12).

[2]廖海云.论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11(03).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弱之又弱。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内容系列化,教学途径灵活化,考核评价多样化,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差异化

进入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对象都是16~19岁的女生,而且大都来自农村,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一种是文化成绩好,虽对舞蹈有一定的爱好但自身舞蹈条件差的同学,针对这类的同学,我不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们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精髓,以培养其欣赏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今后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人员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种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受过短时间或不是很正规的训练且自身条件好,但文化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此类学生我会利用其自身条件好的优势,重点训练她们的动作,提高她们的舞感,让她们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争取参加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或参加"3+X"高职考专业性的大学;再一种是文化成绩差,自身条件差,对舞蹈不感兴趣的同学,我要求她们认真上好每堂课,但对其动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时能感知音乐的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兴趣,教授她们对幼儿要有爱心,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师德。

2.教学内容系列化

从教学内容上讲,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学年,我安排学生练习舞蹈基本功,在训练中遵循从地面——把杆——中间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学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先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动作特点以及动作的来源,接着做示范动作,体验各个民族的不同舞蹈风格,真正学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学年学习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的创编,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创编出有亲和力的幼儿舞蹈让幼儿喜欢。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我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和以后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途径灵活化

我认为,教会学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幼儿舞蹈节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运用自如。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同学自己能将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对幼儿园的孩子时却不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等手段,教会学生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口语化、通俗化、简单易懂适应幼儿语言习惯。其次是正确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能力。对教授幼儿舞蹈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好的纠正。第三,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愿意接收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4.考核评价多样化

为力求培养能跳、能编、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我采用的考试方法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考试三部分。在实践考试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有考核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分析优秀作品考试中,我会提前安排一定的观摩时间,拿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舞蹈资料或舞蹈比赛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感。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1篇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广东韶关512009)

摘要:良好的幼儿舞蹈能力能促进幼儿教师灵活而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为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其学习幼儿舞蹈基本舞姿、基本步伐和常用动作,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和丰富幼儿舞蹈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幼儿律动、幼儿歌表演动作的创编能力以及幼儿歌舞节目的编排能力和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能力;舞蹈教学;舞蹈语言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50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114—03

基金项目:广东省韶关学院第十三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编号:SYJY20121347)《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以广东省为例》,项目负责人:黄娟莉。

收稿日期:2014—09—25

作者简介:黄娟莉(1977— ),女,湖南宜章人。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要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幼儿舞蹈能力,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园的实际工作要求教师灵活而有效地运用其在幼儿舞蹈方面的能力,生动活泼地开展早操、语言、体育、科学、美术、游戏等日常活动,还需要教师组织排演各种表演节目,比如参加六一晚会、毕业汇报、各种艺术比赛等活动。为增强学生适应幼儿园工作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该强化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整理了以下几点教学心得,在实践中对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一、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幼儿舞蹈语汇,深入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幼儿舞蹈基本舞姿、基本步伐和常用动作是学好幼儿舞蹈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丰富学生的幼儿舞蹈语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

幼儿舞蹈基本舞姿主要包括叉腰式、木偶式(小燕展翅)、睡觉式、鸟飞式、宝宝式、哈哈式、交叉式、花朵式、指脸式、高低式、挽花式、握枪式、扛枪式、勒马式、开车式、飞机式以及古典舞常用的各种手位等。

幼儿舞蹈基本步伐主要包括:走步类,如自然走步、吸腿走、踮脚走、拧身走碎步、娃娃步、进退步、错步、十字步、踵趾步、点步、踏垫步、交替步、弹簧步;跑步类,如小跑步、后踢步、吸跳步、跑跳步、滑步;跳步类,如蹦跳步、前踢步、踏踢步、踏跳步、跳颠步,等等。

幼儿舞蹈常用动作除了要借鉴中国古典舞的常用动作,还要突出幼儿舞蹈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幼儿熟悉的动物、植物、人物、自然现象、游戏形象的模仿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幼儿舞蹈基本舞姿、基本步伐和常用动作创编成组合的形式,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通过组合动作的练习和表演来记忆和掌握;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动作素材做幼儿舞蹈动作的改编和创编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

二、拓展和丰富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幼儿律动、幼儿歌表演动作的创编能力

(一)采用幼儿园教材中的歌曲和儿歌作为教学内容

幼儿园一般根据幼儿的年龄分班,分为小班、中班、大班。教师可以按不同年龄班的教材分别抽取其中有特点的歌曲或儿歌,让学生根据歌曲、儿歌创编律动和歌表演。虽然现在各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材,但都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下选定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实习基地幼儿园的教材加以运用。例如:广东省韶关市教工幼儿园(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现行教材,小班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儿歌《吃水果》,中班歌曲《噜啦啦》、儿歌《花儿卖香水》,大班歌曲《小天使之歌》、儿歌《绣花鞋》。通过这些律动和歌表演动作的创编和表演练习,使学生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歌曲、儿歌律动和歌表演的特点,进而掌握动作创编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二)选用经典儿歌作为教学内容

经典儿歌经久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许多经典儿歌都是几代人喜闻乐见的歌曲,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一分钱》、《摇篮曲》、《小星星》、《我的好妈妈》、《娃哈哈》、《小燕子》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这些歌曲做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也能派上用场,有较强的实用性。

练习1

《我的好妈妈》

1.分析歌曲《我的好妈妈》。

(1)先放一遍音乐,让学生聆听。

(2)提问:音乐的情绪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幼儿有什么教育意义?

(3)学生讨论、评议。

2.你怎样为歌曲《我的好妈妈》创编舞蹈?

(1)同学1做律动。

(2)同学2做歌表演。

(3)同学3做双人舞表演。

3.把全体同学分成三组,分别用歌曲《我的好妈妈》做律动、歌表演和双人舞蹈的创编练习。

4.分组表演自己的作品。

5.师生一起分析、讨论。

6.修改、整理,把学生的练习作品用相机记录、保留下来。

(三)选用媒体中的健康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电影、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个时代的孩子,特别是当时流行的动画片,几乎成为人们童年时最深刻的记忆。比如《葫芦娃》、《一休哥》、《猫和老鼠》、《蓝精灵》、《大力水手》、《巴巴爸爸》、《小龙人》、《奥特曼》、《天线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爸爸去哪儿》等影视作品,每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里的音乐、正面人物、动画故事以及附有动画人物角色图案的玩具、衣服、学习用品等都是孩子们的最爱。用目前电视、网络中的健康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最贴近幼儿的生活,最容易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而用这些孩子们熟悉的人和事对其进行教育能花最小的力气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懂得观察幼儿的生活,熟悉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育切入点,寻找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主题,从而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练习2

《喜羊羊与灰太狼》

1.请同学们熟悉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2.学会演唱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

3.六一儿童节到了,请你根据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为大班的孩子编排歌舞节目。

4.设计节目形式。

(1)歌曲表演唱。

(2)情节性舞蹈作品。

5.学生分组练习。

(1)选择歌曲表演唱的一组,让其设计队形和歌曲律动动作,完成表演唱。

(2)选择情节性舞蹈作品的一组,让其先写好台本,再根据情节创编舞蹈。

6.师生共同创作、修改。

7.设计、制作服装和道具。

8.组织排练,作为基本功汇报节目表演。

(四)选用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中的幼儿部分作为教学内容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将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舞中的一些基本舞姿、动作和舞步划分为13个等级。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身韵,中国民族(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民间舞以及音乐节奏训练。教材配有伴奏乐曲,为了能辅助舞蹈训练并使之具有中国风格和年龄特点,乐曲结构完整、节奏鲜明、旋律性强,特别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能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音乐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教材集舞蹈的训练性、娱乐性和中国舞蹈的知识性于一体,注意学生情趣和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及舞蹈的中国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1]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教材本着“素质教育与愉悦教育并重”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感知能力,科学地进行编排,教材内容汇集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融合了民族音乐、民间传说等各种文化,舞蹈不仅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具有引人入胜的趣味性。该教材强调以舞蹈为核心,同时借鉴、吸纳了许多与舞蹈相关的艺术门类的精华,如采用民谣、儿歌等形式。教材在舞蹈的设计上强调道具的运用与民族服饰的穿着,通过这些民族文化的典型性符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与爱美情结,使学生在舞蹈状态中想表现自己、会表现自己、能表现自己。同时,在教材的设置上也刻意给予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培养学生爱美、会美、欣赏美、驾驭美的能力。[2]

这两套教材深受教师、学生、家长的喜爱,在社会上被普遍推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多方位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和信息,学习、借鉴最优秀的科研成果,并吸取精华。笔者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两套教材内容:

1.向学生推荐、介绍两套系列教材,请学生欣赏、自学,并写出学习心得。

2.重点学习1~3级幼儿部分教材内容,要求其能较好地表演各个舞蹈组合。

3.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组合,做幼儿舞蹈教学试教练习。

4.在学习民族民间舞的时候,选用《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和《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教材组合,作为练习和补充内容,丰富、完整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特别是加深对民族民间舞中幼儿舞蹈的理解。

5.选用两套教材中的音乐,进行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创编练习。

三、选用全国优秀幼儿歌舞剧目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幼儿歌舞节目的编创能力

幼儿歌舞类节目的排演、幼儿舞蹈的创编是幼儿园教师最实用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需要扎实的幼儿舞蹈理论基础,还需要很多的实践积累。在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是有限的,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但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将全国优秀幼儿舞蹈、幼儿歌舞类节目的欣赏与表演作为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捷径,让学生多看、多想、多练,不断地提高能力。

“小荷风采”、全国舞蹈比赛、 CCTV舞蹈大赛少儿组、省级少儿舞蹈比赛都是大规模、高水平、专业性极强的舞蹈赛事, 每一届赛事都会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还有电视台每年的六一节晚会、春节晚会中也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幼儿歌舞类节目,如作品《小蚂蚁》、《小脸谱》、《向前冲》、《爱我你就抱抱我》、《我最棒》等。在欣赏作品时要求学生掌握几个重点:

1.作品的主题、体裁分别是什么?

2.作品的内容如何?

3.作品的形式结构如何?

4.分析、学习作品的编舞手法。

5.如果让你做编导,你会怎样选择音乐?怎样设计舞蹈?怎样编排?怎样设计服装、道具?

6.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欣赏的基础上,如果能让学生亲自表演幼儿歌舞节目,其体会就会更深刻,同时,还能增强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练习3

《小蚂蚁》

1.作品赏析。

(1)欣赏作品。

(2)从作品的主题、体裁、内容、表现形式、动作、音乐、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对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4)写一份学习心得。

2.组织学生排练舞蹈《小蚂蚁》。

3.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

从作品赏析到最后的作品表演过程,实际上将幼儿歌舞、舞蹈节目创编、排演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动手操作同步进行,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其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排练能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介绍[EB/OL].http://wudaokaoji.org/news.asp?id=267.

[2]百度文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介绍[EB/OL].http://cfdance.org/info.asp?id=13.

[3]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舞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 幼儿舞蹈 队形图谱 教学实践

幼儿舞蹈以它特有的充满童真、童趣和童乐的舞蹈语汇、形象化的优美动作伴之以优美的音乐,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效地陶冶和开启着幼儿心灵和智慧,其教育的良好效果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首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家长送到青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以及幼儿园内外的舞蹈学校学习舞蹈。但由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幼儿舞蹈的教学难度较大,尤其是幼儿对于集体舞中队形和位置变化不易掌握。笔者在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根据“符号互动论”,采用“队形图谱”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符号互动论”简述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理论源于美国哲学家W. 詹姆斯和G. H. 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 G.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在符号互动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通过符号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

虽然符号互动论未直接论及教育与被教育,但笔者认为其理论与观点可以应用在幼儿舞蹈教育上,用以寻求和解决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某些难题。

二、幼儿集体舞教学难点与“队形图谱”

幼儿舞蹈大多为集体舞,除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外,常常需要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和幼儿位置的变化来提高其趣味性和艺术性,但由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大多幼儿对于集体舞中队形和位置变化不易掌握。因此,教师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掌握舞蹈中队形的改变及幼儿前后、左右的位置变化,通常的做法是边讲解、边示范,边逐个交待位置变化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花去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明显降低了幼儿在舞蹈学习中的乐趣和主动性。并且幼儿对队形与位置变化的掌握情况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为此,笔者一直努力尝试寻求―种简捷、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采用过地上作标记,看室内参照物等方法,但都不能有效地解决。

“队形图谱”则是笔者依据“符号互动论”在幼儿学习集体舞的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幼儿舞蹈学习中队形位置变化,将其设计成―种幼儿熟悉,或教师和幼儿约定的相应符号或图案,指导幼儿准确进行舞蹈中队形与位置的变化。例如,舞蹈队形的变化教师用圆圈、人字形、菱形、花朵形等图案发出指令,幼儿的位置变化教师则用与幼儿预先约定的符号发出指令,如面对面的符号是箭头对箭头,背对背的符号是箭尾对箭尾,拉手转圈的符号是风车……同时,教学时配合以在幼儿同方向的手、脚戴上标记如花环、绸带等以示区别。按照这样的教学方法,由于其图案和符号是教师与幼儿事先约定设计的,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加之图案和符号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幼儿领会和掌握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通常只需经过一定的讲解与训练,幼儿一看图案、符号就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共同应遵守的规定等。当幼儿完全熟悉和掌握了图案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后,不仅教师在幼儿集体舞的教学中可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改善。

三、教学实践效果统计分析与教学建议

为了解和分析“队形图谱”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笔者选择了两个5至6岁幼儿舞蹈班各40人作为实验对象,教授内容为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时间35分钟。一班为对照班,另一班为实验班。具体实践效果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对照班(按通常教学方法)

以上数据说明,对照班的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对于按要求进行队形、位置变换的掌握不理想,教师花费了57.1%的时间用于指导幼儿队形、位置的变换,几乎没有时间与幼儿交流与体验舞蹈乐趣的时间,也不利于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实验班(按队形图谱方法)

以上数据说明,实验班的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对于按要求进行队形、位置变换的掌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只需花费20%的时间来指导幼儿队形、位置的变换,而让幼儿交流与体验舞蹈乐趣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同时,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教学建议

若根据“符号互动论”采用“队形图谱”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注意循序渐进。少儿心理思维的特点是形象、且情趣多变。教师在采用“队形图谱”进行舞蹈教学,首先应与幼儿约定的相应符号或图案,其次需经过一定的讲解与训练,最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强调主体鲜明,浅显易懂,新颖别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启发其想象力。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选择幼儿喜闻乐见图案与符号。根据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采用“队形图谱”教学时,应尽量选择幼儿喜闻乐见图案与符号,即站在幼儿的角度,用幼儿般的眼睛去观察,用幼儿般的心去感受,使选择的图案和符号既直观形象又色彩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接受与掌握。若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采用“队形图谱”,则可让幼儿共同参与图案与符号的选择与制作,这样在教学中会获得更佳的效果。

第三,采用“队形图谱”教学应注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幼儿都是由于受一定外力作用而学习舞蹈的,如出于父母长辈的要求,或幼儿园教学计划的安排。因此,对老师的教授是依顺和被动的。采用“队形图谱”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确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以逐步引导幼儿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夏英.试论符号互动教育观[J].铜仁学院学报,2008,(4).

[2]王沪川.少儿舞蹈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论[J].科教文汇,2008,(1):109.

[3]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基础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舞蹈课程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此,对幼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待完善

随着生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强,幼师原有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中专的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实践课程占主体地位,理论课程很少。而大专的教学内容则需要以应用为主,这就要求提高理论课的比例,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专业上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升格后的幼师生情发生变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往适用于中专层次单一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再实用,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完善。而国内专科层次的幼师几乎都是近几年才升格,在教育教学上几乎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更新幼儿舞蹈教学内容,需要当前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完善。

二、教学方式需改进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用“少练多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大专层次的学生年龄较长,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参与性也较高,教师如继续采用中专时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抑制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另外,升格后的幼师在硬件设施上已大大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教师若只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也是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改善幼师幼儿舞蹈现状

幼师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改善好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对象的变化促使幼师舞蹈教师必需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当前幼儿舞蹈教学的需求。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作为舞蹈教师,面对新的生情,应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大胆作出课堂评价,并提出好的建议,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进行课后交流,做好调整教学观念的准备;其次,要摸清行业动态。幼儿舞蹈源于幼儿,也服务于幼儿。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摇篮,更是幼儿舞蹈教学实施的终端。因此,幼师舞蹈教师应深入幼儿园,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摸清行业最新动态,掌握行业教学方向,总结出转变教学观念的思路。最后,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了解了学生情况,摸清了行业动态之后就应作出总结,调整状态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需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慢慢调整,给自己和学生制造一个缓冲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学生在心理上的突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对幼儿舞蹈教学成效有着巨大的作用。面对新的生情,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

1.重视理论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幼师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应增加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将理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从单纯感性的动作感知和模仿,逐步提高到对幼儿舞蹈理念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自身的舞蹈综合能力。建议增设幼儿舞蹈欣赏和幼儿舞蹈教学法等内容。幼儿舞蹈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舞蹈作品,教师作专业性的分析,并在思想上作正面的引导,培养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幼儿舞蹈教学法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是对所学幼儿舞蹈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完善与规范、逻辑性的强弱和体系的统一标志着幼儿舞蹈这门课程的成熟性。

2.把握基础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两年制和三年制的并存状态,使得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幼儿舞蹈方面尤为明显。因此,舞蹈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因材施教。

(三)改进教学方式

幼儿舞蹈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舞蹈教学,它既是舞蹈技能的培养,也是审美感知的培养;既需要严谨的教学态度,更需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多变的空间和充满趣味的环境更有助于幼儿舞蹈的学习。在幼儿师范专科院校有很多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活动室和实训室,其空间多变,环境优越,设备先进,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资源,将原本单一的学习空间,变得丰富而机动。例如,幼儿舞蹈欣赏和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学习,可以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活动指导实训室,这是一个完全模仿幼儿园教室的实训空间,里面的环境布置充满童真童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在欣赏幼儿舞蹈作品时更能深刻体会作品内涵,有助于学生幼儿舞蹈欣赏的学习。而逼真的幼儿园教室布置,在学生独立试讲幼儿舞蹈课时能更真实的发挥出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师的幼儿舞蹈教学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基础差异,因材施教,完善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形式,准确定位,改进教学方式。努力使幼师幼儿舞蹈教学现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促进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仪.高职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程设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幼儿身心;发展;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6-01

舞蹈最早是一种艺术活动,用直观的艺术形态表达文化情感,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对舞蹈对幼儿作用的分析,展示出现代化教育的意义。

一、舞蹈教育对幼儿修身养性、提升心理素质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美育教育形式,能够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身心,体现出健身和健美的双重作用。在舞蹈学习中,能够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以及审美方面的能力,培养出幼儿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舞蹈可以让幼儿在知识学习之外,更好地去追求上层的精神生活,它主要是幼儿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能够看到,学习舞蹈的幼儿和不学习舞蹈的幼儿相对比,气质上更胜一筹。幼儿在学习舞蹈以后,无论是台上表演还是平时的生活都能够让其更敢于表现自己,激发出幼儿内心中的表现欲望,一般会在掌声以及表扬的过程中让幼儿增强自信心。舞蹈动作的基本站姿就是挺胸抬头立腰,因此在生活中幼儿也会这样做,长久下来气质自然显露。

二、舞蹈教育对幼儿身体发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舞蹈训练能够对幼儿的大脑产生作用,在大脑神经的刺激下锻炼幼儿的肌肉和骨骼。生活中很多实例已经证明,舞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学习舞蹈的幼儿,不仅仅食欲非常好,并且睡眠也很好,身体长高很快,这是因为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能够让幼儿的骨骼更加粗壮,更有弹性和坚实有力。舞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舞蹈的形式对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幼儿在组合走步以及敬礼的过程中,一些幼儿走步比较生活化,而在舞蹈组合中就会对此进行规范,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协调。再比如在学习《编花篮》的过程中,这种歌声比较富有童真性,能够吸引幼儿更多注意力,由此产生非常强烈的学习愿望。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存储着舞蹈动作的不同变化,将这些动作和歌声融合在一起,融入到舞蹈表演当中。幼儿在舞台上,伴随着五彩的灯光,自己的反应能力也更快,还会获得更多的掌声。从此可以看见,一些经常学习舞蹈的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快,并且还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也非常高。

三、舞蹈教育对幼儿心智的启迪作用和影响

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动机,引导幼儿的注意力方向,以此提升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教师可以使用前倾、低位置以及柔软体面的姿态对待幼儿;用亲切、温和的目光看待幼儿;用缓慢和柔和的话语对待幼儿,在这样的状态下,幼儿的身心才能够得到放松。按照幼儿注意力的特点,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观察模仿学习方式是舞蹈教学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幼儿的学习更加完整,并且可以在头脑中组建起不同的舞蹈动作。记忆是一种人脑的反应,对幼儿的生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舞蹈这种富含多种动作的学科能够让幼儿的表现欲望得到深化,这是幼儿心智具体化的外延表现,幼儿更加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兴趣,让幼儿的智力也得到快速发展。幼儿本身就是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家,家长和教师不能泯灭孩子的这种天性,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对孩子进行更多的鼓励,在天生好动以及不断变化的事物中,进行想象和创造,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能够在舞蹈中找到更多的快乐,伴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对幼儿舞蹈教师和家长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也得到一定的启示,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后代。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学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争取按照幼儿的个性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舞蹈成为幼儿放松身心,启迪智慧的一种更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宏,,李亚楠等.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2015,13(22):79-80.

[2]李晖.幼儿舞蹈浅论[J].芒种,2016,25(10):127-128.

幼儿舞蹈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幼师生;舞蹈;创编能力

对于幼儿舞蹈来说,属于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属于一种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育形式。由于舞蹈者的年龄比较小,对于其舞蹈动作的繁简度、技巧的高低等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所以,培养幼师生的舞蹈编排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培养幼师生舞蹈创编能力的重要性

(一)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形势的需要

在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幼儿舞蹈教学方面,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基本舞蹈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基础的舞蹈创编方面的能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跟幼儿园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就当前很多幼儿园的实际状况却表明,很多幼儿教师有基本的舞蹈教学能力,却缺少相应的舞蹈创编能力。所以,通过进一步的规范幼师生的舞蹈教学,提高幼师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形式的需要。

(二)提高幼师生舞蹈教学能力的需要

作为幼儿舞蹈编排授课对象的幼师生,思维比较活跃,对舞蹈也有了比较大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了相应的幼儿舞蹈基础知识,知晓了幼儿舞蹈编排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幼师生在此基础上掌握幼儿舞蹈编排的方法,可以提高以后在幼儿园的舞蹈教学能力,对今后在学校创编幼儿舞蹈方面的作品和开展相应的舞蹈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培养幼师生的舞蹈创编能力的途径

(一)从想象入手,启发幼师生的创编意识

在幼师生学习了一部分基本的舞蹈知识,也开展了一些关于形体方面的训练,基本掌握了一些幼儿比较常用的舞步之后,就可以开始启发学生的形象力,提高幼师生的编排意识,比如,在教学中可以给幼师生穿插一些小动物律动方面的动作,像小鸭子组合、公鸡组合,对这些特定的动作进行分析,让幼师生进行模仿,在掌握了基本的模仿要领后可以教一些小老鼠、小花猫的律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这些动物的外形和基本动作,再作出相应的示范。幼师生在看到模仿的小老鼠的动作之后就会觉得非常有趣,也特别的生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幼师生,假如要编排小动物的舞蹈动作,重要的环节就是抓住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和基本的动作特征,也就是塑造小动物的形象。此外,还可以让幼师生听诸如“小猴子、企鹅”等动物的律动曲子,让学生们随着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进行舞蹈编排的欲望,趁机布置课下作业,让幼师生编排出四个八拍的律动,作出两套动作,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讲创编基本理论,丰富幼师生创编知识

在学习民间舞蹈的时候,除了学习基本的风格、韵律以及舞步以外,还要学习一些民族儿童舞蹈,让幼师生体会民族舞跟儿童舞相结合的美妙之处。要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些创编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包括相应的舞蹈表现手法、舞蹈编排的选材、结构以及使用的音乐等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对舞蹈编排程序有个理性的认识,对这些程序有个完整的概念,丰富幼师生的创编知识。还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舞蹈词汇。创编跟写文章一样,要用基本的词汇组成一些句子,之后再组成文章。但是要注意构思要新颖独特,所有使用的词汇要恰当、语句也要通顺。可以让幼师生反复欣赏部分舞曲,让学生在舞曲的律动中酝酿,把学到的编排知识根据舞曲的节奏结合,完成创作。在理论知识学习中,除了基本的动作之外,还要给学生讲解编排的过程,像怎么选材、怎么开头、运用什么样的风格、运用哪一种动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尾等等。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幼师生观摩一场儿童舞蹈的表演,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闪光点,跟学生一起谈论分析,让学生根据这些课程写出观看之后的想法,使得舞蹈创编知识深入人心。

(三)教师积极引导,幼师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进行幼儿民族舞蹈动作创编的时候,由于一些幼师生缺少相应的经验,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从哪入手,于是就把民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和一些其他元素简单的糅合,生搬硬套到幼儿舞蹈中去,这样的舞蹈就缺少童趣,让幼儿舞蹈出现了成人化的趋势。所以,在舞蹈编排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根据幼儿舞蹈自身的特点,运用变化的语汇来创编幼儿民族舞蹈动作,这样能增加舞蹈的情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主体比较鲜明、风格也比较突出的作品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比如维族舞蹈《摘葡萄》。首先,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表演下《摘葡萄》,之后教师进行示范幼儿版本的舞蹈《摘葡萄》,让着两个版本的舞蹈进行对比,让学生就两组舞蹈的动作进行归纳分析,并用图表的形式列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认真的欣赏和比较,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两种舞蹈存在的差别。在这样的直观对比下,就能总结出把成人舞蹈编排成幼儿舞蹈的创作方法:第一种是简化法。比如,“移颈”这个横向动作相对比较复杂,幼儿掌握不了,就可以改编为单手从上到下的绕脸动作,让幼师生明白创编的幼儿舞蹈要简洁化、欢快化。第二种是夸张法。维族舞蹈中的“摇身”就是膝盖部位的连续颤动,动作幅度比较小,这样的动作对于幼儿来说有点含蓄,在创编中就可以加大动作幅度,把摇身的动作变成身体前请后仰的做法。第三种是变形法。因为维族舞蹈中要求“垫步“,幼儿难以掌握其要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师生思考:“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动作简化到让幼儿容易表演?”,让学生展开谈论,轮流发言,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幼儿的特点,编排出体现幼儿情趣的舞蹈。

(四)深入实践、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在培养幼师生的舞蹈创编能力的时候,要把在实践中得出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让幼师生从学习到的民间舞蹈入手来进行自命题的创编。我们以幼儿舞蹈《扑蝴蝶》为例进行分析:第一步是让学生感受这首舞曲的特点,老师提出来创编的要求,学生自由结合,针对创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在创编中加入东北扭秧歌中的手巾等道具,想象蝴蝶飞舞的样子,从看到蝴蝶、追逐蝴蝶等动作进行展开,这样创编的舞蹈才会生动活泼、具有儿童情趣。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挨个进行表演,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再进行认真的点评,对于不足的地方给于认真的指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实践中展现了他们的创作才能,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五)巩固练习,提高幼师生创编能力

幼儿舞蹈的创编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单纯的靠课堂讲解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来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更好的理解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在课下,幼师生可以尝试用不同风格的舞蹈乐曲来进行创编练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创编。通过练习,使得编排出来的舞蹈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幼儿舞蹈的童趣,让幼师生体验到了进行舞蹈创编的成就感,还在反复的舞蹈创编练习中提高了幼师生的创编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幼师生幼儿舞蹈课学习不仅要学会跳舞,还要提高自身的舞蹈编排能力,能够独立的编排幼儿舞蹈。在明确了幼儿舞蹈创编的目的和技巧之后,通过反复的联系和实践,为今后在幼儿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滕跃,董力言,刘振远.浅谈幼师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