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养成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国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涉及了家庭、学校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有社会对于幼儿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的时候有必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良好实施。首先,幼儿正处于身体生长以及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如何绘画,就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图画,因此,我们应该在这幅图画上绘画出最美好的线条,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其次,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天性,他们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空洞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幼儿的心灵中种上美好的愿望,这有助于幼儿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有助于幼儿在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当今时代,大多数的幼儿是独生子女,或者有很多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论是独生子女也好,还是隔代教育也好,现在的幼儿承受了太多的溺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就剥夺了幼儿生长中的一些权利,使得幼儿的性格等方面出现缺陷,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想幼儿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幼儿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国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我国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要为幼儿做好榜样,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例如,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送自己的孩子出门,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跟幼儿问早安,道好,跟家长问好等,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因此,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一、以经典为范,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
“书声琅琅,书香校园”经典诗文不仅记录了无数历史先贤的智慧,更记载了他们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因此,以经典为范,让幼儿在诵读中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幼小的心中根植民族的希望之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聚集力量。为了强化幼儿的诵读意识,教师将经典诗文融入活动之中,如开展“诗文接龙”“比比谁最棒”等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让孩子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让孩子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此外,每学期幼儿园还以“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诵读活动。这些经典文化都是智慧与思想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诵读经典可以让幼儿从小浸润在中华经典诗文的最深邃,最富有内涵的感染之中,以先贤为师,与经典同行,发扬民族精神,从小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以熏陶为桥,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孩子从小生活在娇惯与溺爱中,不懂得体谅与感恩父母,有的甚至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在家对父母乱发脾气,针对于这一现象,实施经典诵读,以熏陶为桥梁,让幼儿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述经典诗文中的故事,如讲述“二十四孝子”“孟母三迁”“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耳濡目染,感受古代先贤感恩父母,恪守孝道的高大形象,树立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同时,为了让孩子将学到的道理应用于实际,教师开展家庭回访制,定期对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然而,更多的幼儿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诵读中培养了感恩意识,懂得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一次幼儿园“亲子交流会”上,平时调皮捣乱孩子主动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妈妈,妈妈感动的落下了眼泪。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听话了,不再无理取闹,还主动帮家长收拾碗筷。可见,经典诵读是一架桥梁,通过诵读的潜移默化,孩子懂得了礼仪与做人的原则,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四、以传承为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儿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未来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养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经典,意在传承,以传承为魂,让这些凝聚着美德的精华得到继承和传播,在传承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为长大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幼儿园在诵读的基础上打造“书香校园”,在楼梯拐角、报栏等醒目的位置张贴经典语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同时,还给了幼儿一个开放自由的诵读空间,孩子们在课间、上学、放学都可以诵读几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经典诗文的感染下逐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育人,德育为先”良好的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精髓,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德行兼备、品学兼优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幼儿教育的责任,更是使命。
作者:刘红梅 单位:南通市崇川区三之三七星幼儿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实力的不继增长,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社会、国家、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不仅有大城市的各种高价培训班,而且广大的农村乡镇对幼儿教育的热度也是日益升温,对幼儿各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如春笋般发展。各级幼儿教育机构为了幼儿园的发展,甚至违背幼儿教育发展纲要、目标和任务,拔苗助长,以幼儿能认多少字、能算多少数为荣耀,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充斥现行乡镇幼儿园,殊不知这种教育教学模式,背离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正在一步一步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给幼教事业、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隐患。当今社会经济实力的提高催生新的观念意识,更加深了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幼儿教育这种前几年不太受重视的领域。大多数家长们秉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个观念,花大价钱让孩子在好幼儿园上好幼儿班。“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支撑着众多家长,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我的孩子都是要最好的,尽量在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孩子的需要是行不行,应不应该。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不懂得尊重父母,与人交往不懂得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唯我独尊,等等,这些不文明的习惯在孩子身上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孩子看上来的确是聪明,但许多的行为习惯、人格、特点是缺失的,是不健康的,这些现象表明,全社会重视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品格和特点的养成已经刻不容缓。正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幼年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尽管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有些偏离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但多年来广大的幼教工作者还是兢兢业业耕耘在幼儿教育这块辛勤的园地,他们顶住来自多方的压力,坚决地执行幼儿纲要的要求,虔诚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特别是在为了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呕心沥血,甘当人梯。
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幼儿是国家民族复兴之未来,是祖国之花朵。因此,幼儿教育者更要认识到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全体教师要形成共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落实。每学年开学之初,在制订具体教学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将本学年幼儿养成教育可行性报告提交并和教学规章制度一并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让教师充分发言讨论,并形成可操作性条文。然后将这个需要幼儿养成的习惯量化成教学细则,让全体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自觉遵守实施,在具体实施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学校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落实情况,定期举办公共课、观摩课、比武课,重点讨论在教学中是否落实幼儿养成教育的情况,询问幼儿并和幼儿交流,感觉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以评估效果,进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教师上公开课,重点贯穿培养幼儿习惯,课下交流心得体会,在全园养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氛围。同家长交流,询问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幼儿情况,以利修漏补缺,让制度更具体,细则更量化,更好地服务于幼儿。
其次要在教学上具体落实。为了更好落实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共识,全体教师以各自的教学科目为载体,将自己所教科目和幼儿相应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力争不形式、不空洞,而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养成。为了培养幼儿讲礼貌、谦让的文明之风,在美术课上,有位老师利用小朋友之间借通讯工具之机,培养幼儿讲礼貌,合作之习惯,要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习惯。为了培养幼儿文明言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有位科学教师就利用《我们喜欢清新空气》中“清新空气”来源进行教学,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利用音乐课《做客》,学习客人来访、拜访客人、敲门等礼仪知识,让幼儿懂得到别人家做客应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东西等。歌曲《好朋友》中,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养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习惯,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更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来影响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给予幼儿正面教育。在幼儿的心里,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家长们常说孩子就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样,孩子再难也要做到,我们怎么说都不听,教师是镜子,幼儿是影子,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这就是说教师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身心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此,幼儿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文明习惯。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行为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站立要笔直,坐着不能翘二郎腿,说话不能带脏字,待人要有礼貌。在与幼儿说话时,应用礼貌、商量、温和、友善语气,如“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吗”,“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对孩子要有耐心,尊重幼儿人格,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做幼儿榜样,在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影响下,幼儿的很多行为习惯就形成了。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利用诸如做游戏、情景式教育、挫折式教育等方法,将其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相信“:播种一个理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作者:黄孝莲刘顺祥单位: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中心学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