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1 15:54:17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药学; 毕业论文; 选题
临床药学是随着药剂学、药理学和治疗学新理沦、新医学论坛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我校的临床药学专业尚处于初步阶段,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对于临床药学这样理论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控制对于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3 调整集中式进行的毕业论文,改为全程式培养
目前毕业论文与考研和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尤其是就业工作。学生就业压力的,经常参加面试、试工,无力全心投入课题研究。针对考研的学生还可以避开考研复试时间,合理安排实验进度。总之,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论文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也就是实施毕业论文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论文工作要贯穿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4]。这样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对前段的工作总结,并水到渠成的完成论文的写作,简单开设一些科研课题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增加工作前的实际操练。从而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学习,去解决就业问题。从我们的部分实践来看,具体来说就是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选题,同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活动与毕业论文工作结合起来,尽早接触和开展科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考研方向来选择题目,也有助于兴趣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长抓不懈。在选题环节,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推进和改善网络双向选题系统;要继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逐渐扩大全程式培养学生试点,尽早选题、尽在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闫爱春,郭敏杰,刘俊义.浅议毕业论文的组织和指导[J]. 药学教育,2003,19(1):30.
[2]朱珠,李大魁.试论医院药学中的科研选题[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2-3.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2篇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对于临床药学这样理论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控制对于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3 调整集中式进行的毕业论文,改为全程式培养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3篇
1.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
1.1 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定位 我校中药学专业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中医学、药学等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流通、使用、生产、检验领域从事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制药、质量检验等符合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可从事如下工作:药店、医院、保健品店等的调剂、合理用药及养生保健等工作;中药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监察、生产、研发、信息网络等工作;中药及天然药物相关实验室技术工作。
1.2 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概况 根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中药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中药学本科人才,而非研究性相关人才。本专业采取“3+1”培养模式,即:利用3学年进行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1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及岗位实习,使学生在岗位实习中进行中药相关岗位实训并完成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力求围绕毕业论文的核心目的,以实际岗位工作为核心,在毕业论文中解决实际问题。
2.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践及成果分析
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目前已完成2011届、2012届及2013届,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根据实习单位特点及具体实习工作内容,以培养方案为核心,不断地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形式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1 选题阶段灵活,双指导教师选派,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我校中药学专业大多数学生进入不同实习单位或不同岗位,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与岗位相结合并考虑实用性,要求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结合实习单位具体情况、实习具体内容及自我兴趣自拟选题选题务必紧扣培养目标,可利用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且有可实施及可操作性首先在实习单位指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一直在岗位实习,实习单位老师可随时指导学生;同时,学校会配备1名校内负责教师协助指导,跟校外实习单位的老师沟通,高质量地全过程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对于实习单位没有相关指导老师的,结合选题的同时,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基础上,选派校内老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实行负责人制。
3.毕业论文选题类型的多样化
3.1 鼓励支持科研型毕业论文形式 学生实习单位是科研院所或医药公司的,在实习过程中参与中药研发等项目,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相关,这与大多数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致。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对药物研发有深刻认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为此类论文。
3.2 增加实验大报告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某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质检部门,在实习中主要接触质量检验工作,依据药典或相关规范操作,无需进行科研设计,不能完全等同科研项目,将该类型设定为“实验大报告”的实验型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将实习工作及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掌握。
3.3 增加调研型毕业论文的形式 调研型论文的增加基于以下几点:①众多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是实验型论文,这是沿用多年的医药学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模式。然而,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中不能接触相关实验或科研项目。②我国高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遇到诸多问题,也都在进行改革。中山大学药学系学生做过调研型毕业论文,其他中药学专业做调研型论文的资料很有限。③从我国高校现状来看,除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外,有很多专业的毕业论文倾向于社会调查深入剖析某专题的实质。且我校经济管理等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采用调研型论文。
基于上述,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增加调研型论文,不仅非常切合毕业生的实习岗位,也符合就业现实情况。该调研型论文要求与中药学领域相关,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这对毕业生开展后续工作及工作晋升都有现实意义。通过中药学相关领域的调研,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全面考查,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得到综合训练,达到毕业论文教学目的。
3.4 增加处方分析类型的论文形式 学生实习的具体工作是医药药房的中药调剂工作,可以对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有些可参与医院开展的处方点评工作,将该类型设定为“处方分析型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问题,也可利用所学的中药学相关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也为后续中药调剂工作做铺垫。
3.5 增加实习总结类型的论文形式 实习单位是医药公司或药厂的车间,学生实习中参与药物生产过程;有的实习单位是药店,学生实习中进行药品销售、中药饮片调剂、中药煎药或库房管理等工作,可以根据具体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总结类型”毕业论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内容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也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操作中的每一环节,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4.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避免就业的冲突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论文与就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平衡,有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或找工作中,难以保证毕业论文任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对此状况进行相关改革:调整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其毕业论文时间已经由原来的大四下学期调整到大四的两个学期,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成效。我校中药学专业为缓解此问题,在“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将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提前,学生在8月中旬进入实习单位,基本在9月初左右确定选题,在实习的前半过程中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后续的实习工作中只进行论文的撰写及补充等工作。这样的时间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就业与毕业论文的矛盾。
5.毕业论文的模拟训练的必要性
在论文工作开始前,开设相关课程或必要培训,使学生掌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在实习前进行毕业论文系统辅导,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及论文要求,并要求实习单位强化对论文的质量监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进行课程设计和集体指导,开设系列论文选题指导和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辅导一些共性问题,从源头上改善毕业论文质量。广西中医学院应利用寒、暑假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相关的技能训练。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利用毕业论文开始前的“中药课题设计”为毕业论文工作打基础。课程中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讲座,并对毕业论文进行初步模拟;同时,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毕业论文开始前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正确态度的引导,通过适当培训、练习及模拟设计等措施,逐步使学生掌握完成毕业论文的有关能力,从而确保并促进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6.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格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工作需要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精心组织和指导是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保障;需要规范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在论文管理过程中,需要找到较好的全程管理方法,PBL教育理念贯穿于选题、文献搜集、课题设计及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各环节中,从而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在我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制作《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给学生和论文指导老师,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均能够明确论文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全程确保论文质量;及时了解在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共性的困难问题,统一解决并予以明确;对于有些学生对论文的态度及做法错误,及时告知、纠正。在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等环节严格把关,对于质量较差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二次审查。同时要求学生在每2周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与管理。
7.结语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药药理;第二课堂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中药药理的教学中强调了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1-2],而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在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中鲜有尝试。因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拟针对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中药药效及机制等方面所需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中药学相关专业同学中进行了中药药理第二课堂的实施,拟通过“理论、实验、临床三结合”的思路,将通过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三方面相结合,从基础到临床了解并学习现代中药药理的相关知识,对第一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
1.2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法
基于从基础到临床的思路,采取了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3种实施形式。1.2.1学生专题讲座学生组成若干个专题小组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查寻资料、汇报总结,撰写综述,进行专题讨论与讲座,并模拟专家提问、答辩等,培养学生收集情报资料、立题、表述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药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与此同时,在学生专题讲座时,邀请校内外药理学专家进行指导,向同学们介绍中药药理学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其科研的思维方式。1.2.2课外科研课题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技能,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将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插到教研室的有关科研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得到结合,而且为学生完成毕业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1.2.3临床药房实地调研为使学生更加理解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的药房进行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对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中药复方及中成药进行用药治疗的调查及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查阅文献,就常见病的治疗药物研究现状等交流心得体会,结合调查结果和课堂讲授内容,讨论现代研究对中药现代化的贡献。
2第二课堂的实施结果
2.1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情况
在4个学期中共举办6次学生专题讲座,同学们能够从以学习的基础知识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临床实际,自行选择相应的方向进行文献查阅、论文撰写和展示汇报。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参与了专题讲座,给予了同学们指导。在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同学们的关注方向在一些药物及疾病中较为集中。见图1。另外,在学生专题讲座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不够。90%以上的选题是从某味中药入手,进行文献查阅,确定所要关注的药理作用机制或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等,而仅有几名同学是从疾病、靶点或某个中药的单体成分入手进行搜索查询。说明同学们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不够了解,对中药学、中药化学等中药药理学先期课程的知识也没有能够进行很好的知识衔接,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2.2课外科研活动的实施情
两年共有34名本科生进入中药药理学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同学们2~3个人一组,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等部级课题及部分省部级课题,接触学科前沿,对相关实验技术及大型仪器的使用也进行了学习和实际操作。超过50%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在升学毕业的阶段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远高于学校25%的总考研率[3]。一些同学申请了国外大学及科研院所进行继续深造。
2.3临床药房实践的实施情况
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实施两年中,共组织学生四次到附属医院的药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临床药房的实地调研,使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临床应用有了切身体会。
3第二课堂的效果反馈
对参加第二课堂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1份。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查反馈。表1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增强了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在科研项目和临床调查中得到了明显加强。
4讨论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5篇
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教学模式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作者:何昱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专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CBI;基础英语;任务教学法;专业英语;药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 H319;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7-83-04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 basic english with pharmacy
WANG Ping
Hu'na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Techinical School,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 generally lack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d basic English with pharmacy based on CBI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ask-based teaching theory,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English learning, as well as increase students' desire and motivation to explor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asic English and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real teaching plans and cases in practice were offered to research.
[Key words] CBI; Basic English;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Professional English; Pharmaceutical English
高职药学英语教学现状为部分学生认为英语用途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CBI理论与任务教学法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无缝对接,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自主搜索等方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相关专业话题的中英文演讲,模拟实际情景完成课文内容如用英语询问病情推荐药品等。
1 理论介绍
1.1 CBI理论介绍
CBI(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即内容型教学法,是基于学科内容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1]。将主题内容与语言教学活动完全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CBI理论的核心是: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来进行,将外语学习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2]。Stryker 等[3](1997)认为将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将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便产生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这是因为,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把目标语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这是因为,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知识,这时的学习状态最接近于母语学习,因此效率也就越高[3]。
Krahnke[4]认为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CBI是语言内容和信息的教学,而不是脱离于内容的语言本身的教学。CBI的核心原则包括:(1)成功习得第二语言在于语言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而非学习目的;(2)语言是内容的载体;(3)CBI教学要体现学习者的需要[3]。
国内对CBI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常俊跃等[5-9]认为CBI有助于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学习者英语水平,提高英语专业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积极性或兴趣产生积极影响,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语音语调学习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0]。
作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个理论将英语教学与学生药学专业充分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
1.2 TBA(task-based approach)任务教学法理论介绍
任务教学法的定义:任务是一次活动:(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与现实世界的活动有相似之处;(3)任务执行优先于语言表达;(4)评估任务完成质量的依据是任务结果;(5)注意认知及交际过程。以下的课堂活动不属于“任务”:完成转换练习(大部分)回答问题的活动;对语言规则归纳的学习活动[11]。
Willis(1996年)提出实施任务教学法的五项原则:(1)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2)运用语言;(3)所选任务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4)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5)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她还设计了完成任务的三个阶段:前期任务:介绍题目和任务;执行任务:任务、计划、报告;注重语言形式:分析和练习[11]。
2 探讨如何将基础英语的听说读译与药学专业知识结合
2.1 听力材料的选择
提高英语听力可以选择药学方面的材料如地道医药英语听力练习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医药方面的文章等。
2.2 话题讨论与演讲
CBI主题模式可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与运用专业知识能力。CBI主题模式含义:与传统的环绕着某个结构特点(如语法大纲)组织教学不同,主题模式是环绕着某个或某几个主题组织教学。主题的选择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师以宣讲主题作为语言教学的手段。也就是说,语言教学是通过教师讲授主题内容所用的教学语言而不是通过专门安排的语言教学内容来实现的[12]。
在话题选择上选用药学专业方面的, 如维生素、如何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如何保护眼睛、如何保护胃、饮食营养保健、如何看待减肥以及如何减肥、如何看待药物的依赖性,如何看待抗生素的使用、三聚氰胺等食品药品安全药品问题等等与医药知识相关的话题。教学时可预先布置学生课后搜索相关知识,分组讨论演讲、辩论,引导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医药相关知识。
如作者教授接待顾客对话时要学生用英语讨论以下话题:如何成为优秀药剂师服务好顾客,学生应该储备哪方面知识,提高哪方面能力为以后工作作准备。在讲授推荐咳嗽药对话时讨论以下话题:要学生搜索治疗咳嗽的药,如何向顾客推荐药品以及有哪些步骤。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任务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后上台演讲获得平时分。
“说”除了话题演讲外还要进行实际对话操练。药房情景模拟对话很重要。因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药企和药店工作。教师教对话和句子的时候,要让学生进入角色想像自己就是药剂师,学生学习后分组模拟表演。同样学生学习对话后要完成表演对话的任务,根据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分数。如脱稿表演和带稿子表演获取不同分数。事实证明无论基础好坏,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使用英语知识与药学知识的模拟实践过程中既学习巩固了药学知识,又提高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能有效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输出的作用在于:他能够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学习者在进行表达时,会注意他们试图表达的与能够表达的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促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所不知道的目标语知识,从而使学习者注意到他们的中介语的缺陷,激活有助于二语学习的内在认知过程,促进语言的习得[13]。
2.3 阅读原版医药专业英文文献
读英文原版药学专业书籍和论文文献。根据自己医学论文翻译经验,阅读原版书籍和文献可以帮助掌握专业词汇、行业英语习惯表达及医药专业知识。
如《药理学》英文原版和国外药学期刊如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临床药理与治疗)、J.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杂志)、Therapeutics Drug Monitoring(治疗药物监测)、J.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药物科学杂志)、Pharmaceutical Research(药剂研究)、American J.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美国卫生系统药学杂志)、American Pharmacy(美国药房)、Pharmacy Times(药学时代)、Hospital Pharmacy(医院药学)、Drug Information Journal(药物信息杂志)、Drug Store News(药店新闻)、International Drug Therapy Newsletter(国际药物治疗通信)、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英国药理学杂志)、J.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药学与药理学杂志)、Pharmaceutical Journal(药学杂志)、J.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临床药学和治疗学杂志)、Drugs(药物)、Australian J.of Hospital Pharmacy(澳大利亚医院药学杂志)、Australian J.of Pharmacy(澳大利亚药学杂志)、Canadian J.of Hospital Pharmacy(加拿大医院药学杂志)、European Hospital Pharmacy(欧洲医院药学)和WHO Drug Information(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信息)等。教师可从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方网站,自然和科学美国人等相关英文网站,选取一些前沿的药学知识和药品新闻等材料给学生阅读。
此外,在读的方面将基础英语与药学英语结合还包括讲解如何读懂进口药品说明书等。
医药文献被动态,名词化结构,专业术语多,因此多讲解基础英语中的被动态,专业词汇构词特点、科技翻译方法等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读懂药学文献。学习简单药房服务对话后多读重点句子记住药房服务句子并熟悉基本句型,这样将基础英语与药学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2.4 翻译技能的提升
教师选取与药学相关的句子给学生翻译,教学生翻译的步骤以及如何将句子翻译得达意、简洁和专业。在实践中我挑选了一些药房实用口语英语句子给学生翻译,提供单词意思,结果发现学生明白意思,但表达还不专业,作者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用药学行业的行话将句子意思表达出来,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实践证明学生兴趣高,效果好。除了讲解简单句子翻译外还可补充讲解药学文章长句翻译技巧等。
3 英语口语教学药品服务英语教材教学案例设计
下面以药品服务英语第三个模块推荐治疗便秘药品对话为例阐述如何运用CBI的6T理论与任务教学法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目的。
3.1 CBI的6T理论介绍
CBI的6T理论6T分别为:(1)主题(theme)。主题是组织课程主要单元的中心思想。选择的时候必须适合学生需求、兴趣、期望、项目资源、教师能力和兴趣等。(2)课文(text)。广义上的课文就是书面和视听(written and aural)的内容。在选择上要遵循以下标准:学生兴趣、相关度和合适性是首要指标;形式的吸引程度、长度、连贯性、与其他材料的关联性、利用率、可获得性以及成本是次要指标。(3)话题(topic)。话题是内容的细分单元, 是主题更细致的方面,从不同侧面对主题的探讨。(4)线索(thread)。线索将主题串联起来已达到总体一致和连贯。(5)任务(task)。任务是在语言教学中所开展的与语言学习直接相关的活动。(6)过渡(transitions)。过渡是一个主题中各个话题间的自然转换[12]。
6T教学法的使用教程[10]见图1。
3.2 英语口语教案案例研究
以下教案为作者上课教案,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能轻松掌握教材重点内容,课堂上能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与用英语表达这些相关专业知识的方法。
第一步:运用CBI主题模式理论,讨论专业相关问题:如何预防便秘,有哪些治疗便秘药品,如何推荐治疗便秘药品。
任务一: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讨论如何防止便秘,用中文说出来。
第二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预防便秘的建议,简略地用英文短语书写出来
任务二: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英文把如何防止便秘的话题作文完整地表达出来,老师加以引导。
任务三:查找药理学书和网络搜索治疗便秘的药品,讲出来给同学们听并将书写作业交给老师。
任务四:讨论如何推荐便秘药品步骤。单个演讲或与同学一起情景模拟如何推荐便秘药品,还可以几个同学用脱口秀的形式介绍便秘药品。完成任务获得相应平时分。
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如下:
(1)询问症状:引出课文句子多久排便一次How often do you have a bowel movement?
(2)确认病症,确认为患便秘, 进而引出课文句子You are suffering from constipation.
(3)推荐药品
引出课文句子 Thi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nternal use, which has good effects and less side reaction.这是中药内服药,效果好,副作用小。
(4)吩咐患者如何用药引出课文句子:Please dissolve the powder in a cup of water before taking it.
(5)叮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引出课文句子:I have put the instruction in the package. Make sure you read it carefully.
(6)祝患者早日康复。引出课文句子:I hope you will recover in no time.
这样通过学生们自己讲出的推荐便秘药品的步骤一步一步将课文重要内容学完了。通过过渡将一个个话题连接起来,形成连贯自然学习的一个过程。
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多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堂发表等合作式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将焦虑度降到最低[14-20]。
4 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CBI理论与TBA任务教学法,提出了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提高英语听、说、读和译各方面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听力材料的选择、话题讨论与演讲、阅读原版医药专业英文文献和翻译技能的提升;并且提供了如何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起来提高英语口语方面能力的实际教案案例。教学案例中学习内容实用性强,学生任务明确,学生完成任务即可获得分数,学生积极性高。师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共同探讨专业知识,优化了师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本文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为药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 戴庆宁.CBI理念与双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15(2):108-109.
[2] 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32(5):35-38.
[3] Stryker S,Leaver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odels and Methods[M].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200-208.
[4] Krahnke KJ.Approaches to syllabus desig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7:65.
[5] 常俊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3(9):36-40.
[6]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1):59-64.
[7] 常俊跃,高璐璐.英语专业初始阶段系统开设“主题式”内容依托课程对学生英语语言发展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17(1):19-28.
[8] 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2009,6(3):40-48,53.
[9] 刘丹,常俊跃.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对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2(1):75-80.
[10] 崔颖.CBI下6T教学法在商务交流技能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2):96-101.
[11] 曾文雄.任务教学法研究及在中国的应用[J].基础英语教育,2005,7(1):34-39.
[12] 刘傲东.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4,34(215):61.
[13] 刘丽娟,张国辉.CBI主题模式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8(下):206-207.
[14] Slavin P.Cooperative learning[M].Boston:Allyn & Bacon,1995:10-18.
[15] Shaw,P.With one stone: Models of instruction and their curricular implications in an advanced content-based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C].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20-25.
[16] 马素英,鲁振国,杨丽娟.对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319-3320.
[17] 宋尔群,宋杨.关于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8(7):67-68.
[18] 邴照宇.高职药学专业英语实用教学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8,24(14):39-41.
[19] 孙莲,常军民,李改茹,等.浅析药学专业化学课程中专业英语词汇的教学[J].药学教育,2006,22(17):29-31.
将文档保存至本地,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