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设计的目的在于作品能够成功地运用到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升品质。其主要的评价标准是作品的创意性与产品化。在中国设计专业教学中,基于传统的设计教学注重设计作品的视觉美感共性而忽略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融合,致使中国的设计长期以来追随西方的设计观念,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设计教学上确立常规教学理论与本土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是要确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底蕴融合的设计教学理念。在本土化设计教学环节中,应该将专业共识理论部分作为专业常识来让学生理解,如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环节,将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创造手法、表现形式等作为共性知识体系来讲解,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个充分的认识,兼顾了课题教学的常规化。而在学生作品创造的环节,将项目具体到某个民族某个地方的某个项目上便于促进本土化设计的创意研究,凸显出教学特色。如“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的家具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某个民族的元素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原始形象的来由、内涵、意义等,同时对元素的形象创造过程都要有一个过程的记录,比如以草图或效果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最后提交的作品就能成为系统的一套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在对共性知识的理解下,不仅从原始元素形象到创造作品形象,以及元素本身的内涵、审美特征等方面都可以呈现出中国本土化设计的特点,教学形式不仅强调结果还注重过程。立足本土化设计的教学不仅要将理论和具体项目捆绑,而且还要在课程实践阶段安排对本土文化研究与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设计阶段深入实地地对传统文化、地方民族元素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让最终创造的作品真正体现本土化的特点。确立常规教学理论与本土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体现在本土项目实践的整体贯穿性上,即每阶段的专业课程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都能和本土特色项目结合起来,每个专业课程阶段都让学生进行一个地域民族元素的考察,学生毕业完成的作品都体现某一地方或某一民族的东西,这样一来,本土化的设计作品将是很系统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明白各个阶段的创造活动以及创造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应对其他地域的设计问题时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能体现出良好的设计能力。比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可以进行分课程阶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比如课程实践以大理白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在“居住空间”课程可以让学生从单体民居居室布局及空间的设计上融入白族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让学生结合白族餐饮空间设计融入白族文化元素“;陈设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结合白族的图案元素进行家具设计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结合了白族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对白族的文化就有了充分的认识,不仅完成了设计实训,也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知,体现本土化设计创造的主旨。

2加强本土元素、符号的深层次挖掘

中国民族众多,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也存在差异,设计作品要具有其民族的典型特征必须对其民族有全面的认识。从目前学生创造的很多‘中国元素’作品来看,很多作品还缺乏深层次的特色与内涵。本土化设计的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在设计考察阶段对本土元素、符号作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在本土化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中,计划部分时间来进行艺术采风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学生在做设计时,运用到的民族元素或了解民族的地域文化等方面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从网络上“拿来”,之后模仿、套用。从这种现象上不难看出,在做本土化设计作品时,没有对本土化元素进行深入的考察与思考分析,缺乏对本土元素、符号的足够收集与整理是脱离设计目的的。因此,在本土化设计的教学中导入考察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分析考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图片资料的收集,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不仅对本土化元素、符号有了深层次的挖掘,也为设计创意的阶段性工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在设计考察环节,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所设计项目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有一个相应的了解,通过网络、书籍的图片资料进行收集,从初步资料对设计项目的本土文化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其次,带领学生深入实地进行细致的学习研究。这个过程,根据项目的不同考察方面可以有选择,也会因设计项目的不同考察周期而有所区别。如面对VI设计项目,学生应从图像符号上面进行考察收集,让学生充分收集本土化的视觉元素资料并进行系统的管理,因为在民族视觉图像方面具有本土文化的视觉元素很多,如民族视觉图像的符号化有图腾符号、图案符号、文字符号、意象化符号等等,这些符号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当地具有典型代表的器物、生活用品、工艺品、绘画、建筑、服装等媒介上。通过元素、符号的实地考察与收集,形成重要的资料,用以创作阶段的取材与加工。最后,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这个过程是学生根据设计项目的考察与资料收集后,需要在众多的资料中反复比较分析,结合创意想法,找出自己认为具有可参考价值或能够运用的图像资料或文本资料,为设计作品的创作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

3注重本土元素、符号的提炼与创新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公共政策学产生于美国,因此其理论体系都贯穿着西方国家的问题,并体现在主流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中。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宗旨是“政策分析与探求美国问题的方案”,并用理性主义决策理论、团体决策理论、渐进主义决策理论等理论分析了美国的刑事司法、健康福利、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政策。反观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尽管也有形式上的“中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体系,但本土化的程度很低,表现为教学内容安排的仿西方化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讲解和“牵强式”举例。教学内容安排的仿西方化通过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学教科书直接体现出来。截至2011年,国内学者出版的公共政策学教材达到106部[3]。尽管数量不少,但其内容构成基本都是西方的公共政策学知识体系框架,有的甚至是西方教材的“翻版”。国内教材的核心内容是“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政策分析”三个板块。如果将这些教材与国外的经典教材对照,就会发现每个部分都有明显的西方“蓝本”:政策系统的“蓝本”是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的《政策制定过程》和迈克尔•好利特、M•拉米什的《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政策过程的“蓝本”是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政策分析的“蓝本”是威廉•邓恩的《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以及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的《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教材的编著者抽取这些内容中的理论部分,隐去西方的背景和案例,用中国式的思维和语言重新编排起来,就成为公共政策学教材的主体框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国内公共政策学的教材都没有跳出上述西方教材“蓝本”的三大板块,再加上一个必要的“公共政策学学科发展”导论,就成为标准的国内公共政策学教材“四部曲”。

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例,国内公共政策学教材对政策过程的讲述完全以安德森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所作的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变迁的逻辑划分为“蓝本”,基本是一个逻辑环节一章的内容篇幅,不同的只是对这些逻辑环节的具体划分和取舍有所差异。这些对公共政策过程逻辑环节的讲述往往占据一本教材的很大比例,有的甚至占到所有章节的80%以上。按照这种框架给学生讲述公共政策过程,学生的常见反映是“过于理想化”,与政策运行的现实过程不符。实际上,西方学者后来将这种方法称为“阶段启发法”,也称为“教科书法”。从这个称呼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理论的批评态度。这种逻辑划分不仅与政策过程的复杂现实不相符,也无法解释阶段与阶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西方公共政策学者全面改革公共政策学教材的内容体例安排,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就完全抛弃了“阶段启发法”的内容体例,而是按照不同领域政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然而,国内的教材在讲述公共政策过程的时候,依旧在西方早期的“阶段启发法”后面亦步亦趋。中国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本土化严重不足还表现为教学方法上的缺陷。一方面,大部分任课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灌输式”讲解,即使不是“照本宣科”,也只是在西方的理论内容上随机添加一些自己的个人观点甚至是经验感悟来作为补充。另一方面,为了弥补“灌输式”讲解西方理论的教学缺陷,近年来很多任课教师尝试学习和引进案例教学,但这些所谓的案例大部分更多地只是“牵强式”的举例说明,还远未达到案例教学的规范。

二、公共政策学教学本土化的途径

从社会科学知识“地方性”(Parochial)的基本属性来看,公共政策学教学本土化的根本途径是公共政策学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因为只有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研究本土化了,才能提供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管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依然是西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本土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在公共政策学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中。因此,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本土化有两个途经:首先是鉴于绝大部分理论知识没有本土化,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辨识并讲述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称之为“西方理论——适用辨明”式教学;其次,紧密追踪公共政策学理论研究的动态进展,及时将那些某种程度能够修正西方理论甚至尝试提出本土理论的成果设计在教学内容中,称之为“西方理论——本土修正”式教学和“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下面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例,对这三种本土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西方理论——适用辨明”式教学在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过程中引介西方的理论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无论是公共政策学的教科书,还是课堂教学,都习惯于机械地讲述西方理论内容,而对理论产的背景脉络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不作任何介绍和分析,其结果是教师对理论的讲述和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只能“生吞活剥”。对西方理论的教学,在讲述内容之前,应该着重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在讲述完内容之后则引导学生思考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例如政策过程理论中的政策网络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政策活动中的行动者及其互动关系构成政策网络,而政策网络的结构和网络中行动者的策略影响政策产出。但是教科书中对这个理论的讲述都是介绍政策网络的概念、类型及其对政策产出的影响。于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就开始在课程作业中大量直接套用,但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地使用了。典型的代表就是将我国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也直接理解为政策网络。虽然西方理论中对政策网络的分类包括“府际网络”,但在我国并非凡是政府之间的关系都能形成政策网络。在这里,必须要向学生讲述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的背景和来源。政策网络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分权体制,即政府结构内部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分权和制衡。即使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也是分权的,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是分权的,而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自治的,在联邦宪法和州宪法规定范围内行使自治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与无权直接干涉地方政府的事务。因此在分权体制的西方国家是存在纵向上政策主张完全相反的“府际网络”。但是我国的政府架构是权力集中体制,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威和行政权力,上下级政府之间无法各自成为独立的博弈主体。即使存在下级政府消极抵制或拖延执行上级政府政策的现象,但难以出现下级政府或政府部门联合形成政策网络提出与上级政府相反政策主张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相互公开对抗的政策网络。因而,必须要注意到中国政府体制的等级制约和权力集中的特点,由于政府间关系在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必须要辨识垂直的“府际网络”的适用性。如果这样给学生讲述政策网络理论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情况下不宜适用或根本不适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政策网络及其功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理论——本土修正”式教学在辨识和讲述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的基础上,任课教师或者自己发现,或者通过其他人的研究发现本土的政策“案例”与已有理论不符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适用性的层面上,而是要将这些发现及时吸纳进教学内容,展示本土“案例”对西方理论的修正和扩充作用,逐渐引导学生思考本土“修正版”的西方理论。例如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多源流”理论。“多源流”理论由美国公共政策学家金登提出,其基本内容是:政策议程的开启和政策变迁取决于政治系统中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当三种源流符合特定的条件并交汇时就会开启“政策之窗”,议题就会提上政策议程从而政策就会发生变迁。其中,政策流中的政策建议需要具备“技术上可行”和“价值(政治)上可接受”两个基本条件。“技术上可行”是指政策方案在法律、行政、财政和具体操作上可实施;“价值(政治)上可可接受”是指政策方案符合既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政策流”才能与其它源流交汇并促进“政策之窗”的开启。但中国本土的案例反驳了“政策流”的标准要求,证明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即使“技术不可行”也可以开启“政策之窗”。典型的案例是2003年“孙志刚”事件中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4]。法学学者提出十分激进的“宪法审查”政策方案当时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如果按照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政策流”中的政策方案“技术不可行”就不符合“政策之窗”开启的基本条件。然而,2003年6月,国务院很快就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实施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不仅开启了“政策之窗”,而且实现政策的重大变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源流”理论源于美国的分权制衡和“否决”体制,政策要出台必须要闯过重重“否决点”,这就要求任何政策方案必须在各种“技术”细节上具有高度的实施可行性,才能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成为正式政策或改革政策。但是我国是党领导下的权力集中体制,越是重大问题和“棘手”的问题,越可能从常规程处理序“转移”到高层或顶层决策机构中去“特殊”处理,也就越有可能实现重大变迁。“孙志刚”事件中法学学者提出的“宪法审查”的“技术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就是一个重大而又“棘手”的问题,因而问题迅速进入了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很快,国务院就“自行”宣布废止“收容遣送”制度,并出台“救助”制度。这说明在我国政治体制下,如果是“价值(政治)上可接受”但“技术上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反而可能会开启“政策之窗”。对于这种方式的教学,首先要向学生客观地讲述“多源流”理论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在中国是否适用,接着详细地向学生讲述“孙志刚”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废除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对照“多源流”理论思考这个案例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教学不仅不至于让学生将“多源流”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政策实践上,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三)“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尝试完全基于中国本土的政策实践和政策案例提出本土化的政策理论。任课教师要充分吸收这些成果,将其设计成“本土实践——本土理论”式教学。典型的代表是陈玲提出的“制度——精英”双层决策模型和王绍光提出的“共识型”决策模型,这两个政策决策模型都是基于本土的重大政策案例而提出的。陈玲基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变迁与重大决策过程的分析,提出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是在“制度”和“精英”两个渠道交互影响下达成“共识”的过程。正式制度层面上形成“政策舞台”,政策问题自下而上按既定程序进入决策层;同时由“人际关系”构成的非正式制度则形成“协商网络”,政策问题自上而下在各类精英之间寻求“共识”;“政策舞台”和“协商网络”两个渠道相互作用,达成并扩散“共识”,就可以完成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样,王绍光和樊鹏基于我国“新医改”政策决策过程的分析提出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由“开门”型参与结构和“磨合”型互动机制两个维度构成,多元主体参与和多渠道协商沟通形成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过程。这两个理论不仅是本土的,而且所依据的事实是学生有所了解的。在讲述的时候可以完全抛弃教材上充斥的西方政策过程理论,首先细致地向学生介绍案例,之后让学生讨论并从中自己概括案例中所蕴含的政策制定方式,然后再完整讲述研究者提出的理论本身,加深学生对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特征的理解。最后,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际关系”、“协商政治”等标志性的本土元素是如何体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以此去观察和分析其它的政策制定事件。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中国“政策试验”的研究,其独特的政策过程直接挑战了“阶段启发法”,这也是政策过程理论教学本土化的可用内容。

从上述本土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是“一体之两面”。教学内容的本土化离不开案例教学和讨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而无论是案例式教学还是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如果没有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作为理论主线,要么是天马行空式的“花边新闻”课堂娱乐,要么是牵强附会地“举例说明”应付了事,难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与教学过多的关注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本土文化教学,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本国的文化了解不多,阻碍其跨文化交际。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缺失的背后原因,而后针对其原因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本土文化;缺失;英语专业;对策

1、引言

我国高校外语界普遍认为,在英语专业中加入文化教学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胡文仲,1999;16)。英语文化教学应该包括目的语和母语两种文化类型。然而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却长期存在重外来文化教学而轻本土文化的传授的现象。英语作为二语引入我国已经数十载,英语教学也从最初的只重视语言形式到现在的语言形式与内涵双项并重。各高校为了增加英语专业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专门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英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与目的语密切有关的相关文化课程。这样一来,通过四年的专业化学习,英语专业学生的目的语的文化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的本土文化却慢慢的从他们的记忆中淡化出来。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侧重目的语文化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本土文化的教学,导致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母语文化了解不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障碍。在与外国人交谈中,当谈到英语文化时,他们都能娓娓道来,但要是涉及到自己本国的文化却说不上几句,就算说得上来那也只是停留在文化表层,至于深层内涵却有所不知。这种怪象的产生源于我国高校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源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教学的缺失与不足。

2、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紧密联系。他们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文化的深刻内涵,文化因为语言得以传播和传承,语言又因为文化的丰富内涵而变得丰富多彩。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文化教学可以使枯燥的语言教学具有趣味性。美国约瑟夫.奈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力量,其力量的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全体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语言则是文化的外壳,是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萨丕尔在其《与言论》中说到“语言有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种族(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语言也离不开文化而存在,这就是说不脱离社会而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既然语言与文化如此密不可分,那么语言教学能离开文化教学吗?

3、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缺失的现象及原因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往来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与日剧增。现如今许多国家把文化作为本国的软实力向世界推广,尤其是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的推广。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忽视自己本土文化的传授,则会忽略文化的传播功能。教学中老师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教授,学生就无法了解自身文化核心价值,更谈不上掌握,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皈依以英美为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然后学生就会慢慢的远离甚至摈弃自己的本土文化。长期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3.1不合理的课程设计导致本土文化的缺失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英语文化的教育,同时也要把我国优秀的文化向世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很多高校中,情况确是“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一英美文学文化为背景和核心内容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而有关中国文化和习俗的内容几乎微乎其微,几乎不涉及”。[1]由此可见,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目的与文化教学与本土文化教学存在严重的不对等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也无法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所以,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会导致学生缺少本土文化的输入,造成学生本土文化的缺失。

3.2学生和老师本土文化意识不强

英语教学中导致本土文化缺失的原因还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上。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学过很多关于本土文化知识的内容,上了大学选择英语作为其专业,应该是以讲授英语的文化为主,没必要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哺育学生的本土文化上。老师有这样的想法其原因有:一是老师觉得学生专业化的学习时间不多,课堂时间有限,倘若还将时间花在讲授本土文化的知识上,那么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将会减少,这样就无法达到相关要求。二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本土文化素养不高。这两个主要原因导致英语老师课上极少涉及本土文化的传授。而至于学生本身,据调查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母语就是汉语,况且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学习汉语,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已经挺多了,上了大学选了英语专业就想一心扑在学好英语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将课余时间花在看外国名著,学以英美为主的西方文化,极少有同学看涉及自身文化的书籍。老师和学生对加强本土文化素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的缺失。

3.3.教材本土文化的缺失

教材是学生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众观英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发现,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等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我国优秀文化及风俗习惯,它们在选材和内容上大都是以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人文等文化为主,以至于学生无法从教材上学到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这种只片面的注重介绍和引进目的语文化,而不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介绍和传播的教材设计,使本土文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学生和老师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不深,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逐渐超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这在客观上造成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的缺失。

4、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

语言和文化是彼此渗透的,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出的是文化内涵,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本土文化的渗透能更好地使英语学习者更好的接受英语、学习和理解英语。刘润清教授说:“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2]因此,英语专业的本土文化缺失现象要尽快改善,这样才能才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4.1.改变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方式

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各高校要合理协调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重视目的文化的输入而轻视母语文化的传授,适当开设有关母语文化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契在其《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提到,在谐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集中语言及文化之间翰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各高校要改变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设计多元文化课程以期增加学生的本土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要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相关内容,同时可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去选择教材的内容。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既符合大纲对文化传播的要求,也可以改变学生本土文化缺失的现象。

4.2.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及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应自觉增强自身的本土文化意识,注重对母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同时还要加强对我国优秀底蕴的正确认识,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要有传播本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不要在学习英语之后抛弃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英语专业的学生要知道,学习英语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为了更好的传播我国的文化精髓。而英语老师一方面要意识到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文本文化缺失的严重性,要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本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文化,向学生传授我国的本土文化,培养学生利用其专业知识来表达本土文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要增加自己本土文化的知识和素养,课余时间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增强自身的文化涵养,从而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教授给学生。老师的文化素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英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本土文化知识的积累。只有师生双方都尽心尽力,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才能早日解决。

4.3.中、英文教师相互交流

中、英文老师之间多沟通与交流既可以增进老师间的感情交流,交流教授本土文化的经验,还可以促进教法的交流与学习。与语文老师多交流,英语老师一方面可以从语文老师身上学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增进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语文老师在文化教学上的传授方式。与有数千年教学史的语文教学相比,英语作为第二门语言在我国教授的历史只是语文教学史的冰山一角。所以,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中、英文老师文化教学交流会,这样一来老师们可以相互借鉴传授文化的经验与模式,同时还有助于开创新的文化导入方法与模式,以便能更好的向学生教授本土文化知识,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培养他们的文化归属感。

5.总结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各国间的文化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方式正在慢慢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因此,英语专业学生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本土文化知识素养,树立本土文化荣誉感。同时还要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积极主动的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习英语仅是为了学习英语文化的精华,同时还要把我国的文化向全世界传播。所以本土文化教学必须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否者英语专业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就无法得到改善。(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传输的双向性一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53-55.

[2] 刘润清.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0.

[3] 克拉姆契.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1.

[4] 赵凤玲.论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4-95.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优势

一、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在本地的缩影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是以分布于各个地域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各地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些文化纯粹属于地方性质的,有些虽然存在于本地,但它的内容却是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比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西安秦陵兵马俑,山东曲埠孔庙,湖南永州舜帝南巡九嶷山、浯溪碑刻《大唐中兴颂》,等等,看似小地方、欠发达地区的文物,其实蕴含着我们国家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学问。为此,我们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梳理积淀在永州地区的文化资源。

湖南永州古称零陵,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永州一本书”。一是历史名人名事繁多且层次高。有中华始祖之一的舜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书法草书之源的怀素,理学鼻祖和道学宗师、湖湘文化之源的周敦颐,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届核心领导人李达,叱咤风云、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等。二是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且档次高。很多文化表面上属于永州,其实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比如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廉洁文化、碑刻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达两千多处,被国家、省、市、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永州地方文化在两千多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但作为永州文化主流的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等等,或多或少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作为所在地方高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是优秀文化哲理深刻且立意高。既有舜帝南巡的德孝文化、柳宗元遭贬谪受挫后的民本思想、周敦颐出身贫寒展现的清廉正气君子形象、浯溪碑刻蕴含的爱国强国梦想文化,也有近代革命志士精神风范和工农红军转战永州的红色文化:李达――宣传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建党先驱;李启汉――为真理而“把牢底坐穿”的大无畏精神;陶铸――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一生及“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无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五次转战永州、艰苦奋战的长征精神等。梳理这些积淀在永州却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的优秀文化,发现里面包函着大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子,我们可以随手可得。

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功效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科学迅猛发展,经历了高考“黑色六月”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微妙复杂的心理。

一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国家非义务教育收费教育改革后,大学生普遍承受来自经济、知识技能汲取、爱情、就业、人生定位等方面的压力:“毕业即过时”的知识技能更新、“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浪漫爱情与现实问题的背离焦虑、社会问题与书本知识的脱节困惑,让曾为“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确实不容易。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导致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使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为此,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势在必行,以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学生工作关键的一环。

二是需要心理辅导、调试和健康教育。心理学表明,思想心理是个人心理的重要方面,思想心理素质与能力、身体、文化等素质等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素质平面,而人的思想心理素质在素质平面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性指向作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予以重视、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优秀文化支撑。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文化传承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文化与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和意识力量。同时,文化又是受价值观念引导的体系,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价值观,文化满足的是价值标准的需要,因而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第一,开设地方文化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例如,根据永州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舜文化研究》、《柳学文化研究》、《理学文化研究》等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等,这不仅可为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也是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进行更积极的尝试。

第二,开设地方文化专题讲座。专题育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永州本土高校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聘请专家开设地方文化系列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熏陶,使之成为本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

第三,编辑地方特色教材。地方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广大教师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和相应课程及教材建设,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永州地方文化课程教材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进行补充,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

第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对高校所在区域文化缺乏了解和感受。因此,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街道等,可让他们亲临其境,了解永州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永州的开放发展进程,领略永州风土人情,感受永州民间文学艺术等,从而使之对永州地方文化有更多的感悟,并上升到理性的沉思,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五,营造文化氛围平台。这包括举办地方文化专题展览、建设专题网站,拍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出版宣传读物等,利用传播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使大学生受到永州地方文化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地方优秀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心理的凝结,心理是文化的驱动,文化载着价值观。“文化是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也是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确评价、有意义地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1]

第一,“德孝”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始祖舜帝以德、孝闻名于世,南巡苍梧之地、归葬九嶷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构成了舜文化的核心价值。这是教育学生孝顺、有德性的绝佳材料。在永州宁远县城南,舜帝南巡归葬陵庙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数成千上万的华夏子孙前来祭拜。“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是《史记・五帝本经》的记载。舜帝是道德文明始祖,九嶷山成了中华人文始祖之一舜帝的长眠之地。舜帝推崇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推行“以和为贵”,舜文化之魂可为“德为先,重教化”,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和谐共处。因此,《韩非子》记载:有争地盘的,“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有争水面的,“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有争陶地的,“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牟”。此外,《尸子辑本》、《淮南子・修务训》也有类似记载,都表明舜到哪里,哪里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第二,“和合”中庸的调节。舜文化的和谐催生了阳明山“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建立和谐、友善、亲密、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反之,不和谐、紧张、敌对、消极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是有害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完善,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永州本土高校要善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舜文化这种独特的为人处世观,强化对大学生“和谐人际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优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16-03

一、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在本地的缩影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是以分布于各个地域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各地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些文化纯粹属于地方性质的,有些虽然存在于本地,但它的内容却是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比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西安秦陵兵马俑,山东曲埠孔庙,湖南永州舜帝南巡九嶷山、浯溪碑刻《大唐中兴颂》,等等,看似小地方、欠发达地区的文物,其实蕴含着我们国家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学问。为此,我们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梳理积淀在永州地区的文化资源。

湖南永州古称零陵,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历史悠久,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永州一本书”。一是历史名人名事繁多且层次高。有中华始祖之一的舜帝,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书法草书之源的怀素,理学鼻祖和道学宗师、湖湘文化之源的周敦颐,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第一届核心领导人李达,叱咤风云、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等。二是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且档次高。很多文化表面上属于永州,其实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比如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廉洁文化、碑刻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达两千多处,被国家、省、市、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永州地方文化在两千多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但作为永州文化主流的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等等,或多或少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作为所在地方高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是优秀文化哲理深刻且立意高。既有舜帝南巡的德孝文化、柳宗元遭贬谪受挫后的民本思想、周敦颐出身贫寒展现的清廉正气君子形象、浯溪碑刻蕴含的爱国强国梦想文化,也有近代革命志士精神风范和工农红战永州的红色文化:李达――宣传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建党先驱;李启汉――为真理而“把牢底坐穿”的大无畏精神;陶铸――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一生及“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无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五次转战永州、艰苦奋战的长征精神等。梳理这些积淀在永州却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的优秀文化,发现里面包函着大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子,我们可以随手可得。

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功效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科学迅猛发展,经历了高考“黑色六月”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微妙复杂的心理。

一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可小觑。国家非义务教育收费教育改革后,大学生普遍承受来自经济、知识技能汲取、爱情、就业、人生定位等方面的压力:“毕业即过时”的知识技能更新、“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浪漫爱情与现实问题的背离焦虑、社会问题与书本知识的脱节困惑,让曾为“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确实不容易。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导致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使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为此,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势在必行,以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学生工作关键的一环。

二是需要心理辅导、调试和健康教育。心理学表明,思想心理是个人心理的重要方面,思想心理素质与能力、身体、文化等素质等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素质平面,而人的思想心理素质在素质平面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性指向作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予以重视、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优秀文化支撑。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文化传承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文化与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和意识力量。同时,文化又是受价值观念引导的体系,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价值观,文化满足的是价值标准的需要,因而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四是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有优势与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的,伴随着一定的民族传统、民族习性和审美观念而显现出独特性,对本土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作用:(1)贴近。除少数地区以外,新世纪以来我国基本上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校,地级市的面积一般是1~3万平方公里、人口几百万,运行模式是市区向县区农村辐射,所以在市区就读的大学生了解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并不难。(2)亲切。本地优秀文化常常积淀于口口相传、遗迹之中,很大部分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许大学生的亲属就能娓娓叙来,用家人、亲戚所感知的文化来劝导大学生、疏导思想情绪,胜似家庭教育,亲切和蔼。(3)自豪。把本地优秀文化挖掘、展示出来,特别是联系中华民族的“大文化”来审视本地“小文化”,联想中小学、大学教科书提及的事件、典故来观察本地文化实现“以小见大”,当地大学生会豁然开朗,感到由衷自豪。(4)吸收力和感染力强。随手拿来、随时可见的优秀文化经过加工、透视、联想以后,伴随着家人共鸣、社会反响,用它们做心理健康辅导材料,学生肯定能记忆犹新、内心感触不小,甚至有时起到四两拔千金的功效。

可见,如果能“跳出永州看永州”,“润物细无声”地把这些优势文化从本土层面拓展到国家民族层面来认识,利用它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独特优势作用。

第一,开设地方文化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例如,根据永州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开设《舜文化研究》、《柳学文化研究》、《理学文化研究》等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等,这不仅可为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也是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进行更积极的尝试。

第二,开设地方文化专题讲座。专题育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永州本土高校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聘请专家开设地方文化系列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熏陶,使之成为本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

第三,编辑地方特色教材。地方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广大教师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和相应课程及教材建设,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永州地方文化课程教材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进行补充,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

第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对高校所在区域文化缺乏了解和感受。因此,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街道等,可让他们亲临其境,了解永州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永州的开放发展进程,领略永州风土人情,感受永州民间文学艺术等,从而使之对永州地方文化有更多的感悟,并上升到理性的沉思,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五,营造文化氛围平台。这包括举办地方文化专题展览、建设专题网站,拍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出版宣传读物等,利用传播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使大学生受到永州地方文化的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本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地方优秀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心理的凝结,心理是文化的驱动,文化载着价值观。“文化是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也是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确评价、有意义地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1]

第一,“德孝”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始祖舜帝以德、孝闻名于世,南巡苍梧之地、归葬九嶷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构成了舜文化的核心价值。这是教育学生孝顺、有德性的绝佳材料。在永州宁远县城南,舜帝南巡归葬陵庙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数成千上万的华夏子孙前来祭拜。“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是《史记・五帝本经》的记载。舜帝是道德文明始祖,九嶷山成了中华人文始祖之一舜帝的长眠之地。舜帝推崇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推行“以和为贵”,舜文化之魂可为“德为先,重教化”,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和谐共处。因此,《韩非子》记载:有争地盘的,“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有争水面的,“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有争陶地的,“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牟”。此外,《尸子辑本》、《淮南子・修务训》也有类似记载,都表明舜到哪里,哪里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第二,“和合”中庸的调节。舜文化的和谐催生了阳明山“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建立和谐、友善、亲密、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反之,不和谐、紧张、敌对、消极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是有害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完善,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永州本土高校要善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舜文化这种独特的为人处世观,强化对大学生“和谐人际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亲民爱民、自强不息精神的驱动。柳宗元、怀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在朝廷政治上形同囚徒,老母病故,爱女早夭,五年内连遭四次大火,天灾人祸,饱经摧残,柳宗元未老先衰,百病丛生。但他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通过了解民情,发愤著述,从事文学创作,让不长的一生留下了近700篇诗文。谪居永州十年,恰恰是柳宗元思想最成熟、创作大丰收的十年。联系现实,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人们的追求有时总会与现实背道而驰,每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总会遇到障碍和干扰,这就是挫折。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顺、身体上的不适、同学间的摩擦、恋爱中的波折、就业中的失意,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挫折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在这个方面,永州地方文化中有非常成功的思想和实践值得借鉴。唐代狂草书法第一人怀素,是永州人,他勤学苦练书法的精神使人叹为观止。由于家境贫寒,连书写的纸张都买不起,只好在寺庙墙壁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后来用木板做了一个漆盘和一块漆板,在上面练字,写了擦、擦了写,久而久之,竟把盘子都磨穿了。“弃笔成冢,盘板皆穿”,怀素这种勤学苦练精神和不辞辛劳、千里求教的毅力及练就的草书风格,为世人所钦佩,成为书法史上与张旭齐名、引领一代的草书法家,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因此,本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柳宗元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地奋进、怀素锲而不舍地进取的博大精神,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之中,学生就会形成只有具有刚强意志人生态度的人,才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获得成功的思想意识,而不是坐享其成的社会市侩思想。

第四,理学文化的激励。周敦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道学宗师、思想家、哲学家,“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是廉政廉洁的典范、清正象征,而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语)。体现周敦颐修养观的《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是历代帝王治国、百姓持家、君子修身的典章。尤其是《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周敦颐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坦坦荡荡,不攀附权贵、趋炎附势,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绝好素材;周敦颐出身贫寒家庭,自幼丧父,勤奋读书,从道县农村奋斗出去、最后实现“小小鲫鱼敢在黄河起浪”的成材之路,无疑对家境寒酸的大学生有示范作用,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刻苦进取的精神,摈弃自卑自大、依靠关系的腐朽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认为“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剧,现在很大程度上已转为“出生豪门、少年得志、飞来横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再次转型的加快,民主意识、公平理念的加强,“穷不过三代”,“拼爹”、“拼官”的情况越来越少,贫寒家庭出人才、出成果是一个现实问题,周敦颐成材之路给大学生提供了可鉴的路子。同时,周敦颐的“理性命”三范畴在批本体论上联结了性与命,解决了理学“人是什么”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所以,周濂溪关于“性命合一”的心理发生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特殊意义,因为心理发生观是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揭示了心理属性和来源。可见,用理学文化精髓激励永州高校学生的情感、毅力,是难得的材料。

第五,红色文化的滋润。永州是红色文化十分丰厚的地区,境内出现了很多党史人物、革命志士和军事活动,有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英勇捐躯的“黄埔第一杰”蒋先云、革命女英雄何宝珍,以及李启汉、陶铸、江华等。陶铸同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情操、“松树的风格”及中国工农红军多次转战永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永州市高校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佳素材,对大学生某些价值观扭曲、社会弊端跟风、参与非物质利益、好吃懒做等非健康心理活动,有相当的针对性。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先民在千百年的摸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三少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三少民族”自身以及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知识的殿堂,也应当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将民族文化传承给少年儿童。学校利用音乐教学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实现“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途径之一。让少年儿童接触少数民族音乐,对少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无疑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活动。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有这样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唱歌与说话都同样的自然,通过唱歌这一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能够使孩子们的歌喉日臻完美。而在众多歌曲作品中只有美好的民族艺术才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这里是家乡,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柯达伊的“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少数民族的活力与魅力,向往着近距离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更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音乐的魅力正在于无需更多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相通、精神引领的效果。因此,如果说,音乐是“心灵鸡汤”一点不为过!

二、萌发少年儿童对“三少”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音乐是伟大的心灵艺术。通过“三少民族”民歌音乐乃至内蒙古草原、山林、渔猎等文化可以看到音乐的内涵与其艺术形式自是相互关联,这无疑对孩子们音乐欣赏趣味的形成确起到了熏陶默化的铸就作用。“三少”民歌内容多为讲究温厚、质朴、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豪放、宽容、朴实、诙谐的整体性格特征。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出现得到了公众及社会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可以说,草原文明不仅具有传承性且极具开放性。孩子们的演唱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草原文化之传统,是没有年龄与经历、没有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是古老民族纯净生活的反映。孩子们给人们以艺术灵感的童谣,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也给予了现今人们以青春的活力!

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授课前,我将三少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例如,三少民族的服饰、居住、饮食文化以及他们的歌曲风格、舞蹈特点等。并且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聆听了《勇敢的鄂伦春》、《鄂呼兰,德呼兰》、《梦中的额吉》等歌曲,欣赏了达翰尔族舞蹈《鲁日格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音乐是最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语言。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音乐的感召,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三、丰富音乐认知、扩大少年儿童的想象空间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学生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过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使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少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少儿阶段通过音乐的母语获得的音调积累,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使其获得音乐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认识对儿童的想象力拓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等同于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有着美丽神秘的

转贴于

传说故事,在故事铺垫下,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更加深入,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1.1本土化和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土原有文化相互碰撞、沟通、融合并形成新的本土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这是与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既相联又相区别的概念,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和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两种状况和两种过程。由于中国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在移植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乎是西方近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翻版,所以,这里所谈论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

1.2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特色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在教育实践历史基础上形成的、经历代流传的教学思想体系。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是指以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为基础的、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与教学思想体系。

2课程与教学论为何要本土化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的、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国际化绝不等于全面外化(全盘西化),而是要体现民族化和平等。在引进外国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P全盘照搬,不顾实际。翻开我国出版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书籍,内容里充斥着国外的教育理论与学说。不分“土壤”、“气候”的移植,难免有“南橘北枳”、“食洋不化”之虞。

Q削足适履,失去自我。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纳入西方课程教学思想的体系中,好像只有这样才成为真问题的研究,才显得有真水平,才是真科学。这种做法就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失却了本国文化根脉、丧失了自身特色。

3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构的内容

3.1本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创造性改造

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是反映了课程教学活动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实践指导和理论借鉴价值的东西。

3.2本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

20 世纪以来,我国在引进外国各种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课程与教学实际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涌现出多种课程与教学思想。

3.3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本土适切性改造与转化

近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应当说,这些外来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引入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进国外的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曾经出现过的偏差,需要对其进行语境和文脉的分析与追溯,寻求适应和切合中国文化根脉和教育实践的契合点,并且进行话语和范式的改造与转换,使其真正中国化而成为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论。

3.4本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建构

长期以来,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我国秉持以“教学”而非“课程”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着眼于“学”而非“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不是从纯粹“理念”或“概念”(范畴)出发,而是从实践“问题”或“实用”出发。

这种以解决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的n程与教学论与建立在思辨、实验和逻辑理性、哲学范畴之上的课程与教学论完全不同,正是我们所急需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应当而且必须植根于本国文化教育传统的根基,实现理论体系、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4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

4.1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必须首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精华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机构成部分,使课程与教学论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

4.2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

所谓“借鉴”,包含两层意思:借鉴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借鉴发达国家现行课程与教学论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建构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为优化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和理论建设提供参考。

4.3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建设,是从实践问题出发还是从理论范畴出发,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必须正视的取向和转向的问题,即能否建立起具有传统文化根脉的、本民族的课程与教学论话语体系,并由此介入当下课程与教学生活,从而发挥其无可替代的指导功能,是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工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森林,欧阳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2] 王策三,王荣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

[3] 张培青.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48.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教育学的“学习与借鉴”阶段:中国教育学的“启蒙”20世纪初,“教育学人”就不断的介绍和翻译一些外国的教育论著,传播和推介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石佩臣指出:“在1901年已有教育学著作出版。日本的牧濑五一郎著,王国维译《教育学教科书》和日本能势荣著,叶瀚译《泰西教育学》在中国已经翻译出版。”后来,外国教育学陆续登陆中国,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后来对中国教育学影响比较深远的凯洛夫《教育学》等也日益得到我国学者的推崇,为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打下了基础。尽管此阶段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也有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初期我国学者所编著的《教育学》之类的教科书也都更多的是学习与借鉴。

(二)教育学的中国化阶段:中国教育学的“成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教育学逐渐迈出中国化步伐,学者对教育学的探讨和研究开始科学化,逐渐思考教育的本质问题和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关照教育学,出现了南京师大的《教育学》以及华中师大等编写的《教育学》以及后来一系列的《教育学》,同时,教育学研究方面的期刊、杂志也逐步创刊,包括《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而且硕士点和博士点也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推动了对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建构阶段:中国教育学的“消沉”在21世纪初,伴随着教育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一场席卷神州的基础教育改革将中国教育学推向了风口浪尖。当代多种理论被嫁接和融合进教育学学科中来,如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不同的理论被装入到教育学“大框”中。在此阶段,很多学者对教育学开始认为教育学的发展前景持“消沉”的态度,并认为教育学遇到了困境与危机,如杨小微提到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百年曲折、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的发展危机。”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的终结”。

(四)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教育学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既联接着教育理论,也关系到教育实践。要解决我国的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与矛盾,需要教育学的理论指引,因为“知行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理论是实践的向导,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阶段更需要对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也离不开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未来的教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实现教育学的本土化,需要其构建个性化和特色化,一方面发挥其在指导教育改革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能在多元文化视野中“走出去”,实现中国教育文化的“输入”,而不只是一味学习他者智慧,而是达到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合作与对话,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教育学本土化的必要性

(一)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教育学本土化,是教育学学科科学化的体现。在我国教育学学科科学化发展进程中,没有对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构建,就不能适应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一直以来,教育学专业为什么被其他专业“看不起”,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大学里,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教育学“不够专业”。为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其学科科学化,我们需要积极去建构本土化的教育学,促进其更“专业”。

(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我们都认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确,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是学习与接受本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经验,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翻译与推介别人的教育理论等,可以称之为“教育的输入”,另一方面是“教育的输出”,即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介绍给他国,让其学习,如到外国办孔子学院,让其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等。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接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了世界教育大国,但面对激烈的国际化教育竞争,如果不能体现我国教育理论优势或者教育理论落后于其他人,那么,我们就很难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未来。”的目标,也不能立足于世界教育之林。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学的本土化构建,振兴中国特色教育,才能有机会同他国进行较量。

(三)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不断形成教育学知识与理论,从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更多的教育实践困惑是缺乏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来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尽管有许多外来的教育学理论,却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因此,构建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模式等教育理论即教育学的本土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四)解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面对我国现实中的教育问题,诸如教育公平问题、考试问题、有效教学与教学质量提高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等等深层次的教育矛盾与困境,都需要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来指导。而这些教育学理论就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也就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教育学理论,因此,教育学本土化是解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中国的教育学如果不去研究这种种带中国特色的教育行为,而只是简单地把其它国家、民族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移植过来,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五)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在今天教师为什么没有像医生、律师那么受到应有的尊敬,没有成为一种专门职业,而总是徘徊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准专业”边缘,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在于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不够。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行业不需要更多的教师专业性知识,而只要把学科专业学好就行,于是,教师岗位的可替代性就大。倘若教育学本土化建设够好,教师需要掌握很高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具有教师资格,那么,教师专业化程度也能提高,从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会得到一定提高。

三、教育学本土化的困境

(一)教育研究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差教育学本土化期待将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合二为一”,加强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以及文化重构。但是,教育研究者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缺乏文化选择意识,没有对于文化的冷静思考,没有对外来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恰切的选择,也缺失文化选择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往往是“全盘接受”,认为只要将外国的教育学理论引进过来就行,其实这恰恰导致了自我的迷失。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将更多的外国教育学理论引进过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教育学理论的“泛滥”,以至于在教育学中到处可见“××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没有对这些理论进行选择,从而没有找到适合本土化教育学建设的路径。

(二)大学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割裂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上学识丰富,学历高,理论修养好,但是出现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无知”或者“不屑一顾”,从而使大学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显得“很玄”,是“形而上”的东西,与之恰恰相反的是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战斗在“第一线”,对其实践领域“了如指掌”,谙熟其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不足,但他们缺少更高的理论支撑和理论素养,没有办法将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拔高到理论层面。这样一来,出现大学搞一套教育学理论,而中小学搞一套教育学实践,以至于教育学理论剥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实践也离开教育学理论指导,导致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学实践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形成“两张皮”。

(三)教育家的缺席因为教育家是“追寻和守护教育的普遍价值并把这些价值贯彻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人,是把教育理想转变为教育现实的人。”一方面,教育家能将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能从教育实践中生成教育理论。因此,教育家在为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但是,中国有的是教育学家,教育学者,教育学工作者,而真正意义上称得“教育家”的人却不多。可见“教育家”的缺少,是对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伤害”。

(四)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我们注重比较教育研究,更注重国外的教育理论的介绍和引进,更加注重“洋味”的东西,而缺少对自己教育传统和教育文化的思量和研究,尽管很多学者在做比较教育研究,但是只有国外教育理论的介绍,对于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消化与重新发掘,缺乏对其现代性的理解及建构,因此,教育学研究出现外国教育理论消化不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缺失,现代本土化教育理论没有构建,从而形成杂乱无章的局面。(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困境教育学本土化,要从研究方法上进行突破,然而一直以来,研究方法几乎都是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强调思辨性的逻辑思维,在外面教育研究方法的冲击下,诸如一些质性研究方法,叙事研究、课堂观察、人种志等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进入教育领域,从而出现解释主义研究方法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之间的互相对立和矛盾,以至于相互轻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看不起思辨主义研究方法的只是玩文字游戏,缺少科学的数据支撑;而思辨性倾向的研究方法者看不起实证主义研究认为其缺少理论思辨。实际上,“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对立长期左右着教育研究,这对立来源于对教育本身的片面理解。”

四、教育学本土化的策略

(一)加强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教育学本土化建设中,“教育人学”需要进行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面对全球范围内如此多元的教育学理论,我们该何去何从,“教育学人”需要具有文化自知之名,进行已有教育文化上的自觉,在自觉的基础之上能实现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优势与不足,诸如我们也有“因材施教”的孔子等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对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我们需要发扬和当代转型,从而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在自觉和自信的基础之上,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采取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进行教育学理论的建构,从而达到文化自强,实现教育学的本土化。

(二)解决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我们知道,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阻碍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重新建设,去寻找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的过于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积极采取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从而创新教育学研究方法,实现本土化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建构。因此,“教育学术界应当超越封闭的方法范式,以实现以下三个转向:从封闭到开放,从控制到解放,从霸权到民主。”通过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与重构,来实现教育学在理论与实践中的突破,从而推进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三)推动教育学研究的去功利主义教育学研究的功利主义,一直备受诟病,也是教育学本土化的一个障碍。因为许多“教育学人”做研究就是为了“名”和“利”,有些就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没有考虑到教育学研究不是一次性事情,而是需要长期进行研究的过程。但在我国却存在有些“教育学人”为了申报课题而放弃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有些则为了更快的出论文或者出书而不负责任地进行“研究”,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学研究成了教育学本土化的“绊脚石”。因此,在进行教育学本土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推动教育学研究的去功利主义,加强教育学研究的“本色”研究。

(四)促进教育学专业期刊的文化舆论导向教育学专业期刊的舆论导向对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也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加以重视。当前,我国教育学专业期刊诸如:《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全球教育展望》、《比较教育研究》等等都是专业的杂志。国内的这些期刊需要对教育学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一方面对“教育学人”的研究兴趣以及方向起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对广大“教育学人”的阅读和思想启迪起到指引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国内的教育学专业期刊在促进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方面的贡献。

(五)发挥教育的民间力量民间力量是一种官方所不具有的特殊力量。一方面,民间力量能给予教育实践更多的支持,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教育投入性的参与,适应教育本土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能给教育实践带来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能彰显本土化教育特色。正如学者指出“引入民间力量改革被政治权力严重渗透的教育体系,这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所以,教育民间力量的参与,能给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带来本土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具有民间性和本土性。

(六)利用教育改革的契机教育改革是改掉过去的落后行为习惯和思维范式,革除已有的不良文化和心理,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如新课改提出“六个改变”可见,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实践,而且也是教育理论体系的重构。改革是在“先破后立”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传统教育学理论进行现代性改造或者转型,对外国教育学理论进行引进和学习进行本土化重建。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一)激活学生认知兴趣,提高理论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内容多、课时总量偏少、大班集体上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现实困境。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师一言堂灌输,就教材讲教材,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失去学习了解理论的兴趣,甚至反感排斥。高校周边的本土红色文化往往是学生熟悉或听说过的,他们对发生于当地的名人大事有着天然的好奇、亲近和接纳感。教师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这种乡土亲近感、地域零距离及“红色教育直观生动、感染力强”[3]的优势,把本土红色文化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有效化解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的尴尬,拉近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激活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兴趣,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拓展教育教学方式,增强理论自觉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质、高尚道德修养、良好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优良素质的形成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教化,而红色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品格养成教育于一体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4]。挖掘内涵丰富、价值恒久的本土红色文化,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拓展创新教学方式。例如,改变课堂单一讲述法,用多媒体技术以影像、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当地革命历史人物事迹,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震撼冲击;鼓励学生课前搜集地方红色史料并在课堂上讨论,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过程中给学生以精神教育;改变坐而论道、足不出户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直观感受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足迹。这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本土红色文化的精神气质与力量得到彰显和印证,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自觉自信。

二、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本土红色文化的特色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现。

第一,提高价值认知,形成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保障机制。思想上是否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本土红色文化能否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保障。因此,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认知,对红色文化研究提供配套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制订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创设有利于本土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良性大环境。例如,增加课题研究立项,鼓励教师整理研究红色文化资料,并将成果纳入奖惩考核机制;主动联系地方红色教育基地,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实行免费开放;对红色实践考察活动在车辆安排、时间调整、经费来源等方面予以支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等。这些措施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效机制保障。

第二,提升教师素养,打造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优秀团队。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育人功效,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团队。首先,教师应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所教的理论能“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其次,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在远离红色文化时空的当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消解学生的精神困惑,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持续深化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能力。第三,教师应有团结敬业态度和对理论的长期研究精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分散,研究力量薄弱,要形成系统规模的教育教学体系,仅靠个人一时的兴趣热情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教师具备教书育人的端正态度、长期钻研的耐性、团队协作的努力、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红色文化才能够创造性地融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并永久传承和泽被后世。

第三,立足基础阵地,改革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阵地和主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一言堂灌输模式,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高校教师可以先极富创意地导入当地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抓住学生眼球,点燃学生激情,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心驰神往,然后,再适时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问题。

第四,加强实践环节,营造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软性环境。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利用地缘上的优势与便利,一方面积极扩展校外红色实践渠道,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革命品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红色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接受最直接的教育和锻炼。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内红色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为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软性文化氛围。

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旨和根本所在。面对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受到冲击与挑战的严峻形势,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需要坚持和突出正确的导向性。这种导向性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土红色文化素材的运用,教师必须严肃把关,充分搜集和严格筛选红色史料,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其导入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服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

(二)适当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红色文化的选材与运用,要注意适当、适度和因地制宜。第一,本土红色文化素材要真实可信,涉及的红色人物和故事必须确有其人其事。教师引用例证时不能掺杂个人乡土情结,绝不信口夸张或随意编造,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奉行严谨求实的态度,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客观、全面地考察,不溢美,不掩恶,不苛求,不以偏概全。第二,教师引用具体的红色故事来讲透重大理论问题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是辅的,只可适度,不宜喧宾夺主,要防止偏离、背弃主题。第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根据高校地域条件、资源特色、经费状况等具体情形,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三)整体性原则

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规范、持续、健康地开展,需要高校各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高校各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制定制度,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本土红色文化教学与实践活动,避免混乱无序、重复浪费情况出现。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适当增加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课时。第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难以胜任的,可以纳入如历史、文学、旅游等其他专业课教师及乡土特色人才、校外同行专家,组成专兼具备的人力资源库。第四,形式与效果统一。科学规范的考评监督机制,是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流于形式的深层保证。于教师,学校要建立激励考评机制,使教师有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更大的工作动力。于学生,要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提交的论文或调查报告综合评定成绩。

(四)合力性原则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路径

面对席卷世界的民族化大潮的来袭,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发展的冲突与融合与之俱来。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路径面临莫大的机遇与挑战,值此高等教育的分野与两难选择之际,以更富人文性的本土情怀关注民族本土化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新知,并使之最终转化为民族本土化教育成果,这是每一位肩负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之责。深入梳理民族本土化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所在,失去高等教育的民族迟早会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实际意义上的附庸,目前,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民族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作者:赵观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

[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

[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

[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06):9-10.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本土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孙月华(1971- ),女,宁夏灵武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42-02

在教育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民族、历史、文化等客观实际情况的认识是一致的。2012年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道德教育专题学术会议”上,学者戚万学指出:“当前中国道德教育应以中国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为根基,以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流变和转换为依托,树立道德教育的本土文化品格,找寻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循序渐进地实现植根于自身文化脉络中的再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也应当遵循戚万学提出的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以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固、持续发展。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化品格是文化内容中包含思想道德情感在内的知情意的精神境界。本土文化由于是植根于本民族的、深藏于民间的,具有民族传承性、继承性、典型性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因此,本土文化品格更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征和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什么要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必要性、可行性的因素:

1.本土文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但现实要求必须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传承的民族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充斥着人们的头脑,给高校传承民族的本土文化带来了影响。很多人崇洋,对本土文化开始淡漠;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受到多元精神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影响,发生了价值观的扭曲和畸变。很多人对传统的、民族的东西不屑一顾,对本土文化持怀疑甚至拒绝的态度;另外,当前一些理论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片面追求创新理论、忽视研究和利用本土文化这一根基资源的问题。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可比拟的、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这些特征的本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缺失,存在着自觉和自信的缺乏,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关注。

2.本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文化内容具有朴素内容的基础层次和理论认知的较高层次。本土文化是最基础的文化层次,它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是人民大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积淀而成的特定的本地文化、区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是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日常起居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思想情操,体现在大众生活礼俗、婚丧嫁娶、尊卑情感、族规民约之中,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文化成分。虽然本土文化是未经文化精英加工改造的原生态文化,但它却具有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经典,经历了民族文化的积淀、现实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本土文化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值得挖掘、研究和有效地利用。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众多的名人文化,亦有不胜枚举的景观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还有众多的现代文化、奇特文化等,这些都是培植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感悟能力的不竭资源,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本土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中,容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产生深刻影响。本土文化植根于民族生活中,人们十分熟悉,倍感亲切,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潜藏于大脑之中,每当触及就会勾起人们心里的波澜,本土文化成为每个人头脑中不变的思维。从大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这一视角来看,本土文化最亲近、最直接、最真实,因而他们也最乐于接受,最容易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相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大道理、大理论,则在大学生面前变得遥远、无味,仅能获得思想道德的“知识”,却很难获得思想政治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借助本土文化让学生们吸收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4.本土文化特有的传承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化。本土文化是质朴的、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举手投足表现出来,通过口传心授、相互效仿不断传递,是一种潜意识的、朴素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是日常的、不间断的,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血脉中,不经思考就会被人们接受,自发地影响着人们行为,而且,这种影响远比讲大道理,看经典影片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所以,本土文化中的乡俗、家风、族规、礼仪等,人们大多只是思考“怎样去做”,而不去思考“为什这样做”。本土文化这种“天然”的秩序规则和结构原则,是促进人们道德情感走向理性的起点,是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作用

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就是将本土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这是适应时代要求,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效性的正确选择,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本土文化紧密契合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和力、感染力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山川、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政治情感。以本土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经典、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格的培养,有利于使广大学生树立深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养成、道德养成和思想养成。

2.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内容。植根于大众生活中的本土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的思想政治品质,是最贴近现代人生活的鲜活内容,是原汁原味的、少受污染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通过本土文化的利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民俗与经典的思想道德内容,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利用,必将激活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驱动力和感召力。

3.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大多是理论性的、灌输性,学生处于单调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消极、被动的,甚至存在反感、抵触的情绪;而本土文化的介入,有利于为大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从而获得多种学习资源,体验多种学习情境,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学术权威的化身,教师我说你听的一言堂教育,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并且少有吸引人的教学情境,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利用本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基于学生的切身感受,就地选材,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创造了条件。

5.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是选择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采用的形式也是生活化的场景,教师容易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因此,能够改变传统的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是直接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策略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需要研究、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规划、科学选材、巧妙构思、积极组织。

1.考察、研究本土文化,将其整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之中。由于本土文化是朴素的、原生态的,其中不乏“糟粕”,有一些文化成分不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合高校的学生需求特点,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原始素材进行深入考察,细致分析,进行“去伪存真”,从中选取素材。同时,每个高校都处于不同的文化地域中,其本土文化带有特有的“乡土”气息,在思想政治教育选材中,既要考虑其本土性,还要考虑其适应性、典型性和教育性,使选取的素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在选材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整合:一方面要以学生全局视野,以专题教育进行材料汇总、梳理。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将国内外的地理人文、历史景点、经济社会、民俗民风中的积极的东西,纳入其中进行整合,形成条理分明、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

2.创新本土文化融入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具魅力的教育载体。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和地域文明,面对浩瀚的本土资源,高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多种形式将本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高校独具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如,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在梳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加工,提升本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境界高度;开设本土文化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认识本土民俗民风中了解家乡、了解社会礼俗,从而理清思路,提炼总结,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铸造学生优秀的品格;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开展寻根、考察地域文化、家乡文化、历史文化的系列活动,让他们寻访古迹、了解历史,搜寻名人、缅怀伟人,聆听故事、感受乡土魅力,让他们在与大众的接触交流中,体验民俗风情,增加对家乡、祖国、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使他们在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和磨炼,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境界。

3.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机制,建立起本土文化教育的科学体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本土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于高校,并体现在高校的组织和精心设计。因此,高校在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的机制为目标,在本土文化资源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设定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内容,激发家庭、社会挖掘利用优秀的本土文化,使大学生在家训、古训、家族史中受到家庭美德、家庭伦理的教育,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中接受社会公德、社会伦理的感化与引导,从学生爱家、爱社会的情感出发,完善他们的人格,扩展对他们的爱国、爱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时勇鹏.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化”的教学模式[J].鸡西大学学报,2012(9).

[2]周凯模.中国本土“乐教”哲学与民间“乐教”传承――兼议古代“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当代续接[J].中国音乐学,2012(3).

[3]朱季康.民国时期民间本土育儿思想中“教”属性的缺失与“育”属性的习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路径

一.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提出的现实背景

自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界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以来,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杜威经验课程观、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西方课程与教学理念先后被引进国内,极大地促进了本土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但是伴随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表现为重外国轻本土,重现代轻传统,重素质轻知识等。许多学者纷纷指出,单纯地对西方课程与教学论的简单移植与借鉴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并解决中国学校教育的实践问题,主张急需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本土化,重建中国课程与教学本土理论与话语体系,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

二.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性

1.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客观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适应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不仅是我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呼唤,也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遗憾的是,我国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著作及其教材里大多是西方教育家的名字以及对其理论大量的引用,却很少看到中国教育家的名字及其课程与教学论的介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的努力,自近代引进西方课程与教学之时就开始了。时至今日,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们还在继续努力并且不断发展、探索和完善。

三.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1.对传统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

很多专家学者在对我国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论进行研究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同时期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相比,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系统性更强,体系更完善,抽象性更高。在辩证继承的同时,还需要发扬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要创造、发展、更新、超越,推进课程与教学论向前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性标准或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民族特色的本土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思想才能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2.对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吸收与创造性转化

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与各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是科学的教育理论,也还是有个适合本土的问题,必须切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失去了与国际接轨的本土化基础,就没有了与国际交流的必要。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引进的东西进行加工改造,变成自己的。只有对外来的事物进行一番适应本国的土壤和气候从而扎根开花的即适切性的改造加工,赋予其适合本国情况的形式和内涵,才能使这些事物真正转化成为本土的事物。

四.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事关教育大业的进步。怎样开发课程、实施教学,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范式的整体创新,理应成为新时期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追问和努力解决的新问题,呼唤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协同进行更具“中国化”的开创性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加渔.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辨识与澄清[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58-62.

[2]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18-23.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一、高校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严重。

近些年来,外语教学一直不太重视本土文化教学,并且已经显现出一些弊端,而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大学生非常了解西方文化,可是却对本土文化表现得不够了解,他们不仅不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渊源,不能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更不可能将中国本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很多人十分推崇国外文化,欣赏国外节日,可是却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的大学生熟悉国外文学,却不知道中国的古典名著应该怎样用英语来表达。这些问题的存在压制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外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教师如果在外语教学中适当进行本土文化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外语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实践性较差。

当前外语教学本土文化的渗透尚未落实到实践中,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主要针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的影响、加强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渗透的基本思路等方面展开研究。关于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都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规划,而且也没有将相关理论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容存在严重缺失。

从当前来看,高校选用的外语教材一般为国家统编教材,尽管内容相对新颖,可是却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现实需要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举例来说,国家统编英语教材较多反映了外族文化知识,这虽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可是却忽略本土文化的教育,本土文化渗透严重缺失

二、外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渗透的思路

(一)注重教材建设。

要想彻底改变高校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的现状,必须在教材中增加有关本土文化的素材内容,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部分外语教材编写者已经看到了本土文化缺失的严重性,并开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增加本土文化内容。举例来说,《新编大学英语》中《享受幽默》这一课,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漫画家和相声家丁聪,在《培养创造性———任重道远》这一课中,围绕中国南京的金陵饭店展开了论述。在国家尚未编写出统一的外语教材之前,高校可以选用体现本土文化的教材,甚至可以将本土文化的内容反映在补充教材以及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中。同时,也要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土文化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选择《红楼梦》或《西游记》等古典名著的英译版本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增加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还应该尝试在课堂导入环节增加本土文化导入的内容,从整体和细节两个角度入手,系统设计本土文化知识进行导入,同时还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授课模式、教学互动以及授课语言中体现文化差异教学,尤其要体现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内涵的差异,也可以从词汇差异开始入手,渗透本土文化,使大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培养大学生本土化意识。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教学论 本土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Localization

ZHANG Xiaorui

(News and Media School,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y one subjec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cientific concept , in the same, without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can not develop. As in the macro level, the didactics plays a guiding role.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has a pivotal role for China's education innov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ed and analysis the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didactics development concep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Key wordsdidactics; localization; education

“本土化”一词在中国似已泛滥,任何学术研究都既想学得西方的学术成果,又想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实际发展中来,只是鲜有人能够真正的深读之、明思之,真正的理解西方理论的内涵。中国的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有些年了,也有了些“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只是那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吸取并突破西方理论的限制,达到学以致用,有所创新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移植到学科发展的自我反思和创新,每一步都在努力寻求着改变和发展。只是由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某些限制以及国外一些理念的不恰当应用,致使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进程仍然是充满着很多阻碍,不利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教育体制的创新。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当前中国教育论本土化的概念、现状以及未来做一些分析。

1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概念辨析

教学论,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从某个层面上讲,教学论类似社会学中的方法论,在整个教育学的发展中起着宏观指导的作用。作为教育学重要分支的教育论而言,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在当代,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的研究。近年来,在学术领域,有许多对教学论的研究,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上对教学论的发展做了研究探讨。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就是众多研究领域中的一支,很多学者都对教学论的本土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目前,关于中国教学论本土化概念的界定有着很多说法,一般来讲,凡是有关我国国内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都属于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范畴。揭示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优化教学技术是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三大任务。其实,笔者认为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研究就是既扎根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基础之上,又融合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创新性研究。首先,它不能离开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这是根源。其次,要想实现创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这是标杆。从深层次来讲,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就是将教学理念放到中国历史和国内外教育环境的时空背景下,从整体教学的立场、取向和视域, 用教学理论的话语系统与话语方式, 讨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具置,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问题, 并提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教育实质性创新的教学措施和策略的模式。

其实,关于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我国教育价值自我建构和突破的研究。教育从来离不开价值观的引导,课程与教学活动更是如此。课程与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更应该符合价值理性的要求,而这种价值理性在教育层面上就表现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论作为一种指导性的价值理念,也有其特定的目的性。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就要理清诸如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中心?教学评价是强调其选拔性,还是强调其发展性?教学方法是手段还是目的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有关,这就是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

2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发展状况

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取与消化已经成为任何领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的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们也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中国的教育学研究也应当尽量了解国外教育学研究的总体趋势以及有影响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其合理之处。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我们有着丰富的教育历史,也曾经有过很多学贯中西的教育学者。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无论先贤们留下的教学思想多么丰富精遂、博大精深, 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学论, 毕竟是漂洋过海的泊来之物。我国目前的教学论,主要属于所谓传统教育的范畴之内, 即以赫尔巴特为主要奠基人物, 由苏联凯洛夫等人进一步完善发展起来的理论流派, 也就是所谓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为特征的中国教学论体系。我们从清朝末年借道日本学习西方, 到上世纪50 年代后全面借鉴苏联, 其间虽然经历了政权更迭和教育根本属性的改变, 但是在教学论这一领域, 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突破的。后来,由杜威来华引发的教育改革、乡村教育运动、1958 年的教育大革命乃至中若干教育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曾先后不同程度地冲击过这种传统,但是,从总体而言, 并未对其构成影响比较长久的规模性实践。所以,截止到现在,中国的教学论模式仍然是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摸索探讨的层面上,并未形成真正的本土化模式。

实际上,我国现在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仍是以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为研究基础的。这不仅是我国学习和借鉴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结果, 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学领域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的基础理论阵营有所发展壮大, 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到后来逐渐吸收社会学、管理学、人才学、文化学等有益于教学论发展的学科理论,提升了教学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解释与指导能力,但是,在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着把观念性文化归入意识形态之中, 忽视文化的人类性,对人自身关注不够, 没有能够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判断方式等问题。同时,在学习国外教学论的过程中, 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存在着以资料代替研究,大量罗列从古到今的外国教学理论,以外国教学论代替中国教学论的纯移植的问题。这说明,当前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践的关注还不够,对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也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种国外的新理念层出不穷,某种新理论被引进并很快在实践中被推广。在教务工作者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有新的理论出台和推广,使得教务工作者们无所适从,无法形成长效的教育论发展机制,不利于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

3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未来展望

通过以上对中国教学论的概念以及现实发展状况的阐述,我们看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要形成真正的体制模式,并能很好的运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还是需要采取一些实际措施的。

3.1 通过立足于本土的批判反思,寻找适合中国教育的教学规律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方面对当前的教学论理念进行批判反思,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规律。教学论的发展是历史性存在、历史性生成的,是在更深层次上通过持续的自我反省而历史性地不断延伸的。只有将教学论作为内在的批判对象,通过自我的批判反思, 通过对教学论发展历史的时间与空间的审视,过去意义上的教学论历史才能被理解。因此, 反思是在更深层次上, 通过分析性、批判性的思考,将教学现象、教学事件中隐含的本质性因素外化并明确地表述出来, 揭示其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一个过程。通过理论的反思,不仅可以避免在学术研究中忽视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且可以避免那种仅仅变换话语形式而掩盖同一水平重复的文化包装和泡沫研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论的客观规律,以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工作是有其规律性的,只有符合规律性的课程与教学工作才是理性化的,也才能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所以,真正的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首先必须要有自我批判反思的心态。

3.2 辩证的吸收国内外的教学论思想,完善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中实现平衡,首先,我们需要继承中国教学传统,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稳定存在样态。我们需要将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放到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实际上,在有关继承中国教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中,曾经有过一些主张和尝试,譬如采用中国古文献中的经典词句作为章节目,编撰中国特色的教学论;穿古代的衣服行拜师礼、弟子礼,读《五经》、《四书》,办仿古的私塾等方式,不过这些看似继承传统的做法还是有些僵化的,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所以,继承传统还是需要把这些教育理念融进时代的文化大潮中来评判实践的,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在学习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层面上,我们更需要辩证的对待。事实证明, 对西方现代教学论的学习,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话语的转换,而是涉及价值取向、思维范式的根本转变的问题, 涉及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变迁的问题。所以,在学习西方的教学论理念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之上,如此才能更好的建构我国本土化的教学论, 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

3.3 在各级教育实践中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实质性发展和创新

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理论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教学向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现代人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构造和丰富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可是工业化的进程却日益造成了教育生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断裂和对峙,人的精神家园开始迷失。面对这些教育危机,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呼唤教育应该回归到人的真实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实际生活和历史本原之中。在各级的教育实践中,教(下转第117页)(上接第4页)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批评和对话,将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在这种生活型的批评和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理性的奥妙与价值,形成理性的意识、精神与正确的理性观念。当渗透着教学研究者对生活实践的关怀、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文化理想的教学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协调平衡好国内外教学理念的吸收和创新,并在哲学基础和具体学科基础方面将解释、规范、指导三者有机地合为一体,在教学生活实践中实现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平.浅谈高师教学论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2]高明,王慧霞.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阐释与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吴杰.教学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6]丛立新.教学论三问[J].教学研究,1996.8.

本土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18-05

收稿日期:2017-0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跨文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合研究”(XJK013BBJ001);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优秀青年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的文化适应、生成与构建研究”(湘财教通【2015】54号) 。

作者简介:曾健坤(1982-),男,四川温江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首开英文课至今,制度化外语教育在我国已历150余载。这期间,英语及英语教育一直处于连绵不断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根据Crystal的统计,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数已远远超过了以其为母语者。英语的繁荣、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语言。而在我国,英语及英语教育又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众人皆以全球为时髦,以国际为尖端,殊不知本土亦不可忽视。如果忽略了英语教育的本土化,那么,全球也好,国际也罢,对于国人而言,无非是可见不可触的空中楼阁而已。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面临百般诘难,圈外的人不满,圈内的人无奈。时而推出一批“模式”,r而搬来一套“理念”,老师们称已尽心竭力、疲于奔命,社会舆论却依旧不依不饶,大张挞伐英语教学的无效。这恰与英语的繁茂不甚相衬。因此,我们需要反思:难道英语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吗?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英语教育作为普及英语,培养精通英语的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手段,其重要性也不言自明。因而,在兼容本土与国际的语境中,审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是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内涵

我们每日大声疾呼中国的英语教育一定要走向国际。于是,为了国际化,我们义无反顾地抛却了本土。可是,抛却了本土就必然实现了国际化吗?岂不闻“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不正是本土的?在汹涌而来的国际化浪潮中,我国的英语教育将何去何从?

1. 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

杨启亮曾详释了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颇有见地地勾勒出了本土化的路径[1]。推而广之,中国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走本土化之路。可是,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言必称希腊”之声总是不绝于耳,结果又时常食洋不化,把改革煮成“夹生饭”。“橘生淮南”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在实践中却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正是盲目追风所致。“教育国际化不是西化、欧化,而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一种理念、形式和方法上的借鉴,是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是培养心系祖国、胸怀天下、会通中西、学贯文理、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2]

2. “本土”与“国际”是一对关系的两个平等维度

国际化不是西化,本土化也不是封闭化。本土化不仅体现在民族特色、国家特色上,而且还反映在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特色上,也是不能照抄照搬一刀切的。我们可以模仿钱梦龙、魏书生等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但教学模式、课堂教案、教学方法你能全盘照搬吗?稍有不慎,就是“东施效颦”。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讲求“本根本土”的“本土特色”。因而,无论就英语教学国际化而论,还是就其本土化而言,他们的路径都绝不是照搬,终点亦不是“山寨”,而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实现真正的国际与本土的融合。所以,英语教学本土化应该定位于调整现行英语教育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实施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融合教育,实现我国英语教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与“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且国际化性质鲜明的新型英语教育范式。

3.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归一:跨文化

国际与本土兼容是我国英语教育走向跨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以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与行业协同,注重跨文化意识,强化本土知识与文化的累积,是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国际外语人才培养,目的是把语言基本功与多元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的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外语人才。当前我国高等外语教育面对着日益扩大的多元化社会需求,而制定跨文化的外语教育策略是对这一需求的基本应对。跨文化,顾名思义,“跨”字为其关键之所在和核心要义之所系。所“跨”必是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的并列、对峙或交织,“跨”所需解决者是两者或多者之间的沟通协调甚至是共生共长。国际化和本土化都是跨文化的必备元素,不可偏废。跨文化的形成是与多元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相关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本身也是多元的,将“国际化”同“本土化”二化归一,实则也是跨文化的多元整合。

二、我国英语教育的问题剖析

1.本土型应试教育泛化,腹中有万语,口中无片言

多少年来,英语教育的痼疾如鲠在喉。我国的英语教育耗时最长,效果却差强人意。“哑巴英语”成为中国人学英语的代名词。痛定思痛,这无关学生的学习能力,无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关键在于本土应试制度的深入骨髓。据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专业翻译公司3 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3]。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的匮乏已构成了人才市场的瓶颈。究其原因,应是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不能幸免于应考的泛化,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于是解题的机器辈出,而能堪市场考较的人才过少。这无疑是中国英语教育的一大硬伤和悲哀。

2.殖民化机械授受,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课程的语料主要反映英美的主流文化,少有将本土文化与之结合的诸如比较文化类课程,更缺少介绍本土风土人情的材料,以至于文化课本身就少,而最终沦为完全介绍英美国家历史人文风情的纯西方文化课。学生对自己文化尚且一知半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了单向的输入者,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和能力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从而去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4]。语言不仅是一门工具,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行为和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的内在性格的外显。当一种语言以殖民者的身份涌向他民族时,碰撞不可避免。在强化英语教学的所谓“地道”时,在不断训练学生的接受与模仿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仅只是在给学生输出英语语言技能吗?其实,这一过程是英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入侵”过程。潜藏在语言中的是外族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所以,英语教学兹事体大:个人情怀,家国天下,民族文化都与之息息相关。如果教学中,老师只是“原汁原味”地传授,学生一味照单全收,那么我们的学生往后可能就只知有莎翁,而不知有太白,只会在“情人节”花前月下,而淡忘了“七夕”的悠远缠绵。

3.功利当道,人文缺失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纷纷转向以英语技能课为主,大量技能课程、职业训练课程充斥着外语专业学生的课表,人文类课程逐渐沦为选修课,课时也大量缩减。一时间,英语技能课成为专业唯一核心课程,英语专业俨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职业技能训练所”,工具理性甚嚣尘上,严重挤压了英语文学、文化、语言学之类的英语学科人文课程的生存空间。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隐喻的,曾经的英语语言文学渐渐沦落为“昨夜之花”,而所谓的人文素养教育,则直接被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大潮所湮没。应该看到,英美文学等通识课程都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它们的设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西语系。这类课程“由于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80年代以后,他又重新回到大学校园。”[5]但是,在市场化冲击下,高校不仅未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校园内外甚至出现这样的评价:“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思想,没有‘文化’”。很难想象,一个抛弃了人文教育的专业,与职业培训机构何异?一个没有“文化”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堪称人才?换言之,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工厂中机器一般,技术含量或许还行,只是没有思想,终不免被大浪所淘。

三、跨文化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必由之路

“文化”一词语出《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而,中国学界有文化即“人化”一说,目的是化人。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的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人才。跨文化的形成是与多元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相关的,实则也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与重构。跨文化必当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会。

英语教育是多元文化通达教育实现的必要载体。依托英语教育,不同文化的碰撞、对话和理解成为可能。跨文化理解是中国的英语教育文化建构和教育教学不可忽视和回避的一环,也是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本价值诉求。英语教育的文化建构经历着从多元碰撞、摩擦到跨文化对话交流,再到跨文化理解的过程。多元是我国英语教育文化的本来面目,多元并存直接导致不同文化之间摩擦碰撞。但是,中国的英语教育作为结合中外的合体,摩擦与碰撞终究要归于共生与融合。而在此之间,居中环节就是对话与理解。跨文化对话使跨文化理解更易达成;跨文化理解使跨文化对话更加深入。对话和理解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对话是基本手段,理解是直接目的。正视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现象,认同文化多元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积极促成跨文化对话的实现。而跨文化对话的有效进行,将使我国英语教育的文化建构之路更为平坦,形成深入而持久的跨文化理解,对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产生直接的现实影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将文化的多元以课程与教学的实施途径而具体化,将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在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变为现实的理解与对话,是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根和干,他族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枝和叶,本固则枝繁。人们只有把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作为基点,才能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当下的英语教育已然意识到了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有失偏颇,以文化的输入为主,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化的输出与弘扬。从教学目的上讲,中国英语教育所期许的不仅是理解对方的话语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用对方所能听懂的语言来了解己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即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群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H绝不仅仅限于交流对象的理解,而且还要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实施文化影响的内容。”[6]

四、跨文化视域下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策略

1.立足本土,面向国际,树立国际化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英语教育人的终极关怀还是要落在为祖国服务上,英语之用也主要在国内。因而,英语教育非但不能罔顾本土,相反正要立足本土,同时面向国际,将人才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英语人才”。于是,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将文化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多样性作为国际化教育战略的基础,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都体现出多元文化之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促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形成文化的自觉、自信,同时又要充分吸纳国际元素,取长补短,走出狭隘与自封,形成知识与真理追求的向心力,将国际化与本土化充分融合,树立跨文化的国际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2.建设“本土与国际兼容、语言与专业复合”的课程体系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既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原点,亦是我国英语教育的旨归。建设本土与国际兼容的课程体系,要将课程目标与我国英语教育的旨趣紧密结合,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提高与国际、本土的适切性。课程体系中除了包含坚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应还有旨在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的跨文化课程,将包容灵动的国际语言学习意识同一定的专业基础认知能力结合起来,建构多元复合的中国英语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育既是在本土环境中进行,又充分模拟国际语境,应添补相关专业基础,形成跨学科体系。审视当下的英语教育,主要还应从以下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或整合一些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国际教育相关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文化比较等课程:英语语言课程设置除了技能课程外,还应将文化与跨文化类课程与上述公共基础课程充分融合,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国际性与本土性;专业外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应将专业课程的建设放在国际化的平台,同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有效协同,开发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责任与对国际的感知。

3. 在课程内容上坚持国际与本土并重,注重文化输出

课程内容如果只重本土难免狭隘,而只重国际又不免“崇洋”。我们应该以国际的视野与胸襟正视与直面国家与区域的发展和需要,使课程的建设与国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在内容上体现国际视野又兼具家国情怀。传统的英语教材通篇不是英美风情,就是美英趣闻,从头至末“洋汁洋味”,从里到外洋风洋情。学生学后,开口圣经,闭口西谚;逢人先谈好莱坞,电邮也聊NBA;宛如生于英联邦、长于美利坚般浑身上下一副洋洋自得神色。教材确是应该充斥着大量文化信息的,而却绝不仅仅是英语文化信息。尤为重要的是,还要有学习者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的内容。总的来说,课程内容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母语文化材料,即以学习者自身文化为内容的材料;二是目的语文化材料,即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学习内容;三是国际性目的语的文化材料,即以世界上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教材内容[6]。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名人典故等经典国粹,都可成为英语教学语料;特色文化、区域文化也可列入其中,从大中华的儒释道,到各区域的优秀文化如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论,以母语文化或学习者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目的语语料能够使学习者产生一种亲切感,降低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感。Ellis和Robinson的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熟悉语料的文化背景,其学习兴趣和动机将得以激发。而从信息加工的视角,处理此类语料能够减少学生在处理信息输入时的意识分流,使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关注“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提高外语学习效度[7]。

4.创生中西合璧的本土教学理论

于国人而言,英语作为外族语言,其教学理论也多为舶来。当下的外语教育教学界,多以崇尚、引入甚至追随外来的一些所谓先进的国际化英语教学理论而沾沾自喜。从课程论到教学论,以理论的新和异为引入标准,少有鉴别,更遑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其结果是,搬来了诸多虚有其表的新鲜理论陈列于各种报刊杂志,而再无任何实际意义。我国的国情、现状和民族文化特色决定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必然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对之深入剖析、有效甄别,并结合我国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去粗存精地加以吸收、借鉴和引入,并逐步使其本土化。在方法论层面,英语教学法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师资水平和其他因素,规划和设计符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8],首先立足本土,再对外吸收,继而进行本土化改造。依托母语语言文化环境,结合民族各区域教育、经济发展实情,创造性地借鉴、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英语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结合中国本土Z言文化、语言政策、教情和学情等各个要素,定能促进英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方法,真正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9]。

结语

英语及英语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伴而生的,它实质是一个再生过程――语言的再生和文化的再生。这种再生过程就是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英语教学的本土化过程使学习者既接收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又保护了本国民族文化底蕴,它是一个面向国际发展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是把跨文化交际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从文化的自觉到文化自信与自强的过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不是要“复旧”,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识,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0]。通过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和民族的交流和互动中建立文化的自信,进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文化自强,最终达到与各民族优秀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3-8.

[2] 高影.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N].中国教师报,2012-05-09 (10).

[3] 张炳阳.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4):15-18.

[4] 刘君栓,夏晓翠.我国英语教育的本土化取向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2(1):20-23.

[5] 张西平.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5):86-91.

[6]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教育周刊).

[7] 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38-40.

[8] 刘友桂,何高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语教学本土化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