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

人才流动论文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人才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联系在一起,与人事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因此,更好地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推动我市经济健康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才市场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中国人事报,2006-10-30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人才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联系在一起,与人事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因此,更好地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推动我市经济健康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形热;如何更好发挥;服务职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们防城港市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市“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以区位优势兴市,大力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努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面向东盟乃至更大区域的钢铁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际滨海旅游胜地,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友好、开放度高、活力迸发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的逐渐实现,为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而就我市现有人才状况,可以说是总量不足,素质偏低,高、精、尖人才奇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我市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为加快我市经济的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形势下明确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

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它与行政机关相比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人才市场不止是人事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更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服务的一块阵地;人才市场的业务不止是某一单项的业务,而是人事部门各项人才业务的延伸和扩展。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明确政府人才市场的职能定位。推进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体制改革,在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发展的有效形式。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为主。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应从少收费向不收费过渡,逐步降低人才招聘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的收费标准,只适当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

2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场功能不够完善,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业务工作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要。一是设备陈旧,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各区县之间联系不紧,协作不多,许多资源不能共享,形成相对封闭,互不开放,各自为政的格局,难以开展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中的人才概念过于狭小,对人才的划分也不尽合理,往往拘束于大中专毕业生,由此形成两大块不同的人力资源市场。即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属于不同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人才市场的整体发展。三是硬件设施落后。有的区、县人才市场没有专人负责,没有专用的办公设备,更谈不上专门的办公的场所。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要认真研究现阶段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规划人才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合理地设计人才市场的功能结构,提升人才市场服务水平的紧迫感。

3拓展和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是人才人事工作贴近经济建设的窗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阵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阵地作用,积极为各用人单位或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我们应该尽力拓展业务,完善功能,争取将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人才测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事,网络建设等事务性、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充实到人才市场。

3.1完善人才信息服务。人才市场信息是我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重这项业务,要扩大信息来源,增加供给渠道,完善采集手段,丰富市场信息量。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传播我们人才市场的信息,为广大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这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建立全市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市人才中心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软件的要求,由区到市,实现全市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资源共享。然后逐步与市外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信息计算机网络,加快我市企业经营管理者数据库、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库和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我市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人事服务。

3.2扩大人才中介服务。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只为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招聘者提供中介服务。这些服务还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尚不能满足用单位和人才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层次,不同的招聘要求采取不同的中介服务方式。要将定期的人才交流会与日常的求职招聘中介结合起来。多形式、多领域、多途径地开展我们的人才中介业务。

3.3大力推进和发展人事服务。人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原则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体现,是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发展人事有利于丰富人才市场的内涵。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单位人事。在继续为非国有企业单位办理人事的同时,努力开展国有单位的人事。要提高人事的水平和档次,积极为用人单位人才规划、人事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要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程序,在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方面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完善。

3.4发展人才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是一项新的人才服务业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资源是计划配置,就业也都是国家分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自主择业,既缺乏理论研究,也缺乏基本经验。因此许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去求职择业,他们很多不是缺乏知识和工作能力,而是不懂得求职择业的技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人才市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求职择业的理论和方式,广泛收集、分析、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业务,开展毕业生和下岗分流等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市每年有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回来报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深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用人机制。人才市场对于优化人才配置,开发人才资源,解决就业和现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才市场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中国人事报,2006-10-30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3篇

(一)规范建档,依法管档

根据有关规定,档案和人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重建档案的前提就是个人档案丢失或者损毁。一些省市为不能档随人走的人才打开“绿色通道”,出现一些“重建档案”的政策,是不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其可靠性、真实性无法保障,致使假资历、假文凭、假学术成果等事件频繁发生。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根据《档案法》的规定,规范重建档案。对于档案造假人员,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高水平的政治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增强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严格按照《档案法》的规定执行,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档案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效果。

(二)合理解决留人及放人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和工作单位之间存在着平等的契约关系,具有自主选择以及自由流动的权利。大部分流动人员在选择一个发展空间的时候,主要就是想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体验生命的最高质量。也许新单位具有更好的薪资待遇,而这个薪资待遇本身就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带来一定的满意度,让应聘人员感受到同事、领导的重视与尊重。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而言,人的需求主要分为五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无法和单位实现协调发展,必然会出现跳槽现象,单位不应扣留人员,应给予尊重,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保证留人及放人问题的合理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人事人员档案的动态管理

随着用人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灵活性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事人员档案数量。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加强用人单位和人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沟通机制,强化彼此合作。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提高档案意识,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被人的档案,并且进行有效的整理,之后将档案材料移交给机构,监督机构对档案材料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连续性,同时保证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强化对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保证其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结束语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4篇

保险人才的流动,实际上是从中国人保一家独撑保险市场到平安、太平洋等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就开始了,而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快速发展,人才流动的速率也不断加快。每一个新的保险公司就在这种人才的流动中才得以开业。

去年年底保险业界的两件大事,更直接导致了保险业界人才大流动的结局:一是保监会一下子批准了股份制保险公司增设几百家分支机构,而事业总得有人做。二是中国加入WTO并明确了国内保险市场向外国保险公司开放的时间表,外资保险公司将长驱直入与国内保险公司一起逐鹿中原。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本身就表明了他们同样将争夺已有的国内保险人才。去年底发生的广州中意人寿一下子从广州友邦人寿“挖角”4、500人的事件,最为典型的反映了这种状况。

二、流动的代价

虽然,从宏观上讲这种人才大流动,预示着原有格局的大变化和保险业的大发展,或许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公平的原则上讲,对流出人才的保险公司而言,为他人作嫁衣裳,并非其初衷。何况,人才大流动的背后不可避免的是保险公司人事成本的增加,如果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难以消化这种成本,势必影响未来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而流出人才的保险公司,也必然带来其原有业务的正常开展的影响和经营受到冲击的影响,至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流出,更会带来商业秘密的泄露,公司战略的曝光,新品开发的受挫,并伴随着原有客户的流失。这种流动,对其而言,代价是极其昂贵的,影响也是十分沉重的。

保险公司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使人才流动对自己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已经成为公司的决策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而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无疑成为各保险公司须仔细筹划的日常工作之一了。当然,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期权制度,职务升降制度等等,或不可少。而辅之以人才管理的合同制度,更不可缺。

实际上统盘考察一下我国的法律和相关规定,对保险公司这个用人单位而言,并非在人才流动前就一定是束手无策,问题是要未雨绸缪。保险行业是一重新焕发青春的行业,绝大多数人才是以劳动合同(或使用合同或聘任、聘用合同)形式与保险公司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而这个劳动合同应不但解决与劳动者(人才)的工资报酬、工作岗位、福利待遇等基本劳动工作问题,而应当进一步解决未来这个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人才根留本公司的问题。

三、从商业秘密到竞业限制

我国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那么,什么是商业秘密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三款下了定义: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事实上,权威机关认为:只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一是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二是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三是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原料配方、工艺流程、顾客名单等都是,而上海干脆在其法规中就罗列了出来上海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15条明确,商业秘密包括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资料、管理方法、营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也就是说,只要符合商业秘密的定义中的要件,都可以成为商业秘密,如保险公司的客户名单、新品开发、发展战略,都不为公众所知,都能带来利益,而关键是要采取保密措施,而最有效的保密措施,除了制度,就是合同,采取保密措施最有效办法,就是和公司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签订相关协议。

只有这样,发生商业秘密泄露事件,才有可能依法追究。对员工,可依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对其他人员或公司,可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予以追究。

而与保护商业秘密相配套且更严格的是竞业限制。所谓竞业限制,简单地讲,就是对从事具有竞争关系的行业的限制,这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已广泛使用,并有相当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而新近颁布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对此作了可操作性的规定,该条例第16条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范围仅限于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的业务。竞业限制的期限由劳动合同的当事人约定,最长不超过三年,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他省市、如浙江省也有相应的条例和法规。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人才流动比例失调的原因

县级人才流进量小,流出量大,流动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

1、人才自身由下而上的发展需求。人才都有谋求更大发展,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而县级职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的发展。津市流出的53名党政机关才,95%以上都是公开选拔、公开招考等途径流向中央、省和常德市党政机关,为了寻求更大的政治发展空间;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通过招聘流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中约50%的人是为了寻求一个平台,更好地施展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少数人自己创业。

2、地区间待遇的差异导致人才“孔雀东南飞”。这是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流出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05年津市市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党政机关13213元、事业单位15459元、企业10821元,工资福利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待遇留不住人。虽然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受县级财政和环境的影响实施不了。

3、人文环境不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才尤为重视人文环境。这几年,津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尝试过高薪聘用人才,但津市没有高层次人才聚集、交流场所,也缺乏科研院所、图书馆等人才工作的依托基地,因此,人才引进后往往不出两三个月就怎么也留不住了。同时,津市是个传统的工商业小镇,少数人小市民习气比较严重,眼光短浅、相互妒嫉,人才受压抑、排挤的现象在极个别单位依然存在。如原中医院院长就是因为单位人文环境较差离开津市的。

二、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高度社会化,流动不可避免,应该积极应对。

1、实行政策引导和调控,解决人才回流问题。一是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每年多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二是对实行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出现空编必须通过公开考录方式及时补新鲜血液,不能因为县级财政比较紧张而控制进人。三是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素质严格把关,新进人员必须具备较高学历。

2、发展经济,强化吸引留住人才的措施。一是要把发展经济作为吸引留住人才的“牛鼻子工程”来抓。财聚人聚,只要经济发展了才会形成人才的“洼地效应”。二是要切实落实中高级人才的各项待遇。对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要给予重奖;要给予政治待遇,符合相关条件的积极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大力宣传突出典型。三是尽可能解决好中高级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坚持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中高级人才制度,通过走访慰问、电话信函、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他们交朋友,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工作、生活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如对其子女上学、就业,政府要进行妥善安排。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37?03

研究生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崇高使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注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2],如哈佛大学重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大量的开放式学术讨论会、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一流的学术活动带动研究生人才培养。我国作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而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是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为研究生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交流”和“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所谓研究生学术交流主要是指由研究生参加的涉及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集会、报告、讨论、培训、竞赛等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术交流活动具有跟踪学术前沿、提倡学科交叉、倡导学术思想碰撞、激发奇思妙想等特点。学术交流最根本的作用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励和启迪。学术交流的流程可简单地表述为:研究生——学术思想或学术观点——学术交流——学习与创新——新学术思想或新学术观点。所以学术交流的最终落脚点是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不仅是“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 而且也是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重要措施之一。

所谓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超常的创新理念、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等特征的研究生[3]。笔者认为在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方面,应建立如下几点共识:① 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② 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化培养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间的矛盾;③ 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④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4]。

二、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5]。通过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可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拓展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创新研究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面对面地与专家学者直接交流,可获取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获得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探讨学习和研究中的知识困惑,了解最新学术动向,启迪科学思维,发现创新研究方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自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或进展奠定基础。利用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可与相关专家或学者建立长久的联系,为今后探讨学术问题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与同行交流的技巧,而且还可以提升研究生的严谨学术态度和科学素养。可见,学术交流活动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学术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任。学术交流的本质是质疑、激励和启迪,在同类学科领域或相近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提高创新想象和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展现自己学习感悟、科研能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舞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分享彼此间的学术成果,研究生不仅可以检验和宣传其科研成果,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很好地加强研究生与科研人员、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研究生之间开展多渠道的交流和沟通,探讨开展实际研究课题研究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第三,学术交流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6]。学术交流活动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能使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励与科学方法的启迪,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如校企联合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互利共赢,学校可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研究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可有效地锻炼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国际视野。所以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丰富研究生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拓宽研究视野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多层次学术交流培养模式的实践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传统模式主要以课程培养和论文培养的“两维”培养模式为主,培养的研究生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策略的实施,学术交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术交流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因此培养模式也应向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三维”培养模式转变。为了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构建了“多层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其主要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这里的“多层次”主要包涵三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参加者层次多,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工程师、教授等;另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组织者多、涉及面广,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国际,涉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此外,“多层次”也是指学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培训或竞赛、联合培养及名师讲坛等。

多层次学术交流的基本模式与特征如表1所示。第一类平台为专业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课题组讨论会、创新团队研讨会和各专业的研究生学术沙龙等,主要由课题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或系主任组织,由本专业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形式灵活、交流程度深、成本低等特点。第二类平台为学院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主要由学院学科带头人、主管研究生工作或科研工作的院长组织,由本院全体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涉及学生较多、成本较高等特点。第三类平台为学校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专家论坛、名人讲座(如我校的中南讲堂)、国际会议等,主要由学校知名专家或教授引领,研究生院、科研部或团委组织,全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大、影响深、涉及面广,但专业性不强、成本高等特点。第四类平台为跨校级或国际级, 其学术交流形式包括暑期学校、创新论坛或联合培养等[7],由资深专家和学者引领,一般由学校国际交流处、研究生院组织,参与者主要为各专业的优秀研究生,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自愿申请、专业性强、时间长、成本高等特点。

平台的构建是基础,建立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则是保障。一方面,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生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会,并积极参加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必须做2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考核合格才准予答辩,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研工办负责。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对参加大型竞赛活动组织免费培训和辅导,以创新课题的形式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对参加校外暑期学校或研究生创新论坛的研究生提供差旅费补贴。对参加学术交流的研究生,凡论文被论坛录用并获奖的研究生,在相关评优评奖活动中予以一定加分。这样,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与讨论已成为研究生们的自觉行动,学术气氛日益浓厚。

通过研究生培养改革,特别是强调学术交流培养以来,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以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为例,其具体表现在:① 在最近几年的湖南省研究生论文抽查中,均一次性通过;在优秀论文评选中我院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和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优秀。② 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被SCI和EI检索的明显增多,如有的学生在《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物理学报》《Chin. Phys. Lett》和《Chinese Physics B》,有的甚至在国际期刊《Appl. Phy. Let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Optics Communications》上。③ 毕业生的就业面明显拓宽。目前,理科专业(如物理学)的毕业生就业不再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是有近1/3的毕业生被高新科技公司聘用,成为公司科技开发的主力,破解了物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工科专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毕业生除了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外,也有一些学生因其较扎实的理论背景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而受到了科研院所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王普霞,郭胜伟. 谈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交流制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75-176.

[2] 彭远奎,张薇,雷稚蔷. 研究生学术交流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3-35.

[3] 曾旭日,孙克辉. 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7-99.

[4] 郭广生. 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5] 吴洁. 对研究型大学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认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155-156.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才流失 心理预期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32-02

一、转型期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概述

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当今社会中具有突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素。在此背景下,大量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据国家人事部与人才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建立了研发机构。许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本土企业用人机制的弊端,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导致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人才大量流失。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1999年-2005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失7.13万人,根据赛迪顾问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平均人才流失率为24.5%,远高于所有行业的平均值15.8%。中国IT服务行业的平均人才流失率为25.4%,物流行业的离职率有时高达30%,软件行业人才流失率23.6%。我国外资、私营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70%都来自国有企业,据在对京、沪两市478家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已有59.8%的国有企业潜藏着人力资源危机,35.1%的国企甚至认为人才流失的情况对其企业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二、人才流失对国有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1.加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负担。国有企业由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包括流出者的流失成本以及寻找和引进新的替代者的成本两部分:企业人才流失会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企业特定不可替代的职位空缺,员工在企业习得的技术和人文知识、客户关系信息、配合默契构成的生产力都会随着员工离职而丧失;核心管理人才流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管理协调能力;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可能会使得企业内部核心技术甚至商业机密外泄,使企业陷入困境,隐形成本不可估量;而寻找和引进新的替代者的成本可能包括重新招聘、考察和培训周期内的成本及新角色进入的风险成本等。

2.削弱企业凝聚力,不利于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人才流失的同时会提示其他员工企业外部的更多的或可能更好的选择机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这种心理波动可能会使得员工对公司前景和领导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人心涣散,削弱企业凝聚力。同时人才流失常常发生在具有创新意识,与传统文化不太相容的人才群体,结果是导致企业文化朝表面趋同方向蜕变,这是十分危险的倾向。

3.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品牌。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对外合作交流,企业形象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信誉,而且也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国有企业中离职的人才往往是对企业某方面不满才出走的,可能会在离职后散布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影响企业形象。同时合作伙伴或客户若观察到企业核心人才频频离岗,也会不可避免地对未来企业发展前景和合作关系产生怀疑。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剖析

1.企业责任与人才预期不匹配。奥而德弗ER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存在需要更多强调物质满足,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则是基于物质满足之上的,更多强调心理契合。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期待也应类似地划分为对企业提供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的物质期待,以及对企业提供的人文环境和发展机会的期待。具体表现为对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的关注,同时关注企业上下级同事的关系,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自我价值被发现和重视,寻求工作安全感和公平合理的待遇,看重未来培训、开发和晋升机会等。而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由于对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导致人才流失:

首先,在物质条件的规范型责任上,很多国有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重要岗位与一般岗位薪酬差距太小,能力及贡献的考核模糊导致薪酬无法与之挂钩,干部薪酬不透明,严重挫伤了员工积极性,导致人才外流。

其次,就企业对员工的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而言,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企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论资排辈”的痼疾迫使大量人才违心地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经营人际关系上而不是用于本职工作中,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企业里有相当部分真正有技术、有能力、有创新思维、有开拓意识和冒险精神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和尊重,甚至受到冷落,产生失落和怀才不遇之感,造成流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开放的人才市场为人才的重新择业提供了便利,而猎头公司的粉墨登场为企业核心人才流动搭建了“直通车”。与此同时,对于人才的流动和跳槽,国家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政策,特别是缺乏对人才流出企业利益保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致使人才资源占有上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即指在人才竞争中,由于采用的竞争战略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竞争优势和劣势一旦出现,就不断加剧,滚动累积,两极分化,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

2.企业文化缺失或有待改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员工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企业文化有塑造、约束、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是规范员工行为的软约束和凝聚员工的精神领袖。但是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

比如在当前这个更加开放、独立、个性的新时代,国有企业中新一代年轻人才迅速成长,尤其是80、90后新生代青年人才的个性文化和人生轨迹具有这个时代所固有的特性,而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中缺少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没有将员工视为与企业相并列的独立主体并尊重其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没有在企业中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氛围,同时未能结合新一代人才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员工间缺少必要的情感沟通和兴趣互动,人才各自为政,组织力量只能通过会议、培训等一些传统但未必有效的形式体现。人才在工作和困难面前缺少合作意识,简单靠物质和晋升激励维持工作动力,文化和精神激励空洞苍白。

而有些国有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文化熏陶下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团队合作。但企业文化应根据人才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承受能力加以改良。例如有些企业文化中激励过度,使得员工长期处在压力和紧张的工作氛围中。2008年由慈铭体检联合智联招聘及三九健康网举办的“职场人群健康权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加班文化”等因素使七成职场人群处于过劳状态。工作压力超过压力阈值,员工的不满情绪便会日渐积累,形成对组织的抗拒心理,甚至产生离职倾向。目前工作压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国有企业员工身心健康、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减少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策略建议

1.人才流失事前预防。首先,从体制上着手,应建立灵活、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和配置机制。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很容易形成僵化的官僚体制,人才提拔“按资排辈”现象严重,年轻而富于活力的人才往往受不了这种束缚,因此应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主导的选用人制度。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把真正有能力有活力的人才选拔到核心岗位上。尽量压缩行政层级,实行扁平管理模式,避免形式主义和。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通过正当竞争上岗。很多国有企业一旦出现岗位空缺,应适当考虑从企业内部提拔人才。对在本岗位已经有不俗表现、能力已超越本岗位要求的员工,但暂时又还没有更高一层级的岗位空缺时,不妨对员工辅以平级轮岗,用新的岗位、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让员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该员工能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对于能力普通,业绩一般,但是工作时间长的员工,按时间长短划定级别,确定不同级别的报酬,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心。

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为员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培训中除了使员工锻炼技能、提高能力之外,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加强交流亦会使员工产生责任心和归属感,产生对企业的忠诚和依赖。

其次,针对人才流失的新动向,建立人才流失预警。建立如出勤率下降(包括迟到早退现象增加)、违纪率上升、人际冲突的频率加大、工作责任心降低、工作配合度下降、牢骚抱怨增多、对外部招聘关注度上升等各个维度的指标。关注员工的工作负担、满意度、自我期望、人际关系等,人力资源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测试。

此外,国有企业要提倡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的健康活泼的企业文化。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员工的归属感,使每个人都有所期待。领导要以身作则地执行企业文化,要善于发挥精神和人格的力量来管理和领导企业。

2.人才流失事后管理。对于已经流失的人才,国有企业应抓住其流失的原因采取改善和预防性措施。国有企业应组建危机管理团队。企业人力资源部应将人力资源危机管理列入管理范畴,培训专人组成危机管理团队,由人力资源总监协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要有较强的危机意识,比较灵活的信息来源,较强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在员工中有较强的诚信,擅长做人的思想工作,在人才流失发生后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挽回和补救行动,让损失减到最小。

同时应建立人才流失情况档案,对已经流失的人才保持密切关注和感情召唤,解决出走前人才的不满和困惑,争取人才回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燕,郑文哲.心理契约违背: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研究[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2.丁娟娟,郑春梅.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系统[期刊论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1)

3.刘金诺.汽车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的预警管理[期刊论文]―上海汽车,2007(09)

4.李建军.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风,2009(5)

5.张雪飞.如何构建人才流失预警系统[期刊论文]――科技与管理,2009(02)

6.汤家荣,张跃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

7.薛智慧.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10(3)

8.郑大伟.钢铁设计企业过冬人才战略[期刊论文]―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5)

9.唐莉.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应对措施.现代商业,2010(30)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才流动;跳槽;博弈论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多少以及人力资本技能水平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各行各业的竞争也从物质资本的争夺转为人力资本的争夺。人力资本同其他资本一样,也有风险性,正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和流动性,很多企业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打水漂。除此之外,经常流失的人才往往是企业的骨干和管理层,这些人往往掌握企业的重要机密,同时有可能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团队,这种流失不仅会导致企业的机密泄露,而且如果这些人跳槽到竞争企业,就大大增加了对手的实力,更严重的,如果由于一个人的流失带走一个团队的流失,这种打击对企业来说可能致命的。这种流动成为了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风险,如何减少这种风险成为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题。

一、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流动理论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成名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区分了四种固定资本,其中第四种就是由“一个社会全体居民或成员所具有的有用的能力”所构成的,并指出:“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的资本”。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hodoreW.Schults发表了几篇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文章,人们对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才引起重视。他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已经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企业对人的知识技能、经验、保健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力资本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通常有许多投资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方式实现的。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在实际中,不同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很多大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培训,甚至有专门的培训学校,而有的企业则投资水平很低,之所以出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情况大部分因为投资都具有风险,而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才的流动。

(二)人力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人才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人才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力资本的流动即表现为人才的流动。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人才流动有着深入的研究。周立新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是企业和人力资本承载者个人基于预期效用最大化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他把人力资本承载者在自己主导下的流动称为人力资本的主动性流动,这种流动一般表现为市场上的流动;重庆大学王福波在《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 中比较详细的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他总结了个体层面上的人才流动。王福波还总结了组织层面的人才流动,其中有普莱斯模型,普莱斯建立了有关员工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将企业变量和个人变量结合起来探讨员工流出问题。相关性,工作满足度和变化工作的机会是员工流失和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总结国内人才流动理论时,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等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张再生指出,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看,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国家与地区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用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人才的流动产生影响。从微观上看,工资、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因素对人才流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单位所属行业类型及职业类别对人才流动也有重要影响。同时,人才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所处的人际氛围也与人才流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论分析

(一)研究假设

企业通过对员工培训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培训对员工来说增长了劳动生产率,培训后的员工较之前的生产力提高,员工对自己的预期提高,此时如果企业给予的报酬和福利不能达到员工预期,员工就有跳槽可能,跳槽到待遇相对好的企业,那么此时原企业由于投入了培训成本,企业都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可能会提高员工原本的待遇,先行动了,市场上的另一个企业由于需要同样经过培训的高效率工人,否则就要花费成本去培训,所以它会给予比较高的待遇吸引那些已培训的员工,这个待遇一定是低于或等于自身培训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企业和可能会发生流动的员工都是理性的,都是在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两企业的博弈分析

企业A和B,员工C,培训后的员工给企业带来比原来高的收益R,培训花费成本C1,员工原来工资W1,员工如果经过培训后跳槽到B,工资为W2,一般W2>W1,w2

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两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大体相同,人才会在两个企业之间流动,企业会用高薪吸引已接受培训的员工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生产率,同时节省培训成本。同时已经给员工培训过的企业会采取措施留住员工,防止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沉没成本。

由此看出,两个企业还是根据对方的决策选择自己的行动,可以看出来,无论博弈进行到哪一步,两企业都在对方培训时选择不培训,那么最后的结果是都不培训,下面来看员工如何在每一个企业选择培训或不培训的时候自己选择跳不跳槽。

三、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分析

由以上三个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在企业没有相互挖人的时候,也就是人才市场人才没有流动时,所有企业都会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然而现实中,人才是自由流动的,竞争企业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采取用高薪吸引人才的方式,也就是采取挖人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将是企业关注竞争对手的投资计划,如果对手培训,那么自己选择不培训,如果对手不培训,自己也不培训,极端的结果是所有的企业都不培训,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会严重不足。那么企业挖人的行为能不能实现,关键在受培训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结果。我们看出,在企业选择培训时,员工跳不跳槽关键取决于w2与w1+C2的大小,如果w2>w1+C2,那么跳槽将是有利可图的,如果w2

四、影响员工的人才流动因素

(一)原企业的工资。从理论上说,提高员工工资无疑是留住员工的最直接有效地手段,因为这意味着跳槽的成本就会增加,从模型上来说,不管现有工资处于那个阶段,W1增加了,员工的行动趋势总是从跳槽的区间向不跳槽的区间移动的。换句话说,W1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行动趋势,即影响了员工的跳槽概率。

(二)竞争企业的工资。W2是员工跳槽最直接的动因。W2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员工跳槽的空间大小。如果w2增加,那么跳槽的空间变大,意味着跳槽行为更容易发生;相反,竞争企业提供的工资比较低,跳槽就不容易发生

(三)工作搜寻成本。搜寻成本指人才在找寻工作期间所花费的成本,比如,时间机会成本,交通费用,广告费用,通讯费用等。如果人才市场竞争很激烈,那么找工作花费的成本可能更大。所以搜寻成本影响着人才跳槽的难易程度。

(四)原企业的福利。很明显,原企业的福利也是影响员工跳槽的关键因素。虽然福利待遇不容易衡量,但是员工在企业的福利待遇,如各种保险基金,办公环境,离家远近,企业文化,人脉资源等却也是员工考虑的重要方面。不难想象,福利方面的改善,那么跳槽就不容易发生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投资,现实中,竞争企业往往很多,情况也更复杂,人才流动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何防止人才流失,避免造成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确实是企业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简单分析了人才在两个企业之间的流动,分析了员工与企业的博弈分析,最后简要的总结了影响员工跳槽的几个因素,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学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 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翁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员工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5(6)

[4]周立新,曾庆均.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0)

[5]王福波.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

[6]张呈棕,王前幅.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6)

[7]刘方媛,索志林.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动和流失问题解析[J].商业研究,2009(3)

[8]高艳,李建鸣.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战略[J].生产力研究,2010(12)

[9]张彩虹.博弈论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09(2)

[10]王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1]李桂兰,胡建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

[12]赵红梅.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博弈分析 ―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2006(6)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9篇



[摘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重点从企业、社会环境、个体三方面论述了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最后,文章从完善人力资源选拔和配置机制、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科学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应对人才流失。

[关键词]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25-03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在社会和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闽台经贸的繁荣、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福建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这使得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省闹起了“物流人才荒”,物流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物流人才的短缺与市场需求之间巨大的反差,如何预防员工流失、留住企业现有人才,已成为福建省众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2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物流人才是指在物流业中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深谙物流运作规律,为物流业作出一定贡献的复合型人才。物流人才流失是指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物流人才,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或服务的对象,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和地域。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人才流失率高

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活动频繁,特别是核心人才流失率高。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应在10%~15%,然而,据统计,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60%,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达到70%,其中占较大比例的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秘密、市场资源和技术才能,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的重置成本,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员工的稳定性。

2.2人才流失的外倾性强

人才流失的外倾性是指员工离职后流向同行业竞争对手之处。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一致性,同时又存在一些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很多物流人才将中小型企业作为迈向大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的跳板,在中小型物流企业工作1~2年便跳槽到条件更好的大型物流企业。例如福建省兄弟物流公司流失的物流人才的主要流向是盛辉物流公司、汇丰物流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所以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失主要流失至同行竞争对手之处,这种人才外流直接造成商业泄密。

3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基于Mobley的中介链模型

员工流失是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造成员工流失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国外对企业人才流失研究的理论较多,主要有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还产生了一系列员工流失模型,Mobley的中介链模型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一个理论。它认为员工流失是企业、社会环境、个体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Mobley的中介链模型,从企业、社会环境、个体三方面分析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3.1企业因素

3.1.1人力资源选拔和配置机制不完善

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招聘方法不科学。福建省不少物流公司招聘人员不专业,招聘程序不完善,招聘方法简单,造成招聘来的员工不能与职位很好的匹配,不能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为日后员工流失埋下了隐患。二是缺乏合理的岗位分析。一些企业对企业的岗位分析做得不够深入、科学、细致,造成选拔的人才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实践中常常见到:物流业基层职位的要求并不高,人员供应量大,于是常常选择高于职位需求的人员;而中高层职位要求较高,人员供小于求,往往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降低要求。那些能力较强的人虽然能够很快适应岗位,但是如果在企业内无法满足其待遇和发展的期望时,很容易造成流失,而中高层人员则可能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这都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1.2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薪酬分配不具有吸引力。物流业的火暴让很多人对加入物流企业获得的回报拥有比较高的期望,但是,据统计,福建省私营企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仅有19069元,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另外,据调查发现,福建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人才的平均劳动报酬约25000元,而大型企业则远高于此水平,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薪酬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员工满意度比较低,薪酬成为人才争夺战中重要的因素。此外,不少中小型企业薪酬结构单一,缺乏长期激励措施,如股票、股权等,这些薪酬制度使得员工跳槽成本低,在客观上引发员工流失。二是缺少富有成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是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所实施的管理沟通活动,其结果将直接影响薪酬的调整、奖金的发放与职务的升迁等员工的切身利益。目前福建省中小型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目标任务,用这一目标来判断工作量,其标准主要是员工对于领导命令的执行与服从。因为缺少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与操作办法,无法根据明确的考核结果对本企业员工实施全面激励。三是没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没有充分注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对员工提供发展和培训、晋升的良好空间。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物流工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60-03

一、概述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急速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相关的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对高端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据相关文献[1],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在增长。总的来说,物流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流管理人才,一类是物流工程人才。目前前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培养模式较为完善,而后者以某些专业为特色的物流工程人才较为匮乏,培养模式也不成体系。主要是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是一个复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需要以专业特色为基础,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等多系统进行了研究。因此,物流工程不同于物流管理,应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交叉性复杂学科。

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物流工程高端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以此专业为背景,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质进行探讨,提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快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中,将物流本科专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管理学内的工商管理(代码1102)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另一类是归属于工学内的交通运输(代码0812)中的物流工程专业。本文研究的则是后一种情况。物流工程专业大都是依据各高校的某些较强的工科专业延伸而设立的,各自的物流工程专业都体现了背景专业的特色。如以机械专业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工具、设施设备等;以计算机、控制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物流信息、货物跟踪等;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特色是综合运输体系、货物运输组织等。因此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大都设立在不同的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与特长专业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背景专业优势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T”型人才特征。物流工程具有复杂交叉学科的特性,集聚了多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信息等学科及相应的背景工程学科,是这些学科的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其特征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交融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程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性T字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不同的是,在掌握基本的物流基础知识和现代物流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工程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每个学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或者系统规划能力,以满足物流行业针对性的人才需求。

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背景的物流工程人才,在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仅必须具备工程学科的思维能力,还必须具备专业特色能力,如解决物流系统中与货运相关的交通问题的能力。

2.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目前的物流行业高等人才大都从事的是和企业物流相关的工作,企业物流注重的是对企业生产、运输流程的规划和调整,最终达到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物流系统的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对于社会物流相关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转变思维,在掌握企业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社会物流的思维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扩展视野,以全社会为研究范畴,研究社会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规律;研究流通网络分布是否合理、流通的渠道是否通畅;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物流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等。

社会物流系统研究主体将是全社会,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如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问题、物流节点布局问题、物流搬运设施设备等问题、物流行业标准问题、物流政策法规问题等。物流工程专业大都研究社会物流系统问题。

3.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针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提到物流,第一反应就是货物运输,将物流与运输混为一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这两个不同的专业,两者既有交叉又有不同点。

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支撑人和物移动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相关的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交通信息及智能技术等的学科。人的移动是客运,物的移动是货运,而货运又是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系统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支撑下的物流工程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优势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物流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知识非常普遍。加强交通信息、交通控制、交通知识的渗透,可以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物流仿真、货物跟踪、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以传统水运管理科学的知识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港口物流专业方面的能力;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知识的渗透,则可以培养学生物流配送网络和节点规划方面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培养模式的精髓,如何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专业性人才。所谓创新就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中的不足,提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成果来加以检验,而成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创新型的,而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是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及创新性的师资来达成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色。如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物流工程专业的普适性人才,更应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学习经历;掌握从事具体交通运输工程特色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物流工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叉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物流工程及相关(如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并能面向未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物流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支撑,培养的人才在掌握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熟练掌握社会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及控制,企业物流的运作、管理控制过程及物流方案设计优化。

经过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培养,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掌握物流工程及交叉的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物流及交通运输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规划与货运交通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总之,依托交通运输工程特色专业的物流工程人才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针对物流工程系统中的专业问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3)针对物流系统中有关的交通问题,要有系统观点、工程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4)熟悉国家及政府管理部门关于物流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法规、政策及规定,掌握现代物流体系及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及前沿。(5)要有自我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的能力。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体系能够达成培养目标,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得许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富有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中已分析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展开。针对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分析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应以模块形式加以构建。各模块之间既有内在关联又有内容上的区别;在模块内部使用公共的基础理论知识,避免原有课程设置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在多门课程中重复,既能节约课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几大模块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充分调查现有课程体系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对课程体系展开调整优化。初步设想建设以下几大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数学、外语、计算机、人文课程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本知识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及专业可能用到的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如概论、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建模方法、数据分析、仿真等。(3)物流工程与货运交通专业模块。主要是围绕物流工程和交通工程中的有关社会物流系统而展开的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货运交通等。(4)物流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物流方面展开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5)教学实践创新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主要通过创新大赛、创新课题、课程设计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加以完成。(6)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及设计主要来检验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发展潜力。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围绕培养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论教学的创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引入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及探索性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2)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也可聘请校外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融合贯通,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认识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现场调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教学实践,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体验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4)研讨试教学。研讨试教学将围绕某个探索性问题或者实际性工程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论坛试教学。组织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及教师学生论坛,也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充分利用专家、企业家的理论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另外,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如实验室、产学研基地、项目合作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建立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尝试建立本科“导师制”,将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分由若干导师指导,围绕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与理论及实际研究,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提前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4.师资力量的配套。师资力量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名师出高徒,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师资应该大力引进,引进学术带头人及青年优秀人才;同时,对现有师资要进行培训、进修,为其提供出国进修和研讨的机会,还可以派青年教师去物流企业挂职学习,更好地了解物流的运作模式,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让物流工程专业更贴合社会需求;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物流工程这种立足于应用实践的学科,更应该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讲学,进行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认识。

5.教材资料的更新。教材资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材也需要有专业特色,目前,国内高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当务之急,具有相同特色(如交通运输特色)的各高校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组织物流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编写物流工程学科的系列教材。对于国外优秀的物流工程类教材,应加以引进和翻译,尤其是国外物流工程及货运交通相关案例书籍的引进和翻译;对于国内实际物流工程案例加以整理,编写成课程案例集。经典理论、学科前沿及工程案例等教材资料体系对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四、结语

作为实用性、工程性很强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改变,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必须要紧紧把握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围绕学科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兆花,燕珍,蔡晓丽.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2):258-288.

[2]张明会,唐四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教学,2007.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医学特色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03-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发展、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经济增长的首要保证。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教育改革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特色办学、争创一流”。高层次人才队伍是特色高校建设、大学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具有学科特色的天津医科大学为例,以建构主义和马洛斯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深入访谈等科研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为载体,分析特色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组建等。分析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的特色高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天津医科大学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建议,也是为其他独具特色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

(一)国内外一流大学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论述

通过对近五年、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类论文及博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搜索发现,“一流大学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命题。高校高层次人才建O的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概念与内涵、特征与类型等几个方面。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内涵界定,包括学术大师、优秀青年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等三个层次。高层次人才核心特征包括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事业上的高进取性、科研上的高创造性、需求上的高稀缺性、地域上的高流动性是其一般特征。

(二)国内外特色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现状论述

通过对2012―2016年五年的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类论文及博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搜索发现,从团队建设角度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集中在“学术大师+科研团队”模式上,如,王焰新、梁志提出: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正确处理学术带头人与整个师资队伍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二者相互依存,学术大师扎根于科研团队,需要学术大师的带领,要建立“人才反应堆”,即适宜人才队伍建设的动力机制,从政策和物质上予以支持,才能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下问题。

1.解析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依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2012―2016年文献基础上,对比国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与建构特色高校一流学科背景下的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机制。

(二)研究对象

1.2012―2016年CNKI本课题相关硕博优秀论文及期刊论文,探索国外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2.通过访谈法对天津医科大学人事、学科、科技、研究生院、教务等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归纳出大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数据收集

1.通过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天津医科大学人事、学科、科技、研究生院、教务等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归纳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存在。

2.通过文献调查方法中的主题关键词搜索2012―2016年CNKI本课题相关硕博优秀论文及期刊论文,探索国外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果分析

通过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天津医科大学人事、学科、科技、研究生院、教务等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归纳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所在;通过文献研究、文献对比方法关于世界一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与启示等研究,结果如下。

(一)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天津医科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内科等特色学科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也成为医科独立院校大学的优势所在。优势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始终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1.天津医科大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高层次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使天津医科大学拥有和集聚了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和优秀人才。截至2013年12月31日,学校有博士生导师219人,硕士生导师72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中国名医百强榜百强名医3人,“长江学者”教授、“”等进入部级人才资助项目人员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64人,天津市授衔专家29人。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8个。部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内科。

2.“人才强校”战略思想的指导。天津医科大学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人才强校”的战略思想。学校积极为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提高人才工作的效率,逐步形成人才的聚拢效应,同时,对引进的青年教师加大支持和培养力度,并积极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3.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天津医科大学十分重视引进和留住高层次、海外人才,为此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公室,为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专业急需的高端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协助其组建团队,进行平台建设。

近五年来,我校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项目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SCIE收录高水平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队伍是特色高校发展的关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是目前天津t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具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缺乏,大师级人才、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高端人才相对匮乏,以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高端人才较少。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缺乏科研与教学相关的保障机制,一小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很好地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性,对短时期内不能取得成绩容易产生心理焦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成长为高层次人才。

(三)世界一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与启示

世界一流高校(THES和ARWU排名),以哈佛大学为例,它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具有强大的优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大学。但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依靠自身优势,在数学、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等特色领域,超过了哈佛大学,成为学校世界闻名的特色学科。这些独具特色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适合校情的人才招聘与培养措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完善与发展大大提升了学校实力。

1.严格的人才聘任制度。人才聘任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第一步,以美国高校为例,在高层次人才聘任上,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对申请者的学历、资历、教学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最看重申请者高质量的论文或著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这些都是通过专业的学术委员会来进行评定。招聘程序复杂,有招聘需要时,成立专业委员会,通过候选人进行学术报告或主持学术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负责人才聘任的委员会根据整体表现做出决定,交由学校教授会评议,最终由董事会批准录用。

2.科学的绩效考核。纵观世界一流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绩效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年度评价、晋升评价以及终身职后评价。年度评价,是对高层次人才年度工作的考核,主要包括科研、教学和服务情况。科研评价包括论文、著作以及申请的科研经费等,教学评价主要依据课时、学生意见等。服务评价主要依据参加校内委员会及校内外各团体的贡献。晋升评价关系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否继续留校任职。晋升评价与终身教职评价激发了人才不断向上的动力,也是促进人才不断进步,培养学术大师的重要过程。

五、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中的对天津医科大学人事、学科、科技、研究生院、教务等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的访谈,归纳总结了天津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存在;通过文献调查方法中的主题关键词搜索2012―2016年CNKI本课题相关硕博优秀论文及期刊论文,通过比对国外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应进一步完善特色学科科研团队培养机制

特色学科对高水平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特色学科的形成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其作用不仅对每个成员的成长起着推动作用,更是推动整个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优势学科团队培养政策,以实现特色学科带动下的科研团队混合组建,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组合在一起,将大师级的人才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作为团队的主体和重要支撑,同时考虑加入国外知名学者教授。以保证科研团队具有极强的创新性、稳定性,有利于学校特色学科的长远发展。同时,学校层面应进一步支持特色学科科研团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国外大学的科研机构等进行交流与研究,扩大学校特色学科科研团队的国际影响力。

(二)应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世界一流高校,都有一套体现其办学宗旨的规章政策,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绩效考核、激励与保障措施等都有明确的标准与规定。从天津医科大学目前的人才考评体系来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研论文这一标准所占权重较大,很多新进人才为了忽视了教学等其他方面,同时过分注重结果考评也忽视了高层次人才平时的努力。考评体系的建设可以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采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主管评价等多种考评方式进行评价。让考评贯穿教师的职业生涯,时刻提醒他们高层次人才不仅仅是科研方面的强者,更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任。同时,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保障措施也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十分必要,以人为出发点,才能达到学校与个人的双赢。

(三)应加强引进人才融合度

随着人才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高层次人才对高校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应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校、融入学科,建立起与现有人才合作紧密、和谐共处的关系,从而发挥整体合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大学。

六、结语

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名校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要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之一,各高校应了解自己的学科特色,以学校的特色学科为出发点,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形成特色效应,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逐步走向强校之路。支撑特色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的资金、技术支持,更需要有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持。天津医科大学作为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特色学科。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政策,将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完善了学校的各方面的政策,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在一起,带领特色学科的发展。特色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名校的研究,总结其经验,学习其可行措施;另一方面,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培养特色学科的带头人,组建科研团队,完善管理机制和环境政策,才能够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

⒖嘉南祝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徐振鲁.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2007,(5).

[3]姜建明.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反思[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6).

Improve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High-level Personnel Incentive Mechanism Research

―Tak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a Mu-qun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钢琴人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73-02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求同存异”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郝蓉蓉(1981-),女,汉族,内蒙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讲师,获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钢琴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艺术指导教学。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3篇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当前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对财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学术沙龙凝聚开放性、共享性、创新性等特征,并兼具研究与教育功能,有利于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应当重视学术沙龙在创新财会人才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予以积极践行和推广.

关键词 :学术沙龙;财会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①2010年10月,在全面总结我国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财政部颁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第一个财会人才发展规划,其为新时期高等院校财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学术是大学安身之本、立命之本,学术交流式教育是互动主体之间身、心、灵的交流活动.学术沙龙作为一种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共享、创新等特性的学术活动,对于营造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的环境和激发财会人才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1]

1 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盲目扩展,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呈现了各个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近几年以来,财会人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更是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有500多所招收财会相关专业学生,占院校数的46%.[2]2013年第四季度各专业人才的供求情况中,财会才人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更是名列前茅.[3]

从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看,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高达10万多人.高等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教育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各行各界提供了大量相关人才,但目前人才培养结构远不能与社会接轨,出现了“初中级人才过剩,高级人才匮乏”的局面,即产生了“金字塔”的供需矛盾,如图1所示.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瓶颈问题,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杨智慧等学者针对我国当前高校财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科结构单一,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会计教育手段相对落后[4].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上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科书为依据,照本宣科,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正如张玲等(2009)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会人才人才培养主要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穿插“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模式,主要侧重于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介绍,在培养方式上犹如“填鸭子式”,缺乏从事现代财务出纳等相关工作所必备知识和技能,如资产评估、金融会计、投资学、会计实训、模拟沙盘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综合实训技能.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开设辅修、选修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财会人才知识面窄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2 学术沙龙的功能定位

学术沙龙是一种集开放、平等、互动、共享、创新等特征于一体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沙龙的交流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培养素质财会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作为一种创新的学术交流形式,学术沙龙具有研究和教育功能,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术沙龙对于高素质财会人才的培养将发挥重要作用.

2.1 研究功能

学术沙龙既强调参与者间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又注重对讨论主题深入的研究.交流会上,参与者们在谈笑风生和谈古论今中交流思想、各显神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唇枪舌剑、议倾坛席,有助于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基于学术沙龙的交流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约翰·冯·诺伊曼发明了计算机和开创了博弈论等.学术沙龙的参与者知识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差异,这必然产生多个有差异的“信息域”和有差别的思维方式,在相互交流时,这些差异将会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开放式的思维格局.久而久之,开放性思维将会源源不断地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启科研之门,掀起创新研究的浪潮.

2.2 教育功能

财会人员不仅需要研究能力,更需要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福利国家的理论构建者威廉·贝弗里奇指出:“参加科学交流会,青年学者可以看到怎样通过发展别人的工作来对知识作出贡献,看到怎样评议论文,根据评议论文,对同行学者的个性有所了解.”[6]学术沙龙活动通过参与者的互动式发言,可使参与者发现自身和他人发言中的精彩和不足之处,迅速把握学术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强化自身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同时,参与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撰写文章,文章由其他参与者鉴赏和评论,这不仅为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互助、互学、互补的学习平台,而且对于参与者的探究能力、写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教育作用.

3 学术沙龙在财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瓶颈,高素质的科研和实务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学术沙龙开展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其研究和教育功能,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启发财会人才的创新思维,形成新的思维格局,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3.1 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开创学术争鸣的局面

爱因斯坦曾指出:“一个人要是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他想的是不会有什么价值的.”这充分说明了学术沙龙在财会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学术沙龙不仅可以唤起财会人员进行启发性思考,发挥讲、学和听等多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开展有效的争鸣,给财会人员以独特的启示和灵感,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财会教育氛围.科学史上无数事例已说明学科发展的转折点往往就是引入“外行”的方法和理念,形成交叉学科,创造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时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财会人员往往凭借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对自身观点的创新性和正确性作出判断.但是,当它在学术沙龙中公之于众、开展辩论时,可能显得观点陈旧,不符合实际,甚至会被其他人评判的“体无完肤”.而正是这种开放新的、自有的讨论和批评,有利于促进财会人才走出已有的思维定势,实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达到开拓、创新的境界.

3.2 突破思维定势,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英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提出包括准备期、孕育期、明朗期和验证期的创新思维四个阶段[6],正与学术沙龙的交流过程恰好吻合,即交流主题的设定、参与者的前期准备和孕育、会上专题的充分交流讨论促使问题明朗、形成结论并转化个体知识.财会人员在学术沙龙中可以相互质疑,甚至成为论敌,在反驳与争论中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并进而在他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3.3 建立财会学习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宣告: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是2l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7]学术沙龙正是一个创新的学习共同体,不同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人员通过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智慧的火花在心灵撞击中绽放,每一个参与者在互动交流中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吸收不同的观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8]将学术沙龙应用于财会人才的创新培养,将建立一个财会人才互动式学习的共同体,彼此增进、共同发展、协同进步,不仅有利于提高财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和学科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现有财会人才培养中注重讲授而不注重讨论交流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学术沙龙凝聚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创新性等特征,并兼具研究与教育功能,早已被国内外高校和相关部门践行并被证明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展学术沙龙将有利于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应当重视学术沙龙在创新财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予以积极践行和推广.

注 释:

①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摘自《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参考文献:

〔1〕王进才,李雄鹰.学术沙龙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探析[J].高教论坛,2011(7):37-39.

〔2〕敬采云.会计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9):43-44.

〔3〕武娟.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0.

〔4〕张玲,李祥利.高等院校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会计,2009(9):14-15.

〔5〕(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8.

〔6〕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81.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4篇

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校外专家课堂演示案例和讲座、对本校师生问卷调查、以及日常与本县不同中学同行闲谈,发现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有如下现状:

1、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有参加交流互动的愿望。

2、语文课堂上,学生比较喜欢问答式的互动。

3、教师设计的互动方式与学生的互动兴趣成反比。学生感兴趣的,教师用得少;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师用得多。

4、学生要求互动讨论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深度要适中。

5、学生要求展示互动的方式要多样化,展示的工具要形象化。

6、学生喜欢乐中学和学中乐。他们希望有游戏互动,在游戏互动中开发智力。喜欢智力游戏互动的学生占44%。

7、学生希望自己的能力,通过竞赛得到体现,而不愿意通过口语评价认可。因为学生来自农村,接触世面少,阅读课外书少,词语贫乏,口语交际能力滞后,怕出错。

8、每节课的信息量要适度。调查统计中,55%的学生认为一节课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在6―12个范围较好。

二、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基本问题

1、农村中学生因环境问题,长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体地位的意识,课堂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创新精神。

2、交流互动的方式和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兴趣距离较远,有待调整。

3、词汇贫乏,怕说错,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师生交流互动的障碍之一,语言词汇的教学有待加强。

4、学生希望问答、讨论、讲解的综合互动要能有效的帮助掌握知识和技能。

5、部分学生追求乐中学和学中乐,没有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正确的运用。

6、展示互动缺乏多样化,展示工具缺乏形象化。

三、对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基本问题的处理建议

1、大力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观念。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导者,基本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

2、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氛围,培养学生自信心,消除学生怕在教师面前说错话的心理。师生间平等相待,朋友式交流,气氛和谐,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师生合作讨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才不拘束,学生才敢大胆思考和说话。并且要多种互动交替使用,不可长期惯用某种方式,削减学生互动兴趣,失去课堂和谐的活跃氛围。

3、教师要外出听课取经,学校要请专家进来指导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走出去也好,请进来也好,我们的教师要谦虚好学,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努力转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观念。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通过自己看书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解难,总结答案,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知识才牢固;读书只有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想、记)、手到,才会学有所得;学习只有敢于创新,积极联想,敢于想象,才会学有所成。只有教育学生完全意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时,学生才会积极围绕课题去合作讨论,创新探究。老师讲、学生记、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只是成为事半功倍。

5、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问题,学生才会有兴趣去思考和归纳总结。问题深度适中,适合学生素质,学生思而有果,能用自己的话回答,才会有兴趣努力去想,努力组织语言来表述。

6、语文课的语文味要浓,重点加强字、词、句、篇的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及文学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识字写字,听懂别人说话内容,会归纳别人说话大意,欣赏和模仿课文、老师、同学及家长等说话的艺术与风格,用语言陈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能用文字把别人或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具有相应的写作水平。这就需要语文课教给学生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7、教师要把握每堂语文课的三维目标

一堂语文课的字、词、句、篇,知识是什么,技能是什么,情感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过程怎么走,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并围绕这些知识、技能、目标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避免随意扩展,离开课堂教学中心,影响课堂效益。调查答卷中,学生希望问答、讨论、讲解的综合互动要能有效的帮助掌握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流动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53-0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高校纷纷恢复开办行政管理专业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行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本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探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一)知识结构目标嬗变: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总体上仍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是学生实践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普遍不足、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课程,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却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1]。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呈现为理论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理论知识的传授占绝大部分课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的部门增多,层级增加,需要规范的机关管理和控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在逐渐增多。为保证管理指令的畅通,执行力提升,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而高校死守传统观念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不符合企业需求,使得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

(二)就业结构目标嬗变:由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

纵观国内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培养国家公务员为目标,培养在政府机关工作所需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面向教学与研究领域,培养在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从事学术性研究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就业结构目标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2007年11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公务员录用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人事部门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任何专业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特权,而真正毕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的学生非常少,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遭遇到就业危机。学生感到在学校学到的与走向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不一致,从而导致专业教学、专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转变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结构目标,把就业重点转向私人部门,尤其是企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

二、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三、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

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图1 校企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图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

3.毕业论文(设计)引入“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3],着力打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项目化,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双导师制”,积极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项目化、实践化、个性化。转变过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于理论化的倾向,鼓励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实践应用型的毕业论文课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校内导师指导论文撰写,校外导师对具体业务问题给予指导,论文答辩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将“双导师制”模式引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克.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