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

国外教育论文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

Abstract: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ofteachingefficiencyofforeignteachers,thispapersumsupandcombsthebasicconnotations,mainfeatures,generalcontents,maintheories,hinderingfactorsandimprovingstrategiesoftheteachingefficiencyofteachers.Italsopointsoutthemaincontributionsandcontradictionsofthepreviousstudies,andputsforwardtheemphasisofthisstudyinthefuture.

Keywords:teacher;teachingaction;teachingefficiency

一、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界定

直接定义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几乎没有,但相关概念相当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师”(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课堂教学”;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师”(Autonomyteacher);RobertJ.Marzano等的“有效课堂”(Classroominstructionthatworks)。所有这些说法,几乎都没有对自身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识到“优秀的”、“不错的”、“时髦的”、“主流的”这类含义。实际上,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Castle(2006)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教学作为教育学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教师自治行动的取向;是否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体素质特征。W.C.Bably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sympathy);仪表(personalappearance);谈吐(address);诚恳(sincerity);乐观(optimism);热心(enthusiasm);好学(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严谨(reserveanddignity)[2]。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1999)则认为,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人性格特征包括热情、热心、幽默、可信任、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励、支持、有条理、灵活、适应性强、博学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StanleyJ.Zehnand,JeffreyA.Kottler(1993)从3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arelationshipspecialist)。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注意用眼神接触,用人体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支持性的、显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关注学生的策略。(2)营造真诚关心的气氛。有效的班级交往规划;促进全体学生有效交往;规范有效交往的实践。(3)一名帮助者(ahelper):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4]。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所应该具备的行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师行为有效性本身。

二、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内容的描述,笔者根据收集的资料,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的专业表现、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专业表现。波士顿学校委员会(BostonSchoolCommittee)(2006)提出了教师教学行为的8个维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职业主义(Professionalism):主要指模式化的职业行为,包括工作职能、区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样性的社区里的工作目标;(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负责任的学习共同体;(4)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5)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策略;(6)实质性知识:具有广泛前沿性知识,关键概念、事实、相关的研究、质疑的方法,具体到各自学科的交流风格等;(7)发展性过程的监控与评估;(8)反思、合作和个体成长[5]。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CharlotteDanielson(1996)认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创造出学习者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使学生能够从事重要内容的学习,并使所有师生感觉到尊严和荣耀。一般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体系有4个板块,每一板块标志着教学的不同侧面。(1)教学计划和备课。包括选择教学目标;展现教学内容、资源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展现内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内容;(2)课堂环境。包括创建尊重与和睦的课堂环境,形成学习的文化氛围,课堂程序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具体环境布置等内容;(3)课堂教学。包括清晰而准确的交流、提问和讨论技术,使学生认真学习,给予学生反馈、灵活性和反应性;(4)专业职责。包括教学反思、保持精确记录、家庭交流、对学校和学区的贡献、专业成长和发展、专业主义展示等方面[6]。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技能技巧。Cruicshank(1990)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涉及到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包括“创设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指导时间最优化;提问题;提供清晰的指导;注意学生的进步;提供反馈和强化”等7个方面[3](P318)。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提出了最佳课堂教学的6种教学行为技能:整合性单元;小组活动;呈现式学习;课堂工作室;真实体验;反思性评估等等。它有助于创建最佳课堂教学[7](P7)。

三、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无效性的标准

教师怎样的教学行为才具有效性或无效性?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关于课堂教学应该增加和减少的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或减少无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增加的因素:(1)体验性、引导性、操作性的学习;(2)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3)强调学生更高级的思维,学习某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4)选择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掌握研究该领域的方法;(5)让学生花时间去阅读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的书籍;(6)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完成设定目标、记录、管理和评估的任务;(7)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决定书籍、写作主题、学习伙伴和研究项目;(8)在学校建立并运用民主原则;(9)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情感风格;(10)组织合作性活动,将教室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社团;(11)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通过个性化的活动不把学生分别孤立起来;(12)在常规课堂上给学生以特殊的帮助;(13)教师要扮演多样性、合作性角色;(14)依靠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进行的描述性评价[7](P3)。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减少的因素:(1)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如演讲;(2)学生被动活动,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3)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表扬和奖励;(4)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工作表、练习册、或者仍然坐着,做其它功课;(5)对覆盖每个领域中的大量材料作蜻蜓点水的介绍;(6)死记硬背事实和细节;(7)强调学生分数和学生之间的竞争;(8)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9)采用某些特殊方案对学生进行筛选;(10)采用并依赖标准化测验[7](P4)。

虽然这一研究不是直接论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但对于我们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和无效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内部机理是什么?除了上面所述的教师个体素质、课程结构与教学技巧等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以下方面的理论成果: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本质。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FredKorthagen,JohnLoughran,TomRussell(2006)通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教师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7个基本原理:(1)学习教学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过程;(2)学习教学要求认为知识是有待于创造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已经创造的科目;(3)学习教学要求从关注课程转向关注学习者;(4)学习教学是在师生共同探讨中进行并得以促进和加强的;(5)学习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与同伴合作;(6)学习教学要求中小学,大学和实习生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7)学习教学要求教师教育家在自己提倡的教学项目中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在示范作用中得到强化[8]。这7个原理可以说是对教师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本质的恰当描述。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思想变量。不同的思想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佐藤正夫(1987)从教学史论的角度,认为必须扬弃与统一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提出了“学习课题系列学习”的思想,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问题与课题,使学生直面矛盾与障碍,引起学习动机;(2)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课题的目标与条件,抓住真正意义上的问题;(3)使学生探讨适当的解决原理、方法与手段,计划解决活动;(4)实施解决活动的计划,实现问题与课题目标;(5)检验、评价、总结学习结果,使学生进一步练习与应用[9]。虽然这一思想对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的思想有所超越,但仍然带有传统教育中的程式化习惯和明显的杜威教学过程思想的痕迹。

当前比较流行、且大家比较接受的当属建构主义。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指导原则,包括:(1)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2)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3)寻求并重视学生的观点;(4)课程设置要适于学生提出假设;(5)在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习[10](P43-103)。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环境变量。许多人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受教学环境的制约。KennethM.Tyler,A.WadeBoykin,TiaR.Walton(2006)通过欧洲与非洲文化差异在课堂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的研究,得到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文化环境具有高相关性的结论,并强调“个人主义与竞争能力”的欧洲文化与强调“合作与活力”的非洲文化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比后者的更具有突出表现[11]。因此,随着教育的国际化与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离开文化考量谈老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没有意义的。CliveHarber,JeffSerf(2006)则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探讨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他们以英国与南非两个国家为对比,主要通过两国文学、其它证据和(大学生)实习教师的面试等手段,得出教师教学有效性与民主政治有密切关系的结论[12],并且指出现代教育结构、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民主要求存在矛盾。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2006)探讨了课堂中的人类学接触(Humancontact)问题,发现教师将与学生的接触作为他们教学的自然过程。这种接触沿着两个轴心进行:第一个轴心表示参与者的教师是如何认识背景及背景是如何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联系的。第二个轴心表示有关人类接触的谈话显示在教学中是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的[13]。这个研究对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五、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之策略

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大致有如下几方面成果:

一是认知改变策略。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2006)研究了通过教师教育者,改变未来教师的理念与行为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与传统教师教育方法不同的5个维度:(1)变通的、灵活的和非固定背景下的专业报告,而不是复述详细精确的事实及固定背景中技术的精确运用;(2)学习中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向学生传递信息;(3)学生是认知网络活动中的积极建构者而不是信息的接受者;(4)关注明确的问题及其多样性解决方法,而不是着眼于运算程序的应用和单一的正确答案;(5)关注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在此环境中,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赞赏自我调节的学习,其他的学生也是学习的来源[14]。可见,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相比,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是学习合作策略。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2003)提出了学生学习合作分析,即CASL(CollaborativeAnalysisofStudentLearning)。CASL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围绕学生学业标准目标,帮助教师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加深理解教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体系由4个要素组成:(1)反思探究的框架;(2)合作探究的文化;(3)CASL的探究阶段;(4)促进、领导和支持CASL,如制度安排、行政支持等[15]。可见,合作成为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过程就是合作的具体教学形式,这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实现途径。

三是反思、建构性策略。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2006)提出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系统包括教师的经验、反思、学习结果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16]。因此,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强有力的学校环境的支持,学校政策要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注入具有挑战性与冒险性的要素。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的建构主义策略是:(1)鼓励和接纳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2)运用原始的、主要的以及可操作的、互相作用的材料;(3)运用诸如分类、分析、预测和创见之类的认知术语;(4)根据学生的反应实施课程与教学策略;(5)先了解学生对即将交流概念的看法;(6)鼓励学生参与到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中;(7)激发学生研究的手段是提出富有创见、开放的问题;(8)注意学生最初的详细阐述;(9)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最初假设相矛盾的活动中,继而鼓励他们讨论;(10)提出问题之后为学生留出等待时间;(11)为学生提供建构联系及隐喻的时间;(12)频繁使用学习循环模式,培养学生好奇心[10](P125-145)。总之,教师经常反思自身行为,考量不同教学行为、假设、信念和观点,沉稳深邃地考察教学环境、随机应变地把握教学局势并采取相应策略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坚守的重要思想。

四是课堂实践策略。JosephCiaccio(2004)提出了“完全积极策略”。意谓使教师明显地看到教学的积极方面,避免或消除消极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满足彼此的需求;改变起反作用的情绪;结束行为问题;帮助后进生;运用积极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17]。KathrynCastle(2006)研究了新手教师如何作为一个教学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自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7个自治的主题:(1)对错误问题的察觉;(2)质疑;(3)从他人那里寻求答案;(4)冒险;(5)反思到自信;(6)增强对学生理解的理解;(7)采取行动[1](P1094-1103)。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2000)提出了9种有效课堂教学指导策略:(1)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2)总结和笔记;(3)提倡努力和给予认可;(4)家庭作业和练习;(5)非语言表征;(6)合作学习;(7)建立目标和提供反馈;(8)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9)问题、线索和先行组织者[18]。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归纳了实现民主课堂的主要技巧,包括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谦逊、相互性、共同商议、正确评价、信心、及自治(autonomy)等方面[19]。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标准相比,最近的研究强调课堂教学更具有反思、建构与批判的韵味。

五是教师教学档案袋策略。CatherineDeRijdt,EvaTiquet,FilipDochy,MauriceDevolder(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学档案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还检测了教师对于教学档案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学档案是一种能够带来重要积极影响的工具。它能够激发教师去反思他们的教学行为,寻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材料[20]。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1)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特征、内容体系及实现策略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以一定的专业实践体系及其标准为基础,否则教师专业化就无法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的专业化相提并论。(3)教学行为有效性不只是依赖于教学理性思维的规则的按部就班的操作性程序,它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不只限于教师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有相似之处,更在于它与其它许多职业如政治家、人类学家、公共关系者、演艺者等也有相似之处。所以,虽然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学行为遵循一些公共教学准则,以使自身行为具有本行业的特殊标准,但是,标准与准则在多样性文化、政治与生活环境中很难发挥作用,应变思维才是教师教学行为更为需要的。KennethM.Tyler等(2006)课堂的文化差异研究,CliveHarber等(2006)的课堂民主政治研究,CareyE.Andrzejewski等(2006)的课堂人类学研究等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以上研究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行为具有自身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质,教师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我们必须坚持教师教学的现代性理性设计,需要有一定规则性知识与程序结构,以此完成教师行为的专业化要求。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模式化与自动化;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复杂性需要我们采用更多的反思性与建构性思维与策略,以应对变动不拘的教学环境的要求。由此,教师教学行为已经超越课堂时空范围而导致教师专业化特征的淡化。以上两方面构成了教师行为有效性研究的矛盾性。

本课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是关于哲学思想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系及相关策略研究,以此应对未来变动不拘的教学与外部环境。因为随着教学环境的国际化与文化多元化,任何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行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都显得蹩脚。对教师个体来说,一种在自身教学哲学指导下的应变性教学显得非常必要。二是关于拟像背景下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行为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以此保持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的时代性与未来指导性。因为以往的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在课堂教学背景下进行研究的,而课堂教学是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人类进入拟像时代,教师教学范式及其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许我们的研究成果会成为拟像时代下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的桎梏。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解决前述矛盾性。

[参考文献]

[1]KathrynCastle,Autonomythroughpedagogicalresearch[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

[2]王连生.教育概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276.

[3]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StanleyJ.ZehmandJeffreyA.Koggler,OnBeingaTeacher,CorwinPress,INC,1993.

[5]Adoptedbythebostonschoolcommittee.February1,2006.

[6]CharlotteDanielson.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M].张新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8-52.

[7]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最佳课堂教学案例——六种模式的总结与应用[M].余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8]FredKorthagena,JohnLoughranb,TomRussellc.Developingfundamentalprinciplesforteachereducationprogramsandpractice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20-1041.

[9]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8.

[10]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同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1]KennethM.Tylera,A.WadeBoykinb,TiaR.Waltonb.Culturalconsiderationsinteachers’perceptionsofstudentclassroombehaviorandachievement.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98-1005.

[12]CliveHarbera,JeffSerfb.TeachereducationforademocraticsocietyinEnglandandSouthAfrica[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86-997.

[13]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Humancontactintheclassroom:Exploringhowteacherstalkaboutandnegotiatetouchingstudent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1-12.

[14]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Theteachereducatorasarolemodel[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23):586-601.

[15]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学生学习合作分析[M].方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14.

[16]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Mentoringbeginningteachersinsecondaryschools:Ananalysisofpractic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55-1067.

[17]Joseph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M].郑莉,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

[18]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意在考察研究媒介教育的本质及其在美国的施行状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美国在媒介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的原因。第二部分从三个阶段(预防阶段、面对阶段、转变阶段)对美国媒介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第三和第四部分从概念与应用的层面对媒介教育加以分析。最后的第五部分探讨了美国的媒介教育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所涉及的包括媒介教育的集中与扩展、从运动变为教育干预及新技术带来的影响等。本文的结论是,美国的媒介教育需要不断地进步革新从而达到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水平。

引子

在全球媒介日益趋同的二十一世纪,媒介教育新范式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美国媒介教育停滞不前的状况却令人感到意外(Gregorian,2006;Thoman和Jolls,2004)。这有些讽刺意味,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媒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却在正规媒介教育的各个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Kubey,2004)。Galician(2004)甚至遗憾地感叹道,美国在媒介教育“这一重要领域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p.8)。

Kubey(1998,2003)从文化、经济、历史和政治等角度对美国媒介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美国媒介教育发展的四大障碍: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缺乏推动力和理论范式不同。

首先,美国地域广阔,包括50个州、360万平方英里。而且每个州都有各自的教育主管部门,这就使得媒介教育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很分割孤立的境地。不同的州之间,从事媒介教育的教师缺乏接触与沟通;这催生了一些非营利性的媒介教育促进机构,比如媒介素养中心(CenterforMediaLiteracy[1])和媒介教育中心(CenterforMediaEducation)等,它们都建立在教育体系之外(Considine,1990)。

第二,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因此,相对于其他英语国家来说,美国要在媒介教育方面达成共识更为困难。换句话说,若是社会成分单一些,父母就会比较容易授权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政策。举例来说,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加拿大就在1966年创立了第一届电影电视研究夏季学院。这是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ationalFilmBoardofCanada)发起的,面向全国的媒介教师。其持续发展不仅促成了耶稣会士交流机构(JesuitCommunicationProject,在加拿大媒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的建立,也使代表了全国所有媒介组织的加拿大媒介组织协会(CanadaAssociationofMediaOrganizations,VAMEO)于1992年诞生(MediaAwarenessNetwork,2006a,2006b)。

第三,作为媒介作品的一大生产国与出口国,美国失去了以媒介推动媒介教育发展的机会。那些进口电影、音乐或电视作品的国家往往对其中外来元素的影响力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担心它们会威胁到本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因此,为了保持本国的文化完整性,一些国家会针对媒介教育制定出一定的方针或政策。不幸的是,进入美国的外国媒介作品较少,没有让美国产生紧迫感、或是像其他国家那样意识到“发展媒介教育”的必要性(Kubey,1998,p.59)。

最后,美国在媒介研究方面缺少恰当的理论范式,因而在媒介教育的教学法发展方面缺乏动力和指导方针。就Buckingham(1998)看来,Leavis和Thompson1933年的著作[2]为二十世纪初期的学校系统性地提供了媒介教育模式。而一些学者(如Buckingham,1990,1996;Hall和Whannel,1964;Halloran和Jones,1968;Masterman,1980,1985;Williams,1961)在文化研究领域的进展成为英国几十年来媒介教育的指导力量,其影响波及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英语国家。结果,当其他国家的文化范式已经形成一种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强调对媒介内容进行解构,强调媒介观众的理解和释义过程)时,美国还沉浸在自己的预防-保护性目标中。而“流行形式引入课堂中,仅仅是为了将其摒视为商业性的、操作性的与衍生性的……”(Masterman,1997,p.20)。

这些丛聚的障碍,使得美国难以在政策、教学和研究方面发展出一套连贯的媒介教育体系。虽然非营利性的媒介教育机构(参见尾注1)与学者们(参见尾注2)继续团结地致力于媒介教育的发展,然而研究的支离破碎形成了阻碍,使我们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接下去本文将通过媒介教育发展历史的简短回顾、概念问题、应用问题和未来挑战四个层面,来进一步探讨媒介教育的本质特性,以及美国在该领域中的现状。

美国媒介教育发展历史:简短回顾

1933年,Leavis和Thompson就在英国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andEnvironment:TheTrainingofCriticalAwareness)一书。美国的媒介教育则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距该书的出版几近四十年。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媒介教育发展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预防阶段、面对阶段和转变阶段。

预防阶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教育机构里的教师和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大众媒介不会自行消失;他们知道了必须为媒介教育做点儿什么。此前,虽然沃尔特·迪斯尼已经狂热地创造出美国式的传奇与神话,但媒介的影响力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只有书籍被看作是为学生们准备的可信媒介。老师们教授古典文学与古代历史;音乐课的重点是古典音乐。

在接触到大众媒介影响力的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们试着通过使用“预防”的策略来保护学生。“预防”模式认为受众就像一张白纸,媒介可以在上面随意地画出自己的形象。这种模式所注重的是:媒介会制造出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受众和文化价值观不受污染(Halloran和Jones,1992;Tyner,1998)。挑剔出“坏”媒介并培养起“好”媒介的审美趣味,从而区别性地看待媒介作品,这一点很重要(Thoman,1990)。就Walsh(2006a)看来,为了保护学生们不被媒介文化的消极作用所影响,老师们往往在课堂里运用大众媒介以向学生们展示媒介信息中的无趣与无价值。

面对阶段

由于对大众媒介的嘲笑和轻视没有给学生和受众带来任何帮助,所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教育者们开始利用大众媒介来吸引学生们进入媒介研究的领域。Walsh(2006a)指出,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们利用“吸引”法——比如使用流行歌曲或是电影短片——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再将他们引入经典研究中。

在这一阶段中,大众媒介被视为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工具。此外,“好媒介”的审美趣味被有关媒介的思想性问题所取代(Thoman,1990)。教育者们通过一些问题,逐渐训练学生培养起对大众媒介的批判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大众媒介如何反映“现实”?大众媒介反映的是谁的“现实”?大众媒介代表何种利益?媒介如何制作节目?媒介节目的意义何在?这些意义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针对大众媒介的社会政治分析,但是这些研究仍不在学校的教育课程之列(Brown,1991;Hobbs,1994)。“面对阶段”持续了约二十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结束——此时美国的媒介教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

在“面对阶段”中,美国的教师们开始将媒介引入课堂,他们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有关媒介内容的影响力及意义形成的批判性问题。与此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已经在向另一种媒介教育范式过渡。“屏幕理论”(screentheory)源起于学术界,以Masterman的著作为代表。这一理论的发展显示出要将“符号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后结构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的强劲趋势(Buckingham,2003,p.8)。

转变阶段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起,美国的媒介教育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教师们理解到媒介和媒介的受众都是意义的制造者。从受众的角度说,媒介的信息与受众的信仰、经验、个性及背景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是不断生成意义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和受众能够批判性地处理媒介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阶段中,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从事媒介教育的教师和学者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中;他们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和地区性的会议,分享他们在媒介教育方面的知识、策略、研究和课程。这些活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其中两个较为突出的国际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媒介与数码时代的教育”(由澳大利亚政府发起)和2000年5月举办于加拿大多伦多的“2000年峰会——孩子、年轻人与媒介:跨越千禧年”,有六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美国的国内会议以及媒介教育的范围也在这一阶段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除了各州的不同组织之外,阿斯本研究所(AspenInstitute)于1992年组织了第一届“全国媒介素养引导人会议”。这次会议将教育者们聚在一起,为美国发展媒介教育建立指导方针(Aufderheide,2004)。

二十世纪九十年初,各种组织也在(美国)各地建立起来,积极地推动媒介教育。比如说,建立于1953年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国家电视媒体委员会”(NationalTelemediaCouncil)在九十年代面向各州的老师、研究人员、图书馆馆员、家长及媒介专业人士举办了各种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讨会。总部设在休斯顿的“西南媒介替代计划”(SWAMP)不仅在德克萨斯州组织了各种有关媒介教育的宣传活动、讨论会和在职培训计划,还把这些推广到马萨诸塞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等其他一些地区。“公民媒介素养”(CitizensforMediaLiteracy)是一个面向平民的教育与推介的组织,1991年建立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艾西维尔市(Asheville)。西北媒介素养研究所(NorthwestMediaLiteracyInstitute)1993年建立于西雅图,是全国性会议“媒介素养的教育:回顾与掌控”决定建立的。媒介与价值中心(CenterforMediaandValues)1989年建立于洛杉矶,随后发展成著名的“媒介素养中心”。其他的一些组织,包括大学中传播系的课程项目(如旧金山的“媒介素养策略”,奥克兰的“国家媒介教育联盟”,“国家媒介素养计划”以及纽约的“媒介教育中心”)都出现于九十年代,并一直积极从事推动媒介教育(Pungente,1994)。

对于学校中的媒介教育课程,Kubey和Baker(1999)的调查显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进步非常明显;截至1999年,全美国50个州中至少有48个州的课程中包含了一种以上的媒介教育内容。这些包含媒介教育内容的课程分为四种:(1)英语,语言和传播技术;(2)社会研究,历史和公民学;(3)健康,营养和消费主义;(4)媒介分类。在这四种类型中,有50个州有第一种课程,34个州有第二种课程,46个州有第三种课程,而不幸的是,只有7个州有第四种课程(媒介研究中心,2000)。虽然在“转变阶段”中,媒介教育很明显地在朝着更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是媒介教育的目标还远远未能被达到。这一领域还将在概念和应用方面面对很多问题。

附录A引自“美国媒介素养发展史——以十年为一阶段”(媒介素养中心,2002-2005)列出了美国媒介教育(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可作为以上简要说明的一个补充。

概念问题

媒介教育的概念问题主要与以下问题相关:媒介教育是由哪些方面组成的?如何回答有关媒介教育的定义、性质、范围和方法等问题?虽然在经过了四十年的努力之后,学者们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在概念上达成统一,但有关媒介教育的概念方面的不同意见与争端仍然存在。

媒介教育的定义与性质

Hobbs(1994)说美国的媒介教育是“一个有着许多名字的小孩”(p.453)。常见的名称有“媒介素养”、“媒介研究”、“视觉素养”、“技术教育”及“批判视角”——其中又以“媒介素养”一词用得最多——这些都可以与“媒介教育”这一概念互换。

那么,什么是“媒介素养”?从传统意义上说,“媒介素养”被定义为能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并通过良好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Brown,1998)。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概念的外延得到扩展,将读懂电影、电视及其他视觉媒体的能力也包括了进来;这是由于媒介教育研究开始追随这些媒介的发展而发展(Ferrington,2006)。然而在最近三十年中,虽然通讯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但媒介教育的内容范围却变得越加模糊。“媒介”一词可以指艺术、广告牌、计算机、电视、移动影像、多媒体、音乐、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电视(如Christ,1998;Gardiner,1997;Metallinos,1994;Meyrowitz,1998;Sinatra,1986;Zettl,1990)。因此,就Cope和Kalantzis(2000)、Walsh(2006b)看来,我们应该使用“媒介素养”的复数形式“medialiteracies”或“multiliteracies”。

以下例子可以显示出“媒介教育(素养)”概念的多样:

“因此,‘媒介教育’是与媒介的教育和学习相关的。”

(Buckingham,2003,p.4)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社会中有关大众媒介体系的结构、经济和功能的知识,还包括‘读懂’大众媒介信息中的美学内容与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Thoman,1990,/readingroom/article126.html)

“媒介素养想要赋予大众一定的能力,让他们与媒体之间的被动关系转化为一种主动的、有判断性的参与——能够挑战私人化商业媒体文化的传统与结构、寻找到大众进行表达与叙说的新途径。”(Bowen,1996,)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媒介教育”这一概念可与“媒介素养”交换使用,但是“媒介教育”可被理解为有关媒介的“教”与“学”的过程,而“媒介素养”则是媒介教育的结果。在媒介素养的定义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成分是:意识到媒介信息的数量巨大;我们要有对所见、所读、所观的东西进行分析与质疑的批判能力(Hobbs,2001;Silverblatt,1995;Singer和Singer,1998)。

基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中心(2005;参见Kellner和Share,2005)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条核心概念。

1、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构筑成的”。

2、媒介信息是利用一定的创造性语言、按照它自己的规则构筑而成。

3、对于同样的媒介信息,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感受。

4、媒介持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与观点看法。

5、大部分媒介信息是用来获取经济利益和/或权力的。

媒介素养中心还提出了有关媒介素养的五条关键问题:

1、谁制造了这一信息?

2、他们使用了什么样的创造性技术来吸引我的注意力?

3、不同的人在理解这一信息时如何会与我的理解不同?

4、这一信息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及观点看法?这一信息又遗漏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及观点看法?

5、他们为什么要发出这一信息?

至于“为什么媒介教育的确立迫在眉睫”,媒介素养中心(2002-2003)提出五条原因:

1、媒介消费比例以及媒介浸濡社会的比例非常高。

2、媒介在形成大众的理解、信仰及态度方面的影响力非常大。

3、在我们的社会中,媒介产业发展非常快,信息非常重要。

4、在我们的中枢民主进程中,媒介非常重要。

5、视觉传播与视觉信息越来越重要。

这些观点得到了Duncan的回应,他在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提出六条原因(引自Bowen,2006):

1、媒介支配着我们的政治生命与文化生命。

2、几乎所有非直接经验的信息都是“经过媒介的”。

3、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价值与行为的强有力的模式。

4、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5、媒介素养可以提升我们享受媒介的能力。

6、媒介素养可以让被动关系变为主动。此外,Hobbs(引自Bowen,2006)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七种好处,从而说明“为什么在后现代世界中教授媒介素养非常重要”。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人们(1)获得欣赏与容忍复杂事物的能力;(2)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更好地做出选择;(3)对多种不同的观点保持敏感与尊重;(4)熟练地制作与信息;(5)成为受重视、受尊敬、运转正常的团队的一员;(6)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文化网络;(7)为个人制定有意义的未来目标。全美传播学会(1998)提出“成为一个有媒介素养的人”的五条标准;而这些标准与以上好处是统一的:(1)在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能够对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所有认识和理解;(2)能够对观众与媒介内容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所认识和理解;(3)能够认识到媒介内容是在社会与文化的语境下制造出来的;(4)能够对媒介的商业性质有所认识和理解;(5)能够利用媒介对特定的观众进行传播活动(参见Christ,2002;Chou,2005)。

媒介教育的范围

有关媒介教育的范围问题,Tyner(1991)提出的分类方法仍然适用于美国今天的情况。Tyner认为美国的媒介教育就像盲人摸象,老师们教授的仅是媒介教育许多方面中的很小一块,这反映出“媒介教育”这一概念在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支离破碎性。在仔细考察了媒介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后,Tyner总结说,美国的媒介教育可以分为四个较为宽泛且互相间有重叠的类型:保护主义教育、技术教育、媒介艺术教育及民主教育。

如前文所述,保护主义思想源于媒介教育发展的“预防阶段”,意在培养孩子们抵御电视的不良内容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和家长在其中扮演了课程看门人的角色。虽然保护主义的潮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退去,但是一些保护主义组织仍不断尝试在有关儿童的计划中保留一些规定。保护主义还存在于医疗卫生领域。比如说,(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和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从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出了有关儿童观看电视的指导意见。不仅如此,只要大众媒介中还存在消费主义或商业主义的味道,保护主义就不会退出舞台。

“技术教育”以前被称为“职业教育”。基于教育的技术——表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必要的技术从而能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反映出美国长久以来对教育的主流观点。从教育的角度看待“对工作的准备”强调了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而技术课程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要。因此,大多数大型的技术公司都通过提供各种免费的设备、软件、训练等形式的支持,与学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不幸的是,技术教育往往忽视机器及其相关的操作所具有的潜在意识形态影响力。

媒介艺术教育追求的是创新性和对自我的表现。在此一教育类型中,媒介作品课程尤为常见。通过媒介作品,学生们获得了进行创造性表达的渠道,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不过,这种类型的教育未能培养起学生们批判性地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只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并没有获得过硬的媒体技术从而能在毕业后回报社会。不仅如此,由于媒介作品课程往往由外来的艺术从业人员或机构来操作,他们很难切合校园文化。因此,这些课程在学校中不受欢迎。

民主教育是最后一种类型。在民主社会中,教育学生成为良好公民是美国大多数媒介教育者重要的工作目标。这种努力并不局限于学校体系内,还延伸到社区群体中。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分辨大众媒介中可能存在的意义曲解现象;同时促进在大众媒介中对不同内容进行表达和展示的自由。在民主社会中,面向公民义务权利的媒介教育的难题之一是它总是和便利就业、技术教育相竞争或是相冲突。

这四种类型很好地回应了Hobbs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媒介教育是“一个有着许多名字的小孩”。它们使Hobbs(1998a)提出下列有关媒介教育的论题:

1、媒介素养教育应不应该以保护儿童和青年不受媒介消极影响为目标?

2、媒介作品应不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基本面?

3、媒介素养教育应不应该关注流行文化?

4、媒介素养教育应不应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政治和思想计划?

5、媒介素养教育应不应该重点关注中小学教育环境?

6、媒介素养是应该作为独立的课程来教,还是放在已有的课程中来教?

7、媒介素养计划是否应该由媒介组织提供经济支持?

媒介教育的方法

指导美国媒介教育发展的是两种互不相容的理论视角: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和从预防的角度出发(Scharrer,2002/2003)。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媒介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讨论的思考就完全不同。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进行媒介教育的方法看重学生们对媒介的体验(Buckingham,1998;Collins,1992;Hart,1997;Masterman,1985)。其教学法不仅包括更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理解过程,而且尝试着提高学生们在体验媒介时的愉悦程度。此外,这种方法主要关注媒介的表达,并且意在使媒介非自然化。对此方法持反对意见者不同意教师们在媒介教育中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前所述,这种方法普遍应用于其他英语国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才开始影响美国的媒介教育。

第二种理论视角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进行媒介教育。该方法自美国媒介教育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开始居于支配地位,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预防的方法(也称为“干预效应”[Anderson,1983]或“干涉主义”)倾向于强调媒介的消极方面,比如性、暴力或广告中的人为操纵,将媒介教育视为保护年轻人或受众不受媒介侵害的工具(Hobbs,1998,2004)。持这一观点者认为,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人们可以在面对媒介时少受影响(Husemann等,1983;Piette和Giroux,1997)。英国早在四十年前就舍弃了这种预防的方法,但是它在美国仍然流行——这尤其是因为这种想法更易得到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经济支持,并且更易得到家长和管理者的赞同(Kubey,1998)。

应用问题

媒介教育的应用问题主要与以下问题相关:如何设计和实施媒介教育课程?如何评估和评价媒介教育课程?(Christ和Potter,1998)。

媒介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媒介教育如何才能适应中小学以及更高水平的教育课程?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如Buckingham,2003;Hart,1997;Hobbs,2004;Quin和McMahon,1997;Sholle和Denski,1994;Tyner,1998)。美国媒介教育的设计常常苦于碰到这样的矛盾: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就业为目标,还是训练他们成为更具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以适应民主社会的需要?这种压力在更高等级的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不要以就业为指向、教授学生一定的媒介制作能力与创作能力?由于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已经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不可分,因此,在帮助学生们成为熟练的操作人员的同时,如何教他们成为具有一定媒介素养的公民和消费者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媒介教育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进行媒介的教学,还要教育学生去懂得媒介(Hobbs,1994)。

“媒介的教学”体现在“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提供“可以亲自动手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设计、创作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过程中体验到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表达的。”而“懂得媒介的教学”所指向的是这样的方法:“从文本的角度阅读”“媒介作品,运用‘表现’、‘观众’、‘制度’、‘风格’等关键概念,从而解构和提供针对媒介文本的商议性的和冲突性的理解”(Hobbs,1994,p.460)。就Hobbs看来,在美国,文本阅读法通常运用于语言艺术、英语和社会研究等课程;而实践操作法则运用于新闻学和媒介制作课程。基于实践操作法的课程是为那些不准备上高校,或者说是为大多数美国中学里那些学业方面较少竞争性的学生们设计的。

Thoman(1993)指出,“文本阅读”法要求从事媒介教育的教师帮助学生提出有关媒介信息的五个问题(见/reading_room/article1.html):

1、谁制造出这一信息?他为什么要这一信息?

2、信息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来吸引我的注意力?

3、这一信息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与观点看法?

4、不同的人看到这一信息时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于我的理解?

5、这一信息中还遗漏了什么东西?

换句话说,媒介教育必须进行“质疑教学”,关注“对媒介文本进行提问的表现”(Hobbs,1998a,p.27)。

更具体地说,“文本阅读”教学法可进一步被置于十种课堂方法(由安大略省教育主管部门提出,1989)当中。这十种课堂方法包括:提问模式、批判思维策略、价值观教育、从学科的角度看待媒介、跨媒介研究/跨学科策略、创造性经验、符号学、对媒介环境的解读、观点的转换、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全学分课程。附录B对这十种方法进行了简要描述。此外,Scheibe和Rogow(2004)提出了将文本阅读法放入课程设置中的12条基本原则,这12条基本原则的摘要请见附录C。

媒介教育的评价

媒介教育的评价问题还需要教育者和学者们进一步廓清概念、制定衡量的标准(Christ,2004)。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地致力于为中小学及更高的教育阶段制定媒介教育的标准(Christ,1994,1997,2006a;Christ和Hynes,1997;Hobbs和Frost,2003;Rosenbaum,1994;Scharrer,2002/2003),其中还包括了新闻与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ACEJMC,2004)和国家传播学会(NCA,1998)等组织。

对媒介教育进行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Christ(2004)认为,目前的评价需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了学生什么。不过,虽然美国的媒介教育现在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评价标准,但正如前文所言,分析媒介信息时所需的批判思维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有关媒介教育效果的一些模糊的想法正逐渐形成清晰的概念规定与衡量标准。“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从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衡量。

比如说,国家传播学会(1998)在提出“成为一个有媒介素养的人”的五条标准的基础上,又从知识、行为和态度三个角度为每一条标准制定了不同的衡量细则。可见附录D。此外,Christ(2006b)和Grady(2006)指出,接受媒介教育的学生遵循以下核心职业价值(1-5)和能力(6-11)——这些价值与能力是由新闻与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列出的。

1、第一修正案的原则与条例[3]。

2、历史和专业人士、机构在形成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3、与传播相关的全球社会中的多样化群体。

4、使用与展示影像和信息的理论。

5、专业的道德原则,追求真实、准确、公平与多样。

6、批判性、创造性、独立性地进行思考。

7、进行研究,评价信息。

8、以与传播的专业性相称的形式进行正确而清晰的表达。

9、以准确、公平、清晰、形式恰当、文法正确等标准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加以评价。

10、使用基本的计算与统计概念。

11、在传播的专业性工作中恰当地使用工具与技术。(pp.11-12)。

所有这些价值与能力反映出二十一世纪的三种学习技能:信息与传播技能、思考与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与自我方向性技能(新世纪技能联盟,2003)。他们还借鉴了Thomans(1995)的观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将指向媒介能力的三个阶段整合在一起:(1)意识到在使用媒介时进行选择的重要性;(2)获得批判性思考的特殊能力;(3)探寻深入研究有关媒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框架。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方面,Christ(2006b)列出了K.Hansen所建议的九条原则,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更有效的结果。即,评价方案:

1、应包括所在团体的任务陈述。

2、应包括“职业价值与能力”。

3、应说明通过何种方式可使学生意识到“职业价值与能力”。

4、应反映出学生之间不同学习水平的概念,以及用以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应指明教师认为学生可以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上。

5、应明确指出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哪种方法是直接的,哪种方法是间接的。

6、应将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适当的“职业价值与能力”明确地联系起来。

7、应指明评价学生学习的“指标”。

8、应说明评价工作的人员配置与维持方法。

9、应详细说明将如何使用采取得来的数据,从而对课程与教学加以改进。

最后,要对媒介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就无法避免具体的衡量过程,分间接和直接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间接评价法包括机构组织数据、调查、访谈、咨询委员会、职业和竞争(Grady,2006;Parson,2006)。直接评价法包括考察(Tucker,2006)、深入的“可靠”评估(Irwin)、相关材料(Donald,2006)及高峰课程(Moore,2006)。(未完)

[注释]

[1]译者注:加州的媒介素养中心是非营利的教育团体,也是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先驱者,提供媒介教育领导管理,公共教育,专业人才发展和全国性的教育资源;致力于提升和支持媒介教育在近用(accessing)、分析(analyzing)、评鉴(evaluating)与创造媒介内容(creatingmediacontent)的四个架构下,帮助年轻一代公民,发展21世纪民主社会和媒介文化生活所需的技能——批判思考和媒介制作,最终目标希望能使公众对于媒介讯息做出明智的抉择。贯彻透过教育赋予权力的哲学理念(empowermentthrougheducation),其任务在转化媒介素养理论研究为实用的信息、训练和教育的工具给教师、青年领导人、家长和儿童照顾者使用。见mediaportal.moe.gov.tw/front/bin/partprint.phtml?Part=web_03&Category=0&Style=1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采用多种教学的方式,可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实践技术的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在中国教学方式还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没,重视的是规范性操作。而美国教学的方式较为灵活,将学生视为主体,在护理教育上重视学生的临床操作与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对操作的步骤进行反复强调。在日本,教学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同样是将学生作为主体,比如座谈会,进行社会考察,;老师的作用是中间进行协助指导,对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澳大利亚的教学则是同时对理论的学习,思维的启发与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

2.培养目标

护理教育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护理能力的培养和护理理念的培养,我国目前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护理人员,外国的培养目标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基本目标都大致相同,韩国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更注重综合能力与应对紧急情况的培养,澳大利亚的培养目标又不一样,澳大利亚比较重视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发展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面对平时工作中的困难,日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使护理人员能够更理解病人的内心,分享病人的快乐和忧愁,尊重病人,有一颗美丽的心,但各国的相同点是培养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病人情绪变化的能力,护理人员与医疗保健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护理人员有严谨的护理态度和国际思想活动能力,为护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态。

3.护理教育评估

护理教育的发展快慢在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在我国,普遍的问题是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课本知识的教育,笔试是考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负责从业资格的考试,医学和护理学之间没有很大差别,使得护理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比起来没有很大差异,导致护理教育没有护理的专业特色,最终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限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缺乏结合的现象,阻碍了护理技术的发展,限制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化发展,美国在护理方面的发展比较领先,美国的学生护理成绩的评定是由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来负责的,这个机构在美国有很强的权威,使得护理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与医学不同,澳大利亚护理学生的评测有很多项,其中有笔试、面试、临床能力、病例讨论等等,所以澳大利亚的护理更有特色和特点,日本的教学评估很多都是以论文的方式来评测,基本上没有笔试。

4.护理教育发展的形势

护理教育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的护理水平发展高低的表现,同样的,从一个国家护理教育的发展状况能够看到这个国家护理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护理教育的方向是培养高素质的有社会需求的全面型护理人才,我国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无疑这对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国的护理目标是整体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加宽护理人员的课程知识内容,并把这个目标作为美国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创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美国学者柯林和杰克认为创业教育是提供个人具备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过程,并使学生具备创业行动所需的洞察力、知识和技能。我国学者彭钢、蔡守龙(1992)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美国开展创业教育已70多年,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美国各所大学基本上都开展了创业教育,授课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各所大学创业教育侧重点却呈现多元化,如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偏重综合型,而麻省理工大学创业教育是面向高科技领域。在美国创业教育体系中,按照创业教育组织模式分类。一种是聚焦模式,即只在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内部开展,培养专业化创业人才和研究者等。在聚焦模式中,学生经过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特征。采用“聚焦模式”进行教学的典型代表是哈佛商学院。另一种是全校性创业教育,即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课程与活动,培养不同学科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

(二)英国高校创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飞速,并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英国创业教育遵循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同时,建立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系统地进行创业管理和教育,从而将政府、高校以及社会融为一体,互助互利。在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分为商学院主导模式和大学主导模式。其中商学院主导模式又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分离式,即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彼此独立进行研究与教学;二是融合式,即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组成团队,在学院内部组织或安排课程和活动;三是嵌入式,即创业团队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范围更加扩大,普及教育到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

(三)日本高校创业教育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上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强调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维方式。日本政府将“官、产、学”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自身的国家特点,日本建立了四种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一是创业家专门教育型,即针对商学院或经济学院或以创业为目标的学生专门设立课程。二是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即以经济学院或商学院商业计划书的制定为主要课程形式。三是创业技能副专业型,即主要针对理工类为主修专业,以创业为辅修专业的学生设置课程。四是企业家精神涵养型,即针对全校性质的创业素质培养的普及课程。

(四)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经历将近30年的发展,创业课程全面覆盖高校。政府通过支持小企业发展、鼓励人们创业,在大学中建立企业孵化器,主办商业计划竞赛,并将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计划。在创业教学课堂中,多采用“创业模式”“普及模式”“培训模式”教学。创业模式仅针对商学院的学生,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共同打造创业型人才;普及模式面对非商学院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能力;培训模式则针对全校学生,由创业中心或其他创业机构中的教师授课,注重培养实战方面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实践性强。在这种课堂教学体系下,高校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澳大利亚商业计划竞赛、美国商业计划大赛等等,在比赛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五)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基于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梳理,以及对各个国家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抓住各国创业教育的特点,也为我校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对我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良好的创业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教育模式。由于高校学生就业的压力,许多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了解,往往忽略自身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我校应首先统一认识,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主要办学宗旨,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根本,以创业课程和创业平台为主要实施途径,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中。

(二)建设与培养师资队伍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培养的问题,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创业教育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的现状,我校应加强师资的培训与整合,从而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可招聘或培养一批可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从已有的教师中抽取有创业方面经历或有兴趣创业的教师。在培养队伍方面,可以聘请国外的教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组织我校创业教师队伍与国外优秀创业教育院校合作访学,去企业挂职锻炼等等。其次,应建立并完善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和竞争机制。在教师队伍方面应当采取多角度选拔制度,不仅要选拔学校已有的创业型教师,也可以向社会招聘一些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人士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三)建立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搭建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是学生在课堂理论教育上的升华,更具有实践性。在我校建立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或站点,为学生解决创业方面的问题和疑惑,加强创业的实践性教育。其一,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创业规划设计。采用以赛带练的方式,在我校定期开展类似于“挑战杯”的竞赛,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提下,也是建立我校品牌大赛的契机。其二,可以组织大学生去企业实习。实习的企业可以是本校的产业,也可以是学校合作的校外企业,让学生亲历创业过程,从而建立创业过程中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实习中,提供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鼓舞学生创业的激情和发掘渴望成功的创业潜力。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NHK日本放送文化研究所自1960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日本国民生活时间调查》。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平时收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是3小时25分,周六是3小时38分,周日是4小时13分[2];同时,随着市民收看电视节目时间的增加,导致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指数继续呈现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也将随着接触某类媒体时间的长短而随之悄悄地发生转变。这就是媒介内容和接触媒介方式对人们生活时间产生的影响。

随着媒体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收视率”、“收听率”“读者占有率”、“广告到达率”已经完全左右着媒体发展,甚至电视娱乐节目也开始朝向“信息情报型”发展,制作“可使用的娱乐节目”成为当今日本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努力的方向。因而,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素材、话题、文本中的价值观必然以“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反应”为基准,而这种基准是被媒介“同一化、划一化”的,是无法体现社会多样性的。这种‘同质化’的倾向是身处媒介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排斥的影响。

正是在深受上述种种“媒介影响下”,日本民众的行为意识伴随着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媒介内容、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来自加拿大的启示

由于来自拥有世界最强势媒体美国的影响,促成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公共教育在加拿大的出现、普及。加拿大是将媒介素养首先引入学校进行公共教育的国家,其背景是由于美国电视文化的跨境影响。

美国与加拿大有着近千公里的国境线,加拿大90%的居民生活在国境线以北300公里范围内。由于处在英语圈地域,美国的杂志、书籍、有线电视、联播网电视在加拿大境内可以轻松入手。据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显示,加拿大的受众收看的电视节目40%是加拿大制作,而60%是由美国制作。随着美国电视节目的跨国境传播,导致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性画面充斥着加拿大的电视荧屏,造成美国文化不断地侵蚀加拿大本土文化。普通的加拿大受众甚至难以分辩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内容,哪些是加拿大的,哪些又是美国的。特别是一些历史知识问题,在学生中竟然出现了“混淆是非”的事例。例如,美国与加拿大有关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两国是一样的[3]。

于是,1978年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州开始了以抵制美国电视文化为初衷的媒介教育课程,首先以教师为授课对象,并成立了民间组织AML(AssociationforMediaLiteracy)。1987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初、高中的正式课程。具体要求是:

(1)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中,用于“媒介学习”的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2)初中一、二年级,用于“媒介学习”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间占总授课时的10%;

(3)高中的语文课,“媒介学习”要设置为必选科目学习[4]。

1989年,以AML成员为中心,在安大略州教育部的运筹下,《媒介素养课程指南》一书正式编撰完成[5]。之后,其他的州也相继建立了相同的组织,1992年CAMEO(Canadian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Organizations)成立,它是一个由市民组织为主导的全国网络系统,至此,媒介素养教育开始遍及加拿大全境。

事实上,在加拿大学校教育中,一开始并没有开设以“媒介素养教育”命名的专门课程,而是将该内容纳入名为“Language”(语文)的课程中,教师以参考指南为教材进行授课;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电视节目的关注程度历来是最高的,为此,加拿大的AML也制作了许多电视节目。承担此项任务的是隶属于媒体教育部的名为CHUM节目制作公司,其制作出的节目是专门用于教学的[6]。

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公共教育从诞生之时,就寄生在“Language”(语文)课程中。1995年安大略州教育部提出了改革方案,鲜明地指出随着社会情报化的高度发展,在公共教育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增加特别的科目。现在,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媒介素养课程。

极其注重公共教育的日本,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样希望在普通的学校课程中,设置类似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是,迄今为止,实现这一愿望尚有距离。

二、日本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理论引入日本。日本在世界科技领域一直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与积极采用日新月异的媒体新技术比较而言,早已跨入信息社会的日本,在“媒介素养”研究上,却远远地落在其他媒体发达国家的后边。在1999年6月召开的《青少年与放送》专家会议上,与会者就“媒介素养”表示了积极态度,但却没有制定出类似于加拿大那样的有着明确的指导理念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方案的发展计划[7]。与加拿大将“媒介素养”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中不同的是,日本目前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研究所等以专家研究为中心的“试验”阶段。与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媒介素养”理论,并将本土化与运用研究作为课题的大学教授、专家们相比,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的“媒介素养”意识还相当薄弱。

在日本从事媒介素养研究的诸多学者中,以下两位的著作堪称经典。一位是1963年出生在北海道的菅谷明子,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学“媒体表现、学习与素养”项目成员,其著作《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媒体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成为目前日本有关“媒介素养”研究必读书目。另一位是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著作颇丰,1997年6月由其主编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2000年8月的《媒介素养——入门篇》,2001年10月《媒介素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2003年4月《媒介素养——性别篇》等等。铃木教授的著作内容反映了日本学者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目前,在日本学术界公认的“媒介素养”定义,是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在1997年6月出版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给出的,他指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市民以社会性的文脉批判性的意识分析、评价、接近媒介,凭借多样化的形态创造出传播的力量。”[8]

桥元良明根据铃木绿所给出的“媒介素养”定义,在其著作《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中,就“媒介素养”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获得“媒介素养”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欠缺的四个要素是:(1)批判的思考;(2)对媒介社会性文脉的洞察;(3)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4)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也就是说,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人,在对媒体文本所包涵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内省以及与他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心媒介本身问题,还应关注由此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意识(见图1)[9]。

“批判的思考”强调的是主体不仅应对从媒介获得的情报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识字解读”,而且要有批评、评判的能力,即以培养批判性为主要目的。这种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①映像、声音信息的文字化和②弱势群体市民的视点两方面入手。

为了阐述“对社会性文脉的洞察”,桥元良明借鉴了铃木绿关于生产•制作、文本、受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见图2)[10],他指出,媒介素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就媒介关注的“文本”进行批判,而是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视野中,深度挖掘其相关的社会构造问题。

“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指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教授者不仅是要教会正确的解读方法,而且要通过对话开启和交换各种各样的解读,提示学习者去关注与自己不同的解读,以便获得多样化的问题视点,为更加纵深性的问题挖掘提供机会。

“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意指在目前的媒介系统中,特别是在日本的媒介系统中,至今尚不存在类似于加拿大CRTC那样的政府机构,在日本,市民、媒介、政府三者之间缺少信息交流的渠道,更不要说建立类似于欧美国家的“接近频道”、“交流频道”那样的市民可以自由地接近媒介的制度。

三、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媒介素养”大学教育现状

目前,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在部分大学开设。立命馆大学的铃木绿教授开设了“媒介素养”论和“映像媒体分析”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在以电视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世界里,流动着的是被符号化的“加工过的现实”,身处这样一个由媒体主宰的信息社会,作为“主体”的市民必须具备自主解读媒体的能力;其教学内容除了掌握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外,还包括了媒介研究模式、符号化的“再构成现实”、媒介的广告功能和媒介语言、媒体表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电视新闻-—构成的“现实”、新闻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战争与媒介(围绕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报道与人权、媒介社会中的市民与媒介素养、情报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

处于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其“媒介素养”教育最突出的本土特色研究莫过于对互联网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命馆大学专门从事研究“媒介素养”的研究生们,于1996年开设了日本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名为“媒介素养的世界”(MediaLiteracyinJapan=MAJ.)[11]。网站设立的目的是以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市民视点,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媒介和政府网站信息,使市民更加便利地接触到媒体的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基本概念和放送纲领等。此外,该网站还与海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相链接,发挥其作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的国际交流作用。

图1获得媒介素养过程的4个基本要素

图2媒介研究模式

在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新型的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庆应义塾大学妹尾坚一郎教授(兼任东京大学特聘教授),目前在研究生课程中教授《情报教育论》。妹尾教授认为,在情报化的社会中,学习内容必须要进行调整,并且学习形式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基本形式是“知识传授型”,是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工业化社会是以大量生产、消费为特征,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也是以培养大量人才为目的的。但是,如今的日本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迈入到信息化社会,适合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学习支援型”,即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学习者与支援者之间的关系[12]。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展开

日本在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尚处起步试验阶段,中、小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含苞待放。自1995年由邮政省召开的“多频道时代下有关受众与放送恳谈会”之后,日本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关注曾一度升温。1999年由普通市民、研究学者、邮政省以及放送企业四方参加的“放送领域内有关青少年与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会”使得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2000年6月调查结果报告书发表,并就提升日本“媒介素养”教育达成一致。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是生活在媒介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从抱有多样价值观的人们建立健全发展民主社会不可欠缺的能力

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编撰的《媒介素养——入门篇》一书于2000年8月22日出版,该书与其他“媒介素养”书籍不同的是,它是一本教材式用书,全书分为五个章节,(1)怎样学习媒介素养?(2)我和媒介、我们和媒介;(3)电视广告是什么?(4)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5)解读电视新闻。除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学习模式和学习场所之外,其余的四个章节全部是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以第三章《电视广告是什么?》的第一节为例,具体的程序环节包括导入、活动1.2.3、发表、资料的查找核实(见图3)。

导入: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广告,为什么有广告呢?广告收入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着电视台的正常运营。收视率与广告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每天要接触多少广告?哪种广告是最经常看到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意识到,当前的媒介环境是将我们消费者设定为广告目标的。

活动1:首先让学生预测在1个小时的节目中广告有多少?所占比例是多少?

发表:将各个小组的预测集合起来。

活动2:在活动1完成后,各个小组对教师事先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

发表:各个小组发表其调查结果,并与起初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并列举出前三位的广告,该广告与电视的媒体特性关系、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等之间的关系。

资料查找核实1:将所记录的每天、每周、每年以及至今收看广告量计算出来;将该数值与其他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学校生活、与家人对话、读书等)数值进行比较。

活动3:广告收入占电视台总收入的比率?电视广告与其他媒体,比如报纸、广播、杂志广告进行比较;广告费占日本GDP的比例。

发表:在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资料查找核实2:查找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的放送标准,一周期间的广告播出量时间量必须在总播出时间量18%以内,为什么这样规定?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数据调查,查找出本周收视率前10位的电视节目[14]。

铃木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写到,本书假定的读者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市民。希望利用此书的教师们为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积极不断努力。

日本的媒介素养发展虽落后于其他媒体发达国家,但是,结合本土实际确实其鲜明的符号表征,在信息渠道愈发膨胀的今天,如何教会受众拥有一双雾里看花的“明目”显得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07页

[2]nhk.or.jp/nagano/wink/tokusyu/wink107.htmi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第88页

[4]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12页

[5]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22页

[6]《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7]《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8]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8页

[9]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12页

[10]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30页

[11]该网站是ritsumei.ac.jp/kic/so/seminal/ML/

[12]campus.nikkei.co.jp

[13]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9页

[14]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小中阳太郎《来自媒介素养的现场》[日]风媒社2001年4月20日

2、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日]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日]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大楼的正门前,有一座红色的尖顶小屋,上面醒目地写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这是2001年由布什政府颁布的一项法案的名称。在这一法案的规定下,美国进行了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各校都建立了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教育的保证机制。我们在学校看到,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小学生分组而坐,差异性教学、集体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有专门的时间与专职的教师,在专设的个别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我们了解到,为了使每个孩子“不掉队”,有一所学校甚至申请到了专用经费,让四个教师辅导一个学生的学习。《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及适应培养现代人要求的教育方式,促进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使各个学校都显示出了鲜明的教育特色。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得非常投入与主动。

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口号到各中小学校提出的“阅读第一”“让每个孩子在学校生活得快乐”“让每个学生升入理想的大学”等明确的理念表达,我们感到,美国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实践,注重教育是否能增进受教育者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注重教育能否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求,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方向作用下,一切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服务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锻炼人和尊重人。美国学者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追求把教育理论阐述得简明通俗,把简单的教育理论运用在实际中,在实际中抓好、做好。在务实思维方式作用下,教育处处以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本,注重教育实效。

二、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美国各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社区的法定责任是保障——保障经费,保障学校的办学权利,监督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则是自主办学,面向每个学生开展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美国中小学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拥有办学自的基础上的。因此,校长及教师表现出了对下负责的价值取向。正是这一层级责任分明的运行机制,使美国的教育统一管理有法规,有考试标准;学校有教学大纲,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这一完全自主的办学模式体现了美国教育宏观上依法严格管理,微观上办学自主灵活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学校教育显现出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风貌,每所学校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是每所中小学校都努力追求的教育目的。

校长全面负责、具有办学自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学校的组织结构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纽约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下设11个副校长,分别管理学生的各个方面。一所小学的校长下面不设副校长,直接设主任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除了编制的自主外,学校的机构设置也完全自主,一个学校一个特点。比如,各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名称就多种多样:有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直接服务的家长接待中心,有为学生成长设立的心理、社会活动中心,有为学生升学设置的升学指导中心,有为学生选课设置的指导中心。这些机构的名称和功能虽有不同,但其服务学生的目标十分明确,功能十分明显。在学生升学指导中心我们看到,教师正在帮助学生选择大学志愿,从为学生争取奖学金到指导填写申请书、准备推荐信等,都做得十分周全。

在美国,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无论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对学校办学不予统一要求、完全自主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保证学校特色办学的前提。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

美国中小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教师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教学的权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学校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创新思考。我所参观的美国小学要求学生每天要阅读30分钟,20-50页,而且要做记录。在中学,我们听的历史课,教师要求学生的阅读量每天要达到40页以上。我们见到的学校教材,都是厚厚的上千页一大本。原本认为美国学生课业负担不重的认识,在这里被现实否定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明显体现出了追求兴趣性、综合性、专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一所小学,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份作业,是统计本班学生眼睛的颜色。学生要统计出人数并制作成柱形图,还要写m统计报告,表述计算的方法。学生上的似乎是数学课,但却涉及了语文、美术、历史、地理等知识。这种学习在国内叫学科联动,在美国是十分普及的教学方式。在中学,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十分普遍。在一所初中校,我们看到同学科的两位教师共同上课,看到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的专用办公室。教师之间经常在教学上相互联系,自愿结合,自主确定选题,可谓实现了学科间的全部整合的教学。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完全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在纽约一所考取名牌大学保持第一的著名高中,我们惊讶地看到,学生的第一节课是在乐队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管乐、舞蹈、戏剧、绘画。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比我们国内的学生还要紧张。他们每天上十节课,每节43分钟到47分钟不等,每节课间隔只有3-4分钟。下课铃声响后,匆匆而行的学生穿行于学校各个楼层,到自己选修的教室上课,教师们则都在教室等学生。走班制的教学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许多中学都开设了AP课程(大学预科),大学课程在中学就可以选修。许多高中学校的教师既在中学任教,又在大学任教。这种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结合,对学生在升学方面的指导十分有效。

四、学校设施的教学适应性

在我国,现行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较之以往不同的是:强调要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跳出固定的教学班,采取走班制上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自由组合等学习方式将会成为常态。同时,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学习等新的课程形式也将提供给学生更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设备做适应性调整,而上述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变化,与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是十分相象的。怎样使学校的设施条件适应课改的要求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中小学校的经验。

美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其设施的学习适应性很强。走进教室,你总能被教室的色彩、光线和各种服务设施所吸引。为了适应教师在小组结合的形式下教学,教学班内三面有黑板;为了适应研究性学习,过去的专用计算机室的设备被分散到每个教室,学生可随时到电脑上通过网络检索信息;为了满足学生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或作业的交流分享,教室内有可随时用于固定纸张的多条悬挂线。此外,教室内还有展示台、图书架、衣服柜、饮水机、洗手池等供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时使用。每问教室都是一个文化氛围墙,都是设施便利实用的功能性教室。楼道和其他公共空间几乎也全是孩子们的活动展示天地,橱窗、展示柜、娱乐休憩角等随处可见。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这不是教室,而是学习生活的快乐屋;这不是楼道和空场,而是陶冶情趣的美育园。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不错了,现在该进行的是软件强化管理了。比之美国学校设施的教学适用性现状,显然硬件投入“饱和”的看法是存在认识误区的。借鉴美国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经验,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要研究修改现在办学条件的标准,使其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必要的设施改造,增加满足灵活多样教学需要的功能。笔者认为国内学校的建设也应本着实用、多样的原则进行必要的投入。今后的财政拔款要支持学校按照多功能的标准进行改造。从美国中小学校楼道、教室的功能化,我们看到了这种改造的必要。如果我国中小学校建设在硬件继续提供保证,那么,以软件为主的课程改革也将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五、以评价问责制保证教育质量

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颁布后,各个学校都实行了教育的标准化,明确了学生的毕业标准,并按照标准制定了具体的保证措施。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联邦政府采用问责制来促进法案的实施,设有专门的组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给学校,以督促学校进行改进。这种以评价督促学校促进教学的制度受到了校长们的欢迎。一位中学校长说:“过去校长要参加许多会议,现在不用了,现在学督只看数字报告,哪方面下降就提醒学校改进。校长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校工作。”通过对中小学校实行教育评价为主导的宏观管理,使美国的中小学管理既能做到法定性统一,又能实现各校办学自主,上下两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地工作。

美国中小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十分突出。我们考察的所有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学习档案,学生上的课、活动表现、所修学分等都记录在案,这些档案将与学生上大学密切相关。校长要组织十分具体的学生学习档案的数据统计工作,以符合上级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求。每个学生的档案包括500多条信息,其中仅学生的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收入、电话号码、免疫信息等,此外还要统计有关学习的信息,包括学习状态、统一考试成绩等。

学区对学校的必修课程采取统考的形式,试卷由学校评判,但学区会随时对学校进行抽查。抽查时要求学校把所有试卷都上交,由学区组织人重新评判,以检查学校阅卷的真实性。各个学校都由校长组织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决定教师的去留任用,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工作。在我们所考察的学校,有的每年开展三次对教师的正式评价,评价时随时进课堂、随时观摩,评价后要将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这所学校还用5%的预算鼓励教师改进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教师,规定必须先实习,经过专门的评价,方能获得独立授课资格证书,那时才算正式教师。学校一般采用教练式的帮助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取得资格证书。校长每周都与教练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美国纽约市建立的自上而下、目的明确、标准清晰的评价系统,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

六、值得借鉴的纪律法案

每所中小学校都少不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习惯上称之为养成教育、品德习惯培养。对中小学生提出行为守则和规范要求,是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之一。然而,你见过以法律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和进行行为管理的教育形式吗?在纽约市,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个法案。

纽约市约克学院附属皇后科学高中校长张洁女士在与我们交流时,带来了一本纽约市纪律和干预措施标准(纪律准则)。在另一所高中,校长将《纽约市教育局幼儿园至12年级学生权利与责任法案》送给我们。我们遂将此作为考察学校学生纪律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这是最新颁布的教育法案,于2008年9月生效。此法案将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为五级,从幼儿园高年级至高中12年级的违纪行为的划分是:一级,违纪——不守纪律的行为;二级,违纪——扰乱性的不良行为;三级,违纪——严重扰乱或危险的行为;四级,违纪——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违纪——严重危险或暴力行为。五级规定的具体违纪行为计124条。此法案的核心是纪律措施部分,分别提出了针对124条违纪行为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在纪律措施以外可以采用的指导干预范围(若干条)等。法案详细具体,措施规定明确,不是一份只就纪律说纪律的常规管理规则,而是一份以行为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为主的法规性规定。我们问过多所纽约中小学校的校长,他们都一致肯定了这一法案的有效性,认为这可以使学校在与家长和学生就行为管理方面达成共识时做到有据可依。

反思国内教育,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提出规定多,对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少。只从正面教育的方式提出要求,对一些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十分软弱与无奈。借鉴纽约市的经验,我国也应该制定一部“行为法案”,使更多的力量能够依法参与学校的管理,参与学生的行为教育。我们应该重新修订对学生行为要求的纪律规范,加大对违反纪律行为的惩戒力度,明确对具体违纪行为实施惩罚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所承担的责任及后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在严格管理学生行为方面“有法可依”。由此说来,纽约市的这一学生纪律管理法案,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七、引入竞争机制的特许学校

美国的特许教育(charterSchool),简单说就是以法律作保证,以政府经费作支持,以多元办学为主体,以面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目的,以竞争为机制且获得政府及教育部门特殊许可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兴未艾。从1991年第一所特许学校建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全美40个州和一个特区,共有4300所学校,120万美国中小学生在此类学校就读,占美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3%以上。现在许多美国家庭都接受把孩子送入特许学校,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排队等候让孩子入学的情景。

特许学校获得了美国权威部门方方面面的支持,获得了众多家长、学生的认可,虽然存在争论,但现实的发展却是一路绿灯。其原因在于:特许学校特在学生可以选择学校,但学校不许选择学生;特在必须签约面向每个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如果不能满足优质办学的要求,就让你“死亡”关门;特在只要你以提高质量、保证质量为目的,就可以享有不受干涉的办学自。特许学校的出现,给美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带来了压力。我们觉得美同人在探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上是有了作为了,是有了以机制促质量的办法了。

这种以大动体制之刀的改革也许并不适用我国,但这种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孩子开展优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未必就没有可借鉴之处。把选择学校的权力交给家庭,把不许选择学生但却必须提供优质教育的竞争机制引人学校,在保证优质标准的前提下,把办学自下放给办学者,开放给家长、社区等参与者。在政府大包大揽全权办教育中,用这样一个活性因素激起波澜,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难道不是我们各级领导和基层办学者以及其他关心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的期望吗?

通过对美国教育状况的考察,笔者看到了美国学校的办学成绩,受到了很多启发。笔者也感觉到过于放开(也可称为放任)、各自为战的办学运行机制也有它的不足。最大的不利是这种各行其是的办学难以形成一个研究共性的教育平台,难以保证学生教育的连续性与高效能。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美国的校长难于和我们讨论诸如教育的专业化、教育的整体效能等重要问题。基于各自办学基础上的实践,虽然显得丰富,但也难以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振,这也是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在国际上始终落后的主要原因。

与考察团其他成员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美国教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教育理念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不是直接来自教育理念本身,而是实实在在的在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美国各中小学校所表述的理念不难理解,语句也平实。但就是这简明、平实的理念却与实践的联系是那样的紧密。学校教育的灵活多样、工作扎实、组织严密、十分重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所有这些又都与教育理念紧紧相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大家也认为,中美两国国情确实不同,不同的国情与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双方可以相互借鉴的,双方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互补性。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努力力、好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为中国及人类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笔者两次赴美考察所强化了的教育信念。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和孟子都曾经谈及如何做人,如何培养个人的良好修养。孔子要求学生做一个讲求仁义道德的“君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成功的标准。孟子认为对学生除了要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即所谓的“养”人。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圣先贤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养成教育,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尤其重视,也从不同层面涉及养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即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素质。近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精髓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青少年需要从小就从生活与社会中学习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养成良好习惯”也尤为重视,他在自己的实践中,非常注重创造环境对学生进行养成训练。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邢国忠对养成教育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强调高校的主体性,因为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在高校完成的。但是他同时也强调家庭与社会的配合,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承担主要责任,但不是唯一的责任主体。他把大学生养成教育分成了三个方面:规范教育、纠偏教育和陶冶教育,认为通过研究和遵循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律,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手法,对整体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对偏差学生的言行进行纠正,并注重氛围的营造,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柳国强等认为,养成教育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应该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等使其得到提高,最终形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他的研究重视手段的多样化,重视学生自主养成的重要性,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运用,为养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乔多在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认识与柳国强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强调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氛围创造和长期坚持,立足于大学生“知、情、意、行”等全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同时强调大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做好五个结合,使理论与实践、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等全方位结合起来,强调家庭、学校及社会作用的分工与统一。王兰兰等认为,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通过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使用,使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孙圣勇等认为,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基础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学习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发生的,人们的认知能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表现。江浩认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教育学习论、学习环境场理论。石晓娟对于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制度建设、教育契机、教育基地、榜样示范、强化训练等都不可少,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养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童政权认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优良学风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钟品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应立足于培养目标,突出养成教育的目的性,有计划地进行。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学习品质、心理品格、创新思维等多方面。杨滨认为,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多元的,需要从建立科学的学生辅导系统、以教育促养成、完善制度促养成、以管理督促养成、创新认识促养成等六个方面进行。王剑认为,高职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包括:建立规则,设计活动,强化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四个方面。国内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养成教育的内涵、主要内容、基础理论、实施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外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

国外相关的研究内容比较多,从古至今,有影响的理论层出不穷。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最为朴素的养成教育理论,即德行出于习惯,认为要加强习惯培养。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白板论”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论述之一,他认为通过优良的教育、理性的启蒙、内省及反复的练习可以使人形成习惯,培养出良好的德行。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应提供博雅教育,大学的职能就是提供智能、理性的思考行为。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论,非常客观地指出了道德教育的阶段性和长期性,指出了养成教育长期渐进的必要性。20世纪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强调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接受应有的道德训练。杜威的这个观念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英国大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内容除了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的教育外,也强调了个人品行和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美国高校没有明确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却有明显的道德培养倾向。在美国,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好公民”是高校德育的灵魂。日本则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和习惯养成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国外养成教育普遍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养成,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强调养成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对国内外养成教育的归纳与评价

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养成教育做了较多研究,尽管表达不同,具有共识。养成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下列要点:高校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体,家庭与社会是辅助系统,养成教育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教育手段要多样化,注重实践,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激发,立足大学生“知、情、意、行”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办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注重“三养成”即,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养成;树立榜样,示范养成;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养成。注重“三教育”,即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注重“三结合”,即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结合实际,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高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成长。养成教育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内容:认知养成、情感养成、意志养成、行为养成。此外,养成教育虽已形成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成果,但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对象

目前国内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内涵、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等的探索上,其中,针对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不多,针对高职女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更近乎空白。

(二)研究深度

目前的研究过于注重从一般性和整体性上研究,而没有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对不同群体养成教育的特殊性研究不够,亟待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察。

四、高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设想———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为例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现实情况下,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思想价值取向多元、素质层次交错的复杂社会群体。总体上来说,高职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文明修养程度偏低;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缺乏自律意识;文化基础偏低,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不强;人生目标模糊等问题。由于中华女子学院的特殊性,女生在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而高职女生既具有一般高职学生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性别的特殊性。她们自我意识强烈,自控能力差;独立意识强,抗压能力差;普遍存在焦虑等现象。根据高职女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全面开展养成教育。

(一)认知养成

认知是学生对事物的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它在养成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在认知养成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和规范教育。根据高职学生思想水平参差不齐、纪律性不强等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规章制度约束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进而规范行为,内化品质。

(二)情感养成

情感是一种心理表现,它伴随着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对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情感养成的过程中,注重心理教育和赏识教育。根据高职女生心思细腻敏感,抗压能力差,个性较强,又易产生自卑等生理、心理特点,帮助用适当的途径缓解心理压力、管理情绪,同时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更加自觉地顺应学校规则的约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

(三)意志养成

意志是学生在实践某种理想时战胜困难的毅力,体现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持久动力。在意志养成的过程中,要注重信仰教育、示范教育和熏陶教育。根据高职学生个人主义思想强烈,意志力薄弱等问题,通过信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信仰对意志养成的引导作用。树立正面典范,激发个体的荣誉感、责任感,培养团队意识,以坚定意志和信念。

(四)行为养成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琴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金融金融学金融学教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

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美国许多高校建立了信息通知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告知学生,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其网站上专门列出了“突发事件告知”专栏,包括紧急情况通告、公共安全警报以及电邮通告系统。[2]公共安全警报包含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近期发生的犯罪事件以及其他危险事件,阐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具体情况等,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有些涉及犯罪的警报还会告知犯罪分子的年龄、姓名、照片及所用车的型号及颜色等。[3]电邮通告系统是一个紧急情况通告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经授权的普林斯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向个人信息和指示。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即时性,而且可以直接地通过多种通讯方式与个人联系。[4]

此外,达特茅斯学院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学院建立了紧急事故通告系统。一旦威胁校园群体的突发事故产生时,该系统会警告学校全体师生。达特茅斯学院的紧急事故通告系统采用多种通告及信息传播的模式,包括达特警报(DartAlert),达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统(D2UNow),达特茅斯主页以及达特茅斯紧急通知网。达特警报是指学校挑选了一所校外公司提供信息通知服务。如有紧急情况发生,该公司将把具有时效性的通告通过各种通信设备传送给达特茅斯学院的所有人员。所有达特茅斯学院的人员的通讯电话会收到一条自动消息,邮箱账户会收到一封附有关于紧急事故的简要资料及应对指示的邮件。学校认定并训练了一组倡议者,这些倡议者被授权以达特警报的名义发出通告。倡议者小组由安全监管人事部,安全治安主任、副主任,学院院长部的数名院长,危险及内部通知服务部主任组成;达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统是一个快速传递消息系统,它于2009年春取代了学院的大众邮件系统。该系统每日自动地向全部或特定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发送安全信息,信息包括每日的安全情况及相应的提示。学院的安全部门主管、安全部门及高层管理人员都有操作此系统的权利,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通知。[5]达特茅斯主页以及达特茅斯紧急通知网与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通知系统类似,在这里不作阐述。

美国许多高校在其学校的主页上提供关于防范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内容详尽,指导性强。普林斯顿大学提供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急事件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其对各种类型事件都有相应的详细指导,如学生遭遇抢劫、火灾、身体意外伤害、化学药品泄漏、自然灾害等。此外,普林斯顿大学还提供意外事件前的准备措施,提醒学生怎样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2]学校开办各种培训班,让学生了解户外旅游常识、意外伤害紧急救援方法等,例如,户外先遣急救员课程(WFR)、心肺复苏术课程(AED)。[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向学生提供安全提示,涉及各个方面,包括一般性常识、居家安全、宿舍安全、取款安全等。[7]例如,取款安全的一条提示是这样阐述的:“不要把您的社会安全号码印在支票、驾驶执照或其他财务文件上。如果银行或其他机构使用您的社会安全号码或客户帐户,打电话或写信至公司申请一个不同的识别号码。”[8]

美国高校把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作为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力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普林斯顿大学设立警报热线、危机支援热线,在学校出现紧急情况下,会有专人接听危机支援热线,提供有关紧急情况和有效支援服务的信息,在没有紧急情况下,此线路保持留言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广播收听紧急情况报告,普林斯顿大学的电视频道也会播出紧急情况通知和公告,学校的餐厅和电话亭都张贴了有关安全信息的海报。[9]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学生编写了《安全手册》,全面地介绍学校的安全服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遇见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各种安全提示。此外,学校每天都有安全记录,详细记录保安人员巡查的时间、地点,在什么地方有安全隐患,隐患是否得到处理等。如遇到意外事故,如学生物品丢失、身体意外伤害等,保安人员会及时处理并做详细记录。[10]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忽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当提及保证校园安全时,更多是指向于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而不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处理事故。”[11]在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对高校安全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著仍然寥寥无几。”[12]“大部分期刊论文在论述安全教育时,很少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见解,其论述多为蜻蜓点水似的一掠而过。而且,对于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中小学的安全防护教育,对大学是否有必要进行安全教育的问题探讨不透彻,对高校安全教育应如何开展的研究也显得模糊。”[13]此外,关于高校安全教育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在具体做法的实施上,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将安全类课程纳入了课程体系;北京市教委于2006年召开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委2008年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山东市2010年出台高校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虽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教育部门、高校的关注,但对其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模式单一,缺乏前瞻性,效果甚微。[14]

高校安全教育需要完善的、规范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用以指导和规范高校安全教育的落实。美国的校园安全立法体系比较完善,多年来其一直重视和致力于制定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形成健全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使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有法可依,为高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相比之下,“高校校园安全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死角,当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校园安全法。”[15]只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大大降低了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利于高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借鉴美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明确权责意识,使高校安全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走上依法治校的法制轨道,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p#分页标题#e#

做好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公开安全信息,提高信息通知的时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安全状况、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安全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有效加强自身防卫以及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从而大大降低危害校园安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公开安全信息,许多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安全信息通知系统,采用网络、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向学校师生及时安全警报、提供详尽的安全建议,并定期年度安全报告和校园犯罪统计。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我国高校应切实公开安全信息,提高信息通知的时效性,畅通安全信息渠道,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防范的常识和技能,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预防的长效机制。在具体做法上,我国高校应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安全信息通知系统,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有预案,在事故发生时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送给学校人员;同时,提供合理化安全信息指导性建议,例如对防火、防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建议。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美国的医学教育只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无大专、中专以及成人教育类型。其教育结构完整且连续,主要由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部分组成。学历教育是采用传统4年制方式,课程设置为两段式,即基础和实习2个阶段,第1、2年为基础课学习,第3、4年为临床课的见习和实习,同时完成临床课的教学。2年的基础课学习结束后要参加医学基础知识为主的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Ⅰ,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要参加以临床专业知识为主的USMLEⅡ考试,通过后才可申请住院医师。再经过3年的专业培训,参加综合性的USMLEⅢ考试合格后取得行医执照。美国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以在毕业后接受专科培训的必需知识、技能和态度。专科化培训是在毕业后进行,且专业数量较少,专业面宽。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研讨、课外阅读、写论文甚至参与教育等。现在大多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方法。

2法国医学教育

法国医学教育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之前,要先通过法国会考,取得就读资格。其学制分为6年和11年,分3阶段完成,每阶段都有严格的会考制度。第一阶段(第1年)为医学预科阶段,仅有20%的学生可通过此阶段会考获得继续学习的资格;第二阶段(第2~6年)学生完成全部在校医学课程学习并参加全国会考,有50%的学生可通过考试,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只能作为全科医生或进入实验室、私人诊所工作。第三阶段(第7~11年)作为专科医生培训阶段,学生接受高度专业化的培训,使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法国医学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临床实习及教学工作,在第2学年就开始接触临床工作,第4~6年完成全部临床课程的学习,医院每周专门为学生开设“临床常见疾病诊治与鉴别诊断”课程,讲解典型的、特殊的临床病症和临床诊治经验与技术等,使学生对某些临床疾病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较快提高。

3德国医学教育

德国医学教育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11]。德国实行免费教育制度,无入学考试,实行宽进严出的原则,淘汰率高。医学教育学习时间最长,连实习在内至少要修6年(12个学期)后通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即可毕业,在校学习分临床前期(第1~4学期)和临床期(第5~12学期)两个阶段,临床前期要完成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无具体专业划分,在临床前期课程学习结束时参加第一阶段国家医师考试,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申请第二阶段考试。临床期共学习8个学期,主要进行常见病临床培训、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具体的分科培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二阶段国家医师考试,全部考试通过后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毕业后教育是德国医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成为注册医师必须先进行18个月的实习医师工作,实习工作结束后获得官方认可,方可独立行医,但也必须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至少6个月非手术科室或者至少6个月手术科室的临床工作。18个月注册前培训结束后可申请一个全科医师培养项目,经过2~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且考试合格后颁发全科医师证书。要成为全科医学必须经过4~8年的专科医师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方可授予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取得专科医师称号。继续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持续终身,一般由医师协会组织实施和管理,其根据各地医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每年制定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课程,执业医师要求参加多种学习,累计学时发给证明。

4国外医学教育对中国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借鉴

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开办的老专业,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教学理论和方法,其教学一直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大多采用“三一制”教学模式,即一年基础课、一年专业课、一年临床实习。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当前中国大力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对全疗岗位的需求。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满足中国当前基层医疗机构迅速发展的需求,在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较低,使他们执业资格受限。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尝试。

4.1高度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中国专科层次医学教育起点较低,学生只需通过高考达到录取分数线后就可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较少,思维方式不够成熟。因此,必须增加人文课程教育,由于专科层次的学制仅3年,就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选修课的机会,以及在专业课的讲授、临床实习过程中融入人文社科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将人文知识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融入社会的技能。

4.2医学基础教育扎实

国外医学基础教育至少需2年时间,而中国专科层次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仅0.5年,内容压缩极少,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后劲不足、发展受限。因此,在重视临床实践的同时应加强基础医学教育,争取做到“早基础、强基础、反复基础”。首先要将基础课程进行多课程融合,避免知识重复与遗漏。例如:将解剖学与组织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等。此外,在后续的临床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对基础课程进行强化教育,如增设临床药理学、临床免疫学等课程或讲座。其次,可聘请临床专业课教师来承担基础课教学,既可让学生较早接触临床,也有利于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融合。为保证实施效果,可设立课程综合教研室,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实施课程整合,并对新课程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4.3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

国外的医学院校均有自己固定的附属教学医院和基地,其中实践教学部分是在医院进行,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水平的医生带教,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而中国专科层次的医学教育中各专科学校绝大多数无直属附属医院,致使学生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存在较多问题,很难保证医学专科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加快推进专科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对非直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加强管理,建立统一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及其重要。此外,大胆探索院校联动,通过“共建、共管、共享”深度合作办学,如:(1)实行“1+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1年在学校进行基础课教学,后2年在医院进行临床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的教学。(2)聘请临床一线医生承担专业课的教学,鼓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参与毕业实习生的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3)对毕业实习生实行双导师制,即医院带教老师和学校专业课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4)在学校建立仿真医疗环境,设计标准化患者,以临床病例为蓝本,训练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在以后的实习或临床工作中尽快适应角色。

4.4具有严格的医师考核与注册制度

国外的医学教育都实行非常严格的考核筛选制度,因此,中国专科层次医学教育也必须加强考核制度,在基础课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通过的不能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在专业课学习结后进行一次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通过后进入医院实习。在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最后一次的毕业考核(参照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这样对学生的3次严格的考核,有助于解决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低通过率的问题。

4.5建立较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1.美国高校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美国高校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止到2005年,在美国4200多所高校中,已有20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30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设立了44种学术性期刊和277个创业教育捐赠席位,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累计超过4.4亿美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等高校一直走在美国各大学创业教育的前列。首先,任何一种系统的构建,都要以一定的目标为支撑,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业教育工作者认识的加深,美国创业教育的目标逐步由培育创业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创办实体企业的“功利性”目标向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地工作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非功利性”目标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宗旨,即“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作为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学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战场。尽管美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基本已经系统化,并由基础课程——其他课程或法律课程——企业战略的金字塔课程模式向所授知识以创业为核心,成环状向外辐射散开的圆形模式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性大学建设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创业相关知识普及——创意资产纸质化——创业实践体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围墙,涵盖了教育过程的全链条。在百森商学院,为学生安排了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理论课程包括由一系列选修课程组合的4个整合模块和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组成的22门课程,其实践课程包括机会识别训练、商业计划书撰写、促销训练和模拟创办企业等。再次,师资力量不仅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环。美国高校一般鼓励和选派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和良好创业素养的优秀师资从事创业教育,还注重吸收社会上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行业领导者等担任兼职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最后,高校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既是创业教育成功的潜在软动力,更是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以潜在的动力推动着青年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及教育活动中。据调查统计,美国18-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企业,18-34岁中80%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在他们的创业动机中,个人独立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论坛、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创业俱乐部等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平台,《科技创业》《斯隆管理评论》《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2.美国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支持者,在政策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推动着创业教育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Business2014)显示,美国的法律环境、管制规则和企业营商环境的宽松程度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53年,美国国会依据《小企业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意于经营的小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截至目前,SBA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创业投资的提供者,是美国最大的对小企业的独立融资机构。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提出要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其价值取向,并颁布了《贝多法案》(BayhDoleAct)、《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SBIDA)等公共政策,促进了大批实验室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推动了高技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愈发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在2011年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提出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启动了“冲顶赛跑”的竞争项目,旨在资助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项目。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简化了创办企业流程,设立了一站式创业窗口,仅需5天即可完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从注册到运营的6个环节:预定公司名称,提交公司组织文件,制订并通过公司经营协议;申请联邦的雇主识别号;注册征收营销税;在劳工部的失业保险部门注册;购买雇员补贴和伤残保险;在两家报纸上公开公司的组织文件并提交证书和公开宣誓书。二是美国政府降低了创办公司的准入成本,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2014年为例,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为50120美元,注册一个新企业则仅需750美元(其中第一个环节缴275美元,第六个环节缴475美元,其他环节免费),最低实缴资本为0美元。三是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制定了多项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1978年将资本利得税从49%降至28%,当年美国的创业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1981年政府进一步将资本利得税降至20%,带来了创投行业的第二次繁荣;2000年《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NMTC)出台,规定投资者如果投资在促进低收入地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基金”,可以从所得税中获得税收抵免。

3.美国社会为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真正“舞台”,一个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撑体系,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一是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创业研究会、家庭企业研究所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课程补充,协助学生在校园内与金融界、商界、学界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最大程度获取最新资讯与资源支持。二是由杰出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辅导,协助学生发展创意、确定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三是科尔曼基金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等支持创业教育发展的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自1997年正式开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上升,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已达到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但从整体来说,我国创业教育成效并不显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充分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功要素,对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构建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但政府、高校、社会大多孤军作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因此,我国创业教育要取得突破,必须科学构建“高校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为支撑”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中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实现各组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大学生创业构筑广阔平台。

2.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能量”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得以良性运转的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借鉴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校应增加与政府、企业、行业、其他高校机构以及各地校友组织的沟通联系,争取形成固定合作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层面开展专项服务,引进各类资源,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从而实现政策、技术、资金、渠道、咨询等创业要素的聚集,进一步改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打造优良的创业教育平台,共同推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3.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通过分析与总结文献研究,本文作者将国外教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传统教学法,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

语法翻译法源于16世纪的欧洲人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后来演变成课堂教学方法,此方法重读写,轻听说,教材设置追求以语法词汇为中心,课文为语法词汇服务,导致课文趣味性降低,教师讲授以翻译为主,着重语法操练,强调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基本功扎实,较适合做笔试。但此方法忽视听说交际,学生所学英语多为哑巴式,不能在合适时间地点运用恰当英文进行流畅交流。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读写为主的翻译法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直接法应运而生,其含义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课堂上师生只用目的语交流,不注重形式,不过分计较对错,强调模仿,操练,教材设置也以句型为主。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目的语思维模式,英语表达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但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基本功较差,语言再造能力薄弱。与直接法类似的是听说法,源于20世纪中期,开始主要为军事目的,强调听说,课上进行大规模句型操练,练习技巧有问答式,循环式,一条龙式,最小对比对练习等。全身反应法,是由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Asher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右脑—形象思维,左脑—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强调整句教,整句学,教学气氛活跃,但局限性太强,它只适合一些年龄较小的群体,那些较难的抽象的词汇,无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这种方法就不太令人满意。这一阶段教学法的共同点:(1)教控制学,强调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2)重语音,词汇,语法这些基本的语言形式,忽视其意义。(3)所教内容停留在单个句子层面,忽视对整个篇章的理解。(4)所教语言是显性的,外在的,方法是综合法。

2.现代教学法,包括社团法,自然法,沉默法,暗示法以及强式交际法

社团语言学习法又称咨询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由古兰创立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服从学。教师是顾问,学生是“病人”。教师注意的中心是“病人”的需要。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依靠学生的母语,逐渐由学生母语过渡到外语。教师在课上起支架作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授,学生需要什么教师讲什么。这种方法没有合适的统一的教材。受这种环境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克拉申提出自然法,源于自然顺序假说,指出语言习得与学得不同,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下无意识的掌握语言,教师应在自然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自然谈话,使用基本句型词汇,完全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外语和实物建立联系。这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话语还是比较多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不足美国教育家CalebGattegno提出沉默法。他认为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保持沉默,让学生多开口多说话。在沉默法中教师作用有三:教;测试;不妨碍学生。教,就是教师一次性将某个项目教给学生,一般通过非语言线索解释其意义;紧跟着是测试,教师无声地要求学生把所学内容进行复用;最后,教师无声的监督学生用新学语言项目进行交际。在沉默法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另一种教学法是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沉默是不够的,还要为学生提供暗示,给以启发,这也符合教学的一个原则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启发的含义,学生学习语言是自发的,但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困惑,这时迫切需要教师的启发,这时候的学习及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暗示法须遵循三原则:(1)学习者必须处于愉快不紧张的状态。(2)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3)暗示相互作用原则。要求师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在暗示教学中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呈现新教学材料,教师借助手势、表情介绍要教内容,然后,在优美的音乐中,带着生动的表情和情感朗读课文,学生看着课文,可以模仿;然后是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听教师配乐朗诵,这样可以产生有意和无意的认识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不知不觉地记忆所学材料。

交际法又称功能意念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共体,Hege(2000)提出五种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即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用能力,即语言的正确恰当使用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知道什么场合下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的能力。语篇能力,语言的连贯性。策略能力,知道使用何种策略(包括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能够进行顺畅的交流。语言功能在于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话语为中心,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对学生错误容忍度较高。交际法有三个原则:交际原则,任务原则,意义原则,这种交际必须是有意义的进行交际。Ellis(1990)提出评价课堂交际的六个准则:(1)是否有交际目的。(2)交际者是否有交际欲望。(3)是否是注重内容而非形式。(4)是否注重语言的多样性。(5)教师是否参与。(6)交际有没有教材的干扰。成功地交际必须有交际目的,欲望,重交际内容,语言的多样性,教师不应该干涉学生交际,包容学生的个别性错误,没有教材的限制。这一阶段教学法特点是:(1)注重语言意义。(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3)重视整体教学,篇章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4)方法为分析法,隐性教学。(5)强调知识的功能性。

3.当代教学法,包括沉浸法,任务型教学法

沉浸教学法在现代美国最为流行,教师让学生“浸入”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使单一外语学科教学与使用外语进行的各学科知识教学相联系,强调外语不仅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工具,学科知识以外语为承载,外语学习与其他知识相互渗透。任务型教学法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英语教师也在进行尝试性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真正体现学习意义的一种教学法,“任务”即做事,以意义为中心,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以致用,一个任务有四个方面要素:目的,情景,过程,结果(Clark,ScarinoandBrown)。完成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地标志。这一阶段特点是:(1)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的人文性。(2)强调整体教学,隐性显性相结合。(3)强调交际又不忽视语言知识。(4)强调社会性,语言可操作性。

二、国外教学法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影响

近些年国外涌现出大量英语教学法,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比如幼儿和小学英语老师可借鉴全身反应法,能调动孩子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但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考虑中国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不能盲目追风,有了新教学法就认为老教学方法过时了,弃之不用,教学方法有先后,但不能说某种教学法完全没参考价值,或过时。最早提到的语法翻译法在现代社会英语教学中也能应用,并且在中国大背景下,语法翻译法用的比例还很高。另外,教师应该注意,虽让每种教学法都是单一出现的,但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元的,任何教学法的使用都离不开其他教学方法的支撑,课堂上,学生众多,众口难调,教师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多法齐用,注意多元性,才能照顾到更多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每种教学法产生的背后都有强大的语言理论支撑,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语言知识理论的巩固,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不会瞎用滥用教学法,只知其名不明其意,必然事倍功半。

三、结语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与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措施。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与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与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央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训练,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与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研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与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势。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允许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不仅如此,各国还努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