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互联网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渠道,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相比,具有信息容量大、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开放度高、交互性强等特点,是信息传播领域中的新兴媒介。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是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占领新兴阵地、引导网上舆论的具体体现。加强网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影响力,丰富形式和载体,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对加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好。目前,全国已建立了一批法制宣传教育专业网站,多数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也都包含了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的来说,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公民对法律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着网上内容不丰富、特色不鲜明、缺乏原创性;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网络的交互性与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体现不够;网络媒体及有关部门各自为战,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网络法制宣传教育投入少、规模小、影响力低等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网上管理,确保网上正确舆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立足法治,广泛、深入地开展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点。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互联网这一重要舆论阵地的主动权,始终正确引导法治舆论导向。

3.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安排好、开展好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始终服从服务于大局,始终配合好中心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法治舆论氛围。

4.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社会和群众需要出发,把满足群众需要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在网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

5.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要着眼于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创办和建设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时,可采取创办独立的法制宣传教育专业网站、依托大型门户网站的平台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子网站、在大型门户网站设立法制宣传教育频道或者页面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追求扩大网上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实际效果。

6.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准确把握互联网宣传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改进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使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始终体现时代性。

三、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1.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互联网上的法治舆论导向,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2.通过互联网深入持久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理论;深入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宣传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法律、相信法律、维护法律、遵守法律的浓厚氛围。

3.通过互联网深入宣传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以法律手段进行调节、管理和服务的观念。

4.通过互联网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法制建设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反映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方面的丰富实践。在加强对内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好对外法制宣传。

5.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独特优势,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行在线访谈、制作多媒体、开办论坛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将纪念日、宣传月、宣传周等各种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整合到互联网上来,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

四、努力提高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水平

1.大力开发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法制宣传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信息资源,根据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进行分类整理后,汇集到互联网上来,满足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发挥网络原创作品优势,加大网络自主创作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力度,鼓励为互联网提供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内容,丰富网上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设英文版页面,努力增加英文信息量,扩大外国受众面。

2.不断增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特色,努力提高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艺术性。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是重点对象。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组织网上宣传内容和宣传活动,面向领导干部的网上内容,应当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面向公务员的网上内容,应当以提高公务员科学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为重点;面向青少年的网上内容,应当以培养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为重点;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网上内容,应当以提高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的能力为重点;面向农民的网上内容,应当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为重点。发挥互联网传播快速的特点,在第一时间将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上网传播,及时更新网上内容,超过时效的内容及时汇编整合到资料库中,确实保证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的时效性。优化页面设计和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艺术性,增强吸引力。

3.组织好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时组织对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的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网上法治舆论的引导作用。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在事实准确、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及时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报道,上网,引导舆论。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以群众乐于参与的形式,组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法制动漫大赛、法制摄影大赛、法制书画大赛等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联合传统媒体,共同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突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特色,增强受众参与活动的广泛性。

4.建设好互动性栏目。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的优势,通过建设和加强网上互动性栏目,引导受众参加到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加强对互动性栏目的管理,有效防止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在互动性栏目中出现。

5.增强服务功能。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应当突出服务性,使受众在接受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服务,在得到服务的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网页、栏目设计安排上,着眼于服务受众,便于受众查阅检索,便于受众获取相关信息,便于受众参与相关活动,强化在线咨询、服务专区、在线访谈、数据检索等栏目的服务功能,通过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五、切实加强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

1.要把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都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网络媒体要把开展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主动做好工作。

2.各网络媒体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依法办网,文明办网,按照规定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网上管理,为广大网民提供健康的网上信息和网上服务,营造文明网络环境。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M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 ]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 ]63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

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

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

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l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185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 ]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 ]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能否真正嵌入高校思政课堂,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能力。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主动认可并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网络媒介更新、重塑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避免与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数字鸿沟”,保证双方获取信息元素的同步性;第二,“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消极、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不在少数。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提高自身“免疫力”,加深专业知识底蕴,同时提高媒介素养,对当下时政热点做出及时有力的分析,引导大学生筛选正能量,抵制消极负影响;第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注重用户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始终以学生动态为指南,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第四,熟练互联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快捷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并作定时追踪。甚者思政教师还可依据一线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政网络教育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W报,2016(Z2).

[2]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3]邵云飞,刘文彬,何伟.互联网+教育: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同时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模式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其介入后的种种优势,同时又对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了浅析,意在为后来的互联网与思想教育的融合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到来。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随着时代的大发展而迅速的兴起,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无论是财富流通、社会流动、文化传播交流还是互换共享、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是理想追求和信念价值观,都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慢慢形成。在互联互通时代,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很明显,古老的教育传统发生着改变,教育的成效、方式、内容、导向、主客体等也愈加鲜明。无论是把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互联网,正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新时期培养思想政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互联网企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显示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明显了,互联网企业开发了大量的学习课程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各种平台为教育注入这些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可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真正实现“一对一”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与高效。其次,资源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在资源的数量上增加,而且融入进新技术,像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知识传送体系,声、图、文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吸引人,克服了传统单一感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知识转化率低、讲授效率不高等缺点,这是一种激发全身听觉、视觉感觉神经而组合成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

(二)网络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素养

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首先的任务就是学会运用这些新技术。比如电脑搜索技术的普及,以前没有电脑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获得教育资源,主要的方法就是各种书籍文献,而在如今的电脑时代,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必须要通过电脑上网搜索,所以掌握上网搜索技能是必须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技能;其次,网络资源课程的丰富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知识的归纳与重点的解析以及最新的知识都能在网上很好的学到,这就降低了仅仅靠自己思考而出现知识错误以及片面的风险,提升了教学能力。对于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来说,时政要闻以及社会政治思想的更新网络总是比书本快得多,如果能用好,对于自己快速获得前沿知识和对自己知识的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教学双方的交流更加平等

无论是在传统的私塾教育和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他们基于经验和知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树立起权威形象。这种权威形象一旦树立,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亦是这样,“你说我听,你说我做”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双方体会、领悟、交流,而不是仅仅由一方向另一方灌输大道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可获得程度大大加强,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不再一味来源于教育者,这就有利于部分上打破权威,使教育者不再以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双方更容易平等交流,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三、互联网的融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复杂,教育内容针对性降低。互联网时代,信息大量涌现的好处无疑是明显的,但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有待加强,大量虚假新闻、花边消息、垃圾信息、不良文章成了犯罪和散布谣言的载体,影响着社会舆论导向,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一条不良消息往往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搅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接触的信息范围更广,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常常与自己的需求对口率较低,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资源,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接触到不良信息后会动摇自己原本的思考,各种文化侵蚀也随之到来,接触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受教育者的不正当思想观念就会滋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就会走上歪路。比如网瘾少年、黄赌毒、网络造谣等违法违纪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封闭性较强,教育者可以精心筛选出那些最精华、最合适、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教,整个教育过程可以全程控制。而在互联网教育中,由于开放性大大加强,教育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有好有坏,这很难控制只让受教育者只接受好的信息而不接受坏的信息,而这样的垃圾信息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旦错误的思想产生就极容易把人带上歧路,而在纠正这样的人的时候却是不容易的,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研究,2010(12).

[2]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

[3]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02).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刘成荣(1973- ),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1-02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的规模为4.2亿,手机网民中又以大中学生占据大多数。而随着3G、4G手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动信息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对作为中国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来说,移动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丰富的娱乐功能迅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因此,科学地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移动互联网丰富了教学资源,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移动互联网由于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数据都可以保存下来使用,这就为信息的整理与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室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迅速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最新的教学资源,并且结合最新的教学素材进行科学分析、讲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微信、微博等崭新的信息传播载体,这些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新颖性,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的局限,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2.移动互联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移动互联网融文字、广播、视频、图片为一体,在传播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让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不会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话能自然地在真诚、友好、平等的状态中进行。这种平等的而非强制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引导的而非灌输的思想教育方式,可以大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的育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上言论自由,各种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隐蔽性更强,目前有关方面对此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这就对高校传统的育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不仅使得信息监管难度加大,网络安全不可控因素增多,同时也使得网络问题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网络化更加严重。这就对传统的高校育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网络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交流也更多,从而产生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对网络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4.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大学生在手机上可以迅速获得各种信息,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也可以与社会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越来越受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网络虚拟化特征给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表达方式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被深深地打上网络烙印。移动互联网既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间,也给各种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观点可以通过手机迅速传播蔓延,并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5.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移动互联网的虚拟化特征,手机的大量使用都会使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形成障碍,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焦虑,甚至出现情绪低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网络成瘾等精神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应用,大量宣传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垃圾将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给大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大学生由于年轻,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引导,往往会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社会,将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从而容易相信谎言,角色发生错位,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对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消极影响,我们一方面要主动适应新情况,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思路。

1.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大大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开辟、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通过这个阵地扩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此要加强对高校的校园网、校园论坛的建设、管理和运用,构建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互动平台,增加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创造平等讨论和充分交流的空间,并设立网络运行专门机构,把网络作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的新渠道。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积极发掘网络资源,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活泼,要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运用手机的便利性和快捷性,重新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掌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热点不断增多、社会矛盾也呈现多发状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又普遍提高。在面对大学生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想时,如果仍然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进行思想灌输,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移动互联网传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变过去的信息控制为现在的思想引导,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辩证统一的教学方法,既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入分析典型案例,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科学认识和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学会科学、辩证、全面、理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要积极开展网上调研活动,搜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开展网上辅导答疑和心理疏导等活动,随时随地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网上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与大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共同切磋、探讨、交流相关问题。

3.加强文化建设,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面对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上所占有的绝对优势,在全球推行其价值理念的现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显得十分紧迫。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一平台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各种新媒体作品,使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并由此使得大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移动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还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与功能,把大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使校园文化对手机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抵制和抑制作用,以形成积极向上的、高雅的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环境下传播自己的本民族文化。

4.大力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大力加强对手机的监控与管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一方面需要通过相关法律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运用新技术来防范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要对大学生手机上网做因势利导的工作。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科学地使用移动互联网,对网上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判断和取舍,远离各种不健康的信息;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控能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督机制,增强对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当前高校对各种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媒体还不具备监督条件和管理条件,因此无法对来自校外的不良信息进行监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加强对手机信息的传播监管和舆情分析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引导,从而切实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督机制,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

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和组织保证。传统媒体时代,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巨大挑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涉猎和获取的范围等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移动互联网特点并能够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他们一方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高的新媒体技术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互动传播的特点,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并且能够及时解决新媒体传播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因此,要大力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知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开展和正常的运行,才能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地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之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狭义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的结合,而广义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还应包含学生在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以及校内校外的综合服务管理等。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1、国外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历程

 

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大概经过了以下四类的理论研究历程:管理效率理论,人本化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管理效率理论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人本化理论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等等。

 

2、国内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就国内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大学生教育管理政治色彩浓厚,工作内容单一。这一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内容除了学习相关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各大高校虽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始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学生会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党团组织为核心的学生政治工作队伍,但并没有开展系统的当代意义上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学生管理内容逐步完善,逐步在高校确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以学籍管理、奖助学金、德育考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体系,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管理工作日趋专业化,工作外延不断扩大。“两课”制度的建立与邓小平理论进入高校,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催生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断朝着专业化发展。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程度不断加深,大学取消毕业生统一分配,学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正不断朝着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除了强调教育、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功能,还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1、移动互联网概念界定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不同,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中,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移动设备来实现网络连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泛指一切无线网络;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则将终端设定在手机,指用户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移动数据和信息服务。已有研究发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定位研究中,尤其是基于WIFI的室内辅助定位技术。

 

2、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移动学生管理系统就是把传统的学生管理系统从电脑上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服务信息等的标准化、应用性和共享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了综合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环境,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方便地利用移动通讯网络,提高工作效能,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美国的学生事务工作大多实行垂直式的扁平化管理,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等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除了在事务管理方面提供便捷性外,也广泛运用于网络教育。

 

国内也广泛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时与准确共享教育教学信息,推送和提醒重要信息,形成有组织、可管理的交流与互动平台,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队伍利用新技术的工作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的舆情分析和信息监管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等路径开展。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较少

 

更多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研究3G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还提出了创新措施与策略。大学生教育管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包括日常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心理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社团活动管理、就业创业管理等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应扩展研究领域,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研究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学生资助申请、实时了解学生情况、高效审核批准等,实现学生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2、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

 

以往的研究,都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缺少全面、深入和有说服性的实证调研,缺乏建设性的实际工作指导意见,需要继续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方法和路径过程。

 

3、缺少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管理利弊研究

 

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基于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用户多样化等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研究,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管理活动提供的有利平台,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移动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却缺乏探讨移动互联网带给教育管理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学生信息窃取问题、信息的误传播、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影响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仅是一种通信和上网工具,更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给学生和教师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简介】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FL(K2][KG2][HJ1.2mm]一、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取得的成效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学生和教师必须在一个教室里,这样才能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但是,在“互联网+”出现后,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如此,“互联网+”使课堂教学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

其次,“互联网+”的出现使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师上课也仅仅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限。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大量知识信息涌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再次,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实现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W生听的单向教育模式,俗称“填鸭式”的教学。然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教学平台迅速实现了多元化,各种QQ群、微信、微博都为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平台和途径。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这正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二、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时代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向更加明显

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充斥着学生和教师的视线及思维,这时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网络监管工作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和教师或多或少接收到一些消极甚至反动的言论。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一些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2.“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权威性是不容撼动的,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是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的。但是,“互联网+”出现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变得非常丰富,学生往往会根据课余时间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教师上课所讲的理论进行对比,甚至反驳,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权威性形成一定的挑战。

3.“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必须在教室中,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既定方式,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之外的知识需求量急剧增加,使传统课堂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建立民办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原因

1.多点对多点的跨时空交互式传播与单向式授课方式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课堂,只需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完成教学。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引入课堂,不管是信息来源还是教学手段都变得更加立体化,有时候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讲解一些时事热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在无形中缩短了正常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大纲要求的东西可能没有办法正常完成。

2.“信息过载”与学生媒介素养不高之间的冲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而高校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和言论充满兴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网络的冲击,难免会出现价值观“跑偏”的情况;再加上学生的整体素养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这就导致互联网媒介与学生的整体素养产生一定的冲突。

3.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相当丰富,每个社会个体都可以在网上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但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隐秘性,一些偏离社会价值观的言论和观点也逐渐在网上出现。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极其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了这种观点,其价值观必定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违背,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互联网信息与学生道德失范频现之间的冲突,也是“互联网+”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困境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曾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计划。由此可见,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仅在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只有认真研究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症下药,才能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

一、“互联网+”平台的特征及其功能效应

1“互联网+”平台的特征

(1)信息获取及时性。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小巧、精简、轻便的电子设备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很快地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加之信息的发送不受印刷、排版的限制,使其发送信息几乎可以与事件同步进行,并且呈非线型状态传播[1]。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与突发事件等内容,这是传统的通讯设备所无法比拟的,因而也成为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典型特色。

(2)传播路径多样性。过去,电报、广播、收音机等传统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它们传播的路径单一,自然获取的信息量有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逐步打破了这种僵硬单一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以手机、电脑、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多样化的形式,由此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有时通过微信进行的人与人的生活化交流,就能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即使在微信中不能解决,通过微博或者App浏览等方式也能找到相应的答案。软件的优化升级更多地是带给人们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3)交流互动性。在过去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中,传播者将信息主动传给被传播者,被传播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却不能及时与传播者进行交流与互动,这样的传输模式不仅单一而且时效性差。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人们借助网站、论坛等终端设备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彼此的看法,有选择性地接收和拒绝信息,这样不仅加强了被传播者的主体地位,也增强了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与时效性,实现了双方或者多方的交流沟通。

(4)内容形象性。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看,互联网的内容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字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平台借助图像、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调动了人们的视听器官。国内的、国外的、天文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严肃的、娱乐的等各种形式的新闻遍及网络世界,庞大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整个世界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现代人的头脑中。

(5)空间移动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无线网络设备也趋于全面覆盖,人们无论是携带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都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享受随时随地的网络服务。人们不仅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获得信息,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查找信息,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能与世界相联,就能与知识和智慧相联。

2“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效应

(1)休闲娱乐功能。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高压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如果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随之产生心理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排解压力的渠道。综艺、电影、音乐盛典等五花八门的节目层出不穷,迎合了不同口味的人群,其休闲娱乐功能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更好地达到了减压的效果。

(2)言论自由表达功能。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交流障碍明显减少。人与人之间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背景的障碍而难以表达自己的诉求。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客观、合法地对政府和各级官员发表建议和见解,也可以参与国内外大事的评论和探讨。民众合法的言论自由在网络平台上比在传统媒体上更容易得以实现。

(3)互动沟通功能。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决定了它必然超越传统媒体的地位。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与人联络感情和交流心得多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既耗费时间和金钱,又不能实现即时交流。现如今,人们可以轻松、快速地与他人交流,互联网满足了大众对于时时沟通的需要,大大提升了互动交流的频率,这不仅仅节省了交流成本,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发展进程。

二、“互联网+”平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对教师地位的冲击

从古至今,教师在众多行业中一直都是备受尊敬和推崇的职业。捷克教育学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学生接听,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依附教师的教学局面。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教师一人主导课堂的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首先,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接收知识的速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教师传授的进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因而教师不再是学生聚焦的唯一对象。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但面对经过各种碎片知识“洗礼”的学生,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一方面,教师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把握和了解网络上多元的、多渠道的信息源,而众多的学生在知识更新与获取方面远远超越了教师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是资历比较深的老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游刃有余,但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学方式,却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节奏[2]。因此,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代沟,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教师的灌输,导致教师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2互联网环境复杂

众所周知,“互联网+”平台呈献给大学生的是“另一个美丽新世界”。这个所谓的新世界神秘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高速度的更新换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互联网具有信息存量大、更新速度快、个性化强等特点,其的大量信息,既包括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又包括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传统媒体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往往为少数专业人士所控制。以读者和观众为群体的大众只能作为这一媒体之外的被动角色,不可能全员参与到这一媒体平台中去。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媒体的组织者和者。这些人存在身份、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因而在价值观上也存在不同,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的观点和态度也千差万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时刻弥漫在高校大学生的身边。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电脑的主要群体,他们同社会上的群体一样也可以在网络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不同见解。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大部分言论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受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个别言论则是错误的、低级趣味的。这些个别学生企图在网络上实现所谓“完全理想的自我”之目的,实质上是缺乏网络交往责任感、道德感和警觉意识的表现。虽然他们的言论可能被网络监管及时清理,但他们的思想倾向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捕捉和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加以价值观上的引导。近年来,媒体对个别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违反道德甚至违背法律的行为时有报道。有的在网上注册账号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发表虚假言论;有的利用网络黑客身份盗取他人信息进行盗窃和勒索敲诈;有的通过网络进行“”抵押贷款;有的在网络上被诱引实施非法传销;有的在网络上被境外间谍组织收买或利用;有的在网络上自觉不自觉地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互联网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复杂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3可控性降低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过,“当社会过度依赖于信息高速公路时,可能使它更容易陷入困境”[4]。“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与控制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显著上升,教育者随着受教育者“知识”的增多而与之趋向拉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准备教案并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通过对大量材料的有意识的精心筛选,将其中合适的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向教育对象传授,从而促成教育对象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5]。教育者有时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会主动将一些负面的信息屏蔽掉,这样做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接受正能量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意义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塑造。随着“互联网+”平台悄悄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高校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从教师扩展到具有庞大信息容量的互联网。wifi在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地方的大量覆盖,使得学生不但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还可以在校园论坛、校园贴吧等平台随机发表言论。这些言论有健康的,也不乏偏激之辞。教师既无法确认是谁发表的意见,也很难判断对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什么心理状态下发表的这些观点。这些署名和匿名的交流方式很难为教师所全面掌控。教师只能通过跟踪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思想变化,利用包括课堂、网络交流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思想改进。庞杂而繁多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然而这些信息并非全都符合教育者的价值取向,由此大学生思想发生偏向就成为可能。教师不是通过“控制”信息的筛选来纠偏,而只能是通过对这些庞杂信息的理论分解和讨论来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思想轨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重构

1丰富网络载体

微信是当今大学生最为频繁运用的交流媒体之一,具有语音、文字、视频、转账等多种功能,几乎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生活需求。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构成了其学习、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学生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度和信任感。古人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高校应该将微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方式,这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难题。高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应推出特色微信公众号、特色微信群等载体。设立微信公众号,就要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能让其成为网络隧道里的空跑车。具体说来,特色微信公众号不同于其他公众号,其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分类和筛选,将各类专业知识、前沿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解惑网络机制[7]。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是教育者通过网络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首先,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短文章供学生阅读。阅读短文章需要的时间少而且频率高,这就能确保一定的访问量。其次,在版面和排版设计上,内容的排布既要有文字,也要配有图片、微视频和微电影。考虑到当前大学生对新鲜、时尚的元素比较感兴趣,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具有时代感的内容,调动与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好奇心。除了安排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外,还可以设置几个时事热点的讨论专栏,让不同观点的人都来进行讨论。整个版面的风格要呈现出教育与娱乐的巧妙融合,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搭建特色微信公众号,就是利用网络的直观、快捷性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感官材料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呈献给学生并供他们进行浏览和思考。教育者通过留言和浏览记录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教学。特色微信群是指大学生在班级、学生会、党团组织、师生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可以实现众多人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互动,也可实现少数人之间的私密交流。在群中,能够做到人人为吾师,吾为人人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这种互动中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处在新媒体时代,微信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很多高校相继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开通了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里面添加一些功能,方便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但是在学生的手机里会保存众多公众号,学生不可能只关注某一个公众号,因此监管部门和相关教师应该从宏观上把握这些公众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内容。

2创新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重点考察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目的,以教育者的理论讲授和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这种被动式灌输形式并不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互联网+”这个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在这一平台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呈现出平等的对话关系。首先,课堂上,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选取大学生在网络上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并在讨论中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走向。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适当地加入网络用语。在传统思政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话语表达方式,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媒体的多元发展,教师的话语表达方式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果教师固守传统语言模式,就很难形成教与学之间话语形式的有效衔接,就很难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心理反应、情绪变化和感受生成中的全面、彻底的实质性互动[8]。网络用语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如果将大学生的生活用语和他们熟悉的网络用语适当加入思政课教学中,就能将教材中的一些抽象性话语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就能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更容易提升思政课教学生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将通俗易懂、具有时效性的言语适当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话语威力和理论说服力,才能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仅仅是靠教育者完成的,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踊跃参与。互联网时代促使后喻文化①的到来,导致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地位显著提升。在后喻文化中,受教育者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课堂教学,他们的思维模式、话语方式与附带传统教学思维的教育者存在着“代沟”式的矛盾。在实践中,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开始使用“新鲜”词语,而教育者却一无所知,这不免构成双方之间的交流障碍。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变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到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在现代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是师生双方都在讲课,都在说话。学生不止是听老师讲课,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会向学生讨教,学生说的对,老师也会听取。课堂已经变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双方共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3创造健康校园网络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0]。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环境也不例外。高校硬件设施建设是否宏伟壮观,这不仅能增添校园的美感和舒适感,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校园的人文气息也是不可忽视的。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住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蚀。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首先,高校应该成立由监管部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网络监督联盟。这个联盟应该是一个群众性松散型组织,主要是负责网络监督和网情反馈。单靠监管部门对庞大的快捷的网络进行监管是不足的,所以高校发动群众及时关注网络,及时进行网情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校园网络应采取实名制认证,学生进行网上信息查找,应制定保留浏览记录制度,以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浏览不良信息时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防微杜渐。第三,依据法律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国家应下大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内容的审查力度,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法律保障[11]。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相关网络条例或者设置相关考核制度,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文明上网的学习讲座,强化学生的文明上网意识,接受正确思想的引导。另一方面,创新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应使学生在集体创造中学习创造,使学校成为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问之气候”[12]。创新校园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同样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方法和手段之一。首先,高校要在校园文化队伍建设方面选出一支具有感染力和领导力的队伍。除了网络技术团队之外,可以由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成一个网络文化团队。其次,创新校园网络活动模式。学生工作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活动模式,创造新形式、新思路,加入紧跟时展的内容。比如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开展有关历史故事的演讲大赛,或者鼓励学生录制讲述名人伟大事迹的小视频等。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既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第二课堂,也是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徐晶.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62-63.

[3]李萍,于天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交际,2010(12):221-222.

[4]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姜明,蒋显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29.

[5]刘慰.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6):89-92.

[6]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2):159-162.

[7]全权.即时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4.

[8]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4):114-117.

[9]吴琦,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08(1):31-33.

[10]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2.

[11]安英红.净化网络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J].科协论坛,2009(3):171.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互联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采用移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弥补甚至是改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现如今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常用传播媒介,更是一种涵盖了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介质。其催生的网络文化既包括互联网活动的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准则等制度层面的内容,而且也隐涵着互联网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具有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发展的持续性、应用的实用性和立场的正确性。

1国内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

“互联网+”是近期提出的新概念,然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起。高校就开始了互联网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尽管学者们在高校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时间较短。但已经取得一些相应的研究成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策略的研究。主要有张再兴在其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提出了构建校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应对策略、网络舆情管理对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设方案和措施。吴满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

(2)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我国对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早在2002年就有了专著。即曾令辉等人合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这是国内第一部在理论上比较系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徐绍华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一书中论述了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重点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胡树祥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涵进行了论述。

(3)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吴倬在《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文中论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五大原则,即主体性、实践性、疏导性、前瞻性、渗透性原则。徐建军在其专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指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育人为本、共建共享、功能优化的方法原则。

(4)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网+公开课的研究;互联网+慕课的探索;互联网+易班应用建设;互联网APP客户终端的应用研究等。凌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公开课建设探究》论述中国高校网络公开课建设源于互联网发展所引起的深刻的社会变化以及课程受众思想、心理特点的变化。并提出,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公开课建设,应特别注重授课选题、师生互动、技术运用和教师素质这四个环节。雷山漫在《从传递知识到引领价值观构建――论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中谈到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认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建设重心就在于课程的设计上。乔乐林则以独到的视角分析网络游戏对受教育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他在《网络游戏的功能价值及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一文中阐明了网络游戏的功能价值及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问题,并提出发挥网络游戏的优势,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等。杨文博的《校园APP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APP的优势,将校园APP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提出了建设校园APP的具体措施。卢挚飞在《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从“一元教育”到“多元教育”,变单一化为多样化,明确指出,易班真是能够实现这一变革的利器。

2国外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研究比我国要早些。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波及到高校教育层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大量的伦理冲突与道德困惑。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实由于国外没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学科,所以也就没有完全实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但在国外,学者们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无名有实”。实际上,他们在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境地。从社会服务和意识形态架构等国家创新(下转第37页)(上接第11页)战略的重点来研究,其中,以信息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为代表的研究最为系统。在国外,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或技术层面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与探索。研究的重心主要在高校意识形态的形成及教育上。例如美国杜克大学开设了“伦理学与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计算机伦理学家摩尔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罗格逊和拜努的《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等。有许多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如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三部曲之一《网络社会的崛起》,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托马斯・鲍德温等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王逢振的《网络幽灵》,戴维斯・莫谢拉的《权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等。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各种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段的更新完善。自从60年代初就开始了计算机教育教学应用的初级阶段。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国相继采取措施促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使用。从三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进行运用互联网络的尝试。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学校,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网站,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等学校发挥教学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载体,它可以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比以往大得多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互联网,高校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近乎无限的作用。任何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媒体加以传播,那么它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不受时间、地理空间和人力的限制。它在某个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只是受到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而这种限制随着技术的演进,将会淡化、甚室消失。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络(theintemet)是相互联接的不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集合。因特网(玩ternet)就是一个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它采用网关路由器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再通过网关路由器联接到intemet的主干网上。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他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及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通过网络互联设备“永久性”地高速互联,因此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所指的互联网就是因特网,本文将采用互联网这个概念来讨论问题。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项主要标志的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不断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迅速从网上搜索到自己所需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大事;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乙mail)、讨论组(DJsc~G阴P)、聊天室(以atR~)等交流思想,增进了解;互联网所具有的高速的通信效果与低廉的价格也是它能够迅速发展并产生巨大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互联网自1994年进人中国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上网计算机数:892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2,乃0万人。 二、互联网与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科技进人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教育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个人教育制度将取代传统的集体教育制度;自学系统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终身教育即将普及;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实观。中国在1999年的国家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了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并在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的研究中提出了六个标准:1对信息的关注;2、能够研究和判别可供选择的信息及观点的优劣、可行性;3、能够选择各种信息源,熟悉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以获取信息的能力;4、能对某一课题找到相应的信息,进行综述及纵观其现状和发展趋势;5、获得继续自我教育的基础;6、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 三、中国教育领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 就在各级普通教育机构抓住机遇,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互联网知识,运用网络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效用,并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建设网站(主页)的目的不明确,网站的建设和建立一个学校或一个品牌一样。应该有个性、有目的、有功能、有特点。 第二、网站(主页)的内容严重不足。从多数站点上,访问者只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信息,介绍性、概述性的信息后多,有的学校主页仅仅只有l页。 第三、网站(主页)的专业性不够。多数站点仅仅是本机构或学校的介绍,对于本校的教学,招生,设施等的概况介绍的比较多,对于专业领域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科研等的涉及比较少,不能满足特殊学校教师、专业人员等的需求。 第四、网站(主页)的技术含量不够。绝大多数的站点都没有数据库查询系统,而这个是网络的一个重大的功能,即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快速提取出自己所需的知识。 第五、网站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站点的发展很快,但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全体关心教育的人士做出反应,逐步走出教育应用互联网技求的初级阶段。 四、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逐步深人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将越来越多。教育领域中从事网站建设的单位与个人也将随之增加。面对互联网的这种发展趋势,结合教育行业目前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现状,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教育与科学研究服务? 1、信息的专业性 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信息的索取更专业化,‘就要求我们在网站的信息材料内容上达到专业化。另外,网络的发展会使提供这种网络服务的网站越来越多,同时使用这个网络的群体也会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网站的发展要有特色,要有其它同行没有的专业化知识与内容;另一方面访问网站的用户越来越集中,要求网站在信息内容上更专业化。#p#分页标题#e# 2、数据的键全性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运用与发展,势必要求教育界有一个键全的、信息量极大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同时作为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身想了解的以上各方面的信息内容。 3、讨论的广泛牲 运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开发网上在线讨论功能,可以非常有效地在互联网上收到一个好的社会意见结果,目前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云一种是采用BBS论坛,通过在网站上提出一些社会观注的话题或个人难点,从而得到社会各行业、各方面人土的意见与点评,进而达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所谓全社会共同来参与讨论的效果,另外一种是采用在线聊天,此方式解决了那些从事持教方面研究的人员进行导地时时相互沟通的困难,同时也为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群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相互间进行实时交流提供了一种好的方式。 4、资源的共享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教委“校校通”计划的推进,用较低的成本在互联网上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在北大,几乎每一天都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的讲座、演讲与讨论。按照传统的方式,人们如果不在当时当地就很难分享到这种机会,而且错过了就将永远错过。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宝贵的机会就能够为更多想参与的人共享。 总的说来,使用网络信息以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该是研究的重点。相比传统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的诸多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大变革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着更为迫切的意义。但我国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上的进展,仍远远滞后于一些先进国家。 互联网非常有利于高等学校实现其教育、科研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办学,无非是要求学校能够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能够为社会提供教育领域的更多服务。 所以,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教育方式和平台;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超越了时间,同时也超越了办学的物理空间限制,突破了学校的围墙,突破了高等教育本身所受的资源和资金上的限制,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成为近乎无限的、不受时空和资金限制的、人人可以享受的全民教育资源;由此派生了互联网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即互联网教育能产生人们所意想不到的规模效应。 即时共享的过程当然是交互式的,这也是互联网教育的第三个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而互联网教育采取的是一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个教学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教学的主体。主动式、互动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互联网是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转播纵深化和广博化的互联网课件,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优化,改变传统地单纯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形式。学习可以从问题人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转化到新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互联网课件可以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讨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就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进行探讨。这种教学形式更加适合培养适应实际的人才,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此外,互联网教学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参考资料、各种看法、各种思路、各种方法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切将大大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社会的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公平教育,这也是它的又一大优势。互联网使得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这样一种理想有可能真正实现。 一个学校,特别是著名的大学,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它的学生。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却不可能让想进北大的人都得到这个机会。但是,互联网就有可能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优秀学校的教育。这就极大地扩大了社会受教育的范围,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资源。目前在我们的大学里,缺乏大量优秀的互联网课件资源,是影响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一个大学里,知名的教授、专家、丰富的图书资料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课程、教案、资料以及教授们的教学经验等等,都必须变成各种形式的网络课件,才能为互联网教育所使用。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资源必须经过再设计、再处理、再加工才能被互联网教育所利用,才能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宝贵资源。而这个资源的再设计、再处理和再加工过程,不可能是自动完成的,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就成为互联网教育上的优秀资源。山传统资源转变为互联网资源的过程,需要课件的设计人员对原有的传统教学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互联网课件设计的各种工具,包括对文字、语音、图像、动画和影像等多媒体设计手段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要对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有具体的认识,能够把传统教育方法、资料与互联网手段和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要想得到优秀的互联网教育课件资源,需要有优秀教学人员拿出时间、精力与课件设计人员密切结合,进行课件的设计,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提高。这样一个过程是教学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创造。 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兴起掀起了教育工具和教育管理模式变革的新浪潮,互联网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也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甚至使高等教育在我国进行普及也成为可能,从而对我国的教育进步与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民族团结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10-02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才及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新渠道、采用新手段来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等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互联网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于互联网的快捷性,信息形式的综合性、多样性,更能调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热情;第二个方面,互联网使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更加喜欢以QQ、E-mail、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互联网上的“个人空间”,在满足了个性化的心理表达方式的同时,也滋生了排他心理;第三个方面,互联网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改变。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开始更多地依靠网络搜索功能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且显得更加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对提高大学生思考能力、辨别能力作用不大的弊端;第四个方面,互联网使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QQ、E-mail等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提供了载体。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往来,是大学生对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认同的重要基础。

二、互联网给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带来的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总书记在关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做好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在高等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兴起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都给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新时期,高校应将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一块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阵地。

1.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可以借助互联网挖掘丰富资源,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又可以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仅“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而且进“网络”。

2.互联网运行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阵地。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的信息量大、传输快捷,克服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成为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阵地,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直观、更加快捷。

3.互联网传播的虚拟化、多边化和平等化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师生间的信任感大为增强。长期以来,师生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许多大学生碍于情面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阻碍。而在互联网中,个人的性别、身份、年龄等重要社会特征被掩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符号的交往,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互联网的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的双向交流中,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被解除了,其效果是良好的。

4.互联网传播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动性。互联网远行中的图文并茂、交流便捷的优势,感染和激发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大学生可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游览信息,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大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动性,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三、互联网给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开放性、隐蔽性、独特性既给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带来难得的机遇,但也正是这种难于掌握和监控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挑战。

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且无法回避。这些改变不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操控、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及心态上的适应等。因此,要不断适应新挑战、适时调整、有所创新。

2.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加大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舆论引导的难度。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处于一种时间、空间和资讯的“无屏障性”,造成的结果是信息丰富繁多但都无序,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少数大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自我“炒作”,触及社会道德和公众价值观的底线。因而加大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舆论引导的难度。

3.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不少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冷遇和经受挫折时,不去积极地调节和完善,而是沉溺网络中,过分依赖虚拟的网络社会来寻求安慰和满足。而终日沉缅于网络易患“网络成瘾症”,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人际交往失调等现象。

4.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兴起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质提出新要求。在新媒体技术时代,大学生成为较早的媒体接受者、使用者、推广者,而教育者都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同时还存在新媒体意识较淡薄、网络技术水平较差、观念更新不够快等不足之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更新观念,熟悉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高新媒介素养,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四、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应对措施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创新方式,切实推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开展。

1.全面认识互联网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规律。针对大学生习惯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信息,进行人机交流的实际,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应尊重和准确把握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以理育人、以理教人,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促进民族团结教育与互联网的相互协调、交叉覆盖,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2.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阵地、新途径。互联网具有快速、便捷、灵活等特点,较之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较多的独特优势。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阵地、新途径。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实现由“堵”向“导”的转变,掌握互联网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加大投入和改进技术,通过校园互联网把校内有关部门链接起来,实现信息渠道的畅通,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3.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质,加强大学生互联网自律教育。高校应将新媒体素质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范围,通过组织开展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课堂和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

4.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正面引导,注重互联网舆论监控的实效性。高校互联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引导,及时检查并过滤有害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引导、早处置,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高校互联网信息监控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0 引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标志着基于网络新媒体实现行业跨界融合使命的时代到来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6月统计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这也意味着社会思潮进入了高速变化的过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由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受互联网思维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与意识形态的方向把握极易受到影响。

“互联网+”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要求、新方法。多年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化,以情感人。作为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必须注重科学化建设,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这必将催生高校互联网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很多限制。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的出现和使用对传统课程形式和理念都产生了很大冲击。当代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意识非常主动和强大,甚至超过了老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教师的文化“反哺”,教师不再占有信息优势,教师的优势更多表现为思想深度和专业理论的理解。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同时还有要提高互联网思维、技术能力。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书写载体包括纸、笔、黑板和粉笔仍将继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载体,只是一段时间还是这样,对传统书写载体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感低,觉得想打瞌睡,或者上课时看别的书,甚至有同学干脆逃课。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书写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怎样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处理好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面对的挑战。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如今使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部分,互联网的使用为大学生带来了学习和生活的很多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也一直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很多消极因素,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网络虚拟社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些大学生整天沉迷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是面对面地进行,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开放和任何人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逃避现实,这将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使得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隔阂。

当代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可以说是互联网一代,作为成长期的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在成长阶段就可以借助网络了解外部世界。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辨析能力、自控能力还较为欠缺,对信息理性、客观判断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反动意识所迷惑,而同时享乐、拜金思潮会让这些大学生的价值观进一步变得扭曲,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发生了改变,教师已经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来源,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互联网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太多的便利条件。大学生在互联网渠道获取的信息尽管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对其思维方式、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工作中注重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巨大,新技术不断涌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来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对互联网的新技术、流行语、新信息往往会产生陌生感,导致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代沟。

2.3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借助虚拟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小时候受惯了传统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教育方式的吸引,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大学生对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而滞后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教学媒介、严格限制的教学时间,导致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兴趣的丧失,网络媒体不断涌现的质疑就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挑战。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路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效不断下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转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维方式要有新的突破,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和能力,并进一步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新平台。

3.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跨界思维”为逻辑起点,思维方式要有新突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高度重视对大量的多维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跨界思维”逻辑,思维方式上要有新突破。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跨界思维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一步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实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强, 通过各部门的跨界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积极而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传递大学精神,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加强互联网信息资源使用,进行资源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终打破学校管理的对立,实现各部门的跨界合作,主动与学生共享相关信息,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

通过营造跨界思维的环境,还可以提升大学生责任感,降低和规避互联网时代的负面影响。通过师生间的跨界辐射来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归属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熏陶和魅力辐射来影响学生,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学识力量。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甚至还会影响周边同学,有的甚至利用互联网虚拟、隐匿的特点,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这需要高校信息部门加强监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引导,多部门共同设置管理关口,通过共同营造跨界思维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过滤,维护正常的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外,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外,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还必须切实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网络,而是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主动学习互联网的优势,培养和加强教育者在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威信,把通过网络中正确、有益的信息资源应用到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不断以新知识和新观念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会思想教育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培养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高校教育者通过不断学习网络知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熟练掌握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学会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与专栏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通过网络新媒体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关注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作用,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

3.3 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全天候覆盖。创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整合思想政治互动论坛、社交型宣传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公众账号,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大学生愿意访问和学习的融理论性、启发性、教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工作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大学生,增强教学环节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利用平台建设沟通了解大学生的喜好,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C-0023-03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在中职学生中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职校园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真正发挥好中职德育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已然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话语格局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是德育知识信息的控制者、传播者,学生是德育知识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不平等的线性传播关系,教师主宰着教学话语权。但在“互联网+”时代,教学双方的边界不再泾渭分明,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传播上的身份差别越来越小。某种程度上,任何学生在某一方面都可能成为“教师”,任何教师在某一方面也可能仅仅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组织关系中角色分配的固定模式悄然打破了。就教学话语权而言,教师已经不再享有绝对的垄断优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一种新常态。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越来越显现出难以驾驭课堂等诸多新问题。

(二)“互联网+”考验着德育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职业道德方面,“互联网+”时代德育课教师更要做到谨言慎行。一句不得体的言论,一个不恰当的动作,一旦被上传至网络,就有可能瞬间引爆舆论场,并呈现出裂变式的连锁反应,使得当事人措手不及,轻则违纪受罚,重则革职查办。在专业素养方面,德育课教材固有的滞后性,在“互联网+”时代愈发显得突出。尽管相关机构加快了教材修订更新步伐,但仍严重滞后于互联网信息更新的速度。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客观上要求德育课教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对于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观点或做法进行必要的更改或剔除,而对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在五大文明建设方面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则要及时地加以补充和完善。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社会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舆论的焦点变幻莫测,德育课教师要获得课堂话语权,发挥学生舆论的引导作用,除了要对舆情焦点有所知外,还必须有所思。另外,新媒体本身所承载信息的“碎片化”特点也需要教师通过补充,拓展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避免学生断章取义,误入歧途。“互联网+”时代还要求德育课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所谓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事实上,主要来自师范院校的德育课教师所接受的媒体素养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三)“互联网+”影响了教师的生存空间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中职德育课教学不再是德育课教师自导自演的自留地。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中职德育课教师,还是中职学生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以接触到中职德育教学最新成果,都可以零距离地领略到业界名校、名师的风采,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现有德育课堂的替代效应。当前,众多学校都已经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慕课,许多网络运营商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网络公开课和相关的移动APP。加之,有的学校已经推出了学生走班制教学改革,德育课教师所遭遇到的竞争空前加大。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关系着德育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关乎着德育课教师的生存空间。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机遇

(一)“互联网+”为推进教学民主化提供了契机

中职学生的短板是文化基础薄弱,对社会重大热点事件缺乏敏感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德育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中职德育课堂常常表现为教师居高临下,自说自话,教学环节缺少互动,空洞说教色彩浓厚,教与学相互脱钩。但在“互联网+”时代,中职生的这一缺陷得到了较大改善。过去尽管社会热点层出不穷,但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制度和传播时效滞后等影响,很难引起中职学生的关注。眼下,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可以近乎以秒计,并以微博、微信等形式迅速扩散,这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媒体正襟危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孔,受到了学生的追捧,这在客观上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新媒体的普及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机制。这不仅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而且也为中职生平等地参与课堂互动创造了条件。随着课堂话语格局的转换,过去中职德育课堂上中职教师的“独乐乐”将为师生合作的“众乐乐”所取代。

(二)“互联网+”为实现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200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发文强调,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新时代要求下,互联网强大的倒逼机制使得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把眼光从狭小的课堂转移到广阔的社会领域,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了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更加主动地关注实际、关注生活,方能在课堂上真正和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互动,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假大空”的刻板印象。

(三)“互联网+”为提升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机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存在着外无压力、内无动力的职业倦怠问题。中职德育课由于缺少像普高政治高考那样的刚性约束力,也没有像中职语数外等学科的统考统测压力,在相当多的中职学校中,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多数并不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互联网+”转变了德育课堂话语格局,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本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凸显。随着今年我省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全面铺开,德育课也纳入学测范围,新的形势必将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的地位与价值。这些变化无疑都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德育课教师学科价值排他性不足的问题,从而由内而外构建起激发德育教师自觉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良性机制,进而为专家型教师的涌现铺平道路。

三、“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突围的路径

(一)探索教学,重构德育课堂模式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兴业态,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包括互联互通思想,跨界合作思想、合作共生思想等丰富内涵。这启迪我们在新时期可以尝试构建起形式多样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第一,可以尝试建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所承载的海量资源始终是激活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是持续改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不竭动力。第二,可以尝试创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自媒体”模式。随着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使得个性化德育教学服务成为可能。教师通过微信、微博、QQ等平台,可以轻松实现私人订制式的一对一教学,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德育课泛泛而谈的局面,真正使德育课成为中职学生的育德课;第三,可以尝试搭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德育课自诞生之日起,就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学科发展的座右铭。互联网去中心化特征和开放性的特点启示我们,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不应囿于教室这个狭隘空间,必须打通影响课堂内外联结的种种环节,实现课堂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这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当前,中职德育课应充分利用青年志愿者活动、团队日活动、主题班会、下企业见习和实习等载体,积极联通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德育合力的作用,努力延伸和增益课堂教学实效。

(二)不断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德育知识的建构,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都离不开德育课师生的共同努力。“互联网+”时代,新语词、新知识、新观点层出不穷,德育课教师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避免“闻所未闻”情况的发生;才能对新出现的舆论热点事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为网络的杂音所左右,也才能使课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力。而作为中职生,如果对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娱乐热点事件或其他舆论焦点闻所未闻,则很容易在同学中贻为笑柄,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和其他同学平等对话的资本,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圈,而不被孤立;也才能了解最新的舆论动态,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依法从教,体现德育课的学科特性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是一个新鲜事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个新生事物,它是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针对网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实效性。我们这里的“网民”,采用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即“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还相对薄弱。对此,我们既不应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不应小视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而应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1、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2000年6月28日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可见,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是近年出现的崭新时代课题。

2、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调查显示,我国网民高学历、低年龄的网民特征和上网习惯和行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进入网络。

3、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网民的喜爱并己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互联网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湖北高校发挥网络前沿阵地作用,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互联网可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网络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要“拿来”,而且要“送去”。我们应继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数量,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和点击率,增加汉语信息的输出量,扩展汉语出版的优势,让中华文化在网上抢占有利阵地,走出去,主动出击,既介绍社会主义中国,又传播民族文化,既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大环境受到污染。表现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思想宣传导向的难度加大。表现之二是西方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压力。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到负面影响。网民中,青年人居多,18—24岁所占比例为39.1%,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网络误导,误入歧途。网上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和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网络,目前还不如人意。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又使网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人间津。

5、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在弱化。目前网络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东西不太多,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显得不那么宏大、不那么响亮,因为网上还有其他杂音和噪音。“一傅众咻”,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很快就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效果。

6、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受到挤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消解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网络道德更是一种自律,并且更不易被人察觉和监督。其结果是,一方面网民们在网上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无聊、消沉、冷漠,另一方面又拒斥现实社会,依赖于“人机交往”,进而影响其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对策思考

面对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创新,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在内容、方法上要创新。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确立主动出击、疏堵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无论从全国范围看,还是就具体部门组织或单位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识仍然末成就“大气候”。为此,我们应响应同志关于“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的号召,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扩大阵地。

所谓主动出击,从思想认识层面看,要树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等、靠、要,缺乏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打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充当消防队,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迫于应付,火是灭掉了,但人力、物力、财力却耗费了。我们不能失去网上的主动权,输在起跑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我们应根据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联动,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驾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实际行动层面看,主动出击,就是要把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放在网上,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

所谓疏堵结合,是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对信息的控制较传统媒体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与高压办法去阻止甚至禁止上网几乎变得不可能,必须是通过开办讲座、举办演示会、网上讨论等疏导形式,教会网民怎样从网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识别虚假、错误、反动的言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人格,在网络虚拟社会有效地自律和自我管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免疫力。当然,对有害信息的堵防也是不可少的。所谓堵,即运用技术手段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信息传入,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所谓防,即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防止网络出问题的强制手段。2000年信息产业部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对加强网络行业管理,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了较大作用。

2、努力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兼职的队伍。要求他们必须是专家,首先,观念要新。面对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他们必须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新背景下的角色转换。不能再只以传统说教的形象出现,而要顺应信息时代,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其次,要具备相当精深的网络知识与才干。比如,利用BBS、E--mail、OICQ进行交互式讨论、心灵沟通、传道解惑。第三,网上与网下联动。仅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还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好网下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丰富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实观育人的目的。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是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精心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我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尽快建设一批青少年喜欢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网站,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进而构建起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全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上的阵地。其一,互联网上开设的这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有精心设计的内容,要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抛弃以往那种缓慢带有说教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真正实现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其二,将先进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互联网,建立“红色”网民、“红色”网点、“红色”网站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其三,要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机构以及党的组织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的优势,让中国文化在网上抢占阵地,建立起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其四,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网民进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是一个新鲜事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个新生事物,它是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针对网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实效性。我们这里的“网民”,采用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即“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还相对薄弱。对此,我们既不应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不应小视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而应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1、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2000年6月28日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可见,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是近年出现的崭新时代课题。

2、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调查显示,我国网民高学历、低年龄的网民特征和上网习惯和行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进入网络。

3、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网民的喜爱并己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互联网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湖北高校发挥网络前沿阵地作用,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互联网可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网络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要“拿来”,而且要“送去”。我们应继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数量,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和点击率,增加汉语信息的输出量,扩展汉语出版的优势,让中华文化在网上抢占有利阵地,走出去,主动出击,既介绍社会主义中国,又传播民族文化,既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大环境受到污染。表现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思想宣传导向的难度加大。表现之二是西方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压力。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到负面影响。网民中,青年人居多,18—24岁所占比例为39.1%,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网络误导,误入歧途。网上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和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学习方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网络,目前还不如人意。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又使网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人间津。

5、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在弱化。目前网络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东西不太多,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显得不那么宏大、不那么响亮,因为网上还有其他杂音和噪音。“一傅众咻”,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很快就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效果。

6、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受到挤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消解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网络道德更是一种自律,并且更不易被人察觉和监督。其结果是,一方面网民们在网上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无聊、消沉、冷漠,另一方面又拒斥现实社会,依赖于“人机交往”,进而影响其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和人际关系,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对策思考

面对机遇和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创新,不仅观念上要创新,而且在内容、方法上要创新。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确立主动出击、疏堵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无论从全国范围看,还是就具体部门组织或单位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识仍然末成就“大气候”。为此,我们应响应同志关于“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的号召,主动出击,收复失地,扩大阵地。

所谓主动出击,从思想认识层面看,要树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等、靠、要,缺乏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打算。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充当消防队,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迫于应付,火是灭掉了,但人力、物力、财力却耗费了。我们不能失去网上的主动权,输在起跑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我们应根据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已有的成功经验,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联动,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驾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实际行动层面看,主动出击,就是要把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放在网上,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

所谓疏堵结合,是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对信息的控制较传统媒体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与高压办法去阻止甚至禁止上网几乎变得不可能,必须是通过开办讲座、举办演示会、网上讨论等疏导形式,教会网民怎样从网上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识别虚假、错误、反动的言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人格,在网络虚拟社会有效地自律和自我管理,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免疫力。当然,对有害信息的堵防也是不可少的。所谓堵,即运用技术手段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信息传入,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所谓防,即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防止网络出问题的强制手段。2000年信息产业部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对加强网络行业管理,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了较大作用。

2、努力造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兼职的队伍。要求他们必须是专家,首先,观念要新。面对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他们必须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新背景下的角色转换。不能再只以传统说教的形象出现,而要顺应信息时代,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其次,要具备相当精深的网络知识与才干。

比如,利用BBS、E--mail、OICQ进行交互式讨论、心灵沟通、传道解惑。第三,网上与网下联动。仅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还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应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好网下大文章,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丰富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实观育人的目的。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是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精心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我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尽快建设一批青少年喜欢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网站,整体规划,稳步推进,进而构建起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全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上的阵地。其一,互联网上开设的这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有精心设计的内容,要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抛弃以往那种缓慢带有说教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真正实现平等、交互、敏捷、细致。其二,将先进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互联网,建立“红色”网民、“红色”网点、“红色”网站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其三,要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机构以及党的组织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的优势,让中国文化在网上抢占阵地,建立起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其四,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网民进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互联网加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高校体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16-02

现今,我国已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积极地展现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丰富与强大,而各国之间对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然而,综合国力所包含的不只是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竞争,更是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对比。人才来自于教育,良好的高校教育氛围及方式有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而高质量人才不只要拥有优秀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打破现有高校体育教学的烦闷、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融合互联网新媒体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形式,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体育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互联网媒体的含义

想要从文字、图片以及资料中获取某一特定信息,从而借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视等技术媒介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自身的目的这就是互联网媒体,也叫作信息技术。互联网媒体的产生引起了信息资源形式的变化,多样性、快速性、便捷性、选择多元化等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其更适用于高校教育改革。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大、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互联网媒体的介入将打破这一落后的局面,从而大大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1]。

二、互联网媒体应用于高校体育的优势

1.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更加生动立体。高校开展体育课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减轻学生的紧张感,促进其实践应用能力。所以,体育课包含教材的学习及活动这两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模仿,这种形式过于呆板枯燥、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而互联网媒体的直观性与立体性,可以将教材内容及动作用动画、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了生动且立体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记忆理解体育知识及动作。

2.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我国高校教育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致使教学课堂互动少,教学质量差,这种现象在体育课教学中也不例外[2]。而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及时地解决了这个阻碍,互联网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储存功能,更是便利的交流互动平台,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媒体的这两点优势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并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加了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3.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传统的高校教育由于其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互联网媒体其强大的信息量和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可先备好需要学习的资料,包含图片、文字、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由学生观看研究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进而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就自己所看的内容结合学习目标进行交流讨论。这一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培养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将互助与独立完美结合,最大程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互联网媒体如何帮助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形式

1.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互联网媒体相结合。高校体育课教学分为两部分,课外活动教学与课内理论教学,进行课内的理论知识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枯燥沉闷,学生无法产生专注力及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口述知识内容又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进行体育理论的教授时,教师不妨采用互联网媒体形式,导入与体育相关的课外知识诸如比赛、卫生、心理等内容。将互联网媒体与知识理论结合既能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增强课堂教学效率,还使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运用动画形式开展体育活动实践性教学。互联网媒体中的“动画”,是互联网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其灵活性、趣味性和具象性使之最适合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前,不妨利用互联网媒体对该体育活动做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活动有简单直观的认识,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率地开展。而进行实际的活动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动画形式,将该活动里需要的动作、技术等运用物体旋转、快速移动以及画面定格等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过程[3]。将动画引入体育活动技术的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抓住活动的技术要点,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率,还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

3.复杂性活动技术教学可结合立体感强的媒体。高校体育课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入了一些相对复杂困难的活动内容或知识技巧,例如三级跳、单杠翻转以及铅球投掷的方式等,这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脱离,教师进行授课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行实际的演示会受到教师身体、年龄、经验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限制,难以将动作真正做到标准,同时学生进行观看时也因速度过快、难度过大等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立体感强的媒体进行教学,立体感较强的媒体包含电视、网络视频以及音频等内容,教师想讲述较难的动作的力量使用、细节注意或速度掌握等方面,就可运用相对应的视频课件,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播放、慢放,较为重点的活动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动画,从而对活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做以细致重点的讲解。这样的方式不仅新奇有趣还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体育的学习难度,以便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4.实现学生与互联网的智能交流。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新奇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创新的教学形式中,最为独特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媒体实现了学生与互联网的智能交流。如教师讲述足球领域中的“越位”一节,就可设计相应的媒体课件,先利用互联网制作出越位和不越位两张链接式图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选择,根据选择图片正确与否弹出相应的文字对话,以此表扬或鼓励学生同时进行该问题的详细解释。学生与互联网进行智能交流的方式,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和认知范畴,也让体育课堂更具趣味,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这种互动性强且学生参与度高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最大程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养成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同时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5.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提高互联网使用能力。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是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落实这一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师。体育教师想真正实现创新形式的体育教学,并将互联网媒体正确运用到课堂中以实现其作用,不仅要对本专业知识牢牢掌握,更要对现代互联网有较深的认识,同时自身还应拥有较强的媒体使用能力,总体来说就是教师应具备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的双重能力。因此,教师自身需要掌握的互联网技术有教学设计、教材文案电子版制作、各课时软件的运用操作以及绘图、信息资料的收集等。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只有教师首先消化吸纳互联网媒体技术,才能活用于体育教学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从互联网媒体的含义、优势及应用几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媒体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并着重探讨了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中的应用,其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互联网媒体相结合;运用动画形式开展体育活动实践性教学;复杂性活动技术教学可结合立体感强的媒体;实现学生与互联网的智能交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提高互联网使用能力。综上所述,将互联网媒体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让体育事业得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敏.浅议让多媒体促进体育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7):359-359.

[2]冯涛,刘森,崔海鹰,等.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4):104.

[3]赵晓翠,卢庆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5,(3):110-111.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Media

LIN Yue

(Zhejiang DongF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Zhejiang 32503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