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

网络学院论文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篇

1.1国外实践教学现状

国外很多高校的实践课程,大部分依照正规的培养计划,学生必须拿到此类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实习、项目设计以及科研都需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英国的“三明治工读”模式、德国校企合作的“双元制”等,在实践教学中均取得了巨大成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采取“工业实习”,学生须全体进入企业或实习单位工作半年,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美国密歇根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于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式,以创造改革所需的客观条件。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是世界首个开设信息安全学课程的院校,其信息安全系和国家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的规模为全世界最大。该校实行开放式教学,保证实践效果。首先,开放师生关系,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并开放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教材为基础,自己编写“教学计划”。其次,开放教学环境,学生可以离开课堂,到社会中进行实践,激发学习激情,真正学到有用的技术。最后,开放教学评价,构建了民主、全面、灵活的教学体系。

1.2国内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国内的几所较早建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包括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基于许多原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初步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教学体系,并各有各的特点。

(1)武汉大学遵循“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思维、方法为主线索组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科研”的教学理念,建立“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的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平台,包括实训平台、创新提高型实验和实习基地实战型实践平台、实验仿真平台等。武汉大学是第一个增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学校。

(2)北京邮电大学的实验教学,以能力提升为中心、项目实训为基础、创新培育为重点。诸多实践教学建设成果解决了体系整体连接不密切、教学目标和方式难以融合以及教学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其中包括“一条龙式”的创新体系、“目标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位一体”的支撑环境、“双重并举”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

(3)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践教学秉承“项目实践能力强”的作风,以学科为基础,改革为核心,人才培育为主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的培养贯穿始终,着力于基础实验、项目实践、高新技术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开放自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3南邮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

南邮注重用3个“学”(即学生、学生学习和学生发展)考查教学质量,运用项目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项目运维形式。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近2000项,南邮也因此拥有了部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南邮设有软件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总面积达880平方米,现拥有10余台高端服务器,150余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多台网络防火墙(含千兆防火墙)和路由器,还拥有绿盟极光安全评估系统AURORA-200-CC-E、OptiView网络分析仪、I-Security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这些设备都紧跟当前技术主流。在教学和科研中,师生可使用多种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实验教室由校方统一管理,晚上与周末没有课程安排。实验室除了服务于教学实验课程(包括日常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外,同时还开展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相关课题研究,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课题,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使用,资助优秀学生及早参与到信息安全的研究中。实验室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让师生充分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及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2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分析

2.1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区别

由于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高校生源不同,学生在学习热情、积极性、自觉性和自控力等方面有欠缺。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突出其与普通高校的区别。

(1)在教学内容上,普通本科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而独立学院的学术性相对较弱,更侧重于应用。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要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心。

(2)普通本科高校偏重于建设科研型实验室,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名次;而独立学院更加注重教学型实验室。科研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并不是不重要,它为基础好、有学习热情、善于思考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普通本科高校的实验以综合型为主;而独立学院的实验类型以传统基础实验为主,辅以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应用的热情。

2.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缺乏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必须注意到学生和母校学生之间的差距,不能一味复制母校的教学体制。办学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等问题仍有待改善。

2)未形成完善的实践体系。在独立学院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多于实践,教学手段不灵活,实验内容滞后,教学重心与社会需求脱节,实验室整体规划不合理。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难以系统地完成综合型实验。

3)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实验受限制。独立学院的经费主要来自投资方,但很多投资方往往不履行责任,导致学院师资、实验设备实力跟不上。某些实验设备由于价格昂贵,在实验过程中,会限制学生的使用,使实验缺乏灵活性和综合性。

3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总体而言,独立学院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特色性、实用性及混合性三大原则。特色性是以自身条件为依据,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主要方面。实用性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社会要求,并与专业发展紧密联系。混合性体现在不同教学方式、实验类型、考核方式的混合方面。

3.1教学目标

网络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掌握集成和维护信息安全系统的技能。

(2)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后,拥有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结合专业基础课内容,安排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并在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培训认证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到综合、从学习到创新、多层次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体系。

3.2南邮通达学院(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实验室建设。通达学院借鉴南邮的软件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属于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结合实际经费状况、学生人数、场地大小等实际因素进行规划。通过公开招标,购置相应的软件硬件产品。其硬件系统主要包括管理控制、数据服务、安全实验、交换、显示控制、身份认证、无线、防火墙、IDS等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主要由实验操作平台、实验管理系统和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等组成,为实验室的整体实验体系建设、实验环境管理、实验教学存档等提供功能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时,可以及时补充设备。

2)实验教材编写。实验教材可以从基础性、综合性、自主研究性3类实验设置教学内容。应尽量详细地对基础性实验进行描述,包括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成果等,为深层次的实验打下基础。编写实验教材最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的更新,及时跟进新出现的技术,并与实际工程项目相联系。除安排密钥使用管理、数学证书管理使用、防火墙设置使用、虚拟专用网、入侵检测系统以及网络攻防等基本实验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新实验,如云计算安全、无线传感网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根据实验难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标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水平,选做难度较高的综合研究性实验。另外,选择优秀的相关书籍作为学生的参考资料,以辅助理解,并公开实验大纲、指导书、参考文献、教学课件等资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达学院应为经验不足的实践教师安排工程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到企业或单位进行项目实践,或邀请企业工程师来院指导,以提升实践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实践方式创新。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科竞赛与科研都是非常适合的实践方式,能树立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达学院可以与社会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为其推荐和输送优秀人才,让学生通过实训或实习,巩固课内知识,提高社会项目实践能力。在由浅入深,从基础、验证性实验到综合实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职业化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5)考核方式改革。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创新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每个实验设置“难度系数”,考核总分为实验具体分数与难度系数的乘积。这种方式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加到实验中,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欲望。另外,学生还可以自主设计实验题目、参加相关竞赛及科研项目,申请额外加分。

(2)采用分组负责制,即按实验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准备、讲授和辅导一次实验(主实验),参与其他几次实验(从实验)。主实验结束后,由其他几组对该组的讲授环节以及辅导环节的综合表现进行匿名评分。总评成绩取决于指导主实验得分、参与从实验得分、考核实验得分等多个因素。

4结语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的主要成果,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1

1文本格式说明2

1.1基本要求2

1.2封面格式2

1.3内容摘要2

1.4目录2

1.5论文正文2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

1.7参考文献3

1.7.1标题:“参考文献”3

1.7.2参考文献说明3

1.7.3参考文献示例4

1.8其它5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5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5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6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6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6

参考文献7

附录8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1文本格式说明

1.1基本要求11111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6cm,右2.6cm,左侧装订线0.8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行距:固定值22磅;

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底部

1.2封面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题目(三号,黑体)

学习中心(四号,黑体)

层次(四号,黑体)

专业(四号,黑体)

年级(四号,黑体)

学生(四号,黑体)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

1.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之标题(小三,黑体,居中)

“内容摘要”之内容(小四,宋体;约200字符)

关键词(小三,黑体):3—5个主题词(小四,宋体)

1.4目录

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

页码(小四,宋体)

1.5论文正文

页眉:论文题目(小五,黑体,居中)

章标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居左)

正文(小四,宋体)

从“引言”开始标注页码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中,三号,22磅行距,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左,四号,22磅行距。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宋体,居左,小四,22磅行距。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标题编号的示例

1.7参考文献

1.7.1标题:“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三号,参考文献要求至少四篇以上。

1.7.2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著,应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其序号通常用方括号括起,并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以方括号上标形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资料的序号。例如:

“巴甫洛夫认为[1],条件反射……。”

“张山教授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2],由此可得出……。”

1.7.3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字体要求: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例如:

[2]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图书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4]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3]张完善,刘六,等.第五届科学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管理工程出版社,2001.18-19.

报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报刊名,出版年月日,版面

例如:

[6]张完善,刘六.校园环境与学风建设.城市日报,2002年3月5日,第2版.

网络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年月日

1.8其它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经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如,不用6公斤,而用6kg;不用8分钟,而用8min。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

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图的编号、图名(小四,宋体)及图的说明置于图的下方并居中。

坐标图中的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

表的编号、表名(小四,宋体)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并居中,表内的文字(五号,宋体)。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表的大小以一页为限,如果超限需要加续表。

公式要居中,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及公式的编号分别按从前至后的顺序编排。

例:由于一般的文献资料中所给出的载荷和抗力的统计参数主要为变异系数,为便于讨论,定义公式形式如下

其中,μR,μ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

毕业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其内容一般包括:

1)封面(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内容摘要(约200字符)

3)论文目录

4)引言

5)正文(论文正文或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等,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符)

6)列出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应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规范样式。论文应选用与论文封面规格相同的纸张(A4)打印。

2.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它应是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超级秘书网

3.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等。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可根据需要下列几个分标题或小标题,一般在最后应有结论或结语。其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个字符。

5.参考文献或资料,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被引用过的文献或资料才可作为参考文献或资料列出。如是图书,则按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次的顺序列出;如是论文,则按文献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刊号、页次的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一般应为公开出版物,但考虑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也可引用正式的会议资料、论文等。

6.附录,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等。

参考文献

[1]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3篇

1.成人教育发展概况。

新乡医学院成人教育自1993年开始以来,在20余年办学历程中坚持以“一流教学、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形象”为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新乡医学院成人教育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和继续医学教育为两翼的办学格局,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医学专业人才。

2.网络教学简介。

作为“多媒体化面授教学+立体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网络教学+传统与网上相结合的作业及考核方式+虚拟实验”的成人医学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医学院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涵盖了《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多门学科,已完成投入使用的网络教学30多门。根据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对课堂面授提供了有效补充,解决了学生课后自学积极性不高,学习与生活工作相冲突的问题。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先后于2005年引进美国赛尔毕博公司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于2012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相比BLACKBOARD教学平台更具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师生的使用和操作习惯。在平台支撑基础上,学校组织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学科教研室等单位,组织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虚拟实验室等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技术加工,做到学生听得懂、看得透、学的实、记得牢。

二、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参加医学成人教育的学生多是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繁忙,加之生活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其很难抽出充裕时间参加网络学习。另外,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因为提待遇、晋职称的需要参加成人教育,对所学习的知识得过且过,不钻研、不探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授时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学习,网络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在进行网络教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评,往往不能引起学生对网络教学学习的高度重视。

2.网络教学建设普教化。

医学成人教育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普教化,这一点在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建设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制作过程中,部分教师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思路,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学成人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现实性需要。在具体实施中,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不能有效地突出成人教育特色,这些都与医学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办学宗旨有所冲突。另一方面,目前网络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知识需要、心理特征、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致使网络教学得不到广泛认可。

3.对自主化学习引导不足。

自主学习是网络教学的一大特色,由于教学活动时时空、地域相对分离,学习者只能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达到学习目的。在现有的网络教学学习资源对课程的延伸性、参考性、补充性材料的设置、相关网站的链接、师生及生生之间同步或异步交流的重视不足,课程教师和技术人员没有对这些材料或链接进行充分的分类整合。因而使网络教学缺乏相应的使用指导,致使学生面对大量冗杂的学习信息,不能很好地取舍,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使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三、医学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1.开展网络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工作的有益途径。

教学质量是医学成人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成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开展网络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是缓解医学成人教育工学矛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参加医学成人教育的学生多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处于保障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工作压力大,业余时间少,其工学矛盾尤为突出,采用传统的“面授+自学”教学模式很难有效保证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但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限制,网络教学尚不能彻底取代传统教学,因此网络教学是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我校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采用了“面授课堂理论教学+网络教学+自学”的混合模式,效果显著,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2.加强网络教学内容建设。

制定网络教学教学计划,贯彻“简、实、新”原则,即从简从实,注重网络教学知识和观念的更新,使其符合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区别普通本科教育教学,达到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素质培养、提高理论层次的目的。注重网络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医学成人教育的学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学习目的就是解决工作、生活中已经或是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学习要求主要体现在期望短期内更新知识结构并提高实践能力。与此相应,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的内容选择也应以解决医疗工作一线的现实问题作为方向。丰富网络教学的学习资源。专业教师和技术工作人员要根据课程需要对现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分类,为学生学习者提供相应引导和知识获取方法,提供一定的认知工具,如搜索工具、文本分析工具、概念图等等,使学生通过网络教学高效便捷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

3.加强网络教学技术建设。

医学教育是一门技能教育学科,医学教育多数内容仅仅靠教授口头讲授,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讲授的内容。在网络教学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的实验、病例记录等文本性材料,心电图、X光片、器官形态等图像性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出来。将教学资源多媒体化,通过文字图像展示医学教学中的人体形态、细胞结构、动物模型、实验过程、手术操作等宏观与微观的实景,还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肉眼看不到的多种医学机理,并将形态学的知识和机能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要使学生可以随时浏览网络上大量色彩艳丽、生动直观的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现场录像等媒体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融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4.加强网络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建设。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4篇

(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管理学生,高校应搭建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主获取信息,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查询、统计、总结及分析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大学生因为缺少父母及时的管教和督促而存在懒惰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考勤,详细记录上课迟到、缺课、违纪的学生信息并录入考勤系统,也可以记录下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学生信息,既便于院系领导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也便于开展学生评估工作。

(二)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

为了在大学生和院系领导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管理者可以搭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留言板”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发表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见、上报学校基础设施的缺失情况、反映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个人主页”的方式可以在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建立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大学生可以分享书籍信息、优秀视频及精品课例等等;“班级论坛”的方式有助于班级内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学生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大、兴趣爱好也几乎相同,彼此间拥有很多的共同语言,经过班干部的带动一定会传递出正能量。

(三)学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了方便教育管理者各项学生管理信息,高校需要专门建立一个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更新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推进情况。此外,学校的重要信息和会议通知需要辅以短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日常教育管理信息也需要日常管理平台,包括每周的寝室卫生情况、寝室违规违纪情况、公物损坏情况、月末综合评比情况,院校领导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工作,并研究下月的工作重点。

二、网络传播视角下的管理创新

(一)把握学生的网络思维,实施针对性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网络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维方式多样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通过网络传播获得异常的发散,这也是网络获取信息的一大特点,当学生搜索某一条网络信息时,会出现一系列与之相近或有关的信息,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得学生在拓展知识范围的同时间接改变了发散式的网络思维;但是,这种发散式网络思维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强大的辨别能力,不能让网络上虚假与不良的信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第二,思想平面化趋势。网络中的各类知识都以网址链接的形式存在,学生掌握的各种知识也都是基于网址的印象,较之传统的知识记忆需要常年的日积月累,网络传播使得知识结构的记忆方式发生了变化,便于大学生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和看待问题;另外,网址的呈现方式既简洁又实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记忆。第三,思想被动性。网络信息量十分庞大,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信息,接受新鲜事物、提出全新见解,在网络环境中畅所欲言;但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思想上还未完全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对薄弱,思想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牵制,所以,教育管理者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网络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管理。

(二)借助网络教育环境,引进情景化管理

现如今,加强大学生的生活体验意识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借助网络教育环境引入情景化管理。所谓情景化管理,就是让大学生在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各抒己见、自由沟通。创建一个既有利于师生又利于管理者进行交流的情景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让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育管理者一定要以大学生为中心,使大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占据主导的地位,使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权,教育管理者则在教育和教学中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情景化管理,分享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第二,选择恰当和优秀的信息资源陪伴学生成长。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管理者既需要创建一个共享的活动情景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还需要充分掌握各种信息资源,换句话说,教育管理者要把传统的直接干预转变成利用信息资源的间接干预。第三,为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教育者借助网络平台的交换模式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引导,通过教育者敏锐的观察,学生的困难也一定会得到解决。

(三)注重网络与现实的互动,优化教育资源管理

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只有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社区团队共同努力,优化教育资源管理,在肯定网络教育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共同辅助大学生的成长。

三、结语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5篇

(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需要加以外界的管理制约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处于青春期,思想较为活跃,但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当外界出现干扰而又没有人对其进行约束时,就很容易受到影响。网络信息丰富的内容,就会导致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办法正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对学习没有足够的积极性

高校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确立学习的目标高职学生因受到考试分数的影响,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以及专业,在学习上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较为缺乏。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对自身的约束力不够,这就需要高校对此加强重视力度以及管理力度。

(三)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心理

高校应针对此进行有效的管理因家庭环境原因,致使许多学生都养成了较为孤僻的性格,无法较好的融入于集体中,高校应针对此现象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网络信息时代挑战

(一)传播较快的网络信息是散步谣言的主要工具

因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比较快,且信息传播的范围比较广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散发大量谣言。其中很多谣言对国家和社会安定产生了严重危害,尤其是“”等组织,利用网络将大量反动危害言论肆无忌惮的和传播。因为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还未完善,评判是非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侵害。

(二)存贮较多信息的互联网,信息价值有待界定

网络信息数量比较大,涵盖了各方面的信息,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对高职学生而言,存在迷信、暴力、反动、、恐怖、凶杀等不良信息对其诱惑力较大,对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消磨学生意志,对其思想行为产生误导。甚至部分学生民主意识不强,价值观念薄弱,完全丧失了理想观念。

(三)信息交换具有虚拟性,容易误导

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网络信息在交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虚拟性,对高职学生来说,容易误导他们的行为。对那些意志不坚定以及道德认知和情感观念欠缺的学生,容易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网络信息虚拟性,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很多“网络英雄”或“网络大神”,导致学生在虚拟的网络想象中难以自拔,对网络媒体之中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英雄产生盲目崇拜心理,最终迷失了自我。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分析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6篇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论文化的引导队伍匮乏校园网络的普及使网络信息覆盖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当他们遇到烦心事时就会通过网络来发泄,某些言论有可能转化为谩骂从而引起共鸣,有同样经历的学生会参与并支持,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些高职院校并不注重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学校的管理事务和后勤服务经常成为学生抱怨的话题,当学生对这方面的问题作出负面评价时,一些高职院校网络媒体基本不做正面回应,反而让管理员进行封堵,强制删除帖子。这一做法使学生的情绪不但不能充分宣泄,反而会更加反感。当这一平台受阻,他们会再去别的平台发泄,从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除此以外,有些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方式缺乏变化且艺术性不强,没有采用先进的引导方法,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舆论管理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却对此不够重视,出现“制度空白”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网络管理人员就会找不到依据,使其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校园网络舆论的管理工作目前还没有积累太多的专业经验,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让学生去管理网站或论坛,他们大多凭个人感觉处理问题,导致网络舆论管理的效率不高,也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二)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中应急处理机制欠缺一些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危机意识淡薄,缺乏突发事件舆论应急机制。众所周知,危机处理中事前预防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对于网络舆论危机亦是如此。由于网络舆论属于新生事物,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存在诸多不同,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体制机制,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疲于日常信息的监控和,对发生的网络舆论事件,采取“堵、管、控”等硬性措施,而应对意识和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明显滞后,特别是忽略了应对危机的事前预防,而网络舆论事件的即时性等特点使事件爆发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的处理,或者说即使能够控制,爆发后也往往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网络舆论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应对舆论危机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坚持事前预防为主,事中及时应对,事后妥善处理。

(三)高职院校学生判断是非能力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谎言的“免疫力”不强,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网上思想道德缺失的情况,有时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2008年某高职院校学生贾志攀通过个人电脑控制了学校校区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器,破译了省地震局的官网登录名和安全密码,了自己编造的虚假信息,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贾志攀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贾志攀利用所学知识破坏社会稳定,既违反了社会道德又给社会带来了动乱。可见,一些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缺少应有的网络思想道德,有可能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举动,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

二、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策略

(一)探索高职院校网络舆论文化宣传的引导手段引导方法的不同,可能对网络舆论的走向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禁言、封号、删除等强制措施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引导者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手段新方法探索高效的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方法。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引导者要了解并利用网络舆论传播的自身规律,结合舆论学、传播学、新闻学中的理论成果,利用“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渠道,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使用引导方法。降低部分参与者对原话题的关注度,削弱原话题的舆论影响力,改变舆论的走向。我国网络发展极快、变化极快,国家每年都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总结,高职院校的舆论引导方法,应参考我国大环境下的引导方法,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合理应用,结合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导网络舆论。

(二)加强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中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首先,建立预警机制。校园是慢慢积累然后爆发的过程,通过分析总结能提早发现一些苗头。早期的苗头言论,通常是通过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渠道传播。网络媒介把关人可以利用关键词、信息流量数据等监测技术直接获取这些可疑言论,并且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一旦有爆发的可能,立刻向管理部门通报,提早采取措施,及时遏制有害言论;即便来不及阻止,决策管理者也能尽早争取到时间,以便抢先一步实施对策。其次,完善危机爆发后的阐释机制。网络媒介应该积极冷静地采取措施,通过对舆论进行阐释,稳定各方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网络舆论阐释的途径有:及时事实真相,提高公信力;对激化矛盾的焦点问题,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家冷静情绪理性思考;加强舆论引导,消除负面舆论的影响。再次,建设危机消退后的总结机制。校园结束后,引发原因、怎样避免、如何处置等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和总结。应该利用网络舆论这一交流沟通渠道,引导各方进行总结反思,使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维护校园的稳定团结。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实力;教育;网络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中,尤其是作为校园主体的高校学生依托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手段的大量使用,所形成的社区文化和这些网络手段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想、情感等多个层面在内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文化,但却渗透到校园网络文化生活的每个部分和层面,其地位和影响在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愈来愈显著和突出。

一、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对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有重要引领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方法和途径也在不断改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沉淀下来,形成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的东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和谐高职院校的建设,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是一种必然,但更要注重实际性。

二、以网络化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趋势。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是大学时代的新特征。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应抓住新时代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基础,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和优势,从思想、队伍、软件等方面着手,以多种形式推进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形成较好的整体氛围,给学生健康的文化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鼓舞他们的士气,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他们抵御消极网络文化的能力。

三、以校园网络文化创新来提升学生的软实力

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开发一定数量的集思想、知识、教育、艺术和易操作于一体的中文教育软件,打破互联网以英文为主的局面,这是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前,大学网络文化在软件的开发、制作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大多数尚属空白。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者应切实加大中文软件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具有高职文化的教育特点、功能完善以及符合大学生个性习惯的应用软件,真正使网络文化融入校园主流文化,要以校园网络文化创新提升学生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校园网络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高职院校校园网不仅仅是“人机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利用互联网的互交性、开放性、适时性的特点,使校园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的主要作用。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网站建设上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值得借鉴。网络文化工作者要从提高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学术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等方面下功夫,要在建立优秀网站的同时,通过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使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和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

四、深化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网络教育理论基础是高职学生创业体验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把建立网络教育实践基础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教育实践理论基地示范和教育作用。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传授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组织者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

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根本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师生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思想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即是加强整个网络的文化品味和含金量的建设。只有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高校师生的需要为准绳来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我们的互联网才能体现自身的使命,以高端的科技和丰富的人文文化等促进人类的发展,实现更多人的解放。

总之,互联网时代已经使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网络信息化校园正逐步形成。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挑战,不断增强时代观念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实践,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科学出版社,2010,(03).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对策

作者简介:刘允华(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董佳亮(1981-),男,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外语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石家庄市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探索―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编号:GJXH2011-7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13-02

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总目标。所以在网络主导我们现代生活的今天,如何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的途径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一、创新高职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和谐定位

和谐是事物与现象表现出来的协调、适中的存在状态,是多样性的协调与统一。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著名的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构建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融入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既要具有和谐的时代特征,又要体现出高职院校高雅清新的网络文化品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队伍建设,主动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思想上、行为上对学生进行约束教育,从技术上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以和谐理念为主导,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融合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校园文化格局,既要体现时代特色,又要能够吸引学生,通过网络传播,加强学生的自强、自律意识,使得学生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行为,提高其辨别善与恶、丑与美得审美观念。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以其相应的网络文化,搭建素质教育的平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坚持高雅的风格,富于人文气息,有大家风范,繁荣发展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例如:创建高职院校微博,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领导与学生之间的近距离沟通,打造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微博新时代。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增设一项网络德育内容。网络德育是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下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它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以及数字技术开展的一系列的德育活动,通过“项目教学”“网络互动”等立体性网络活动,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既能体现出传统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思想,又能反映德育工作的现代化的趋势。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而且更要重视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校园网络建设上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改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搭建平台。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大力发展网络科学技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院校的网络已进入办公室、图书馆等,校园网的信息网络中心在电子邮件、FTP、WWW等服务方面越来越便捷。但高职院校院校网络文化在软件开发制作方面却处于弱势,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于一体的软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的在技术创新领域开拓出高技术的道路。同时技术上保障名校、高职院校学生优秀的网站,主页之间能便捷的链接。如中国大学生网、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链接等。运用博客、QQ群、MSN、手机网络、网络聚合等新兴网络技术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网络管理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建立强有力的网管队伍,对学生用户上网进行IP地址和身份记录,关注BBS上一些重要信息,有利于掌握学生网上动态,并一些积极的信息,随时做好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健康传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覆盖普及。学校应当拓宽校园网络宽带技术及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上网空间,正确引导学生网络文化仅仅是正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减少学生的上网的痴迷程度,减少学生去网吧的概率,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物质保障。

三、加强网络管理机制,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是其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所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强化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要加强信息网络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应当在不影响网络运行的情况下,加强网络实时监控功能,加强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屏蔽机制建设等。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院校可实行BBS、博客、播客等的实名制,用以防范高职学生利用网络传播做媒介,实施网络犯罪及不道德舆论的传播,积极探索网络法律规范与技术保障等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建立一套全面协调的网络法规。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其中相关条款与《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融入高职院校校规、校纪,严格执行网络规章制度,在制度上对学生的网络传播行为进行制约,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时代特征。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校园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学生网络道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传播网络“新文化”,创建“绿色”网络,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四、丰富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精神和谐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要形成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学术、新闻、服务类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分层次格局。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络在高职院校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是传播校园文化的窗口。起着首当其冲的重要作用。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开拓思想,创新形式,加强校际网络合作。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框架下,共建绿色文明网络。随着网络在高职院校院校中的普及,利用网络开展校际间的教学合作,广州石牌地区六所高职院校在1994年起就走开一条联而不合的,内容实在的办学体制改革之路。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图书等方面,使各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吸纳,创出了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共享与互补为概念,创出符合和谐社会和绿色网络的新一代网络文化。这种开放倡明的形势有利于相互加强监督,传播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创新网络服务内容。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既有本校的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时尚气息。开展网上演讲,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校内交互式网上信息交流平台(BBS)等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方便学生与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通过便捷的开放的平台互动,加强沟通,认同,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起定期直播的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网上热线交流机制,定期的网上在线心理咨询,解决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困惑;网上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增强校园网的服务功能,方便在校园网上看电影,杂志,小说,玩游戏,听歌曲或者下载,通过网站建设,逐步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例如2007年“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的评选,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上海交通大学学校主页等57所高校的95个优秀网站当选,对高职院校校园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和谐论坛・2007上海高职院校网络辩论赛,首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网络辩论形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反响热烈。校园网络DV大赛,网络知识系列讲座,网络文明法律知识竞赛,网络征文,书画工艺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很好地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共创和谐文明网络。

五、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也应该以此为核心。因此我们应当强化高职院校院校网络文化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建立统一指导、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网络宣传评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和信息员队伍等工作队伍体系,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服务。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尤其是要拓展校园网络文化队伍人员的组成结构。把学校领导、专家教授、教师、职能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学生骨干、以及掌握高超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者等在专职和兼职的岗位上充分容纳进来,形成一支既能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把握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又能深入了解学生、把握与传播学科前沿信息,答疑解惑,并提供熟练的技术支撑的网络文化队伍,实现校内网络文明的共建、共享、共管、共创。高职院校院校要凭借这支工作队伍,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和谐网络校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还应当强化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社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优化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加强校园内涵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作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网络传播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并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才能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和谐的环境因素,才能实现“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文化理念,创建和谐网络校园文化。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和谐构建,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建立。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强化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和谐定位,采取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管理机制,丰富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等等措施,为和谐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提供创新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丁静.论高职院校网络传播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功效―以四川大学网站和校园BBS为例[EB/OL]..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9篇

    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网络科技融合于法学教育发展,他们已经有了30多年的经验。在美国,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著名的WESTLAW和LETXES等法律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法律信息产业。WESTLAW公司已于1997年在北京开设了代表处,并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开通了在中国大陆第一家专用的法律数据库查询终端。1999年上述两家美国法律数据库已经采用互连网络进行法律数据全文检索和阅读,其中已有相当部分的法律数据免费向全球开放。

    在亚洲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我国的台湾,网络科技发展也有10~15年的经验,使得法学教育在使用网络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中国大陆这方面起步较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值得我国法学院借鉴。下面从十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网络科技影响法律图书馆发展模式,影响学生和研究人员的资料查询和阅读方式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法学院图书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网络科技的影响,改变了发展模式和方向。美国大约有170多所由美国律师协会(ABA)承认资格的法学院法律图书馆,在30年前已经开始连接WESTLAW公司和LETXES法律数据库系统。

    在美国法律图书馆网络数据的法律资料费用(设备和数据流量收费)约占法律图书馆平均开支的1/3以上。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数据设备和软件更新的费用增长幅度比其他图书馆开支增长幅度要快。同时,法律图书馆早已配备了专门的网络与计算机数据工程维护网络系统。

    美国多数法学院采用了网络化的法律数据库,使得法律图书馆的使用分为两个区:一是传统的“书架区”,二是“计算机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集中在“计算机区”,1980年以后的法律资料多数可以查阅网络数据库获得。“书架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在美国法学院,法律图书馆的“书架区”与读者联系,主要通过书籍外借和外地图书馆复印邮寄服务来实现。图书馆外借图书使得图书馆的使用空间和时间扩大。现在,在法律图书馆的“计算机区”,通过互连网络扩展图书馆的使用时空,使得图书馆的使用“无疆界化”和“无闭馆化”,而且,网络服务更具有质变的意义还在于:当各个法律图书馆数据库连网后,各网络数据库中的法律信息资源便实现共享,这将使各个法律图书馆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每个法律图书馆的发展将更加注意特色,更加趋于个性化发展,更加注意数据资源的独创性。反之,在没有网络技术支持的时代,各法律图书馆发展趋于雷同、重复和缺乏特色。

    在美国,许多法学院学生通过网络,随时查阅与下载网络数据库的法律资料。美国多数法学院的《法律评论》都已经“上网”。即便没有上网,也用光盘数据版通过美国计算服务器提供全文检索服务。

    在发达国家网络科技进入法学院图书馆之时,发展中国家在此发展比发达国家慢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检索文献的手段不同,导致眼界、观念和效率的不同,中国大陆法学院在发展法律图书馆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在亚洲,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紧跟发达国家之后,各自发展了“本地版”或“母语版”的法律数据库系统。

    网络科技发展对法律图书馆的影响还表现在它使得法律图书馆的设计、经费支出与管理人员结构等方面,都将发生了变化。具有网络科技和计算机数据知识的图书馆工程师成为新的馆员。学生同计算机工程师对话的时间增加的幅度,比同传统馆员咨询时间增加得快。学生同计算机工程师们的“对话”不仅仅是面对面的,或电话交谈,而且还可以是在网络上的“对话”,中国大陆的法学院法律图书馆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更应充分估计到网络科技对法律图书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二、网络科技对法律教室的影响,对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网络科技也进入法学教室已经非常普遍了。美国芝加哥的一所不太引人注目的法学院,叫肯特(KENT)法学院,设在一所理工学院里,这所法学院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获得了大力支持。美国的这所法学院在传统评价标准中的排名并不靠前。①但是,它全面使用网络科技进入法学教室,使法律学生通过网络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网络科技发展前,世界各国的著名法学院主要依靠著名教授来支撑。法学大师的知识及经验随同他们个人的存在而存在,随同他们移动而移动,所以,大师的知识及经验传达给学生们是有限的。所以,争夺大师是法学院之间竞争方式之一,表现为互相“挖角”。但是,就是在世界著名法学院里,学生也不能经常听到名教授和大师们的讲课。

    但是,美国的“小法学院”却通过网络科技获得这些著名教授的音像资料和数据化资料,在网络中传播,并将网络数据库与教室连接起来:“小法学院”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大法学院花费的成本要高得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小法学院更具有竞争力。美国法学院还有另一种新的排名,评比使用网络科技的程度。评出的前5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法学院,没有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伯克利及密歇安法学院。所以,美国有名的私立法学院中,除了哈佛法学院外,像芝加哥、耶鲁、斯坦佛法学院都是小规模的。还有更小的法学院,其办学成本更低。

    网络化的教室改变了授课的时空与资料的规模。法律课程的声音与文字资料(甚至图像)已经存在服务器中,服务器24小时开通,学生们在教室里或在世界各地,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上网学习。同时,他们同教师的“提问与回答问题的对话”与“案例的讨论”也可以通过电子信箱或“BBS”随时进行(请参看北大法学院的BBS中文讨论分析软件SPS)。

    网络化的教室不仅仅使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的数据库发展“纵向交流”。师生们通过网络化教室链接的法律数据库,“入库”一层一层深入展开,可以获得更多、更新、更早、更具有比较性的数据资料和统计资料。并且随时使用统计和分析软件(例如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对法律数据进行分析,立即获得结果。

    网络化教室发展后,教师不是以讲授法律知识为主,而是将分析的经验教给学生。同时,辅导学生使用法律数据库和分析“软件”自己进行学习与分析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链接网络的“电子教室”在中国大陆的法学院已经开始酝酿了,发展这种教室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费问题。或者说也不全是经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我国法学院的未来教室设计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科技的影响,提早准备(国家教育部设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基地”的教室已经具有这种雏形)。

    三、网络科技发展对法学研究与发表方式的影响,对法学研究评价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影响

    在网络科技发展以前,由于学术刊物分级分类,使得法学论文写作难,发表更难。目前,大陆法学院有333所,本科在校生大约6万人,研究生在校与在职人数大约3万人,将近10万法学后备人才可以发表的全国的法学核心刊物不到30本,省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不过30多本,其他综合学术刊物也不过40多本,所以,在大陆发表法学论文的刊物比经济学和理工类的少,而人数多。

    在我国,尽管法学论文虽然发表难,但是发表后阅读与传播也同样困难,一般读者不容易接触到这些专门学术期刊。由于这些刊物的内容十分专业,所以,书店和邮局及报刊亭不会出售这类专业刊物。获得这些专业刊物的惟一途径只能到各个大学法学图书馆里去找。结果读者查阅学术专业论文的成本比较高。现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在几年前开始了一种将学术论文书刊化的趋势,以各种部门法的《论丛》冠名,“以书代刊”来发表中长篇法律学术论文,这种做法使学术论文可以在一般书店里买到。

    网络科技发展后,电子专业学术刊物以一种新形式出现了。这种传播形式发表周期时间短,可以短到按分钟或秒钟来计算;阅读面大,对社会的影响面更大,更加便于阅读和研究,更加便于保存和检索,也更加便于引用和复制。我国法学院应该研究在网络电子版的情况,设计学术评价政策和标准。

    在我国,网络科技正在将法学论文“KEY-IN(键入)”或“SIGANA(扫描)”到专门数据库,法律数据库正在与网络连接,例如,北大法学院的法律数据库已经开放,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法学专业论文。不但阅读方便,检索也方便。同时,使用“软件包”进行随机统计与分析也非常便利。过去读者只能检索论文、阅读论文,现在配合软件包来分析论文,检验论文中的数据,以便对论文的科学性、客观性、实证性进行检验,读者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主动地分析与评价。

    理论界评价论文水平时,经常采用的一个指标:“引用率”。过去统计论文的“引用率”时采用人工方法,人工统计的“引用率”与实际的“引用率”存在差距,所以精确度有问题。在网络科技发展后,法学论文可以在网上“发表”,上网“访问”阅读论文次数可以被计算机在阅读该论文前,可看到已有多少读者“访问”阅读了该论文。这种统计数据显示可以给后来的读者一个暗示:阅读次数越高,证明该论文越引人注意。暗示的效果是“阅读多者更多,阅读少者更少”。在网络技术领域,访问网页次数采用“点击率”表示,点击率越高,表明注意度越高,“点击率”就象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一样。由于网络科技的支持,使得专业论文的阅读者规模可以成倍增加,这使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评价论文。这种特有的反馈有可能促使论文研究方法发生变化。

    四、网络科技在法学教育领域日益广泛的融合导致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动

    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法学院学生在使用网络方面比老师具有更多优势,因为学生中的“网虫”数量远比老师多。由于学生在网上花的时间多,加上学生之间有交流,所以,学生可以帮助老师在网上查找最新法律资料,使老师的讲义中的信息随时获得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老师的“老师”。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互换。

    法学院的教师也不会因为在网上的时间比自己的学生少而感到自卑或羞愧,我国法学院的教师正在从“传授法律知识”的先生转变成为“传授司法经验的长者”。大学教育更多是传授经验。②在法学院司法经验的传授更加重要,因为司法经验难以从法律书本上学到。即便是写在法律教科书上的别人介绍的经验,在学生自己没有体会和经历时,也不容易学到,法律经验一定要靠老师,或有司法经验的律师或法官传授。司法经验传授本身就是一种法律教育,在此,法学教授与律师和法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

    由于法律的知识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各个国家,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司法经验比较与传授将成为大陆法学院发展教育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方向。由于学生、教师、律师和法官角色的互换,使得大陆法学院更加开放,更加面向司法实践,更加面向社会,这种发展的结果将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从逻辑的法律向经验的法律转化,从情感的法律向理性的法律转变,从书本上的法律向社会存在的法律转化。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封建社会的人治与儒学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深刻,上述转变对现代社会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五、网络科技发展将使法学院的考试制度、论文答辩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课程设计、讲义与教科书设计、研究与讨论制度发生改变

    网络科技发展,将使法学院的教学管理发生许多变化。首先,考试制度会发生变化。使用纸张和圆珠笔的考试,可以由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考试由主要考学生知道多少知识为目的,变化为考学生自己具有多少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发现新法律的能力,收集有关新法律的文章与资料的能力,使用“软件包”从多种角度分析新法律的能力,预测新法律的社会效果的能力,相关法律与新法律进行比较与评价的能力。这些工作现在都可以在连接网络与法律数据库的计算机上进行。而且在进行这种类型的考试的同时,也会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专用的分析软件工具,设计专用的法律数据库,安排自己的表达方法(数据源链接的方法,或是数据库全文或关键术语或概念连接的方法,或者是多媒体技术表达方法)。

    许多法学院的法学考试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法庭辩论、模拟双方律师的博弈、模拟法官的合议讨论过程、模拟判决等方式。对于法律知识性的考试,如果采用计算机选择题考试,可以随机判分,以杜绝或减少作弊现象。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网络在开展高校思政工作中的特点

1.1 开放性。网络没有国界、地域的限制,对全世界开放。一方面各国家、各行业、各年龄层次的人可以畅通交流,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有些负面言论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1.2 虚拟性。网络是现实信息内容构筑的虚拟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匿名性、虚假性会使大学生失去传统人际关系的束缚,失去了被家人、老师、同学等觉察的可能性,也失去了为所作所为承担责任的风险性,如“网恋”受骗的例子层出不穷。

1.3 平等性。正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职务如何,也不管你的文化背景、、个人爱好,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与人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大学生平等意识和权力意识的增强,但对现实生活中从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权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4 高效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料进行快速、便捷的修改、复制、存储,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资料浏览、资源共享等。网络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会也受到影响,提升自己的效率观念。

2 网络在开展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优势

2.1 网络空间的广博性。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连为一体。新型的网络空间,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放的教育空间。通过网络,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都可以快速传递给师生员工,此外,通过建立思政教育网、心理教育网、精品课程网,实现了网上教学,全方位地实现资源共享。

2.2 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大多高校而言,都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办公,变成了网络传递信息。通过网络,可以把教育方式从传统的“灌输式”变为“引导式”,“单向式说教式”变为“双向交流式”。此外,利用多媒体,给文字加上声音,色彩,图画,使学生更乐于了解、接受国家、高校的方针政策、理论研究等。

2.3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正因为网络是一个隐蔽的空间,交流可以变“面对面”的说教到“键对键”的平等,思政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真实、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达情感,切实、有效的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此外,互动性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全面了解国家方方面面情况的同时,及时、客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了解学生,摸清摸准学生的思想脉络。过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一般会寻求老师、同学、家庭的帮助。而现在,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帮助,他们往往借助网络、论坛表达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这时,思政工作者在匿名的情况下能够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想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教育对象的言论发表评论,可以将所需要教育的内容第一时间传递给受教育者,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

3 我院校园网的建设

我院自2004年升办高职教育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网,发动全院教职工行动起来,积极参与、配合、监督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创建一流的校园网。同时,以一种更新更好的方式开展全院师生的思政教育。我院当前主要的网络平台有:

3.1 迅英论坛。2004年10月有着浓郁电信企业办学特色的“迅英论坛”创办,论坛主要包括:特色安邮、校园文化、悠游生涯、安邮团体、通信交流、站务管理六大版块内容,由普通学生担任版主,成为影响面最广、参与讨论人次最多的一个平台,思政工作者通过登录迅英论坛,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2 百度贴吧。百度高校贴吧自2003年年底创立以来,深受大学生欢迎,2008年,该贴吧高踞全国高校第二,成为高校师生网络人际传播、网络沟通、交流的重要处所。该贴吧也是我院师生经常访问的网络社区,通过关注兄弟院校的帖子,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大学生们热衷的话题、事物。

3.3 校园QQ。通过创建班级QQ群,重要告示、活动可以在群中及时告之同学,同学们遇到难题也乐于在群里探,并交流学习心得讨论。此外,由于辅导员的加入,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动态,纠正偏激思想、言论,引导学生们积极、健康的讨论、发表观点和意见。

3.4 博客。博客是继E-mail、BBS、QQ之后新兴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成为大学生们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我院大学生们热衷于将个人思想、学习、生活中点滴琐事通过博客,瞬时记录,同学们乐于跟帖,辅导员和思政工作者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其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困惑。

3.5 微博。微博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大学生们热衷于这种新的网络微博,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通过收听、转发微博,对各类事件、观点及时掌握。但微博的迅捷、透明性也使得很多负面言论对学生起到煽动作用。

3.6 招生就业讨论版。招就办老师积极利用校园网招生就业版块,为毕业生讲解就业技巧、分析就业行情,及时上传用人单位信息,行之有效的增强了毕业生面试、应聘的信心和成功率,减少了就业中遇到的纠纷问题,使学生懂得合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4 打造过硬的思政教育团队

4.1 计算机网络后台中心的技术支撑。我院计算机网络后台中心积极研发网络舆论情况的监测软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主管领导、部门主管、网络维护人员的职责。校园论坛实行实名制管理,运用相关技术手段阻断有害信息的传播,采用跟帖引导、封贴观察、删帖处理、屏蔽非法广告等方法,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保障了校园网的安全性。

4.2 辅导员的教育。每周日晚七点,我院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学生处处长反复提醒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网上言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增强辨别能力。另外,每学期会就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对话题事件有更清醒的认识。

4.3 思政老师的专题教育。我院选拔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既懂思政工作业务又具有较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的青年教师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通过轻松随意的“闲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在互动中捕捉新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引导。

4.4 学生版主的管理、教育。我院大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校园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以迅英论坛为例,每一个版块设有一名学生版主,责任和义务如下:

(1)定期更新该版块的内容,不断呈现该版块的最新动态。

(2)当面对论坛中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时,版主们有见地、有代表性的言论通过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突出的位置,强化主流言论。

(3)版主来源于学生,可以更直接的和广大学生沟通,引导他们参与正面健康的网络活动、自觉抵制非法消极言论。

(4)每学期对版主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版主,提高工作激情,改进不足之处。

4.5 让师生积极参与网上议政。高校思政工作的目的就是凝聚人心,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把学院的动态,师生员工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公诸于众,有利于各项重大事务保持公开、公正、公平,形成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5 我院在网络舆论思政教育方面的成效

5.1 奥运期间创平安校园。北京奥运会前夕,我院就制定了“迎奥运、创平安校园”工作计划和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网上热点问题和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制定预案。当奥运火炬法国传递受阻时,青年学生再一次迸发了强烈的爱国激情,网上怒骂、对持帖子层出不穷。我院高度重视学生态势,对于校园论坛上热传的一些言语过激帖采取了跟帖、正面引导方式,有效的引导广大学子理性表达爱国之情。

5.2 家乐福事件正面应对。合肥数千名高校学生因奥运火炬法国受阻而围堵家乐福,“抵制家乐福”的声音开始通过互联网、校园网、论坛、QQ群、飞信等在高校学生之间快速蔓延。学院成立了维稳办,紧急召开辅导员会议,要求辅导员深夜前往学生宿舍,对有异常苗头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教育。安排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学生会干部24小时值班;启动校园护卫队24小时巡查;要求家长参与、共同劝导学生停止煽动性言论和组织活动,理性回复网上言论。

5.3 四体会成功接待运动员。10年5月16日,四体会在肥如期举行。我院承接了接待运动员入住宾馆的任务。全院高度重视,在连续一个多月的辅导员例会上,学生处处长再三要求辅导员在运动员入住期间规范同学们言行举止,同时,思政老师、论坛各版块版主也不间断的关注网上言论,确保了比赛期间校园网内容的和谐、健康。

6 经验与不足之处

在过去的八年里,我院还多次被评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还很不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好的思政治工作方法,我们坚信:

6.1 团队是保证。新形势下网络文化建设、舆情引导必须依靠强大的网络团队,才可以有效开展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计算机后台中心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版主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保障大学生充分享受积极健康的网络精神文化生活。

6.2 政治方向是立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才能对网络思想工作中的现象、关系和行为做到正确分析判断,才能开展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

6.3 了解网络舆情持续性。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热点多、涉及面广、持续性强等特点。今后,我院要继续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事件、热帖,持续有效的密切关注校园网动态,结合新情况、新特点,行之有效的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6.4 抓住网络舆情敏感性。网络舆情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感、警觉性。对鼓动、煽风舆论迅速做出反应,才能真正做到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6.5 传统思政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的统一。当思政工作者、辅导员、老师对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轻车熟路之后,在网络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前提下,我们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统一,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职责。

参考文献: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 要】本文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对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未来需努力的方向做了明确地阐述。

营造文明、和谐、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以积极态度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是一种有效途径。研究基于学院10系2部的学生开展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300份,收回266份,回收率达88.7%。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校园网络文化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网络资源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学院特色的文化向上传播得到了加强,网上舆论窜出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但在软硬件建设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1]。

一、校园网络文化定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表达形态,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对校园文化的模拟、再现和延伸[2]。校园网络文化集传媒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功能、意识表达汇聚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社区互动功能于一体,它包括校园文化在校园网的体现与延伸、校园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自动化软件等内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服务目标立足在校大学师生,因此,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应打造既时代感鲜明又能贴近我院学师生生活、既能吐槽又能畅想、既能八卦又具有浓厚归属感的文化。

二、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全院师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深远影响。问卷调查中,50%以上的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较为满意,91.7%的学生支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但26.3%的学生表示缺乏信心,怕半途而废。

2、学生对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不太满意。有43.6%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必须是先进且重要的文化,53.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院的校园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校内的网站未开通任何BBS和论坛贴吧,54.1%的学生坚决支持开放社区及论坛,若开放则会增加访问量。

3、现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体现为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违法活动等,而我院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有待提高。77.4%的学生听说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其中28.2%的学生知道公约的部分内容,仅有1.5%的学生清楚知道全部内容,其余的学生只是听说而已。问及能否自觉遵守时,69.5%的学生都回答可以遵守,但是连内容都不清楚,何谈遵守。37.6%的学生网络上不文明的言语动机只是为了发泄一时的不快,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冷静对待,即便别人恶言相向,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绝大多数的学生沉溺网络,而网络的应用情况不太乐观。87.6%的学生都不能合理分配上网时间,每天上网的时间比例为50%以下,仅有38.7%的学生上网时间比例在20%以下。266份问卷调查中,所有的学生都上网,上网率高达100%。其中,57.9%的学生浏览新闻、收发邮件,58.7%的学生看电影、交友聊天、玩游戏,40.2%的学生下载电影、歌曲、软件,27.5%的学生写博客、逛论坛,22.6%的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网上购物。我院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为了放松娱乐一下,偶尔打游戏,大家认为打游戏很无聊。

5、学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服务少,校内网站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一方面,学生很少浏览校园网站。72.2%学生浏览校内网站的时间比例不足20%,59.4%的学生偶尔访问校内网站。学生都是被动的去浏览校内网站,69.5%的学生为了查询成绩和教务处的通知、选课等原因才访问,28.6%的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网站查书,34.2%的学生会浏览学院和系(部)学生工作的通知。另一方面,学生经常使用的校园网络服务很少,只有不到44.3%的人会浏览校内网站的新闻,26.3%的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21.3%的学生利用数字化平台,14%利用精品课程网站,16.7%利用其他校内服务。

6、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72.6%的学生认为互联网推进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只有21.8%的学生学习进步了,18.8%的学生认为学习条件好了,剩余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毫无影响、甚至学习退步了。这是由于在266位上网的学生中,45.1%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查找资料,其中仅有15.4%的学生会阅读本专业的文献。

三、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不足

1、重视显性文化,忽视隐性文化建设。学院重视学院主页、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等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两课”教育,但是,缺乏网络道德和网络自律内容地传播。学院网站因循守旧,吸引力小,内容创新性差、缺少特色,缺乏激励人心的事迹。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关心的问题没有设置相应的专栏,比如工作专栏、校友专栏。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档次不高,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封闭型的活动较多、对外吸取和辐射较少,与校外联系少、各系(部)互动性差,缺少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一方面,校内网站建设不够规范有序,网站页面老旧、板块单一,缺少科创类的新闻,没能利用好论坛的功能。另一方面,没有搭建一个平台加强各系之间的网络交流。68.8%的学生愿意增加喜欢的栏目后增加浏览学院主页的次数和时间,学生希望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栏目、名师访谈、专栏课程辅导答疑解惑专栏、校规专栏、网络竞赛栏目等。

3、校内网站的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布局不够清晰,学生只知晓一些常见的校园网络服务,对于新增的校园网络服务一律不知。比如我院学生处的部门网站下设有心理咨询交互平台,但是多数学生却不知有此交流平台。

4、一些错误观点和不良情绪的网上传播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院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到网络垃圾信息和错误观念的影响。目前,我院虽然有舆论监控的机制,但是缺少一套全面、完善的网上舆论系统,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情绪,因此也无法做到因势利导。

5、部分网络服务(如教务、选课、网络下载等)使用不便利。由于服务器老旧导致反应速度过慢,部分学院网站有时会出现打不开的现象,尤其是学生选课期间,选课系统并发访问数超过1000人,导致系统瘫痪,急需解决。

四、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方向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校园网络文化队伍,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3]。

2、加强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校园网络技术应先进,并且能够提供快捷、方便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首先,应加大网络基础建设力度,加宽带宽,使网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优化网络拓扑,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其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为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提供技术支持。另外,每年有目标、有计划进行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拥有一大批校园网络精品课程,开展网上教学课程。

3、校园文化形态多样,选择多。校内网站的应多样化、创新能力强、积极发展新的网络文化项目形态,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应增加娱乐教育板块。一方面,可针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比如网络竞赛、网络的部门招新,构建大型的校园网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增设学生感兴趣阅读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如:动态信息(新闻消息、通知公告)、文艺原创(小说、动漫、摄影)、师生论著(人物专访、成果推介、科创心得、博客播客)、影视作品(视频新闻、校园DV)、高教集萃(大学讲坛、名家新论、高教研究)等。

4、校园网络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突显,文化品牌鲜明。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主流舆论的网上传播,构建网络德育平台,使得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网上文明公约应向日常遵守社会道德一样,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还应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最广泛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树立典型的人物、典型事迹,结合自身特色,办出符合学院特色的网站。

5、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师生感兴趣的栏目,使每位师生都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网络利用情况不太理想,需要以正面方式加以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宣传社团活动、组织参加各种志愿者义务劳动、宣传一些身边先进事迹。希望增加的栏目有:名师访谈、答疑解惑;网络竞赛、提高素质;八卦风云、知身边事;特色专栏、因时而异(如校庆、运动会专栏等);建院好声音之网络K歌;走进名企、与外联系;活动通知、与时俱进等。

五、总结

我院的校园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光纤覆盖了所有楼宇。校园网络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形成了以教学、办公、科研管理为主的服务体系。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也日趋健康、和谐。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和管理方面肯定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水平也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开创校园网络文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勋宗,肖红.成都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7-21.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 要】本文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对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未来需努力的方向做了明确地阐述。

营造文明、和谐、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以积极态度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是一种有效途径。研究基于学院10系2部的学生开展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300份,收回266份,回收率达88.7%。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校园网络文化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网络资源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学院特色的文化向上传播得到了加强,网上舆论窜出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但在软硬件建设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1]。

一、校园网络文化定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表达形态,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对校园文化的模拟、再现和延伸[2]。校园网络文化集传媒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功能、意识表达汇聚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社区互动功能于一体,它包括校园文化在校园网的体现与延伸、校园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自动化软件等内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服务目标立足在校大学师生,因此,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应打造既时代感鲜明又能贴近我院学师生生活、既能吐槽又能畅想、既能八卦又具有浓厚归属感的文化。

二、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全院师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深远影响。问卷调查中,50%以上的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较为满意,91.7%的学生支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但26.3%的学生表示缺乏信心,怕半途而废。

2、学生对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不太满意。有43.6%的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必须是先进且重要的文化,53.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院的校园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校内的网站未开通任何bbs和论坛贴吧,54.1%的学生坚决支持开放社区及论坛,若开放则会增加访问量。

3、现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体现为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违法活动等,而我院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有待提高。77.4%的学生听说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其中28.2%的学生知道公约的部分内容,仅有1.5%的学生清楚知道全部内容,其余的学生只是听说而已。问及能否自觉遵守时,69.5%的学生都回答可以遵守,但是连内容都不清楚,何谈遵守。37.6%的学生网络上不文明的言语动机只是为了发泄一时的不快,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冷静对待,即便别人恶言相向,也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绝大多数的学生沉溺网络,而网络的应用情况不太乐观。87.6%的学生都不能合理分配上网时间,每天上网的时间比例为50%以下,仅有38.7%的学生上网时间比例在20%以下。266份问卷调查中,所有的学生都上网,上网率高达100%。其中,57.9%的学生浏览新闻、收发邮件,58.7%的学生看电影、交友聊天、玩游戏,40.2%的学生下载电影、歌曲、软件,27.5%的学生写博客、逛论坛,22.6%的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网上购物。我院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为了放松娱乐一下,偶尔打游戏,大家认为打游戏很无聊。

5、学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服务少,校内网站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一方面,学生很少浏览校园网站。72.2%学生浏览校内网站的时间比例不足20%,59.4%的学生偶尔访问校内网站。学生都是被动的去浏览校内网站,69.5%的学生为了查询成绩和教务处的通知、选课等原因才访问,28.6%的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网站查书,34.2%的学生会浏览学院和系(部)学生工作的通知。另一方面,学生经常使用的校园网络服务很少,只有不到44.3%的人会浏览校内网站的新闻,26.3%的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21.3%的学生利用数字化平台,14%利用精品课程网站,16.7%利用其他校内服务。

6、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72.6%的学生认为互联网推进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只有21.8%的学生学习进步了,18.8%的学生认为学习条件好了,剩余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毫无影响、甚至学习退步了。这是由于在266位上网的学生中,45.1%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查找资料,其中仅有15.4%的学生会阅读本专业的文献。

三、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不足

1、重视显性文化,忽视隐性文化建设。学院重视学院主页、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等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重视学生的“两课”教育,但是,缺乏网络道德和网络自律内容地传播。学院网站因循守旧,吸引力小,内容创新性差、缺少特色,缺乏激励人心的事迹。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关心的问题没有设置相应的专栏,比如工作专栏、校友专栏。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档次不高,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封闭型的活动较多、对外吸取和辐射较少,与校外联系少、各系(部)互动性差,缺少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一方面,校内网站建设不够规范有序,网站页面老旧、板块单一,缺少科创类的新闻,没能利用好论坛的功能。另一方面,没有搭建一个平台加强各系之间的网络交流。68.8%的学生愿意增加喜欢的栏目后增加浏览学院主页的次数和时间,学生希望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栏目、名师访谈、专栏课程辅导答疑解惑专栏、校规专栏、网络竞赛栏目等。

3、校内网站的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布局不够清晰,学生只知晓一些常见的校园网络服务,对于新增的校园网络服务一律不知。比如我院学生处的部门网站下设有心理咨询交互平台,但是多数学生却不知有此交流平台。

4、一些错误观点和不良情绪的网上传播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院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到网络垃圾信息和错误观念的影响。目前,我院虽然有舆论监控的机制,但是缺少一套全面、完善的网上舆论系统,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情绪,因此也无法做到因势利导。

5、部分网络服务(如教务、选课、网络下载等)使用不便利。由于服务器老旧导致反应速度过慢,部分学院网站有时会出现打不开的现象,尤其是学生选课期间,选课系统并发访问数超过1000人,导致系统瘫痪,急需解决。

四、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方向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校园网络文化队伍,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3]。

2、加强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校园网络技术应先进,并且能够提供快捷、方便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首先,应加大网络基础建设力度,加宽带宽,使网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优化网络拓扑,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其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为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提供技术支持。另外,每年有目标、有计划进行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拥有一大批校园网络精品课程,开展网上教学课程。

3、校园文化形态多样,选择多。校内网站的应多样化、创新能力强、积极发展新的网络文化项目形态,加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应增加娱乐教育板块。一方面,可针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比如网络竞赛、网络的部门招新,构建大型的校园网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增设学生感兴趣阅读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如:动态信息(新闻消息、通知公告)、文艺原创(小说、动漫、摄影)、师生论著(人物专访、成果推介、科创心得、博客播客)、影视作品(视频新闻、校园dv)、高教集萃(大学讲坛、名家新论、高教研究)等。

4、校园网络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突显,文化品牌鲜明。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主流舆论的网上传播,构建网络德育平台,使得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网上文明公约应向日常遵守社会道德一样,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还应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最广泛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树立典型的人物、典型事迹,结合自身特色,办出符合学院特色的网站。

5、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师生感兴趣的栏目,使每位师生都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网络利用情况不太理想,需要以正面方式加以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宣传社团活动、组织参加各种志愿者义务劳动、宣传一些身边先进事迹。希望增加的栏目有:名师访谈、答疑解惑;网络竞赛、提高素质;八卦风云、知身边事;特色专栏、因时而异(如校庆、运动会专栏等);建院好声音之网络k歌;走进名企、与外联系;活动通知、与时俱进等。

五、总结

我院的校园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光纤覆盖了所有楼宇。校园网络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形成了以教学、办公、科研管理为主的服务体系。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也日趋健康、和谐。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和管理方面肯定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水平也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开创校园网络文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勋宗,肖红.成都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7-21.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网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在充分利用它的积极因素的同时,努力抵制它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分析网络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有效的提出网络传媒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的斗争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高职院校是继承和传播的高地,是多元文化的互动的前沿阵地,也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无孔不入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极易导致一些高职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背弃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2]。

2.中西文化价值冲突更为直接和剧烈

有些西方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仅搞经济和政治的扩张和侵略,而且进行文化扩张和侵略。这种文化价值的冲突,也很容易使一些高职生对西方价值文明产生盲目的崇拜。

3.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学派,不应把它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来源。这实际上是在削弱其主流意识地位,模糊业已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必将会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

4.高职生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当代西方文化中,强调绝对的自我、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非理性主义逐渐取代了理性主义,成为文化的主流思潮。这种思潮现已被一些高职生接受,并逐渐由浅层次上的文化消费发展成深层次上的政治认同,由感性欣赏变为理性追求,不加抵制地接受西方文化,从而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政治意识淡化。尤其是享乐、色情、暴力吸毒等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毒瘤,对高职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的繁杂多样和强大地思想渗透性也给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一定的影响[3],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多元困境

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体现着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迅速,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其中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多变性。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步履艰难,中西方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运作中阻力重重。

2.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骤减

网络无国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地球都成了一个村落,网络让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近,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网络世界中有交融也有冲突,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因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牢,分析判别能力弱,因而就在这种网络文化中良莠兼取,往往就忽视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在客观上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地位和影响的“被埋没”,呈现出庞大的网络信息取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此外,信息网络本就是一个毫无界限的信息资料库,而且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这种信息资源的手段极为便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不用上课在宿舍中就能够享受到信息网络的优势。在获得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的网络信息造成了学生的注意力的严重分散,而多是涉猎于感兴趣的游戏等资源,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越来越少,学生也不会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丝毫热情,就使得高职院校的细想政治教育陷入了被冷落的境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偏差严重

网络中的信息质量差异很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容易对很多信息不加辨别地吸收,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消极的影响[4]。尤其是近些年,西方借助网络信息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控制力,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宣扬拜金和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消极人生观,与我国传统的勤劳、奉献、集体主义等的价值观相悖,这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有很多诋毁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与共产党言论信息,旨在削弱我们的民族力量。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互动平台条件有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力度不够,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也缺少比较专业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总体来看,在国民经济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投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少的,广大高校利用财政拨款对学校进行各个方面的建设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资也很有限,由于投资的回报率比较低,所以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硬件设施水平不足造成思想教育氛围欠佳。

三、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基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可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来解决:

1.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夯实学生思想基础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教育与熏陶的过程,所以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尤为重要,这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第一步,也能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纵使其走出校园依然受用。无限自由的网络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自由化,难免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渗透和散播对社会稳定带来危害的不良信息,高职学生涉世未深,不夯实学生思想基础,很容易上当受骗,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帮助学生校正不良的思想倾向,提高对有害信息的警惕性,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控能力。

2.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巩固学生思想教育阵地

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是信息传播和交流最便利的途径,高职院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就拓宽了教育途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参与到校园网络的建设中,与学生一起净化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5]。在校园网中逐渐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内容,这是净化校园网络空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中充分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和营养,宣传主流价值观,培养道德素养高尚的新时代高职学生。校园网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模式和渠道,例如心理咨询方式、法律援助形式、学习板块、交友板块等,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网络化转向现实化,将整个版面的设计更加具备人性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师生的个人主页来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教育。

3.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杜绝有害信息传播

在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化管理十分重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自己又没有能力排遣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网络孤独症、网络狂想症等消极的意识,学校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端正人生态度。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学生科学上网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和学校周围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法制教育宣传,来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杜绝在校园内传播各种有害信息,使得学生自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

4.做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是做好细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高校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师。这些专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应变力,能快速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发现问题,能有效的利用网络开展工作,能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开发有影响力的教育软件并能创建有吸引力的教育网站,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6]。此外,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教师为人师表是重要的一环。

5.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把思想政治融入网络教育中

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课程内容的研究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广泛,学生来自经济条件不同的地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切忌枯燥说教,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7],采取学生更易接受与认同的任性化教育模式,使学生从本质上转变态度,提高认识。

综上所述,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但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迎难而上,认真分析研究网络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影响,扬长避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求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此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谭建刚,秦鼎.高校“两课”教学如何适应网络环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10

[2]张利民.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3]张各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5

[4]陈春萍.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2002,8

[5]王迎,陈丽,陈美玲.网络化课程教学及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4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时网络教育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 %,学生评分占60 % ,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1.制定严格的上课纪律。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不能随意调课、缺课。对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至少要提前三天在网上通知学生,并安排好补课时间。对随意缺课又不安排补课的,要扣除要奖金。设立学生投诉电话,加强学生对教师上课出勤的监督。

网络学院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时网络教育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WWw.133229.COm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学生评分占60%,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1.制定严格的上课纪律。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不能随意调课、缺课。对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至少要提前三天在网上通知学生,并安排好补课时间。对随意缺课又不安排补课的,要扣除要奖金。设立学生投诉电话,加强学生对教师上课出勤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