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汉语职衔称谓语 社会文化 语用学 理据

任何一种具体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称谓语系统,汉语也不例外。职衔称谓语作为汉语称谓系统的一部分,镌刻了所在文化的某种特质,是一定社会礼制的体现。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我们发现其是遵循合作和礼貌原则的。本文将对汉语的职衔称谓语作简单描述,并试图从社会文化和语用学的角度对其理据加以探讨。

一、汉语职衔称谓语概述

人们进行交际,尤其跟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交际时,需要用到职衔称谓语。职衔称谓语指作为社会群体的人在交际时按对方的职务、职称、学衔或者其他头衔来称呼,如科长、处长、部长等。

职衔称谓语主要包括头衔称谓语和职业性称谓语。

(一)头衔称谓语

头衔称谓语是按职务、职称、头衔、学衔来称呼对方。

1.职务性称谓: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如市长、主席、处长等均可作称呼语。在市长等前可加姓也可不加,如“市长,您好!”“徐书记来了!”也可和姓、姓名构成复合称谓语,如胡主席、总理等。

2.职称、学位性称谓: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高级职称者,工作中以其职称相称。称呼时可只称职称,也可在职称前加姓或姓名。对于一些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如高校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可直接称其职称,如“教授、博士”等,一般多用社会地位较高的职称,遵循“趋高避低”的原则。因而一些级别较低的职称、学衔很少用作称呼语,比如“讲师、助教 、硕士”等,我们说杨博士,但不说李硕士,王学士等。另外,在称呼“副教授、副科长”等一类副职时一般不加“副”字,而是直接称呼教授、科长。

3.军衔性称谓:多用于军队中。如将军、参谋、大校等均可用作称呼语,只要其具有相应的军衔即可。

(二)职业性称谓语

职业性称谓语是指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对方,多指称社会地位较高或有特殊技能的人。如医生、律师、木匠、裁缝等。称呼前者是因其社会地位较高,用职业相称以示尊重;称呼后者则因其有特殊专长,用职业相称以示区别。如没有“李农民”却有“姜木匠”之说。

二、职衔称谓和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职衔称谓语作为汉语的一部分,总是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制约着它的发展变化。

(一)职衔称谓与官本位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文化传统,无论封建社会还是现在,官本位、思想在我国都是很盛行的。官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古人讲光宗耀祖、飞黄腾达,无疑是考取功名,为官一方,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官都是另眼相看的。职衔称谓便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

职衔称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称呼语,使用范围很广。比如下级对上级可称呼“李书记、王处长”。即使是很熟的朋友,做官之后也会以职衔相称,以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尤其称呼副职时,人们往往把“副”字省去(军队除外),这体现了人们“趋高避低”的交际心理,同时也体现了“官本位”的思想,这是与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有关的。

(二)地位崇拜和地位焦虑

职衔称谓,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人们对于权势的敬畏心理。这种敬畏心理体现为“地位崇拜”和“地位焦虑”。

地位崇拜和地位焦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至于产生的原因我们这里不作讨论。它反映在称呼上就是:1.上级对下级一般不使用职衔称谓,而下级在说话前总是要加上职衔称谓以示对上级的尊敬。2.优先选择职衔称谓。汉语中的称谓纷繁复杂,但人们总是习惯于优先选择职衔称谓,原因在于职衔称谓可以体现人们的社会地位。3.故意抬高称呼。如称呼副职时常省略“副”,而以正相称。4.介绍别人时,按职位高低,依次类推。由此可见,职衔称谓中注重区别人的身份和地位,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

三、职衔称谓语的语用学理据

职衔称谓语还有其语用学理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发表文章提出“合作原则”。他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会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为“合作原则”,包括量准则、质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但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而是有意无意违反上述原则。说话人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即“言外之意”。职衔称谓将该原则体现得恰到好处。比如一位退休的市委书记,仍被人称作“书记”。按合作原则分析,这显然违反了“质准则”,因为他现在已经退休,不再是市委书记了。但交际双方仍能顺利交际,这是因为被称呼者能够理解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即对他的一种尊敬,而人人都愿意被尊敬。职衔称谓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称谓语,即在军队中多使用的“首长”一词,更是体现违反合作原则,而交际仍能顺利进行的典型。

我们发现,称谓语在违反合作原则的同时,却遵守了礼貌原则。继合作原则之后,利奇又提出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得体性,得体性要求针对不同的谈话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以及人际关系、心理特点,等等,选择相应的礼貌用语。前文提到,人们的交往开始于彼此间的称谓。礼貌与否,首先就体现在彼此使用的称谓上。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象和场合,这就需要讲究话语的得体性,称谓的得体不得体,便是人们首先要考虑的。

话语的得体性,体现在职衔称谓语中,即:1.多礼敬人,卑己尊人。即贬低自己,抬高对方。比如称学校一般工作人员为“老师”,称上级机关来的普通人员为“首长”、“领导”,等等。2.协调心理,因人而异。称谓得当,能使双方心理产生相容;反之,则会造成不满和逆反心理。如某副市长≠某市长,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多用“某市长”而不用“某副市长”,微观的语言文字准确性原则让位于宏观的心理协调性原则。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总能反映其所谓文化的某种特质,汉语职衔称谓语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等级观念,有其文化理据,同时还体现了一定的语用学原则,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新华出版社,1998.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语院校 职称评审 岗位聘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8-02

一、前言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人事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回顾建国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职称制度改革也从未间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单位根据需要直接任命。二是1977年至1983年,作为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要聘任便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1986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人才评价和使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职称“终身制”严重影响人才成长等。

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职称改革浪潮。2014年,深圳通过政府“放权”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100%向行业组织转移,重新界定了政府与行业组织在职称评审中的角色。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从2014年起全面开展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校将“评”和“聘”有机结合。经调查,结合笔者在外语院校长期从事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工作的体会,通过分析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改革成果,对外语院校现行职称评聘管理和改革方向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高等外语院校职称评聘的现状和问题

1.高等外语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来说,学科相对单一,主要以外语学科为主,辅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在综合性院校中占比较大的工科、理科等学科几乎没有或很少。不少学校因学科较单一,并没有严格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分类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部分学校管理机构在制度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又过分强调外语学科和非外语学科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外语学科的科研产出难度大于非外语学科,评价标准和要求应低于非外语学科。

2.虽然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但目前全国多数地方还依然是政府统一组织职称评审工作。这种政府组织评审、给职称给资格,学校实施聘任、给岗位给待遇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人才,也不利于发挥用人单位的自。因为政府组织的评委会对教师的了解和评价只能局限于申报材料,往往造成一些学校想用的人不一定能评上,而评上的人又不一定能胜任学校所需的岗位。

3.缺乏动态管理,导致职称“终身制”。长久以来,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在取得了既定的高级职称后,明显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这种一旦评上就安于现状的“终身制”现象,大大削弱了教师持续钻研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与稳定。

三、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方向

1.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高等外语院校中,作为主打和优势学科的外语类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共性,更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经调查多所外语院校,外语研究以Z言学为基础,延展至文学、翻译、语言教学,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兼具理论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外语院校中外语教师的数量在全校的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从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和成果表现形式等维度改革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尊重外语学科特点,体现外语学科的发展需求和趋向。以重庆市为例,就单独针对外语学科的教师出台了《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2.打破“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走出“论文崇拜”的误区。职称评审过程中常存在着一些“硬杠子”,比如的刊物和篇数即是最硬的杠子。而且习惯认为期刊级别越高论文质量就越高,而忽视对论文本身学术水平的认真考核。针对这些问题,要树立“质大于量”的观念。另一方面,职称评审要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突破学历、论文等传统考核门槛,即树立“不唯上只唯实”的新理念。

3.下放职称评审权,落实高校办学和用人自。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由专业学会制定行业普遍认可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政府仅作宏观监管。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不断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也在逐步推行,部分高校已经取得高级职称评审(议)权,实现学校自主评聘。

4.加强职称聘后管理,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聘用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体制中,职称评定仅仅是水平评定,没有有效的岗位限制和科学的考核,造成了教师职务的“终身制”。这种只管职称评审,不管职务职责的体制是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必然造成职称的异化。因此职称评审必须结合岗位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将“评”和“聘”有机结合起来。这里“评”要以“聘”为基础,淡化资格,强化聘用,让“教授”等从职称变岗位,打破聘任终身制。比如2014年底,浙江师范大学的一次竞聘上岗,有6名教授降为副教授,而另外12人却因业绩突出而成功越级竞聘。

外语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科学合理核定各岗位人员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教学实践工作量等并将其列入聘期考核内容。引入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圣华.职称评审改革在路上[J].中国人才,2015

[2] 刘晓燕.把职称评审的权利交给行业组织――深圳市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转移的改革探索[J].中国人才,2015

[3] 韩明.从职称评审看高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3)

(作者单位:蓝天敏,四川外国语大学人事处;刘奕岑,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重庆 400031)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剖析,改进策略,成人学习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作为国际的交际手段的英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论文,成人学习。为此,我国各企事业单位都强调了外语的重要性。在我国,除了全国人事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考试外,还有各行各业的职称外语考试。中石油职称英语是中石油系统内部组织的一种职称英语考试。本文将从培训现状和改进策略两个方面来对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进行阐述。

一、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剖析

(一)成人学员学习职称英语存在的问题

1.学员个体的差异造成英语学习基础的薄弱

首先是年龄结构分布的差异。石油职称培训对年龄没有作严格的限制,因此学员的年龄分布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根据我们在2009年对56名学员的问卷调查, 30岁以下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约18%;31—40岁的有32人,占57%;41—50岁的有11人,约占20%;50岁以上的有3人,占5%。可以说31—40岁的这部分人是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学历结构分布的差异。从调查的结果(按第一学历)来看:具有中专学历的占9%,具有大专的占36%,具有本科的占55%。这就反映出他们受教育程度的悬殊性和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特别注意的是绝大部分学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小或者甚至没有使用到英语,原有的英语基础因毕业工作多年而淡忘了。最后是职称构成分布的差异。参加职称培训的学员中,已获得初级而报考中级的有25人;已获得中级,想晋升高级的有31人。由此看来,学员个体的差异造就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起点的不同。

2.成人学习英语的不利因素

第一,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差。科技论文,成人学习。成人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中石油职称考试中心

所指定教材上的词汇和其他知识点,很难记住,出现了机械性的记忆减退。第二,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固定性。成人随着工作和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已成定型了。科技论文,成人学习。在这个时期(平常很少使用英语,而现在要报考职称考试),自然而然地受到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第三,学习压力大,畏难情绪严重。成人学员由于成家立业,既有工作又有家庭,扮演了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尤其是业余上课,没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学习,感觉压力大。与此同时,毕业多年,对英语的生疏,面对学习方面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畏难情绪。

(二)培训教师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培训学员的教学形式分散、时间周期短

职称培训实行学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为原则的办学形式,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教学形式采取的是业余时间的教学。以我校为例,我们安排每周一、三、五晚和周六全天。这样的安排既要考虑学员的工作时间,又要考虑绝大多数学员的培训时间,但还是不能保证每个学员都能来上课,因为有的要上夜班和周末班。学员如遇到缺课,就很难理解文章。

2.培训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目前职称英语培训采取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一句一句地指出每篇课文中的疑难单词和短语,并解释出它们的意思,如遇到学员难懂的语法现象,详细地讲解,并举出例子,阐明其用法,分析文中的句子结构,然后把整句翻译出来,学员被动地接受译文。这样做,虽迎合了学员的要求,但缺乏语篇分析,加之,缺乏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员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学员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手段上,课堂上仍然使用的是粉笔、教科书、备课本和黑板,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未普及推广使用。课后,学员只靠教科书、笔记和字典,学习方法也单一。而且,各油田职称教学单位独自为阵,缺乏相互沟通和联系。这些都不利于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3.培训教师的教学压力大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成人学员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了英语知识的参差不齐,语言能力和掌握程度不均衡,对培训教学的讲解和进度要求不同。这些学员被安排在同班上课,培训老师难以考虑到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只能采取折衷的方法。其次,摘要求老师划重点和押题。科技论文,成人学习。所有这一切无形之中都给培训老师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改进的几点策略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

积极地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进行教学,如幻灯,PowerPoint,CAT教学软件,建立网上学习讨论区,如BBS,把课文讲解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配有文字、声音、图片、动漫。允许学员下载课件,有助于解决缺课学员的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使单调的传统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增强学员的记忆力。网络教学可解决部分学员工作繁忙与学习、培训之间的矛盾,使得学员的学习时间更加具有灵活性,满足不同背景的学员的学习需求,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 加强语篇分析,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1.课文教学与背景知识相结合

我们知道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率,可以说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在理解文章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介绍背景知识除了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外,还有助于学员开阔视野,扩大对国外文化的了解,丰富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助于语篇分析教学。在课文教学前,培训教师要了解与教材的文章有关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作课文的讲解前,给学员提问,或使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网络等来介绍背景知识,渐渐地过渡到正式的课文教学。比如,2007年版的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英语选读》第一课,文章关于的是胡主席在俄罗斯的彼得格勒的讲话,标题是: President Hu Urges Efforts to EnsureGlobal Energy Security.(胡锦涛主席敦促国际社会协同努力保障全球能源安全)。讲这一课时,先向学员提问:(1). 圣彼得堡在世界的具体位置在哪里?(2).文中提到的G8是指的哪些国家?(3).全球能源指哪些?随后,可请学员来作答,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科技论文,成人学习。

2.加强语篇分析,提高学员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语篇分析,就是要以语篇为起点来进行分析。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结合职称英语的课文,我们按照语篇—-段落—-词语的模式来进行语篇分析。首先,在学员读完文章的标题后,让他们预测出语篇的主要讲什么内容(即文章的大意)和文体特点,是记叙、议论、说明、还是新闻、或评论。然后让学员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的语篇布局的结构框架,文章的主位---述位组织发展的形式。紧接着老师分析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连接、替代等。最后,通过语篇语景,分析重点词、难词和短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句子中是否有语法隐喻等。语篇分析是按照语义从上到下,由宏观结构分析到微观结构分析,有助于学员把握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3.指导并讲解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

在职称英语的培训过程中,给学员讲解一些阅读方法,是非常有助于他们正确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语篇含义、要点,写作者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可从三方面来进行指导:(1)运用速读,寻找出文章的中心大意,了解文章关键词,及一个意群,这非常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如:/The book stolen yesterday /was given back to thestudent, Wei Fang, /by the teacher, Miss Wang.

(三)强化学员的翻译能力方面的培训

中石油职称英语与全国人事部的职称英语相比,在试题中多了一道翻译题,占全卷的20%。这20分,能反映出学员的英语基础和翻译能力,也就决定了得分的高低。为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我们可以按照翻译的三步曲来进行:首先是理解,理解是基础,是正确翻译表达的前提。科技论文,成人学习。培训学员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句子和篇章。其次是表达,要注意正确地选择汉语的词汇、感情色彩、所指含义等,根据原文(英语)的内容,特点,忠实地再现出来。比如:Many people think he is one of the most ambitiouspoliticians of our times.(很多人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野心的政治家之一。)在此,ambitious翻译成“有野心的”,能符合原文所表达的褒贬色彩。最后是校核,看译文是否恰当地反映出原文的意思,作者的立场等。如有错误,应当改正。需要说明的是中石油职称英语试卷中的翻译部分来源于所指定的教材,但试卷上的英文,有几处改动,更要注意理解和翻译。

(四)提倡分类编班培训教学

几十名学员在同一班上课,培训教师很难把握住每个学员的需求。要满足每个人的学习要求,就需要根据学员的英语基础,进度快慢要求,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类编班,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培训,满足他们个体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减轻培训教师教学的心理压力。

(五)加强各大油田教学单位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各大油田的职称英语培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当然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更应加强各大油田教学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联网,把培训课老师组织起来,共同编写讲稿,制作精品的教学课件,扩大教学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相互给跨油田的学员进行辅导和答疑,也允许学员之间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实行跨油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之间的感情共鸣,有助于减少培训教师和学员的心里压力,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从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方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中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面对问题,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思考并探讨出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改进策略,建立起一套更适合于成人石油职称英语教学体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让学员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又能在职称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曹宇宏.谈提高成人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J】.继续教育研究,2008(5):140—141.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全国外语高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全国外语高校成人教育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7--29;60—63;139—141.

〔4〕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研究和继续学院组编.新世纪成人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86—195;247—248;277—279.

〔5〕魏星等.军医大学任职教育现代化于需求调查分析【J】.继续教育2008(6):25—26.

〔6〕张朝宜.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C】. 余谓深等主编《语言的功能》.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468—475

〔7〕曾灃生.试论成人函授语言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考试中心组编.通用英语选读【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申报范围、对象

(一)本市各电台、电视台中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科教影视片中解说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外省市在沪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申报条件,且在上海取得《上海市居住证》满一年以上)。

(二)事业单位申报人员应由本单位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按岗位缺额进行推荐申报。

(三)下列人员不属于申报范围:

1、本年度已到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办理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限的除外,需提供延长退休手续审批表);

2、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的;

3、任期内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令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

4、由于本人工作失误给国家或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的。

二、任职条件

(一)播音指导

1、政治条件。

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党和国家的宣传方针,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密切联系群众,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公德。

2、专业能力。

(1)能高质量地完成播音或主持任务,组织和指导播音员完成各种播音任务,检查、审评播音质量,解决业务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2)很好地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工作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经考察表明能履行播音指导职责;

(3)担任主任播音员职务期间,通晓播音业务,有较高的采、编、播制作节目的能力;

(4)实践中有创新,形成独特的播音、主持风格,并在社会和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

3、学历、资历。

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受聘主任播音员职务5年以上。

4、语言要求。

(1)必须通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或上海市职称古汉语(高级班)考试;

(2)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

5、学术论著。

受聘主任播音员职务期间,对本专业理论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并在省、部级及以上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5篇以上专业论文,或在全国性专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5篇以上专业论文并获奖,或出版专业论著1本。

(二)主任播音员

1、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党和国家的宣传方针,具有良好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密切联系群众,有较好的公众形象。

2、专业能力。

(1)组织和指导播音员完成播音任务,甄别播音质量,解决播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2)能够很好地完成播音或主持任务;

(3)能够担任播音教学和培养播音员的工作;

(4)能够较好地掌握采、编、播制作节目的能力,在业务上有显著的专长和特色,并在社会和同行中享有一定声誉。

3、学历、资历。

(1)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一级播音员职务2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受聘一级播音员职务5年以上。

4、语言要求。

(1)必须通过全国职称外语B级考试或上海市职称古汉语(高级班)考试;

(2)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

5、学术论著。

受聘一级播音员职务期间,对本专业理论有一定研究,并在省、部级以上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专业论文,或在全国性专业学术研讨会上交流3篇以上专业论文并获奖,或出版专业论著1本。

三、破格条件

对不符合规定学历、资历的申报对象,一般不接受申报。对少数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可破格申报,但必须符合上述政治、专业能力、语言、学述论著等条件。同时,在任现专业职务期间,必须是部级重大奖项获得者,并经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有关职改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入审定程序。

四、申报材料要求

(一)对申报对象的要求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用16K纸打印,需盖单位推荐公章);

2、《业务报告(自传)》(3000字左右),重点说明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

3、报送论文。将已经的书刊封面、目录与论文装订一份,并由本专业2名专家就其理论水平、学术及实用价值提出书面评价意见,填写统一格式的《职称论文、著作鉴定表》;

4、学历、职称资格证书、聘书、外语、古汉语、获奖等证件复印件,按顺序装订(要求装订整齐、大小纸张一致,推荐单位需逐页审核盖章);

5、总计时间为10—15分钟的节目录像(光盘)1张。如系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语言应不少于节目时间的40%;

6、申报者当年只能申报一个评委会的一个专业。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并填写承诺书(承诺书格式见样张)。

(二)对申报对象所在单位的要求

1、对申报对象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工作业绩)进行核实,明确核实意见,加盖单位或人事部门公章,并由负责人签名;

2、将申报对象聘任期满或晋升前考核结果和等次填入《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绩档案》最后一页“考绩情况”内,并加盖单位公章;

3、《业务报告(自传)》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注明是否属实,并表明是否有岗位名额,加盖单位公章。

五、报送材料内容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16K纸打印件3份;

2、《推荐评审高级专业职务资格人员情况简表》12份;

3、论文:播音指导5篇,主任播音员3篇;

4、《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绩档案》16K纸打印1份;

5、《职称论文、著作鉴定表》1份;

6、《业务报告(自传)》1份;

7、提交任现职以来能够反映本人真实水平、总计时间为10—15分钟的节目(光盘)1张。如系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语言应不少于节目时间的40%;

8、2012年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情况一览表;

9、学历、职称资格证书、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第2-3页、职称外语或古汉语、获奖等证书复印件各1份;

10、承诺书1份;

11、近期二寸证件照1张(办职称资格证书用)。

六、受理材料时间、地点、费用

1、材料报送日期:2012年6月18日—22日;

2、受理地址:静安区巨鹿路709号市文广影视局行政事务受理大厅;联系人:成老师;

3、申报对象每人付审定费800元(播音指导按总局标准另行收费)。

七、其他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名称;概念;本质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这场争论跨越整整一个多世纪,历时一百多年。今天,基于职业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名称问题再次成为职教界关注的学术话语。

一、“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耦合的产物。在我国,“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之前,曾有过多种多样的名称。例如实学、农工商学、艺学、专门学校等,但后来较集中地称“实业教育”。从制度层面上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制度作为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般认为实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

然而,就在《癸卯学制》颁布的当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就把实业教育称为职业教育。姚文栋在《添聘普通教习文》中写道:“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就目前文献资料看,这是“职业教育”这一名词的最早出现。之后相继有许多学者使用“职业教育”这一称呼,为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埋下了伏笔。

实业教育制度创立者所抱的是“教育救国”的梦想,但实业教育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事实上,在当时混乱的政局和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任何先进的教育也无法创造奇迹。但是,沉浸在“教育救国”迷梦中的近代先驱们,却寄希望一种更加完美的教育制度来改变“民生凋敝”的现实。他们把矛头纷纷指向实业教育所谓的“弊端”。1915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考察了美国教育,受到很大启发,回国后积极宣传提倡“美式”职业教育。1917年5月,黄炎培等48名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从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多数人接受的通用名称,并一直沿用到1949年。

在当时这场名称的更迭中,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两者无区别。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之一蒋维乔认为“我国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必再采美国的分科制。”另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黄炎培等即持这种观点。在当时强调两者之异的是主流观点,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多数人的共识,而要一事物取代另一事物,必定要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而,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却不得不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即当时的少数派的意见。因为既然今天把实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就意味着它们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种教育类型。

这场争论留给今天的疑问是:既然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实质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名称上的更迭?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蕴涵在当时的教育和文化思潮里面。我国的近代教育,先是学习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后又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继而又学习美国。实业教育制度就是取之日本,而日本则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却是取之美国。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实际上是德日模式与美国模式之争。因此,发生在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的实质是对不同外来文化的取舍,是学习对象国之争。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

实业教育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令人无奈的是,在批判实业教育基础上建立起的“职业教育”以同样的结局而告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思潮,历经曲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如前所述,职业教育的称谓却一直保持到了194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争。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朱德、李立三、马寅初、黄炎培等领导人建议将发展职业教育写入《共同纲领》,但当时却以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苏联没有这类教育等理由遭到否决。一届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只在正规教育之外写入“注重技术教育”的内容。之后,开始称技术教育,没有再沿用职业教育的名称。直到1958年,在刘少奇“两条腿走路”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创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手工业中学,把城市的这些技术中学称为职业中学。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类教育被强加上资产阶级双轨制的帽子,遭到批判。职业教育的称谓销声匿迹。

由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争论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政治完全取代了学术。因此,这场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实质是意识形态之争。

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复兴”,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出现了第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并形成了有名的赞同“职业教育”的北派和赞同“职业技术教育”的南派之分。两个名称都曾进入到官方文本,并进行了长期的较量。例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国家兴办“职业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普通高等教育以外所有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统称职业技术教育。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名称。而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却采用“职业教育”名称,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官方地位。

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这场争论作了法律上的裁决,但却无法终止南北双方心理的对峙和对这场争论的刻骨铭心。当年“北派”的代表高奇教授是这样回顾那场争论的:

“‘体系研究’的课题是华东师大的黄克孝等同志搞的,他们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职业教育……另一个是技术教育……我看了觉得不妥;中央教科所的同志也不赞同。我们认为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相对应的这个教育类型就是职业教育……至于技术教育,它完全是另一码事……这场官司打得很凶,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要求为职业教育正名。后来一直打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那里,孙老也坚持叫职业教育。职教法出台时。就变成‘职业教育’了。”

黄炎培先生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理事长黄大能先生对职业教育“正名”之事也非常认真。他在文章中写到:

“那么,这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可以直率地讲,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对于职业两字的错误认识,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在计划经济中,社会不存在失业问题。所以前苏联也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解放初期,在讨论《共同纲领》时,就有了这方面的争论。最后,《共同纲领》中也就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似乎我们的国家将来不存在失业和就业问题,所以只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而不需要职业教育。其二,当时有一个固执成见和狭隘推测,认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几十年来‘霸占’了职业教育这一领域,要冲破这种‘霸占’,个别教育界领导认为,若把职业教育改成职业技术教育,就能冲破这一垄断。所以不惜置职业道德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于不顾,硬塞进‘技术’两字,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其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把‘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列存在。于是有些人不顾逻辑上的不合理,把两个截然不同内涵的教育名称,合并成‘职业技术教育’。上述原因造成今天仍有不少单位和不少书刊的名称仍沿用‘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错误名称。即使国家已立了‘职业教育法’,统一了称谓,一时仍转变不过来。这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名称问题。是一个小问题,实质上对职业教育含义是一个歪曲。无法正确下职业教育的定义,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无法认为在我国已普遍统一了认识……我不能不再度提出统一正名问题……”

而对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名称的学者来说,对将“职业技术教育”“正名”为“职业教育”这一结果,也长久不能释怀。如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首任司长盂广平先生生前曾提到:

“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型人才比例太小。问题由来已久,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技术教育的发展自然也不顺利。在‘职业技术教育’改称‘职业教育’之后带来更多的不顺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严雪怡先生也认为将“职业技术教育”改名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就在几年前,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还惋惜道: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影响最大并引起此后许多歧义的名称变动是1994年把“职业技术教育”改称为“职业教育”。当时我还没有退休,曾经为不改名而据理力争,可是没有成功。”

与前两次名称之争相比,这场名称之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纯粹”的名称之争,因为这次名称之争并没有带来职业教育制度或学校形式的任何变化。“职业技术教育”一词最先从何而来尚有待考证,但一般认为一是来源于苏联,另一是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称谓(Technical and Voeatioilal EdHeation)的中文译名。Technical and Voeational Education直译成中文,应该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为照顾中文习惯,才译成了“职业技术教育”。

这场争论虽然以法律这样庄严的形式而中止,但却并没有中止得像法律条文一样干净,而是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如虽然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了“职业教育”这一术语的官方地位,但在学术界多是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如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高研究机构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最高的学术团体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各类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不叫“职业学校(院)”而叫“职业技术学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的文件中把“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逐步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名称出现的频率和“职业教育”不差上下,而且在同一文本中两者经常交替出现。面对如此众多的“遗迹”,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异议就一直从未中断过,而且一直在暗暗凝聚力量。在杨金土先生的倡议下,《职教通讯》杂志2007年第6期组织职教界学者对职业教育概念和名称问题又开始进行新的讨论,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结语:历史的启示

人们之所以研究历史,是因为它能使我们更聪明地解决实际问题。中国职业教育史上为什么会存在如此频繁而又如此难以结束的名称之争?这些争论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争论遗留下的问题?职业教育名称之争如何才能真正地结束呢?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回答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意义。

1、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应用的混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因此,在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本质问题认识的模糊。相反,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概念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先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是一个如何将VOCational edHoarion这样一个外来名称本土化或者中国化的问题,即如何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使“职业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它的词语意义相和谐、相统一。

2、职业教育的名称虽然频繁更迭,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历史事实”从诞生之日起却从未因此而中断过。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名称问题影响到对历史的书写与判断。例如,如果单从“职业学校”数目的增减去看“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就会得出“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的结论。而从“大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文革时期普遍实行“开门办学”,则会得出“文革时期的整个教育出现了泛职业化”的结论。如何看待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需要我们具有“不为名称所蔽”的足够清醒的理智。

3、从第三次名称之争留下的众多“遗迹”来看,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法律的仲裁而结束。事实上,职教法颁布后,在职业教育名称使用上形成了以下尴尬局面:官方文件和讲话都得用“职业教育”;学者写文章、讲课等都可随自己的主张来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政与学术、法律与世俗的张力?我们该如何填充这充满张力的场域?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权势因素 同等关系 社会语言学视角 中美师生称呼语

一、引言

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称呼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是否称呼对方及如何称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社会关系,并直接映射出双方之间的权势和同等关系,而具体的称呼方式又取决于双方社会、文化、教育、年龄和性别等诸多因素,即称呼语是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在言语行为上的体现,是人际关系的晴雨表。

二、与权势因素、同等关系和称呼语有关的研究

布朗和吉尔曼(Brown,Roger & Gilman,Albert,1960)在有关第二人称代词T(单数)和V(复数)用于单数的研究中提出了“权势”(Power)和“同等”(Solidarity)理论。所谓“权势”,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能控制另一个人的行动,他/她对后者就具有权势,这是一种非相互的关系。“同等”指的是双方有共同点,是一种相互的关系。拉丁文中有两个第二人称代词,分别是单数“tu”(T)和复数“vos”(V),复数V表示敬称。权势高者对权势低者使用T,反之称V;而当同等因素被强调时,无论权势强弱,有共同点就称T,无共同点则称V。布朗和吉尔曼在对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研究中发现,到20世纪中叶“同等”逐渐成为替代“权势”的主要因素,人们倾向于用T相互称呼,而权势高的人是促进这一转变的主要力量。

根据布朗和吉尔曼的研究成果即“权势关系”与“同等关系”的模式,社会语言学家把称呼语分为两种范畴:对等式称呼(reciprocal)和非对等式称呼(nonreciprocal)。前者指交际双方使用相同的称呼语,例如双方用相互直呼其名的方法称呼对方,目的是要建立“同等性”关系;非对等式称呼则指交际双方使用不同的称呼语,例如交际双方的一方直呼对方的名字,而另一方则用头衔加姓氏的呼语。这种差异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关系,即一定的权势关系。从呼语策略中可以看出交际双方的权势、平等、熟悉程度及职业甚至性别等。布朗和福特的研究发现,美国英语是以姓名称呼选择为主,包括直呼其名(FN:First Name)和以“头衔+姓”(TLN:Title+Last Name)称呼(Fasold,2000)前者的使用意义类似于代词T,代表同等;后者则与V相似,传达权势与差别。

三、中美师生称呼语对比分析

称呼对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及亲疏程度起到标示作用,是言语层面最先也是最明确体现人际距离的方式。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在称谓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汉语称谓的不对等性和美国英语称谓的对等性。在中国文化中,等级因素仍然发挥主导作用,这表现在姓名称谓与称呼代词使用上的不对称性:拥有相对权势者更倾向于接受彰显自己地位、等级、尊严的姓名称谓和称呼代词的尊称形式“您”,相对权势低者倾向于使用尊称形式“您”和接受非尊称形式“你”的称呼。美国人在交往过程中选择称呼时不看重双方的地位、等级、阶层差别,而主要是看双方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代词称呼和姓名称谓两类称呼方式在中美师生言语交际中都被广泛应用,下文将从师生关系的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一)代词称呼

1.老师称呼学生

在指代第二人称方面,汉语里有“你”(平称)和“您”(敬称)的区分,这与欧洲语言中T/V的区分相似,其使用方式基本遵循“权势”和“同等”原则。中国教师被“尊敬师长”的传统赋予的优势社会地位和师生之间教育层次差别构成了老师对学生拥有的权势。“你”和“你们”是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称呼方式。美国英语中没有平称和敬称之分。“you”既可以表示“你”,也可以表示“你们”,常被教师用来称呼学生,显示了双方之间关系的同等。

2.学生称呼老师

在使用代词称呼老师方面,中国学生往往会采用“您”这一尊称来表现对教师的尊敬,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对那些不太熟识、年事较高且学术声望较高的老师更倾向于用此称呼。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年龄和学术地位是两个很重要的“权势”因素。但有时也会出现中国学生对那些年龄相仿的教师使用“你”称呼,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自身感觉与年轻教师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较小的缘故。

(二)姓名称呼

1.老师称呼学生

①姓+名VS First Name+Last Name

“姓+名”是中国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称呼方式,如“张鹏”、“李晓”等。即使在有些课堂上学生的年龄甚至比教师都大,教师也可以连名带姓直称学生。作为最普遍的称呼方式,“姓+名”称呼肯定了教师的权势地位,同时也弱化了师生间的同等关系。而“First Name+Last Name”的称呼形式由于过于正式在美国课堂上很少被采用。

②直呼其名

在美国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称呼就是直呼其名,如“Mary”、“John”等。之所以如此,是教师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也是对学生坦诚友好的体现。而中国教师很少对学生直呼其名,不带其姓。主要原因是中国老师觉得直呼其名显得较为随意,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正式语境显得格格不入。不过也有老师为了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直呼其名,以此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但这种称呼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身份意识。

③姓名+同学VS头衔+姓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表示特殊的意义,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会分别用姓名加身份词和“头衔+姓”的方式称呼学生,如称学生为“李小鹏同学”、“王萍同学”和“Mr. White”、“Miss Smith”等。这些特定情况多是教师表扬或责备某个学生时,并伴随着一定的语调。

2.学生称呼老师

①姓+老师VS Title+Last Name

“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Levinson,1983)。“姓+老师”是中国学生对老师最常用的称呼形式,如“张老师”、“李老师”等。呼出教师的“姓”是为了区分,而“老师”作为一种头衔和职业身份标识在称呼语中的出现恰当地传递了学生对教师及其职业的尊敬。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学生相对老师的晚辈身份和师生之间的社会距离,但师生之间的同等关系却没有显示。

美国学生通常以TLN的形式来称呼教师,即Mr./Mrs./Miss/Ms.+Last Name。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师生之间相互不熟悉或老师学术地位较高且备受尊重时。TLN形式的称呼代表的不是师生之间的等级和权势关系,而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意、庄重感和距离感。

③姓+学术头衔/职衔VS学术头衔/职衔+Last Name

中美学生都会根据老师的学术头衔选择对其的称呼。如:“王教授”、“顾博士”、“Professor Smith”和“Dr. Brown”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称谓方式通常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如Professor(教授)和Doctor(博士)等用作称呼语来表达对被称呼者的敬重。而相对较低的职称如讲师、助教或较低学位如硕士、学士等都没有被两国学生用作称呼语。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如果一位老师既有博士头衔又有行政职务,他会向学生强调他的学位而非行政职务。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根据老师的行政职务来称呼,这足以说明学术地位在英语文化中备受重视,而行政权力在中国文化中更为人所强调。

⑤老师VS Sir/Madam

交际中常把那些处于职业系统较高层级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作为称呼语凸显出来(刘楚群,2003)。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老师”作为“读书人”从事的职业往往受人尊重,所以在师生交际中“老师”常被学生作为称呼语凸显出来。直呼“老师”这一职业头衔而省略其姓,在表示对教师亲近感的同时也暗含了师生之间的权势关系。在美语中却没有直呼老师“teacher”的现象,这是因为teacher只是一个称谓名词,表示的仅仅是一种职业,“绝不可作称呼语,也不是尊称”(胡文仲,1982)。在美国南部一些地方,sir和madam常被学生作为敬称用来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和与老师保持的距离。

四、讨论

通过上文对中美师生之间的称呼语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一)和美国师生之间较为随意的称呼相比,中国师生称呼语显得严格而正式,且中国学生有多种称呼老师的方式。

(二)在代词称呼方面,中国师生之间是非对等式称呼语。学生一般采用尊称“您”来表示对教师的敬意,类似于欧洲语言中的V称呼。而教师对学生采用的是“你”称呼,与T称呼相近。美国师生之间是对等式称呼语,双方均采用T称呼。

(三)在姓名称呼方面,中国教师对学生采用的是“姓+名”结构的称呼方式。学生在称呼老师时通常带上“老师”这一标明教师职业身份和头衔的标识词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同时,对老师绝不能用姓名称呼(英语课堂例外)。这一非对等的称呼形式表明了中国师生之间礼仪化的权势关系:教师处于明显的权势优势地位,而学生处于相对应的弱势地位。彼此间的称呼体现不出师生的同等关系。美国师生均可接受FN模式的称呼,老师对学生是舍其姓而直呼名,学生通常也可以较为随意地直呼教师名字,从他们的称呼语中可以看到较多的师生同等。

五、结语

本文结合布朗和吉尔曼提出的“权势”和“同等”理论探讨了中美师生之间称呼语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师生之间的称呼语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权势关系”,而美国师生称呼语体现的更多是师生同等。这两类称呼语的不同显示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中国是一个高权势距离的国家,“权势”比“同等”更有优先权。由于受差序格局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师生之间更是如此。美国文化相对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独立和相互平等,是低权势的,“同等”理念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价值导向,因此T称呼,主要为不带姓的名的运用有着日渐上升的趋势,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理论上的V称呼。美国师生称呼语的运用反映的就是这一种同等关系。

参考文献:

[1]Brown,Roger and Gilman,Albert.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A].InT.A.Sebeok.Style in Language[C].Cambridge:M.I.T.Press,1960.

[2]Fasold,R.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Levinson,Stephen.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刘楚群.人际接纳与汉语称呼语[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6]高慧芬.称呼形式与社交距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2).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7篇

一、现状

1.外语考试。按现政策规定,各地每年都要组织一次考试,参考者一次及格,可在两年内有效。用此办法,来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学习外语,提高整体外语水准,是很有帮助的.但在一些地区,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一些人外语基础很差,靠熟记中文套外文的办法,考试能顺利通过.如果在考前提示重点和范围,这种办法更能奏效。而有些正规的本科生,有一定外语基础,却不一定能完全通过.因此,目前施行的外语考试内容、方法不能正确的反应参考者所掌握外语的真实情况。

2.文凭是反映一个人接受基础和专业教育,掌握科技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目前职改中不可缺少的参考条件。现在不管学识如何,只要有文凭就行。有些人确实没有什么学识,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却持有大学本科、专科、中专文凭。这种学识和文凭不统一的现象,有些是前一时期.社会乱办学、乱办班造成的。给文凭认可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给投机者钻了空子,占了便宜。职改部门只重文凭忽视学识,给不会投机钻营而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带来了困难.

3.,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当今,只要有钱,就可买到刊、书号,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发表文章,也可以拿到论文证书.论文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目前我国卫生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拿得出高水平科技论文。而亏搞叹称评定的人员及专家评委们,不同论文质量如何,只要有文章发表就行最多过间一下文章是否对口,或刊上的间题.从不进行论文评审,也没有更不可韶进行沦文答辩。

4.职称评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细致而又比较公杂的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单位安定和评审对象切身利益.要求尽盘做到公道、合理、不拘私情.而当今社会上,存在一些消极因索和不正之风.也确实影响或左右着评审工作.出现一些不公、不合理现象.因此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住。也给单位安定和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键全,是造成医疗、卫生系列职改出现一些问题的客观原因。

2.领导力度不够,是医疗、卫生系列职改中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每年职改时,都强调要加强硕导,特别要加强党的领导。而实际工作中,仍然靠少数几个专职人员和评委们来确定。有些是明显的间题,也不能及时纠正。

_3.宏观控制不全,徽观调控不力.目前施行的医疗、卫生系列职改,上级主管部门只制定政策,下达各岗位指标.而这些政策、指标如何落实封个人头上,下面在理解或执行上有偏差,如何纠正.却没有具体部门过间,微观上出现各行其是现象。

4.有些人的人生观伺题没有解决.目前,执行的工资政策,是与职称挂钩,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一切代价,运用非法手段,来搞所谓的竞争。而不是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多作贡献上来竞争。

三、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力度。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各级职改领导小组和评审组织.将那些责任性强,大公无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充实到职改领导小组和评审组织内。发现不负责、拘私情、搞关系的,应及时擞换。有问题的,及时协调纠正。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8篇

一、更新中职语文教学教育观

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素质对于未来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需要对教育理念有一定的更新,并将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上。由此,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在整个学期的课程上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占有同等地位。众所周知,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和基础,承载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中职语文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直接途径,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面临择业、就业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职生就业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不少学生在毕业面试或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因不善言辞而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事情发生,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创设良好的语境,尽可能的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例如:讨论、辩论、演讲、交谈、介绍、讲解等综合方式去进行。可以在开课前的1-3分钟让学生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评新闻时事等,先是准备演讲稿,看稿进行演讲,经过长期的时间进行培训,学生就可以顺利的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刘莉的讲出来。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讨论会及辩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程式化很强的文体,虽然种类繁多,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式和内容、使用频率较高的专门的用语、常用的表达方式等,这是各种应用文共同的特征,学习应用文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比如,应用文的格式一般都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或标题、称呼、正文、结束语、落款五个部分,而“称呼”和“结束语”是配套出现的,因此,学生只要能够记住哪些应用文是应该使用“称呼”的,基本就可以判断用哪种格式来写作,不用去记忆每种应用文的格式。由此,打好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就等于是给学生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应用文写作模版,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于应用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对应用文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课堂的活力需要学生们感受到应用文学做的乐趣,课堂的“活力”依赖于教师教法的“活”,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活力。职业教育是为就业服务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将来的职业、工作岗位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要的能力结合起来,学习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应用文教学的实用性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宗旨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和学生的生活、专业领域相渗透。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其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中职院校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设置应用文教学的创新我是,实现学生对语文主动学习的教学操作,能够在应用文的教学课堂上采用人物驱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提升自己,将语文课堂演变成“动态课堂”,并衍生称融合社会的人生课堂。但改变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全面改变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现状,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修养,积极的强化中职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曲婕 单位:冀中工程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佳明.论中职语文教师的实践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9篇

1学历、资历

申报人员的学历(学位)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学历。取得国外相应学历学位的人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1.1护理副高级:具有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学历,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具有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4年以上;具有护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并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后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

1.2先工作后取得卫生类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学位者,除了符合申报条件中所规定的任职和聘用年限外,获取学位后必须在专业工作岗位上聘任满1年。

2专业实践经历

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要结合岗位设置要求,与个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和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参加护理专业工作天数;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天数;参加抢救危重病次数;主持、参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次数;主持护理查房数;参加护理专科门诊天数;康复指导次数;护理质量评析次数;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数;护理差错、事故。

3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申报人员须具有跟踪护理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任现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与申报护理专业相关的论文,并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

3.1论文要求

3.1.1提交杂志原件,论文刊登的杂志需取得CN和ISSN?统一刊号,所有申报的国内论文,必须提供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网址:http://gapp.gov.cn)期刊在线查询详细结果打印页面。

3.1.2提交外文版的论文需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外杂志的论文,不能提供杂志原件的,需提供文献检索证明。

3.1.3《论文宣读审定表》要求

送审论文按要求进行宣读,并认真填写表中的内容。如日期、标明文章所在页码等;核心期刊文章需在表上标注核心期刊目录的序号。

3.1.4日期截止为申报年6月30日。

3.1.5不能送审的论文

3.1.5.1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中的“新闻机构查询”栏目中查询不到的期刊不能作为送审论文。

3.1.5.2综述、个案报道和译文不予受理,对罕见的个案报道由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审核后予以受理。

3.1.5.3所有杂志的论文清样稿、论文录用通知、录用证明不予受理。

3.2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奖项等方面

护士的科研能力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在完成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承担危重症的护理,挑战高难度的技术操作,主动搜索资料,阅读文献,确立研究课题,解决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拥有局级以上的在研科研课题≧1或获得科技成果奖的主要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前三名。

3.2.1科研课题或成果均须提供课题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结题验收等材料。

3.2.2有关科研奖项,均为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申报时须提供正式的获奖证书或证书复印件,评选获奖证明材料不能作为申报材料。

4职称外语合格证

4.1卫生类英语:A级有效期4年(如2014年申报的2010年考的有效)。

4.2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4.3从外省市引进人才申报职称时,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5职称计算机合格证

5.1考试模块要求

1956年1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员需考2个模块;

196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出生的需考3个模块;

1970年1月1日起出生的需考4个模块。

5.2证书有效期一般为4年,计算时间从最后模块考出日期起计算,有效期时间延长到当年年底。

5.32013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获得相应合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可以申报。

5.4免试条件

5.4.1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高级资格的,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5.4.2博士毕业四年内可以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书

由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提供任现职期间取得的合格证书,申报年的年中必须要验分。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用文化;社交称呼;禁忌与隐私;招呼和道别;宴请与送礼;敬语与谦辞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03-02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构文化与语义文化倾向于知识内容,而语用文化则更侧重于技能实践。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那么,与交际实践密切相关的语用文化理所当然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点。

卞觉非以语用文化重心结合语构文化与语义文化来设计文化项目,很大程度上借助意念――功能项目,诸如方位、时间、颜色、数量、称呼、招呼、询问、问候、邀请、致谢、道歉、告别等,描述其文化内涵和使用规约。把语用文化教学同语言功能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路子,因为语用文化很难系统化、规则化,不妨先借助于功能项目来探讨。

语用文化主要是习俗文化决定的,而习俗文化就是在打招呼、问候、道别、致谢、宴请等日常社会交流交际活动中,受本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心态观念制约的表达方式及语用规约。从这些最常用的习俗文化项目着手来进行教学,对提高外国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大的实用价值。

一、社交称呼

有些外国学生直呼中国老师的名字,这在他们国家很正常,也显得很亲密;但在中国这是失礼大忌,中国人对老师、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的称谓。中国文化规约对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

(一)称职业

中国人习惯用某人的姓加上职业来称呼,以表礼貌与尊敬。例如,“李老师”“王大夫”“张会计”“赵律师”“刘工程师”等等。“刘工程师”还可以简称为“刘工”。

但不是所有的职业都可以这样来称呼,中国人一般不称呼“李钳工”“王理发师”“张修理工”“刘厨师”等等,只有在人们心目中有地位受尊敬的职业才选择职业称谓。

(二)称职务

对于上级领导,中国人习惯用某人的姓加上职务来称呼。例如,“周院长”“何书记”“李校长”“张师长”等等。如果职务是副职,一般不称呼“孙副院长”,而要去掉“副”字,就称呼为“孙院长”。

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职务相称突出了领导的社会地位,比职业称谓似乎更显得尊贵。

(三)称姓名

上级对下级、年老的对年轻的、同龄人之间或同辈人之间可只呼姓名。例如,直称“王大勇”;或者把姓省去,就叫“大勇”;如果王大勇年龄较小,就叫“小王”;如果王大勇年龄较大,就叫“老王”或“王老”。

很多国家的姓名习惯是名在前姓在后,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一定要强调中国人的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另外还需介绍中国大陆已婚妇女不随夫姓, 港澳台已婚妇女要在姓名前加夫姓,例如“陈冯富珍”。

(四)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对方为“叔叔”,并不一定和他有血缘亲属关系,只要是男性长辈都可以称为“叔叔”,还可以前加其姓称为“张叔叔”。所以诸如“李阿姨”“大妹子”“小兄弟”“刘爷爷”“王哥”“赵姐”“叔叔”等等亲属称谓,一般并没有血缘亲属关系。但亲属称谓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在日常交际生活中很常用。

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称老人为“老大爷”“老大娘”以表尊敬。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很多国家愿意把人说得年轻些,忌讳说老,认为老是过时、无用、被淘汰的标志。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指出中外观念上的差异。

(五)一般称谓

对于不熟悉的人,中国人可以互称“同志”,且不论职位及年龄的差别。

70、80年代的北京,陌生人之间互称“师傅”,也不论职位及年龄的差别。“师傅”这个通称比起“同志”显得更口语,更随意,更亲切。

当代的年轻人管女人都叫“美女”,管男人都叫“帅哥”。其实与人长得美不美及帅不帅不很相关,但谁听着这样的称呼,心里就美就舒坦。

二、招呼和道别

相识的人见面打招呼是各民族都有的交际习惯,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示尊重与关心的必要手段。外国人见面通常说“How are you!(你好)”、“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Good evening!(晚上好)”等等,对于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他们感到难以理解。

中国人见面会很随意地说“你吃了吗?”“你去哪儿?”“你忙什么去?”等等,很容易使外国学生认为这是一句真实的问话,有的以为中国人是在关心他们的饮食,有的以为是想请他们吃饭,有的认为这个中国人要侵犯他的隐私,有的则不知所措。其实中国人一般不会去关心你是否真的吃了,究竟要去哪,将要做什么,这只不过就是见面时的招呼语,以示礼貌与亲切而已。因此对方答语也很随意,可以告诉具体吃了什么,具体去哪儿,具体做什么;还可以说得含混或否定,例如“没吃呢。”“去前边。”“不忙什么。”;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微笑点头,都可以。总之,见面双方所谈论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互致意,以示礼貌。

当然,随着中外交往的影响,中国人见面说“你好”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外交或公务场合。中国人对与自己一般同龄、同地位的人说“你好”,对比自己年长、地位高的人说“您好”。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尊卑等级观念有关。

与人道别,中国人通常说“再见”。作为主人还可以表现得更关切、更随意:“走好”“慢走”“注意安全”“路上小心”等等。客人一般回答:“请留步”“快回去吧”“别出来了”;如果主人是长辈,还可更敬重地说“多多保重”“下次再来拜访”。送人远行多用的道别语是“一路顺风”。

比起外国人简练规范的“你好”和“再见”,中国人的招呼和道别显得似乎更个性、更随意、更贴心。

三、禁忌与隐私

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是隐私的事,中国人则很可能愿意和好友分享。

中国人认为有关“性”之类的话题是个人隐私,直说不雅。中国人把生殖器官避讳地称为“下身”;把上厕所避讳地称为“上一号”“大便”“小便”;把夫妻性生活避讳地称为“”;把婚外性关系关系叫“生活问题”或“作风问题”;把女人怀孕叫“有喜”;把女人来月经避讳地称为“来例假”“来事了”“来大姨妈了”。

中国人还避讳说“死”。鲁迅的《祝福》有这样的对白:“‘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对于尊敬的人,中国人表达得还会更婉约:“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辞”“长眠九泉”“永远安息了”“牺牲了”“捐躯了”“永别了”等等。中国人选择号码忌讳选“4”,只因“4”与“死”谐音,觉得不吉利。对“死”的禁忌,反映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珍惜与眷恋。

还有,当代中国人一般忌讳直呼长辈的名字,这是中国古代避“国讳”“家讳”传统的传承。开车的人忌讳说“翻”,认为不吉利,因此酒桌上要说“把鱼转过来”,而不说“把鱼翻过来”,老板和职员吃饭一般不点“炒鱿鱼”等等。

禁忌与隐私更多是为了防范与体面,懂得忌讳的民族才更尊严。

四、宴请与送礼

中国人宴请别人一般都要“三邀四请”以示盛情,却容易为外国人误认为是太罗嗦。客人接到宴请,一般也要推辞客套一番:“不要麻烦了”“不必客气了”,以示礼貌与尊重。酒桌前,主人一般要谦逊客套:“我们不会做什么菜”,“也没什么象样的菜”,“随便吃点便饭而已”等等。客人如果被问到“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一般要回答:“这里的菜我都喜欢吃”“随意”“客随主便”等客套话。

中国人送别人礼物时一般会说:“一点小意思”“请笑纳。”接受礼物的人一般会说:“您太客气了”“让您破费了”。但外国人容易误以为这种客气推让是不喜欢这份礼物。收到礼物外国人一般要当面打开,当面赞扬;中国人一般不当面打开礼物,只是推让客套。

客套不是虚伪,是盛情,这是中国人的文化。

五、敬语与谦辞

中国人对别人多使用表示敬重的敬语,对自己则尽量使用谦卑的谦辞,敬人卑己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

受到赞扬,欧美人会欣然接受并自信地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则多用“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了”“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做得差远了”等来应答,中国人是以谦逊为美德的。中国人开会发言通常要自谦,“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是领先的水平),我只能谈谈自己的浅见、拙见,很惭愧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中国人请客时常说“请您吃个便饭,喝点薄酒”,其实饭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即使自己的家很豪华漂亮,中国人也要说“请来寒舍做客”,即使自己的学校很有名望,中国校长仍要说“欢迎来敝校赐教指导”等等。

对他人,中国人却要表达无限的敬重之辞。一般称“您”而舍用“你”,称“位”而舍用“个”。称对方用“贵”,如“贵姓”“贵国”“贵校”“贵体”和“贵子”等。称别人的论著为“大作”“尊著”“高见”。迎接客人要说“欢迎光临”等等

谦卑辞让的谦辞与敬人厚夸的敬语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的是中国人卑己敬人、雍容大气的民族心态文化。心态强大,人才能强大;人强大,民族才能强大。

以上例举的只是最常见的汉语语用文化。更多的汉语语用文化现象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每一课的讲解中敏锐地去捕捉,简明地去讲解,得体地去表达。这些语用习俗文化内容的教学,对外国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必将产生重大的助力作用。

――――――――――

参考文献:

〔1〕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世界汉语教学,1992,(l).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1篇

第一条为了公平、公正地评价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水平,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促进群众文化在全市各区、县的繁荣和发展,根据《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上海市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的暂行办法》(沪人[1999]52号)及有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本市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各级、各类群众文化(艺术)馆中从事群众文化的指导、辅导、培训、研究、创作,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等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上海市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

第四条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审定,重点考察申报对象的专业技术(组织辅导)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工作业绩,注重专业技术的创作成果。

第五条申报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并在社会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研究馆员

一、学历、资历要求

l、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职称资格后,受聘副研究馆员职务五年以上;

2、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取得副研究馆员职称资格后,受聘副研究馆员职务六年以上。

二、语言考试要求

应通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或通过本市职称古汉语(高级)考试。

第七条副研究馆员

一、学历、资历要求

l、博士学位,受聘馆员职务二年以上;

2、硕士学位,受聘馆员职务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受聘馆员职务五年以上;

4、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七年以上,受聘馆员六年以上。

二、语言考试要求

应通过全国职称外语B级考试,或通过本市职称古汉语(高级)考试。

第八条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申报副研究馆员或研究馆员任职资格的对象,需在任低一级职务期间,在年度(业务)考核中优秀获得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辅导、指导、培训群众文化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进行专业训练工作中,成绩显著,并在省、市级群众文化比赛中获本市二等奖或全国三等奖。

(2)撰写的论文、论著或艺术作品,在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第九条继续教育要求

申报群众文化系列高级职称资格的对象,在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应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课时要求。

第三章审定标准

第十条研究馆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专业技术能力

1、指导、组织群众文化工作成绩卓著,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在全国群众文化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能主持和指导中级或副高级专业人员进行学术研究,并具有显著成就。

2、能很好地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在副研究馆员职务期间,成绩优异,能履行研究馆员职责。

3、任副研究馆员职务期间,在组织策划大、中型(市、区级)群众文化活动等重要业务活动中,担任主要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在辅导、指导、培训群众文化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进行专业训练工作中,成绩显著,并在同行中有较高的威望。

二、专业理论水平

受聘副研究馆员职务期间,对群众文化工作有系统的研究和理论论述,在重大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独立撰写并在省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并经同行专家鉴定认可具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四篇以上或学术专著一部。

第十一条副研究馆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专业技术能力

1、工作成绩显著,具有较广博的文化艺术理论知识,有较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和指导中级专业人员的能力。

2、对群众文化专业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论论述,在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公开出版、发表本专业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并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3、有丰富的群众文化工作实际经验,能审定、制订业务培训计划,指导授课和审定工作,并解决专业活动中较为重大的问题。制定较为周密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方案并有效地组织实施。

二、专业理论水平

受聘馆员职务期间,独立撰写并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经同行专家鉴定认可具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二篇以上或学术专著一部。

第四章审定组织

第十二条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审定制,必须坚持标准、注重实绩、严格审定。

第十三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上海市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简称“高审委”)审定。

第十四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高审委”向文化部推荐。

第十五条申报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的对象,由“高审委”对其进行论文答辩。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申报对象,一般不接受申报。确有真才实学、成绩特别显著、有较高知名度的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员,须经各级职改部门同意后方可进入审定程序。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申报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l、任期内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群众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的;

2、由于本人的过失,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受到有关部门查处,或给本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十八条在申报过程中,对伪造学历、资历、外语(或古汉语)、业绩、获奖、论文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申报资格,对审定已通过的,将报请取消相应的资格。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2篇

老师 敬称 礼貌

人际称谓语是语言交际的“先导语”。称谓语反映交际对象在社会网络系统中的特殊位置或者反映其一种社会角色。“老师”是一个悠久的、神圣的、尊敬的称呼语。自古至今,“师傅”、“师资”、“西席”、“博士”、“先生”、“教授”、“老师”等是对知识、品德高尚的人的尊称,在这些尊称中唯独“老师”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成为各行业人们青睐的敬称,绝非偶然。现代汉语(1996:1683)中的“尊称”的第一个解释,就是“尊敬地称呼”,并举例“尊称他为老师”加以说明。“老师”是敬称的最好佐证。敬称是礼貌语言的一个部分。现代汉语(1996:772)“礼貌”的解释为,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貌语言具有规约性特征,敬语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

荀子・致式篇“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老师”中的“老”最早是年老、年长的意思,自司马迁称赞荀卿“最为老师”以来,给“老师”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老”字除了年高以外,也意味着德高。汉代杨雄说:“师哉!师哉!桐子之命。”“师之贵,知大知也。”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属于特殊的敬称。“老师”本来只用于学校,现在已被泛化,与教师职业无关的人也可以被尊称为教师。

如果老师本身同时拥有“校长”、“教授”、博导、“博士”等角色时,就可以有多种称呼,这是称呼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则或者合适原则,称呼“张校长”、“张院长”(但很少称呼张副院长、张组长)、“李教授”(很少有人称呼李讲师、王助教)、“王博士”(现在已有人称呼姓+博士,但没人称呼某某硕士,某某学士)但很少有称呼“张博导”、“李博导的”的。在可以有多种称谓使用的情况下,说者选择其中一个称呼,主要是遵循了礼貌原则,从称呼上的得体与礼貌给双方带来心理愉悦的同时,也有利于交际成功。“老师”是在多种称呼选择中适应范围最广的敬称。

有学者(王娥2005)专门撰文研究“老师”称谓。“老师”开始使用时,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老”意指年老辈尊,“师”指传授学术的人,老师用于指称教育者最早见于《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这只是形式上的连用,“老师”还不是一个词,“老”是形容词,指年老辈尊,“师”是名词,指“精通学术、技艺的人。”“老师”还没形成专门的称谓。“老师”作为特殊概念的专门称谓源于对僧侣的尊称,起始于唐代,“老师”称谓在口语佛经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师”前加表敬的构词成分“老”。“老师”已经成为有特殊概念的称谓词了。如唐王建《寻李山人不遇》诗,“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王娥、杨清(2005)指出五代时期“老师”被引申为对传授手工技艺者的尊称,到了近代“老师”是对教师的尊称,和现在的用法相同,明清时代,“老师”也指“座主”、“学官”,但在进入现代汉语“老师”一词只有尊称教师的用法留下来沿用至今。“老师”这一称谓以其特有的表尊敬义而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称呼“老师”自然透射出听话者的文化、修养、博学、品德等方面是可以效仿的榜样。现代汉语词典(1996:760)中把“老师”解释为,“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我国尊师传统由来已久,“天地君亲师”的文化体系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早已渗透于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之中。

二、“老师”的语用阐释

1.遵守敬称原则

许慎对“师”的解释为两千五百人为师(说文解字,2003:163)。引申为总人表率,率领众人的师长。“师”前冠之以“老”不是表示年纪,而是一种敬称,从郑玄注《周礼・地官》乡老说,“老,尊敬也”可见一斑。

敬称是称呼的一个部分。我们这里所说的敬称也是敬语的一个部分。诸铜镐(2004)认为敬语就是说话者向交际对象(比自己年龄大,或比自己辈分高,或比自己地位高的,或尊贵的客人)表示尊敬的语言。尊称和礼貌的关系是相对的。尊称是礼貌的。按社会称谓如有一个人叫李芬瑛的人是教授,博导,院长等多种,就可能会有李教授、李老师、李院长甚至有李先生,李女士等社会称谓,应该都是尊称,但是如果没有前知信息(教授、院长、博导),最保险、最安全的敬称则是一声“老师”。“老师”展现出了双方的关系定位为师生、双方地位有等差,一个师、一个是生,一个是“知大知者也”、一个是求知者……这些都足以说明“老师”是最佳的适合各种场合的尊敬,既有敬意又有礼貌,避免称呼失误造成的难堪或不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老师”这个称谓语以示说话者的内在追求进步求知的心态,又对听话者表示尊敬不失礼貌。现在不仅仅是在校园“老师”是尊称,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正式的非正式的场合,都可以听到尊称“老师”的声音。在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时代,一声称呼“老师”已经超越了称呼的含义,增添的是敬重对方,自我谦虚的文化因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的第一人老师是父母”,把社会称谓语“老师”提升到了亲属称谓之列,并且抬升于长辈之列。“老师”中的敬意和礼貌因素不言而喻。

“老师”成为今天各个行业人们热衷于使用的敬语,在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医学界、影视界等多种行业热衷于“老师”的称呼,不同领域的人交际互称“老师”。甚至在无可选择称谓时,“老师”是首选的礼貌敬称语。“老师”已正在向更广阔的范围延伸,有流行于大众敬语称谓之趋势。不论男女,不分长幼,不分内外,更没有正负(如有正教授、副教授,正院长、副院长,而没有正老师、副老师)之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用来称呼在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人。在交际中称谓“老师”显得出尊重、礼貌、亲切、文雅,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感。如今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对邀请的嘉宾称呼“老师”的比较多,即便嘉宾是名医、是明星等“老师”的称呼不绝于耳。无论是何种场合称呼“老师”,我们认为是遵守礼貌原则的敬称。敬称与礼貌总是相辅相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文化的礼貌起源于古代的礼制,“礼”的基本精神内涵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尽管“礼”所涵盖的内容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发生变化,但是“礼”在今天依然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规范,称呼语依然体现着上下有别、上尊下卑的“礼”的特征。

2.遵守礼貌原则

敬称“老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在实施敬称“老师”时遵循的是礼貌原则。杨娥(2005)在研究中认为,“老师”具有泛化的特征,同时也认为“老师”不像“老板”那样流俗,又不像“先生”“同志”那样拘谨,颇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尊敬与抬升对方的礼貌信息是人们选择“老师”称呼的一大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幼对长要讲究尊,对别人敬,对自己要自谦。

(1)贬己尊人

贬己尊人原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的礼貌现象,顾曰国先生(1992)研究指出,除了东南亚中国文化圈外,欧洲文化中没有贬己尊人现象。

“老师”称谓既体现了等差性又不失情感性,一方面抬高对方的地位,降低自己的地位这种等差性拉开了双方的距离,而双方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双方的心理情感距离,这是矛盾统一体的辩证性。“老师”作为尊称早已深入人心,“天地君亲师”把“老师”列为至高的尊崇地位。“师”是一种尊称,如春秋《尚书》中,“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与天、地、君并称。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一直是尊称的代名词。《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称呼“老师”遵守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符合中国文化特色。

(2)赞誉准则

“老师”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尊称为传授知识、技术的人”(现汉1996:760)。因此“老师”本义就意味着赞誉对方的文化与品德。“老师”具有明显的感彩的称呼,“老师”积淀了深厚的中国文化,“老师”和“律师”、“技师”、“工程师”、“医师”中的“师”有着很大的区别。“老师”重在“师”,“师”是词根,而其他几个中“师”是词缀。“老师”可以简称为“师”。“老师”称谓表达出对教师的敬仰和尊重,也是一种社会期望。拥有“老师”的称呼则是一种赞誉的称呼。“老师”是一个尊贵的称呼,“一字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使得“老师”称谓与称赞对方的人品、学识和能力等联系起来。吻合Leech的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即最大限度地赞誉对方。

3.“老师”敬称的流行

“老师”成为流行敬称语应该是基于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深刻影响。有学者(王娥,2005)认为是源于语言自身的缺陷,称谓中“无呼可称”的现象,如“先生”的时代局限性,“教授”称呼时的顾虑性,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称,或者对方是副教授,叫“教授”有时听话者会觉得是在讽刺,不合时宜。有的称呼“老板”简化师生关系为雇佣关系,冲淡了尊“师”的作用。再者,“教授”只能凸显出教师一方的职称,而弱化了师、生的等级关系,不能明确说话者的角色或身份,而“老师”内涵的丰富,显示等级的区别,“老师”字面意思本身就抬高了对方的身份、地位、品德、学识,自然定位说话者为学生的角色,这种敬称吻合中国的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除此之外,“老师”的流行也说明了社会的发展,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进步在称呼语上的反映,某一称呼语的广泛流行折射出一种语言文化。尽管“老师”也可以被称为“教授”、“先生”等多种不同的称呼,但相比来说“老师”称呼起来更得体,既表现出礼貌,又不失尊敬,并且还有亲和力和亲切感。“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的称谓,后专指学生对老师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老师”本身既包含了对听者知识的尊重和人格的尊敬,还折射出对方身上所蕴含的“经师”与“人师”的崇高美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非礼勿言”,其他称呼的冒险性在“老师”身上具有包容性。对熟人、陌生人;对不同职业的人称呼老师都是体现出一种尊敬和礼貌。

三、英汉称呼老师的差异

在汉语里“老师”是一种职业,也是敬语中的一种称呼语,如“老师好!”而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职业名称,不可以用作称呼语,如“Good moning,teacher”是中国式的英语。英美人在称呼上注重双方的亲近,英国教授一旦与他的学生相识,就要学生用教名称呼他,以示亲近,而中国则注重敬意,保持距离或等级差别。因此,在英美语言中更是很难见到向其他行业或路人称呼“老师”的例子。而在汉语不仅可以称呼“老师”,而且“老师”还是受欢迎的尊称。

敬称“老师”使双方处于亲切又有自然的等差关系,教育与被教育的信息,“老师”成为一种普遍的敬称已有可能。即使对大学教授多数人倾向于称呼自己“老师”,我们访谈的8人中,除了一人认为应该叫“教授”,其他都倾向于称呼“老师”,因为教授只是一个职称。我们经常说我的老师是谁,而不说我的教授是谁。朱燕(2009)在对大学校园中“老师”称呼的社会性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任课教师,无论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称呼“姓+老师”“学科+老师”“老师”的学生分别占99.1%和80.5%,对非任课教师称呼为“姓+老师”“学科+老师”“老师”的学生比例占94.1%。英美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称呼似乎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甚至是家庭中子女对其父母也都愿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对不同文化的人们,尤其是对讲究礼貌或礼仪的中国人来讲简直不可思议。英语中注重“对等性”礼貌,汉语中注重“尊重性”礼貌。中国也有倾向于官衔称呼的习惯,周杏英在《中美称谓的比较研究》中指出,57%的美国人称呼上司时直呼其名,而中国78.3%的用官衔称呼。英语中职衔称呼非常有限。对他们来说,职衔称呼只限于工作场合。

英美语言中可以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这在中国是极其不礼貌。英语中的敬谦语尤其是谦语远远少于汉语。但是无论何种敬谦语,都是基于礼貌的大前提。只是汉语尊崇“贬己尊人”,英语中倾向于“尊人不贬己”。

四、结语

“老师”作为一种敬称已历史悠久,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地位、身份等限制可以自然地表达礼貌与尊敬。“老师”逐渐成为流行的敬称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礼”的深刻影响,体现出中国式的礼貌原则即“贬己尊人”准则,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在语言称呼语上的反映。英汉语言中在“老师”称呼语上存在的差异,揭示了称谓语背后的文化规律和文化差异。礼貌与尊称有关,但不是绝对关系,交际中需要考虑双方的亲属程度和情绪变化以及文化因素,才能确定尊称所表达的礼貌程度。

参考文献:

[1]陈融.英语的礼貌语言[A].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99-511.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A].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539-554.

[3]纪飞,于金燕.关于“老师”称谓的社会性考察[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43-46.

[4]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82-183.

[5]田正平,章小谦.“老师”称谓源流考[J].浙江大学学报,2007,(3):62-67.

[6]王娥,杨清.“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93-96.

[7]王文凯.《论语》和谐教育理念对“老师”的诠释[J].高等函授学报,2007,(9):34-37.

[8]徐琛.导师&“老板”变了味的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7):48-49.

[9]徐雪梅.礼貌原则下的英汉敬谦称谓系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5):369-370.

[10]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诸铜镐.汉语韩语中敬语和表尊敬代词的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6):357-358.

[12]朱燕.大学校园中“老师”称谓的社会性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2009,(8):191-192.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3篇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解正明论文中对认知称谓名词进行了科学的定义:认知称谓名词或者具有一个词义,或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但其中总是有一个为主要词义,而且这个词义经过明显的隐喻或转喻认知过程,改变了我们对其所指内容的思维模式,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示人的名称,以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2]。例如,畜生(凶恶残忍的人)、巾帼(妇女)、东宫(太子)、布衣(平民百姓)等等。这些词都运用了隐喻[3]或转喻[4]的认知方式[5],而且都生动形象。认知称谓名词涉及比较复杂的认知域,凸现出人类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及其相应的创造性。

从以上定义及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认知称谓名词不但和人类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而且和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北京话和现代汉语里[6],认知称谓名词数量非常多,例如“高手、二五眼、黄毛丫头、矮子、光棍儿”等等。我们由此而提出的假设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社会生活也极其复杂,英语中理所当然地有着不少的认知称谓名词。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本文决定研究英语语言中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动因。

二、对语料的简单统计与分析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对英语里的认知称谓名词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总量

通过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进行穷尽性检索,我们共统计出787个认知称谓名词[7]。以下先给出其中认知称谓名词的部分例子:animal(衣冠禽兽),barker(叫卖的贩子),beefeater(仪仗卫士),blimp(顽固的人),blue(获荣誉之人),bottom(低等人),bull(侦探),butcher(刽子手),cat (坏女人)。

解正明的论文在“当代北京口语语料库”和《现代北京口语词典》里一共统计出认知称谓名词575个。这组数据表明,英语里认知称谓名词的总量大于北京话里认知称谓名词的总量,也就是说,英语里有着丰富的认知称谓名词。这样,我们上述的基本假设得到了初步验证。

(二)感情色彩

按照感情色彩划分,英语的认知称谓名词可以分为贬义、中性和褒义三类。例如:

(贬义)lady-killer(使女人倾心的男子),Judas (叛徒);

(中性)spring chicken(年轻人),lamb(温顺的人);

(褒义)peach(美人),nymph(美女)。

表1 英语认知称谓名词的感情色彩分布

表1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英语认知称谓名词中,贬义类的认知称谓名词数量远远多于褒义类的数量。

(三)词义来源

英语认知称谓名词的词义来源和中文一样,也异常复杂。这些词义来源可以分成12小类。例如:

1.能力品性类:devil’s advocate(唱反调的人),trash(没出息的人);

2.职业技术类:rabbit(笨拙的运动员),rag-and-bone man(收旧家具的人);

3.社会活动类:stormy petrel(惹事的人),monger(传播坏事的人);

4.年龄性别类:spring chicken(年轻人),tomboy(爱打闹的女孩);

5.相貌特征类:roly-poly(矮胖之人),pot-belly(肚子大的人);

6.言谈举止类:peasant(粗鲁的人),Cinderella(未被赏识之人);

7.爱好习惯类:misery(爱发牢骚的人),night bird(夜猫子);

8.婚姻家庭类:Darby and Joan(恩爱的夫妇),love-birds(恋人);

9.健康饮食类:invalid(病人),disabled(残疾人);

10.籍贯民族类:John Bull(英国人),Uncle Sam(美国人);

11.经济地位类:baron(石油大王),fat cat(大亨”);

12.钟爱程度类:dear(亲爱的),sweetheart(用作爱称)。

各分类统计数据显示,英语认知称谓名词词义的主要来源是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因为这类来源的词数量较多。

三、讨论

从以上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英语认知称谓名词的特点有三:(1)数量大;(2)贬义类的数量远远大于褒义类的数量;(3)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是其词义的主要来源。在下文我们将依次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社会动因。

(一)数量大

英语使用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使其复杂化[8],同时也使数量有限的原有词语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产生新义,以适应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英语在许多国家都被当做母语,所以它被众多文化所丰富。英语社会异常复杂的生活是英语认知称谓名词总量大的主要原因。《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收录了很多俚语和方言词汇,这些词汇绝大多数是口语化的词汇,而认知称谓名词主要是运用在口语里。这也是英语里含有较多认知称谓名词的一个原因。

(二)贬义类的数量远远多于褒义类的数量

面称注重礼貌,多用褒义性词语;而背称受此原则制约较小,多用贬义性词语[9],这种现象是受会话礼貌原则的制约而产生的。英语认知称谓名词主要是口语词汇,多用于背称。此外英美人对不好的事物总是很敏感,往往批判的倾向多于赞美的倾向。很多认知称谓名词是基于人的缺点创造出来的,不适合面称。这样贬义类英语认知称谓名词大大多于褒义类这一现象的语用学解释就可以得到了。

(三)词义主要来源于12个方面

英语认知称谓名词词义的来源是能力、品性、职业技术、言谈举止、经济地位等12个方面。而与相貌特征、言谈举止、爱好习惯、婚姻家庭、健康饮食、籍贯民族、爱好习惯等相比,能力、品性、职业、技术等是认知称谓名词词义的更主要的来源,因为这些因素是人们从事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制动因素。

认知称谓名词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过去人们对它知之甚少,不够重视。认知称谓名词表现的不是生活中的基本概念,而是生活中较为复杂的概念。所以社会语言学学者期待着我们对认知称谓名词进行更多跨语种的比较研究。另外,英语学者和教师的应尽工作还应包括从语言教学、语言心理等角度来分析认知称谓名词,以期取得更深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解正明.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特点及其社会成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7]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9]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2012年度中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Y011。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4篇

按照《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开展年全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渝职改办〔〕40号)的统一部署,现就开展年全市卫生技术专业(含中医药技术,下同)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卫生、中医药各个专业符合任职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根据《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渝人发〔2001〕126号)精神,上述专业申报人员,可不受单位所有制、地域界限和身份等限制。

(三)按照《重庆市人事局关于我市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职改办〔1998〕50号)有关规定,对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原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然有效(需确认和转评的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和完善相关手续);原未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可不受职称档次的限制,根据其学历和工作资历、业绩和实际工作水平,可以越级申报评定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按有关文件规定,除经批准办理了延长退休手续的人员可申报晋升职称外,凡所在单位申报推荐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含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均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二、申报条件及标准

(一)学历和资历

申报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发〔1999〕第92号)、《关于印发<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4号)、《关于印发<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和<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6号)规定,见市卫生局职改办编印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合订本。申报中医药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20号)规定。任职年限计算到年12月31日止。

(二)外语、计算机

外语(医古文)条件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全市职称外语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53号)规定执行;计算机条件按照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5〕99号)规定执行。

1981年12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副高及其以下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在2007年3月参加了职称外语考试不合格者,今年申报职称仍然有效。从2004年起,取消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有效期限制:凡2000年参加全市(含全国)职称外语、计算机A级考试和2001年以来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B、C、D级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者,其考试合格成绩继续有效。

(三)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四)论文

副高级2篇,正高级3篇,必须是国家统一书号或刊号的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五)执业资格

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申报护理专业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凡变更、交叉申报上述专业者,须取得拟申报专业的《执业证书》,方可申报。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有不符合以上五条款其中之一的,均不得申报。

2、医疗事故责任者三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一年内;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七)破格推荐评审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能力和业绩突出、确有真才实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规定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中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渝卫职办〔2007〕41号)执行。

(八)对抗震救灾人员实行倾斜,按渝职改办〔〕40号执行(附件10)。

三、评审程序及评审内容

(一)评审程序

实行评审与答辩相结合的方法。材料审查—专业答辩—小组推荐—评委会表决。

(二)评审内容

1.查阅资料:学历及资历、外语及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及工作量、论文、科研成果、教学、年度考核、卫生支农。以上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表。

2.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学术动态、知识应用。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四、申报程序

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下放高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权限及简化资格考试发放程序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12号)的规定执行: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送相应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破格申报者须由区县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先将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送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核准后,再送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参加评审。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材料种类

1.《重庆市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送审名册》一式3份。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各区县(自治县)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公章(附件1)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附件2)

3.《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附件3)。一律要求打印,并用A3纸复印:卫生技术人员一式17份,中医药技术人员一式19份

4.破格申报者需填报《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表》1份(附件4)

5.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者,需填报《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1份(附件5)

6.任期届满考核和任现职以来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各1份(单位提供)

7.担负有卫生支农服务任务的单位的申报者,需报送《重庆市卫生支农服务业绩考核鉴定表》1份(附件6)

8.任现职以来,最能代表本人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科研成果、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各1份(本人提供)

9.申报人任职资格材料1套(一律报送复印件,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部门审查原件,出具审查意见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1)学历、学位证书

(2)现任职务的任职资格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人事(职改)部门下达的任职批文及聘书

(3)有效的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等考试合格证书。按渝职改办〔2005〕99号、〔2007〕53号,属免试范围者,应填报《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免试审批表》(见附件7)。属年龄免试者,需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属翻译文章免试者,需同时提交原文和译文;属公派出国留学免试者,需出具有关出国留学证明

(4)《继续教育证书》或《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卡》,区县卫生局或市级主管部门验审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5)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员须提交《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专业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

10、《委托评审函》1份(附件8)。

11、申报材料清单1份(附件9)

(二)材料要求

1.所在单位负责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条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把关,并清点申报材料,统一收集上报。11种材料中,除学术成果(含论文、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执业资格、外语译文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外,其余均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公示。各单位要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3.学术成果真伪鉴定

(1)学术成果真伪鉴定,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免费)。

(2)鉴定内容:论文要求复印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科研成果要求复印获奖证书、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有关资料;科研立项要求复印立项申报书、立项批文、查新报告结论等资料。学术成果如系合作项目,须由该项目负责人(主编、主研、执笔)出具申报人所承担的部分或所起作用的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3)鉴定办法:学术成果鉴定数量,报送材料时应由申报人明确拟鉴定的学术成果,并同时提交拟鉴定成果的原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晰,经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鉴定并用印后,随其它申报材料送评委会。

4.执业资格鉴定:需出据原件和复印件,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鉴定,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原件审核后退回)。

5.申报材料中涉及各种表格,除特定表格外,其余材料统一规格为A4纸;报送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均需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和区县卫生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鲜章。材料字迹潦草或复印件字迹不清影响辨认效果者,责任自负。

六、各单位在推荐申报工作中的职责

(一)材料审核:各单位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的内容及要求:查学历证明、任职资格及年限证明(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资格证)、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继续医学教育记分卡、学术成果等原件是否与本人情况相符,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审查完毕,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二)公示:各单位在申报前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对公示中有举报的,推荐单位要认真查实,凡举报属实,属“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属“主要业绩”弄虚作假的,需在推荐意见栏内予以更正说明。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三)材料的收集归档申报:所有申报材料由单位派专人统一报送,高级职务申报材料按照《申报材料清单》的顺序清点,用牛皮纸标准档案袋按人分装,并在档案袋上张贴《申报材料清单》(附件9)。

七、报送材料时间、地点

(一)报送时间

7月10日-25日:市级各医疗卫生单位

7月26日-8月10日:区县、厂矿(市卫生局审批的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及其他有关单位

凡逾期或由申报人员个人直接报送的材料一律不受理;申报材料经过重庆市职改办审查后,不再受理补充材料。

(二)报送材料地点

地址: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渝北区松石路418号重庆市卫生局七楼719房间)

联系人:谢悦峰李永发谢春鹰联系电话:67706587 67706581 67706693

公交线路:

1.沙坪坝(土湾)—花园新村(205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

2.杨家坪(方向)—花园新村(148路中级车终点站下车)

3.石坪桥—冉家坝(118路车东和春天站下车,途经上清寺、海关)

八、评审费

中学语文职称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问候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其问候时所用的言语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可能会对彼此的交流带来误解,甚至造成交际失败。尤其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在言语交际中实施恰当的礼貌策略,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英汉问候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一)日常问候语中的称谓

首先,英汉问候语差异表现在人称代词使用上的不同。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两种形式,即“你”和 “您”。如,“你好”!“您早!”后者更为礼貌,多用于上下级之间。而英语中只有一种形式,即“you”,且人称代词比汉语用的广泛。如:

M: Hi! Jane,How are you doing ? ( 嗨!简,你好吗?)

J: Fine. Mike, 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 (很好,迈克,情况如何? )

M: Not too well, I am afraid. (不是太好。 )

其次,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对长辈,地位高的人不能直呼其名,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尚人人之间相互平等,称谓上多以名字相称。汉语中的称谓式的问候语一般只称呼对方的姓氏、名字或姓氏+通称(头衔、职称、职务称谓、亲属称呼)等来表示问候听话人。它可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的对象,表达不同的感彩。比如,熟人之间见面通常会说 “小刘,吃过了?”“老王,忙着呢?”“会芳,上班呀?”等;大多情况下使用“姓氏+职务、职称、职业称谓或亲属称呼”来问候他人,如,王厂长,李工程师,张医生,赵律师,钱老师,孙叔,马婶等,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重。英语中称谓式的问候语采用Mr./Mrs./Miss./Ms+LN(姓氏) 或直呼其名。在西方文化中,晚辈或学生直呼长辈或老师的名字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十分融洽。这在中国是极其无礼的。

“老”是汉语中常用的称谓前缀,在中国是一种尊称。人们在称呼地位较高或者年长的人时,多用“老”。如,“王老”“李老”“老太太”“老先生”等。但是在英语中相应的翻译就变成了“Old Wang”“Old Li”“Old Madam Laday”“Old Sir Man”失去了尊敬的意味。因为在国外称呼对方“老”是很不礼貌的。

(二)问候中谈论话题的不同

虽然中西方人们都会把谈论或评论其他事情来作为关心问候对方的方式,但问候内容相差甚远。中国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注重群体意识和自谦,以他人为中心,强调感情的沟通。因此人们常常会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年龄,婚姻,职业,收入,住房,去向,爱好或评论对方正在做的事情等作为关心式的问候语。所以熟人之间见面,通常会这样打招呼:“吃了吗?”“干嘛去?”“你在忙什么?”等等。对此大家习以为常,彼此清楚这只是一句寒暄问候语,不必在意对方的具体回答。但这样的问候语在西方人看来是极不礼貌的。他们认为,去哪里或正在干嘛完全是个人自由,和他人没有任何关系。西方价值观认为,礼貌首先就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自主和隐私。在英语文化中,Have you eaten your meal?(你吃过饭了吗?) 说话人可能期待肯定的答复:Yes or No(是或不是)。其潜在含义是一个邀请或一个建议。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特别重视个人隐私权和独立意识。除非关系特别亲密的朋友之间,人们不喜欢相互表现的特别亲昵。尤其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个人情况过于关心。年龄,婚姻,家庭,收入,房产,存款,政治倾向及是他们禁忌的话题。只要谈论到这方面的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常常用“You have nozed into my affairs”(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 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蔑视。所以英国人用以开始交谈的话题往往集中于一些中性的事情,如天气状况、时间及交通问题等。他们常常会说:“Lovely day, isn’t it? ”(很好的天气,不是吗?) “What weather!” (多好的天气啊!)“What time is it?”(现在几点了?) “Beautiful park, isn’t it?”(公园很漂亮,不是吗?)

(三)问候语的句式差异

英汉问候语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也有不同。比如谈论天气时,中国人喜欢用感叹句表达他们对天气的喜欢和不满。“今儿天气真好!”“天气太糟糕了!”英美人往往会用反意疑问句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如,“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真好,不是吗?)“It’s a terrible weather to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糟,不是吗?)这在汉语中是极为少见的。此外在汉语中有很多可以用“是”或者“否”来回答的问候语,如,“上班去啊!”“出去呀?”“修车呢?”但是英语中就没有类似的问候语。

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一种文化中是礼貌的语言在另一种文化中就不一定是礼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不能把文化看做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其语言技能,更要学习其社会文化,解读文化现象背后所反映和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障碍。西方社会体现的是个人价值观,个人隐私权得以宣扬与保护;在中国,个人价值常被淡化,集体价值或社会关系被重视和强化。所以,在对外交往时,一定要综合考虑不同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注意社会身份、交际对象和文化环境等因素,遵循对方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规范,选择恰当的交际策略,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用失误。

三、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英汉问候语也在相互影响,而且有了相互接近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存在,今后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探究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树立文化差异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减少语用失误,才能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交往。

参考文献:

[1]杨流琴.从汉英问候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湖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

[2]邓言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倩. 中英问候语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 河南: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