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

历史知识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这一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背景介绍

社会课中历史知识往往是截取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上一课和下一课之间往往有断头,不能衔接,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因此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要适当介绍本课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使知识前后连贯,形成脉络。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我简单而形象地补充介绍了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的变化。由于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欧洲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生产的产品大增,国力强盛。欧洲的强国需要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赚取更多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更多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西方的强国就要侵略其它国家,掠夺原材料,并把它们变成产品的倾销市场。而十九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科学的发展停滞,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强国,但是还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夜郎自大。这样的世界历史形势注定中国近代的落后、要经历一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之后,学生对本课内容、本单元内容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又能很自然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有的课文的开头的第一小节,就是本课所学内容的背景的介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稍加补充。

二、讨论探究

这部分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有了背景介绍,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被激发,这时以课文为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讨论探究,了解历史知识。

比如在教学《神圣的八年抗战》一课时,我做如下设计,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人的位置。在学习本课的重点部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给课文中提到的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作上记号。(2)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些贡献?(3)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还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持?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学提示,再组织全班交流讨论。最后师生补充介绍抗战的电影、电视、歌曲及抗日英雄人物。以上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之间交流补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课文的学习如果一味指名读或者一味让学生默读都会流于平淡乏味,要注意变换方法。比如课文的开头可以由教师讲解,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指名学生读,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可以带着感情齐读。多种方法的运用,能调整课堂的节奏,调动了学生情感。

三、说说议议

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对课文介绍的历史事件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唤醒学生课外自己看到的有关历史知识和故事。“说说”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介绍有关的历史故事,给学生表达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相互交流,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学习《》这一课时,就有学生讲了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故事。讲《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时学生补充讲了石达开搞分裂的故事。讲《中日甲午战争》时有学生介绍邓世昌英勇就义的故事。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历史教师必须摈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兴趣盎然。教师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让历史学科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

首先,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引领学生进行历史求知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任何否定民族交流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例如,在讲到明清时期政府与关系时,点出明朝政府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等等,用这些事实突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央政府重视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教师可用报纸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的“3.1”,让学生参与讨论:达赖势力为何打出分裂的旗号?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其他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幕后煽风点火?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不回避热点问题,能让学生通过借鉴历史,思考今天,憧憬明天。

其次,要注重历史教学与国际国内时事的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比较广,但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太,业余时间较少,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这就为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此。教师要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及时将有关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讲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在剖析危机的原因中,要突出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那次经济危机是以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的股票暴跌为标志的。接着,话题一转,讲到现实生活中来:当今的物价上涨特别是油价上涨,股票、基金暴跌,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因此引发经济危机?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当今的形势下改革开放后强大起来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次,还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在讲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这一内容时,不仅强调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点出各朝代的赋税制度,然后顺势讲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三农”是历代政府重视的问题,民生问题引起以人为本的当代政府的极大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知道当今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哪些重大举措?学生会列举如:2006年起我国广大农村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

2.引入乡土史实。能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历史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它的德育功能。要想真正发挥这一功能,仅靠课本内容是不够的,应将本地的一些乡土史实融合在教学中。

例如,提到台儿庄战役,就不得不提到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李宗仁是桂系军阀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既指出其历史局限,也肯定其历史功绩,激发学生作为广西人的自豪感。而抗日战争中的昆仑关战役,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乡土历史教材。通过讲述,让学生对广西的抗战史实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将德育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历史教师在平日要注意发现和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去分析解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当然,历史课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教师有时只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供学生们参考和课后研究即可。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总之,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能激发历史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当然,两者的结合应当注意联系现实要恰当,不能牵强附会,应当给学生留下思考和研究的余地。为此,我们历史教师应当多关注时事,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使我们的教学登上一个新台阶。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突出历史概念,加强基本史实的联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点,亦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内含结论)和历史概念。基本史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其能力要求是准确记忆。历史概念是史实内在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中更为重要。

由于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战后新兴国家、国际联盟这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阐明何为凡尔赛体系。第一,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定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第二,体系的作用是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首先,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脱离俄国独立;波兰复国;德国疆界重新划分;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其次,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土耳其只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西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再次,改变了帝国主义在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第三,维系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第四,体系的影响: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后来成为纳粹撕毁和约发动战争的口实。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等。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对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突出历史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并起到深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化的效果。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正确地划分历史发展阶段。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1640—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30年代—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71—1917年)。

帮助学生揭示时代特征,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就以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为例。在小结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定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概括出时代特征。

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从特殊中找到一般。上述六大事件同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政治模式、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无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相联系。所以,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的时代特征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揭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即其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教会学生把握基本线索,一般是在高三的第二轮复习中。教学中最大的误区是把基本线索讲成了知识线索。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如果在教学中,按上述专题,机械地把孤立、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还不能称之为基本线索。因为其仍然仅仅局限于知识内容,至多是积累了、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而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只能称之为知识线索。

基本线索则侧重事物过程的阶段性变化,从部分质变到质的飞跃的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以第一条线索为例: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美、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人民通过革命战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社会发生了转型的巨变。19世纪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俄、日、意、德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政治模式定型;世界被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联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总之,只有这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性变化,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1.1在讲授新课时,把引言作为导语,结合引言,导入新课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许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的引言是这样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现代,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这样的课前提示就是以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1.2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作为教学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授提纲。如:《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衰落的?下面的课文会启发你。”这段文字就提纲挈领地说明了本课讲述的内容是汉朝的兴衰史。

1.3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如《改革开放》中,这样提到:“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既提出了本课的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间接地提出了难点“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要让学生认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掌握这种政策带来的积极性。交待清上述知识,学生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对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获得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可利用引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视野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左有图嘉峪关)左图是甘肃嘉峪关的雄姿。河北山海关与它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这则图片与文字组成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嘉峪关的知识,也就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明长城。

总之,引言既然是为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服务的,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引言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历史学习中照耀前行道路的启明星。

2让插图不再寂寞

2.1以图开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端,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课堂中的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通过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本课的主题学习上来了。

2.2以图开路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历史课中的许多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这些插图刺激性强、变化性大、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图来突出重点。如《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讲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但是,单凭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外交事业的巨大发展,根据教材设置,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三幅图“会见尼克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972年会见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并用语言加以渲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终于在联合国大厦前冉冉升起,这不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幸运,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在他的专机旋梯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时,他就主动向前来迎接的伸出了手,紧握足有一分钟,两个巨人的历史性握手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来访华并与中国建交。”从这三幅图中,学生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气息,可见,只要抓住这三幅图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3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打破传统教法对于我们正确地启发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应积极探讨新的教研方法,运用好新教材。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材;历史知识;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65-03[ZW(N]

[作者简介]李立华(1972―),女,湖南桃源人,硕士,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首先,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材承载了语文教育听、说、读、写的实用功能。其次,语文的人文性又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还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语文教材承载的知识范围很广,文学、哲学、地理、经济、科技、民俗无所不包,其中历史知识就是很重要的一块。

一、语文教材承载和传播的历史知识的界定

历史是什么?历史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读。笔者以为,历史是人类过去所发生的事实,构成历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人类过去所发生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历史的真实性,意味着历史不是虚构的,不是凭想象出来的。像“开天地”“夸父追日”,这些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是凭想象创造出来的,不是事实,不具有真实性,所以不是历史。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历史还必须具有时代性,历史的时代性决定了历史必须是“过去”,而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如“圆明园的毁灭”“飞夺泸定桥”,这些不仅是事实,而且都是在过去发生的,所以都是历史。

历史是由一系列历史事实组成的,把历史事实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成为历史知识。每一个史实的构成要素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经济事件、科技事件、军事事件等。如《蔡伦造纸》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科技事件,《千里跃进大别山》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军事事件,《张骞与丝绸之路》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经济事件。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语文教材所传承的历史知识范畴。

二、语文教材承载和传播历史知识的具体体现

(一)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是历史人物

首先,语文教材中很多历史方面的课文,课文的作者本身就是历史人物,他们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如《鸿门宴》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张衡传》的作者范晔,《苏武传》的作者班固,《淝水之战》的作者司马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又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1949―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其次,很多课文描写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外交使者,从国际友人到民族英雄,从古代农民起义领袖到现代驰骋战场的将军,数不胜数。如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詹天佑、邓稼先,为坚持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哥白尼,等等。

(二)课文描述的内容有具体的历史背景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描述的事件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如《飞夺泸定桥》描述的内容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达两年(1934―1936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历史背景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在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先后占领除苏联以外的一系列欧洲国家,并大肆屠杀犹太人和占领区人民。

(三)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历史事件

自古文史是一家,文学与历史关系非常密切,文中有史,史中有文,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是历史的实录,作品反映的内容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口袋阵》记录的是明朝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倭的英勇事迹;《开国大典》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的盛况;《勾践灭吴》反映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历史,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称臣归附,十年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准备之后,一举灭掉吴国。

三、语文教材传承历史知识的意义

虽然语文教材不同于历史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但“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就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还可以“鉴古识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材在传承历史知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以史为镜,鉴往知来

中国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都认为了解历史知识是为了以古鉴今。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意在通过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以供借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旨在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这就是传承历史知识“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作用。

语文教材传承历史知识“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作用比历史教材更加明显,历史教材对史实的介绍语言平淡、内容枯燥、缺乏生气,而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经过文学作品的形象阐述,能够生动鲜明地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可以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带来深刻的思想认识。语文教材承载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子。以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为镜,就知道了统治者的残暴和对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必然会导致反抗,导致自身走向灭亡;以唐太宗为镜,就会明白统治者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以史为戒、以民为本,国家就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不忘历史,就是为了鉴往知来,更好地书写今天和明天的历史。

(二)树立历史观,培养历史精神

语文教材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材承载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

一是在客观分析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实事求是的历史观。以史为镜,鉴往知来,要求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必须是真实的,而语文教材并不完全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承载历史知识。如《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是在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英法联军为了销毁他们掠夺的罪证,放火焚毁了圆明园,事件的责任完全在英国和法国。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就此事而论,英、法两国的纵火行为无疑是强盗行径,但是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他们就能长驱直入中国的首都为所欲为?于是引导学生分析“导致圆明园毁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让学生在客观地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辩证的历史观。

二是在学习杰出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中国传统的历史精神。首先是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得到培养。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许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在众多的历史著作中,杰出的代表当推《史记》和《资治通鉴》,二者并称为我国史学成就的“双璧”。“二司马”著史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史料的考证,力求史料的真实、可靠,他们所体现的就是这种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史记》《资治通鉴》的文章,如《将相和》《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陈涉世家》《淝水之战》等,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而且增长了智慧,更重要的是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精神的浸润,这让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得以传承。

三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得到培养。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考查历史成败、兴衰的规律。《史记》不仅为历代提供了经验教训,而且开创了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司马光书写《资治通鉴》便传承了这种理性精神,“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以帮助统治者吸取经验教训,巩固统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用意相当明显。

四是评价历史人物的褒贬精神得到培养。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鲜明的褒贬倾向,“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不仅秉承了《春秋》褒贬精神,对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寓有褒贬,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评价历史人物没有避讳,即使评价本朝的皇如此,如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揭露武帝信用酷吏残害人民;二是不论出身,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如《陈涉世家》对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司马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可以看出,《史记》评价历史人物,以人类社会进步为标准,即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就褒,否则就贬。语文教材中节选自《史记》的其他文章,如《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等,都体现了《史记》的这种褒贬精神。所以,语文教材通过承载《史记》的历史知识,便能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褒善贬恶精神。

(三)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舍身而取义”的民族气节,“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有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的思想;还有道家“清心寡欲”“无为”的思想……这些思想几千年来都熠熠生辉,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类的文化靠历史得以保存,民族的传统靠历史而得以传承,语文教材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屈原虽遭放逐,仍眷顾楚国,岳飞一生征战,精忠报国,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体现的都是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狼牙山五壮士展现了“舍生取义”的民族骨气;强项令董宣、清官包拯,表现的是不畏强权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孔子在困穷之时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孙膑受膑刑后编著了《孙膑兵法》,司马迁受宫刑后隐忍苟活成就《史记》,他们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通过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4]赵守仁,叶青,陈崇钫.中国现代史新编:下[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6篇

(一)使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和历史知识初中的历史教学是离不开史料知识的。但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史料知识的运用一定要恰到好处。少量的史料知识无法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史料知识使用得过多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可能。只有将史料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规律和历史的本质。例如,在对清朝末期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史料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清政府所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体会近代中国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使学生充分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时空概念,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历史年代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和识别历史图表等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时,应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人类的社会是由低级向着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学会客观地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和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的需求作为根据,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史料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有效信息,并且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以及判断,从而充分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体初中的历史教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正文之外还包含了图片、阴影文字等一些其他的组成部分,其他辅助材料还包括一些音像制品。教材中的史料知识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一定的补充。但是不能一味地进行补充,课外史料知识运用得过多极容易淡化教材原有的材料,使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课外史料的应用目的是辅助教材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正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其思维方式正从具体思维向着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换,但是有一些时候具体思维还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初中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可以更好地去判断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同时,具体形象也会经常影响到初中生的思维,在对问题进行剖析和了解时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或者不能够突破感官经验的限制对现象的本质进行了解。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着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比较直观易懂的内容,例如故事和图片等。因此,在选择史料时,在满足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史料的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7篇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 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 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注重 培养 历史观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过程来看,许多历史教师满腹经纶、学车五富,在历史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历史知识,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教学的应试角度来说,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阶段性的学习完成后,许多学生就把课本一扔,加上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的比例不高等因素,也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说以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培养学生 历史思维 能力

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要求学生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它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和方法的内容,根据新课标要求,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可分为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四种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呢?据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实用、多层面立体知识结构,以培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准确表达历史现象的能力。

由于历史知识结构要求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教材内容,使之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历史知识信息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弄清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对教材内容进行初加工,构建起章节知识结构,把握教材内容的“内核”,初步形成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其次,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分析、归纳、比较,概括,构建阶段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形成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最后在复习阶段,打破原来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同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综合、概括、比较、归类、构建纵向的专题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所学知识系统完整,从而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知识地位,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例如七年级历史期中后的13至24课,教师可引导学生整理这一段时期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是人物方面:秦始皇、汉武帝、刘邦、张骞等;事件方面:丝绸之路、孝文帝改革、江南经济的开发、汉朝时对边疆的管理等。另外,在每阶段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相关内容的多角度、多层次、多题型习题去练习巩固,使所学知识得到消化,养成自觉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渐形成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准确表述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的史论结合和分辨原始材料,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首先,现行历史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如小字部分文字内容、图表、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献等补充材料。在进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时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这些相关材料,从中获取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内容的信息,选择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并从课文中概括史实去辨别材料的正误,同时辅之以材料解析题,使之从训练中总结出解题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其次,由于古今中外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其发生的特定地域和时代背景。因此,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中,必须坚持史论结合,把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文献放在特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是非形成正确的评价。例如,我们在教学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提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古代伟大的帝王,通过课文学习后,我们鼓励学生谈对这两位帝王的印象。从回答中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绝大部分同学都回答的较好。其中有的同学回答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统一思想、文字、度量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封建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以上是他对历史的进步性贡献;但是他实行严刑苛法、劳役繁重、赋税严重、这是暴政,这是他的不足。但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大一统,对匈奴用兵、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是他的功劳,但缺点也有,他滥用兵力、使汉朝国力空虚,种下了不安定的种子……比较这两个帝王,秦朝为汉朝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个人认为秦始皇的功绩比汉武帝要大一点。”此声音刚落,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又举手要求回答。这样的辩白活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进行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初步认识和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历史阐释能力。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 对抗式讨论法 知识串联法 点面交叉法

历史是过去的事,由于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或感受过,因此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耳闻目睹、口诵心记、朗读写作、讲讲练练中学到历史知识。这既能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生动活泼,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法

俗话说,文史是一家。自古文史就是相通的,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对社会现实的写照;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如,贾谊的《过秦论》分析、记录了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而我们可以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伟大意义。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搬到历史教学中来。如,笔者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常把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结合到一起,采用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使历史事件再现,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历史原因、结果,辨析历史观点时,笔者则采用说明文或议论文的表现手法,摆事实,讲道理,力争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二、在历史课中引入对抗式讨论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历史人物的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勉强还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历史原因、结果,特别是历史观点的分析来说,教师如果单纯地灌输给学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了。学生对事件的观点是在认识的基础上,自发地、慢慢地形成的,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观点,即使学生接受了,也很难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形成自己的观点。笔者实践发现,对抗式讨论(也可以说是辩论)是个好方法。学生在与他人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对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事件的观点也会更清晰、明确。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偏颇并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形成鲜明、正确的观点。

笔者在每次辩论前,都会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要求双方按题意写出辩论稿并在组内进行讨论,补充完善观点。然后双方各推举几名代表进行辩论。双方学生在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激烈交锋中,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辩论结束时,笔者进行总结,纠偏扬正,使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在历史课中引入知识串联法

知识串联的关键是抓住历史线索,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在一起。历史线索好比网之纲,纲举目张,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在这一网之中,学生很容易顺着线索把整个“网”摸清、吃透。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而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把相关的历史知识围绕这一基本线索串联起来。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或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或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如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史密不可分;或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串联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串联的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得当、自如,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还反映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层次,更重要的是,知识串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在历史课中引入点面交叉法

历史知识是由一个一个知识点组成的,一个知识点往往带动一个知识面,多个点,形成一个知识网。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架构,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横向和纵向联系的交叉点,也就是坐标。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古论今或谈今论古,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在讲到工业革命时,笔者问:“这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呢?”工业革命使西方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仍处于封建时代。在讲到“中东和谈”时,笔者向学生详细讲述了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和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结合当前的热点,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或影音资料让学生阅读、收听、观看。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总之,历史教学担负着学生知古通今的重任,让他们从历史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乐学、好学、学好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邹立平.课堂提问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J].湖南教育.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历史与地理的融合

历史学与地理学关系最密切,历史的发展都烙下了地理环境的痕迹,每一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某一地点,要弄清历史事件的真相,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必须研究其具体的空间,构建历史的经纬网。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史、地融合是以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现象为背景的,必须融入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以现阶段人类普遍关注的环境保护、农业、人口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融入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构建一张学习历史新知识的经纬网,在此基础上认识历史的本质。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发展为何特别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优越,美国工业总产值之所以能于1894年跃居世界第一,就因为它拥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

二、历史与政治的融合

历史、政治两门学科也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学习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而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则需要历史事实做论据。政史融合是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背景材料上,融入政治学科中的经济、政治和哲学等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从而以古为鉴、以古为训,得到启发。政治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与升华,历史是政治理论的佐证。高中政治教材中的许多观念、概念,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还是学生辩证的认识人类历史的钥匙。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政治学科的观点和理论,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新旧事物的更替法则、历史发展的趋向性与曲折性规律、量变与质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历史现象与本质问题等等。这些理论性的问题,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始终。学生只有掌握政治学科的理论,才能在学习历史知识和分析研究历史事件时,做到“史论结合”,才会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自我素质。

三、构建“文综”体系

“文综”体系是指历史、政治、地理三学科的融合。三者之中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观点,政史地的融合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

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根据学习的需要而设定的,教学中,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的内容全部讲授,因此学科之间的融合只是有关内容的结合,抓住这些结合点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

例如,西部开发问题,历史学科利用史料分析我国历史上对西部进行的多次开发,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但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部起步晚、发展慢,GDP远远滞后于全国水平。西部开发要以巴西西部开发遭到大自然报复为鉴,因地制宜,加强生态建设,确保环境质量。地理学科则以地理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西部开发的范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策略。政治学科则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西部开发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西部开发是国家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努力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引导学生,启迪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得到较准确的答案。

四、历史与语文的融合

文史不分家,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是孪生兄弟。中外历史概莫能外。文史结合,使历史事实更具具体性、说服力和感染力。高中语文教材提供了大量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而历史教材同样包含了许多与语文课文相关的知识。历史和语文基础知识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掌握语文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料的能力;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则有助于理解语文课文中的一些文化背景,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历史还有必要与数理化生融合,与英语学科也有交集,在此不一一赘述。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4篇

首先,史学理论渗透历史教学的必要性。第一,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西方一名学者认为“历史可以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提供一种历史观念,让其对现有、过去世界有种认知,世界的事物存在的意义离不开教学”。历史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课程与教材,史学理论为历史知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方法指导,这为人类理解和判断现实问题提供了前行的方向和思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历史观,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们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与以后的工作。第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史学观念落后、知识缺乏等问题,对于一些基本的实践认识与评价很少突破;很少有历史教师重视新的史学观念学习和教学运用。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史学理论有了明确要求,这就需要历史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不但要具备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学会运用史学理论进行科学整合教材,这个过程会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和历史发展等,具备一定的思维和观察力,然而他们的判断力还没真正成熟。这就需要高中历史知识的深入发展,适度运用史学理论,加深学生对历史相关人文精神方面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康审美观的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确立、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高中生通过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学习,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明,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识,并且结合唯物观点,在历史学习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其次,史学理论渗透于历史教学的可行性。第一,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通过聆听德高望重的专家结合史学理论和历史知识讲解教材知识,帮助高中生走出历史困境。第二,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完善。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为史学理论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第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优化。评价直接与教师“教”和学生“学”有很大关系。新课改之后,历史课程改革改进了历史教育测量和评价体系,这为高中历史教学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史学理论渗透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的师范学校历史教学问题。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专科生,其时代差距,没有系统学习过史学理论知识,其学校开设史学理论知识不充足,导致历史教师本身专业知识不扎实。第二,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过度关注“三维目标”等,对过程与方法重视少,对一些史论结合的方法理解不深,这直接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史学理论学术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史学理论学习好,不仅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学科水平、专业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高中历史教师在传授课堂上带有学生个体倾向性过激和错误的认识,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和史料之间需要史学理论进行“无声”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史料。但是高中历史教师缺少史料分析能力,不能很好地运用史学理论解读史料知识。还有的历史教师很少自觉学习史学理论知识,没有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和专业理论,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史学理论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三、优化史学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第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史学理论教学环境。历史教师需要改变只注重史实的观念,要完善史实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获得相关史学观点,引导学生根据“新材料、新情境”结合史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的一些历史方法。 

第二,明确历史教材里史学理论的含义。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历史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判断以及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结合相关参考教材,努力找寻教材中史学理论的含义,进行准确分析。比如:从不同史观来分析。 

第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史学理论修养,将史学理论渗透到历史课堂。历史教师要善于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归纳一些规律性的历史结论,真正实现教学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历史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素质,帮助广大学生面对新的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加强业务学习拓展专业知识;一方面学会用史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 

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历史教科书有一系列的历史叙述,它简略地有选择地呈现了历史事实,依照历史本身的因果发展逻辑加以表述。历史事实和历史研究的理性成果构成了教科书的主体,形成了一个史料与理论的结合体。但教科书对历史及其历史研究的呈现,毕竟只是提供了一个历史学习的文本,它不完全是依照学习认知规律来编排的。因而如何有效地认知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还须从人的认知与思维规律来整理教科书这一历史学习的文本。

一、理论依据

就历史认知的思维规律来说,首先我们面对的是基本史实,思维的目标基本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者要尽可能连贯、细致而准确地将历史事实梳理清楚,抓住历史事实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其次我们面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等理性的认知对象,思维的目标基本上属于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要以历史事实的辨认为基础,展开多角度深层次且又忠于历史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建立起历史的因果本质关系,形成历史的理性思维。这一程序性知识从历史学科的特征来看,是在历史阐述中表现出来的,因而可以认为是一种阐述性知识。

由于前两个方面主要还是面对教材,是教材内部的思维关系,是史料与理论的关系,就历史认知而言,这两个方面主要还是两类知识的习得和转化,学习者还需要将两类知识加以提取并在新情境下运用。因此我们的学习还有第三个目标:将教材上的两类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历史思维。它需要通过历史思维的测量来实现。这一测量包括历史事实的辨认程度、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理解评价程度、历史材料的处理水平以及认识历史现象的理性深度与广度。这一测量其实就是一种知识迁移。通过知识迁移逐步获得历史智慧和历史思维能力。

本着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历史学习应在遵循认知规律与历史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对教科书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两大类知识进行结构性重组,使学习者根据认知结构的重组线索来提取知识;根据历史阐述的文本来获得并丰富历史认识;再根据新情境中的练习来掌握历史。

二、对历史教材的灵活处理――重组

历史教材是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研究成果有选择的叙述,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重组教材是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历史学习文本,它既要符合历史规律,又要遵循认知规律。依据我们对历史学习的本体性思考,教材重组后的历史学习文本可以由三大模块构成。

1、知识陈述。它将教科书中的基本史实整理成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它由知识体系概述和知识序列两部分构成。前者重在整体把握,勾勒本节教材的主要知识,并注重前后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框架。学习者可以借此感知学习目标,并激活原有知识。后者重在条块梳理,通过编码和编码后的信息提取,概括历史事实。它对于学习者整合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周到而合理地概括历史知识、体会这种学习方法都有启发意义。

2、知识阐述。它将教科书中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包括小字部分的重要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既帮助学习者理解理性的历史,又构建有联系的知识整体。此外,它还将尽可能地把教科书中的思考题纳入阐述的视野。它是包括知识、理论和方法在内的一个整体,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探询,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它在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与可接受性的同时注意到了适当的拓宽与加深。

知识阐述表达着历史认识,蕴涵着历史运动的规则,反映着某种认知加工的方法。因此,它实际上是程序性知识的两个亚类――智慧和认知策略。知识阐述同时还是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集中解决的阵地。所以“知识阐述”是重组教材的中心环节,是历史学习文本的中心板块。它对于学习者深入领会历史事实、培育历史思维能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即启发的作用和策略性的作用。

3、知识迁移。它重在创设情境,测量学习者对两类知识的提取与运用能力。它既注重所学基本知识,又包含较深层次的理性知识。从测量的题型来看,可以由选择、材料处理和问答构成。教材的史料要尽可能纳入其中,并援引教材以外的一些史料来进行组合。问答则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部分的历史学习文本将反映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结果。陈述性知识通过变式来巩固,阐述性知识通过史料的考察和判断、通过问题的阐释来理解并进一步向着智慧转化,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历史知识、理论和方法。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样“辅助材料”,是我们一级一级向上走的“扶手”,但有时为了少摔跤,走得更稳、快一些,有必要重组教材,让教师们改变教学方法,孩子们改变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课程与教学论》韩清林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