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

通讯工程论文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通讯网络工程发展至今,一直都属于垄断企业,这使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意识很差,建设成本不断增加。所以,在进行网络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在一开始的设计过程中就保证网络图的高质量,将时间、资源使用和成本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举个简单的例子,移动的通讯理念逐渐的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重视了质量、资源和时间之间的平衡,使得负担减少,并且使其处于领先地位。

1、优化工程进度

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通信工程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优化时间对于工程施工的积极作用。不管通讯网络工程的针对性多强,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认真绘制网络图、精确计算时间参数来确定施工的重点,并体现出各个施工步骤的通讯网络工程建设探讨时间范围,并深入探究实际施工进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管理工作者要对施工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并认清矛盾所在位置,这样才能科学的安排施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时间优化具体是指在具备人、财、物等资源的条件下,以此来获取最短的施工时间保证企业的效益,发挥投资效果,显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同样必需“向关键线路要时间”。

2、优化资源

为了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在建设期间树立高度的成本控制意识,而将这一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需要对施工期间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高效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网络通讯工程所需要的资源是很多的,如人力、物力、设备、投入等。并且,工作人员还要认识到,高效分配建设资源是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不能仅仅在设计阶段开展这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高效的利用各种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施工期间做好这一工作,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就会发现,仅资源消耗量的降低就节约了一大笔成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资源供应不充足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这一问题必须尽早预防,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网络通讯工程有很强的时效性,工期的耽搁可能会使企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上报,这样才能在深入分析后及时制定高效的解决方案。建设通讯网络工程期间所使用的各种资源,都必须保证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

3、优化成本

现今,在建设通讯网络工程时,可选择的成本优化方式多种多样,可是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状况和探测结果选择最适宜的方案,然后确定施工的关键点,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程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工,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通常情况下,若间接费用所减少的数额和直接费用增加的数额相同,就一定可以按时竣工,即使无法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也能大大缩短建设周期。

二、结束语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1我国移动通讯工程项目主要特征分析

从实际发展来看,移动通讯工程项目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这一市场为买方市场,运营商在可选择的范围程度较大,而为了能够对设备兼容以及网络调整稳定,经常会选择两三家设备商作为设备的供应商,并形成长久合作关系。再者就是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相对较高,主要就是新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一项目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在网络发生瘫痪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大损失。还有就是这一项目所涉及的面比较广等特征。

1.2我国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模块分析

对移动通讯的工程现场管理的模块来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最为主要的就是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模块。成本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的的一个模块。而进度管理模块就是对工程现场的不可控因素进行专人负责并分析跟踪,然后将相应的处理措施制定好,这样就能够将这一工程的延期最大化的减少。再者就是质量的管理模块,也就是完善的有效工程现场网络指标检测的体系和自查制度,对故障的排除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最后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参与调动工程充分的将专长得到发挥,使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设计探究

2.1可视化设计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分析

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进行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要能顾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些原则当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伸缩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其中的实用性原则主要就是要能够使得系统的开发是比较实用,系统的设计尽量简单化,能够轻松的实现人机交互。在通用性原则方面主要就是在能够完成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基础上能在同类现场管理中可以使用。完整性原则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的现场管理要能够完整进行,不能对其中的数据信息有遗漏,要确保形成完整的链条。

2.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具体功能设计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可视化的功能是多样性的,所以设计过程中也要逐次的进行。首先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数据子系统的功能设计,这一功能是通过数据管理模块以及编辑模块所构成,前者是对数据的分类以及查询等进行功能的实现,后者则是对数据图形和影响数据的功能实现。另外,在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质量管理模块主要分为施工工序年的质量控制子模块以及材料控制子模块和人员控制子模块、施工质量控制子模块这几个管理的模块。这几个模块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材料控制子模块,其主要是对施工管理中的成品以及半成品等进行的抽样和跟踪式的管理。除此之外,在管理子系统当中还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子系统以及进度管理子系统。前者主要是完成参加项目人员的培训以及管理和考勤的,而后者则又能够分为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以及速度计划子模块和实际进度子模块,它们也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在进度计划子模块方面,其主要能够输入合同项目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开展信息,以及工程的完成日期和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等。在管理系统当中还有着成本管理这一模块以及安全管理的模块,重点对安全管理模块加以说明,在这一模块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设计模块。首先就是安全管理记录子模块和安全制度子模块,对这两个模块而对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前者能够有效的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日常管理和四项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而厚泽可以对个人的安全保障同时来建立合法安全项目法人的管理机构,将安全作为指导思想来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从而来实现登录以及删除等方面的功能。而在GIS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模块构成,也就是图形的浏览模块,以及双向查询模块和图形的编辑模块。其中的图形浏览模块主要是通过3个子模块所构成,在图形上能够显示工程的进度以及动态的三维图形,也能够显示实体工程当中的总体平面布置图以及散点图和直方图。而双向查询这一模块则能进行实时的查询和图形对应的现场工程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实现三位平面的布置图查询功能。

3结语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通讯员的特点铁路企业由于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通讯员大多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专业性比较强,工作比较忙。他们的文化水平与过去的通讯员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新知识也有着强烈的追求愿望。基层一线的工作、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豪爽的性格特点。他们参加新闻培训积极性都很高,恨不得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把新闻采写知识全学完、学会,今天参加了新闻培训,明天就想在报纸上发表作品。鉴于通讯员以上的特点,我们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应当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要挤去水分――讲“干货”新闻专业有《新闻理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等20多门课程,大学里也要学好几年。因此,对于培训时间相对较短的基层通讯员来说,我们就要选择他们最需要、最重要的内容来讲。《内蒙古铁道》报社对通讯员的培训,采取把新闻理论分成采访、消息、通讯、言论、摄影等10余个专题分块进行讲解的方法,把新闻理论与实际采写相结合,通过培训使学员知道了什么是新闻、怎样寻找新闻、在采写新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提高通讯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讲解要通俗化新闻理论是丰富的、深奥的。对通讯员的培训应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用具体的、通俗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抽象的理念。《铁路新闻教程》中对新闻价值的定义表述为:“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在社会上的传播价值,也是新闻取舍和衡量的标准。”这一定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培训通讯员的过程中,我们把它表述为“新闻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讲课的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文章穿插了采写过程中活生生的事例,加深了通讯员对新闻理论的理解,使学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学习和作品分析要结合在对通讯员的培训过程中,除了要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新闻学深奥的理论外,还要与分析作品结合起来,以加深他们对新闻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讲解通讯写作课时,讲课的老师结合具体的作品给学员讲什么是通讯?怎样挖掘、提炼主题?通讯和消息有哪些区别?并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加深了通讯员对通讯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除分析文章以理解新闻学理论外,我们还组织通讯员分析自己的作品存在着什么问题,通过认真比较来查找差距,提高了学员新闻写作水平。

理论学习和实践要结合人类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提高。这一规律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也同样适用。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并丰富理论、完善理论。特别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标题的制作实践性很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一周的新闻理论课后,我们让通讯员回到各自的单位进行采访,让他们将所学的新闻理论融化到实际采写中。再由辅导老师带领他们深入基层站段进行采访,组织学员对采写的稿件进行分析、修改,通过具体的实践,使通讯员体会到新闻写作的技巧,增强了搞好新闻写作的信心。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贸快讯 教育 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68-02

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融洽师生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常州纺院经贸系于2011年4月12日创办了《经贸快讯》(以下简称《快讯》)作为学生宣传工作的新举措。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现已成功出炉102期(含12期特刊)。

一、秉承一个理念,学生工作出新招

秉承一个理念,即“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是人本思想在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心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时了解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依托两支队伍,师生共管促发展

《快讯》出版发行主要依托两支队伍来完成,一是依托系学工办辅导员队伍,二是依托学生干部队伍,包括系团总支编辑部和公寓管理委员会两大部门。老师学生共同负责,齐抓共管,避免了“单打独斗”,有利于保障其内容和质量,使其不断适应学生工作新形势、新需要。

三、围绕版块,内容丰富有看点

《快讯》主要由年级通报、违纪通告、党团建设、心聆驿站、一周要闻、阳光助学、就业创业指导、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等基本版块组成,涵盖了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此外,还会增设特刊,如十特刊、迎新特刊、经济节特刊等,增强吸引力、聚集力。

四、发挥三大优势,架起师生连心桥

《快讯》作为我系师生交流的纽带、信息沟通的桥梁、展示系部风采的平台,具有三大优势。

(一)时效性强

每周出版一期,内容为上周已经开展或本周即将开展的工作或活动,其高频率的出版周期,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及时和有效。

(二)覆盖面广

发放终端有2个,即宿舍和办公楼。公寓管理委员会的“快讯使者”每周二前发至老师和学生手中。

(三)推广性强

《快讯》目前采用的是最简单的word办公软件,简单易学;采用A3纸正反面印制,共设4个版面,成本低;从策划、组稿、编辑到印刷发行,耗费时间精力短,所以值得推广。

五、完善四个机制,工作实效得提高

为保证《快讯》的出版质量,系部着力完善了四个运作机制。

(一)组织机构机制

《快讯》是在经贸系党总支的领导下,由系团总支学生会牵头,系团总支书记和专门负责宣传工作的老师担任总编,系团总支编辑部部长担任执行编辑,系学工办各老师作为编委向总编和编辑部供稿,快讯发行处单独由系公寓管理委员会负责。

(二)流程机制

制定流程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快讯》每周保质保量按期出版,这主要通过主编和执行主编的督促来实现。周五前组稿,周六、日排版,周一审核,周二出版发行。每一期流程贯彻时间和版面风格的统一和规范可以完全由主编设计和掌控。

(三)激励考核机制

学期末对录用的稿件给予物质奖励,并根据学生干部的表现,评选出“社会工作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四)实时反馈机制

系部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发放调查问卷,听取和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版面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更适合读者的口味。

六、实现五大效能,服务育人有成效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快讯》已成为经贸系的舆论宣传中心,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系部安定团结大局、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具体来说,实现了五大效能。

(一)思想引领,助推学生成长

作为经贸系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快讯》“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经贸系的广大师生,以报道系部的新闻为主,并围绕学校、系部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能广泛的传播舆论,深刻的影响全系师生的思想情绪。它的导向作用比其他报纸或宣传媒介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这是其他报纸或宣传媒介所不能代替的。《快讯》可以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宣传系部服务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工作理念,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全系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引导全系师生共同创造出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信息覆盖,沟通师生心灵

对500名大一大二学生、34名班主任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7%学生在看经贸快讯,班主任则达到了100%。其中,每期都看的学生达到了74%,经常看的占16%,偶尔看的占7%,从来不看的占3%;而所有的班主任每期都会关注它,基本实现了信息全覆盖。《快讯》作为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及时传达学校、系部的各类通知和要求,组织引导舆论,推动和指导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解答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学习、成才、入党、就业、恋爱、交友等现实问题,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成才之路。此外,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意见、呼声和要求,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加强了师生的思想情感联络,也增加系部工作的透明度。

(三)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激励、引导身边的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挖掘一些优秀的典型,如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见义勇为的大学生、优秀学生党员……一个个身边的先进人物跃然纸上。通过《快讯》,一批优秀学生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们思想和行动的闪光点被更多的人所感受,潜移默化,有利于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

(四)舆论监督,规范学生行为

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前提下,《快讯》还通过违纪通告、年级通报等形式,公布违纪、旷课的学生和日常管理中表现较差的班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督促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调查问卷显示:82%的学生认为在《经贸快讯》上刊登违纪情况及早晚自习排名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效果较好。

(五)拓展平台,培养学生能力

《快讯》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设计策划、组稿选稿、编辑排版、刊印发放等几项工作,完善一些还需要投广告拉赞助、对外交流合作等能力。这为学生干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舞台,培养了学生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组织、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对他们以后在择业和就业方面会起着导向性作用,甚至受用终身。

《经贸快讯》犹如“润物细无声”的和风细雨,迈出了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新步伐,它渗透读者心田的方面之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真正实现了“快讯小天地,教育大平台”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杨中.浅论高校校报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正能量[J].新闻知识,2013(7).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关领域跟踪和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能够成为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工程师;

2 硬件工程师;

3 项目经理;

4 网络工程师;

5 无线通信工程师;

6 技术支持工程师;

7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8 射频工程师。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即时通讯;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

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是培养口语能力,学生在英语应用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网络时代,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是改善英语口语教学的一条新途径。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笔者拟讨论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特点、工作记忆和levelt的言语输出模式,然后分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头会话交流内在认知机制,据此提出假设,并初步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研究框架。这种探讨将使我们有可能预测出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英语学习者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受益最大、英语口语水平提高最快,并对其中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即时通讯概念及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特点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讯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常用的即时通讯有gtalk, qq, msn, skype, icq, aim等。对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发现,在线沟通交流的环境下,学生参与交谈互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比面对面交谈的环境,学生第二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增加了。(2)学生参与交谈的积极性提高了。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在线交谈,甚至比平时积极参与课堂交际和讨论活动的学生还要活跃。(3)对目标语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与传统课堂相比,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 不受面对面讨论必须轮流进行的限制。首先,在多人互联网即时通讯中,不提交发言,对方是看不到的,这就好比在同一个讨论小组中,所有的人都同时对你说话。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是不利的,但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却是现实可行的。学生无需等待,这样就比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在45~50分钟轻松愉快的在线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提交几十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并非罕见。其次,即时通讯课上,学生只有提交发言,才会被认为在线。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可以不必发言,只是被动地听,也被认为参与了讨论。在网络环境下,不参与就等于不在线。如果有学生一连几分钟都没有参与讨论,同组同学通常会询问他是否在线。再次,有趣的差别是对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要求不同。在课堂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大量交际策略达到交流目的。即使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说英语,学生一旦理解对方的意图,总会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话题,而不是帮助对方找到表达意图的恰当语句。即时通讯却可以促进学生使用英语达成交流,如验证自己对生词意义的猜测,运用还没掌握的句式等等,而不用其他的辅助方式。又次,网络聊天对语言使用的这种要求,势必使学生更能注意谈话时的语言错误,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句法加工,并注意到自己语言知识的不足之处。最后,被放缓了的谈话过程以及即时通讯的非暂时性确保了讨论的顺利进行。从工作记忆角度看,在线聊天的这几大特点可以减轻面对面实时交谈时通常所需承受的记忆负荷。对话各方可以反复阅读对方的发言,除了减慢交谈速度外,还可以加强记忆。记忆负荷减轻了,对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利。交流速度放缓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在开口说话之前有短暂的考虑时间。学生有时间对英语口语表达的任务提前考虑,因此,表达起来就更加流畅,说出或写出的英语句法更加复杂。

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式与工作记忆

根据levelt(1995)的言语产生模式,话语始于非语言的特定交流意图,levelt称之为概念形成器。在言语产生过程中,概念形成器的作用是决定将要说出口的话语的语义内容。概念形成器在话语被说出口前生成与之对应的信息(意图或概念)。这些信息被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并被存入构成器。构成器挑选出最能精确代表每个语义模块的语义内容(话语前语汇)。这些话语前语汇包括构成句法的必要信息,并通过所谓的语法编码生成话语的表层结构。构成器的另一个作用是为选好的语汇挑选合适的语音语义并设计好要说的话语。然而,在这些信息进入发音器引起发音肌肉运动并说出话语之前,会被某种内部机制监控。在这种内部反馈环路中,发音方案会被储存在工作记忆的发音缓存区。因此,言语产生是个分阶段、模块化、累加式运行的过程。

引入工作记忆理论的相关概念和测量技巧讨论levelt言语产生模型有两大益处。首先,能更深入地了解话语加工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其次,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哪些学生会从什么指导方式中获益更多,就可以据此给课程制定者更好的建议。其次,语言即时通讯的两大特点会影响工作记忆:(1)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互动交谈的速度比面对面交谈时要慢。人们打字的速度不可能像说话那样快,因此,加工言语所要求的速度降低了。更准确地说,在特定时间内,交谈者需要描述、理解或回答的言语在数量上减少了。(2)互联网即时通讯不像口语表达那样稍纵即逝。在线交流时,交谈者可以重新浏览谈话记录,以便理清思路。

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分析,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练习第二语言,有可能使一些言语产生过程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可以放慢讨论速度,使学生有机会重复浏览先前论述过的内容,再现记忆中的痕迹,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面对面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的这一特点,意味着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将会从中受益。因为此时虽然对言语加工的要求降低了,但交流的任务和相互作用与面对面交谈并无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这一假设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通过使用英语进行互联网即时通讯,是否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2)英语即时通讯与面对面英语交谈相比,在聊天室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对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更为有利?(3)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是否可以根据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有效预测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口语水平可能提高的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英语口语达到同等发展水平,并且实验组的英语口语水平会提高更快。可能的原因是,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从而促使学生尤其是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及朱毅恒(2009)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笔者设计了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主要包括实验前测试和实验后准测试,旨在验证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能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真实性。在本设计中,由同一英语外教承担两个小组的教学任务。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自笔者所教的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每班各20人。实验研究按照口语课课程表进行。实验组在联网微机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即时通讯课。控制组在本班教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实验持续一个学期(20周),两个小组各上口语课60课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也就是说,即时通讯课和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及讨论的问题相同。学期第一周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实验前口语测试;学期最后一周进行试验后测试。

进行实验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教师难以给予所有学生等同的指导,或者说教师很难对所有学生施加相同影响。为了确保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等同的辅导,参与实验的两个小组在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上完全相同。实验组即时通讯课和控制组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完全相同,且安排在同一天。实验组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使教师能同时阅读并参与最多5个讨论小组的活动。在小规模试验阶段,每个讨论小组安排4~6名学生。如果小组成员过多,组内成员的积极参与会使屏幕窗口文字滚动过快,致使学生难以跟上速度,影响对话互动进程。控制组也采用相同的活动小组安排。在实际操作时,指导教师直接从即时通讯工具界面打印出活动任务要求,用于对控制组进行课堂口语课指导。实验组在线时指定的任务包括角色扮演、文章或影片讨论及其他交互活动。前两次的即时通讯课在学校的联网微机室进行。学生有机会充分熟悉即时通讯工具,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初始培训阶段过后,一部分学生可不必来学校联网微机室。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校园其他的联网微机上参与即时通讯互动活动。事实上,教师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点上网。这样做,是为在指定的上课时间使互联网即时通讯真正成为同学之间唯一的英语交流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微机室上课的学生每次最多不超过5个。在可容纳30人的联网微机室内,绝大部分时间在线上课的学生应保持在3人以下。这种在不同地点上课的安排对实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它体现出本研究与其他有关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研究或二语习得研究有显著的不同。

为了验证假设,应进行实验前测,将前测得分作为协变量,反映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的口语水平。前测成绩分析将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前测英语口语水平的差异情况,如果不相上下则可以看作水平相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行实验后测。levelt言语产生模式的言语产生过程表明,无论是语音还是文字形式的言语表达,都能促进并发展同样的认知机制。仅凭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型理论,符合逻辑的推理应是:控制组和实验组口语水平提升的程度应该是等同的。检验也用来验证这一假设。实验结束后,教师对两组学生实验后测成绩进行分析,以证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前后测之间的训练中英语口语水平是否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后测的平均得分是否高于控制组的后测平均得分。分析结果用于证明互联网即时通讯能否为学生提供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很难提供的某种特有的有利条件。

为了验证假说,可进一步检验口语水平得分和非词重复得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口语水平得分和单项测试工作记忆题型的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将表明控制组二者的相关性是否比实验组的相关性要高。这会进一步表明,在控制组中,较其他学生而言,工作记忆能力(在实验测试中具体体现在对语言的短期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会处于不利地位,在实验组中,这一情况有无明显表现。这些研究结果将会显示,对那些在语音回路中保持词汇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即时通讯环境是否会更为有利。

笔者根据对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的特点、levelt言语输出模式、工作记忆、英语口头会话交流活动内在认知机制的分析,认为应用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具有可行性。据此提出假设,即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并设计了验证假设的实验框架。应该指出,这绝非意味着完全脱离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就可以迅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如果把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假想成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唯一的途径,就很有可能把相当一部分学生置于不利之地。有些学生将把学习说英语视为巨大困难,存在逃避心理。对他们而言,互联网即时通讯课程能帮助他们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warschauer m. comparing face-to-face and electronic discuss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calico journal,1996,13(2):7-26.

[2]kern r.restructur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networked computers:effects on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9(4):457-476.

[3] chun d m. 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j].system,1994,22(1):17-31.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管理,则需要依据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各部分的物质要素进行正确分配,力求各种物质要素得到最良好的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某些物质要素进行必要的改变,依据电脑电子通讯讯息、技术建设的工作的进度及安全要求来完成整个电脑讯息、技术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遍及,社会各行业对电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是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有利于各种工程工程的管理,也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另外电脑电子讯息、管理还可以对各种工程讯息、进行快捷的存档、获取、交流和处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讯息、技术时需要有效地利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发挥电子讯息、技术的最大作用,依据不同工程的管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动态改变,使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信息保护工作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记笔记的方式来开展,这种传统的讯息记录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特长,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手工记录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复杂的讯息保护。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让讯息记录更加快捷方便,其是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快速传送,最大限度降手工抄写的部分,能够更好的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而且还能够对相关讯息进行更好的存储与管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特长能够弥补传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讯息保护部分的不足。

1.2工程管理计算

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这类精算必须要最大限度保障其精确性才能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本身的计算精确性就非常高,能够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率,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其计算上的特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3工程规划

整个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工程规划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其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更加规范。但是这样的工程建设必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为了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规划,从而实施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中对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工程规划更加有效率,保障工程规划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脑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质要素共享,借助更多先进的经验,对当前工程管理实施更好的规划。

1.4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竞争的激烈程度毋庸置疑。如果企业想要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工程管理而言,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现代化的软件和工具,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批量操作的技能,可以很方便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现代的建筑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必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

1.5提高管理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很多软件和工具设计上都很简洁和人性化。软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相比于人工,机器可以批量操作,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人类。得益于这些优点,当今很多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合理的而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可以提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处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2.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若要在工程管理中更好的成长与使用,必须要配置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讲解电脑电子讯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将工程管理学识与技能充分把握,才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要更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要善于学习,加强实践,从而更好的保障技术上的创新。

2.2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3、结语

目前,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学习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张禹峤.黑龙江科学.2014(03)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一、落实责任,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强化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考核,公司下发了《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党建绩效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强化了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完善了新闻宣传报道制度和宣传纪律,进一步明确了新闻稿件审核外发流程,规范了稿件审核流程。同时,加强基层稿件的考核力度,明确了各党支部书记作为本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规定了各党支部新闻宣传稿件任务。按照《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的要求和规定,每月对各支部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在党支部书记例会上通报投稿、上稿、外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支部评优的重要标准,把新闻宣传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宣传载体作用。

公司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和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编印和播发新闻动态、先模人物和相关文件精神,实现了把成果宣传和经验宣传的有机结合。围绕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制作了《“双危”辨识8+6管理程序》、《安全就是效益》等7部安全宣传视频,成为员工了解公司安全管理的“桥梁”和公司宣传的“靓丽”名片。同时,公司把锻炼通讯员队伍作为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年初及时调整通讯员队伍,把一批热爱新闻工作、采写能力强的人员吸收到通讯员队伍之中,规范了队伍建设。通过开展通讯员培训、兴趣小组、举办座谈交流会、组织专题采访等活动,有效提升了通讯员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舆论引导,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公司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大宣传力度,在稿件的深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在宣传报道新举措、新成果、新动向、新发展、新亮点上下功夫,不断推出“好作品”、“好声音”,并体现了“三个亮点”。

1、突出文化亮点抓特色。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着力宣传“心?Xin”文化品牌、“五精”管理样板矿和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撰写了《过程精细控制深化提升、调整产品结构做强做优》、《心本管理推动安全文化落地》等稿件,系统介绍了公司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和“挽手贴心”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先后在《中国煤炭报》、《中国能源报》等刊发。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管理,则需要依据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各部分的物质要素进行正确分配,力求各种物质要素得到最良好的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某些物质要素进行必要的改变,依据电脑电子通讯讯息、技术建设的工作的进度及安全要求来完成整个电脑讯息、技术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遍及,社会各行业对电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是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有利于各种工程工程的管理,也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另外电脑电子讯息、管理还可以对各种工程讯息、进行快捷的存档、获取、交流和处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讯息、技术时需要有效地利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发挥电子讯息、技术的最大作用,依据不同工程的管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动态改变,使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信息保护工作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记笔记的方式来开展,这种传统的讯息记录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特长,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手工记录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复杂的讯息保护。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让讯息记录更加快捷方便,其是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快速传送,最大限度降手工抄写的部分,能够更好的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而且还能够对相关讯息进行更好的存储与管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特长能够弥补传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讯息保护部分的不足。

1.2工程管理计算

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这类精算必须要最大限度保障其精确性才能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本身的计算精确性就非常高,能够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率,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其计算上的特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3工程规划

整个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工程规划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其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更加规范。但是这样的工程建设必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为了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规划,从而实施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中对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工程规划更加有效率,保障工程规划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脑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质要素共享,借助更多先进的经验,对当前工程管理实施更好的规划。

1.4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竞争的激烈程度毋庸置疑。如果企业想要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工程管理而言,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现代化的软件和工具,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批量操作的技能,可以很方便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现代的建筑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必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

1.5提高管理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很多软件和工具设计上都很简洁和人性化。软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相比于人工,机器可以批量操作,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人类。得益于这些优点,当今很多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合理的而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可以提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处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2.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若要在工程管理中更好的成长与使用,必须要配置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讲解电脑电子讯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将工程管理学识与技能充分把握,才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要更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要善于学习,加强实践,从而更好的保障技术上的创新。

2.2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3、结语

目前,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学习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作者:韦仕正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张禹峤.黑龙江科学.2014(03)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当前论文多作者署名两种形式

(一)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署名形式较早见于国外,目前我国多出现在医学、理工科类期刊中,国内期刊65.28%标注了通讯作者,国外医学期刊59.90%标注了通讯作者。当前,体育科技期刊还未见此种署名形式。此类署名形式实际上是出于编辑工作需要,针对一些流动研究人员,为了稿件修改与咨询,便于编辑同作者联系而设立的署名形式。在论文的最后或首页的脚注处写出通讯作者,标明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通讯作者能够全面处理投稿工作,熟悉科研程序,掌握数据资料,可以承担答复期刊编辑部审稿意见,又叫责任作者。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就是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他的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在论文署集体或单位名时,为了便于学术期刊联系工作和明确责任,期刊要求标注出通讯作者。

(二)共同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源于国外学术期刊,并且多出现在医学期刊中。期刊中除了采用“共同第一作者”的称谓,还在作者的姓名右上角使用符号来标注,说明标有符号的作者“对该研究工作的贡献是同等的”。此类署名形式出现在医学期刊中,这与医学这一领域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复杂、队伍庞大,作出贡献者较多,因此,共同第一作者的署名是对作出同等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尊重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于体育领域,根据目前的投稿状况来看,还没有投稿作者提出在文中标注“共同第一作者”的要求。

二、多作者署名的利与弊

(一)多作者署名的正面作用。无论是通讯作者,还是共同第一作者;无论是科研评价体系所致,还是编辑工作之需,多作者署名都是对作出同等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的著作权的维护与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对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保障,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一种激励。在国内,凡发表在SCI所收录的期刊,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都可另外享受高额物质奖励。现在的大型科研课题往往由多人共同申报,共同完成,贡献上有时的确难分伯仲。在这种情况下,论文署名中出现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署名共同责任者可以加强同行之间或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

(二)多作者署名的弊端。(1)多作者署名使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工作复杂化,作者索引工作增加,使读者查阅科技资料增加困难。(2)通过拉关系署名,助长科研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败坏学风。(3)只要工作沾点边就要署名,助长了科研工作的平均主义,影响真正作者的积极性。(4)署知名学者名或上级领导名,为了在审稿时获得特殊照顾。

(一)编辑部有义务提醒作者正视自己的署名权。署名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编辑部应提醒作者:正视自己的权利,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署名权,但同时不能侵犯其他作者的署名权。因此,编辑部在署名问题上应加强责任心,发挥督导的作用,防止假冒他人署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发生,也有利于保护知名学者的声誉。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1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

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今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串口通讯,PDA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

 

1引言

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以其轻便、廉价、功能强大、便于野外作业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测绘界人士的青睐。在某些领域有逐渐替代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趋势。基于PDA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测绘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已经开发成功的掌上型测绘系统中,大多数是基于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之所以能在嵌入式系统市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与其自身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相似性是分不开的。未来,将PDA用于常规的测量中,实现内、外业一体化、自动化是提高测量效率的必然趋势。

2嵌入式系统研究

2.1 嵌入式系统

根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即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设备、机器和车间运行的装置。一般而言,整个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分成四部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如图1所示。

图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及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1]。嵌入式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架构上以嵌入式处理器为中心,配置存储器、I/O设备、通信模块等必要的外设;软件部分以软件开发平台为核心,向上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向下屏蔽具体硬件特性的板级支持包(BSP)。嵌入式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紧密配合,协调工作,共同完成系统预定的功能。从软件方面讲,嵌入式系统使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目前广泛使用的RTOS有EPOC、Palm、Windows CE、嵌入式linux等。

与其竞争对手相比,Windows CE功能更为强大,尤其是在多媒体应用方面。Windows CE是微软开发的以组件为基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专门用于手持设备和信息家电。它的模块化设计方式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开发产品来自己设计系统。此系统与Windows OS极为相似,尤其是在GUI(即图形用户接口)方面,熟悉Windows OS的用户掌握Windows CE很容易。目前,使用Windows CE的掌上电脑除微软的Handheld PC外,还有CASIO、惠普、NEC和三星等厂家生产的手持设备。

2.2嵌入式开发研究

2.2.1 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

嵌入式应用软件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例如:旅游、餐饮、娱乐及本文提到的测绘等),基于某一固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用来达到用户预期目标的计算机软件。本文提到的硬件平台指的是掌上电脑HP iPAQ hx2100,软件平台即HP内置的WinCE操作系统,全站仪可以认为是嵌入式设备。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开发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2.2.2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分析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一个资源受限的系统,因此直接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编写软件比较困难,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免费论文参考网。目前一般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在PC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交叉编译环境(即常见的模拟器)部署成目标平台上可以运行的可执行文件,最后再下载到目标平台上的特定位置上安装运行。免费论文参考网。

需要交叉开发环境(CrossDevelopment Environment)的支持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时的一个显著特点,交叉开发环境是指编译、链接和调试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它与运行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有所不同,通常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如图3所示。

RS232/USB链路

图3 交叉开发环境

宿主机(Host)是一台通用计算机(如PC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它通过串口或者USB接口与目标机通信。宿主机的软硬件资源比较丰富,不但包括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而且还有各种各样优秀的开发工具(Microsoft的Embedded Visual C++或本文提到的VS.NET2005等),能够大大提高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效率。目标机(即本文提到的HP PDA)可以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实际运行环境,也可以是能够替代实际运行环境的仿真系统,但软硬件资源通常都比较有限。

3 开发环境与通讯方式选择

3.1 开发环境

目前,基于PDA的嵌入式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EVC4.0开发WinCE应用程序,另一种方式是基于VS.NET的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开发。前者安装过程和环境配置比较复杂,主要是补丁和汉化包较多,在开发WinCE应用程序之初,用户往往因为软件安装不够齐全或环境配置不当等原因,造成开发环境无法正常使用。而后者可以避免前者的缺点,应用于开发比较方便。

Visual Studio.NET是.NET平台下最为强大的开发工具(目前最高版本为Visual Studio.NET2005),无论是软件服务商,还是企业应用程序的部署与,Visual Studio.NET都可以提供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4]。Visual Studio.NET提供了包括设计、编码、编译调试、数据库联接操作等基本功能和基于开放架构的服务器组件开发平台、企业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重新工具以及性能评测报告等高级功能。随着微软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的推出,在其上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有着EVT(包括EVB和EVC)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主要用到的是.NET平台下的智能设备应用开发。免费论文参考网。

3.2通讯方式选择

目前最常见的硬件之间的数据通讯有串口通讯和USB通讯两种方式,而USB通讯常常涉及到驱动问题,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样串口通信常常成为首选的通讯方式,可以设计相应的串口通信程序,完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任务。

大多数计算机应用系统与数据设备之间通讯只需使用3到5根信号线即可工作。这时,除了TXD、RXD以外,还需使用RTS、CTS、DCD、DTR、DSR等信号线[2]。(当然,在程序中也需要对相应的信号线进行设置。)

图4 发送数据TXD(2号引脚)与接收数据RXD(3号引脚)跳线

采用以上接法,在设计程序时,直接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就可以了,不需要对信号线的状态进行判断或设置。

4 HP PDA与尼康全站仪双向通讯程序实现

4.1 PDA与全站仪通讯协议分析

为了实现PDA控制全站仪、实时的全站仪测量数据上传/下载,必须在PDA与全站仪间实现双工数据通讯。本文以Nikon DTM-352全站仪为例介绍双向通讯问题。凡涉及到通讯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通讯协议,表1为Nikon全站仪通讯协议格式[3]。

表1: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GSM移动通讯 网络优化 实现途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作为网络运营商,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网络质量的高低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众多网络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现阶段,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扩展的阶段已经呈现出放缓的趋势,运营商往往更多的关注在网络优化和完善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质量的提高,这是赢得客户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对于GSM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研究,将会对于移动通讯运营商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研究背景

在最近的几年间,国内在GSM领域的发展速度迅速,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客户数量不断激增,这依然超出了专家的预测。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移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的规划不断实施,工程建设此起彼伏。迅速的增长,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工程上的重叠现象就会出现。现阶段的通讯网络呈现出速度快,周期短,用户量庞大的特点,但是网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技术使用,工程规划上都忽视了长期维护和网络优化的作用。由此导致现阶段的通讯网络质量不高,影响到工作运行的效率和水平。这就是现阶段通讯网路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二、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含义和分类

(一)通讯网络优化的含义

所谓的通讯网络优化是指对于正常运行中的通讯网络进行相关属性的调查,分析数据,采集参数,合理预测,找到那些影响到通讯质量的因素,再结合工程技术手段对此类问题进行一一解决,以实现提高通讯网络质量,获得最佳网路效率。

(二)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分类

无论是是何种通讯系统,对其展开优化都是必须的。对于移动通讯系统来说,其使用者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无线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可能出现的通讯问题比较多,由此展开特定的网络优化是很有必要的。移动通讯系统的优化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工程性质的优化过程,其主要是在系统运行之前和和扩容阶段完成的,其主要关注的是工程建设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设备使用上的试用性问题;其二就是维护性质的优化过程,其进行的过程是在系统运行中,主要关注的是因用户数量增加,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系统问题。除此之外,在实践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导致系统质量问题。但无论如何,其优化的过程将会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使得系统运行更加高效。

三、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策略

在一般情况下,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工程和维护过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往往和固定网络是千差万别的。其中最明显要表现在移动通讯网络的可变性上,因为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具有易变的特性,再加上大量的人工的调整,将会对于网络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网络优化的任务就是有效的找到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提高排查故障的能力。基于此理论,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因素,进行如下的策略:

(一)强化对于通讯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

所谓的网路监测,即对于全网的各个硬件,负荷性能的数据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降低其网络服务质量的故障要予以重视。争取问题处理在萌芽的状态之下。

(二)重视移动通讯参数的采集

参数采集,是网络优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观念是,网络优化要在系统运行的状态下,对其展开详细的调查。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就要重视在优化方案形成之前的准备工作,即对于设备的参数和属性进行全面了解,最好以此数据位基础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便后期的查询。其中采集的对象主要涉及到有线部分的中继数,无线部分的基站数量,切换模型等。

(三)实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

在优化的过程中,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也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其包括的项目种类繁多,涉及面积广泛。主要有:NSS和BSS系统的话务数据, 无线计数器的采样,日常统计报告, 无线电覆盖数据和拨打数据,用户的反馈信息等。在此环节,需要使用分析计数器的数值来分析计数器参数,这是优化网路运行质量的关键。由此,需要实现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是展开优化的基础想步骤。

(四)实时使用网路优化工具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通讯网络优化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增多。在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实时的使用网络优化的工具,以提高网络优化的整体效率。对于网络优化工具,可以分为两类:在硬件上表现为优化分析测试仪器,比如 信令分析仪、频谱仪、车载式路测工具等, 是采集数据的好工具。在软件部分的OM ,也为网络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五)建立健全网络预警预测机制

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网络优化预测模型,对于实施的方案做出实时的调整,以满足优化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涉及面积比较广泛,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在对于网络优化的理解之后,基于实践不断的做出调整和预测,实现网络优化是可能的。主要要做到:首先,强化对于通讯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其二,重视移动通讯参数的采集;其三,实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调整制度;其四,实时使用网路优化工具;其五,建立健全网络预警预测机制。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将会有利于网络优化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朱伟娟.基于GSM基站信息的移动台跟踪定位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2]石杨.基于GSM技术的MOTOVIP网络优化体系设计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0

[3]徐野.GSM无线网络优化平台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219-02

0 引言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体应用计算机技术、操作系统、现代化通讯装置以及安全可靠线路,实现数据的编码以及信号的高效传输、良好转接、综合储存与快速处理。其数据通讯体系将计算机作为核心,利用通讯线路进行终端设施的有效连接,并实现数据通讯目标。当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由于其传输效率高、数据量庞大、应用功能广泛,因而全面渗透至社会生产、大众生活以及公众服务等各领域范畴中,发挥了综合应用价值。例如,跨国企业、大型公司可应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召开视频会议,传达决策信息,讨论经营方略,部署年度任务,令子公司同集团企业保持同步一致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并确保综合效益目标的良好实现。同时,还可借助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新闻直播、远程互动连线,增加节目观赏性以及内容时效性。由此可见,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未来还将具备广泛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应用潜能,体现核心应用价值。

1 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原理与应用条件

远程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需要将流由一台计算机高效、安全、整体的传输至远程计算机之中,通过协议规定以及网络IO完成通讯功能。通讯传输协议众多,常见的有http、icp等,均为Socket概念原理基于应用功能扩展形成的传输协议。为提升应用便利性,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则会利用贴切简便的应用层协议进行通讯传输。网路远程通讯形成的条件,需要由目标计算机提出请求,与之通讯的计算机接收请求便实施相应操作,令结果反馈至请求方。具体方式则包括同步以及异步请求等模式。通过对请求的处理,则可令其构成流,借助传输协议到达远端,远程计算机则可对获取请求流实施处理,进而令结果转变为流形成反馈传输。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首先应具备优质的通道条件,即创建良好的通讯线路。一般来讲对称电缆以及架空明线较易受到电磁场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令传输效率受到了不良影响。为此可选用封闭同轴电缆,提升传输效益。倘若经济条件允许,则可选择光纤电缆,确保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的安全、高效与可靠。再者,应配备适宜的终端设施与良好的通讯接口,应满足我国网络系统的通讯传输标准规定。远程通讯还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因此应配备高效转换设备,营造良好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应用环境。

2 计算机远程通讯监控技术的科学应用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产生,为远程监控提供了便利,可实现跨区域的监督管理与操作控制。监督工作中可借助网络系统获取丰富的状态信息,而控制管理过程,则可利用网络系统实施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与操作。例如可在远程位置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重启以及关机等控制操作,还可实现日常的远程处理工作。计算机监控体系基于实施监控手段的计算机为核心,同时配备监测设备、组建管理执行机构以及明确被监测管控具体对象,或是实践生产工作的具体流程,进而构成监控系统。信息时代,现代企业的实践生产以及管理工作中,涉及较多物理量、技术工艺参数以及环境数据,还有特性参数,这些均需要开展实时的监测管理、有效的监督以及自动化的控制。伴随生产力的稳步提升,需要检测范畴更为广泛,监测点则更为众多。倘若应用独立检测管控系统则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核心需求。因此应将监测控制实现有效的分散,而后实施集中管控。该类模式即为分布式监督管理。一旦监测管理站点增加,而分布并不集中、过于分散,则需应用远程计算机监督控制技术。当前该项技术可应用于化工生产、石油开采、水处理系统、工业锅炉生产等较多领域。当前该技术主流为TCP/IP协议、internet网络技术,基于www规范,应进行软件体系的合理设计,科学规划,令工作人员借助网络系统、能够快速、整体的获得权限范畴中的各类信息,并快速进行响应。

远程监控的通讯媒体、计算机系统软件以及硬件工具共同构成了远程监控系统。该项技术措施可满足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同监测站之中的计算机进行通讯,同时还可实现各个监测站以及监测点之间的通讯功能。一般情况下,现场各类设备的分布相对广泛、尖端数据不方便采集的生产现场,或是监测对象,为快速明确其设备、器具运行服务状况,做好全面管控,便应利用计算机远程通讯监控技术。在高效管理的同时,可令工作人员任务量有效缩减,并降低成本投入,科学实现高效性以及自动化的管理。当然,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系统工作阶段中,还包含一定的不足问题。例如传输距离相对有限,监控以及传输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一定的干扰影响,同时还需投入较高的通讯经费。因此应继续的开发研究,不断拓展创新、弥补不足,方能提升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综合应用优势与核心价值。

伴随现代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断进步,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必将更为完善,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安全、规范与持续发展。

3结论

总之,针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综合优势、科学原理,我们应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促进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更多行业领域的科学应用,进而营造规范、文明、健康的网络通讯环境,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牛洋.通讯技术在远程网络控制中的应用[J].硅谷,2011(8).

[2]王丽丽,褚梅,张欣.全面认识桥接、交换和路由[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3]徐侃.移动通讯技术在质监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质量信息,2008(11).

通讯工程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讯应用研究;发展潜质

自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计算机技术就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行业也在运用计算机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收集,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好的解决通讯问题。计算机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计算机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传输资料、数据,为方面信息的传递奠定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通讯效用也在不断的增加,且正逐渐的朝着电子技术的领域发展。

1计算机通讯的主要特征

计算机进行信息传递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实现语言、文字、图像、数值以及声音等的共同传递。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计算机通讯应该对数据和监管过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数据通常会达到2500bit/s,这一传递速度与传统的传输速度相比更快。另外,计算机通讯还具有很多传统通讯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计算机通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对相关资料进行安全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对一些噪音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其进行加密计算,将其转化成另外一种码型,这种转换往往具有较强的保密性[1]。

2计算机技术在通讯中的实际运用

2.1计算机通讯技术在计费体系中的使用

计算机通讯技术在计费体系中的使用也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构建环节的计费过程中,专用计算机计费体系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不仅具有剩余空间大的优势,还具有专机计费体系等。这在一些现实的企业和单位中较为常见,例如宾馆行业,一旦电话计费和客房管理计算机相互连接,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这将会大大的方便了人们对于账目的管理。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计算机还可以对计费进行分开管理和综合处理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将会具有自身的特点。

2.2计算机通讯软件在信息管理体系中的实际效用

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计算机通讯软件在信息管理体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现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也应运而生,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率,人们往往会运用数据信息体系来对其加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完全结合公司内部上下级的需求进行必要的管理,通过有效的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复杂的工作,进而更好的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为单位部门的交流和沟通给予更大的便利条件[2]。

2.3计算机通讯在自动查号和数据管理中的使用状况

在计算机通讯中,很多功能都是较为常用的,其中自动查号、数据管理等都是常用的功能,为了更加方便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人们还应该为用户一些必要的数据统计资料。更新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用户修改用户号码等,研发者在对系统进行构建和统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通讯部门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的综合管理,通过完善现代化的通讯体系,进而更好的推动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在自动查号和数据管理中都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充分的主要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企业和相关单位的信息传递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3计算机在通讯过程中的发展潜质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计算机通讯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通讯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使得通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计算机通讯已经成为了网络上较为火热的一个话题,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正在朝着人们发展的方向前进。这种计算机信息传递体系与传统的传递体系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在信息灵活程度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实现通讯技术的快速传递,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这种信息传递模式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3]。计算机技术在通讯过程中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与传统的通讯技术相比,现代化的计算机发展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传播效率上都很有突破性,与传统的信息传递形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通讯的发展必将会成为全球通讯环境的一个新突破,而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使用是其发展的主要潮流,只有不断的朝着传输技术等方向发展,才会更好的提升多媒体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为多媒体通讯和使用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作者简介:刘小红,1995年生,女,西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501班,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刘小红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淑云,高峻.计算机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