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

通讯科技论文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光通信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

光通信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当属光纤通信技术了,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也是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从工作波长为0.85μm的多模光纤通信逐渐发展为工作波长为1.3μm的单模光纤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工作波长为1.55μm的光纤通信系统,这些年的进步很好的解决了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问题。不仅如此在这些年光源也放上的很大的变化,发生了从发光二极管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传输信息的效率,而且半导体激光器与二级发光体比较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光纤和光源的发展大大的缓解了信息衰减和色散的问题,加大了光纤的通信容量,提高了光纤通信的效率。另外在光网络协议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技术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图像、数据、语音等业务,目前的重点是宽带接入网建设。宽带接入包括光纤、无线、同轴电缆和xDSL这几种方式,这些主要是基于分组交换方式的接入,其中以光纤接入为主。光纤接入分为有源方式接入和无源方式接入两种,即利用SDH或PDH为传输通道和无源光网络方式,光纤的非线性问题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广泛应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光纤的非线性主要指四波混频效应、自相位调制效应、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受激喇曼效应、受激布里渊效应等。其中一些效应会使得系统的技术指标恶化,使得信号脉冲展宽、波型畸变、信号之间串扰。通过合理的使用某些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研制出新型的光器件。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的建设下一代网络就必须得构建一个拥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而由于光缆高达20年的寿命以及过高的造价,光纤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构建必须具有前瞻性,应该结合设备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设计。同时由于下一代电信网对容量的高要求以及频率的高宽度,这一代的光纤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将被淘汰,那么开发新一代的光纤将势在必行。在G.652.A光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G.652C/D光纤很好的解决了色散斜率的问题,减低系统成本,而且能实现更长距离和更大容量的传输。基于这些原因,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新一代光纤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2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前景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1刊登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通过对《新疆农业科学》刊登论文学科分布的分析,可客观反映我区与农业相关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论文刊登数量前6个学科分别是:林学与园艺、作物栽培与育种、草业与环境、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生命科学,共296篇,占总总数的81.76%,其中排名第一的林学与园艺,占论文总数21.56%,表明在我区农业研究领域中,这些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较为活跃,科技产出较多,论文数量有明显增加,被引频次也有所增长[1]。上述学科相对发展较快,属于优势学科,见图6。

2通讯作者构成情况分析

对通讯作者的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达263人,占作者总数的72.6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83人,占作者总数22.92%,合计:95.57%。年龄构成分析表明,年龄在40~50岁的通讯作者有196人,占作者总数的54.14%,年龄在50~60岁的通讯作者113人,占作者总数的31.21%,年龄在40~60岁的通讯作者309人,占作者总数的85.35%;博士生导师119人,占作者总数的32.87%,硕士生导师153人,占作者总数的42.26%,具有硕导和博导身份的通讯作者占作者总数的75.13%。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通讯作者主要是高级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均为项目主持人、学科带头人,相应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质量较高,对《新疆农业科学》载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见图7。

3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科技论文来源统计分析:部级项目论文225篇,占全年总数的62.15%,省部级项目论文114篇,占全年总数31.49%,地厅级项目论文23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6.35%。2012年度部级、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总数为339篇,占总刊登论文数的93.64%,表明《新疆农业科学》超过90%的论文来源于部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近几年均保持了高百分比。上述统计分析还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高比例态势,在科技领域投入不断增长的社会大背景下,新疆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的数量在稳步上升,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农业科研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和技术引进工作稳步发展。总体来说,《新疆农业科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撑、公益性行业专项)和自治区级(科技攻关、自治区基金、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产出论文为主,地州级、高校基金、研究机构基金等为辅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论文。

4结语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当前论文多作者署名两种形式

(一)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署名形式较早见于国外,目前我国多出现在医学、理工科类期刊中,国内期刊65.28%标注了通讯作者,国外医学期刊59.90%标注了通讯作者。当前,体育科技期刊还未见此种署名形式。此类署名形式实际上是出于编辑工作需要,针对一些流动研究人员,为了稿件修改与咨询,便于编辑同作者联系而设立的署名形式。在论文的最后或首页的脚注处写出通讯作者,标明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通讯作者能够全面处理投稿工作,熟悉科研程序,掌握数据资料,可以承担答复期刊编辑部审稿意见,又叫责任作者。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就是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他的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在论文署集体或单位名时,为了便于学术期刊联系工作和明确责任,期刊要求标注出通讯作者。

(二)共同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源于国外学术期刊,并且多出现在医学期刊中。期刊中除了采用“共同第一作者”的称谓,还在作者的姓名右上角使用符号来标注,说明标有符号的作者“对该研究工作的贡献是同等的”。此类署名形式出现在医学期刊中,这与医学这一领域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复杂、队伍庞大,作出贡献者较多,因此,共同第一作者的署名是对作出同等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尊重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对于体育领域,根据目前的投稿状况来看,还没有投稿作者提出在文中标注“共同第一作者”的要求。

二、多作者署名的利与弊

(一)多作者署名的正面作用。无论是通讯作者,还是共同第一作者;无论是科研评价体系所致,还是编辑工作之需,多作者署名都是对作出同等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的著作权的维护与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对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保障,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一种激励。在国内,凡发表在SCI所收录的期刊,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都可另外享受高额物质奖励。现在的大型科研课题往往由多人共同申报,共同完成,贡献上有时的确难分伯仲。在这种情况下,论文署名中出现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署名共同责任者可以加强同行之间或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

(二)多作者署名的弊端。(1)多作者署名使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工作复杂化,作者索引工作增加,使读者查阅科技资料增加困难。(2)通过拉关系署名,助长科研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败坏学风。(3)只要工作沾点边就要署名,助长了科研工作的平均主义,影响真正作者的积极性。(4)署知名学者名或上级领导名,为了在审稿时获得特殊照顾。

(一)编辑部有义务提醒作者正视自己的署名权。署名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编辑部应提醒作者:正视自己的权利,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署名权,但同时不能侵犯其他作者的署名权。因此,编辑部在署名问题上应加强责任心,发挥督导的作用,防止假冒他人署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发生,也有利于保护知名学者的声誉。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即时通讯技术;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50-02

收稿日期:[HTSS]2006-11-06

作者简介:柳延东(1967-),男,广西贺州人,讲师,从事多媒体教学研究。

信息时代的教育将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技术作为网络技术中最活跃的技术之一,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一、即时通讯综述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它允许两人或多人利用网络对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即时交流。即时通讯软件整合了电话的简单、即时和电子邮件的图文精确的特点,并且具备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短信传送、视频对话、文件共享、影音播放等诸多功能。它具有六大特点:交流活动的实时性、间接性、自由性、主动性;交流角色的平等性;交流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交流对象的多样性;交流通道的独立性、可拓展性;信息呈现的多媒体性和易保存性。即时通讯技术的诸多特点使它对现代学习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即时通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即时通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是以学习的工具、学习的对象、学习的环境等多种角色面貌出现的,它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从多方面影响着传统的学习行为、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即时通讯技术的出现使主动建构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1.学习模式的转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学来的,而是学习者按自己的需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建构完成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间进行的,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学生提问和教师答复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量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信息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学习模式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很难实现。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性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讨论交流,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可广泛地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接受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启发;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可以大大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将即时通讯技术引入教学,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协商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这些,都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2.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学习中,知识呈线性排列,计算机技术使知识呈非线性的立体式网状结构排列,这种信息组织,是由结点和表达结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可分成不同的关系和思维单元,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学习的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学习者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在进行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时,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可以任意组合、跳转,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3.学习环境的转变。即时通讯技术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讲求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因材施教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话。即时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能够充分照顾个体的个性差异,以学习者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自主学习环境,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他们就像走进了“自助式餐厅”――要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全由自己掌握。学习者完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他们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的主人。

4.学习时空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时空受到很大的限制,互动与交流活动常常局限于一个班级教室内,交互活动的人数及地域都受到限制,很难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基础好的学生去帮助和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从基础较差的学生那里获得帮助。因此,这种“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优等生的片面奉献为特征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作、互助与合作,学生的协作热情必须在教师的不断要求和刻意鼓励下才能得以维持。即时通讯技术被引入教学后,学习的交互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只要网络连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与交互的场所。交互对象不受人数、地域和身份的限制,交互对象可以是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以及其他的网络访问者。互学习可以在同学―同学、同学―教师、同学―在线专家、同学―课件、同学―资源库等之间展开,在这个平台上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助的、协作的、多向互动的、自发的、开放的,也是高效的学习。

5.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的行为展开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统治者、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即时通讯环境中,交流的角色是平等的,QQ、MSN等群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两者间不再有义务、责任等的约束,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别,对于同一个问题,两者是本着共同探讨的态度进行讨论的。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平等的学习伙伴。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各种支持。在这里,每个学习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同时是其他学习者的老师。或者说,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即既是知识和信息的分享者,又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

6.交互方式的转变。传播学中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在传统教学中,交互活动共用一个交互通道,学习者必须按顺序发言,同步交互,交互活动是完全公开的。这必然使一些“胆小者”为避免人前出丑而尽可能逃避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这正是传统教学中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即时通讯环境下,交互活动具有多样性、间接性、隐蔽性、自由性等特点,交互通道具有独立性和可拓展性。即时通讯环境中的交流活动多数是点对点的对等通讯(Peer To Peer)。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交互的方式和时间,交互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可以是同步的实时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延时的,它使人与人的沟通突破了时空极限、等级极限、环境极限、心理极限……交流环境是宽松的,允许和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即时通讯环境下,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相互干扰,可以很好地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7.学习体验的转变。学习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体验。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环境封闭等原因,致使许多学生存在厌学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学习是枯燥的、令人厌恶的和让人恐惧的。即时通讯技术支持非线性实时多向交流活动,即时通讯中的交流具有实时性,信息呈现具有多媒体性和易保存性的特点。它不仅能传递文字信息,还能够传递语音、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内容逼真、形象、丰富而完整。信息还原程度高,更具有真实感,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真实、丰富和复杂的情境,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使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而且所有的信息数据都可以保存下来,为以后的复习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即时通讯技术真正地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三、反思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我国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他们认为,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基于这种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以下教学原则:(1)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关于教学本质的明确表达,他们强调自主的意义建构是学习者知识形成的唯一途径;(2)科学探究是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与方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知识;(3)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依靠背景知识进行自主建构;(4)重视提供真实复杂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5)提倡合作与互助学习,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6)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然而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建构主义的这些教学主张是很难实现的。要想实现建构主义学习论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推行建构主义学习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必须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

即时通讯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引入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同时,即时通讯技术的诸多特点也恰好可以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与学的要求,反过来支持了建构主义所推崇的教学原则,在客观上推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即时通讯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后,使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及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时通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建构主义关于教与学的主张的实现成为可能,使主动建构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验证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越性,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信息化社会与教学技术现代化[J].上海教育,1997(8).

[2]陈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5).

[3]李秋洪.电脑网络:新生活的开始[J].百科知识,1999(1).

[4]钟志贤.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新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0.(5).

[5]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3).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台湾资讯教育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又吸收了西方民主和科学创新的教育思想,海峡两岸既具有相似的东方文化氛围和教育发展历史,又具有教育的差异。本文针对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走访了12所学校,深入课堂与学校和师生进行了深度沟通和交流,探讨了海峡两岸资讯科技在教育中的信息互通和智慧共享,为促进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台湾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操作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台湾;教育信息化;资讯技术;科技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5-0073-04

2014年10月,笔者有幸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赴台湾进行为期15天的台湾教育现状考察交流访学活动。访学考察期间,随广东赴台访学团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走遍了除基隆市之外的台湾所有市县,参访了12所学校,入班观课72节,听了4次高端讲座,通过粤台两岸教师教学探索、名师对话、访谈交流和实地考察,实现了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智慧的启迪。每一天都有震撼、惊喜和收获,这次台湾之行可称为是一次全方位的教育之旅、文化之旅、交流之旅、磨练之旅、友谊之旅和感恩之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在随团参访之际,我针对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了重点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在教育中的互通性和共享性,为促进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台湾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操作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考察交流访学活动像一扇窗户,为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信息互通和智慧共享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回顾

台湾地区称教育信息化为资讯教育。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台湾地区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了资讯教育战略规划和白皮书,并在重点计划和施政报告中大力推进资讯教育。1982年,台湾地区设立“资讯教育推动小组”,开始有计划推进资讯教育;2013年1月,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合并电子计算机中心等机构成立资讯及科技教育司;截至2013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共有19份施政报告中强化资讯教育,内容涉及推动资讯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公平、云端学习等[1]。由此可见,台湾地区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

1. 台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台湾地区称信息技术为资讯科技。台湾九年一贯阶段资讯科技课程是让学生能将资讯科技运用于生活与学习,强调资讯科技要面向“应用”;而高中资讯科技课程则着重由应用导入学理层面,强调资讯科技的“科学”内涵[2]。台湾地区于2008年1月新修订的高中资讯科技课程纲要包括必修模块“资讯科技概论”和选修模块“资讯科学”。“资讯科技概论”计2-4学分,内容包括:资讯科学导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解决问题和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选修模块“资讯科学”又包括“基础程序设计”1-2学分、“进阶程序设计”2学分和“资讯科学与应用专题”1-4学分,每所学校可以根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办学特色等选择开课计划和教学内容。以高雄市立瑞祥高中为例,该校在高一开设“资讯科技概论”必修科目,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资讯科学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高二、高三开设选修科目,内容包括 “Visual Basic程式设计范本”“C/C++程式设计范本”“Scratch程式与游戏设计范例教本”、“PhotoImpact影像设计范本”“App Inventor2手机程式设计手册”等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修学习。另外,天主教高雄市明诚高级中学(私立学校)选修科目还开设了“Googel Sketchup 3D建模设计”“3D打印机的应用”和“电脑机器人制作”等课程。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索资讯科学相关领域的机会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资讯科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台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台湾中小学办学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无纸化办公已开始推行第二代校务系统。教师电子白板应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网络资源应用方面,台北市拥有“品德教育网”“教育人口网”“教学益教网”“线上资料库”“数字气象网”“数字远程天文台”等网络资源。台北市教育资讯的未来规划提出“校校是e创学校,班班是未来教室”的宏大构想。台北市中小学正在推行“行动学习电子书包”方案[3]。如台北市成功高级中学共有71个班(只招男生),每间教室和功能室都配备多媒体平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配备了1100台平板电脑用于一个年级进行电子书包教学实验,所有学科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平台上课等。教师教研交流一般采用Facebook(脸书)、Line(连我,类似微信)等平台,教师课堂教学一般采用魔灯(Moodle)平台,问卷调查采用Google class平台等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各学科教师把网络系统的对话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网络教研通过网络社区进行,如很多教师加入了台北的翻转课堂社群。教学资源一般集中放在云端共享,供师生随时下载分享利用。

3. 台湾地区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现状台湾地区开展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校内、校外和家庭多方联动,教师、往届校友、课外培训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辅导学生进行电脑机器人和其他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科技教育效果。

(1)在生活科技课中开展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活动

“生活科技”的主要内容有科技发展、科技世界、创新设计与制作、传播科技、营建科技、能源动力与运输科技。该模块相当于大陆高中“通用技术”,但“生活科技”讲述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其教学内容包括电脑机器人设计制作、科技创新等内容。如台北市立内湖高级中学配备有机器人课室和25台乐高蓝牙NXT机器人,高三年级“生活科技”选修课中开设机器人课程。同时,教师利用课后业余时间和节假日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机器人竞赛和其他科技竞赛活动。

(2)利用校本特色课程开展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活动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台湾地区校本课程已经占据了新的地位。校本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如台北市成功高级中学根据纯男生学校的特点,充分发挥男生理科特长的优势,开发了多种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配备有机器人实验室、网路资讯中心等。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科技问题的研究,选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去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去上海参加科普夏令营(台湾共有15所学校参加),和大陆的学生一起参加科技比赛和科技交流,组织丰富的科技探究活动,进行小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世界级机器人比赛,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生物科技竞赛等,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多位学生因此获得直接保送上大学的资格。

(3)通过科技社团开展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活动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成为台湾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每所学校都会统一时间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指导教师由本校教师或往届校友担任。社团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为2个小时。资讯科技类的社团活动有硬件维修、软件设计、电脑机器人、网页制作、电脑绘画、动画制作、资讯奥赛、Scratch设计制作、科技论文、科技发明等。如台北市成功高级中学每年都有往届校友回校指导学弟开展电脑机器人设计制作活动。2014年暑假组织学生到斯里兰卡参加世界机器人比赛,并获得了世界冠军。

(4)学生通过课外补习班开展电脑机器人和科技教育活动

台湾地区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补习班。据台湾教育部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学生有70%参加补习,初三学生97%参加补习,高中生90%选择上补习班,整个台湾地区有各类补习班共计17,551家,其中资讯类389家。在台北市还形成了一条闻名遐迩的补习一条街——“南阳街”,街上各种补习班琳琅满目[4]。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两侧楼房墙壁上挂出“张三化学”“李四物理”之类的个人家教广告牌,这也是台湾的一道别样风景。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电脑机器人和各类科技教育项目的补习班,由家长出面联合其他学生自己组织报名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或其他科技类竞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4. 台湾地区中小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应用情况

从2012年底在台湾就流行一组新名词,“知识碎片”“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一股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其中,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两岸教育界迅速流行和普及[5]。目前台湾地区很多教师都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例如,笔者在台北市立丽山高级中学听了一节蓝伟莹老师讲授的化学课《原子结构》就是运用翻转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教师用Google class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电脑预习,也可以用手机上网学习。学生在Google class上完成问卷调查,并在网上提前观看微课(视频短片)预习教学内容,教师提前一天导出问卷统计学生预习的结果,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上课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组探究,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完成教学任务。再如,高雄市立瑞祥高中信息技术课《电脑硬体知识》和台北市立内湖高级中学语文课《桃花源记》也是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教学;还有国立兰阳女子高级中学、台北市成功高级中学(男校)等多个学校都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验。基本操作模式都是课前利用Google class进行上课问题调查、学生发表反馈意见,教师课堂教学一般采用魔灯(Moodle)平台提供微课、慕课等视频短片,上课时每位学生一台平板电脑,通过讨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答疑解惑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目前还是部分教师在应用实验,没有在所有教师的教学中全面铺开,应用效果还有待在今后实践中验证。

5. 台湾地区在资讯科技教学中Scratch课程的开展情况

Scratch在台湾的推广基本上是由各级学校通过正式与非正式课程使学生接触到。2007年Scratch正式发行,台湾中小学的推广于次年展开,各县市教育与网络中心陆续举办Scratch教师研习工作坊与研讨会活动。2009年起,高雄县、台中县、宜兰县等着手组织Scratch竞赛,之后陆续有台北市与新北市等县市加入,逐渐增加了Scratch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能见度[6]。如高雄市立瑞祥高中就把Scratch作为高二、高三年级资讯科技选修课开设,所用的教材是《Scratch程式与游戏设计范例教本》。在台湾有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也陆续将Scratch引入课堂中,Scratch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学习门槛,使学生易于进入程序逻辑的训练。学生可以使用Scratch来创造故事、动画、音乐和交互游戏,延伸创意思维。运用Scratch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中小学生开拓了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的新园地。

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对大陆的启示

1. 尽快推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新一轮改革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大陆目前实施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2003年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为依据制订的,依据此标准开发的信息技术教材已应用了10多年。而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更新,原来的教材已不能适应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需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新一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组织学科专家开发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材。

2. 推进电脑机器人、3D打印技术、Scratch设计为基础的创客教育

随着互联网热潮和3D打印技术、微控制器开源硬件日益成熟,创客教育正在全球掀起一股教育变革浪潮。目前全世界已建立1400个创客空间(Maker space),随着创客空间的普及,创客精神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鸣[7]。因此,我国要想培养一批创新型的人才,必须重视科技教育。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可在中小学技术课程中开设电脑机器人、3D打印技术、Scratch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客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支持和努力,出台扶持政策,解决开展科技教育购买设备和工具的经费,培训一批掌握科技教育核心知识的专业教师,推进我国创客教育的良性发展。

3. 在中小学积极探索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应用实验

目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几年来,大陆各地都开发和征集了大量微课资源,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也在积极探索中,笔者在分析“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和构建了以“微课”和“研学案”为教学载体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8],并把“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机器人等实操型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实验[9]。慕课虽然是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但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 MOOCs)[10]。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对于海峡两岸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两岸学者共同携手、积极探索和实验研究,共同探索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应用实验。大陆地区可以借助教育部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春风,大力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创新。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五四运动之后的20多年,科学哲学在中国曾有过一段相对繁荣的发展时期。当时,仅在上海一地就出版了几十种科学哲学译著和著作 。其后将近30多年,由于种种原因,科学哲学不仅在大陆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销声匿迹了。文革结束后的1976年,正当波普尔和库恩名满天下之时,在大陆哲学界,并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他们的学说,甚或相当多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大陆学界远离国际哲学潮流之远,由此可见一斑。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国家经过两年的恢复,学术界经过两年的准备,科学哲学也在大陆悄然而生。1978年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年份。是年3月18日,盛况空前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对林彪、“四人帮”鼓吹的个人崇拜、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进行了批判;12月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制定了一些比较开明、比较务实的政策。这些政治背景,不仅为学术研究创造了比较自由、比较宽松的气氛,提高了知识的价值和学术研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矫正了一些错误的和糊涂的认识(以往纯学术、纯理论研究往往有“理论脱离实际”之嫌),而且这种背景本身对学术工作者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在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在大陆是历史地形成的:它既是一项为现实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研究事业,亦指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群,其中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等)界,1978年也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年头。其典型事件有以下几例:(一)1977年12月,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在北京举行,其任务是制定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规划,筹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办学术刊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78年1月6日,《一九七八年——一九八五年自然辩证法规划纲要(草案)》 正式成文下发,它强调要加强自然科学方法论、各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外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二)是年7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在北京举办“全国自然辩证法夏季讲习会”,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工作者、哲学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共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听取3位科学家和学者的专题报告。这次讲习会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其影响经年不衰。(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又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同年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届自然辩证法研究生(前者招生14人,专业定名为“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后二者分别招收7人和10人)。(四)1978年1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创刊,这份四开四版半月刊的学术新闻性报纸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会刊,其目的在于促进自然辩证法的学习、研究和普及(它于1990年底停刊);10月,《自然辩证法通讯》出版试刊。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学术准备,科学哲学自1978年开始逐渐在大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按以下几个方面分而述之。

专 业 刊 物

专业刊物是一个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也是其学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与科学哲学相关的刊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1977年10月,李昌、于光远、钱三强联名向方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呈交了“关于筹备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的请示报告”。该报告经“华[国锋]主席和党中央批准”后,中国科学院于1978年2月2日正式发文,成立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积极筹备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于光远兼任杂志主编,李宝恒担任副主编,查汝强兼任副主编。《通讯》1979年1月创刊时为季刊,从1980年起改为双月刊,截止1991年底将出版13卷6期。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起初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司局级单位,1985年与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合并,成立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杂志遂由该所下属的科学哲学研究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自1991年起,《通讯》被移交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尽管隶属关系几经变动,但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的名号一直保留使用。《通讯》为16开80页的出版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订户将近7000份,海外订户约为100份。

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的封面上,开始加有醒目的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科学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从1982年起,将副标题中的“科学学”改为“社会学”,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副标题,既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范围做了界定,也点明了《通讯》的学术内容和特色。从1981年起,该刊形成了“科学哲学”、“科学学与科技政策”(从1983年起改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科学技术史”、“人物评传”四个主要的固定栏目。此外,还有“科学家论坛”(1986年撤消)、“问题讨论”、“科学前沿”、“教学与研究”、“书刊评介”、“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栏目。该刊既注重老学者的精湛之文,尤其注意发表中青年学者的真知灼见和斗胆之音。在近几年所发表的科学哲学文章中,出自中青年学者之手的已占70~80%。

二、《自然辩证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该刊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创刊于1985年。创刊时为季刊,自1986年起改为双月刊,1991年又改为月刊,每期16开80页。从1988年起,该刊封面加上了副标题:“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研究》现在已成为发表科学哲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之一。现任主编是丘亮辉,副主编是贾云祥。

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79年、1983~1985年在刊名上加有“丛刊”二字)。该季刊创刊于1979年4月,每期16开96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办,主编邱仁宗。该刊是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译刊,主要译介国外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以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和研究资料。该刊于1989年底被迫停刊,共出版43期。

四、《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该刊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小32开译刊,创刊于1979年,停刊于1986年底,共出版48辑。该刊译载了不少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译文。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专业刊物外,《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哲学研究》(北京)、《大自然探索》(成都)、《自然信息》(长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太原),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机关学术刊物——诸如《社会科学战线》(长春)、《求索》(长沙)等,有关大专院校的学报也刊登科学哲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世界科学》等刊物也刊载科学哲学译文。

翻 译 研 究

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大陆学术界对科学哲学的研究基本上还处在翻译和评介阶段。当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和《科学与哲学》。译载了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图尔敏、普特南、汉森、夏佩尔等西方科学哲学家的论著,以及国外的有关评论文章。同时,一批科学哲学译著也相继问世,诸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库恩的《必要的张力》(纪树立、范岱年、罗慧生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约翰•洛西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邱仁宗等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出版)、m. w. 瓦托夫斯基的《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范岱年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出版)、a. f. 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在1978年前后出版了三卷本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由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范岱年编译,1977年出版;第二卷由范岱年、许良英、赵中立编译,1977年出版;第三卷由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1979年出版),该文集是一项巨大而严谨的学术工程,搜集资料详尽,翻译质量上乘,在学术刊物上引用率很高。

在此基础上,大陆学者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对波普尔的批判理性论、证伪主义和划界问题、科学发现的逻辑、进化认识论,对库恩的范式、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模式、科学革命的实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和评论。 这些新颖的学说像清新的空气一样,不仅使学术界深受启迪,而且像证伪主义和范式变革这样的概念的新奇性和革命性,也使有文化的公众闻之倍感振奋。

1980年代中后期,当代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的代表作陆续在大陆出版,如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证明与反驳》,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劳丹的《科学与价值》、《进步及其问题》,夏佩尔的《理由与求知》等,上海译文出版社在这方面功绩卓著。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苏联一些科学哲学译著或译文,如凯德洛夫的《列宁与科学革命》(李醒民、何永晋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

在翻译和评介的同时,大陆科学哲学研究者开始对科学哲学本身的对象、内容、涵义等也进行了探讨。 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理论、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它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各门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科学理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科学理论和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吉林大学舒伟光教授指出,广义的科学哲学是指以科学为对象,研究科学有关方面的一个分支;狭义的科学哲学是指现代西方哲学的某种流派。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强调,科学哲学的基本内容有七个方面:科学的性质和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和科学认识过程的形式和要素,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解释的逻辑,科学的检验逻辑和发现逻辑,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即对科学进步和科学革命结构的研究,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在19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科学哲学思潮和流派的传入和引进,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新一代研究生与中青年学者的崛起,大陆科学哲学工作者在消化和吸收外来成果的同时,也陆续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陈维杭:“西方科学哲学的来龙去脉”(《通讯》1984年第6期),江天骥:“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通讯》1985年第1期),邱仁宗:“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通讯》1985年第4期),江天骥:“归纳和辩护问题”(《通讯》1986年第5期),周昌忠:“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通讯》1987年1期),曹秋华:“意义与科学进步”(《通讯》1987年第1期),兰征:“不可通约性和科学合理性”(《研究》1987年第5期),陆建体:“科学说明的新争论”(《通讯》1988年第2期),洪谦:“关于逻辑经验论的几个问题”(《通讯》1989年第1期),金观涛:“奇异悖论——证伪主义可以证伪吗?”(《通讯》1989年第2期),鞠实儿:“论归纳逻辑的局部辩护和适用范围”(《通讯》1989年第5期),郭贵春:“测量实在论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研究》1990年第5期),李醒民:“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通讯》1991年第4期)等。这方面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邱仁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年),林定夷:《科学进步与科学目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等。不用说,在自我创新的过程中,研究者也一直追踪着国际科学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各流派的学说,对邦格(m. bunge)、玛丽•赫斯(mary hesse)、尼尼鲁托(ilkka niiniluoto)、费希尔(r. a. fisher)、庞迪(g. l. pandit)、科恩(j. cohen)、埃利斯(b. d. ellis)、蒯因(quine)、范弗拉森(b. c. van faassen)、史尼德(j> d. sneed)、塞拉斯(w. sellars)等人的学说和理论也作了介绍和评论。

大陆的科学哲学研究,并没有局限于狭义的科学哲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对各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一直持续地进行着,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发表。 尤其对物理学哲学和数学哲学的研究比较深入,比如对互补原理 和物理学理论结构 的研究就颇有新意。

二、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突变理论、混沌、生态学等综合学科的哲学研究也逐步深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三、对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哲人科学家的思想研究始终是研究重点之一,10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然辩证法通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每年都刊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前者还有“人物评传”栏目,全面评介有关科学家的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乃至精神风貌。尤其是对马赫的哲学特征 、精神气质 和方法论 的研究,对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思想的研究 ,对爱因斯坦唯理论思想 、经验约定论思想 以及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两极张力特征 的研究都具有独创性。在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1979年)、逝世30周年和狭义相对论创立80周年(1985年),还分别举行了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 。

四、在对科学史的哲学分析和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也有不同凡响的成果。例如关洪:“牛顿、歌德和黑格尔——关于颜色理论的争论”(《通讯》1984年第4期),吴忠:“西方历史上的科学与宗教”(《通讯》1986年第6期),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通讯》1981年第6期)和“论批判学派”(《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等等。

五、对一些传统的哲学问题,如时空、物质、实在、感觉、知觉、记忆等,也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深入的研究,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视野。

从事科学哲学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各高等院校的哲学系(所)和社会科学系。他们所处的机构大都命名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教研室),也有少数叫科学哲学研究室(教研室)的。这是一支为数不少的专业队伍。

学 术 交 流

科学哲学研究的稳步进展,是与广泛而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分不开的。在大陆,从1980年起,先后举行了五次全国性的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它们是:

第一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30余人。会议就波普尔的科学观、认识论、方法论、基本哲学立场和“三个世界”理论进行了讨论。(参见周寄中的报道,《通讯》1981年第1期)

第二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1年1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50余人。会议就库恩的范式、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模式、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讨论,并涉及对西方科学哲学总的看法和应有的态度。(参见李醒民、黄亚萍的报道,《通讯》1982年第2期)

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3年9月4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8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有关著名科学家的哲学思想。(参见李醒民、黄亚萍的报道,《通讯》1983年第6期)

第四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5年12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7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参见李醒民的报道,《通讯》1986年第1期)

第五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1987年5月16日至19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100余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科学说明(科学解释)、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发现、科学进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以及各门科学的基础和方法论。(参见李真真的报道,《通讯》1987年第4期)

在第五次会议上,已拟订于1989年在无锡召开第六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届时将讨论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科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拟议中的会议因故未能按时召开。所幸的是,在事隔数年之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际学术交流部拟于明春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哲学讨论会,着重讨论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问题,届时国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将应邀参加。

除了以上的专门会议外,在此期间还召开了与科学哲学有关的其他会议。例如,198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1981年10月29日至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自然辩证法首届年会,1982年4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达尔文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84年4月22日至26日在洛阳召开的全国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座谈会,1984年7月10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发现的模式学术讨论会,1984年8月25日至30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首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安徽屯溪召开的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1987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牛顿《原理》出版300周年纪念大会,1987年9月10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8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徐州召开的马赫学术思想讨论会,1990年5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发展中青年研讨会,等等。

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任刘述先教授、何秀煌教授及其同人的努力下,港、澳、台和大陆学者有机会两次幸会,探讨交流了有关科学哲学的研究情况和成果。1988年10月24日至28日,“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向会议提交的论文涉及到逻辑经验论、波普尔、库恩、戴维森(d. davidson)、范弗拉森、古德曼(goodman)的学说,也分析了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还讨论了科学说明、科学翻译、不可通约、观察的确定性等科学哲学问题。 1991年3月7日至12日,“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次会议,也有部分论文与科学哲学有关,例如“意义与信念”、“库恩论科学哲学的客观性”、“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等。

在国际交流方面也比较活跃.大陆学者数次参加了设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市的国际大学校际研究生研究中心举办的科学哲学讲座,参加了1987年度(在苏联莫斯科)和1991年度(在瑞典乌普萨拉)举行的第八届和第九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国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如新西兰凯图大学孔宪中(1981年)、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亨普尔(198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厄尔曼和华莱士(1982年)、牛津大学女王学院乔纳森•科恩、(1983年和1987年)、哈佛大学西拉里•普特南(1984年)、东京大学伊东俊太郎(1984)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罗伯特•科恩(1985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乔治•格尔(1986年)、美国内华达大学尼克尔斯(1986年)等人先后访华。中国科学哲学家江天骥、查汝强、邱仁宗、范岱年、纪树立、张华夏等人也应国外同行之邀,多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人 才 培 养

自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后,次年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也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1981年,这两届研究生36人同时毕业,其中大多数研究生选定科学哲学或与科学哲学相关的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例如,《探索科学本质的模式》(周寄中),《维纳和他的哲学思想》(朱熹豪)、《狄拉克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曹南燕),《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李醒民),《布里奇曼的操作分析思想》(杜云波),《假设与现代科学观》(刘大椿),《科学理论与科学进步》(马献庭),《自然学科与形象思维》(李建珊),《论思想实验》(高文武),《自然科学中的美学方法》(刘仲林),《对称性方法的哲学探讨》(朱亚宗),《论波普尔科学哲学中的反心理主义》(谢遐令),《论科学创造中的直觉》(周义澄),《科学认识系统的信息过程》(官鸣),《量子力学方法论问题》(王振武),《试论经验与理论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梁国春)等。此后,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的院校和研究机构愈来愈多。1990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把“自然辩证法”学科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的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数是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而且他们的学术水平都比较高。这从他们的毕业论文可略见一斑:《归纳逻辑与合理信念的测度》(朱志方),《图尔敏科学哲学思想述评》(王小光),《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曹秋华),《夏佩尔科学合理性理论述评》(李晓蓉),《亨普尔和理论名词问题》(陆建体),《科学发现: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黄亚林),《论不可通约性和科学合理性》(兰征)等。现在,大陆的科学技术哲学硕士授予单位8个,博士授予单位4个,博士生指导教师有于光远、龚育之、黄顺基、陈昌曙、邱仁宗、孙小礼。

198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设自然辩证法方面课程的意见”,建议把自然辩证法课列为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文科研究生是否开设,由各校自定),课程内容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专业特点,自行确定。按照这个意见的精神,各校相继开设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其中一些院校穿插有科学哲学的内容。为了交流教学经验,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82年7月 21日至29日在山东烟台、1987年7月30日至8月6日在安徽九华山两次召开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为了促使大陆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系统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促进中英学术交流和两国哲学家的相互了解,中英双方经过协商,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两期“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一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于1988年合作承办,主题是“分析的哲学和哲学的分析”,招收加强班学员40 名,普通班学员50名。第二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于1991年合作承办,主题是“科学哲学”,招收加强班学员50 名。第二期的教师和课程为牛津大学博士、教务长凯•威尔克斯:“脑和行为科学”,牛津大学罗•哈雷教授:“科学实在论:传统观点和最近的发展”,曼彻斯特大学哲学系基•李女士:“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形成”,利兹大学杰•拉维兹博士:“对科学中确定性的追求”,夏威夷大学冯•泰尔斯副教授:“逻辑和数学哲学”。本期学习时间从7月29日到8月16日,授课共90学时。在规划和举办过程中,邱仁宗教授效力良多。

总而言之,自1978年改革开放10多年来,科学哲学在大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是科学哲学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虽说科学哲学曾在1987年和1989年遭到某些人的非议,出现过一些挫折,但是并没有带来致命性的伤害,而且困难处境不长时间就过去了。可以预期,只要大胆而广泛地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细致而深入地发掘中国文化的遗产,中国的科学哲学家一定能够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东西,科学哲学在中国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不用说,这是需要一个自由、宽松、平和的外在环境作保证的。

参考文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 1983.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历史与现状. 北京:知识出版社. 43~47.

同上. 229~240.

例如:纪树立. 1980. 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 1981. 科学探索的逻辑. 1982. 论库恩的范式概念. 自然辩证法通讯. 2(6) . 3(2). 4(3). 邱仁宗. 1982.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4(5).

江天骥等. 1983. 科学哲学笔谈——第三次全国科学哲学讨论会部分发言和论文摘要. 自然辩证法通讯. 5(6).

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1982年出版的各年度的《中国哲学年鉴》中的“自然辩证法”、“哲学新书目”和“哲学论文索引专栏”。

戈革. 1987. 尼耳斯•玻尔和他的互补原理. 自然辩证法通讯. 9(5).

洪定国. 1988. 物理学理论的结构和拓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

董光璧. 1986. 马赫哲学述评. 自然辩证法通讯. 8(1).

李醒民. 1990. 恩斯特•马赫: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 大自然探索. (2).

李醒民1988. 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 自然辩证法研究. 3(3).

李醒民. 1988. 论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 中国社会科学. (2).

许良英. 1984. 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6(2).

李醒民. 1987. 论爱因斯坦的经验约定论思想. 9(4).

李醒民.1986. 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 中国社会科学. (4).

李秀果. 1979. 他的成就属于全人类——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讨论会纪要. 自然辩证法通讯. 1(2). 李醒民. 1985. 爱因斯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 自然辩证法通讯. 7(3).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罗嘉昌. 1983. 时间的哲学概观. 自然辩证法通讯. 5(3). 李伯聪. 1985. 感觉过程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 7(2). 罗嘉昌. 1985. 当代哲学中的物质观. 自然辩证法通讯. 7(5). 李伯聪. 1991. 论记忆. 自然辩证法通讯. 13(1). 等。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化政府;资讯科技;网际网路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forPublicEconomicandPublic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GlobalPerspective:AssessingTheProgressofUNMember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Wide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PartnershipforReinventing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OnlineCitizen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21Strategic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TheWorldBank:《ADefinitionofE-Government》

[7]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9]参见徐仙卿:《电子化政府之研究——以户政资讯化为例》,指导教授:史美强,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三年,第27-32页。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化政府;资讯科技;网际网路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 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 for public economic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assessing the progress of un member 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 “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 online citizen 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 21 strategic 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 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 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 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 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 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 the world bank:《a definition of e-government》

[7]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9] 参见徐仙卿:《电子化政府之研究——以户政资讯化为例》,指导教授:史美强,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三年,第27-32页。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子化政府;资讯科技;网际网路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forPublicEconomicandPublic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GlobalPerspective:AssessingTheProgressofUNMember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Wide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PartnershipforReinventing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OnlineCitizen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21Strategic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TheWorldBank:《ADefinitionofE-Government》

[7]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9]参见徐仙卿:《电子化政府之研究——以户政资讯化为例》,指导教授:史美强,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三年,第27-32页。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动因;战略;绩效

一、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兴起及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式。中国企业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充分利用世界经济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大型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也给处于初创期的新创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创企业也开始积极向全球市场进军,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高度国际化,进行资源的跨国配置和全球整合。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新创企业何以能够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成功走出一条国际化道路并实现快速成长。新创企业国际化成长不是国际大企业的小版本,正如年幼小孩并非小的成年人一样,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大不相同。新创企业有着迥异于传统跨国企业的特征,也有着不同于传统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和成长模式。

国际化的渐进模式强调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通过渐进方式所获得、积累的关于国际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克服缺乏相关知识的障碍,暗示当企业开始跨国经营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rket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国际化过程理论解释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区域选择和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但无法解释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新创企业国际化现象。不少新创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路径并不遵循国际化过程理论所描述的渐进路线,而是具有跳跃性,表现在:在进入方式上,许多新创企业跳过出口直接进入海外设厂国外生产阶段;在区域选择上,许多发展新创企业并没有经过国内阶段的充分发展,甚至很多企业没有国内市场,而直接进入海外市场,摒弃了传统国际化理论所主张的“由近及远、先以后难”的渐进模式。

经济学派的国际化理论主要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及其国际商务行为为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跨国经营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拥有一种独特优势。然而,新创企业创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传统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及市场力量。不难想象,当这些企业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它们和当地企业以及来自其它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将面临一种明显不利的竞争地位。这显然与经典理论中企业力图利用自身的核心资源建立竞争优势的传统跨国经营动机不一致,在传统国际化理论中是不可想象的。McDougall等(1994)对照四种主要的国际商务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寡头反应理论),对创企业国际化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理论都无法很好的解释国际化成长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学派还是行为学派,虽然各自提出的时间不同,解释企业国际化的视角不同,但它们都是认为企业一般在成立很久,具有稳定的国内发展基础,才会从事国际化,而对新创企业国际化现象解释力不足。这是因为,传统理论所依据的环境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状况。这种状况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发生了许多根本的变化。但至今为止,主流的国际商务理论还停留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中,因而难以很好地解释国际商务近十几年来的新发展,形成了一个目前尚未被大多数人认识到的缺陷。对此,康荣平将传统的国际商务理论称为“非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理论”,把新环境背景下的探索称为“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理论”(康荣平、柯银斌,2002),以说明20世纪最后十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巨变必然对主流的国际商务理论提出众多挑战,在新创企业国际化日趋频繁和普遍的今天,继续沿用传统的国际商务理论来解释新创企业国际化问题,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诸多障碍,要解释新创企业国际化行为,国际商务理论需要经历研究范式的转化。

二、新创企业国际化动因、模式与绩效的关系框架

传统理论一般从市场不完全性入手来探讨企业的优势,应该说这有助于识别和发现哪些厂商有能力从事国际化经营。但基于市场不完全性的论点对于解释国际新创企业成长显得过于简单。从逻辑上看,市场不完全既不是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充分条件,甚至也可能不是其必要条件。在全球化竞争时代,新创企业不可能也来不及等积累够足够的实力之后再从事国际化。即使某个企业已能通过考察市场的不完全性识别出其拥有的优势,国际化决策还依赖于企业是否有追求国际化的需要或目的以及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探讨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的驱动力。

本文基于过程的视角和经营管理现实的研究,揭示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模式及绩效关系:第一,新创企业国际化动因是影响国际化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二,新创企业必须基于自身需要和企业特征,寻求适合于自身条件和特征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模式才能确保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成功;第三,国际化经营绩效将反过来影响国际化动因。三者呈现出动因决定模式,模式影响绩效,而绩效又反作用于动因并使之发生变化的互动型关系构架(如图1所示)。

首先,关于国际化动因。国际化作为新创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内外部不同刺激因素或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进一步细分为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机遇和国际化能力。国际化需要是指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要求(分环境对企业国际化的“推力”和“引力”)和企业自身要求进行国际化的必要性(分企业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特点对企业国际化施加的“压力”和企业欲通过国际化提高效率和获取资源等国际化“动力”);仅仅有国际化需要是不够的,企业国际化的成功还必须能够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这是企业对海外市场商机的识别、评估、开发并最终将其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过程;国际化能力是指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独特能力。这三个变量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国际化需要是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国际化需要会迫使企业管理者思考国际化问题,进而能够有意识地识别和挖掘国际化机会;而国际化能力会制约或影响企业国际化需要的满足以及对国际化机遇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其次,关于国际化模式。相对于大型跨国公司,新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首先是规模劣势,它们的资金实力和人员数量均很有限,从而限制了它们抵御国际化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其次是国外经营劣势,即一国企业可能对外国的法律、语言、消费者偏好和商业惯例等缺乏充分的了解,外国的法律、政府和消费者可能构成它们国际化经营的障碍;此外,独立的新创企业通常面临企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新颖性的缺陷”问题(LiabilityofNewness),就象两个陌生人之间开始交往一样,刚开始可能缺乏一个双方都接受的认知模式和信息结构,使新创企业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昂,而且,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当一个企业刚开始运作时,与顾客、支持者、供货商的稳定联系往往并没有确立,企业对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通常比较有限,从而会制约它们的发展速度和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况,新创企业必须基于自身特征,寻求适合于自身条件和特征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模式才能从事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企业国际化都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独特的资源条件相适应的。

第三,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际化不仅会影响到新创企业的财务绩效(如利润率等),而且会影响企业的非财务绩效,如技术学习、新知识获取等。新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以获得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使企业形成更多有价值的技能,并进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第四,它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新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企业绩效变化,而绩效变化又势必会影响到企业下一个循环阶段的国际化需要、机遇和国际化能力,最终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调整。

三、展讯通信的国际化例证

1.展讯通信国际化简介。展讯通信有限公司致力于无线通信及多媒体终端的核心芯片、专用软件和参考设计平台的开发,为终端制造商及产业链其它环节提供高集成度、高稳定性、功能强大的产品和多样化的产品方案选择。展讯在2001年创业起就有一个全球化的眼界和思路——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库、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政策优势、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技术优势,让展讯迅速成长壮大。成立后不久在美国硅谷、奥斯汀和中国台北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分公司。2007年6月,展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家成立不到7年的新企业却一次次令欧美巨头惊叹,公司迅速成长,成为全球IC行业和无线通信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展讯通信是如何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快速成长呢?

2.分析与讨论。通过对于展讯通信国际化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展讯通信的国际化案例能够很好地嵌入我们所提出的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战略—绩效框架之中。

首先,展讯通信的国际化动因在展讯通信国际化动因之中,我们看到了企业国际化需要、机遇与能力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

(1)国际化需要。在电子、信息、通讯等高科技行业,由于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更新快,新创企业很难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以这种方式进入新领域亦有较大风险,要求企业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包括有整合和技术消化能力及足够的资金、强大的销售网络等。中国是信息产业大国,但非信息产业强国,国内市场大,但技术薄弱。从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来看,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掌握着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以制造为主。国内企业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技术,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跨国并购、合资、联盟等方式与海外企业合作。

(2)国际化机遇。展讯通信在创业时就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顺应并投身于世界高科技核心技术从欧美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潮流。高科技核心技术需要贴近使用技术的大市场和低研发成本的支持,世界高科技向亚洲转移的这股潮流为国内发展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市场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虽然欧美技术领先、投融资体系完善,但中国有正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相对低的人力成本优势,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这为展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3)国际化能力。展讯拥有国内最大的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团队,有45名归国学子加盟展讯,大多在美国硅谷著名企业工作过的,有丰富技术经验;团队核心成员原均来自国内名牌顶尖学校、都曾在国外深造并且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创业团队的海外经历使得展讯在成立之前就拥有了国际化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减少了摸索的成本。

第二,展讯通信的国际化模式。展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高科技创业模式,把硅谷的最高科技,创新公司的结构和管理与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相结合,使展讯具有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绝对优势。展讯在创业之处就在美国硅谷和奥斯汀设立的分支机构,既能获取最新的科技进步信息,同时也成为展讯向全球展示和销售产品的窗口。美国硅谷有成熟的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资本运作体系,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主要客户和质高量的人才,把硅谷的最高科技,创新公司的结构和管理与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相结合,使展讯具有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绝对优势,而展讯正是通过把两者完美嫁接,创造了一次次自主创新的奇迹。

第三,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尽管面临着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展讯通信的增长能力却是惊人的。2006年,展讯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公司50强,排名第六,三年内(2003~2005)增长率高达1461.54%,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其增长速度远非一般的仅在国内发展的创业型企业所能企及,也使传统跨国公司难以望其项背。

第四,企业国际化绩效对国际化动因的影响。展讯通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业能力,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升级。在国际化过程中,展讯通信多次打破欧美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移动通信终端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形成了数百个专利发明群,上百项发明专利在中国和欧美国家获得受理。技术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持续增长,增强了展讯通信走国际化道路的信心。2008年,展讯通信正式宣布已完成对美国RF射频公司Quorum的并购,并进而推动了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四、结论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1篇

“它能听得懂你说了什么,它能理解你的意思,能够知道使用哪些程序和你谈论。它通过网络为您找到答案。”作为乔布斯的遗作,苹果智能语音应用Siri颠覆性引爆了全球智能语音技术开发、应用热潮。

智能语音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手机像人一样“能听会说”,并完成人与手机之间互动的根本性变革。

苹果的Siri让人们见识到了智能语音技术新方向的同时,国内智能语音技术唯一上市公司——科大讯飞,也接连推出了“讯飞语点”、“讯飞语音云”等诸多中国版Siri应用。这家全年营收超过7亿元的国产智能语音技术巨头,在激发国内市场对其厚望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和众多投资者的极致兴趣:在“苹果Siri”和“中文Siri”之间,科大讯飞到底能将“中文Siri”推向多远?

苹果挤对讯飞语点

去年 3 月份,科大讯飞了针对开发者的新一代“语音云”平台,并推出其官方示范应用——“讯飞语点”Android版。

作为中文语音领域中国唯一上市企业明星产品,讯飞语点曾被业内冠以“一款听话的语音小秘书”之名。从公开资料来看,这款类Siri的语音助手应用能通过语音实现与手机的各种交互,如语音拨号、发短信、上网、打开手机应用、设置提醒、导航以及查询航班、美食、股票等信息。

有业内人士透露,正因为与Siri长得太像了,讯飞语点差点无法登录苹果的应用商店。

有资料显示,讯飞语点的iPhone版在去年6月提交苹果审核,但一直未获通过。苹果也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不予通过的原因,业界猜测可能是因为和Siri的相似度太高的缘故。在苦苦等候6个多月后,讯飞语点才最终得以在苹果App Store上架。但相比它的越狱版本,上架的讯飞语点iPhone版诸多与Siri异曲同工的功能被要求去除,其中包括语音打电话、发短信、设置提醒等功能。

今年4月17日,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联手合作的手机语音助手——“灵犀”iOS版正式登录苹果应用商店。而这一语音助手也成为“讯飞语点”后,科大讯飞再次上线的手机语音助手产品。和之前“讯飞语点”曲折、漫长的审核之路相比,“灵犀”的审核过程中也再次遭遇来自苹果应用商店的多次拒绝,但最终得以上架,其上线之路明显更为顺利。

此前媒体报道,此次iOS版的“灵犀”在功能上并未被苹果做太多的限制,基本上和之前的Android版“灵犀”保持一致。主要分为三大功能,首先是基础的手机功能调用,如打电话、发短信、打开应用等;其次是生活服务信息查询,如查天气、查话费、找餐馆、问路等;再次是所谓的“调戏”功能,即支持人机简单互动聊天。

不少业内人士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与输入法、浏览器等纯工具类的产品不同,智能语音助手已经成为最具成长为移动互联网入口潜力的产品。

中国移动花大力研发语音助手,甚至战略入股科大讯飞,也旨在将“灵犀”作为接入口,接入中国移动背后的诸多服务体系,如12580的生活服务信息等。此外,除了利用手机语音助手来抢占入口外,中国移动还计划重构飞信,以抗衡微信等OTT业务。

“移动互联网的玩法就是,大家都盯着智能语音助手这块肥肉。不论技术、产品,还是运营,已经有越来越多公司加入争抢这块肥肉的队伍,且都相当有经验,运营商想从中分一杯羹也不是那么容易。”国内一家语音技术研发公司创始人告诉记者。

此前曾因语音助手专利纠纷将苹果告上法庭的小i机器人袁辉也表示,“中文智能语音交互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亟待挖掘的金矿。但只有那些长期积累和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使中国‘Siri’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的‘Siri’。”

语料库需积累十几年

现实证明,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无论是语音交互技术还是语义识别技术,依然存在这诸多技术壁垒和障碍。

“事实上,现在国内智能语音这一块,各家基本上都在摸索阶段”,国内唯一真人语音助手——云助理的创始人林民东告诉记者,即便是像百度如此庞大的公司,也正面临技术壁垒。自从去年12月份推出安卓版智能语音助手之后,百度的苹果版本至今还没推出来。“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技术还没成熟。”

就在去年科大讯飞在北京举行语音开发者大会上,公司总裁刘庆峰也坦言,即使作为国内最大的语音技术上市公司,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尚且无法达到100%的精准。“讯飞现在有3000万用户,当我们的用户继续增长,达到3亿时,准确度甚至可能达到100%。”

广发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所有的语音技术其实最终都能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的障碍是语音、语料数据库的完善、积累。“这不是你能用多少钱或者多少技术就能填补的,这需要非常长期、持久的积累。这种长期、持久的积累,少则数年,多则十几年。”

“在中国,有那么多的地方方言。即使是使用我们最常用的普通话,但是其中夹杂着的各地方言将会为语音识别带来较高的要求。”上述分析师表示,一旦语音、语料数据库越充沛、越完善,所谓的语音、语义识别结果也将越精准、高效。

“从科大讯飞已有的技术和语料库来看,它在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竞争优势。”云助理创始人林民东告诉记者,这也使得科大讯飞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在中文语音识别效果方面占据较高优势。

智能语音暗战不断

随着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语音交互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国际各主要IT产业巨头纷纷在该领域加大投入,掀起了语音产业发展新的浪潮。

自从2011年10月苹果在其iPhone智能手机中率先推出了智能语音助理应用Siri,并在2012年6月的iOS6中支持中文服务。Google公司也紧随其后,在其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推出了Google Now智能语音搜索及问答服务。有意思的是,微软公司也瞄准了智能语音市场,将语音技术应用于最新推出的Windows Phone。

而在国内,智能语音行业这一蓝海市场也着实热闹了好一阵,各路大仙都跳出来一显身手。除了科大讯飞,虫洞语音、盛大语音、搜狗语音等国产语音助手横空出世。而素以搜索引擎为主业的百度,也赶来凑热闹,推出了自己的手机语音助手产品。

可以看到,现如今,几乎全球每一家手机厂商和消费电子公司都试图将语音技术融于其移动产品、应用和服务中。以科大讯飞为例,除了涉及智能手机,公司还将其语音技术的触手伸向智能家电、玩具、汽车制造业、教育等多个行业。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职务犯罪;技术侦查

引导语

就我国国内而言,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犯罪案件侦查中较早的应用了技术侦查,手段也较多;相比之下,检察机关在2013年1月1日才被赋予了在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运用技术侦查的权力,起步较晚,缺少实践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法条进行分析,结合笔者本人的工作实践,借鉴先进经验,以期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一、技术侦查的概念及适用原则

技术侦查措施是指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技术侦查包括监听跟踪监视,监听通讯,电子监控,心理测试,秘密拍照、录音、录像等行为。适用技术侦查的原则有:

1、依法使用、慎重使用

运用技术侦查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能擅自发挥,恣意使用,否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由于使用技术侦查具有可能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特性,为了做到慎重、正确使用,新刑诉法就可适用技术侦查的案件犯罪范围做了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何谓“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二是在县级以上检察院辖区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重大影响力可从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综合评析;三是犯罪嫌疑人具有特殊性身份的案件,例如犯罪嫌疑人从事多年侦查工作,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常规侦查手段难以侦破,不及时侦破又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这类案件,虽然从刑期上可能不到10年以上,也不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是笔者认为可以认定为重大案件。

此外,在运用技术侦查时还应做到程序合法。技术侦查作为解决案件中有关侦查线索和收集证据问题的专门工作,是侦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依据来源于刑事诉讼法。侦查人员在收集线索、获取证据等办案活动中,都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2、实事求是、忠于结论

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侦查,其运行结果既不受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左右,也不必然符合人们的设想轨迹,而是依其自身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因此,侦查人员对待科学技术的应用应当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自觉接受和忠于技术侦查结论。

当然,对技术侦查结论可以怀疑,可以进行多次验证、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但对已经多方验证、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不应毫无根据地进行排斥,而应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结合事实,利用科学技术结论推进侦查工作正确开展,确保案件质量。

3、严格保密,保障人权

技术侦查应用的过程、手段和结果都应当予以保密。保守机密是技术侦查工作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违反保密原则将使技术侦查工作遭受损害,阻碍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技术侦查应用中的保密,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的技术侦查手段保密。二是应用技术侦查的过程保密。侦查人员为了配合调查、讯问工作开展,可以使用技术侦查结论,但不能将技术侦查的使用过程随意公开,以免泄露侦查工作秘密,特别是一些秘密状态下使用的技术侦查过程。三是技术侦查应用中获取的结论系国家机密或当事人的隐私等需要保密。对于与案件有关的,在保密情况下将其服务于诉讼;对于与案件无关的,尽快销毁相关资料,以免带来不利影响。[1]

二、 当前技术侦查面临的困境

虽然新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可以使用技术侦查的权力,尽管大部分检察机关认识到了技术侦查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各个检察机关都设有检察技术处(科),也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并在侦查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宏观上看,整个检察技术队伍和设备对职务犯罪侦查还没有形成有战斗力的支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技术力量相对分散。省、市、县区院的技术部门基本上各自为阵,缺乏统筹,未建立有效的统筹机制,远达不到办案一体化的要求,在重大案件查办过程中,不能形成合力,为侦查工作的进行提供有力帮助。

2、专业人才缺失。大部分检察机关虽设有技术处(科),但技术干警往往配不到位,一般都是一个处(科)长,带一到两个副处(科)长,人员严重不足,更有甚者,就处(科)长光杆一个。此外,大部分技术处(科)干警业务水平较低,缺少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3、技术使用定位不清。目前技术部门的工作基本还处在为办公自动化服务、为检察机关日常运行服务的层次,除同步录音录像外真正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较少。

4、技术职能混淆不明。多数基层检察机关技术部门基本上没有发挥本身的职能作用,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去参与办理案件,大多数技术部门的干警都是从办案一线部门走出来的,为了办案需要,经常会被临时抽到办案一线去从事办案工作,技术干警放松对自身技术业务发展的要求,把在技术部门工作,当做换个办公室继续干自侦,阻碍了技术部门职能的发挥。

5、设备购置匹配欠佳。主要是目前没有专门用于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指挥平台和高端专用侦查设备,电话监听定位设备和测谎仪等设备缺乏。

三、技术侦查未来的发展前景

虽然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使用技术侦查手段,面临着多多少少的困难,但是笔者相信技术侦查的运用一定有着无比的潜力,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侦查手段,取代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口、一份材料”侦查方式。

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不可能采用所有的技术侦查手段,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部分技术侦查手段。目前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技术侦查手段是同步录音录像技术,该技术的运用较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嫌疑人、证人翻供、翻证现象的发生,同时防止了侦查权的滥用和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公正执法和文明办案。然而,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显得较为被动,使用该项技术并不能够使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彻底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2]因而,为了使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另寻出路,积极寻找新的技术侦查手段。笔者以为,除了同步录音录像技术以外,根据目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现状,结合国外和国内兄弟单位的有效经验,现阶段检察机关可以充分运用测谎技术和通讯监听技术。

1、测谎技术。测谎技术是指对犯罪嫌疑人使用专门的测谎仪器以判别其供述和辩解真伪的一项侦查技术。现代测谎技术极为发达,测谎准确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美国的诺曼·安斯利收集了1980年以来有关实地办案的测谎结论,并把此结论同口供、物证、法庭判决进行比较,研究了2042宗案件结果,即便有细微的争执也认为是测谎的差错,得到的准确率为98%。美国测谎学会对6 个国家的3030起案件结果经过侦察、审讯核实,准确率也是98%。正是由于测谎技术的先进性,国外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使用测谎技术。在我国,测谎技术的研制和使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应用于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工作。[3]

笔者以为,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运用测谎技术进行技术侦查,是很有必要,是和当前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水平相适应的。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过,当前检察机关的技术侦查水平很低下,技术干警的业务水平较差,目前测谎技术比较成熟,对技术干警的业务水平要求不高,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经过实践,就能熟练掌握测谎技术,进行技术侦查。测谎技术不仅能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确保侦查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给审讯对象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审讯的进行,还能进行证据排除、书证核对等。当前,许多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中对测谎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苏州市沧浪区检察院2004年7 月开始在职务犯罪调查中应用测谎技术,到2007年上半年,共参与办理了46起案件,对110名犯罪嫌疑人和证人进行测试,除4名被测人由于生理原因没有完成测试外,成功判定了106 名被测者说谎与否,排除说谎概率达到了100 %。[4]

笔者认为,在职务犯罪调查中应用测谎技术是非常有效的,不仅可以排除无辜,认定犯罪,而且可以为侦查提供方向,减少无用功,提高办案效率。

2、通讯监听技术。通讯监听是运用电子仪器设备秘密获取有线或无线通讯传递的言词信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和犯罪证据的一种技术侦查手段,属于侦查监听的范畴。当今社会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监听也随着通讯方式的发展成为了常用技术侦查手段之一,国外已有许多国家明文规定在犯罪侦查方面运用通讯监听技术,如德国《刑事诉讼法》之证据部分第100 条a 则规定:“如果有根据怀疑某人作为主犯、共凶犯有下述之一罪行,或者实施了具有可罪性未遂或者犯罪预备,并且以其他方式不能或者难以查明案情、搜索被指控人居所,可以采取监听和录音的反和平罪等五款罪名。”日本制定了《关于犯罪侦查中监听的法律》,对通讯监听作了专门规定。

在职务犯罪中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作案的也越来越多,如在贿赂犯罪中,行、受贿双方往往都是事先用通讯工具联系好作案的时间、地点后才进行的。行动非常隐秘,检察机关很难发现,使用通讯监听就能使检察机关及时掌握行、受贿双方的动态,及时调整侦查方向,减少审讯突破难度。还有在常见的查办窝、串案时,通讯监听能使办案人员及时了解未到案人员的动态和串供内容,为下一步侦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笔者认为,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使用通讯监听技术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讯监听技术可以增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主动性,通过监听通讯可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解决职务犯罪案源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通讯监听是在被监听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而通过监听通讯可以直接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即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原始证据,证据的证明力得到大大增强。

结束语

技术侦查措施是把“双刃剑”,用之恰当则造福于民,反之,将严重侵害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将直接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公信力。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在合理范围内运用技术侦查,使技术侦查这把“双刃剑”,成为打击职务犯罪的“单面刀”。

参考文献:

[1]检察日报,赵东平、凌耀波,《运用科技侦查职务犯罪应把握五项原则》

[2]章其彦,《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探讨》。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管理,则需要依据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各部分的物质要素进行正确分配,力求各种物质要素得到最良好的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某些物质要素进行必要的改变,依据电脑电子通讯讯息、技术建设的工作的进度及安全要求来完成整个电脑讯息、技术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遍及,社会各行业对电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是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有利于各种工程工程的管理,也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另外电脑电子讯息、管理还可以对各种工程讯息、进行快捷的存档、获取、交流和处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讯息、技术时需要有效地利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发挥电子讯息、技术的最大作用,依据不同工程的管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动态改变,使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信息保护工作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记笔记的方式来开展,这种传统的讯息记录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特长,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手工记录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复杂的讯息保护。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让讯息记录更加快捷方便,其是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快速传送,最大限度降手工抄写的部分,能够更好的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而且还能够对相关讯息进行更好的存储与管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特长能够弥补传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讯息保护部分的不足。

1.2工程管理计算

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这类精算必须要最大限度保障其精确性才能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本身的计算精确性就非常高,能够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率,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其计算上的特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3工程规划

整个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工程规划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其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更加规范。但是这样的工程建设必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为了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规划,从而实施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中对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工程规划更加有效率,保障工程规划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脑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质要素共享,借助更多先进的经验,对当前工程管理实施更好的规划。

1.4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竞争的激烈程度毋庸置疑。如果企业想要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工程管理而言,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现代化的软件和工具,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批量操作的技能,可以很方便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现代的建筑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必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

1.5提高管理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很多软件和工具设计上都很简洁和人性化。软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相比于人工,机器可以批量操作,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人类。得益于这些优点,当今很多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合理的而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可以提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处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2.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若要在工程管理中更好的成长与使用,必须要配置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讲解电脑电子讯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将工程管理学识与技能充分把握,才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要更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要善于学习,加强实践,从而更好的保障技术上的创新。

2.2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3、结语

目前,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学习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张禹峤.黑龙江科学.2014(03)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图书资讯学 期刊评价

分类号 G250.13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0.019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Assessment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Taiwan

Li Xianzhi, Fan Yingying, He Rong, Yang Xiao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in Taiwan began by the mid-1990s. It has undergone three periods, including the exploration period of journal ranking,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period of journal ranking and indexed by core journal databases, as well as the new system period of ranking and indexing, which show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journal ranking and indexed from independence to unity, the assessment basing mainly on objective index to mainly on expert assessment, and so on.

Keywords Taiw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 assessments.

0 引言

学术期刊提供了专家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实现了知识累积、传播、分享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学术期刊的分级与品质把关遂成为学界一项重要的工作。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台湾地区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学术期刊的繁荣出版,评价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经过将近20多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两种较为成熟的评价制度,即“期刊评比排序”与“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 [1]。2015年底台湾地区“科技部”(原“行政院国科会”,下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制定《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1月4日正式开展新一轮期刊评比收录[2]。

大陆专家学者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期刊的关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于1994年率先对台湾地区科技期刊的出版与发文进行了统计分析[3],随后随着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密切,一些专家学者逐渐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出版现状的梳理[4],基于国际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台湾图书资讯学期刊的影响力分析[5]、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一级期刊对比分析[6]、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期刊论文主题分析与引文分析[7-8]等方面。总体而言,大陆专家学者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的研究较为零星,研究成果较少,而针对期刊评价方面则缺乏整体把握。因此,本文将在简要回顾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出版概况与评价背景的基础上,以评价制度的确立为时间节点,较为全面地阐述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同时就在评价历程中体现出的一些特征作简要说明。

1 图书资讯学期刊出版概况与评价缘起

1.1 出版概况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的出版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伴随着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图书资讯学正规教育的铺开以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究不断深入等因素而逐渐开展起来。1953年11月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11月更名为“中华民国图书馆学会”)在台北“国家图书馆”恢复成立[9],195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005年更名为“图书资讯学研究”)正式刊行,标志着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出版的开端。1967年,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国家图书馆”分别刊行《图书馆学刊》(1999年更名为《图书资讯学刊》)、《“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1996年更名为“国家图书馆”馆刊)。到了70年代创刊数量略有上升,共计7种,例如1970年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编辑发行《教育资料科学月刊》(1980年更名为《教育资料科学》,又于1982年更名为《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上世纪80年代创刊数量与70年代基本持平,共6种期刊,例如1983年台北市图书馆发行《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等。进入90年代,图书资讯学期刊的创刊数量达到鼎盛时期,共有16种期刊编辑发行,例如1991年成功大学图书馆发行《成功大学图书馆馆讯》(1998年更名为《成功大学图书馆馆刊》),1994年世新大学图书资讯学系刊行《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学》(已停刊)等。进入21世纪,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创刊数量较少,新创刊的期刊仅有3种,例如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于2004年编辑发行的《出版与管理研究》(2008年更名为《文化事业与管理研究》)等[10-11]。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在“国家图书馆”期刊文献资讯网(收录101种,包括已停刊,同时将停刊更名视为不同期刊,下同)、THCI(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收录24种,2011年6月停止更新并整合至TCI-HSS)、TSSCI(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2种)、TCI-HSS(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收录20种)、ACI(学术引文资料库,收录15种)、CLISA(中文图书资讯学文献摘要细料库,无查询权限)、Airiti-Library(华艺在线图书馆,收录21种)等数据库中均有收录,本文限于篇幅仅以2013年9月11日启用的TCI-HSS数据库收录的“图书资讯学期刊”名单为依据,同时去除已停刊、原刊名等情况,详见表1。

1.2 评价缘起

一方面,随着台湾地区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学术期刊出版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同时也伴随着期刊质量良莠不齐,欠缺客观评价体系等问题,加之台湾地区大学不断民主化,建立客观的学术评审制度刻不容缓,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便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12]。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扩张,出现了诸如教育发展质量失衡、教育资源排挤、国际化程度不高、大学及学术评价亟待建立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台湾地区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或修订大学法律法规来促进大学发展的健全化、国际化以及评鉴标准化[13]。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的大学评价研究与实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逐步形成了4个层级的评价体制:(1)各大学的总体评价以及所属单所系评价;(2)同学科与同学门评价;(3)学者研究成果评价;(4)学术刊物评价[14]。在大学评价过程中,“学术研究表现”与“学术研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期刊品质,因此期刊评价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2000年台湾地区“科技部”(原“行政院国科会”,下同)正式发表《“中华民国”人文社会科学白皮书》,并将学术期刊评价计划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15],借此契机各学术领域或自发性需求或接受“国科会”委托,纷纷展开期刊评价工作。

2 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历程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隶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教育学门,其期刊评价是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工作同步开展起来的,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逐渐形成了两套评价机制,即期刊评比排序与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本文以这两种评价制度产生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的评价历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1 期刊评比排序探索时期(1995―2000)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于1991年12月举办“国内人文学术期刊与学术推广期刊相关问题座谈会”,邀请相关期刊编辑、文哲系所师生及出版业者出席,在会谈别提到期刊评价制度问题。在此会议的基础上,1995年台湾地区“科技部”遂开始推行“人文学及社会科学各学门期刊评比排序”计划[16],图书资讯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或自行或受“科技部”委托进行期刊评价与研究工作,自此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工作正式铺开。1995年台湾空中大学人文学系薛理桂教授对台湾地区仍在刊行的31种图书资讯学期刊进行了第一次评价研究,其评价作业的详细情况详见表2。

从表2可知,薛理桂教授主要是从客观角度进行考察,并未将领域内专家、学者的主观认知纳入指标体系。同时,在该评价研究中并未进行期刊排序,主要依据《“国内”学术性期刊评量参考标准(乙表)――人文社会科学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与客观描述。此次评价研究属于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的首次评价排序研究,也是这一阶段唯一的一次评比排序研究,因此其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对后续评比排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期刊评比排序与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并行发展繁荣时期(2000―2015)

以TSSCI和THCI Core的建置、使用为标志,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进入“双轨制”评价阶段,这一时期期刊评比排序逐渐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方案与体系,而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也逐渐成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 期刊评比排序方面

自1995年进行第一次排序开始到2010年,又先后进行了4次评比排序研究。2001年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黄世雄等人接受台湾地区“科技部”委托的研究计划,以1996-2000年刊行的17种期刊进行评价排序(编号A)。2008年台东大学教育学系黄毅志等人亦接受“科技部”委托,对2003-2007年刊行的11种期刊进行评比排序(编号B)。2009年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黄慕萱与台东大学教育学系黄毅志合作,对当时每期都刊行两篇及以上论文的11种期刊进行评比排序(编号C)。2010年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陈光华等人,在对比前几次评比排序的基础上,亦进行了19种期刊的评比排序(编号D),详见表3。

据表3可知,上述4次评比排序或受台湾地区“科技部”委托开展研究或自行研究,评价方法基本都涵盖了“形式审查法”“引文分析法”“专家评价法”等,指标体系也大同小异。但是在这4次评价研究中,台湾地区“科技部”相关部门尚未建立针对图书资讯学期刊的评价方案,致使这几次评比排序规模较小,不易积累经验,公信力有待加强。有鉴于此,2011年台湾地区“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制定《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实施方案》,以期建立新的、统一的评比制度,并实行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导、委托下的线上系统申请形式的学门期刊评比作业。新的评比方案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评比组织、评比指标、权重分配、评比程序、评比对象及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其中评比指标包括“形式指标”(6%)、“引用指标”(24%)、“调查问卷”(35%)、“专家审查”(35%),评比结果经由分级会议确认并以A、B、C、D形式,并作为TSSCI、THCI Core的收录依据[21]。

此次图书资讯学期刊评比排序于2014年在台湾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郑英耀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门期刊评比中进行,参与评比的图书资讯学期刊共计6种,其中《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图书资讯学刊》《图书资讯学研究》为A级,《图书与资讯学刊》《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为B级,《大学图书馆》为C级[21]。

2.2.2 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方面

台湾地区自 1992 年起,引入SCI、SSCI、A&HCI、EI等引文资料库[22],而本土引文资料库的建置则滞后几年。随着台湾地区大学评价及学术评价的本土化意识加深,加上世界各地特殊的社会文化以及本土语言表达方式等因素[16],相关研究机构在台湾地区“科技部”(原 “行政院国科会”)的委托下开始计划并着手建立符合台湾本土需求及特性的引文索引资料库作为检索、研究与评鉴工具。1999-2001年相继建立TSSCI、THCI数据库,2006-2008年建立THCI Core数据库,2012-2014年整合上述数据库的资源并建置TCI-HSS数据库。这一系列的数据库仅TSSCI、THCI Core两大数据库分别作为社会科学、人文学核心期刊评价收录工具,而图书资讯学期刊仅在TSSCI数据库中进行评价收录,因此本文仅阐述TSSCI数据库对图书资讯学期刊的评价历程。

TSSCI从建置之初就定位于学术水准较高、影响力较大、出版过程严谨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3],使得其本身兼具检索、研究与评价的功能。TSSCI期刊收录审查流程包括预审、初审及复审三个阶段,其收录方案涵盖了“形式指标”“引用指标”“调查问卷”以及“专家审查”等方面众多指标。自2000年首次公布收录名单开始,直到2009年公布的收录名单中才出现图书资讯学期刊。截止2015年共计公布15次收录名单,图书资讯学期刊历次收录情况详见表4。

2.3 期刊评比收录新制时期(2016―)

上述两种期刊评价制度双轨并行发展,功能却有雷同之处,这样势必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使用者认定上的困扰,因此台湾地区学界近几年一直呼吁将二者进行整合。2014年底,台湾地区“科技部”公告废止期刊评比排序工作及相关实施方案[25],2015年3月起“国立”政治大学黄东益教授研究团队进行了“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收录制度变革”审议式论坛计划,以审议式调查方式进行,希望藉此了解并呈现学界多元化意见。随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为促进学术研究与期刊品质的提升,并使原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业务更加符合学界需求,遂参考该计划成果,于2015年8月起着手拟定《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实施方案》,2015年11月24日修订通过并于2016年起开始实施新制。新的评比收录新制在原TSSCI、THCI Core收录制度的基础上,融入了期刊评比排序的多元指标特色,以“形式指标”(5%)、“引用指标”(15%)、“调查问卷”(30%)以及“学门专家审查”(50%)等4项指标进行评比,根据币种换算后计算总成绩再依据成绩与学门代表、相关委员审议后分为三级,受评为第一与第二级者,按学门收录到TSSCI与THCI Core中,受评为第三级者为非人社核心期刊[26]。

2016年1月4日台湾地区“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正式“开放2016年人社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申请”公告[27],而图书资讯学隶属的教育学门期刊评比收录将在2017年开放申请,因此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将在2017年迎来第四轮评比收录作业,也即期刊评比排序收录新制实施后的首次评比收录作业。

3 结语

自1995年台湾空中大学人文学系薛理桂教授对台湾地区仍在刊行的31种图书资讯学期刊进行了第一次评比研究开始,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的评比收录研究已走过了20年的历史,见证了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大学评价与学术评价的兴起与繁荣以及图书资讯学教育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纵观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比收录发展历程,其主要体现出如下两个特征:

3.1 从独立分散评价研究走向统一评比收录作业

在2016年期刊评比收录新制尚未实施以前,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评比排序一共进行了3轮,而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也进行了7次。虽然这几次的期刊评比排序与收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期刊评比排序与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却一直是独立进行,这样不仅不利于跟踪评比收录进度与经验交流,而且不利于合理利用研究资源以及对评比收录结果的客观认知。因此,台湾地区“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底制定《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实施方案》,评比收录新制将期刊评比排序与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整合到一个平台进行统一作业,2016年正式实施后,因而台湾地区期刊评价制度将走向了新的阶段。

3.2 从以客观指标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专家评审为主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最初的评比工作主要从“形式审查”的角度进行考察,而在随后进行了几次评比排序及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中,主观指标如“专家审查”“调查问卷”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将其纳入评标指标体系中,但是在较早涵盖“专家审查”指标的研究中其权重偏低,随着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精神”理念的不断深化,期刊评比排序收录中主观指标权重得到进一步提升[1],如2011年《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实施方案》中“专家评审”与“调查问卷”两项指标权重为70%,而在2015年底《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实施方案》中这两项指标的权重则高达80%[28]。

参考文献:

[ 1 ] 黄东益,董祥开.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收录制度变革:审议式论坛说明及邀约[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15,16(2):22-27.

[ 2 ] “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放2016年人社期刊评比暨核心期刊收录申请(新制)[EB/OL].[2016-04-09].http://hss.ntu.edu.tw/news_d.aspx?no=5&d=374.

[ 3 ] 叶继元.台湾期刊及科技论文分析[J].图书馆建设,1994(2):58-60.

[ 4 ] 程小娟.台湾图书资讯学学术期刊的现状与特色[J].情报探索,2011(10):79-82.

[ 5 ] 高俊宽,戴炜轶.从DOAJ收录的LIS期刊看海峡两岸同类期刊的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15(1):85-90.

[ 6 ] 陈艳伟.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期刊引文抽样调查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5(2):76-78.

[ 7 ] 隋鑫,王念祖.2008―2012年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一级期刊论文分析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6):126-132.

[ 8 ] 张红岩.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期刊论文实证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2(8):84-86.

[ 9 ] “中华民国”图书馆学会.“中华民国”图书馆学会历史沿革[EB/OL].[2016-04-09].http://.tw/intro/1.

[10] 薛理桂.“我国”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学术性期刊评鉴[J].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1995,21(2):61-80.

[11] 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图书资讯学[EB/OL].[2016-04-10].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JeoMRb/journalbrowse?sq=jsb1=%22%E5%9C%96%E6%9B%B8%E8%B3%87%E8%A8%8A%E5%AD%B8%22&treelv=%E6%9C%9F%E5%88%8A^^%E5%AD%B8%E9%96%80%E7%80%8F%E8%A6%BD^^jsb1~~~~%E5%9C%96%E6%9B%B8%E8%B3%87%E8%A8%8A%E5%AD%B8&stype=jour&&jouropendb=ncljour.

[13] 李明辉.“国科会”“我国”人文学及社会科学各学门期刊评比排序之检讨[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9,9(2):239-242.

[14] 周祝瑛.SSCI下的台湾高教竞争力:以政治大学学术评价为例[C]//程郁缀,谷雪.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7-131.

[15] 王梅玲.大学研究评鉴与引文分析应用[J].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2005,31(1):5-13.

[16] 陈光华,吴恬安.台湾图书资讯学学术期刊评鉴之比较研究[J].图书资讯学研究,2010,4(2):65-94.

[17] 周大兴.“国内”人文学术期刊与学术推广期刊相关问题座谈会纪要[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2,2(1):49-70.

[18] 黄世雄,陈雪华,赖鼎铭.图书资讯学期刊排序之研究[EB/OL].[2016-04-10].http://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500.

[19] 黄毅志,洪聪敏,黄慕萱,等.“国内”教育学门图书资讯学术期刊评比研究[EB/OL].[2016-04-10].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91008.

[20] 黄慕萱,黄毅志.图书资讯学期刊评比之研究[J].图书资讯学研究,2009,3(2):1-23.

[21] 郑英耀,周洪室,郭峰渊.103年人文及社会科学期刊评比报告―教育学门[EB/OL].[2016-04-10]. http://hss.ntu.edu.tw/model.aspx?no=351.

[22] 刘世闵.台湾学术界教育学门TSSCI制度衍生之问题与批判[J].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3,2(11):33-37.

[23] 杨巧玲.TSSCI问题化的问题[J].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3,2(11):9-16.

[24] “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TSSCI收录期刊名单[EB/OL].[2016-04-12].http://hss.ntu.edu.tw/model.aspx?no=67.

[25] “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期刊评比收录新制简介[EB/OL].[2016-04-12].http://hss.ntu.edu.tw/model.aspx?no=63.

[26] “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新制Q&A[EB/OL].[2016-04-18].http://hss.ntu.edu.tw/model.aspx?no=358.

通讯科技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人影平台;资源讯息;开发管理;安全应用

一、 引言

今天,在国家层面,信息化已被定性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在公众层面,政务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方式,政务信息要公开,办事要效率,政府要与公众互动等情况。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对日益严重的气象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压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民心工程,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终紧紧围绕“规范、安全、科学、效益”的奋斗目标,加速推进科学管理化、智能指挥化、安全保障化的建设进程。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采用超链技术建立一个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快捷、跨地域优势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信息传递,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新闻进行及时的报道,各级党委和政府就能快捷地掌握我省人工影响天气信息动态,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业务、科研保障提供专业的信息。

其次,随着现代化科技水平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创建的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便于人工影响天气资料和讯息集中管理,方便查询和调用。

再次,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为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和全世界从事有关人工影响天气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网上开放交流的平台,增进各地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内信息互通、经验交流。

  最后,建立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可全方位地树立贵州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形象、加大宣传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力度、提升贵州人工影响天气的知名度。

二、 资讯平台的总体设计原则与特性

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设计原则本着服务性、实用性、便捷性、完整性、交互性、宣传性、美观性的原则来全方位多层次展现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情况。

1.设计原则

 

1.1、建立完善的新闻系统

将网页上的某些需要经常变动的信息,类似新闻、通知公告和其它要闻等更新信息集中管理,并通过信息的某些共性进行分类,最后系统化、标准化到平台上的一种网站应用程序。平台信息通过一个操作简单的界面进入数据库,然后通过已有的网页模板格式与审核流程到平台上。

1.2、树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政府部门形象

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要从客观上给公众以“权威、公正、可信”的印象,所以平台的内容必须具备严谨性和准确性,要求信息采集编辑、信息审核、信息必须有严格的人员职责管理制度,也相应地需要配备专业严谨的管理系统。

1.3、保持同类网站之间的先进性

主要是通过美观大方的界面设计和较完善的功能开发,从而使整个平台处在一个市级各部门之间和同为地级市的人工影响天气网站之间较为领先的一个位置。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平台最终的应用效果,力求做到易操作、亲和、便于查询、专业化等。

1.4、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

让平台资料得到及时的更新。当然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具有良好的实效性,这就要求信息维护更新必须落实责任,同时还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平台框架、简单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严格的平台维护规范。

2.特性

(1)通过建立资讯平台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信息化技术水平及信息化推广应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信息化带动人工影响天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

(2)通过社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化的手段,为各级需求部门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为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决策层提供实时和历史的决策数据,并与外部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以此建立和完善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3)创建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实现部门间的联合和协同,让政府和人民更客观和全面地了解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实现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资讯平台可使信息消费者扩大知识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信息的充分共享带来信息价值的提升,使信息可利用程度提高,相对降低了科学技术研究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5)资讯平台还可让科研、管理人员及时、全方位掌握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其他工作的进展情况,使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三、 资讯平台的栏目结构

主页设计以蓝色为基本色调运用黄色和绿色进行融合搭配突出平台稳重清爽的格调另外运用FLASH 技术设计动态效果强调平台的特色同时也更能吸引浏览者的注意。一级栏目分为人工影响天气介绍(简称人影介绍)、新闻动态、增雨防雹、指导产品、法规安全、科研技术、在线论坛和网站介绍八部分。

资讯平台栏目结构图

四、 资讯平台的模块功能设计

本平台根据贵州人工影响天气特点和自身业务的需要,具备以下的系统模块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充完善。

1、信息模块功能

具备能够实现动态信息的采编、审核、、检索等功能,能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具备灵活、安全的权限管理功能,支持多级权限,能够实现对网站内容、系统维护人员的跟踪管理;具有模版管理功能,实现可视化的模版制作和编辑;具有图片管理功能,对图片实现数据库式的管理,实现可根据图片名称、类型、时间等条件进行查询的功能;具有多媒体文件管理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存储,实现数据库方式的管理;具有信息评论功能,根据实际需要,为栏目、信息页面设置留言板,让用户发表自己的意见。

2、 会员管理与注册模块功能

(1)、会员前台注册(2)、会员后台管理(3)、会员删除(4)、会员查询

3、论坛模块功能

(1)显示在线用户、显示友情链接、显示论坛样式的设置 ,使用户能更加了解该论坛每时每刻的详细情况。 

(2)保护论坛用户信息安全和论坛的安全运行,包括:启用注册验证、启用登录验证、启用发贴验证等选项。

4、后台管理模块功能

对于平台内容的管理维护工作,建立独立的管理员站点来完成以保证站点数据的安全可靠和维护方便,进入管理员站点必须登录只有有权限的用户才可进入操作。

法规安全管理资料输入

五、 资讯平台的开发工具和运用技术

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以Liunx为操作系统平台, sybase为后台数据库,php为服务器端脚本来开发管理。

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主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制作软件有Dreamweaver、Frontpage、AdobePhotoshop、Firework、Flash等)和数据库技术(基于Web数据库的ASP编程技术)。

六、 资讯平台的安全设计和维护

由于资讯平台在内容上覆盖了贵州人工影响天气大部分的业务和管理工作,在组成上又包含软件、硬件、网络等子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十分重要而又艰巨,包括服务器的维护、数据的备份、用户的管理以及网络的安全和维护。

2.1 服务器的维护

2.1.1 服务器的日常维护 服务器的日常维护重点在于软件维护。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内存监控、磁盘空间监控,安全访问监控,计算机病毒检查等。

2.1.2 服务器的灾难性恢复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是系统安全运行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硬件故障、软件崩溃、病毒作用以及不可抗拒或不可预知的灾难发生,硬件备份是从灾难和系统崩溃中恢复数据的最有效手段。

2.2 数据安全和备份 目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还可以采用磁盘阵列等设备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这些技术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然而无法保证系统安全万无一失,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另项重措施。

2.3 用户的管理 平台采用了liunx操作系统、数据库级用户极限和应用程序运行权限的三重控制机制,提供了统一的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手段,使每个用户在系统中有唯一的账号、密码,且给予不同级别的权限,使之只能操作自己的程序和调用相关的数据,不能随便调阅不需知道的数据、文件。同时,我们还设有用户监控程序。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网络,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2.4 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维护 在技术上,主要有以下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的机器访问;严格控制内部地址的管理;采用复杂的密码体系;严格的身份认证等。

七、 结语

1、如今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

2、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语言开发基于web的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的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实现了基本功能,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3、资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信息构建的理论可以完善平台信息系统的建设,化复杂为清晰,使信息容易被用户所理解,真正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公开、网上服务查询。

4、科学合理的组织系统、规范标准的标识系统、完善的新闻系统、多样全面的后台管理系统、配备齐全的安全维护系统将构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贵州人工影响天气资讯平台,更好地为公众、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