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农业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概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农业实际产出达到理论最大产出的程度。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无疑是技术效率提高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信息技术(IT)在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和社会扩散和渗透的过程,该过程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以及农户对技术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农业市场信息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产品信息,农产品生产者不但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使潜在的需求明朗化。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销售,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农业产值,即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农户和农业企业能在“信息对称”的生产资料市场上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适的农资产品,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农业产值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了投入,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1.2提高政府政策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传统上我国农户只能通过村广播或村干部召集开会的形式了解国家的政策,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甚至还会产生“信息失真”。电视、无线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准确的将国家最新的农业政策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户中,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在有关政策的指引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科学防治病虫害、精准灌溉等,本身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以往信息手段落后,不能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现代农业技术信息迅速传递到农村,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农田信息管理系统、遥感系统、墒情监测系统等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技术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

1.5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度,使农民能较快地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促使其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农民素质越高,观念就转变得越快,越能接受新生事物和信息意识,对信息和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运用新技术能力越强,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促进作用越大。

2省际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定

实证研究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技术效率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我国多位学者根据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及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如卢丽娜(2010)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2.3倍。刘利永、李道亮(2013)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进行了计算,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信息化2001~2005年为起步发展期,2005~2010年为快速发展期。我国农业信息化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农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尚没有统一标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具体指标的选择也有待商榷。本文在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参考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农业信息化效用”、“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其中“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反映农村居民占有信息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情况,四项指标分别反映计算机、电视、电话等的基础建设状况和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状况;“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主要关注农村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状况;“农业信息化效用”反映的是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基本情况,其中,农业专利的批准数量反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平;“农业信息消费指数”指的是个人消费中出去衣食住、杂费外的比率,反映的是信息消费的能力;“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以上数据分别在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获得。由于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首先对农业信息化水平的11个具体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农业信息化各分类的指数值。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则通过变异系数法来进行确定。得到相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0.384,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0.277,农业信息化效用0.183,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0.156。依据上述权重指标体系,本文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2002~2012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截止2012年农业信息化指数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别是、云南、青海。在2002~2012年间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最快的地区是(95%),最慢的地区是北京(28%)。2012年东部11个省份、中部8个省份、西部12个省份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7652、0.653、0.6236,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但是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指数相差并不大,反映出农业信息化正呈现各地区同步协调发展的趋势。东中西部在2002~2012年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分别为44%、45%、47%。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明显进步,西部增长速度超过东、中部地区,中部增长速度又超过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这主要是因为:①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②部分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因起点低、基数低,因而发展速度比较快,最典型的就是地区。

3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3.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考察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同时了解各地区效率水平的高低。据此,本文采用Battese和Coelli(1995)提出的技术效率外生性模型(B-C模型)。简单的C-D生产函数里没有要素的交互项,也就没有考虑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生产函数的技术结构是线性齐次形式,没有考虑技术的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而言,农业投入要素可能存在替代效应,如农业机械的使用大量替代了人力劳动。同时,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渗透到生产要素中,从而呈现技术非中性特点。如我国不断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说明农业人才也是技术的源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模型的函数形式设为超对数生产函数。

3.2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数据对模型通过FRONTIER4.1软件进行了参数估计。σ2项表示组合误差项vit和uit的变异数之和,其值在1%置信水平是显著的。一方面说明使用技术效率模型估计是可靠的,我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复合误差项的变异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损失,随机误差项的影响仅有4.33%。由表2可见,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中二次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2002~2012年间存在着技术进步,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时间与要素的交互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呈现非中性特征。由此可知,本文使用超对数生产函数形式是可行的。本文主要关注技术效率估计模型的参数估计值。δ1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其值为-0.7731,表明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δ3、δ5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说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异于西部地区,其中东部的系数为-1.9993,中部的系数为-0.9819。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均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借助Mastromarco和Woitek(2006)提出衡量影响因素对技术效率边际影响的公式:dTE=-TE*δi/(dzi/zi),取我国2002~2012年间全国的平均效率值0.7937,可求得当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信息化指数每上升1%,可分别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提高1.58%、0.78%、0.61%。可见,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边际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部,其次为中部,最小的为西部。注意到δ2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δ4的参数估计值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δ6的参数估计值为正也不显著,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逐步提高的趋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值也证明了此点结论。考察期间全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值0.7937,东中西部的平均效率值分别为0.9331、0.7662、0.6859。东部11省份(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相差不大。2002~2012年间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呈现出“先低后高再低”变动轨迹。结合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效率不升反降的实证结果,推断:在我国还有制约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深层次原因存在,有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4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数学家T.L.Saaty提出的,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法。基本原理是:将评价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要素,并在同层次要素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各方案组合权重,最后由数据作决策。应用AHP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计算权向量,作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重,求出总排序。

2、3G技术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力

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能提供更快的上行和下行速率,方便人们浏览网页、微信和上传照片。3G技术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网络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2]。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逐渐加大的过程,包含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过程[2]。3G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强、通信质量稳定的特点。将3G技术有效应用在1C助力农业生产、2C支援农村建设、3C服务广大农民,主要体现在3P自动化控制、2P安全监控、1P生产指导、4P农产品溯源、5P信息、6P政务管理、7P信息传播、8P互相沟通、9P供销服务方面。

3、基于AHP的评价模型

3.1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依据分析,建立本文AHP的三层结构模型,见图1。目标层M:3G技术对农业信息化正向影响力。

3.2各层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用以表示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依据1~9级标度[1],构建矩阵ijAa,其对角线上是1。由3G对潍坊市农业信息化的影响程度,本文认为1C比明显重要,用5表示,512a;比3C稍微重要,用3表示,313a;同理332a。同理构建准则层对方案层的判断矩阵。

3.3应用Matlab的AHP程序,解得A的最大特征值A的特征向量0.637,00.104,70.2583,Aw一致性指标0.01931CI,随机一致性指标0.581RI,一致性比率0.03701CR通常判断矩阵不是一致阵,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当0.11CR时,完成单排序一致性检验,认为Aw有效。Aw中的分量是三个准则的权重。由最大隶属度原则,3G技术对助力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理计算矩阵1B2B3B的相关参数如表1。

3.4层次总排序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和总体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①表1第二列各行元素×的分量,得组合权向量w0.074,80.035,20.167,00.359,90.078,50.026,10.020,90.048,70.1887;②×表1第三列,得0.03322CI;③×表1第四列,得0.72312RI;④进行总排序一致性检验,0.08290.1122CRCRCIRI总完成检验。从结果看,3G通信技术在农产品溯源方面正向影响力最大,在生产自动化控制和农产品供销服务方面影响力较大。

4、实例验证

潍坊市蔬菜产销过程应用3G技术,建立蔬菜大棚的远程监控系统、蔬菜安全的二维码追溯系统和蔬菜价格行情信息平台。由07至12年该市蔬菜总产量的统计数据(见图2),分析出07至09年总量增长缓慢,当时农民进行传统耕作;09至10年增长幅度最大,正是3G建设初期,说明3G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应用有效。10至12年以后,该市蔬菜总产量就开始平稳增长,3G网络已全面覆盖。实例证明3G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溯源和服务广大农民方面正向影响大的正确性。

5、结论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现在的农业经济信息化已经处于信息落后时代,很难适合新时期的需要,为此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够走出科学合理的创新之路,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信息技术缺乏

因为农村实用网络技术的不多,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产品与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水平不高,因为信息产业公司就是面向农村发展了,但是使用的人太少甚至是无人使用,这些技术根本就没有必要。就因为信息技术缺乏了,根本就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村的需要,不能满足农业的科研、生产、教学以及管理上的需要。

2计算机使用较少

计算机作为接受信息的重要方面,在农业上应用还是比较少的,总体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个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农村文化偏低,大部分都是初中小学毕业,甚至还存在一些个字不识的文盲。

3信息人才缺乏

农村的信息网络欠发达,造成了信息交流落后。这样很多人都对信息化的东西不感兴趣,造成了专业人士比较缺乏。尤其是既要懂得计算机网络的人才,又要懂得农业技术的人才更是缺乏。这样,就导致农业信息化得不到发展或者发展缓慢。

二完善农业经济信息化具体措施

1建立信息资源共享

要进一步加快信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让涉农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这样才能大力推动农业信息网站、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涉及到的农业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信息的推广,让农户快速的了解最新的农业信息。这样才能改变目前的农业宏观信息多以及微观信息少的情况,才能够改变生产性的信息多、市场性的信息少,全国性的信息多、区域性的信息少的现状。

2对信息化服务方式

创新要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就必须要对服务方式进行创新。这个方面就要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电视和电话的普及率,来发展电子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阶段电话和电视采用的信息服务模式,来服务与信息化的需求。

3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进一步加强数字农业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只有通过数字农业将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让农业经济得以真正提高。这方面是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积极的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同时,还要鼓励与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逐步推进农业经济的信息化。

4对应用系统的创新

对于创新来说,主要从农产品的预警、市场监管以及农场科技的信息服务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实施全面的创新。首先是建立农产品的预警系统,要尽快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以及价格进行动态跟踪和检测,防止出现大批了生产出来之后却卖不出去的局面。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的预测和未来价格预测,避免出现跟风的现象。最近几年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很多人看西瓜卖的红火,就盲目跟风都去种植,结果等到出售的时候才发现西瓜已经过剩了,造成价低甚至卖不出去。只要建立了农产品预警系统,就能够正确引导农户统筹安排,合理种植。其次要建立全面的市场监管,对于生产的物品进一步监督,对于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和其他一些有隐患的药物的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食品。这种实例很多,很多农户为了产品有个好卖相,就违规打了很多药物,确实改变了产品的卖相,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比如,西红柿卖之前打上崔红素。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市场监管。最后,完善农场科技的信息服务。这样可以让农户通过信息了解到全国的生产动向,能够全面了解全国的农产品批发状况。

三总结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1.信息技术对灾害的预防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产品在生长时所出现的各种状况,这样可以提前的预防、控制到灾害带来的威胁。对于农作物灾害的预防能够降低经济损失。还可以建设一个信息化系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作出详细的记录,这样能够了解灾害出现的原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信息技术帮助生产技术和经营

信息技术对于现在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形式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于农业机械化管理有一定的帮助,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帮助农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来帮助传递一些农作物的信息,这样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农民真正的需求,可以将先进的技术迅速地传递给各地。因为很多地方的交通不是多么的便利,这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建立一个专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样能够降低成本,帮助农民及时地生产。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实际应用

1.电子设备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是现在的新技术,可以监控机械设备内部出现的实时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机械的情况,但是我国现在的机械设备还不够完善,因此不断完善机械设备极为重要。而我国现在对于收割机这些小型设备的发展,还是非常顺利的。这些小型设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在不断的提高。智能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网络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当然还有就是散布式管理在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也是一项,这是一个具有独立接口的信息解决和掌控能力、规范设计。

2.整体通讯技术

由于现在智能化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对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电子控制的规范化、适用化都在不断地加强电子机械的发展。就像是各种机械的驾驶室是一个操作空间,但是驾驶室的电子控制设备的规范化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驾驶室通过和室内电子设备终端的联系,能够显示各种机型之间的联系。还有就是这两种对接物套用的是光纤电缆或者是双绞线。另外就是机械相互间的通信联系,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机械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分享。还有就是能够准时地接收系统的多种指示,从而进行准确的操作。

3.信息技术对机械的支持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L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13-1

0 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化信息技术从7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

1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类技术的总称。它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是现代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内部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2 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整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意识不强,对农业科技的了解比较少。我国目前已有的信息设施,尚未在农业知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源在于,我国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不会使用计算机,信息意识差。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落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真正做到使农业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上来。

3 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能不到位,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二是职能错位,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社会力量完成的工作。三是政府缺乏对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农业信息采集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兼备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面窄,实用性不强。为了解决我国在运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数字农业理论体系。

4 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21世纪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农业将有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增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数字农业是环境健康的要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数字农业研究已初有成效,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家都颁布了严格的环境法律。在我国,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首先开始了“数字农业”研究。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共同取向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必由之路。数字农业具有几个显著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多维网络信息系统;多源、多比例尺、多分辨率以及数据集成的网络信息系统;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信息系统;农业运行机制的全面数字化。

5 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具体途径

建立涉农服务网站,充分考虑农民使用,充分考虑农业增效,充分考虑农村发展。完善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培训,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带动,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推广政策的引导。推进农业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建设;国际间农业信息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机制建设;引导和支持非政府农业信息机构的发展;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

6 结束语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大致经历和发生了三次比较引人注目的农业技术革命。以拖拉机等农机具为标志的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以现代遗传学理论等为标志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影响到农业发展的各个层次和环节。农业技术革命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本文就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展开了相关探讨,首先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做了相关梳理,然后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基于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具体途径。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获得了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前景的一个基本认识。希望能对日后的农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起到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新民.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 2005,12:11.

[2] 周国民.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李道亮,丁娟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14-18.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 热点 述评

[分类号]S126

1 引言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活动也几乎同步展开,近几年来研究日渐风行,相关论文越来越多。为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次梳理和总结。鉴于“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同质性以及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并在全文统一采用“农业(村)信息化”这一描述形式。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1979~2009年作为检索时间段,采用“农业”、“农村”、“林业”、“牧业”、“渔业”、“养殖”、“种植”、“农作物”和“农产品”9个关键词分别组配“信息”这一关键词(组配逻辑为“与”)的方式进行检索,删去重复和非信息化内容的文章后获得文献9 330篇,将这些文献按照主题归类(见表1)。不难看出,自2003年“金农工程”实施以来,论文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接近历年论文总数的2/3,笔者以“金农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起点,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2 关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农业(村)的资源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等。从其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农业信息本身,广义还包括与农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这进一步拓展了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内涵。

农业(村)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难度。高秀英指出,农业(村)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践已走出一条先“修路”、后“造车”、最后出台“交通规则”的道路,即第一阶段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但目前三个环节都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观点有: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发展的需要,数据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②农业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深度、广度及其管理上处在一个低水平运作状态;③农业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处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现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指标体系不健全,标准化严重滞后,法律建设薄弱等。笔者认为,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投入、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环境三个环节并行发展,鉴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户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特殊性,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以农业(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新瓶颈。关于整合内容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李道亮从数据库与涉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务业务与服务队伍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设涉农网站和信息平台是被广泛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很少,发展与应用研究居多。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历程、现状、障碍、对策以及应用类型、应用领域等是前述统计文献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90年代国际互联网出现后,“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同时引进了世界四大数据库并加强了自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金农工程”实施以后,研究及应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s技术成为热点,精准农业被普遍关注。另外,随“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光技术、生物技术也崭露头角。目前,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都得以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等诸多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显提高,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农业信息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不明。②因为既有研究成果转化成本较高,使得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宽广,研究很难形成系统性。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体系已迫在眉睫;农业信息技术将呈现“应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将成为新型农业(村)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将丰富农业(村)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升其水平。

4 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农业(村)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更为全面,涉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最终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信息服务模式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认为,农业(村)信息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者们总结出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模式类型较多,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务站、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之家、网上

展厅和网上劳务咨询等模式;我们比较赞同、王文生等归纳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导推动、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批发市场辐射扩散、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络有偿服务、科技大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国际合作扶贫等模式。

信息服务是农业(村)信息化的归宿,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建设意义、目标,总结和分析其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对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必须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探讨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作用的长效机制。

5 关于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渗透到农业(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村)的必然结果。张兰英、尚杰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农业信息产业指以农业信息作为基本资源,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化则是形成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具体过程,反映农业(村)信息产业的规模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张峭指出,农业技术产业化分为商品化和产业化两个阶段,商品化阶段是将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即走向市场;产业化阶段是将商品经营成巨大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如何发展农业(村)信息产业?较有代表性的对策如:要“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发展龙头”,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业信息产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体制”,着实提高我国农业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是农业(村)信息产业的核心,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其发展对策,认为应当走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两个战略性转移”,即从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依靠竞争为主的转移以及从资源向管理、从重硬向重软的转移,同时要把“管理创新”当作未来优势竞争力来培育。

笔者认为,鉴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农业(村)信息化的特殊性,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道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村)信息产业服务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6 关于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的研究

该主题下的文献所研究的区域范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经济区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第二层次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行政区划分;第三层次按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分,包括县(市、区)、乡(镇)乃至村。从各层次区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第一层次有95篇,第二层次有733篇,第三层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层次的论文,将第三层次的论文归并到第二层次,得到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结合表2分析,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32个省(市、区)都已开展农业(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的研究特点,即研究东部地区的多,研究西部地区的少。刘世洪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农业(村)信息化水平差异做过定量分析,认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宁夏、贵州、青海、,其中上海农村信息化指数为259.15,是的971倍;东、中、西部地区总指数分别为143.80、84.92、59.28,差异明显。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农村文化建设 服务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积极推进、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发挥其优势,积极探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切实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现状及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2.农业科技信息转化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人才

我国科技信息转化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国外科技信息转化率为80%,而我国不足50%,转化率亟待增强。我国目前通过网络获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农户比率仅占农户的2%左右,跟不上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必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人才方面优势和现代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3.农业专家指导和科技培训效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经营型人才

由于信息获取不对称,信息资源稀缺,许多致富心切的农民因为缺乏相关技术和市场经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农业科技培训的效果也不容乐观,经过机构改革,部分纳入财政支持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农业科技服务站已经名存实亡,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

1.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整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内容丰富,藏书学科门类齐全,质量高,专业性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展,高校图书馆购置了非常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2.高校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数众多的大学生包括农林、水产、畜牧等农业类专业学生。他们作为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熟悉农业专业技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深入农村锻炼成才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利于服务的持久开展。大学生可以以农村志愿者或勤工俭学方式参与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服务中,服务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能保证服务活动收支平衡,还能根据经营管理情况得到相应的收益。

高校图书馆与县、乡等社会图书馆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文献信息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还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需求适当增加文献资源种类与数量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

三、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路

1.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群众文化信息素质的创新工程。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共建、共享、合作、开放等方式,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这个工程向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让农民朋友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饕餮大餐。

2.发挥专业优势,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投入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为发展地方农牧业、生态旅游等做出积极贡献,定期与县、乡农业部门合作开办诸如蚕桑养殖、果树栽培、生猪饲养等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更多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高校图书馆可以依靠学科专业优势,辅助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农业科技重点科研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设立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开展农业信息数字参考咨询。

高校图书馆通过选聘农业学科专业馆员担任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负责相关的农业参考咨询,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学科馆员将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组织农业专家成立智囊团,编印适合本地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资料,免费发送到农民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利用E-mail、电子公告板、网络聊天室、农业专业技术QQ群等方式开展科技兴农服务。广大农民可通过网络直接阐述自己的需求,与科技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交流,高校图书馆可聘请农业专家、学者担任咨询员,开展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

4.开发农业特色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编制针对农村的馆藏目录索引,将本馆的农业图书、期刊、资料汇编、文摘、技术资料通过与县、乡等地方图书馆互联,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农村开发一批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强的农业特色数据库。既要图文并茂、形象逼真,又要方便农民读者学习和操作。网络信息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图书馆可与当地政府共建布局结构合理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拓宽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董诗平试论高师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7,(1):122-123.

[2]何义珠.探究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道路[J].图书馆论坛,2007,(1):31-33.

[3]杨艳萍.图书馆为三农服务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95-96.

[4]朱静.试论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延伸[J].知识经济,2009,(1):141-144.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互联网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 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231-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swept the world.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t can also chan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fter decades of efforts, a lot of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was analyzed firstl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om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Agriculture Informationiz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latform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球掀起了信息化的热潮,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1 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只有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障。农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只有采用现代化的监测和调节手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短城乡差别的有效方法。农业的信息化是信息经济时代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亦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2.1 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1 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前制约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基础设施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解决,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7年1月22日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足虻奶跫满足人民上网的需求,这为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1.2 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进展很快

在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理论研究进展显著。在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模式、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突破。

1997年梅方权[1]指出,农业信息化应是对农业整个过程的信息化,是依托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环境和经营进行管理、监测,从而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2006年刘世洪[2]指出,农业信息化是人类将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到农业社会活动中。同时,我国也开创了益农社及农业网络促销等不同形式的农业信息化模式和农业信息化技术。

2.2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成绩喜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理论研究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农业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2.1 农业劳动者信息技术还相对薄弱,农业信息化意识不强

农民是农业信息化的主体,无论是农业的生产,还是销售,农民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弱,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互联网能够熟悉掌握的人还是少数,而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的农民就更少了。目前,尽管农业信息化已被广泛接受,但有些农业劳动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 专业的农业信息化平台还不够完善

农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农业产品的生产、存储、销售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受到生产周期较长,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易储存,损耗较大等诸多特点。尽管国内电商平台搭建的很好,但农产品很难直接应用在现有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而专业的农业信息化平台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制约农业信息化的一个原因。

2.2.3 缺乏有效的多行业协作的农业信息技术模式

农业生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前的农民是靠天吃饭,环境因素、气候变化、突然的自然灾害都会对农业生产及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早了解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信息。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多行业协作的农业信息技术模式,这也影响着农业信息化进程。

3 适应新形势,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3.1 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

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必经之路。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乡镇等基层行政单位,是真正落实农业信息化最直接的组织者,要督促乡镇级的领导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对农业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2 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化平台

加强与现有电商平台的合作,同时开发和完善专业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加快网络促销和益民社的探究和推广工作,解决好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上,不断开发、创新农益社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总结农益社的先进经验,结合已有电商平台的技术,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专业农业信息化平台,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市场机制。

3.3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信息技术模式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理论模型,为更好地实现农业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0世纪70代末期国际上出现集相关专家、学者的知识和经验所编写的应用软件“专家系统”[3];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农业高新信息技术模拟农作物生长、畜禽育种的“虚拟农业”技术[4];21世纪出现了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技术的“精确农业”[5],这些先进的理论都值得研究和学习。借鉴这些农业信息技术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信息技术模式。

3.4 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并行,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法规

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在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同时,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进展。我们要做到两手都要抓,墒侄家硬,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信息技术模式,相信在国家、地方、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会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梅方权.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22.

[2] 刘世洪,胡海燕,郦晶,等.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2):13-17.

[3] 张文龙.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J].种子,2007(4):12-13.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前,首先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内涵和类别。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指在既定的区域宏观环境约束下,由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在推广动机的导引下运用有关推广方式、方法和措施等的总和[3]。国内外学者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丁振京等根据推广主体的不同,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以农业科研或教育部门主导的推广模式、以农村合作组织或农民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模式、以供销合作社为主导的推广模式、以公司或企业主导的推广模式[4];(2)刘志民等则将其分为4类,即机构型主体服务模式、载体型服务模式、实体活动型服务模式、传媒工具服务模式[5];(3)陈良玉等认为中国的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项目推广、项目示范辐射、技术承包、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经营服务、技术转让、公司加农户和民间组织加农户等8种类型[6];(4)Axinn认为世界上现行的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一般农业推广模式、产品专业化模式、培训和访问模式、参与式农业推广模式、项目模式、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模式、费用分摊模式、教育机构推广模式[7]。在对德化县、安溪县、尤溪县、南平市等县(市)的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局、科技局、乡(镇)政府的负责人以及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进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归类为:各级农业、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管理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Y1),农业院校和涉农科研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Y2),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推广模式(Y3),供销社和农资店主导的推广模式(Y4),企业主导的推广模式(Y5),农民技术员、示范户和专业大户等“土专家”主导的推广模式(Y6),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有偿技术咨询等在内的共同投资和费用分摊模式(Y7),科技特派员(Y8)和传媒工具服务模式(Y9)等9种。

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评价指标设计

(一)评价指标设计的理论基础:受众本位论

围绕传者和受众这对主要矛盾,传播学形成了“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2种不同的理论。传者本位论认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传播者,传播的内容、方式和目标取决于传播者的需要和利益。受众本位理论则认为“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8]。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传播学的受众本位理论被国内的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农业技术推广是一种创新扩散,也是以农业技术为信息的传播活动,因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把传播学的理论引入农业技术推广的分析框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后,农户对自己承包的土地享有经营自,农户可以自主安排生产经营项目,自主购买生产资料和自主采用农业技术,农户不再是被动接受农业技术的群体,受众本位是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评价指标设计的文献回顾

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罗慧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资金投入方式、技术成果发展与执行能力、推广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技术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9];张求东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调查农民田间学校的实施效果[10];邵法焕认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包括推广能力、推广水平、推广效率、推广效果、创新能力与推广的可持续性等方面[11];孙云寿把对推广目标实现的认同、推广方式的效果、推广内容的欢迎程度、推广效率的高低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的花卉产业技术推广组织进行比较排序[12];李树和从推广力度、平均推广面积、农民对模式的信任程度等方面比较不同的杂交酸模推广模式[13];涂小东从推广机构、推广人员、推广经费、推广客体、推广受体、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等方面,对农业大学主导型的推广体系进行实证研究[14]。

(三)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评价指标设计

受众本位论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要以农户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以农户的技术需求作为制定推广内容的依据,以尊重和理解农户的心理作为推广沟通的基础,在提高推广效率、效果和效益的基础上,把赢得农户的信任和提高农户的满意度作为推广的重要目标。基于受众本位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评价也要从农户的技术需求、农户的信任、农户的满意度、农户的期望等方面展开。因此,本文基于受众本位理论,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调查研究情况,从农户对推广模式的信息信任度、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信息成本、农户对推广模式的关注程度、服务覆盖面、推广效率、推广效果、满足农户技术需求的程度、农户对推广模式的期望程度等方面评价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其中,农户对推广模式的信息信任度是指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种技术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即农户在采用技术前并不能准确地评估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对技术的可靠性和对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就成为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信息成本包括信息教育投入成本(即农户为达到分析鉴别与消化吸收有用的农业技术信息所需要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投入),信息的固定成本(主要是信息通信手段上的投入,如电话、电视等),信息的注意力购买成本(即农户在过滤农业技术信息过程中花费的机会成本)和信息的获得成本(即农户向信息提供方购买技术信息花费的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如技术承包和订阅农业书刊等)。推广模式的服务覆盖面主要包括其提供的农业技术涵盖的农业类型和技术类型,及其服务的土地规模和农户数量等。

三、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推广模式的评价涉及9个评价对象和8个评价指标,如果运用非比较量表技术收集数据,假设每个评价指标都有3个维度,则问卷至少需要设置216个问题,存在问卷长度太长、增加测量的误差等问题。因此,除了推广效果指标外,其他7个指标的数据均通过等级顺序量表技术获取。为了避免等级顺序量表的评价对象过多,导致调查对象难以分辨对各评价对象偏好程度的问题,仅要求调查对象根据某些标准,选出排名前三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然后,根据某模式出现在调查对象回答中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测定7个指标的取值。问卷还调查了近5年调查对象通过各种推广模式采用的农业新技术的次数,然后,用某种模式推广的技术的总次数占调查样本采用总次数的比例测量各个模式的推广效果。2011年5月,课题组深入福建省三明市、泉州市、福州市和莆田市农村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当地农户。本次调查涉及福建省13个县(市、区),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55份,有效率77.5%,其中,三明市45份,泉州市40份,莆田市40份,福州市30份。经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数据。

四、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评价结果———基于熵值法

熵值法用于综合评价可以有效地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重叠和利用专家经验评估等方法确定权重存在较强主观性的问题,它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等其他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更强,更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对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综合评价。

五、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评价结果的讨论

主要农技推广模式的评价得分以及访谈情况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与其他模式相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的综合得分及其信息信任度、满足农户技术需求的程度、推广效率、推广效果的得分都最高,其他指标得分也都排名前三,占绝对优势。这说明:该模式凭借政府的资源优势,农业技术推广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强,推广效果也较为显著;该模式依据政府的权威和长期对农业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取得了农户的普遍信任,进而提高了效率。因此,应珍惜这种信任资源,努力为目前正被制度僵化、投资不足、知识断层等问题困扰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排忧解难,以进一步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2.农业院校和涉农科研机构主导的推广模式受到农户的信任和欢迎。该模式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二,期望程度的得分排名第一,信任程度的得分排名第二,农户通过该模式获取信息的成本最低,然而,由于对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推广农业技术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服务覆盖面、关注程度和推广效果的评价得分偏低。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涉农科研机构在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应努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技转化激励机制,调动农业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3.传媒工具服务模式具有覆盖面广,渗透能力强的特点,但推广效果较差。该模式的服务覆盖面、信任度和信息成本得分均排名前三,但由于传媒工具负载的信息量过大,且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导致农户对其关注度偏低。同时,诸如电视、广播、书刊等多数的传媒工具依赖非人员沟通渠道,采用单向沟通方式,农户没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也不利于农户和传者建立感情关系,进而会影响推广的效果。因此,应注重挖掘农户和传者的沟通渠道,充分利用传媒工具覆盖面广、传播快捷、渗透能力强的特点,把该模式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补充和辅助手段。

4.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推广模式推广效果好,但其优势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的推广模式的推广效果评价得分排名分别是第二和第三,然而,由于受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的限制,这2种模式的服务覆盖面等其他指标的得分不理想。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信息伦理 伦理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发展农业信息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随后,农业部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体设想》,拉动了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序幕。在1996年和2004年信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我国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国农业信息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行动计划。2011年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再次重申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已初步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造阶段,开始步入健全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在实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学界在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虽然有过一些反思,但几乎没有伦理层面的相关论述和指导。本文借鉴了现有农业伦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农业信息化多年的关注和思考,试提出以下问题并给出对策。

1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1.1 信息资源垄断与共享的问题

现在信息不对称是很常见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需要成本,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当信息的开发收集成本大于从中获取的收益时,信息获取困难,反之,则容易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就由此产生。二是由于信息传递需要时空的原因,信息具有时滞性的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也许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先得到信息的一方会比后获取信息的一个更有优势,这也是不对称的一种形式。

政府相关部门通常容易获取宏观层面的信息,而农业从业者尤其是普通农民只能获得局部信息。相关部门要从农业者处获得局部信息(如产品检测、财务等信息)往往容易,而且为了便于管理和监控,有时这种信息采集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所以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但是农业从业者要从相关部门或得其需要的信息往往是困难的,有些信息不被允许获得,有些信息不能被免费提供,有些信息公布时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所以在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控制中,政府相关部门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如果农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造福农业从业者,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促进信息的共享。而现状更多的是重采集(农业从业者采集新数据)、轻利用(共享已有的部门数据)。

1.2 政策扶持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有如下关于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的指示“按照‘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填平补齐’的原则,推进农经信息网络建设。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农经机构要满足基本的上网条件,东部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以宽带网络提升为重点,满足农经业务的升级需求。加强农经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推进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触摸屏等电子公示设备。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项目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以上只是众多农业信息化政策中的一个缩影,里面对基础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东、中、西地区本来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大差距,如果为了效率在信息化上继续重点支持基础好的地区(集体)同时牺牲基础不好的地区(集体),岂不是会将其间的差距拉得更大,公平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1.3 “模式复制”对多样性的损害

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农业信息化很难做到“因地制宜”。推进者和执行者往往直接照搬外国农业信息化或者我国工业信息化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复制表面上看是信息层面的,而深层里,模式包含着前使用者的生产管理方式乃至文化和价值观。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意味着对旧有生产方式的更替,也意味着对旧有农业文化的放弃。

在谈到浙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之一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说:“在我看来,一种生产方式的消失就好像一个物种的灭亡,对于人类来讲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保护和发展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比起经济上的成效,文化多样性的损害往往不被重视,因为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这种后果的严重性。

1.4 “信息依赖”对人能动性的限制

理想的农业信息化试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农业经济各个领域中,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科技活动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产品交易信息化等。全面的信息,使得精准农业成为可能,使得农业整体效率得以提高。

在互联网框架下,物可以通过信息反射与人对话,人的主体和支配地位被弱化或者消亡。其后果是在生产中,人们只看到信息的力量,只看到技术和机器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作用。没有技术物,没有机器,没有信息,人就不能生产,就不能利用自然资源,就不能满足生存需要。在全方位的农业信息化技术面前,人只是个旁观者,只是个被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信息决定人的工作,人要去适应信息化,人没有主动性,人没有自主性。

1.5 信息犯罪与农业安全

在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漏洞在所难免,再加上黑客的入侵,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或多或少一定会出现安全失范。而现在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美国的相关专家认为: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绝对可靠的防范措施可能永远找不到”。并且信息犯罪的威胁很大,因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其犯罪手段的智能性,造成其不仅成功率高还很难破案。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其它产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原料源泉。一旦整个农业领域都受到信息化的控制,而信息犯罪发生又难以防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2 我国农业信息化中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重视伦理体系建设在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很长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是技术中性论和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因此,技术设计和创新主体或者只关注技术的正面效应,或者仅将技术视为工具。当技术的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对其加以伦理制约时,结果常常近乎徒劳。为了使技术服务于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这一最高的善,必须从技术的设计和创新阶段开始,将伦理因素作为一种直接的重要影响因子加以考量,进而使道德伦理制约成为技术的内在维度之一。

农业信息化的负面效应相对其他新技术来说是较容易预见的。因为在工业生产、医疗、商业、社交等信息化较为成熟的行业,负面效应已经有所体现。另外,农业在其他新技术如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中,也已经产生了非常严峻的问题。相关技术、伦理专家可参考这些事实及其伦理成果,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体系。上文提到的问题1.3和1.4也可以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前预防了。

2.2 通过政策体现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价值目标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国家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公民的政治利益,而且涉及到公民的经济利益和伦理道德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如何平衡、协调好政策的价值目标,确保公民“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公共行政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上文提到的问题1.1和1.2就与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遭到轻视有很大的关系。希望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可以正视农业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价值目标适当牺牲,主动引导社会各界对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

2.3 将伦理道德加入农业信息化的教育体系

第一,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伦理教育。最好能从学校教育起就开设相应的技术伦理课程,工作中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使得这类人员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设计、创新、实施过程中,都能有伦理思维的指导。

第二,需要对农业信息化的接受者(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伦理教育。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可在农业信息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觉得自己(及其环境、文化等)的利益受到技术威胁时,可以依据伦理价值进行反抗。而不是现在只能被动地接受农业信息化的实施。

第三,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农业信息化的伦理教育。农业的变化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公众有权力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伦理问题提出相关质疑和意见,也有责任制止任何形式的对农业有害的信息犯罪。

2.4 做好农业信息化的立法准备

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伦理问题尚不突出,故现在还不是出台相关法律的好时机。

但是相关部门应该着手准备为农业信息化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应对上文提到的问题1.5。因此需要组织人员,实时收集并跟踪我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和造成的危害。同时,需要收集和跟踪其他领域信息化的立法和执行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出台成为可能,并使得该法律能较为清晰的界定人们在农业信息化中的权力、义务以及违法的后果。从而使得农业信息化的伦理体系获得法律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方金.中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2]黄永奎.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伦理的审视及构建研究――从个案分析谈起[D].广西大学,2008.

[3]霍韵婷.从国外经验谈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D].吉林大学,2012.

[4]张爱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段毅.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龙艺.现代医学信息化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279-281.

[7]张照余.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伦理研究[J].学术探讨,2006,4:4-5.

[8]曹劲松.试论信息伦理的特点与本质[J].伦理学研究,2004,3:70-75.

[9]沙勇忠.基于信息权利的网络信息伦理[J].兰州大学学报,2006,34(5):54-59.

[10]赖兴珲.电子商务信息伦理问题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12:101-103.

[11]罗冰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及其构建[J].现代情报,2005,7:65-67.

[12]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8):30-33.

[13]王治东.“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

26(12):37-41.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农业经济;探究

1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存在的不足

1.1没有对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

现如今,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还在采用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3],甚至抵制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往往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不能有相应的收获。

1.2对农产品品质没有一个标准评价体系

农产平有着非常多的种类,现如今对农产品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这就让消费者在选购时无从下手。就比如说,我需要购买一些牛肉,但是不同部分的牛肉或者是牛肉的肥瘦程度这些都会造成购买价格的差异。还有就是,现在在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有很多进口的农产品,这就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顾客在选购某一样产品时往往更偏向于选购进口产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4]。

1.3农村急需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互联网设施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教育的相对落后,我国农村信息化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都存在短缺,农村急需信息化和互联网相关的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没有配套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这就只是中国的农业经济很难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机结合。

1.4农业生产没有与现有的先进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因为农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又因为现如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质普遍不高,使得农业生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不足,这就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农业经济也就不能更好的发展。过去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不足,生产急需的设施和设备得不到更新[5],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这就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进程。

2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作用

2.1改革过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过多,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但是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可以为农业生产的改革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技术可以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彻底改革过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我国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2大大提高农业经济产出效益

现如今市场竞争是十分场残酷和激烈的,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就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彻底消除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交流障碍,使得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6],对农产品进行及时调整,这就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使得农业经济的产出效益大大提高。在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进程中,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平台,使消费者和农民直接对接,提高农业生产交易效率,这将大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3大大提高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先进和科学,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得农民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拥有更加科学的生产的方式,让他们有更好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有着更加先进的生产理念,更注重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备的使用,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的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说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方可彰显其价值,由此。农村信息化的建成必定有所起伏。了解信息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意识到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更快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信息化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而地方经济相对贫瘠的话,能搞好信息化建设就如同一句空话。由此,针对目前此类情况,最为重要的是,能探索出适合国内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思路[7]。

参考文献:

[1].加快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化与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丁贤来;曹满林.安庆市农业信息化进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2014年8月底至2014年11月初对重庆秦巴山片区8个区(县)的实地调研。每个区(县)选择3个镇,每个镇选择3个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当地农村地区常住农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整理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1520份,有效率为95%。

1.2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按照农户行为理论,当农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能给农户家庭带来效用的最大化,农户才愿意进行选择。进一步看,只有当农户的预期收益减去机会成本的收益大于当前的收益时,农户才会做出信息需求选择的决定。基于此,参考已有研究,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社会文化行为、经济行为、其他外部因素等4个方面选取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的变量(表1)。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程度(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以其作为因变量,表1中的变量为自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形式,构建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表示为:Z=A0+∑18i=1AiXi+u式中,Z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程度,A0为常数项,Xi为影响因素变量,Ai为其回归系数,u为残差项。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重复回归,剔除其中不显著的影响因素,直至其中包含的所有变量均在5%水平显著。

2结果与分析

2.1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状况

不同性别、文化水平和居住地的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研究区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程度集中在较多与很多之间,反映出农户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另外,从农业科技信息的类型看,农户的需求主要包括种植技术信息(农户占比28.6%)、养殖技术(农户占比26.4%)、优良品种(农户占比12.8%)、农产品市场供求(农户占比12.3%)、农业政策(农户占比9.5%)、农业技术培训(农户占比6.9%)、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农户占比3.57%)共7类。说明,农户虽然对传统的种植、养殖等技术颇为关注,但对农业政策、技术培训等其他相关信息也有需求,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有:1)重庆秦巴山片区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当地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等产业,非农收入占比较小,因而对种植、养殖类技术信息较为关注。2)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深入,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的种植、养殖大户对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3)地方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农村信息员队伍也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为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会时常关注市场供求、农业政策等相关信息。

2.2农户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2.2.1种植技术信息需求

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户家庭规模、农户务农收入、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政府务农补贴与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农户个人文化水平越高、农户家庭规模越大、务农收入越高、农产品价格越高、政策优惠力度越大,政府务农补贴越高,农户对农作物种植技术信息的需求程度越大。具体看,文化水平越高的农户比文化水平低的农户对农作物种植技术中的育苗、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这类信息的需求较为强烈。调研发现,研究区规模较大农户家庭的常住成员大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收入,而种植业成为其务农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当农产品价格越高,其从事种植的积极性更高,进而对赖以生存的种植业信息尤为关注。政府的惠农政策和补贴越多,农户个人投入的成本相对减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会更高,进而对种植业相关的优惠或扶持信息更为关注。

2.2.2优良品种信息需求

个人文化水平、信息交流、技术共享、信息关注程度、科技致富积极性、总收入、生产规模、农产品价格、交通条件、政策优惠、务农补贴等11个变量与农户的优良品种信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农户个人文化水平越高,农户的视野更为开阔,也更了解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从而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未来种植的优良品种。同时,农户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较文化水平低的农户更容易,从而更有利于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基于此,此类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较强。另外,调研发现,随着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力度逐步加大,农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地一些较大的种植或养殖户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实行规模化经营,成为职业农民。为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此类农户对信息的交流、共享以及关注等比一般农户更高。此外,总收入越高的家庭,其生产规模也相应越大,农户投入的生产资料也越多,为达到既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扩大生产的规模化效应,农户会更加关注优良品种的信息,特别是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当农产品价格越高、交通条件越便利时,农户从事种植或养殖的积极性会更高,进而对优良品种信息的关注度会更高。类似地,当政府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或补贴程度提高时,农户个人投入的生产成本减少,从事优良品种种植或养殖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重庆秦巴山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优良品种、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7类信息,而集中在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不同性别、文化水平和居住地的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受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家庭规模、务农收入的影响,而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受信息交流、技术共享、总收入、生产规模等的影响;同时,二者均受到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和政府务农补贴的影响。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逐步增加农户个人的农业科技意识和整体素养。定期向基层派驻科技特派员,指导和解决当地农户在种植或养殖方面的技术难题。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最新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宣传,或开展某项技术的专业培训和讲座,开拓视野,不断提升农户自身的科技素质。

2)为提高当地农户从事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的结构和形式,制定更多惠农政策,不断提高三农补贴。同时,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农业生产保险等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农户的务农收益,并促进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信息化按生产过程分为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化,产中信息化是其中极其复杂重要的一个过程,从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以及产品管理信息化3 个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农业产中信息化的3 个主要环节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厘清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运用于农田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中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产品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132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2006BAJ07B09)。

第一作者简介:高万林,男,1965 年出生,四川广元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技术。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 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Tel:010-62736755,E-mail:gaowlin@cau.edu.cn。

收稿日期:2013-03-26,修回日期:2015-04-23。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zation in Mid Production Process

Gao Wanlin, Zheng Yuan, Tao Hongyan, Li Peipei, Hu Hui(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cessant cha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griculturalin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pre-production, mid-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midproductioninformationization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process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zation in mid- production process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and their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helps to clarify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 and speed up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Key words: Agriculture Mid-production Informatiz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Informatization; Growth Process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0 引言

中国农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尤其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作为农业信息化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农业数据库总量不足,容量普遍较小,标准化程度很低,互通互联操作的比例也很低,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不够充分、平稳,没有形成生产经营管理支持系统和农业宏观调控的完整体系[1]。农业信息网络不发达,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信息时效性差。信息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既懂农业科学技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2]。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

当代世界正由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带动下,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农业是生产生命物质的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是受自然因素与社会诸多因素制约的弱质型产业,因此这项产业格外需要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支持[3-4]。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5]。

现代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概念。农业信息化按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产前信息化、产中信息化、产后信息化,笔者在此主要讨论的是产中信息化,产中信息化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包括生产过程、生长过程以及产品管理的信息化(见图1)。

1 生产过程信息化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是指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及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6-7]。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从耕地、播种,到采摘、包装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对种植养殖的全过程进行严格记录[8]。农业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包括专家系统、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9],农业信息技术使宏观性农业资源环境的检测管理更加准确、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气象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可以在网上进行农产品买卖,可以使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喷药等更加科学、合理、准确,使农作物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10-11]。

从信息化的角度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形式的监控与管理,有效地将生产过程各阶段的信息加以采集和,对于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12]。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13]。

1.1 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

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农产品的储存内部环境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等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畜禽栅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运作完全实行自控或遥控等。经过30 年以上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10 年底,电信网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电视机普及超过了100 台/百户,电话接通率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数据库建设发展迅速,已建设大型涉农数据库100 多个,占世界涉农信息数据库总数的10%左右,引入了世界4 个大型农业数据库[14-15]。

1.2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信息化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信息化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等。利用精准农业的手段[16],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调节作物管理,实时诊断耕地和作物长势,在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借助于农业专家系统[17-18]中相关资料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启用系统中农作物栽培及生产管理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1.3 农业管理信息化

农业管理信息化。一是覆盖县、乡、村的信息网络,保证及时了解市场、政策信息;二是研发适合区域农业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等;三是通过信息网络作为渠道,获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利用虚拟农业的手段模拟农产品生产组织的流程,并根据模拟的结果,对生产方案进行评价,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2 生长过程信息化

生长过程的信息化是对农业生产中生物的生、老、病、死整个过程进行的信息化。生长过程涵盖了从作物从播种发芽开始到收获结果的过程,牲畜甚至农业微生物的从孕育到死亡的过程,对生长过程进行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并且庞大的工程,同时它也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交织重叠,共同完成生产与生长过程的信息化。

2.1 植物生长过程信息化

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决策系统技术等,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等,绘制电子地图,抽取化肥、水分等信息给专家支持系统,可以实现植物生长过程的信息化管理[19-20]。在设施农业中,利用遥感技术和作物生长模型,建立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系统,对农产品长势进行监测[21]。在作物生长模型、遥感信息及气象信息的主要农作物长势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与模型的辅助下,提高农作物生长监测的精细化程度,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多时效、定量化、全程性的测评与估产,提升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的定量化和精细化水平[22]。

2.2 动物生长过程信息化

包括畜禽育种及养殖过程、肉蛋奶生产过程、饲料生产过程、养殖场管理、疫情监测及防治等,应用集传感器、智能监测与控制、移动通信等于一体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实现动物生长过程的信息化[19]。对畜禽生长过程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建立作物及牲畜的水肥营养诊断系统,保证其充足的养料[23]。

3 产品管理信息化

农产品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农产品的收获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管理等。利用现代化手段统计农产品数量并及时跟踪其物流情况,如利用RFID 技术进行农产品数量和信息的记录统计,这也为下一阶段产后信息化的实现做了较好的准备工作。

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农产品管理仍然处于严重滞后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及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农产品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这就使得农产品信息化和风险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4]。建立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产品分门别类,并进行数量统计和质量检测,将所得的数据存入系统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共享,收集和加工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给农业管理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帮助农业计划管理可以增加产值,减少管理费用,减少消耗。同时,在财务管理、作物生产存储管理及制定销售计划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5]。

4 结论与讨论

产中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和产品管理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3 个主要环节,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生产是农业的首要环节,生产过程决定生长过程的效果,生长过程又反过来指导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产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过程和生长过程的效果反映,可根据农产品的产量高低、质量好坏来评价和调节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生长过程信息化。加强农产品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损耗和浪费,促进集约型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过程由于其时间跨度长、不可预知的因素众多,更需要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目前,数字技术、3S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经济增长从依靠物质投入转移到依靠信息劳动上来。产中信息化主要考虑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科学种(养)以期达到最高产量和最佳品质的问题。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系统等,加快农业科技运用于农田实践。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积极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林毅.浅淡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专刊):72-73.

[2] 白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J].农村经济,2003(6):57-59.[3] 石元春.农业信息化现状与趋势[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34):8.[4] 农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J].农业装备技术,2004(4):1.

[5] 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257-261.

[6] 张志慧.中国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4(4):108-112.

[7] 潘运国,张连挥,于素华.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9):5-6,86.

[8] 贺少云.农业生产中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3(4):178-179.

[9] 王辉,程雪,李玉霞.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7):145-147.

[10] 张瑞玲,张银丽.信息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77-1878.

[11] 杨洪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19-620.

[12] 郑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3] 宋燕.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15,22.

[14] 周婷婷.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综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1):95-102.

[15] 王儒敬.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2005 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2005.

[16] 谢美峰.海南省农垦集团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海口: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1-20.

[17] 毕小明.专家系统及其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6(5):115-116.

[18] 高大明.网络化、组件化的玉米专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0.

[19] 郭作玉.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机科技推广,2013(5):60-65.

[20] 詹嘉放.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阶段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2):231-234.

[21] 张红卫,陈怀亮,周官辉,等.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技术综述[A].第27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

[22] 李武杰,王文滨,李丛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3-4.

[23] 王登辉,高晓云,李焕仁.浅析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1):5-6.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农业从业者基本上都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文化素养决定着农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如果农民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将会对农业信息化大力支持,推动其前进步伐。从自身找出路是大连市的首要任务,它应该加强农民学习机构的建设,因地制宜的对农民进行各种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如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技术的相关培训机构等等,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农民进行学习教育,定期开讲座、发资料、解疑惑等,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农民到田地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原则,并且要进行到企业中去与到农民中学习这样双教学的模式。第二,要多建立农民和企业双交流的平台,这样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客户始终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产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建立了农民和企业的交流平台,使农民能够更接近社会,了解农业产品的最新走向,进而为农业生产指明方向。第三,要在农村传播科学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改变农村知识贫穷现象。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大部分还是小规模生产种植模式,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相比,我国还远远落后于他们,不论是农业技术还是思想都没能跟上步伐。因此在我们推进农业信息化先进技术时,必然会与农民传统的技术和思想发生摩擦,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缓慢推进,让农民在逐渐了解的基础上接受新技术新思想,这样将会稳定农村发展,建立农村社会新风尚,逐渐除去保守封建残余,促进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

二、引进农业信息化人才,壮大一线科研队伍

提供了网络硬件设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重中之重。人才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所在,推进农业的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同样如此。农村由于自身的原因,一直缺乏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如何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将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一道难题。因此我们可以从当地农民着手,重点培训他们,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运用各种渠道自我增值自我学习,这样将能缓解人才压力,打破人才留不住和没有人才的两难境地,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铺平了人才道路。各个乡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推广站是大连市人才引进的重点,做到每个站点至少有一名以上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农业信息化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及时传播和促进,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提升知识业务能力较差的基层信息收集者水平,引进企业激励机制,不论是通过薪酬还是职位晋升,让从业者对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确保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