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观察指标①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该量表包括24个条目,大部分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条目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很重。小部分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对条目进行评分,其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1分:轻度~中度;2分:重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症状从无到极严重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患者依从性分级内容如下:①完全依从;②1周内拒绝服药,但次数<5次为部分依从;③1周内拒绝服药次数>5次为不依从。

1.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D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SCL-90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SCL-90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依从率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张丽的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其发病诱因一般为心理上受到超过其忍受程度的创伤。张培芳的研究显示,在精神病患者诊治过程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心理护理为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有效沟通,发现患者精神上的异常,然后有效应用医学心理学等方法帮助患者排除负性情绪,使患者心理上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精神病患者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其原因一般为:①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②负性情绪为患病的一部分诱因;③随着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对前途感到绝望等。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观察指标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电休克治疗前即刻(T2)、电休克治疗后即刻(T3)以及意识恢复时(T4)的生命体征,包括SpO2、平均动脉压(MAP)、HR;同时记录四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抽搐能量指数、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MECT治疗结束至呼唤患者能睁眼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MECT治疗结束至患者能回答姓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烦躁、惊恐发作、苏醒延迟(MECT治疗结束30min后意识仍未恢复)及头痛。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比较四组不同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四组T1、T2、T4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KTM组、DKM组T3时点MAP、HR均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M组T3时点HR高于DEX组和DK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与T1比较,NS组T3时点MAP和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KTM组T3时点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四组观察指标比较四组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丙泊酚用量和抽搐能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TM组和DKM组丙泊酚用量均低于DEX组,抽搐能量指数均高于D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M组丙泊酚用量低于K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四组苏醒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四组恶心呕吐、烦躁、惊恐发作、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24、0.045、0.003),其中KTM组烦躁和惊恐发作发生率均高于D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14);DKM组烦躁、惊恐发作发生率均低于K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48,见表4)。

3讨论

MECT已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安全性,还可以消除患者对电休克治疗的恐惧,提高治疗依从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研究对不同的物组合进行比较,观察其对MECT治疗效果的影响。如单纯丙泊酚或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阿片类镇痛药的方案,但均存在剧烈心血管反应或呼吸延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安全不利,而且单纯丙泊酚对海洛因或酒精依赖患者效果较差。

如何将物灵活组合,既不影响MECT治疗效果,又能减少物不良反应,一直是麻醉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研究的课题。右美托咪定是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激活突触前膜受体,使传导通路上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吴刚明等已将右美托咪定用于MECT治疗。小剂量KTM定义为肌注射单次用量<2mg/kg、静脉或硬膜外注射用量<1mg/kg或者持续静脉滴注速率≤20mg•kg-1•min-1。小剂量KTM具有抗抑郁作用,已用于MECT治疗。本研究选择DEX复合小剂量KTM对实施MECT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结果显示,DEX组、KTM组、DKM组T3时点MAP和HR均低于NS组,说明单纯给予丙泊酚存在引起剧烈心血管反应,与李海万[10]研究结果相符。KTM组T3时点HR高于DEX组和DKM组,术前10min静脉持续泵注DEX进行MECT治疗,能较好地抑制心血管反应的高峰,但DKM组效果最好。说明DEX复合KTM可以较好地抑制MECT治疗后患者的心血管反应,保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评判MECT疗效的重要指标包括抽搐能量指数和抽搐持续时间。抽搐能量指数是指抽搐时间与癫痫放电平均波幅的乘积,抽搐持续时间是指大脑皮质癫痫放电持续的时间。抽搐能量指数越高、抽搐持续时间越长,MECT疗效越好。本研究结果显示,KTM组和DKM组抽搐能量指数均高于DEX组,可能与KTM有致惊厥作用、可降低癫痫发作阈值、诱发癫痫有关。四组患者在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无差异,说明DKM组在抑制心血管反应的同时,不延长患者MECT治疗后的恢复时间,临床上较易接受。而且DKM组丙泊酚用量最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费用负担,多药组合又避免单纯丙泊酚对海洛因或酒精依赖患者效果较差的情况,增加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满意度。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方法

1.1.1对照组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实施分类管理,定期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1.2实验组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管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个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1)组建个案管理小组:个案管理小组主要由医师和护士组成,也包括一些心理卫生人员和志愿者等,主要职责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2)对个案进行评估:主要从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对疾病的反应、社会和生活功能、药物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患者的现状进行评估;(3)明确问题和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家属协商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并根据相应的指标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4)制定管理措施:具体说来,就是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心理和身体状况、用药依从性进行考察以制定用药措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和社会关系、适应能力、职业状况、康复依从性和主动性检查进行考察以制定康复措施;(5)定期宣传督导: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慢性病康复指导等活动。按计划完成既定管理目标,对完成情况实施督导。每月安排精神科执业医师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状况进行检查、调整或修改既定的管理措施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对个案管理的实施予以指导。

1.2评价标准分别采用SDSS和BPR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和精神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SDSS包含10个项目,采用1~3分的评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BPRS包含18个项目,采用1~7分的评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6个月后,2组患者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实验组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管理6个月后,2组患者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实验组BP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上,首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多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氯氮平由于其疗效好,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而且价格低廉,相比奥氮平昂贵的价格,氯氮平在医师与患者中仍受到普遍欢迎这跟国情有一定关系。故在多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达46.56%,排第1位。但在首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为29.83%,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不宜作为首选药。国际上也一般认为,氯氮平是用于治疗多次复发的二线用药,应作为难治性患者的选择。据悉,在我国制定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同样未将氯氮平定为第一线药,而且建议不用于首发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且不导致粒细胞缺乏,极少导致癫痫、流涎、性低血压等;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小,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而且给药方便,在急性治疗期不需要经过逐渐加药,首次给药即可达到适宜治疗剂量,这对于增加药物的依从性、简化治疗方案、减少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在首次住院患者中,奥氮平的使用频率最高。

研究发现,在给药方式上,两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但首次住院患者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在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上,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的治疗剂量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多次住院患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患者的治疗反应越来越不理想,但治疗药物超过有效治疗剂量后,疗效不一定会增加,不良反应反而突出,所以复发患者的治疗剂量或合并治疗的机会增加。但临床医师应需注意,我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本研究还发现,在合并其他药物方面,首次住院组与多次住院组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首次住院患者阳性症状突出,常常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等情感症状,联合心境稳定剂,可增加抗精神病药的疗效,改善情绪;而针对部分阴性症状的患者,联合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阴性症状。另一方面,苯二氮类药的使用多在晚间,多是为了帮助睡眠,用于日间的则是为了抗焦虑、稳定情绪;但是,联合该类药物过多、过久是否会导致继发药物依赖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尚需注意。在合并苯海索片上,笔者认为可能与部分医师对首发患者的预防性用药及部分患者在院外就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有关。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治疗方法采用美国醒脉通MECT治疗仪。治疗前常规禁食、禁水8h,治疗当日禁止吸烟,前1h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脉搏及体重正常,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协助其去枕平卧,去除义齿等,两肩胛间垫一沙枕,使头部过伸、脊柱前突、四肢伸直[2];将MECT治疗仪调节为治疗状态,连接多参数监护仪,给予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后,静脉注射1mg阿托品,2.0mg/kg~2.5mg/kg丙泊酚致睫毛反射迟钝,呼之不应时用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注射2mL0.9%氯化钠冲管,1.0mg/kg~1.5mg/kg琥珀胆碱静脉注射,观察确认病人全身肌肉松弛、自主呼吸停止、腱反射消失后停止吸氧,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置一牙垫,将涂有电胶的电极片紧贴于病人头部两颞侧通电3s~4s后给予加压吸氧至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送观察室观察30min,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出现急性谵妄和躁动不安时发生意外。病人回病房后注意观察进水进食情况,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记忆障碍等副反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治疗前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治疗前多与病人沟通,向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MECT的治疗原理、治疗方法及对疾病的作用,纠正病人和家属认为MECT治疗是“电击”的错误认识,同时介绍治疗后的副反应,包括暂时性头痛、对记忆力的短暂影响及恶心呕吐等,强调头痛、恶心呕吐均是短暂的,对记忆力的影响也是可逆的,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并让接受过MECT治疗的病人现身说法,打消病人和家属的顾虑,以消除治疗前的紧张恐惧感,同时鼓励病人和家属说出心中的疑虑,表示理解并一一解答。其次,组织病人观看国内外MECT治疗的相关录影片,在病人对治疗有一定认识后再护士的带领下熟悉MECT治疗室环境,并观看全部治疗过程,消除其陌生感。第三,病人初次治疗时,由护士陪伴进入治疗室,一路热情介绍治疗设备、安全性,过于紧张的病人指导其通过深呼吸消除紧张感,并通过交谈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治疗结束后在耐心听取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进入治疗室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出现的副反应进行耐心解释,理解病人不良反应的心情,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鼓励病人继续治疗,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①精神及配合度指标:根据病人治疗过程中紧张恐惧程度分为三级。0级:治疗过程无不适、紧张和恐惧感;Ⅰ级:治疗过程中有轻微不适、恐惧感,但不回避治疗;Ⅱ级:治疗过程中有不适、恐惧感,并试图回避治疗;Ⅲ级:治疗过程中有明显不适,有强烈的紧张和恐惧感,尽力回避治疗,需医生护士协助才能继续治疗[3]。②效果指标:护理前后由1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价,由P、N、G3部分组成,采用7级评分法,从无到极重分别计1分~7分,P、N总分值为49分,G总分值为112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4]。③脱落率:未完成疗程的病人所占比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比较观察组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脱落率比较观察组1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0.65%,对照组15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性(P<0.05)。

2.3PNGC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P、N、G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P、N、G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中医学主要是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来的医学模式。其哲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象比类”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制。故“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中医理论赖以构建的基础。这样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反映出中医哲学思想两个特点:整体和辨证。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中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是由具有不同机能的脏腑构成的,脏腑之间既存有相生相克、相辱相乘等联系,又存有阴阳协调、互为表里的联系。脏腑之间还可通过遍布全身的经络相连,使人体形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相互联合的五体、五官、五华的统一整体[4]。阴阳五行理论又有机的将人与自然界密切结合在一起,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致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如人体体温会随昼夜变化,夜间较低、下午傍晚较高;大多疾病亦呈现出清晨较轻、下午加重。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精神心理变化可引起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众多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传统医学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就以总结出“情绪致病”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将人的精神和形体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基础上,精神和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人的精神意识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情志活动包括喜、怒、优、思、悲、恐、惊等。无论精神意识或情志活动皆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是五脏活动的产物。故而有了诸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理论[5]。辨证是中医哲学思想的另一特点,辨证的过程即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体现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典哲学思维。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实际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从实践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总结理论的科学思维过程,是中医哲学体系的基础。

2中医哲学思想对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思想和方法便于群众接受。中医哲学思想对现代护理发展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整体和辨证观点可对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逻辑思维方法。

2.1充实现代整体护理内涵

现代整体护理实质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方面考虑人类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医哲学思想中的整体观念不仅阐明了人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整体,而且说明了这些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现代整体护理提供了可以应用的方法论。如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理病情、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慢性病患者护理时,注重心理护理,强调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亦充分体现出中医哲学思想中的整体观念。

2.2延伸现代整体护理行为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业治疗;心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22-02

一、心理学课程在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最早起源于精神疾病领域,在实践中通过适当的工作、劳动和文娱活动等来调节某些患者的身心状况。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各医学院校陆续建立了康复治疗学的正规教育,并逐渐规范完善,形成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分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1]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的界定,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障碍的功能恢复[2]。综合现代健康理念与“全面康复”的观点,心理与社会因素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作业治疗的核心理论架构“人-环境-作业模式”也强调“人”在作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二、作业治疗教学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模式、方法及实践操作。[3]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借鉴同类先进院校的经验,康复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康复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和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中的心理学基础部分。[4]

1.康复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康复心理学主要讲授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各种类型及年龄阶段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手段,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康复中患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从而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

2.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人类行为作业治疗基础主要介绍人类正常的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在作业治疗实践中的评定,使学生掌握人类运动功能、感知觉、认知和社会心理的行为评定的实施和操作过程,解释和分析作业治疗实践中评定结果的本质。

3.精神病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病学通过课堂讲授和精神病院实地见习,使学生掌握精神分裂症和各类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的病因、诊断、分类、特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为进一步的心理障碍的作业治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通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技巧,对患者做出完整详细的作业评估,应用相关的作业治疗理论和技巧,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最佳的作业治疗,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从专业层面促进以实证为本的社会心理康复,开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累自我学习的经验。

三、心理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调整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与规定,康复医学院作业治疗教学体系分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指定选修课,并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其中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安排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见表1、表2)。康复心理学原本被设为指定选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授课。作为一门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康复心理学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近些年来,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康复心理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理应在康复医学的领域中体现其特有的价值。[5]经研究和讨论,将康复心理学调整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康复治疗学(包括物理治疗方向和作业治疗方向)的全体学生,安排相应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学时,让他们在刚开始接触到康复医学时就能从概念和初步实践两方面渗透“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具体的康复治疗技能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两门紧密相关的课程,精神疾病是纯理论课,而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是在精神疾病对各种类型的病患做了系统介绍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也经历了较大的改动。原本在教学计划中,精神病学被列为专业课,并与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经第一轮教学后发现,因为两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进度表上没能达到良好衔接,使得学生在上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时,对于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还略显模糊。

四、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均以作业治疗专业教育理论为基础,符合作业治疗基本精神,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课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电教、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授,针对各章应掌握和熟悉的内容精讲、细讲,了解内容粗讲。实践课20~30人一个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播放心理治疗录像、心理评定量表测定、治疗手段模拟演练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课堂讨论采取小组讨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约4~6人,可进行PBL教学,并采用个案研究、指定作业、文献回顾等形式,教师作为课堂引导和监管者,给出学生临床病例,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开放性讨论。如在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的课堂讨论中,教师让学生对某种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损及残疾、患者作业活动能力的下降及社会参与性的缺失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及家庭跟进措施,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旨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口语表达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亲自示范操作,学生进行模拟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医患沟通技巧等,提高工作和实践能力。另外,不定期地安排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汇报,使学生能紧跟专业发展前沿,拓宽专业视野,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所有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外,均听取来自教学督导组及同行业专家及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来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学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具有作业治疗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在考核上,心理学的几门课程的成绩均按照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的原则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笔试、操作考试、课堂表现、报告演讲表现等方式。

五、结语

本文结合作业治疗专业体系中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分享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方式,并就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做了思考。遵循人类学习规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考虑到课程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对课程的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其逻辑基本符合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学课程的完善还需进一步在教学方法、资源、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如何更大限度地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完善作业治疗专业教学体系,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薛晶晶,王清,燕铁斌,等.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2):1149-1151.

[2]胡军.作业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潘翠环,陈艳,叶正茂,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34-238.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狭义之神;食药同源同理;狭义之神与饮食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1-2

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之“神”,与人的意识心理等有关,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等活动。现代汉语所说的“精神”就是由“精”和“神”复合而来,不过仍保存了“神”原有的含义[1]。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有祛病延年之效;而不当的饮食,也会给人体带来损害。神与饮食的关系散在于《内经》中,如《素问・阳明脉解》曰:“厥逆……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平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如众所周知,酗酒迷惑神志。本文就《内经》中有关狭义神与饮食的关系的认识及其意义初步进行系统专论,并欲使其成为新的一门学科即“中医神与饮食学”。

1《内经》狭义之神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神”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神”的概念富有多种意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之“神”,与人的意识心理等有关,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等活动。现代汉语所说的“精神”就是由“精”和“神”复合而来,不过仍保存了“神”原有的含义。狭义的神又进一步分为“神、魂、魄、意、志以及思、虑、智”等,即《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与脏腑关系密切。“神”与脏腑理论结合,形成了“脏腑神”的概念,《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刺篇》曰:“胆…决断出焉,膻中…喜乐出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等五志,《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可见,莫不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归属于脏腑,其中,又将心作为精神活动的主宰,所谓“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五志七情则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不同反应的在外表露,但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剧烈的状态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机体病变,特别是脏腑病变,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同时机体失调特别是脏腑失调也能导致神的异常,如《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可见神变化,也可以从脏腑中变化而来,与相应的脏腑有关。总之,狭义的神不是抽象的,可以确定和把握的,这是狭义神与饮食的关系的最根本理论基础。

2狭义之神影响饮食

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精神活动发生障碍或异常,能导致饮食异常。

对于情志来说,人的情绪是在机体的正常调节下,随着外物的刺激而发生的各种反应,既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各种原因导致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剧烈的状态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机体病变,且会导致饮食异常,如《灵枢・杂病》说:“喜怒而不欲食”;《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曰:“思伤脾”,“怒伤肝”,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气机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纳谷不香,出现不思饮食,甚至厌食。因此,刘瑶[2]在关于纳差证治体会中用了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治疗纳差。

对于一般疾病影导致精神活动异常,也能导致饮食异常,如《素问・刺疟》曰:“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

对于神明逆乱的精神病来说,更能导致饮食异常,如《灵枢・癫狂》曰“狂者多食”,“厥逆为病也,...烦而不能食”。现代学者也肯定这点,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说:“抑郁会刺激大脑中的激素机制。促使人们过量吃喝”。现代医学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思绪行为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饮食障碍,病人会出现暴饮暴食、抢食、吞食、噎食、食欲减退、厌食、吞咽困难等现象,不仅影响营养供给的不平衡,还给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促就精神症状的进一步加重[3]。

总之,精神活动异常是影响饮食的直接原因,这方面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同时,虽然精神活动异常导致饮食失调,但是饮食可以调精神活动异常,参考下文饮食影响狭义之神。

3饮食影响狭义之神

3.1饮食的作用与狭义之神的关系

饮食为人体生命物质的来源和基础,《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精血气以及营卫是生神养神和载神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饮食补精资血益气养营温卫而调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如果饮食消失,神就失去滋生和载体之源,人就会出现神的异常,《素问・调经论篇》曰:“血不足则恐”;《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甚至失神而亡,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因此,现代有学者[1]认为《黄帝内经》中以水和谷物为主的物质营养充足,五脏功能和谐,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可见食药同源同理,所以饮食可治疗精神活动异常的病,如《素问・宝命全角论》曰:“黔首共余食,…治神”。有禁其食而治,如《素问・病能论》“狂…夺其食即已,夫食人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有食药并治,如《灵枢・本神》中半夏秫米汤就是药食并用治目不瞑。因此,徐天朝等[4]在关于《内经》对精神医学的认识中提出药食并治精神疾病。

此外,饮食还导致神的异常,如《灵枢・本神》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饮食还可以判断精神活动异常的病的预后,如《素问・评热病论》曰:“阴阳交…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点也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3.2饮食方式与狭义之神的关系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有祛病延年之效;而不当的饮食,也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适宜才能调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失调会伤神。饮食习惯影响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饮食的量影响神,《灵枢・淫邪发梦》曰:“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特别是《内经》提出的饮食搭配原则,《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到今天仍然是科学、完善的结论。长期偏一类食会极端于一种神态,如《灵枢・五味篇》曰:“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可见,饮食习惯不好、搭配不合理、量不适宜等饮食失调会伤神。如果良好的饮食习惯、搭配合理、量适宜等饮食适宜会调神。因此,姚存成[5]在关于《内经》“治神"为养生之首的探讨中认为治神养生调摄不能偏食,也不能完全素食。

3.3饮食性味与狭义之神的关系

饮食五味不同的性味亲和不同的部位和适合不同疾病,如《灵枢・五味篇》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脏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从而对饮食五味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而饮食五味又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同样对脏腑也具有不同的亲和作用,《灵枢・五味篇》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脏腑功能失调时,不同的脏腑病变宜忌不同饮食五味,同样饮食五味不同的性味对脏腑病变也有宜忌。脏腑不足之病,宜本脏腑所喜之性味,《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脏腑有余之病,根据脏腑五行学说,宜我克脏腑之喜味,忌克我脏腑之喜味,《灵枢・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宜食甘”,“心病禁咸,…宜食酸”,“脾病禁酸,…宜食咸”,“肺病禁苦,…宜食苦”,“肾病禁甘,…宜食辛”。同时五味、脏腑、季节三者还应调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饮食性味可调理的脏腑神,《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那么对于各脏腑失调导致的神的异常,又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曰:“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就可以根据脏腑所宜所忌选择性味不同的饮食的调理对应脏腑。

当然五脏的资生是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又能损害五脏,五味偏嗜会引起脏气偏胜偏衰产生的病变,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同样五味偏嗜会引起脏气偏胜偏衰伤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可见,如果把饮食五味调和得适当而不失于太过就可以延年益寿。

总之,饮食的作用、方式、性味等是调神伤神的直接原因,这方面具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护理意义。

4研讨《内经》对狭义之神与饮食的关系的认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医学发展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模式”转化,人们对健康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一词的定义指出:“健康是指躯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饮食为人体生命物质的来源和基础。疾病发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精神因素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6];而从古自今饮食不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所生也…得之饮食居处”。可见,精神心理等活动和饮食皆与人的健康关系紧密相关,那么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滥用药的社会里,怎样处理好神与饮食的关系,这对人的健康就更重要了。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奠定了处理神与饮食的关系的理论基础,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仍具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护理以及临床诊断意义。因此,对《内经》中有关狭义之神与饮食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以及可进一步中医资料研究,使之独立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神与饮食学”,更好地指导生活和临床,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利民.黄帝内经健康心理探微[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1):79-80.

[2] 刘瑶.纳差证治体会[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2):117-118.

[3] 史阿仙.精神病患者饮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4):81-82.

[4] 徐天朝,孙立.内经对精神医学的认识[J].中医药学报,2007,35(3):35-36.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治神”是在针刺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方法和要领。“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治神”是医患双方“神”志意念的交流过程,它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

1 知“神”

1.1 “神”的涵义:“神”是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若要用简明而确切的言辞对“神”的涵义进行表述,却非易事[1]。《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黄帝内经》以降的诸多医家,除遵从《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以外,或以阴阳变化为“神”,或以胃气为“神”,或以目中光彩为“神”,或以肤色光泽为“神”,或以心火为“神”,都只是随文释义、各取所需的零散说法,关于“神”的涵义并没有逻辑严密的系统性论述。

“神”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经》认为,“神”既是生命的本原和本质,同时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之本的“神”并不纯粹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对于现代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归之于大脑,《内经》则笼统地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之于“血气”。如《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此皆说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饮食转化生成的血气。此所谓血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质状态,但是却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原则,人体生命自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是宇宙局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人体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生命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和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

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心理或和行为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的反映,因而具有相应的内部脏腑生理基础,情志活动与脏腑机能活动高度相关。

根据整体论原则“心藏神,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在情志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脏腑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脏腑机能整体性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刺以神为主宰,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在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中,使其神气充足,正气旺盛。因此,借助于具有感传效应神气的活动,使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神并重,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神”是生命的原动力:“神”的观念最早发轫于占星术及其古代天文学思想[2]。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人们认为天地之间万物复杂多样的运动变化受着一种尚未被认识或把握的力量的推动和控制。“神”是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是有两种势力的对峙,《荀子・礼论》云:“列星随璇,明暗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搏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人体生命本质的过程中,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对“神”的涵义赋予了新的内容[3]。《灵枢・本神》认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生命诞生之时,气血流畅,五脏调和,又具有感觉、知觉、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神”这种原动力推动的结果。

1.3 “神”的表征与作用:通常“神”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意识、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过程[4]。《内经》把“神”分为五神活动和情志反应。五神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都是脏腑生理机能活动的反映,并分属于五脏[5]。

五神实质上涉及到人类潜意识活动和认知心理活动,人类的潜意识过程和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是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器官,然而,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即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律,分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形式的动态过程。

从接收、处理信息到形成概念、假设、判断,从已知对象到未知对象,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认知方式从归纳推理到演绎推理,使人类获得了新的知识、观念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是五神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实质内容。意、志、思、虑、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故《灵枢・五色》云:“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1.4 经络与“神”的关系:经络正是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将“神”气分布于全身而会聚于头脑,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之所以能主宰人体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是通过经络来运行气血,协调内外,联系脏腑和肢节。因此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所主宰的精神活动、感觉和运动机能。如经络运行功能正常,则可表现出思维敏捷,视物清晰,言语正常,动作准确。若经络运行功能失常,脑髓之气不能外彰,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混乱,动作失调,言语错乱等。

经络与脑髓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导方面,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脑神”之用一为生命机体的主宰,以化神机,推动生命的运动;再为主持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智慧;三为主持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因此可以说,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脑神”即为脑的功能作用的总体体现。

1.5 针灸临床医患互动中的“神”:“治神”一方面是“制其神,令气易行”,另一方面是“以移其神”,这就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充分说明针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施术医者须定心凝“神”,制“神”行气,做到治病“治神”,针入“神”入,将“神”贯穿于施术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论病因、勘病机、审病情、立治法时应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来使医患之间精神互动,密切协作,从而提高针刺疗效。

2 针灸“治神”

2.1 针灸“治神”的涵义:针灸“治神”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细心体察等方法,使针下得气适度而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神”包涵气功和心理疗法等内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6]。

2.2 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

2.2.1 气血与形“神”的关系: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气血运行),激发人体内的潜能(调理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神”之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者,人之神”。故针刺与形“神”有直接关系,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应形神并重,应用于诊断及治疗[7]。

2.2.2 针刺应以“治神”为前提:凡医者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气行者神旺,神行则气行”,“气速至而速效”。针刺中的得气与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效应的功能表现,又是疗效好坏的表现,感传效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必先借助于“神”的调节作用。故“知形之肥瘦,则知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也”。

2.3 针灸“治神”的方法

2.3.1 “察神”:针灸医生需要通过全面仔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了解病人的全面状态,谨慎地确定诊疗方案,取穴用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枢・通天篇》云:“故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本神篇》又云:“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脏已伤,针不可治也。”

审察病人的“神”气则可知五脏之虚实、气血之盛衰,以决定针刺的补泻,调整患者之“神”,使其心“神”安定、精神集中,则易激发经气,使针下气至。

2.3.2 “安神”:针刺“治神”涉及到医患双方的问题,两者在施针前应该达到思维和情绪的统一状态。使针灸过程出现最佳精神状态,收到最好的针灸效果。“安神”,就是在针刺治疗前,使医患双方能够安定“神”志、“集精全神”,进入最佳临刺状态。只有在患者精神安定、积极配合,医者精神集中、心身专注的前提下,才可施行针刺治疗。

2.3.3 “守神”: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的气血盛衰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不同的患者禀赋阴阳气血的偏多偏少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临床上就应依据“五态”理论分辨患者的人格类型,并对他们的体质强弱、阴阳属性与神气的盛衰情况精思详察,借以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并把它们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2.3.4 “调神”:所谓“调神”,即在针治过程中,医者善于辨证选穴,并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以使患者脏腑安定,气血调和,随其反应行针施术,引导针刺感应的传导,使之气至病所。“调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8]。(1)调阴阳。《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临床治疗就应依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采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的针刺方法来调和阴阳,以平为期。(2)安五脏。由于“神”分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不和,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临床治疗就应该通过安五脏以摄神。(3)定神志。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生理为基础,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的情志变化也可影响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内伤影响到不同的脏腑,临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神志病宜选用督、任、心、脾、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来治疗[9]。

2.4 针灸“治神”的修练要求

(1)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较好的掌握心理学及多种社会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变革,心因性疾病在增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变化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有利于针灸的“治神”。

(2)要有精湛的医术:深入学习探究祖国医学宝库。做到“治神”与针术完美地结合。

(3)要有一定的气功修练:历代针灸学家皆认为气功修练对针灸“治神”对临床疗效影响极大。当代著名针灸医师贺普仁教授认为:“疗效好坏,皆在两手手法及功力”,“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彭静山教授在《针灸秘验》中,专门论述了气功做修练方法[10]。

3“治神”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进针前和进针后两个方面进行“治神”,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差异,运用时有所侧重[11]。无论进针前或进针后,治神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精神内守,避免患者之“神”过松或过紧。

3.1 进针前“治神”:施术者针前应集中精神,心无旁鹜,认真审察患者的气血盛衰及“神”情变化并通过语言暗示,押手揉按等方法令患者“神”情安定,以待进针。具体运用时,如遇到精神紧张的患者,嘱其深呼吸,语言引导其安静,不用紧张,并以押手按压其内关穴片刻,然后进针。对于精神旁移,意不在针或因病痛而精神散乱者。以押手重按所刺之穴,候其神定而进针。

3.2 进针后“治神”:进针后,施术者一方面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另一方面需密切观察患者针后是否有晕针或精神旁移,心不在焉。对于晕针者及时处理,精神不集中者,则以反复行针,配以语言诱导以收其神,令志在针。如有的患者进针后心不在焉,甚与他人谈笑,术者当嘱患者闭目“守神”,同时行针以加强针感,并嘱患者体会针感,暗示其意守针处,以促进气至病所。

3.3 针刺“治神”的临床要求:针灸“治神”的临床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五项:(1)“治神”要求患者情绪稳定;(2)“治神”要求医生精神专一;(3)“治神”的选穴;(4)“治神”要求得气;(5)“治神”要求医生身体健康。

4 “治神”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从针灸的“察神”、“守神”到针刺感应,“治神”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医生不能“治神”,而是马虎从事,就很难发挥针灸治疗应有的疗效。“治神”是针灸学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一气呵成,“治神”贯穿于针灸整个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体会,并掌握其实质,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5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神”在针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神”字可也贯穿于针刺诊治疾病的全过程,是针刺治病的精华所在,努力掌握,对提高针刺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临床医师还不能真正理解经典中“治神”的涵义,只能在“粗守形”的层次上,所以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影响了针灸在民众中的声誉,现在针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临床疗效上。如何提高疗效?是针灸的当务之急。吾师石学敏院士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国的针灸,我国也非常重视中医针灸的研究。我们应该借此大好时机,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多学科、多层次研究针灸“治神”的机理,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彰炫.论神的系统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3

[2] 郑红斌.中医形神观源流与内涵[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9

[3] 齐向华.论广义之神的本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2):98

[4] 徐木林,王秋琴.论五脏神[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198

[5] 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5

[6] 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6

[7] 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J].河南中医,2006,6(1):4-8

[8] 刘永涛.浅谈“凡刺之真,必先治神”[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39

[9] 董江涛.黄鼎坚针刺手法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54-56

[10] 胥荣东,张军伟,付天昊,等.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J].针灸临床杂志,2007, 23(2):40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1篇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都开设有医护专业,但是,并没有及时的在医护专业展开基础医学教育,所以,我们认为高职医护专业应加强基础医学教育,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二、基础医学概述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基础医学包括如下几个内容: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

三、基础医学教育的好处

1、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语言知识等。在学习医学基础专业课时,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借助其他人文知识加以印证,才能学透、学活。如《解剖学》中人体的动态发展、局部与整体统一、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等认识观的提出,明显受到哲学中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基本原理的影响。同样,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例如《医学免疫学》在讲述“动物免疫血清”时,动物免疫血清既是“抗体”又是“抗原”,既能“治病”又能“致病”;《药理学》在讲授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时,药物对机体的“利”与“弊”等等。

2、人文关怀

人体解剖学史的内容决定了它与医学生人文关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在观察和解剖尸体时,应给予尸体标本充分的尊重。在机能学动物实验中,善待动物,尊重生命,对于今后临床工作中尊重和爱护患者将起到极大而有益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中通过对各种生命现象的探究,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神奇和美妙,通过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解读,潜移默化地揭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内涵,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情感,多一份对生命的人文关怀,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上存在的漠视生命现象对自身的不良影响。

3、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

基础医学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在《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中,一解剖学家通过解剖观察,提出了肺循环学说,但因违反了教义而被反动教会活活烧死。这一实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生理学》中,学习循环系统时得知英国医生哈维(Harvey,1579-1657)如何发现心血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的人体血液循环学说;学习神经系统时得知18世纪瑞士生理学家哈勒(A.V.Haller)是如何通过实验得出了“脑通过神经接受信息,并通过神经传送引起反应”的结论。这些重要事件和对著名生理学家为人处事的了解,不仅可以启发自身的科学创新思维,而且可培养医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四、教育案例分析

某院高职护理专业共开设基础文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2门,包括政治(含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荃础、公共关系学、医学关学羞础、法律、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基础医学课程8门,包括解剖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组胚)、生物化学、生理学、徽生物与免疫学(徽免)、病理学、药理学;临床专业课18门,包括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概要、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皮肤病及性病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医院护理管理、五官科护理学、急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评估、康复护理。总授课学时为3756学时(不含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及体育课)。其中羞础医学课占总课时数的17.7%,明显低于其他2类课程的学时数;每门课程的平均学时数也低于其他两类课程;墓础医学课程的实验课程所占比例与专业课程相当(见表l),但如果将第五年临床实习时间纳人专业课程中,则基础课程实验课的比例显著低于专业课程。另外,三类课程实验课所占比例均不足30%。

2成级分析(见表2、3)

由表2可见,荃础医学课程平均成绩显著低于其他两类课程,而其不及格学生人次明显多于其他两类课程。进一步分析发现,8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成绩(分值)不呈现正态分布,按Kruskal一Wallis单因素秩方差分析,结果组胚和解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的成绩显著低于遗传学、徽免、生理学(P<0.05),见表3。

3、讨论

长期以来,我国护理教育相对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也已将护理专业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专业。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各层次护理教育相继出现,招生比例也有所调整,但目前中专学历的护士仍占85%。有学者建议我国目前应稳定中职招生规棋,大力发展五年制商职护理教育,适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护理教育,逐步提商高层次护理教育的比例l:l。因此,国内高职护理教育将有较大的发展,护理专业队伍的学历层次结构将逐步得到改善。

我院2001年开始试办初中起点的高职护理专业,首届五年制学生中有66人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就业率为100%,反映出高职护理专业的良好前景。回顾他们的在校学习成峨,分析讨论教学计划,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改革。

由于近年来一直强调护理教育不仅要注盆医学荃础知识,还要注宜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知识,各高校正不断进行课程改革,设了人文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等课程,并增加了人际沟通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更好地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

五、未来高职医护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教学重点

1、优化课程结构,组建新的课程体系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十年来,国内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完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医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出发,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打破学科界线,将传统分散在各个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验课内容,进行了融合与优化,尽管各校进行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组成了涵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即人体解剖学、形态学、机能学、分子医学、病原学课程。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根据教学目标重新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学指导,减少验证性实验,组成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了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联系。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将基础课和临床课有机结合起来,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将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以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机能学课程分别组合起来集中授课,授课中有目的地渗透临床医学内容;在后2年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又再次联系组织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来学习,以加深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在与临床联系比较紧密的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病理、病生、药理等),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是有必要的。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医心脏康复;心主神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8-0039-06

Abstract: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medicine,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increases sports abilit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reduce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s their quality of life,It has important medical value,occupying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As a result,the popularity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is a classical theory, guidingthe clinical use and practic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The autho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nearly 10 years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Mental regulating, Using of method,square, drug, Regulating mental activities of muscle-bon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acupuncture meridians therapy, The five elements of music therapy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 i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

Keywords: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TCM;Heart Governing Mind Theory;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progress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占据首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患病生存的人口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干预,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隐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心脏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胡大一[2]首次提出了“双心医学”的概念,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应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治疗的目的应达到身心健康,实现经过治疗后在解除躯体疾病困扰的同时,并存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得到解决,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又如在心脏康复开展的过程中,新加坡则特别注重对心脏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开展,向患者宣传普及心脏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过程、急救及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还设立了专职的心理健康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3]。因此,笔者认为单靠医疗技术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根本问题,应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显示,通过进行综合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猝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发现,经过以运动为基础的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全因病死率下降15%~28%,心源性病死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4]。张志勇等[5]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MI以及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等心血管事件的复发。

中医典籍中关于“心主神明”的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6];《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古代先贤不仅认识到情志因素可以导致心系疾病,而且τ谛南导膊〉贾虑橹靖谋湟不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心”的君主地位做了重要阐述。国际心身医学会曾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医学寻找智慧”。中医学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的宝库中蕴含着悠久的“双心理论”。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1“心主神明”之认识

11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中医理论认为,“心”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即心输送血液以濡养全身,心主血脉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明即心调控人体五脏六腑各项生理活动的同时也调节着人体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体现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前者为形为体,后者为神为用,为“形神合一”的统一体。《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强调了“心”为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为人体气血、经络、脏腑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思维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7]。

12“神明”的定义“神”反映整个机体的生命力,包括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思维活动。所谓“神明”,即“神”藏于内,“明”显于外,内外兼顾,协调统一[7]。《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神明”乃“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语”,强调了“神明”即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正常运行,心境平和。正如《类经・脏象类》中所言:“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8]。“心主神明”作为心之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心主神明”是指人体全身脏腑官窍形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正常运行皆由“心”来调控和主宰[9];从另一个层面上“心主神明”体现的是形神一体观[10]。《黄帝内经》强调:“形神具备,乃成为人”。“形神具备”即人有形之躯体与内在之精神保持和谐统一。荀子在《天论》中亦强调:“形具神生”即肉体与心灵的协调统一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形神协调,即“心主神明”功能正常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3“神明”的重要意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11]。不难看出,古代圣贤对“心”的重视程度,把“心”置于“君主之官,君临天下”的地位。众所周知,治理国家,若国家有明君,则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若国家君主不明,则民不聊生,国家衰败。“心”对身体脏腑机能的统帅就如同君主治理国家,“神明”则脏腑调达,气血通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运行正常,则通过积极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御外邪及抵抗精神、情志刺激的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外邪及情志刺激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若“神不明”则脏腑机能失调,气血不畅。脏腑、经络气血机能不能正常运行,则机体一旦受到外邪的干扰及精神情志的刺激,加之自身应激抵抗能力弱,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脏腑机能失调,进而损伤机体健康[6]。故“心”为五脏之主,神明之所,五脏的盛衰,皆与心神关系密切,“心神不明”发生于五脏虚弱之先是疾病发生的过程。所以,神明,形将自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心主神明”理论之探究

21“心主神明”理论之起源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传统中医思想的奠基时期,尤其是“百家争鸣”的思想赋予了中医学理论丰富的内涵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医学理论体系在先秦文化、先秦哲学的推动和影响下最终形成,传统中医文化之魂凝聚与此时,此后中医学文化开始蓬勃发展。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是心的重要功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在心神主导之下[12],因其体现了中医对人体认识的生命主体观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心主神明”这一哲学思想在近几千年的中医学临床应用中被反复验证和实践。

22“心主神明”理论之古代哲学依据“心为神之宅,神为心之用”,古代哲学中有诸多论述。如荀子言:“心者,行之君,神明之主”;而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宋代朱熹言:“志者,心之所主”,这些言论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的器官来认识的[13],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中,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23“心主神明”理论之现代医学依据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心激素及心磁场等论证了心对神明的作用。由心房分泌的多种肽类激素被称为心激素,这种激素通过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将心的调控指令传到整个机体,保证机体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又能帮助大脑发挥思维、调节情志;心磁场是由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而产生的,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在收缩和舒张的同时会产生复杂的交叉生物电流,经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心磁场,心磁场通过影响和调节机体的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脑磁场发挥作用,所以心磁场通过影响脑磁场而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4]。有实验研究表明[15],心脏功能与意识状态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有国外科学家还发现[16],心脏可以不依靠大脑的指令而独立工作,它有一个独立的神经系统支配自身的功能,欧洲有些学者也坚持心脏是神经的源泉。此外,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促成了心理的产生,但是意识的形成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大脑皮层,失去大脑皮层的支配可能还有意识存在[17],论证了“心主神明”的理论。3“心主神明”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临床应用的指导31“心主神明”理论指导心理调护《灵枢・本神》云[18]:“所以任物为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是中医学对人精神、思维等心理过程的高度概括与总结[19],认为人的情志可以由心来调控,体现了“心主神明”对治疗心理心血管病学的论证。比如张介宾认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充分说明了各种情志刺激首先由心所发[20]。临床研究证实,对中医心病患者的治疗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加强心理调护、强调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不少中医心病患者往往会伴随出现焦虑、情绪低沉、心烦、失眠等心理、情志调节失常的症状[15],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精神、情志失调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加重患者疾病的进展,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21],因此得出结论,“心主神明”理论对于中医心病患者的心理调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患者疾病的恢复,实F身心健康[14]。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中医心病时,应加强心理健康的普及和宣教,让人们认识到心理调护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抵御和调控能力,避免对机体造成损伤,影响疾病的恢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提出的“双心医学”模式即是对“心主神明”指导心脏疾病心理调护的体现。

32“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法、方、药在中医心脏康复中,“心主神明”理论亦体现在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中[16],如治法中注重清心、养心、安神、定志,注重开窍的基础上与安神的结合统一,而开窍或安神的前提则由滋阴、益气、养血、化痰、活血、通腑等来实现。在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养心安神的药物主要有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栀子、犀角、牡丹皮、远志、生地、当归、朱砂等,有临床研究[22]重用养心安神之方药治疗心悸患者,结果发现此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悸发作的不适症状。亦有研究证实[19]心绞痛患者症状发作时,使用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犀角地黄丸、至宝丹等宁心、养心、安神等方药治疗可缓解其疼痛症状,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此研究结论充分体现了“心主神明”的精髓。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气活血中药方中主要成分黄芪和丹参具有增加冠脉血流和供氧的作用,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机体微循环[23]。有学者[24]亦对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多种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药理成分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药物成分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25],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缓解不适症状和紧张的情绪。同时,周如倩研究报道[26],通过补益心气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研究过程中其根据“心主神明”的理论研制了调心方,主要由党参、炙甘草、远志、茯苓、石菖蒲等补气安神药组成,临床应用后发现此方可以提升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及精神状态。心脏康复中法、方、药的临床应用充分证实了“心主神明”的重要指导意义。

33“心主神明”理论指导易筋经之调心《易筋经・膜论》云:“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且夫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无形者有形之本。”体现了易筋经向外调达肌肉筋骨,内在调节心脏气血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易筋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中医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状态,如抑郁、失眠、焦虑、精神病等方面的影响[27]。此外,易筋经可以提高心病患者常规运动负荷情况下的心电稳定性,降低心率变异性的发生率[28]。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缓解老年人的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有学者认为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表现为[9]:一是易筋经调节“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脏供血功能正常,从而使人体各脏腑、器官、系统气血调和,进而心气充沛;另一方面,易筋经的“调心”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功法习练可以调节患者的思维、意识和情志等精神活动,从而改善机体的精神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心主神明”对易筋经的调心作用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4“心主神明”理论指导针刺经络疗法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对心脏具有重要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29],可以调和心之气血,矫正机体功能的偏盛和偏衰,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目的。《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可以得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脑功能受损,则可见舌强、语塞,甚或失语,焦虑抑郁。对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神志病,临床上针刺疗法常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特定穴等配穴方式,取心经与心包经穴位[30],偏重于调和、疏通心脏的气血,使心脏节律、血脉运行偏于正常,从而改善患者脑的功能。如针刺神门主治不寐、健忘、癫狂、痴呆等症;针刺内关主治癫痫、心悸不寐等症。研究发现[31],对冠心病患者取内关穴刺治疗可以抑制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内关穴对心脏有着相对的特异性,通过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的心脏供血,缓解由心绞痛造成的恐惧心理。另有研究发现[32],心脏由T1~T5节段交感神经支配,针刺T1~T5夹脊穴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阻滞交感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使冠脉扩张,抑制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33]。上述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之神志病的应用都揭示了“心主神明”对心脏康复的指导地位。

35“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五行音乐疗法的运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左传》都提出了五行音乐治疗疾病的理论,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五行音乐疗法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相关脏腑功能[34]。认为五行音乐疗法具备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疗效又高于药物治疗,对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养生,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马龙等[35]选取存在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五行音乐疗法研究,通过患者情绪及身心对五音各自的反应,结果表明角、徵、宫、商、羽五音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愉悦身心、保持心情舒畅的效果。另有研究发现五行复方组曲音乐疗法对焦虑症、抑郁、失眠等有良好疗效,紫竹调、潇湘水云等曲调的聆听对心脏病的康复有一定的疗效[36]。现代研究亦表明音乐声波可以减慢患者的心率,延长心室周期,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从而达到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脏功能,使患者身心舒畅,精神放松。其主要机理是音乐声波通过提高大脑的神经兴奋性,促进人体健康的激素,酶或乙酰胆碱等的释放,进而调节心脏功能[37]。在“心主神明”理论的指导下,五行音乐疗法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多选用五音中徵调的音乐进行治疗。徵调为夏音,以徵音(5~50)为主音,其旋律活泼轻松,热烈欢快、构成层次分明,属火,主长,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可以养阳助心,调和心之气血,从而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对于心功能不足以及导致的情绪抑郁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4小结与展望

医病先医心,中医的整体观不仅仅是生理结构的整体观,更是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修心”为上。“心主神明”是“心”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心”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通过对“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中医心脏康复的心理调护,法、方、药治疗,易筋经之调心,针刺经络疗法,五行音乐疗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认识到“心主神明”理论在指导中医心脏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指导地位。同时也为“心主神明”理论成为中医心病综合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有力依据,在此指导下笔者期待在中医心脏康复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新的收获和启发。参考文献

[1]隋辉,陈伟伟,王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04):259-261.

[2]陈琦玲,胡大一. 建立双心医学三道干预防线[J]. 中国全科医学,2015(26):3134-3136.

[3]李云峰.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脏病病人康复训练项目介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2):96-97.

[4]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3-126.

[5]张志勇. 6 min 步行实验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 心血管康复学杂志,2010,19(6):643-645.

[6]邵祺腾,李黎,杜渐,等. 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1):23-24.

[7]陈小平,孙相如,周兴. 从“心主神明”内涵阐释的视角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J]. 中医药导报,2014(08):5-6,9.

[8]贾妮. 中医“心主神明”学说及其心理学意义解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3(07):1173-1174.

[9]梅凯,谭克理,陈晓柳.“心主神明”理论与易筋经“调心”作用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7):136-137.

[10]罾瞿龋 尚力, 朱邦贤. “心神一体论”与“心主神明说”--以《周易》《老子》《管子》为例[J]. 中医药文化, 2015(5):19-23.

[11]景雅婷,王凤荣. 中医心病对“心主神明”内涵的认识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4(08):1629-1631.

[12]胡霜,王欣,杨秋莉. 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064-1065.

[13]曾萍萍.孰主神明概述[J] .湖南中医杂志,2015(02):111-113.

[14]高洁. 浅谈脑为元神及心为识神[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6):414.

[15] 杨涛,赵明镜,王蕾,等. "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0):811-814.

[16] CURE T R, BLAUM C S, GIORDANI B, et al. Preval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2, 60 (9):1724-1729.

[17]孙晓敏,贾钰华,晁雪梅,等. 浅析“心主神明”[J]. 黑龙江中医药,2005(02):6-8.

[18]杜渐,王昊,邵祺腾,李黎,等.“心主神明”内涵探析--“总统魂魄,兼赅意志”[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01:11-13.

[19]张振华,王克勤,王昊,等.中医心理学对“意志”的认识[J]. 中医杂志,2013(04):295-298.

[20]纪宇,颜红,沈莉.“心主神明”的内涵与外延浅析[J]. 中医杂志,2016(10:)819-821,837.

[21]韩静. 心主神明在中医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初探[J] .黑龙江中医药,2012(06):7-8.

[22]赵芊,祝光礼. 从“心主神志”论治心血管疾病[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5):515-516.

[23]梁婷, 都冬梅.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24]陈光瑞,王朝亮,姚建斌,等. 中医药参与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48例临床观察[J]. 安徽医药,2014(04):751-753.

[25]魏蕾,宫鹏.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2,16(12):1879-1882.

[26]周如倩,林水淼,王健,等. 中药调心方、补肾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J]. 现代康复,2001(11):46-47.

[27]王薇,李旗,马树祥,等 . 推拿功法“易筋经”对大学生失眠症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11(5):91-93.

[28]章文春,钟志兵,吉娜薇,等.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人规范负荷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4):448 -449.

[29] 陈少宗. 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3种形式[J]. 针灸临床杂志,2010(12):62-65.

[30]金杰,赵玉杰,陈海燕. 神明所主之我见[J] . 中医学报,2015(07):985-987.

[31]Menotti A,Puddu PE,Lanti M,et al. Epidemiology of typic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ersus heart disease of uncertain etiology (atypical) fat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assic coronary risk fac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168(4):3963-3967.

[32]谭吉林. 针刺夹脊穴治疗疑难病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4):25-26.

[33]张迪,梁繁荣. 针灸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情况综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49-2253.

[34]朴鲜琼,王旭东.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4(15):147-148.

[35]马龙.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五音疗法之反馈[A].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02:3.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人文精神;感动式服务;动力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目前,全国各家医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开展优质服务。我院自2009年初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感动式服务,通过人文精神的培植与感动式服务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真正达到了护患和谐和医院稳步发展,现介绍如下。

1 培训

首先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精神与关怀培训。如何让患者感动?严格的护理管理、完善的护理程序、夯实的基础护理、强化护士责任心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而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核心与精髓,是贯穿这些要素因素的内在纽带,是感动服务发展的动力与灵魂[1]。

1.1 思想观念的转变 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3]。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2010年元月卫生部要求: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5]。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从人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呵护与关爱中为患者提供更高一层的护理服务。

1.2 医疗模式的转变 治病已经不是过去意义的治病,是以人为本,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把患者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整体的人去治疗。

1.3 服务模式的转变 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部在根据现代“人”的需要提出的,要求护士不只是面对疾病、患者,而是从人文理念上、潜在需求上出发,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真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人道化优质服务。

1.4 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对三基三严、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每月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达到理论与操作人人过关。

1.5 人文精神的培训 通过讲课与不同情景演练进行培训

1.5.1 感动式服务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感动式服务是需要护理人员以人文精神做支撑。如果把感动式服务比作是优良树种,那么,人文精神则是使这棵理想树种生长、壮大、结果的土壤和养份。人文精神是感动式服务的理论和导向,感动式服务则是人文精神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1.5.2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6]。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与关注,它既可体现为优质服务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

1.5.3 感动式服务内涵 感动式服务首先是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为患者提供患者想且不能够实现的事情,用细心、精心观察,从细节上关爱、呵护、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不仅温馨安全且体现患者自身价值的服务。

2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感动式服务推进与持续开展的基础,也是人文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深入的推进剂。

2.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并落实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护理工作流程、弹性排班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实现病区规范化管理。

2.2 临床护理服务规范 从护士着装、礼仪到患者入院接待、实施各项护理服务到出院,都制订服务规范,特殊患者提供创造性的个性化服务,让患者时时受到重视,处处得到关爱,享受高标准的、超出患者期望值的护理服务。

2.3 修订绩效考核方案 从德能绩勤、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评定感动式护理明星上制订考核方案,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升个人服务品牌,打造人性化的个案护理服务。

3 人力资源的调配

争得主管领导的支持,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达到高、中、初级护理人员相结合,实行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重点是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落实弹性排班制,在现有护理人员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服务。

4 在护理程序中融入人文精神

护理程序是感动式服务实施的基础与核心,在应用现代护理知识和技术服务于患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以人为本的人道和人性化服务具体地贯彻到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各个环节之中。护士在护理程序的各环节中要始终以明确的伦理意识去分析、去评判,使自己的护理行为符合科学的和伦理学的要求,更人性地提供感动式服务。

4.1 不断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是感动式服务必需的知识,人文精神是在为患者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临床护士应学习《护理社会医学》、《护理伦理分析与决策》、《心理护理》、《护理美学》等课程,提高护士认识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力。

4.2 营造人文氛围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个护士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意识。可建立病员参与治疗护理制,护士作为组织者、服务者和指导者尽可能发挥病员的积极性,让患者体现自身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只有通过人文精神的培植,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学习,灵活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才可以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推进感动式护理服务工程。

5 效果评价

通过人文精神的培植,感动式服务得到更深层的推进与发展,也增强了每一个护理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发挥了各层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与团队素质,同时也打造了一支团结、学习型、具有高凝聚力护理团队。创造了患者满意度大于98%及年度无护理纠纷的好成绩同,同时也得到社会与患者家属的欢迎。

参 考 文 献

[1] 文红英,杨静,孙雪梅,等.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6(26):24.

[2] 陈惠荣,冯慧娥.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中国医药导报,2006,3(35):147.

[3] 艾钢阳.医学论.科学出版社,1986:38.

[4] 邹成效,何天云.论医学模式的演进.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8.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4篇

方法:对我院的90例精神病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对比实验,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分别为实验组的(98.0±1.3)%和对比组的(86.0±1.2)%,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快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病院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9-01

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的疾病群体,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如何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护理,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普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1]。笔者结合我院90例精神病患者在日常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不同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精神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至65岁。将9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配置、患者病种、患者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研究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人文关怀、专业化、整体化的护理标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施人文关怀,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从患者入院开始即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在实行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将床位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简化护理文件的书写,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和服务的时间。在健康教育方面,根据患者住院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病防治的知识宣传和健康宣传,对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各种检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同时明确告知家属正确的家庭护理的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在生活护理方面,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认真细致的做好晨晚间护理,二便护理,衣着、皮肤、毛发卫生,以及饮食的护理,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娱乐活动,每周举办两次健康教育小讲课,丰富患者文化娱乐生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的社交能力,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在构建精神支柱方面,对患者进行文化护理,对家属较长时间未来院探视的患者可以安排拨打亲情电话,减少患者的孤独、无助、被遗弃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勇于面对问题的人生态度。

对照组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维持病房的正常秩序、确保患者的安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等,在生活护理方面进行一般生活护理。

1.3治疗标准。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满意程度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患者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将调查数据录入电脑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六个月不同护理模式的观察,实验组护理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分别为实验组的(98.0±1.3)%和对比组的(86.0±1.2)%,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

3讨论

由于精神科患者很多都是自理能力差、认知能力以及自知能力不高,依赖性强,因此基础护理是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的难点,特别是面部清洁、皮肤护理、头发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很难实施到位,从而引起家属的不满意,在精神科实施责任制后,不仅解决生活护理的难点,而且使基础护理也得到有力的保障[2]。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患者的满意程度成为医院管理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的最佳的指标[3],是检测优质护理应用效果的有效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基础护理,简单的基础护理决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为患者不仅需要仔细周到的生活护理,也需要相关健康知识,如疾病的原因、表现、预后、预防等知识,故做好健康教育也是护士必不可少的护理工作[4]。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贴近病员,深入民心的良好决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的良好措施,值得大力推广,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切忌将优质护理服务当成简单的搞好基础护理,而是要将做好基础护理和做好专科护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才能让患者的家属满意,才能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5]。

参考文献

[1]宋文英.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病院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临床合理用药[J].2013,6(6):122-123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神经病学;互动式;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英文缩写,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创立的,[1]目前PBL教学模式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互动式教育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课堂生动活泼。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辩论。每一次上课就好比演戏,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把互动式教学法跟PBL教学法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既要带着问题学习,有的放矢,同时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提高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的综合能力。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庞杂、功能复杂而且因失去了解剖学直观的特点而变得抽象。怎样帮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难点。同时,国内外神经病学发展非常迅速,教师知识的局限性会限制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和PBL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笔者运用此方法教学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教学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我校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

1.2课前准备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理论进行系统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提出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相关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将事先准备的病例资料及图片至少于实习课前1周发给学员,要求查阅资料并按病例中的问题准备发言讨论。

1.3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例:“特发性面神经炎”,“脑梗塞”,“脑出血”。根据实际学生人数分组,每组5-6名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以情景模拟法每组一个同学扮演患者。通过事先给出的病例,要求学生自己询问病史、查体、阅片做出诊断和治疗。学生相互提问讨论问题、教师总结精讲, 课后要求学生整理交上病历分析。整堂课共4学时,其中学生查体、诊断占2.5学时,教师主导提问学生讨论占1 学时,总结和自由讨论占0.5 学时。

2教学效果分析

比较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采用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教学,对照组2008级临床医学1班48人采用传统实习模式,相同的考试题,成绩结果见表1。考试结果显示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模式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优秀占28%,良好占36%,中占30%,不及格占4%;传统教学模式中等成绩占43.75%,不及格占8.33%。

表1比较教学效果(%)

3 教学体会

3.1学生素质加强基础理论辅导。神经内科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 到临床实习时就淡忘了基础知识,我们就利用看录像的形式把临床常用的神经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指导,多媒体教学使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丰富、多彩、方便的学习窗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的良好载体[2]。

实践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病例中提问题,搜索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要回答临床问题,就要进行文献检索,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掌握文献检索技巧、临床科研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同时应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有部分资料是英文资料,需要消化、吸收、整理资料,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具系统观 ,并可促进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

3.2教师方面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图片, 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神经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

在国内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也有一些探索性应用经验[3,4]。通过这种互动式与PBL教学法,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学习一种疾病,为日后学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改进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庆南.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6~708.

[2]高聪,查运红,林绍鹏.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53-54.

[3] Wun YT,Tse EY,Lain TP, et al. PBL curriculum improves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mall-group tutorials[J].Med Teach,2007,29(6):198-203.

[4]方向,蔡永亮,李增林,金珊.病例分析为先导的 PBL 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