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

精神学与心理学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心理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2-03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4] 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7.

[5]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7.

[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8.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心理与精神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特性与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它对教育、教学的过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宗旨

1.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心理与精神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上,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及信息的提供者。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更多地设计了一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及专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以利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2.内容明确,目标清楚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示的,有时也容易出现曲解教学内容的问题。而且由于各种媒体较强的吸引力,设计不当十分可能对学生造成不正确的引导而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加以重视。为此,在选择和使用各种媒体信息时,都必须明确它们是为了表现哪一个知识的内容、为达到哪一层内次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如我们在讲授应激的生理反应这一内容时,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涉及三大系统,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方面,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如果多媒体利用不当,会给学生在知识上造成混乱。为此,我们根据本内容的教学目标层次,设计了三大系统的反应结构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该图简单明了、层次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再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该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势

1.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如学生在学习知觉的选择性这一内容时,教师并不是先给学生讲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而是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出“双面人像图”和“老妇少女图”,学生通过对这两个图型的观察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了知觉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图文声像并茂

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如我们在讲授精神障碍常见症状这一章的内容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生动、形象的音像资料,使学生们掌握了常见精神障碍的表现、特点。由于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学生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非常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通过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本次课程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它们各自都有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课堂演示

这类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其功能主要是针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而设计的。一方面它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性能配合和支持教师的讲解;另一方面它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提示,向学生展示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

如教师在讲授认知评价过程及其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作用的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直观性能,向学生展示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操作

这类课件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来强化和掌握某些教学内容。在设计时要保证这类课件的练习具有一定比例的知识点覆盖面,以便全面地训练和考核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如在心理测验内容的学习中,利用一些心理测验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对自己进行某些项目的心理测验,如气质问卷调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这些心理测验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学会了这些量表使用、评分及结果的判定。

3.设计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即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等,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协作学习过程可以由多媒体课件来组织和引导,讨论的问题也可以由多媒体课件提出。如我们在讲授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中的潜意识论、人格结构论、人格发展论的内容时[2],在教师讲授后,播放一段影像案例,教师针对影像案例中的内容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回答。这比由教师讲一个案例再提出问题效果要好得多。

4.信息资源获取

资源是指确定学习某一主题时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料在学习这一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心理与精神护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除上述多媒体课件形式外,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心理学知识和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知道如何利用多媒体系统,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源。

目前,发达的互联网系统是获得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途径,网上的心理学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如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psych.ac.cn)、华夏心理网(psychcn.com)等[3],都是很好的心理学网站。通过多媒体系统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何从互联网上获得有关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案例等,并完成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任务。

四、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的特点,但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也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所以在多媒教学设计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否适宜于多媒体教学、能否取得比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仅仅为了时髦,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而论。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入到新课,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利用多媒体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思考就少,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没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外,还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这样起不到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也就违背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初衷了。

总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予了我们广大教育者一个极大的帮助,我们仍然不能丢弃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精华,应将二者相互融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应用需要我们时刻拿出更优化的策略,以便于最大程度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焕妮《浅谈构建主义理论与多媒体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发展

基于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深入研究和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的”规定性与“时间的”规定性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既继承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努力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一、界定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还包括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各国后继者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以追求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1]。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必须要从时间与空间双重角度来考量。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空间的”规定性,又具有“时间的”规定性。所谓“空间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即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具体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实践相结合;所谓“时间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具有当代性[2]。

笔者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本立场,基本方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这种结合的过程应联系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使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地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次,从形式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剥去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外衣,使之带有中国的特色,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客体中国化的过程,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应用到解决中国具体实际的一个过程;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化”字上,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相结合,它关注的是“为什么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为什么结合的问题,强调的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的问题;另外,如何结合的问题,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怎样应用到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当中去[3]。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确立和实施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鲜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历史演进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理论创新以及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做到既继承又发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以及实践性的理论品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是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且结合具体的国情与时代的特征。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变与不变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而正是质的规定性确定了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实质。如果抛弃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就不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变的内在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则是变的路径选择。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变与不变内在统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表现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才能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避免出现偏离了的所谓的假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外在表现,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宝贵产物。

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的”规定性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的”规定性酝酿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代孕育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时代更需要人们不断吸纳新的实践元素,用创新的成果去发展它,用创新的实践去丰富与完善它。任何一个科学体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要保持住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继承与发展同时并进,做到与时俱进。当代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时展的最新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们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立场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永续的生命力。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时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开放的活的动态的科学体系的过程。

三、坚持与推进相结合的具体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在于需要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其具体要求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科学的态度,做到坚信而不迷信。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另外,还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精神生活质量

分类号 B842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4.4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对“价值判断”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幸福体验”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心理成长”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总分有预测效果。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对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产生预测效果,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固然要结合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安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对其精神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更为明显的影响效果,根据上述压力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仅有助于直接缓解相关的心理压力,而且还间接对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车文博, 张林, 黄冬梅, 张旭东(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9(3), 3-9.

陈春雷(2012).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分析. 中国统计, (8), 57-58.

崔丽娜(2009).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葛操(2000).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 河南社会科学, (3), 114-117.

焦岚(2012). 心理生活质量――基于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李继兵, 周小宁(2008).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 思想教育研究, 10, 29-31.

李燕华(2001). 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 52-56.

刘春兵(2000). 大学生精神生活: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 45-47.

王宇(2007).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科纵横, 2, 250-252.

温梅, 吴子国, 赵艳萍(2007). 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中国成人教育, (5), 73-74.

吴子国, 路宝剑, 赵艳萍(2008). 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科教文汇, 14, 6-7.

张林, 车文博, 黎兵(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 心理学探新, (4), 46-51.

周林, 宋海娟(2013). 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犯罪研究, (2), 61-65.

周曼(20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23-125.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高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但是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翼护下自我为中心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协作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加之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同时,疏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时展的新命题。本研究在对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创设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进行干预,使大学生可以在团体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从中探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新途径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共 99人。

(二)研究工具

1. 李芙蓉编制的《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该问卷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两个维度,共42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94,分半信度为0.87。

2. 马湘桃编制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该问卷包括沟通技能、沟通认知、沟通倾向三个维度,共5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814,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9.285%。

3. 班级活动评价表。《班级活动评价表》用于班级辅导过程中对班级成员进行的过程性评估。它包括4个问题,意在了解班级辅导工作阶段班级成员参与辅导活动的情况。

(三)施测过程

将两个问卷装订成册,主试均为受过培训的心理教师,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两个班同时进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四)干预研究过程

1. 前测。在进行干预的前一周,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填写问卷手册,问卷当场收回。

2. 干预过程。实验班每周周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地点在教室,时间为90分钟,一共进行为期六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班不进行干预。

笔者根据人际沟通能力三元结构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基础,本着培养团队意识,加强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理解和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共设计了六次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次课:“相逢是首歌”,目标是消除主试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和愉快的班级氛围。

第二次课:“我快乐我成长”,目标是学会管理情绪,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次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人际互助,学习人际冲突的解决方式

第四次课:“微笑训练营”,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提高沟通能力。

第五次课:“打造高效团队”,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高效团队的特点:目标清晰、互相信任、有效沟通、优秀的领导者、内外支持等。

第六次课:“回顾和展望”,主持人对活动进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组员之间相互告别。

六次活动课做到内容围绕主题,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课的教学步骤、方法、使用的教具以及课件设计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3. 后测。干预结束后两个班同时填写与前测相同的问卷手册,并当场收回。

(五)数据处理

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二、结果

(一)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干预前的差异

由于干预的效果是随后两次调查问卷均回收上来的数据来分析检验的,如果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数据在考察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用以检验干预效果的数据就存在选择性偏差(selectionbias)。因此,首先要考察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前测各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测试班级 人数 平均数 标准差 T Sig

合作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67.3 11.81 0.91 .47

控制班 54 152.2 14.05

沟通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81.84 7.62 -.92 .360

控制班 54 187.47 5.59

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两个班被试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班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

(二)干预效果的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干预效果,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测数据的差值进行对比研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后测-前测的差值 实验班 控制班 T Sig.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1.12

1.50 2.66

3.42 -.14

-.09 .50

.45 -2.35*

2.36* .022

.03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正值,这表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所提升;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负值,这表明自然状态下控制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所降低。经过进一步的差异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干预后,实验班被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提高。

三、讨论

干预研究进行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确保了被试的同质性。

干预研究进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前测差值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实验班学生在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为正,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好于控制班自然成长的结果,即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这是因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影响,最终达到健康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例如,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微笑训练营》,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分享环节中,很多同学的感受是“语言表达真重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微笑拉近彼此距离”等,这充分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增强学生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此次活动课结束后,使用《班级活动评价表》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1.2%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自然成长状态下的学生缺少自我感悟的平台,因此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在前测、后测时没有显著变化。

四、结语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新举措。这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资料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芙蓉.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6篇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共 99人。

(二)研究工具

1. 李芙蓉编制的《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该问卷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两个维度,共42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94,分半信度为0.87。

2. 马湘桃编制的《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该问卷包括沟通技能、沟通认知、沟通倾向三个维度,共5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为0.814,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9.285%。

3. 班级活动评价表。《班级活动评价表》用于班级辅导过程中对班级成员进行的过程性评估。它包括4个问题,意在了解班级辅导工作阶段班级成员参与辅导活动的情况。

(三)施测过程

将两个问卷装订成册,主试均为受过培训的心理教师,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两个班同时进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四)干预研究过程

1. 前测。在进行干预的前一周,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填写问卷手册,问卷当场收回。

2. 干预过程。实验班每周周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地点在教室,时间为90分钟,一共进行为期六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班不进行干预。

笔者根据人际沟通能力三元结构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基础,本着培养团队意识,加强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理解和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共设计了六次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次课:“相逢是首歌”,目标是消除主试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和愉快的班级氛围。

第二次课:“我快乐我成长”,目标是学会管理情绪,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次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人际互助,学习人际冲突的解决方式

第四次课:“微笑训练营”,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提高沟通能力。

第五次课:“打造高效团队”,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高效团队的特点:目标清晰、互相信任、有效沟通、优秀的领导者、内外支持等。

第六次课:“回顾和展望”,主持人对活动进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组员之间相互告别。

六次活动课做到内容围绕主题,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课的教学步骤、方法、使用的教具以及课件设计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3. 后测。干预结束后两个班同时填写与前测相同的问卷手册,并当场收回。

(五)数据处理

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二、结果

(一)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干预前的差异

由于干预的效果是随后两次调查问卷均回收上来的数据来分析检验的,如果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数据在考察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用以检验干预效果的数据就存在选择性偏差(selectionbias)。因此,首先要考察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前测各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测试班级 人数 平均数 标准差 T Sig

合作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67.3 11.81 0.91 .47

控制班 54 152.2 14.05

沟通能力总分 实验班 45 181.84 7.62 -.92 .360

控制班 54 187.47 5.59

表1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两个班被试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班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效果。

(二)干预效果的检验

为了进一步考察干预效果,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测数据的差值进行对比研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后测-前测的差值 实验班 控制班 T Sig.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1.12

1.50 2.66

3.42 -.14

-.09 .50

.45 -2.35*

2.36* .022

.03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正值,这表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所提升;而控制班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均为负值,这表明自然状态下控制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所降低。经过进一步的差异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差值在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干预后,实验班被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有提高。

三、讨论

干预研究进行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确保了被试的同质性。

干预研究进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前测差值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实验班学生在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后测-前测的差值为正,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好于控制班自然成长的结果,即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这是因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影响,最终达到健康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例如,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微笑训练营》,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和倾听的技能。分享环节中,很多同学的感受是“语言表达真重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微笑拉近彼此距离”等,这充分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增强学生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此次活动课结束后,使用《班级活动评价表》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1.2%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自然成长状态下的学生缺少自我感悟的平台,因此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分数在前测、后测时没有显著变化。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7篇

长期以来,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教育模式与医疗服务模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讲病因只有微生物或有害理化因素,讲发病机理只有病理解剖生理与生化变化,讲诊断只有各种仪器扫描或滴定的发现,讲治疗只有几种药物,很少提及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与预后转归中的作用。面对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海洛因依赖,艾滋病、肥胖症、自杀、社交恐怖症等,按照纯生物医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去处理,往往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或者是不承认这些疾病谱。例如自杀虽可致死,肥胖虽可致病,可能不被承认是生物医学意义上的疾病。又如海洛因依赖的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心理渴求(心理依赖)与社会同伙的诱惑,因而社会干预与心理康复在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疾病流行学、病程与预后、治疗与预防中的重大作用,是很片面的与陈旧的医疗方式。当发达国家人口中位居前列的十大死因很少是生物学病因所造成的时候,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模式才开始缓慢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 somatic 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性功能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 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 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转贴于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毒品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 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 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 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 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 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 liaison 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8篇

中国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步伐,使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内容、方式和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每个人内心世界引发的变化也是空前急剧的。在大多数人体验着社会进步来的满足、喜悦,经历着心身成长的同时,现代化的进程提出的适应要求,也让一些人付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方面的代价;心理、精神偏常、行为失范而导致的意外事件、重大事件频频发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让国家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据黄冈市优抚医院提供的确切数据统计,黄冈市财政每年都要划拨几十万的资金,用于治疗和收留在外到处流浪的精神病人。民政机构还设专人管理这项事务。每位患者一年住院费最少需3-4万左右,出院回家也需长期吃药维持治疗,每月花费需约300-400元左右。如若一家庭有一个人患了精神疾病,至少有六人的生活会受到影响。不仅患者个人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让他的亲人也生活在看不到希望的痛苦中。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社会精神疾患的流行也是人类将来生存发展的大灾难。学校是社会一分子,这种流行病趋势也其实早悄无声息的、但又强烈撞击和考验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步伐而带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可抵挡地侵扰着还在校就读,但又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们的心灵。他们都非常清楚,虽然是在校读书,可最终必须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在社会生存或更好生存的个体,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淘汰。但高职生因文化基础、基础素质较薄弱,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导致自我期望值较低,学习动力不足,自主性和主动性差,甚至有自暴自弃者、得过且过者。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极度不满意,但又缺乏克服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与方法。这种矛盾焦虑的内心斗争,容易使他们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成为心理疾病和发生精神障碍易感与高危人群。笔者在2012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咨询和辅导个案30人。其中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心理问题有9人;导致精神障碍发生有2人;因过于自卑心理而导致恋爱受挫而产生心理问题学生4人,导致精神障碍发生2人;因家庭贫困、家庭原因产生心理问题学生3人;导致精神障碍发生1人;因人际关系产生心理问题学生4人,精神障碍发生1人;因就业压力、就业困难产生心理问题3人,发生精神障碍1人。从30个案发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诱因当中可充分证实,学习压力、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家庭问题、就业压力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主要的心理疾病诱发因素。因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与精神疾病预防与干预工作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二、探索精神疾病与心理因素内在发病规律是进行科学有效预防的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教授耿文秀说,21世纪是“精神疾病的世纪”。她的这句话客观反映了当今社会,精神疾病已成为了人类常见、多发病之一。但由于精神病学在整个医学中发展较晚,有相当多的常见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再加上旧观念的的影响,精神病的病因长时期地被认为是神秘莫测的而受到忽视,从而妨碍了精神病预防工作的开展。“谈精神病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现象”在笔者身边和工作环境中非常普遍。从优抚医院调查确切统计,一个精神病患者所累及家庭和集体所造成的危害、所造成的经济负担,都可说明,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不单单是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社会文化、教育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也证明,只有较好地动用公共卫生防御手段,才有可能使防病的目的付诸实际并取得成就。因此科学预防个体精神疾病发生比患者发病之后的医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在新时代下如何科学有效预防精神疾病发生?实际上迄今为止,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沈渔邨院士主编的最新版《精神病学》第5版中强调: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来自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向前发展,探讨病因和揭露内在发病规律,是科学预防工作的最终目标。尽管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未臻详明,但多年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对许多精神疾病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理象,不断进行细致观察,并形成了一些朴素的观念。人们认识到许多精神疾病是人类个体与社会或自然环境互相作用产生的反常结果。也观察到,在相当不少的情况下,虽然外在条件相似,但疾病发生则可截然不同,提示个体特性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设法防止这一类疾病的发生中,热衷于提高的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使之能够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在精神病学领域中,尽管各个学派对心理卫生的概念理解和解释方法不同,但在心理卫生工作中的许多实施方法上,则有许多近似之处。表现在两点上:(1)培育机体整体,包括脑功能的发育,并扶植其经常处于健康状态,使人的体魄健壮,精神饱满;(2)培养个性健康发展并加强锻炼,使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现在已有不少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强调了心理因素在防病中的地位。高职院校虽不是专业精神医疗机构,没有诊断和治疗权能,但事实证明,高职院校可从探索影响高职学生心理与精神卫生健康发展的因素,有的放矢开展预防与干预工作,达到了有效及时地把学生精神疾病发生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探索预防与干预高职学生心理与精神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一)普及式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式预防,全面提升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1、整合各种校园资源,有效利用各种方式与途径,宣传和普及心理知识。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如“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如何培养自信心”、“热爱生命与挫折教育”、“女生生理心理保健”、“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等,针对学生发展阶段过程、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共性的心理上困惑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和提升心理素质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利用小册子、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这样使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如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生涯规划模拟训练和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要,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3、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班风相对校风而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一般来讲,处在积极向上、宽松友好的班风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相反,就会使人感到寂寞孤独、紧张压抑,从而对学习和其他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可见,保持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4、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高职辅导员是影响学生心理和人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与学生交往密切,好像是学生一面镜子,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指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人格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高职辅导员必须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优化自身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专业护航,对需要得到心理上指导的个体或群体及时提供专业帮助或辅导.将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及时得到心理成长

1、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为主体,开展好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2、每年进行新生与即将毕业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需单独心理辅导学生进行长期关注。

3、构建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由教师、管理者、医务人员、学生组成四结合的教育工作队伍和院、系班三级心理保健与危机干预网络系统。通过专职、兼职等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对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心理学其他方面的课程,培训学校的心理联络员和心理委员,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排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加以积极关注,或辅导、咨询,对于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是精神疾病的学生,及时转入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学校的心理联络员和心理委员对处于应激状态的、经济贫困的、学生困难等学生进行密切关注,并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评估和鉴别,对危机等级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预防极端事件发生。

(三)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与专业精神机构形成联动机制

打破“谈精神病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现象,回避不如面对,请精神科专家到学校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加强公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重视。让学生了解从心理问题发展到精神疾病的过程,提高他们防御意识。并告知一些有心理疾病或正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学生,有病不可怕,关键在于积极配合医学治疗和科学进行心理调适。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老师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因为能及早发现学生精神状态异常,并能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让疑似患者早日进行得到治疗。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症状学;临床心理学培训;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3,R749.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05-0350-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的,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也逐渐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心理学家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表现出精神病症状,需进行转介的情况,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以评估是否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及时建议来访者接受精神科治疗,延误了病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精神科常识,以及积累与各类精神障碍病人接触的经验。

欧美各国在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均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还要在医院、咨询中心等机构积累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经验。如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则规定,学生必须在督导下积累1500 h以上的临床经验方可取得职业资格。学生通常是在大学的临床心理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APA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等机构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硕士生要求1000 h的实习,而博士生要求1500 h。德国对于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分为理论部分、实践培训部分、临床实践部分、自我体验部分、其他理论学习及论文报告共5个部分。其中临床实践部分明确规定应包括精神病院工作600 h,占总培训时长的14.3%。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接受精神科实习的培训规定。然而,我国精神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数量。一项针对我国四省63004人的抽样调查显示,1个月内任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95%的置信区间为16.6—18.5),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5.7~6.6),焦虑障碍为5.6%(5.0~6.3)。如果临床心理专业人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尤其是对精神科疾病的实践经验缺乏,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不能及时甄别精神病症状或未能及时转介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与精神科医生一样,是一个国家心理健康领域的主力军。例如在德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占3/4之多,他们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从事对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而我国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培养情况看,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2007)规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应该包括心理针对临床或咨询心理学领域的实习(见注册标准2.08)等。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及接受督导的情况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对注册实习机构(见注册标准4)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陈红等对22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培养课程及计划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研究发现仅有21.4%的学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习,也包括精神病学的实习;在实习时间方面的要求也很不一致,时间比较短或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等现象突出。在陈红等研究的学校中,许多是211重点大学,而全国众多的非重点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可能情况更为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重要大学的情况,自2003年就开始制定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至2009年共进行了4次修订。事实上,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经历在北京大学或其他高校、中学等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习过程,并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提供个体或集体督导。鉴于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尚缺乏精神病学的临床经验,这一手册规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具备至少240~320 h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经验。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教研室每年利用假期安排临床心理学低年级研究生赴精神科实习,此后逐渐固定到北京市安定医院进行为期6—8周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临床实习的相关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四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生进行赴精神科临床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为国内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进入精神科实习的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引论、心理测量等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样本1: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本研究选取2009~2012年间接受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其中男生5人,女生32人。29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除1人本科毕业后因考研耽搁1年外,其余均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在完成6~8周的临床实习后,所有受训者均参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目由安定医院精神科第1年住院医师考试题库抽取,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同时选取2008年和2010年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为对照组,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年龄24—28岁,平均年龄(26±1)岁,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收集其在完成1年的临床实习后参加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

样本203:为考察受训研究生对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在2005—2012年间接受过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人员中,选取36名受训者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28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受训者填写问卷时的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2)岁,参加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年限0—7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

1.2实习培训内容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习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具体方案由本文第一作者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结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实习要求而总结制定。

理论培训部分主要涉及精神科症状学诊断、常见精神科疾病的介绍等;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实习研究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病人直接接触,积累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症状学的了解等。研究生要先在具备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随后被分入不同的病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访谈和学习,参与查房和案例讨论。理论培训部分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见表1。

1.3工具

1.3.1精神病学考试题目

考试题目共包含100道选择题,所有题目均抽取自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期末考试题库,内容包括症状学、精神疾病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和使用等。每题计1分,满分100分。

1.3.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

共包含19个条目,其中2个为开放性条目。条目1~13均为实习培训的大纲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访谈;条目14~17为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调查问卷的条目的编制主要考虑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精神病医院实习涉及3大部分内容: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神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受训者根据自己对实习的看法和感受,对每条目进行1(完全没有收获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7(收获非常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非常大)点计分。条目18和条目19为开放性条目,要求受训者补充其他收获和提出改进建议。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被试在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考试上的得分差别。采用软件SPSS13.0完成。

2 结果

2.1精神病学理论考试成绩

精神病学理论考试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样本1)所得分数的范围为65~90分,平均得分(81±5),40名第1年住院医师得分范围为62—96分,平均得分(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38,P

2.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得分情况

对样本2在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各条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症状学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精神科治疗原则”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心理测量工具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病程发展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表2)。’

对样本2在开放性条目上所填写内容进行整理,其中关于“其他收获”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改变对精神科病人的偏见”以及“参与专家查房、案例讨论”。而关于“改进建议”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希望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科室”和“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医生的指导并参与案例讨论”等(表2)。

3 讨论

3.1培训的现况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参加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接受了为期6—8周的精神科理论知识培训之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能够基本掌握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各主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等。而从主观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到“收获最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最大”的3个条目也正是“症状学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说明虽然培训内容偏重精神科基础知识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仍然感到有很大收获,其所掌握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对他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以下分别从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教师选择3个方面详细讨论培训的现况和未来应考虑的改进。

首先,从培训的日程和内容设置来看,目前为期6~8周的培训基本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部分。从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结果来看,理论学习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主观问卷的结果显示研究生在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两个方面均感到收获很大。不过,主观问卷的结果也提示培训的安排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报告对于“访谈与心理治疗的应用”这一内容感到收获较小。一项对大学、精神科(精神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各机构负责人认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精神科中的心理治疗应用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应包括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另外,在开放性条目上,许多学生报告希望能够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的科室和病人。故在今后的培训安排中,也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实习时间的要求,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国外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学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为1年,根据我国的情况,可考虑将精神科实习时间定为1~3个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临床实习时间可以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其次,从培训的方式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采取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受训学生在精神科症状学测验中得到良好成绩和主观问卷的作答情况可以基本反映这一培训方式的适用性。通过理论的讲授可使学生形成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通过在病房中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则可以增加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

最后,从教师的选择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选择既有精神科背景又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点对于保障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与患者的接触中,同时拥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分享针对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经验,指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精神科的诊断评估结合在一起,综合的理解问题。这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为什么规定注册实习机构中必须拥有已经注册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督导师和心理师的原因。因此,在实习机构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同时具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以保障培训的效果。

3.2培训的意义

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而且这些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受训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只学习过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而缺乏其他必要实践培训就直接从事临床或服务工作,或直接将所从事的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工作冠以临床心理的名义从事临床治疗的情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来推算,我国需要约86万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而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口仍然很大。

我国特有的羞耻感文化往往衍生出病耻感,许多病人及其家人在羞耻的情绪影响下迟迟不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其中一部分人则有可能转而到心理咨询门诊来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科症状学常识。因此,规范而系统的精神科临床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验,提高临床实践的胜任力。

4 未来研究方向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0篇

1 研究目的 社会的急剧变革,必然要求教育的观念和内容及时变更或适度超前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一门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树立健康责任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目标。从中看出,体育课程将举起体育文化教育的旗帜,在发展学生身体的同时,将进行心理、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政治、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传统体育课程观等原因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出现了体育文化严重缺失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文化惯性对于当前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体育文化研究的视角,提出以体育精神培养为着眼点,在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基本设想,探索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相合的实证研究 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在学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培养》的课题作为“九五”期间辽宁省教委基础教育研究项目立项,在5个城市4所中学和4所小学进行教育实验。2004年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后,以沈阳市2所原实验学校为教育实践基地,与2名原教育实验的优秀教师继续合作,依据他们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索“在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体育文化、结构及体育精神概念、特性的理解 3•1•1 体育文化概念及理解  体育文化有很多种定义,童绍岗等根据文化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体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体育生活中所形成的身体活动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体现人类身体教育智慧和身体练习实践能力的总和[2]。 我们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作如下理解:第一,体育文化是体育的上位概念,范畴比体育大得多。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在体育、学校体育体系中具体的反应对象;第二,体育文化常常体现在社会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体育现象、体育习惯之中,既体现在人类的精神创造物中,如思想、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上,也体现在体育物质产品之中。因而,体育文化可分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种形态。第三,从体育文化研究视角讲体育文化,主要是肯定体育的精神性。过去,在体育文化研究以及体育课程中人们注重体育文化物质层面的东西较多,而忽视了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存在。这正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本文重点提出体育精神培养的基本观点的理论基础之一。 3•1•2 从体育文化结构中看体育精神培养的教育原理  体育文化从结构上包括三个层面。其表层为物质层面:主要包括体育的建筑、场地、器材、服装及各种体育制品等。这里特别指出的是,体育能够使人肌肉发达、骨骼健壮、精力充沛的健身功能仅属于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而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观中,人们把体育的健身价值误认为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其中层是行为文化层面:主要包括各种体育规则、规章、制度、体育法律、法规等。它作为体育文化行为要素规范着人们在体育组织、体育竞赛、体育锻炼、体育教育、体育经济等各方面的体育行为。其核心层面是心理、精神层面:主要包括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体育伦理观等,一般以体育精神作为其抽象的概括。体育精神占据体育文化的主导位置,是促进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体育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不是割裂和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人的体育生活。本文从体育文化研究视角,侧重强调体育文化的核心层面的功能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促进人的心理、精神方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体育课程特有的体育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却被忽视,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层面的文化功能未能挖掘出来。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强调“思想品德教育贯穿课堂始终”,却成为很难兑现的“空头支票”。 3•1•3 对体育精神概念与特性的理解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在体育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通过体育运动体现人类勇敢、力量、智慧、进取心等积极的社会意识,是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从实践角度理解,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凡是能够造就和反映人类高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接受的积极意识,即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类体育文化活动追求的理想精神。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特质,对人们的体育活动和社会生活起到昭示和引导作用,对于推动现代体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体育精神的特性:第一,实践性。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实践产生的,是运动的主体积极的心理过程通过运动实践得到的升华。第二,理想性。体育精神是人们在体育过程中追求的精神目标,由此体现运动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第三,超越性。它作为体育文化的特质具有超越种族、地域、政治和个人生命的特性。第四,昭示性。体育精神作为最积极的文化要素对人们的体育生活和社会生活起到昭示和引导作用。第五,局限性。体育精神只能在理想和道德层面引导、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体育精神需要和体育法律、法规结合才能全面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 对体育精神特性的深入理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施教的知识基础。 3•2 体育精神培养的概念与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3•2•1 体育精神培养的概念  在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精神培养,是依据体育文化教育原理,强调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体育文化特有的教育因素,以经过加工改造后具体的体育精神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突出心理品质教育、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精神层面发展为着眼点,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为课程目标的体育教学主张与方法。是全面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3•2•2 体育精神培养的教育内容  体育精神是从体育文化心理和精神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理解为狭义的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由于体育精神是发自心理层面的,与体育人文精神之间是相通的,体育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人文体育精神的集中表现和具体反映。从根本上说,体育精神所包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观、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都可以看作是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标识。 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代体育精神的浓缩与概括。从现存的有关奥林匹克文化的论述中,我们把体育精神概括总结为四个方面: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科学、民主、自由、友谊与和平”;“建立公正美好和平的世界”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崇高目标[3],体现了体育文化作为现代主流文化的时代精神和人类追求的目标;在运动层面的核心精神主要体现在“更快、更高、更强”、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几个方面;其最高宗旨是实现对人的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人[3]”。 3•2•3 结合体育课程目标把体育精神加工成具体的教育内容 在体育课程中,师生们虽然对上述四大方面体育精神的内容有一些了解,但由于其过于抽象,不能轻易满足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教育的需要。所以,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总结,我们把四大方面的体育精神加工转化成10个具体的教育内容,在实践中比较容易理解和实施。 (1)用体育拼搏精神,调动学生争强好胜之心。通过培养时间观念、数量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在学习和锻炼中讲求实效,形成积极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2)用体育的超越、征服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强心、自信心及自我实现意识。不断超越旧的自我,实现新的自我,进而实现超越同伴、超越对手和贴近自。 (3)用勇敢无畏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不惧风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培养意志顽强、善斗不屈的精神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陶冶自然人性中粗犷豪放、强悍刚正的品格,克服现代文明带给人的文弱。 (4)用勇于承受艰难困苦的精神,磨练学生抵抗各种恶劣环境与困难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5)用公平竞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忠实坦诚、顺性率真的品格。不投机取巧,不弄虚作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获得体育活动的客观的结果与公平的评价,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格力量。 (6)用高尚的体育道德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风尚。通过遵守规则、尊重教师、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和同伴,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操,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 (7)用敢于胜利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既能正确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也能正确地承受挫折与失败,不骄不馁,不屈不挠,勇于进取。 (8)用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能力。在运动中增加凝聚力,提高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9)用体育的友谊精神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交流与联系。 (10)用体育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体育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从中享受奋斗的乐趣,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人生观。 将“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细化为第1-4条,围绕实现心理健康、精神发展层面的体育课程目标,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自强心、自信心及自我实现意识,获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格素养方面。 将“公平竞争”的精神细化为第5-7条,同样围绕实现心理健康、精神发展层面的体育课程目标,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诚实、善良、公平、守信的人格素养方面。 将“团结、友谊、和平”的体育精神细化为第8-9条,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结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基础,在以往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这种价值功能挖掘不够,更需要教师对这一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第10条是体育文化的参与精神的教学培养目标。培养体育的参与精神虽然已经被明确地列入体育课程的目标,但它所具有哲学意义及深刻内涵很不易被教师理解,在培养实施中仍有一定困难。参与是把握机会和发展的开始。参与往往从试一试、看一看、体验一下入手,从而产生兴趣、发现自我潜能、走向成功。因此,放弃参与的机会,就等于放弃发现自我、放弃成功的机会。这就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林匹克理念的基本哲学含义。 3•3 体育精神培养的策略、途径与方法前期的教育实验表明,教师体育文化教育的综合水平与教育能力是决定体育精神培养教育效果的关键。体育教师应当加强体育文化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必要的培训,获取优化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 挖掘教材潜在价值,依据教材特点提出体育精神培养目标。任何一种教育的形成都基于一种理念与策略。体育精神培养的教育实施不仅需要一整套教育理论的支持,还需要一套系统的操作途径与方法。体育教材具有外在和潜在两种价值,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所蕴含的潜在的教育因素,使体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具体教材提炼体育精神教育的具体内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理解、可以接受的精神营养。#p#分页标题#e#

(1)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活动课、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为基本途径。利用风雨课或专题讲座形式,讲授体育文化基本知识。以优秀运动员体育精神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向优秀运动员学习,使体育精神在每个学生身上有所展现。 (2)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教学环境,通过运动实践对各项体育的体育精神内容加以感受,使认识得到升华。 (3)体育精神的展现普遍存在各种体育活动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捕捉教育契机,对同学身上的体育精神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并常以学生同辈的体育精神事迹作为教育素材。 (4)最好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体育精神的内容,如马拉松跑、橄榄球比赛、拳王阿里、刘翔的故事等。可组织一些如何树立自信心,残疾人运动会的启示,冒名顶替该不该发生,向叶乔波、邓亚萍学习什么的讨论。 3•4 教育实验结果 教育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两个学年的体育精神培养教育实验,实验教师的体育文化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掌握了体育文化教育的原理与技能,成功地创编了几十个体育精神教育的典型故事,十几节不同教材的体育精神培养的典型课例,摸索出体育精神教育的基本经验。经专家组评估,所有实验教学成果汇报课,均达到省级优秀课水平。 实验班级学生《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知识测试》成绩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班级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绝大多数同学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在不断认识新的自我,提高了体育活动的兴趣。“自找苦吃”的多了,抗挫折能力强了,课中积极参与行为多了,体育骨干多了,不爱运动的少了,各方面的竞争多了,敢于“表现自我”的多了。学生们获得了失败、挫折、成功、喜悦、参与、协作等多种情感体验。由于体育精神的教育、激励、鼓舞、鞭策、震撼、启迪作用,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4 结 论 1)在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是全面实现新的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2)体育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是体育教师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与教育能力。教师对体育文化结构、体育精神内涵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3)体育精神培养的教学策略是分析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提炼出体育精神教育的细化内容,并依靠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和精湛的教学技能,生动形象、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 4)体育精神普遍存在于体育课程的各项活动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途径与教学形式,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是体育精神教育的基本手段。 5)学生受到体育精神教育、鼓舞、激励,使学习情感和兴趣发生积极变化。心理素质、精神境界的发展,是促进身体健康、运动技能提高的原动力。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1-0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学以无意识、性本能、梦和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石“建立起了他的精神分析文艺美学,形成了他关于文艺的动力论、本质论、本体论、价值论和创作论的基本轮廓和构架,从而为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提供了理念和理论。”[1]

一、精神分析文艺学的发展轨迹

精神分析学大量的应用于主要来源于哲学的第三次转向。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渐渐发现对于终极实体和理性的追求和责问变的越来越没有意义,哲学开始更多的关心个人的命运和幸福问题。随着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开始思考而且能够思考每个人自己的命运和幸福问题。原先对整个人类及其历史的考察开始转向到对个人心理和群体性格的探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应运而生。另外,三次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很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和疯癫状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球性骚乱就是明证。人们慢慢发现,以颠覆性手段和否定性解释对付社会将会产生更加惨痛的后果,而且一个旧世界再建构一个新世界的前景也很不明朗,人类的历史教训也是明证。于是,治疗性手段和肯定性解释变成维护人类心灵正常状态与平衡的主要方法,精神分析就是治疗性或操作性手段的一种形式。[2]而精神分析文艺学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1912至1938年,在莱比锡、维也纳和苏黎世三城市出版的《意象》是最早集中发表精神分析批评的刊物。早期的精神分析研究,常常集中在对诸如的欲望、俄狄浦斯式的竞争、生活中的儿童固恋与作品之关系等主题探究上。[3]在30年代,仍然有许多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对精神分析文艺美学观进行探讨。精神分析应用到诗歌阐释中。五十年代精神分析文艺学获得迅速发展,在英美各国精神分析文艺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批评流派和势力。60年代其影响不但扩大并扩展到文学的接受过程、读者的接受心理。六七十年代以后,弗洛伊德说对文艺学的影响进入了一个后精神分析的阶段。“人们已经开始背离传统的精神分析方法,把弗洛伊德与别的理论——如结构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模式。如拉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理论、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权主义理论以及阿尔都塞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理论等。”[4]

二、精神分析文艺学的得与失

精神分析文艺学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精神分析批评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相反,它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者与参与者。这种在西方也是毁誉参半的批评模式究竟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首先,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在文艺批评史上是有一点贡献的。开拓了一种心理学文艺学的方法。文艺活动本身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主题的心理欲求、心理结构、心理积淀对文学艺术创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说社会历史方法是一种对文艺的宏观历史学解释的话,那么精神分析方法则可以说是一种微观心理学解释。精神分析方法是我们找到一条从精神、从心灵、从主体的心理需要、心理结构、心理原型去把握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别的批评模式所不能代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分析方法的意义不容忽视。其次,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关于无意识的心理学。“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5]“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潜意识”[6]明确表示了精神分析学的特征。文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在活动过程和结果中,理性和非理性、自然本能和社会习惯、个体欲求和群体规范、意识和无意识都彼此交融、交织,共同影响、制约、支配着文学活动。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对理性的、社会习惯的、群体规范的、意识的东西的分析研究,而精神分析则相反强调对非理性的、自然本能的、个体欲求的、无意识的东西的研究。精神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深层心理学文艺学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角度,开拓了新的批评领域。最后,心理分析给文本分析开拓新的领域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精神分析学方法的唯无意识化倾向抹煞了意识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性泛滥的欲望对人心理和行为动机的狭隘理解;它的一些研究方法还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精神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它不能把自己看作普遍真理存在的理论,它只是无数对立而又互补的方法之一,不是绝对唯一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或者排斥其他的方法,其他方法也不能代替心理分析学的作用。

三、精神分析文艺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精神分析学说伴随西方的众多理论于上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从而实现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填充和培植,其中朱光潜所理解的《文艺心理学》便是理解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之作。《文艺心理学》一书在谈到文艺起源及发展过程时,便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申出去。著名的乡土小说家许钦文创作的《文学概论》一书,同样是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的基本问题进行解释,他认为,文学是作家发泄苦闷的途径,而心理学上苦闷则是由于强烈的得不到满足受压抑的结果,文学家通过想象、虚构来发泄自己的。这种观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观不谋而合。20世纪晚期的一些文学理论同样会运用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论及文学创造过程时,便引用了精神分析理论,同时还把弗洛伊德创造的无意识概念引用到艺术构思阶段,指出“无意识指潜伏的观念,它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在作家没有明显觉察到的情况下,暗中对排列、组合材料等环节发生作用”[7]。除了在文学理论类书籍中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介绍外,在文学实践中,文学作品也接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五四时期,郁达夫、张爱玲作品中关于性心理描写、变态的心理描写都受弗洛伊德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郁达夫在《沉沦》中体现出来的人性复杂的性本能的冲动;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描写的性压抑的扭曲变态;《封锁》中男女主人公的性压抑在特殊情况下的释放。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原因,精神分析理论在国内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消声期”,它的介绍与发展像湖中的一潭死水,即使是对它的批判也局限在十分狭窄有限的领域。这种消声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三十年与主流的脱节并不至于让它消亡,三十年后它通过与以前不同途径重新实现了在中国的复苏,尽管坎坷的经历使其存在状态更为复杂。精神分析理论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可以在莫言、张洁、王安忆、刘恒、张承志、张贤亮、刘索拉、残雪、张辛欣等中青年作家的作品中窥得一斑,他们的作品中描写着社会对人性的压抑而造成人的性心理的变态,甚至在王蒙笔下,也不时出现对人物深层潜意识变态畸形心理的描写分析。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已经无意识地渗入了国内作家的有意和无意当中,成为创作的一种推动力。精神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同样受用匪浅。弗洛伊德本人就是一个造诣颇深的文艺批评家,曾经写过一系列有关文学批评方面的著作,并对一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他也在对文学的批评中,使得他的理论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批评家在对作家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时,注重通过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理论来进行分析。比如,郭沫若在《“西厢”艺术上之批评与作者之性格》一文中对屈原以及国外的歌德、托尔斯泰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时,郭沫若就认为他们的很多作品或是由于国家衰退,或是由于作家个人遭逢的种种不幸而发奋创作产生的,这实际上就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升华说”的运用,这与他在自己的作品《司马迁发愤》中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自20世纪以来,但逢西方文艺思潮涌人中国,都会在文坛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然而,西方文艺思潮的渗透几乎没有清晰可寻的脉络和线索,因为这种渗透和影响是辐射和扫描式的,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内部表现为多元共生的存在状态。尽管没有一种西方文艺思潮能占据主导地位,精神分析理论也不例外,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又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或隐或显、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在发挥着作用。从目前的创作与批评实践看,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很多时候尚处于“拿来”阶段,还没有把它充分内化为我们自己的创作与批评资源。这样看来,新时期文学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开发利用之时,更要注重批判地“吸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要能够在有批评的接受和融合本民族的实际特色,从而才能收获更大的果实。

四、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的评价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必然经历一番曲折的认同过程,精神分析法也不例外。在经历了一个冷淡期后精神分析法迅速在学术界引起了热潮。在如火如荼的应用精神分析法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警惕,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只是作为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进入文学研究范围的视野,不可能以偏概全的说这种方法的绝对正确性与错误性,只能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开拓研究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更加人道主义的解读。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曾经作为弗洛伊德接班人的荣格对其进行了很多的修订,所以不能一味的以西方神圣的标准来“本本主义”的应用精神分析学。应灵活运用,综合中国的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传统来接受、运用精神分析文艺学方法。

参考文献:

[1][3][4]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8,91,94.

[2]罗素.西方哲学史[M].重庆出版社,2006.

[5]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44.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2-0081-0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001

1 精神医学:应用医学本质上的特点

精神医学跟其他各科医学,如内科、外科等,总体上都是属于应用医学;从业者不仅需要基本的医学知识,还得有临床上的应用技术与经验,包括如何建立适当的医患者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和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及其家属。可是精神科,因其医学上的特点,更需要有特殊的要求。精神科医师跟其他临床专业的医师比较,要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包括一般心理学及与精神境界有关的抽象性的知识,多变的人生经验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动态的心理反应与防御方式,也更要求能熟悉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病人,并知道如何帮助病人善用支持系统,经由家属来辅助心理有困难的患者。因此,临床上的技术与经验特别需要重视,并且要善于运用。

2 医学生的精神医学基本训练

大凡有水准的医学院,要对医学生提供有关医学心理学及基本的精神科医学知识,包括各种精神病理、治疗模式与途径,以及护理的要领。当然也要提供积累临床经验的各种培训,能熟悉各种疾病的基本情况,能掌握如何跟病人会谈,了解如何进行精神医学的诊断程序。这样可以帮助医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何种专科,都能够对精神医学有基本的知识与初步的经验,以更有助于从事他们将来选择的专业。换句话说,不管他们将来做内科、小儿科、妇产科还是外科医师,都要能了解在面对有精神上困难的患者时,如何去接触、会谈并完成初步的诊断,给予基本而适当的治疗,以及在必要时,如何转诊或请精神科医师来会诊。对于有志于以精神医学为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获得初步的知识与经验,以便进一步接受专业的训练。

3 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

3.1 基本的观念与不同的模式

跟内科系统的医学比较起来,外科系统的医学,住院医师在其专科训练时,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去学习临床上的技术与要领。因为,外科系统的医疗,特别是开刀,除了知识以外,还需要有熟练的临床技巧。因此,外科系统医学需要有较长时间的临床训练,让学习的住院医师有机会观察、学习、模仿、尝试临床上的各种运用技术。在其过程中,还得时时接受资深医师与教授的督导。精神科的专业训练也是如此。并且在其训练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模式。

最简单的模式,就是在病房一直接受资深的主治医师或教授的指导,练习与负责看病人,年复一年,经由长期的学习,而得到所需的知识与经验。这可以说是向师傅学习的模式,并没有一定的事先规定的训练课程。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住院医师经历“徒弟”制度而学习,而从现实的角度说来,也是帮助医院完成对病人的医疗工作,经由教学被训练倒是次要的。

另外一种模式,是事先有计划与规定的学习课程与必须经历的临床经验,按年逐步进行。这是比较先进而注重训练的教学机构常采用的方式。虽然住院医师无形中也在帮助医院执行医疗工作,但是被训练是主要的目标。

换句话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与训练课程要每年有进展而又有所不同,即随年资而逐渐提升水准。在整个住院医师的训练期间,不管是3年或4年,都要有事先规划的训练课程,按课程执行。有的国家还规定住院医师的训练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训练规章,包括是否有系统的程序、足够的临床资源,才能向提供训练的机构颁发认定资格,以能继续接受住院医师到其训练机构,执行训练课程[1]。经由这样课程训练的住院医师也才有资格接受国家专业的资历考试与检验。

3.2 供参考的模式

每个国家或地区因不同的历史与背景、所遵循的医疗系统与教育制度(包括师资问题),以及现实上的种种因素,而实行不同模式的住院医师训练。本文介绍一种4年制度的训练模式,以供参考。

3.2.1基本规约

(1)受训的住院医师在各种临床工作外,也要定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包括:专题讲课、个案讨论会、个案督导等,充分接受有计划性的教学课程。原则上,在每星期的时间里,临床工作时间大致占一半,另一半时间要参加教学活动。(2)住院医师需要从事各种临床工作,包括:住院病房、门诊、急症处的医疗,参与精神科会诊包括儿童精神医学、老人精神医学、公共(社区)精神医学等。另外也要接受内科与神经科的临床工作,充实躯体性疾病的诊断与医疗经验。

3.2.2 各种临床工作

在4年训练期间,根据情况而安排各种临床工作的时间与分量。具体的例子如下:住院病房的临床工作最少6个月,但总共不超过12个月;门诊医疗至少12个月。精神科急症处3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3个月。另外要包括内科或者小儿科等的临床工作6个月,神经科2个月。

这些各种临床工作,要考虑住院医师受训的年代与经验而依次分配,从基本的医疗逐渐升为比较需要经验的临床工作。如:在第1年接受内科病房6个月的临床工作;2个月的神经科临床经验,把握躯体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并开始参加精神科病房工作;第2年除了继续病房工作以外,可以开始急症处的医疗、精神科会诊等性质的临床工作;第3年主要从事门诊,并附带参与儿童精神医学或老人精神医学的临床工作;第4年参与社区精神医学(包括司法精神医学),并从事自己负责的临床研究工作。

3.2.3各种教学活动

3.2.3.1 专题讲课讨论

――各“专题讲课讨论”(seminar)指派专门教授负责举办,每星期就每个专题举办1次,每次1.5小时。每年可有两种专题讲课并行进行,即每星期要参加两个专题讲课讨论。每个专题讲课,原则上住院医师要查阅若干篇指定论文作为参考,以备讲课时讨论。

在4年受训期间,要有计划性的安排“专题讲课讨论”的题目与时间。即:配合住院医师临床经验的需要而编排其题目与大致的时间。如,第1年住院医师:精神医学病理与诊断2个月,精神科急症医疗2个月,精神医学会谈技术2个月,药物治疗2个月;第2年住院医师:各种精神疾病6个月,精神科会诊2个月,物质滥用问题2个月,心理治疗的原则与方法6个月;第3年住院医师:心理治疗有关理论与各种模式6个月,婚姻与家庭治疗2个月,群体心理治疗2个月,儿童精神医学3个月,老人精神医学2个月,文化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研究2个月;第4年住院医师:高级心理治疗6个月,社区精神医学4个月,司法精神医学2个月,临床就业的知识与经验1个月。

3.2.3.2 个案讨论会

――每星期举行1次,每次1.5小时。原则上各年级的住院医师都参加,以便相互学习。除了负责主持的教授以外,通常还有几位教授参加,至少有1位是被请来担任讨论者。由所有住院医师轮流报告自己医疗的个案。原则上所报告的个案要包括:门诊、病房、会诊、急症、儿童、老人、神经科等各种不同病人,也鼓励报告心理治疗长期治疗的个案。在形式方面,负责报告的住院医师报告病情30分钟,教授跟病人会谈30分钟(或者播放住院医师跟病人会谈录像),由参加的教授们与住院医师一起相互讨论30分钟。

3.2.3.3 个案督导

――每位住院医师被指定同时有两三位督导教授,每周接受各督导教授的督导;每次督导1个小时,共接受2~3小时的督导。每半年至一年更换督导教授,因此住院医师有机会跟不同督导教授接触并受其督导。

3.2.3.4 访问学者教学

――由科里邀请外地来的知名“访问学者”(visiting professor)来做短期讲学,为期1周。每年邀请3位左右。被邀请的是国内或国际有名望的专家,就他们各自的专长而讲课,1周内就其专题而作连续性的讲学5次。

3.2.3.5 精神科学术报告会

――精神科每星期举办1次学术报告会,由教授、临床教授报告他们的专题。资深住院医师也被请报告他们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住院医师、教授们以外,当地的精神科医师也参加,当作是他们的在业再修课程。

3.2.3.6 临床研究

――在4年训练期间,每位住院医师自己要从事并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课题。课题由自己选择。从第3年开始从事研究,第4年完成,并在精神科学术报告会上报告。其主要目的,不但是学习科研的知识与经验,还学习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已发表的论文。

3.2.4心理治疗在临床经验上的要求

(1)被分配到门诊的住院医师,负责初诊病人的会谈与诊断,并由上面资深的教授复查,包括药物的处方等。所有被某住院医师所看的初诊病人,原则上由该住院医师负责日后的复诊,继续诊治该病人,保持其追踪连续性。在复诊时,每次会谈后,仍由教授复查。住院医师负责初诊与复诊的病历记录,由教授复查后签名,表示负责。

(2)在整个一年到一年半期间的门诊临床经验里,除了普通的门诊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外,规定要有若干数目的心理治疗个案经验。即从初诊病人当中,选择若干病人,施与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医疗工作。

(3)心理治疗的个案要广泛,包括:精神病患者,神经官能症患者,边缘性格障碍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物质滥用者,普通日常心理困难者,婚姻问题者,家庭人际关系问题者以及其他各种病情患者的治疗。

(4)除了一两个月的短期或中期的心理治疗以外,至少要有半年至一年的长期治疗者3案例左右,获得长期治疗过程上的体验。

以上所举,只不过是个例子,仅供参考之用。这样的训练模式,主要是强调现代的精神科医师要有广泛的临床知识与经验。包括“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取向,不仅是要能治疗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还要能注重如何治疗各种各样的精神疾患者,包括轻度的精神病患者及广众的一般人的心理困难;知道如何使用药物治疗,也懂如何提供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从事于广泛定义的心理卫生的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4 讨论与展望

不可否认,中国在近代的历史里,在整个医学的范围里,精神科在早期并没有被重视,也没有好的训练制度。近年来,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包括心理卫生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精神科医师的训练里,还是多半采取师徒训练的老方式,而且是以在病房医疗严重精神病患者为其主要临床工作,少有门诊的经验,而教学活动并没有系统化、按时间进展化,教学的分量也不够,还需要逐渐改善。当前的困难,除了现实上的因素(包括提供医院的医疗工作的负担)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住院医师的训练主要是在“训练”而提供学习,并非提供医院医疗上的需要。当然,如何培养各种有足够经验的精神科里各种专科的资深教员,也是另外一个因素,但只要有其观念与目标,是可以逐渐改善的。中国近数十年来,经济方面突飞猛进,相信医学的教学也可以改善。

虽然心理卫生的工作要依靠各种职业背景的人员一起协作进行其任务,但还需要依靠有广泛临床知识与经验的精神医师为其主干[2]。所以就要用心培养具有各种临床知识、经验,并且有心理卫生观念与理念的精神科医师。而如何培养这种全天候的心理卫生工作的主干者,其头一步就是要改进其训练制度。我们都知道:“下医治病,中医预防病,而上医治国”,希望能透过比较完善的、有系统与计划的训练制度,培养更多的精神科的上医,才对社会、国家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国医学协会.住院医师训练基本要求与规格-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M]. Washington DC: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9.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3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原名上海市精神病防治医院,又名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其前身是普慈疗养院,始建于1935年。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该中心逐渐发展成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医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的集预防、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教学、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下设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国家精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WHO上海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等临床及科研机构。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荣获“卫生部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等殊荣。目前,该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100余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260余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8人,国家及省级各专业学会的主委、副主委51人。该医院临床科室齐全,其中普通精神科、心境障碍病房、早期干预病房、急重症科、抑郁症科、儿童青少年科、干部保健科、特需科、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科、康复科、心身科、传染科、自愿戒毒科等临床科室是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该医院目前共开放住院床位1878张,年门诊、急诊量近百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数万人,位居国内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之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拥有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生产的64导EEG/ERP检测仪、脑电生理工作站、脑功能分析仪、NK1518睡眠脑电检测仪、心脏彩超、多导睡眠分析系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多功能麻醉机、高压电位治疗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全自动免疫发光仪、雅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超低温冰箱、PCR合成仪、DNA合成仪、DNA序列测定仪、凝胶成像系统及临床心理测评及实验检验设备等国内顶尖的诊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诊疗手段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现将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介绍如下:

普通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目前共开放住院床位60张,病区设有活动室、睡眠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及团体心理治疗室。该科室侧重诊疗的方向及特色是:①重点开展新型药物的研发与检测。该科室在应用新型抗抑郁药(SSRIs、万拉法辛等)和新型抗精神病药(齐哌西酮、阿立哌唑等)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与临床药理基地合作进行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评价,以明确各种新型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②每年定期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用药的横断面调查。该科室每年都对各类精神药物在该院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充分了解各类药物在医师和患者心目中的接受程度,从而间接明确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③特色治疗。该科室的王祖承教授先后从日本引进了森田疗法和内观疗法。目前森田疗法已在该院推广,而内观疗法也已成为该病区的一项特色治疗。内观疗法是通过患者深刻地内省,逐渐改变其病态认知的一种疗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社会能力、自知力的恢复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④重点开展对睡眠障碍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徐一峰医生简介:徐一峰医生现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专业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精神科学会委员、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委员。徐一峰院长1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90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普通精神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睡眠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疾病。

王祖承医生简介:王祖承医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主委、中国残联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行为医学会副主委、中国药物依赖防治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副会长、卫生部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戒毒基金会专家委员、环太平洋精神医学家学会会员、日本内观疗法医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祖承教授196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年12月至1986年12月赴日本千叶县浅井精神病院进修精神科临床医学,曾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他擅长各种精神科疑难杂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尤其在老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心身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境障碍病房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临床专科,被卫生部认定为“全国四大区域性重点精神卫生机构”之一。该科室在系统性的临床、科研及教学条线设置、人才梯队的构建和培养、与国际先进机构的合作及专科化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被誉为国内众多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的样板。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抑郁谱系障碍、双相障碍、阈下双相谱系疾病等,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此病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0%~20%。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性疾病将会是继冠心病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然而,目前人们对心境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所知甚少,医疗机构对此病的治疗措施也仅仅局限于对症处理,尚有大部分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鉴于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立足于临床,大力开展心境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研究,以提高此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此病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恢复其社会、职业功能。该科室下设有活动室、心理治疗室和团体心理治疗室,目前共开放住院床位40张,年门诊、急诊量近2万人次。

方贻儒医生简介:方贻儒医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双相障碍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方贻儒主任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博士学位,曾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及美国麻省总院精神科学习和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各类情绪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个性问题的处理,尤其在诊治各类心境障碍性疾病(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谱系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以及慢性疼痛等躯体化症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江开达医生简介:江开达医生现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二科主任、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主编、《上海精神医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开达主任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疾病脑电生理学和影像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诊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心境障碍性疾病方面颇有造诣。近年来,江开达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荣获部级、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早期干预病房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病房是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之一,主要收治患有早期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作为全国精神科进修医生的培训基地,该科室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精神科专业人才,同时该科室还与多家国外精神科医院保持联系,并接收外国精神科住院医师前来学习进修,为不同国家医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病房拥有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该科室住院医师的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学历为研究生以上的医师占医师总人数的70%以上。该科室在医疗技术及诊疗水平等方面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优秀病区”,并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此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也使该科室得到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施慎逊医生简介:施慎逊医生现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三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妇女精神医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国际神经精神协会委员、国际妇女精神卫生协会委员、上海市司法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施慎逊主任1982年12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的心理咨询及诊断治疗,尤其在处理产后精神卫生问题(孕产妇抑郁、焦虑障碍)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儿童青少年科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

1.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本质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能够很好地反映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主要是强调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精益求精的理念,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从而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职业价值观念。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包括以下三点。(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同时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这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是成为新时代工匠的前提和基础。(2)规则意识和标准意识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其中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规则的遵守与对标准的坚持上,这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3)精益求精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依靠的是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和质量的提升。精益求精代表着劳动者立足本职工作,对极致、完美的不懈追求,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高体现。同时,在工作中反思,将反思结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创新,实现知行合一是精益求精的实现路径。

2.工匠精神的功能(1)激励功能工匠精神是我国的精神瑰宝,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能够使员工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精益求精,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规范功能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员工提供行为准则,拥有工匠精神,企业员工就可以很好地约束与规范自身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在工作中严格地做到自律与他律,在工匠精神约束下自觉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3)指导功能工匠精神能够很好地指导企业领导者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工匠精神对员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指导员工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完成工作。(4)育人功能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其还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精神,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渗透工匠精神,其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新时代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上世纪中期我国由于物资较匮乏,人们很少会去关注精神方面的东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部分人因炒股、投资房地产等快速富裕起来,这就导致很多人更加追求这种见效快的致富之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工匠精神的存在。除此之外,工匠精神的缺失也有学校办学理念方面的原因,很多院校在办学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或者是文化知识,对工匠精神并不重视,导致经常会出现重技轻人的现象,大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只是对知识与技能单方面进行传授,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却少之又少,这就直接导致院校内的学生缺乏工匠精神,进而会导致社会上工匠精神的严重缺失。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职业道德理念,而工匠精神中包含着一定的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理念,这与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的是相一致的。同时,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会对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与需具备的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乐于投身工作,这对学生以后工作会起着积极的作用。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总希望可以把自己所学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但事实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创新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不利于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工匠精神中包含着不断探索、不断钻研的精神,这极大地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对策

1.工匠精神融入课堂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为了更好地保证其效果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课堂中将工匠精神进行阐述,对工匠精神的内在意义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增强自身的工匠精神。学生在校园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了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方面的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专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匠的基本素质,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当着重强调专心学习与专心工作的理念,其中专心是工匠精神中最为核心的一种能力,这也是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步培养学生的专心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2.工匠精神被列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合理分析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的目标。其中专心、专注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专心、专注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专心,在生活与工作中也专心从事某一项工作,从而促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就业,为企业与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此外,为了在高职院校内部更好地推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工匠精神讲座、活动、比赛等,从而扩大工匠精神的影响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鼓励教师将工匠精神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且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则需要将工匠精神列为考核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3.丰富教师的企业经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是授业解惑者,还是学生的益友。在市场营销中要想充分融入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企业经历,多到企业中去进行一定的学习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工匠精神。同时,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工匠精神的相关培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将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进入社会与企业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使教师在各种实践与亲身体验中不断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领悟。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获得良好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一系列以工匠精神为考核指标的教师专项考核系统,对那些在专项职能考核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表彰,从而激发教师学习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概念与重要性的阐述,并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与敬业精神,从而使学生逐步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做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校企合作市场营销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基地。一些院校虽然在校内修建了实训实验室,但这些也只是对市场营销的一种模拟,学生在实验室中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当前市场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学生在学校进行工匠精神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以学生可独立承担责任的实践方式,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专心、专业的工作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校企合作,切实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将学校与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工作实践平台,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5.将双创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双创是指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在创业之前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创新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不断深化,在学习中使学生形成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积极创业,其中双创也是指导学生进行创业的指路灯,将双创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将创业项目落到实处,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对创业项目进行确定、审视、修正与实践,并做好每个环节中的小细节工作,将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进而确保学生创业能取得成功,实现内在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