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产权结构优化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产权制度变革与产权结构优化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产权制度变革与产权结构优化而进行公司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则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因为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文化密切相关,特定的产权结构往往导致特定的公司治理文化,同时,产权结构的变迁亦影响着公司治理文化的变迁。例如,在国有企业中常因政企不分而导致其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民营企业特别是在家族式公司中,公司内部治理则也许不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而是依赖于家族内部的—整套不成文的非正式或正式规则。这些均系单一产权结构而致的特殊公司治理文化现象,其公司治理绩效整体不高亦均业已得到了证明。随着产权多元化变革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国有企业还是中国家族式公司,均须对其公司治理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以期良好的公司治理绩效,而废除企业官本位文化或行政官僚文化与淡化家族资本和亲缓关系对公司的控制则应分别成为中国国有企业与中国家族式公司在产权结构优化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鉴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真实图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改革与深化尚须重视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产权融合中的公司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对于这点,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家族式公司抑或其它企业,均应予以重视并切实进行。

二、加强公司治理法律体系完善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公司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普遍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各国或地区均通过立法对其公司治理作出了相应的强制性规定,但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形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差异却往往导致了其各自公司治理模式与制度文化的不同。如美国崇尚股东,强调保护股东利益,而德国公司法则重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明确规定公司监事必须有员工代表等等。因此,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定不仅限制了公司治理相关制度的选择,而且尚亦因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转型时期,中国国有企业既有公司治理的法律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借鉴西方公司治理的法律体系,其并未有充分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形,以致中国国有企业的既有治理尤其是治理结构层面整体上仅具形似,甚至只是呈一种“装饰状态”,由此而致的公司治理制度文化与其实际的公司治理实践其实并不充分适应。因此,在未来中国国有企业以及其它所有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法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公司治理的法律理念、哲学与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借鉴西方理论与经验的同时,更应着眼与联系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不断地作出适宜的边际修正与补充,而各个公司或企业包括中国国有企业则应依此自觉地对其公司治理文化进行相应的重塑。

三、加强基于公司资源禀赋与经营环境差异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个代表”企业文化对策

1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1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粮食,是凝聚员工队伍的重要力量。从许多企业多年来的实践看,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健康快速发展,销售和利税连年翻番,逐渐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具备强劲的发展潜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结构,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一种强大的“文化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

1.2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的产品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宣传,良好的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优秀的企业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只有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因而长盛不衰。

1.3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后劲的有效手段

新的经济环境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企业发展方向、水平和速度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只有建设适应“三个代表”要求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员工的荣誉感、信任感、使命感,才能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加入WTO后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任何企业及其领导,不论其是否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建设着自己的企业文化,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培育自己的企业精神,并藉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鼓舞员工士气。

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文化,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明显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从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少企业还停留在最低级视觉识别系统的层面,即只是将有关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要素规范应用于办公场所和用品、交通工具等方面,而在企业识别战略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理念和行为识别系统方面差距甚远,即在企业使命、经营哲学、行为准则和活动领域,特别是企业精神等的理念识别系统方面还刚刚起步;在企业组织制度、管理培训、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营销活动和公益事业中体现并贯彻企业精神等行为识别系统方面更是几乎空白。

事实表明,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是与企业现状相适应,不少企业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实现了高速成长,但与其拥有的资源和优势相比,很多工作还急待改进,企业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3.1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机制创新,通过员工观念的转变,积极面向市场,才能赢得市场,才能在市场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施展才华。确实,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就必须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以价值为导向,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适应;外语教学;措施

一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

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在二语习得中进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二语的习得,而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目的语群体直接接触,因此诸如动机,态度或自我渗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会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文化震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同化。他认为在这些阶段中,文化震惊和文化紧张是学习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为了帮助这些学习者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些阶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现象,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缩短学习者团体和目的语团体之间的距离。

二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适应的措施

1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就是在学文化。任何语言,由于受独特的历史背景、价值观、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影响,都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传播该种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进行思维和交流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汉英两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这包括: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和语义上的呈现;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由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解释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还要帮助学习者多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对于涉及到的语言材料或文化内容,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解释涵义或阐明不同的社会规约和交际语境。

2异同对比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受的文化规约和语境异同,用相同之处来加强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用差异之处来防止负迁移作用。“这种从语言的深层次结构出发,透过语言的外表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异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习得所学语言和文化时的心理障碍。”以“individualism”一词为例:中国人习惯上将它理解为“个人主义”。汉语中“个人主义”往往同“自私自利”、“爱出风头”等消极含义的词联系,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而英语中,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此词英语的权威定义为“一种赞成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信仰绝对自由的社会理论”(socialtheorythatfavorsthefreeac-tionandcompletelibertyOfbeliefOfindtviduals)。individualism是美国人民所恪守的最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一。这个从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就在西方社会受到青睐的词汇在20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了顶峰。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完全不同而且极其精彩的一面,个人与个人不同,每个人都尤为珍贵,都特别出色。他们认为“个人追求”和“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所有其他的价值观念,权力、义务等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它强调个人进取、个性独立、个人特点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西方文化内涵。在美国,“个人主义”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绝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利用垒真材料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的教材应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即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王宗炎先生对au—thentLcny的解释是:“指材料的文字和语言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以选自报刊,杂志的文章和录自广播,电视的节目为教材,那就是具有真实性的教材。”每个单元应注重目的语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教材的编排应有利于教师挖掘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

4拓宽渠道,加强自我体验

外语教师应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目的语的使用者,自己体验西方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境的外语课外活动。如:读外语名著,听外国专家报告,参加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自我体验的途径更加多元:网络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语言教室提供多样的外语学习环境;网络强大的交流体系提供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同时,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喜好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其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文化适应在外语教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从实际情况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和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丰富多彩多角度多方面的。有人建议将这些文化“差异”归作七大类,从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体态文化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人主张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颜色词方面和成语方面进行探讨。不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教师都需要向学生明确:了解其他文化是为了和其他文化群体更好的进行交流,而不是完全成为其他文化群体的一员或是轻视甚至忘记自己的文化。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适应;外语教学;措施

一 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

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在二语习得中进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二语的习得,而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目的语群体直接接触,因此诸如动机,态度或自我渗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会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文化震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同化。他认为在这些阶段中,文化震惊和文化紧张是学习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为了帮助这些学习者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些阶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现象,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缩短学习者团体和目的语团体之间的距离。

二 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适应的措施

1 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就是在学文化。任何语言,由于受独特的历史背景、价值观、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影响,都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传播该种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进行思维和交流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汉英两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这包括: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和语义上的呈现;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由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解释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还要帮助学习者多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对于涉及到的语言材料或文化内容,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解释涵义或阐明不同的社会规约和交际语境。

2 异同对比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受的文化规约和语境异同,用相同之处来加强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用差异之处来防止负迁移作用。“这种从语言的深层次结构出发,透过语言的外表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异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习得所学语言和文化时的心理障碍。”以“individualism”一词为例:中国人习惯上将它理解为“个人主义”。汉语中“个人主义”往往同“自私自利”、“爱出风头”等消极含义的词联系,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而英语中,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此词英语的权威定义为“一种赞成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信仰绝对自由的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that favors the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ofindtviduals)。in~vtduahsm是美国人民所恪守的最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一。这个从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就在西方社会受到青睐的词汇在20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了顶峰。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完全不同而且极其精彩的一面,个人与个人不同,每个人都尤为珍贵,都特别出色。他们认为“个人追求”和“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所有其他的价值观念,权力、义务等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它强调个人进取、个性独立、个人特点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西方文化内涵。在美国,“个人主义”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绝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利用垒真材料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的教材应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即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王宗炎先生对au—thent lcny的解释是:“指材料的文字和语言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以选自报刊,杂志的文章和录自广播,电视的节目为教材,那就是具有真实性的教材。”每个单元应注重目的语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教材的编排应有利于教师挖掘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

4 拓宽渠道,加强自我体验

外语教师应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目的语的使用者,自己体验西方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境的外语课外活动。如:读外语名著,听外国专家报告,参加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自我体验的途径更加多元:网络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语言教室提供多样的外语学习环境;网络强大的交流体系提供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同时,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喜好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其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 文化适应在外语教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从实际情况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和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丰富多彩多角度多方面的。有人建议将这些文化“差异”归作七大类,从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体态文化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人主张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颜色词方面和成语方面进行探讨。不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教师都需要向学生明确:了解其他文化是为了和其他文化群体更好的进行交流,而不是完全成为其他文化群体的一员或是轻视甚至忘记自己的文化。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适应;外语教学;措施

一 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

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在二语习得中进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二语的习得,而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目的语群体直接接触,因此诸如动机,态度或自我渗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会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文化震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同化。他认为在这些阶段中,文化震惊和文化紧张是学习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为了帮助这些学习者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些阶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现象,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缩短学习者团体和目的语团体之间的距离。

二 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适应的措施

1 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就是在学文化。www.133229.cOM任何语言,由于受独特的历史背景、价值观、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影响,都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传播该种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进行思维和交流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汉英两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这包括: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和语义上的呈现;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由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解释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还要帮助学习者多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对于涉及到的语言材料或文化内容,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解释涵义或阐明不同的社会规约和交际语境。

2 异同对比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受的文化规约和语境异同,用相同之处来加强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用差异之处来防止负迁移作用。“这种从语言的深层次结构出发,透过语言的外表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异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习得所学语言和文化时的心理障碍。”以“individualism”一词为例:中国人习惯上将它理解为“个人主义”。汉语中“个人主义”往往同“自私自利”、“爱出风头”等消极含义的词联系,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而英语中,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此词英语的权威定义为“一种赞成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信仰绝对自由的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that favors the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ofindtviduals)。in~vtduahsm是美国人民所恪守的最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一。这个从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就在西方社会受到青睐的词汇在20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了顶峰。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完全不同而且极其精彩的一面,个人与个人不同,每个人都尤为珍贵,都特别出色。他们认为“个人追求”和“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所有其他的价值观念,权力、义务等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它强调个人进取、个性独立、个人特点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西方文化内涵。在美国,“个人主义”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绝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利用垒真材料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的教材应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即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王宗炎先生对au—thent lcny的解释是:“指材料的文字和语言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以选自报刊,杂志的文章和录自广播,电视的节目为教材,那就是具有真实性的教材。”每个单元应注重目的语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教材的编排应有利于教师挖掘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

4 拓宽渠道,加强自我体验

外语教师应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目的语的使用者,自己体验西方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境的外语课外活动。如:读外语名著,听外国专家报告,参加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自我体验的途径更加多元:网络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语言教室提供多样的外语学习环境;网络强大的交流体系提供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同时,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喜好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其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 文化适应在外语教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从实际情况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和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丰富多彩多角度多方面的。有人建议将这些文化“差异”归作七大类,从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体态文化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人主张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颜色词方面和成语方面进行探讨。不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教师都需要向学生明确:了解其他文化是为了和其他文化群体更好的进行交流,而不是完全成为其他文化群体的一员或是轻视甚至忘记自己的文化。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化适应;外语教学;措施

一 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

文化适应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与另一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群体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过程。导致文化适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者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在二语习得中进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二语的习得,而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和目的语群体直接接触,因此诸如动机,态度或自我渗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会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文化震惊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同化。他认为在这些阶段中,文化震惊和文化紧张是学习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为了帮助这些学习者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些阶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现象,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缩短学习者团体和目的语团体之间的距离。

二 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适应的措施

1 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就是在学文化。任何语言,由于受独特的历史背景、价值观、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影响,都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传播该种文化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进行思维和交流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汉英两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陈光磊先生主张在外语教学中移入与目的语语义、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这包括: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和语义上的呈现;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由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解释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还要帮助学习者多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对于涉及到的语言材料或文化内容,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解释涵义或阐明不同的社会规约和交际语境。

2 异同对比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受的文化规约和语境异同,用相同之处来加强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用差异之处来防止负迁移作用。“这种从语言的深层次结构出发,透过语言的外表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异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习得所学语言和文化时的心理障碍。”以“inpidualism”一词为例:中国人习惯上将它理解为“个人主义”。汉语中“个人主义”往往同“自私自利”、“爱出风头”等消极含义的词联系,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而英语中,inp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此词英语的权威定义为“一种赞成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信仰绝对自由的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that favors the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Ofindtviduals)。in~vtduahsm是美国人民所恪守的最主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一。这个从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就在西方社会受到青睐的词汇在20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了顶峰。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完全不同而且极其精彩的一面,个人与个人不同,每个人都尤为珍贵,都特别出色。他们认为“个人追求”和“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而所有其他的价值观念,权力、义务等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它强调个人进取、个性独立、个人特点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西方文化内涵。在美国,“个人主义”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绝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利用垒真材料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的教材应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即具有真实性(authenticity)。王宗炎先生对au—thent Lcny的解释是:“指材料的文字和语言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以选自报刊,杂志的文章和录自广播,电视的节目为教材,那就是具有真实性的教材。”每个单元应注重目的语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教材的编排应有利于教师挖掘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等方面的外部世界知识。

4 拓宽渠道,加强自我体验

外语教师应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目的语的使用者,自己体验西方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境的外语课外活动。如:读外语名著,听外国专家报告,参加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等;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自我体验的途径更加多元:网络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语言教室提供多样的外语学习环境;网络强大的交流体系提供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同时,学生按照个人需求、喜好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其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 文化适应在外语教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从实际情况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和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丰富多彩多角度多方面的。有人建议将这些文化“差异”归作七大类,从思维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心态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体态文化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也有人主张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颜色词方面和成语方面进行探讨。不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教师都需要向学生明确:了解其他文化是为了和其他文化群体更好的进行交流,而不是完全成为其他文化群体的一员或是轻视甚至忘记自己的文化。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阶段:心理孤独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离开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常常感到孤单、孤独、愤怒和压抑以及总是对当地文化挑三拣四。他们会尽量避免和当地人接触,却更经常地和本国人及同是“外国人”的他国人在一起。这个阶段的负面感觉比第二阶段要强烈得多。

第五阶段:接受及融合期。再过一段时间,当人们渐渐习惯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时,他们开始接受并将其视作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一切来。他们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国文化和批评当地文化了。

当对语言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之后,人们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来越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了。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或个人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低,从而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则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高,而疏远主流文化,则采用了分离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觉得维持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都较高,从而积极融入两种文化的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边缘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策略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据郑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结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的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班集体,通过种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文化适应,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19世纪以来,“共和模式” (republican model)曾经长期被法国推崇为移民政策的主导,但是法国曾引以为豪的“共和模式”在当今法国社会遭遇了困境。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适应理论,“共和模式”的内涵和渊源,并利用文化适应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共和模式”政策的得失。在文明多元化的今天,应注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走向和谐之路。

近代以来,法国一直是接受移民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国人曾经因为“共和模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一政策也被称为当时最成功的移民政策。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的移民政策却日趋严格,移民群体和法国主流社会的矛盾也逐渐升级。本文将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法国移民政策“共和模式”的得与失。

一、法国“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内涵和渊源

所谓法国“共和模式” 又称雅各宾模式 ( jacobin model) ,它发端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 19世纪后期基本得以确立,它是法国吸收与同化外来移民政策的框架。法国“共和模式” 的核心是在共和、平等、世俗的基础上赋予合法的外来移民以平等的公民资格, 旨在平等地对待外国移民,使其完全融入法国社会,但移民必须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成为完全的法国公民。

首先,“共和模式”在法国的殖民时期就已初见雏形。法国在其广大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传播法国的文化和教授法语同化殖民地人民。法国的殖民地统治模式体现了“同化”政策,这种模式也与现在的移民整合一脉相承。

第二,“共和模式”强调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并不是群体。个人必须首先接受统一的共和国价值观和法国文化,才能获得法国公民资格。出于族群可能会强化个体的差异,激化冲突,进而危害到社会的统一的考虑,法国反对以文化、宗教、种族等基础建立起来的社群。

第三,“共和模式”源自于法兰西至上的文化优越感。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优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福利。这种民族优越感使其觉得其他文明理所当然的应当融入到法国的优越文化中。

二、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共和模式”早期成功的分析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得到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对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区分出移民采取的4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berry的模型得到了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双向的,移民群体和主流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受到两者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当两个群体的适应策略较为接近或者一致集中于较好倾向的时候,群体之间就会出现融洽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起,法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是来自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1851 年,来自以上四国的移民占全法外来移民总数的 58 %;此后从 1872 年到 1936 年,以上四国移民所占比例均在 70 %以上。这些早期移民在法国自发的学习法语,接受法国的文化,与法国本族人通婚,成为法国公民。而且由于周边国家也同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宗教也是以天主教为主,和法国在体制、文化和宗教上与法国的差别较小,接受法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并不难,只要移民接受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获得法国国籍,享受与法国公民同等的权利。早期欧洲移民群体自觉选择向法国的文化价值观靠拢,在接受的过中鲜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法国政府在“共和同化”原则下的一系列同化措施也为早期欧洲移民融入法国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早期的移民同化过程中,“共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赞赏。

三、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 “共和模式”后期困境的分析

相反,当双方的适应策略出现较大差异,比如主流社会认可同化,移民群体认可整合的时候,双方最容易出现问题。当双方均采取较坏选择的时候,如主流社会采取的策略是隔离或者排斥,而移民群体也采取隔离或者边缘化策略的时候,群体间最容易引发各种冲突。

二战后,来自北非的穆斯林移民成为移民群体的主力。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广大穆斯林们从生活到思想都深深打着伊斯兰文化的烙印,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在伊斯兰宗教范围展开的。伊斯兰教的宗教特性使法国主流社会担心伊斯兰教可能会对法国的民族性产生威胁,但在很长时间内,出于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考量(二战后,法国需要大量需要廉价劳动力),法国政府在对穆斯林的宗教传统方面,采取的是消极的宽容政策。在政教分离原则的指导下,法国政府当局相信“只有将伊斯兰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传统的)思想,穆斯林才能与共和国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而对于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来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它还标志着穆斯林的种族身份,蕴涵着神圣情感,支配着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穆斯林移民希望在保持自身的宗教和文化上融入法国社会,实质上是整合的策略。一面是政府致力于将移民同化入法国文化和主流社会之中,另一面是穆斯林移民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接受同化,这就导致了适应策略的不同。所以适应策略的不同是导致了穆斯林移民群体和法国社会矛盾升级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强求一律,只能导致人类文明失去活力、僵化衰落。地球村中的每个成员只有采取包容差异性的态度,世界才会在包容宽仁中通向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和谐之路,妄图以“一”统“多”,只会引起对抗,导致纷争不断,难以共容。

参考文献

[1]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同化,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5—118页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19世纪以来,“共和模式” (Republican Model)曾经长期被法国推崇为移民政策的主导,但是法国曾引以为豪的“共和模式”在当今法国社会遭遇了困境。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适应理论,“共和模式”的内涵和渊源,并利用文化适应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共和模式”政策的得失。在文明多元化的今天,应注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走向和谐之路。

近代以来,法国一直是接受移民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法国人曾经因为“共和模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一政策也被称为当时最成功的移民政策。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的移民政策却日趋严格,移民群体和法国主流社会的矛盾也逐渐升级。本文将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法国移民政策“共和模式”的得与失。

一、法国“共和模式”移民政策的内涵和渊源

所谓法国“共和模式” 又称雅各宾模式 ( Jacobin Model) ,它发端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 19世纪后期基本得以确立,它是法国吸收与同化外来移民政策的框架。法国“共和模式” 的核心是在共和、平等、世俗的基础上赋予合法的外来移民以平等的公民资格, 旨在平等地对待外国移民,使其完全融入法国社会,但移民必须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成为完全的法国公民。

首先,“共和模式”在法国的殖民时期就已初见雏形。法国在其广大的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传播法国的文化和教授法语同化殖民地人民。法国的殖民地统治模式体现了“同化”政策,这种模式也与现在的移民整合一脉相承。

第二,“共和模式”强调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并不是群体。个人必须首先接受统一的共和国价值观和法国文化,才能获得法国公民资格。出于族群可能会强化个体的差异,激化冲突,进而危害到社会的统一的考虑,法国反对以文化、宗教、种族等基础建立起来的社群。

第三,“共和模式”源自于法兰西至上的文化优越感。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优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福利。这种民族优越感使其觉得其他文明理所当然的应当融入到法国的优越文化中。

二、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共和模式”早期成功的分析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得到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对原来所在群体和现在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区分出移民采取的4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Berry的模型得到了普遍认可,文化适应是双向的,移民群体和主流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受到两者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当两个群体的适应策略较为接近或者一致集中于较好倾向的时候,群体之间就会出现融洽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起,法国的早期移民主要是来自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1851 年,来自以上四国的移民占全法外来移民总数的 58 %;此后从 1872 年到 1936 年,以上四国移民所占比例均在 70 %以上。这些早期移民在法国自发的学习法语,接受法国的文化,与法国本族人通婚,成为法国公民。而且由于周边国家也同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宗教也是以天主教为主,和法国在体制、文化和宗教上与法国的差别较小,接受法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并不难,只要移民接受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获得法国国籍,享受与法国公民同等的权利。早期欧洲移民群体自觉选择向法国的文化价值观靠拢,在接受的过中鲜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法国政府在“共和同化”原则下的一系列同化措施也为早期欧洲移民融入法国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早期的移民同化过程中,“共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赞赏。

三、文化适应理论视野下 “共和模式”后期困境的分析

相反,当双方的适应策略出现较大差异,比如主流社会认可同化,移民群体认可整合的时候,双方最容易出现问题。当双方均采取较坏选择的时候,如主流社会采取的策略是隔离或者排斥,而移民群体也采取隔离或者边缘化策略的时候,群体间最容易引发各种冲突。

二战后,来自北非的穆斯林移民成为移民群体的主力。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广大穆斯林们从生活到思想都深深打着伊斯兰文化的烙印,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在伊斯兰宗教范围展开的。伊斯兰教的宗教特性使法国主流社会担心伊斯兰教可能会对法国的民族性产生威胁,但在很长时间内,出于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考量(二战后,法国需要大量需要廉价劳动力),法国政府在对穆斯林的宗教传统方面,采取的是消极的宽容政策。在政教分离原则的指导下,法国政府当局相信“只有将伊斯兰教置于共和制度之下,消除其(传统的)思想,穆斯林才能与共和国而不是其族群保持一致”。而对于法国的穆斯林移民来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它还标志着穆斯林的种族身份,蕴涵着神圣情感,支配着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穆斯林移民希望在保持自身的宗教和文化上融入法国社会,实质上是整合的策略。一面是政府致力于将移民同化入法国文化和主流社会之中,另一面是穆斯林移民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接受同化,这就导致了适应策略的不同。所以适应策略的不同是导致了穆斯林移民群体和法国社会矛盾升级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强求一律,只能导致人类文明失去活力、僵化衰落。地球村中的每个成员只有采取包容差异性的态度,世界才会在包容宽仁中通向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和谐之路,妄图以“一”统“多”,只会引起对抗,导致纷争不断,难以共容。

参考文献

[1]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同化,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5—118页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跨文化适应理论模型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类型众多,许多跨文化心理学家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框架的构建、验证和比较,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认可度较高且运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两种关于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维度模型,即单维度模型和双维度模型。(1)单维度模型:单维度模型理论认为,文化适应就是个体从原有文化逐渐被完全同化入东道国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单向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的原有文化到完全的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4]也就是说,个体会在逐渐接受东道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失去其原来所属文化的特征。例如,依据这一理论模型可以预测,随着移民对东道国语言的掌握程度越高,他们的第一语言能力会日渐消失。美国的“熔炉论”(meltingpot)便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虽然这种单维度模型在20世纪早、中期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心理学家开始对它提出了挑战,纷纷提出了新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和研究模型。[5,6]他们认为,保持个体原有文化与接受主流文化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一个维度的加强不一定意味着另一维度的减弱。(2)双维度模型: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JohnBerry)认为:文化适应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即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根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贝瑞区分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策略:同化、分离、整合、边缘化。当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无意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认同,但积极地参与到与其他文化群体的互动交往中,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相反,当个体非常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而尽量避免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接触和交往时,他们采取的就是“分离”策略;当个体既重视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与身份认同,又注重与其他群体的互动交往时,他们采用了“整合”策略;而当个体既不重视保持自身文化,又无意与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流时,他们的文化适应策略就是“边缘化”。[7]贝瑞认为,个体对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对他们跨文化适应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研究者对贝瑞的双维度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多项研究发现,整合策略往往是最佳的文化适应策略,而边缘化是最差的策略选择;同化和分离策略居中。在一项关于来自13个国家的青年移民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倾向于运用整合策略的移民在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上的状况最好,而那些对于自身文化取向模糊不清,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感到茫然的青年移民的适应状况最差。沃德(ColleenWard)和拉纳(Rana-Deuba)在她们关于尼泊尔国际义工跨文化适应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对自身原有文化的高认同能够预测心理层次上更好的适应,而对东道国文化的高认同则意味着更少的社交困难。[8]此外,还有尼奇(NyguenH.H)等对生活在英美社区的越南青年的跨文化适应研究、[9]李(Lee)等对韩裔美国人的文化适应状况及策略选择的研究[10]等都分别从不同的具体文化场域有力地支持了贝瑞的双维度理论模型。另外,应该注意到,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还具有一定的情境依赖性。也就是说,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不同的时间段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例如,一个移民或旅居者很可能追求经济和工作上的同化、语言上的整合(双语)、婚姻上的分离(族内通婚)策略。阿连兹(Arends-Toth)和维杰威(VandeVijver)在对荷兰的土耳其移民文化适应维度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土耳其移民可能在公共领域选择同化或整合策略,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他们获得社会承认和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在家庭这种私人领域,他们则更愿意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传统。[11]总的来说,在当今的跨文化心理学领域,虽然仍有少部分研究支持单维度模型,但双维度理论模型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支持,并对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虽然随着心理学家对文化适应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多维度模型和融合模型等多种理论框架。但就现阶段而言,后两种模型还缺乏足够的实证性证据。

跨文化接触的理论方法跨文化接触是文化适应理论的核心概念,目前关于跨文化接触与变迁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方法:文化学习法、压力—应对法及社会认同法。文化学习法主要是对跨文化接触和变迁中的行为进行分析,强调的是,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所必备的文化技能的习得过程。压力—应对法是强调文化接触与变化的情感因素;社会认同法主要关注的是认知因素,如人们感知和看待自我及他人的方法。(1)文化学习法:文化学习法的理论源于社会和实验心理学以及阿盖尔关于社会技能与人际交往行为的研究。[12]这一方法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跨文化适应困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文化接触中的个体在处理日常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具体的文化和社会技能及行为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学习法比较注重跨文化交际风格(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要素)、行为准则、社会习俗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效力的影响,同时也强调特定的文化知识、跨文化培训、外语能力水平、之前的出国经历、与东道国民的接触、文化距离以及文化认同这样一些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减少接触中的困惑和不满。目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考虑到成功的跨文化适应必须具有特定领域的技能。例如,国际留学生所需的学术技能和企业外派人员所需的工作技能等,如果发现了他们在这些领域的行为缺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训,以期缓解他们进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后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引发的“焦虑感”。(2)压力—应对法:压力和应对理论源自系统论,认为跨文化接触中的压力是当个体面对跨文化适应困难,并且认为这些文化冲突和难题无法通过简单的行为变换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压力反应。[13]换句话说,该理论是将跨文化接触和变化看成本身能够产生压力的重要事件并要求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便能顺利的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个体会思考他们海外经历的意义,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变化看成是困难、危机或是机遇和挑战。不同个体对这些变化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当个体将跨文化经历看做是困难重重、难以逾越的高山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而当个体将跨文化经历视作一种机遇或有趣的经历时,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可能会相对较少。而这种对生活变化的认知评估会受到跨文化经历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程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一些研究者指出,与实际经历一致的期望有助于人们进行调整,而期望与实际经历差别越大,心理调适和心理压力问题就会越大。为了应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困难和压力,个体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心理调整。不同的研究者对应对方式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大多是基于他们各自的实证研究。迪亚兹(Diaz—Guerrero)将应对方式分为两类:积极应对(有计划的、主动积极地寻找解决适应压力的途径)和消极应对(更倾向于忍耐和自我调整)。[14]贝瑞在其研究中指出:这些应对策略只有在东道国对移民或旅居群体持正面的态度,且在愿意接受他们的情况下,才最为有效。否则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导致文化隔离的结果。此外,沃德和肯尼迪在对移居加拿大的英国人的应对策略和心理适应结果研究中发现,采用积极应对策略的英国移民的心理调适结果较好,而那些一味采用回避策略的人群的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的程度偏高。克洛斯对美国的国际学生以及伯恩、沃德对新西兰的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值得一提是另一种应对策略模型,即首要应对策略。首要应对策略主要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行为,目的在于改变令人不快的环境中的负面因素。而次要策略更多的是涉及改变对压力事件和情境的认知与评价。沃德及其同事在对新加坡的东亚和欧美留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次要应对法能够帮助降低感知压力的程度,从而减轻抑郁、失望等症状。而首要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和计划)相对来说不能对感知压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当然这些跨文化效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除了认知评估和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在压力和应对研究中一直被看成是跨文化过渡的主要手段和预测心理调整与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个体可以通过构建和维持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获得各种资源(包括物质、情感、技能、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社会支持来源非常广泛,从亲疏程度上讲,包括家庭、朋友、熟人、长辈、工作伙伴等;从文化身份上讲,包括来自本国人士和机构的支持,以及东道国人士和机构的支持。很多研究都表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尤其是在有压力的情境下,社会支持的缺乏很容易导致个体一系列的心理压力、情感上的困惑和生活满意度的降低,甚至是更严重的心理疾病。[15]博赫纳和弗恩海姆等人对旅居者的朋友圈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其由里向外划分成三个圈,包括单一文化圈(主要由本国同胞组成)、双文化圈(包括提供职业、学业及生活帮助的东道国人士组成),以及多元文化圈(包括周围其他国家的旅居者)。这三种朋友圈对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都是必不可少的,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方式。[16](3)社会认同法: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注重的是跨文化接触的社会认知方面,如知觉、态度、价值观、期望、归因等,而非外部的行为因素和内心情感,他们关注的是人们怎么看待自我和他人的问题。其中,文化/民族认同的变化是跨文化接触研究中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某文化或民族群体成员身份的承认(recognition)、分类(categorization)和认可(identification)。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有多种动态的复杂的因素影响着文化接触中的个体对其自身和他人民族/文化身份的定义、再定义和构建的过程。从个体层面上讲,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人格特征(包括敏感性,心态开放程度、灵活性和自信)、外语熟练程度等;在群体层面上主要包括移民动机和居留的稳定度等;从社会背景层面上看,这些因素还包括歧视与偏见以及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而身份认同的改变对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泰吉尔(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在文化适应中个体和群体的身份和群际关系最常用的理论框架之一,它认为民族中心主义不可避免,社会身份认同能够使个体在看待本群体时采取一种比别的群体更赞同的方式,将其作为提高个人自尊的一种手段。[17]与此不同,贝瑞提出的多元文化假设,主张集体自尊和安全感会导致更有力的群际感知和更高的外部群体容忍度。也就是说,某少数文化群体对自身传统文化越是自豪和欣赏,对保持自身文化越是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更容易与主流文化群体或其他少数文化群体互动交流,对异文化的宽容和理解程度也会相对高些。这一观点在文化适应研究中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另外,史蒂芬夫妇的整合威胁理论对于整个群际感知和关系(如偏见和歧视)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8]上述三种理论方法被沃德、博赫纳和弗恩海姆称为“文化适应的基本知识”(ABCsofacculturation)。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情感、行为和认知)出发对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反映了跨文化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基本因素,三者互相联系,互有交集,共同影响着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和结果。影响跨文化适应的诸多因素跨文化适应的人群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移民(包括难民),另一类是短期居留者,通常被称为“旅居者”(sojourner),包括国际留学生、企业外派人员、访问学者、外交家、旅游者、军事人员等。从研究层面上讲,目前对跨文化适应层面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沃德及其同事的观点,他们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主要指跨文化过渡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多从自尊和心理调适(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和身心疾病的调适)等方面来衡量。因此最适合运用压力—应对法进行分析;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指的是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能力,偏属于行为范畴,可通过文化学习法来了解。社会文化适应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如理解当地语言、交朋友、参加社会活动、处理好学习或工作相关的问题。当然,社会文化适应也包括对新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因素的理解。同时马斯格特和沃德强调,社会文化适应不是要求国际学生一定得接受新文化当中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必须意识到这些价值观差异的存在,而且做好能有效应对这些差异和变化的充分准备。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跨文化适应结果包括文化和社会技能的提高,对新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和准则规范等的敏感度,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的习得等。当个体在文化上和社交上都有充分的准备时,他们就有能力在新的文化社会中保持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取得学业或职业上的成功。例如,对于国际留学生而言,他们在出国时面临着如社会、经济地位下降,与父母、朋友分离,外语能力欠缺以及与母国文化背景相隔离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沃德在其研究中对影响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论述。她认为心理适应主要受到人格特质、应对策略、社会支持的影响;社会文化适应主要受到在外居留时间、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和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陈慧等将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活变化、在外居留时间、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歧视与偏见;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和评估方式、人格特征(如灵活性和自信、主动意识、敏感性、心态开放程度)、知识与技能、应对策略和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19]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目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离开本民族聚居区,到内地汉语地区求学。他们对主流文化和教育环境的适应程度及其涵化策略的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持续发展。因此,深入了解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要适应困难,并据此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能够为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许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从涵化双维度理论的角度探讨涵化策略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从群体和个体层面考察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涵化压力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生活满意度与其文化适应结果的关系等。此外,Berry的涵化态度量表,Ward及其同事设计的涵化指数量表及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CAS)等测量工具,题项设计合理且灵活,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与研究目的的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因此不断被应用于移民、留学生及西方社会少数民族等跨文化适应目标人群,并多次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这些相对比较成熟的量表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提供测量工具上的选择。

综上所述,西方跨文化心理学及跨文化交际等理论较为成熟。这些理论对中国跨文化适应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如何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地融合西方已有系统性理论与本土文化理论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使之不仅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帮助阐释中国留学生及移民的跨文化经历研究,且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这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需要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作者:谭瑜 常永才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71-03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个巨大的地球村中,跨民族、跨地域和跨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适应问题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研究课题。跨文化适应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处理在陌生社会文化环境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和不适,尽力调整和适应异文化环境的个体经历过程。其中,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将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过程中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人类学家Redfield等在1936年的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的报告中又重新对文化适应进行了定义“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Redfield et al., 1936)。这实际上为以后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源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主要研究跨文化接触产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该领域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展现出了此领域研究的多学科、多视角,以及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构架。

从研究层面上讲,跨文化适应研究分为对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适应研究。最初的研究是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从群体层面考察文化交流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以识别文化差异。而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

目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海外华人的跨文化适应。第二,来华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第三,少数民族群体在汉族主导地区的文化适应。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拓宽,研究对象增加,研究重点从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融合转向对个体层面的跨文化交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

二、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影响因素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国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的文化冲击理论,韩国传播学学者Young Yun Kim的“压力―适应―成长”动态模型,美国心理学家Peter Adler的五阶段假设和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理论。与前几个跨文化适应理论相比较,新西兰学者Colleen Ward教授提出的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理论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

基于当代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对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Colleen Ward和她的同事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JohnBerry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他们认为可以从概念上不同但实证研究相关的两个方面来测试个体的跨文化适应水平,即(情感上的)心理适应和(行为上的)社会文化适应 (Ward & Kennedy, 1994)。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和满意程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异文化中习得恰当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与异文化中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交流,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Furnham & Bochner, 1986)。

尽管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相互关联,但他们测试的变量不同。首先,心理适应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如个体性格、生活变故、问题处理方式,与同族人的关系和来自于母文化/异文化的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是受到如旅居时长、语言能力、文化知识、文化距离与异文化社会成员接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类型。对于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来讲,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个体刚进入异文化的时候。然后,社会文化适应的困难会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而心理适应的困难则会随着时间波动(Ward & Rana-Deuba, 2000)。

(二)影响因素研究

1.社会文化适应因素

到目前为止,跨文化适应研究领域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用于评估旅居者跨文化适应程度的标准和体系,主要是因为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而本文也仅仅局限为对ColleenWard双维度模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文化距离。个体感受的社会文化困难与实际的文化差异有关,也与个体感知的文化差异有关。母文化与异文化的文化差异越大,即文化距离越大,相似的文化技能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学习异文化就越困难 (Hu, 1999)。Ward的大量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当个体的主要文化取向与异文化是一致和匹配的,他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程度就比较高。换言之,当个体的文化取向与异文化不同,这对个体的跨文化适应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来自于与异文化一致或相似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文化个体,就会经历更少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困难。

跨文化交流经验。它影响着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无论个体与异文化接触的多少,这些接触是否愉快,是否满足了个体的当前所需,特别是是否积极地看待第一次跨文化接触,都会对随后的跨文化接触产生影响,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着旅居者的精神健康。

社会参与度。当个体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通过社交互动而参与到异文化的方式对他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在异文化中,个体之前在母文化中形成的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异文化中陌生的社会角色。只有更多地参与异文化的社会文化生活,个体才能有更多机会去更快地适应异文化。

对异文化的了解程度。对异文化适当的或较多的了解,能够帮助个体更快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2.心理适应因素

除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之外,许多心理因素也影响并经历着跨文化适应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和来自于异文化的群体进行了连续的、直接的接触后,由于经历了文化改变而产生了个体的变化。

社会支持程度。在诸多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中,社会支持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在异文化中,个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社会支持的减少或缺失。移居到一种异文化中的生活,意味着在母文化中建立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丧失,个体缺乏自信,紧张情绪和困惑感增加。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的提高和身心患病概率的降低都有直接关系 (Kim, 2001)。因为个体离开了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等,他的社会支持陡然减少,这会大幅度增加个体身心患病的概率。

动机和期望。个体在旅居期间对社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期望以及这些期望实现与否,都影响着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显示,不切实际或过高而无法实现的期望与较低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而比较容易实现的、较低的期望与较高的文化适应程度相关。个体对即将移居的异文化有很多的期待和设想,涉及如社会、经济、地理和政治等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期待有的过高,有的过低,这都是不正确的。

异文化社会成员的态度。相对于一元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特征是能够给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有效的社会和文化群体网络;另一个特征是能够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 (Berry, 1980)。也就是说,个体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承受的压力可能会低于在一元文化中承受的压力,因为一元文化拥有很强的同化意识。

心理问题。当个体处于异文化时,新环境会带来压力,而压力又会导致个体身体功能的障碍。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并适应,遭遇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是很正常的。心理的状态影响着身体的状态,反过来,身体的状态又会加重个体的压力、焦虑、抑郁和不安等。文化冲击引起了个体对身体更多的关注,如对轻微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过分关注,这可能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进而引起身体和心理的疾病。

3.人口统计学因素

在Colleen Ward的模型中,除了上面提及的影响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因素之外,许多人口学因素对于个体的跨文化适应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性别差异。文化适应程度与性别差异有关。一般而言,男性的心理适应程度要比女性的高一些,但社会文化适应要比女性的差一些(Berry et al., 2006)。研究表明,女性在抑郁和焦虑等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是心理困扰,而男性中,更常见的却是行为和人格的障碍。

年龄。与文化适应程度相关。研究显示,年长的旅居者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年幼者 (Berry, 1992)。

受教育程度。因为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即对在异文化中需要用于交流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较少,因而他很可能遭遇到更多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困难。

婚姻状况。就有无家人陪伴的作用而言,这一因素特别重要。有了家人的陪伴,个体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也减少了体验孤独和孤立的可能性。

旅居时长。这也是影响个体能否成功在异文化中进行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个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往往会随着旅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研究显示,旅居时长与在异文化中的适应程度呈正相关。

三、结语

国外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和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我国。因而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着手于跨文化适应研究,究方法从早期的对国外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步向实证研究扩展。Colleen Ward的双维度模型,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因素做出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阐述,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我国有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erry, J. W. (1980).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 Padilla (Ed.),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 and some new findings (p.9-25). Boulder, CO: Westview.

[2]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2006).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5(3), 303-332.

[3]Berry, J. W., Poortinga, Y. H., Segall, M. H. & Dasen, P. R.(1992).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

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5]程雅丽,华锦木.文化适应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3(2).

[6]Furnham, A. & Bochner, S.(1986). Culture shock. London, England: Methuen.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Kim, Y. Y.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9]Kim,Y. Y. & Gudykunst, W. B. Ed. (1988).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approach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0]李彩霞.跨文化适应视角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

[11]Oberg,K.(1954).Culture shock. Indiana polis: Bobbs-Merrill Co, Inc.

[12]Oberg, K.(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13]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193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 149-152.

[14]Ward, C. & Kennedy A. (1994).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论语》 “仁” 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25-01

一、《论语》核心思想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思想,代表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在《论语》中具有灵魂性意义,使其成为儒家道德伦理的一个重要体系,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价值观;这不仅是中华儒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亦是炎黄子孙思想传统的一扇窗。《论语》核心思想“仁”在英文三译本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雅各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学者第一人,其分析了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华人民的传统及思想核心价值观。亚瑟・韦利是理雅各之后一位伟大的汉学家,其译著多次再版,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哲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掀起第三波译儒家《论语》经典狂潮,其1998年出版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槲鞣降姆译展现出新的维度,向读者们展示《论语》核心思想体系及“兼容并蓄”的哲学思想。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下《论语》核心思想“仁”的体现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指出翻译是原文、读者、作者、委托者、译者背景等因素互联互动的整体,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论语》作为代表中国儒家学说典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和对话,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三译本《论语》核心思想“仁”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No sooner do I desire it than it is here”。其次,《论语》核心思想“仁”的情感基础――“孝悌”和社会价值观得以展现。例如:“the people will be fraternal to their brothers”。总之,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论语》三译本在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仁”的核心思想,为翻译学及西方文化思想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论语》核心思想“三维”适应性转换

(一)《论语》核心思想“仁”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乃儒家之经典,集孔子思想之大成。例如:《论语・雍也》中“觚不觚,觚哉!觚哉!”经典语句。译文:Confucius was once heard to exclaim,“A goblet is no globular――why call it a goblet;why call it a goblet?”译文中运用了两个十分巧妙的词汇globular和goblet,其中采用“头韵”的修辞手法,译者运用了疑问句语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孔子的感慨与无奈。此例说明译本对核心思想及文化底蕴在语言维转换的完整性。例如: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译文:The Master say: “a superior man aims high,while an ordinary man directs downward”。此例中经典文言句的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完全能够运用汉语语言表达习惯,深刻地解释了汉语文言句的深刻内涵及其哲理性,不仅做到适应源语与目的语的特点及不同之处,更体现出《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中不仅体现了《论语》核心思想,更以崭新的视角赋予译本语言的生命力。

(二)《论语》核心思想“仁”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是中国儒学经典代表,其大量词汇覆盖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译文:The Master said: “The moral influence of the superior is like the wind while the moral inclination of the inferior is like grass.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grass will bend”。此句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运用上较为适当,不仅表现了儒家经典《论语》对“君子”道德和责任感的赞赏,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意味深长的价值观念。

(三)《论语》核心思想“仁”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三译本在交际维适应的转换中充分核心思想“仁”。例如: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译文:If he loves credibili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sincerity.If he loves righteousness,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their submission. If the monar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respect。可见,在交际维视角中,句子采用归化性的翻译方法,使西方读者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论语》核心思想“仁”在生态翻译视角下,三译本通过“三维”理论转换采取了不同翻译策略对源语信息进行处理,使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被世界读者深刻理解,并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哲理和寓意,对读者了解、喜欢、传递中国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庚生.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生.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医; 生态翻译学; 解构; 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160-02

国内学者胡庚申教授早在2001年就发表了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的论文,并在2004年出版的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详尽论述了该观点。近年,他又分别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了“生态翻译学解读”(胡庚申,2008a),“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 (胡庚申,2008b),“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胡庚申,2009),“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胡庚申,2011)等文章,在生态翻译学研究领域引发了系列学术共鸣或争论。

1中医英译的现实生态:“关联序链”理论

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研究中提出了“关联序链理论”。目前,我国医学翻译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西医和中医两个部分,西医翻译主要涉及西医的英汉互译,就是英语和汉语均可以作为源语和目标语的双向度翻译,而中医翻译则主要是从以汉语为源语向以英语为目标语的转化。无论是从已发表的翻译作品,已确立的翻译范式,还是从备受关注的翻译理论研究情况来看,对西医翻译研究的关注度要高于中医翻译研究,这就导致了医学翻译研究在内容上的生态性相对失衡。举个例子说,西医教育中的教材大都是从欧美引进的原版教材或者是欧美名家经典的中文译本,中国的医生或医科学者要想在学术上得到国际认可,取得公认的学术地位,必须在世界顶尖医学杂志上,而这些杂志的刊发语言都是英文。与西医形成鲜明对照,中医的海外传播之路历久行艰,因为中医经典著作很难成功地被翻译成英文。虽然近年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英文译著不断走向海外,但是优秀的中医英译本仍是寥若晨星。从语言哲学上讲,翻译实质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以英语为主的欧美强势文化大量被译成用其他语言表征的弱势文化,而其他语言所表征的弱势文化却很少成功地被译成英语为主的强势文化。这就是中医英译的现实生态。在这种翻译生态中,强势文化“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该译什么,什么时候译,怎么译” (Cronin,2003:167),而这终究会导致两种语言地位和文化交流的失衡。

2中医英译的翻译策略:“适应选择”理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彼得・纽马克在其成名作《翻译研究途径》中指出,翻译理论关心的就是“选择与决定”的问题(Newmark,1982:19)。 巴塞尔・ 哈提姆在《翻译教学与研究》一书中也指出,译者要么让读者去适应作者,要么让作者去适应读者(Hatim,2001:46)。可见,“适应选择理论”的主体是译者。在这里,译者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要在该环境中对译文进行选择与操纵(胡庚申,2011)。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在语言、文化、交际等不同层面做出适应和选择(胡庚申,2008b)。这就引出了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的有关译者身份的另一个问题:翻译实践是否以译者为中心。在中医英译实践中,“译者为中心”的身份定位被以“关联序链”方式存在的翻译生态观所解构。一方面,中医英译译者身份确定具有特定的要求。由于中医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经验的结合,所以中医文本的译者既要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又要对中医的专业经验有所了解,更要具有专业翻译应具备的语言功底。然而事实上,三方面要求均具备的译者数量并不多,多数从业译者都是由不具中医专业背景的人半路出家而来。另一方面,中医译者对文本的操纵并不是完全主观的,而是受生态序链中目标语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译者为中心”的观念被生态翻译学中的“关联序链”理论无情地解构了。在中医英译实践中,“适应选择”策略运用不当会出现令人费解的情况。比如,有些译者把“带下医”译为“doctor under the skirt”或“doctor underneath the skirt”,将“室女”译成“home girl”或“room girl”,这是对其字面意义直接翻译的结果。事实上,在中医术语里,“带下医”意为“妇科医生”,而“室女”意为“未婚女子”,如果译者知晓中医术语的文化内涵,就不难做出正确的英译选择:“gynecologist”和“virgin”(李永安,2002)。

3中医英译的翻译方法:“三维转换”理论

在生态翻译学中,胡庚申教授主张采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他把此“三维”定义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并认为实践中的翻译方法就是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不同层面上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根据这个观点,翻译就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语言的动态对等转换,实现不同文化有效交流的活动。“翻译的内容来源于文化”(刘法公,2000)。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中。西医的“influenza”、“infantile malnutrition”和“visceroptosis”在意义上正好与之对应,这时就可以用“归化法”处理(李永安,2002)。而中医的“五行”以及五行与五脏关系的术语如“脾土”、“肝木”等在英语中极难找到对应词,在翻译实践中,结合中国哲学和中医文化,约定俗成地将“五行”英译为“five elements”,将“脾土”和“ 肝木”英译为“earthy attribute of the spleen”和“woody attribute of the liver”。再如,中医术语“脾土被肝木克制”可译为“The woody attribute of the liver is checked by the earthy attribute of the spleen”(何敏,2013)。这里采用的就是“异化法”,成功地实现了中医英译中“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4中医英译的理想生态:“生态理性”观

胡庚申教授把翻译“生态理性”观归纳为:“注重整体/关联、 讲求动态/平衡、 体现生态美学、关照‘翻译群落’以及提倡多样/统一。”(胡庚申,2011)这种“生态理性”观在思维方式上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过程性,追求“译者”、“文本”和“环境”的有机整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应然状态。目前,中医英译的现实生态是:英语国家日益重视中医在临床上的疗效并逐渐开始研究中医理论;我国把中医视为传统文化瑰宝并通过传播中医技术来弘扬中华文化;中医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知识的不甚了解;翻译实践中缺少对中医术语和医理表达的统一规范;知识性和文化性都过硬的中医译作为数不多;中医在国际医学界的学术话语权很小。总之,医学翻译生态总体上不平衡。在生态翻译观指引下,中医翻译界要根据现实、适应形势做出适当的改变:重新审视中医英译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建立相关的中医翻译标准和术语规范;加强对译者的中医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和资助中医译著的出版以实现中医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最终迎来医学翻译多元共生、和谐统一的理性生态。

5结论

本文以中医英译为研究对象,在“关联序链”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医学翻译的现实生态,即哲学意义上的实然状态,使生态翻译学理论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消解了传统的“译者中心”的身份定式。

参考文献:

[1]Cronin,Michael.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98-04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提高,就教育领域而言,一个明显的趋势显示,来华留学生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留学生输出国家数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肯定,同时也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留学生个体的心理不适,如何同时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这无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探究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实际,通过对成体各国留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交三方面的调查,进行了跨文化适应分析,旨在帮助留学生们减少跨文化交流障碍的同时为高校留学管理人员提供文化适应参考。

一、成体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

根据成都体育学院外事办公室2010-2014年间的留学生数据显示,近五年,我校共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爱尔兰、希腊和亚洲等国的留学生百余名,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量不足十位,绝大多数留学生属于来华中短期交换和交流,且集中在武术和中医这两个专业。因此成体留学生的适应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色:(1)留学动机。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武术和中医这两个专业,除了这是我校的两个强势特色专业外,也在于这两个专业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鉴于这个现状,前来我校的留学生无一例外全是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动力前来留学的,留学动机强。并且八成以上的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有一定的文化准备,也就是事前对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文化准备较充分。(2)文化适应期。我校的留学生中,近九成的留学生属于短期或中短期交流交换,所以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呈现出的新鲜感大于挫折感。而对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由于在校时间较长,无论国籍,都呈现出文化适应的曲折波动,新鲜―挫折―适应―调整―再适应几个环节明显有所体现。

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留学生来到中国,其是否适应中国社会往往会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上表现出来。作者在成都体育学院外事办公室、外语系、武术系和医学系相关老师的帮助下对成都体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其文化差异的不适,并共同探讨了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原因。在文化适应领域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当属John Berry,他(2005)认为文化适应是伴随着不同文化间接触的文化的和心理的改变。基于文化适应和跨文化适应领域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其组成部分进行了不同探究。新西兰心理学家Ward及其同事(1992)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也有国内学者将文化适应划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维度(陈晓毅,2005)。笔者基于其在成都体育学院的定性研究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三类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1)社会宏观因素:由于国与国之间先天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距离导致的差异性不适。这类差异由于普适性的存在,使得所有留学生都会由于身处中国社会的大环境而受到影响。(2)个体微观因素:个体微观因素则更加体现出多样性。其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性格(内向/外向)、文化敏感度、心态的开放程度、为人处世的灵活程度、受教育水平、是否有过海外经历、文化准备是否充分,以及人口学统计变量,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留学生来源国等诸多个体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更大程度上展现了留学生个体的适应状况及其调整。(3)文化互动因素:互动类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留学生主动接触中国社会,和东道国学生、老师和居民接触程度;另一个层面是东道国提供的社会支持以及学校提供的可利用资源。在这三类因素中,最突出表现并且最具有跨文化特性的当属以下三点:

1.文化距离。文化距离的概念是由Babiker,Cox,& Miller(1980)所提出的,是指由于地理和空间的遥远,文化共同点较少所产生的距离和陌生感。交际双方即使来自同一个文化都会由于社会背景、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信仰等因素的差异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认同,更何况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根据Edward T. 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文化间距离越大,交际人群要想维持和谐的难度就越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距离小并不绝对带来低难度的跨文化交际,因为文化距离小最容易给交际双方带来的问题就是双方容易产生跨文化准备不足而轻易走入思维定势。

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主观臆断,认为自己的本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自我优越性思想。这种心态一般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或者生活中逐渐产生的。这不仅仅是对自己本国文化的单纯民族自豪感,而是一种强调自我文化优越性的不正确思想。这很容易让交际者贬低他者文化,总是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他人。一旦带有这样的有色眼镜,将十分不利于留学生融入新环境。

3.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被称为刻板印象,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思维定势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到法国人的浪漫情怀,德国人的严谨较真,美国人的热情外露,这些积累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与相关国家的朋友打交道的时候更好地适应他们的不同风格。但是过分的依赖思维定势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这种偏见心理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将会左右人的判断,影响跨文化交际。这类差异总结下来多属于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一定的道德标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产物,是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与之相匹配与适应的。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入乡随俗”。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而言,这应该成为他们留学生涯的第一课。

三、跨文化适应理论依据

既然已经了解到跨文化差异对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表象影响和基本原因,那么在实际的适应过程中,留学生们一般会采取怎样的融入过程呢?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依据。跨文化适应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最初旨在关注移民在美国的心理及精神状态是否异常。但初期的研究十分缺乏理论基础。自80年代中期以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随着跨文化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出现了动态角度的研究;其次,出现了理论视角的分化探讨;同时,研究方法也得到更好应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用,使得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建立更加有说服力。在进几十年的探索研究中,主要产生了四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文化适应模型,即U曲线模型、转化学习模式、压力适应成长模式以及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

1.U-曲线模式。U曲线模式被认为是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经典,最早由Lysgaard于1955年提出。期初只分为初始期、寂寞期和复原期三个阶段。后经过Deutsch & Won(1963),Morris(1960),Obeg(1960)以及Smalley(1963)的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与双文化适应期。但该模型的弊端在于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危机过后恢复过来,并最终进入适应期。

2.转化学习模型。相较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型,转化学习模型则更加的动态化。它的提出是在Mezirow(1978,1981,1991)的转化学习理论与Ruben(1988)的跨文化转化理论的基础上,由Taylor发展起来的。Taylor相信,每一位身处别国的旅居者都会主动适应,并逐渐学习,以实现自我转化这个过程,因此在Taylor的转化学习理论中涵盖了转化的前提、过程与结果三个步骤。转化的前提是旅居者遭遇的文化震荡或者文化冲击。为试图矫正内心的失衡,从而经过自我的学习和努力这个过程达到最终适应的结果。这个观点强调了西方观点的自主和自导的世界观,并给与旅居者以信心,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转化。但这种普世的观点还是过于乐观。这也是其理论的局限性和缺陷之所在。

3.压力适应成长模型。韩国籍美国心理学家金荣渊经过大量跨文化调整研究,从宏观角度描绘了跨文化适应与调整的立体图。金荣渊认为,跨文化调整不是某个具体、可分析的单元或变量,而是交际个体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全部变化。在她看来,任何人面对生存环境中的变动时都会自然地作自我调整。调整是连续、多维的进程,不仅涉及交际者内部的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而且还牵涉到两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两类因素所包括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复杂的调整过程中,个体可以达到逐渐完善,成长并最终能力增强。基于此理念,金荣渊提出了其压力-调整-成长动态模型:

4.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Lewis & Jungman(1986)的跨文化适应六阶段理论被认为是最为完整的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所以最完整是在于其延生了旅居者异文化之前,与适应地主国文化之后,以及回到母国文化适应的三大过程。其理论中的六阶段包括:预备期、旁观期、参与期、震荡期、适应期与返乡期。其中,旁观期类似U-曲线模式的蜜月期;参与期与震荡期合起来就是U-曲线模式的危机期;适应期则是双文化适应期。Lewis & Jungman模式中新添的返乡期非常有特色。因为在另一个文化适应以后回到故土会需要有一个适应自己本土文化的过程。这与Gullahorn & Gullahorn(1963,1966)在U曲线模型上延伸后提出的W-曲线模型有类似之处。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我们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了解以及针对本校留学生的访谈,可以获悉,对于留学生而言,大多数留学生的感受可以用经典的U-曲线模型或者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解释。初来乍到的新鲜基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之而来的语言障碍和生活方式这两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容易给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严重的会出现挫折感,慌乱和情绪低落。只有经过了危机期考验的调整才能重新进入到双赢的文化适应。高校相关机构如何帮助留学生度过危机期,留学生自我如何通过转化学习自我调整,这两个问题为我们解决本议题提出了两个角度。

1.高校管理角度。首先,对留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培训。专业的跨文化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了解留学生及其母国文化,避免高校管理方出现由于缺乏跨文化知识而导致的隐性文化冲突,从我方做起,减少冲突的发生几率。另针对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实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减轻跨文化不适感。其次,组成一支“学生导师团队”。学生导师团队由老留学生或者是具有留学生母语交流能力的我校学生组成。老生们由于较早适应了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给新生以指导,以帮助新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带新生熟悉校园、教学楼、图书馆、各类体育场馆、食堂和宿舍,介绍学校周边的银行、医院、超市和饭店,帮助他们熟悉城市交通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可以为新留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捷,通过尽快适应新环境减少不适。虽然老师们的入学指导必不可少,但是学生们的向导式作用通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强化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由于文化的一致性,会导致留学生们出现抱团倾向。这点一方面不利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违背了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初衷。所以,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多组织文化沙龙等类似的活动,促进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交流,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最后,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新留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思乡、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舒缓将会影响到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考虑到留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高校可以整合外语、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专门的留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帮助留学生在心理层面更好地度过危机期。

2.留学生角度。正如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阐释的,经过了预备期的留学生会比没有预备的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状况好。所以,从留学生角度,建议来中国之前需要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以及留学高校的基本校情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做的准备越多,来到中国后遭遇文化冲击的概率就会越小,遇到文化冲击后就能够相对自如地处理,这是非常必需和必要的过程。其次,心态准备。留学生们需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那就是文化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文化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定势,用融合而非排他的心态来看待新的人和事,这样会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对留学新生的影响。最后,善于沟通。有差异就更加需要沟通,通过沟通,取长补短,才能全面发展自我。这也是转化学习模型建立的基本点。永远一成不变的个体或者文化都会被淘汰,只有懂得吸收精华,去掉糟粕,才可以循序渐进地推动自我和大文化的进步。进步才是适应新环境的法宝。

参考文献:

[1]陈晓毅.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三层面分析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2]Babiker,I. E.,Cox,J. L.,& Miller,P. The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and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burgh University[J]. Social psychiatry,1980,(15):109-116.

[3]Berry,J. W. Acculturation: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J].Intercultur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5,(29):697.

[4]Gullahorn,J. T.,& Gullahorn,J. E.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33-47.

[5]Hall,E. T. Beyond culture (2nd ed.)[Z].Garden City,NY:Anchor/Doubleday,1981.

[6]Kim,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Z].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1.

[7]Lewis,T.,& Jungman,R. (Eds.). On being foreign:Culture shock in short fiction[Z]. Yarmouth,ME:Intercultural Press. 1986.

[8]Lysgaard,S.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1995,(7):45-51.

[9]Mezirow,J. Education for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J]. New York:Center for Adult Educ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78.

[10]Mezirow,J. A critical theory oflearning and education[Z]..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81,(32):3-24.

[11]Mezirow,J.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learning[J].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1.

[12]Oberg,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7-182.

[13]uben,B.D.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effectiveness[Z]. In L. A. Samovar & R. E. Porter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CA:Wadsworth,1988.

文化适应理论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电影翻译;“三维”转换;适应;选择

随着大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观影需求的增加,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迷对于影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但要求丰富动人的故事情节,还要求劲爆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进口电影要契合大众的期待视野,高水平的电影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学界历来处于重视文学翻译而忽略电影翻译的研究氛围中,对于电影翻译的研究涉足较少,并且现有的电影翻译研究多停留在从语言和文化层面探讨个别字句或者片名的翻译技巧,电影翻译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翻译研究突破了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阈限,开始尝试用自然生态科学中的“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视角来探讨翻译活动,构建生态翻译学。本文拟引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核心概念,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电影翻译活动,以期能丰富和拓展电影翻译研究内涵,并在召唤学界对于电影翻译研究的关注方面尽到绵薄之力。

一、生态翻译学简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翻译学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胡庚申,2008:11)生态翻译学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适应/选择”学说引入译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理论建构的哲学理据,通过研究“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核心概念,将译者置于翻译生态环境①中,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②。(胡庚申,2009:6)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原则解释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multi-dimensional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将翻译方法阐述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并将“整合适应选择度”③的高低作为评判翻译质量好坏的标准。

二、“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实现语言文化转换目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交际意图。在翻译实践中,语言、文化、交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后结构主义重视语用功能和宏观语境,重视译者的主导行为,从交际论、多元论、文化论等视角开展译学研究,这与生态翻译理论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和通融。生态翻译学力图打破“文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维定式,强调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选择。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适应,继而依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129)生态翻译学强调“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表达,交际维关注的是翻译的交际意图。翻译要保存原文本在译语中的生态平衡,一方面需要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性适应,另一方面又需要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方面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

三、电影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对其同样适用。因为电影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内在结构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其交际功能不容忽视。在处理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影片解码转换时,译者应该综合考虑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特别是后两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译者首先要适应整个源语文化生态系统和译语文化生态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同时译者还应适应影片背后的交际意义,为了有效传达影片的交际效果而选择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作出相应的取舍决定。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电影翻译的译者在处理两种语际间的转换时,应对两种不同的语言生态环境作出适应后再在翻译中作出选择。以电影翻译中英语代词的翻译为例,在电影《魂断蓝桥》中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原文:

Roy:Well,Im the friend you were looking for.Who was he,I insist upon knowing,who was he?

Myra:Oh,it was a girl.No one in particular.

英语中的“he”和“it”翻译成汉语时,可能会由于“他”和“它”读音一样产生混淆。故译者将“it was a girl”译成了“是个姑娘”,而没有翻译“it”。这种处理显然是译者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涵盖了社会生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译者必须对原文的文化维有充分的适应,并且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过程是跨越文化差异的过程,在译文中体现合理的选择转换。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终生的爱人珍妮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后,终于回到了家乡和阿甘相聚。但幸福的日子很短暂,二人结婚后不久珍妮就因病去世了。影片用了一段阿甘的画外音来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

原文:“I never really knew why she came back,But I didnt care,it was like olden times.W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

译文:“我从来没明白她为什么回来,但我不在乎。像是又回到了过去,我们又形影不离了。”

豌豆和胡萝卜这两种食材除了拥有营养高的共同点外,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了。如果直译为“我们又像豌豆和胡萝卜了”,作为译语观众的中国观众很难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事实上,这两者的搭配与美国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豌豆和胡萝卜丁,一个圆的,一个方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美国人通常用它们作为主食的点缀,而且一般同时使用这两种食材,所以两者在一起可引申为“形影不离”。译者只有在对译语的饮食文化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做出符合文化内涵的合理选择,较好地完成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电影译文是用于译语观众体会电影情节、把握电影思想的功能性文本,对电影的翻译应遵循交际法则,用符合译语文本规范的形式传达译语读者需要的信息。译者在翻译影片时,一方面要考虑源语影片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译者应该考虑到潜在观众的接受能力,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心理需求、知识背景等,注重译语观众的可接受性。下面这个选自电影《魂断蓝桥》的片段就是一个成功译例。译者充分考虑了原文本的交际维,跨越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准确在译语中再现了原文本的交际效果。

原文:Man:Blimey! Ermans ruddy marksman,aint he?

Second man:Erman?

Third man:Yes,“Erman”,the German!

译文:男甲:哎,“特国”人打得可准了,是吗?

男乙:“特国”人?

男丙:是的,“特国“就是“德国”!

虽然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但毕竟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内在生态结构的改写,而非脱离原文本内在客观规律的纯创作,因此译者的角色还是“带着镣铐的舞者”。这个观点也可归结于生态翻译学的一个论点: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译者对译文的选择中有其对原文为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适应。前段时间上映的美国影片《黑衣人3》中文版中不仅“伤不起”“ 坑爹”“ 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和“地沟油”“ 穿越剧”等社会热点词频频出现,甚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中国古诗词也从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口中蹦出。虽然影片发行方考虑到国内观众很难理解美式幽默而在翻译上取舍再加工的初衷可贵,但为了让国人一笑,译者逾越原文及其文化内在生态规律所做的选择尝试还是应慎之又慎。

四、结 语

电影翻译文本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的适应来进行检验。电影翻译者应力求真正做到“多维”适应和“三维”选择转换,尽可能地生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电影译文,以准确传达电影的语言文化内涵,契合译语电影观众的“期待视野”,达到电影的交际目的。生态翻译学对电影翻译研究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其理论观点为电影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学界重视。

注释:

①翻译生态环境指:“源语、原文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②在过去几年中,胡庚申教授对“翻译”的定义有所发展。在2004年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见第39页。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中,胡庚申教授将“翻译”的定义具体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见第6页。

③“整合适应选择度”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的程度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144页。

[参考文献]

[1]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04).

[2]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适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1(0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02).

[6]李芳.论英文电影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