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

最新师德论文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导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一,“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1956.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三代领导人;师德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147-0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中多层次、多领域的变化对师德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道德缺失”现象,师德师风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师德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积极应对当前现代化建设特殊的转型期现实社会对师德建设的各种挑战,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志存高远, 政治立场坚定

志存高远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 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要思想过硬、爱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列宁所说: “在任何学校, 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 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1〕在1939年延安模范青年表彰大会上谈到道德问题时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这样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这样的道德,才算是真正的政治道德。”在《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的文章中,他还强调,“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的要求的反映,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这就是我们的善恶论”。后来,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专门就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讲述了一段意义深刻的话: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也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4〕。并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 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 并且从中小学抓起, 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 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对此,同志着重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5〕在谈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队伍素质时, 同志再次要求“对其中那些学业上、思想政治上都不合格的人, 必须果断地调整出去”〔6〕。这些经典论述充分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思想政治要求的严肃性和坚决性。除此之外,政治坚定、思想过硬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首要和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对教师职业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任的教师, 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和祖国的爱、没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 就不可能培养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同志早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中就要求“所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和道德修养”。后来,他在会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再次要求“首先要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新时期,同志在全国先进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高尚的师德, 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敬业爱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敬业爱生是师德的思想基础和教师的宝贵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才能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对教师工作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做到在教育工作这个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邓小平曾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7〕并且,“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8〕。这种“同志式关系”,就强调了师生间的平等,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同志深刻指出:“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也明确提出:“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为人师表, 教书与育人并重

为人师表,教书与育人并重是教师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更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所论述最为广泛的师德要求之一。同志在参加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指出:教书教得好, 育人育得好, 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善于育人, 要通过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做事,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进一步指出:“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 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辛勤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为人师表, 要以自己的风范、品德、才学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同志还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他要求教师“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当然, 教师在为学生作表率的同时, 也要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广大教师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从思想观念、道德风貌、精神境界、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师德修养, 塑造教师形象。同志要求教师“ 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 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对此,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更鲜明地提出:“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四、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列宁曾指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为此,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工作,既要振奋他们的精神,也要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全面修养,从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9〕邓小平也曾指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10〕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更要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不断的学习、“充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同志在1996年教师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 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同时,大力加强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开拓创新精神, 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推进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11〕教师的创新精神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广博的社会经验和扎实的生活实践。因此, “教师要胜任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 必须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同志指出:“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总理在2009年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严谨笃学, 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教师是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这就需要具有严谨笃学的优良品质。曾指出:“如果认为教人者不需要再受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只是要改造别人,改造地主、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那就错误了。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我说所有的人,我们这些人也在内。”〔12〕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也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广大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这些话语虽然质朴,却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师德建设的核心。可以说,“勤勤恳恳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既体现了教师应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又充分地表达了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强调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准确地把握了教师严谨笃学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同志提出“希望大家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教师的学术精神、治学态度来说,同志“希望大家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他还指出,“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要求“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这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 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前不久,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着重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不把这一学说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师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为我们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我们不仅要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下所阐述的这些理论本身,更要充分利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师德问题的相关理论,不断进行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思想动力。

〔参考文献〕

〔1〕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2.

〔2〕〔3〕〔12〕建国以来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0,340,382.

〔4〕〔7〕〔8〕〔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5,54,109,55.

〔5〕〔6〕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338.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西藏高校 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真正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在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一至大三学员中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在德育工作者中各发放10份调查问卷。根据spss19.0软件统计并认真分析、梳理,写出这份调查报告。

一、学校德育工作概况

学校领导对德育高度重视、非常关心,校领导带头抓德育教育,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以习惯养成为重点,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为依托,以“自主与习惯教育”为特色,践行“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情和区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使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深入揭批达赖。学校为师生员工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通过对西藏高校德育途径、德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调查,了解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现状,探究高校德育仍存在一定问题的原因,为探索西藏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调查提纲:主要涉及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师生关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等4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共50个问题。

(一)德育内容调查

1.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2.最受重视的教育、最不受重视的教育;

3.最需要加强的教育;

4.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5.在西藏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6.影响我区高校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7.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查

1.最高效德育途径;

2.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

(三)师生关系调查

1.对学生了解程度;

2.对学生关心程度;

3.师生关系。

(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包括对学校德育最满意的工作,最不满意的工作。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与建议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各项数据汇总如下(取整数):

(一)德育内容情况

1.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对其认可度是学校德育工作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问卷反映有接近 30%的老师认为学校对德育重视力度不够,有42%的学生想重视、但没有时间去做。这说明学校的德育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至少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换而言之,就是“德育为先”还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最受重视的教育

爱国主义80%,民主法制?62%,集体主义54%,安全54%,道德52%,卫生44%,劳动42%,礼仪42%,环境保护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0%,心理健康38%。

3.最需要加强的教育

有6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法制教育、64%的认为是行为规范、60%的认为是自我保护意识、56%的认为是文明公约。说明我区高校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自身行为规范教育、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还需不断加强。

4.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是处事公平合理,爱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理解和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博学多才,尊重家长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应客观公正、公平合理,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谈心交心,理解和尊重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随便发怒,做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

5.在西藏高校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西藏高校学生认为,在西藏最应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占48%”,这和西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形势密不可分,的确应加大这门课的教学力度。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认同度则比较低,分别是16%、10%,这说明西藏高校学生对这两门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思想还不够重视,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

6.影响西藏高校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是

学生自己66%,多元文化48%,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46%,互联网32%。

7.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育人意识淡薄,18%的认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18%的认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20%的认为授课能力不强。这说明我区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爱岗敬业和自身表率作用教育,授课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途径和方法情况

1.德育教育效果最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最高效的途径(占68%、50%、50%);而班会队会和有趣课外活动等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活动所占比例还不到50%(各占40%),说明学生的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有趣的德育活动是增强德育效果的主要方法。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是文艺联欢和体育竞赛(占32%、26%);而军训和公益劳动所占比例则较低(均为16%),这说明学生的吃苦耐劳本领有待提高,还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情况

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有8%的教师认为与学生的关系说不清,有6%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说不上了解,有2%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从不关心,还有2%的师生关系不融洽,而且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远没有关心身心健康的多(32%;59%)。这样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的师生关系已经到了非加强不可的地步,我们总不能等到出了事情之后再“亡羊补牢”吧!见表7

2.教师应给予学生关心最多的是

代表师生良好关系的“经常关心”、“很融洽”的低比率(21%、22%)也在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改善师生关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见表7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对学生“团结友爱”、“课余生活”的漠视(11%、8%)令人担心。

(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由以上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广大学生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品德课的满意率还是比较高的(满意率各占28%和22%),而最不满意的是校园环境和校风建设(各占36%和26%),同时对德育的实效性提出置疑(17%)。由此而论,整治校园环境,革除歪风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相关的德育工作到了非加强不可的地步了。

2.调查结论和建议

经过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上面几个方面的结论。这就是西藏高校学生眼中的学校德育,也应该就是西藏高校的德育现状。如果作以归纳总结,我们认为,影响我区高校当前德育工作实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1)“德育为先”受专业和考公务员影响较大。德育为首与学习专业与考公务员本应相辅相成,是不能也不应存在什么冲突的。难在出现了人为的教育与教学的分离。教学“考”的指挥棒把课程抓的死死的:考什么,什么途径最畅通;什么时候考,什么时候最重视。因为应考,学科渗透途径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更没有相应评价体系。这时候,德育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应考公务员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我们建议: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校园环境、文明校园建设等德育内容,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注重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努力建设具有综合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这种体系以研究活动为主线,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实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它,使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教育和工作体系。

(2)新时代呼唤新德育――在生命体验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调查中,大多数的老师认为学校没有把生活实践探究作为自己德育的主要方法。在自认为应该把传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方法中的学校老师究竟是怎样做的,不十分清楚。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德育工作如步履蹒跚的老人,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认为:以单纯的说教和少数活动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这种德育方法是低效的和违背教育规律的。遵循教育规律,以各学科为依托,以学校、社会、家庭为大课堂,开展“在生命体验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的新德育实践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最有效途径。

(3)对“教育是服务”、德育“以生为本”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既是德育对象,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其生命发展应该得到应有重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仅把学生作为德育对象看,而不把其作为德育活动主体。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创新能力的蜕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当的德育工作造成的。

我们觉得: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学生,不在于教师,也不在于环境。学校教师所做的只有把学生真正看作“人”――具有各种潜能的人来看待,并想方设法激发其自身求发展的愿望,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魅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还德育以“生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实践活动,我们的德育才是服务的和以人为本的。

(4)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特别是和我们抢占文化阵地、争夺青少年是严重影响西藏高校德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在西藏高校的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反分裂斗争不动摇,加大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教育力度,深入揭批达赖,认清达赖的反动本质和险恶用心。

(5)多元文化和互联网的负效应也是影响西藏高校德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多元文化和互联网负效应的影响,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去占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真正做到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坚定。

3.德育创新――德育工作永远的主题。

调查发现:西藏高校的德育工作途径还较单一,方法还较为简单陈旧,缺少新的理念、新的突破……我们随后该做的就只有改变和创新。创新德育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坚持“以生为本”;创新德育内容,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深入揭批达赖,才能适应西藏反分裂斗争形势的需要;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创新德育载体,坚持渗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聚合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现实化与虚拟化相结合;创新德育体制,建立由学校领导主抓,学校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构建新的德育体系!

新德育教育体系要求体现学生新素质,构建我区高校新的德育体系应立足西藏、面对社会,着眼于学生实际;应适应时代要求,又立足于德育工作的现状。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从德育工作的空间上全面拓展新途径,探索出更新更有效的德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1),1.

[2]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1),10.

[3]六个“为什么”[M]学习出版社,2009,(1)5.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师德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认清新形势下高校师德的现状,分析高校师德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师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阐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世纪新阶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教师师德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大学是文化的标志,是集合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韧之初,就与社会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作为戊戌维新的产物,最早兴办的京师大学堂,以及稍后开办的铁路、矿务、海军等专门学堂,就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者。“五四”时期,科学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先后传人中国,其主要渠道是高等院校。其次,高校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说,我们的任务在于保存和阐述文化,我们要将伟大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最后,高校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实践、精神风貌,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尤其是高校为社会输送的各类人才,就像一颗颗传播先进道德思想的种子,植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不断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所说,大学不应满足于培养伟大的人物,尽管大学里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概言之,“爱岗敬业”正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2 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德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许多师德失范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教师应有的师范和带动作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德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此,有的教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有的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教学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有的教师对科学研究急功近利,不愿意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浮躁,根基不牢。

②部分教师存在单纯的专业教学思想,育人意识淡薄。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但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认为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

③部分教师表率作用缺乏,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自身素质离一个大学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有的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举止粗俗;有的接受学生或家长心意,考试任意送感情分;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做了很不好导向。

造成师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经济大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和空间,也唤醒了国人沉睡以久的经济意识,改变了国人固有的价值观念。高校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冲击尤为剧烈,影响更加深刻。高校教师思想敏锐,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的教师耐不住平淡,想方设法在课余时间通过种种方式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参与市场竞争,找回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重市场而轻课堂,出现身在讲台心在外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现在的高校已经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社会上各种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维。这无疑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一些高校的领导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面对成千上万扩招来的各种层次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已经很难顾及到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新形势下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师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③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对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时具体操作中很可能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现象,随之就会带来对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影响,这在客观上很容易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也是产生师德失范现象间接因素之一。

3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师师德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教职员工,使其学会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师德教育的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通过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坚定每位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理论成果成为教师师德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

3.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在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教育全体教师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日常细小的工作,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

3.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高校师德教育的重点。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广大教师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创造激情,产生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激情得以抒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改革创新,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破除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活力竞相进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3.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提供规范的道德基础。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丰富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理和美德的崇高的追求。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总是把个人的荣辱融入到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之中。前仆后继、舍生取义。这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察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要省察在品德上的得与失;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只有“仁者才能爱人”,才能教育人。荣辱观对于教育者来说,事关大体,不容许有丝毫闪失。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告诫他的学生说,“一定要把灵魂教育托付给那些拥有美德和真理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辜负这一伟大的称谓;面对每一个需要呵护与滋养的心灵,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大意。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5篇

德育 德育理念 本质内涵 形成路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重教向重学的时代变革。而任何德育变革都必须以德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先导和支撑,正如我国学者班华所说,“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德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存在,而且也包含了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学校德育要想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就必须善于从这种精神与价值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与重建。因此,探讨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明确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解读

1.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德育理念不仅源自于德育实践,是德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分析德育现实,借鉴先进的德育理论,在其睿智头脑中形成的超越“实然”德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识;同时德育理念又反哺德育实践,引领德育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控德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使德育实践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可见,德育理念具有较为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人类历史正在加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的超前性和未来性,德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日益表现出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趋向,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得到越来越突出的体现。

2.德育理念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德育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反映了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德育变革的现状及其思想动向,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点。同时,从德育理念的形成来看,必须明确理想德育应达到何种结果、理想德育的过程如何以及用什么术语表达德育理念,这表明德育理念从“萌芽”到“孕育”到“创生”再到“运用”都深深打上了德育实践工作者的“个人烙印”,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3.德育理念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德育经验虽然是现实的、鲜活的和宝贵的,但它往往又是个别的、零散的、表面的和肤浅的,很难概括反映德育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实践,固然需要德育经验,但它更需要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的指导。德育理念较之于德育经验更能阐明德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德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抽象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深刻的德育思想、明确的德育信念和丰富的德育见识,而这也正是德育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4.德育理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无论是教师个体的德育理念还是群体的德育理念,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教师的德育实践,体验、累积和生成教师的德育经验,并会因这一过程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获得而更加坚信德育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转化为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坚定信念。这时的德育理念就具有了稳定性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德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是不断更新的,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德育理念也必须适时转变和更新,表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探析

1.重视对自身德育经验的反思与升华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德育经验是指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关于德育的有效知识、实践智慧与情感体验。德育经验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德育实践经历,教师只有在亲身经历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德育经验;另一方面,德育经验也离不开教师德育思维活动的高度参与,因为德育经历不等于德育经验,只有在对自身所经历的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对照、归纳与演绎等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富有价值的德育经验才能最终形成。不仅如此,德育经验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体依附性,是高度情境化、个体化和综合化的东西,是在德育实践中通过教师自身亲历亲思所形成的,因而表现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特征。除此之外,德育经验还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教师的总结和反思,以能够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从而实现德育经验的丰富和升华。德育经验既是对当前德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思维结晶,也是对人类已有德育经验的历史延续与积淀传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师形成德育理念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根基。德育实践证明,教师要想形成科学先进的德育理念,必须重视立足于生动鲜活的德育实践,坚持“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德育实践,为了德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对自己哪怕是点滴的德育经验也不要轻易错过、贬低抑或放弃,而要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思维升华。要善于从德育经验中了解德育现实和贴近德育现实,从德育经验中总结德育历史和承传德育传统,从而使德育理念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德育实践和丰厚的德育历史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生成基础。

2.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德育实践从根本上离不开德育理论的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德育理论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要通过理解、感悟、消化与认同,并创造性地把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有意识主动学习德育理论阶段。该阶段主要涉及德育理论学习的需要、动机和态度,也就是教师创造性转化德育理论的自主意愿问题。倘若教师对德育理论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得以唤醒,教师对德育理论学习的认知、热情以及行为等将会变得积极、主动与自觉,这也就使得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有了重要基础。其二是德育理论的内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要把德育理论内化于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德育理念。这种德育理论的内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通过深刻反思把握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明确德育理论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范围,吃透德育理论的精神品质,进而把德育理论完全融入自身认知结构之中。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创造性转化既是—个认同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提升的过程。通过德育理论与德育理念的有意义对接与整合,教师在德育理论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判断,德育理念体系也便得以更新与建构。其三是德育理论的信念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把初步形成的德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并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和生存智慧。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德育理念才会真正成为一种巨大的德育力量,不仅有助于激活教师的德育智慧和德育责任感,而且也能促使教师的德育行为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习惯到反省转化。即使教师在遇到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这种内在的德育理念也能坚定不移,成为克服德育实践困难和德育变革阻力的强大动力。

3.注重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

德育理念的形成,从表层来看离不开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而从深层来看则源于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只有“在德育研究中,通过德育研究和为了德育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理念才能不断得以生成。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主要是指德育行动研究、德育叙事研究以及德育案例研究等。所谓德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为提高对所从事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德育实践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批判性反思研究。德育行动研究既能使教师清楚“是什么”,也能使教师懂得“如何做”和”为何做”。对此,美国学者波普尔就指出:“科学研究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和方法,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证伪’,从而逐步接近客观真实的过程,我们无法通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和理性的批判,猜想反驳才是获取知识、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德育研究并不单单是为德育实践提供规则与指令,而是旨在提供对改进德育实践卓有成效的探究性知识和方法。这种研究一方面能促进德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能推动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理念的形成。所谓德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所开展的一种德育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德育实践的描述与分析,挖掘内隐于德育实践背后的德育理论、德育思想以及德育信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德育的本质规律及意义价值,并最终形成教师正确的德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由经验式、无意识的朦胧教育信念向以知识、系统为基础的教育信念不断演进,以至有意识地构建清晰的、理想的教育理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予以更新,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德育案例研究,主要是指围绕一定德育目的,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情境进行典型化处理,写成“案例过程”的文本材料,然后围绕“案例过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德育研究。德育案例研究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或体验将教师带入具体案例情境中,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反省状态,准确把握利弊得失及未来方向,在通过教师德育洞察力与德育领悟力的同时,也为德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4.重视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

德育改革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是教师德育实践及德育行为的改变与改进,而且也是教师德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德育理念的形成,需要面向教师进行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为此,一方面要善于用科学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德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新的德育理论思想;另一方面,要推动广大教师及时转变落后过时的德育思想观念,形成适应时展和面向未来的崭新的德育理念。只有将科学的德育理论与先进的德育思想转变为教师的德育理念和行动动力,才能树立起扎根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德育实践的德育理念系统,才能转变为推动德育实践和德育工作变革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在学习和研究现代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流派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德育思想观念大厦,逐步形成自身的牢固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信念,这不仅是由“教书匠型”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德育理念建设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归。

5.营造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德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更新和发展。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主体教育的实施,对培养“有道德的人”德育核心问题的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措施的落实,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再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与宣传,这些都会给教师德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当然,由于学校自身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所营造的教师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学校可能对一些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具有强烈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能根据基础教育以及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要求,并注意进行制度设计和对教师的精神及物质激励,从而使教师经常感受到更新自身德育理念的来自学校的压力及强大舆论氛围。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校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教育改革与德育变革的意识与行动,教师也就感受不到相应的压力与舆论氛围,也就难以进行德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因此,学校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往往会成为教师德育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

————————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邓灿辉.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确立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姚利民.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1(6).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特征;高校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既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不同于古代的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它具备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独特的行业性特征

教师道德是教师处理和调节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它与教育活动紧密相连,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不同,其行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道德意识处于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层次。道德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对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理想等,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的观念层次,也是道德结构的最深层次,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础。在道德意识水准上,教师道德较之其他行业有更高的要求,这是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这种职业本身就决定着教师应当具备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普遍道德的更高水准层次。

第二,教师的道德行为必定是社会的楷模。教师道德行为与其他行业行为相比,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书+育人”,其榜样行为也就成了最好的教育手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对教师行为示范性的最好表达。

第三,与其他各类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历史继承性。这是由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决定的,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教育传统,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并积累了很多教师道德的相关理论和公认的行为规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率先倡导并世代相传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等思想和行为准则,至今仍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完整、统一、具有真正道德意义的规范体系。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都不像今天这样,形成了一个内容独特、完整、关系明确的规范体系。

第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完整、目标明确。无论是在心理构成上,还是在道德指向的职业领域内,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内容构成。其心理构成主要有: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所拥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职业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来看,教师道德主要体现在五个职业领域的相应目标构成上,即师生关系目标、职业标准目标、人格素质目标、学术素质目标、个人与他人关系目标。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在上述五个职业指向领域内提高教师的认识,使其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升华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职业道德具有发展性,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道德要求必将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准;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以及各类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也必将产生新的两难的道德选择,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着强烈冲击。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根据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当放眼全球,不断吸收先进的道德观念,建立新的道德规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正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社会主义特征

我国是社会主义东方大国,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或历史上任何私有制条件下的意识形态。与私有制条件下的职业道德相比,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私有制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都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作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部分或其一个层次,它调节着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和方向,使之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相一致。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只是结合本职活动的特点,使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隶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不能偏离共产主义道德体系。

第二,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教师行为的方向,使教师利益、高校利益和社会利益根本一致。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私有制下的职业道德,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但其始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之下,公有制仍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和核心。教师个人利益和高校利益之间、高校利益与高校利益之间、高校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虽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这些矛盾都不是对抗性的,是可以调和的,道德作为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手段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行为调节方向必然是以谋求全社会根本利益为基础,实现教师利益、高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

第三,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坚持用先进理论进行外部灌输。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以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今天,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既不能简单地沿袭或移用旧的职业道德,更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要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先进理论从外部灌输。如果不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即便是高校教师,也很难超越教师个人或教师集体的狭隘眼界。

四、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层次性特征

高校承担着不同于中小学校的特殊教育使命,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大教育家康有为很早就在他的《大同书》里对各级教师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他说:幼儿教师应“师德慈祥,身体健康,资禀敏慧”;小学教师应“静细慈祥,婴儿而有耐心、有恒心、有弄心”;中学教师“学行并高,经验甚深,唯才德是视,行谊方正,德行仁明,文字广博,思悟通妙,而又侮人不倦,慈幼有恒”;而大学教师应当“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最好由“学有特长、术有专攻”、“学贯中西、体用兼备”的“通才”来担任。这一论述虽不尽完备,却也清晰地表达了对高校教师特殊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要求。

第一,特殊的历史使命对高校教师提出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更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高校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责任和义务。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例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质。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质。具备创新精神,高校教师才能担负使命。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创新精神首先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勤搞科研,还要带领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要精于所教授的知识,还要跟踪专业的学术前沿,抢占专业制高点,推动学术进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创”,这样才能为科技进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5,45.

[2] 李晓星.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及其内涵[J].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13):39.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7-01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中职学校的老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分析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德育课堂教学,老师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但要让学生乐于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为以后走上社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准备。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基于教学观念的更新,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施教。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大多是由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养成欠缺的学生组成。他们往往存在冲动性比较大、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学习动力等方面的情况,造成教育的不对称和不协调。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成人还要成材,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中职学校的老师每天面对这些不够上进的学生也感觉希望渺茫,尤其是德育课上的更没劲。学生在家里已经听够了家长的“政治课”,面对老师的说教感觉是“老生常谈”。不由自主就会产生腻烦情绪,感觉老师比妈妈还“唠叨”,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统一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没有效果,德育教育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中职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层次,不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要逐步渗透,而不能板起面孔来说教。中职生的素质是有些差,但是差的可能只是成绩,其他方面的能力应该不差,甚至比普高生的能力还要强,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中职生是可以改造过来的。老师不但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还要摘掉“有色眼镜”,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德育教育才能落实到位。另外,老师应该致力于教学研究,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品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

1.重视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对德育课不够重视,所以在德育课上的表现就不尽人意。德育课老师面对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提不起讲课的兴趣,只是对着课本圈点勾画知识点,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德育课上的就没有价值。老师不妨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在开课之初先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课不必上来就看课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来讨论,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辩论,只要有理有据,完全可以陈述质疑。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双方的矛盾点,找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支撑点,最后殊路同归,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导语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而设置,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学习中就是成功的导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中职生本来就好动,课堂教学也应该投其所好,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那只能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感。课堂问题是串起课堂所有知识点的主线,只有把问题设计好,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紧凑,也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环环相扣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课堂内容。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就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果。当然,这个过程要有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不能是“散放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形式更自由,学生更喜欢;而且结论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得出的,学生更有成就感。德育课本来就应该发散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在交流探讨中,学生更可以接受孰对孰错,更能够认识到自身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中职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过关,德育教育更重要。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进入社会,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方可胜任岗位工作。

3.加强实训,增强效果

德育教育不能只是学习课本理论知识,还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从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找到学习的素材。老师可以提供合适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让学生来做“法官”,看看该怎么处理所给的案例。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判断出正误。这样,学生对德育的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还可以从自己的道德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德育实践学习。

这个环节里,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事件发生的过程,甚至是“跟踪报道”,以印证自己的判断。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明确的判断。通过德育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研究实际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德育实训基地,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三、创新考核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德育课的考核方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能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用“一张试卷”定乾坤。德育课的考核应该更科学,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可以实现多元评价。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深刻剖析自己;通过同学互评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老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表现和考核结果给出全面的评价,这正是德育课的目标。这种多元评价在学生那儿也会更受欢迎,教学效果就是高效的。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应该根据德育课的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进行,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以增强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中职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加入创新教育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延苹.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11期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师德建设,机遇,措施

 

师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1]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人格是照亮着青少年心灵的阳光。人类的知识文化由教师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教师的劳动发扬光大,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创造。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优良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媒体的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快,影响范围广,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新方式。毫无疑问,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校园,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穿过学校的“围墙”,成为一把双刃剑,给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网络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1.1 网络使教师道德更容易展现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交往模式,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赋予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论文参考。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共享资源,显示本来的自我,因此网络使教师的道德更容易展现。网络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在加快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速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拓宽了教师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使广大教师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1.2 网络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网络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特点,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一是可以借助网络优势,挖掘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不受制度、体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当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2]

2. 网络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内修其身,先正其心”教师形象,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延伸至今天的“崇德厚教、为人师表”为基本内涵的师德规范,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树立“崇德厚教、为人师表”的崇高理想信念。论文参考。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和所有个体一样,通过网络自由地与他人交往,网络文化结构的多层性和价值导向的多元化,对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网络功能区域配置的失衡、网上不健康信息的泛滥,容易误导教师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基本上是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和传播信息。这就使得有用的和无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等等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在多种观念相互撞击、多种思想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造成了有些教师价值目标的模糊。[3]

3. 网络环境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网络作为一种对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的媒体,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思路与新的手段,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给师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师德建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势,把握网络环境影响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势必会大大提高师德建设的时效性。

3.1 构建学校网上师德教育体系

在教师大量融人“网络社会”的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网上师德文化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开辟成师德建设的新阵地。

一是可以建立网上师德教育资料库。围绕师德建设的主题,收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方便教师阅读、查找、下载。可以链接一些著名教育网站或德育网站,通过链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可以在网上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才华横溢、为人师表的中青年学者等先进事迹在网上;三是可以在网上建立教师集体博客空间,每位教师在建立个人博客、发表个人教育理念的同时,可以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师上网的自律功能

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达成共识。认识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教师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师德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上网成瘾症的发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络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4]

3.3 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

学校应该利用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优化和净化网络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网络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网络环境。首先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构筑网络“防火墙”。论文参考。其次,加强法律控制,对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学校自身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制订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是一项新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得以实现。同时,要从制度上、校规校纪等多方面保证教师道德的真正养成。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才能把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122

[2] 乔安娟.论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J]. 农业网络信息.2007(6):92-93

[3]石潇纯,徐建军.大学德育环境的网络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74一76

[4]关天冲,汪莹.网络媒体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34-135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93-01

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l世纪的教育战略选择。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如何实现这一战略选择,能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好《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给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书本理论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思想品德是一门很注重人文素养的学科,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从书本回归实际成为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以后更好地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人的思想品德由思品能力,思品形式和恩品内容三个方面组成,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思品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品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品德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了思品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品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多才多能。思品能力包括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做到:在"明理"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导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能说会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懂道理又能实干的新型人才。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照本宣科地以讲为主,不论你讲得多么生动,多么形象,时间一长,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些都是应试教学时代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与素质教育和时展不相适应。因此我认为: 要不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法,以此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始终充满新鲜感和期待,这是保持《思想品德》课长盛不衰生命力的法宝之一。如:教师讲解,这是传统的方法,我们应该承认这种方法依然也是重要的,在讲解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生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好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出示案例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并且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观点辩论,也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法。通过辩论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小组讨论,这是思想品德课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讨论中给予学生讨论的问题,然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管理,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自己表演把情景创设出来,然后让其他同学更直观的感知情景,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把握教学内容,同时表演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例如知识竞赛、课堂撰写小论文、进行漫画赏析等。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创设情境,激趣与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入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还可以创编相应的故事、诗歌、小品剧等组织学生去读、去表演,通过学生亲临其境的投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道德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自学课文,探求新知,获得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其间师生双方可以平等、和谐、自由地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而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进行自主活动是自主学习理论要求的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权利。

1.让学生自学课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字面含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材的意识,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新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编排的:低年级教材以图文为主,形象生动;中高年级以故事或典型事例、数据或资料为主要形式,配有相应的插图,行文通俗有趣,所以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且有能力读懂课文。教师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去理解、去感悟,从而获得道德认识。

自读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探究”、“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而把握课文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求得真谛,在亲临其境中悟出哲理,让他们在读、想中开拓思维,教育自我。

2.问题让学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有疑”。李政道也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切有成就者共同的显著特征。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追根溯源的愿望。质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字比解疑更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和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敢疑、善疑、会疑的精神,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样化、新颖独特、有价值而不应该惟书惟师是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自主讨论,感悟道理,深化道德认识,强化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的开端,那么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深化的过程。讨论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对思想、行为是非分辨的能力,加深对课文道德观点的理解。在讨论中尽可能地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较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做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防止出现偏激。要培养学生以科学求实的精神,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体事实,认真分析讨论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和自己的思想来摆事实、讲道理,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达到“真正的教育”。

1.讨论内容可以是结合课文讨论得出的教育观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不能释疑的问题。

2.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意见观点相左引起争议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防止学生走入误区。

3.教师要对讨论的场面、得出的观点给予适时的、真诚的赞赏。因为赞美能激发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营造美好的心境。思品课中教师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同样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

4.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蹲下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向学生传递信任、尊重、鼓励、亲近的信息,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在总结时教师还要以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情感,语言要富有激情,简洁形象,以情动情,避免空洞说教。正如思品教学原则所说的:教师要以自身的真情实感,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行为实践,深化道德情感

思品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因此,思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教师要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尤其让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做到有始有终。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理论指导实践,是提高幼师师德的根本保证

幼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仅以提高其认识,端正其态度,提高其道德水准,并不是根本的出路。首先要指出的是,师德建设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教师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需要的,但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即人的社会性却是最根本的。幼儿教师要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就需要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指导我们事业前进的邓小平理论和在其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是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同志还特别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这些正是幼师们的光荣职责。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传统的学前教育是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片面强调有文化这一方面。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需要青年一代不仅有文化,还应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保持高昂的改革建设热情,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的健全人格。一句话,坚持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构建幼师师德建设实践方案的出发点。据此,我们应分析幼师所处的社会存在状况,找出影响幼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把师德建设推向深入。

二、提升幼师地位,尊重幼师职业是提高幼师师德的重要环节

要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使幼师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是对广大幼师劳动贡献的充分肯定。但在“用世界上最少的钱办最大的教育”的国情制约下,幼师职业远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敬”的状态。师范院校幼师专业难以招到高质量的生源,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改行或弃教从商,就是证明。在理论上,幼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师的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而在实际生活中幼师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和尊敬,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幼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幼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切实落实《教师法》,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幼师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外争权利,内争义务,做到双管齐下。所谓“外争权利”,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幼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落实幼师的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是幼师的主管部门,必须全心全意为幼师服务,为幼师讲话,努力追求和维护幼师的正当利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提高幼师地位和待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为幼师办实事、办好事,使幼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幼师职(院)校,又从根本上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素质。同时,使在职的广大幼师解除后顾之忧,能安心搞教育。所谓“内抓义务”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教师法》提出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的落实检察工作。从战略的角度,抓好幼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从严治教,依法治教。一是要有提高幼师履行师德的自觉性。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氛围。三是大力表彰幼教中为人师表的好人好事,树幼师形象,开时代新风。四是在评选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中要把师德放在重要地位。考察提高干部,教师职务晋升也要把德行放在首位,防止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德的倾向。五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幼师的行为。对不履行教师义务,违背师德的教师要给以严肃教育,触犯教师法规,要绳之以法。总之,在教育系统内部,一定要形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三、深化教育改革是幼师师德建设的落脚点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平滑坡,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奖惩制度,缺乏对幼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幼师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上。

1.切实抓好幼儿园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

园长是幼儿园的法人代表,是幼儿园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园长的素质,特别是园长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一所幼儿园的兴衰成败。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园长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能办出一所好的幼儿园,因此,重点培养选拔好园长,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

2.改变人事制度

废除幼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制度,使幼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人材的补充,疏通将不适合幼师职业,特别是缺乏幼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从人员素质上保证幼师队伍的质量,警戒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幼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3.改革现行分配制度

把幼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钩,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结构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奖励工资向德才兼备、工作突出的幼师倾斜。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幼儿园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工作量分配困难和由此造成的幼师心态失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既然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特别是舆论的力量,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是幼师师德建设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积极舆论氛围,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幼师对教育事业和幼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深入广泛宣传幼师师德规范,使广大幼师对幼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融合幼师师德内容的幼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惩罚,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幼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理论;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3篇

>> 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浅谈新时期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探析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浅论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 浅谈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新时期青年教师师德的培养初探 试论新时期中学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新时期医学院校“80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 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微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浏览日期:2007-9-9.

[2]金芳英,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85-88.

[3]:《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参见http:///ldhd/2007-09/09/content_743759.htm,浏览日期:2007-9-9.

[4]王.智慧型教师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8.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22-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依托提出的这些新的要求,既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确立了指导思想,又为高校师德建设明确了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培养和实现它的价值观,就是要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虽然不同时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还是表现在: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上面。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国家积极培育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它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是我国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这场社会变革,使中国人民由贫苦走向了富裕安康的道路,并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各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变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价值观上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在一个多世纪发生了太多、太快、太剧烈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封建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急剧变革,经历了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三次大的社会政治革命。这种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急剧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价值观变革和演进德急剧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上出现种种价值裂变、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的素质这个重点。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地大力宣传教育、引领示范、实践养成相统一。与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只有有效坚持做到这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1.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规范不健全,个人利益追求、竞争压力、收入分配差距等等使得部分师生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心态浮躁,更有的甚至心理失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社会公德、社会诚信带来挑战。从思想文化领域看,一方面思想舆论的主流、核心价值追求是积极健康的;另一方面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我国的一些封建思想残余影响广泛。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2.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辅相成。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党的十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心,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努力把广大师生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宣传教育,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3.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教师精神上的“钙”,也是一个民族、社会的精神之柱。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教育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思想之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各类讲坛、学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出一批理论读物,推动科学理论进课堂、深入人心。

4.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们身边的社会实践中,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直接贡献。作为高校教师,在生活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首要任务。其次,要积极响应“三个倡导”。做主动倡导者、大力宣传者、积极推进者和决定践行者。最后,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5.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网络及新媒体正日益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使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汇聚更加集中,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碰撞更加激烈,对高校师德建设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我们要牢牢把握网络及新媒体这个“变量”,积极探索和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开展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建强阵地队伍,打造网络平台,打造优秀网上舆论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网络骨干队伍和网络名人群体,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网络素养,与时俱进地做好网络及新媒体条件下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人民日报,2013-12-23.

最新师德论文范文第15篇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31,China)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教师党性修养存在的不足,从党性修养的涵义着手,从理论学习、师德修养、严谨治学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以达到提高党员教师党性修养的目的谈谈个人看法。

Abstract: Aiming at the lack of college teachers' Party spirit training, the article, starting from meaning of party spirit training, briefly discussed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oretical study, ethics of teachers, rigorous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goal of teachers who ar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own opinion w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党性 修养

Key words: teachers in university;Party spirit;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65-02

1党性修养的涵义

修养是一个集合词。“修”是整治修正、提高的意思;“养”是培育、扶植的意思。所谓“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学识、技术等方面自觉进行的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素质。因此,修养从范围看具有广泛性。它不仅涉及政治、思想领域,而且涉及伦理道德,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场所。修养从时间看具有长期性。它不仅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一世,而且贯穿于世世代代人的磨炼、改造、陶冶的功夫。修养从结果看具有目的性。它不仅以阶级的不同而有区别,而且以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差异。由此可见,修养是一种广泛的长期的有目的的活动。

“修养”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概念,革命领袖在他们著作中使用,并在实际工作中、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率先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对共产党员的修养作出系统论述的,当首推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修养有很多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作为高校党员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师德师风修养、教育教学修养、以及实践创新修养。党性是政党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它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性。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及利益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伟大的导师列宁对党性的论述是:“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党性”要求在对任何事物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在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除开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以外,共产党没有它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不是什么普通的人,而是觉悟的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应该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的自觉的代表者”。因此,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阶级性的升华,是高度集中和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党性修养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可以理解为是用共产党员的党性修炼自我的过程。

2高校教师党性修养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高校党员教师队伍的主流思想与我国社会大环境相统一,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高教战线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多数都是共产党员。但是,部分党员教师本身发挥党员作用的意识不够强,他们中也存在着“各忙各的事”的现象。加上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教师发挥先进性作用方面要求不太高,在拓展党员教师发挥作用的载体上创新不够。个别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①重事务,轻理论。个别党员教师政治观念淡薄,不注重理论学习,党员意识淡化,认为政治是空的,理论学习是多余,党员的身份是软的;而职称是硬的,学术上是实的,把上课、撰写论文、搞课题、评职称作为追求的实实在在的目标。②重个人,轻集体。个别党员教师组织观念不强,不能摆正个人、学校、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谈到具体任务首先与收入挂钩,出现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消极倾向。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个性,只考虑自我的发展、注重自我的成就和作用,对集体和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个人应对集体和组织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采取推诿和回避的态度,丧失了作为党员应该具备的组织观念和党性原则。③重技能,轻教育。个别党员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在讲台上尽心尽力、毫无保留把专业技能传播给学生,就算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了,在“教书”的过程中缺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自觉性,因此,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闻不问,对学生世界观的改造漠不关心。④重利益,轻理想。个别党员拜金主义成为不言的信条。对个人有利益的事情争着干、没有利益的就听不到、看不见。将市场经济的利益至上、等价交换用到教书育人中[1],更有人把“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途”当成个人信条,忽视了党员教师的事业理想和社会责任。

3加强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一文中指出:党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客观存在。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就抓紧解决,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就会积重难返。针对高校党员教师在党性修养中的不足,本文拟从理论学习、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实践创新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3.1 重理论学习提高发展视野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是高校党员教师尽职尽责,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用马克思理论武装头脑,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历史观、群众观、实践观。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把党的理论和实践贯穿到教学科研和育人过程中。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警示人,用党的作风熏陶人。以人为本,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正在开辟出一条通往发展的新道路,这条道路是建立在创新积聚非对抗性力量,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和注重个人权利与责任平衡基础之上的[2]。作为执政党培养国家接班人的党员,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理论的宽广视野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指导。

3.2 师德修养彰显人格魅力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教师党员就要立足本职,亮出自己身上的 “闪光点”,为群众做好表率。在高校增强党性修养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规范是全体公民都必须做到或遵守的一般准则,党员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是普通公民,但又不同于普通公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总是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校,如果党员连基本的道德规范都做不到,那高校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没法体现了。因此,高校党员教师应该拥有超过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司马光认为:德和才都达到极点的人是圣人,德和才都没有的人是愚人,德高于才的人是君子,才高于德的人是小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以德立教,执教为生;育人为本,传承文明;为人师表,廉洁公正;爱岗敬业,以高尚的道德素养,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对己、对人、对事时,努力做到豁达大度、沉着、冷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增强团结奠定基础;在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合作性,包括与领导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自觉成为团结进取的典范,主动与合作对象做好沟通,勇于承担工作任务;凝聚和带动同事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学科研和学生的教育,使师生互利共赢;带领教师把自己的爱、知识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从而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3.3 严谨治学增强事业价值治学是高校党员教师的本职工作,严谨治学是党员教师的基础标志。很难设想,一位教学马虎、治学不严的教师能很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作用。当然,水平最高、教学效果最好的不一定是共产党员,但共产党员教师一定应是治学最为严谨,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高校党员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为:一是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特别是对从事高等教学工作的共产党员来说,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科学文化的营养,追踪所从事学科的前沿知识,永葆科学思维和理论青春。二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理念和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员教师应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潜心研究,积极探索,有所作为。三是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党员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从事的专业知识以外,政治理论、学校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必备基础知识。共产党员教师要比一般教师、共产党员教师兼职干部要比一般教师更多地做人的工作,更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日益改革着师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正在对教学、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式产生全面的影响,共产党员教师要带头掌握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科研和管理,与此同时,更广泛地了解一些新兴的边缘的科学常识,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文化底蕴。

4重社会实践 弘扬创新精神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又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实践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修炼是一个长期、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社会环境、学校制度、学生个性、教师本身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作为提高教学能力的载体,社会实践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及在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在实践中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由此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将课堂教材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实现原始创新。从而提高个人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挂职锻炼、校企校社合作的横向或纵向课题、实习基地等。教学实践能够完成从教学理论到教学能力的转化,是教学理论的拓展和体现,是创新实践的原动力[3]。作为提高教学能力主体的党员教师,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了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足专业潜心研究,积极探索新领域,才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力量,才能永葆科学思维和理论青春。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快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萍,黄永生.高校党员教师思想动态的分析与思考[J].阜阳师院学报:社科版,1999(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