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

最新农业发展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2009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6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万亩,粮食总产量12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266万亩,总产93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144万亩,总产14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12万亩),总产量65万吨。牲畜总头数363万头(只),其中:奶牛饲养量突破了100万头,奶牛的单产水平达到6吨左右,鲜奶产量达到423万吨,肉羊饲养量达到358万只,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肉类产量达到8.3万吨。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

依靠重点产业带动农牧业发展

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农牧业具有鲜明的城郊型特点,产业聚集水平很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农牧业的四大主导产业,即奶牛业、肉羊业、蔬菜业和马铃薯种植业。

奶牛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在我市农牧业的生产中比重较大,涉及11万农户、40多万人。近年来,奶牛养殖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目前,全市奶牛的养殖头数、人均占有鲜奶的产量、原奶的加工量等都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伊利、蒙牛两个龙头企业的主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奶业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给我市的奶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时每天倒奶上万吨,产业一夜之间走上了下坡路。当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农牧部门抽调近千人,实行“三盯”。即人盯人、人盯站、人盯车,牛奶在全程监督下运送到企业,保证了原奶的安全。我们还组织了三个工作组,深入到乡村,一方面做农民的工作,稳定农民的情绪,一方面加大对挤奶站的管理,坚决取缔了445个不合格挤奶站,并实行了“一村一企”的管理办法,企业在每个站里都派驻管理员,每个站都核发了收购许可证和运输车辆运输证,使生鲜乳的收购、运输和管理全程井然有序。“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加大了对乳制品的监管,严格了质量标准。为了生产出达到国家原奶收购标准的牛奶,农牧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和养殖户,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从饲草料的配置、饲喂数量,到环境卫生的治理、奶牛疫病的防控、挤奶站的设备更新等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农民严格执行市农牧局制定的《呼和浩特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实现标准化饲养。经过一年来艰苦细致的工作,呼和浩特市的奶业得到了全面恢复,伊利、蒙牛的经营和农民的奶牛养殖都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肉羊业是我市的又一主导产业。对这一产业,我们针对本市的消费水平和山区的自然条件以及肉羊的生长特点。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经有15万农户饲养肉羊。农牧部门重点抓了肉羊的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培训,在推动养殖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肉羊的产业化。2009年全市购买种公羊2075只,建成羊人工授精站40处,建成小尾寒羊基础母羊的纯繁场3处,每年可提供3000只种羊。已经培育出饲养5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养殖户2200户,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100户。2009年肉羊养殖可为农民人均新增收入近70元。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呼和浩特市2008―2012年肉羊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这一规划要求,到2012年,全市的肉羊饲养量将达到600万只。

蔬菜供应一直是呼市市民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前几年因为城市的扩大,原有的蔬菜基地被征用,本地生产的蔬菜供给率仅有30%,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市委、市政府对蔬菜种植高度重视,及时做出加快蔬菜种植的决定,市财政拿出5000万元投入蔬菜保护地建设,已建成保护地2万亩。2009年全市的蔬菜产量达到65万吨,本地生产的蔬菜供给率达到65%。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本着突出区域布局,发挥地区特点的原则,把赛罕区、玉泉区等近郊作为重点,分布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外。为把蔬菜发展成呼市的主导和特色产业,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基本菜田保护条例》。我们还着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改变他们的经营理念,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生产的经营效益。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春提早、夏满足、秋延后、冬补充”的生产格局。

马铃薯是相对耐旱耐寒的作物,非常适合我市山区的环境。近年来,我们积极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形成我市的另一主导产业。去年我们推广起高垄,加大密度,增施有机肥,建中棚、上喷灌等措施,全面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中棚生产的马铃薯亩产达到1750公斤以上,一些示范区的产量达到4000公斤。近两年来,我们探索了中棚种植马铃薯,采用中棚生产,能够提前播种近45天,到7月中旬马铃薯就可以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了马铃薯的销售价格。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茬蔬菜,延后生产近30天。在仅有100多天无霜期的高寒地区种植两茬作物,这确实是一个新的突破,是转变生产方式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区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改变。中棚马铃薯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中棚可收入4500元左右),也为现代农业探索了切实可行的路子,我们把它概括为“1221”工程,即一亩中棚,二茬种植,二万斤产量,一万元收入。现在,中棚种植马铃薯已经在武川县等靠天吃饭的地区表现出“高产高效、节水避灾”的现代农业的特征。

我市当前形成的四大主导产业,已经占到农牧业生产的近80%。我们要牢牢抓住这四大主导产业,从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效益上下功夫,真正建成具有呼市特色的农牧业新格局。

加快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步伐

呼和浩特市现代农牧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农村、农业、农民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直接影响市委提出的“一核双圈”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区域化布局。我们把土左旗、托县、和林县北部等水利条件好,玉米产量高的地区划作奶牛养殖带,实现为养而种,种植业通过畜牧业来转化提高,建成农牧有机结合的示范区。把赛罕区、玉泉区以及土左旗、和林县、托县靠近市区10公里的范围划作蔬菜生产区,充分利用离城近的优势,扩大保护地的建设面积,初步形成了西北地区蔬菜种植、销售的一个集散地。把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部分山区划作肉羊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变化,实施产业化经营,形成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优势产业。把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的一些相对平整、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划作马铃薯生产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和设施建设,以绿色、有机为重点,走马铃薯精品化生产的路子。

二是规模化经营。就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奶牛养殖扩大个体养殖数量,走家庭牧场式的养殖。实施“百、千、万”牧场建设工程,即分别建设一百头以上、一千头以上、一万头以上不同规模的养殖牧场。力争到2012年,使全市的集中化牧场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奶牛饲养全部实现标准化,奶牛达到健康标准,生产绿色、有机的原奶,真正把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优质奶源基地的品牌树立起来。肉羊养殖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走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路子,每个农户养殖基础母羊在100只左右,年出栏达到350―400只左右。马铃薯种植实现集中连片,紧紧依靠加工企业和经纪人的力量实现统种、统管、统收、统销,走定单式生产的市场化路子。蔬菜种植,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种植,达到1000亩左右的连片生产,蔬菜销售与超市、大专院校、批发市场直接见面,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并逐步向外销售,反季节销往周边省区,向北销往蒙古、俄罗斯地区。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一、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起到了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全面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

1.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的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把发展生产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必然成为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着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我们知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主要的农业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成为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生活富裕”的强大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让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能代替人畜力,直接创造财富。由于机械的大量投入,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业机械在生产发展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只有以机械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代替人力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也只有通过农业机械为主的先进生产力实施与农业,才能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降低农村生产成本,将农民增收的希望变为增收的现实。因此,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农民生活富裕。

3.农业机械化对“乡风文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乡村科技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首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必然选择;其次,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科技致富,兴机富农思想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另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提高人口素养,进一步沟通了城乡文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机经营者不断学习农机经营、使用维修、法律等知识技能,使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促进了乡风文明。

4.农业机械化对“村容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的功能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机技术应用的又一亮点。通过秸秆用作饲料的柔丝青贮、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极大地改善了村容。另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农村的宝贵资源——耕地和水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大大降低农村火灾隐患。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保障作用、促进作用和载体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早期就已提出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农机化的发展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农机化获得的新的发展良机。

1.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中央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把推进农业机械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促使了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非常高涨。可见,购机补贴是一个利国利民、强农富民的好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农机化促进法的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几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根据该法相继修订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使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3.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农机化的研发制造及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了农机化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适应农业经济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局,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出新型适用的农机产品,极大地盘活了农机企业,拉动了农机市场,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运作使农机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4.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进程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机化在农业中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机化服务体系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伴随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农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协会也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走联动合作的路子。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使农业机械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节省了大量的投入,同时,大量的农民脱离自己的土地,把土地租赁给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成了新时期的失业农民,他们可以自由地投入到二、三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必须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农业机械化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加速了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方式;创新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084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工作创新进行作为农村事业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农民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滞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构建基础比较薄弱,农业发展结构和规模与现代化农业市场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当前农村大部分种植户对于农业资源利用忽视了二次价值的开发,导致大量资源搁置浪费,且农户未能够站在长远发展基础上积极地运用现代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仍然是停留在原先的农业生产层面上,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

1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分析

11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先天发展存在严重不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讲,农业经济发展对于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在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则是我国农业发展向着产业化、市场化转化过程中,以及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广阔发展的基础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弱的发展趋势,给后来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阻力。且本身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我国在强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经济生产经营和管理控制遇到了很大问题,主要表现是农业经济发展资金投入比较低下、农业经济风险控制和抵抗能力比较低下,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那么整体上农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将会很难抵抗风险,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冲击。而我国农业经济恢复到正常的发展程度上,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我国农业经济先天发展不足再加上后天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缓慢的发展趋势。

12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与农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密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且农业生产是否先进、现代化机械设备应用程度高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这一方面而言,当前我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则是农业生产市场化方式、现代化方式比较落后,农业发展的总体生产技术含量比较低,在立足于市场化基础上的规模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下。尤其是,我国分布在西北地区或者西南山区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基本上还是依靠劳动力,而对于现代化生产机械设备的应用率还是比较低,这样不但造成了农业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导致在适应农业经济市场大批量生产发展过程中,无法取得最优化投入产出效应,给我国农业市场经济竞争效应的良好获得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整体创新发展。

13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如果说农业生产方式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根本原因,那么农业资源存在及利用则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如果没有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将无法实现充足的发展,农业经濟是否能够创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是,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资源利用而言,能够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导致了大量的农业经济资源浪费。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就必须要从农业资源上着手,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资源中的应用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在积极结合农业生产环境的前提下,对农业资源进行创新使用,力图能够在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为我国农业经济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4后天农业投入不足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切实意识到,既然将农业生产发展当成了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那么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强化对农业经济的投入,力图能够从市场经营管理和发展的角度,通过投入层面为农业经济发展获得最大的发展优势。就当前农业经济投入,最为主要的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充足使用对于农业生产方式创新以及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而如果现实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资源投入存在很大不足,那么将会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恶性循环,制约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投入和现代化生产技术使用等方面受到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的影响。

2新形势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21强化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新形势下,在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投入,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辅助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向着创新化方向进行。此外,在不断强化农业经济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地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不断创新农业科研体系,强化资金投入,不断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研发,力图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产业化,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力度。

22提高农业发展机械化水平

新形势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这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最佳做法。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数量和规模,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区等促使农业机械设备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另一方面,积极对农民进行生产机械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运用水平和技术应用力度,力图促进农民机械化应用和农业机械化应用工作的并驾齐驱。

23促进农民科技水平提升

新形势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用,通过科学技术为提高农业经济生产力水平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例如,不断强化农业机械设备技术投入,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业机械进行养护,积极对农民进行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培育和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学习在相应机械设备使用之后,如何进行维修保养,保证科学技术应用实现投入产出效应的最优化实现。

24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新形势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突出我国农业经济创新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农业种植的种类比较多,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对实际情况分析,选择发展优势和发展市场比较广泛的农业;另一方面要能够积极将特色农业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保证产销相互通合,力图促使特色农业产品销售出去,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25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投入力度

首先,不断去强化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风险防范,通过政府等各级部门强化农业经济保险工作的进行,落实农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其次,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救助补助制度,积极给予农民发展支持和激励力度,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充足的群众动力基础;最后,农业经济发展要不断强化多渠道、多元化農业发展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促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能够在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前提下,从强化资金投入、强化科学技术水平投入、发展特色农业以及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向着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成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10Z) 

[2]何永家,徐丹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7(2):48-49 

[3]何永家,徐丹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7(2).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 要] 文章以新疆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最后,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如何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通过农业信息化多方的共建共享,从而推动新疆现代农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惠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各族民众。

关键词 ] 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

[作者简介]张磊磊(1991-),男,河南平舆人,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王华丽(1972-),女,河南沈丘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农业信息和计算机网络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重要突破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疆应抓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优势区位,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秉承“丝绸之路”的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出台一系列农业信息化政策和建设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新疆已初步构建了以自治区农业厅为中心,连接14个地(市、州)、县农业局及涉农部门网站的农业网站集群,为各级农业部门重要信息、宣传重大措施、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查询信息、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随着全区农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近年来新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全区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完全实现。截至2013年底,全区各类涉农网站总数超过100家,其中农业部门网站10余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的部分县市的农业局甚至已经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农业门户网站,如:伊宁市、吉木萨尔县等。随着金农工程的开展实施,农业信息采集数据库和粮食生产数据库已初步搭建,这将会有效地整合新疆现有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有效地服务农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农民以后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浏览自己所需的农业生产资讯、政策动态、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知识科技普及、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发展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条件。

(二)农业信息传递方式快速转变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第八次党代会上 指出,要把加快数据中心基地建设,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快国际通信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努力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通信和信息传输大通道。为了实现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的大容量信息互联建设,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等国家的国际通讯、信息的交流合作。2012年5月21日,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挂牌成立。这将有力带动新疆软件与信息产业、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等服务的发展,加速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它的成立标志着农业信息的传递方式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将积极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从而加快新疆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之间的农业信息双向流动和信息共享的实现,做好面向中亚地区的信息桥头堡,将有利于新疆农牧业的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趋于多元化

近年来,新疆各地由单一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转变为依靠计算机网络、电话语音、手机短彩信、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技术、价格、政策、气象、预警预报等各类信息服务的方式。农业信息化在新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领域已开始示范应用,如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病虫害监测、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作用已经日渐显现,农牧民已自主产生获取农业信息的意愿,信息意识普遍增强,其及时掌握农业情况,学习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的拓展为提高全疆各族人民的农业信息获取意识和自觉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培养新时期下的既懂农业知识又懂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新疆各级单位广泛存在着一种认识,认为办公实现了网络化即实现了信息化。造成目前农业信息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信息报送数量质量不高、信息服务不对称、服务手段单一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同时,政府部门缺乏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统一规划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仍尚未建立,个别地级和部分县级农业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机构,只有321个乡镇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仅占新疆乡镇总数的37%,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农业信息化进程。

(二)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截止2013年底,全区组建的区、地、县三级农业信息化专家队伍仅有220余人,区、地、县、乡四级农业信息员队伍4000余人,这与国外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当前,农业推广人员仍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多数推广人员不懂管理运作,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信息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尚不具备推广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造成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很难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进行广泛推广与普及。

(三)农业信息网络传输断层

目前,新疆信息载体仍然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信息传输渠道较窄、信息容量不足,严重的制约了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政务内网也仅限用于各部门党政机关之间的公文交换。新疆尚有40%的县(市)、80%的乡镇没有建立网络平台,县、乡、村级网络延伸工作进展缓慢,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达不到推广、普及应用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传输出现较大的断层现象,使得农业资讯、新技术推广等农业信息资源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最终用户手中。

(四)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很大的比重,然而现今对其推广的农业信息化书刊、讲座等宣传材料很少采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成接受情况较差。同时,作为农业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农民由于受限于收入水平低以及利用农业信息的高成本约束,加上其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对农业信息的作用和功能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这极大地限制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的能力,最终造成农业信息传递效率和效果不高。

(五)农业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而各级政府的经费又捉襟见肘,造成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能及时、足额的拨付。最终由于维持运作的经费得不到保障,造成很多农业信息化建设出现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情况,无法实现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活动服务,使得农业信息推广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信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数据调查质量。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加快发展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可能性

1. 自汉朝始,汉武帝便派遣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各国,之后西域各族政权也相继派人随汉使到汉朝答谢。至此,汉朝同西域往来贸易频繁,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古代“丝绸之路”。它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域地区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等作物,良马、骆驼等珍禽异兽也陆续进入中国。至此,通过“丝绸之路”的农业交流就没有中断过,“丝绸之路”的往来为中国古代农牧业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向这一区域实现全面合作迈进的重要性一步。但是它只给出了合作的大致范围(关于“五通”的描述),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战略造成了困难,却也在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区域内国家实现交通、信息、能源、农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的一种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方式 [2 ]。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以信息技术革新、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来促进农业发展,从而造福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达到了惊人一致,这将为新疆在这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带来较大的可能性。

3. 从区域范围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下的中国和中亚国家开展区域性合作,发展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将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自1992年起中国与中亚五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往来不断,为农业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地缘政治基础。其次,中亚国家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合作往来密切。而新疆又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为新疆和中亚国家经济交往提供了便捷的合作平台,在这一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区位优势明显。最后,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这些民族与中亚国家有着相近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些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必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 ]。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以区域经济、文化、贸易等合作促进各经济体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以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为内在动力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大舞台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中国与中亚各个经济体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较强,有利于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建设农业信息化合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农业信息化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国家已设计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方案,新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制定符合新疆实际发展战略,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 [4 ]。因此,应加快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利用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进行区域性农业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建立区域合作的农业信息共享协同平台,构建出一条符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息丝绸之路”,这对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往往属于弱势产业。存在着农产品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业资源过度损耗与破坏、农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征。新疆本身处于内陆干旱区,可供用于耕作的土地较少,主要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以带状和点状的形式分布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

因此,新疆应立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向中亚地区开放,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以现有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出发点,积极同中亚地区展开密切的农业科技合作,在荒漠治理、干旱区生态坏境、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动植物保护、农林牧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将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当中。同时,将农业的生产、市场、交易、农业技术、政策导向等在这一区域内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全面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从而促进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的迫切愿望。

2.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建设高效农业、精准农业的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使由过去以高耗、低效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方式逐渐被以低耗、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方式所代替;由过去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转向高度集约式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新疆农业、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

以信息化为背景和依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态势 [5 ]。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一级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销售水平。通过农业的3S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已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新机遇,有效地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和资源,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在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配以国家间共同建立、共同使用的数据专业处理平台及时对信息进行有方向的筛选,去粗取精,有步骤地、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努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农业市场交易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于农业信息的获取不充分、各经济体之间信息不共享而引起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衍生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造成的。如果农民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业信息,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去,这将会帮助农民准确定位,为农业的投资与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决策,极大降低了农业市场交易的风险。

从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层面来说,最大的希望无非就是能够花费最低成本,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一站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农业信息,最大限度地了解农业市场,从而制定自己的产、供、销计划,最终通过辛勤劳作获得属于自己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有效的农业信息能够给农民提供正确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经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动态,为寻找农业供求平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次,在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多国家的交易对象,使市场交易双方联系更加密切。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成本。最后,农民一旦有了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便能够及时针对获得的交易信息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提高了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性协调机构

自治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共享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之间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咨询机构。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农业信息化各部门的权责,统筹农业、科技、工信等涉农部门,形成层层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和促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在农业信息共享的规划、布局、投入、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二)加大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能力将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新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应积极培养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农业专业等方面人才,及时充实农业信息管理队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强化。同时,成立由中国、中亚各国农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农业专家资源库,合作开展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农业干旱区研究、中亚农业合作等方面研究,及时将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当中,使农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信息。

(三)建立区域性资源整合、共享平台

为使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该建立一个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间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各个平台之间数据的整合,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与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筛选与加工,使原先标准不统一,规范不一致的实验室数据、实地(野外)观测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虚拟农业的建模或模拟数据、考察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等成为统一的、便于传播与共享的文本、数值与图像形式,从而满足农业各个阶段发展的需要。

(四)拓展中亚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

近年来,新疆面向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较快发展趋势,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往来不断。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助于新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因此,新疆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遍及中亚国家的市场营销网络,扩大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传递范围,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升新疆出口农产品在中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摆脱农产品区域性市场束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赵华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5(3): 27-35.

[2]孙壮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36-41.

[3]胡鞍钢,马伟,鄢一龙.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11.

[4]黄一超.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 实事求是,2013,(6): 37-39.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6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与此前四个“一号文件”依次强调了农民收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导向相比,今年文件的中心思想则明确突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

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

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在灾害多发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总产10030亿斤,比2006年增加0.7%。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加快,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分别增加221元和224元,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用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85%以上的县(区、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初步建立,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四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近几年农业农村形势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好,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二、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但农业的基础作用非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突出。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原料工业、能源、交通及通讯等也属于基础产业。但不同基础产业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农业处于最基础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农业活动提供了剩余农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劳动力,而且由于第二、三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必须由农业提供原料,农业以及以农产品生产为直接基础的各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农业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产业。没有发达的农业,人们就没有生存保障,整个社会就没有发展根基。今后,即便会有更多的非农原料替代农产品原料,但经济发展对农业原料需求的绝对量不可能减少,食品以及大部分轻工业原料仍然只能由农业生产来提供,农业的基本功能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农村仍然是扩大内需的瓶颈制约。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这与国内工业品需求不足有密切关系。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7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

农业对物价稳定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构成权重一直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

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进步,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趋势越明显。今天,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所以,必须改变对农业的传统看法,充分认识到农业需要承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措施

目前,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从中央的要求看,主要是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大幅度增加投入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幅度增加投入的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

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决定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中央还提出“三个调整”。即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突出强调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其要求是“四个狠抓”。即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指明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抓什么,而且指出了应该怎么抓。中央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具体措施是“五个加大力度”。即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中央继续强调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等;特别强调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

[参考文献]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协同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①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实现“新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路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

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以投资和出口带动中国发展明显后劲不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迫在眉睫。通过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协同发展来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同步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新型”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1.1 新型城镇化的“新”

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以牺牲农村的利益为代价单线发展城市,新型城镇化重视城乡统筹发展;传统城镇化只注重片面发在而忽略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重视推动人口、自热、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传统城镇化只注重社会的发展而忽略人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既重视社会的发展,更重视人的发展和人的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传统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问题。

1.2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新型农业现代化成为破除这一障碍的主要着力点。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新型农业现代化更是建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结果。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紧密联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能否最终实现,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是农民的现代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农村自身的发展,而是和城镇协同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经济发展,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中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信息化为链接,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基本内容。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关系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时期,二者有着更加紧密的“新”关系。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也对工业化和信息化产生影响。

2.1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共有的“新”

面临“新”时代条件。在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新环境的同时,中国还存在着“三农”问题。党的十报告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②,这是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国的文明发展之路步入崭新的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摆脱片面、单一、局部发展的困境。

产生“新”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与科技要素的渗入,新的社会阶层诞生。一部分走出农村的农民转化为市民阶层,面临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既是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课题。不是所有到城市务工的农民都能够实现市民化。同时,留在农村的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最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因此,新型城镇化开始注重人的城镇化或农民工市民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也要重视人的现代化。

遭遇“新”生态困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新的生态困境。自然资源、能源的耗损、气候的恶化、环境的破坏、国土资源的流失、耕地面积的减少等都是当前生态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新型城镇化要应对的难题,也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必须探索一条可行的绿色发展道路。

2.2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辞旧迎新”

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各自发展,单向运行,协调性差。发展不但互补性少,反而有冲突。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固有矛盾促使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无序涌入城市,增大城市承载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倾斜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差距拉大。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迎来“新”契机。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现代化能够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劳动力资源,同时,新型城镇化则通过合理吸收农村剩余人口,用城市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有利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剩余劳动力,也有利于推动城市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高效的城镇化是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城城之间、城市内部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实现城镇化的集聚效应,这就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包容的城镇化是让全体人民公平参与发展、公平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可持续的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增强绿色保障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共同的生态困境,城市和农村要在各自的领域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共同进退、协同发展。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技术在农业上的大规模应用,而实现这种发展的技术绝大多数来自城市;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的信息化,这就要求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要推动农业经营向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经营的产业化与城市工业的产业化协同发展;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不能单纯的在城市或者农村,必须统筹发展。

3.1 政策路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宏观路径。一方面,科技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先进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从而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因此,科技政策的推出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支持对农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协调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时,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增加农业财政支出,增加农民财政补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扩大城镇公共服务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发展体系。此外,财政政策要向农村倾斜,给与农民自主创业的财政支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3.2 制度路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保障点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不可逾越的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困境。城乡二元制度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这就构成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制度障碍。因此,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首要的就是克服制度缺失,从制度上入手。

加快推进相关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制度困境。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在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因此,二者的协同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制度改革就能完成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解决的是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此外,还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农村的土地占用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扩张土地的需求,但要基于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合理、有效的占用农村土地。土地问题一直是各方利益集中体现的焦点,城市扩张,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尤其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然要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土地征用、占用等问题常常出现,农民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要在保护耕地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妥善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土地问题,通过租赁、拍卖、转让等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或以入股的方式使农民充分享有土地增值的收益。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首要的问题就是能否享有和城市人员一样的社会保障。根据国家政策,鼓励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长期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也应让其参加城市养老保险。此外,最低生活保障是每一个人渴望享有的待遇。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在城市落户农民,应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要求尽快拓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3.3 主体路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主体要素

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人是主体要素,只有实现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因此,培育新型主体,既是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指企业和个人。无论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还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二者之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只有实现人的城镇化,才能推动整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同样,人的城镇化有利于推进人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只有通过人这一主体的自身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硬件条件可以由国家和社会提供,软件要素则必须依赖于人自身的发展。无论是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是留在农村的农民,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到城市的农民面临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留在农村的农民面临的则是自我素养提升的问题。农民在转为市民的过程中,发生最大变化的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而这些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农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无论是来到城市的,还是在留在农村的,因此,有必要针对他们的选择,采取适当的措施。一方面,城市要提供适当的岗位,结合城镇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事业,形成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的机会,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农民的就业技能与科技能力。

3.4 推动路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动力平台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这就要建立二者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要实现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就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产业,如旅游、物流、加工等。当然,农业的发展也要配合城镇的发展,从而加快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实现,必须找到二者良性互动的动力支撑,因此,要建立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动力平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制造了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用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品质;另一方面,工业产业升级为城镇化良性发展提供动力,以产业升级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注释: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8篇

一、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我国的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没有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方面极端低下,我国的农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个体农户的操作还是整体农庄的整体生产能力,在农业科技水平没有大量普及的情况下,劳动力单位土地产量较低。

(二)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相比较之前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相比较,我国的科技进步水平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还很低,甚至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为生产力比较落后导致无论高产地区还是中低产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比较低,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操作技术的落后导致中低产田的利用效率较低,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

(四)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低。虽然我国农产品产量增产较快,而农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比较低,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力,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出售初级产品(原料型产品)以数量来换取外汇,因为不掌握产品定价权导致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

综合比较之后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如包括整体产值低,效益不高,农业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极少,与工业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的投入产出比极低,农业整体效益低,对农业的投入与我国对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远远不足,农业的自身发展能力比较脆弱,遇到极端气候或干旱天气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低,抵抗风险承受力很差等典型问题。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解决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是目前工作的重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繁荣现代农村作为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整体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结合笔者的思考,应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建设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元动力。社会消费结构在人民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带动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要紧随时展,积极变革,实现创新,突破农业产业结构的传统模式,积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是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只有实现结构创新才能确保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完成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或者说是粮食生产。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创新,必须从单一的粮食种植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转变,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向多种生产经营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创新要通过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实现,即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挖掘,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之下,鼓励农民积极从事多种农业经营,实施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集团经营、优先开拓城市农产品市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最终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方面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于构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实现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拥有一般的农户无法实现的资源整合优势。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其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源进行集中使用,发挥规模化使用效益,重点培育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也是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要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创新和转型,必须增加农业产业的科技附加值,也就是充分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转变,这其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就是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综合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提高单位亩产的效益和产量,提升整体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农业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关键农业科技创新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看农业的增长能否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制度的创新都是可以被模仿的,但农业科学技术则因为其具有的专利保密性很难被短时间仿制,因此决定国家之间产业产局的核心因素就在科技创新,创新程度的差异将决定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程度的差异程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引起农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极大改变。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开展和深入就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没有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速,成果累累,生物基因技术的运用、农业温室的大量普及,农产品储藏技术和深加工技术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农业内涵上根本性的改变,在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进军。

(三)实现产业对接是农业发展的加速力。实现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在深层次上改变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剪刀掠夺状况,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和农民更多的制度关怀。实现产业对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构建连接带,连接带最核心的表现就是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主要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是实现工业和农业在产业模式对接的最佳途径。实践证明,大力开展乡镇企业对于分流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进步,对于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劳动力运输成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乡镇企业对于实现农业科技的及时转化,降低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交易成本,加强生产部门和原材料供给部门的联系,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乡镇企业对实现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和产品汇聚再加工,并且通过其专业销售网络和渠道对于缩短农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距离,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对产业化运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农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也有着重要的加速力。

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加工能力差,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完善,成本高质量低,并且资金缺口较大的状态,同时乡镇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还具有综合素质较低,亟待提升等方面特点。因此通过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给予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的扶持和补贴政策,实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政策优惠措施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农民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使其尽快完成由家族式管理向企业化运作的转变,特别是对于具有农产品加工特有技术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乡镇企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运转。

三、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调控政策研究

通过以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农业产业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对接三种动力源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驱动,在实际经济运作过程中,我们亦可通过以下三项农业鼓励政策对三农问题进行微观调控。

(一)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和科技培训体系,增强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职业技能。通过推行农村人口免费教育普及及提升制度,优化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结构,除了配合在正在推进的农村九年全免费教育基础上,尝试推行农村高中阶段全免费教育普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对农村劳动力的短期培训,针对市场热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并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人性化管理,保证培训的实施效果。

(二)大力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将建设,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农村经济能否取得稳定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尤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只有依靠农村完善的基建设备和创业环境才能吸引具有产业化实践经验的农业专业人才投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贡献力量。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实现,提高农业人均产出,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要实现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通过农业科技的有效转化,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新农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渡期,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必然是朝着农业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型过渡期,我们应该着力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提高农民的科学水平与自身素质,逐渐完成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充分利用,取代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作重心。虽然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其整体素质偏低,在农业生产中达不到对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出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盲区,最受到重视的反而是物质成本的投入。在以信息带动起来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广大干部群众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陈旧理念,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把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培养出大批以信息武装头脑的新时代农民代表。

一、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就是要在农民生活消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带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步伐。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首先就要进行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农业的信息化进程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保障与开展前提。与传统的耕地少与配置不合理相比,现代化的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得不全面改进,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

要做到农业信息化,首先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管理,改过去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改包揽一切的宏观调控为行政干预的适当引导等。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要切实做好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调动农民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同时,农民的自身素质与生产技术需要不断的得到提高,才能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根据市场需求决策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农业的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信息化的主体仍旧是农民,做好信息化发展,也就相当于是对传统农民进行了一次信息教育,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自身素质,最终表现在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上。

二、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两个原则

1.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

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合适的信息服务方式,着力提高农技部门的服务质量,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努力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

2. 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促建的原则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在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建设一个现代化信息平台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有效办法。以提高应用能力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用得起和方便、实用、有效”放在首位,把推动广大农业经济主体特别是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导向,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

三、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

1. 加快“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设

政府应组织涉农部门和涉农企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有益的合作,为农民提供切实需求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交互式的信息咨询与服务。

2. 建立农业信息站,为农民普及信息技术服务

通过电话、互联网、广播、信息栏等方式,向农民传播各种信息,并对农民需求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及时更新;利用“数字农业网”等农业专业网站,以相对合理的组合方式,相互链接,方便农民和相关单位访问查找,不断提升农业专业网站的效能;把单向的传播和交互式的咨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组织一些农业专家上门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使农业信息站成为集技术咨询、信息、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3. 建设“农民信箱工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通信运营商的技术设备,统一规划建立实名制“农民信箱”,采用实名制登记,广大农民、农技人员、涉农企业和其他人员都可申请注册使用。注册用户能够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类科技、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服务,并要求每个用户所的信息真实可靠。

4. 推广“三电合一”模式

“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

5. 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要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变化也不小,随着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给我国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是人民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农村人民只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信息服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拉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针对我国的产业分布情况及人力资源分布来看,发展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来看,以信息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是最有效,也是最佳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莲香.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 现代农业. 2008(08)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引言

我国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农业大国,但是目前在我国所有产业结构中,农业却最为薄弱。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从现有情况来看,若保持原有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很难得到突破。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优化原有生产模式,充实和更新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市场信息,形成更加广阔的新型销售渠道,从而优化整合社会资源,让农业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1.1背景

2015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开起了“互联网+”产业的新发展模式。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的记者会、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走“互联网+”的发展路线,这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成熟、电商平台发展迅猛、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发展的共同结果。传统产业通过内部转化,在电商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的互联网营销也是如此,农业经济搭乘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模式是新型需求下,农业将会实现大的突破。

1.2农业经济遇上“互联网+”大机遇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支柱性产业,对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业的年度生产总值都在持续上涨,虽然每年的增长幅度有所波动,但是总体趋势上升。互联网目前已进入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传统产业”需要经过互联网的引导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并推动传统企业进行模式创新,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农业、家装、服装、汽车、餐饮等传统行业中。农业经济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将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的市场空间,将分散的农户产品集中起来销售,还能够减少农产品的交易环节,降低各项交易成本。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

时隔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仍在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由于信息落后,技术跟不上时代,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产出率不尽如人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我们对农业产出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机械农具慢慢引入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农产品不够标准化

由于农产品种类复杂多样,人们对农产品具体标准不明确,造成下单困难。例如,买三斤牛肉,但是,牛肉的部位、肥瘦比例都没有明确标准,容易造成买卖双方认知差异。另外,由于许多进口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农产品质量规格价钱不统一,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同款产品时,更偏向于进口产品。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缺乏互联网人才,互联网基础较差

由于农村文化水平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基础普遍较差,互联网人才极度缺乏。加上设施不完善,没有专业化电商平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结合受到极大程度阻碍。

2.4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

因农产品大多需要时鲜,配送时间不能太长,导致冷链物流成为农产品销售者的首选,物流配送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我国尚未完善冷链物流渠道,导致很多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已经腐烂变质,这些因素对发展农业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2.5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由于现在电商平台数量增多,彼此之间的评价机制良莠不齐,同种农产品众多商家同时销售,造成消费者对货品品质好坏很难鉴别。加上这段时间频频有假货事件曝光,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任危机悄然而生,从而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3“互联网+”时代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3.1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互联网+农业”的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开放性:也就是互联网中的许多信息内容都是对外开放的,用户只需要一网的电脑,就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查询。那么农户就可以根据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料,来及时了解当前农产品的价格、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上网及时的了解政府的最新政策,以便他们及时作出产业调整。②综合性:是指互联网包罗万象,不仅仅是能够提供农业发展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供与农业有关的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工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信息,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及时了解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③创新性:是指互联网会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技艺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新技术与新工艺,农户可以找到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方法,可以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机械设备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于新兴农产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逐渐形成农产品产业化模式。这种产业发展结构主要是以市场发展为基本导向,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的重视,通过市场,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实时的调整,这就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实现了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网络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促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能够突破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发展模式,逐渐的转变为技术型农业发展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标。现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资源型为主,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这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实行“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3.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运用“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农业的发展成本的节约,能够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①互联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高效化、实时化、畅通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其中,能够促使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及时的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现如今,市场环境可谓是瞬息万变,只有及时的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才能够去应对这些市场的变化。②有助于农业流通成本的节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建立网络为主的交易平台,能够使交易的程序得到了较大的简化,这对于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提高农业技术提供了便捷,使农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的加快,这对于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互联网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4.1运用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模式

互联网拥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具有极大信息量,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农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了解最新策略,学习最新农业知识,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有效化,让农业生产更加适应时展,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我国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那么就需要紧紧的抓住“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这些理念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策略。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来对农业地区的以下几方面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土壤、水文、肥力等,通过大数据来对当地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为之提供解决对策。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速度的获取,对农产品的价格以及行情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走势进行评估,以便对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获取数据的。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农户及时了解我国各地的农业资源状况,进而可以让农户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或与其他地区的用户合作,或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并在其他地区引入其他的农产品,以促使双方能够各取所需。

4.3农产品企业联合搭建电商平台

从对农产品企业搭建互联网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的模式而言,成本耗费大、影响力难以打开、销路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建议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起同类别农产品的电商平台,一方面能够减少农产品企业的成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产品种植经营上,另一方面可以以多企业的共同努力,打开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并且能够共享物流。

5结束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其中的基础性产业,对保证社会的稳定,对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在这个背景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蕊.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6,03:26~27.

[2]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134~135.

[3]欧阳韬.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07~108.

[4]刘艳军.“互联网+”战略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战略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03:54~56.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1篇

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干部应该通过超前的思维、科学的决策、创新的工作、扎实的作风,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增效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我国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是农民如何实现小康的问题,是农业如何搞活的问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

当前,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新形势下城乡改革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显突出。一方面,农民不仅以自己的产品贡献保证了社会稳定,而且以要素贡献、市场贡献支撑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在市场中面临的风险、付出的成本很高,但得到的回报却相对较少。现在,占人口总数近70%的农民只有不到35%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开始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仍然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达到8000元,而现在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2440元,近7年来农民年人均增收不到100元。如果没有农业产业和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利益的体现,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一定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其真正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主要精力用在抓“三农”工作上,绝不能搞“口号农业”。当前,要切实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化解农村债务、财务制度建设、文明新村建设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解决好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搞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结束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与时俱进: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痛苦的转型时期。农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农业的传统优势在减弱,新形势、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在增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指导农业发展。

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用办工业的办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这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二是依靠工业的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三是加快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四是依靠工业文明的辐射和带动,用办工业的办法来办农业,采用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逐步缩小在生产方式上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些工作有很多是我们过去没有涉足或关注不够的,但却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比如,农产品加工业“腿短”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至今仍没有根本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一头跨工业,一头连农业,既没有纳入城镇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没有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范畴。在一些地区,即使农产品加工业有所发展,又担心它与城镇工业争市场、争原料,所以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政策保障,更没有投入支持。这是传统体制下城乡分割、行业封锁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更谈不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与合作的理念。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正处在新一轮的分工与合作的激烈竞争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一切,市场改变一切。过去湖北农业有优势、有地位,是因为粮、棉、油、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在全国占领了一定市场。现在湖北农业难,难就难在这些传统产品失去了市场,有市场的产品又不多。这说明,市场竞争中的所谓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优势,关键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竞争力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先进的生产力。农业竞争力强不强,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围绕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来做文章、下功夫。

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农村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是如何让农民走向市场。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农村20多年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让农民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农民真正进入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自;二是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有比较有效的服务。现在农民最不满意的是不公正待遇、不公平竞争,最需要的是信息和技术服务,最苦恼的是把握不了市场变化,不知道种什么赚钱。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没有保障,就不能顺利进入市场,农村生产力也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就是要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由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者变成以出售商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只有进入市场,其生产经营行为真正与市场结合了,增收才有保障。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后,就有条件在城市立足,就能逐步由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这是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

创新体制: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

当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在农村和农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化农村改革最紧迫的是要加快“四个创新”。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弊端是管得过多、过死,基层政权过于膨胀。现在,最困难的问题是行政成本过高,财政不堪重负,农民不堪重负。乡镇等基层一年到头,不能全身心地谋发展,而是忙于解决钱的问题。由于机构膨胀、人员膨胀、权力膨胀,导致在一些领域,主观愿望上是要为民服务,客观上却是与民争利,成为影响农民积极性发挥、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最直接、最严重的障碍。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既要看农民负担是否减轻,也要看农村管理体制是否理顺。创新农村管理体制,重点是科学设置机构,在减人、减事、减支和转变职能上下功夫,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管理的责任和利益机制问题。现在大多数与农民有关的所谓“管理”,都是建立在由被管理者支付管理费用基础上的,严重扭曲了管理的本质。如果管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直接由被管理者来“埋单”,那么这种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公共责任,不如说是一种无本万利的谋利手段。现在,农民需要管的事无人管,管也没有管好,不需要管的则抢着管。这种状况不改变,“三乱”问题就会屡禁不止,精简了的机构还会再度膨胀,减下来的农民负担也会随时反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在创新管理体制、转变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上下硬功夫。

创新农业运行体制。当前农业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人均一亩耕地、一户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是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的。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走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公司制的路子。农业不搞企业化,就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很难得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留住农村高素质的人才、获得贷款、引进科技等),就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工农产品的互换、城乡市场的互补。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有企业化、市场化的体制作保障。现在搞调整、搞开发,基地建了不少,调整的面积也不小,但普遍用行政的办法组织,集资的办法投入,分散的办法经营,真正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进入市场、获得效益的并不多。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深刻了,应该认真总结,在创新体制、建立机制上下硬功夫。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2篇

(一)农业科技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农业科技是建设云南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都是基于农业科技的前提。此外,在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竞争力方面,农业科技也发挥着支撑作用。经验证明,在建设放心云南、健康云南的过程中,每次重大的科技发明、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本质就是农业与农村的经济效益问题。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要引导科技供给,改善科技供给,促进科技供给,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要大幅度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粮和科技增收,只有让科技供给符合科技需求。由此说明,农业科技进步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农业科技是解决农业矛盾的基本途径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矛盾: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的矛盾;农产品的竞争力低和经济效益差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矛盾。面对新形势,农业必须转向科技之路,转变过去对资源依赖的情况,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益。农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有效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满足农产品需求。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能够更好地引导科技的进步,带动科技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是降低城乡差距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出现农民增收缓慢、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难度增加、城乡差距扩大的一系列新问题。要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必须实现农民增收,而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因此,扩大农业科技需求,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与可靠保障,还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工农业之间的和谐。

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背景下的农业科技需求调查

(一)调查样本

为进一步了解农业产业化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职业农民、农产品产供销大户等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条件下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和特点,课题组对全省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78份,收回问卷544份,有效答卷525份,回收率为94.11%,有效率为90.17%。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和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3大类15个问题,主要包含农业技术需求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相关统计,结果分析归纳如下。1.技术及技术提供者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产品产供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般农户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的技术均感兴趣,有191位,占36.37%的受访者对深加工技术表现得最为感兴趣,这说明受访者对于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更关注。对于这些技术来源,46%的受访者选择公司和行业协会,27%选择农技科技人员,近1/3选择祖辈的经验和靠自己摸索(见图1)。2.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在问到生产过程中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时,50%的受访者选择了自动化/机械化技术,也有10%的受访者选择了减少损耗的技术。这说明目前的农业科技已经相对普及,由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较大,在运用生产技术时,会更多考虑减轻生产强度和降低成本的自动化/机械化农业技术(见图2)。3.最相信的技术来源就最相信的技术来源,56%的受访者相信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22%相信自己和祖辈的经验,没有一个受访者相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这与技术来源的数据相比,更多的受访者接受来自公司和协会的技术来源,但本质上还是相信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见图3)。在问到为什么做出上述选择时,47%的受访者觉得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让自己“心中有底”。4.最担心的生产技术及原因由于调查对象更多针对种养大户,对于农业科技的选择,重点都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上,更多的担心是新设备投资过大,不能较快收回投资(27.76%),害怕新技术与实际应用不符合(22.22%)及不能较快掌握新技术(22.22%)。

(三)调研结论

该问卷基于云南省种养大户等农业科技需求进行调查,对于现阶段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上都有所反映,在创新农业科技供给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1.农业科技需求的差异云南省种养、经营大户的科技素质总体水平还是要高于普通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大户更关心农业机械化,普通农民更在意新品种、病虫害(疫病)防治和栽培(养殖)管理。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而言,规模化是未来的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使农民工进城速度加快、土地流转使得优势耕地资源集中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和扩张,农业产业化组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关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科技需求及社会化服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2.农业科技供给渠道本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农业科技的来源主要由提供物资和产品的农资公司、原材料收购商提供。但是农民最信赖的农业新技术渠道还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如何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信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3.农民科技培训就培训目的而言,农民更乐意参加目的明确的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农民最喜欢短期培训和一技一训,地点不出乡或村,能够利用农闲晚上时间进行培训,更乐意开展田头指导培训。对于一天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5%以上的农户表示每年都会积极参加。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太深奥、提问式的交流互动不够、培训目的针对性不强等。4.基层农技人员对科技的认识对农技人员的辅助调查能够准确反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因为基层农技人员与农民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方面,农技人员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新品种、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农产品保鲜、农业机械化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节本节能又省力的标准化的农田(设施)栽培与养殖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此外,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前景与风险,实施新技术需要一定的设施条件与资金投入,这三个方面制约了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脚步。

三、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供给创新存在的难题

(一)抵御科技风险的能力较弱

要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一流的农业科技,然而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的推广和供给过程中存在难以预期的科技风险。在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收益等方面,新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二)农户对新科技缺乏理解

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结合调研分析结果,一是农民没有太多的购买愿望;二是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农户采用新科技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农户往往因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了解,不知道使用新科技的预期收益如何,因而抑制其对科技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与科技需求相脱节

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往往存在“为科研而科研”,主要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而且科研机构远离农村,多是位于中心城市,与生产脱节,缺乏对农业实际科研问题的真实感知。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集中在产中阶段,忽视产后科研转化,缺乏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种科研体制往往与农户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不符或是供给短缺,最终导致农业的科技链与产业链脱节。

(四)新科技推广所带来的风险无人买单

推广新的科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失败的案例,需求主体的损失得不到保障,没有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参与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农户不愿意承担科技供给带来的风险,宁愿保守种植也不愿意去探寻有更多收益的机会。各类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也淡化和回避了科技推广风险谁来承担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因科技推广风险无人买单而滞后,科技转化能力薄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度大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技供给体系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实现公共农业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明确划分农业公益性技术与商业性技术的区域,将商业性技术全部交给市场,政府负责强有力的监管,维护需求主体的权益;对于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政府不能缺位,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农技推广队伍体系,推行首席农技师制度,全面推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健全激励机制,避免过度竞争;落实科技评价与考核制度;加大成果转化与公益服务;制定和落实农业科技供给保险与担保制度。在成果转化方面,应鼓励国家和民营科研单位面向农业生产,逐步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研发推广新模式。

(二)创新农技培训方式

农业科技供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培训带动需求主体进行响应,实施分类别、分层次培训。一是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训。以向普通农户身传言教、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为目标,开展系统的农业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标准化、设施农业技术、病虫害(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二是强化种养业大户培训。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种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三是注重普通农户培训。以着力提高农事技能为要求,推介实用的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配套技术、农药及其使用方法为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选用的肥料,开展一技一训。四是实施农业企业家培训。为达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营销、系统化经营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为重点,辅以无公害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培训过程要有差异化:因势,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因事,紧密联系实际;因人,讲解通俗易懂;因技,做好成果转化。

(三)创新农技推广传播载体

多元化的农技需求需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农技载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政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农民行业产业协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民办科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科技示范户与专业大户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机制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合作组织相结合、公益与市场性经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责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科技下乡、农技服务、农业项目与公司协同、网上农技/110、农业标准化服务载体等方式,全面建设面向农业科技需求主体的传播载体。

(四)创新农技成果转化制度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3篇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郑州市 三化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27-03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性要不断增强。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无疑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上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截至2010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了35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866.1万人,郑州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3.6%,该数据在我国中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按照郑州市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城镇化率达到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为9225元,而同时期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376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仍然较大。仅从战略目标来粗略估计,区面积有600平方公里的土地缺口,同时将有700万农村人口成为郑州市城镇人口,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人口的两倍多。

如何实现郑州市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构想,而又做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三化”协调发展无疑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涵义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当前郑州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郑州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只有通过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土地,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土地集中;只有发展新型工业化才能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才能解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来源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就业问题;只有新型农业现代化才能为新型工业现代化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三化”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是引领

1.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不仅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土地,又为新型农业化发展土地使用铺平了道路。发展新型工业化要占用很多土地,在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只有走新型城镇化才能使土地集约利用,才能将农村的土地有效集中,满足未来发展工业化的土地需求。目前比较认同的一个方式就是将原来农村的宅基地电子化管理,能够入市交易,农民能够用宅基地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腾出80%左右的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城镇化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是农民的‘根’;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的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又没有很好地流转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郑州很多农村农民居住特别分散,农民工经常迁徙、“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带来巨大社会问题。根据农民向城镇稳定转移的数量和程度,适时推进农村的空心村、“空巢”治理和村庄撤并,促进宜农土地复耕,为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创造条件。土地集约使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守住粮食生产的底线,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新型城镇化将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新型城镇化要求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非农产业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好、前景广阔的地方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吸引、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户籍等问题,让农民首先是农民工不断转变为市民,融入城市社会,以较低的成本改善民生,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引导、帮助多数农民到各级中心城市务工、定居,这样可以避免非农产业的分散发展。对于那些外出务工挣钱比较多,愿意回乡建房甚至办企业的农民,也要引导、帮助他们到附近的城镇买房,把非农企业建到附近的产业集聚区,以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3.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宜居宜业。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出现过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社会矛盾尖锐等“城市病”,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的新兴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中,而是在他们的原来的居住地进行有效集中,扩大原来小城镇规模。

4.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新型城镇化使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使农业转变为非农业产业,使农民的生活方式从分散的、单一的模式转变为集中的、多样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使新型城镇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社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要提升城镇功能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政府不仅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更要引导农民的积极性。

5.新型城镇化分化了城乡二元体。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各级中心城市,以适应非农产业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重点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等非农产业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基本要求是大多数农民能够实现非农就业。这些地方处于城乡交汇地带,也是城乡二元体制连接、交锋的地方,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表现最为明显,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比较容易,突破之后的效果也比较好。在远离城市、非农产业没有基础、发展条件比较差的纯粹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当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首先是搞好规划,正确引导,不要一哄而起,盲目推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工业化现代化是必要途径

长期以来传统的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下,不能使农民有效的摆脱贫困,而工业部门产值要大于农业产值,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单靠政府补贴不能有效解决农业资金缺乏,只有靠工业来反哺农业才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

1.工业现代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可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城市化并不只是简单的农民户籍性质的变化,农民离开土地以后要生存,这就需要就业岗位,否则他们变成城市失地农民,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只有工业化的发展才能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城市化的农民生存需要,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化史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化的必然进程,是社会分工的必然。

2.工业现代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载体和拓展空间。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业态。工业化首先为城市化提供载体,消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其次,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业拓展空间。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一定消费人口,人们生存需要物质、文化以及精神需求;同时工业化的发展本身也需要物流业、金融业、服务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其他产业与其配套,这样势必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进步,带动文化、创意、教育与职业教育等产业的发展,丰富城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经济容量,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3.工业化现代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活力。工业化为人们的就业、居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提供了充分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发展型城市,避免单纯消费城市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使城市进入良性发展道路。

4.工业现代化为原有城市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要使工业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工业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概念,更主要的它还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不仅是世界工业总体的发展趋势,其标准也是世界统一的。

郑州市有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机械工业拥有亚洲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白鸽集团。郑州宇通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客车生产企业。但是支柱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烟草加工业、煤炭采选业、纺织业等,都是利用该市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缺乏市场竞争力,未能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大环境下,该市更加应该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渐去除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近年来,郑州出口加工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毫不懈怠地开展贴身服务,努力促进以商招商,循序渐进地优化通关环境,努力创造竞争新优势。鸿海科技集团旗下的富士康落户郑州,并且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进驻郑州,为该市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郑州农业开始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批农产品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崛起。郑州速冻食品企业如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等占据高端市场,中国第四大啤酒生产商金星啤酒,中国三强方便面生产商白象食品集团。

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有通过第三产业才能有效的吸收。2000年,郑州市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31%,2010年该数据有明显提高,占到了44.6%。至2010年年末,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大行业占郑州服务业的比重最大。

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通过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的长期积累,才能进而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只有工业化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四、农业现代化是必定结果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现今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将来自国际方面的严重威胁。实现粮食安全,保障18亿亩粮食用地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在国际上立足的底线。河南是产粮大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等粮食作物,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等经济林果,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另外,中牟、新郑和荥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郑州市农业现代化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对农业的投入依旧不足,公共财政投入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作物播种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蔬菜、果园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不明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信息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传统的农业模式比重大。如何继续发挥郑州的传统农业优势,同时又能使农业产业有创新?

1.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率仅为财政支出的2%~3%,仅相当于欧盟的1/10,美国的1/4。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坚持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3.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和农业专家下基层到农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对原有的农民进行培训,用现代化的种植理念来武装新时期的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资源整合。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使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中,将土地集约效应最大化发挥出来。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机械协作,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才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的约束,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运用各种农业机具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工具和畜力动力,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基础地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支撑农业高产再高产。

6.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要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7.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把分散的、分工不发达的自给自足型传统农业,转变为供、产、销连接紧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三化”协调发展是郑州市都市区建设实现宏伟蓝图的必然选择,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郑州市人民将为中原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新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3(6)

2.徐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P].开放导报,2012(2)

3.杨明生.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消弭认识误区[J].武汉建设,2010(4)

4.徐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技术经济,2012(3)

5.宋圣学.郑州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障碍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10)

6.郭珂.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与科学,2011(10)

最新农业发展范文第15篇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发展必须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必然要求。结合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小河村的实际情况和灾后重建的迫切需求,本文按照“产村相融”的思路,提出小河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灾后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

2006年,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本前提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对规模化经营需求的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纵观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可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概括为:在土地流转与整理的基础上,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区域农业的产业转型、规模经营与市场运作,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他们真正富裕起来,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可积极有效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将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与农业相融合,形成农业产业综合体,拉长产业链并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向前迈进。

二、小河村农业发展概况

小河村地处芦山县大川镇东北部,地理地貌成狭长地带,海拔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东与邛崃市相邻,西接大川镇杨开村,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小河子河至北向南贯穿全境。小河村拥有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水草丰茂,全年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3℃,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降雨量1313.1毫米,自南向北递减,雨量多集中在7、8、9月。年均日照时数949.9小时,大阳总辐射量80.18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蒸发量为950.9毫米,最大蒸发量在七月,最小蒸发量在12月。年均无霜期为284.5天。总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偏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目前,小河村农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状态。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小河村的种植业主要以红杏、秋洋芋、大豆、杂豆、玉米和蔬菜为主(如表1所示),以及零散种植的银杏经济苗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村域内家畜养殖户数量较多(如表2所示),但仍属于家庭自给自足的发展方式。总体来说,小河村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小河村的农业发展,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小河村的自然条件及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考虑“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及未来发展,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产村相融”的理念,首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引进经济林木种植产业,重点发展银杏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走上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银杏产业发展之路,创建知名的小河村银杏品牌。同时依托新农村建设,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一系列与银杏有关的乡村旅游项目,将银杏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本文提出“四个一”建设项目,即一个产业园、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以推进小河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创收致富。

(一)一个产业园

在小河村秧秧坪组打造银杏产业园,实现银杏林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为打造“川西第一银杏村”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在我国,银杏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很高收益的农业发展项目。同时,银杏及其附属产品的经济效益巨大,可快速引导小河村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小河村现有银杏品种的基础上,将外地的优良品种引入栽培,引种时从银杏的核用、材用、叶用、花粉用、绿化观赏用等角度出发,精选引种种源,以达到丰富本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产业园中可设置银杏品种分类园、银杏优质苗圃园、银杏盆景艺术园等项目,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二)一个龙头企业

开展银杏深加工,发展一个龙头企业。银杏是集果用、叶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银杏产品销售市场十分广阔,潜力巨大。目前,小河村范围内尚无乡镇企业,农民仍处于自主生产、加工、销售的状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鼓励小河村发展农业企业,充分挖掘银杏的开发利用价值,发展银杏加工龙头企业。农民是主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是农民需要组织,需要带动。龙头企业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带动培养新型农民、实现转移就业,使一部分农民在进行系统培训之后成为产业工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领域造血机能的发展与提高,进而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一个专业合作社

结合小河村银杏产业发展需求,在村域内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解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生产指导、市场开拓、技能培训等。其中,关键是帮助农民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民的经营意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农民之所以能解决农业增产问题,却迟迟不能实现经济增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普遍缺乏经营者意识和市场营销素质。通过建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组织,可有效普及农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产业化发展知识,提升小河村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多形式、多渠道丰富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4・20芦山地震”之后,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小河村雪上加霜。结合小河村的灾后重建及新农村建设,建议围绕银杏种植产业,将小河村打造成为集养老度假、养生休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旅游新村,同时打创建“川西第一银杏村”旅游品牌,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合作共赢。开发多种以银杏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表3所示),集观赏性、艺术性、体验性、参与性于一体,让旅游者充分体验“川西第一银杏村”的魅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