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文化功能论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探讨

校园文化功能,根据它对载体的作用方式、作用目的、作用效果和作用特征,可以分为许多功能。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对社会、对其载体最有影响作用的是教育激励功能、导向规范功能、约束支配功能、辐射示范功能。

一、 教育激励功能

1.对政治意识、思想观念的影响。校园文化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文化反应着政治,政治决定校园文化的格调。校园文化是传播政治信息的最直接的渠道,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促使学校师生萌发政治意识,确定政治观念和参与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各个方面。

2.对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影响。校园文化对其载体在这个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参观一次展览、看一场电影、听一个报告都会受到一次教育。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从而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等都能直接作用于学生,而影响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用、娱乐等生活方式。学生追求新异的心里以及从众心里很快就会克服一些保守思想,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4.对心里健康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心里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刺激。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作用是最大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次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永远不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和正确引导,坚决防止、克服和杜绝消极、低级、庸俗腐朽的文化侵蚀,开展一系列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二、导向规范功能

1.目标导向。学校教育都是具有相当明确的方向性,培养人的目标非常确定,什么样的学校就侧重培养什么人才。所以不用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围绕着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努力。同时,培养目标确定了校园文化对其主体的导向。校园文化的目标导向,既包括群体目标,也包括个体目标。

2.价值导向。价值导向也叫价值趋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手段,那么校园文化导向作用就会因其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于是就确定了“读书做官”的教育培养目的。为此,校园文化引导其主体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需要导向。所谓需要导向就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对文化的一种需求,它包括对不同层面文化的需求,而校园文化正好能提供不同层面的文化来满足其主体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影响人们积极性的最深层的原因。

4.动机导向。我们要适时的激发动机,这就是要在合理地满足校园文化载体的需要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一定的诱因,导向人们的积极行为动机。其方法是通过表彰先进、奖励优秀、树立榜样的方式,引导人们勤奋学习和工作。

三、 约束支配功能

1.制度约束。为了保证学校师生员工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和娱乐,在学校工作中,必须对师生员工施行全面严格科学的管饭理。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后勤管理、学籍管理、实习管理等等。如何做到有效管理呢?最重要的是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准绳,按规章办事。

2.行为约束。所谓行为约束,实际是校园文化中行为文化的功能在发挥对人的影响作用。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校园文化主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如严谨、求实、艰苦、开放、活泼、团结、紧张、严肃等等都是校园载体形成的行为方式。

3.舆论约束。学校内的报刊、广播、橱窗和闭路电视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又是舆论工具,通过宣传校园主体对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形成强大舆论,某种舆论给某件事、某种行为是正确还是不正确诶了一个标准,进而形成一种群众共同遵守的原则。

4.道德约束。人类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分配和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出现了种种利益矛盾与冲突。这就有了一种需要,需要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对各种利益关系加以调整。于是就产生了一定的准则和规范。这就是道德产生的社会基础。”

四、辐射示范功能

学校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与社会联系过程中,就会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发生相互融合、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居于社会文化的高层,它必然要向社会倾向。我们把高校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倾向,视为校园文化的辐射示范功能在与社会联系交往中的发挥。

1.校园文化对社区人群文化消费方式的影响作用。一般说来,地区社区文化受本地区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局限,往往在消费方式上表现为低级、庸俗、最常见的是酗酒、、迷信、斗殴等。这些社会问题又毒害着社区内更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但是校园文化载体对其社区的形形的社会文化有着比较强烈的批判精神与鉴别能力,也有较强的抵制力,校园文化对社区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本能地拒绝。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信;文化失衡;文化调合

一、手机微信的特点

微信自其推出,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微信时代。微信就其设计而言,融美学、文学于娱乐之中,兼有其他通讯工具的优势。具体而言,作为成功的新兴媒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创新性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吸收成熟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新媒体的设计理念。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从手机通讯录与QQ列表中添加好友,这在无形中利用了QQ这一传统聊天工具的资源。另外保留了QQ所拥有的聊天公众平台、漂流瓶等特色功能。在此基础上,微信还利用智能手机的特点开发了便捷的语音消息功能,由于语音的便捷性与其低成本,这一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机的语音通话消费额;微信的另一创新之处便在于其朋友圈公众平台的自由链接功能,这一功能使微信用户可以在网页上迅速搜索到感兴趣的新闻或文章。

1.2前卫性

新兴媒体是时代的产物,随社会大众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更新的速度较快。QQ等较早兴起的通讯工具在满足社会变化与大众需求的过程中不断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自身也得以成熟,这种成熟产生了一系列固定的规范与僵化模式,这些模式在新时代由于其变革成本较高,难以像微信一样的快速革新,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QQ的功能转而朝着办公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1]微信利用其他新媒体“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的困境,迅速而及时地根据社会与大众的需求作出相应变革。

1.3私密性

微信相对于完全匿名的手机通讯软件有一定的公开性;而对于QQ空间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通讯工具的功能之一是好友之间的交流。微信比其他同类产品更注重“私密性”。“微信最开始时会主动扫描用户的通讯录,这曾经让许多人不满。在更新版本中,微信做出了改变,并在功能介绍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保护您的隐私,微信不会自动扫描和上传您的通讯录。”[2]其他通讯软件对信息私密性的忽视使用户失去了信息时代的安全感,如QQ的空间评论信息就呈现树形扩散态势,好友及好友列表中的联系人均可共享,信息者的隐私权受到严重威胁。

新兴媒介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赢利工具,其赢利性凌驾于其他性质之上。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微信才创造了微信时代。

微信的工具性特点与时代的社会文化需求关系密切,因此透过微信赖以成功的优势,可以发现当今新媒体时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与大众的价值观念变化。“西方社会特别注重展示个人生活的方面,显示个人的独特之处。而东方人相对含蓄,特别是日本人,很多日本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向所有公众袒露。”[4]。

二、微信时代背后的文化原因

社会现象、大众心理、思想潮流都与文化有关,微信时代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微信的创新性反映出社会交流日益密切;前卫性反映出大众对新媒体的依赖与需求;私密性反映出大众话语表达需要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冲突。交流的密切导致不同文化之间融合的加速,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于时空的限制,媒介在交流过程中愈发重要。“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社会变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现代转化的继续,而且对一百多年来逐步形成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意义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5]。因此,微信时代的到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引起的。

2.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没有现代化这种大众传媒以缩小时空,地域文化的特征表现得相当明显”[6]。大众文化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是被大众传媒改造过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必须面对民间文化,这也是新兴媒介必须迎合的文化形态。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

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进行普遍化、体系化处理,因此精英文化来源于民间文化,这决定了精英文化会随民间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精英文化适应国家机器与体系完整的需要,在形成过程中对民间文化又具有选择性,这决定了精英文化对民间文化的修正、领导地位,其修正、领导功能有时以矛盾、对抗的方式进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在于……前者遵循的是一种市场运行机制,后者遵循艺术运行机制。大众文化关注娱乐和消费性文化活动,而精英文化则偏重于艺术和审美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在我国迅速崛起,对精英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7]。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变化对民间文化产生空前的压力,要求大众文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改革开放。大众文化由于涉及面广,内容驳杂,形成时间久远而拥有巨大的惰性,并且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与狭隘性,无法做出及时的自我调整,这种惰性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2.2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失衡

中国文化自大一统王朝伊始,便由精英文化主导思想文化的统一,大众文化缺乏自发思考、把握历史与时展趋势的能力,当今的社会文化变革依然需要精英文化指导。“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导文化,可称之为“中心文化”。这种中心文化可能被各种文化集团所认可,而无论其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贫富的差别。有的学者便竭力强调中国文化的这种同一性,认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尽管人们在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之间差异甚巨,然士绅和农民皆处于同一社会文化系统中,只不过各置一端而已”[8]。

现代社会中,精英文化发展远快于大众文化。平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方法之一便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一方面具有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通俗易懂、娱乐性与受众数量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信息素材的产生、传播反馈都掌握在精英知识分子手中。

现代社会下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变异的精英文化远未成熟,给各种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是由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失衡造成,即精英文化本应与民间文化保持一种大致同步的协同发展。

大众文化由于缺乏精英文化的导向而呈现完全自发的发展状态,不同地域的大众依据各自社会环境现状提出并发展相对狭隘的文化体系。而大众文化面对时代变化,缺乏普遍阐释力,其意义体系也易遭受危机,这种危机导致香港电影、粤语流行歌曲等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微信对文化失衡的调合作用

思想文化观念的统一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大众媒体,尤其是微信便承担了这一任务。大众文化脱胎于民间文化,因此,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具有修正、领导功能;而大众文化则决定精英文化的内容、形态。

微信的创新性、前卫性特点有能力将形态众多且特点各异的文化纳入自身的传播范围中,从而拥有整合破碎的文化形态前提。

3.1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统领的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要实现对大众文化的统领,必须将自己展现于大众面前,并取得大众的认可,即精英文化需要微信使其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普遍的内容特殊化。

而精英文化抽象的形态又难以吸引大众,因此要实现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必须对精英文化进行改造,即借助于民间、大众文化的特点传播自己核心的思想价值理念。而大众面对精英文化主导下取得巨大成功的市场经济改革,也有着与精英文化接轨的迫切需求。大众需求与新媒体之间互动的媒介便是消费,大众由于对精英文化需求所导致的对相应信息的兴趣,微信的创新性保证自身功能的及时更新。改革开放的速度与进程导致社会生活、精神面貌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大众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微信的前卫性保证大众需求的满足。

精英文化要求的一致性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矛盾不可避免。而精英文化承载着官方意识形态,由于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处于强势地位,对大众文化形成无形的压迫。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环境习俗不同,精英文化所推行的理念不时与特殊的文化形态相对立。而精英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同化又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相互对立与冲突的思想与观念也会相应产生。文化的直接交流容易造成尖锐的对立与矛盾,双方需要一个缓冲平台。微信私密性的设置,使信息在特定群体中传播,一方面增强了过滤掉偏激言论的力度;另一方面朋友圈中自由链接功能,使一些言论在得到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被同化,使异文化的诉求得以表达。

3.2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内容形态引领媒介――微信

精英文化必须不断吸引大众文化的成分,满足最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完成其领导使命,即大众文化需要微信将其个体文化需求合理化,局部文化形态被精英文化内化。微信作为文化之间的媒介,具有双向互动功能。

面对精英文化,大众有一定发表言论的需求,大众传媒的这种反馈机制被政府所关注,成为官方与民间相互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这种由于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主要表现于大众对于政府政策、社会现象、市政管理与百姓生活的评论之中,如“城管现象”在微信中的评论与传播。而作为被同化文化群体,由于其知识、教育的限制,尤其是自我中心立场使其评论时常偏离国家改革的大方向,并不乏错误的思想观念,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交流同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众对于自身立场与观念的狭隘性也有所自觉,但是出于一种诉说与表达的需要,又需要与好友进行沟通与发泄。此时媒介私密性的重要意义便突显出来。

出于隐私考虑,信息者希望其的信息在特定的对象中流通,微密等完全匿名的聊天软件,虽然可以相关信息,并逃避可能的社会规范制约,但由于其受众是陌生人,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者的思想也得不到关注;QQ等传统大众媒介,由于其信息传播群体过于分散,无法确保信息的私密性。而微信的私密性既满足了受众的发泄反馈需求,又确保了信息者的安全。虽然在信息传播量方面,微信不如微博丰富,但这恰恰成为微信的优势。“这种定向信息的方式,避免了大家淹没于信息的海洋中,我们错过老朋友信息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微信作为更加私密的方式有别于微博的媒体化平台,更像一对一的私聊。”[9]在文化交流过种中,大众对精英文化思想与立场的接受,不仅需要大众化、娱乐化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确保双方有较多的交流机会与渠道,文化融合的接轨与融合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而微信除了确保受众自下而上地表达诉求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间接表达素材,而这一功能的实现依靠微信朋友的链接得以实现。

链接功能为大众提供了大量间接表达所需要的素材。这些素材包括新闻事件,精英知识分子的言语、行为,大众可以依据自身的思想表达需求自由选取相关素材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这一类似于文学隐喻与广告学当中的代言行为,可以有效减弱言论的偏激性,同时由于其内涵与趣味性增强了其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增强又使得原本过激的言论得到不同受众的修改,这一修改过程本身便是一个趋同的过程,这一趋同的过程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减弱,这种对立的减弱有效促进了三种文化之间的同一。

微信正是以其创新性、前卫性与私密性满足了精英文化对大众、民间文化同化的需求,建立起大众与精英知识分子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才得以赢得了众多受众,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97.

[2]朱艳婷,丁当.微信来了[M].北京: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

[3]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 日本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

[4]张伯存,卢衍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

[5]王笛.走进中国城市内部 从社会的最底层看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3.

[6]张友谊.文化软实力 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74.

[7]Bonnie S McDougall.“Writers and Prformers:Their Works.and Their Andiences 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jj in B S McDougalled,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nning AFfsl-in the Peoples Republic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游戏 化 内部功能 外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03-03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一段难忘的童年。在儿时,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游戏,但却渴望突然有一天可以长大;长大以后,成人的世界存在太多的束缚,于是人们又渴望回到童年。而童年,这个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接点,便由此成为一个特殊的时期。儿童以其与生俱来而又独特的感知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游戏人生的态度,积极地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融合,创造出属于了自己的特有文化。这就是儿童文化,其中渗透着游戏精神、探索精神以及自主精神。

一、儿童文化概念的引入

童年是一个个体发展的不成熟时期,但也是一个拥有无穷宝藏的潘多拉盒子。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运用与生俱来的特有的感知和创造方式与世界交流,用他们独特的眼光打量着世界上的人和物,以朴实的生态文化与世界进行对话,正是这种儿童文化为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家园。

到底什么是儿童文化呢?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文化是一种本能的、缪斯式的整合体,是儿童游戏的文化。儿童文化的中心是将显然绝不相同的因素用大师般的手法联结起来。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也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边霞则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具有整体性、诗性逻辑和游戏精神三个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儿童文化就是以游戏精神为核心,在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而又区别于化的特征与共性,包括儿童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并始终保持着独特性与时刻更新的多样性。

二、关于儿童文化功能的讨论

不可否认,儿童文化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更是儿童早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儿童的身体、心灵起着滋养作用。同时,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和化是互补互哺的。儿童文化不断向化学习,获得经验,反之,它也可以弥补化僵化刻板的一面,帮助成人以清新的眼光和独特的目光看待世界,促进人们了解人的天性,复归人的天性,弘扬人的天性。

(一)儿童文化的内部功能:在游戏中发展自我

游戏是构成儿童文化的核心部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以游戏的精神来观照自己的活动”,游戏的线索贯穿于儿童的全部生命。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0到7岁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世界带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是无法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生活方式的,但为了将来成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又必须要习得这些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手段。此时,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儿童学习和理解这些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儿童的生活和想象得到融合,游戏成为了儿童感知生活、理解世界和表达自我的主要手段,并为他们探索神秘的世界提供了依托,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自发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皮亚杰的“游戏机能理论”中指出,儿童的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为他们心里想要的东西。通过游戏,一方面儿童的自我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儿童重新生活在他们所喜欢的生活中,解决了原本的冲突和矛盾。

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激励着他们随时随地利用手边丰富的素材创造出快乐的笑声。吃早点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催着儿童赶快把事物吃完,于是他们会把普普通通的馒头当作可爱的小兔子,一边吃一边让“小兔子”在餐盘里蹦蹦跳跳,一会就把馒头吃完了;平时“漫长”的等待时间,对于儿童来说也是难熬的,反着坐到椅子上以后,小椅子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的坐骑,而他们则化身为最勇猛的武士驰骋在教室这片大草原上。

儿童在自发游戏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构起了自己所喜欢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体会生活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既满足了成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了快乐。

2.象征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卡瑟罗认为,儿童的游戏中包含了他们对生活的主动建构,儿童在游戏中接纳一个角色,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再创造,并且理解其角色的意义。

象征游戏是幼儿园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游戏,儿童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经常会扮演爸爸妈妈和医生,爸爸妈妈带着生病了的宝宝去看病,医生在打针的时候,会亲切的告诉宝宝要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爸爸妈妈也会关怀的哄着自己的孩子不要哭,不要怕疼。

这种对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的移植,正是儿童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意义,理解现实生活,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得以缓解和释放,同时也发展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则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规则游戏中,儿童常常会自觉地遵守和改造自己制定的规则,并且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中,首先儿童会自愿担任老狼,如果没有人愿意担当老狼的角色,就轮流担任老狼。游戏中,老狼说了几点钟以后,所有儿童都会定格自己的动作。如果哪个儿童控制不住动了一下,他就失去了本轮游戏的机会,直到下轮游戏才有机会继续参与。有的幼儿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选出老狼,也有的幼儿在游戏前把定格的动作规定某一方面的主题。

儿童在规则游戏中,不仅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了公平、平等、遵守、惩罚等基本的价值标准,学习了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为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文化为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能量和动力。在儿童文化大城堡中,儿童肆无忌惮地享受幻想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学习和交流带来的满足,宣泄成人世界所施加的压力和不满,发展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不断地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诠释、维护、发展和创造着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文化。

(二)儿童文化的外部功能:反哺化

儿童文化并不是脱离化而独自存在的。正如巴特克所说,儿童文化是化这座岛屿的边缘,与化和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儿童不仅凭借其独特的沟通和对话的方式与成人世界积极互动,在化中汲取养分,实现自身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在时刻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对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具有反哺的功能。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艺术家、诗者,化中深奥的哲学、抽象的艺术以及枯燥的现实生活,在儿童的视角中,都别具一格。汪琴提出要用主体间性视角审视儿童文化和化,强调两者互为条件的共在,彼此通过动态的对话交流,在对方的存在中观照自我。学习儿童,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有利于帮助成人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1.儿童的哲学对成人的启示

老子认为,“最有智慧的圣人,心灵状态宛若儿童。”儿童通常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进行哲学家般的思考。著名的儿童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六岁的蒂姆正忙着舔锅子时问他爸爸:“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呢?”蒂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思考过的,儿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往往都是由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而引起的困惑开始的,其中都包含着似浅实深的哲学意义。

成人在科学和理智的世界里生活了太久,这使得我们偶尔蹦出来的一些有趣的问题都会被我们冠上“无厘头”的标签而在我们的大脑中停留不超过五秒钟。如果可以抛弃优越感,认真倾听儿童提出的哲学问题,与儿童进行对话,对这些生活中有趣而又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成人就有可能重新成为充满“智慧”的创造性人才。

2.儿童的艺术对成人的启示

儿童也是天生的诗人和艺术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一个四岁的女儿会说:“让我们看看我们是不是也能像叶子那样静静地改变颜色。”《本能的缪斯》一书中的阿恩,凭借着自发歌唱的魔力抓起新鲜的鲭鱼作为吉他,将起居室的落地灯拖拽到厨房作为追光灯,一个大木匙作为麦克风,开始了摇滚音乐的演奏,并为其疯狂的投入,演奏出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摇滚乐曲。回忆童年,仿佛我们都曾用锅碗瓢盆来演奏乐曲,用我们的小手在结了冰花的玻璃窗上画过画,在下雨天用花伞甩出过美丽的弧线……年幼的我们,总是保持着对世界的新鲜感,一切的事物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都是如此充满乐趣。

而当成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思考自己遭遇诸多不幸的原因,却在叹气声中已经不知不觉忽略了生活中太多随手可得的美好。我们从某种意义上应当学习儿童,寻回儿童时期纯真的眼光和新鲜的感受力,用缪斯式的心灵对待生活,整体地看待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历的人和事,培养随时随地改变以适应具体场合的能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把它们想象成为走向成功道路上上帝赐予的画笔,善于用这些手边的“乐器”才能演奏出不同于他人的美妙乐章。

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传递机制认为,文化传递的方向有三种:自上而下的传递、同龄人互动的传递以及自下而上的传递,即所谓的“三喻文化”。只有当化蹲下来与儿童文化进行真正的沟通交流,将两者之间的边界转化为边缘,自下而上地学习儿童文化的精神,感悟和体会生活的哲理,保留儿童那种朴实的生态文化,以整体的方式感知事物,带着开放性的态度对待事物,才能真正体会到儿童眼中独特的美好世界,重新找回在现代生活中失去的宝贵品质。

儿童游戏孕育了儿童文化,儿童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儿童的游戏精神。充满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化帮助儿童建立起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儿童的认知和情绪情感,提高儿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满足,同时实现对已有经验的再建构和再创造。此外,儿童文化对于化来说,也具有强大的反哺功能,化通过与儿童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向儿童文化学习,感悟天性,返璞归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接纳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和工作,重新拾得丢失许久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等译.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全面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实践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既要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又要注重间接情景的暗示。那么,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哪些强大的功能呢?

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其次是美育功能。爱美是人的天性,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的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6篇

“权利入宪”很容易导致权力的虚化,对权利的实现极为不利,这也是行政法等部门法强化宪法权利实现功能的根本所在。但从法律的具体实施上来看,入宪的权利必须转移到部门法律层面上来,才有可能避免由于无法得到保障和实施而成为“口号权利”。这些被转移的权利在具体执行中与行政部门相结合,就会形成了公权利,具体的权利承担者是国家和政府。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一权力的实现同样存在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权利具体表现在国家和政府对这一权利的干涉上,而积极权利具体体现在国家和政府利用权利延伸出的造福功能。从法律的本质意义上来看,所有的权利都有可能成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权力成为了宪法权利就对法律保护性实施否定,毕竟宪法权利也是靠法律规定来实现和落实的。2004年,我国宪法首次确认“人权入宪”,这不仅是国家对“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出的承诺,同时也首次将“人权观念”搬到法律中来。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始终认为权力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也就是所谓的“权力法定说”,因此,权力的废立具体是看有无法律条文明文规定,这也就使得“权利退定”成为了一种虚有形式。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人权观念”的养成也不利于权利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权利保障,这对行政诉讼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二、动态化功能

当宪法在具体实施以及责任机制方面出现弱化问题时,就很容易致使宪法呈现“静态化”的趋势;而当宪法不能灵活转变和与时俱进、实施渠道不够流畅时则很容易导致宪法呈现“稳定化”的态势;再加上宪法“文本化”、原则化以及高度概括性生成的宪法“不确定化”现象,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宪法被高高挂起。行政法被誉为“动态的宪法”,究其根本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实施机制较宪法更为全面、完善,更在于其本身具备“活的法”的内涵。毕竟,宪法中的诸多规定都需要通过行政法来实现与具体执行,因此说其具备更好的动态功能。行政法的完善与否可以说是宪法落实状况的检验“标的物”,这一点在西方国家表现尤为明显。比如说,美国行政程序法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其根本性的原因除了其良好传承英国法中“自然正义”原则之外,还与后来制定的宪法修正案有着密切关系。美国行政程序法的所有规范和制度都是围绕和服务“正当法律程序”这一宪法原则而制定的,其也可以被称为行政程序法的核心理念。也正是因为有美国宪法相关程序正当理念与原则的率先制定,行政法才得以在行政公开、听证、裁决等领域创设了一整套极富理性的程序规则,从而才形成了行政程序法的以正当理论程序和实体程序为基础的制度体系。我国在1994年通过了《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法》实施后职务行为和职务相关行为才可以诉诸民事赔偿途径。由此不难看出我国行政公务领域民事法律与国家赔偿法形成了有效的“合并”与“互动”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民事法律在赔偿范围上不能对国家赔偿进行“补充”,其仅仅只能在赔偿标准、程序等有限范围内才能够在公益、效率等公法价值不排斥的情况下对国家赔偿法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

三、适用功能

无论我们将宪法定义为基本法,还是最高法、母法等,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根本是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其具备管理其它法律和凌驾于其他法律至上的特殊性,但它更是社会生活以及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最基本行为准则。因此,宪法不能仅仅被定义在“被遵守”之上,而应具备包括适用、制裁、执行以及维护等多种形态。早在1954年五四宪法施行时,主席就曾明确指出:“不适行就是违反宪法。”具体来说,国家党政机关、社会经济与非经济组织以及人民大众等自然人、法人都是宪法的主体,当然在宪法中也具备不尽相同的职能,或者是立宪、执宪,或者是护宪、遵宪。只有宪法能够体现出所有主体的相关职能,并为社会所用,其才能被称之为“活的法”、“适用的法”。宪法权威主要是靠强化其适用性“用”出来的。总的来说,所有部门都担负着适用宪法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又以行政法为首。这既是出于“政治一体性”的考量,同时也是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必然。毕竟,这两项法律体制共同承担着政治秩序缔造者的重要职能,其中宪法是作为政治秩序的基础与保障存在的,而行政法则是政治秩序的有效运行与延伸。

四、补充与发展功能

我国当前实施的依然是“实验性立法”,这种立法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先有下位立法而后实施上位立法的模式,其存在具有对应当前社会关系、补充立法空白以及累积立法经验、提高上位立法稳定性等优点。“自下而上”实施立法这一模式,从法学原理上证实了行政法可以先于宪法建章立制。但是,行政法的正当性则应当由其规定是否在立法权限和调控对象上存在“越界”现象而定,简单来说,只要行政法的限定事项属于宪法或者是议会保留,那么其正当性则是存在疑问的。总的来说,行政法是否存在能够补充宪法的功能仍然是一项等待明确的课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两项法律制度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与否,同时更决定了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秩序正常与否;此外,这一关系也与行政法存在“违宪”与否有着重大的关联。当前,在大多数人看来行政法对宪法的补充与发展功能还主要是其是否存在“违宪”或者是“良性违宪”的问题。因此,如何选择一种让行政法不存在这种“违宪”问题的途径,进一步提升行政法的补充与发展功能,并且有效加深行政法与宪法间的互补、动态转化关系,是业内人士和相关学者一直努力的方向。现在,我们最主要的方法的进一步放宽行政法“合宪”的标准,具体点来说就是只要有利于人民的福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就应当认定对宪法理性超越的合宪性。

五、结语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CAI辅助教学;巧妙设计;直观性;互补性;交互性;安全性;不可替代功能

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之中使用CAI课件,目的是使用CAI技术来辅助教学,为了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到目前为止,做课件的老师也的确不少,课件也做了不少,但是粗制滥造的却很多,在课堂、公开课中作秀、表演的也比较多,真正能恰如其分地用于课堂的就不多了。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并且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支持下,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一起相互补充,共同运用于教学过程,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否则必然会过于花俏,过于卖弄,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或者,冲其量也只不过是仅仅代替了黑板的板书而已。

CAI辅助化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应用比较普遍的是用大屏幕投影系统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边讲边操作;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事实、创设情景、呈现过程、提供示范,必要时再辅以课堂实验等。这样的教学模式除了公认的信息量大、时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外,我认为在设计时还应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直观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崭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想象。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及质量为转移的。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

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化学中的一些微观抽象知识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依靠传统的讲授和静态模型的展示提高教学效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的需要。因此,对原子结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电子得失、微观粒子的基本特性等大量微观现象进行动态的模拟是化学教师渴求的现代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举例如下:

①展示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分裂情况。这主要用于物质结构及化学变化实质的教学中,如H2O、H2、O2等分子结构,可通过制成立体分子结构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Anthorware制作动画,加上闪烁与伴音,能形象地展示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氢、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氧分子等。

②模拟工业生产流程。教材中有些生产流程的内容,如钢铁的冶炼、石油的炼制及合成氨工业等,仅靠挂图及教师讲解,效果不理想。恰当地利用动态模拟,能使学生对主要生产设备内的反应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书本上冗长文字所造成的呆板、枯燥。

③模拟实验及视频播放实验录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必做的,不能用计算机来代替。但常规实验受到条件限制有某些不足,这可以通过CAI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来弥补。如液态空气的蒸发,普通中学的实验室是没有条件得到液态空气的,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又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帧数控制定格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

二、互补

CAI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能起主导作用,只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的补充,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和CAI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还是按照课堂必有的一些步骤进行课堂设计,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板书设计等等。作为一个必要的补充,CAI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

1、与实验的互补

化学实验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简单化、明晰化、突出重要因素重现出来,以便于进行观察、研究,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实验中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通过声、光、色、态的改变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新意刺激,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面、清晰、准确的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说明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变化,当然必须充分通过课堂化学试验来说明。CAI课件与化学实验两者必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时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也就是说,CAI课件中的模拟实验也不能代替全部课堂演示实验。如:在讲水的组成时,首先在课堂上做电解水的实验,两电极产生的性质截然不同的气体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想知道为什么水通电产生的为什么不是水蒸气。接着老师展示CAI课件,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水分子在通电时变化的原因。学生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同时也接受到了新的知识。在这里,化学实验教学和CAI课件就起了非常好的互补。

2、与板书的互补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板书直观、精炼。它通过调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流畅漂亮的书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搭配合理的色彩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对学生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把精心设计的板书称为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化学知识的层次性、阶段性。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一下板书,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下来,学生对CAI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

三、交互

CAI网络课件人机对话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程序化、启发式教学。可无距离地实现个别化教育,因人施教。“教师”与学生间可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相互交流,这是“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教师讲课前,首先发一道命令,封锁所有学生的键盘,强制性地中断学生操作,然后教师通过网络软件将自己屏幕上的信息实时地传递到各个学生机,随着讲课内容的不断变化,教师可以适时改变屏幕上的内容。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学生只要按一下控制键,教师那边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老师立即把学生的屏幕截取过去,通过自己的键盘和这位学生做一个双向式的交流,共同地解决问题。这一切只是在“默默无声”不影响其它同学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解答得很有创意,或者是觉得这个答案有相当的典型意义的时候,他还可以将这个学生的答案示范给在座的每位学生,让所有学生分享他的成功和教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比传统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会感到自己更多地是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一个说教者。我认为这完全符合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

此外利用计算机的存贮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大量储存相关知识点的习题、例题以及与化学相关的课外资料,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软件市场上的相关题库均有各种层次的习题、例题及测试反馈系统,对于优秀生计算机可以根据要求调出难度较大的资料供他们选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调出巩固性习题,且计算机可以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适时地在屏幕上出现鼓励性提示语,对于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和被动心理大有益处。

四、安全

化学实验教学历来都强调要保障实验的安全,安全是教学实验必备的一个条件,过去对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考虑为爆炸、起燃、强腐蚀、极毒等。而现在,人类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化学实验产生有害环境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等也被视为实验的不安全因素,因为其结果同样会影响到师生的健康,而且这种危害还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就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删除了会引起空气污染的硫的燃烧实验、引起危险的氢气爆炸实验等。但是硫的燃烧、爆炸的形成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使用CAI课件中播放视频的方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此外对于下列实验用CAI课件演示的方法完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2、错误的实验操作所引起的后果呈现。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点燃氢气前未验纯等。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社会文化;显功能;潜功能

Abstract:Technologicalinnovationasapracticalhumanactivityintegratingsuchfactorsasscience,technology,knowledgeandeconomytogether,playsapositivepromotingroleinchangingnotonlythesocio-economicsystembutalsothesocio-culturalsystemthroughitsdistinctiveactivitiestochangethesocialfeaturescoveringmaterialculture,systemcultureandspiritualculture.AccordingtothedivisionofexplicitandimplicitfunctionsbyMertonandseeing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aculturalperspective,theabundantsocio-culturalconnotationarisingfrom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analyzed,includinghowtorealizetheexplicitfunctionofculturalinnovationanddigestthepositiveimplicitfunctiontogetridofthesocio-culturalboundaries.Especially,thesocio-culturalcrisiscausedbythenegativeimplicitfunctionisfurtheranalyzed.Theseanalysesarenotonlyhelpfultoall-sidedlyrecognizethesocialfunction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butalsoisofsignificancetoforminganewviewpoin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culture.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socialculture;explicitfunction;implicitfunction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它不但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上显示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而且也在社会系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诸层面上显示了间接的功能作用。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技术创新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期待直接影响着人们实施技术创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时候,“只找出它所依附的原因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把这种现象所以能够协和一致的功能找出来”[2]。

一、技术创新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划分

根据默顿的社会功能划分,对于某一事项社会功能的解读,既可以根据“多重后果和总后果的净差额的概念”,划分为功能、负功能和非功能,也可以根据主观目的与客观后果是否一致的情况,划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指某一具体单元(人、亚群体、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的那些有助于其调适并且是有意安排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指同一层次上的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3]152-170。与前一种划分相比,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划分打破了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不但关注到未被意料和未被广泛认识的社会和心理后果,而且区分了活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这不但有利于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对社会系统的功能作用,更有助于人们从积极方面来理解技术创新活动,肯定技术创新行为。

默顿认为,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划分是以行动主体的动机为依据的。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谓技术创新的显功能是指技术创新活动想要达到的有助于社会文化系统调适的为人们所认可的积极后果。它与技术创新的目的直接相关,强调后果的积极性和可预见性。在同一层次上,技术创新的潜功能,是指那些发生于社会文化系统,人们在技术创新实践之前未曾预料到的功能后果。它强调功能后果的“未能预期”和未被认识,不但具有非预见性,而且具有结果的不确定性。那些对社会文化系统具有积极意义的后果构成潜正功能;对社会文化系统具有消极意义的后果构成潜负功能;那些与社会文化系统无关的后果则可以忽略不计[3]153。因此,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功能时,主要侧重于它的显功能和不能忽略不计的潜功能的内容,并且通过区分潜功能的不同后果,使人们在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其对整个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二、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显功能

透过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广义的社会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技术创新通过在器物层上丰富社会物质文化资源,在制度层上为社会提供新的制度模式,在观念层上创造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的方式,丰富着社会文化的内涵,带来文化的创新。

1.技术创新丰富社会物质文化资源

社会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和方法等。它处于社会文化系统的最外层,是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对象,比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经历更多更频繁的变化、改进和更新。

技术创新作为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始于研究开发终于市场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开展不但实现了技术发明的不断商业化和产业化,同时也加快了创新产品的普及。从人的存在和发展看,技术创新成果为人的自然生命存在提供直接保障,如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的创新,提高了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整体上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技术创新成果提高了人的自我改造和发展程度,如自然灾害监测设备在各国的普及,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推进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程度。从人的现实活动看,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人对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需求,如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的市场化,提高了人们的出行质量。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每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实践都会把人类活动带到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如射电望远镜的使用,使人们对宏观宇宙的观察可达到200亿光年以上。载人航天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使人们能够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丰富的太空资源,等等。

2.技术创新构建新的制度文化模式

“一切创造只有通过贯彻客观的必然性,才能达到其崇高的地位,所以,柏拉图认为,创造服从于理念;康德认为,创造服从于普遍的法规。”[4]201技术创新对于社会制度文化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建构新的社会组织网络、规章和制度实现的。首先,从文化进化制约因素的六个维度[5],即改变、接受、执行、传播、产生和评估来看,创新可能是文化走向结构变化的第一步,个人的创新行为必须和其他人对这种创新行为的接受区分开来,技术创新的个体的随意性和理解上的差异性要求新的制度文化模式的产生。其次,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智力资源需要有公正、有力的法律手段维护其劳动成果。马克斯·韦伯认为,制度的“适用”不仅能使人在理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也能产生“合理的经济行为”,它还是合法统治的依据[6]。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等就是围绕如何维护智力创造者、知识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以调动其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社会关系[7]。它们的出现正是适应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制度合法性诉求。第三,在企业层面上,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依据制定的企业制度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直接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接受程度。大到国际统一、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的建立,小到企业的技术规范、教育培训等的形成,都是技术创新主体为适应技术创新实践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应对。

3.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严格意义上讲,制度可以体现价值观,但是社会制度并不能完全包含价值观。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是完全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8]。技术创新带来的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观念的转变,创造出一种维持技术创新社会角色的文化环境。首先,技术创新实践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使企业不再是因相互利用的需要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和情感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为企业及其员工界定了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目标。其次,技术创新的价值预设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内化结果,它通过对社会文化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的发现、肯定和加强,来自觉地维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其间逐渐形成的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相统一的新的生活方式,完成了对以往文化的超越。最后,技术创新的文化渗透具体化为一种整体的技术创新行为导向,意味着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不仅是技术创新功能、指令的反映,而且也是技术创新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不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在内的,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和层次上来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

三、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正面潜功能

与显功能相比,潜功能体现出的是“非常识性”知识,它使某一活动或信念不像它初看上去那样简单,而是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有利的方面,技术创新对于文化边界的消解,客观上打破了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各种束缚。

1.技术创新承担了文化补偿,消除了传统价值的桎梏

兰德曼认为,技术发明补偿了人适应自然的匮乏,也补偿了幸存下来的道德和社会惯例的不足之处,它们被发明之后不会很快消失,而是成为一种伴随着民族的永恒的财富。我们在创造技术文明的同时,也有能力把它们作为一种稳定的惯例和传统价值保存下来[4]202。一旦技术创新居于劣势的社会或文化系统处于文化方面具有高度控制性的技术创新社会或文化系统的开放状态之中时,由技术创新优势所建构出来的外来文化的示范效应就会通过文化的模仿和攀比机制而发生,而在逐渐地适应和整合这种文化示范效应的过程中,一种文化上的变迁过程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9]。

在新技术面前,人们总是习惯用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新技术进行判断,技术创新的受阻也主要来自技术思想观念的保守。于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地方性关系,在价值层面上,必先遭遇紧张和冲突而不是共生和融合。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显然是对保守的传统价值的有力回应,它对人类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传统生活图式和价值传统的消解,使人类进入一种超越传统经验性和人情化模式束缚的文化图式。这样一来,一种以崇尚创新、敢于冒险、尊重差异、容忍失败等为特征的创新价值观逐步建立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创新承担了对文化传统中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要素的补偿作用。

2.技术创新打破了文化的阶层垄断,使文化日益平民化

文化天然地限定了其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在国家范围、阶级范围、组织范围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文化限制和文化特权。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新进展,这种文化垄断和文化特权逐渐被打破,为大众所接受和利用。以网络技术创新为例,最初,大型计算机主机只有极少数专家才能控制,他们对信息享有天然的垄断权。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分时系统”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大型主机变成了个人计算机,让计算机得以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中。而80年代中后期开办的数不清的BBS站点和以非层级方式链接的Usenet的兴起,则彻底打破了专家和政府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完成了计算机的英雄时代向平民时代的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个人博客的产生和发展,集中地反映出人们在社会文化领域,反对任何形式的集权和信息垄断,推崇个人自由和自我创造的精神。一直以来由政府和官方控制的媒体资源,正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被普通群众所参与和享用,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主体趋势。

3.技术创新模糊了文化的时空维度,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

从文化演进的方式、路线、环境、结构和内容来看,虽然一定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在技术体系内在地规定了技术发展的谱系、逻辑或可能性的同时,一定的文化会在这诸种可能性之间进行筛选而使技术发展的轨迹呈现民族特征。一种文化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一些谱系可能会被遗忘或摒弃,然后经过一个时期后又再度出现[10]。当今,技术创新实践的广泛开展,使世界呈现出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和知识经济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

技术创新的结果,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社会时间和空间的共有,比如,国家可以借助于媒体技术实现全球同步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同时与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即时沟通。一项或少数几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以及随之涌现的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创新,使世界各国的人们经历着日益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熏陶。技术的全球化,使人们在对时间的理解上打破了不同地域从不同的时间观念出发的地方时间观,能够从一个共同的时间即“全球时间”出发考虑问题。比如美国的电脑公司利用美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全球时间差,要求跨国公司的两国的软件开发人员相继工作,一个国家的员工下班了,另一个国家的员工正好上班,通过信息传递接着干另一国员工未干完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1]。正如雷蒙·潘尼卡、池田大作所认为的那样,全球化生活给现代人的生存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或危机。但从积极方面说,这反而迫使人不得不跳出个体、国家、民族、种族的框框,尝试从一种全球意识出发,立足于全人类的利益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12]。

四、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负面潜功能

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再认识。如果技术创新主体在价值判断上割裂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就会造主义泛滥或功利主义盛行,而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分离则严重危害着技术创新生态价值的实现。因此,技术创新具有人们不愿看到的消极文化功能。

1.长期只作单一经济合理性的考察,助长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作为一种在认识物的基础之上,控制物和改造物的活动,技术活动由于其巨大的物性价值而大大促进了‘物’文化的张扬。”[13]在传统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唯经济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14]。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技术创新的关注过于集中在其经济价值上,与其他社会要素在层次上逐渐地脱节、断裂,造成了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失范。在国家之间,经济竞争使政府对政策和制度的供给偏向于经济效能,人们在享受着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一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价值取向亦在逐渐形成。此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采取和实施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领域呈现出一种无限制的自我扩张的发展态势,这种技术创新观和技术创新模式逐步确立起一种社会共识和价值共识,被历史地定格下来。于是,技术创新变成了人文主义者猛烈批评的对象,却成为功利主义者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功利性、短视性和唯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让技术创新离其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这种人们不愿看到的负面后果不但使人们开始怀疑技术创新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技术创新的否定,导致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抵制。

2.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与生态价值的背离

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相比,人类在道德上、认识上会显得准备不足,这就导致技术创新成果的滥用。实践表明,传统技术创新观由于忽略了资源的节约、自然环境的优化、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文价值的追求,它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在不断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产生了技术创新社会功能与价值关怀相背离的危险倾向。于是,某种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对自然的破坏就越大。如大规模机械采掘对地质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造成的地面坍塌;生物技术创新对空气、水域的污染和对地球植被的破坏,导致的“温室效应”和“酸雨”等,都反映出人类在追求商业效益时,对自然生态系统所存在的“内在价值”的忽略。此外,在整体水平上,由于人们的天然活动空间的日益缩小,人造活动空间的日益扩大,使社会生态伦理价值在人们的脑海里逐渐模糊。因此,经济、社会和生态不相协调和非共生性质的产生及社会公共福利的严重损失的现象背后蕴涵着的技术创新对“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观念的消解和对生态价值的背离,不但是人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初所始料未及的,也是有悖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本质的。

五、结语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无论人们是否能够感触到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功能的暗流涌动,其都内在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总体来看,技术创新对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是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创新的显功能和消解社会文化边界、引发社会文化危机的潜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创新对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是通过其显功能与潜功能之间及正面的潜功能与负面的潜功能之间的相互渗透、互补和耦合来实现的。当现存的社会结构总后果的净差额显然是正功能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技术创新愿望和持久的创新动力,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明显的要求变迁的压力。因此,必须在技术创新文化功能的消长中,发挥其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功能,反思其重构社会文化图式的功能,遏制其危害社会进步的功能,使三者之间扬长避短,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系统协同互进的循环模式,达到持续、健康的技术创新实践的实现。此外,社会文化系统总是要靠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来达到从不平衡、不稳定而趋向平衡和稳定。在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要素与社会文化要素通过从不和谐、不稳定而趋向和谐与稳定创新的互动,形成了一种超循环的发展态势,使得一种具有技术创新特征的文化体系得以孕育和产生,成为一种技术创新文化。因此,当我们从文化视角来考察创新活动的时候,仅认识它的各种功能作用还不够,还要建立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文化观。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3.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9.

[3]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RamseyG.Thefundamentalconstraintontheevolutionofculture[J].BiologyandPhilosophy,2007,22(3):406.

[6]贾岚生.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3):111.

[7]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65.

[8]冯鹏志.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与特征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7(4):44.

[9]冯鹏志,阮丹生.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分析[J].理论前沿,1998(16):13.

[10]王志伟.技术扩散过程的几类限制性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26.

[11]陈凡,朱春艳,胡振亚.论技术、时间、文化的全球性与地方民族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57.

[12]黄铭.过程与拯救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序言.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9篇

1.1社区功能中包含着文化建设

本文所指的社区主要是指城市中街道等基层群体,论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马龙清(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社区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服务、调节与文化三类。文化建设是社区功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科学、思想等精神文明[1]。本文所讲的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比较浅层的休闲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与实用性,是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第二是中等层次的专项文化,要求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是人们比较高的文化需求;第三是最高层次的观念文化,对人们思想与品德的提高有着决定作用。这三方面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了有机整体,低层次文化通过过渡与升华逐步向高层次文化发展,高层次文化又反过来为低层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作为社区功能的组成部分之一,文化建设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一,文化建设为新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城市不仅仅需要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化设施进行文化建设,因此需要对社区的文化建设进行加强,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奠定群众基础。第二,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稳定的环境才能够促进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社区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的稳定一方面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文化事业的提高[2]。因此,文化建设是社区稳定的重要标志。

1.2社区功能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一,充分利用物质条件与文化设施,例如运动设施满足了锻炼身体的需求,体育活动与图书馆等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第二,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与精神财富,例如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纪念馆等;第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才资源与技术资源,组织退休的人员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公益活动,满足居民的学习与其他方面的需求;第四,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得到企业在资金、资源方面的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面貌。

1.3文化建设为社区功能提供了发展方向

社区功能决定着文化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与人才方面的资源,而文化建设反过来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4]。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也将文化建设的加强作为了主要目标之一。文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对社区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要求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文化含量。在经济较为落后与人们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下,社区服务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社区的居民解决生存方面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的重点渐渐转移到了居民的精神方面。因此,应该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中的文化含量。第二,对社区调节方面的功能进行提高。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中出现了更多的下岗人员,就业问题成为了社区稳定的重要问题,部分社区通过在社区内部增加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一些社区通过就业培训等提高下岗人员的就业能力。第三,将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融合在一起。很多社区都组织了很多群体活动,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社区功能的发挥[5]。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社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方向。第一,思想觉悟的提高,社区应该通过宣传将党的路线、方针等转化为居民行动的动力,提高居民的思想觉悟;第二,道德水准的提高,社区要提出高尚的品德,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与发扬的基地,提高居民的道德水准;第三,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社区要注重尊师重教、爱学习、求上进氛围的创造,为当地居民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提高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第三,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高,社区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一方面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居民的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第五,人口意识与环保意识的提高,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社区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宣传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提高居民在这方面的认识与觉悟[6]。

2.实现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对策措施

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实现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的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2.1.1实现政府的指导作用与群众的主动参与之间的结合。在社区功能的发挥与文化建设的强化方面,既不能够完全由政府负责,也不能够政府完全放手,仅依赖社区群众,这些观念都是片面的[7]。完全由政府负责的观点对政府包揽社区工作的能力没有进行清楚的认识,高估了政府在该方面的能力,并且没有重视群众对于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仅仅依赖社区群众又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我国的居民生活并不富裕,不足以完全承担社区活动经费,而且我国的社区活动有着特定的目标与方向,需要政府的管理与监督。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社区活动的现状,将政府的指导作用与群众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两方面的资源,确保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2.1.2实现社区服务功能与文化建设之间的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需要增强其文化含量,实现高层次的服务,满足人们提出的更好的要求。社区的文化建设不能够脱离了居民需求与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仅仅关注成绩。实现社区服务功能与文化建设之间的结合,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前进。2.1.3实现文化建设硬件与文化建设软件之间的结合。硬件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缺少了硬件的文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但是在硬件的增加与发展方面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软件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人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管理水平等方面,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向、显示着文化建设的成效。要将文化建设硬件与文化建设软件结合起来,存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2.2通过干部素质的提高强化管理水平

干部素质对于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干部的素质包括能力与思想觉悟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与管理能力,对文化建设进行深刻的理解,在对文化建设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搞好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干部勤勉与奉献的思想,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社区繁琐的工作不能够与经济收益直接产生联系,阴性精神境界才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提高干部的素质,尤其是一些年轻与高学历的干部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干部素质的提高强化管理水平。

2.3为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结合提供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才能够使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有法可依,促进二者之间的结合与发展[8]。例如,社区内的学校与企业等可以向居民开放其文化设施的政策,对社区所经营的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可以适当的减免税收等,这些措施都能够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的形式要及时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要对社区的组织领导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而且要尽可能地将社区所在地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包含在内,促进资源的共享,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方面的保障。

2.4通过宣传与表彰实现成功经验的推广

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属于新生的事物,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宣传与推广,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带动全局的发展。虽然各个地区的经验都有着特殊性,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共性与普遍性,要通过对这些成功经验的大大力宣传,促进经验与做法的推广与广泛运用,同时还要通过先进的地方带动落后的地方,实现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的稳定与持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在社区中落实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3.总结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0篇

简单地说,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学校为主体,在社会以及家庭的配合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长期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既包括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与训练。在越来越强调德育教育的今天,养成教育受到了较高的重视。笔者认为,通过对宿舍文化的正确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成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很有必要。

二、宿舍文化养成教育功能分析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中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深刻地体现出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可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无可厚非,积极的宿舍文化是值得传承的,因为它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具体来说,这种养成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功能

对学生群体而言,通过树立标竿可以传递宿舍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我们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虽然宿舍是个小集体,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共同生活与学习,终会形成一定的宿舍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必然引导者宿舍成员行为习惯的方向。

(二)思想教育功能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思想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即宿舍物质文化和宿舍行为文化。一方面,通过宿舍附近宣传栏、黑板报等关于党的会议精神的宣传,能够时刻警醒和坚定学生的思想与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宿舍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三)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宿舍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每个宿舍都制定了多种多样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学生的日常作息、行为习惯等起到了规范与约束的积极作用,从而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宿舍氛围,久而久之,这种制度就会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使之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加快宿舍文化建设,发挥养成教育功能

(一)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这些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朝着建设高层次精神文明宿舍文化的方向努力。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知识辩论等,帮助他们了解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启发他们的成才欲。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宿舍的兴趣爱好,举办发明类、绘画类、写作类等的各种展览会,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这些都可以间接地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

(二)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教育工作者在宿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要求他们熟知宿管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宿舍的情况学生党、团组织应当最有发言权,引导他们在宿舍开展有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后,要发挥好校园文化骨干分子的作用,这部分人通常是宿舍文化活动的中心人物,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声望,通过他们来强化行为习惯的榜样作用,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束语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1篇

大学的物质文化一般是指学校的物质文化载体,通常体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例如,校园建筑(教学楼、门面、学生宿舍、道路及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俱乐部、体育场、图书馆、展览室、音乐厅、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和校园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雕塑、纪念碑、假山及亭台等)等。原本的客观物体就是一种状态,没有情感和生命,但是通过建设者们的努力,把这些生冷的建筑,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变得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校园建筑和生态环境巧妙融合使整个大学校园环境也变得活起来,更加有朝气。大学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环境育人的元素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具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明显印记。许多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符号,其实都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物化”,如校园雕塑、人文景观、艺术馆、博物馆、校园规划等。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他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来评价全部的周围环境,常以所接触的人为榜样进行模仿。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要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在校期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是明显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积淀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与传统,是学校道德认识的重要素材。“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受这种物质实体文化氛围,通过对它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精神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的过程”。

2.大学精神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体现了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追求,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隐性导向功能。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不具有强制性,却能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大学精神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大学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隐性导向功能,主要融合在学校各种优秀的报刊所倡导的理念、校园物质条件到精神活动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学校各种制度以及领导工作方式中,给每个校园人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学校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文化本身具有—种“内驱力”,能对大学师生产生激励作用。大学精神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使人形成一种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概括地说,大学制度文化是高校所制定的各种大学规章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制度文化反映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机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促进大学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并将其转化为高效有序行动的保证。从大学本身来说,大学制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制作用更为明显,而“文化化”的制度或者说制度文化,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功能作用同样明显。首先,表现在规范和约束功能层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伦理道德、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知识水平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是环境的产物。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理念,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和制度的调控,制度是学生最好的导师,良好的人文环境必须要依靠制度文化来保驾护航。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教育观念、学校管理结构、教育目标乃至心理氛围中。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权威性,就会成为集体价值理念,师生员工就要自主地接受它,并认识到这种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功能,防止人为破坏。制度文化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例如,教学制度、培养目标、校规、校纪等都是师生应严格遵守执行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表现在积淀功能层面。大学治理从表现上看是制度本身,但其本质却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即大学制度的文化属性。大学制度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制度,区别于政治、经济乃至一般的文化制度,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体现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精髓。

4.大学活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大学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血液,是指大学通过各种活动倡导及表现的大学文化价值及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动态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风貌。学校举办的各类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活动,如文艺晚会、辩论赛、学术活动、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能反映出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政治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活动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大学活动文化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最现实的路径。我们知道,学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淀离不开大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学活动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实践条件,对于促进道德认识迅速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用不可低估。第二,大学文化活动特别是学习类的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上进心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大学活动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学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也是把德育付诸实践并内化为人的品格的过程。大学行为文化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它是指大学教职员工、学生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学习生活、娱乐休闲、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大学行为文化鲜明地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它既是包括大学人对大学设立的基本要求、办学的宗旨及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认知和体现,也包括大学人对国家、社会、大学的发展传统、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规范等一系列观念体系的认知与体现。学校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2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结合体,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相伴相生。它区别于一般的教育活动,主要借助文化形式得以实施,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入等形式来使人们自觉遵守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吸收内化成为个人的思想品质。概括起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定的文化方式应用于培养人的过程中,用文化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增强其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力,深入发掘人们自身潜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自律性,以达到提高人们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或者本质的回归。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体现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内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文化判断和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来作用于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从社会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层面得以显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物质文化的激励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反映了某一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基础,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意志,先进阶级结合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预期,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阶层利益的核心文化,形成文化动力,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同并形成合力,推动物质基础的发展。纵观世界历史,社会的更替和发展,总有大思潮在前方披荆斩棘,引领生产力提高和发展。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叩开了世界文明的大门,我国实践检验真理的大讨论也是文化激励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利用自身意识形态的先导地位,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提供创新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化的导航者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其自身独有的发展史,因此对于精神文化来说,因为意识形态不同,所以才使得精神文明差异化。西方一再强调霸权主义,而我国则高于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积极和先进的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整合形成一种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充分调动一切精神资源,为阶级利益服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制度的沃土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3篇

企业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员工的思想,用以调节员工行为,是一种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从大量事实中不难看出:处在同一经济区内的一些企业,论其规模、经营方式、市场条件等基本因素相似,但实际经营效果却相差甚远,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那许多相似之处,还有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经营哲学以及由之派生的服务水平等等的不同,而这些正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IBM公司总裁华特曼在《企业与信念》一书中说过:“企业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驱策动机有关,信念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和经济资源…...”(彼特斯•华特曼《追求卓越》第25页)。许多经营管理学家也都认为,企业能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其行为标准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生存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定向与规范作用,它为企业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坐标系统,促使企业始终把企业的价值观看作是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最终依据和衡量方案决策优劣的最终尺度。在“一切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目标制定就必须以产品的服务及对顾客有益为出发点,用“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要求员工;在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中,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则是统帅企业一切经营决策的灵魂,达到消费者与经营者双赢的目的。同时,企业文化还可通过自身强大的感召力,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引导到先进的目标上去。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制定本部门工作目标时,首先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观,一旦由于工作性质、角色差异和利益差别产生矛盾时,企业文化也可凭借它所特有的目标协调作用促使各部门自觉进行调整,达到理解与沟通,从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2.凝聚作用。一个企业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使全体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引下,产生对企业目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以一种特有的整合力和推动力,促使人们遵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习惯等,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汇聚导向终极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就象粘合剂一样,持久广泛地加固、充实着企业的经济、政治等刚性部件,使员工能够在一种自主自觉的意识中以企业利益为坐标,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企业无私奉献。

3.激烈作用。马斯洛心理需求学说认为,人类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易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成为人们刻苦工作、不懈追求的强大驱动力。企业文化也正是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借助典范人物、奖罚仪式、“光环效应”等方式,向员工传授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其充分认识企业行为的意义,自觉地把企业目标内化为自身的追求,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和发奋进取的竞争精神,同时,赢得个人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推动企业顺利发展。

4.制约性。它与企业文化的激烈作用是紧密相连的。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但是当这种文化已内化为企业干部员工内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时,便在无形中具有了一种潜在的强制作用。这种无形的强制作用即表现为员工在实施行为时对企业共同目标自主自觉的选择,这时,企业文化就已升华为一种信仰,一种一切都可以改变,而唯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不可改变的精神追求,这样企业管理就有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同时,一个企业总是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丰富的物质利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念、经营原则、精神风貌来影响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把眼光转向社会,转向更广阔、更长远、更崇高的目标,促使企业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润目标。一旦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它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社会责任或企业长期目标。这样,企业文化的价值就体现在维系企业生存,推动企业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深层次意义上。

二、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10月底,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430多万户。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半壁江山”,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民营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总体素质不够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一些企业由于多年形成的经营模式和思维定式积重难返,竞争意识淡薄,观念更新缓慢,经营视野狭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非常脆弱,造成了决策迟缓、措施不力、管理混乱、利润下滑。还有一些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内功不足”,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工夫,没有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严重匮乏,前途渺茫。甚至有个别企业还以次充好坑害顾客,使得企业信誉扫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所有这些,虽然与国家政策、外部条件、“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企业没有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量,也是企业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方面的原因还是持久的、深远的,更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市场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市场格局的多元化已是不可逆转;加上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局势是非常严峻的,任何幻想都无济于事。企业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强化“硬件”的同时,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构建起自身正确、完善、有效的文化坐标系统,以此指导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追求整体效应和长远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的有识之士经过市场经济的磨炼,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敏锐地把握住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与精神”所在,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苦心构筑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三、如何构建民营企业的文化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要求出发,吸取我国企业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民营企业本身特点,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企业行为规范、企业意识体系和物质文化的结构为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确立开放发展、多元稳定的企业文化模式。笔者认为,其基本框架应是:以优质的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信念,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团结、勤奋、开拓、创新、身体力行的经营作风和管理作风。

1.建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民营企业作为商品流通的承担者,其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应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括优质商品、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这一核心价值观还可引伸出“顾客至上”、“客户第一”、“公平交易”等一系列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养成了“等客上门”的习惯和“座商”作风,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这些与市场经济准则截然相悖的习气,成为民营企业走向市场的严重障碍。而有些个体经营者却能以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赢得顾客的青睐,与国营企业和较大型民营企业争夺市场。因此,如何在拥有优质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切实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就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立以员工为本的信念。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许多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不把资金和设施作为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率的唯一源泉,而是从企业主体——员工出发,致力使员工内心深处理解、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人与企业、人与人、人与工作的关系,从而达到经营管理的和谐统一。为此,必须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这一方面可通过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文化娱乐等来增强员工爱企业如家的感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即通过提合理化建议、健全民主管理、增强决策透明度、强化员工参政议政的相关机制等,使员工真正确立起企业主人翁地位,满足其自我尊重的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北美和欧洲正蓬勃兴起的“员工参与制”就收到了这一效果。它使员工不仅对自身工作岗位、对企业基层,而且对高层决策、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都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都具有如下特点:开拓、创新,具备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员工爱企业如家;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默契;精打细算,勤俭办企业等等。我们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惰性因素还严重禁锢着企业的肌体。造成不少企业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看不到市场竞争的严酷性;有些企业以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缺乏勤俭持家的精神;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松散,人情淡漠,缺乏凝聚力。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与腾飞,需要大力改进。

4.建立扎实、高效、身体力行的管理作风。这一点是针对企业领导者而言的。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教士”和“布道者”,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观念的“耕耘者”和“播种人”,他们的一些日常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如对员工与顾客矛盾的处理态度,对员工的奖惩办法、晋升标准,本人的个性、品质、道德水平等,都对企业文化的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领导者优异的管理、工作作风能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企业领导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优化领导艺术,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做到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起到表率和风范作用。

5.建设表现现代的企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形象是企业参与竞争、打入市场的最好广告,它具体地、外在地昭示社会,自身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经营。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既可得出一种亲和的行为感应。总的讲民营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家当”和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顾客心中形成了较强大的信誉效应,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所在,值得在市场竞争中大力发扬和着力强化。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有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不注意优化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甚至有些企业不珍惜多年来辛辛苦苦形成的良好声誉,追求短期行为,在经营中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害顾客,造成了极坏影响,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处境。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妨害了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等于把市场和顾客拱手送给他人。

四、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精神

“团结、服务、勤奋、高效”的八字企业精神,在实践中作为员工的一种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取向,体现了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精髓至今仍是我们应该共同遵循的准则。但无庸讳言,目前在部分民营企业中,这个企业精神体现得不那么令人满意,不团结、服务差、效益差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企业精神的确定,不能以有文字表述为结束,而必须使其真正形成企业员工群众共识并用其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摒弃那些有悖于企业精神的言行,激烈全体员工为企业兴旺发达而努力。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军队信息化文化 功能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军队信息化文化是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的兴起,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相伴而生的。军队信息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化军队的军事软实力。关注军队信息化文化,重视信息化文化建设,发挥信息化文化的功能,推进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对推动、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 军队信息化文化对推动、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所谓军队信息化文化,是指人们在军队信息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军事创新能力、军事活动方式以及创造的精神成果(包括物质成果中的精神因素),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思想与方法以及各种相关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法律法规制度、文学艺术、作风习惯等。①文化影响人,改造人,文化能够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动摇的思考习惯,一种身不由己的行为方式。军队信息化文化亦是如此。军队信息化文化是伴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产生的,是人们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但是它又能反作用于军队信息化实践,影响军队信息化建设,它是实现军队信息化的文化保障。判断一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应当将信息化文化作为重要指标来考察。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目标导向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帮助官兵坚定听党指挥、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信念,确立强调信息的主导价值、以制信息权为思维中心、注重军事理论创新、重视信息化人才为核心观念的信息化时代军事价值观,引领官兵朝向信息主导、系统集成、联合一体、科学发展的信息化军队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军队信息化建设促进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帮助官兵认清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理论,探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路,推进信息主导的军队信息化价值文化建设、系统集成的军队信息化思维文化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军队信息化科技文化建设、科学、高效、一体的军队信息化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自主、协同、创新的军队信息化行为文化建设,从而全面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精神动力生成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促使人们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激发信息化时代军人的“忠”“智”“仁”“勇”四者结合联动、相互协作支持的科学战斗精神,军队信息化文化既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推进器,又是信息化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的催化剂。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功能,信息化制度文化是军队为实现信息化目标对军队成员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强有力的行为规范要求,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一方面,能够按照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的要求规范军队整体运作,另一方面,也能够按照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的要求规范官兵个体行为。信息化文化还具有军事人才培育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提升官兵的军事价值观念、军事思维方式、军事科技素质、军事伦理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获取、整理、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等。因此,一方面,军队信息化建设如何,取决于军队信息化文化的质量和含量;另一方面,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要保持、发扬,离不开先进的军队信息化文化的保障。通过建设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需要各级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作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军队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牵引、催化和保障作用。加强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的紧迫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重要责任,是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必须纳入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全局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抓好具体落实,保证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培育军队信息化观念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方法、渠道,倡导信息主导的观念、科技推动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综合创新的观念、资源共享的观念、信息安全的观念,从而牢固确立军队信息化观念。第二,发展信息化制度文化。要加强军队信息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军队信息化的制度体制,按照军队规模小型化、军队结构科学化、部队编组模块化、指挥机制扁平化的要求抓好军队体制编制建设,按照管理体制由垂直管理向矩阵管理发展、管理要素由物流管理向信息管理倾斜、管理效果从粗放管理向精确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管理拓展的要求,抓好军队指挥管理制度建设。第三,优化信息化行为文化。按照交流快捷化、交往平等化、思维非线性化、道德多元化、生活个性化的要求,强化官兵信息化条件下的道德行为文化、理智行为文化、审美行为文化、法制行为文化。第四,开发信息化文化资源。信息化文化资源是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积极开发利用好文献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资源、装备文化资源,缺乏信息化文化资源,信息化文化建设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五,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包括理论先导环境,法制保障环境和群众性文化环境。要加强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对信息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加以研究提炼。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体系完整的理论作指导,信息化文化建设将是盲目的,难以取得整体效益。要加强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法规制度建设,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有效展开。要开展群众性信息化文化建设活动,使得信息化文化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第六,加快培养信息化文化建设人才。人才是政事之本,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文化建设人才队伍。要把信息化文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办。

3 要积极创造推进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条件

由于军队信息化文化是新生事物,目前信息化文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官兵知道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但是不知道信息化文化。对信息化文化的实质、内容、作用、结构和信息化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步骤、路径等的认知,就更是无从谈起。这都影响到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到信息化文化在基层官兵中入脑入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官兵激发在信息化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动力。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5篇

大学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出此结论有两个依据:其一,大学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对文化概念演变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是具有文化属性的,随着教育与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的功能和特征越来越相似,甚至有时人们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类重要组织,必然具有文化属性。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要建立在这个本质特征之上。[6]更有学者直言:“大学即文化,高等学府即文化机构。”[7]由此看来,大学文化对于育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置否。其二,大学的职能使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在学界达成共识,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文化、实践文化及传承文化的场所,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以人为载体来进行,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大学人的人化过程,即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由大学人内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向外在现实的物化过程,即大学人创造了大学文化;同时被大学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反过来又会对大学人产生一定的约束与熏陶,从“外在的文化”回溯到大学人的内在精神和人格的养成,即文化亦创造了人,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大学文化育人这一行为。正如有学者所言:“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8]因此,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与育人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大学文化育人并不在于通过硬性的制度规定或者强行的教学灌输进而给人以影响,相反,文化育人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大爱无声的学习型生态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对知识、真理、理想的强烈渴求进而自觉地修身向学。我们知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仅只是指专业成绩的提升,还应包括素质的改善和提高,而素质、修养、信念、理想等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和改善。大学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人的理性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使得身在其中的学生不自觉远离“功利主义、犬儒主义、大佬主义”等庸俗文化现象从而形成并守持真的信念、善的内心、美的行为以及社会担当之大道。

二、大学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在众多的大学文化要素中,重点可借助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类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效地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

(一)器物文化育人大学器物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物理环境上。存在于大学内部的历史文化建筑总会给人以熏陶与涵养,正如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在开学盛典的致辞中所言:“这些长廊连同它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9]我们知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于人的熏陶起着不可忽视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着人对事物的认知,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促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个体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崇真向善的理想以及求美务实的信仰,而作为大学环境中的诸如建筑、雕塑、草坪等大学器物自然扮演着育人的重要角色。在育人层面,器物文化着实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器物文化赋予了大学文化以整全感、历史感与庄严感,赋予大学生以使命与责任。但观近些年存在于我国高校间的合并与更名之风,令人痛心,实属悲矣!为了扩大建设规模,一些地方高校办学者迎合功利的社会需求,追求功利的办学目的,将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校名更名。如此一来,学校的规模更大了,大楼更宏伟了,新校名似乎也更好听了,然而变更后的大学只是徒有其表,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变更很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反而割裂大学的历史,损害大学的精神,损害大学的文化,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不珍视大学器物文化的行为。

(二)制度文化育人《辞海》将制度定义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套用制度的一般定义,便可以得出大学制度的一般概念,即大学制度是要求大学人所共同遵守,按一定规则办事的规程。就学术概念的严谨性而言,制度并不等同于文化,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任何制度都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反映。也就是说,制度的设计往往是以某种文化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制度也有着文化的属性。无疑大学制度是大学理性治校的产物,是一所大学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等内容列入其中,强调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相应制度的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行,而且深刻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大学制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坏的大学制度便会对人才的培养起到消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文化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解释了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个中之因,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可见,制度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不重视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便无法规范大学的行为,没有制度、没有规范的大学便会如同一盘散沙,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杰出人才。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以及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等都需要在大学制度的框架下执行。相较于西方大学制度,目前我国的大学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更应该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发挥制度文化育人的作用。众所周知,美国大学拥有着成熟的董事会制度,这一特色大学制度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独立性,为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奠定了美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诚然,一流的大学校长、雄厚的经济实力、一流的名师与优质的生源都是美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然而试想,如果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没有董事会制度的支持,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闻名于世而成为学子心中理想的学府呢?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和盖德(MarianL.Gade)就曾经指出,高校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实权制,加上强调机会均等、自由选择、公开竞争、多元主体办学、大量投入,美国才有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10]由此可见,卓越的制度文化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根本保障。

(三)精神文化育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检验、历史的沉淀,从而凝炼并形成且为大学人所共同认可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它包括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以及价值追求等。透过大学精神往往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既能切实地感受到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以追求真理为真谛,以捍卫理想为目标、以探索知识为根本、以传播文明为使命的内在涵义,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理想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其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使命及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其不仅会给人以使命感和责任感,更会给人们以鞭策和警醒。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我们知道,人类的行为受思想、观念、信仰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尤其关键,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校训和大学使命上。大学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大学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大学的校训还往往会凝聚一些人物和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的办学传统、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催人奋进的精神。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虽时局艰辛,却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抗战及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大人恪守其校训“刚毅坚卓”之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旧守持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操守,他们身上散发着的“刚毅坚卓”之气节令人折服。这种精神便是一所大学的校训文化对其育人所发挥作用与影响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