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 建筑史 兴趣 生活 思考

中外建筑史或以此为核心延伸出的相关理论课程,比如,中外建筑艺术史或中外室内设计史,是艺术类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门理论课,又以年代和史实为基础,很容易在学生脑中变为充斥着各种风格与主义,人名与大师的理论名词课。随着当下建筑界对西文理论著作的大量翻译,面对经济发展后更多的本土实践,人们对过往的理解和对当下的反思,使建筑史成为更鲜活的时代映照。就像开放带来的国际化建筑和从传统营建文化中收获的中国式新居并存一样,当下所经历的这些建筑革新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以古建筑、图纸或文字的方式保存。因此,如何调整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既使它更符合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更契合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改良方向之一,是在建筑史论具有的理论性、书本化和说服力特点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有趣味性,更贴近生活和具有批判力。

一、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

环境艺术专业不同于五年制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成中外建筑史一门课程,且分配课时不多。这使中外建筑史涵盖的古埃及到包豪斯,夏商遗址到非常建筑1)——这代传千古,遍及八方的广博内容,浓缩在有限时长的教学内。教学既为了传递知识,也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我求索提供方法,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及延续,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浩瀚的理论知识,唯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在大学课程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艺术教学尤其需要考虑艺术生的特性,他们因习画与动手,往往比普通学生更希望通过图像借由体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常会有学生质疑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建筑史论能否从“学以致知”的文化修养转变为“学以致用”的创作宝库,这取决于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这种趣味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关联到自己周边的生活,并在知行合一中真正学会思考。

二、针对主要问题展开的教学尝试

辨明主要问题,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改良的探索。为了使建筑史论教学在有限学时内变得更具趣味性、生活化和思考力,以下九个方面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细致调整。传统建筑史的讲授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观点。教学尝试依旧以这种经典模式为基础,但在总体架构、主题引入、讲授形式、现实延伸等各重要环节需加入更多关键性的细节调整。

(一)有限课时问题

针对有限课时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理论框架更清晰而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既然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为一个课程,那么建筑学界颇具开放性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问题,可成为整个课程的开端,问题一抛出,即使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转变被动传授的状态。中外建筑史的总体发展特点和各时期风格要点应在分章节讲述前,于学生脑中形成立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总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可由教师在课堂详解,而相对次要的内容则由学生课下获取。虽然只是对总体架构重点设计,但在这种前提下展开教学,教师可在有限课时内根据学生要求灵活调整重点内容,又不失给学生课余自学提供纲要。

(1)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在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大课题,一是中国善用土木营建而西方钟情于石材,二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延续中的不变和西方建筑发展的善变。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开始便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他们便能在今后的具体主题分述中不断怀抱好奇以求验证与解答。另外,建筑师赵辰在《立面的“误会”》中也曾比较过中西建筑立面的态度:中国古建以屋檐面为主立面,而西方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则以山墙面为主立面。此类比较,深含建筑学未解之谜, 它使建筑史论不再是既定的史实而更具有批判性,这对于正处于怀疑和求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切入点。

(2)总体理论框架的建立。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可采用不同的总体框架。在上一点明确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后,对于中国建筑史在时间线上变化不多的情况,宜按类型划分课程的主题,比如:住宅与聚落,宫殿、坛庙、陵墓,还有宗教建筑等;而外国建筑,因在各时代各地区风格迥异,以时间地点来划分则更利于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史中朝代更迭、样式迥异的善变性,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等等。同时,在中国建筑史总览中介绍中国古建筑单体的基本构成,以及由单体到院落的丰富组合发展出来的中国建筑多样性;而在外国建筑史的时间线上,则需强调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变,以及建筑从实体到空间的发现。

(二)理论趣味问题

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课趣味,既可在教学手段上做文章,比如在静止图像课件之外加入视频媒体,在教师讲课之外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或是带学生外出参观等等,也应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中注意更多细节。这些细节将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引入、外延、语言、图像、构思、巩固等各个方面,以下六点是为总结。

(1)用日常环境作序。每门课程的第一节都是最重要的引导,很多学生会从第一节课的学习感受中直接得出是否会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判断,课程缺乏细致的引导,就像书籍缺少引人入胜的序言一样。在总体理论框架建立之前,教师不妨将学生从书本引向熟悉的场所——从与他们大学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校园开始,捕捉那些历史建筑的引子。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建设依托民族教育的环境,校内不乏参照历史样式的建筑设计。此时,教师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认识他们每日穿行路过的校门、石碑、教学楼等等。比如,民大校园的校训墙、南湖园入口、图书馆、美院教学楼等等,它们分别是影壁、牌坊、攒尖屋顶、土楼民居的真实再现(图1)。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教师能读懂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原来历史会以新的方式在最普通的日常环境中出现。

(2)加入现代建筑实践。在建筑史论讲述中不时加入现代建筑实践,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方法,这能使学生看到历史式样在现当代创作中的巧取或错用。比如,国际商业事务所SOM通过对中国古代“高层建筑”古塔的形式演变,创作出上海金茂大厦的外观,这是外籍建筑师巧取中国文化的聪明之举(图2)。但若反观中国本土设计的市政建筑,欧式古典可谓蔚然成风,例如,江西九江高级人民法院,这是当下中国“帝王建筑”下属的政府大楼,却完全照搬欧美古典宫殿的门脸,这究竟是设计师对历史背景的忽视,还是中国新权贵喜好的反映。这些现代建筑的现象都将令学生,即未来的设计师们深思(图3)。用历史反思当下,在现实环境中回顾过去,在历史与当代的互动中,教师为建筑史论注入有活力的当下思考,这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建筑史论的意义。

(3)理论语言的生活化。建筑史论中会出现大量专业名词和人物,仅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就可列出十几种。有些名词被人熟知,易于辨识,比如“斗拱”;有些却显得生僻拗口,比如“墀头”。教师在介绍每一个新的专业称谓时,对新说法的口语化解释非常必要。例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类,在李乾朗先生笔下变得如此生动:住宅与聚落,不如说成“众生居所”;宫殿、坛庙、陵墓,不如叫做“帝王国度”,宗教建筑,实则为“神灵殿堂”。在将来,学生也许无法记住中国古建的所有类别,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有给老百姓、给皇族权贵、给已逝先人或仙人们盖的房子和构筑,这足以让他们理解建筑联系人、神、天地的意义。再如,介绍解构主义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也可借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时尚女魔头”称号,形象且符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4)用图像传达。在图像和文字都能表明观点或陈述事实时,优先选择图像,这既满足多媒体课件宜多图少字的直观阅读需求,也符合艺术教育中艺术生们的专业习惯。例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史在西方建筑理论中不足称道的地位,不如直接借用英国的弗莱彻在《比较法世界建筑史》中“建筑之树”的图像:中国及日本只不过是西方建筑早期文明的一个次要分支,图像直接传达要点,形象深入人心(图4)。另有一些图像,它的表达趣味能够让人在强烈观感下记忆犹新,也可穿插到教学中。比如,国外艺术类学生为一些著名建筑师所创作的画像,这些脸谱不但捕获了大人物们的标志性神态,又将他们各自的代表性建筑与五官糅杂。因此,当学生想起勒·柯布西耶时,他们会从记忆中搜罗出他的脸谱:一个眼神凝重喜欢戴圆框眼镜的老头,这也是他的建筑杰作朗香教堂的平面图(图5)。

(5)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不仅适用于孩童,也使成人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变成人物传记,也能将相关联的知识点隐藏在故事的描述中。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对学者伉俪,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俩在毕生的研究和田野考察中,与一个个中国“古建之最”萍水相逢: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我国现存最大唐代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大建筑内塑像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木塔应县佛宫寺木塔。这么多建筑之最,由梁林夫妇一生的故事串起,才使这些古书和古建筑的传承与存在显得愈发珍贵,这些“最名”因故事中经历的艰辛和坎坷被更好的铭记。

(6)带着理论知识回想体验。学生在建筑历史的课堂学习后,会对以前熟视无睹的房子产生观察的兴趣。曾有学生在认识了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后,很惊讶的发现武汉市街道上很多变电箱的小房子盖着庑殿顶(图6),这种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能使用的屋顶样式,现在却出现在小巷犄角旮旯的辅助设施上,足见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变革。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让他们带着这些新知回想亲自走访过的美好建筑:校园、家乡或是他们读书旅行生活过的地方,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能用理论知识唤醒过去的体验。比如,可以开展建筑历史课程同乡会,让来自同一省份的学生们共同回想那些熟知亲历过的建成环境,组织成主题汇报,与大家分享。理论唯有在真实的体验中令人信服,古罗马万神庙顶部覆盖直径达40多米的穹顶,记住40多米这一数据并没有多大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在于当我们有一天真正置身于万神庙穹顶之下,感受到40多米跨度的众神之力。

三、结论

建筑史论教育在信息化时应有所改良。当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日益便捷,当人们到达远方的时间越来越短,当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全球化和利益追逐,当文人情调的史论慢读遭遇实用派的拿来主义。人们更希望从历史阅读中汲取丰年盛世时的文化精华,比较现世生活和古人营居的差异,反思当下建设的优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让他们善取,生活让他们观察,思考让他们成长。史论教育者更像是精神引路人,帮助学生回到事物的本源。以上九点是为初步尝试,且行且深思。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西方建筑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3]黄海峰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与作品诠释》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8.28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收稿日期:2012-10-15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资助(Z2012066)

作者简介:吴农(1966-),男,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E-mail)。

摘要: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基本可以分为教学方法探讨、教材及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历史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回顾三大类。针对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问题的研究,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学校氛围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教学;教师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U-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04-03 在建筑学专业理论教育中,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其中,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此类研究占绝大部分,如《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1]《建筑史互动式外国教学研究与实践》[2]等。第二类是关于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如《历史唯物主义对建筑史经典教材的深刻影响》[3]《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4]等。第三类是关于教学历史以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的回顾。如《“书斋”“乡土”建筑中华——记著名建筑史学家陈志华》[5]《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6]等。然而,有关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的研究甚少,笔者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学校氛围四个方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历史研究

建筑学专业各课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但又各不相同。从事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如果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那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正因为不从事或很少接触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除了为上课而翻越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 19 世纪末叶以前) 》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大陆版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之外,很难再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很少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正是学生对外国建筑史课程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国内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刘先觉老先生在《再论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中写到:“作为建筑史的教学,不论中国建筑史或外国建筑史,研究都应该在教学之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才能说明为什么要教这一部分内容,如何才能教好这一部分内容”。[7]笔者从个人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多所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调查发现,凡直接从事或参与外国建筑史研究相关的教师担当该课程教学,学生课堂反映和教学质量均优于非从事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的教师。 笔者还发现,该现象与各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办学背景关系密切。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知名度较高,以及建筑学专业受重视程度高的学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师队伍也相对充实,形成梯队。同时,这些教师的研究也大都与外国建筑史有关。而非上述情况的高校,教授该课程教师的研究领域几乎与外国建筑史毫无关联(根据调查统计,这些教师基本都是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或建筑设计),加之教龄普遍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旷课和厌学的情况较多。这些教师的外国建筑史专业知识都是上学时学习的,毕业之后也不从事该方面或与之相关的工作,虽然课前也很努力备课,但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二、实地考察

亲自考察外国建筑是讲解好外国建筑史的一个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建筑学是工科体系中艺术与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个专业,除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外,更加注重对学生体验与经验的培养,教师对历史建筑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认知,同时,对历史建筑物的临场感受也对教学有着很大帮助。只靠二手资料而无亲身体验的教学显然苍白无力,教师想象空间再好,也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对于游历过,特别是多次访问过的外国历史建筑,在讲课中总是津津乐道,情绪高昂,这种感染力使学生也能聚精会神,认真听课。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印象深刻的部分常常是教师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建筑。

同时,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材,其写作思维相对单一,基本处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大都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为主。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傅朝卿历时20多年,亲自考察上千栋外国建筑,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最终出版了《西洋建筑的发展史话:从古典到新古典的西洋建筑变迁》一书。他不仅突破了以往世界建筑史研究的时空限制,而且在以东方人的视角解析建筑史方面做出了贡献[8]。这正是外国建筑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认知程度

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学专业的外国建筑史教学已基本进入第三代教育模式,即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转变。第一代是以讲述历史的建筑为中心。第二代是建筑的历史。第三代则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建筑,即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等)的一个表象,强调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大背景。

二是,教学形式上的变化。第一代以“口述+黑板手绘”为主。第二代为“照片+口述”的形式。目前,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网络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变化,第三代则出现了以教师口述与音像视频、三维模拟、软件技术、现场体验、课堂讨论互动等互为补充的多种形式。

上述变化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充分利用好第三代教学模式中各种新的形式,而且需把握好教学内容转变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即如何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建筑”。例如: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史无前例的对外扩张成功,使过去各地区相对独立发展的建筑历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对于古代各地区的交流速度而言)推进到一个方向。这也正是建筑的历史从古代相对独立的体系迈向国际化建筑的根本动力。

四、学校氛围

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是影响教师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外国建筑史及其相关研究属于建筑学中的纯理论研究,工科中的文科。在当今功利至上、产业办学的大背景之下,很难形成学术及教学氛围。而对于那些年轻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师来讲,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一方面来自校方压力,如科研经费到款数目,年度发表SCI或EI文章数目等。而外国建筑史及其相关研究有其特殊性,即科研项目相对较少,成果难以显现,使之易受到轻视。另一方面来自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各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前有所增强,从制度和考核形式上都有了约束,但从实际落实效果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监督不到位,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氛围造成授课教师缺乏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教育部2012年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在第六条“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中明确指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中国高校在本科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教授该课程的部分教师并未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上,加之,教师自身对外国建筑史的理解不深入等,造成了课程教学质量下降。

以上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以及学校氛围四个方面对于教授外国建筑史教师的素养问题作了理论分析,其中三个方面有待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加以提高,而学校的教学氛围需要整个学校,乃至全社会对其产生良好影响。先进的教学手段固然重要,也可以多样化,但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即教师的素养问题。具有外国建筑历史良好素养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较好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张兴国,杜春兰,等.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J],高等建筑教育,2011(3):10-16.

[2]张娟,宋波.建筑史互动式外国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11(6):189-190.

[3]郦伟.历史唯物主义对建筑史经典教材的深刻影响[J].高等建筑教育,2012(1):5-8.

[4]刘华钢.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J].建筑与文化,2009(8):106-107.

[5]张朵朵.“书斋”“乡土”建筑中华——记著名建筑史学家陈志华[J].美术观,2008(6):118-119.

[6]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J].时代建,2004(6):27-29.

[7]刘先觉.再论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J].建筑与文化,2009(11):66-71.

[8]杨纯红.世界建筑史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渐成主流——2009 年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侧记[N].中华建筑报,2009-12-15(5).

Teachers’ quality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course teaching

WU Nong, FAN Wenxiu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 Architectur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P. R. China)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

[1] [2] 

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创作传统文化本质创新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e field subject to external shocks trend, the western form has become inevitable construction creation absolute mainstream. Aiming at the na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creation essence is ignored appear even serious lack of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thinking to call for the retur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on, and expect to become the architect of the creation thinking.

Keywords: architecture cre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并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似乎正在变成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建筑领域也不能幸免。建筑艺术变化纷呈,折射出西方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但必须得承认,本土传统的研究和探索被束之高阁,自然容易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传统特色正在渐趋失落,并留下一系列无法弥补的遗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理应静一静,多思考,回归建筑创作的本源。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事业欣欣向荣,成就令世人瞩目。在史无前例的大建设中,尽管成效很大,但在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方面遇到一个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全世界不少建筑师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建设浪潮和国际上多元缤纷的各种建筑思潮的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心理上都准备不足,常常跟着市场导向走,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使得一些设计忽视甚至牺牲功能去追求所谓标新立异的形式,一些建筑不顾国情、不谈经济,超标准建设。在这种市场的导向下,使一些建筑创作逐渐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的基本原理而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于是一些不合国情、违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渐多起来了。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我们的建筑创作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二.建筑的目的性

近年来,无论建筑界或社会上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倾向和设计思想的混乱颇有微词,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议论,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义来讲,时下一些建筑设计脱离建筑的本质,忽视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要求,不结合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不考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沟通,片面追求所谓“造型”,这是对建筑本质的一种误解。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建筑师深思,建筑设计如果脱离建筑本体,建筑创作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三.创新并非标奇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所创新,有个性,有特色。建筑创新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理论上,建筑创新还体现在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上。例如总体布局如何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融合,在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味,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创新。它涉及到环境、功能、文化、技术、经济的各个方面,常常是诸因素的综合,并在某一环节形成突出的创新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导向,片面理解创新的含义,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标新,而只要形式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建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标志建筑成了标新立异的代名词。这种思想导致不少设计人员从形式出发,而形式又只看立面透视图,一些方案评选,只要透视图画得好,与众不同就行了。有的领导或业主向设计人员提出“你先给我画几张透视图,选中后再委托具体设计”,而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设计任务,就常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中找与众不同的立面,或凭空构想别出心裁的建筑造型,待甲方选定透视方案后再去拼凑功能和平面,至于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否适用经济合理,就不去顾及了。这是典型的形式决定内容,立面决定一切的思想。有了这种设计思想,很难出创造性的设计,这也反映了当前设计领域某些作品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精品不多的现状。

四.坚持开放学习先进反对崇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引入国外各种先进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这对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国外,不少优秀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设计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欧洲许多城市都强调在保持城市整体肌理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建筑强调实用并与环境融合,这种教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中是很深刻的。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专业设计公司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思维方法上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我们要学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形式和符号,同时我们应结合国情,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主义,他们不同的出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其中不少设计不合国情,造价过高,缺少中国文化特色,质量平平。有的认为花这么多钱搞国际招标就是要选一个外国的方案,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内建筑师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中标的也不少,有些领域国内比国外的水平高,但一些重大的标志性工程目前还是外国建筑师占上风。中国建筑师熟识环境,了解国情,但整体素质和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五.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当前建筑的现状令人担忧,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来解决,而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责任。从建筑师的角度由此引发的建筑创作思想的讨论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坚持开放,不固步自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管理,使我们的设计队伍,特别是年轻一代迅速成长,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引入,也应结合国情冷静思考,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掌握辨证的创作思维方法,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案比较,综合思维,整合优选。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坚持建筑的目的性,以人为本,视全社会为最大业主,让建筑回归到整个社会的需要。

小结:

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立足本土,结合国情,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建筑创作中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努力创作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让中国建筑师的成就和思想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建筑师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武议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戴秋,刘春茂. 重拾传统 应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创作思考 《四川建筑》 2011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教育建筑设计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那么中国现在的建筑物所体现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西方所谓“国际式”的建筑在中国的翻版?因此,建筑师要有这样的动力,即我的设计要成为历史。当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会成为历史,但是这样的观念是促使建筑师更好的思考的基础。我举个例子,现在的中国的小城镇,其建筑水平不去评价,不是对大城市房屋的邯郸学步,就是盲乱的无目的建造。如果哪位建筑师以智慧和执着能思考出一种漂亮的解决方式去引导城镇居民的居住形式,那么很有可能成为历史。所以我听说清华有几位老先生在潜心研究乡土建筑,心里大为佩服。

前面这么罗嗦的说这么多,想说明的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教育未来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哀!所以,现在的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不过是从国外的建筑书刊上摘抄一个设计拼凑一个方案,稍微聪明的人,能说几句大话吓唬人,那就能出点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教育鄙视建筑理论的思考,甚至片面强调绘图能力的高低,一手好的徒手画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考核点,整个建筑教育的风气即如此,那么除了培养了画图匠,怎会出建筑大师?

每当我在看一本西方非常有名的建筑历史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ARCHITECTURE:ACRITICALHISTORY)时,都非常感慨,那些在建筑历史上留名的建筑大师,哪个不是充满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哪个不是深切思考当时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建筑学教授们,狠命的往自己腰包里赚钱,他们的研究生们是他们的画图工具,赚钱机器,没有人去思考,没有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哪怕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观点。这反映的是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是整个国内学术界的通病!

上次和我的SUPERVISOR聊天,他也对中国的建筑设计表示担忧。他有点讽刺的指出,中国人,建筑师和老百姓理解的“现代性”(MODERNITY)有点荒唐,最为典型的是某些仿古的街道和城区,实在不伦不类。不是抄几个立面符号就是维护传统,延续文脉!我的SUPERVISOR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英国巴洛克建筑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变。他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培根的思想怎样反映在CHRISTOPHERWREN(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上,在如何反映在SHAFTSBURY上,怎样的一种对美的认识、欣赏的转变,论证非常严谨。他说,这才是从根本上认识建筑。

国内的建筑学生非常容易,写出来的论文随便什么垃圾也可毕业。有的博士论文都不忍目睹。我有时在想,国内的论文最大的毛病在于不强调论证的严密,喜欢说大话,或不加思考的引用。甚至很恶心的一点是,引用的东西不注明出处。这在国外就是剽窃,小小的剽窃即可导致拿不到学位。所以看的论文和国外的论文区别很明显,凡是注释特别多的,严格标明引用出处的即为外国学者的论文。这说明什么?说明对待学问的不负责任,存在侥幸心理!

举个例子,日本的建筑师和中国的建筑师,前者的水平高出一大截,同为亚洲的国家,深受儒家学说的,日本的建筑师对日本的建筑应该怎样融合于世界,并且保持自己的IDENTITY,其思考的深度要多很多!日本的著名建筑师,人人都有上的建树。当今中国的建筑,最缺乏的是理论上的思考。因为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作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为什么在西方,MIACHAELFOUCAULT,MartineHeddeger很有名,因为他们从上思考建筑。而中国的建筑系学生,教师绝大部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对迈耶倒是津津乐道,后者的白色派建筑是非常好模仿的。

中国的建筑教育轻视理论及,强调画图能力,甚至只强调图面的好看,看起来是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大而空,而且不知道怎样把它一步步落到实处,所以设计到后来,总欠缺深度,细微处的思考任意为之,最后整个建筑只剩下空壳,不耐看,不耐用,只有大的体量,经不起推敲。所以我会对湖北一设计人员的国家大剧院方案感到好笑,那实在是下下之作。

当然中国的建筑教育跟整个大环境有关,现在的建造活动频繁,建筑师以赚钱为第一,急功近利,劣品居多。但这种风气在学校泛滥,在学术界泛滥,那是中国建筑教育的悲哀!

因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理论上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思考建筑,不再是只制造画图匠!

补充:

上面我写的关于建筑的主要在于把建筑的价值(VALUE)和建筑师的责任(DUTY或RESPONSIBILTY)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

1,综合各种因素(技术,设备,使用功能等等)而产生的一个综合体(COMPLEXITY)

2,介绍或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或者居住的模式

3,反映和特征,而成为历史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可以再细分,每个层次包含有不同的等第。

我以为,中国的建筑师集中的主要在第一层次,而中国的建筑教育的悲哀在于竟然没有教导学生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涵义。因为整个建筑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不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重视潜心的理论思考,而很大程度的不理解建筑里应该倡导的生活模式及时代反映。反映在建筑师身上,就在于建筑师并不深刻的理解社会及生活,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说,建筑师自己并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概念,或者居住方式,因此,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往往只剩下大的壳子,或者浮华掠影的立面符号而贯彻不到实处和细微。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

举个例子,上海的金贸大厦,含有中国的传统意蕴(取意于传统的塔)而不失都市摩天大楼的特征,其室内装修的细微处,你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但决不失时代感。美国人(SOM)的设计确实高出一筹。而上海博物馆,其设计师在中国可算名家,意图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外形取意于青铜器,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可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在布局方面,传统的影子瞬间消失。中庭的大楼梯,其黄橙橙的金属栏杆在我看来是绝大的败笔。因此,建筑师的所理解的建筑理念只是一个空壳,是外形的模拟而已。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1篇

中国现代意义建筑学的引进,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活动和建筑教育的开展始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得到正式立法认可的建筑师的职业化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事情。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木构建造体系(――作为动词的“建造”)(Building),建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建筑”)(Architecture)终于完成了从西洋学问登陆中国到中国职业的全面转型和接纳的过程。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与国家形象结合的研究长期处于相对匮乏的状况。南海岛屿的建筑外观设计应与地理、文化、环境等要素相结合,首先适应所处地域的环境特性,而后体现南海岛屿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在前两者融合的前提下运用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体现国家形象,使南海岛屿未来的建筑外观设计中自然、合理的蕴含地域文化信息与国家形象的视觉传达效果。在建筑外观设计中传递国家形象,与邻国建筑文化形成明显的民族差异化,形成具有我国南海民族文化鲜明的地域化建筑形象设计。同时,从建筑外观设计的角度辅助加强我国对南海岛屿的主张,从建筑外观设计的角度体现我国的国家形象,进而加强国家形象在南海岛屿的多元化传播、立体化传播。

二、南海岛屿建筑

我国拥有的诸多南海岛屿,如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的撤销而同时建立的新行政区———三沙市。三沙市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包括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全国继浙江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南中国海,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三沙市管辖范围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伴随三沙市的建立,在南海岛屿的建筑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目前主要建筑的着眼点在于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与基本的国家形象宣示,对于结合当地文化、地域特点以及多角度、立体化的体现国家形象存在较大的加强提升空间。目前在南海岛屿已完工的建筑当中,例如三沙市的一些政府机关部门建筑,不乏很多具有典型欧美建筑特点的外观设计。这些风格的建筑在我国内陆地区其实并不少见,但当在地处边疆地区以及出现归属被邻国曲解的时候,这类地区的事件、新闻、影像,会大量的被国内外各类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这种情况下,现实中的建筑外观所体现的装饰风格就会必然对受众起到潜移默化的认知性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其风格特征能够具有代表所属国家的民族风格,并进而体现所属地域的国家形象传播效应。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看,实现在三沙等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实际设计应用环节下的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价值与指导意义,应该通过结合建筑外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手段与方法,为当地政府机构等具备国家形象的建筑设计中巧妙的融入国家形象,形成可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升国家形象在实际建筑载体上的传播力度。回顾历史,学界关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国家形象应用研究,分散在传统的乡土建筑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传播领域、建筑与环境关系领域。我国古代专题记录南海岛屿建筑的书籍文献匮乏,能够对本课题有启发作用的古建筑研究文献如: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钟晓青的《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钟晓青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集》。乡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文献如:陈志华,李秋香著《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李晓峰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都提出了独到的民族特色建筑外观设计风格的应用方法。目前国内研究相关领域多集中在新闻传播或国际问题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关于国家形象、国家形象传播、南海海权与我国国家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宏观的战略层面与政治学角度研究国家形象与传播。而从艺术学视角,与国家形象静态、固体化、立体化传播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尤其是以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与国家形象结合的交叉点,较少有对类似问题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从独立的以海岛岛屿为环境载体对建筑外观设计形态进行分析的近期研究,论文“辽南海岛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大连市獐子岛为例”,提出了气候环境对于岛屿建筑的重要影响。目前国外与之研究相关资料较为缺乏且多集中于LawrenceJ.Vale的研究。他认为(出处)建筑环境是反应国家力量和民族认同的中心要素,并总结城市建设与建筑是为政府意识服务的。无论何时,政府领导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都试图将他们的意志嵌入城市文化中,并想要创造文化和政治相关联的城市建筑结构。另一位作者ChristineM.E.Guth在他研究日本1868-1945年时期艺术,建筑和国家意志的文章中也指出当时的明治政府也曾通过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相关措施来强化自己的和领导地位,而日本奈良与京都的城市建设面貌深受当时明治政府改造国民审美观念和宗教传统的措施影响;矗立于东京皇宫门口的楠木正楠武士铜像至今都是代表政府希望国民忠于皇权的象征。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时或战后时期的城市建设,未涉及当今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现状。综上所述,关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国家形象应用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其从建筑外观设计角度与国家形象元素进行结合研究的成果尤显不足。作为南海宣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外观设计不仅反映了地域性特征、民族装饰特征、民族存在状况、民俗特征等,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南海岛屿建筑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

(一)南海岛屿建筑设计与环境

海南岛屿建筑的气候适应性造就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好的建筑基础是要适应环境,尤其不能忽略的是环境特征、民族地域特色特征。同样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的环境适应性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分地域的代表了民族存在,进而体现我国的国家形象宣示。中国南海岛屿少数民族建筑由于其独到的因地制宜,适应自然的设计原则与理念,应该成为我国南部沿海省份的国家形象承载于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民居因其环境适应性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征,对这种地域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将成为我国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体现国家形象的应用趋势。另外,南海岛屿的建筑装饰材料亦可以就地取材。南海岛屿所归属管辖的海南省,自身就具有特点极为鲜明的热带装饰材质、材料。既具有典型的热带地域特征,符合岛屿建筑外观装饰所需的气候适应性,防潮、耐腐等性能优良,同时也可成为南海岛屿建筑材料的重要本土化来源。这种从材料上配合建筑装饰设计风格的结合,会更加突显南海岛屿与海南省的血脉相连,并可以从设计风格到材料应用,完整性的宣示国家民族的专属形象特征。

(二)岛屿建筑设计与民族

南海岛屿环境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热带岛屿环境特征。在建筑外观设计中,无论从材料到工艺均有着显著的地域性要求。南海岛屿建筑同时又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装饰特征,南海诸岛唯一的少数民族为黎族,也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海南的原住民,其自身千百年来形成的特色建筑装饰元素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在邻国对我国南海诸岛颇多争议的背景下,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更应体现国家形象的传达。而国家形象的强化,不仅是国旗、国徽的简单应用,更应与本国民族特点相结合。民族形象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在特定地域内的鲜明的国家存在与宣示,即是将南海岛屿环境因素、南海岛屿特色民族装饰元素、国家形象特征,进行三位一体的结合研究,才能形成带有鲜明本国民族地域特征以及区域性国家形象的建筑外观设计理论与实际可应用性设计方案,从而使之合理自然的与国家形象相融合,传递出更为鲜明、独特的国家信息。

三、相关性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相关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1.南海岛屿环境中的建筑外观设计所受的地域性条件限制与影响研究南海岛屿属于热带气候下的岛屿地域环境,与我国其它地域下岛屿环境区别明显。在南海岛屿进行建筑建设与外观设计需考虑更多的与本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与工艺,尤其在建筑外观设计中,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的协调与搭配在南海岛屿更显重要。因此这一方面是该领域研究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同时,对于不同岛屿的土壤特征、密度,潮汐情况、空气湿度等环境问题进行收集与分析,研发本土化的可耐性建筑装饰材料,并能够在解决质量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体现材料美学下的国家意志审美标准,即将材料运用的方式与方法变成国家形象宣示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南海岛屿环境下的建筑外观设计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特色元素的结合性研究南海岛屿地处我国最南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海南黎族作为海南与南海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千百年来最主要的原住民,其建筑特征与装饰元素、符号成为我国在这一区域鲜明的民族特色代表,将海南黎族建筑装饰特色元素、符号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造型相结合,更能凸显我国地域性民族特征,强调国家特征。例如黎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装饰符号大力神纹,其自身本就具备极为抽象、简洁的图形美,稍加修饰后,将其设计应用为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的装饰图样,其装饰效果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难得的是在其平面形式的基础上非常便捷的就可以进行立面化处理,成为建筑外观装饰结构造型的特色来源,能够呈现出优美独特的立体化装饰造型,尤其是应用到栏杆或立柱的装饰造型中,更加彰显出浓郁的民族地域装饰风格。这种形式也明显区别于南海邻国的建筑装饰特点,具有我国鲜明的地域装饰特征。3.国家形象在南海岛屿环境中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方法研究基于目前邻国对我国的南海岛屿质疑的现状,强化我国南海建筑中对国家形象的宣示与传播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因此研究将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结合国家形象特征成为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环节。如海南黎族的船型屋,从建筑体量上说既有一人多高的小型民居,也有两层以上的杆栏式船型屋,总体特征上在屋顶都有着显著的相同点,类似一艘倒扣的船体,而材料上选择的是海南当地的长条形茅草,再结合筛选过的树枝,经过有序的编织后形成了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学特征的独特建筑外观样式。这种海岛建筑风格也同时具备着我国岭南杆栏式建筑的诸多特征,因此,将其融入到南海建筑外观装饰设计风格当中,势必能够令建筑外观形式差异化最大程度的体现,也同时成为代表我国形象、彰显建筑所在地域归属的又一力证。4.国家形象在地域性环境下与建筑外观设计的结合方法研究结合前三个主要研究环节,拟将南海地域环境因素,即环境中的地势、地形、气候环境、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与南海岛屿民族即黎族建筑装饰特征,与国家形象特征,进行三位一体的结合性设计理论研究,并形成较为可行的设计理论与设计应用方案。

(二)研究重点

结合以上论述,对南海岛屿建筑风格与国家形象进行适度结合,必须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1.完整的收集、整理南海岛屿的诸多环境信息。如地形、地貌,以及适应南海岛屿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装饰材料研究;需要对南海岛屿实际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南海岛屿现存环境中的人为建筑情况进行记录;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耐腐、耐潮、抗风雨等特性进行分析,发掘当地适应环境需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对属性特点进行分析,进行不同材质铺贴后的质量与美学效果观测。2.收录南海岛屿内的黎族建筑装饰特征元素,与海南省内的黎族建筑装饰特征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南海岛屿居住的黎族建筑装饰元素独特性与代表造型、元素,与适应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的造型进行结合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逐步推进实际设计方案的绘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通过设计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新与效果,同时进行设计图纸分析与评估、修正。3.对国家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对国家形象与南海岛屿建筑造型设计的结合进行理论研究与设计分析。重点在于画龙点睛之处,即建筑结构或主体形象上与国家形象造型结合的设计手法,并通过电脑三维技术进行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尝试,与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沟通,不断进行外观形象设计的修改,使之在具有浓郁地域民族装饰特征的基础上突显国家形象效果。4.对南海岛屿环境因素、南海民族建筑装饰元素、国家形象特征三者进行结合后与建筑外观设计进行结合,最终得出具有能够宣示国家形象、体现南海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南海地域条件的建筑外观设计理论与方案,即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最终方案的设计应用。

四、现实意义与远景价值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