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我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必须一方面学习和大胆借鉴国外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和相关指示精神,共同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本文拟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有关根本性的原则、思路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1.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体系正在形成和建设中,要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还要有一个过程。从总体看大体有五类:一是经济系列,如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等;二是文化系列,如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学等;三是管理系列,如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交通管理、财务管理和旅游法规等;四是技巧系列,如导游、餐饮服务技术等;五是工程系列,如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和饭店工程设备等。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我国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以下任务:

1.1. 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延式发展。我国高等旅游专业从70年代末设立第一所高等专业学校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已发展到166所,其中本科院校138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5822人。这之中,旅游管理专业(以饭店管理为主)学生大约占75%左右。因此,今年国家教育部已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今后限制性扩大发展的专业之一。今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1.2. 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应该说,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师资队伍和其他教学条件。但是,相对而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很艰巨。这一方面与我国管理类专业相对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时间最短,该专业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又是最复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相应的教育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招生和分配等问题都需要旅游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努力,并使之得以完善,从而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

1.3.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所从事的行业所具有的服务性、涉外性、实践性、标准化性、操作技能和管理的规范性的特点,显然,旅游管理专业也就具有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影响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关系问题等。

2.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创建原则

通过近年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学科领域和技能要求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能比拟的。在四年制的本科教学中,需要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和技能培训的内容之多,也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无法比拟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

2.1.体现管理学的学科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于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和旅游行政管理)的管理专业。因此,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其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最近,教育部新正式颁布的专业目录,将旅游管理专业设定在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学学科下属独立的二级专业学科也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

体现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要求科学处理和协调专业的“管理学”共性特征与旅游业个性特征的关系。充分体现管理学专业特征实际上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特色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突出专业的管理学特征,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过多、过杂和缺乏规范性、标准性的现状。

2.2.增强应用性的专业学科特点。旅游管理除具有一般管理类专业的共性外,又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专业的应用性特征要求专业毕业生除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旅游服务企业是“全员服务”和“全员面对顾客”的特殊行业,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必须从最基层做起,这也是以饭店管理为典型代表的旅游管理人员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增强和突出旅游管理的应用性专业特点是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应用性的操作技能不仅指业务服务操作技能,也包括管理操作技能。

2.3.强基础、优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旅游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管理学专业的共性和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之间矛盾的根本思路,就是拓宽和增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素质教育为保证,从结构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只有强化基础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也只有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的道路,才能保证在现有学制和教学条件下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任何一种专业学科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等,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也不例外。现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

3.1.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获得旅游管理基本训练,既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旅游业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掌握旅游业专门服务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组织管理、参谋咨询和研究工作。

3.2.培养模式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过渡到“能力训练型”教育,最终发展成为“素质培养型”的教育模式,因此,旅游管理的教育模式必须协调和平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校企”结合办学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为: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以终生教育为指导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并重,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单双学位(本科)结合,培养应用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3.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3.1.知识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学习型知识结构”。学习型知识结构首先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动态优化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封闭的优化;其次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终生教育”的观念,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旅游行业对人才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毕业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以增强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适应能力。学习型知识结构以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基础,突出以管理学和经济学(旅游)为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以旅游和饭店管理专业知识体系,贯穿4年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从而构成“宽基础、开放型和重结构”的学习型知识结构。

3.3.2.能力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结构确定为“适应型能力结构”。所谓适应型能力结构的总体特征为‘专业毕业生以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为保证,具备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或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业务技能和在实践与学习过程中自我能力提高、能力结构完善的能力”。因为任何教育模式都无法预计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我们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这也是“宽基础、重素质’教育思想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体现。

3.3.3.素质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结构定位为“综合型素质结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由于其所从事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可以说比其他任何专业都应更强调素质教育。素质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和体现的重要潜质,是一种潜在和隐型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结构是一种有重点的全面的综合型素质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思想品质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管理素质、科学素质、操作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3.4.课程模块体系

为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和综合型素质结构,必须建立以公共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业务技能和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总量和分布结构、课程时间计划、教材建设、教辅材料、课程教学过程、考试方法、试题库、课程教学质量监督等内容进行。课程体系必须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时数、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课时数比例结构以及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体系又必须建立自身的体系结构。为保证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根据各门课程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同,分为院级重点课程、系级重点课程、专业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于我国的相关高等院校来说,任务很艰巨,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与国际规范接轨,借助教育部专业学科调整的机会,走出一条新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道路。

本文作者: 徐刚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副主任,副教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梁文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办公室主任,讲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ptimization Research for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YANG Shangying, DU Zhongchao, ZHANG Man

(Tourism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hool, XianYang Normal College,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of demanding for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for tourism talents, to optimize teaching plan of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 and propose that a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should be"4 Levels layered management mode for college, institution, department, and enterprise", 5 levels layer mode of "cognitive internships - campus practice - short-term practice - long-term practice - research practice" for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e;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游系统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 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旅游高等教育从起步至今仅有二十多年,却经历了数量规模跨越式扩张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及旅游高度的学科关联特征引起了各级各类高校的注意和兴趣,但往往是学校内哪个学科捷足先登,旅游的后续发展就打上该学科的烙印,有人文的、历史、英语、地理、地质、经济、管理等,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专业归属不同。至2004年,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院校已增加到了210所,不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处在不同学院,有的在经济或管理学院,有的在人文或外语学院,有的在地理环境科学学院。

其二是课程体系的偏重不同,即便是在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把旅游专业设置在旅游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并对主要开设课程进行了规定,全国范围内同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也不统一,不同系列的旅游教材涉猎的内容体系和侧重不同。

其三是课程内容不同。由于“出身”不同,对旅游的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使各校同一课程名称下的内容体系相差很大,造成按照课程大纲定的教材往往是内容差异很大,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许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还未形成一个可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第四是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相对独立。各学科对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本学科的延伸应用而非旅游本身出发,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各课程很多是对其他相关课程移植后的再拼盘;同一层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有些内容在各课程中或重复、或漏缺、或顺序凌乱、或轻重颠倒。例如“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者”等概念在不同课程中相继重复出现,但不仅表述不同,甚至定义大相径庭。因此,旅游专业急需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意义

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划分中,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如理学、工学、农学等,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比学科类再低一级的学科(即二级学科)称为专业,是一级学科设置的基础。学科体系概念指的是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根据一定指导思想将多个分支学科组织在一起的研究框架,其学科内容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具有严格逻辑同一性的知识体系。专业是培养人的基本单元,与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是密切相关的[1]但又有所区别。目前在旅游高等教育研究中关于构建旅游学科体系的内容较多,实际上是要将现实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体系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或呼吁自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开始一直持续不断,10年过去了,唯一与旅游有关的专业仍然是置于管理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

实际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科建设来说是决定性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实施“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都把解决原来设置过细偏窄问题放在首位,都是朝着不断拓宽专业的方向努力。就专业特点而言.旅游管理应用性、操作性较为突出,与市场联系紧密,涉及领域广泛,要建立一级学科体系制约的因素很多,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理顺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在现有学科归属状况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旅游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者脑海里应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体系结构图,在不违反旅游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层,制定课程大纲,由大纲编撰或选用教材。旅游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它决定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向着成熟的路上迈进,旅游教育通过专业建设工作推动着旅游学科的完善和发展。

三、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视角

1.有关高等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目录中原隶属少经济学门类的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并将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起列为管理学科中工商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有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出现了“系列型”、“模块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结构形式。林刚从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管理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系列、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系列和现代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系列等四个系列的“系列型”课程设置形式。许春晓从课程内容与旅游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出发,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专业活动课程四大模块;田喜洲从课程体系的框架应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构建了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吴必虎,邢珏珏根据《旅游研究纪事》3年发表的旅游研究文章中的某类主题词总数最多和某一主题词出现的频次最高划分出了旅游管理学(337个词)、旅游资源(旅游地)开发与管理(311个7)、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社会学(201个词)、旅游经济学(163个词)和旅游心理学(118个词)五大类型,表明其旅游分支学科中研究较深入,也由此来判断其知识较之其他更具深度和广度。龙江智认为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来构建旅游的学科体系,即从旅游者的个体旅游行为体验作为脉络进入,衍生至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支脉出来。将旅游学研究领域划分为三部分:其一,研究旅游体验本身(个体和群体);其二,研究旅游场的管理问题(微观和宏观);其三,研究旅游体验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无论从什么角度或什么方法去构建学科体系或专业课程体系,都离不开旅游所涉及的几大块内容的不同组合。某种程度上说,广泛存在的既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问题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不仅是不同课程教材内容重复严重,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前后章节都有重复。导致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科学性、严谨性产生质疑。因此旅游教育研究是否可以换一个视角,即从研究建立学科体系的热潮中转向对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入手呢?

2.基于98专业目录中主干课程的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

1998年国家将旅游调整至的工商管理下的子专业,使得旅游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受到限制,专业也受制于管理的圈子内而不符合旅游自身的特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除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13门专业主干课程[7]以外,没有做其他硬性限制,本身就是为了给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院校以可以拓展的空间,办出特色的余地。因此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在共同遵循专业目录规定的基本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取向分层次地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例如沿海地区大城市或重点院校的旅游专业与西部地区或地方性院校在课程体系的侧重上就应该不同。综合前人研究的结果,总结从事旅游高等教育多年的体会、结合旅游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构成旅游的主客体要素等,笔者将旅游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个体系,即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共给和旅游价值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两大块(图)。

(1)旅游本科专业知识的内容体系划分。笔者根据较多教材所采用的“旅游”的定义:旅游,包括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共给系统以及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即旅游价值系统。这种划分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一个由旅游者(需求)、旅游对象及其服务媒介(供给)共同“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一直以来,旅游教育界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整个专业的课程内容没有做很好的梳理,因人设课、因书设课、根据书名定教材、根据某一本教材编写课程大纲等现象依然比较多见,在教才上似乎每一本教材都致力于把所关联的内容涉及到并讲清楚,这也是导致内容重复,主线不清、前后跳越。笔者所探讨的就是针对这些现象将主要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

横向上将知识点按照旅游大系统的几个子系统归类,并对应于相应的课程。

纵向上可划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

(2)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支撑条件

①要制定一套结构严禁、层次清晰、各课衔接有序的课程教学大纲。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大纲往往是专业在开课之前或由系主任、或由某任科老师根据某一本教材的目录内容格式化编写的,而国内同一课程名称教材的内容和侧重相差甚远,一旦更换教材就造成课程大纲作废或修改。因此要使旅游管理专业有一个相对系统和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非教材建立一套系统的课程大纲使非常必要的。

②要按照总体框架和课程大纲要求编撰或选用一套较为的体系的旅游教材。因为国家没有专业课程大纲的规范要求,因此现阶段旅游管理教材编写非常混乱,经常出现根据教材目录上之构的教材结果是货不对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写教材,或根据大纲要求严格选用。

③专业教师上课要清晰自己学校旅游专业课程大纲体系,以便在同一问题的众多概念混杂中合理取舍,避免前后课程阐述不同或不同的老师阐述不同给学生造成混乱。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主编: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9~50

[2]林刚:管理类学科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初探[J].旅游学刊,1998(S1):66~69

[3]许春晓: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143~145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S1):186~189

[5]吴必虎邢珏珏:旅游学学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旅游学刊. 2005(4):73~79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社会各行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遵循“学以致用、一专多能、建业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显特色、强素质”为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凸显专业特色、增强培养内容的实用性和培养方式的实践性,努力探索个性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之路。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业务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及经营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结合我院“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大力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第一线,具有较好的本科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从培养旅游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研究旅游市场(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wwW.133229.cOm

突出专业特性,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具备未来发展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强,适合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科研和旅游教学等工作。同时也要突出地方特色,既要立足于广西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又要突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能切实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现在我国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约15 %、专业基础课约30 %、专业课约40%、实习与技能约15%。专业实践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课程所占比重过小,在客观上忽视了旅游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在短时间进入实际岗位并实现角色转变。① 因此,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根据目前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我国关于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旅游管理专业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保障。在充分研究和吸收国内外培养方案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多年来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因此,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可以主要确定为“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同时,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课构成,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由“专业基础必修课”构成;模块由“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积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若干个就业方向模块,同时为满足考研、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需要设置若干个辅助方向模块。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人文和艺术类课程,旨在解决旅游管理人才基础文化素质薄弱的问题。“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不同的就业方向还可根据专业需要,在“专业基础必修课”里增设其他必要的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中的“就业方向模块”主要按就业需求设置,每个专业设置若干个模块,形成专业方向群。“辅助方向模块”根据旅游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研等要求设置,学生根据需要在三、四年级任意选修。

同时,需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选用教材应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三原则,选择部级优秀教材;鼓励、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时代特色鲜明、实践指导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及教辅材料;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参考资料。

三、人才培养方式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目前,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的教育模式,我国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质是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技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当前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深化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旅游管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对培养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至关重要。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公益劳动、课外实践活动、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先进理念,具备在旅行社、旅游行政等部门的工作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包括:各类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部门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外语进行基本接待和业务沟通,具有较强的实践管理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具有持续发展要求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旅行社、酒店、旅游风景区为就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为此,需要修读相关主干课程。如就业方向为“旅行社”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行社、导游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熟悉我国旅游业及相关旅游部门方针政策及法规;(3)了解国际旅游业服务及运作规则与惯例;(4)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和习惯,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必要的选修课有:“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模拟导游”“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礼仪礼容”和“旅游促销概论”等。就业方向为“酒店”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游业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掌握酒店各部门运作模式及其业务;(3)了解国际酒店业发展及服务惯例;(4)了解我国旅游业方针政策及法规。必要的选修课有:“客源国概况”“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和“旅游礼容礼仪”等。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具备上述专业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其他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具体素质结构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旅游行业有正确的认知,良好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根据以上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本专业的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总要求是:扎根实践、面向实战。在课程设置上,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要求获取相关学分。实验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实践、课外实训、参观、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科学论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与学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学时与学分比重,努力建构体现主体价值的“课程实践—学期见习—毕业综合实习”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明确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并在课程设置计划表中进行明确规定。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训的内容、学时与学分,并在课程计划表就每门课程的“实验实训”要求列出所需的学时和学分;加强教学计划和实践过程的管理。每门旅游课程的实践环节都应在开课前设计好整体教学计划,包括旅游实践教学目的、内容、方式或途径、学时、考核或检验方式等。在学期见习环节,要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分解为学期目标,每学期分阶段、递进式地开展旅游见习或实训活动,帮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间断地熟悉旅游环境、锻炼旅游管理能力。一般来说,学期旅游见习安排在期中或假期进行,同时,必须在课程计划表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明确见习的内容、时间和学分要求。加强旅游实践计划和过程管理,制定四年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见习的目的、内容、途径、时间与地点、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在毕业综合实习环节,要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锻炼学生的旅游综合素质为目的,尝试顶岗实习,实习时间视专业需要而定。除了实践教学要求之外,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以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每学期进行创新项目评比,择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促进在旅游管理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实践的良性互动。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伦理教育 课程设计

1.引言

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培养出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缺乏服务意识、信用危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伦理素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旅游伦理素质的养成在于高校。

而从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学科设置来看,都比较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而在学生的伦理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因此,本文从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伦理教育的角度,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2.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旅游伦理教育和研究。国外对旅游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观念教育和行为规范。Sharp Paine(1991)认为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反思和对道德决策模式的合理评价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训练,个体在旅游实践时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Hay和Foley(1998)曾构造了一个以伦理为基础的六步教育模型。Tribe(2002)提出了两个根本原则基础,以作为培养学生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同时还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教育形式: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工作安置。Klonoski(2003)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必须以哲学为基础,同时呼吁加强观念意识教育。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旅游伦理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者伦理的研究,而对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较少。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关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的成果仅有:王志明[1]探讨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夏赞才等[2]呼吁应将旅游伦理教育引入到旅游高等教育中来,王屏[3]提出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实现的路径,张晓磊[4]提出了旅游伦理教育的主客体、旅游伦理教育的特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因此,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无论是内容还是实现途径都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伦理认知状况

我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一些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以及通过网络形式对已毕业大学生就伦理认知、伦理行为等问题进行了伦理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伦理认知还了解不够,由于伦理认知不够,从而影响日后伦理行为的缺失。

(1)旅游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公德教育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被调查者中,存在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产生损坏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不尊重当地文化等的行为,如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乱涂乱画、践踏草地等行为。这类不文明行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调。同时,在旅游交往过程中,存在公共生活道德、交通秩序、礼仪规范等社会公德的缺失。

对旅游管理者来说,也存在旅游伦理道德观匮乏的现象,如经营者盲目建设对景观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没有保护好旅游地文化,导致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正在或已经在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被逐渐同化,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传统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迫切需要培养着这种生态伦理观,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成为一种伦理意识。

(2)专业认同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调剂到旅游专业的,因而,入学后有调离本专业的现象。从学生的专业兴趣来看,调查结果显示:43%的学生“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不太感兴趣”,9%的学生“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5%的学生“比较愿意”,42%的学生“一般”,20%的学生“不太愿意”,3%的学生“完全不愿意”。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所以很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性质认识不清,就业信心较为缺失、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

(3)经济伦理缺失,信用危机严重。

在旅游行业中,经济伦理主要表现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和管理者所具备的互利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经济伦理并不了解,更没有意识到经济伦理的缺失对信用危机的影响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在对“是否有自己创业的打算”的调查中,有15%的学生表示有“强烈的创业意向”,11%的学生表示有“打算”。在这些学生中,问及在今后的创业中如何进行经营时,有很多学生表示会夸大广告宣传,维护企业利益。如果进入旅行社行业,33%的同学表示会有意识地在带团过程中缩短游客的旅游时间,而延长游客购物时间。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经济伦理,出现不道德行为等现象。

4.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明确提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助于热情周到的接待”,也“应当鼓励把旅游者交流的价值以及这种交流产生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利益和风险引入教育课程”[5]。最新研究认为旅游伦理教育是建设旅游伦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6],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旅游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两种角色:旅游消费者和旅游职业人。作为旅游消费者,开展和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旅游职业人,开展和强化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循一定的旅游伦理道德,规范其行为。因此,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实施专业伦理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它最终体现的是专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伦理素质。

因此,我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基础伦理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伦理知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这一层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伦理和交往伦理,如遵守社会公共卫生秩序、确保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懂得交通秩序,等等。

(2)核心伦理知识。

核心伦理知识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伦理知识。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如具有互利的精神、竞争的意识、职业的忠诚、诚信的品德,等等。

在这一层次中,需要综合多学科、多层面知识的教育内容,将伦理学、职业社会学等领域中的核心知识纳入专业伦理知识结构中,加强旅游伦理知识教育。因此,在这一层面中,需要把旅游伦理作为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1]。核心伦理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生态伦理知识、旅游经济伦理知识、旅游审美伦理知识、旅游职业伦理知识,等等。

(3)延伸伦理知识。

延伸伦理知识是在基础伦理知识和核心伦理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伦理素质的最终体现,通过延伸伦理知识的不断渗透学习,使学生树立持久的伦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逐渐渗透的方式来获取,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因而,在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注重日常活动,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增加各种类型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实习环节,每个学期都设置一定时间的实习环节,但需要改变传统实习中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考核,增加对学生伦理方面的培养。在实习内容上,大一、大二可以超越旅游行业的实习,大三、大四需要在旅游业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中轮流实习。

5.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设置课程体系来实现。我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知现状,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图1 旅游伦理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本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采用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显性课程就是指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来明显的、确切地告知大学生伦理知识,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伦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开设,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判断技能,改变或增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隐性课程也就是指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专业教育实践和教育界过着必不可少的、直接有效的组成部分,如图1右边所示,这部分可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显性课程中隐含教育因素;第二,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诚信校园,学校、院系根据专业特点优化专业学习环境,如建设园林化校园、围绕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等,从而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树立职业尊严、提升职业自豪感;第三,创造自由、安全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同学创造轻松氛围,加强表现机会;第四,密切学校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增加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职业氛围,养成服务意识。

6.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的配合。但是,作为专业伦理教育,首先应从学校教育入手。因此,本文将旅游伦理教育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从旅游伦理角度进行了重新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志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36-140.

[2]夏赞才,任燕.旅游伦理:旅游高等教育中重大缺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122-127.

[3]王屏.中国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伦理精神培养初探.理论月刊,2009,(3):105-107.

[4]张晓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伦理教育研究.知识经济,2009,(2):125-126.

[5]夏赞才.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旅游学刊,2000,(3):71-74.

[6]韩玲.浅议旅游伦理教育.道德与文明,2005,(4):67-71.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交通、购物、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并且促进了文化交流等社会方面的发展。2014年,中国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69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人们外出旅游时,在享受异地风情的同时也关注着旅游的服务质量及其产品的设计,完美的产品设计加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抓起,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应的教育发展也非常的缓慢,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开设适应旅游业需求的课程,从而保证大量优秀的旅游人才投入旅游事业中,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本科和高职旅游教育是我国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来源,而研究生旅游教育尚未占据主导。而本科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类教育。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本科和高职教育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而陈国生等人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人才的新要求、高校课程体系所存在的弊端等都要求对高校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改革,21世纪的高校课程体系应具有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教学的现代、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等4个方面的特点。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基于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突出高等教育特色,注重素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旅游产业的需要。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学生职业能力体系构成。

课程设置是任何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也体现旅游专业特色,本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作为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以适应将来旅游学科调整的潮流和方向,同时兼顾旅游企业管理一般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以培养目标应用为中心,从旅游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出发,分析各种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以此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大部分,其中,职业素质包括基本素质、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职业技能包括导游能力、旅游电子商务能力、旅游财务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景区景点管理能力、旅游饭店管理能力。

2.课程体系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是要确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高级技能与知识,以及达到该技能所必须的基础技术、能力和知识。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制适应能力,体现一专多能,在此阶段注意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技能与知识课。最后,基础课程主要是该专业所需求的文化基础和学习手段。因此,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基础课部分主要学习一些文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文化素养等基本素质,着重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法制观念。例如,从事管理工作,需要管理数学和一定的哲学及经济学知识。这一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科学发展观》等。专业基础课部分,主要是为学习专业课及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做准备。主要包括从业基本能力和心理准备。旅游业是高接触行业,与各方面人士交往是职业特点,在能力准备上必须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因而语言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培养出成为专业基础课程。在行业准备方面,最主要是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准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包括礼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旅游审美等。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课部分,主要针对旅游行业岗位技能特点开设课程。包括在景区、旅行社、旅游公司从事导游解说、组团、接团、带团、规划设计、财务、人力资源、物业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学生的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地规划设计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能力、旅游电子商务能力、旅游财务管理能力。如《导游原理与业务》、《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四、具体对策与措施

1.树立实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社会性、基层性的特性,因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的实用型、复合型。既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使学生向宽、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2.构建多目标的人才质量和课程教学体系。在满足社会、学校、企业三方需求的目标下,进行人才质量和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体系内容涵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能力素养等方面。培养旅游人才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其行业归属感低。

3.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将公共基础课稍作变动,增加部分专业课教学时数和科目,酌情幅度加强实践课、实训项目的教学比例,使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比例逐步合理。

4.合理进行培养阶段的规划与分段。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对人才培养的流程进行摸索。强调人才培养的分段式培养和管理,明确阶段性特征与任务,突出实习、实践阶段的优化设计,务求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衔接。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34-01

在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两大宏观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面向社会。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它们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软学科专业,毕业学生所服务的社会企业都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因而密切联系相关企业,充分考虑企业反馈意见――即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特点,成为这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说明》,以及教育学领域研究成果,制定出这两个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调整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强调对顾客享受需求的周到服务。虽然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工作要求不同,但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接触与深入了解,我们概括总结出该两大行业对员工素质的客观要求基本相同。具体概括如下:

(1)员工服务知识。具体包括:企业及企业所处环境的基本情况;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员工岗位职责的内容。(2)员工从业能力。包括: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客人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员工从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服务企业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有效防止员工在工作中的消极行为,而且有助于使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意义。(4)员工从业心理。员工应当具备的从业心理包括态度;意志;情感。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反馈信息,我们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按照(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客观要求,通过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业服务与部门管理基本知识,进而提升学生行业知识应用能力(从业能力),并同时跃升学生的行业心理品质,最终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其中行业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而良好的行业心理品质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旅游与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可概括如下:(1)掌握旅游与酒店行业基本知识:工作单位基本环境情况、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行业的相关岗位职责。(2)具有较强的从业能力:可概括为通用能力、基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通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外语应用等。基本专业能力:达到行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要求。核心专业能力: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顾客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可具体分解为从业观念与从业心理两部分。从业观念:大局观念,主人翁观念,商品经济观念,市场观念,质量与效益观念。从业心理:态度,意志,情感。

三、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结合能力与素质教育理论,我们结合不同专业课程主要特点,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如下:

(一)旅游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原理。(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英语、旅游公关礼仪、旅游市场营销、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旅游景区管理、生态旅游、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旅游规划与开发。(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 旅游市场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素质拓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饭店管理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中外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酒店英语、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酒店公关礼仪、现代饭店营销。(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茶艺与茶道、酒店公共关系部运营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现代饭店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9篇

一、引言

旅游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交通、购物、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国民经济http://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并且促进了文化交流等社会方面的发展。2011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入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93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人们外出旅游时,在享受异地风情的同时也关注着旅游的服务质量及其产品的设计,完美的产品设计加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抓起,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应的教育发展也非常的缓慢,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开设适应旅游业需求的课程,从而保证大量优秀的旅游人才投入旅游事业中,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分为高职旅游教育、本科旅游教育、研究生旅游教育,而高职旅游教育和本科旅游教育成为培养我国旅游人才的主要来源。本科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别于高职旅游教育的,他们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这二者教育上的差别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因为本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衔接不上,失去了培养的目标和科研意义,因此,很多高校将本科层次的教育人为下降为高职层级的教育。针对这种现象及其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本人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一般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也体现旅游专业特色,本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作为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以适应将来旅游学科调整的潮流和方向,同时兼顾旅游企业管理一般内容。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旅游规划、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行业管理工作,可以在现代旅游业、饭店业及其他旅游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在旅游与酒店管理院校与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通过本科层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能吃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会做人;有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受到旅游与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国际旅游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企业经营运行的国际惯例;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领域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及企业管理能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不成熟的学科,本科层次所要培养的是一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兼备的管理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人才市场却存在市场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的矛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

转贴于 http://

很难在旅游业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业工资偏低,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都流失了;另一方面,各大旅游企业又说旅游人才十分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重复,理论支撑不足

旅游管理学科体系尚不成熟,许多课程科目都存在相互交叉的知识,自身的理论少,而更多的是直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无深度可言,课程内容的重复也会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旅游管理是一个涵http://盖面广、涉及范围多的专业,它不仅包含历史、政治、文学、艺术、鉴赏、财务、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还涉及到社交礼仪等公关知识与技巧。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课程内容重复量大,就会占用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

2.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旅游院系大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地理学院、外语学院和历史学院之下,课程的安排明显带有所在学院的特点,有的偏重经济管理学、有的则偏重语言类的学习、有的偏重于地理、历史文化的学习等等。不少学校盲目的开设旅游课程,随意的拼凑旅游课程使学生学习旅游课程没有系统性,导致旅游课程开设混乱,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方面过分注重理论上的学习和实践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同时,由于旅游管理学科的不成熟性和专业教师的层次较低,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师普遍旅游学知识素养不高,多是照本宣科,或是缺乏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仅仅是基于课本知识而没人任何拓展,这样也就造成了课程的不深入、不系统。

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脱节

转贴于 http://

目前我国很多旅游高等学校都存在课程设置死板,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在课程设置时仅从本院系的教学人员、教学设备和经济利益当方面考虑,课程的功利性和不按学科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的情况十分明显,课程设置没有形成有机http://的整体,显得零散而不系统,与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难以对路。同时,目前旅游高校教育的脱节现象还与高校领导与教师对于旅游企业需求的把握不准确相关。很多教师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并且其对旅游企业的需求一无所知,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对旅游研究与旅游实践都没有重视。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与成熟,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为了能够达到旅游管理专业所设置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解决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存的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就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增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实现知能转换,要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这种对接的方式可以包括在旅游企业实习、旅游行业调查实践和参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设计。目前高校学生到旅游企业实习多是到酒店做服务生的形式,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不等。这对高职或专科学院的学生较为适合,本科培养的目标是旅游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而这种落差导致了目前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去酒店工作。笔者认为,基层操作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学习到的管理原理用于实际是本科生更应掌握的内容,而这也是目前我国旅游院校面临的问题;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培养目标,旅游管理本科层次的企业实习也应当是宽口径的,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也应当有更大的自主权,在旅行社业、饭店、景区、会展、休闲娱乐业和旅游规划公司等先关行业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增加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调查实践课程也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对旅游行业的考察和调研,学生能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也会学习到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与旅游规划的原理运用。

2.减少重复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并不是旅游专业所独有的特点,其他专业也有类似的情况,这里要阐述的是由于旅游专业涉及的范围广,要学的东西十分的多,因此减少过多的重复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对老师而言,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学院要定期的开课程讨论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上讲解,这些都要做出具体说明避免多个老师同时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局面。旅游专业知识涉及面较广,因此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师应该选取更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讲解,是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3.本科教育适应适应大众教育需求,研究生课程要加强理论与研究能力

本科教学在当今中国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具有普及性特点。大众化教育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为大众服务,要具有大众意识,具有解决大众化问题的能力,而且办学规模应当大众化。因此,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教育学生树立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渠道。为此,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事业观,培养学生实现事业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职业和就业中找到发展自己事业的支撑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性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就应当有所改变,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要随之改变。教学内容上应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理念转贴于 http://

上应以如何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爱你能力为主导;教学方法上则应当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学就是本科高年级课程内容的翻版,并没有注重理论上提升,因此,多数研究生并没有比本科生更多的、更坚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多数旅游研究生院并没有开设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课程,而这也将阻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4.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加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造设出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抽象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http://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像前厅与客房服务这门课就适合运用角色扮演法,像旅游地理和中外民俗这两门拓展课程来说最好的授课手段就是借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进行直观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各国风情中去,更直接的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专业课程中,导游业务中的地方导游接待程序、全程陪同导游人员接待程序等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案例中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为今后的从业打下基础。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0篇

【摘要】旅游业是发展最快,也是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知识和技术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显然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通过对这种必然性的解析,紧紧围绕符合旅游企业特点的知识管理方式和方法,构建了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并从企业内部环境建设着手,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的软件和硬件支持机制,为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知识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支持机制

1引言

旅游业的强关联性、高乘数效应以及较低的市场准入度成为其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竞争力弱,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在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旅游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经营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21世纪初,国内的学者开始探索旅游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发展必要性、管理策略等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研究重点大部分都集中在企业内部支持机制的建设,缺乏具体的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本文将着力研究具体的管理模式,结合支持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全面的旅游企业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成为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2.1外部环境促动: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不可避免地使旅游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生产于服务成本的下降,使在线商务、在线消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我国的互联网普及度,国内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程度,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等等使传统的管理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2产业性质转变:传统的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产业性质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现代旅游业是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与一体的服务业[1]。旅游产业性质的转变对旅游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尽快转变企业经营战略,在提高企业发展过程的知识含量(以高科技为代表)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两个方面有所突破[2]。

2.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和产业转变的催化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必将取胜于其知识性。一体化的服务设计需要科学地进行市场调研、判断预定目标、设计流程并进行市场开发和运营;旅游服务过程的一线供给者需要能够有足够的素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断复杂的旅游消费动机和需求;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明显地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影响,比如复杂旅游设施的建设、高科技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设计等等[3]。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将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技术。

2.4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需要:旅游业是个资源依赖型产业,其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和矛盾,如何处理好旅游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首先,知识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投入少、产出多、资源可重复利用等特点符合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要求[2]。其次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也需要对顾客需求、自然规律、环境承载力、管理方法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精确的判断。

3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构建

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建立在旅游业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对旅游企业生产和经营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是为旅游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途径,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形态[4]。知识管理的基础流程可以划分为紧密联系的9项活动,并形成螺旋上升的有机“PSCA”闭合环路[5]。考虑到旅游企业的广泛性,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体验性,产业内部的强关联性,以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点本文采用“PSCA”闭环,分别对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重点分析。

3.1知识的内部和外部生成并重:旅游企业知识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生成和外部生成。其中内部生成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工作实践、自主学习、企业内信息、培训等;外部生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人员招聘,其二是通过外部链接,建立与企业,与学校的知识联盟[6]。旅游企业之间的强关联性使得合作成为其发展的做佳选择,当企业由于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固定的、专一的生产经营模式,甚或按照知识流程的顺序被组建成“模块式”的产业内部网络结构[7],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搜集知识工作完成之后要对知识的构成进行分析,要确定知识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区分知识的显隐特性,归类常规性知识和创新型知识[8],并针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媒介,确定不同的传播受众。

3.2双管齐下做好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知识交流和应用的基础,目标是将知识生成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保存和安全管理,同时为交流和应用创造系统、及时、高效的环境。

在知识的保存方面,传统的知识积累管理的方式是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这是基于显性知识的可编码特征。但是旅游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并且这些隐性知识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隐性知识的保存也显得尤为必要。隐性知识的保存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以编码的形式存档,也同样可以采用在企业内部建立专家系统(ES)的方式进行管理。专家化知识积累管理强调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5]。

在知识的安全管理方面,旅游企业要树立知识管理风险观念。通过信息浏览权限的设置来约束企业知识的流动,保证让不同级别的人接触适当的知识部分,以保证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被泄露。而针对旅游企业人员流失率较高的特点,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知识管理风险机制,防止“知识流失”[9]。

3.3多层面多形式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分享。旅游企业可以在工作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组织团队,这样企业中便存在三种形式的知识传递: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团体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平等型传递;个体向团体的贡献型传递;团体向个体的渗透型传递。另外还可以采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交互型传递。通过个层面的知识交流可以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在每个层面都可以运用多种传递手段,如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网络视频会议、培训、专利技术贡献等等。知识交流在各处的不断碰撞中被了解、更新和享用,推动了知识的创新。

3.4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创新: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实现手段。通过对各部门和人员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知识分类体系,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运作机制。为了推动知识的应用,旅游企业还要从企业文化和环境入手,创造“知识拉动力”,在组织形式上建立跨职能的合作团队。

知识应用是知识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不断形成新知识。旅游企业要重视新知识的生成和积累,积极总结来自知识交流环节的各个层面的反馈,并及时调整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变化和调整的意见,并最终反馈给企业的知识库,形成一种知识不断更新升级的态势。比如旅游企业中的一体化服务设计,就要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变化,不能将一体化服务固定为不变的范式,而应该成为不断更新的标杆。

4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内部支持机制建设

4.1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许多相关文献都提到在旅游企业中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及知识主管,这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知识管理工作的规范。知识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创新知识的管理,知识成果的申报和保护,企业环境和组织的再造促进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有统一的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需要由专一的部门负责。

4.2建设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来自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因此善用信息科技的协助是必要的。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将企业信息化,包括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三个环节[10]。旅游企业要在功能完善和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上,使用相应的软件对知识进行编码和目录管理,建立知识门户。

4.3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是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虚拟化、超文本模式的组织结构[11]。旅游企业需要打破目前的传统式金字塔组织结构,突破单一至上而下的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加速知识传递的速度、效率和对外抗风险的应变能力。旅游企业的组织不应仅考虑纵向扁平化,还应该结合旅游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自主灵活的工作特点,采用工作团队、技术创新组织、并行项目组织、流程再造等,打造变形虫式组织结构。

4.4培养认同共享的企业文化:

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应重视以知识管理为组织战略,组织的学习和组织文化[12]。组织文化是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当组织文化是助力时,知识管理的推动当顺势而为,反之则当以渐进改变的方式为之[13]。目前绝大多数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向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方向加强。可以采用奖励创意,文件化作业,竞业禁止等措施,促使祖师成员的个人知识尽量外化。

4.5实施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现象严重,因此在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入,重点实施创新激励,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复杂特点又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注重有的放矢的量身培训。将企业员工的薪金与知识管理的绩效挂钩,直接对员工参与知识管理进行激励。总之,为更好地在旅游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其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区分,动态化,与企业的知识管理随时保持一致。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导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1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概况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信息通信技术等,通过对旅游信息和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等,在提高旅游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和发展支持。[2]

1.1课程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管理学、信息系统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课程,是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着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能力。该课程涉及旅游产业的各行各业,主要包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旅游电子政务系统等,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结合十分紧密的产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也必须依据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

1.2培养目标

通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具备旅游企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本领、维护和开发技能,为今后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积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3]

2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科学

2.1.1课程安排不当

通过对国内大多数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发现,不少高校把本应作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先导课程的计算机基础、管理学、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安排在与该课程同期甚至之后讲授,导致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进度,也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2.1.2课时设置不当

目前,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大多数高校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了48个课时或68个课时,其中包括了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且理论课时普遍多于实训课时。韶关学院最新的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为该课程设置了48个课时,其中包括32个理论课时,16个实训课时,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这种课时构成明显是不合理的。

2.2教学内容不完善

2.2.1教材内容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选用的主流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即:陆均良等编写的版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查良松等编写的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宫小全等编写的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教材在信息理论和系统应用两者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些教材不仅内容较为陈旧,而且没有一本真正做到了将旅游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理论和旅游行业软件应用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地融会贯通。

2.2.2实训素材不健全

目前主流的教材中,只有宫小全等编写的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极少数几个版本配套了旅游管理信息信息系统的实训素材,以宫小全等编写的版本为例,该版教材在附录部分配套了一个8个课时的实训素材,实训内容为利用ACCESS软件设计制作一款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其他各版本教材中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难以发现更多更好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训素材。

2.3教学条件不齐全

2.3.1课程师资较缺乏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较前沿的课程,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管理学、信息技术及旅游企业软件应用等知识和技能。因此,该课程任课教师“拉郎配”现象显著,即要么让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承担该门课程,要么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该门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上该门课程只侧重讲旅游管理系统基础理论而少讲或不讲系统设计与应用知识,内容较基础且缺少实践应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上该门课程只侧重讲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知识而少讲或不讲基础理论,内容难度较大且不符合实际需要。

2.3.2实训软件不匹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训环节需要依托安装有相关软件的实训机房,该课程实训环节大都会进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操作训练,多数高校的实训软件都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免费的结构较为简单的软件,如顶尖酒店管理软件、金天鹅酒店管理软件、E8旅行社管理软件和维克旅行社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只能满足对酒店和旅行社较为简单的实训操作需要,且与当前旅游企业实际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一致,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训变成了“假把式”,无法真正掌握当前旅游企业使用的主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

2.4考核机制不合理

2.4.1重结果轻过程

高校大多数课程采用的是结果性考核方式,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期末考核大多也采取的是考试方式,也有采取课程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的。不管采取以上哪种方式,对该课程学习效果的检测大部分都局限在结果性的考核,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这种只侧重结果的课程考核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应用技能的学习需要依靠平时课程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只进行结果考核,学生容易产生“临时抱佛脚”侥幸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的抵触情绪。

2.4.2重理论轻实践

多数高校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期末考核内容主要是课程的理论知识,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业务流程及系统开发的原则和方法等。而没有对学习课程后,学生应掌握的实践技能,如旅游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酒店/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等进行考核。由于实践技能期末不考核,学生往往不把实训课程当回事,于是实训课程中,利用实训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等现象就较为普遍。

3应用导向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措施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区等旅游企业就业,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基础技能训练而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层次普遍偏低。因此,应对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等应用型课程进行课程改革。针对上文所指出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四点课程改革措施。

3.1调整课程设置

3.1.1科学安排课程

基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计算机基础、管理学、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基础,这些课程应作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先导课程,先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安排进行讲授。有了这些先导课程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业务流程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或第6学期,且应先于学生专业见习前安排。

3.1.2合理设置课时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应在课时安排方面加大实训课时比重,改变目前理论课时远大于实训课时的不当安排。由于学生有了前述先导课程的基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不用再花太多课时进行讲授,理论课时主要需要安排在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等知识的讲授上,这些知识可以结合具体软件在实训操作时进行讲授,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课时设置应该是实训课时多于理论课时。

3.2完善教学内容

3.2.1整合教材内容

市面上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要么过于陈旧,要么内容不够完善,因此,单独借助其中任何一本教材是无法系统完成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相关教科研成果和对行业的认知等进行旅游信息系统课程主流教材的内容整合,以弥补单一教材的缺陷。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旅游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并联合旅游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等进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的开发。[4]

3.2.2编写实训素材

由于目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配套的实训素材十分稀缺且不一定符合各院校开展该课程实训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该课程的科任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训课程的需要,在已有实训素材的基础上,和本校旅游专业的实习单位合作编写与旅游企业实际业务需求一致的、符合实训教学需要的校本实训素材。

3.3健全教学条件

3.3.1多途径补师资

针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途径解决。内部培养方面,可以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选派教师参加课程进修及到旅游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培养出可以较好胜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师资;外部引进方面,又可以分为直接引进和间接引进,直接引进指的是从校外招聘符合课程师资需求的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间接引进指的是从旅游企业或者社会机构聘请符合课程需求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

3.3.2多渠道用软件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训软件陈旧且与旅游企业所选用的主流软件不匹配问题,可以从两种渠道进行解决,即高校自行采购软件或借用旅游企业在用的软件。高校自行采购软件方面,高校应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训机房硬件条件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完成符合需求的实训软件的采购;借用旅游企业在用的软件指的是,高校可以与实习基地等有合作关系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将实训课程“搬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利用企业实际在用的软件完成实训内容。

3.4优化考核机制

3.4.1注重过程考核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从便于课堂把控出发,都应注重过程考核。通过给过程考核赋予一定比例的分值,分值建议占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的20%,要求学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内实训和课后实训报告,才能获得对应的过程考核分值。这样一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做或迟做练习、不做实训或不完成实训报告等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地控制。注重过程考核不仅可以使课程的整个教与学基本同步,且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用“突击性学习”就可以轻易通过课程考核的问题。

3.4.2强化实践考核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本领、维护和开发技能。课程的在考核方面就应该强化对实践技能的考核,给予实践考核一定比例的分值,分值建议占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的30%,且实践考核部分单独设置一个及格分值,实践考核部分不及格,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哪怕得满分,该门课程都不算及格。实践考核可以安排在期末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平时的实训课程中进行随堂考核。这样一来就大大强化了实践考核的地位,增强了学生对实践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总结

在旅游信息化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代,旅游管理人才应掌握基本的旅游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的在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旅游信息化知识素养和应用能力,虽然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会使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更符合旅游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盼.旅游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改革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8,36(02):121-124.

[2]陆均良,沈华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14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2篇

(一)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培养本科人才为目标,在培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结构和体系。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你是如何培养这种人?即要培养出什么类型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或思想体系[7]。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各学校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教学管理与评价。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三个主要内容。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旅游教育目的的细化,它取决于特定的社会领域需要,也随学校的级别体现出差异。旅游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至于课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种是实践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教学方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形成的教学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课外实践、专家座谈会等。

(二)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最为经典也最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是瑞士、日本与美国,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如下。

(1)瑞士的洛桑模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一所著名的大学,它主要是培养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酒店人才。他们主张产业和教学相结合,主张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并提倡及时创新学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与行业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对自我要求也很高,在不断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标新立异,学校实行的一些国际化战略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2)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高规格酒店管理精英的培育。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更关注内容的博大精深,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丰富,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营销、决策、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讲究知识的深刻内涵,如会设置一些与财务、烹饪、招待等方面相关的课程。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并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

(3)日本立教模式。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为酒店业、旅行社行业、航空业等第三产业培养优秀的基本功扎实的专业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了日本课程设置的趋向,主要设有综合教育科目、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及一些选修科目,立教大学旅游学部重视多学科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和培育多元化的旅游人才。

2.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瑞士洛桑模式、美国康奈尔模式及日本立教模式,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三种模式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基础课程之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把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基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特点,追求实用性与操作性。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因此,要汲取国外旅游专业培养模式的精华,在旅游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旅游教育不止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为人处世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培育,为旅游行业输送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外旅游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既尊重了学生,又使得所学专业知识更精细,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而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借鉴,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进度能适合学生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明确培养目标,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看重基础知识传授。国外旅游教育在教学上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强化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旅游专业的设置更新提供了借鉴,笃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的需求,但又不能局限于当前,必须超越社会的需求,从更宏观更长远的尺度上来构建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系。

(一)旅游管理行业的社会需求及人才能力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业不仅要着眼于其行业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正常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识能力。通识能力是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的养成能力,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基础能力,最基本的是社会责任,即旅游本科人才作为社会人所需尽的责任义务;其次是健全人格,即旅游本科人才健全的个人品格和道德素质;再者是和谐心灵,即旅游本科人才和谐纯净的内心世界。通识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通识思维能力,即想法更透彻、思想更开阔、分析判断能力更准确。延伸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分为人文素质修养、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生命知识、两性知识、环境知识以及法制知识等。学生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后在个人整体素质上有了一个完整的构造,这为后面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奠定一个必备基础。

2.专业基础能力。旅游本科人才专业基础能力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旅游本科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它着眼于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构成,即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且课程的设置必须跟专业紧密联系,不能脱离专业这条主线。由于旅游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势必会和很多社会经济的其他行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涉及经济、财务、、管理、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因此专业基础构成也就相对复杂,所涉及的课程种类也相对较多,是旅游管理人才能力构成的基础条件。

3.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于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拓展及创新。对专业发展能力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它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整体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能力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学习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比如自己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社会需求,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添砖加瓦,旅游专业能力构成是否完善。对旅游本科人才的要求重心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本科人才专业能力的拓展和创新。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人才,比高职学生更有深度的理论思想,对未来能高瞻远瞩。另外,不能局限在对国内旅游行政部门级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应该放眼未来,培养适应国际化潮流、能够胜任国际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稳固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素养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着力打好学生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体育健康、职业发展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二类是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是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开设的,主要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心理学等。第三类是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类是实践性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

3.教学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相互联系、影响的综合发展体,基于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创新性学习这三个主要模块,理论学习是教学形式的基础,专业实习是一个过渡,而创新性学习则与学生的发展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专业要求,教学形式主要分为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教学。

(三)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注重实用性。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是实实在在地与人打交道,与传统的一二产业不同,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用性。

2.注重综合性。旅游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保存性、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和质量监测难等特点,这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成为旅游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与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联。因而,旅游者活动、供求关系及旅游产业活动三方面将旅游者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注重适应性。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决定了行业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由此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并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行业拓展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上,纵观我国各高校的旅游教育,在专业要求上愈来愈向规范化发展,专业化的教材资金投入增多,各类关于旅游教育的杂志报刊增加,人才的培养方向越来越向国际化迈进,各种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很好地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三、NCM范式下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一)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笔者于2014年2月至4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次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调查内容囊括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职业愿景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42%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39%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培养人才的类型看法不一,18.3%的学生认为湖南商学院应该培养基础管理型人才,21.7%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而20.6%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39.4%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综合发展型人才。关于实践课程,68%的学生希望多开设实践课程,认为实践课程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3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认为既没有用又浪费时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45.6%的学生希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54.4%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形式上,18.6%的学生喜欢情景教学,11.4%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33.5%的学生喜欢移动课堂,16.5%的学生偏向互动参与,20%的学生偏向专题讲座,这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未来的从业,学生的差异非常大,58.6%的学生称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41.4%的学生称毕业后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这种状况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危机让人担心。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急需创新。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当前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仍然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分支专业,每年学校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仅万元左右。资金的严重短缺,限制了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设置。第三,学生的实践环节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丰富,特别是专业实习,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一些基层岗位上一待就是半年,比如作售票员、景区闸机验票、客房服务员等,难得有换岗机会,缺乏有效的锻炼,限制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也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愿景的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期末的考试测评也只是一种应付形式,测评的方式也只是针对所学课程进行考察,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应用能力相对低下。

(二)基于NCM范式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重构

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笔者在基于旅游行业需求、旅游专业人才能力构成、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提高商学院旅游本科人才整体水平为目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地重构。

1.创新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概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遵循凡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于旅游行业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相应地朝着“服务型管理”发展,要着重强调教职员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教职员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声教,体现服务型行业的本质。在具体措施上,学院每一年度可以设立“最受欢迎教师奖”,用以奖励那些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地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另外,在学生的工作上,倡导一种“学习成就”的观念,即除了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外学院自己可以设立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奖项,比如可以设立“学霸奖”、“学习先锋奖”、“学习进步奖”,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则还可以设立特别奖,鼓励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构课程模块。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陈旧性和滞后性,课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缺少一个贯穿于四年专业学习的系统知识体系。课程也基本上是些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选修课程,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应该精简一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同时增加一些更人性化的课程,比如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创意课、旅游咨询策划课、户外休闲活动课等新颖课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资金充足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职业培训课程如旅游体验师、餐饮品鉴师、客户关系管理师、金牌导游员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适时一反常规,由学生课前备好课,由学生讲课,老师则在台下听课,课后对学生的上课情况给予评价,如此让学生切身体会本专业教学的真正内涵;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感受。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3篇

国家教育部批准部分教学能力优秀的高职高专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是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发展计划,注重中国软实力的提高而采取的促进措施。2015年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旅游作为窗口行业,不仅可以起到宣传当地的作用,更可以作为对外使者,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力。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旅游管理是以向旅游行业输送人才,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培养学科。随着旅游业的持续走热,国内各层次的学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这一专业。贵州商学院对旅游一线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目前贵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来看,旅游专业人才进入行业实习和一次就业率较高,而5年以后,仍然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却大为下降,旅游行业特别是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业存在极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从目前本科层次的教学设计上看,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专业课程中又更多地偏向理论型课程,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为研究型人才。然而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中极少有机会能进入旅游研究团队,所以研究能力有限,而实际应用能力也由于学校培养较少而较弱,以至于旅游本科人才毕业后纷纷转行。就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上看来,应用型本科人才较为匮乏。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学者的研究,更需要高素质人才去实施。所以,应用型旅游人才本科课程设置应区别于研究型本科及高职高专。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教学质量及效能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学院立校之本,是各高校招生回馈社会的基本要求。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是教师实现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的区别,因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有各自的特征。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类似与升华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其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是其应提升和改革的重要部分。以高职高专课程中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导游口才》《导游基础知识》《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为例。《导游基础知识》和《客源国概况》是全面介绍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地理、文化、历史和资源等常识的学科。而《导游口才》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将这些内容进行表述,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讲解的吸引力。这种课程在设置上偏重教、记、学和练的层层推进。而应用型本科则应该培养学生在该能力上的创造力,即让学生进行横向学习。所以应用型本科应将课程设置为《旅行社基础研究》,将《导游基础知识》《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导游口才》拟定能课外阅读书籍,要求学生对旅行社客源进行研究,帮助旅行社导游提高讲解能力,为旅游景点撰写创新型导游词,以提高旅行社的基础接待能力。因而,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将课程理论化来彰显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目前国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为: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等。这样的教学课程可谓是让学生进行全局性学习,但事实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却严重不足。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教师“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应与高职院校“重基础、宽知识面、强思考、重实践性”的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学应偏重实践,以培养实际管理能力为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实习实践有机结合。

二、课程设置的依据

(一)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方针,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校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旅游管理人才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与时俱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推动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通过旅游带动扶贫,通过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从业者要至上而下地进行努力,要具有超前的旅游发展意识。然而笔者在贵州省内进行普遍调研中发现,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旅游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不多,极大的缺口和专业人才的填补是贵州旅游发展纲领性管理部门面临的需求。而国家公务员在招考中往往具有本科学历是基本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学历可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选拔。从行业发展上看,由于旅游模式在不断变化,所以贵州结合其地形提出山地旅游发展的大旅游总体思路,这意味着贵州在全国率先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与观光型旅游相结合模式全面过渡。这就要求行业从业人员要有大局观,要能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发展之路。应运而生的围绕山地旅游开发的如攀岩、徒步、自驾、房车、皮筏艇和农业旅游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而这些旅游项目具有的专业性旅游从业人员几乎为零,这些旅游经营者往往规模较小,发展视觉和全局观不强,所以他们也急需拥有专业能力的从业者帮助其进行管理和发展项目。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框架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当前发展战略,既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要体现办学特色,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要着眼于社会,向社会输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专业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和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山地旅游经营策略,具有山地旅游从业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特种旅游项目的基础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的训练、户外专项技能的训练、创新创意项目的训练,掌握旅游发展规律,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1.热爱祖国,关注时事,懂得辨析政策导向。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基础,具有较强的农业知识、野外生存知识、急救医学知识基础,并且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具有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能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知识。3.学习和掌握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要能辨析政策导向,掌握发展规律,了解旅游发展前沿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旅游人群特点,懂得创新旅游活动。4.要有良好的计算机及外语能力。要掌握计算机及一门以上的外语知识及运用知识,并能达到一定的要求。5.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旅游相关产业中。6.掌握体育、农业、户外运动等学科的一定知识。要能达到国家军事训练标准,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达到从业的基本要求。

(三)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应根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基础学科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4年中,教师应采取交替式教学模式。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为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从寒假时间到第二学期中前3个月为实习期,后1个半月为学习巩固期,即称为“(1+1+1)×4”培养模式。每学年如此循环往复。当然,在每学年的实习环节,内容应紧扣当年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仅如此,校方应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发现问题,并在实习结束后将理论运用于实线后产生的矛盾或问题带回课堂,完成最后1个半月的学习巩固。从图1可以看出,4年本科的学习内容各不相同,层层推进。每学年从9月入学到次年1月为学习时间,3-6月为实习检验时间,7月为专业知识巩固时间。第一学年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2)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政策法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口才、旅游地理和旅游英语。(3)专业实习内容:地接导游及全陪导游。(4)反馈学习:导游带团技能、旅游心理学。第二学年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毛、邓思想,高等数学,计算机。(2)专业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财务管理、旅游会计和旅游英语。(3)专业实习内容:旅行社岗位实习,包括计调、外联和地接。岗位涉及地接部、组团部、出境部、入境部和市场部等。(4)反馈学习:旅行社线路设计、旅游公关关系。第三学年开设课程。(1)专业课程。A、专业必修课:政策研读、市场营销、经济学、统计学和旅游英语。B、专业选修课:野外生存、高尔夫、B照驾驶、皮筏艇、攀岩、基础医疗、农业养殖、F2AP网络安全策略、旅游多媒体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2)专业实习内容:专项旅游项目公司、智慧旅游开发公司、旅游政府部门。(3)反馈学习:特种旅游经营策略、体验旅游设计与开发。第四学年开设课程。(1)专业课程。A、专业必修课:市场营销、政策研读、环境保护与开发、民族学、旅游心理学以及旅游英语。B、专业选修课: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旅游生态学、体验旅游设计与开发、特种旅游经营策略以及旅游景区管理。(2)专业实习内容:旅行社、旅游行政部门、旅游景区和特种旅游公司等全行业覆盖性实习。(3)毕业设计:根据4年学习和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区别学术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应面对当前和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去设定相匹配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及教学环节,要促进学生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变化。

(四)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实习单位的选择

1.不断深化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用型本科中的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行业的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校应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一定的挂职的定性和定量的要求。同时教师还需在挂职结束后就挂职岗位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解析,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并申报相关课题,提高科研能力。2.实习单位建设。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需要进行大量及时的实践工作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以行业运用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因此,“(1+1+1)×4”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实习单位的建设使在学校的把控下进行,以双向选择为主。校方对行业中所涉及的单位进行甄别选择,之后建立供需合作平台,将未来不同年级学生可选择的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等纳入该平台网站。并与部分在高职高专中已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被认可的企业签订唯一合作合同,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服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优势及特色。学生在每学期理论课程结束前可以通过自己的唯一ID进入这一系统,了解企业情况、实习待遇、实习岗位等,学生在实习前,还可以通过双选会上企业的宣讲,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的岗位。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要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合作要求来实现岗位要求,企业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予以监督,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给予评分,若学生未达到工作目标,学校则将其此次实习视为无效实习,这时,学生必须选择重修,直到实习单位予以合格证书为止。所以,学生在实习期不仅要懂得学以致用,更必须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其才能顺利完成实习,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4篇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它对提高和保障高等院校各专业的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课程体系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义.顾明远,施良方,廖哲勋,杨树勋等学者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作了阐释,给出了不同定义,但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胡弼成在《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一文提出的定义,胡弼成认为课程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狭义的课程体系特等同于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构成,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比关系.[9]一般认为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涉及学科及专业的设置,中观涉及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构成,微观主要指专业内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体系的选择,本文对课程体系的研究定位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层面,因此在下文中提到的课程体系均指广义的课程体系,属于中观层面.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所持的态度、施加的影响与所抱的期望”[10].为了响应社会对复合型、紧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诉求需求,各高校近年来纷纷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期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从事相应岗位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革新,要求各高校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着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与职业或岗位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际岗位的技术活动项目为线索,将学科知识和素质培养融合具体教学活动之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专业理论为支撑来设置课程.[11]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2.1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2.1.1明确目标定位,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还要能适应岗位发展、变化的要求.在对整个体系进行优化时必须将专业知识要求、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选择、整合,以保证教学内容、方向要立足于就业,服务于工作岗位,即要与社会需求接轨,防止“供需错位”现象的出现.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岗位、行业较为广泛,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六大方面的范畴,要把握好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并依据岗位来设置课程难度较大.但经过简单梳理后不难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或职业,均为服务性行业,虽然岗位不同,但存在较大共性,可以将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细化为“旅游服务基本技能、旅游服务活动策划能力、数理统计与分析能力、管理理论与知识应用能力……”等.因此在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时,一方面应该重视职业通识能力(能力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行为素质课程等)设计与构建,以满足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传统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相关课程的开设就应该与企业需求目标紧密结合,与企业用工标准相结合,注意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课程的设置,如旅游项目策划、导游实务、前厅服务技能实训、客房服务技能实训、餐饮服务技能实训等课程.总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相比,职业教育倾向突出,更加强调社会及岗位的适应性.2.1.2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业是对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基层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标准,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一般不可能直接为旅游行业输送高级管理人才,而只能为旅游行业培养同时具备最基层业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潜质潜能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12]这种观点反映了员工从层到管理层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观点的存在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不仅模糊了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界限,也为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就业质量差、“供需错位”的现象找到了借口,使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遗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与研究.应用型人才虽然可以划分为一线操作人员、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精英等层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旅游人才应该是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的精英,应该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走出“重实践,轻理论”培养基层员工的误区,知识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局限于技能培训,还应该注重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总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学科为支撑,专业为基础、岗位为核心,坚持通识课实用、专业基础课管用的原则,来搭建一个既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又能满足培养一线员工的基本能力的要求.2.1.3进一步明确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有相应课程与之相呼应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时,应该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加大地区文化类课程的比重,尽量做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接轨,让旅游管理专业接地气,增强专业实用性.本着服务于地方、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原则,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和特色,增设相关课程,例如云南历史文化、东盟旅游概论、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等课程,进一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拓宽就业口径.

2.2课程体系优化与重构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5篇

旅游本科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构建课堂、学校、行业、社会“四位一体”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堂是专业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平台;学校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的综合舞台;行业是学生技能培训与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社会是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检验标尺。“四位一体”人才模式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适应旅游业建设和发展的第一线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岗位能力,与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能够胜任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四位一体”人才模式研究重点是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技能培养为推动环节、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旅游业的岗位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随着旅游行业不断的发展,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两个比较大的突出问题,即:旅游人才培养之后与市场需求、旅游人才建设和行业发展建设不想适应。也就是说高校旅游人才供需错位问题是我国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首先,一般情况下,旅游企业需要的是技能管理型人才,而学校比较侧重知识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目前两者还没有做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旅游本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很多人认为旅游本科院校学生大多来源于的技能水平不高,能力强度弱,因此,很多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后,旅游企业不愿给毕业生进入管理层工作的机会,使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失去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导致旅游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剧增。其次,2011年,根据发改委、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明确指出,2015年,在旅游人才需求剧增的形势下,我国旅游业就业规模会增加到1亿人,并联合的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但是由于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从基层服务做起,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的一线服务工作,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从而造成了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却出现了“有人没事干”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酒店、旅行社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从而造成了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并且,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陷入了“饥渴”的状态中,如:旅游地产、宾馆、物业管理、会展组织、策划以及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等方面,出现了“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很多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一时难以胜任,很难满足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另外,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在5%~10%左右,而旅游本科专业人才流失与企业用人失衡,旅游业企业员工流失率高达20%以上,人才流失率是旅游行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尤其是资质越高的人才流失的越严重。如:,以往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10%~20%左右,而最近两年中,仍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没有将旅游业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很多旅游企业专注于抢挖其他企业的人才,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从而陷入了旅游本科专业人才流失与企业用人失衡的怪圈,拉大了旅游人才供求的差距。

三、旅游本科专业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能够准确的定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本科专业毕业生不愿从旅游业行业的继承做起,眼高手低,这是由于大部分旅游本科院校将旅游人才的培养定位在“总经理”的摇篮中,造成了当前旅游业人才“供”、“需”矛盾。同时,我国旅游院校本身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资源,实训的目标和要求不具体,实训课程不能与理论课程对接,实训教学质量管理难以有效开展,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当前,很多旅游专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实践与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并且课程内容没有充分的反映出旅游实践的创新,也没有理论知识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课程内容陈旧老化;另外,在选修课方面,学生选择度比较小,专业选修课设置范围狭窄,不够重视实践操作课程。因此,构建“思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立足于基层培养管理人才,切合旅游业实际,明确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综合组织和职业道德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二)能够提高教材建设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

目前很多国内的旅游院校还没有形成旅游学科公认的、被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我国旅游本科专业教材,只盲目的热衷于编写专业教材,教材建设不理想,教材质量差强人意。很多现有的教材只是从其他学科中机械的在前面加上“旅游”二字,是从其他学科套用过来的,导致旅游本科专业教材成了各相关专业母体延伸的“堆砌物”。同时,在内容上,各教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欠缺逻辑联系。并且,相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教师缺乏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学习,大部分是从历史、地理、外语、经济、文学等学科中分化衍生出来的,很多教师实践方面缺乏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和精力,旅游专业的教师很多是半路出家。如:根据《我国本科旅游院校师资结构研究》中的有关数据整理,我国旅游院校教师队伍,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旅游本科教育的需要。从学历上看,师资队伍中巨大部分是硕士学历,博士毕业的只占了18.6%,而硕士毕业的占了65.9%,本科毕业的占了15.5%,同时,从从业经验上看,我国旅游教师70%的教师没有旅游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具有1年以内行业经验的占了15%,具有3年以上行业经验的占了7%,具有1——3年行业经验的占了8%。另外,与旅游企业相比,目前,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但是,在人才培养上,很多旅游本科院校不了解旅游行业真正需要旅游人才标准,还没有及时与市场对接,只是通过课堂填鸭式的方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关起们来办学,没有开放地与行业、企业对接,对学生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的现象。而旅游本科专业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能够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从而达到与行业、企业对接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四、基于在“四位一体”下旅游本科专业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明确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课堂是专业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平台,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分为两个板块,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要把学生看成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同时,教师应该通过教材、教学参考书大纲式讲授和实际案例分析,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明确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为了让学生了解、跟踪国内外旅游学科研究与应用前沿,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的引入一些旅游学科及旅游业发展动态。其次,管理意识是旅游管理人才最为重要的素养,本模式通过调整学生心态、重视细节教学和日常行为规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不仅要习得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文化意识,还要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习得服务意识,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素质,致力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管理者身份,加强对自我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管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管理意识。另外,文化意识是旅游从业人员一种最根本的行业素养,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因此,为了使学生积淀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基于“四位一体”下,旅游本科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人范围,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通过学校这个大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旅游本科人才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之外,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通过学校这个大舞台,解决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规划设计等问题,并且逐渐向景区规划和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向发展。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鼓励学生参加和组织学校各级各类旅游行业活动,如:规划制图比赛、旅游英语辩论大赛、旅游行业技能大赛以及导游风采大赛等等。

(三)充分发挥行业作为学生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服务与管理的时间技能

行业是学生技能培训与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基于“四位一体”下,为了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旅游本科专业院校要与旅游行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互动关系,学生通过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提高服务管理的实践技能,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技能培养与管理能力锻炼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行业的重要作用。首先,学校要求学生能在多个部门从事不同的实习工作,确保学生有半年、半年以上的实习期。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寒暑假进行实习,结合假期尤其是旅游旺季的特点。其次,为了让韩各样成为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训练基地,学校应该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互动互利机制,指导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师生从事旅游业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的基地。

(四)通过社会培养大学生注重社会责任感,服务与社会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