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各种危及食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毒生姜”、“染色馒头”、“瘦肉精”和“地沟油”等恶性事件,给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分析食品安全监测现状与对策,对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食品安全检测的现状

1.1 安全水平较低

虽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食品检测的安全水平却比较低,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例如有些生产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化肥和农药等,造成农产品污染严重,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有些小作坊违法进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并在其中添加违禁的物质,造成食品有毒或者有害,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有些消费者缺乏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无法辨别或者不注意辨别有毒有害的食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危及到其自身安全;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新的添加剂未经过长期的风险监测,国家的检验方法又不太完善,如果冒然用于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1.2 检测技术落后

食品安全的检测设备是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基础,但是很多食品安全的检测结构因资金短缺问题,无法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使得食品安全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与加工工艺被研发出来,并用于食品的生产和包装等环节,不但使得食品中化学物质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而且有些新型的化学成分无法被现有的检测设备检测出来,无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1.3 检测体系不完善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还不太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检测标准,其原因为制定安全标准的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多各行其是,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使得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存在标准不一、相互矛盾和重复等问题,让执法部门在工作中无所适从。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中定性指标较多,而定量指标较少,使得食品检测工作的操作性较差,部分企业利用检测标准和法律法规中的漏洞进行违法经营,这样既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又影响了食品行业的整体形象。

1.4 安全检测监管不力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主管部门不但需要承担起推动食品行业发展的责任,而且需要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进行监管,在职能上扮演着“裁判”和“运动员”的双重对立性角色,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无法完全做到公正。同时,食品生产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食品安全检测的任务繁重,主管部门受到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和检测人员等方面的制约,在监管方面难免存在疏忽和漏洞,从而给违规企业以可乘之机。

2.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的对策

2.1 增强企业与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不仅任重而道远,而且涉及很多领域与行业。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做好食品安全重要性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首先,政府需要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让企业认识到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违规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产品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做到依法经营,承担起企业应付的社会责任,不因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其次,政府主管部门需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电台与宣传栏等各种渠道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让消费者学会识别有毒有害的食品,并向消费者公布维权方法与维权方式,在提高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同时,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中,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可以采取合理的手段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最后,政府主管部门需要食品安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做到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并与广大媒体进行沟通,将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在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基础上,引导消费者正确看待与处理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从而保障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2.2 注重更新检测设备与技术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增加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资金投入,帮助其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与合理配置检测的精密仪器,充实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力量,加快对检测设备与检测手段的完善步伐,增加食品安全检测的项目,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标准化、速测化与便携化。其次,食品安全监测机构需要加大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水平,掌握食品中添加剂、农药、违禁化学品、植物冰原与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现代生物学等检测技术,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最后,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需要引进高素质的检验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提高检测队伍的整体水平与食品检测质量。同时,检测结构需要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其自学或者以半脱产方式到高校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检测水平,更好地胜任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保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3 健全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

首先,原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已经无法完全解决食品安全检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政府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完善。例如2014年5月通过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修订了如下内容:加大对食品安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重视婴幼儿的配方食品安全;对食品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行为进行规范;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进行创新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修订措施,对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完善,确保食品安全处于全程监控中。其次,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统一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在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中,卫生、检疫检验、工商、食品监督和农业等各部门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进行确认与统一,消除其中存在的矛盾、重复和交叉等问题,使执法部门在工作中不会陷入到标准不一的困境中。最后,政府主管部门需要注重农产品认证体系的建设工作,如HACCP体系认证和GMP体系认证等,将无公害的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纳入到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中,并从法律层面明确认证的地位,保障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与经济利益,让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标识采购安全食品。

2.4 引进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裁判”和“运动员”的职能分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政府主管部门需要适当放开食品安全的检测范围与权限,让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参与到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由于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与市场化经营手段,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与检测范围,有着高效、专业和独立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将会承担重任。同时,为了保证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做到公平客观,以及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加大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政府监管部门只有正视食品安全检测的现状,并做好增强企业与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注重更新检测设备与技术、完善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和引进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在.食品安全检测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4(11):62-65.

[2]吴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和发展探究[J].北京农业,2015(9):280.

[3]李春飞.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及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5(18):62.

[4]廖新艳,赵龙.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视界,2015(25):323+331.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 关键技术

近年来,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守好食品安全红线”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用科学技术作为保障,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关键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定义,包括两个关键点:首先是入口食品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次不能对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致病影响。这就要求食品在生产、储运、消费等各个环节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要求。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媒体报头,并呈现出涉及范围愈广、危害程度愈深、原因多样等问题,不但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也给社会安定带来不小隐患。

我国2009年重新颁布了《食品安全法》,但很多内容和标准仍然不适应新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污染严重,滥用化肥、添加剂等问题突出;我国食品仓储、销售等环节经营不规范,缺少专用的冷鲜设施,制销假冒伪劣食品;食品精深加工和流转环节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鉴定和安全监管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缺失,相关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2 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主要应用技术分析作为手段,广泛应用的技术有基因食品检测法、色谱-质谱法等。

2.1 基因食品检测法

将转基因生物作为直接食用的食品,或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被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具有高产、抗害等特点,在食品生产领域已有很多应用,譬如我国食用油中很大比例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而成。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国内外的实验室不断研究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和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前者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基因芯片技术,后者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蛋白质芯片和蛋白质组分析。

2.2 色谱-质谱法

色谱-质谱法主要包括气象色谱、液相色谱和质谱三种分析方法。色谱技术应用最早,在对化合物分离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气象色谱对分析物有一定的特性要求,限制了其检测应用范围,液相色谱对分析物的适用性相对较广。质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微量成分的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联合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同时兼具检测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快速分析。色谱-质谱法已经在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非法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酶联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将抗体与相对应抗原发生反应这一特性,检测食物中抗体含量的技术,主要包括:免疫酶法、荧光法、放射标定法等。其中免疫酶法是将酶作为标记物和催化剂,有效避免了放射性元素的使用,既可进行定性分析,也可进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致病菌检测等方面。基于免疫分析法的试纸和试剂检测灵密度高、便捷易推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大批量检测,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快速检测技术。

2.4 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可以在不接触检测物的情况下,通过向检测物发射光谱,使用光谱仪分析检测物对特定光谱的物理反应特性,来鉴定有害物是否存在。这种方法具有不接触检测物、检测速度快、便于信息化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在食品在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线上检测。该方法选用不同的光谱来检测食品中相应的有害物,在食品表面的农药、微生物残留检测上十分有用。其局限性是只能进行定性检测,不能进行定量检测。

2.5 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芯片

生物传感器法通过生物传感器对生物活性单元敏感的特性,将传感器接触生物质浓度作为检测对象,需要一整套的传感、电传、信号转化设备。生物传感器法与免疫分析法结合,通过检测抗体和抗原反应后的生成物,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适用范围,发展前景比较好。近年来,生物芯片法发展也比较迅速,它通过将生物芯片与食品中的目标分子进行结合,用精密仪器检测生成物,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前常见的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微流控芯片三类。

综上所述,不同的食品检测和分析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基因食品检测法主要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实验室分析;色谱-质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应用于食品的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光谱分析法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检测;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芯片是新兴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前几种技术的补充。

3 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的经验借鉴和建议

3.1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一些经验可以被我国借鉴。发达国家为推进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制定了完善的法律,配套细致的法规,建立了严格的检验标准。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技术体系,以实验室灵敏检测技术为骨干,以快速检测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行试验成熟的新技术新技术,应用了基于物联网的食品溯源技术,有效遏制制劣、制假活动的发生。

3.2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建议

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新形势,着力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发展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继续推进《食品安全法》的完善,并配套制定细则和检验标准,使技术发展有法可依;(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适应新形势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责任落实;(3)提高食品检测和分析能力,推进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构建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灵敏检测相结合的技术体系。

4 结语

“人民群众无小事,食品安全无小事”,我国应以加快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体系为抓手,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迫切需求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安定发展。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3篇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及问题。现阶段我们国家主要表现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分为三种类型:①在食品生产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添加剂过量超标,生产厂家的目的在于使食品在保质期方面能够得到延长,并且还能够使食品的色香味方面更加的诱人提升销售量,进而过量的在食品当中添加各种外加剂;②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类大型化工厂被人们建设起来,但同时工厂生产的过程当中排出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并且由于化工厂基本都建设在远离城市的边缘开阔地区和河流附近,这就直接的对农田和水体资源产生了污染,导致了生产食品的原材料受到污染;③在食品M行加工和运输当中所出现的生物毒菌污染问题,这个问题是因为食品加工的技术水平较低及在储藏和运输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当所导致的。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性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①对食品当中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元素的数量进行严格的限制;②对食品当中所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及数量进行规定和限制;③对食品进入市场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限制;④对食品进行检测的方式方法进行限制;⑤对食品的有关标识和说明书进行限制;⑥对所生产的食品适用于哪类人群和成分进行规定和限制。

食品检测。食品检测就是以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为依据,对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对会用相关的食品检测设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食品检测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是食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基本前提,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制度有出场检测制度,生产许可证检测制度及委托检测制度和随机抽样检测制度等。

对食品质量进行安全检测的目的。对食品厂家所生产的食品质量进行安全检测的目的是:能够对食品的总体安全质量状况进行了解,内容包括食品当中是否含有污染物质和潜行病菌、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标准规定,有助于推动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另外还能够及时的掌握目前市场当中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获得重要的食品检测信息和数据;最后做为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责任就是向社会的全体消费者公布食品安全的有关参数,让消费者放心;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状况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比较完善。我们国家在经过多年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过程当中,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直到目前,我们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体体现在食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数量逐渐的涨,食品质量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不断提升,质检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组织结构体系逐渐被完善,总之,现阶段我国已具备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与监督工作得到了有序的开展。我国在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基础上,食品监督工作也得到了切实有序的展开;政府设立了众多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机构和部门,同时也对各部门的具体责任给予了明确的划分。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的出厂检测制度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出厂检测是食品从生产厂家进入市场之前必须执行的一种产品合格性检测;但是,据有关资料表示,部分生产厂家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生产厂家当中30%都不具备自行检测的技术能力;因此往往就忽略了这一必要的食品检测程序。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线城市;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07-01

在新的一轮政府机构大改革的趋势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对工商、食品药品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实施归属地化的管理,三线城市的政府完成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建立一个系统的、高效的、可靠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体系。三线城市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机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防止食品安全的风险发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促进食品产业链的稳定健康发展不容忽视。

一、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体系的现状

三线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模式,整个食物链中包含了生产厂地的环境评价、初级的农产品、食品的生产加工等等,基本上都能满足三线城市的政府监管以及食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以及进出口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要求。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食品监管的各个部门独立行使职能;食品检验检测结果运用各部门没有共享;检验与检测设备陈旧;食品安全的标准不统一。最后出现了“空、乱、散、低”现象: 空指的是进行综合协调的检验与检测机构出现空缺;乱指的是检验与检测执行的标准不一样;散指的是检验与检测的资源分散;低指的是整体检验与检测水平比较低。

二、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检验、检测标准不统一

三线城市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食品检验与检测机构把握检验与检测标准的尺度有一定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检验与检测体系功能的发挥。例如: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的植物油以及粮食等食品中添加的添加剂进行了调查,公布的检验结果显示: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可以达到88.6%;但是质检总局对全国面、酱油、米、油、醋等五大类食品质量的抽样检查发现:出厂产品中大约有64%的检验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甚至存在25%的生产厂家没有执行相关标准。

(二)检测、检验专业性工作人员短缺

对三线城市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工作执行人员的素质进行分析可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则少之又少;有一些食品检验与检测的工作人员并不是本专业人员,只能进行一些普通的检验项目,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完成。所以,如今三线城市检验与检测机构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专业人才短缺。

(三)检测、检验水平落后

对三线城市的检验与检测设备以及装备进行调查发现:很多部门的检测设备都是90年代采购的,甚至有的是80年代的,相比而言质监、食品药品部门好一点,配备了一些精密、先进、前沿的设备。政府对这一部分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检验与检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也就间接造成了一部分食品安全指标精打达不到、甚至不能检测。三线城市的食品检测机构开展的检测范围窄、项目少,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数据参考,所以检测机构缺乏权威性和法定性。

(四)检验、检测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

对三线城市的部门分布查看后发现:如今三线城市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机构中社会中介机构几乎没有介入,主要分布在检验检疫、农业、卫生以及质检等部门;还存在一个部门下边设立多个检测机构的现象。各个检测部门隶属的检测机构缺乏沟通,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所以,当食品安全应急事件发生需要进行检验检测时,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性、相互推诿。

三、完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体系的建议

(一)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检验与检测机构是检验技术的载体,对机构设置进行调整的时候的原则是:合理、科学、节约,布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三线城市人口的数量、需求量等等,同时考虑城市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长远的发展需要。首先要满足城市基本功能,其次要体现出智能化、标准化以及人性化的特点,要对各检测职能部门的检测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构建一个“以市作为检测中心统筹完成组织管理、各个检验机构作为执行主体完成食品检验与检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独立检测室作为最基础保障”的三层检验与检测体系。

(二)各部门层次分明

建立三线城市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中心,该中心作为由政府主管的食品检验与检测机构,需要承担的职责主要有:组织工作人员定期编制检验检测计划,并参与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的经费预算;组织落实政府临时确定的专项的或者特殊的监检验检测计划,并分配与之有关抽检任务;对公共检验与检测机构的原资源进行备案管理,并科学配置、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以及新增资源;维护检验检测网络系统,并对重大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进行审核;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以及检验检测方面的业务研究。与其他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监督指导工作。

(三)明确各部门职责

国务院相关规定有明确的要求,即:要严格遵守一个监管环节全部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段监管、辅以品种监管,从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三线城市的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机构是完成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的技术支撑,所以也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要把分段检测作为主要检测手段、辅以品种检测手段,只有品种检测与分段检测两者结合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三线城市政府一定要组织好整个城市食品检验与检测体系建设的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为食品检验的实验室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其次要对三线城市的政府确定的检测机构进行审查,再次要验证各个质检机构是否具备检测范围内的重要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然后安排好检验与检测标准、技术以及方法的更新、交流,最后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检测机构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突出问题的检验与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商食品安全网.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该如何完善[EB/OL].(2008-03-20)[011-1125].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政府行为

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的构建了食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基本上能满足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实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想全方位的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就要科学系统的分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工作,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全面发展,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有效的运行。

一、系统论原理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

系统工程是对系统科学进行整体的开发和设计的一种工程技术,它通过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相关理论的研究,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对系统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此优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构中运用系统论原理,能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的性能,达到降低投资成本、优化系统设计的目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比较复杂,通过对系统论工程原理以及系统论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确立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中主要的七个子系统,即:网络信息系统、激励惩罚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系统、资金保障系统、控制协调系统以及责任追究系统。七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共同完成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只有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的把握,各个系统之间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子系统建设发的现状及发展要求

1、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工作就是检测、验收及认证食品是否有安全问题,并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及信息支持。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分布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济落后的地区缺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资源,并且检测工作职责不明确,检验检测的效率低。因此,怎样合理分布检验检测机构,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检验检测机构的分布时,既不能减少机构数量,又要优化检验检测机构。

我国目前的检验检测机构比较独立,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导致重复检验检测现象严重,这样不仅加大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负担,也提高了检测成本,甚至对政府的执法产生了严重影响。这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政府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使检验检测体系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各个检测机构的协调建设。

2、弥补管理支撑系统中的空白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信用评价系统、激励惩罚系统和责任追究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做支撑,目前,这些系统的建设并未受到重视。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检测的成本较大,进而导致一些企业没有能力进行自检。由此可见,必须加强自检机构的建设,奖惩并重。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有责任保证是食品的安全。政府要落实各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职责,确保分工明确,并构建系统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食品监管工作的高效进行。信誉评定体系的构建是建立检验检测信用评价体系的关键,公平公正的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评定。

3、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检验检测机构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经费预算,所以,政府的预算金额及分配对检验检机构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预算金额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地区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此外,政府对一部分检测机构和自检机构的资金投入较少,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使其检验检测机构很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优化资金的投入与分配。

三、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的政府行为

1、以系统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十分复杂,需要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提供理论依据。不仅要提高物理支撑系统的能力,还要注重管理支撑系统的构建。同时,政府还要保证资金的投入和资金的合理分配,加强人才队伍、检测标准等相关保障措施的建设。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也是检测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包括硬整合与软整合,其中软整合分为计划整合、经费整合及信息整合。计划整合需要食品检测专家对食品检测计划进行考证,去掉重复的检测计划,加强比较弱的检测环节并适当调整不合理的检测计划,促进计划整合的有效进行。经费整合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的进行预算,并合理的分配检验检测经费,为检验检测的进行提供资金保障。信息整合需要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进行信息共享的建设,实现各地区检验检测信息的共享,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3、发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

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才能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构。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社会机构的发展,使社会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食品检验检测社会机构应该享有开展政府食品检验检测计划工作的权利。

4、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进行检验检测的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必然需要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重复检测和提高检测收费标准的现象。这会导致企业的负担加重,甚至影响检验检测机构的正常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

结论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企业信誉有着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供技术支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及检验检测能力的提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欢,马兵,宋怿,穆迎春,时文博.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05).

[2]程大贵,董长征,立忠.推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访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金锁[J].吉林人大,2011(03).

[3]何立华,杨淑华.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基于政府与市场失灵的角度[J].山东经济,2011(02).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资源整合 支撑系统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中心环节,规范、科学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配置结构能够保障检验检测工作的高效运行,进行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对于提高检测效率、维护公共利益、优化资源结构及增强检测能力等方面都有好处。同时,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可以实现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从而进一步的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效率和水平。本文就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及其支撑系统作一下粗浅研究。

一、做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优化整合

(一)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各地区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小组,以质监、工商、卫生、农业、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检验部门为组成单位,以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推动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当地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的工作有:制定食品检测年度计划和经费预算、协调好部门关系、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质量控制、编报简报通讯、传输信息动态、汇总检测资料等等。

(二)调整投入渠道,实现经费投入效能最大化

只有保证工作经费和检测经费的投入,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主要有如下途径:其一,各级政府应将设立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协调机构、组建检测网络、构建信息平台、统一并规范检验方法等所需的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其二,当地政府要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专项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开展突发重大应急检验检测等所需的工作经费和检验经费。其三,财政部门应按照当地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检测专项经费,食品领导小组则根据各检验单位承担的检验工作量,通过任务带经费的方法来核拨检验补助经费等。

(三)整合分散的检验检测资源

鉴于我国的生产企业和中介检验尚未形成规模,所以目前食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承担。但是由于部门众多,导致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叠严重,职能交叉又缺乏统一的标准,再加上设备简陋,经费欠缺,真正具备检验检测水平的检测机构不足,使得检验检测整体水平偏低,仅有能力进行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又由于检测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导致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检测,最终大量浪费了资源。由此可知,尽快整合各检验机构的资源,采取网络监测的手段实现食品检验检测的统一管理已迫在眉睫。

(四)规范检测方法,统一标准

近年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食品标准化的发展却严重滞后。诸如标准不统一、标准存在交叉、重要标准短缺及实施状况较差,甚至连强制性标准都未能很好的实施。因此,理顺标准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具体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开展针对现行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大清理,确保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的机构中做到统一检测标准,在检验方法上做到规范。

(五)转变工作观念,明确责任

在做好整合资源、调整投入模式、组建监测网络、统一标准以及规范检验方法的基础上,要积极转变工作观念,在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协调,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学会积极配合。真正实现并逐步推进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相结合、本地检测与前瞻性检测相结合等新的食品质量检测模式。

(六)重视检测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实现检测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避免重复检测的出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也是进一步加快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构建部门信息沟通平台的最终目的。在一定的计划时期内建成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检测数据中心和适应食品安全监管需求的社会服务系统能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传输,从而实现食品检验检测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快捷应用。

要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监管信息工作,需要加强领导,做到分工明确。农业部门做好初级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协调检测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等工作;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负责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检验检测信息收集工作;实践证明,畅通的信息监测体系和统一、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评估对于正确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形势意义重大。

(七)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验检测的工作体系,为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提供技术方面的保障

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测报告网络是由质监、卫生、工商、农业、商务、食品药品检验等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由食品药品检验所负责。

在具体工作中,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检测报告单位要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检测,特别是对食品养殖各个环节的日常检测,要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保证信息的畅通,结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特点,对食品安全进行分析,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体系,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相应的监测报告单位承担现场调查、试验室检测、样本采集、提供检验报告等技术鉴定工作,得出的相应数据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二、重视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实现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

在分析国内外食品检验检测领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要实现我国检验检测资源的高度整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多维度的支撑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能机构系统。要进行检验检测资源的有效整合,必须要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去具体实施。构建集中、有效的职能机构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相应资源;第二,资金保障系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需要经费投入效能达到最大化,资金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设备配置系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需要拥有先进而且配置科学、合理的检测设备,构建良好的设备配置系统可以提高食品检测资源整合工作的效率;第四,制度支撑系统,构建完善的制度支撑系统为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五,人才培育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离不开人的参与,构建该系统为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第六,网络信息系统,从上文可知,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资源的高度整合具有重要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及构建多维度的支撑系统能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胡超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与支撑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2012(05).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探究式;通识教育;食品安全;微型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27-03

一、引言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识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并养成自主不断地拓展认识领域的习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配合传统和现代的科学实践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质量有明显作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解决方案。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和谐,但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农业不适当操作、加工储藏不规范、微生物侵入食品供应链等引发的食品安全重大问题时有发生。

二、构建“探究式”通识教育的兴趣元素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当今“应试”教育体系下,如果所支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太高的情况下,当学生认识到某一处知识体系的实践能够对身边的人群产生影响,而且周围人群的反馈同时存在迫使其进一步提高实践水平、拓展知识体系的客观要求时,这种兴趣才有可能成为“探究式”学习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获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认同,进而促进“探究式”学习不断发展。因此,“探究式”通识教育的兴趣元素必须构建在与实际问题紧密相关,通过一定的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且耗时较少的探究实践基础之上。本文构建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微型平台就是针对上述基础设计的检测主题。

(一)食源性病源微生物检测

据卫生部2011年度全国食物中毒报告统计,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1.27%和61.67%,主要是由于食品储存、加工环节操作不当导致食品变质或受污染。由病源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中,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病毒、真菌。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霍乱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本文设计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微型平台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同时检测上述10种细菌是否存在于食品当中,可从“探究式”学习的角度解决监控细菌性污染食品这一实际问题,从而较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原始学习兴趣。

(二)“地沟油”毒性物质检测

“地沟油”对于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其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真菌毒素,至今已发现B1、B2、G1、G2、M1、M2、P1、Q1、H1、GM、B2a、G2a及毒醇等20余种结构类似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毒性最强。黄曲霉毒素不但存在于“地沟油”中,即使一些直接以豆类、花生为原材料生产的植物性油脂中,如果粮食原材料储藏、运输不当,生产的植物油脂同样有可能会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因此鉴定油脂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对于监控有害“地沟油”是否进入人类食品供应链,或者购买的调和油、花生油等常见植物油脂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微型平台利用“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能够快速检测油脂中黄曲霉毒素B1,可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其所能获得的油脂中的毒性物质,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三、构建“探究式”通识教育的专业深度

(一)生物芯片技术

该技术利用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在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集成成千上万与生命相关的信息分子,甚至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微缩在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从而形成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有机小分子、核酸、蛋白、细胞及其他生物组分准确、快速、高通量的测试与分析。由于该技术可以将极其大量的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上,从而实现一次性对大量生物分子的检测分析,解决了传统核酸、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操作复杂、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自动化程度低、低通量等不足,是“高通量”、“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的最前沿研究热点之一。按照芯片上固化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生物芯片划分为基因芯片、多肽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DNA序列鉴定、基因差异性表达检测、突变点分析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等,广泛应用于遗传病、传染病检测、癌症等多种疾病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本文涉及的生物芯片为基因芯片检测,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后,不仅可以理解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更能直接利用该技术监控周围“食源”性致病细菌的潜在危害,从而积极探索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图1),甚至独立开发新的应用芯片。

(二)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简称ICG)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鉴定技术,主要是在纸层析基础上,将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对目的蛋白(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从而达到对其定性、定量的检测目的。氯金酸在还原剂(如白磷,枸橼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的作用下,可以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在静电作用下成为稳定的胶体体系,成为胶体金。胶体金所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或其他有机分子)的正电荷基团静电结合,从而可以与酶、抗生素、激素、糖蛋白等多种物质进行非共价结合。胶体金具有的一些物理特性,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颜色反应等,使胶体金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将特异性的有机小分子抗原藕联BSA后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金标记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加样孔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与溶解在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发生反应后,继续沿着试纸条向前移动,当遇到固定有小分子抗原藕联BSA的条带后,膜上固定的有机小分子将和待检样本中的目的小分子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从而在检测带上显现出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检测。该法使用十分方便,但是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图2),其操作流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胶体金的制备,胶体金的标记,胶体金标记后的纯化,试纸条的组装等,但是其核心关键技术是相应抗体的获得。因此,在专业拓展上,可适当引入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而这一技术可涵盖大部分的分子生物学核心技术,有利于学生从通识教育领域向专业领域主动深化,培养浓厚的科学兴趣。

四、构建“探究式”通识教育的实践手段

(一)生物芯片实验方法

生物芯片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主要技术路线如图3所示,其主要技术原理为:利用已有的待检测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信息,特别是更为完整的16s rRNA基因序列数据库,分析各种微生物的特异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探针并预先固定到生物芯片的相应位置上(图4A)。同时根据侧翼的共同序列部分设计通用引物,并事先在引物的5′端标记生物素(Biotin)。标记完成后的PCR产物变性后与芯片上相匹配的探针序列发生杂交,在杂交后生物素与链亲和素-碱性磷酸酶复合物(Stripavitin-AP)反应,生成新的复合物:Biotin-Stripavitin-AP,后者发生如下的显色反应从而得到识别(图4B、C):

Biotin-Stripavitin-AP+BCI-PBCI-OH+Pi(pH7.5)

BCI-OH+NBT蓝紫色沉淀

式中:BCIP代表5溴-4氯-3吲哚磷酸;NBT代表硝基四氮唑蓝。

生物芯片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本文所述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不需复杂仪器,其中的PCR实践内容除可用专业的PCR仪器完成外,利用简单的恒温箱或水浴锅,配合微型平台内提供特殊的酶,也可在恒温中进行等温PCR扩增。芯片杂交显色步骤也只需一般的恒温箱就能实现(在室外,温度计配合温水就可以实施)。生物芯片这一最具前沿的生物科学现代技术,可通过微型平台向各类学生展示它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并深入拓展学生的通识领域和通识深度。

(二)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方法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吸水纸)、吸水玻璃纤维、硝酸纤维素膜、余液吸收垫(吸水纸)、底板(塑胶板)纸四部分组成。作为样品垫的吸水纸剪切为长宽均为0.7×0.5 cm的长方形小片。余液吸收垫(吸水纸)剪切为长1.5 cm,宽0.5 cm的矩形小条。将样品垫、吸水玻璃纤维、硝酸纤维素膜和余液吸收垫依次粘贴于5.0 cm×0.5 cm塑胶板表面制成金标-AFB1免疫层析试纸,除硝酸纤维素膜和余液吸收垫重叠区为3 mm外,吸水玻璃纤维和样品垫及硝酸纤维素膜的重叠区均为2mm,试纸条组装后,套上塑料外壳,分别用含有黄曲霉毒素B1、M1以及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10、30(ng/ml),进行特异性检测,典型实验结果如图5。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结合了义务教育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三者完美的统一成为现代医学快速诊断、食品快速检测的“金标”试剂的核心基础,而正是这一技术基础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可操作的通识媒介。

五、结语

“开放性”实验是本文食品安全检测微型平台的灵魂,在提供食源性微生物基因芯片检测的同时,微型平台内还提供空白基因芯片试剂,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制作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低通量生物芯片,例如人体癌症SNP突变芯片,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芯片等;在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方法中,提供了空白的试纸条组装原材料,使用者可制备检测瘦肉精,农药残留的金标试纸条。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探究式”通识教育微型平台上,学生可不拘泥于课堂实验时空的限制,通过平台拓展,既能满足学生通识教育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12月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食品快速检测的“探究式”通识教育设计经非生物学、化学专业的大一本科生试用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操作检测食品安全的反应良好。通过实践,既能协助学生进行“探究式”生物学通识学习,获得相关食品安全知识,也能深入了解生物工程学科专业体系,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深入了解,而且所花费的时间不多,对其自身专业学习不构成影响。因此,本课题组还将进一步推广基于食品快速检测的“探究式”通识教育到中学教育中,以便更好地为中学通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E.J. Van Loo.Food Safety and Organic Meats[J].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3:203-225.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无论是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应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与人身财产安全,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技术就更加的更加的重要。食品安全检测的检验检测工作是国家的特种的设备进行专门的工作人员所负责的,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工作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监控、综合性强、全方位的工作。要求着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人员能够对食品安全检测的全方位进行检测,更需要各个部件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技术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安全性能够进行系统的检测,由于检测的步骤大多都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运营过程中进行检测的,这样就会对食品安全检测的监测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是从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内容与步骤的基础上着手,从而能够保障检验检测技术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正常运行。

1 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检测技术的基本流程

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检测的过程中,组成的内容十分的繁琐,步骤十分的复杂。这一节就系统的提出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基本流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运营安全性为重点,所展开的探讨。

1.1 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检验工作流程的步骤

首先,需要对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进行业务的受理;第二,要对需要检测的食品安全检测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第三,分配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的任务到每一个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中去,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工作的有序的开展;第四,进行现场的食品安全检测动态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运作的过程中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安全检测,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安全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五,需要出示一定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资料,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安全的信息;第六,将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报告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从而防止出现安全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员。

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的全过程与流程不仅仅关系到食品安全检测的安全的运行,更是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能够规范食品安全检测的使用流程,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准确性,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使用安全。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优化

2.1 做好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的检测的准备工作

在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的检测检验工作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这是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安全保障的最重要的工序,更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充分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保障在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工作的安全有序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的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着:第一,受理检验申请以后,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检验的情况不同进行不同水平与不同检测任务的安排。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新型的机械设备的检验需要制定一定的检测方案,应该安排指定的人员制定检测方案。第二,审查被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的资料以及相关的文件,从而能够全面的对被检测的食品安全检测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安全进行。第三,需要做好检验专用的仪器与设备的准确度,从而不会影响到食品安全检测检测的结果的不准确性,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第四,要准备好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安全检测所需要的安全的防护用品。

虽然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与检验的工作与工作流程并不是十分的复杂,但是这些细微的要求确实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只有明确的食品安全检测的最基本的资料和需要准备的工作,才能够合理的科学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与检验,并保障整个工作的安全与有序。

2.2 在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食品安全预防工作

如果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工作的事前准备工作是整合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基本要求,那么在食品安全检测检测的过程中做好对事故的预防工作就是对整合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核心组成内容。整个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工作人员、设备和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需要从人员、机械设备、食品安全检测的环境这三个部分作为切入点,从而能够保障在食品安全检测检测的过程不会发生任何的故障与失误。所以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的安全保障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食品安全检测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检测安全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测检验环境的安全,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安全检测的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的因素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人员的工作失误以及判断的失`,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不正确的检测操作以及不良的作业会引发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人员的跌倒、高空坠落的危险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人员发生触电的危险,所以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工作环境所相关的安全问题。第二,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与检验人员需要做好安全的自我防护与保护的工作,检测检验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针对一些没有运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或者是一些出现了故障的食品安全检测,这样的食品安全检测具有着很大的危险性,所以,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与检验人员应该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保障自身的安全。需要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与检验人员穿着工作服、佩戴好安全帽,带好安全绳,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设置一些醒目的标语。第三,要严格按着国家的相关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与检测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其中明确规定了需要保障好检验与检测工作的有序的进行,保障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是严格的规定的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检验要求以及基本的操作流程。第四,要把握好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工作的相关认证工作,酌情的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检验条件加以改善,从而能够消除在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与检验的过程引发一些安全事故,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与检测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从而能够选择相对合适的检测方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的造成影响,我们需要能够提高检测技术,保障食品的安全,从而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登峰,王顾希,钱杉杉,乔倩,邹燕,侯晓妮.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J]. 中国测试,2015,(08):1-7.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9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关注食品的多样性,而且日益重视各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在食品的安全检测中,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求,必须及时研究和应用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与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得以应用,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快捷、有效的检测,以进一步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领域、各行业在发展中都面临了不同的缺陷和问题,其中国内食品生产领域现阶段首要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监管模式和力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违法生产与经营食品的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受到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及部分乡镇、农村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违法生产与经营食品的问题。部分食品生产厂的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大量不符合安全检验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这个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2.各类新老问题并存

目前,国内的食品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加工与经营条件相对较差,以及食品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操作规程不科学、不合理、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各类新老问题,导致流入市场的食品出现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数量超标、添加剂过量使用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发展,特别是各类生物技术、酶制剂、益生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大量应用,导致各类食品安全新问题的出现,必须引起国内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

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比,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间缩短,以及在实验准备、样品制备、操作过程等方面尽量简化的特点,但是必须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经济性、可靠性。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具有如下优点:1)检测实验的准备过程较为简单,无需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2)检测中采集的各类样品仅需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可进行实验室测试;3)实验室操作过程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出具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报告。综合分析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现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下:

1.有害微生物的检测

在各类食品的安全检测中,有害微生物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也是确定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食品有害微生物的检测中,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实际效率,而且是限制有害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生物技术进行食品有害微生物的检测,例如:田银芳等人应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奶制品、果汁饮料、罐装咖啡等样本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证明在食品有害微生物的检测中,应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敏感性、特异性的特点。

2.食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

在部分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药物残留,其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国加强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药物残留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员结合农产品检测的经验,将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酶技术等新型技术应用食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在1995年,我国开始应用快速检测技术对食品中的二乙基酚、硝基酚等进行了有效的检测,检测时间明显缩短,而检测结果却较为精确。

3.食品样本成分与品质的检测

在食品样本成分与品质的检测中,基于现代生物传感器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较早,但是实际可以检测的食品种类相对较少。例如:在早期的食品样本成分与品质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仅适用于葡萄糖传感器,对于食品中的含糖量进行相应的检测。但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样本成分和品质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逐渐被研发和应用。

4.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广泛,转基因食品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对于其安全性世界各国、各领域的食品安全专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我国在综合各种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酸检测、酶活性检测、蛋白质检测等,通过多种要素的快速检测,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否达标。

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途径

目前,我国在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相比,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必须及时得到解决与处理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现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应遵循以下两条途径:

1.扩大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目前,快速检测技术在我国各类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实际应用范围相对狭窄,这也是制约其全面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必须扩大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检测产品的种类,进而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稳步发展。

2.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复杂样本的检测能力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导致食品的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化,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复杂食品样本的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必须做到快速显示食品的成分、添加或残留物质等,以便判断食品中各类物质是否超标,同时出具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报告。

四、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食品安全不但是敏感的公共安全问题,而且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之一。在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加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是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另外,在今后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应注重快速检测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稳定、科学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平建,赵锦,刘建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验的核酸检测技术研究[J].湖南卫生研究,2002,(01):37-40.

[2]孙铨,石立杰.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的轻骑兵[J].食品安全导刊,2009,(15):120-123.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测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27-02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食品出口过程中由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造成的退货事件,给中国食品行业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给中国整个出口行业的食品的安全性造成了信用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国家对我国本土产品的进口需求,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整个食品行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一个很大的阻碍。

1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必要性

自发生三鹿奶粉污染事件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在人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中,决议中的第四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就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食品监管被提到很多次,食品检测是食品监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2013年对我国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的审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这个表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一定要继续实施对食品监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测、认证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建设。加快解决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为我国食品安全建立一个好的堡垒。

2 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下,本身比较容易出问题;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慢慢的健全以及不断提高的信息公开透明度,使问题容易显现出来;最后,政府监管体系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在大程度上不能防止问题的发生。鉴于这些原因,笔者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解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问题。

(1)检测体系的完善:在管理学上,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是任何一个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而合法合理的权威机构是现代社会中的有效组织形式。公共管理是由组织、决策、协调以及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各个系统间需要更高一级的系统的协调、控制才能完成职能。规范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一方面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让我国食品在国际食品交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并且完善经验,随时发现、改进对食品检测体系中的缺陷,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2)检测技术的提高: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的关键是加强检测技术的创新,引进专业检测人才,完善检测设施建设,改善基层检测机构的每一项软件和硬件设施,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的人口基数、食品流通广,对食品检测速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尽快发展快速食品检测技术;也要注重高精尖检测技术的开发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研制。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用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验室,建立健全残留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3)检测队伍能力的提高:食品检测专业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所以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机构以及各级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完成检测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要引起对高素质专业检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的高度重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水平。同时市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及公共检测机构要更多的对基层机构、部门进行技术扶持以及业务指导,这样才可以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人才梯度配置,基层检测机构负责实施难度相对较小的专项检测,使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以及检测体系覆盖全市城乡,提高综合检测效率,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4)加强群众参与:我国的人口数量多众,食品安全的检测任务艰巨,仅仅靠各食品监管部门的安全检测易出现疏漏,所以各级监管部门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社会力量更好地完成食品的检测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宣传的手段向广大市民传授一些食品检测的常识,使市民自己可以检测来判断日常食品是否安全。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食品对外出口事件中的信用危机还是发生在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都可以看出我国急需加强食品安全监控,而食品安全检测是实现食品监控的最直接途径。生产原料的检验与检测为食品生产安全打下夯实的基础;有问题食品的检测化验可以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目前,我国已经由数千家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各个食品企业也都借助这个平台加强了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所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检测的需求,但国内专业性的食品检测实验室缺乏,并且食品检测的质量以及检测数据的处理还需要投入精力、加以改进。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把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关把严,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构建健全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速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设,同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参与,统一各地区食品检测的标准,加大监督力度。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缺陷,我们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用食品安全检测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食品检测;食品安全;提升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食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然而食品安全问题确是制约食品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只有利用食品检测技术,不断发现食品生产的隐患,才能保证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食品检测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1食品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食品作为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一个民生问题,就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食品行业在整个市场之中也占据了较大的规模,在这些种类繁多的食品市场之中除了有优质食品之外还有一些安全性与实用性都不合格的食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食品的企业为了追求自己的利润会替换食品材料。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专业机构去进行检测。总的来说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通过检测工作去曝光劣质的食品,从而促使食品企业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也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去保证食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2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

2.1食品检测缺乏统一标准

食品行业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一套统一的检测标准。另外笔者通过调查也发现我国目前所有的食品检测采用的大多都是行业标准,而不是食品企业所制定的检测标准。另外我国食品检测的人才缺口较大,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情况都会直接造成我国食品行业检测出现乱象。

2.2食品检测仪器不够先进

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缺乏比较专业的检测仪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然而我国食品检测机构对于检测仪器的研发和更新力度明显跟不上食品行业发展的进度,超时或者是重复使用食品检测的仪器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另外对于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来说,如果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带来的后果也是人们无法承担的。2.3食品检测数据处理不够严谨对于食品检测行业来说检测人才出现了较大的断层,容易导致食品检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不管是检测技术的问题还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掌握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的数据,而且检测的工作人员在核对核计算数据的时候如果不够严谨同样会导致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

3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效率的策略

3.1出台统一检测标准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食品行业的正常发展就需要重新确定检测标准和流程,在此基础之上实行检测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另一方面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检测人员的相互配合,检测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食品检测的监管力度,从而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

3.2加大对食品检测人员

的培训力度在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关的机构在未来的工作中就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聘请食品安全专家以及教授开展座谈会以及培训等方式,不仅如此还可以派遣安全检测的员工外出培训,通过利用各种渠道和各项资源去让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接触到最新的检测技术与信息,然后在食品安全的实践工作中去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3.3加大对食品检测设备

的研发与更新力度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等正常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检测设备,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设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检测效果。为此食品检测的部门就要组织一批专业的人员去加强实行检测设备的研发,并且尽可能的去制造出一些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引入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最大程度的去避免因设备检测问题所带来的误差和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准确性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在社会上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与食品安全问题休戚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的使用安全食品,并保证其切身利益不被侵害,就必须对食品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完善与加强。

食品质量不仅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更与其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食品质量检测标准是保护公众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如何确保食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与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刻不容缓。

二、关乎食品安全重要因素的概述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所谓食品添加剂,是将或是天然、或是经过化学合成的物质添加到消费者食用的食品中,目的是改善食物的味道、改变食物的色泽以及起到保鲜保质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多样化,比如甜味剂、食用香精以及防腐剂等等,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的确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一大毒瘤,必须使用严格、准确的食品质量检验。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包括对产品质量检测和对其在食品中残留量的检测,如食品中污染物、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物、毒素的检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有的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残留量的检测管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食品质量检测标准是保护公众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当下,必须改善并加强食品质量的检测准确性,不给黑心商家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从源头上彻底的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改善并加强食品质量的检测准确性的对策

改善并加强食品质量的检测准确性,就必须将严格的检测规定落实到食品的安全检测的各个环节,将食品质量检测中出现的误差降到最小,最大程度保障最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何改善并加强食品质量的检测准确性,本文将分以下四点进行论述。

1.选择使用安全标准的检验仪器

作为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选择使用安全标准的检验仪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食品检测的基本前提之一。检测食品的仪器必须符合规定标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在一个符合规定标准的仪器之上的。

一方面,可以选择能够进行校准的仪器,这样在每次使用前先进行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同样不能忽视对检验仪器的维修与养护,在发现仪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因检验仪器的问题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选择使用安全标准的检验仪器,作为食品检测的基本前提,保障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选择可行合理的检测方法

选择合理可行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可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科学、先进的检测方法,其二技术人员能否熟练掌握科学方法。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由于检测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性,作为食品检测的技术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位素质,才能选择一个合理的检测方法,进而按照规定实行检测,保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检测方法并非是固定的,这就需要食品检测的技术人员,依据样品成分、实验性质以及现实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可行并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3.选择适宜的检验环境

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环境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不可忽视检测环境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

检验环境对检测的准确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检验环境的温度因素。在检验过程中使用容量法分析时,要保证室温20℃的条件才可进行操作;在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时,校正滴定的体积进行温度,只有在20℃时校正值才为零;在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温度校正的范围是10~30℃,只有温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才能查出校正值,并得出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

4.建立健全相关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

对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上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地沟油事件等,一直到进来社会上颇为关注的六合集团“速成鸡事件”的全面升级,一起起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杜绝此类事件的继续在我们身边发生,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设立双重负责制与奖惩制度,从制度上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消费者,更要加强维权意识,一旦发现问题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向相关部门举报。

作为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不仅是判断食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当下,完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是众望所归,这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国家相关执法部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指日可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确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反思由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食品质量不仅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更与其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食品质量检测标准是保护公众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作为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要做到使用安全标准的检验仪器、选择可行合理的检测方法、适宜的检验环境以及建立健全相关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才能将食品质量检测中出现的误差降到最小,最大程度保障最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食品安全问题终究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鹏.;谈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环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3篇

一、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生物检测技术是通过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的反应来进行食品成分和质量判断的一种先进技术手段,适用于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以及食品的成分与品质等的检测。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生物检测技术主要的应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物检测技术的检测效率非常高,可以进行大批量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第二,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通过观察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反应,便可准确判断食品成分及其质量问题;第三,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其中应用的酶和生物传感器等都易于制备,可以实现综合成本的良好控制。凭借着这些优势,生物检测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检测技术,并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对其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合理应用生物检测技术即可达到非常好的检测效果。比如,通过应用生物检测技术中的酶检测法,可以让相应的酶和食品中含有的微生物进行反应,检测人员通过观察反应情况便可对食品中所含有的有害微生物及其种类进行科学判断。除此之外,PCR检测技术以及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等生物检测技术也都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科学检测。2.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成分与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而言,食品自身的成分及其品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成分及其品质也是食品安全检验的主要内容。作为最早应用的一种生物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食品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品质情况。此外,酶活性检测技术以及蛋白质检测技术等生物检测技术都在食品成分及其品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对各种食品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3.生物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如果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不仅会影响到其质量,还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基于生物检测技术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也开始备受关注。比如,通过应用生物传感技术和酶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成分以及含量等,从而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提供科学参考。

二、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应用策略

就目前来看,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应用的生物检测技术种类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且常用的有5种,分别是生物芯片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PCR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合理应用这些生物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检验的效率与质量。1.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将计算机、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先进技术形式。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生物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是把食品样品放置在生物芯片表层,借助于抗原和抗体等各种成分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来进行样品成分检测。该技术具有较低的检测成本,对于环境和动物也不会造成伤害,已经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形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全面提升食品检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简化食品安全检验流程,仅仅借助于一个生物芯片,便可对多个基因进行科学分析。2.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是对食品中的激素、农药以及抗生素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主要原理是观察被测样品中的成分是否能够和试剂中的成分产生抗原抗体结合现象,因为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单一性,所以在检测中只需观察抗原抗体的具体结合情况,便可实现对样品成分的准确确定。正因如此,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就目前来看,酶反应属于一种十分先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鲜活食品的检验中,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都极高。3.PCR技术。相较其他形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而言,PCR技术属于一种最常见的技术手段,主要应用原理是核苷酸链条结合,也就是借助于DNA聚合酶来实现相应物质的合成。在具体应用中,可将一条DNA链用作模板,借助于相应的引物作用来实现一条DNA双链的完整形成,并使其在适宜的温度状态下逐渐衍生出一个DNA链条与之互补。在应用PCR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优势,检测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来进行操作。首先需要对相应的DNA引物进行生物设计,再对PCR进行扩增,最后将所得产物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各种成分进行鉴定。根据PCR技术所具有的特征,该技术在病原生物以及转基因食品检测中都十分适用,可以对食品中外源基因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精准鉴别,而且检测效果十分理想,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保障。4.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新鲜度检查是一项关键内容,生物传感器技术则是我国目前食品新鲜度检测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手段。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有两个,一是生物材料,二是设备工具。在选择生物材料时,一定要确保其分子识别功能足够强大;在选择设备工具时,一定要确保其放大功能良好。在通过生物传感器进行食品新鲜度检测的过程中,只需要检测少量样品,便可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同时,生物传感器也可以在检测人员的专业操作下进行自动检测,并将样品的具体检测结果主动显示出来,具有良好的自动化和高效率特征。虽然该技术所应用的检测试剂价格较高,但是这些试剂都可以循环利用,这就使其运作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因此,在当今的食品安全检验中,尤其是食品新鲜度检验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5.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就本质而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标记检测技术中的一种。胶体金是氟金酸这种化学制品的水溶液,该溶液在免疫层析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条状纤维层材料实现固相设置,并借助于毛细玻璃来实现样品溶液的移动。在此过程中,层析材料上设置的待测取值将会和待测受体之间产生相应的结合反应,让其中所含有的免疫复合物聚集。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免疫复合物聚集体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检测结果的科学获取。比如,在通过该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其他细菌,其检测结果都将显示为不合格,并提示该食品将会对食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更加全面、细致,检测精准度也更高,可以为食品中各项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提供良好的保障,最大限度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三、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发展分析

就目前来看,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而应用到其中的生物检测技术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1.生物检测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检测技术种类出现,从而进一步拓展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选择也将更加丰富,会对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质量的提升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2.生物检测技术的检测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基于生物检测技术的食品安全检验速度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生物检测技术都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检测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将食品安全检验的等待时间进一步缩短,以便尽快获得检测结果。3.生物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的生物检测技术已经在食品安全检验中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检测精度,但是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生物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信在未来的食品安全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将会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果,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保障。4.生物检测技术的适用条件越来越广。在当今的食品安全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大多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很多因素都会对检测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未来,生物检测技术的适应性可能实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在更多的环境条件下实现食品安全的科学检测,从而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更大便利,并进一步节约检测成本。

四、结束语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测技术

食品的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在食品市场的流通中依然存在,而为了维护人们的健康生活,就要加强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完善检测体制,进而促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

食品质量的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阻碍了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算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并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一些检测技术的改进和推出,食品质量的问题处理也得到了好的进展。

(一)天然毒素的检测技术

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比较的繁琐,其成本也很高,准确度又较差。近年来,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新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应用。其将酶联免疫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毒素的检测当中。这一应用能够将食品的黄曲霉毒素有效地检测出来,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

对于河豚鱼毒素的检测,其技术方面还未得到成熟的发展,而现代生物免疫技术也并不能满足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是转基因食品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而实时荧光检测技术的有效研发,说明了转基因产品检测的难关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我国也已经研制出了相应的检测试剂,为转基因检测提供了有效地检测手段。

(三)生物性污染的检测技术

螺旋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菌病。其次还有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也是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菌病。这些菌病的产生,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其检测的速度比较的慢,又难以适应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食源性病毒检测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许多国家都已进行了大的投入,对禽流感病毒和疯牛病朊蛋白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二、食品质量检测的发展探讨

(一)在食品安全保障的体制中,应该使检测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促进。作为食品检测工作,其能够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市场销售环节中,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并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指标限量有所降低,也正因为这样,食品质量的检测技术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向信息共享、便携化、速测化、高技术化的检测技术迈进。此外,对于食品检测机构的系统设置,也要逐步的迈向社会化,有效地建立食品质量检测的新体制,并能够加强检测人员和技术设备的储备,使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在食品的检测体系中,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的食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就是对食品中的危害物质的毒性和有关危害成份以及相关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而这就需要许多相关的资料来对这些食品中的用料剂量和成分进行严格的确认,使得食品中的危害物质能够准确的被判别出来,并得到良好的消除。在实际的食品安全研究、控制和管理中,食品安全性评价有着巨大的意义。长久以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基础是食品安全的立法、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以及不安全食品的消除。但对于这些传统的食品质量监管方法而言,它缺乏一定的预防作用,这也就使食品的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这一点上讲,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质量安全评价的新方案应该在我国建立起来,还要结合相应的技术,加强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化学等危险因素的评价,有效地确定食品的质量以及安全,使我国特有的食品质量安全评价的体系能够构建起来,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三)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控制中,执行力度最强的环节就是食品的检测机构,只有对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才能够完全的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工作。对于食品检测工作而言,它的专业性非常的强,并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安全以及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来讲,县一级的城市设有食品检测机构,但并不具有丰富的检测项目,检测的力度也并不是非常的有效;地市以上的农业、卫生、技监、工商也都设有相应的检测机构,但出现严重的设置重复现象,使检测难以满足专业特性的要求,检测的水平也是比较的欠缺,经常会对同一种产品进行多次重复的检测,不同的结果也显示了检测不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不同机构的检测也都独成一体,互不承认、互不认可,一方面使检测资源有所浪费,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成本有所增加。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对医药品的检测模式进行借鉴,将农业、卫生、技监、工商部门的检测机构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专有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专门的进行食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与此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的责任进行强化,促使所有企业的食品能够得到合格的检测之后,在进行食品的流通和食用。此外,检测机构要对市场中的食品进行合格的抽样检测,如果检测的食品符合一定的标准,可以一定程度的进行检测费用的免费,并把抽检的结果公布出来,使食品检测能够公开化,透明化,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可建立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使食品的检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跟踪和实践。

结束语

随着检测技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尽管近年来,食品安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食品质量的检测和流通的控制工作,但食品安全的危害形势依然的严峻,在流通环节也存在着重大的问题。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生活,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变的尤为重要,而只有真正的重视这一内容,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食品的安全和顺利的流通。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措施

食品安全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食品检验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食品卫生、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并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技术支撑责任,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水平也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一个国家的食品检验检测水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在当今食品安全新形势下,我国应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的要求,以此为契机整合社会资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对食品检测方式不合理、企业自我检测意识不强、检测监管重结果不重过程等现象。在食品检测方式,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监测的投入十分有限,食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传统式、突击式和运动式抽查较多,监管监测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系统化,导致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依然普遍。同时,现有的检测机构的能力与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类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均不能满足我国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

1.2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复设置 质监、食药监、工商、卫生、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都有自己的检验检测机构,但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没有统一规划,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甚至一些机构只是低水平的复制。单从地方检验检测机构来看,单位之间硬件基本一样,检验检测同质化倾向明显,开展的主要是常规项目的检测,但对于花样不断翻新的假劣食品却力不从心。检验检测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检测资源的浪费,并严重影响了我国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1.3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方法不够全面和不够完善,快速筛选的检测技术不成熟,现有的一些快检法存在灵敏度不高或者特异性不强等,还存在“快速不准确,准确不快速”的问题;各行业各领域检测技术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检测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

1.4 检测信息透明度不高 我国目前与食品安全有关信息的公开情况很不理想,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几乎从未公布。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只有少数食品生产企业公开了其信用信息,部分政府网站食品安全信息长时间不更新。

1.5 企业违规惩罚力度不足 惩处力度不够是一些食品企业和监管人员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双倍赔偿”的条款,《食品安全法》中也有“十倍赔偿”的规定,但对企业和商家来说,这些只是伤及皮毛。

2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措施

2.1 创新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机制 我国政府对于食源性危害、食品生产以及食品流通等问题的管理,要在原来计划经济和西方发达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将我国现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运作模式更新为“以品种监管为主、分段监管为辅”的管理模式,达到各部门分工与责任明确的效果。同时,改革标准管理体制,增强制定标准过程的科学性,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建设,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制度、食品销售环节的追溯和承诺制度及食品安全预警制度等。

2.2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协调机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是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的,但由于各部门相应的协调机制差,多头进行,缺乏相互沟通,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统一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2010年新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初步形成跨部门的统一收集分析体系,统一机构协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通报、预报和处置。

2.3 加强实验室的装备和认证管理 加强实验室的装备是适应不断发展的食品质量分析要求的基本措施,没有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各类监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具备从前处理一直到仪器检测所需配套先进仪器,才能保证分析质量。

2.4 增强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整合和交流平台。将分布在各监管部门和地方的食品检验检测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分析,形成由点到面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可靠性、统一性。食品安全的统一信息平台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内部的信息平台,使监管食品安全不同环节的管理部门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二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和平台,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科学、权威的信息。

2.5 积极参加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有关食品安全监测活动,加大对外交流力度,特别是参加国际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和咨询,培养一流的监测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通过交流和了解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的不足,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我国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总之,我国要以保障食品安全、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并重的思路,做好创新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机制,避免检测机构的重复建设,提高食品检验技术,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大惩罚力度,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林晶.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 .

[2] 周健.进一步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J].监督与选择,2007(1):24-25.

[3]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