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一、《成本会计》课程简介

作为我校财会专业的必修课,《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内容,特别是成本计算方法困难是很大的。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这种教学手段无法适合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图表多、计算过程长的教学需要。成本会计内容组成有特殊的地方,从要素费用分配到成本计算方法等,涉及到的公式、图表数量很多,教师讲课很不方便。由于表格的理解没有文字理解直接,而教师又受到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表格在黑板上一一讲解,只能解释数据在表格中的关系,学生昕起来乏味,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以往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欠缺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

二、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决心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为了获得《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更多的实用信息资料,使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本人利用寒暑假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走访了邢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四处、平乡自行车生产企业、运输公司等多家企业,重点了解了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包括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人员分工,成本会计岗位职责、成本会计工作流程、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等。从而更加明确了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方向:中职的《成本会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然后,在深入研究《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针对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设计一整套模拟真实的铸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实训资料,对各任务内容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提出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项目教学。

具体设计图示如下:

序号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工作任务

1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划分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企业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程序、要求的认识并建账

2 归集和分配各种生产费用 学会使用各种凭证,应用各种分配方法

3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学会各种分配方法并灵活运用

4 计算完工产品及在产品成本 学会三种基本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5 编制成本报表并进行分析 学会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以模拟铸造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贯穿于任务式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需组成团队完成一个任务,充分锻炼实际动手及协调的能力,有助于掌握真实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成本会计中的有关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特点、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及各种表格进行演示,比如,铸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视频,邢钢炼钢、高线的生产流程等,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有形物”,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信息(文字、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工艺过程和成本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成本计算方法学习之前能初步了解什么样生产类型企业,采用什么样生产工艺过程,应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转贴于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选取

按照完成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针对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选取教学内容。因此,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具体做法是:

1、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如简化要素费用中的“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核算,重点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增加能够提升岗位业务判断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在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中增加企业生产类型的认知、“不同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

3、删除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中讲述的内容。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等。

为此,我们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置为五个教学项目: 任务一: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认知; 任务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任务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任务五: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同时,由于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也是各种会计考试的考核内容,比如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与中级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因此,该课程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课程内容组织

1.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与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应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与任务来安排教学内容:即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将每一项目基本理论、知识、方法的讲授与分项实训、综合实训融合进行,具体组织如下:

(1)理论教学与分项实训的组织

内容组织:改变传统的先理论讲授,再实际操作的做法,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尽可能融在成本会计分项实训中讲授。具体做法是:①依据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多项实训任务;②每个任务下设四个岗位,依次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数据并计算数据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完成;③在各个岗位的技能实训中,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训出现困难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出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讲授。学生掌握后,再继续实训。

实训中,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进行适时地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四个岗位的操作。

(2)综合实训组织

综合实训包括品种法、简化的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和分类法五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分别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各种账簿登记和成本报表编制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实训要求,找到各项目中每个任务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项目中所有任务的实训操作。

四、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高低将会对财务管理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关键作用,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因为其被公路基本建设的特点所影响,使其拥有自身的特性,依据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有关规章制度与规则,科学、恰当、合理的进行会计核算并充分体现公路基本建设全过程。

一、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工作意识不强

目前会计核算工作在工程建设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都得了广泛应用,并且为工程建设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因为我国多数的工程建设单位在经营、财务管理中,企业决策层对财务工作缺乏专业了解,对财务核算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有的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核算有关的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中虚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建筑工程企业把代收的缴纳给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当作是企业资金,纳入到收入科目当中的供方,从而造成无法真实反映资金运用情况,为企业的发展与财务工作规范化产生了不利影响[1]。

(二)会计核算科目建立不合理

在科目建立方面,新制度将权益性科目中的修购与固定基金撤消,把待冲基金、固定资产清理与累计折旧则新增加了科目,并要求在核算资产时,要把资产的应用单位与费用来源当作根据,在旧制度中,资产虚增的情况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存在比较普遍,但新制度的建立有效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以前修购基金的提取是依照相关的比例来执行的,所以造成了资产虚增,在折旧上也没程度的造成一定的损耗。倘若始终沿用原始信息来体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即没有准确体现其损耗数据,也不无法体现其现有价值的真实数据,但新制度执行对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和损耗状况进行了更直观、全面的评估[2]。如果财务核算软件是某些硬件设备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软件纳入到硬件设备中,用固定资产的方式来执行财务核算,反之,应该把其当作为无形资产来执行财务核算,可以运用分期的方式进行推销。

二、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依据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特性进行会计核算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依据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性,来规范自身会计核算行为,财务部门作为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企业决策层应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项目前期的财务评估、工程计量、合同签订都规范到财务管理范围之内,建立并完善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财务核算工作,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资金管理一直都是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通过对资金进行有效运用,进一步做好资金的会计核算是财务核算工作的重点,当前公路基本建设的资金大都来源是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科学合理利用资金是建筑工程企业财务核算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要关注公路基本建设预算编制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联系

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概算定额》的相关标准,把建筑安装工程、设备购置费用、安置补助费、建设部门管理费四个方面纳入其中,在进行概算编制时则必须依据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来决定,当前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仍是依照96年的《概、预算编制办法》,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概算编制中很多项目都没有反映出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应该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来执行,并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加强项目与财务科目的连接,当前很多的建筑工程企业在预算中所编制的项目过于简单,这对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利影响[3]。

(三)严格依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是在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在公路基本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不断加强设备采购及工程物资的管理工作,及时管控工程进度。要对建筑工程企业和各经营单位间的核算关系进行梳理,由于经营单位与建筑工程企业的性质不同,财务核算也有着较大差异,所以要依据各自的特点与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来进行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在对经营单位进行财务核算,应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规定执行,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从业人员也应该依照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筑工程企业应该积极借鉴有关成熟的经验以及法规的规定原则,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办法。

(四)注重公路核算科目和工程账目设置

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要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合理的建立财务核算科目,要注重工程账目与财务核算科目的一致性,财务工作人员以及核算人员要参与到工程决算工作中,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财务核算科目的设立要便于和工程账目进行核对,要依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概算建立财务核算科目之外,设立财务核算科目还要注重与工程账目相符合,这样有利于会计账务与工程台账的核审工作,财务决算要和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有效、紧密的衔接起来,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决算中包括工程决算与财务决算,工程决算是建筑工程企业财务决算的基础,工程决算编制准确、完整能够为日后的财务决算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五)提升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核算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财务工作,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要求具体财务工作人员对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有充分认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各项业务流程。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与研究,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强、理论基础扎实,并能熟悉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优秀人才,不断创新财务工作理念与会计核算方法,有效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要依据市场发展来科学合理的设立会计账目,目前以往的会计账目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会计核算的要求,要积极对会计账目进行改良,并且用更加贴合实际的财务账目进行补充,使会计账目更加标准化,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创新财务工作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三、结语

公路基本建设单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依据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特性进行会计核算,进一步加强公路基本建设预算编制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联系,严格依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注重公路核算科目和工程账目设置,并对内部财务工作人员加强管理,财务核算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财务工作,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强化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创新财务工作理念与会计核算方法,有效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要积极对会计账目进行改良,并且用更加贴合实际的财务账目进行补充,使会计账目更加标准化,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创新财务工作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研究——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8(01):57.

[2]唐凯.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插上创新的翅膀——以《思想政治工作萌萌哒》为例[J].企业文明,2016,05(04):20.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3篇

一、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国家基本建设工程中的会计核算项目在工程财务管理中占主要地位,加强工程企业基建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减少工程项目的财务支出,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可以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防止挤占、挪用、截留、转借等现象的发生。其次会计核算工作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中有一项财务结算,在做财务结算时,首先要进行合帐结算,这时会计报表项目中必须有相关的核算内容,以便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此外,在审计方面实施全面跟踪审计,以便更好地开展事后监督工作。另外,会计核算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可以看出各个部门的财务支出情况,从而了解各个部门工作进展及工作效果。比如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上,所采购的各种原材料明细单及价格都要在财务部门有清晰明确的记载,采购部门的各项工作就会受到监督、控制。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工作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提高国家基本建设的效益。

二、基建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会记核算不完善

有些基建单位在施工时,国家相关单位的施工批文还没有下来,项目资金还没有落实,就开始施工;甚至他们不重视项目计划,工程项目计划不完善。比如有些项目只有本单位的项目计划;有些项目只有技术部门开的项目可实施性文件批准;有的项目计划虽然获得批准,但是计划内容与实际施工有很大的偏差;还有的项目工程单位在施工时,根本不按原计划进行施工。

另外,项目单位的施工需要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开始建设,程序化非常严格。虽然如此,但是有些单位还是会钻空子,不按程序走。有些单位并没有该工程的开工报告,也不按规定到当地的建设管理部门报建,随意开工,致使基建项目核算无法按程序完成。如果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不规范,会致使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出现问题,进而使会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二)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基建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在进行项目核算的过程中,依据单一账户核算的要求, 有些单位将基建账并入到行政事业账中,而这种会计核算体系必然会带来同类业务归类的混淆。即使单独设立基建账户的单位, 也没有依照有关规定按项目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有些基建单位的管理费控制不到位,对建设过程中的个各种费用的支出管理模糊不清,难以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有些单位是几个项目建设混在一个账目里核算,等到工程竣工时,无法确定其中某一个项目的真实成本等, 无法提供给领导真实的数据, 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监管力度不够

行政事业在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基建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不如对项目资金的资审批控制,对过于随意,不够严格,项目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合理的归集和分配,对于部门人员的工作表现没有一个合理的奖惩措施及考核制度。

(四)竣工决算不合理

很多基建项目工程建设结束后,没有按工程规定及进行一定身为竣工决算,导致工程固定资产信息失真,影响基建投资的正确反映。另外,会计科目使用不合理,很多会计人员对招标费、工程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等没有分清楚界限,往往会把他们列入行政经费或挤占其他专项资金,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加强基建会计核算的有效方法

(一)完善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

基建会记核算要有一个健全的监管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使会计核算基本工作更加有效。另外,建立健全会记考核制度,相关部门要随时检查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凭证附件是否真实完整,检查会计凭证录入的正确性与及时性,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是否正确,会计报表的编制质量是否过关等,把检查结果公布出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内部监管的同时,要积极接受外部单位的监督管理,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外部监督管理的作用和目的,提供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资料相关信息给外部监督部门,积极配合其工作,以便外部监督部门合理的引导和监督会计核算工作,为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在会计核算中,如果有些工作人员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或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以便保证在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的合法性与严格性,有力的保证基本建设的工程质量,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完整性。

(二)加强控制工程结算

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如建设项目概预算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得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行, 项目支出真实、合法。

(三)控制好基建资金与竣工财务决算

对基建资金实行专户监控,对于一些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基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银行单独开设基建账户,实行专户存储。对竣工结余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要等到财务部门审核之后再按一定的规则合理处理。另外,基建借款费用要正确、清晰地记录,管理好基建借款利息等借款费用,对于已建成交付的项目项目资金,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都要以交付使用日期为准来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竣工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应作计入当期损益,以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费用来计入,不能再将其计入工程成本;同时这个阶段的收入应该计入生产经营收入,不能作为基建收入费用处理,否则容易混乱财务决算。

(四)提高财务报表与财务审批的控制

建立统一的会计决算报表格式,杜绝某些建设单位利用自行设计的表格随意编制财务决算,使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更加完整、真实。所以,要严格规范各建设单位、市财政局的财务报表格式,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编制,并把编制的有关材料附送在编制表格里,为主管部门的审查和财政部门的审批提供便利。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4篇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5篇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6篇

    数据精细程度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是按照会计制度设定的明细科目核算到会计主体;而成本会计核算要按照最末级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摊,核算出科室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并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为基础核算出每个病人的成本和每个病种的成本。涉及部门不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而成本会计核算涉及医院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如对于人员经费,要求按成本核算单元和工作岗位进行归集与分摊;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要按照经费来源、成本单元、管理目录等进行精细化核算;对于药品成本,要按进价(个别计价)核算到单个品种规格及批次;对于材料物资,要核算二级库房的真实消耗;对于水、电、气等可计量的公用开支,要按相关计量信息核算各单元的成本;对于内部服务,要建立相关的台账,为间接成本分摊打下基础。信息支撑要求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医院经济活动过程中以货币计量的汇总式金额数据;而成本会计核算则要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和核算流程,通过医院HIS、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并处理,需要完善、统一、可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撑。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均属于医院经济信息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业务范畴。虽然两者核算流程与路径不同,但基础信息同宗同源,在同比口径下数据产出结果应具有一致性(见图1)。这给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体系的并轨创造了条件。

    2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并轨作业

    成本核算与管理新政出台之前,医院一般是在会计核算以外单独开展科室成本核算,产生用于内部考核的科室损益报表,为科室绩效考核提供财务信息。这种成本核算模式不能从全成本角度揭示科室的真实损益,不能为诊次、床日、出院病人、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成本及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精细数据,不能建立财务会计报表与成本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时,数据的重复采集,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产生了两类核算结果的差异。因此,必须建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核算的并轨作业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一般采用两种并轨模式:一种以记账凭证为核算起点,另一种以原始凭证为核算起点。

    2.1以记账凭证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流程

    即所有收入、支出数据按会计科目和成本核算单元先行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以下简称“会计核算系统”),由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转入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归集处理。这一流程模式从统计学角度解决了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但在实务中存在以下问题:以会计核算系统作为科室支出数据的采集工具,大大增加了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分项数据量,使会计档案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会计人员以汇总方式采集录入科室支出数据后,难以进行追溯调整。以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作为支出的最末级项目单元,无法应对今后会计制度的变化。该模式只采集科室的支出汇总数据,无法核算动态变化的人力成本,不能给其他对象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该模式在核算区间、核算内容、责任对象等方面都采取抽象汇总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核算流程过于简化,难以建立医院内部控制机制,不能为医院基础工作的提升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支持。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7篇

一、前言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之下,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基于有效地成本会计,尤其是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加速了企业的现代化进程http://。然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着成本会计的效率。因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中,需要创新性发展会计理念,进而优化成本会计体制。

二、成本会计综述

成本会计是指基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产品的总成本进行核算,进而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成本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围绕成本核算而展开,进而对企业的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进行管理,而且,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其是成本会计各环节开展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成本管理。

随着成本会计的发展,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目标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作业成本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基于现代成本会计体制,企业做到了正确的成本核算、优化成本决策、成本考核,这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而言,无疑是创新性的发展。同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成本会计的理念和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基于多元化的成本预算模式,更加地丰富了成本会计的内容,而且规范了企业的成本会计。

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其在成本会计工作中,对于成计算方法的选择,关系着会计的实际效率。现代企业在成本计算上,通常采用分批和分步两种计算方法,更有甚者,一些企业把两种计算法方法相结合,进而创新性发展了企业的成本会计模式,也更好地迎合了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

三、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问题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之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核心环节的成本核算,过于缺乏,造成了成本会计不够全面。因而,在多变的经济体制之下,我国现代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上,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体制。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而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基于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这就要求,成本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体制。然而,实际的会计工作,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在会计工作的组织开展中,出现职能部门的职能交叉,进而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会计效率。同时,基于不完善的会计体制,造成了会计项目的混乱,会计工作中的一些细小环节被忽视。因此,基于不完善的会计体制,会计部门在内部协调合作、工作效率上,都出现了较明显的问题。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其有效的开展,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企业在成本会计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环节,造成了实际的成本输出与预算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给企业的经营策略的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现代企业在成功核算环节中,主要以报表为蓝本,这就造成了成本核算不全面。可靠度不高的问题,进而造成企业决策性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而在组织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有效的监管。然而,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关键的职能部门,疏于有效的监管,进而在会计工作中,出现诸多的不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需要基于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进而出现多部门在会计流程上,出现一些人为的混乱问题。

(四)成本会计的理念薄落。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尤其是专业素养良好的会计人才,十分地缺乏。会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严重的“经验式”工作模式,这就造成了当前成本会计低效率的问题。同时,在多变的经济市场之下,成本会计的理念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转变,然而,现代企业

转贴于 http://

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理念,进而在成本管理上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性发展。因而,缺乏创新性理念,造成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在关键环节上的会计工作,存在实质性的问题。

(五)现代会计平台的缺乏。在现代信息http://技术的背景下,长期而复杂的成本会计,逐渐朝着现代会计平台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的成本会计还是以传统的模式为主,基于计算机的会计平台,比较缺乏。因而,我国企业的会计效率较低,而且会计的可信度不高。在会计工作中,缺乏计算机的会计平台,造成了庞大的会计数据,“人为”的删减或简化。

四、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措施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会计制度的完善,严重阻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因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中,需要基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实现成本会计的现代化发展。

(一)完善会计体制。良好的会计工作,需要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企业在组织开展会计工作中,首先需要完善企业的会计体制,进而优化部门结构,尤其是对于职能交叉的问题,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可以合理的裁减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进而有效地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对于敏感项目的成本会计,规范的会计流程,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成本核算环节。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强化该环节,是体现成本会计价值的重要举措。在成本核算的强化中,领导层的重视,最为关键。因而,企业领导层,需要基于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合理地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同时,优化成本核算环节,尤其是核算流程的有序性,减小了成本核算与成本预算间的差距,进而企业可以基于“准确”的成本核算,科学地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在完善的成本核算下,企业可以对于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算、成本审核等环节,进行创新性的改进。

(三)增强监管力度。基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长期和复杂性,增强其监管力度,是会计工作有序性开展的有力保障。对于关键的会计职能部门,要予以特别的监管,尽量做到会计流程的逐个监管。各部门在协调合作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有效的监管,进而保障各项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敏感的会计环节中,要协调好各会计部门,避免会计职能上的冲突。

(四)创新性发展会计理念。成本会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成熟的会计理念。因而,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创新发展会计理念,尤其是在多变的经济市场之下,创新性的会计理念,无疑是现代企业迎合新时期需求的最好举措。在会计理念的创新性发展中,对于国外优秀而成熟的会计理念,应该进行合理地的借鉴和吸纳,进而更好地成熟自己的会计理念。

(五)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基于现代会计平台,可以优化会计内容,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的计算系统构建,简化了传统的会计流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会计的工作流程。在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中,对于平台的稳定性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其能有效地处理庞大的会计数据,进而自动的形成各会计报表。因此,基于现代会计平台,优化了传统的会计模式,提高了成本会计效率。

五、结语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8篇

一、前言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之下,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基于有效地成本会计,尤其是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加速了企业的现代化进程http://。然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着成本会计的效率。因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中,需要创新性发展会计理念,进而优化成本会计体制。

二、成本会计综述

成本会计是指基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产品的总成本进行核算,进而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成本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围绕成本核算而展开,进而对企业的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进行管理,而且,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其是成本会计各环节开展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成本管理。

随着成本会计的发展,现代成本会计主要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目标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作业成本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基于现代成本会计体制,企业做到了正确的成本核算、优化成本决策、成本考核,这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而言,无疑是创新性的发展。同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成本会计的理念和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基于多元化的成本预算模式,更加地丰富了成本会计的内容,而且规范了企业的成本会计。

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其在成本会计工作中,对于成计算方法的选择,关系着会计的实际效率。现代企业在成本计算上,通常采用分批和分步两种计算方法,更有甚者,一些企业把两种计算法方法相结合,进而创新性发展了企业的成本会计模式,也更好地迎合了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wWW.lw881.com

三、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问题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之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核心环节的成本核算,过于缺乏,造成了成本会计不够全面。因而,在多变的经济体制之下,我国现代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上,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体制。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而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基于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这就要求,成本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体制。然而,实际的会计工作,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在会计工作的组织开展中,出现职能部门的职能交叉,进而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会计效率。同时,基于不完善的会计体制,造成了会计项目的混乱,会计工作中的一些细小环节被忽视。因此,基于不完善的会计体制,会计部门在内部协调合作、工作效率上,都出现了较明显的问题。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其有效的开展,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企业在成本会计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环节,造成了实际的成本输出与预算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给企业的经营策略的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现代企业在成功核算环节中,主要以报表为蓝本,这就造成了成本核算不全面。可靠度不高的问题,进而造成企业决策性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企业的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而在组织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有效的监管。然而,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关键的职能部门,疏于有效的监管,进而在会计工作中,出现诸多的不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需要基于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进而出现多部门在会计流程上,出现一些人为的混乱问题。

(四)成本会计的理念薄落。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尤其是专业素养良好的会计人才,十分地缺乏。会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严重的“经验式”工作模式,这就造成了当前成本会计低效率的问题。同时,在多变的经济市场之下,成本会计的理念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转变,然而,现代企业

转贴于 http://

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理念,进而在成本管理上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性发展。因而,缺乏创新性理念,造成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在关键环节上的会计工作,存在实质性的问题。

(五)现代会计平台的缺乏。在现代信息http://技术的背景下,长期而复杂的成本会计,逐渐朝着现代会计平台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的成本会计还是以传统的模式为主,基于计算机的会计平台,比较缺乏。因而,我国企业的会计效率较低,而且会计的可信度不高。在会计工作中,缺乏计算机的会计平台,造成了庞大的会计数据,“人为”的删减或简化。

四、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措施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会计制度的完善,严重阻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因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中,需要基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实现成本会计的现代化发展。

(一)完善会计体制。良好的会计工作,需要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企业在组织开展会计工作中,首先需要完善企业的会计体制,进而优化部门结构,尤其是对于职能交叉的问题,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可以合理的裁减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进而有效地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基于完善的会计体制,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对于敏感项目的成本会计,规范的会计流程,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成本核算环节。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强化该环节,是体现成本会计价值的重要举措。在成本核算的强化中,领导层的重视,最为关键。因而,企业领导层,需要基于实际的成本会计工作,合理地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同时,优化成本核算环节,尤其是核算流程的有序性,减小了成本核算与成本预算间的差距,进而企业可以基于“准确”的成本核算,科学地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在完善的成本核算下,企业可以对于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算、成本审核等环节,进行创新性的改进。

(三)增强监管力度。基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长期和复杂性,增强其监管力度,是会计工作有序性开展的有力保障。对于关键的会计职能部门,要予以特别的监管,尽量做到会计流程的逐个监管。各部门在协调合作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有效的监管,进而保障各项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敏感的会计环节中,要协调好各会计部门,避免会计职能上的冲突。

(四)创新性发展会计理念。成本会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成熟的会计理念。因而,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创新发展会计理念,尤其是在多变的经济市场之下,创新性的会计理念,无疑是现代企业迎合新时期需求的最好举措。在会计理念的创新性发展中,对于国外优秀而成熟的会计理念,应该进行合理地的借鉴和吸纳,进而更好地成熟自己的会计理念。

(五)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基于现代会计平台,可以优化会计内容,尤其是基于计算机的计算系统构建,简化了传统的会计流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会计的工作流程。在现代会计平台的建立中,对于平台的稳定性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其能有效地处理庞大的会计数据,进而自动的形成各会计报表。因此,基于现代会计平台,优化了传统的会计模式,提高了成本会计效率。

五、结语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有效结合,也是会计管理改革的体现,它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这种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各单位分散独立进行核算的方式,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1、会计集中核算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意义和优势

1.1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我国会计工作的效率,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发展趋势,也加强了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会计集中核算不仅加强了财政收支管理、规范了预算单位的支出行为,同时也减少了行政运行的成本。从形式上来讲,会计集中核算融合了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和服务的会计委派制;在内容上看,会计集中核算以资金为基础,以统一核算为手段,是一种为了实现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目标的会计管理模式,对事业单位实行这一措施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和会计行为,有利于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1.2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是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基层的事业单位财务进行统一集中式的管理,采取分户核算的方式,这样各基层单位的所有开支只有在本单位领导的审批再加上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后才能入账,规范了财政开支的行为,保证各基层单位的开支符合相关的财务制度和全面的预算安排,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可以合理高效的使用。会计核算中心与各个基层事业单位的关系是委托、服务与被服务、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网络信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进步,使各项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监督。

2、事业单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各基层单位进行经济业务上的核算和监督,取代了各个单位的会计人员,使得一批具有丰富会计从业经验的工作者离开本职岗位投奔其他行业,基层事业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抓不抓都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既然本单位已经不设有专门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那么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于本单位来说也无所谓轻重,这种淡薄的管理意识,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弱化。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者对每个单位的具体财务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和任务量,所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2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体系不配套

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拨款,是国有资产形式,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事业单位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之用,但是事业单位本身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钱财的管理要重于物品的管理,或者对资金只注重购买环节,忽视管理的环节,没有资金支出和收入的记录,也没有按照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检查,使得会计核算中心和资产管理部门工作脱节,这两个部门就成了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会计核算人员只大概了解基层事业单位提供的财政资料,而无法掌握各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会计信息的失实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

2.3会计主体不明,责任不够清晰

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基层事业单位就不安排会计人员了,而是由行政部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一旦在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就会互相推卸责任,在事业单位内部没有树立高度的会计责任意识,会计主体的不明确就会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完善和会计责任的落实产生消极的作用,而且也会制约会计集中核算与被核算单位在空间上的交流和沟通。

2.4会计集中核算内容不够完整,核算的方法不规范

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没有明确要核算的内容,仅仅凭借上缴的资金凭证会导致资金在收、缴、存时无账可查,这种方式会影响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利于监督部门执行监督工作,在会计集中核算时,应该注重对单位结构的完善和发展的建设。

3、完善事业单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3.1转变基层事业单位会计负责人的工作观念

基于会计核算实行集中制之后出现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基层事业单位会计负责人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知识,各个单位负责人应该统一思想,彻底转变工作观念,主动承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的配合会计核算中心的各项工作,更加全面的反映本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

3.2提高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的业务素质

通过加强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工资待遇,调整单位内部的结构,避免会计资源的浪费,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工作量很大,工作又比较繁杂,而工资待遇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能为预算单位提供很满意的服务,长此以往,双方在工作上的交流会存在一些矛盾,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要把工作量与工资待遇挂钩,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3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在制度上还不够完善,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成本费用增加幅度较大,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电子票据系统,减少相关人员的出差次数,降低出差的成本,在财务结算时,要适当的增加核算中心的人员数量,以高效的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3.4采取会计核算中心与基层单位的相互监督机制

核算中心负责对各基层单位进行财务上的管理,要按照国家的财政法规为单位服好务,基层单位同时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和基层单位报账人员之间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会计核算中心应该合理的安排好各个单位的报账时间,以错过报账高峰期,在工作上互相监督,实现工作的高效化,这样也会减少报账员的工作量,加快了报账的速度,为核算中心的工作赢得更多基层单位的支持。

4、结语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加强了我国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同时也发现了这种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前进的同时,也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的不断完善与更新,使其逐步走向正规化。

参考文献

[1]卢秀红.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基本建设 会计核算

一、基本建设的含义及相关规定

基本建设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增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对有计划地建立新兴产业部门,调整原有经济结构,合理分布生产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加速生产发展速度,以及为社会提供住宅和科研、文教卫生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占用和消耗大量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十分重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选择投资方向,讲求效果,以充分发挥基本建设应有的积极作用。

现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零星购置单台设备和建造单项工程,其投资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不算基本建设。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一般为自筹基建、拨人专款基建和借入款项基建,且大多采用发包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单位的基建项目都必须列入国家计划,同时还要将用于基建的资金转存在建设银行开户的财政基建专户存取,由当地财政部门监督使用。这部分资金纳入基建财务管理,建立基建账簿,单独核算反映。

二、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主体地位不强,协调关系难

以前财政基本建设管理职能都是由建设银行代管,采取的是计委立项、城建规划、建行拨款、审计负责竣工决算审查的操作模式。财政部门开始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职能后,由于受前期操作模式的影响,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部门在基本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各相关部门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财政部门的工作。

2、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操作性差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方面的会计核算制度不能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要求,不利于指导会计核算工作,适合目前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制度还没有形成,使基建的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作为依据,使基建的会计核素工作处于被动。

3、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不规范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重视项目的申报,但对项目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管理不够重视;会计人员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相关解释了解不全面,不能据此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等;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基建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进度跟进不及时。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核算存在下列问题: ①使用机关账户核算基建工程,未按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②基建投入长期挂在建工程,工程结束后不按规定及时编制竣工决算,转入固定资产。③将工程可行性研究费、工程设计费等待摊投资支出列入行政经费或挤占其他专项资金,致使会计信息失真。④账务处理不规范,如建设期间利息收入应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而不应计入基建收入。⑤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将本单位通讯费、差旅费、燃料费等与本工程无关费用计入建设单位管理费,超出以项目总概算为基数计算的建设单位管理费。⑥挤占挪用基本建设工程专项资金,将资金出借给本工程无关的单位或者用于暂付本单位其它项目支出。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上的问题导致了会计报表的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监管力度有限,工作难以到位

行政事业在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单位的基建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对于资金的审批支出过程控制不严,对于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等不用合理的归集和分配,对于各部门各个人的工作成果不能有效考核和进行奖惩等。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措施

1、强化财政在基建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协调能力

应广泛宣传财政基建机构的职能范围、管理权限和作用,使各基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能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同时,财政基建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与计委、建委、审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这项工作。

2、建立健全基建会计核算制度

①建立健全基本建设资金拨付及其会计核算制度,优化基本建设资金审批和支出流程和规范基建资金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法。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自筹基本建设资金专户,审查基本建设资金来源,规定建设单位首期存入财政专户的资金比例等。③建立健全基本建设资金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建设资金来源管理,明确财政性投资项目的资金必须设立专户管理,杜绝滥支挪用。④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决算审查制度,涉及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审计,应统一由财政部门或由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意见必须经财政部门确认并出具资产入帐通知,建设单位才能以此作为资产入帐的凭证。⑤建立健全报表制度。重点是拨款资金申请表、工程进度表、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表等。

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

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建账、核算,建设单位应接受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科学设置会计核算科目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账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库存设备、在建工程、待摊投资、交付使用资产、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其他应收款、基建借款、应付工程款、应付器材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结余、基建拨款、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等,并明确规范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和如何使用。库存材料以购入价格、调拨价格作为入帐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直接列入支出。库存材料按其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帐。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经报批后,直接列作当期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处理。库存材料如果变价出售,直接冲减“库存材料”科目。售价与购入价的差额,列作“在建工程-其他投资”;例如:在建工程由于核算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购置土地等的资金使用情况,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安装工程投资”、“其他投资”三个明细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核算内容有自建工程和外包工程,基建、装修项目支出结算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库存材料”,“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基建、装修项目竣工结转时,借记“专项资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设备安装工程投资核算单位自行安装设备和外包设备安装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其他投资核算单位购置土地及其他资金支出情况。改建和拆建的核算办法,一方面对在用建筑物或已竣工并办理好结算手续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另一方面,对在建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因改建、拆建所增加的建筑费用,计入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费用。

4、强化监管力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并据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进行监督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基本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防止尽挤占、挪用、截留、转借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会计核算工作看凭证附件是否真实完整、凭证录入是否正确及时、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是否正确、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及时正确合理等,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奖励和处罚,以到达提高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目的。在进行内部监管的同时,要积极接受外部单位的监督管理,正确认识外部监督管理的作用和目的,及时提供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资料等信息给外部监督部门,并积极配合外部监督部门的工作,以便外部监督部门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监督。对于重大的工作失误或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行政处罚或报公安机关进行刑事处罚,以便保证在基本建设的过程中贯彻执行从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计划及预算,保证基本建设的工程质量,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维护党、政府及公职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

参考文献:

[1]基本建设财务治理规定[S] 财建[2002]394号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

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在卫生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实行分户核算、分户监管,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在各单位,卫生会计核算中心采用统一的用友财务软件,将各单位的行政账、基建账、食堂账、工会、协会纳入会计集中核算。

一、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县卫生系统的具体运行

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城建局相续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及周边地区卫生系统先后都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所有这些,为我县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奠定了基础。我县为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宏观要求,在县政府及卫计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2010年1月成立了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将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个事业单位资产的收支活动全部纳入县卫生分中心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初期旨在对卫计局下属医疗卫生单位财务进行统一核算支付,每月由分中心填制、审核凭证,随后为强化单位管理职能,优化核算流程,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水平,根据卫计局要求,分中心依托县卫生信息平台,于2013年3月16日正式开展会计网络核算,用友T6版本升级至G6网络版。至此分中心工作重点转移至审核、修改凭证、撰写财务分析,并根据卫计局要求定期对均次费用、阳光用药、绩效工资等进行重点监测上,基本实现了监督管理关口前移、单位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数据资源共享目标。

二、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会计集中核算以集中资金为基础、以加强核算为目标,它的建立对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效率

会计核算中心制定会计核算流程,统一了核算口径,规范了列支范围,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能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完成月报表及各类数据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调整结算环节,提高资金管理成效

会计核算中心加强了对结算流程各环节的控制,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认真细致地办好每一笔业务,从而保证了各核算单位资金的安全性。积极参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明确用款计划申报、直接支付、授权支付、会计核算等各项业务的流程、要求。

三、当前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单位管理会计财务知识弱化

管理会计认为自己只是报账员,凭证填好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记账,有时对经济事项了解不透彻,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库房资料,没有认真核对,导致送到会计核算中心资料不齐全;有些单位领导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出现个别无会计证的财务上岗人员,导致系统财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二)会计核算中心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会计一人承担几个单位的账务处理,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不十分熟悉,我们核算会计不能单纯填制、审核凭证和出具报表,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与管理会计沟通好,对单位经济运行提供建设性建议。四、对完善卫生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想法和建议第一,加强会计监督,实现从单纯核算服务型向监督管理型转变,将监管寄于服务中。会计核算中心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要掌握单位正常经济活动情况,充分发挥其会计集中核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要听取单位建议和意见,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第二,协助加强预算及资金管理,加强和督促单位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单位项目经费核算,要求单位科学、合理、真实、完整地编制预算,完善预算编制流程;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台账管理,做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管理的专项督导工作;做好财政专项收入专款专用,对基建、维修、设备、重大公卫等项目支出情况认真做好备查账工作。第三,加强财务管理及定期培训工作,结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部门预算、财政补偿政策、绩效工资等相关规定,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运行绩效。单位管理会计应持证上岗,针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状况及新录用人员情况,组织财务专业知识、从业职业道德、会计网络核算流程、用友基本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全系统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为单位理好财。第四,加强库房规范化管理,利用区域HIS规范药房药库管理,对购入的各类库存物资,各单位应尽快办理入库手续,及时结报相关资料。准确完成年终库房的结账工作。药房与收费处的年终结账时间应一致。按照卫计局和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工作要求,据实登记台账,定期与会计核算中心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第五,全面推行成本核算,根据县级医院HIS改造进度,结合卫计委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在人民医院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配合卫计局分期推进县中医院、妇保院、口腔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同时会同医院,探索成本核算成果在增收节支、绩效考核中的运用。第六,优化基层区域HIS,继续配合基层医疗单位区域HIS优化、改造,为完善收费、库房报表及软件改造升级继续出谋划策。会计核算中心将着重对区域HIS系统中的报表与报表、报表与单据、报表与台账、报表与实物间数据的相符性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利用核算会计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在软件公司的配合下,利用区域HIS更好的完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工作。卫生会计核算中心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会计网络化核算以来,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制度等专项资金管理,以及单位的自有资金收付管理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一项全新工作,还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完善,总的看是利大于弊,是一项成功的会计管理制度。我们应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加强监督,依法理财,把会计核算工作做细、做好,为我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时建华.浅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推行的必要性及对策《魅力中国》,2009,(12).

[2]陈泓君.试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集中核算.财经界,2014,(22).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2篇

摘 要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将针对于其问题,本文将从全面合并,将基建账会计科目全部结转至医院账在建工程等相应科目和部分合并,医院账、基建账同时核算,继续保持两套账簿的核算方式两个方面为推进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改革提出相关性建议。

关键词 医院 基本建设 会计核算 会计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给予医院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我国大多数医院相继加强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资金、自筹资金、基建贷款及其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建医院规模为主要目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为保障医院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医院实施会计核算工作,通过会计核算不仅有助于控制基本建设过程中各种财务风险,而且还能够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配置,使其资金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工程核算缺乏规范性

当前社会下,我国基本建设工程使用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拨款、自筹资金、银行信贷等,其基建工程核算不规范主要体现财政拨款方面,即财政拨款到零余额账户后并不能够使用,需将其转移到基本建设账户后才能够直接使用,在转移程中,部分医院以直接列支的方式转移,部分医院以往来核算的方式转移,此两种方式均违背了账款转移标准,以至于会计核算无法准确反映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状况。

(二)受内部控制薄弱的影响,使得基建会计核算落实不到位

一直以来,我国许多医院内部控制较为薄弱,医院常采用基本建设账单独核算,即基本建设工程需要支付工程款时,仅需以基本建设科工作人员个人名义办理各种工程借款手续,此核算方式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一是极易造成私自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以至于医院基本建设工程账目混乱不堪;二是极易形成建账与财务大帐重复付款的现象,给予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基建会计核算无法全面反映医院资产负债状况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受医院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改革的冲击,使得传统单独核算基本建设工程的方法、制度无法满足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着负债建设医院的问题,并且,医院坚决抵制报表合并,以至于会计核算报表无法全面反映医院资产负债状况,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医院报表信息失真现象,失真后的报表信息一旦被医院决策者使用,将给医院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从而,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与壮大,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建会计核算对医院的积极作用

(一)实现了医院资金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率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获取财政拨款或自筹资金时,应在资产大帐中详细体现出医院资金的增加来源以及资金的使用去向,以便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医院实施基建会计核算有助于强化医院货币资金管理,之后,通过取消单独核算下的基本建设银行账户,并将存款直接并入医院基本账户统一管理,以此,将彻底实现了医院基本建设资金的统一分配与管理,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管理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过程控制

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医院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尤其是医院基本建设工程中最为显著,究其原因在于医院基本建设工程涉及到多渠道融资,一旦融资渠道出现不合理或所融资金不能够及时纳入财务大帐,将大大削弱医院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指标的准确性,导致医院难以全面挖掘自身存在的财务风险。医院通过实施基建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了融资渠道,推进医院对自身需偿还债务额度与可用于偿付的资金分别帐套处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规避医院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

三、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改革相关建议

(一)全面合并,将基建账会计科目全部结转至医院账在建工程等相应科目

1、会计科目的设置。首先,设立一级科目。承担医院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实际发生但未完工支出的核算工作;设立二级科目。承担项目核算工作;设立三级科目。承担“设备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核算工作;其次,拓展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内容,将“应付账款”、“预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等均纳入上述科目核算中;最后,增设科目。即在医院账净资产类“收支结余”一级科目下增设“基建结余”二级科目,由其承担基建工程资金余额核算工作;在医院账支出类“财政补助支出”一级科目下增设“基建支出”二级科目,由其承担年度内基建国拨资金全部支出的核算工作;在医院账收入类“财政补助收入”一级科目下增设“基建拨款”二级科目,由其承担收到财政性基建专款的核算工作。

(二)部分合并,医院账、基建账同时核算,继续保持两套账簿的核算方式

1、会计科目设置。一方面是在医院财务账下增设“应付账款—基建专款”科目,由该科目承担医院基建工程日常收入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是在基建账下增设“应收账款—基建专款”科目,由该科目承担医院基建工程日常支出核算工作。

(三)主要账务处理

1.收到各类直接拨入基建账户的项目经费(如中央投资、发改委资金等)

总账 借:银行存款——XX户

贷: 财政补助收入

——专项补助

基建账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拨款

——XX专项资金拨款

2.当发生基建业务“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时

总账: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其他应收款——基建往来”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建户”、“其他应付款——基建往来”等相关科目;

基建账:借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建户”、“其他应付款——基建往来”等相关科目;

3.用财政专项拨款支付基建工程款

(1)在授权支付方式下的处理:

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额度:

总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用零余额账户支付基建工程款:

总账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在建工程

贷:待冲基金

(2)在直接支付方式下的处理:

支付基建工程款

总账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借:在建工程

贷:待冲基金

或按授权支付方式操作

在动用直接拨款到医院账户的项目资金

总账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

贷: 银行存款——XX

借:在建工程

贷:待冲基金

基建账:以上无论是采用授权支付方式或直接支付方式,还是动用直接拨款到医院账户的项目资金支付基建工程款的会计分录:

借:建安工程投资/待摊投资/预付账款等

贷: 基建拨款——XX财政资金拨款

5.基建交付使用财产经批准后

基建账 借:基建拨款——XX

贷:交付使用财产

参考文献:

[1]李萍.对医院基建会计核算的探讨.卫生经济研究.2012(04).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3篇

现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 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实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 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推动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进会计软件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继续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要在总结近几年来评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标准,以推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使评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的组织今后逐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具备条件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进行,财政部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在保证质量、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注意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地区分布,积极扶持会计电算化较落后地区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的发展。要定期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人员的培训。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推广应用的非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我国目前的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门要及时研究会计软件市场发展的动向和问题,依据市场发展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研制和销售单位的售后服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售后服务不好的会计软件公司,应根据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通过评审的资格;对进行不实宣传的会计软件公司,要及时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应积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4篇

现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论文百事通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实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推动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进会计软件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继续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要在总结近几年来评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标准,以推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使评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的组织今后逐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具备条件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进行,财政部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在保证质量、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注意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地区分布,积极扶持会计电算化较落后地区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的发展。要定期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人员的培训。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推广应用的非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我国目前的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门要及时研究会计软件市场发展的动向和问题,依据市场发展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研制和销售单位的售后服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售后服务不好的会计软件公司,应根据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通过评审的资格;对进行不实宣传的会计软件公司,要及时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应积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新晨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范文第15篇

现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 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实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 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推动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进会计软件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继续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要在总结近几年来评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标准,以推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使评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的组织今后逐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具备条件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进行,财政部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在保证质量、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注意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地区分布,积极扶持会计电算化较落后地区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的发展。要定期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人员的培训。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推广应用的非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我国目前的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门要及时研究会计软件市场发展的动向和问题,依据市场发展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研制和销售单位的售后服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售后服务不好的会计软件公司,应根据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通过评审的资格;对进行不实宣传的会计软件公司,要及时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应积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