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

医疗改革的现状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医疗管理 改革对策 医疗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医疗卫生机构是以各高校自身的师生员工为固定服务对象的特殊医疗保健机构,行政管理上大多隶属于学校后勤管理处,业务上受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随着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逐步到位和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内部各项改革已冲破了高校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依附学校而存在的各项福利性服务的机构和制度,社会化服务理念使得原寄生在学校的后勤体制重新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则而逐步实现社会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高校内部各项改革已冲破了高校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依附学校而存在的各项福利性服务的机构和制度,社会化服务理念使得原寄生在学校的后勤体制重新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则而逐步实现社会化。

一、高校医疗管理的现状

高校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方面的重要机构。它承担着国家的职责,为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服务,对学生生活环境进行监督、对学生的膳食进行指导,社会公众要求它做好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卫生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对全校师生员工实行医疗保健,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发挥初级医院的作用。就这两大职责看,两者完成得都不理想。因此,学校卫生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亟待在深化改革的新世纪有所突破,这是影响我国民族素质和国家兴衰的大事。

1.医疗机构现状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

高校校医院都是其所属学校在建校初期根据当时学校现状而设置的,医院用房、医务人员和设备配置与高校规模的快速扩大极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职工离退休高峰期的临近,有的高校离退人员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30%以上,这部分老同志由于多年来积劳成疾,身体状况欠佳,他们需要一种较好的医疗环境。而另外一部分的中青年教师身体则大都处在亚健康状态,突发病和疑难病例呈上升趋势,医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工作局面。

2.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与医学科学发展的矛盾

高校医务工作人员基本上长期处在满负荷门诊压力之下,仅凭原有知识及经验接诊病人。学校尚未做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务人员进修培养计划,有的医务人员从到医院工作一直到离退几十年都没有一次进修学习机会,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手段落后。医院对于引人急需的骨干医生缺乏主动权,而由学校统一考虑能否调人。现有医务人员面对医学科学快速发展,新医学知识不断发现,而医学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结合的趋势以及不断更换的新药品,新设备和新的检查手段显然缺乏及时的学习和掌握。医务人员每天面对应接不暇的病人,只有采取能诊就诊,不能诊就转到社会医院,没有时间和机会开展必要会诊和聘请有关专家作学术交流,以更新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

3.医疗费用长期处在赤字运行

近年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享受学校公费医疗的人员也逐渐增多。加上人口趋于老龄化,癌症重症病人不断增加,以及医院自身管理方面的漏洞,导致学校医疗费用逐年提高且长期处在赤字运行。另外,医疗费用人均支出数与人均拨款数相差悬殊也导致了医疗费用的超支,其中人数日益增多的离、退休人员的人均医疗费支出数与拨款不足显得尤为突出。

二、对高校医疗管理进行改革的对策

改革的目的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强化学校的卫生工作,使学校卫生工作真正融于各项教育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使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管理

改革分配制度,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收入分配上要按照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理顺关系,实行按岗定薪,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要真正拉开分配档次,对医院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的管理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可以实行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表现在分配制度方面,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绩效挂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职工劳有所得、功有所偿、过有所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实施合同管理和竞争上岗,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大改革力度,使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促进人员优胜劣汰和自由流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医务人员要端正思想,以过硬的本领、熟练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去面对病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教职工对心理保健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患者生理疾病的同时,要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开展心理疏导,进行高层次的心灵沟通,更好地提高校医院的信誉。

2.网络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数字化及医院数字化必将成为现代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应该对学校享受公费医疗的教职工建立健康信息卡,以及完整有效的电子病历监控体系。从而杜绝一人享受公费医疗全家受益等现象,防止药品浪费和流失。高校医院还需要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这就要求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提高病人对校医院的信任感。

3.药品管理

药房管理是整个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经济管理好坏的关键。由于实行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逐步取消,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比例增大,加上校园外的许多医院、诊所、药店的竞争,使得师生员工对药品的价格十分敏感。所以,应狠抓药品质量关和价格关,合理控制进口药、合资药,使药品结构趋于合理,从而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购药时根据日常的销售量及病人的用药特点,少量多批,减少积压库存。降低药品价格是降低医药费超支的最有效措施。高校医院采购药品时,对不同厂家同类药品的药价、出厂日期、采购费用进行对比,堵截校外医药市场的“侵入”,加大药品采购的管理监督力度,药品尽可能集中招标采购,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降低药品价格,减少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以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和维护学校、医院、患者的利益。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安徽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84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16-006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并体现需求差异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由于我国在长达4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形成了一套福利性的医疗制度,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医疗保障制度必须同步进行改革,重建新的制度,并逐步完善。卫生医疗保障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公费医疗制度(1949―1950)、建立劳保医疗制度(1953)、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60)和市场经济时期――1994年进行两江试点、1996年56个城市扩大试点、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3年农村医疗救助试点、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9年的新医疗改革率先在安徽启动并引领全国,在此大背景下安徽医疗保障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安徽医疗保障工作改革的发展回顾

(一)安徽医疗保障工作的总体情况

1992年1月,全国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方案,开始启动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工作。1997年,全国已经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选取安徽等10个省份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到2005年,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城镇地区建立起来,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按比例分担,统筹缴纳与支付。并对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四险”保障制度进行了制度完善和改革调整。[1]但是,在安徽的农村地区,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2]

2007年安徽省为解决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2013年底,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人数达9747635人; 2008―2013年累计达24986.2万参保人员从中受益,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2013年,安徽省各县市城镇居民医保的最大支付限额达到了本区域平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总限额可达5~21万元,特殊群体补充标准最高达30万元,并将涵盖省内在校大中小学生,大学生医保目录参照城镇职工,根据医院三个等级其统筹支付比例分别确定为80%、75%和70%。[3]

安徽省2010年了新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参保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均统一执行。新版目录比2007年《药品目录》增加了300多种,涉及甲、乙类药品品种多达2400多个。同时,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了多种常见慢性病。2013年对药品目录进行了少量的增补。

2012年12月15日起,安徽省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省74个县的148个县级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范畴,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管办分开的县级医院体制。二是县级医院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药品费用明显下降。2013年全省148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的数据显示:次均门急诊药品费、门急诊费分别下降7.3%和3.5%,住院药品费、住院费下降了17.1%和1.3%,次均CT、MRI检查费分别下降15.6%和23.6%;药品销售总收入下降6.5%,省级财政补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资金2.4亿元,增长34.9%。三是县级医院服务效率明显提升,148家县级公立医院2013年较去年同期门急诊人次、手术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了11.0%、7.0%和7.6%。四是县级医院业务总量保持增长,148家全省县级医院总收入增长8.5%,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等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收入分别增长了17.6%、33.3%和16.8%。五是药品采购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已有143家县级公立医院通过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占县级公立医院总数的97%,采购金额达29.67亿元,采购的药品以国产中、低价药品为主,其中基本用药目录采购比例均高于70%,实际配送率达94.3%。

2013年5月,安徽省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制度医保关系转移及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解决了农民工因进城务工其医保关系于城乡间流动转移接续问题。安徽省还在“长三角”等农民工聚集地区积极开展医保对接管理与经办服务活动,完善了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使省内参保人员能方便地享受省外医保待遇。

(二)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概况

2002年10月,国务院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要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规定从2003年起各地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4]安徽省从2003年开始在肥西、望江、岳西、桐城、宁国、广德、天长、凤阳、铜陵县、歙县等10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试点工作,2007推广到73个县(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48.656万人,村办卫生室1005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受益1087.86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8%,略低于全国86.2%的平均水平;2008年更达到100个县(区),覆盖人口达4523.93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0%;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达5043.8万人,当年筹资1487169.7万元,全省新农合基金总额1869843.8万元,补偿受益面10070.2万人次,参合率达99.5%,超过全国98.3%的平均水平;2007―2012年全省农民累计补偿受益面达26085.68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图1显示:至2012年,安徽省从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达236188人,低于山东(530082人)、河南(428508人)、江苏(395961人)。从发展过程来看,1950年安徽省从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为2000人,而山东为31000人,起点明显偏低;1960年起有一定的发展,达66200人,增幅快于山东;1960年到1973保持相对稳定;1973年到2005年每年新增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000多人;2005年到2012年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年新增人员约1700人,但增速仍低于山东、江苏、河南,与北京、贵州持平,略高于上海。

二、 安徽医疗保障改革的总体水平分析

2009年国家“医疗改革”启动以来,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本次改革以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为重点,改革试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找到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新路径,重构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2010年底我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医疗改革五项重点任务,提前一年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2]

(一)以综合改革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然会引起一场涉及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安徽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在保障制度、基本药物、管理、人事、分配等方面综合改革,建立新的机制和体制,从根本上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二)安徽省在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任务和收支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绩效考核补助的实施细则。政府财政弥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支出与经常性收入不足的差额部分,并根据居民健康改善状况、患者满意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拨付。[5]安徽省自2010年元月1日起,32个试点县市施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平台统一采购药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由县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2013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18条政策措施,细化了补偿政策。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40%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行政村常住人口数补助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省财政按农业户籍人口每人每年补助5元。县级财政负责补助村卫生室公用支出,原则上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补助金额不低于3600元。

(三)安徽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县级医院药品全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2012年12月30日,全省首次统一招标工作完成,中标的7000多个品规的药品价格,在保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比国家指导价下降36.6%。

2012年12月,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再一次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全面推开,并于2013年1月1日起,集中招标的药品将及时配送至县级医院。全省74个县(市)148家县级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市。在县级医院补偿机制方面安徽也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和收取医疗技术服务费,补偿因执行“零差率”减少收入的县级医院,始终遵循“社会稳定有保证、医保基金可承受、不减少医院收入、能降低群众负担”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宗旨。

三、 安徽医疗保障改革模式的工作成效

2009年11月,安徽建立以体现公益性的基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重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在48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分配、人事、药品采购配送改革。2010年7月试点任务完成,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基层百姓及医务人员满意度高达90%以上。安徽医疗保障改革取得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如下[6]:

(一)全面确立公益性定位,新机制目前顺利转轨运行。改革调整后,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更加明确,加强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编制管理,由政府财政保障其运行经费。

(二)优化了医务人员结构,建立起灵活的人事制度。安徽省的医疗机构实行新的人事管理机制,通过核定编制、确定岗位、合理分流等办法,竞争选拔了基层医疗中心主任、乡村医院院长,并增招了一万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优化了医务人员结构,具有初级职称的占比达90.8%,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上升到87.2%以上,提高了11.1%,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21.2%,分流人员达2万多人,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

(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群众满意度显著上升。[7]2009年实施新医疗改革试点以来,实行了基层药品的零差率销售制度,基本药物目录涉及的所有药品平均价格大幅度下降。2013年全年安徽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省内7000万参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四)顺利开展分配政策调整,较好地激发了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制定并调整绩效工资相关政策,构建以服务品质、患者满意度和医治效果为核心的基层医疗考核细则,初步构建按工作业绩取酬、按岗定酬的分级考核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8]

(五)构建了政府财政保障制度,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随着收支核定等核心工作的完成,实行收支分渠道操作,统一由省级国库支付中心集中收支,由财政根据核算支付医疗机构运行经费,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安徽医疗改革试点对全国医疗

改革工作的启示

安徽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的综合改革与调整,实施了制度创新。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追踪了安徽医疗改革的全过程,她认为“安徽医改最突出的亮点是完全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利用发挥新制度优势特点,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医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仅是靠政府投钱这一简单举措”。安徽省基层医疗改革的整体思路为“一主、三辅、五配套”,“一主”就是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三辅”即村卫生医务室、社区卫生所、乡村医院等三个改革试点方案,“五配套”即运行补偿试点办法、机构编制标准、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采购配送试点办法、绩效考核办法、分流人员安置办法。笔者认为应当总结安徽医疗改革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其他非试点地区医疗改革实施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遵循由政府主导的思想,着力“保证基本群体需求”。[9]安徽新医疗改革是一次由政府主导、去“市场化”和“公益性”的回归,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导向的制度变革,一把手挂帅负总责,在组织上保证医疗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其借鉴之处在于:一是坚持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的改革思路。政府应主导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民享有”的目标。三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医疗改革工作的推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还要建立高效严密的督查工作制度,两方面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医疗改革进程,确保医疗改革各项工作落实。[10]

(二)着眼“强化基础”,加大政府财力投入。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于70%的人口在基层,且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的主要载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基础医疗卫生等基层基础性工作建设非常重要。对此,安徽提出了实施标准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应在社区、乡镇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同级政府财政承担运行费用。安徽的经验表明,政府要舍得花钱,加强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同时还应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基层医疗 机构全科医技人员培养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尽快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准。

(三)着力“建机制”,推进综合改革。安徽医疗改革模式提供一种新体制与新机制密切交互的联动运行模式,其核心机制在于既能有效保障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方向,又能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具体实现形式上,安徽模式采用政府补偿机制,保证了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持续性;绩效考核机制,有效地防止了“吃大锅饭”现象;全员竞岗的灵活人事机制,解决了优胜劣汰问题;公立医院基本药物的统一招标机制,从制度上杜绝产生“医药同谋”等腐败问题的根源。由安徽模式构建的相互联系与制约的新体制与新机制,维护了新型公益性体制,为全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布局与实施构建了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11]

(四)基本药物政策为医疗改革实施的突破口,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医疗改革循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医疗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没有改变,医患关系有没有改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提高,其核心基础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药物政策能使公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在整体上控制医药费用,减少药品浪费和不合理用药,是医疗改革实施的突破口。从安徽省的医疗改革实践来看,建立以省为单位采用“双信封制”基本药物招标形式充分考虑到了药品技术、质量因素,成为其他各省基本药物招标的主流模式,可以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招标价格。[4]

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工作循序实施的必要保障。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制定出台基本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落实用人自,对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简化程序招聘、引进,积极推进县级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明确县级公立医院、乡村医院定位,并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异性住院起付标准、支付比例等医疗保障差别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分流,促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12]

参考文献:

[1]刘文先.安徽基层医改:回归公益性的制度创新[J].行政管理改革,2011,(06):42-46.

[2]刘玮,张正军.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的主体模式:社会保险抑或家庭保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103-110.

[3]高开焰,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现状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01):4-8.

[4]张时玲.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商业时代,2007,(23):55-56.

[5]刘文先.破除“以药补医” 实现“三个回归”[J].中国经济导报,2011-12-3.

[6]李继学,朱艾勇,陈中楼.安徽基层医改率先覆盖全省[N].中国财经报,2010-9-21(6).

[7]赖志杰.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发展的助推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40-46.

[8]冯立中,陈旭.安徽基层医改任务基本完成[J].健康报,2011-2-1(4).

[9]韩斌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54-55.

[10]陈天天.基于社会福利水平的中国城乡差距[J].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3篇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通过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从1955年起,合作医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截止1980年,全国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到1985年,实行合作医疗农村基层单位从90%(生产大队)锐减到5%(行政村)。

1997年1月,国务院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3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1998年出现了小小的高潮,“全国农村居民12.56%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6.5%的居民得到了合作医疗的保障”。但是,“城市居民自费医疗比重仍占44.13%,农村居民自费比重高达87.44%。”1998年之后,合作医疗又一次步入低迷状态。

2003年以来,随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国务院在转发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上涨,但还不能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村的医疗条件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医疗条件问题。 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医疗知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事故。2002年,全国报告新发的肺结核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农村地区多发的血吸虫病、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这些地方病多发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的费用问题。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医药费用飞速上涨和疾病谱的改变,农民以家庭来应付疾病风险已显得力不从心。据1998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由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37%的患病农民平均住院费用达1532元。据国家统计局年抽样调查,当年我国33.5%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6个省(自治区)的农民纯收入不足1500元,农民一旦生病住院,一年所有的收入还不够。局部地区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50%,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现在的农村医疗保障费用都是由政府出纳,而单靠政府财政确实有点勉强,现在的医疗费用又却不断上涨。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第三、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问题。政府很难明确居民的医疗情况,这样一来,有些人需要医疗保障却没能得到相应的保健,而有些暂不需要的却得到了过多的保健服务,这其中难免有因利谋私现象。所以政府管理机关的人员需要进行监督,这就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不但可以鉴别医疗保障问题,还可以辨别是否有违规现象。而如何成立这个监督机构又是一个问题。政府要筹集资金,然后用掉这些这些资金,筹集了多少,用掉了多少,用到哪了?就算用到点上了,但如果效果不理想,大众舆论会怀疑是资金被私吞了。正是存在这些问题,政府要将仅筹集的资金用到医疗保障事业这需要监督。总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管理缺陷,不能单靠政府来管理。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

根据上述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缺陷,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为民办公助最基本的模式,同时应适当进行改革。现阶段的农村医疗合作主要有民办性和公助性两个特点: 民办性。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缴纳一定的保健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来自集体经济,源于集体经济的公益金;医生和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由集体经济支付;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的提供由社队财务支出和拨款。公助性。政府利用其资金积累优势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包括公社和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农村卫生网络,政府拥有所有的医疗机构;医疗基金一般有生产队、公社、县政府及相关机构管理;对地方病预防的资助;培养农村医生等。所以对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民办方面:要体现自主性,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为辅,政府适当支持(建立之初,集体、国家的支持、投入可适度加大)的基本原则。过去,对农村医疗保障缺乏信心的一种观念是:农村经济力量薄弱,难以使农民承担缴费义务,这实际是一大误区。农村医疗筹资的关键是对农民进行组织和引导,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实际具有迫切的医疗保障的需求,而且经济负担能力并不大,通过引导和宣传(一些地方通过实例现身说法),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也能够做到民办为主、自主缴纳。第二、公助方面:一是在体制上要确立健全的农村医疗管理机制、理顺关系;二是在资金的资助上,既要满足特殊对象和公共卫生的资金需求,同时维持对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地投入;三是农村药品供给、流通的管理,对药价实行市场指导,宏观调控;最后,抓好农村卫生保健,搞好疾病预防,提高农村的综合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改革模式可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

模式一:福利-风险型。小病合作医疗,大病住院统筹医疗,既保大病也保小病,曾一度被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二:风险型。大病住院合作医疗,即保大病不保小病。这是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三:小病合作医疗,即保小病不保大病。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初始实行第二种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以后时机成熟,过渡到既保小病又保大病的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较为适宜。这种模式既照顾西部农民的缴费能力,又对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还不丰厚的实际有所考虑:通过积累有限的资金,解决重大疾病对农民生存的威胁,可使因病致贫的现象迅速减少,使农村合作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费的改革

从一些已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看,大多以乡或村为单位实行统筹,参加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情形,就可能使筹集的资金入不敷出,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同时,由于乡村统筹经营成本比较大,自己筹集、自己支配、缺乏监督,很难保证资金不被挪作他用。有关专家认为,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缴费有限,加大缴费人口基数,实行市、县级统筹;条件成熟时过渡到省级统筹,能较快、较多地筹集到资金,则更切合实际。以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来源得到保障。

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的改革。

第一、要确定救助对象。应包括:农村“三无”人员(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和其他特殊救济对象中的患病者,如:因自然灾害而致伤病的农村灾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个人患重大疾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有关其他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有困难的人员等;以及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和孤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者。

第二、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灵活的救助措施,如医疗减免、临时救济、专项补助、医疗救助基金、慈善救助等;建立经申请到由有关组织审核、审批等一套规范的程序来保障落实。

六、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改革。

第一、应尽快出台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具体法规,以指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建立政府、单位、个人三者参与并分担责任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层次是政府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二层次是商业性的医疗保险;第三层次是医疗社会救助。根据这种要求和安排,国家首先应专门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以规范农村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卫生改革,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覆盖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运而生,而且它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系密切。总体来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为两大阶段,1998年以前是医疗体制改革为主的第一阶段,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扩张和探索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是改革的主线。 1998年国务院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0年“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2002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标志真正进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时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系统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整体设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成为此时体制改革的主线。纵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目前已进入整体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和模式选择的关键时刻,设计选择何种医疗保险、健康照顾、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模式,至关重要,其中尤以医疗保险制度最为重要,因为医疗保险是医药卫生体制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主要产出,直接关系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关系国民素质与社会质量。因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议题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实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工厂卫生状况、家庭卫生、个人卫生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府承担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如何利用商业保险原理和社会互助原则,将人们组织起来,预防疾病和抵御疾病风险,确保有竞争性劳动者的社会需要推动下,英国工会组织首创医疗保险制度,其后德国俾斯麦政府率先将社会保险制度化,建立完备的工伤、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医疗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成为绝大多数人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非洲医疗保健体系改革创新方向是广泛实施法定保险计划;美洲大陆医疗保险改革动向是扩大医疗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提高效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医疗保险改革方向是扩大保险覆盖率,多元化筹集保险资金;欧洲医疗保险改革趋势是调整医疗待遇,将社会市场型竞争机制引入健康照顾领域。显而易见,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形态,这意味医疗保险既是人们享受健康照顾的基本途径,又是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国际惯例”。

二、城乡医疗保险现状与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健康照顾服务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根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只有少数群体享有“不尽人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等问题格外尖锐。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高出5.4%);年龄差异,例如,城市享有各种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随年龄降低呈递减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无医疗保险比例高达70%;文化程度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人口中低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占26.5%,而高学历人口所占比例较低,只占8.8%;职业层次差异,例如,管理人员中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其中64.4%的人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低,86.8%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险,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中制度性、结构性、体制性不平等、不公正状况可见一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与医药文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防病治病和改善健康状况,而且成为制度化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影响社会正义。首先,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等问题颇多,直接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健康照顾政策模式选择,影响医疗保险服务效果与效率。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无法回避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福利制度精髓是其价值基础。总体来说,目前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是,疾病是个人不幸与个人麻烦,是个人倒霉,甚至是上天对某些人行为不检、道德沦丧的惩罚,是“罪有应得”和“活该倒霉”,而非典型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议题。对待疾病的这种“谴责牺牲者”取向的社会观念和态度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工业化革命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令人鼓舞的是,2002年sars疫情用血的代价使国人普遍理解了为什么说,公共卫生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观点,政府加大公共卫生的投资力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然而,在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院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基本医疗服务不是福利服务,不是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没有义务和责任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买单”,病人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和医院靠吃病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公民缺乏健康权利,公民无权从国家与社会那里获得应该享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这种观念牵涉的深层次理论假设和价值争论是,健康照顾是否是所有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政府是否应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健康照顾服务的责任?社会发展最高目标是什么?欧美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基本问题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并为其国家健康服务制度(英国等),国家保险制度(加拿大),社会保险制度(德国、日本),医疗储蓄体系(新加坡),私人保险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美国)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基础。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缺乏相应价值目标和文化基础,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目标缺乏社会共识,严重影响了制度设计质量。

其次,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目的含糊不清,医学目的和医疗服务目标背离医学的神圣使命,健康照顾不是维护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而是加剧健康不平等和不公正,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障领域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根源。综观卫生改革实践,长期以来,改革目标含糊不清和充满歧义是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观《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看不见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社会政策目标,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本身成为医疗保险的目的,颠倒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医学、健康照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预防疾病、阻止死亡、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的最高目标,而非加剧健康领域不平等。毫无疑问,目前只有极少数人享有的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肯定无助于健康保险的目标。

第三,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设计原则和实际运作状况相去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1997年《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核心原则和精神实质是“广覆盖、低水平”。目前,医疗保障状况确实是低水平的,但是,离广覆盖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全国70%人无任何保险是典型例证。从医疗保险覆盖率角度看,目前健康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太小,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和提高健康平等程度的关键问题。

第四,目前医疗保险范围过窄,许多疾病、药品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诊疗和药品目录范围,医疗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基本医疗保险沉淀资金过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发挥预防疾病、抵御医疗风险和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要。目前,全国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均印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基本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和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制度框架设计与保险待遇存在显著不同,人为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医疗保险主要关注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和住院治疗,轻视门诊和常见病诊治,许多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设置了起报线,对未达到起报线的门诊费用不予报销,不利疾病预防,不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且不利于医学模式转变。如何处理大病与小病关系的同时,如何处理预防与治疗的关系同样直接影响服务范围内容。目前,各地医疗保险范围与保险服务内容主要局限于医院门诊、住院和大病治疗服务范围,对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非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内容的关注不多见,缺乏相应优惠鼓励政策,医疗保险服务工作重点不是如何预防疾病和防止保险对象不得病,而是侧重于疾病治疗特别是晚期的无效治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加剧卫生资源紧张状况。不难想象,前述价值观念与制度安排必然结果是,企业和保险对象缴纳相当保险金,但医疗保险门槛过高、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导致大量保险资金沉淀。如广东1999-2003年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高达128.73亿元,占全国的 19.2%,引发人们思考举办医疗保险目的何在,致使相当数量医保对象抱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医疗保险难以发挥应有保障作用。

第五,医疗保险筹资融资和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保险基金分散和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难以发挥大数法则,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有待提高,个人费用负担的比例过高,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筹资公平问题突出,难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险性质和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基本医疗保险是典型的社会保险,基本特征是其强制性、非营利性和国家的社会保护责任。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两块。总体来说,目前医疗保险筹资融资,特别是基金增值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的存款利息,难以有效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由于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统筹层次多是地市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比较分散,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因各种各样原因,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封闭运行和科学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最为重要的是,城乡 70%的居民没有任何形式医疗保障,全靠家庭和个人力量抵御疾病风险,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快的背景下,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卫生筹资公平性位居世界末尾。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高的背景下,居民基本反应方式有三,一是应就诊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二是减少治疗和降低治疗标准。三是患病后等待拖延,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拖成大病,形成恶性循环,既造成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和误用,又引发严峻的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城乡患者中未就诊比例为 48.9%,其中城市为57.0%,农村为45.8%,与前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患者未就诊比例出现明显增高趋势。未就诊原因中,38.2%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城乡居民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70%)。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发挥社会保险互助互济作用成为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

第六,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各种医疗保障形态之间缺乏应有的、紧密的制度联系,政出多门、部门交叉、城乡差别和制度分隔的状况比较明显,医疗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整体作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系统性、制度化整合。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形态多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工作,卫生部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民政部负责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中组部和全国总工会负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事业,各类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商业保险,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每种医疗保障体系均有一套独立运行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成本巨大。更为重要的是,除行政管理成本之外,目前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相互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为造成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分隔、城乡差别、身份歧视和健康不平等,既不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政出多门,交叉重叠、多头分隔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的格局,又不利于统一、协调、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

第七,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尚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正面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社会投资与社会预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模式选择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归属于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范畴。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安排的分散、城乡分隔和制度化健康不平等等原因,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不仅难以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度化健康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性根源,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的积极社会影响、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同样尚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

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与全民医疗保险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尽快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如前所述,虽然目前的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和系统性问题,但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完全否定现有的制度安排,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所谓“一个制度”是指重新整合、重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将其统一为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种标准”是指根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设计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标准,以便将所有国民都纳入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当中,从而形成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目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和改革思路,来自卫生改革困境,来自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来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和基层工作者的探索创新,来自建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改革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国民处于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完全背离了医疗保障的国际惯例,全民性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而且拥有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只不过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相互分隔,没有形成一种统一、整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保人数有限,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太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缴费标准是按照城市就业者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确定的,没有考虑到低收人群体、城市农民工群体、城乡结合部或农转居群体、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人为的将许多群体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为解决覆盖率过低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一线工作者已经按照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思路在探索创新,例如,广东东莞特别为农民工设置了一种缴费标准,上海市特别为农民工设计了城镇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还有不少地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农转居群体提供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思路的优点众多,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现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弊端,有助于重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首先,“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改革原则的精髓、实质与革命之处是旨在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彻底改变以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托的选择性原则、城乡差别对待和身份歧视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普及性、全民性、平等性、公民权利、基本需要、健康优先等现代福利价值观念。其次,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充分体现国家福利责任、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等社会政策目标,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制度目标,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真正解决了如何实现广覆盖、低水平的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首要原则,既考虑中国社会状况,又考虑医疗保障发展趋势。第四,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显著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善、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为参保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改善生活质量。第五,“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彻底改变医疗保险现有的筹资机制,真正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筹资机制,特别是彻底消灭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抵御健康风险的自费医疗。第六,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隔、分散和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系统整合和平等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框架。最后,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发挥积极的健康保障作用与影响。

四、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基础,首要条件是无形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健康保障议题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某种程度说,全民医疗保险并非创新之举,而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写照。1949年以来,在东西方冷战和政府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逐步建立起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实现低水平、广覆盖全民医疗保障。这种广覆盖、低水平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人所共知,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性地位显著提高。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纵使是从经济因素考虑,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都能基本实现全民性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肯定能够负担“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换言之,经济因素和国家财力是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能否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取决政府首脑的政治意愿,取决于社会各界人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取决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制度性基础。这意味只有当全社会普遍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状况与健康保障在社会生活,在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个人福利水平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之时,只有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医疗保障与全民医疗保险形成广泛社会共识之时,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

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统一、系统整合、科学管理、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等角度设计制度,从公民权利、身份平等和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差别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角度设计制度。其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价格、医疗收费政策和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改革,彻底改变医疗收费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以药养医,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良性健康运作奠定社会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谋求多方共赢的发展。第三,明确规定卫生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确定健康照顾服务在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框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国策性地位,将健康需要满足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头等大事,确定国民健康状况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多种承诺。第四,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侧重于防止大病、重病和住院手术的流行观点,将大病、重病的医疗互助和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侧重疾病治疗、大病治疗、住院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的流行看法,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前移,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实现治病到防病,疾病治疗到预防疾病,末端治疗到早期干预,医疗保险到健康维护的转变。第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框架,确保国家对健康、教育、福利、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就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解决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融资、监管和保值增值问题,合理测算缴费标准,充分考虑不同缴费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和整体安排问题,确保保险基金安全封闭增值运行。第五,打破城乡壁垒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和身份歧视,确保劳动力自由流动,做好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标准和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过渡,实现保险制度的异地使用,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其成为劳动市场运作的社会基础设施。最后,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础上,整合、重构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系统整合、运转灵活和健康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和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传统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管理机制,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和谐社会等多种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如何整体推进,确定优先次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制度框架建设与政策模式选择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下,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议题,理所当然处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心位置,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直接关系所有公民的健康状况。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国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满足,身心健康已成中国人最重要的基本需要,如何回应社会需要,满足健康需要成为政府首要任务。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利。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就什么都没有,就谈不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谈不到幸福美好生活,谈不到建构和谐社会。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卫生改革,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覆盖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运而生,而且它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系密切。总体来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为两大阶段,1998年以前是医疗体制改革为主的第一阶段,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扩张和探索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是改革的主线。 1998年国务院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0年“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2002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标志真正进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时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系统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整体设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成为此时体制改革的主线。纵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目前已进入整体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和模式选择的关键时刻,设计选择何种医疗保险、健康照顾、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模式,至关重要,其中尤以医疗保险制度最为重要,因为医疗保险是医药卫生体制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主要产出,直接关系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关系国民素质与社会质量。因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议题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实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工厂卫生状况、家庭卫生、个人卫生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府承担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如何利用商业保险原理和社会互助原则,将人们组织起来,预防疾病和抵御疾病风险,确保有竞争性劳动者的社会需要推动下,英国工会组织首创医疗保险制度,其后德国俾斯麦政府率先将社会保险制度化,建立完备的工伤、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医疗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成为绝大多数人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非洲医疗保健体系改革创新方向是广泛实施法定保险计划;美洲大陆医疗保险改革动向是扩大医疗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提高效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医疗保险改革方向是扩大保险覆盖率,多元化筹集保险资金;欧洲医疗保险改革趋势是调整医疗待遇,将社会市场型竞争机制引入健康照顾领域。显而易见,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形态,这意味医疗保险既是人们享受健康照顾的基本途径,又是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国际惯例”。

二、城乡医疗保险现状与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健康照顾服务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根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只有少数群体享有“不尽人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等问题格外尖锐。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高出5.4%);年龄差异,例如,城市享有各种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随年龄降低呈递减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无医疗保险比例高达70%;文化程度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人口中低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占26.5%,而高学历人口所占比例较低,只占8.8%;职业层次差异,例如,管理人员中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其中64.4%的人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低,86.8%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险,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中制度性、结构性、体制性不平等、不公正状况可见一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与医药文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防病治病和改善健康状况,而且成为制度化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影响社会正义。首先,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等问题颇多,直接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健康照顾政策模式选择,影响医疗保险服务效果与效率。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无法回避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福利制度精髓是其价值基础。总体来说,目前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是,疾病是个人不幸与个人麻烦,是个人倒霉,甚至是上天对某些人行为不检、道德沦丧的惩罚,是“罪有应得”和“活该倒霉”,而非典型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议题。对待疾病的这种“谴责牺牲者”取向的社会观念和态度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工业化革命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令人鼓舞的是,2002年sars疫情用血的代价使国人普遍理解了为什么说,公共卫生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观点,政府加大公共卫生的投资力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然而,在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院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基本医疗服务不是福利服务,不是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没有义务和责任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买单”,病人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和医院靠吃病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公民缺乏健康权利,公民无权从国家与社会那里获得应该享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这种观念牵涉的深层次理论假设和价值争论是,健康照顾是否是所有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政府是否应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健康照顾服务的责任?社会发展最高目标是什么?欧美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基本问题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并为其国家健康服务制度(英国等),国家保险制度(加拿大),社会保险制度(德国、日本),医疗储蓄体系(新加坡),私人保险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美国)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基础。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缺乏相应价值目标和文化基础,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目标缺乏社会共识,严重影响了制度设计质量。

其次,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目的含糊不清,医学目的和医疗服务目标背离医学的神圣使命,健康照顾不是维护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而是加剧健康不平等和不公正,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障领域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根源。综观卫生改革实践,长期以来,改革目标含糊不清和充满歧义是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观《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看不见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社会政策目标,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本身成为医疗保险的目的,颠倒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医学、健康照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预防疾病、阻止死亡、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的最高目标,而非加剧健康领域不平等。毫无疑问,目前只有极少数人享有的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肯定无助于健康保险的目标。

第三,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设计原则和实际运作状况相去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1997年《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核心原则和精神实质是“广覆盖、低水平”。目前,医疗保障状况确实是低水平的,但是,离广覆盖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全国70%人无任何保险是典型例证。从医疗保险覆盖率角度看,目前健康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太小,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和提高健康平等程度的关键问题。

第四,目前医疗保险范围过窄,许多疾病、药品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诊疗和药品目录范围,医疗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基本医疗保险沉淀资金过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发挥预防疾病、抵御医疗风险和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要。目前,全国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均印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基本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和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制度框架设计与保险待遇存在显著不同,人为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医疗保险主要关注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和住院治疗,轻视门诊和常见病诊治,许多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设置了起报线,对未达到起报线的门诊费用不予报销,不利疾病预防,不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且不利于医学模式转变。如何处理大病与小病关系的同时,如何处理预防与治疗的关系同样直接影响服务范围内容。目前,各地医疗保险范围与保险服务内容主要局限于医院门诊、住院和大病治疗服务范围,对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非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内容的关注不多见,缺乏相应优惠鼓励政策,医疗保险服务工作重点不是如何预防疾病和防止保险对象不得病,而是侧重于疾病治疗特别是晚期的无效治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加剧卫生资源紧张状况。不难想象,前述价值观念与制度安排必然结果是,企业和保险对象缴纳相当保险金,但医疗保险门槛过高、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导致大量保险资金沉淀。如广东1999-2003年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高达128.73亿元,占全国的 19.2%,引发人们思考举办医疗保险目的何在,致使相当数量医保对象抱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医疗保险难以发挥应有保障作用。

第五,医疗保险筹资融资和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保险基金分散和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难以发挥大数法则,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有待提高,个人费用负担的比例过高,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筹资公平问题突出,难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险性质和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基本医疗保险是典型的社会保险,基本特征是其强制性、非营利性和国家的社会保护责任。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两块。总体来说,目前医疗保险筹资融资,特别是基金增值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的存款利息,难以有效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由于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统筹层次多是地市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比较分散,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因各种各样原因,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封闭运行和科学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最为重要的是,城乡 70%的居民没有任何形式医疗保障,全靠家庭和个人力量抵御疾病风险,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快的背景下,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卫生筹资公平性位居世界末尾。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高的背景下,居民基本反应方式有三,一是应就诊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二是减少治疗和降低治疗标准。三是患病后等待拖延,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拖成大病,形成恶性循环,既造成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和误用,又引发严峻的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城乡患者中未就诊比例为 48.9%,其中城市为57.0%,农村为45.8%,与前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患者未就诊比例出现明显增高趋势。未就诊原因中,38.2%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城乡居民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70%)。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发挥社会保险互助互济作用成为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

第六,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各种医疗保障形态之间缺乏应有的、紧密的制度联系,政出多门、部门交叉、城乡差别和制度分隔的状况比较明显,医疗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整体作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系统性、制度化整合。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形态多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工作,卫生部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民政部负责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中组部和全国总工会负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事业,各类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商业保险,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每种医疗保障体系均有一套独立运行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成本巨大。更为重要的是,除行政管理成本之外,目前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相互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为造成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分隔、城乡差别、身份歧视和健康不平等,既不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政出多门,交叉重叠、多头分隔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的格局,又不利于统一、协调、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

第七,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尚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正面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社会投资与社会预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模式选择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归属于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范畴。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安排的分散、城乡分隔和制度化健康不平等等原因,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不仅难以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度化健康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性根源,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的积极社会影响、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同样尚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

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与全民医疗保险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尽快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如前所述,虽然目前的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和系统性问题,但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完全否定现有的制度安排,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所谓“一个制度”是指重新整合、重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将其统一为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种标准”是指根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设计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标准,以便将所有国民都纳入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当中,从而形成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目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和改革思路,来自卫生改革困境,来自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来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和基层工作者的探索创新,来自建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改革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国民处于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完全背离了医疗保障的国际惯例,全民性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而且拥有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只不过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相互分隔,没有形成一种统一、整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保人数有限,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太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缴费标准是按照城市就业者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确定的,没有考虑到低收人群体、城市农民工群体、城乡结合部或农转居群体、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人为的将许多群体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为解决覆盖率过低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一线工作者已经按照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思路在探索创新,例如,广东东莞特别为农民工设置了一种缴费标准,上海市特别为农民工设计了城镇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还有不少地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农转居群体提供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思路的优点众多,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现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弊端,有助于重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首先,“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改革原则的精髓、实质与革命之处是旨在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彻底改变以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托的选择性原则、城乡差别对待和身份歧视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普及性、全民性、平等性、公民权利、基本需要、健康优先等现代福利价值观念。其次,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充分体现国家福利责任、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等社会政策目标,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制度目标,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真正解决了如何实现广覆盖、低水平的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首要原则,既考虑中国社会状况,又考虑医疗保障发展趋势。第四,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显著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善、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为参保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改善生活质量。第五,“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彻底改变医疗保险现有的筹资机制,真正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筹资机制,特别是彻底消灭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抵御健康风险的自费医疗。第六,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隔、分散和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系统整合和平等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框架。最后,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发挥积极的健康保障作用与影响。

四、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基础,首要条件是无形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健康保障议题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某种程度说,全民医疗保险并非创新之举,而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写照。1949年以来,在东西方冷战和政府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逐步建立起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实现低水平、广覆盖全民医疗保障。这种广覆盖、低水平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人所共知,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性地位显著提高。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纵使是从经济因素考虑,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都能基本实现全民性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肯定能够负担“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换言之,经济因素和国家财力是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能否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取决政府首脑的政治意愿,取决于社会各界人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取决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制度性基础。这意味只有当全社会普遍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状况与健康保障在社会生活,在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个人福利水平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之时,只有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医疗保障与全民医疗保险形成广泛社会共识之时,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

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统一、系统整合、科学管理、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等角度设计制度,从公民权利、身份平等和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差别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角度设计制度。其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价格、医疗收费政策和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改革,彻底改变医疗收费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以药养医,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良性健康运作奠定社会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谋求多方共赢的发展。第三,明确规定卫生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确定健康照顾服务在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框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国策性地位,将健康需要满足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头等大事,确定国民健康状况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多种承诺。第四,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侧重于防止大病、重病和住院手术的流行观点,将大病、重病的医疗互助和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侧重疾病治疗、大病治疗、住院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的流行看法,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前移,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实现治病到防病,疾病治疗到预防疾病,末端治疗到早期干预,医疗保险到健康维护的转变。第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框架,确保国家对健康、教育、福利、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就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解决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融资、监管和保值增值问题,合理测算缴费标准,充分考虑不同缴费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和整体安排问题,确保保险基金安全封闭增值运行。第五,打破城乡壁垒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和身份歧视,确保劳动力自由流动,做好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标准和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过渡,实现保险制度的异地使用,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其成为劳动市场运作的社会基础设施。最后,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础上,整合、重构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系统整合、运转灵活和健康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和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传统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管理机制,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和谐社会等多种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如何整体推进,确定优先次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制度框架建设与政策模式选择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下,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议题,理所当然处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心位置,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直接关系所有公民的健康状况。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国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满足,身心健康已成中国人最重要的基本需要,如何回应社会需要,满足健康需要成为政府首要任务。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利。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就什么都没有,就谈不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谈不到幸福美好生活,谈不到建构和谐社会。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6篇

7月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报告》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各界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聚焦。报告称,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报告的结论性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这一结论证实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病贵、看病难”的体验。

而在此前,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在等联合主办的形势报告会上就中国的卫生形势做专题报告时,在肯定我国卫生事业5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对卫生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做了充分论述。从篇幅上看,高强的报告“报忧”的部分远远多于“报喜”部分。他指出,中国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他认为,发展卫生事业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强的报告与上述报告几乎同时发表出来。

医疗体制改革关系到全国老百姓的生死健康。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何走出困境,是人们普遍关切的现实问题。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参照了外国的某些做法。而外国的做法都是什么?我们参照的是什么、又忽略了什么?还有哪些能给我们以借鉴?――编者手记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导致医疗卫生体制变革中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一、过分重视经济增长,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在内的社会事业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三、其他方面的体制变动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四、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

――摘自《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报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其中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性质不明确,卫生改革目标和国家福利责任含糊不清,卫生改革措施市场化取向明显和卫生改革理论政策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是改革失败的重要结构性、制度化成因。

建国初期的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曾有过骄人的成绩和辉煌。

1949年10月,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革命战争时代打下的基础上正式开始起步。

翻开编年史可以看到:新中国非常重视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一系列会议召开了,卫生工作的原则和计划确立和制定出来;一系列机构建立起来,甚至担任了全国爱卫会的第一任主任;的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传遍全国,一系列措施实行起来,轰轰烈烈的群众国卫生运动展开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短短时间内,中国的卫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然是以苏联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为蓝本,设计中国自己的制度框架。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首次成功实现重大制度性革命与结构性变迁,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医疗卫生体制。

为了改变瘟疫肆虐、疾病流行和缺医少药的状况,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中华民族,政府接管、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医药体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工作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国家机关、派、事业单位的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预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均由政府负担,个人基本无须付费。国营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则实行劳动保险的医疗制度,各项劳动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业或资方负担,因工负伤、残疾、疾病、非因工负伤致残、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养老、生育时享受相关保险待遇,企业还有责任为其职工兴办集体劳动保险和职工生活福利救助事业。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非常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地建立了适合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照顾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和设计制度框架问题至关重要。中国在相对封闭和有限的国际空间背景下,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工人阶级当家做主、集体主义福利文化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特点,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基本上将所有国民都纳入某种形式的健康保障体制之中,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解决了世界总人口22%的基本医疗问题,极大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态。

二、创造性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方针。

三、创造了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三大法宝”的(县、乡、村)三级网络、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

四、深入广泛、积极主动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疾病、移风易俗,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最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是,全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建立了完整的医药卫生体系,大大降低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等。

总体来看,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中指出的,当时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对患者约束不足,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拍张X光要自己去“跑”片子,想住院没“后门”不行……而享受公费医疗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钻制度的漏洞,开回大量的药存在家里,直至发霉变坏。所有这些,是当时人们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支持态度的背景。

没有受益者的卫生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改革与发展成为公共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保制度创新同步进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相互交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始于医院内部的经济核算、经济管理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过改革,初步改变了我国医疗机构不计成本和核算的状况。1980年代中期,现有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急剧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问题突出。因此如何扩大、发展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和提供医疗服务成为卫生改革的中心议题。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1990年代早期,如何解决滥办医和办医滥的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成为医药卫生改革实践的重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改革超越“卫生系统内部”范围。2000年,国务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标志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系统性、结构性和制度化改革发展建设时期。2002年,国务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极大丰富了卫生体制改革的内涵。这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综观20多年来的改革,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但是总体来说,20多年的改革基本是失败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格外尖锐突出,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险已成为制度性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越来越小,医疗资源浪费闲置问题突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不降反升,应就诊、应住院而未就诊、未住院比例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远超过百姓承受能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别扩大,健康不平等与不公平的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出现“上不满意、下不满意,卫生部门自己也不满意”的改革结果,卫生体制改革成为没有“受益者”的改革。

世界各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说明,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是:是否有效地改善全体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以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可以负担的费用来提供优质、低价、适宜的健康照顾服务,健康照顾服务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协调,国家、企业、个人是否从卫生改革中获益,等等。当然我们在否定20多年来卫生改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其中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性质不明确,卫生改革目标和国家福利责任含糊不清,卫生改革措施市场化取向明显和卫生改革理论政策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是改革失败的重要结构性、制度化成因。

重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范围广泛,内容繁多,目前正处于政策模式选择与健康照顾制度框架设计的战略机遇期,卫生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勇于承认失败并正视这一现实是改善和变革现有体制的基础。20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为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卫生改革实践证明,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麻烦和不幸,而是典型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题,这意味着国家应在健康照顾服务领域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确保所有公民身心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公认性质是“社会福利”,而非“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这意味公民有权从国家、社会那里获得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基本做法。

卫生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公正,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正,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健康照顾领域中不平等、不公正的卫生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与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更多公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

医药卫生服务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政策范畴属社会政策与社会市场,而非经济政策与经济市场,这就意味着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应从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健康促进和协调发展角度看待健康问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卫生改革不能照搬、模仿企业改革模式,健康照顾是“去商品化服务”,只有按照社会市场的运作逻辑,特别是依据公民权利和人类健康需要理论才能发展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医学。

从以上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我们不难总结归纳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原则,改革现有医疗保险制度框架,重新建构现代的、覆盖全民和具有社会平等取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谓“一个制度”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个标准”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这样就可以将所有国民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之中,从而确保所有公民在患病之时得到国家应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已证明,“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可行的。目前建立这种保险制度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也已经具备,中国社会与政府完全有经济能力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关键是人们的观念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照顾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不言而喻,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原则设计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优点非常突出,它既保障健康公平与平等目标,又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条块分隔的健康照顾服务的制度化整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避免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等棘手难题,发挥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健康照顾的“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

医院大门八字开 有病无钱莫进来

――解放前民谣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50年代诗词

赤脚医生向阳花 贫下中农人人夸

――70年代电影插曲

六类人 手术刀 腰里揣满红纸包

――90年代民谣(贾平凹《废都》)

医疗制度改革 让你提前送终

――2005年短信民谣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思考

医改方案是与全国的义务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卫生公益事业的公益性主要由目前的社会制度决定,对公益性的强调不仅意味着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也意味着政府应该继续推行医疗行政化,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改革的核心,改革的核心关键在于对生产力的解放。之所以倡导竞争性并不是要医疗朝着市场化发展,继续延续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新医改应该将一身经济指标彻底废除,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将他们的劳动价值体现出来。

1.医疗体制改革中面对的问题

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医疗领域中政府的干预进行明确,是应该多一些政府主导还是应该多一些一些市场干预?医疗行业在目前的市场中是存在体制问题还是因为市场缺陷而导致失灵?政府应该怎样将管办分离体现出来?这些问题在新一轮的医改过程中,政府应该集中力量加强整合与管理公立医院现有的国有资产,对公立医疗机构中存在的管理不善、资产存量不清等问题进行彻底改变,尽最大能力将医疗机构的法人地位还原,以此为前提使医疗机构更好的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

2.完善医院管理弊端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还没有被纳入到全行业管理之中,目前各种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隶属关系,在医院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医改倡导将区域性的医院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求把专科医院办好,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位置摆正,将应该承担的职能承担起来,与此同时,鼓励建设公立医院的融资平台,帮助社会资本快速的进入到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中,进而进一步满足医改对资金的需求。但是政府资金是有限的,用在医疗机构改革中的资金更是有限,这一部分资金根本不能全部用在购买大型设备以及医院建设上,这样就严重忽视了专科建设的投入,这是医改不愿意看到的。另外,医院评价也不能单纯以规模作为评价标准,应该将重点放在看医院功能是否与办院宗旨相符合上,对医院的技术、管理水平、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看医院在这些方面是否有竞争力。此外,医院应该将更多的精力与资金放在学科建设上,避免服务范围的盲目扩大。

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同时,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将财政投入的重点放在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应该将投入的重点放在社区以及农村卫生服务经费上,将新医改方案在医疗救助机制中得到体现,针对贫困人群落实医疗保障制度,使有限的医疗费用能够面向城市或者农村中的弱势群体,这是新医疗体制改革突破性的表现,充分彰显了公民在建设与生命价值面前并不存在级别和地位的分别,充分体现了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4.强化医疗立法

医疗体制改革应该将重点放在医疗立法上,对医疗法落实过程中法规于司法解释中存在的滞后现状进行改变,对市级法院医疗法庭的建立进行大力的倡导,同时对具有法学与医学双重背景的专业人士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等部门任职进行倡导,并对这样的人才进行大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执业护士以及处理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法律与法规,通过立法对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合法权益进行进一步的保证,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安全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避免医患矛盾的升级。

5.强化院长负责制

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对院长负责制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对院长聘任制、培训机制等进行进一步完善,现在院长既要管理医院又要管理自身发展,现在院长正处于这样一种分身乏术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使院长从这样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促进院长从专家型向管理型院长的转变。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在医院中设立医院理事会,这样一来,理事会就会帮助院长分担很多工作,院长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中,从而更好的与现代医院管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立的机制相适应。

6.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社会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全部推给了医院,将所有问题的原因看成是医务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大家都知道,管理医院主要由院长负责,而实际上医院需要管理的事务是非常复杂的,这就需要在医院中设立相关人员对各部分事务进行管理,对院长的工作进行分担。事实上,医改的实施并不能单纯通过卫生部门自行实现,它应该是一种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改革密切相关的。所以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是否能够得到深化,主要由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改革进展与其配套设施是否做到位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万宗瓒.医院交易优势地位的法律规制研究―以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为背景[J].河北法学,2009,15(12):78-85.

[2]汪锦军.走向混合竞争模式: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37(6):97-103.

[3]高林.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解读[J].计算机教育,2013,38(20):58-64.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字】城镇职工,医疗,现状

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现状概况

1.城镇职工参保状况。全国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比2005年增加了4237万人;2010年时的城镇职工参保人数增加为23735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5715万人,是2005年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的1.7倍。

2.城镇职工医保资金收支状况。随着参保人数的逐年增加,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积累也迅速增长。2010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是2007年总收入的1.7倍,比2005年基金收入增加了2388亿元,增加的数量是2005年基金总收入的1.7倍。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现状特点

1.医疗保险由原来的劳保医疗走向社会化。原来的劳保医疗,由于没有资金的社会统筹机制和个人缴费及共付机制,造成了医疗机构和患者过度使用医疗服务,劳保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型,打破了原医疗保险的运行模式,增强了医疗风险的分散功能,而且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自由流动的需要,同时为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2.全国范围内形成职工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并在不断进行完善。在原来的劳保医疗体制下,医疗经费完全从单位财务列支。医疗保险改革以来,逐渐确立了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建立,既解决了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又解决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同时还减轻了用人单位负担。因此,尽管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还有待完善,但这一机制的确立确实是我国医疗保险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

3.职工个人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选择权使就医权利得到保障。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医疗保险机构统一确立多家定点医疗机构的改革措施,改变了过去医疗保障对象只能选择一家医院就诊的限制,是完全符合医疗保险制度自身发展规律和方便保障对象的重大举措。

4.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城乡医疗救助和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在制度层面上基本覆盖全体国民。尽管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但覆盖居民的多元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框架中率先确立,也是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贡献。

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直接推动下,公共卫生体系减少,医药生产与流通体制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医疗服务机构彼此之间开始竞争,医药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步入市场化,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参与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技术和设备水平得到全面改善,整个医药行业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成就。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比以往的医疗保险模式有很大进步:一是建立了经常性的强制收取保费制度;二是坚持第三方付费;三是社会化程度较高。城镇医疗保险几年的全面推行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应, 刘紫萍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卫生服务需方、卫生服务供方以及医疗保险的相关部门均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正面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问题

1.参保人数逐年增多,但制度覆盖面与西方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 年年末中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735万人,比上年末增了1797万人。中国的覆盖面虽然在逐年不断扩大,从2005年的49%增加到2010年的68%,但与西方国家的90%以上的覆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按照“保障基本、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原则确定的,统筹地区间实行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给付待遇,这种各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基本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都规定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额的方式很难满足不同支付能力和医疗需求的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需要;特别是效益好的企业和效益较差的企业形成鲜明地对比。因此,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医疗保障需要,应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而针对国家公务员这一特定人群,则应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

3.各方面对于医疗体系的监督力度不够,存在骗取保险的现象。正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造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定点医院的不良行为;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定点医院故意增加医疗服务,造成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二是经办机构的稽查工作有待加强。三是有些定点零售药店出现“串换药现象”。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导向 全科医疗卫生人才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 R19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61-01

1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现状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要求,首先是县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内的医疗人员因医学素养、医疗设备、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一些疾病无法及时处理,或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因此现有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层群众对医疗设施的需求。因此,根据我国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现状必须要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才能高效促进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同时这一项目也是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政策。

2 医科学校方面

2.1 以基层卫生岗位需求做导向,适当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建设、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层基本医疗卫生体制。

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地方医学院校应适当的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开辟适合新医改政策的医疗卫生人才突破口,新医改中对全科医疗卫生人才有了巨大的需求,各方医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应将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应急救治、精神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和采供血,等专业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学习重点,有针对性进行学习及教育,在专业上,更应该加开农村医学这一课程,为新一轮的医改顺利进行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2.2 以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为重点,积极有效的开展定向一学生免费培训

2.2.1申请培养资格 根据自身条件,向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提出申请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报告,同时可根据《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卫农卫发[2010]3号)的文件精神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签订免费培训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免费培训等协议,得到政府机构支持,保障资金到位,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2.2 招生与就业 根据定向单位要求,明确招生条件、优先录取条件等,并单列志愿,进行单独划线录取。在学生报到入学后,学生须签订承诺书,承诺在毕业后能到相关的医疗机构工作至少6年,在签订承诺书后,在签订定向单位的就业协议书。

2.2.3 实现就业 成绩合格后,根据就业协议乡基层定向单位输送全科医疗卫生人才,为新一轮的医改顺利进行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3 政府和医院方面

3.1 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水平为目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的培养与培训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主要职责是向如农村等无法到大城市或大医院就医的基层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必须要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水平为目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的培养与培训。

3.1.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培训 卫生部门应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欠缺的方面进行专业的补充培训,因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数量限制,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应注重医学全科的学习,而不能专修一科,因此,卫生部门应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应进行专业的培训。

3.1.2 加强全科医疗队伍培训 为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医学全科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农村中的基层医疗机构,有一些历史原因,造成现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参差不起,因此,如何加强全科医疗学习,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变成基层卫生人才,才是真正的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2 多方协同共同构建卫生人才扎根基层的保障机制 由于在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愿意扎根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大大减少,在这一方面政府和医院方面应共同构建基层卫生人才扎根基层的保障机制,如确定正式的编制,提供优惠待遇等。

3.2.1 确定正式的编制 对于愿意深入和扎根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应及时确定编制问题,以免打击层卫生人才的积极性,同时,认真对待此问题,也能反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度,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心态稳定。

3.2.2 提供优惠待遇 待遇可以提供给基层医疗人才一种心理暗示,在基层工作,工作量和城市一些医疗机构工作量相比会更加繁重,却没有相同的待遇或更低的待遇,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应适当给予优惠待遇,如住房和工作的待遇,在评定职称时给予适当的特殊待遇等。

3.2.3 完善全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 卫生部门应尽快完善全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资格认定制度,以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增强扎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自信心。

4 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启示意义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要求,尤其是县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根据我国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现状必须要为基层培养扎根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才能高效促进新医改要求的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同时这一项目也是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明确政策,所以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达到病有所医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就必须加强培养扎根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留住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为新一轮的医改顺利进行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雨新.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改革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2010,(4).

[2] 崔明辰,宋国华.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大力为农村基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2011,(3).

[3] 张帆,燕进.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政策探析[J].财税纵横,2009,(8).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看病难、看病贵”【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59-01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要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矛盾的中心之一[1],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标志着我国医疗改革进入了新的实质性阶段,根据中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想彻底改变,仅靠医疗单位一朝一夕的体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政府发挥其监管职能,通过全社会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笔者现通过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四方面进行分析,对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如下阐述。

1“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两个主要矛盾,“看病难”是指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就医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及医生的待遇不高,首先医生作为高技术人材,在收入上远远不及公务员,其次,从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年占比例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个人支出在医疗费用中所占为21.2%,到2003年为55.5%;而政府投入比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6.2%,到2003年为17.2%。因而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群众就医困难,如条件设备好、医生技术水平高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常一号难求[3],另一方面是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没有提供; “看病贵”是医疗费用已远远超过我国居民的支付能力,医疗费用支出与居民的收入严重背离[4],出现大量因病致贫的群体。2、物价上涨、科技设备大型设备使用,药物及医用耗材上涨。近年来物价上涨、医疗设备日益先进,众多大型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药物及医用耗材上涨等,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居民仅靠收入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别一方面是医疗单位增设了不必要的收费项目与检查项目,人为的提高了医疗费用,药品经过多渠道后价格倍增,使医疗费居高不下。3、医保覆盖不足。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近半数居民有病不去就诊,近1/3的居民应住院治疗而由于经济原因不进行住院治疗,可见看病贵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2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途径和方法

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要想得到解决,笔者认为从卫生服务角度,主要可通过三方面来解决,1、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加大;增加医疗服务设施。2、医保的覆盖;使之达到覆盖所有人群。3、基层社区的投入及加强双向转诊的管理,努力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一方面是大医院就医难,另一方面是部分基层医院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医疗设施相对滞后,因此就医人少,资源利用不足,难以维持[5]。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大投入,增加医疗设施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机制,根据病情及医疗保障制定各种激励与转诊机制,引导患者进行医疗服务合理消费。看病贵的问题较看病难而言矛盾更为突出,就其原因一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的改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至今已近三十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政策也由一直以来的全额补偿变为了差额补偿[6],这一行政转变也导致了公立医院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趋于逐利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而表现更为突出,二是随着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医院更多地注重于对利益的追求,为了利益漠视病人的需求[7],增设众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人为的造成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消费水准上涨因素,药品价格、医疗试剂、医用耗材等等上涨,药品价格从出厂到病人手中价成倍增加,也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3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书记在00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上发表了重要讲话[8],拉开了医疗改革的序幕,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医药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各级卫生机构首先应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实行必要的改革,包括结构调整、行政管理和内部治理,使医、药彻底分开。其次,推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政府可适当对医院的投入,改变现有医院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运行模式和自负盈亏的现状,以确保医院运行模式从目前追求利润向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为目的的良性回归,第三,针对目前大医院就医难,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加大医保覆盖面的同时,由政府制定必要的激励与转诊制度。第四,整合卫生资源,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中心,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建设成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上。

我国人均GDP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我国的医疗保障远远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就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评价结果显示[9],中国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评分位居倒数第四位,不仅达不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还达不到一些贫困国家的水平[10],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低和不健全,因此,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健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我国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加快医疗改革,使我国居民能进医院看病,敢进医院看病,改善目前因经济原因有病不医,大病小医的现状,以至于延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无法医治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一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挤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3.33-78.

[2]寿蓓蓓.高强称医改绝不能市场化 宿迁斌验不做片面结论[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7(7):24—25.

[3]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台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舞向光.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J].卫生经济研究,2003(9):6—7,

[5]陆铁琳,金明顺.卫生总费用政府杜会承担比例增加[N]健康报,健康报,2006,01,06(1).

[6]曹佩青.浅析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和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323.

[7]瞿湘晶.浅谈医院医疗欠费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2(24):3836-3837.

[8]石光,张勇,栗克清等.公立医院社会功能的定量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03,6(2):57-63.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医疗事业;市场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2702

1当前医疗事业发展的良好现状

医疗事业是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一项重大事业。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要达到社会的和谐管理,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首先就要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这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医疗事业的各项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

1.1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提升

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不断提升,这显然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救死扶伤,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来就是医疗事业的根本目的。从古至今,医术手段,医疗技术,医疗环境只有越来越高明,完善。虽然这是医疗方面的必然趋势,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资料显示,在旧社会,甚至更远以前的19世纪末,人民的平均寿命不过40岁左右;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也就60多岁;而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民的平均寿命已达到75左右。有人预计在2020年,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将会达到80岁以上。可想而知,种种数据表明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寿命的延长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婴儿死亡率的全面降低,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同样说明了医疗事业发展功不可没。

1.2医疗服务资源覆盖全面增加并进一步完善

全国医疗机构显著增长,医院数量也是显著增加。据统计,全国每一千个人口就享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381张,享有职业医师1.82人,注册护士1.66个。对于医疗资源的利用,也是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资料报告,2011年,中国居民平均就诊4.6次,全国各卫生机构、大小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8.5%,城市地区15分钟内能到达医疗机构的住户比例为83.3%,农村地区则为80.8%。

1.3高科技医疗手段的投入

如今的医疗手段、药品、仪器已是大大领先于旧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也相应运用到医疗手段上面来。像以前一些复杂的手术,也慢慢变得越来越简单。如腹腔镜手术的使用,新型药物的投入,物联网的兴起,都为医疗方面带来了很多好处。

1.4政府相关医保政策

当前,政府也是相当重视医疗事业,制度了一些医疗管理措施。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医药制度的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建立,公立医院改革等等。尽量保证人人受益,做到全面覆盖。像医保制度的建立,使以前没有医保的农民也开始拥有相应的医保福利。目前,药物的平均价格也下降了30%。改革开放后,公立医院慢慢融入市场,一些私立医院的兴起也扩大了医疗市场,医疗服务覆盖越来越广。

2改革开放市场化对医疗事业的冲击

改革开放即是对内改革,对外开发。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项改革确实至关重要,它实现了国家现代化,也让人民富裕起来。但是除了国有行政部门以及一些国有垄断事业企业部门,在各项公立单位倒闭,私立单位兴起的同时,错误的把医疗机构也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象。让医疗事业单位市场化,商业化。

公立的医疗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冲击下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没有被私立单位冲垮。究其原因,是国情的需要。政府减少对医院的投入,但是人们有病痛时是无法做出选择的,必须尽快就地治疗,公立医院只好开始独立经营。更何况中国人口众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就诊人口也会相应增加。政府投入的减少,医院只好变向收费,无疑给众多人民带来生活负担,下面将对计划经济下的医疗机构和市场化、商业化下的医疗机构进行对比。

改革开放以前,整个经济水平的确还比较低下,但是,我国用世界3%的卫生资源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大体上满足了所有成员的医疗需求,堪称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的典范。国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唯一主导者。这一时期,医疗事业目的明确,国家也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实施了相关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医疗事业稳步发展。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合理,二是医疗卫生工作重点选择合理,三是初步有了广泛覆盖的医疗保障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主要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医疗机构失去了计划经济制度基础,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变革。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向利益化机构方向转变。各类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医疗事业发展受到强大的冲击。

3市场化下医疗事业发展的弊端

在市场经济体制盛行的当今社会,医疗事业确实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医疗技术,医疗结构方面,都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机构出现了种种弊端,随之也暴露了不少隐患问题。这些不足之处整体上看似不会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不过将造成一个负面影响,不利于将来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隐性存在的一个问题。改革开发市场化将重点导致以下趋势的变化。

3.1医院逐渐转为盈利性质单位

近年来,医患问题层出不穷,就诊人员对医院等医疗机构无法信任。众所周知,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状况。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当医院慢慢转换为盈利性质单位,医院更多的开始考虑如何收费,如何提高最大利润,相应的减少了一些对医疗技术等医学手段的思考。

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公告卫生服务是免费的。而如今,所有医疗机构,不管是看什么病,进医院这个门槛就要收取挂号费,更不用说其它费用。尽管政府多次改善医保政策,但是当今社会的医院脱离不了盈利的概念。

3.2私立医院兴起,医疗机构两级分化扩大

公立医院虽然没有倒闭,但在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下。私立医院开始兴起,并拥有一套强大的阵容体系。如今的私立医院已占据全国所有医疗资源的43%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虽然大部分公立医院拥有雄厚的历史背景,拥有强大的地理位置优势,但是公立医院的存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随时有被私立医院夺取主导地位的危险。倘若有朝一日,所有医疗机构私有化,那么今后的医院将完全变型为企业单位,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单位。

医疗机构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于条件设施较好的大医院,就诊人员必然增多,医院的整体收益也将升高,必然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一些其它医院,或者一些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本身能力有限,再加上大部分病人选择了条件设施较好的大医院就诊,如此一来,这些医院仅仅靠政府的一点点支出来维持生存,根本无法发展,导致跟热门医院的差距将越来越明显。在交通高度发展的今天,地理位置的优势已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一些病人情愿坐相应的交通工具去较远的好医院就诊,也不会去近在咫尺的相对较差的医院。

3.3医疗保障公平性下降,医药部门分离

计划经济下城镇的医保体系为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即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补贴,劳保医疗即为对国家企业人员的医疗保障补贴。农村的医保体系为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则是在群体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直接由承当部分医疗费用。尽管造成了一些医疗资源的浪费,但是基本上覆盖人人,人人受益,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而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城镇的公费医疗逐渐提升,劳保医疗衰退,医疗资源浪费分化进一步扩大。并且私营企业的兴起,又形成了一股无医保的人员团队。城镇医保覆盖面下降,公平性下降。对于农村而言,由于公社的瓦解,合作医疗也相应瓦解。农民又回到自费看病的时期。事实上,大部分病人则会出自于农民与工人之中,而这部分人正是缺少医保的势力,导致公平性急剧下降。并且有大部分的卫生资源是投入了城市中,而农村的乡镇医院,卫生院等卫生资源比较缺乏。所以人们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另外,制药部门从医疗机构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制药公司。医疗机构用药需要从制药公司购买,而病人用药又要从医疗机构购买,形成两层交易。中间所累积的差价可想而知不会低。从而导致大量药物往低成本,高售价的趋势发展,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物,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必然提高了医疗费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医疗费用的盲目增长,将会增加人民的个人负担。人民的个人医疗负担比重由1980年的21%增加到如今的54%。并且医药分家对于药物的管理强度也加大,乱用药的现象也会出现。

4原因分析及相关解决方案

医疗事业的过度市场化必然导致公平性,效率性降低,影响了公民的健康生活状况,并且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公平性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个要素。如果长期这样,置之不理,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4.1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现有政策过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某些部门并不是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院,本身的义务就是保障人民身体,使人民拥有健康生活。医生,本身的义务在于救死扶伤。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医生还要为了自己的生计,为了他明天应该吃什么而去为病人看病。这样的看病方式,医生并不会以最好的药物,最好的效率去看病,而是以最大的利益化去看病。可想而知,这样是不容许出现的。

其次,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尽管近年来,政府一再强调加大医疗保障制度,并多次制定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医疗政策,但是政府的资金投入依然供不应求。例如,政府拨到医保处的款往往不够用,虽然城乡病人都有了医疗保险,但是,各家医院往往还得自己承担一部分政府所拨的医保资金,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医院只能自己创收。其实国外基本上都是私营医院,但是国外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非常高。美国投入卫生事业的资金占GDP的14%,加拿大10%。而我国仅4%,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何况国外居民本身就有足够的资金看病。试想国外的医疗技术水平如此领先于我国,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国外的医生无需考虑创收问题,用心专研医学学术即可。

4.2几点简单方案

(1)要解决当前所存在的这些隐患问题,所有国民必然要对医疗事业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益化的性质,是不应该市场化的,更不应该存在竞争什么的。医疗事业不是商品,不存在优胜劣汰。

(2)医疗机构内部也需要一个整体上的改革,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无法信任医院,医疗医患问题老是出现,是因为组织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配置医疗资源。配合政府,市场合理分工。

(3)各个医疗机构必须共同发展,不能出现两级分化。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联合各个医院,医院与医院之间联合起来,多多交流与合作,应发展成为一个服务整体。

(4)最后,同时也是最有必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政府的大力投入与医疗政策改革,如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要回到过去的陈旧体制是不可能的。政府只有大力配合并支持医疗事业的发展才能将医疗事业推向一个新的纪元。要能做到医院不再为自身的生计而发展,做到彻底将医院从商业化的性质分离出来,这样才是为人民服务,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为了国家的前途与社会的安定。

5总结

医疗事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事业,也是一项不可忽略值得重视的工作。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更与国家的安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如今,国家制定了新医改的体系规划,它的实施能否完善这些医疗事业的众多问题,更是对党和政府的考验。医疗事业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解决困难。因为在人口众多的我国,要实施一项医改政策必将牵涉到很多方面,投入量必将非常大。

任何改革有利有弊,市场竞争化给医疗事业带来了相应的发展,也存在不少弊端值得我们深思。在以后的改革中,如何能做到利益远远超出弊端,不违背医疗事业的发展规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当今医疗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挖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国民健康,社会才有发展,国家才会富强。

参考文献

[1]王海军,陈刚,李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108109.

[2]刘海涛,乌正赉.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577.

[3]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3.

[4]金生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进展问题与发展思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298301.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2篇

对当前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以药养医”机制造成的看病贵、医疗保险覆盖面小造成的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各方面异议并不大。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

我认为,简单用“市场化”来肯定或否定前一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过于笼统。医药卫生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就中国具体情况而言,其中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医疗保险系统、医疗机构系统和药品生产流通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再细分为若干个小系统。这一复杂的系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形成并协调运转,需要分系统、分层次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比,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当滞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到2000年才提出“指导意见”,2001年启动;农村卫生改革则是2002年底才出台新的政策。但在实践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一系列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当前已经到了加大改革力度的关键时刻。

过往的实践表明,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以药养医”是关键性的难点。长期以来,允许医院在药品批发和零售过程中加成15%-20%,沿袭至今成为弥补财政投入不足的“良策”。这在实际操作中必然造成医院和医生的行为严重扭曲。

针对“以药养医”的痼疾,“指导意见”提出,把医院的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打破过去医疗机构对处方药的垄断。作为过渡,可先对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结余全部上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合理返还。同时,规范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助办法,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现在有学者指责医改造成了“以药养医”,不知道他们是以哪一个医改文件为根据的。

要想逐步切断药品收入与医生之间的经济联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公立医疗机构要真正具备公立性质,“一院两制”的现象必须杜绝。公立医院要求政府保证财政投入到位,这就首先需要调整政府过多包揽的医疗资源。如果维持95%以上的医疗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的现状,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就只能“撒芝麻盐”。

最近舆论广泛提及的“平价医院”,本质是公立医院角色的回归,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其实,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都应该是非营利的“平价医院”。需要强调的是,“平价医院”推广后,其他公立医院的定位需要明确:或者取消那些不搞平价医院的财政投入,把他们变成民营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院;或者限期使其成为“平价医院”,尽量避免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考虑到我国大中城市医院数量已经不少,“平价医院”应在改变存量的基础上推行,不要再重打鼓另开张。

除了基本医疗部分,医疗服务市场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具有私人物品性质的需求。对于这一部分,应该采取市场化机制运作,欢迎民营资本介入,成立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以及民营营利性医院。一些基本医疗也可以采用从民办医疗机构购买的方式。针对我国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政府手中的现状,建议逐步把40%左右的医疗资源转为民办民营。

与2000年相比,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有着诸多有利条件。2000年时更多的是就医改谈医改,现在社会各方面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中央和各级政府将更有力地推动各项社会改革的发展。这其中,医疗改革必然是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3篇

2010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签署了他的医疗改革方案――《美国大众卫生保健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最大一项医疗保健法案,其意义在于美国正式步入了全民医保的时代。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克林顿主政期间,作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曾亲自主持美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但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即使是第一夫人也是最终以碰壁而归。此次奥巴马将医保改革视为执政后对选民的最大承诺,抱着宁肯玉碎也不瓦全的心态毕其功于一役,最终险胜,这不能不说奥巴马在处理国内议题上还是有些过人之处。

巨额资金谁来出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医保案是妥协的结果,这也反映出美国政治的一种特色。医保案牵涉的绝不仅仅是如何实现全民医保这样单一的问题,而是一场各方利益的博弈。全民医保是最理想的社会福利。想想看,一个社会人人可以看得起病、能够安享晚年而不为治不起病而烦恼,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但很多国家做不到这一点,连美国以前也做不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关键还在于钱。美国医保改革法案长期争辩,无非改革要花很多钱。钱从哪里来?现在美国每年政府的财政赤字达上万亿美元,政府拿不出钱来,就靠民间出钱,而谁出钱就成为各个利益集团争执不下的关键之点。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医保改革法案预计耗资9400亿美元,这将是美国一个世纪以来耗资最大的国内政策改变。而如此巨大的资金要从哪里来呢?答案现已揭晓,那就是美国的富人和医疗保健业将为政府的医保改革最终买单。

未来10年,美国将耗资9400亿美元为没有医疗保险的民众提供医疗保险或是医疗保险补助,同时小企业在医保上的抵税额为400亿美元,两者加起来共计13400亿美元,这才是美国此次医保改革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如何筹集到如此庞大的费用?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评估,这些钱将来自于对保健业的新税和收费、对富人的征税以及降低现有联邦医保计划的开支。

在新法案下,从2011至2019年,制药商将向联邦政府缴纳160亿美元的新税,医保公司将缴纳新税470亿美元;从2013年起,医疗设备制造公司出售的任何设备,将被课征2.9%的销售税。

美国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或25万美元以上的夫妇,其联邦医保计划A计划的税率将提高0.9%,达到2.35%。与此同时,这些美国富裕的个人和家庭其非劳动所得,如红利、股息等将被课以3.8%的联邦医疗保险薪资税。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个人年费10200美元以上(家庭27500元)的医保,其超出部分将被征收40%的税。而在未来10年内,联邦医疗保险优良计划的经费将削减1320亿美元,家庭医疗照顾经费将削减400亿美元。付给医院的一些费用将削减220亿美元。

美国的医保改革法案虽然在资金来源上有了着落,但美国在医疗保健上的巨大开支已影响到对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投入。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共医疗保险计划和公共医疗补助计划这两个项目上的开支预计达7630亿美元,占奥巴马政府3.5万亿美元财政预算的21%,首次超过联邦政府在国防和社会福利上的支出。

受益人群有多少

除了解决医保改革的经费来源外,这次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医改到底改革了什么?这次医改到底对社会哪些人群和机构产生影响?我们不妨具体看一下。

从2014年起,美国32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将获得医疗保险。2014年美国的医疗保险计划将涵盖美国95%的人群,这比现在涵盖83%的人群增加了12%的比例。可以这样说,也就是在2014年,美国的医疗保险计划将基本涵盖美国所有的人,初步达到全民医保的目标,这就是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医保改革的中心之中心。

美国是西方工业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报告,2008年全美人口总数为30148万人,其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63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5.4%。另外还有占人口总数21%的人虽然有医疗保险,但保险额不足,属于低保险额度的人群。美国白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32万多人、黑人有728万多人、亚裔有234万多人、西裔有1455万多人。

在没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中,45至64岁的人群人数最多,有1135万多人,其次为25至34岁的人群,有1075万多人。家庭年收入低于25000美元的人群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67万人;家庭年收入在25000至49999美元的人群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490万人。

美国有关医疗保险体系改革有许多争议,争议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不要实行全民医保。美国463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群基本上属于低收入家庭,许多失业者一旦失去工作,原有的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医疗保险也随之丧失。

此外,美国医保费用非常昂贵,在世界各国中人均的医疗费用支出可以说是最高的,但医疗服务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美国的婴儿死亡率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名列前茅,人均寿命排在世界第50位,在经合组织27个国家中排在第23位。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美国的医疗体系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医疗体系。美国医学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由于缺少医疗保险,美国每年造成的不必要死亡人数为18000人,而2009年哈佛大学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美国每年因无医疗保险而死亡的人数达44800人。

美国民众获得医疗保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雇主提供的医保,二是由政府提供,三是个人购买。美国绝大多数人是依靠前两种形式获得医疗保险。2008年,美国有1.763亿人因雇佣关系而获得医疗保险,约占美国拥有医疗保险人数的58.5%。在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计划中,员工也要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的保费。

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涵盖两种人群,一是儿童,二是老年人,约占美国拥有医疗保险人数的29%。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公共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目前有4260万人加入这一计划;二是公共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目前该计划涵盖的人数有4300万人。

扩大低收入老年人福利

美国新的医保法案确立了对民众实行强制性买医疗保险的制度,也就是说在新的法律下几乎每个人都必须购买医疗保险,如果不买医疗保险就会被课以罚款,但低收入者可以得到豁免。不购买医保的民众,从2014年起将向联邦政府缴纳罚款,个人每年为695美元,上限为2085美元或是缴纳家庭收入2.5%的罚款。

对于低收入家庭,原则上还是以政府福

利的方式使这些民众受益。联邦政府将继续扩大对穷人的公共医疗补助计划,年收入低于29327美元的四口之家都可加入该计划。对四口之家收入为88200美元以下的家庭,购买医疗保险给予递减的抵税补助。收入在44000美元的四口之家,保费补助的上限是其收入的6%。据统计,大约有1900万人符合家庭购买医疗保险的联邦政府财政援助资格。联邦政府的补助有不同标准,那些最贫困家庭可以获得政府最多补助,他们只需要付出家庭收入的10%就可以买到全额保险。这些联邦津贴将被直接送入保险者的账户,而不是交到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手中。

在处方药上将逐渐缩小老年人医疗照顾计划中处方药计划的“保障缺口”,也就是俗称的“甜甜圈洞”。按照过去的医保政策,老年人处方药总开支一旦达到2830美元,就会出现保障缺口。新的法案规定从2011年起,达到“缺口”者将可获得250美元退款,而且其使用的原厂药将可获得半价折扣。到2020年完全关闭这一保险缺口时,老年人仍需为其药物负担25%的费用,直到医疗照顾计划的重大伤病支付条例生效。

为投保人提供更多便利

新的医保改革法案对于那些员工不到50人的小公司来说十分有利,几乎不受到什么影响。根据法案,雇主没有法律责任必须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但如果政府出面为他们的员工提供医保费用补贴的话,这些雇主将需要支付罚款。这一费用大约为每位雇员2000美元。那些员工在50人以下的公司则可豁免。对50人以上的公司,如果不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他们必须向联邦政府支付相应的费用。即使为员工提供保险,还要采取额外行动帮助那些极度贫困的员工买保险。如果公司的医疗保险费用太高,员工可以选择到外面的“医保交易所”自己购买,而作为雇主,必须为员工提供“免费选择证明”。

对于保险公司的承保,新的法案有着严格的规定,以避免保险公司因各种理由而将民众拒之门外。保险公司不得对医保政策规定终身高限,即限制资金额最终将用罄的医保政策。保险公司不得将投保人推出保险门外,除非投保人从事欺诈。保险公司不得拒绝带病投保或对有病的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也不得向妇女收取较高的保费。儿童不得因过去的病情而被拒绝投保,在26岁之前可以一直享受家长的医保计划。而有病史但无医疗保险的人可以临时加入新的全国高危病保险计划,到2014年他们可以被纳入正式的医保计划。

为了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多医疗服务选择和提供更优惠的医疗价格,新的法案呼吁各州建立“医保交易所”(health exchange),为医保市场注入竞争力,允许个人和小企业加入交易所。失业者、自我雇佣者以及未获得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者,可以到“医保交易所”购买不同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大约2500万美国人将在这些交易所中购买医疗保险。那些已经由雇主提供医疗保险的人,则没有资格到个人交易市场购买医疗保险。

2014年新的法案生效后,许多条款将陆续启动实施。数以百万计的低收入家庭和居民将列入医疗补助项目的资助对象。而对于数以百万无法从雇主获得医保的人,联邦和州政府将提供购买医疗保险可以抵税的补助。尤其是子女可以享用父母的医保服务到26岁,这对于美国很多家庭最实用。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让众多年轻人拥有医疗保险或是减轻在医保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对美国众多父母心灵上产生抚慰的精神作用。

民意调查新医保案的影响

根据美国民调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调,排除奥巴马和在政治上获得的胜利,59%的美国民众认为新的医保案最大的赢家是那些没有医疗保险的人,59%的民众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低收入家庭。与此同时,44%的民众认为新的医保案实施将使美国的医保体系状况更加恶化,39%的民众认为将使美国的医保体系状况得到改善。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策

随着现阶段中国经济飞速猛进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也在逐渐的完善,但是由于受到我国经济水平以及医疗卫生发展时间的限制,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大约还有10%的城乡居民在寻求医疗卫生服务时必须完全依赖自费,也就是个人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因为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既没有国家医疗保障也没有商业医疗保险保障,直接导致了有的城乡居民就是因为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放弃必要的医疗,丧失了最佳的就诊时间,甚至无法就医。

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

1.医疗卫生制度不健全

我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健全,据调查,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月患病率为11.8%,但入院就诊率却只有6.8%。这样就使很多本应能治愈的疾病,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机会。一个国家不应出现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所以说,现今社会化医疗保障覆盖面还是不够,人人应当享有的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这给医疗体制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埋下了一个病根,无法照顾到广大群众,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医疗改革已走了将近有50个年头,可现在还是有很多医改方面的不足。

2.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医疗资源,从一定程度讲相当于人们生命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现阶段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般在较好的一二三线城市有很好的医保体制,而相对在比较落后的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就没有一个很好的体制,资源的分配不均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的发展速度。所以,要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必须从点到面在到体,必须从最弱势的群体开始,像一个金字塔一般逐渐向上积累,这样既带动了经济也更大程度上的照顾到了弱势群众。

3.医疗需求急速上升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现有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更容易生病,生病的人多了对医疗资源的就会多,这虽然带动经济但更大的制约经济。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更大力度的去进行医疗改革,让更多的国民得到应有的医疗救助。

二、怎样切实的执行改革后的体制

1.根据群众目前的生活水平执行一套完善的制度

一套完善的医改体制,不单单体现的一个国家的GDP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质。首先,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更加规范社会医疗预算制度,提高医疗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医疗保障的财政支出已经低于许多国家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对医改推陈出新。其次,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随着一些社会化的问题的出现,医疗体系的改革就必须把所有的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起,去实现“全民保障”的目标,根据当地群众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去改革。最后,加强筹集和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医改的优势,积极引导社会人群主动缴纳保金,这就要求每一位公民要去了解医改体制的内容,并且要及时的大胆的去反馈和提出建议。另从法律制度,监控上要更加的严格和透明化。

2.深入了解群众身体的现状

政府要更大力度的去投入更多的资源人力,去乡下做免费的服务性医疗。从体制上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去减免一些检查身体的费用,要让更多的人有意识的定期的去做好身体的预防生病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身体状况。其次,要给人民群众普及医改和医疗的知识,可以做一些手册发放给群众,开公益性的讲堂。让人们更好的更多的更全面的去了解医改,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盲目的去相信一些天神论,民间偏方。要倡导人们更多的去相信医院。在者,人们把生命寄托给了医生,医生就要严谨的负责,及时的去记录,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总结出一些常见的生病病症,在普及给广大群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医改真的是服务于人们,真的是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群众的身体现状。

3.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的最重要的防线。一个国家,一家医院,一家诊所,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分配医疗资源,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合理的分配就得有一套完善的医改体制,一家大型的医院应该有较高的医疗资源,但一定要合理的去利用,不要一味的为了追求攀比而有失职业道德。中小型的医院应该更多的去做一些人民群众中常用的医疗器械,要切实的考虑到大众。人才的分配、人才的多与少,影响着医院的各个环节,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家医院要主动的去培养发掘人才,而不是一味只寄托与分配上,要整合所有的资源,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去调控医疗资源。要更加严格的去执行医改体制,杜绝浪费、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让人民群众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才能更充分的利用好医疗资源。

三、结语

医疗体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医改已经走过了有五十个年头,足以说明医改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医改体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必须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去建立更加完善的医改体制。

参考文献:

[1]付亮,甄伟.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4-16.

[2]李兵水,童玉林,吴桅.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5+71.

医疗改革的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满意度; 绩效工资; 绩效考核; 基层卫生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2-01

1.调查目的

本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调查的主要是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员工对目前状况下所实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满意情况有一个较为深层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能够对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研究当前状况下所实行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探究。最后再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2.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查之中,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法。首先,我们自行编制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调查表,然后抽取本区22个县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员工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8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82份。然后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并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满意度总体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状况所实行的绩效考核制度满意度量表的总体得分在8~40的范围之内,而对于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而言,其值为28.6,所有样本的总体满意对平均值为3.57。然后,我们对SPSS17.0软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并由此来进行单样本t检验,检验的结果见表2所示:

3.3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满意度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技术职称因素、学历因素以及月平均收入因素都会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满意度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大致情况为:①男性满意度略低于女性满意度;②随着年龄段的升高,员工满意程度也随之升高;③学历越高,满意程度越高;④较之于有职称员工,无职称员工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对于有职称的员工而言,职称越高,满意程度就越高;⑤月平均收入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3.4 现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状况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工资改革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绩效工资改革效果与预期有差距,基层员工满意度不高;②绩效工资总额有限,考核结果区分度不大,不能体现差异性;③绩效考核工作仍是薄弱环节,考核指标不完善,缺乏操作规范,存在随意性;④没有建立考核结果的沟通交流与反馈机制,不利于员工改进绩效。

3.5 建议措施

①加强学习和教育,明确绩效工资改革实质,扎实有效推进工作;

②给予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更大的绩效工资分配自,拉大绩效工资区分度;

③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增强绩效考核公平性;

④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长效交流与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林淑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12’ 1: 26-31.

[2]湖北省财政厅课题组.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0,4: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