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

传统文化的困惑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篇

一、教师课程意识觉醒后的生机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或是进行教学评价时,人们的思考、言说或操作对象都处于特定的课程形态、课程方案、课程框架的背景之中,而非孤立静止地去思考教学。课程意识是一种对教学思想行为的整体观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师缺少课程意识。他们不关心也没有机会去关心课程,一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好课程,教师只管实施就是了。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改革者越过历史的壁垒,引领着广大教师走进课程视域,唤醒这些决定改革成败的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之后,语文课堂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传统,教学改革的艰难远远大于课程改革的艰难。改革的最终成败决定于教学。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三个隐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前一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门科学,后两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种艺术。

2.课程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尽管这种变化还存在许多形式化的因素,但变化本身意味着生机的出现。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尚处于觉醒阶段,未来的路还很艰难。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形式化的东西。

3.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上,与切实的行动还有一段需要克服的距离。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冰封的大地已开始松动,死水起了微澜,新的希望

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课程意识觉醒产生的教学困惑

理论回到现实是一种超越,可当理论与现实相接触时也会产生许多困惑。但如果将现实反观于理论,则现实又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进步。时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不在于课程,而在于教学。改革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直面课堂,挑出问题,发现困惑,寻求对策。

1.教学过程巾语文学科地位的困惑

现实的高中语文学科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地位。一方面,学生都能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他们又不愿在学校生活中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不能在实践中去体验语文,不愿夯实语文的基础。

2.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关系的困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实施教学还是以“高考大纲”为指导实施教学?高考大纲与课程标准有着怎样的内在一致性,又有着怎样的区别?课堂实践中如何对此作出判断,以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高考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孰轻孰重?必修课作为必修内容固然是必考,但选修课的内容在高考大纲中是否作为选考?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如何一致?这些困惑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生活在这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成功应对高考的夹缝之中。在课程标准的底线和高考大纲的顶线之间,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的结合点,我们期待着也努力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3.选修课教学的困惑

选修课的困惑不在于其理论,而在于其实践。选修课课程理论之于实践的适切性是人们困惑的根源。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地处理好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关系?谁来选?如何选?教师和学生在选修课的开设过程中谁具有更大的权重?学校、教师是否已经为选修课的开设做好了准备?选修课的教学如何与高考大纲接轨?这些问题困惑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人们尝试着在教师教的主导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文本、教材、课程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结台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从各自的角度对选修课的教学做好规划,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也许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变革:基于传统的超越

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只能是基于传统的超越,是在传统语文基础上发生的渐变。基于传统的超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语文教学改革的渐变。

1.语文学科的民族性

学科内容的民族性表现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其他学科都是在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其次,教学方法的民族性。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积淀。这是我们研究当代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就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民族语文的学习方法。

2.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

传统的语文课堂既讲究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又讲究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历练习染”、“体味感悟”、“躬身践行”是其主要特质。朱熹的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至今仍不失其不朽的教学魅力。“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坡如是说。我国古代书院的学规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那些功底深厚的国学大师们无不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苦心诵读。“历练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获得运用语文的诸种技能。”文字的音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气求,亦可传情”,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品味出语文的内容之美。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文明成果困惑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取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寻得有效实用的解决对策,这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但缺乏社会阅历,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及其成因,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以此系统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态势,们以问卷、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样本取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高校,随机抽取文、理、工、管、医、农等学科各级大学生(含研究生)共计120人。从访谈的统计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主动学习吸收的倾向。81.3%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对中西方“传统、现代”等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感和失落感,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越来越泛滥。学生们举例说:“中国的春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则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学似乎对西方的节情有独钟,对圣诞老人熟悉得很,而对中国的灶王老爷却无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但是在大学里似乎没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没有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正面教育。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之类,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选择上,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被澄清的误解,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困境并产生文化的认同困惑。

2.对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大学生对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义的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47.5%的学生认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中国是专制、集权的社会。西方人违规,哪怕是总统,也有人监督、制裁,而我国违规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绳之以法,而有钱人,有权人都可以用各种方法逃避。”还有31%的学生认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就是比中国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游行,而中国就不行”。一些同学在访谈中反映: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对比而言,书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现实中,他们了解到资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发达得多,于是产内心困惑。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宣称,“最大的影响能是让我成为了一名愤青,很多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愤嫉俗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看法既反映出学生们民主与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对中西“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学生“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交换的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42%的学生把理想、信念与个人的奋斗目标混为一谈,认为个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实现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视为是刻板的说教或伟人的语录。他们崇尚金钱至上观,把金钱看成衡量个人的价值尺度,把挣大钱、当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了今后找个好工作。19.2%的学生盲目崇洋,以怪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级、庸俗的所谓“艺术品”。在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下,加上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惘与困惑,处于彷徨之中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感到茫然并产生以上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大学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95.7%的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一直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然而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西方价值观中包含着的我们传统价值观中没有的新观念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不能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筛选,以推进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有限,在谈论、评价、思考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语的阶段,对新理论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爱好广泛但庞杂而不系统。而且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国外各种文化和理论蜂拥而入,各色各类期刊杂志、丛书、文库层出不穷,形成文化大杂烩。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生吞活剥地随意套用新概念、新术语,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种种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由于新的体制正在构建中,而旧的体制没有完全破除,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茫然。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进而使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理想淡化,漠视未来,把极端个人主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主体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都让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让他们转而对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又大大刺激强化了学生们的功利意识使大学校园里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盛行,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现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单向流动为主的交流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内心冲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占有优势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单向流动从文化交流的内容上看,西方世界传播到我国的,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资本主义文化垄断倾向的出现,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追求商业价值,倾销文化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政治需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交流工具进行单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垄断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国家施加文化影响。在这种畸形的单向交流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中某些时髦理论的影响,使他们应传统文化认同上产生困惑。

4.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主动性、无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献在广大学生面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种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使全世界成了一个由网络连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但网络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费和满足欲望的原则虚拟出来非真实的生活形态,一系列的各种文化影像通过强大的传媒手段源源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的视听,使大学生不仅受到媒介介绍的那些肤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且还经常被大量的人为虚拟的文化假象所包围。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层理解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文化也出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腐朽的文化时而充斥网上,也诱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虚幻的认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文教资料,2005,(32).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3篇

我们经过对大量的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调研和访谈后总结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的,主要包括这几点: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在哪里,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意义在哪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对于语文学科的考核方式应该如何改革等方面。

(一)语文学科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对于语文学科的改革要求不断变化,课程标准也不断的变化,今天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到底什么才是必须的,什么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和推进,对于语文语法和汉字的学习到底要进行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教育教学的困惑,不少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拿捏不准,只好完全依据高考的考试大纲来选择教学内容。

(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到底是为什么要给学生讲授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在哪里,从传统的学生学习语文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基本的汉字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的书写和沟通交流能力等,到今天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对基本的汉字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学习,对于基本的语言文字的而应用能力也不仅仅局限于现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更加看重对于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但是教师难以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三)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认为高中语文对于学生而言花费时间最少的一科,学生的学习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出发,为什么学生在上语文课时的积极性都比较低,学生对于基本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到底为什么缺失,这是传统的原因还是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原因。

(四)语文学科的考核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语文学科的考核方式一直是考试和日常的作业,但是从现阶段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仅仅依靠考试和作业是完全不能够将学生的实际能力测试出来的,对于学生的能力训练和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的考核方式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高中语文教师存在这些困惑的原因

从我们对于高中语文教师存在的困惑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存在上述几种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教师自身没有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较低。从上述教师的困惑我们不难看出,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对于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依然存在较大的困惑,快速变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的急剧变化,让部分语文教师难以赶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高考指挥棒依然存在,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一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第二就是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一线教师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对于教育决策的话语权依然十分少,这当然是不利于教师依据现实的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解决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困惑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对于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的分析以及存在这些困惑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解决这些困惑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教师自身和教育决策机制的改革,教育话语权的转移,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变化。

(一)从教育决策角度看,增加一线教师的话语权

从教育决策的角度上来看,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决策的主要的方向在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这些是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因为决策者对于教学一线的情况的了解始终不如一线教师,而一线教师对于教育决策的话语权非常少,这种不对称性导致教育决策的不适用,教师难以真正贯彻落实。

(二)从教育改革角度看,增强改革的自下而上特点

我们认为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改革的主体应该是在下方,由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政府担负着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帮助推进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从教师自身来看,加强学习是根本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68-01

近年来,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疾走上了传播舞台,且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新颖快速的传播手段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所喜好。面对这种状况,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也遇到了相应的困难和因为新媒体诞生而出现的短期的新闻写作的困惑。

一、新闻执业者的困惑

首先是思维的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不断出现的形形的事物,传统的思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挑战和困惑。面对受众,传播者有时出现了在传播内容、传播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困惑,写什么、怎么写,成为新闻从业者面临的难题。大到国内外政治事件,小到街坊邻居的琐碎杂事,都有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稍有不甚就会错过好的新闻,一个小小的线索有时会产生巨大的地震般的效应。

另一方面,反应在价值观上的困惑。今天的中国社会,社会发展持续深入,外来文化的不断接触,国人的价值观近年来也不断发生着多样化的剧变。一是新旧观念齐头并进,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因为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之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传统的价值观与新的价值观在同一时代下,同时出现,使得我们的社会纵向上新旧观念交替出现,横向上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本民族的还是异域的都相继出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思维和判断,有时让人无所适从。二是城市时尚文明的出现。随着改革的深入时代的进步和城市人口的聚焦,尤其是新的经济格局的出现,城市中也出现了以时尚为代表的新的文明的样式,无论是在建筑风格、饮食偏好、服饰着装、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以城市为代表的新潮格局,这种格局的产生也为我们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困惑,究竟人们喜欢什么?偏好什么?这都是传播者们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传统的纸媒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原本认为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新闻机构和强大的新闻写作力量的纸媒,现在却身如火烤,因为多年来的新闻传播已经使这些从业人员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方法和作业模式,受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目前看来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方法能够改变现状。而近几年来,除网站新闻外,一些新的如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也都迅速崛起。网络平台也已经成为人们接受新闻和议论事件的重要平台。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传播局面,传统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它面前也措手不及,应对不暇,短期内尚无更好的方法去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面对新媒体的出现和其强大的生命力,传统媒体和传统的从业人员短期内无法找到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始终局限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手段。有些纸媒,已经倒闭破产或面临倒闭边缘。

二、应对的措施

针对这种状况,传统新闻从业者不仅应在意识上去面对挑战带给我们的困惑和恐惧,更应意识到这种挑战与恐惧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机遇。

第一,及时更新观念。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固守于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时代,作为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更应具备这样的意识。如果不能够从观念上及时革除旧思维旧传统所带来的弊端则不能有效地把握新媒体时代的价值观与方法,也就无力承担时代所赋予的职责,所以应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加强对自身思想的改造,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条必经的途径。具备正确的观念、清醒的思维是传播者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传播者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面对今天这样的无论在价值观、思维模式、表现方法、受众结构等前所未有的复杂与混乱局面,经历过剧变的传统媒体也许更容易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在众多线索中找到受众最感兴趣的,最应该在社会上提倡的新闻,也最容易分辨出哪些是虚假新闻,这些都是传统有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具备的不可多得的能力和新闻修养。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5篇

>> 新闻伦理与新闻伤害 经济中的道德伦理与困惑 灾难报道新闻伦理问题初探 “专家时代”的新闻评论伦理初探 “情感新闻”的生成与发展初探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与困惑 时政新闻的困惑与突破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初探 我国目前新闻伦理教育的误区与发展路径 自由撰稿人与新闻伦理 乡村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初探 中职德育的困惑与创新初探 浅析中国企业伦理发展状况 市场新闻业与新闻职业伦理之悖 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 牧区新闻传播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与思考 影像新闻伦理与传统纸质媒体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 新闻类期刊广告经营的困惑与出路 新闻法治化的困惑与出路 机器人新闻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记录》第8期:把新闻做得好玩儿一点,2015年9月21日,。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2]赵利利.论新闻游戏的起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

[3](美)李普曼.公共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困惑 探讨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在课堂的驾驭上难以把握尺度,导致教学质量提高不大,倍感困惑。

老师们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表面知识不难,但教学要求的标准却很高,教材教学的内容与对学生的检测内容不相一致;②语文课堂的探究,收放的程度不好把握,究竟怎样上才算一堂好课,教师缺乏一致的标准。③新课标中的思想、目标和方法,教师们在教学中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④对学困生的转化难度大,花了很多精力,但效果不佳,而优秀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1 给老师们带了困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1 农村学校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学生也需要。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条件有限,难度很大,学生更无从下手收集。另外,教师辅导用书缺少、新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感到力不从心,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上不准,因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

1.2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标准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无法从传统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很多教师把知识目标的培养与能力目标的培养单一的割裂开来,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能力的要求认识不够。

1.3 农村学校的教师缺乏经常性、专业性的新课标培训和学习。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短,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理念、目标及方法。他们经历的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无法把新课程实施的理念、目标和方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1.4 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源情况非常复杂,很多来自偏远的村小,学困生数量多。他们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感到乏味;为了照顾学困生,班级上的优生又得不到更优质的培养。因而使优生不满足甚至厌倦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不高。

2 要消除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困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2.1 加大教育投入,真正实现教育均衡,让农村语文教师也拥有现代教育所应具备的设备设施。因为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能为教师提供收集资源的平台,弥补教育资源缺乏的不足。同时还能让教师从一张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学生准备更多的资料和资源,弥补因学生家庭经济或其它条件带来的资源匮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前人们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理念却有了更高得要求――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源源不断的清泉,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否则,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永远存在。

2.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度时期也曾为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农村大多数教师就是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育,要让他们改变其固有的模式,关键得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课堂是“从学习生字词语,到阅读课文再到分段归纳段意,再到重点语段的分析理解,再到归纳中心意思的或主题思想”的一条龙服务,把学生教条式地引入对课文内容的肢解和把握,束缚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无从去实践。只有更新教师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并通过有效的课堂模式做引导,才能让他们消除困惑,从羁绊中解脱出来,投身到新课标的实践中去。

2.3 加大农村语文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力度。可以制定很多行政措施,强化农村语文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比如,将教师推荐到比较前沿的学校跟班学习;引进学科带头人进行业务指导;定期组织课标研讨、教学竞赛等等。让教师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并熟练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同时,增加农村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提高教师的待遇,刺激农村教师工作热情,使他们自觉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早、更快地与现代教育接轨,走出教学困惑。

2.4 针对农村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2.4.1 对村小实现资源整合,该撤的撤,该并的并。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共享,让广大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得到优质的教育。加大对村小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也更早、更快地接受新课标的理念,从小学起就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不出现中学与小学脱轨的现象。尤其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不出现陌生和游离在外的状态。

2.4.2 让我们语文教师彻底消灭成绩观念,让我们的教师从成绩确定学困生和优生的传统理念中解脱出来。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要以成绩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业绩。其次,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真正实现“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评价方式。

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具有普遍性。让农村语文教师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有利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更有利于农村中学的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事关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个人和群体来关注农村语文教师,关注农村教育,让农村中学语文这块贫瘠的土地,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惑;价值取向;传统道德现代化;实施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12]蔡永莲:《社会转型与德育的有效性》,《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8篇

摘 要:本文就网络化时代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消除当代学生思想困惑是教师搞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师生平等的观念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桥梁,培养兴趣化的授课艺术和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捷径。

关键词 :思想困惑 平等观念 课外活动 兴趣化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别的老师谈话中说得较多的是当代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不服管并且难以管教等话题。作为一名资深的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当代师生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思想方面

早在1200多年前,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其《师说》中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不但有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义务,还要承担为学生消除思想困惑、指点迷津的责任。总体而言,校园生活与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七八十年代乃至90年代中期成长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其接触外界的机会比较少,充其量也就是通过收音机或电视机而已,受不良思想影响较少,思想相对单纯,基本上是老师怎么教学生一般就怎么做。这时期的老师管理学生比较容易,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尚在其次。但当今的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一部手机或电脑在手,天下新闻世事尽收眼底。这当中有宣扬“正能量”的,也有鼓吹“负能量”的。而该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较少,对在手机或电脑中看到的部分不良事情、现象乃至观点缺乏正确的解读和识别,易对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产生困惑、疑虑,甚至受不良现象“糖衣炮弹”的腐蚀,滋生逆反心理。这就是当代学生难以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现阶段的老师“传道授业”与“解惑”要并重,有时甚至“解惑”比“传道授业”更关键。而如何“解惑”呢,对于学生产生的困惑,笔者认为与其禁止学生看手机网络和电脑网络,不如因势利导、逐项释疑效果更好。这就与古代“鲧治水采用围堵而失败;禹治水采用疏导而成功”是一个道理。作为老师,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又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困惑具体释疑,要帮助学生们掌握“透过现象识别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生抵御不良习气的本领,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是好的;在解除当代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本领,只有如此将来走入社会才会有立足之地,不学无术只能被社会淘汰。消除了学生心中的困惑焦虑心理,又让其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习及学习什么的道理,此时管理学生就会容易得多。

二、师生平等方面

当今社会,讲究人人平等,老师与学生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老师要站在与学生同一个层面上与学生心对心地进行交流,这样会比“命令式”的教育方法有效得多。比如当讲课时发现某一学生在玩手机,会怎么做?是以一名严厉的教师身份,双目圆睁,怒发冲冠地去指责他;还是温和地伸出双手,告诉他将暂时替他保管,下课后再返还呢?笔者认为采取后者效果会更好一些。又比如授课老师如果能首先做到自身不迟到,上课前1分钟到达教室门口,起到一个表率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遵守纪律的氛围,比用家长式的命令方法去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效果要好。

三、适当举办课外娱乐活动

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适当举办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联欢会、体育活动、夏令营、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除要让每一位学生尽情发挥其所长外,还要让科任老师及班主任等相关老师都参与其中,并进行部分师生互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将增加学生们的凝聚力及向心力,而师生良好互动将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所有这些必将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及每一学生的使命感,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应该知道长时间学习是很枯燥单调的。要让学生们专心学习听讲,老师就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解说文章词句,向故事化、形象化、兴趣化转变,把抽象的理论授课用讲故事、多媒体等形象的方法娓娓道来。如此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劲头,比枯燥解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9篇

论文论文摘要:枝子从反叛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到试图重新回归的心路历程,彰显出传统女性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及其在现实中的困惑与尴尬。枝子的情感追求与失落,昭示了当代女性解构、重构与继承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二十世纪短短一百年间,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演绎得无比壮怀激烈,但一百年相对于漫长的几千年来说毕竟还是太过短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印记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深深烙在每一位女性的心里,内化为她们生命存在经验的集体无意识。徐坤《厨房》中枝子从逃离厨房到回归厨房的心路历程和轨迹,形象地喻示了传统女性文化的历史惯性和宿命,更深刻地昭示了传统女性文化的现实困惑与尴尬。

    一、传统女性角色的异变与反叛

    自远古人类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所取代以后,伴随着漫长的男权制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形成了深刻而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中性别位置与角色成为最直白又最重要的文化识别符号。在古代《易经》里是这样说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乾,健也,坤,顺也;乾,天也,故称呼父,坤,地也,故称呼母。}}pl通过男女关系天地化对女性位置与角色作了明确的框定,她们的性别角色是理家主内,做一个孝顺贤良的媳妇、妻子与母亲。

    然而对于这种男权化语境下的角色定位自古以来一直有诸多女性心存质疑和不甘,所以在传承女性主流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一种非主流乃至反主流的的声音。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更有一大批现代女性大胆地冲破伦理或制度的樊笼,从封建家庭和封建婚姻中挣扎着跑出来。而临近二十一世纪新旧更替之时,许多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知识女性不仅拒绝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在自身上的延续,而且反过来解构并颠提传统文化对于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徐坤《厨房》中决然地离家出走的枝子无疑便是这样一位女性。不知是她天性中实现生命价值的欲念使然,抑或是她内心里固有的围城情结作祟,结婚生子后她却又毅然地追求另一种生活而“不甘心做一辈子的灶下脾”。她的反叛并不针对那个笼统的大家庭以及围绕大家庭的伦理制度等,而是普通家庭中一间真实的厨房。“她受够了家里毫无新意的厨房。她受够了厨房里的一切摆设。那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全都让她咬牙切齿地憎恨。正是厨房里这些日复一日的无聊琐碎磨灭了她的灵性,耗损了她的才情,让她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女才子身手不得施展。”于是她“义无反顾,抛雏别夫,逃离围城,走了”。

    虽然文本没有对枝子的婚后生活作过多的描述和交代,但有一点读者还是可以清晰地从文本中解读出来,枝子的出走并非因为婚姻家庭的不睦与不幸,更多的是一种性别觉醒与反抗。枝子不是中国的娜拉,她的出走不同于易卜生笔下娜拉的出走,娜拉因不愿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不愿成为男性的玩偶而决绝地出走。枝子也不是现代的子君,她的出走也不同于鲁迅笔下子君的出走,子君的第一次出走是为了追求婚姻自由,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主动离开生她养她的“大家”;第二次出走则是因为他们的爱已经无所附丽,涓生嫌她已成为累赘而被动地离开组建不久的叼、家”。她们的出走带有极其浓重的悲剧意味。

    当年鲁迅在深人思索与探究《娜拉走后怎样》的同时,以多数作家所关注的终点作为自己艺术叩问的起点,完成了关乎女性解放问题的不朽之作《伤逝》,如今徐坤的《厨房》又站在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上。枝子的出走已几乎不复存在娜拉们和子君们出走的种种原因,她的婚姻是完全自主自由的,她有丈夫和孩子,她与丈夫“爱与被爱”着。她之所以出走是因为她从女性自身的厨房语言中读出了自己被缚乃至被物化的危险,她不愿一辈子只做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不甘在简陋的厨房中简单地度过她漫长的一生。枝子的出走有着明确性和模糊性的双重指向,从文化意义上完成了一次传统女性角色的异变与反叛。

    二、传统女性心理的诉求与回归

    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女性文化不仅有着牢固庞大的根系,而且时时彰显出其超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枝子在割爱逃离厨房,经过岁月风尘的砒砺与磨洗,成为商界里远近闻名的“女强人”之后,其内心不但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后的满足与骄傲,反而对这个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名利世界感到一种莫名的厌恶与不安,于是家中宁静而温馨的厨房对她又重新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在一个个孤夜难眠的时刻,真是不由自主地常要想家,怀念那个遥远的家中厨房,厨房里一团橘黄色的温暖灯光。”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它会泯灭和湮没人性中许多美好宝贵的东西,它可以把弄潮的男男女女送达到风和日丽的宁静港湾,也可以残酷地把他们抛掷到精神荒芜情感死寂的无垠沙漠。为了事业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枝子在艰难的摸爬滚打中几乎把曾经拥有而弥足珍贵的亲情和温情丧失殆尽,她每天所面对和接触的是“名利场上各色各样的人:卑鄙的、醒凝的、委琐的、工于心计的、趋利务实的人……”她越来越觉得每天的酒桌应酬是“那样累,那样食不甘味”,带给她的似乎只有算计和尔虞我诈,还有就是“或明或暗、防不掉也躲不开的性骚扰和准性骚扰”。

    好在物欲横流、追逐实利的商业化生存环境并没有完全异化和湮灭枝子的精神本能和情感良知,虽然“早年的一颗多愁善感的心,早就像茧子那样硬厚”,但在她心中某个隐秘的角落里,在她精神和情感的源头里依然存有些许温馨而柔软的东西。“爱上一个人,组成一个家”的原始本能和冲动会时时从她的心底涌起,终于她又实实在在地重新回到了那摆放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充满了色香味的厨房,“回来得又是这么主动,这样心甘情愿,这样急躁冒进,毫无顾虑,挺身便进了一个男人的厨房里。”

    尽管枝子走进松泽的厨房有着一定的荷尔蒙因素,她看到“男人的身子、手、脚都长长大大的,t恤的短袖裸露出他筋肉结实的小臂,套在牛仔裤里的两条长腿疏懒地横斜,大腿弯的部分绷得很紧,衬出大腿内侧十分饱满,很有力度”,并且她的脸“突然莫名其妙地红了”。但是对枝子的重回厨房显然不能只从如此狭窄的角度作浅层解读,因为如果她仅仅想得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男人的所谓爱,“以一个商界女星的身份来说,对她前呼后拥献殷勤的男人总是数不胜数”,她根本不用也不必如此屈尊地到厨房去俯就一个男人。枝子的重回厨房是一种传统意识惯性下的真实的心理诉求,是女性永远无法摆脱的历史宿命。虽然从性格逻辑上来说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一种女性文化心理的必然。对厨房的向往是女人的原始天性对真情世界的向往,“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地”,其在女人心里的地位和分量不亚于漂泊游子心中的故乡,在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上都是女人最真实的永远的家。因此枝子的重回厨房如同她的出走一样,也有着明确性和模糊性的双重指向,从文化意义上完成了一次传统女性心理的诉求与回归。

    三、传统女性文化的现实困惑与尴尬

    走出厨房,枝子是一个成功者;重回厨房,枝子是一个失败者。但成功者也好,失败者也罢,她始终挣不脱的是几千年来织就的那张巨大的乳豁的网。《厨房》之所以超越同类作品而备受推崇,就是因为其没有陶醉于女性走出厨房的虚幻胜利,而是以此为起点在更高的层面和更新的时代际遇中审视女性生活和女性命运。透过枝子形象,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女性的历史宿命和抗争的无奈,更强烈地感受到传统女性文化在现实中的多重困惑与尴尬。

    其一是传统女性文化解构者的困惑与尴尬,即反叛的枝子的精神困境。从女性的厨房语言中读出自己被缚乃至被物化危险的枝子,解构并颠覆了传统文化对于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经过一番刻苦的拼搏摔打之后终于成为事业成功的“女强人”。但此时她却惊恐地发现自己不仅迷失了早年多愁善感的女儿心,甚至在酒桌酬醉和虚与委蛇中几乎要失去作为一个女人真性真情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她成为一个“女强人”之后,她离“女人”的本义和本质也渐渐地远了。她可以从精神上完成对女性角色定位的解构与颠覆,却无法解构和转换女性的自然性别和文化性别。她的内心又隐隐地听到了在一代代女性血液中流淌不息的来自远古的呼唤,所以她又试图让自己从“女强人”重新回归到“女人”,情愿让主体化的自我重新回归到客体化的厨房。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女性解放的要义理解为经济解放,鲁迅说“一切女子,倘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娜拉和子君的悲剧似乎便是最现成最有力的例证。但是枝子却用另一种话语形式告诉人们,经济权的获得并不能使女性得到彻底的真正的解放。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强人”,枝子无疑已拥有了无比强大的经济权,但她却深深地陷人了另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惑与尴尬。在解构与颠覆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之后,枝子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断裂,这种断裂使她的身心无法言说的疲乏和倦怠,使她的精神无所归依的失落和空虚。

    这就是反叛的枝子的精神困境,既非源自于反叛的抉择与痛苦,也非源自于反叛的艰难与失败,而是源自于男权化的生存竞争环境对女性介人的有意识骚扰和排挤致使女性潜意识中的传统文化角色被重新唤醒与召回,使事业成功后的枝子又无奈地陷人了传统女性文化意识复归的怪圈。

    其二是传统女性文化重构者的困惑与尴尬,即回归的枝子的情感困境。意欲让自己重新从“女强人”回归到“女人”的枝子,试图复归与重构当年被她质疑并解构的传统文化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已然不惑的枝子自认为是一枝虽历经风霜却仍然盛开在厨房氮氯香气里的桅子花,所以“在一阵骤然而至的雷阵雨突袭过后”的一个夏天的傍晚走进了一个男人的厨房。爱与欲往往会使女性的智商和年龄同时降低,平时枝子无疑是一位高智商的成熟女人,此刻枝子却成了一个低智商的幼稚女孩。当年枝子从女性的厨房语言中读出被缚的危险而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如今她却在自己欲回归厨房时试图将另一个男人也缚于“厨房”。尽管在厨房中“女强人”阴影淡退,“女人味”暗香浮动,但枝子的真情骚动和肢体表达却始终得不到松泽的进一步回应,反而让“不怕玩就怕认真”的松泽倒吸一口冷气。其实徨论让松泽伴她共度漫长的一生,就连她刻意经营的这个夜晚他也并不情愿就此度过,“男人一方面惴惴,觉得女人枝子给他的面子太大了;一方面又稍嫌累赘,觉得整夜晚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顿饭,太缺乏新意。”所以,那个夜晚枝子可怜地成了“衔笛起舞的印度耍蛇者”耍弄的那条蛇。

   如果仅把枝子的失败归因于她错把一位花心而不愿负责的男人当作了自己托付和依靠终身的对象,那就显然没有真正读懂《厨房》的深层涵义。枝子的情感追求与失落并非仅仅源自于人物与人物的性格冲突,更源自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枝子当年在解构并颠覆传统女性贤妻良母角色定位时,把厨房连同爱与家庭都置于一个心理的对立面,所以从她出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回归厨房得到真爱只能是一种奢望。男人可以兼得事业和家庭,而女人为了拥有一部分就必须以牺牲另一部分作为代价。切莫以为事业成功的枝子在男女关系中已处于强势地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男性及男权往往会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蹂嗬女性,“新的商业文化语境中的实利性运作对男性精神人性的严重异化致使中国当代女性最大的优患不在于男权的压迫,而在于来自男性的玩弄和欺骗。

    不过纵然松泽不是一位不愿被依赖不愿负责任追逐实利的花花公子,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个业已功成名就的不惑之年的艺术家娶一个同样年届不惑的“女强人”为妻终究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这就是回归的枝子的情感困境,一个拥有经济权的“女强人”的情感困境。她试图从“女强人”重新回归女人,回归厨房回归家,重构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但她的家已然不复存在。枝子只能无奈地面对渴望回家又回不了家的尴尬处境,只能在回家又永远回不到家的漫漫长路上终生流浪。

    其三是传统女性文化继承者的困惑与尴尬,即本色的“枝子”的心理困境。这是每一位受过女性解放的大潮冲刷却依然生活在本色中的大多数当代女性的心理两难,是隐藏和隐含于《厨房》故事之外需要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去体认的更现实的女性生存状态。假如当年枝子虽然读出了自己被缚被物化的危险,却没有毅然地从厨房中出走,而是以本色的形态承袭了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那么其困惑与尴尬必然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让这样一位聪颖多才的知识女性在厨房中默默地消耗一生,无疑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0,强烈的悲剧性元素定然会凸显出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情与不合理;另一方面,既然枝子已读出自己被缚被物化的危险,她的心就会始终蠢蠢欲动,“走与不走”的困惑会伴她一生,她不得不终生忍受身与心相分离的痛苦与煎熬,她的心既已不愿传承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她的身就只能处在一种伪造的生活里。

    枝子的这种心理困境无疑正是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化的两难困境。女权主义者所倡导和推进的一次次女性解放运动使许多女性的内心已对传统的角色定位产生强烈的不满和质疑,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仍不得不无奈地继续扮演自己不满的角色。表面上看她们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权和政治权,但男权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只能是延续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言:“在今日,女人虽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虽然当代女性的处境有了很大改善,政治经济获得独立,但她们仍然受到重重的束缚。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困惑;对策;有效课堂

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要想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我们就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分析当面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反思教学,提出对策,不断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惑

困惑一:课堂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多;课时少,参考资料少。由此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按新的教学设计完成进度有困难。

困惑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由于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对新教材进行灵活整合,重新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困惑三:哪种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各位专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各位领导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学习对象,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我们很迷茫。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对策

1.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与书本对话

高中课程改革后,一个主要的思想是把教本变成读本,使学生自读,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可深入、可拓展,从中游刃有余地展开教学。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余地增加了,这就是教学容量自然增加与每个学习单元的有限时间产生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与书本对话。

例如,我在讲授人民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这课时,通过下列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①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意义?②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了解孔子,假如派您去帮助他,您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③请列表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对于历史来说,这个能力就是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以教材为本,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实际上培养的就是这个能力。

2.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整合教材,学生及时进行专题总结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将必修模块内部专题间整合,优势互补。

人教版三个必修模块的编写顺序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在内容体系上最大的变化是将通史体例变为学习模块,即专题学习,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且内容上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和对历史的反思,刚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因此,模块教学对于基本历史知识相对缺乏的高一学生来说,要求无疑太高了。但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是静态的,而师生和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我们从本地高一、高二学生的认知心理、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适度整合现有教材为我所用是必要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整合后的教材,使历史学习既符合专题学习的需要又能把握历史脉络,既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又能提高学习技能。

以人教版必修三为例,教科书着重反映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科学技术史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特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将讲课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调整为专题: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一、三、四)。这样体现了历史演进的时序性,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通过整合形成了中国主流思想文化的大专题。还可以拟为: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专题一、三、六)。西方人文精神有着悠久的渊源,历经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思想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历程。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学生了解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在延续本身的传统,显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进着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通过比较,增强了思维的广度,更好地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思考和多层次多方位文化认知,提高文化鉴别力、判断力和触类旁通的悟性。学生认识到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要取长补短,使本民族立于世界之林。

3.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老师的实际。在新课程下,每位老师的教学观都有转变,都认识到以学生为主的重要性,所以每个人都在摸索,都在尝试着改变教学模式。我校组织了数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帮助我们适应课改,我们从中也受益匪浅。但是我认为,别人的经验我们需要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很多学校的经验我们都觉得挺好,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我们不能拿来就用,需要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加以本土化。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管理者有长远的目标,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不能今天学这儿,明天学那儿。而且教无定法,不能规定必须的模式,每个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那所用的方法肯定不一样。应该允许百花齐放。教学模式好不好,是不是高效课堂,应该让学生评判,让教学实践者去决定。

总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止境的,我们课程改革越深入,揭示问题的也就越充分,越复杂,所以,寻求对策就成为我们推进课程改革的催化剂。我们的教育教学深化是未尽的事业,所以,我们仍需要追求和探求的精神,并坚持改革与创新的路。

参考文献:

[1]周道贵.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历史教学》,2007年3期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1篇

    困惑一:某年轻教师在公开课中看到评课者手捏跑表,专注地为自已“卡时”量化,便思忖着告诫自已:“教师讲解不能超过20分钟,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困惑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她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们刻划成“千人一面”。

    困惑三: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角色转变意味着冒险,然而,现实中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弱化了教师的冒险精神。教师偶有突发奇想,也不敢付诸于行动,忌讳让领导看不惯,旁人说“出风头”。

    困惑四: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使者,是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然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却被忽视了。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是导致新课改实施的最大瓶颈因素,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形成了教师冷漠的情感、粗暴的态度和相互猜忌、排挤的性情。在社会上,教师常常承担应试教育的骂名;在学校里,教师是一些管理者当头棒喝的对象,在教师间,是陌路相逢者。

    困惑五: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教师要在教学餐桌上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想做得精美而实用,但“未敢翻身已碰头”,教学中,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学生的创造冲动和求异思维仍旧被扼抑着。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2篇

困惑一:某年轻教师在公开课中看到评课者手捏跑表,专注地为自已“卡时”量化,便思忖着告诫自已:“教师讲解不能超过20分钟,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困惑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实现,保护天性,弘扬个性,课堂上,面对学生随意讲话,不认真听课,教师只能听之任之,否则,随时都会被冠以“变相体罚”之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一张张幼稚的脸庞,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师只能将她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护着,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们刻划成“千人一面”。

困惑三: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角色转变意味着冒险,然而,现实中偏爱“顺从”的“领导文化”弱化了教师的冒险精神。教师偶有突发奇想,也不敢付诸于行动,忌讳让领导看不惯,旁人说“出风头”。

困惑四:教师是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的使者,是学生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然而,教师的情感态度却被忽视了。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是导致新课改实施的最大瓶颈因素,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形成了教师冷漠的情感、粗暴的态度和相互猜忌、排挤的性情。在社会上,教师常常承担应试教育的骂名;在学校里,教师是一些管理者当头棒喝的对象,在教师间,是陌路相逢者。

困惑五: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教师要在教学餐桌上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想做得精美而实用,但“未敢翻身已碰头”,教学中,仍然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为主流,学生的创造冲动和求异思维仍旧被扼抑着。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3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原本作为高校内部信息资源主要供应者的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发展趋势。事实上,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已经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论证了,近些年来,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论的问题。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发展困惑。文章针对这些困惑,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使高校图书馆正确地把握好对社会开放的尺度,避免各种异化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应有的信息资源提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055-02

收稿日期:2013-11-09

作者简介:刘璞(1974-),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1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需求的形式也变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主要提供者和服务者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校园,面向公众提供社会化服务,对社会敞开服务的大门。然而,在高校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困惑。

2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困惑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时间不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相关的尝试性活动。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开放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影响力较大的高校图书馆都实行了社会开放服务。然而,仍然有不少高校对于图书馆的社会开放持保留态度,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不够重视,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高校图书馆巨大的信息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缺乏资金、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服务模式与管理体制等方面不能适应对社会开放。文献资源不足和人员紧缺是“开放”的显,技术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开放”的瓶颈。因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面临着不少困惑。具体分析如下。

2.1理论认识方面的困惑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困惑首先表现在理论认识方面,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一般来说,关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理论认识困惑主要来自于概念困惑、理由困惑以及开放方法的困惑三个方面。就概念困惑来讲,虽然业界对于社会开放的概念有过不少谈论与研究,且国外对于其概念理解和使用相对来说较为清晰,而国内则显得较为模糊抽象,从而使得一些人对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认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仅仅是允许社会公众人士进入到高校图书馆享受基本的文献服务。这显然会让公众产生一定的概念误解,从而让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概念困惑。其次,还有些人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理由存在一定的困惑。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对于这个开放的理由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是何种理由,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和信服。最后,关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这是因为在谈到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的时候,虽然很多人对于服务方式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创新理念与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够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答案。即使有一些方案较为理想,但是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让人产生了一定的困惑。

2.2现实活动方面的困惑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显然会导致现实的实践活动方面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会涉及很多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盲点仍然很多,并且还存在很多具有一定争议性的地方。有些高校图书馆在实行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高调宣传,但是,其强调的“逐步”二字却在实际行动中被搁置下来,有些甚至还带着一些作秀的意味,这些造成了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用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是严重脱节的现象。这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在应对来自于社会各界公众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从而让社会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产生一定的怀疑,甚至还有一些指责和抱怨,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信誉大大下降。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虽然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它对社会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这造成了图书馆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服务对象的范围较为狭窄,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难以取得较大成果。

3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困惑的应对策略分析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一般来讲有两种含义,即狭义和广义的。从狭义方面来说,它是指社会用户进入图书馆享受基本的文献资源服务,这也符合一般社会读者和媒体的理解层面。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指的是不仅让社会用户享受到最基本的文献借阅服务,还可以享受到与校内用户平等的文献资源使用权。事实上,这种宽泛意义上的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比起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模式有着更大的优势和活力,它可以为社会用户提供一个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生态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要避免一切可能的管理体制弊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比如:国家和政府的相关规定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本着鼓励引导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本校师生优先原则、灵活务实的服务原则、适当收费原则、依法原则等来积极实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具体活动,这样,必将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积极应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惑。

刘璞:试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困惑及策略刘璞:试论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困惑及策略3.1正确树立对社会开放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里主要的信息资源提供者和服务者,它们传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其服务内容主要是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查阅和下载服务。但是,在对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方面却非常欠缺,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图书馆习惯了在传统的服务理念指导下进行服务,为社会公众群体服务的意识较为淡薄。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想真正提升对社会的开放程度,就必须首先从服务理念方面入手,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创新自己的服务意识,并制定出能够与服务理念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这必将有利于督促图书馆工作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构建先进的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服务理念,从而有意识地淡化校园内部用户与校园外部用户之间的界定,实现每一位用户的平等权利,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

3.2善于把握对社会开放的原则性

作为以校园师生为服务主体的高校图书馆,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它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时候,如何把握好开放的原则性,使其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较为恰当。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循序渐进,要能够从最大限度上保护好学校和社会公众双方的利益,让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还能够把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社会公众,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资源需求,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高校图书馆优质且丰富的信息服务。

3.3积极争取政府的开放性保护政策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具体实施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过程中,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各项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主导性作用。那么,高校图书馆就应该切实寻求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寻求所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政府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从而让社会公众能够享受到有效的资源服务,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物尽所用,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并不能作为一个绝对化的命题进行讨论,而应该从实际出发,让社会开放提供的信息服务具有内在的需求与自觉性,要让其在充分满足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对社会公众实行没有区别、平等的资源开放服务,尽可能地避免丰富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被浪费和损毁,从而让高校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作为信息提供者和服务者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陈伟利.关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9):149-150.

[2]陈希,彭一中.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与策略[J].图书与情报,2007(5):114-116.

[3]董乾枫.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学刊,2010(5).

[4]胡迎卫.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

[5]康淑芳.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3(5):45-46.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困惑认识[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2)01—0084—00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是我国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以下简称 《六个 “为什么”》)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 《六个 “为什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辅助材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这一重大问题上,大部分大学生都认同和拥护我国的政党制度,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了困惑认识,他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主要有:“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的根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西方实行多党轮流执政,似乎更有利于民主,更能反映民意,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要解答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当前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彻底明白 “中国不能搞西方多党制”的道理,坚定他们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行动,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一

    、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其原因是多方面,这里主要阐述如下四点: 一1.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根本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 占优势的压力。”lJJ(’随着我们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师德高尚的高素质队伍。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当的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但不可否认,少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缺失,业务素质不高,对我国政党制度缺乏深入研究,甚至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他们讲不清楚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特点和优势以及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道理。当学生问及时,他们自认为此类问题很敏感,担心把握不好“度”,甚至担心犯错误选择回避,还有一部分教师因为自己没有深入研究而不予作答。受这部分教师的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不自觉地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

    从学生方面来看,我国当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但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对思政课功能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没有全面深入地去研究和把握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这也是导致他们产生困惑认识的重要原因。

    四是社会实践环节的脱节,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地带进行参观调研考察,对于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很有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环节脱节,实践活动开展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削弱了他们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同度。

    3.社会不良现象和社会体制转型时期面临的难题,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客观因素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良现象和社会体制转型时期面临的难题,给大学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

    方面,党员干部的素质问题和党内腐败现象影响了党的形象,使少数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上产生了困惑。“近年来,一些人无视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否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认为只有西方多党制才是民主的,提出中国应该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YYo【2】(P6)另一方面,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影响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评价效果。由于我国改革发展处8 I2012年第 1期 (总第 157期)·_-‘‘__于关键时期,各种民生问题涌现,如大学生就业难、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房价过高、看病难等等,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l临的长期任务。看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和长期性、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效果。

    4.相关部门对党组织关爱大学生的举措落实不到位,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情感因素我国各级党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爱大学生的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亲切的人文关怀。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相关部门存在一些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或环节。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来 自家庭的帮助,主动向党组织寻求帮助的较少。这说明少部分大学生从情感上淡视党的关爱和帮助,从而导致他们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

    二、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

    产生困惑认识的对策分析针对当前少数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这一现状,我们应当根据产生困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构筑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念渗透的 “防火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为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针对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以及它们给当前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武装大学生头脑,增强他们抵御西方文化消极影响的自觉性,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消除他们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疑虑和困惑。

    2.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对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进行政党制度的历史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一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认真落实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教学与力凭借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不断利用电台、电影、互联网和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对我国进行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罩着 “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重要原因。如在 2010年的 “谷歌事件”中,美国政府以所谓的 “信息自由”为借 口,支持谷歌抵制中国管理部门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暴露了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力渗透西方价值观念、企图搞乱我国社会秩序的真实面 目。在西方文化深刻影响下形成的我国当代社会思潮虽然有其积极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影响。这对我国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极个别大学生甚至在我国政党制度这样的重大问题上都受西方文化影响而持完全错误的观点。

    2.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不 了解我国政党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对西方政党制度缺乏深刻认识,盲目崇拜甚至美化西方政党制度,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困惑认识的内在因素绝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都能全面了解我国政党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特色和优势,同时对西方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本质、作用和弊端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也有少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并不了解或看不清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误解了西方政党制度的作用,盲 目崇拜甚至美化西方政党制度。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颠覆,它改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把课堂作为学生讨论和相互沟通的场所。学生在课前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与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开阔视野,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英语学习中主要就是教师把英语教学中的要点进行系统归纳和提炼,总结并录制成为视频供学生在家观看。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观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自己会的内容和不会的内容进行主动地学习。如果会,学生看过一遍即可;如果不会,学生则可以反复地进行观看,习得知识。当然,有些知识学生不论看多少遍也会感觉困惑不解。面对这样的知识学生就可以把它们进行总结并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学习,通过合作的方式来突破难点和困惑点。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课堂带来了乐趣和快乐。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对话式”和“合作式”学习模式进行探究,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把学习问题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结构的优化。而且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是可以保存起来供以后使用的,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在复习和总结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和作用

1.夯实基础,形成全面的认识

翻转课堂充分发挥了信息多元化时代的特点,使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移动时代、云时代的信息广博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看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都能够回忆起来并进行系统的总结。观看视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围绕着黑板和粉笔来进行,而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来学习和探究重点内容。学生会被这种教学形式所吸引,进而关注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在观看中一步步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形成深刻的认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局限性,方便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巩固,而且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2.思考解惑,发现不足和疑问

在学生的自主观看视频中,学生总是会遇到一些疑问和困惑,这些困惑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继续学习。这些疑问正是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不牢固,也是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学生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疑问进行总结,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或者是教师进行互动学习。讨论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了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可以顺利地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完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环境中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局面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变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 改变了教师进行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实现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内化英语知识。

3.突破难点,解决学习上困惑

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学习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因为,学生对于自己认为学习上的难点很清楚,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就会发现这些难点,从而可以带着这些难点和困惑来到课堂上。通过互动学习,这些难点和困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复杂。学生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就会形成科学的认识,促进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从而进行发散和聚合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以问题作为交流的平台,积极地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之间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形成有效的对话,建构出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认识,提高语言技能。

4.系统归纳,建构知识的框架

翻转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前进行主动地总结归纳出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英语词汇很多,用法也是非常丰富,语法规则更是千变万化,令学生不知所措。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且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对于知识的系统认识。如果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框架存在不足,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和相互学习,学生会不断地完善,从而完善认识。

三、如何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学习主人翁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和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科学地组织学生,使学生可以把困惑和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通过集体分析的形式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实行了有效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而且很多优秀的学习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实现了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