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

经济安全的核心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核电;安全性;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187-01

核电厂运行是否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发电过程中,发电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核电厂在发电领域的有效应用。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仍然以传统的火力发电为主,这种发电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其是否能够成为能源供应主要方式,取决于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对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有效评价,对核电厂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核电安全问题与经济性问题

1.1 核电安全问题

核能在利用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存在着一定的“恐核”心理,这就导致核电在应用时,人们心中具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核能最初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并且第一次投放是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核能后来应用于发电领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且有效地降低了资源消耗,但是核废物、核能泄漏,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在对核安全问题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出现核泄漏问题,给附近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如何保证核安全,成为当下核电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1]。

1.2 核电经济性问题

核电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性问题是影响核电应用的又一关键性因素。核能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并且其排放的气体,不会对大气造成破坏。在当下低碳理念得到较大发展的现实背景环境下,核电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推广。但是从我国核电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反应堆数未实现规模,核电经济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导致经济评价尚处于定性阶段,核电经济性评价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

2 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2.1 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评价

目前,核电厂安全评价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确定论安全评价法、概率论安全评价方法等。本文在对核电厂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主要以确定论安全评价法为主。确定论安全评价法应用过程中,以纵深防御概念作为基础,保证核电厂3个基本安全功能作为评价目的,并且利用假设和分析的方法,对核电厂是否具有安全性进行分析[2]。

2.1.1 纵深防御概念

纵深防御概念主要涉及到了纵深防御层次问题,具体层次内容如下:第一层以保守设计为主,保证核电厂避免出现偏离现象;第二层对核电厂是否正常运行进行检测,避免事故发生;第三层加强对故障问题进行安全设计,使核电厂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状态;第四层注重对严重事故后果进行减轻;第五层注重对人员进行保护,并能够对紧急情况进行有效预防[3]。

2.1.2 核电厂涉及到的基本安全功能

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核裂变产物等核废料进行处理,降低核能的放射性危害。具体涉及到了反应堆停堆处理、排除余热处理、放射性物质处理3个方面内容,我们将之称为3个基本功能评价。

2.1.3 假设和分析方法

在对核电厂安全问题分析过程中,采取了保护假设理论,从初始温度、压力、功率等问题,对后果偏差进行分析,并假设可能出现的事故,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验证,从而保证核电厂生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确定论安全评价方法在对核电厂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能够对核电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定义,并注重考虑到“影响因素”问题,能够对一些随机故障进行判断,保证核电厂在处理事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解决。

2.2 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

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主要考虑到了核电厂进行发电过程中,产生怎样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发电模式相比,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是否具有优越性。现阶段,关于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评价,主要涉及到了电力系统发电环保综合规划模型。这一模型是核电厂运行经济性评价的主要模式,在进行评价过程中,着重考虑电力电量平衡、技术限制、排放限制等约束条件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问题。一般来说,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系统投资费用较高,运行管理费用较高,燃料费用相对较少,环境效益较大。传统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并且排放的气体会对大气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这一过程中,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其环境效益较高,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和破坏。在能源选择上,核能发电量较大,并且对材料消耗降低,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发展目标[4]。核电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核裂变产生的废物以及核电厂退役后去污处理等环节的处理成本较高,从而导致核电厂电能价格较高。但是,传统电力行业由于在脱硫脱硝等环保设备上的大量投资,以及近年来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传统电力行业的发电成本也在持续上升,对比二者价格,核电与火电的电价是相近的,甚至在南方省份,核电的上网电价远低于火电的上网电价。因此,核电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均优于传统电力行业。

除此之外,在进行核电开发利用的经济性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核电厂的特殊性。核电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安全性、核废料处理、公众接受性3个角度。核电厂安全性是当下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上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这里就不再论述。关于核废料处理,是核电厂运行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如何避免核扩散,是提升公众接受性的关键。2015年至今,我国核准的在建核电项目采用的均为满足美国URD和欧洲EUR标准要求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充分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可有效防止核事故发生,避免核扩散。

3 结论

核电厂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综合本文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核电厂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对于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核电厂安全性,这就为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进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关于核电厂经济性问题来看,核电厂的经济性注重于效益的实现。核电厂前期投入较大,后期资源运行费用较低,这就保证核电厂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效益是核电厂发电体现出的重要内容,综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核电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为其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詹文辉,颜珍.PSA在三门与海阳核电厂SWS泵配置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3):449-452.

[2]杨萍,汤春桃.AP1000核电厂首循环CIPS风险评价[J].核科学与工程,2012(3):284-288.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安全链;石油安全;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081-03

[作者简介] 张立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

李 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苏 南京 21001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源。解决好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能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发展方式从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重视环境效益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能源安全观。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确保石油经济合理的持续供应和高效使用;减少与石油生产、使用相关的环境污染。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历史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安全形势的前提下,给出了新的石油安全概念;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能力安全观”。

二、石油安全概念的拓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石油安全概念的内涵也不断拓展。从以能够在数量和价格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安全概念,逐渐演化为考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概念。例如,崔新健把石油安全的概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定义为:石油安全主要是指一国拥有、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李树芳、潘懋探讨了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认为现阶段的石油安全概念已经发展到了关注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有限性,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阶段。

石油作为支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资,石油安全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同时,石油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能源约束,它的使用效率和消费安全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实现石油安全供给、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和谐是石油安全概念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石油安全是指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该概念强调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其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石油安全的相关理论

1.传统的石油安全观。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是建立在仅关注石油供给安全概念下的安全观,主要有2种:一是“储量安全观”,认为有了储备和储量就能保证石油安全;另一种是“资本安全观”,认为依靠资本运营,通过在石油市场上购买石油,可以获得石油安全保证。但是,通常本国内的石油储量是自然天赋,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在短期内单纯依靠增加储量获得石油安全是不现实的。而储备是应急措施,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对于“资本安全观”,石油市场一向风云变换,晴雨无常,所以,单纯依靠石油市场,也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二者对保证石油安全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从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角度来看,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2.石油企业与石油安全。国内的石油生产,由国家控股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主导。由于勘探权的登记制度,我国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被授予原油勘探开发权。这种开采业的垄断经营,决定了石油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同时,我国的石油企业集团多为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掌握着国内绝大多数的炼油厂,它们控制着国内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拥有近80%的市场零售份额。所以,几大石油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好坏,其整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的大小,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与国家的石油安全息息相关。

3.相关的竞争力理论。主要就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介绍。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四、从“价值链”到“安全链”:新的“能力安全观”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我们给出石油企业的价值链,见图1: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由上图我们发现,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给出石油安全链(见图2)。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由于油气资源是在千万年乃至上亿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富集起来的,它深埋于地下,而且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目前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油气勘探、开采的不确定性很高,进而造成油气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这样不但能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保证,更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石油产品的销售一方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生产的有效需求的关键。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网络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4)辅助服务部分。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是指研究与开发以及与油气开发和炼化、销售相关的服务性部门。影响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因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开发资源还是节约资源,都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不高,探明储量中只有20%-30%可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并且其中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因此,提高勘探储量要依靠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创新;提高采收率要运用先进的开采手段。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要表现,是增强企业效益和保障石油安全的主要手段。

总之,石油安全链上各个环节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决定了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五、结论

由上述分析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密切相关。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因此不仅对于提高国内石油产量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其跨国投资控制境外石油资源的能力。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中国石油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石油企业与跨国石油公司竞争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贯穿于企业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表现为企业的各种能力,正是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能力,决定了安全链各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而决定了整条石油安全链的石油安全保障能力。由此我们得出新的“能力安全观”:通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石油安全保证程度是长久的、全面的和现实可控的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真正的石油安全在于不断增强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J].财经研究,2004,(5).

[2]李树芳,潘懋.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经济学诠释[J].经济师,2004,(5).

[3]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1).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4).

[5]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May, 1990:79-90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安全链;石油安全;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源。解决好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能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发展方式从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重视环境效益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能源安全观。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确保石油经济合理的持续供应和高效使用;减少与石油生产、使用相关的环境污染。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历史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安全形势的前提下,给出了新的石油安全概念;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能力安全观”。

二、石油安全概念的拓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石油安全概念的内涵也不断拓展。从以能够在数量和价格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安全概念,逐渐演化为考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概念。例如,崔新健把石油安全的概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定义为:石油安全主要是指一国拥有主权、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李树芳、潘懋探讨了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认为现阶段的石油安全概念已经发展到了关注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有限性,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阶段。

石油作为支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资,石油安全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同时,石油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能源约束,它的使用效率和消费安全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实现石油安全供给、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和谐是石油安全概念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石油安全是指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该概念强调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石油供给和使用能力,其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石油安全的相关理论

1.传统的石油安全观。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是建立在仅关注石油供给安全概念下的安全观,主要有2种:一是“储量安全观”,认为有了储备和储量就能保证石油安全;另一种是“资本安全观”,认为依靠资本运营,通过在石油市场上购买石油,可以获得石油安全保证。但是,通常本国内的石油储量是自然天赋,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在短期内单纯依靠增加储量获得石油安全是不现实的。而储备是应急措施,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对于“资本安全观”,石油市场一向风云变换,晴雨无常,所以,单纯依靠石油市场,也不能保证长期的石油安全。因此,从供给角度来看,二者对保证石油安全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从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角度来看,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2.石油企业与石油安全。国内的石油生产,由国家控股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主导。由于勘探权的登记制度,我国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被授予原油勘探开发权。这种开采业的垄断经营,决定了石油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同时,我国的石油企业集团多为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掌握着国内绝大多数的炼油厂,它们控制着国内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拥有近80%的市场零售份额。所以,几大石油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好坏,其整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的大小,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与国家的石油安全息息相关。

3.相关的竞争力理论。主要就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介绍。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四、从“价值链”到“安全链”:新的“能力安全观”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性服务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我们给出石油企业的价值链,见图1: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由上图我们发现,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转贴于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给出石油安全链(见图2)。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由于油气资源是在千万年乃至上亿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富集起来的,它深埋于地下,而且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目前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在现有科技水平下,油气勘探、开采的不确定性很高,进而造成油气生产成本也很高。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这样不但能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保证,更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石油产品的销售一方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保证石油企业正常生产的有效需求的关键。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网络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4)辅助服务部分。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是指研究与开发以及与油气开发和炼化、销售相关的服务性部门。影响石油企业的辅助部门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因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开发资源还是节约资源,都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不高,探明储量中只有20%-30%可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并且其中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因此,提高勘探储量要依靠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创新;提高采收率要运用先进的开采手段。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要表现,是增强企业效益和保障石油安全的主要手段。

总之,石油安全链上各个环节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决定了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五、结论

由上述分析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密切相关。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与效率,因此不仅对于提高国内石油产量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其跨国投资控制境外石油资源的能力。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中国石油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石油企业与跨国石油公司竞争的前提,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贯穿于企业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表现为企业的各种能力,正是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能力,决定了安全链各环节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而决定了整条石油安全链的石油安全保障能力。由此我们得出新的“能力安全观”:通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石油安全保证程度是长久的、全面的和现实可控的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真正的石油安全在于不断增强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J].财经研究,2004,(5).

[2]李树芳,潘懋.石油安全保障概念的经济学诠释[J].经济师,2004,(5).

[3]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1).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4).

[5]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May, 1990:79-90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4篇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计算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2000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金融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研究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2002年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教育,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

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科技、金融、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企业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科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分析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方法、内容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国家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国家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国家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5篇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计算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2000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金融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研究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2002年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教育,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科技、金融、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企业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科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分析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方法、内容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国家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国家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国家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

一、引言

区域旅游经济空间一直以来是城市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化过程或演化模型的研究,常见的旅游空间结构有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网络型模式。本文的研究更多的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模型,利用ARCGIS、SPSS等多种工具,对关天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做定量分析,探寻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层次性与内在机制,任何一种空间结构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发展状况,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会呈现出动态演化的过程。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概况

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该规划中将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为关天经济区)划定为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要地。关天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核心区域包括8市: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杨凌、宝鸡、铜川、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天水所辖行政区;直接辐射区包括7市:陕西省的汉中、安康、榆林、延安以及甘肃省的平凉、庆阳、陇南。研究区总面积7.98万Km2。[1]

关天经济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截止到2015年10月,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区共有5家5A级景区,辐射区有2家5A级景区;4A级景区共计68家,占全国总量的5.0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1处。[2]2015年,关天经济区(含辐射区)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总旅游收入的6.91%,旅游人数占全国总旅游人数的7.32%。

旅游业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支柱产业,区域间的旅游空间结构及旅游空间经济联系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增长,本文则立足此点作出深入研究。

三、关天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测算分析

1、区域旅游景区最近邻比测算

一般而言,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呈现三种状态:集聚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旅游吸引物的聚集状态体现在空间之中,是以尺度概念的确定为前提的。本文选择关天经济区7大核心城市的A级旅游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代表,并对域内旅游景区的富集度进行测算,以此得出景区区域的集聚度。具体的量化计算指数为景区最近邻比,公式如下:

式中K代表区域内核心城市景区最近邻比,反映景区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性质,K

根据表1的测算,西安、咸阳、宝鸡的A级景区最近邻比最高,说明就旅游资源的分布而言,西安、咸阳、宝鸡的旅游景区数量分布更为集中。在城市间通达性良好的前提下,当一地的旅游资源分布更为集中时,这一城市更易成长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

2、城市首位度测算

城市首位度指数是测量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主导水平的指标,为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的科学性,本文同时选取城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分别计算首位度。城市旅游收入的首位度指数(TPR1)反映了旅游收入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本文采用2城市计算法,计算公式如3-2,其中I1、I2为测算域中旅游收入最高的两座城市;城市旅游人数的首位度指数(TPR2)则采用旅游人数作为人口规模计算指标,本文采用4城市计算法,计算公式如3-3。由于城市首位度测算只选取最大2城市或4城市计算,无法覆及全部城市,所以作为补充,引入旅游收入首位比指标(TPI1)和旅游人数首位比指标(TPI2),即首位城市旅游收入或旅游人数在区域旅游收入或旅游人数中的比率,计算公式如3-4、3-5;

计算结果如下:

关天经济区城市旅游收入首位度指数在2000年达到顶峰,除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出现大幅波动外,2000―2005年出现相对下降明显,但是同时绝对数值又较高,这就说明西安作为关天经济区的首位城市不断极化演进,成为整个经济圈中的核心增长极,2007―2015年TPR1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西安对周边的边缘城市空间辐射和扩散作用增强,空间结构由核心极化向边缘城市溢出(图1、2)。由图3可以看出关天经济区城市旅游人数首位度TPR2围绕1上下浮动,首位比TPI2则处于0.3上下浮动,说明西安作为关天经济区的首位城市,首位优势突出且稳定,是整个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中的一级核心城市。1999―2007年TPR2呈现上升状态,关天经济区处于中心极化演进阶段,西安的集聚作用明显。2007―2015年TPR2、TPI2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西安作为极核向边缘城市的辐射溢出。

3.经济区核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算

关天经济区核心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可以反映出旅游经济的区域空间特点和经济辐射方向。本文通过对各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空间距离等数量指标的采集和分析,计算出关天经济区各核心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这一指数既可以反应城市在区域空间内经济影响力的大小,同时也测算出边缘城市对于核心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吸收度(公式3-6)。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代表了第i市与j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t为交通参数,即平均每天由i市发往j市的铁路车次数占到i市发往区内其他各市车次数量总和的比重, Pi、Pj代表两城市的旅游人数,Ii、Ij代表两城市的旅游收入,Dij为i市至j市的铁路距离。运用公式3-6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果:

西安与各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排序:咸阳>渭南>宝鸡>铜川>商洛>安康>延安>汉中>天水。其中西安与咸阳的旅游经济关联强度是最高的,这与西咸一体化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西安与咸阳的旅游经济关联强度又是渭南、宝鸡、铜川的数倍,这也就说明西安与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的经济关联强度最强,但是从空间关系上来看,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城市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并不是十分明确。西安与天水的旅游经济关系强度值仅为1.112,说明西安对天水的旅游经济关系强度较弱,辐射作用不明显。天水与距离最近的二级核心城市宝鸡的关系强度也仅为2.275,这说明两地间的旅游经济关系度也较弱,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需要加强宝鸡作为二级核心城市对于天水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四、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直观的发现关天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形态以集聚态为主,主要凝聚点在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天水,空间格局呈现不均衡极化状态。关天经济区的空间结构有一核三辐射的特点,有点轴式结构向网络式结构发展的趋势。一核即为渭南―西安―咸阳区,辐射区辐射方向为:西向辐射轴区为宝鸡、平凉、天水、陇南,北向辐射轴线为铜川―延安―榆林,南向辐射轴线为商洛―安康―汉中。受地缘特点的影响,天水与宝鸡的旅游经济关联度比起其他核心城市而言较高,但整体强度仍然较低,加之两地景区最近邻比数值较低分布,说明两地之间出现旅游经济空白地带。在此空间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全区域的旅游合作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参考文献】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7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从粗放型逐步走向高、严、细、实、全,企业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细胞,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注重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班组效益及班组效益对整体影响关心较少。这种条件下,职工对自己工作和劳动的价值心中无数,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讲求经济效益,而班组又是企业的基础生产经营环节,电力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线损率的降低、电费回收率的高低、成本的控制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是通过每一个职工的辛勤工作实现的,可以说,每一个职工工作成就都可以用货币形态表现出来。因此,班组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而班组经济效益好坏就是通过班组经济核算来体现和完成,同时也通过班组核算为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班组核算虽说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很多班组总感觉到无从着手,顾此失彼,很零乱没有系统性,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供电企业班组人员基本是学技术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对经济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同时因为具体工作忙而无暇顾及。那么怎样使班组经济核算及经济活动分析既坚持开展又有实在意义呢?笔者看法如下: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通过对班组生产活动的记录、分析、比较,从而揭示矛盾,提出措施,挖掘潜力,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概念中我们可得出一个班组经济核算的明确目标:

最高的收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效益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围绕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工作范围最低成本和最高收入中的各要素作文章。下面谈谈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班组经济核算员

由于班组经济核算带有一定的算术技术和要求有一定基础的文字能力,因此,要在班组内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担任,随着办公手段的自动化,还应要求能操作微机。

二、选择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

班委会和班组经济核算员一起分析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收入与成本各要素,确定班组的经济核算内容。在选择时,可根据班组具体情况,结合部门和企业年、季、月度主要工作目标和下达给班组的各项具体生产经营任务来选择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

影响供电企业收入的因素有: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工程(大修、更改、业扩)收入等。影响供电企业成本因素有:材料消耗量、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指标、管理费用、线损率、工程成本(大修、更改、业扩)等。如用电营销部门班组根据内部模拟市场承包情况可选择: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指标、材料消耗、管理费用、营业自动化系统设备完好率、线损率等主要指标为核算内容。修试管理所班组可选择:材料消耗、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管理费、单项工程收支等指标作为主要核算内容。

三、根据核算内容选择核算形式

经济核算形式根据各班组管理的特点,各不相同,班组内也根据指标性质特点不同各不相同,一般有以下形式:

l、以班组为单位的综合技术经济小指标核算。如承包内的材料费、管理费、安全指标、电量、电功、电价等,可用这种形式,并根据局或部门考核规定时限结合班组情况,以确定年、月、日核算时限。这种形式最合适制成表格分析。

2、按设备为单位进行核算。有的班组所管理和维护的设备较多,如把全部设备合在一起核算,无法真实地揭示事实本质,因此必须分并核算。如线路班所管线路很多条,要想获取有价值的可靠率、大修理费用、负荷控制等指标,必须一条条分开考核。同样,一台主变、一台车辆应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可制成表格分析。

3.按大修、更改、业扩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核算,将一个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工时消耗费用与计划或定额比较单项进行核算。

四、完善班组经济核算各项基础资料

确定了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和方式后.就可以着手基础资料的收集管理,除按局和部门要求必备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外,要根据班组核算内容和方式着重准备核算资料,如原始记录、台帐、统计图表等。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加上局、部门下达的相关时期的技术经济小指标、单项工程承包费和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就可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了。

五、班组经济活动分析

班组通过各项数据资料的记录统计,揭示出了存在班组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矛盾,根据这些核算资料与局部门下达计划指标、同行业班组和上期经济核算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在收入因素或成本因素上存在的正反两方面变化。即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成本的降低或升高,如有积极的变化,总结经验,推广交流;如有不利的变化,吸取教训,寻找措施,努力取得局、部门支持,消除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达到堵塞漏洞,挖掘潜力,推动生产,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班组经济活动分析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l、确定班组经济活动分析时间,可定期组织活动,对专项工程和突发事故要及时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分析。

2、选择本期活动的内容。由班委和经济核算员选择本期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各项核算内容中选出变化最大的一个或几个主要内容。这里要注重一点是如果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单项的工程和事故时,可组织大家提出一些节能降耗、提高工时利用等措施。版权所有

3、由经济核算员进行计算比较出结果。

4、召开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核算结果,全班对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找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5、班长可结合大家意见,根据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在今后工作上应发扬或提出几条改进措施定期完成。

6、经济核算或记录人作好会议记录在下次活动时检查落实情况。实际上,班组经济核算,完全可以采用QC活动中的PDCA循环的方法。

六、班组经济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班组经济核算内容中有的因素是货币资金形态表现出来的,如材料消耗、管理费、电费、电价、单项工程的收入支出等。但有的不是直接的用货币资金形态表现的,为了让班组每个成员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建立强烈的效益意识,只有指标的变化幅度(%)和统计增减(次)是不够的。因此,在班组具体核算时应把技术指标货币化,如一个线损百分点、每千瓦时电量、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等都应合理折算。如安全指标中对一次事故分析损失应包含抢修人工费、材料费、少供电损失电费和合同违约赔偿金等。

七、加强对班组经济核算的管理。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8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从粗放型逐步走向高、严、细、实、全,企业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细胞,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注重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班组效益及班组效益对整体影响关心较少。这种条件下,职工对自己工作和劳动的价值心中无数,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讲求经济效益,而班组又是企业的基础生产经营环节,电力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线损率的降低、电费回收率的高低、成本的控制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是通过每一个职工的辛勤工作实现的,可以说,每一个职工工作成就都可以用货币形态表现出来。因此,班组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而班组经济效益好坏就是通过班组经济核算来体现和完成,同时也通过班组核算为企业整体效益的好坏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班组核算虽说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很多班组总感觉到无从着手,顾此失彼,很零乱没有系统性,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供电企业班组人员基本是学技术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对经济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同时因为具体工作忙而无暇顾及。那么怎样使班组经济核算及经济活动分析既坚持开展又有实在意义呢?笔者看法如下: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通过对班组生产活动的记录、分析、比较,从而揭示矛盾,提出措施,挖掘潜力,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概念中我们可得出一个班组经济核算的明确目标:

最高的收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效益

班组经济核算就是围绕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工作范围最低成本和最高收入中的各要素作文章。下面谈谈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班组经济核算员

由于班组经济核算带有一定的算术技术和要求有一定基础的文字能力,因此,要在班组内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担任,随着办公手段的自动化,还应要求能操作微机。

二、选择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

班委会和班组经济核算员一起分析分属你班组生产经营收入与成本各要素,确定班组的经济核算内容。在选择时,可根据班组具体情况,结合部门和企业年、季、月度主要工作目标和下达给班组的各项具体生产经营任务来选择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

影响供电企业收入的因素有: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工程(大修、更改、业扩)收入等。影响供电企业成本因素有:材料消耗量、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指标、管理费用、线损率、工程成本(大修、更改、业扩)等。如用电营销部门班组根据内部模拟市场承包情况可选择:电量、电价、电费回收率、业务扩展指标、材料消耗、管理费用、营业自动化系统设备完好率、线损率等主要指标为核算内容。修试管理所班组可选择:材料消耗、工时利用率、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管理费、单项工程收支等指标作为主要核算内容。

三、根据核算内容选择核算形式

经济核算形式根据各班组管理的特点,各不相同,班组内也根据指标性质特点不同各不相同,一般有以下形式:

l、以班组为单位的综合技术经济小指标核算。如承包内的材料费、管理费、安全指标、电量、电功、电价等,可用这种形式,并根据局或部门考核规定时限结合班组情况,以确定年、月、日核算时限。这种形式最合适制成表格分析。

2、按设备为单位进行核算。有的班组所管理和维护的设备较多,如把全部设备合在一起核算,无法真实地揭示事实本质,因此必须分并核算。如线路班所管线路很多条,要想获取有价值的可靠率、大修理费用、负荷控制等指标,必须一条条分开考核。同样,一台主变、一台车辆应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可制成表格分析。

3.按大修、更改、业扩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核算,将一个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工时消耗费用与计划或定额比较单项进行核算。

四、完善班组经济核算各项基础资料

确定了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和方式后.就可以着手基础资料的收集管理,除按局和部门要求必备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外,要根据班组核算内容和方式着重准备核算资料,如原始记录、台帐、统计图表等。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加上局、部门下达的相关时期的技术经济小指标、单项工程承包费和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就可以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了。

五、班组经济活动分析

班组通过各项数据资料的记录统计,揭示出了存在班组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矛盾,根据这些核算资料与局部门下达计划指标、同行业班组和上期经济核算情况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在收入因素或成本因素上存在的正反两方面变化。即收入的增加或减少,成本的降低或升高,如有积极的变化,总结经验,推广交流;如有不利的变化,吸取教训,寻找措施,努力取得局、部门支持,消除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达到堵塞漏洞,挖掘潜力,推动生产,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班组经济活动分析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l、确定班组经济活动分析时间,可定期组织活动,对专项工程和突发事故要及时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分析。

2、选择本期活动的内容。由班委和经济核算员选择本期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各项核算内容中选出变化最大的一个或几个主要内容。这里要注重一点是如果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单项的工程和事故时,可组织大家提出一些节能降耗、提高工时利用等措施。版权所有

3、由经济核算员进行计算比较出结果。

4、召开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核算结果,全班对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找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5、班长可结合大家意见,根据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在今后工作上应发扬或提出几条改进措施定期完成。

6、经济核算或记录人作好会议记录在下次活动时检查落实情况。实际上,班组经济核算,完全可以采用QC活动中的PDCA循环的方法。

六、班组经济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班组经济核算内容中有的因素是货币资金形态表现出来的,如材料消耗、管理费、电费、电价、单项工程的收入支出等。但有的不是直接的用货币资金形态表现的,为了让班组每个成员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建立强烈的效益意识,只有指标的变化幅度(%)和统计增减(次)是不够的。因此,在班组具体核算时应把技术指标货币化,如一个线损百分点、每千瓦时电量、安全指标、设备完好率等都应合理折算。如安全指标中对一次事故分析损失应包含抢修人工费、材料费、少供电损失电费和合同违约赔偿金等。

七、加强对班组经济核算的管理。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党建工作 创新发展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宽加深,人们思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课题。党建工作如果继续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会失去其原有的优势。企业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工作思路,使党组织始终站在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前沿,持续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比如某煤炭企业坚持贯彻“融入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方针,以“五好”党组织创建为总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组织作用,深入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居中国企业500强第75位。煤炭产量完成4973万吨,矿井产能首次突破5000万吨。

一、加强精神引领,推进党建、经济双融

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贯彻落实企业发展目标的关键。近些年来,煤炭企业党组织注重加强党建工作,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创建“五好”为总抓手,突出“融入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方针,谋划全局,把握方向,对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巩固了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成果。在企业党建工作中,注重思想引领,强化工作创新,注重紧贴实际,强化榜样作用,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工作机制为着力点,以促进与经济工作融合为落脚点,进一步规范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提升了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具有国际静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凝聚了强大合力。始终遵循融合性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到机制衔接、工作融合;遵循实效性原则,突出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成效检验创建工作的效果;遵循创新性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通过不断探索新方法、新形式和新途径,使创建工作始终充满活力;遵循广泛性原则,坚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人人参与,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建工作突出以考核促融合,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党建工作考核与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群众评价等指标考核相结合,考评结果与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收入挂钩,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在机制上的融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优化配置党建工作资源,推动企业发展提速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中心任务就是守住安全、搞好经营、提升效益、持续发展。党建工作必须融入经济这个中心,坚持与企业中心工作目标同向、措施同定、工作同步、齐心协力,思想上时刻想着“中心”,工作中处处融入“中心”,检验工作依据“中心”,才能避免空对空、两张皮的现象。

党建工作是煤炭企业发展的“车之轮,鸟之翼”,对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促进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效整合、优化和配置党建工作的这些资源,将直接影响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党建工作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促进和谐,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把创建“五好”班子贯穿于党委工作的全过程。煤炭企业在党建工作过程中,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特色的党建工作局面。整合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稳定等方面的进行考核,创立了“五好一体化”工作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采用“四优双基”方法,考核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情况;采用月度绩效考核,考核机关政工部门的月度工作完成情况。通过推行“四优双基”和月度绩效考核,使党建工作步入精细化管理轨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围绕“两亿六千万、管理效益年、收入多元化、全力保安全”的目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确保实现生产稳定、职工思想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为主要目标的“两稳定一和谐”工作思路,加强精益管理,全面分解指标,开展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活动,效果十分明显;“351”党建运作体系,把党建工作纳入到考核范围,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注重党员的物质需求,注重党员的心理和谐,注重党员的合法权益”原则,以党内关怀机制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为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和季评“双十佳”党员活动,建立了“党内通报制度”、“五必访制度”和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快速发展。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0篇

粮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和特殊的商品,对于有13亿人的中国来讲粮食问题关系着全球发展和安全。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未来,中国必须坚持粮食自给,这是基于国情的要求,也是确保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国家粮食储备区和核心区建设,在全国建立13个粮食核心产区,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有一系列亟待思考和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试图对这些问题构建法律解决、保障机制。

一、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1.用法律手段保护粮食核心区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内在需求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呈刚性的增长的。为了适应这种刚性需求的增长,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划定,以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通过粮食核心区的建设试图解决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种粮效益偏低、主产区财政状况紧张等问题,但为了使这一政策具有强制性,需要用相关的法律保障。

2.粮食核心区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般核心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还不能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主体地位,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尤其要加速发展农户家庭经营中的非农产业,增加核心区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主销区农民的兼业数量和规模大于核心区农民,而且这种差距正在逐年扩大。我国从21世纪初相继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措施,逐渐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没有上升为法律层面,用制度保护粮食核心区农民的利益。3.加大粮食核心区投入,必须有法律保障优化核心区的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增加财政对核心区的投入,同时改革和创新核心区农村金融信贷体制,改变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4.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依法建设粮食核心区粮食核心区建设必然会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产生积极影响,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促进核心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提高核心区城市化水平,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其活动建立的法律和理性的基础平台上,使其能够真正独立自主地为农民利益发挥作用,故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都需要制度作为保障。

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存在的法律保障不足

对于粮食核心区建设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在供给方面不足,制度是稀缺资源,需要各类社会主体进一步互动以便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1.2002年修改的《农业法》增加第五章粮食安全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粮食安全,并确定粮食安全的概念。《农业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对粮食产品实行保护价制度。建立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支持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国家对粮食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等方面作了规定。《农业法》是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基本法,但是《农业法》在粮食安全这一章中关于粮食核心区的规定只有1个条文,规定的内容较为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没有规定保障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相关具体措施。农业法的其他各章、《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土地管理法》等构建了粮食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但几乎没有针对粮食核心区的规定。2.国家对粮食核心区的宏观指导、统一规划及资金支持方面缺少法律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虽然把粮食核心区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并且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措施积极推进,但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跨区域、跨省市的规模经济。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资金支持没有制度支撑。近几年,国家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粮食产业本身的利益导向机制,投资者不愿意对粮食生产过多地投入资金,国家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投入资金奖励的制度支持不够,国家在税收、用电、用水、用地及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需要有国家强有力的制度扶持。3.粮食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保护机制未建立,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粮食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最晚放开的市场,粮食市场发育程度低,制约着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民普遍反映,现在是种什么,什么卖不出去。这对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既是考验又是机遇。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在市场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市场法规尚不完备,市场监管缺乏统一性,粮食市场管理与产业化经营不配套,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4.粮食核心区的涉农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大面积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国家没有积极的制度支持在粮食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企业是促进地方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购销和精深加工的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的粮食企业通过产业化发展已步入集团化和跨国化。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

1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铁路日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关系日常生活的基础民生设施,更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地位,它的特点是四通八达且又紧密相连。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运输的安全问题、如何让货物有序的运输、对一些贵重的东西特殊对待且保证安全以及如何提高客户对运输服务的满意度。铁路运输调度还对运输任务完成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铁路运输的一切工作只要与行车组织相关都在运输调度的管理下进行。

2 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调度系统是对一个行业的总指挥,铁路系统中的调度系统覆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保障安全快速地完成运输任务,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必须建立经济核算和考核机制。

2.1 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第一,调度在分析时不够全面。有些调度方式只注重装载、卸货和排列,几乎是从来不涉及运输过程中的盈利还是亏损,调度部门自己也没弄明白而且也无法弄清楚自身对运输部门的指挥能否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第二,在考核时,没有统一的指标且不系统。之前在运输系统中的指标,都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特定制备的,缺少最重要的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在整个运输系统中所有的指标都是单一的针对某一特定的工作或环节而制定的。

第三,对成本的控制不够强势。虽然整个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成本,但并不是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值得去压缩,而运输成本却是最有压缩空间的一个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在机动车辆上的成本就在不停的变化。能够在每一辆机车上取得最高的效益,这是铁路部门对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然而之前的考核机制却没有注意减少成本以及对成本进行考核。

2.2 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第一,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第二,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

要想调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改变和更新的是领导们的思想,指挥者有了质的变化,那些被领导者和团队才会有大的提升。新制定的核算考核系统给传统方式的经济考核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运输组织在现实的工作中不只在某一个环节上有要求,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效益也有要求,与此同时这种要求又对每一个员工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这会大大的加强调度部门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自从有了此考核机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从经济核算中也能够直接看到每班或某一台机器甚至某一个员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使我们在工作中真正的做到了奖励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以及对做的不好的给以相应的惩罚,这大大刺激了运输部门所有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激情,实现了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

最后,把每一个任务具体到了某一个人,这样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白了自己该负的责任。调度系统在运输行业的地位很重要,具有总揽大局的作用,对整个局面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3 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时代在变化,科技的更新推动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五”后,经济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原有的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作者对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3.1 建立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就是将铁道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统一调度的各个方面联系和综合起来的协调管理机构。成立这样的统一机构有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可以把联动机的各部分利益不再分散凝成一个整体。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个体利益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3.2 构建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我国的铁路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它的速度却是惊人的,现在已处于国际水平。而在我国铁路的发展中一直都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在运输生产中我们要做好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若想保证这些安全关键是做好管理,只有做好管理才能使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即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

3.3 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第一,当今不仅是科技化的社会,更是信息化的社会。离开了信息化很多工作都不能快速的完成,信息化也成了调度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彭泽核电站;生态经济;规模拆迁经济;核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047-02

1 引 言

国家当前正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核电,这是江西彭泽核电站建设的有利时机。彭泽核电项目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核一控”的关键工程、核心工程、头号工程。对于其周边的省县市的生态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考察彭泽核电站的建设对周边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彭泽核电站的初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工程的实施与完成进度的发展。彭泽核电站已经初步对该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目前的影响来看,以居民迁移为例,此次迁移可以看做是该地区历史上最成功的迁移,并且新建的城区给人们带来了更为便利的生活。同时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比如,供电的增加、厂区的建设等。产生了规模的拆迁经济。另外,对比大亚湾核电站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生态、社会及环保效益。还有结合近期日本、美国的核安全实践,分析彭泽核电站建设的安全注意事项。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拆迁经济的影响研究,与大亚湾的对比分析研究,和结合日本的核电站安全建设研究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2 概念界定及彭泽核电站建设产生的规模拆迁经济分析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基本理论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其中,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首先要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和规划,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而彭泽核电站在建设初期,对周边的经济和生活环境进行了具体的规划,政府适宜恰当的举措,在大规模的拆迁、重建基础上,产生了规模拆迁经济。此处的规模拆迁经济要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全新定义并进行分析。

2.1 规模拆迁经济的全新定义

相对于近几年愈演愈烈的“钉子户”问题,而引起人们关心的“拆迁经济”,本课题所定义的“规模拆迁经济”则是从生态经济的角度,进行全新的定义。规模拆迁经济是指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从重新规划建设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对原有的城市布局进行规划,完善当地的农业、服务业、工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体系,从而促进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而在彭泽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的恰当作为,不仅没有引起当地民众的反对,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帮助。并以核电站建设为契机,以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对其周边环境进行重新的规划布局。为彭泽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规模拆迁经济的积极影响

从规模拆迁经济的全新定义,并结合彭泽核电站的建设,我们可以得到其积极影响:

第一,科学的再规划布局,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常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工业用地侵占农业用地,生活区与工业区抢夺资源,商业区不完善等问题。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教育、经济等不发达,其生活和生产设施落后,并很难得到发展。而彭泽利用建设核电站这一契机,对原有的农村居民区进行拆迁、迁移,并重选地址,重建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现代生活区,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也同样适用于城市的规模拆迁经济影响。

第二,完善经济—生态—生活三维一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全新而科学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下,能源资源、生态资源、人力资源等得到良好的分配。经济—生态—生活三维一体协调发展,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彭泽核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各工业产业得到重新布局,服务业得到新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规模拆迁经济的消极影响

但是在规模拆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政府作为不当,仍然会产生广泛的消极影响:

第一,是政府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为求政绩与开发商联手,抬高地价房价,制造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第二,大拆大建模式经济代价很高,浪费严重,而最终都会作为固定成本转嫁给产业。第三,是违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见物不见人。因此,彭泽核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要紧紧地把握生态经济政策不放松,依据科学的规划方案,注意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心声,做好群众工作,降低规模拆迁经济的消极影响。

3 与大亚湾核电站的预期成果对比分析

大亚湾核电站自投产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为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发展核电,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断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彭泽核电站建设也将在吸收大亚湾核电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其弊端,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突出彭泽核电站的特点及优势。

3.1 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其坐落在深圳市的东部,离香港直线距离45千米,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有其重要的经济与战略意义。而在建成以来,为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促进力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组,轻工业、服务业不断发展,而核电站本身也成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深圳市一日游的景点之一。而彭泽核电站的建设目标也要以此为标准。

3.2 经济效益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至2009年5月,大亚湾核电站已成功累计实现上网电量20512亿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140079亿千瓦时;大亚湾核电站是内地与香港能源合作的典范,特区政府支持香港与内地企业在能源、金融等领域深化合作。而彭泽核电站作为中国首批内陆核电厂址,江西彭泽核电站规划建设4台125万千瓦级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2010年年底工程具备FCD条件,2015年并网发电。其经济推动力亦不可小觑,为江西中部崛起后备了启动力。

3.3 生态效益

彭泽核电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彭泽经济战略地位的提升,将使彭泽县在短期内实现由农业大县、经济弱县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的转变。核电巨大的投资效应对推进彭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彭泽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核电站的建设,将带动江西临近各省地区的发展,为国家整个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作用。

4 日本核安全的启示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九级地震,其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亚湾核电站也曾在2010年5月23日发生小规模泄露,系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纹引起的,但并没有导致大亚湾核电基地及周边地区放射性水平升高,没有对外界导致核泄漏。近期,彭泽核电站的个别项目也暂停审批。所以核安全是核电站建设的重中之重。有如下启示:

4.1 对已经建设或准备建设的核电站的厂址自然条件、设计、运行等各个方面要进行重新检测和评估,追求更高的质量保证防患于未然是中国的传统谚语。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这一点更是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核电作为最有效的清洁能源,但并不应该被看做最廉价的清洁能源。在核电建设之初,就应该加强核电的安全系数。既然各国都在义无反顾地建设核电设施,发达国家就不能搞技术壁垒。应将最先进的核电技术贡献出来与世界共享。毕竟,核电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和事故,很可能造成整个人类的灾难,危及周边甚至更大范围的人民的生命。

4.2 要制定严密的核电站危机处理的方针、对策和措施,设想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环节和情况,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实地训练在这次日本福岛核泄漏实践中,如果东京电力公司或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熟悉反应堆的阀门要使用低压电源才能自动打开或能够作出其他的反应工作,也许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冷却系统问题,从而阻止核泄露事故的发生。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组合城市郑汴一体化西成一体化区域比较

有关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城市群,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城市群内部,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展,都市区范围的不断延伸,都市区之间形成了首尾相连的都市连绵区。这就形成了集合城市,也就是组合城市,组合城市一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之一,而郑州开封一体化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二者同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西咸一体化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随着各自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将会形成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将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推进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发展,乃至中国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区位优势比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陕西省会西安与其相连的咸阳市构建的组合城市。西安、咸阳两市紧密相连,相距不过30公里,同处陕西关中产业开发带的核心位置。2002年签署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西安、咸阳联体后,形成中国西部的一个大都市圈。

郑州开封一体化是河南省会郑州与其地域相连的开封市构建的组合城市。郑州、开封地域相接。两市城区相距40公里,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带。2005年,郑汴一体化发展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实现了两市建成区的直接对接。在此前后,建立了郑汴协调发展机制,以同城化服务为目标。实施了郑汴电信同城方案,启动了金融、邮政同城工作,全面加强了旅游、商务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利民互惠措施。2007年,《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正式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面勾勒了郑汴一体化的骨架和核心区――郑汴产业带的未来和发展。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郑州、开封新旧两个省会最终将变成一个“大都会”,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中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西咸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9.86%,郑汴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8.3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46倍。西成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50.55%,郑汴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63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28.19%,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87.88%。其中,西安市建成区面积261平方公里,郑州市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公里,西安市为郑州市的92.55%。2006年末,西咸一体化总人口1320万人,占陕西全省的35.34%,郑汴一体化总人口1137万人,占河南全省的11.58%,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16倍。其中,西安市总人口823万人,郑州市总人口657万人,西安市为郑州市的1.25倍。两市建成区面积基本相当,而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的人口都多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

二、综合实力比较

从经济总量来看,郑汴一体化经济实力较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GDP总量1934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42.75%,郑汴一体化GDP总量2488.8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19.9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77.71%。其中,西安市GDP总量1450亿元,郑州市GDP总量2013.5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72.01%。西咸一体化财政收入98.5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27.21%;郑汴一体化财政收入182.3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26.84%;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54.03%。其中,西安市财政收入85.9亿元。郑州市财政收入176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48.81%。

从经济均量来看,郑汴一体化地均GDP达到1790.5万元/平方公里,西咸一体化达到952.7万元/平方公里,比郑汴一体化少837.8万元。其中,郑州市地均GDP达到2684.7万元/平方公里,西安市达到1435.6万元/平方公里,比郑州市少1249.1万元。郑汴一体化人均GDP达到20844元,西咸一体化达到1473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6108元。其中,郑州市人均GDP达到27965元,西安市达到17798元,比郑州市少10167元。郑汴一体化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609元,西咸一体化达到74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863元。其中,郑州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687元,西安市达到1044元,比郑州市少1643元。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均量来看,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郑汴一体化的经济产出效率或说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占全省的比重来分析,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较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不如西咸一体化和西安。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99.7亿元,占河南省的25.76%,为西咸一体化的107.53%;其中,郑州市达到822.2亿元,为西安市的105.93%。从投资来看,郑汴一体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8.3亿元,占河南省的20.28%,为西咸一体化的95.83%,其中,郑州市达到1032.0亿元,为西安市的102.66%。从出口来看,郑汴一体化出口总额达到188324万美元,占河南省的28.12%,仅为西咸一体化的63.45%,其中,郑州市达到180763万美元,仅为西安市的66.25%。旺盛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两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工业发展来看,郑汴一体化工业化程度较高,行业门类比较完整,产业集聚度较高。2006年郑汴一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3.1亿元,占河南省的19.83%,为西咸一体的1.61倍。其中。郑州市达到723亿元,为西安市的1.94倍。

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比西咸一体化的10558高228元,其中,郑州市达到11822元,比西安市的10905元高917元。

三、产业结构比较

2006年,西咸一体化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8.74:43.08:48.18,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同期郑汴一体化为8.37:50.98:40.65,还停留在“二三一”发展阶段。对比各次产业的比重,二者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关键在于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郑汴一体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西咸一体化高7.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咸一体化低7.53个百分点。再来比较两个中心城市。2006年,西安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4.88:42.43:52.69,同期郑州为3.83:53.19:42.98。郑州第一产业比西安低1.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西安高10.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安低9.71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可以说,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落后于西成一体化和西安市。当然。也不能就此只专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当前,郑汴一体化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必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占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最有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尤其是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

四、外向程度比较

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采用出口依存度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而言,出口依存度越高,区域经济的外向度也越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经济拉动力也越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出口依存度为12.23%,比郑汴一体化高6.2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出口依存度为15%,比郑州高7.84个百分点。西咸一体化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7274万美元,占陕西省的94.36%,是郑汴一体化的2.43倍,其中,西安直接利用外资82463万美元,是郑州市的2.46倍。

统计数据显示,西咸一体化及西安市的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依存度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这说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度较低。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同处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外向程度本来就较低。相比之下,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程度就更低了。

五、科技教育比较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大市,科研机构集中,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济济。西安、咸阳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实现总收入1463.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9.76亿元,上交税费51.13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66865万美元。相比之下,郑州虽拥有一批科研机构和不少高等院校,但其科教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与西安都还存在差距。

六、结论

综上所述,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占有比较相近的区位优势,构建组合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组合城市的轮廓正在显现。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郑汴一体化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西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占优,郑汴一体化经济外向程度较低。西咸一体化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同时各项指标表明,西咸一体化和西安的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也明显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其在本省和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也要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针对郑汴一体化的现状,借鉴西咸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构建郑汴组合城市的进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郑汴一体化的进程。提高郑汴组合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其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的核心地位。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制度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变,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市场上企业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本区域,更多的区外资源进入区内。同时,制度建设也可以降低本土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促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新,唐新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2]高汝熹,罗守责,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3]胡刚,共同开发:城市组合的途径,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4).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4篇

10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正式《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严禁违反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在人口密集区建设高风险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核安全是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事故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重创,非任何其他行业的安全事故可比。核电站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厂址选择尤须慎之又慎、切实贯彻国务院安委会的《意见》。而按照《意见》要求重新审视环绕京津冀的渤海湾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可行性,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位于“人口超密集区”的高风险项目,而且还是严重危及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源”。主要原因有两点:

1.目前无论二代还是三代核电技术都无法确保绝对不发生核事故,且“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未经实际运行验证。目前全世界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都未建成投产,法国核能政策独立顾问Mycle Schneider撰写的《2015世界核能产业报告》特别指出“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9年后,所谓的‘第三代’反应堆都没有投入使用,16个采用第三代设计的反应堆都因为设计问题、质量控制问题和设备成熟性等导致工期严重延误和超概算”,再次说明第三代核电技术所谓的“更安全”仅仅是“理论计算结果”。“实践”才是判定核电安全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正如国际核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核电技术创新风险很大,技术先进并不代表更可靠和更安全,必须从若干实验试点开始,经过若干年实践证明后才能推广”。鉴于全世界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都还未经实践验证,我国核电建设要做到“遵循规律、科学谋划”,首先要确保“新的三代核电技术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实际运行检验,并把经验反馈到设计修改”之后再考虑开工新的核电项目。

2.渤海湾是完全不同于日本福岛的“封闭内海”,一旦发生核泄漏,将致命打击中国政治中心的安全和京津冀经济带发展。渤海湾地区是中国政治中心所在地,而基本是“封闭内海”的特殊地理使渤海湾与我国内陆地区极为相似:一旦有放射性泄漏污染,无法像日本福岛那样将源源不断的核污水排向太平洋,所有放射性污染物只能长期积聚在渤海湾内。目前除大连红沿河核电站外,渤海湾的核心地带――如紧邻秦皇岛的葫芦岛和北京南部的沧州,均已规划了核电项目(即辽宁徐大堡核电站和河北沧州海兴核电站)。在如此敏感的渤海湾地区建设核电站,无异于安放了多个“可致命打击中国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巨大隐患:一是当前任何核电站都不能抵御中子弹(属于国际上并未禁止的“战术核武器”)的攻击,而且,更隐蔽的网络攻击核电站已成为的新手段。2016年 10月 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首次向世界发出警告:“核电站正在成为网络黑客攻击的目标,已造成很多‘破坏性后果’……这不是臆想出来的威胁,大家对此事必须重视起来。IAEA发现的这些偶然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许正在谋划更大的阴谋。”二是即使没有恐怖袭击和战争威胁,目前的核电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无法保证绝对安全。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污染源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

结论:渤海湾地区的敏感程度、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华民族的战略腹地――长江流域。因此,沿海地区的核电部署也要有、有红线,也应像贯彻对长江生态保护做出的重要指示那样,“对于那些不能干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应首先将“高放射性污染风险”列入渤海湾地区重大投资项目的“负面清单”。何况,无论是解决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还是从促进京津冀经济带转型升级来说,都有着比“渤海湾建核电站”更安全、更清洁、更能全方位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项目选择和能源替代方案,完全没有必要冒“核电事故后果不可收拾、环境污染无法逆转”之巨大风险。

经济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5篇

重新审视核电站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在距震中不远的沿岸地区,巨大的海浪卷走汽车并摧毁了房屋,城市几近被摧。截至3月29日21时,日本官方统计的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2万人,其中确认死亡人数升至11168人,失踪人数增至16407人,另有2409人受伤。但更让人恐慌的是随后因核电站爆炸而产生核危机。

日本官员始终说,遭破坏的核电站的辐射量仍然较小。但随着核危机继续,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贾茨科认为,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反应堆顶部的乏燃料冷却池已蒸千,正向空气中大量喷出放射性物质,反应堆周围的放射水平很高。美国军方警告所有驻日美军不要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50英里半径范围内,美国驻日使馆告诫处在50英里半径范围内的平民要么撤离,要么留在家中并关闭所有窗户。日本政府则仅要求住在核电站周边12英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人撤离,并告诫12英里至19英里半径范围内的人留在家中。

受日本核危机影响,全世界已经开始重新检视核电项目。德国政府决定延长本国核电站寿命的计划暂停3个月,等待对核反应堆安全调查的结果。欧盟举行能源部长和核专家紧急会议,讨论其境内15。座核电站的情况。瑞士政府宣布将中止其老旧核电站更新换代计划,直至对安全和保障计划作出评估。印度总理辛格则下令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能够承受地震或海啸,

中国政府也下令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并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中国有13座核反应堆已投入运营,另外还有约28座在建,约占全球在建总数的40%,最终目标是建设100座核电站。国务院公告称,立即组织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让人民幸福”成今年“两会”新热词

继主席提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口号后,“幸福”已经成为政府重要的工作部署。今年“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说,提供幸福就是要“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日报》表示,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官员的共识。

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讲话,近1/3内容是承诺在2011年改善民生。他表示,要为占城市人口20%的低收入家庭建造保障性住房,并推行为投保人支付70%医疗费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承诺,将给予1.6亿农民工更多关注。农民工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以上,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被遗忘的群体。个税起征点将稍稍提高。中国各地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