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

常见教学资源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篇

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与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广义上在教学过程中能被教师利用的所有数字化资源都称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在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后。还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且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中还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一、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盲目使用多媒体

伴随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许多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习惯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课件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成为许多教师眼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必备“武器”。尤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下,部分教师更是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认为只要是用了多媒体,就是信息化教学,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因此,形成一种不考虑教学实际盲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但绝对不是让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课堂教学。

2.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

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相关调查发现,我国教师课件制作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过于注重内容的展示。多媒体课件容纳的信息量大,部分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的这一优点,在制作课件时往往将教材的内容全盘复制到课件中。(2)过于重视技术的展示。多媒体课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来表现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习惯在课件中运用大量的技术(图片的插入,大量的动画运用以及色彩的多变等等)来展示教学内容。由此产生两种品质不高的课件,前一种课件虽然内容翔实,但难免过于充实,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对重难点难以把握,仅仅是信息化版的“填鸭式”教学。后一种课件表现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过度追求这种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及知识的传授,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这种授课方式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无法发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此外,如字体大小设计不合理、背景颜色与文字搭配不协调等问题也常常出现。

3.教师的信息化教案设计缺少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互动交流是课堂质量的保证。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变得少之又少,课堂缺少活跃的气氛,师生间极少的情感交流让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学习显得很被动;大量的课堂内容,使教师只是顾着自己讲课,对学生的关怀很少,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课件内容播放速度太快,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还有教室灯光比较暗,教师为使学生很好地观看幻灯片的效果,经常将教室的灯光调得很暗,却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在记笔记时候的不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学生的需要,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

二、对策探讨

1.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首先的任务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非常重要。教育相关部门要通过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向教师传递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聘请资深的教学专家或学者做报告,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掌握和实践运用,树立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力,促使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2.用教学设计思想指导教学

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反之,多媒体的使用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可能产生一些课堂负面影响,降低学习效率,那么,就应该果断舍弃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课程内容与特点,因科而异,因课而异,以学习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设计教学,在此前提上再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同时把握多媒体授课与传统课堂授课之间的运用尺度。也可以两种授课方式结合运用。

3.提升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复制到课件当中,把书本内容数字化,而是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展示出来,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教材以外的有关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然后根据课程内容的结构及特点,合理地运用图片、视音频形式展示出来。

对于课件内容的选择。课件内容是教学当中的核心部分。内容的选择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然后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课件的内容不需要繁琐,但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分明,突出重点与难点。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混乱、条理不清晰,教师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抓住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课件内容的切换与链接技术。内容固然重要,但要有好的技术支持才能使课件更加完美。所以,教师要掌握制作课件的技术,使课件的内容画面切换合理、链接准确,但同一课件中切忌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的字体与背景选择。字体的大小一定要突显出内容与标题,字体的颜色搭配要合理,能够突出重点、难点(如重点内容可以将字体加粗或改成与内容不同颜色的字体)。课件的背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背景一定要和课件内容的字体颜色搭配,颜色不易过深,图案要简单。总之,制作好的课件是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和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

4.开展教师培训

要实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升教师课件设计制作质量,鼓励教师用教学设计理念来组织多媒体教学活动等要求,首先需要有公共的渠道让教师有学习及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我国的国情及长期以来教师学习方式决定了开展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最具可行性。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并且对教师培训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培训目标指向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定义概念的理解。信息技术对于部分教师而言仍然是陌生的,在没有清楚概念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活动显然无法把握教学的尺度与重心。因此,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与概念,教师才能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2)加强教师对课件制作技术的掌握。主要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课堂的能力,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好地整合,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20)07(c)-0100-03

婦产科学是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以妇产科临床工作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但是妇产科病情多样、病理复杂尤其有些疾病涉及患者的隐私,临床教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2]。随着教育理论的成熟以及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开发,网络教学模式逐渐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利用网络教学模式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应届生学习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从而改善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现状。临床见习中,带教医师先组织见习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结合病历进行分析,可采用问题引导学生对临床问题进行定向、定量思考,然后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在空闲时间完成临床见习报告,汇报内容以病例分析为主,检验学生对临床工作的认识和病例分析能力[3]。以学生提交报告的内容为依据,进行下次见习教学安排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查漏补缺。该文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以60名临床专业应届生为研究样本,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临床专业应届生中选取60名入组研究,根据学生意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两组应届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从妇产科临床中选取10名护士担任带教人员,组成两个带教小组,分别负责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名为高年资护士,其余8名不对工作经验进行限制,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带教小组组长。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常规讲授:带教医师对可用的案例、病例等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料库,同时根据临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挑选合适的教学用案例和病例,做好授课准备。每周组织见习生进行集体教学和培训,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妇产科临床一般知识、常见妇产科疾病治疗与护理方法以及医德医风等内容。旨在通过讲授式教学帮助见习生建立较为系统的妇产科临床知识与技能体系,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临床实践教学:临床实践教学应当与常规讲授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讲授教学打牢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与经验。首先,带教医师应当将实践教学与妇产科岗位工作内容结合起来,针对岗位需求采取有差别、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为此要转换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明确实践教学整体思路。其次,带教医师应当考虑到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抽象教学具体化、细致化,具体教学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思路实现:①利用教学模型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模型的过程中熟悉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生理机制、解剖学结构等,以期提高见习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②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将见习生放在不同的妇产科工作情境下,同时配合PBL和CBL教学法,让学生在问题和案例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特定经验积累和技能锻炼,旨在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实技。

网络教学: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QQ等网络媒体平台实施教学,带教医师可在此类媒体平台中通过消息推送、布置作业、讲解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对网络空间内存在的妇产科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微课、慕课、云教学等网络教学技术进行临床教学,从而将学生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并加以利用,实现临床教学的延展;同时带教医师应当注重网络教学期间与学生的互动,积极主动与见习生沟通,确认见习生学习情况、为见习生答疑解惑,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提高教学实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应届生出入科成绩进行评价和对比,成绩评价分为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4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既定标准对见习生每项目成绩进行,每项目共计5~8项评分项,单项得分1~5分,得分越高成绩越好,提示见习生对应能力越高。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应届生入科时理论知识、临床实技、病例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该组研究中共选取60名应届生入组研究,随机平均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和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讲授+临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的观察组应届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实技、应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常规讲授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中结合网络教学模式,可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效果。见表2。

3讨论

3.1妇产科学教学现状

妇产科学是临床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妇产科临床知识。妇产科临床病症众多,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患者症状相同、体征相似,其病情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4-5]。

传统妇产科学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局限性:①教学效率低。传统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多采用讲授+临床见习的模式实现,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受体,学生凭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进行学习,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抑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②缺乏实践。临床专业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学科,妇产科学教学目标也以培养妇产科临床工作者为主要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脱节较严重,但是直接安排学生于临床中进行实习的可操作性较差,为保证患者安全,见习教学也以学生在一旁观摩为主,学生在观摩中能够积累的临床经验相对有限,教材能够提供的资源也相对有限,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学习时间短。妇产科学包含知识较多,单纯依靠40~50min的课堂讲授或有效时间的临床见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较为有限。有限的学习时间和庞大的知识体系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处理的矛盾。

3.2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推广至教育领域,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6]。对于传统教学来说,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同时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①网络空间内存在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广度上的扩展,还包括深度上的延伸,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丰富妇产科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②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習兴趣。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妇产科学教学主要通过文字阅读、病例展示等方式实现,而网络教学可通过图文本、音视频、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实现,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具体、生动,能够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和思维疲劳,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有利于妇产科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3.3网络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3.3.1整合教学资源诚然网络媒体补充了妇产科学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更加多样。但是网络空间内存在的学习资源质量并不固定,甚至有些媒体渠道发布明显存在错误的知识信息,如果学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反而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工作[7-10]。

①对网络空间内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筛查,在去伪存真、去劣取优的过程中将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整理出来,避免学生接触到存在错误或偏差的学习资源,以便发挥网络学习的正面效果。

②教师对筛选出来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整理成库,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云存储、云学习等技术进行发布,将教学资源与教学进度安排、教材编排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进行检索和学习,提高网络教学效率。

③将网络学习资源和传统讲授课程、临床见习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系统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强化讲授授课、临床见习教学与网络教学效果。

3.3.2做好学生引导工作教学开始前,带教医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于临床见习前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或个人,安排见习生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檢索与讨论。

讲授教学中,带教医师安排见习生或小组代表对问题进行发言,带教医师与见习生就问题展开探讨,带教医师负责指出学生观点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予以指导与调整,最后带教医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表自身看法。

在网络学习阶段,带教医师无须做太多的干预工作。网络学习尽量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期间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可。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

1 成人网络高等教育立体化教学包方案建设

1.1 专业教学辅导资料方案建设

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专业学习的内容主要来源一是纸质教材,二是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专业教学资料、学习辅导材料和学习指南等。目前,我国教育部对纸质教材的建设也有了立体化要求,比如,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通过立项研究来带动立体化教材开发;体现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应用对象、应用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研究。

1.2 电子教案与教学案例方案建设

1.2.1 电子教案

(1)给予教师指导,加快提升教师的素质。相同学科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思路,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未谋面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提供不同的电子教案,或者说在网络上学习不同的电子教案,会得到更多的启迪、丰富思路、激发创意,特别是对于那些新教师会有很好的指导,加快引导他们更快地掌握教学方法、技巧。(2)开阔学习者的眼界,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案仅服务于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要点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的,学习者往往领悟不好,抓不住重点,学习效果并不佳。电子教案的展示,特别对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学员,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自主浏览电子教案,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容易了解学习的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思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3)开拓思路,促进学习者思考学习: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学员的学习目的性并不是很强,没有教师的讲解与提示,学员的思维并不容易打开。

1.2.2 教学案例

(1)给予教师启发,促进教师教学。每个教学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但是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碰到相同的问题,即使遇到类似的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并不相同,效果也并不一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案例,还可以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改进,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2)求同存异,激励学习者。对于学习者,阅读浏览一些教学案例,寻找自己在教学案例中的共同点,得到启发与鼓励,促进自己的学习或改变为人处事之道,促进学习者的成长。(3)开拓视野,潜移默化,提升素质。还有另外的情况,学习者在教学案例中没有发现自己的“影子”,却能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方法方式,开拓视野,然后应用于生活中,去帮助、影响身边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和别人的素质。

1.3 教学叙事方案建设

(1)交流、启示教师。教学叙事叙述了教学事件的过程,描述了问题的出现、解决办法和思路、反思、具有意义的结果等,其中还揭示了不同的知识内容,在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活动中,扮演着虚拟的教学活动,其作用是明示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碰到不同的特殊情况,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解决和处理方法,但并不是都能成功,或者说效果并不都是好的。经过阅读别人的教学叙事,找到共同点,得到启发,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研究人员,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也会得到启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改进学习者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叙事中,学生是主角之一,教学叙事中的学生的表现或行为在现实中是常见的,作为学习者,会在一些教学叙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身边同学的角色。通过阅读、学习这些教学叙事,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叙事的影响或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找到解决的办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或者帮助身边的同学,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素质。

1.4 常见问题解答资源方案建设

(1)按专业、行业、层次分类。如果是学校中的专业教学,应该按专业、学科、课程进行分类建设,再按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建设,以方便学习者的检索和学习。如果在职工作事务,则按行业分类;如果是面向社会,则按初级、中级、高级等的层次进行分类。

(2)网络检索链接。网络资源共享,可以提供丰富的常见问题解答资源,可以由管理员在网络上检索,分类链接,组织网络常见问题解答资源库。

(3)邀请专人撰写。可以邀请专人根据不同的常见问题撰写解答资源。如请教师撰写学校课程学习中常见问题解答,请专家、学者回答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请技术人员撰写各行各业中常见技术问题解答,请医生回答生理、病情常见问题等等,逐步丰富常见问题解答资源。

2 成人网络高等教育立体化教学网站资源建设

2.1 专题网站资源建设

(1)运行环境要求:专题网站建设应具备有网站运行的服务器、储存器等基础硬件设备和支持专题网站运行的系统软件;专题网站要具有正式的网址,保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专题网站应支持IE5.0或Netscape4.5以上的浏览器进行浏览、检索、查询和下载等。

(2)内容要求:专题学习网站至少应包括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库、专题学习应用工具和专题学习评价四部分。专题知识指的是通过收集整理与建设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媒体,按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分类、组织,以网页形式制作的具有较强交互性的专题网络教学课件;专题资源库指的是按有关的资源建设规范分类、整理与本专题相关的资源入库,并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资源维护、资源检索、资源应用等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专题学习应用工具指为学习者提供能应用专题知识和专题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的工具,专题学习评价是指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学习评测的手段。

(3)性能要求:专题学习网站的制作要考虑网络带宽问题,尽量采用便于网络传送的媒体格式,提高传输速度;专题资源库部分的检索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资源下载可靠稳定;专题学习应用工具部分能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

2.2 网络课件资源建设

网络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下方面起作重要作用:

(1)辅助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向学习者演示和表达知识,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网络课件首要展示教学内容,向学习者演示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习者知道学什么。一般网络课件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以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主,采用超媒体的方法进行链接。

(2)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在于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诱导学习者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发现探索知识。网络课件对学习者进行引导,设置学习导航,让学习者知道如何学、怎样学。网络课件信息量巨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复杂。因此除了要求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信息的导航策略也十分重要,要求导航设计要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否则学习者容易迷失方向。

(3)资料参考。重点在于提供教师备课以及学习者学习时的相关参考资料,要求具备大量的学科素材,并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网络课件中除了向学习者提供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外,应该提供相关联的参考资料,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丰富的知识结构,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 应用网格技术实践立体化教学资源

3.1 采用友情链接模式

大家都知道,很多网站如校园网、政府网、公司网站等,甚至博客网页上都有“友情链接”功能,目的就是让浏览者快速访问相关联的同类网站,获取信息资源。因此,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开设“友情链接”模块,方便学习者访问相关站点。在“友情链接”模块中,系统按专业、学科、行业、部门等形式分类,在这些分类中再按媒体格式、站点性质等设置二级分类等等。总之以有序的安排,方便学习者的访问。

3.2 建立服务器地址数据库

“友情链接”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链接站点数量巨大的情况下,网页中呈现着众多网站名称,而其中具体内容却难以了解,并不能满足学习者快速获取信息的要求。即使提供搜索功能,或者把友情链接的网站地址建立数据库,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采用网格技术应用于建立服务器数据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其思路是:把分散的站点的共享资源映射成一个统一入网的虚拟机器,服务器得到的是各站点的资源的路径,将所有的路径以数据库的形式汇总到服务器,便于搜索。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资源时,客户会很快的得到所要的资源,但他并不关心资源来自何处。服务器是将被请求资源的地址返回了客户端,客户端根据地址建立连接,接收到请求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只担任了一个转发的工作。将资源的地址进行了转发,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提高下载资源的速度,服务器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更多的请求。

3.3 建立数据准备与倒排索引结构

搜索所有与业务对象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数据挖掘应用的数据。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搜索的信息大部分将来自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地址列表。资源的地址列表包括各条资源的名称、数据类型和大小、所在地的网内IP地址和资源的存储路径。数据预处理,并确定将要进行的挖掘操作的类型,然后进行数据转换,将数据转换成符合分析模型需要的格式。

对于教师和学生宿舍电脑,先根据楼栋号和学生所属院系分IP地址段,建立多级索引目录,然后针对最后一级结点内容,结合用户经常搜索的关键词映射到主多级目录的次关键字建立倒排索引,列出相关资源(如网格)的存储路径。

参考文献

[1]董红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资源;免费;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70―05

一 引言

从2007年秋季开始,国家正式在六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加快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这既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也是学校整合资源服务国家需要,应对大规模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必然选择。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大对于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未来基础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多项针对免费师范生教学资源的建设项目和科研工作。

本研究以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立足点,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免费师范生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现状,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结构和内容。

二 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自07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招收免费师范生。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教育人才和未来基础教育专家,引领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并建设各种适用于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资源。加之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来的师范教育成果的积淀,已具备良好的资源建设基础,尤其是教师教育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免费师范生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保障。笔者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学校有关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前已建设了如下几类资源:

1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着力建设相应的网络课程,目前已立项79项,其中42门课程的主讲人签署了“视频资源建设协议”,录制的大量视频资料用于建设教师教育网络课程。

2 远程教学见习平台

为突破时空限制,北京师范大学搭建了远程教学见习平台,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远程教学见习系统,免费师范生在大学校园里即可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并可通过访问资源数据库随时获取教学视频资源,开展教育见习。

3 中小学名师担任兼职导师

为帮助免费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实践,北京师范大学聘请中小学教学名师担任兼职导师,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在专业学习、学术活动与专业实践活动方面指导学生。校外导师主要为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教改专家和教学名师,他们通过座谈、研讨、讲座等形式,定期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并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他们教师生涯的启蒙教师。

4 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配合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北京师范大学已在北京密云、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考虑到教育实习与未来学生就业结合,学校拟进一步在免费师范生生源地设立教育实践基地。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在更广泛区域内,包括在西部偏远地区建立教育实践基地。

除以上几类针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特别新建的资源,学校已有的数字教育资源可作为免费师范生资源建设的基础。

1 数字课程资源

学校依托于BB平台已建成1250门的数字课程,其中本科生课程948门,研究生课程278门,夜大课程15门,留学生课程6门,其他课程3门。建成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116门,其中国家级15门,开发了223门共计19713课时的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

2 Webcl网络协作学习平台

2004年起学校公共课采用WebCL作为支持平台,开设班级17个,2000多名师生参与,后推广至10多个院系采用,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

3 公共外语教学平台

公共外语教学平台是全校公共外语的教学支撑平台。该平台包含有大量的外语学习资源,如英语教学软件、英文广播节目、英文剧集等。

4 各类科研数据库

我校建设有各类教育、心理调研数据库,教育统计信息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经济社会调查数据库、民俗研究数据库、波谱数据库、环境资源数据库、生物研究数据库以及各种电子地图库、专业软件工具库约300个。

5 数字文献资源

我校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04个,中外文电子期刊3.6万余种,学位论文全文140万篇,中外文电子图书59万余册,学校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5个。

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起步早,并已累积了相当数量的教学资源,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已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虽多却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整合平台和系统性的规划设计。有效利用已有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基础为免费师范生的各培养环节构建教学资源是本研究的指导思想之一。

三 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

为了解免费师范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进行了需求调查。旨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我校免费师范生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免费师范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学科知识方面:

数字课程: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常常使用数字课程进行学习,该类资源是学生学习最常使用的资源之一。

相关专业学术动态:免费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其学习领域的发展动态,渴望了解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案例资源:案例资源是指针对学生课程学习中的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资料。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帮助其更深刻的理解问题。

课程常见问题答疑资源: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课程常见问题答疑资源可以帮助其快速解答常见问题。

优秀的作业资源:针对每门数字课程建设优秀的作业资源,学生通过参考对比优秀的作业资源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2 教师技能方面:

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训,是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为其今后的从教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育技术培训资源:旨在帮助免费师范生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支持,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指导、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类型。

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通过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加大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培养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见习、实习资料:学生渴望获得来自教育一线的资料,通过建设见习、实习有关方面的资源,了解基础教育现状,熟悉教学过程,加深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教学资源:旨在提升免费师范生的备课能力。

3 其他方面:

免费师范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除了渴望获得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两方面的资料以外,也希望获得其他能拓展其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资源,如大量的学校讲座、大师名家专题等资源。

四 免费师范生数字教学资源的结构和内容

针对免费师范生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优势,汇集各教学院系的优秀教学资源,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并支持我校免费师范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推进。根据对于我校免费师范生的需求调研,结合我校数字教学资源现状,本研究认为我校针对免费师范生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可从学科知识、教育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资源。

1 学科知识方面的培养资源

学科知识资源的建设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知识的师范生提供了基本保障。根据对免费师范生的需求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可将后面几类资源融入数字课程的建设中,即将数字课程作为学科知识资源建设的基本单位来看待。数字课程是用信息技术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课程模式,是数字校园建设的资源基础。

我校数字课程的建设工作依托于BB平台开展,以发挥BB平台整合资源、便于管理的功能。我校已有的一些数字资源建设基础,如公共外语教学平台上的大量资源、精品课程资源、Webcl网络教学平台上100多门课程、各院系保留有一些自建的集中资源,均可作为免费师范生数字课程的建设基础。下面就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数字课程资源中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做简要说明。

课程目标:学习者学习的核心内容均是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的课程目标在数字课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对课程的总体描述,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计划,教师信息三类信息。

考核方式:描述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描述该门课程的授课方式。

参考资料:罗列学习该门课程时可以参考的一些资料等相关信息。

习题:习题是学生自测以及教师评测的重要手段。习题包含两类:一类是普通作业;一类是测试题目。对于普通作业类习题,教师可建设相应的优秀的作业资源,学生通过参考对比优秀的作业资源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测试题目则是根据题目结构和试题信息生成的动态试题列表。

课件: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

教学原始素材:教学原始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和动画类。

讨论交流:提供给师生与生生之间异步交流的工具。

课程答疑:课程答疑是网上教学师生活动交流的主要阵地,它区别于其他讨论交流模块的最主要特点是问题的针对性强,解答更加有权威性。建议该模块里设有常见问题答疑版块。

课堂录像:对于部分课程的某些章节进行课堂录像,形式上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式,也可以拍摄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案例分析资源:对于有需要的课程建设案例分析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

学术动态:建设学术动态资源,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

2 教育技能方面的培养资源

教育技能培养资源是为提升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具有高超的教师教育技能和具有服务农村基层教育热情的未来优秀教师而专门设立的学习资源库[1]。具体包括:

 教育技术培训资源

教育技术培训资源旨在提升在读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其教学水平。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指导:多媒体设备融入教学,能够把教学结合多媒体设备从而进行更好的信息传递。

常用教学软件培训资料:该类资源旨在培养免费师范生熟练使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辅助软件,以提高其教师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培训资源: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质量高低,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资料:旨在让师范生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 教师基本技能培训资源

通过建设教师基本技能培训资源,加大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培养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资源:旨在培养师范生达到语音标准、流畅,表达准确、得体,体态语运用恰当,具备良好的教师语言素质。

书写及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师范生书写能力;布局合理,整体性强;书写流利,书写速度能适应教学需要。

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师范生的课堂导入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组织教学技能等。师范生要能够做到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 见习、实习资料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特别强调对免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实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优秀实习教案:实习教案是学生在实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缩影,优秀的实习教案对于那些还未参加实习的学生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中小学课堂观摩资料:免费师范生渴望亲临中小学课堂现场,通过观摩实际的教学课堂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帮助其培养课堂教学能力。

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免费师范生在培养过程中渴望获得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 中小学教学资源

免费师范生在教师技能的养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中小学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备课能力的提升[2]。

中小学教材研究资源:旨在为师范生介绍、分析中小学教材,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教材信息,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中小学教学课件:旨在为师范生提供中小学的优秀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分析这些优秀课件,从而提高我校免费师范生课件制作的能力。

中小学教学素材库:中小学教学素材库可为师范生提供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为我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3 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资源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师教育技能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广博的知识等专业以外的能力以拓展其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免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尤其是责任意识,尤为重要。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树立终身从教做教育家的理想是国家与人民赋予免费师范生的重任和美好期待[3]。该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资源

良好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合格大学生的前提,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免费师范生应当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该类资源包括:

师德培养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师范生观看优秀教师的行为事迹报道,在展示大量鲜活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讨,以增强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

大师名家专题:学校在各领域有众多知名学者,学生们渴望走进大师,与大师近距离的接触,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获得启发。

 文化素质培养资源

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之外,更需要拓展其知识面,多学科涉猎一些普适性知识,以增强其综合素质。

讲座资源:包括:学术讲座、文化讲座、名人讲座、就业讲座。拟建设的资源包括:讲座预告信息、讲座ppt、现场照片和现场录音、录像、感言与评论等资源,使学生无需到达讲座现场即可听取优秀讲座,感受现场文化氛围。

免费师范生电子论文库:为免费师范生搭建专门的电子论文库,支持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和教学研究的开展。

 心理素质培养资源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形成和提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进行培养与提高。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既是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21世纪新型教师的要求。

心理健康互助社区:借助学校已有的心理咨询中心平台为基础,为免费师范生搭建心理健康互助社区。该社区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让登陆社区的学生互相帮助,为师范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心理问题的空间。

心理健康类数字化资源:为师范生提供有助于保持其心理健康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电子图书、励志电影和纪录片等等。

五 总结

目前,免费师范生政策正在六所师范院校试行,无疑该政策为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我国的基层教育事业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巨大作用[4]。而教学资源的设计质量无疑是免费师范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免费师范生政策落实效果的保障。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资源要围绕数字课程来进行构建,尤其是结构性良好的学科知识类资源,即将数字课程作为学科知识资源建设的基本单位。另外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资源要与各师范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相融合,免费师范生的资源建设工作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各学校要鼓励免费师范生自建教学资源,并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工作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免费师范生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来,进一步探索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一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 滕瀚,时伟,梁支宏,王少云.免费师范生课程现状满意度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8,(9).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5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概念。而作为常见生活资源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在教学中用来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的一切素材。狭义的理解,通常是指教材之外的能在物理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的教学资源材料,特指那些身边随手可得的低价格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包括玩具等。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课程资源挖掘其本身具有五个主要特征。

(1)广泛性。指教材系统以外更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料。生活资源在设计制作中涉及知识领域广、种类繁多、工艺讲究等,这是教材中不能够包含的教材系统外的知识。如儿童玩具激光笔,用于光学实验效果特别理想。

(2)综合性。指一个具体生活资源内涵几种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如一个玩具上有力、热、电等知识。

(3)潜用性。指同一生活资源可被老师根据需要加工成不同的用途、如将饮料瓶可加工成不同的实验用品。

(4)亲和性。指所选的生活资源使学生感兴趣,较熟悉,容易被学生接受并积极思考。

(5)同质性。指许多生活资源,从课程实验条件的角度来看可以存在天壤之别,而从课程要素的角度来看,它们在教育价值上,则是同质的。

2挖掘生活资源的功能

2.1 丰富实验课程资源,落实新课程标准

物理实验主要依赖仪器进行,但又受实验资源的限制。可见,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途径。促使我们的教师发动学生收集这些生活资源,对实验有用的元件,如各种光碟片、玩具激光笔、四驱车的齿轮、各种电动生活资源的直流电动机、发光二极管、电阻、开关等。这些随手得到的生活资源的元件,丰富了教师个性化的实验的教学资源,有力地保障了学生们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课外活动以及学生自己设计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确保了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2 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生活资源或生活资源中的元件做实验,学生对实验所用的物品熟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物理教学贴近,消除畏难情绪及对物理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脑的心理,使其玩入物理世界、玩出物理规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活资源或生活资源的元件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物理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2.3有利于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效率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来自于观念冲突。由于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律等本身不具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属性,学生往往对奇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再现等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对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理的教学,适当地利用生活资源手段来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观念冲突,从而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例如,在讲蒸发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演示工艺品“饮水鸟”引入新课。将“饮水鸟”旁边的小罐中注水近满,再把“饮水鸟”的头按下去,使其“喝”上水后,放开仔细观察到,“饮水鸟”不断地自动饮水。学生猜想是有电池做能源的,但观察没有电池后,思考是什么原因会使“饮水鸟”不断地饮水呢?此时学生们有一种惊奇,思维正处于一种“心求异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对新知的探究异常强烈,这时引入新课效果会事半功倍。

2.4探究生活资源中所具有的物理知识,提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生活资源在教学中不但提高兴趣,还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资源中所具有的科技含量也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有目的进行剖析其现象与原理,可启迪思维,获得科学的方法,巩固物理知识。例如,有一种发光的陀螺,当它在特制的条件作用下高速旋转时就发光亮,当陀螺旋转的速度下降到一定速度时就停止发光。我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经过观察、小组合作与讨论,最后在探究报告上,说出的原理是:当高速旋转时,小金属球带着弹性金属片做离心运动与固定金属电极相接触导通电路,使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并评价说道,虽然是简单的串联电路,但利用金属片的弹性与陀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运动起来,真是一种巧妙的结合,是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体现,是创新思维所在。

3挖掘生活资源的策略

3.1 对生活资源附加实验的希望

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项目学习中自制教具应当是作为以项目为中心的比较好的典型案例。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其方法是,一是看见一个生活物品,就立即想,这个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联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验;二是对课本中或是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思考要用什么日常生活资源,能否可使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具有奇异性、成功率高或能否设计出另一个巧妙的方案等。教师的这种希望是丰富课程资源意识的职业习惯的表现。

3.2对课本中原有实验仪器不足和缺点的改进

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深入研究教材中某些实验的不足和缺陷为切入点,将实验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实验器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从外形、结构、材料角度,从实验方式、方法、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角度等,提出改革的方法,结合生活资源设计方案、实施、修改、评价、定型。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意外 情境 学生见解 偶发事件 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偶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件。由于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变性、多样性和不易控制性等特点,很多老师非常担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上课时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打断,并非什么新鲜事。面对偶发事件,我们有时扫兴,有时恼火,有时束手无策,有时则习以为常。偶发事件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或是影响课堂教学,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因势利导,以变应变,恰当运用,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但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课堂生成资源,只有被用来为课堂教学的充实、拓展、延伸服务时,才具有意义。所以,研究怎样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抓住“意外”情境,服务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和养分。

1.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师生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2.写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利用“独到见解”,延伸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抓住这些“新”信息,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充实。 有些思维火花本来不属于本课时详细探究的知识,但确是学生的“独到见解”。虽然学生的问题打乱了原定的教学程序,而教师却可以利用这些歪打正着的问题实现研究方法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等。

案例:老师在讲《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让学生想一想燕子妈妈究竟为什么笑了。学生有的说:“冬瓜的颜色是青的,茄子的颜色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小燕子观察得这么仔细,燕子妈妈心里真高兴,所以妈妈笑了。”有的说:“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仔细,所以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有的说:“燕子有了一种新的本领,燕子妈妈真为小燕子感到高兴,所以笑了。”有个学生说:“看到孩子长大了,燕子妈妈可以少操点心了,所以燕子妈妈笑了。”

我们早就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维发展状态都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若中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因素,发掘其思维因子加以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突出亲身体验,充实课堂教学

案例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经验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7篇

一、拓展数学教材资源

21世纪的数学是大众化的数学,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的可用之“材”除“教材”外,其实还有“境材”(周围的生活环境资源)以及“人材”(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 我们可以结合“境材”和“人材”来增删、重组、包装“教材”,构建“教材”“境材”、“人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的大教材观.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可以结合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足球彩票这种常见生活现象,此乃常见“境材”.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建构学科之间整合资源

凡是科学知识必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破学科本位思想,密切联系其他学科,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也可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丰富多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内容作为学习数学的材料或情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找规律”时,有机地结合音乐与美术中的知识,通过让学生拍节奏、做动作,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知识不仅仅是颜色的排列规律、形状的排列规律,它与音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欣赏几幅二方连续的纹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创造规律的欲望.

三、“意外”而来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会遇到许多自己所无法预设的“可能”,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得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是视而不见还是简单处理,还是随着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在课堂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这就是意外生成的动态资源. 那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捕捉“意外”生成性的资源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应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会遇到许多自己所无法预设的“可能”,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体会学生的语言内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

例如,在教学“6、7加减法”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我先安排学生做对口令的游戏,复习6、7的组成,同学们对答如流,我顺势板书并揭题,刚转过身,“啊”的一声,全班哗然一片. 一个顽皮的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你衣服上的纽扣掉了!”再看其他学生,有的在议论,有的乘机玩起来……为了不至于失态,我准备继续上课,再一看,啊天助我也,我的衣服上正好有6颗扣子. 于是我说:“小纽扣好调皮哦,见小朋友学习,它也跳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来了啊,谁想和它说话啊?”同学们乐了,有的说它很可爱,也有的说它比我们班的王某某还调皮,还有的说老师衣服上原来有6颗纽扣,掉了一颗还有5颗,可以用6 - 1 = 5.

接着老师肯定了答案,并表扬了他,在黑板上板演了他说的算式.

课堂上偶发的事件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成为难得的课程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扣子”这一契机,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不再是那么抽象、陌生、枯燥,是那么自然,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这一意外教学资源,而且很好弥补了尴尬的局面,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四、报刊媒体的拓展性资源

五、教育的主体也是一种资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地去接触有关的信息,并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来解释这些信息. 每名学生都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器,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来构建客观世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赋予意义. 又认为,教学的起点就在于学生的经验,只有与经验相结合的知识才能体现出活力. 学生不再是以前所认为的“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他们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成长的经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托学生的经验世界,摸索出课堂的支撑点和结合点,教师如能仔细观察每名学生的经验并加以利用,就能发挥学生经验的潜在效益为课程资源所用.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实质上是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资源;资源平台;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1.6

随着互联网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普遍使用,教育信息化也得到蓬勃法阵,网络的大容量信息存储空间可以有效的存储教育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信息,所以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产生了教育资源平台建设这一项目,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国对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工作同样极为重视,对教育资源的使用率、资源质量和普及程度都给予了厚望。

这几年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教学资源是教育资源平台中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犹如河流入海一般汇集到一起,使教育资源平台永远有新鲜的信息和充足的资源提供。教育平台的开发目的就是实现国家的地方的相互合作,将资源共享和应用,同时保障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可见教育资源平台中各种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虽然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却同样有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育资源的建设我们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教育资源使用现状

1.1 教育资源下载量不高,资源上传少

从互联网统计来看,在教育资源平台使用中,用户还是比较被动,他们主要就是在互联网资源平台上查找、浏览需要的资源并进行下载,并不会主动去建设缺乏的资源。由此可见,用户在资源平台上的操作工作非常有限,很多学校对于教育资源平台的关注度也非常低,甚至都没有在教育资源平台的下载过什么内容。

1.2 用户很少关注教育资源也极少收藏教育资源

通过互联网上的统计,教育资源平台上很多学校用户几乎没有过收藏。正常在进行学习、教学时,当由符合自身需求并且内容优秀,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账号进行收藏,方便日后调出、利用等。而因为用户并没有进行收藏,说明用户的需要和教育资源平台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

1.3 用户能够在线体验的资源有限

在线体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推广模式,用户通过在平台中试用教育资源满足自身需要,只有良好的效果,才会使用户认可并肯花时间和经历进一步了解和使用网络资源平台,从教育资源平台中下载和使用需要的资源。但是在进行随机调查中可以发现,可以让用户在线体验的资源极为有限,非常的少,这说明在平台中可以供用户阅览的资源数量也极为少。各种资源都需要注册用户,还要有一些积分,或使用券等,有的还需要付费才可以下载。由于这些下载限制使得用户对于资源共享平台望而却步。

1.4 资源搜索难度大,资源分类不明确

下载步骤繁琐,如同游戏关卡一般,不断点击递进才能找到需要的资源。而且很多资源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比如某个资源在A类里面可以找到,在B、C类中也可以找到;还有某些资源明明属于A类,却无法找到,在D类中存在,这些使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虽然丰富,却显得参差不齐,杂乱无章,不标准规范,也会使用户在使用网络平台时受到影响。

1.5 对于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情况每个学校各不相同

在同省不同城市,教育资源平台上学校的使用情况也不同。每个学校都会由于当地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当地的教育水平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教育资源平台的认可程度有所差异。有些学校虽然深入的了解信息化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就很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倾向于新的平台、新的资源的使用和学习。而如果学校信息化设备不高,教师和学生信息水平和资源利用上能力有限,就会使学校的整个心理和技术程度上排斥教育资源平台。

2 教育资源平台使用情况原因分析

认真观察和研究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发现,平台的开发这和设计者起到绝对的领导作用,对于资源平台的资源构架进行铺设,对其所需的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和开发。在现阶段,平台的用户都只能被迫接受和适应开发者和设计者建造的平台环境。所以对教育资源平台使用情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平台的建设者的角度来解析。

2.1 在平台设计时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

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主要力量就是企业,而熟悉教育资源的一线教师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则极少参与到平台建设当中。及时有些教师或专家参与到平台建设当中,也只是停留在对平台建设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而不是直接参与到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当中。这些拥有不同只是背景的成员对于问题的观察和解决的角度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企业思考问题都会从商业角度进行考虑,首先想到的就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对于教育资源平台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教育属性则是次要考虑问题。在平台建设当中,企业很少考虑用户对于平台的需求,常常会固执己见,不理会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这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实践相背离的情况发生,资源和学校及个人学习内容无法结合。

2.2 教育资源参差不齐

通过互联网观察可以发现,教育资源平台中有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是属于精品的教育资源却十分有限。我们常会在一些教育平台上看到“我们有多条资源,同时覆盖有多个版本”等标语,但是对于这些资源的质量,可以看出问题不断,比如,在一些资源平台上教学课件过多,其总量可以达到100G,但是通过分析确认后会发现它们都属于重复性内容,而且这类课件在网上随处课件,随意下载。有时一节课的课件只有两三页,缺少实质内容,质量低劣。这些因素都是的用户对教育资源的认可大大的降低,同时流失了许多的使用用户。可见在教育资源建设中,不能够只关注资源量的积累,还要重视资源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率,是教育平台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2.3 资源建设各自为营,互补联系

教育若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建设教育资源平台就是必然趋势,而平台的建设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就是由于发现了这个商机,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到平台建设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快速占据市场,各个企业都凭借自己对教育资源平台的认识开始开发平台,寻找资源和开发,所以每个平台间存在的严峻的竞争关系,各自为政,互补相连,这种狭隘的认知严重制约了教育资源平台的发展,阻碍了教育资源信息的交流。

2.4 教育资源缺乏层次

在我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每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的教育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很高,质量要求也很高,比如,在学校,教师需要灵活性的教学内容帮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和认知水平。而在并不发达的地区,其教育水平发展也很有限,教育信息化发展还不成熟,教师需要的教学资源一般都只是基础性的教学资源,例如简单的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基本内容。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平台来看,教育资源设置层面单一,缺少深入性,不能适应每个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辅学习平台,所以需要包含大量的资源信息和重组的资源储备,一节课对知识的要求量是极大的,但是得到的资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教育资源平台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和接受程度。

2.5 用户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用户对资源的需求都是独立的。对于教师,使用教育资源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所以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属于特定类型。其他的使用对象也是如此,比如中学生,他们需要的资源就是英语、数学、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等。用户对于资源的急需会通过最外层的观察和使用,尽量减少查找资源和搜索资源的时间与步骤。但是用户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教育资源平台。

3 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改进建议

从用户角度来才可以收集到用户的需求。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提高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的低危,让他们更好的发挥出其特有的知识作用。教育资源平台金阿叔属于一个复杂的项目,他需要平台开发者(这里主要指企业)、教师和教育学领域的专家,这三者各司其职,同时彼此协助,优势互补,共同完成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平台的开发者可以根据平台功能进行建设,使用户提高平台的使用体验;而教师和教育领域专家则要通过自身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基础来掌握资源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确保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需求紧密切合。这三者之间彼此相连,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另一方面通过平台试用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将一线使用用户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进行收集,将这些需求整理、分析并归类,可以从主要需求着手,在向其他方面需求延伸,这样可以帮助满足用户在各方面的需求,帮助教育资源平台提高在用户心中的可信度,从而真正实现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是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让家长有所了解并实现自我提高。育资源平台,较强彼此间信息联系

针对教育资源平台彼此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应当注重平台的规范性建设,对教育资源平台进行分类、格式和版本等进行统一规范,帮助日后更好的将各平台的信息交流并兼容。这是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可以是教育资源平台突破重围,为教育事业建设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深化E-Learning环境研究?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1(09).

[2]魏晓彤.区域性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9(24).

[3]马宁,余胜泉.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6(02).

作者简介:黄堪敬(1982-),男,广东湛江人,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9篇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追求城市现代化教育;还有的农村教师常感叹没有合适的科学课程,没有丰富的教具学具,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我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教学设备简陋,硬件设施落后。经过长期探索,我觉得挖掘乡土资源,首先要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克服农村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等许多客观条件因素。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才会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在实践中,我也逐渐感悟到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我们的生源来自农村,这些幼儿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熟悉的、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而且利用幼儿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还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二、挖掘乡土资源,使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因园制宜原则,合理挖掘,创出自身的特色,使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1、农村随处有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

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造型,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有一次我带幼儿在园内上厕所时,忽然有幼儿发现墙边因装修园舍遗留下一堆沙子上没有长草,旁边的地上都有草,我就有意进行科学引导:草长在哪里?让幼儿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上不长草,孩子们发现石头、砖头放着的地方、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长草。通过实践探究孩子们明白了沙子、石头、砖头上长不出草,而只有阳光照得到的泥地上才能够长出草来。

2、创造条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每当夏末秋初,农民收割完后,这里就可以成为幼儿开展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在空地上玩游戏,可以用菜叶当盘子、碗,遗留的瓜果、豆荚当食物,豆萁当筷子;孩子们还能在这发现身上有三个星、六个星、七个星的瓢虫,还有青虫、西瓜虫、臭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争相为其冠上有趣的名字。

我还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手工制作中,让物尽其用。如让幼儿利用麦杆编“草人”;用藤制作“项链”、“手镯”;用黄豆、蚕豆、土豆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树叶制作风景画??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能极大的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乡土资源课程,使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载体。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课程内容,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活动。我觉得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平常上的乡土资源课程有以下类型:

小班:我喜欢的小草、蚂蚱与蚂蚁、美丽的树叶、秋天的田野、我帮奶奶摘豆角、挖萝卜、大大小小的石头、小蝌蚪、我会剥蚕豆等。

中班:晶莹的露珠、好玩的泥土、秋天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水果、有趣的蚯蚓、可爱的蜗牛、端午节等。

大班:黄花菜、多变的云、秋天的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奇怪的根、方方的砖、野菜(荠荠菜)、蚕豆与油菜、青蛙、小青虫等。

这些课程内容都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季节性、地方性特点,对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提炼,选择幼儿常见的并且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和农村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并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科学教育活动。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引领着农村幼儿走上科学之路。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 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构建

一、我国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概况

近年来,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正从快速的规模扩充向内涵建设阶段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各项改革成果将最终落实在教学改革的环节上。因此,作为能够体现酒店专业高职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这一术语便自然地进入了相关话语系统的核心。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有无标准的迷茫,有标准不统一的尴尬。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最早对高等教育进行绩效评价的国家,如泰勒模式(行为目标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评价还是新领域。

二、高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指标与层次结构

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学院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实况,为使酒店管理教学评价体系能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导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关联性原则,依据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情况,制定了一套完善可行的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按照目标与观念、资源、过程、效果四个评价要素制定(见图1)。该评价体系由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构成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其中目标层以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为总目标,要素层包括目标与观念、资源、过程和效果等子系统;指标层由可直接度量的因子组成,而目标与观念包括教学目标、思想观念两个两级指标;资源中包括教学设备、资料等、师资队伍两个二级指标;过程中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管理两个二级指标;在效果中包括学生素质、社会评价两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不同的权重和 A、B、C、D 四个等级,不足 C级为 D级, 高于 C级而低于 A级的为 B级。A、B、C、D各级分别按 95%、80%、65%、50%权重赋分。

图1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2.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本文采用分级标准为:极其重要(9)、相当重要(7)、明显重要(5)、稍微重要(3)、同样重要(1),并进行打分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参数检验,从而获得指标体系权重。为增加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构建结合准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征询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用每个专家对指标打分结果作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准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第一主成分值作为样本的权重系数,结果见表2。对不同层次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权重评估函数模型,得到休闲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各层的要素权重子集。采用德尔菲法向旅游专业人士征求意见。由于目前尚缺少大量实际数据的验证,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权重进行了平均,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

目标层 要素层 指标层

1.0 因子 权重 因子 权重

方法1 方法2 平均值 方法1 方法2 平均值

目标与观念 0.207 0.195 0.201 教学目标 0.563 0.518 0.541

思想观念 0.437 0.482 0.459

资源 0.355 0.321 0.338 教学设备、资料等 0.314 0.318 0.316

师资队伍 0.686 0.682 0.684

过程 0.225 0.239 0.232 实践教学环节 0.604 0.628 0.616

实践教学管理 0.396 0.369 0.382

效果 0.233 0.245 0.239 学生素质 0.383 0.362 0.372

社会评价 0.617 0.605 0.611

注:方法1为层次分析法;方法2为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依据上述各评价层和评价因子的权重,对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进行赋分,赋值分数之和构成评价总分。设定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总目标层为100分,要素层分值分别为目标与观念为20分,资源为34分,过程为23分,效果为23分。评价因子及赋分标准见表2。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表2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要素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目标与观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11~9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8~6

教学目标较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5~3

教学目标一般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2~1

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紧跟时展 9~7

思想观念追随时展 6~4

思想观念较为先进 3

思想观念落后或者陈旧 2~1

资源 教学设备、资料等 教学设备、资料非常完善,教师能非常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材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11~9

教学设备、资料完善,教师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8~6

教学设备、资料较完善,教师能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5~3

教学设备、资料有待完善,教师开发除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能力有待提高 2~1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非常合理 23~17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16~10

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 9~6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5~1

过程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过程能成功激发学生兴趣,教法非常灵活,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合理,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14~11

实践教学过程能明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灵活,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效果突出 10~7

实践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较灵活,教学环节设计较合理,教学效果一般 6~4

实践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较灵活,教学环节设计一般,教学效果有待改进 3~1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非常完善 9~7

实践教学管理完善 6~4

实践教学管理较完善 3

实践教学管理有待完善 2~1

效果 学生素质 实践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能非常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情绪饱满,自主投入地学习,参与意识强 9~7

实践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6~4

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实践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基本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1

社会评价 学生适应能力非常强,实践能力强,具有非常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强 14~11

学生适应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思考 10~7

学生适应能力好,实践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4

学生适应能力较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 3~1

根据对实践教学评价总分,以90分、75分、60分和60分为以下分界点,将其分为四级。其中,≥9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

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

1.案例概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334”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从制度到操作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2.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评价

根据此评价标准,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得分如下(见表3):

表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得分

评价要素 评价因子 得分 总分

目标理念 教学目标 10 87分

思想观念 8

资源 教学设备、资料等 9

师资队伍 20

过程 实践教学环节 12

实践教学管理 7

效果 学生素质 7

社会评价 14

3.结果分析

根据《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的系统评价,可以看出目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实施还是较成功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管理有待强化,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讨论,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四大突出特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应联合社会、行业、企业、政府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二是评价内容――多角度。在设计评价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特点加以调整,注重多角度化。三是评价方式――过程化。

评价过程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评价从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与“教”的效率的目的。 四是评价体系――功能化。

参考文献:

[1]朱雄才,陈丽能.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5).

[2]于兆吉,苏长海.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管理类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3]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8).

[4]杨超,杨鹰.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32).

[5]崔志新.分析实践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J].消费导刊,2010(8).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妇产科学;临床见习;PBL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a)-118-03

Experience and reformation of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N Qing, HE Lianzhi, KONG Lina, NI Guanta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Affiliated Yijishan Hospital,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Metho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approach was introduced in 2005 grade students from Wannan Medical College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t had good effect. Compared with 2004 grade students who were teached by lecture based leafing (LBL) teaching approach. Results: The scores of clinical clerkship in 2005 grad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2004 grade (P

[Key words]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clerkship;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Multimedia; Network resource

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见习,促进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既可巩固理论知识,又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近年来,本校连续扩招,学生数大大增加,见习时间缩短,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已不能适应见习教学的需要,为此,笔者逐步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0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见习学生580名,25~30名为一见习组,共20组。2004级对照研究组共454名。带教老师均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任。

1.2 方法

1.2.1 设计和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住院患者实际情况,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前,精心选择典型病例,设计好问题。学生进入妇产科后,先进行集中讲授,介绍妇产科常见的典型病例,例如:妇科的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宫颈肿瘤、卵巢肿瘤等;产科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针对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提示诊断和治疗要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如针对异位妊娠可提出如下问题: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使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并可出现罕见部位的妊娠?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哪些?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怎样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证是什么?针对子宫肌瘤病例可提出以下问题:子宫肌瘤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肌瘤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治疗方法是什么?针对前置胎盘可提出以下问题:前置胎盘的病因和临床分类;其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前置胎盘?孕中期发现胎盘前置状态是否就是前置胎盘?如何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母儿有哪些影响?

1.2.2 自学:要求见习生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针对问题查阅教材和网络资料,鼓励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解答问题或提出疑问。

1.2.3 组织讨论:带教老师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资料,将需要采集的病史汇总,并要求学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备方案。随机抽取2名见习同学根据讨论结果,准备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1.2.4 病史采集:5~6名为一小组,由随机抽取的见习同学进行病史采集,带教老师对病史中的缺、漏、不完善进行补充采集,并指导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1.2.5 讨论总结:先由采集病史的同学发言,介绍病史采集的情况,提出初步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其他学生可做补充,甚至展开辩论。带教老师根据讨论的具体情况,指出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足,启发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最终解决问题。

1.3 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尊师守纪、医德医风、回答问题和病历书写等五个方面,其中前4项内容各占15分,病历书写占40分,共计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2004级和2005级实习学生的平均成绩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SPSS 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

2 结果

除3名见习同学请假外,共577名学生参加了考核,平均成绩为(88.71±3.52)分,考核成绩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将2005级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与采用常规L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进行了比较,454名2004级见习学生的平均考核成绩为(88.32±1.93)分,两组成绩相比,t=2.093,P=0.037,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BL教学法的2005级学生的成绩高于2004级见习学生。

3 体会

3.1 PBL教学情况介绍

PBL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了推荐[1-2]。近年来PBL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教育[1-5],并在进行授课程序标准化[3]以及量化考核方法和指标[4]的研究。P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倡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临床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2, 5-6]。与LBL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行为习惯[5-6]。

3.2 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和设计提出的问题

典型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是整个PBL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本校扩招后,学生增多,见习时间缩短,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和讨论,保证PBL教学效果,典型病例应提前介绍给学生,为防止病源情况发生变化,带教老师应根据医院病源情况的规律,多准备一些本院住院率较高的典型病例,以确保学生见习时遇到的患者与准备的病例资料相同。如2005级13见习组在产科见习时,根据教学大纲,考虑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本院的患者一直较多,且本院鼓励自然分娩,因此,提前叫学生准备了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分娩三种典型病例,结果学生正式见习时,本来高发的ICP恰巧那两天没有住院患者,学生只见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分娩。

教师提出的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直接影响PBL教学效果。教师提出问题时,既要依照教学大纲,也要充分考虑典型病例的特殊性。本院是安徽皖南地区的中心医院,收治的多为疑难杂症,如果按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时有一定困难,如果仅就病例本身提出问题,则不利于学生通过见习巩固所学的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应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病例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临床病例的讨论中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如我们在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曾介绍1例住院的孕妇,因“停经36周,视物模糊2 d”入院。入院时血压190/120mmHg,尿蛋白3+,眼底检查:视网膜脱落。入院后给予硫酸镁治疗,并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根据这一典型病例,结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变、诊断依据、临床分类、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并根据疾病的临床分类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使实习同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了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

3.3 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见习PBL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拥有大量动态图像(视频、动画)、静态图像(图片、图形)、文字、声音、电子模型等教学资料基础上,以电子技术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利用各种电教器材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子模型等信息的技术[7]。

多媒体教学并不简单等同于“电子幻灯片”[8],教师除利用网络等资源采集资料外,还应保存自己的临床资料,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扫描仪等数码产品,将临床上典型病例、疑难杂症及时地记录下来,补充到个人的多媒体资料库中,这样的资料比网络资料更让学生有“亲切感”。

现在患者的维权和防范意识较强,让见习学生在患者身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9],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操作技术介绍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产科自然分娩和妇科双合诊体检时,播放了两段视频,并通过回放,向学生介绍自然分娩的过程和双合诊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对分娩过程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并掌握了双合诊的检查手法。

3.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采用PBL 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的中小学校几乎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PBL 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会使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寻所需要的资料甚至不知如何查找[6]。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太可能通过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获得资料,主要还是依赖教材和网络。为了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通过PBL教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资料。

本文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妇产科病例讨论的网站,如丁香园(省略/bbs/)、妇产科学者之家(省略/)、协和医学论坛联盟(省略/bbs/)、Medical Illustrations & Animations from Nucleus(catalog.省略/catalogindex.php)等,给学生详细介绍这些网站的版面分布、重点浏览的版面和话题、资源下载的方法等,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同时,还向学生介绍网络检索知识和检索关键词,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前提下,多查阅一些资料。结果,学生讨论时采用的佐证资料绝大多数来源于网络,少数同学收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还为带教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

本文笔者在皖南医学院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见习时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05级学生的见习成绩高于未采用P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P<0.05)。由于本校规定见习成绩算着实践教学成绩,占20%计入妇产科学课程的总成绩,教师对见习考核的评分一般较宽松,因此,这两组成绩的比较不一定能说明问题。有关PBL教学模式在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怡,吴涛,肖西峰,等.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初步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54-1056.

[2]乔宠,刘彩霞,栾南南,等.妇产科PBL教学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43-245.

[3]Bosse HM,Huwendiek S,Skelin S,et al.Interactive film scenes for tutor trai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J].BMC Med Educ,2010,10:52.

[4]Romero RM,Eriksen SP,Haworth IS.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assis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pharmaceutics course[J].Am J Pharm Educ,2010,74(4):66.

[5]Trappler B.Integra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neuroscience curriculum-the SUNY Downstate experience[J].BMC Med Educ,2006,6:47.

[6]王丽琼,施晓波,丁依玲.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40-941,967.

[7]杨冰,叶元.多媒体结合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92-793.

[8]葛秀君.多媒体环境下妇产科学进行PBL教学改革的初探[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18,430.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优质幼儿园;教学资源;徐州;调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51-03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有其重要地位,但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园教学的渗透情况如何?传统教具与数字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使用侧重与整合程度如何?幼儿教师在获取、制作或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过程中有何困扰?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当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现状,也从侧面反映当前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的情况。优质幼儿园的规模、教学设备配备、师资等相对规范和完备,对其调查能够反映当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从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中选取样本。徐州市幼儿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于苏北地区,甚至整个江苏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影射作用。

本文所界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传统教具和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又包括电教设备和软件资源。

一、调查数据的获取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了管道幼儿园、幼高专附属幼儿园、绿地旗舰幼儿园等八所幼儿园作为样本,涵盖了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共发放问卷174份,回收问卷167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率9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调查问卷为教师问卷,问卷自然信息有幼儿园性质(公立、私立)、年龄、学历、专业。调查问卷根据研究问题分为四个部分,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拥有情况、获取途径、应用困扰和教学应用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拥有情况(见表1)

由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知:

(1)传统教具的拥有情况。幼儿园基本都有教材、挂图、自制教具和实物,部分幼儿园有模型和购买教具。教材、挂图、自制教具是幼儿园的常规教学工具,教材是师幼学习的指南,幼儿园活动中经常使用挂图和自制教具辅助教学,自制教具还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教师根据自己的活动设计方案来制作与之相适合的教具,因此,教具的适用性更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也把教具制作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幼儿园活动要融入生活,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实物,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物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幼儿园活动主题会有所调整或经费限制等原因,导致个别幼儿园不具备购买教具和模型。

(2)电教设备的拥有情况。电教设备是幼儿园信息化的基础,有了相关设备才能更好地实践信息化教学。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录音机、DVD,其中,录音机和DVD很早就在幼儿园使用,其配套的软件也很多,很多光盘都是和教材配套的,可以直接使用,而且DVD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这或许也是它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电脑和投影仪一般搭配使用,投影屏幕较大,利于幼儿观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已经普及。部分幼儿园配备了视频展台、相机、音箱,它们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用频率不是很高,有些教师会根据主题选择性的使用。个别幼儿园配备了DV、白板、MP3,受制于领导观念和经费,而且它们的使用操作比较繁琐,掌握起来较难,只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好的幼儿园中才出现。

(3)软件资源的拥有情况。硬件设备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只有与作为知识载体的软件资源配合使用才能被幼儿接收。目前,幼儿园基本都有光盘和音乐,因为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的教材中基本都有配套光盘,即电子化教材,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省时省力,同时,光盘也需要与上述DVD配合使用,这也印证了二者在幼儿园中的普及与受欢迎程度。而音乐是音乐领域教学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要素。部分幼儿园有课件、视频、图片、动画,它们以电脑为载体,视频、图片、动画或单独使用,或集成课件使用,都能够为活动锦上添花,优化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活动中直接需要的软件较少,因此软件只在个别幼儿园有。

2.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见表2)

由表2中的调查结果可知:

(1)传统教具的制作方法来源或获取途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具有自制教具和现成的教具,前者涉及到制作方法,后者涉及到获取途径,前者较后者使用频率更大。教师在活动前经常需要根据自己的活动设计制作相应教具来辅助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主要来自“自己创意”、“从网上或书上学”。一般职前教育已经掌握了制作教具的技巧,简单教具教师自己就能制作,复杂教具可以通过搜索网络上的相关制作方法或查阅相关书籍自学制作。只有少数教师会向同事求助。现成教具的使用人数较少,以幼儿家长提供相对居多,也有教师会借用或自己购买,这或许是因为现成教具需要借助他人,不如自制方便。

(2)软件资源的获取途径。网络是幼儿园教师获取软件资源的最主要途径,网络上有海量教学资源,除相关素材外很多都是完成品,且制作精良,可以直接使用或稍加修改即可使用,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大部分人也会根据活动需要自己制作相关软件,其最大优势在于完全契合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教学适用性较强,但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制作技术水平。部分幼儿园有教学资源库,将常用的本园主题活动所需的软件集中起来放入资源库中,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资源,也为教师提供方便。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师会借用园内同事的软件,极少数人会向其他幼儿园求助。

3.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困扰(见表3)

由表3中的调查结果可知:

(1)获取或制作传统教具的困扰。有二分之一的幼儿教师在制作教具过程中因为无法进一步提高而困扰,说明幼儿教师对自制教具的自我要求较高,渴望在制作技巧等方面有所提升,这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或网络平台交流等方法实现。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在制作方法上有困难,说明小部分教师对如何获取制作方法方面有需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有五分之一的教师没有困扰,或许是因为其制作水平较高,或自我要求较低、自我满足感较高。

(2)使用电教设备的困扰。幼儿教师使用电教设备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设备出故障不会解决,有超过二分之一的教师有此困扰,而不会操作设备的教师非常少,个别教师困扰于私人设备的共享问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幼儿教师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的意识很强,而且能够主动利用私人设备辅助教学,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设备故障问题可以通过幼儿园专兼职电教人员负责解决,或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自学、交流等方式解决。三分之一的教师因为没有相关电教设备使自己的活动设计无法实现,这涉及到区域电教设备的共享问题。

(3)获取或使用软件资源的困扰。幼儿教师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以年轻教师居多,大部分教师能够完成软件资源的下载和修改,整体困扰不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通过下载或其他途径获取的教学软件的后期修改,目前网络上很多优质的软件资源都是收费的,免费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本地也是完成品,如动画文件,由于没有源文件而无法修改,少部分资源能够下载源文件,但又由于不会操作开发软件而困扰。可以通过建立区域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能够实现下载和交流,使优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整体提升区域教学信息化水平。

4.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应用情况(见表4)

由表4中的调查结果可知:

(1)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高。电子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大部分教师(84%)会使用电子资源辅助教学,说明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常态,电子资源的设计制作也不是一种压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电子资源和传统教具都是教学工具,各有优势,幼儿教师根据活动内容与活动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需要将二者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使幼儿有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有87.6%的教师会将二者配合使用,这也充分证实了电子资源和传统教具配合使用的现实情况。

(2)师幼对教学资源的倾向性。教师在准备活动材料时相对较倾向于传统教具,但对二者的倾向性不是特别明显,选择哪种教学资源更多地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材料制作的难易程度,这也与前面二者经常配合使用的结论相吻合。而幼儿则明显倾向于电子资源,这也和电子资源鲜明形象生动的特点分不开,电子资源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同时,这也给教师一个启示,在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利用电子资源进行教学。

三、总结

(1)当前幼儿园的主流资源配备情况为教材及其配套光盘和DVD、挂图、自制教具、电脑和投影仪、录音机及音乐,部分幼儿园配备了购买教具和模型、视频展台和相机、视频图片动画及其集成的课件,个别幼儿园配备了DV和白板。

(2)教学资源的准备更倾向于自己独立完成,网络已经成为幼儿教师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向他人求助只是自己教学准备的辅助手段。由此可见,网络资源在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中的重要性。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资源;本土化;开发

2011年版《义务教育科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解自然界的机会。这就要求科学教材与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接触、了解自然界创造机会。而现实教学中,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套教材普遍存在,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教学资源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学情。目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本土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特别适应由于实验器材缺乏,信息不够通畅,教学信息资源少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教学实施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情况。

其实,在我们身边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学校可组织教师自制教具,或将教材中部分实验适当改变成小成本的实验引进教学中,将教学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对于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改造,使教学资源更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本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贴近生活实际,用本土资源替代教材资源

现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动植物资源都是经典的教学资源,但部分资源在我区很少,有些学生甚至没接触过。虽然可借助图片、多媒体展示,但缺少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在不改变教学目标前提下应考虑应用本土资源代替。

1.在七上《常见的动物》教学内容中,有关鱼类特征的探究时,书本中提供的鱼类图片以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类及在市场上比较少的黄姑鱼等为例,而在舟山学生生活中常见得多是海洋鱼类。于是我就用梅鱼、带鱼、鲳鱼、青占鱼等海洋鱼类实物代替书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由于这些鱼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常吃的,他们感到特别熟悉,讨论话题多,发言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2.在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时,考虑到我校临山而建,山坡上蔓延“一枝黄花”。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我把教学场所延伸到校外,让学生观察“一枝黄花”,并介绍该物种给当地其他植物生长带来的危害,用“一枝黄花”代替了教材中的“水葫芦”,并发动学生动手清除校园内的“一枝黄花”。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了解了如何清除“一枝黄花”,也感受到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在教学中可用本土资源代替教材资源的还有很多,如利用水稻代替当地少见的小麦学习植物的根系,用当地的米酒酿造代替葡萄酒的酿造学习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等。

二、调整教学进度,使本土资源与教材资源融合

部分教学内容的正常教学时间与当地的动植物生长周期不符,很难留取样本。我一般通过调整教学进度的方法,既用好本土资源,又不舍弃教材资源。

如七年级下教材中“植物的一生”这一内容中,有关于花结构的观察活动,按正常教学进度一般是安排在5月份。教材中是以桃花、梨花为主来研究的,而本地桃花、梨花等开花季节主要在3月底到4月中旬,5月份都已凋谢。为此,我尝试将这章内容与前一章内容交换时间,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的植物开花时节相符。在上这一节课时,后山上的桃花、梨花开得正艳,我把课堂改在学校后山,在自然环境中的学生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学生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观察工具,根据小组分工进行仔细观察,有的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有的用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有的干脆用手摸一摸花柱柱头有没有黏液,闻一闻花香;有的还到处寻找其他不同的花。组员之间配合默契,从课堂反馈看,没有从大自然中采摘花朵,同样也能让学生知道花的结构,并懂得如何区分不同种花,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喜欢上科学课。

三、改进实验方法,充分开发本土生物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和活动虽然经过精心的设计,但由于学校可利用的实验器材的限制,部分实验的材料的获取难度较大,使实验的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一些实验的改进和本土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材中是用豆芽装入塑料袋进行实验的。但该实验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塑料袋气密性较差,且豆芽装好后保温困难,不保温则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容易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结合课前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从实验器材和材料的选择上下手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我选用大的饮料瓶代替塑料袋以解决气密性问题,并用温水浸泡后已有少许发芽的谷子代替豆芽。装置中实验材料的数量大大增加,且容易保温,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增加,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选择和整合,才能使科学课程更适合本校学情,才能使教材资源与本土自然资源有效结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4篇

要:高职网络组建课程实践性很强,而组建网络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价格都比较昂贵,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网络组建教学,然后再到具备硬件设备条件的单位进行短期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本文从虚拟环境出发,分析了网络组建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内容,分析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模拟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课程项目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模拟器的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为实现网络组建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模拟器;网络组建;项目化教学;开放性资源库;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39-03

本文从虚拟环境出发,对网络组建目前常用的几种模拟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实现教学资源库共享。

一、网络组建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分析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该课程所在专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而课程的设置是为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所以,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组建课程进行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强调的是动手能力,而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侧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具体对网络组建课程来说,主要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简单网络的连接、配置与测试

这里所说的简单网络是指节点大约在十个以内的小网络,这种网络在个人、家庭及小型单位最常见。比如一个家庭有两到三台电脑,将它们通过一台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共用一个帐号连接到互联网。通过这种简单网络的连接、配置与测试,学生可实现的知识目标有:理解网络、通信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等概念,了解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等。学生可实现的技能目标有:双绞线的制作、网络的物理连接方法、TPC/IP属性配置方法、网络连通性检测方法、架设Web服务、DHCP服务、FTP服务等。

2.交换机的连接、基本配置与测试

交换机是局域网组建的重要设备。利用交换机构建网络,常采用树形结构。而为了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壮健性,通常又会考虑划分VLAN及交换的冗余连接。这里,学生要实现的知识目标有: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数据转发方式、交换机端口安全、路由交换原理、最小生成树概念、网关冗余和负载平衡等。学生要实现的技能目标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交换机IOS恢复、密码恢复、VLAN配置、TRUNK配置、VTP配置、EtherChannel 配置、STP配置、VLAN间路由配置等。

3.路由器的连接、基本配置与测试

路由器能起到隔离广播域的作用,还能在不同网络间转发数据包。它应用于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部分要实现的知识目标主要有:理解路由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路由器IOS、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ACL、DHCP、NAT、VRRP等。要实现的技能目标主要有:IOS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密码恢复和 IOS 的恢复、静态及动态路由配置方法、ACL、DHCP、NAT、VRRP等配置方法。

二、实现主要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模拟器分析

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践。如果能有真实的路由交换设备组成实验网络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采用模拟器实现相关实验。

1.实现简单网络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模拟器分析

简单网络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在每台计算机上配置TCP/IP属性,配置Web、DHCP、FTP等常用的服务。尽管是简单网络,每个实验组至少需要两台计算机。若要一个教学班级每位同学独立实验,计算机数量更要翻倍。如何做到不增加硬件设备而每位同学都能独立完成实验呢?虚拟机技术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现在比较流行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公司的VMware Workstation和微软的Vrtual PC。VMWare Workstation是一个“虚拟PC”软件,它可以使你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两个或更多Windows、DOS、LINUX系统,在这些虚拟机上配置所需服务如同在真实计算机上配置一样。微软在win7下已经内置了Windows XP Mode,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另外还有VirtualBox(虚拟机),它是德国一家软件公司InnoTek 所开发的虚拟系统软件。采用哪款软件,还得根据各自单位目前的硬件及软件条件来决定。

2.实现交换机、路由器相关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模拟器分析

由于交换机、路由器设备的费用较高,如果要满足一个教学班同时进行实验,就得购置多组相同的设备,这样,硬件的投入就更高了。所以,很多资金不太充足的学校常采用相关的模拟器进行实践教学。较常用的交换机、路由器模拟器有:Cisco Packet Tracer,它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主要面向CCNA课程,学生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允许学生配置设备,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GNS3是可以运行在多平台(包括Windows,Linux和MacOS等)的网络虚拟软件,主要面向CCNA、CCNP、CCIE等Cisco认证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它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模拟操作,也可以用于虚拟体验Cisco网际操作系统IOS或者是检验将要在真实的路由器上部署实施的相关配置。相比Cisco Packet Tracer,GNS3需要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内存、磁盘空间等)。H3C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是针对华为设备的模拟器。此外还有Dynamips 模拟器等,版本及主要面向的对象各不相同。根据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课程目标是CCNA时,可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课程目标是CCNP、CCIE时,需要采用GNS3;而针对华为设备的学习,最好采用H3C。

三、网络组建课程项目化教学资源库内容分析

要建设资源库,首先要对资源库所要承载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常见的资源类型有:①媒体素材: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②试题库;③试卷;④案例;⑤课件与网络课件;⑥常见问题解答;⑦资源目录索引;⑧网络课程。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较适合的是项目化教学方式,而这些项目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组建课程的项目可分为三大块进行设计:第一块是基础网络连接与配置,这块内容可采用基于VMware Workstation的项目设计;第二块是面向CCNA素质要求的项目,可采用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项目设计;第三块是面向CCNP、CCIE素质要求的项目,可采用基于GNS3的项目设计。每一块中的具体项目,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内容。有了项目,再来探讨适合表现这些项目资源的类型。将所有项目汇总在一起,就形成了网络组建课程的资源库主体——项目任务资源。如何完成这些项目,就需要对项目的操作过程做必要的讲解和演示,这种讲解和演示可制作成网络课件。项目操作过程及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也可以制作成指导书、视频、动画等表现形式,即媒体素材。将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以试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按题型分类(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操作题等)形成试题库。再根据试题库,按要求随机抽取各种类型的试题组合成试卷。所以,网络组建课程项目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结构可由下图表示。

四、基于模拟器的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其它资源库的不同在于:其一,该门课程的项目资源,分层次采用不同的模拟器。其二,这些模拟器都是单机版本。根据以上特点,笔者对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案进行如下探讨:

1.资源库展示技术的选择

由于课程的项目资源采用了不同的模拟器,而且这些模拟器目前都是单机版本,因此所设计出来的项目资源只能在本地机上运行,且本地机上要安装相应的模拟器。这样,资源库提供的资源应是在相应模拟器上运行通过的资源,并提供在相应模拟器上制作的素材。这些资源的表现形式是文本或图片,用户将根据文本或图片的说明,在本地机上完成相应的实验。所以,Web技术是最佳选择。Web 2.0是互联网上的下一代应用程序,其特点是:用户贡献(网站的内容和价值来源于用户的贡献)、网络效应(发挥每个用户之间的关联)、长尾效应(成千上万的普通参与者所带来的效应)、共同创作(成果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多人修改完善的结果)、去中心化(用户拥有多种多样的、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的网络服务)。它是以Blog、Tag、RSS、SN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AJAX、XML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2.资源库的开放性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要共建共享,资源库就需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什么是开放性?其内涵是具有开放性质的措施和形式。它是相对于封闭性来说的。我们说教学资源库具有开放性,意思就是对用户来说是允许他们介入的,通过用户的介入,更深刻地理解和阐释甚至新增资源库内容,在给定条件下形成信息源,通过用户的不断介入,达到向外辐射出信息的目的。资源库开放性的具体体现是:(1)用户贡献。也就是资源库网站只是提供一个框架,具体内容由用户提供。比如,简单网络的连接、配置与测试项目,网站初建时可提供几个典型的实例,读者可对这些实例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逐步达到完善该项目的目的。再进一步,由用户提交更好的能实现教学目标的项目到资源库,以充实资源库内容。(2)共同创作。当一个用户提交了一个教学项目后,由另一个用户对它进行完善,多人的参与最终使这个项目达到最佳效果。

3.资源库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基于模拟器的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应包括:项目资源管理模块、搜索引擎、资源库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

(1)项目资源管理模块。项目资源管理模块对资源库的所有项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在这个模块中,系统管理员具有较大的权限,他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实现资源的批量上传与下载;对用户上传的项目资源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该资源;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源以及过时的资源实施删除操作等,确保资源库资源的可用性、可靠性。在这个模块中,用户可通过互联网络在浏览器中下载资源库中的资源,也能对资源库中的资源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系统管理员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审核后作出相应的处理。

(2)搜索引擎。采用适当的技术,使搜索引擎及时搜索到已的资源。搜索引擎分为站内搜索与站外搜索。站外搜索可借用现有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站内搜索可采用基于Lucene自行设计适合于个性教学资源库的搜索引擎。

(3)资源库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资源库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具备可扩展性。在资源库初始化后,对系统资源的各种属性进行设置,控制系统用户同时访问的数量,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现象。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手段防止系统受到攻击,安装防病毒软件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

(4)用户管理模块。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不同的用户对同一资源应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对资源库具有完全的控制权,对不同的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如对于教师或某方面的专家,赋予审核某个子模块内容的权限;对于普通用户,赋予对某类项目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的权限等。而对所有用户,都默认赋予最小权限,仅可以浏览、查询和上传资源。

对于基于模拟器的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具体项目内容应包括:基础网络连接与配置项目模块、面向CCNA素质要求的项目模块以及面向CCNP、CCIE素质要求的项目模块。

4.资源库建设步骤

基于模拟器的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其具体建设步骤如下:

(1)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企业对网络组建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收集网络组建的实际案例,为资源库的建立提供最原始的源于生产工作实际的素材。

(2)根据到企业调研的情况,结合网络组建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内容模块。

(3)根据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网络组建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

(4)制定资源的评价指标,以此作为后期资源评价、审查、分类的依据,以确保资源库中资源的质量及可用性。

(5)组织课程组成员,对内容模块分工,按要求设计项目任务。设计内容包括:教学项目设计、完成项目的过程指导书、检测项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方法、制作项目教学视频、制作项目操作演示动画等。

(6)组织专家对设计出来的项目内容进行评价。

(7)根据以上分析及各成员提供的资源库内容,利用Web技术设计、创建资源网站。

(8)运行维护教学资源库网站,及时更新、完善资源库内容。?筅

参考文献:

[1]司雨昌.E- Learning 的资源库建设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2(1):39-41.

[2]范彦彬,王庆荣.Web210 视野下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1):82-85.

[3]刘刚.独立学院网络资源建设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1):48-90.

[4]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6):90-91.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第15篇

现状喜优参半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相关内容上网,完全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基础教育领域,各地也把资源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发了很多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领域里面的教育信息化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总体上教育资源开发尚处于量的积累阶段,还没有进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

教育资源总体质量低。在高等教育领域,虽然拥有数以千计的网络课程,但是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阶段。

资源在内容上重复较多。在总量上虽然教育资源显得非常丰富,但是却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水平。

我国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和分工协作。教育资源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统筹规划,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竞相开发资源,但是却缺乏有效分工和协作,导致开发重复较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开发者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水平有限。企业和学校非常缺乏既精通教育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开发出的资源水平不高,产生大量“数字垃圾”。

开发优秀的教育资源必须要具备开发教育资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国内大部分教师还处于熟练操作电脑、文字录入和使用互联网的水平。

教育资源不同于实体资源,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教无定法”,教学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育资源价值的主观性决定了教育资源优劣的可变性。

趋势可以预见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资源也不例外。纵观资源的发展过程,分析当前资源与教学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可以预见资源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对资源的需求还会很大。资源确实在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还处于以制作演示型课件为主的浅层次资源运用水平相一致。因而教育资源类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还会有很大的需求。

用户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资源。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必然会从单纯对量的要求走向对质和量的双重要求。未来的资源如果不能在质量上打动用户,无论其功能再强大,用户也不会选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