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考核指标;心理教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2-0004-03

记者:姚教授,您好!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二十余年,今年是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十周年,经过十年的规范化发展,您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有何特点?

姚本先:我非常高兴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的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觉得这二十年用6句话、18个字概括比较准确: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发展快、成效大、势头好。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初期起步到今天非常好的发展趋势,证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须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从创刊以来至今有十年的历史,在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比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正好晚了一百年。上世纪初,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美国开展心理咨询的时间距离今天是一百年,另外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Lightner Witmer,1867-1956)也是那时在美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且深入开展儿童心理辅导。中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是上世纪80年代。有意思的是,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运动开始于50年代,香港是60年代,澳门是70年代,中国大陆是80年代,正好构成了一个链条。十年来,党和政府以及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层面和宏观指导领域给予大力的支持。从1999年至今,国家连续颁发了五个非常规范的文件,除幼儿园外几乎涵盖全部国民教育。所以,我认为党和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进力度非常大,这也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快速、高效发展以及具有良好未来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记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进行考核这一问题,您认为考核指标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如何保证落实?

姚本先: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学校考核的指标之一,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可以直接检验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性开展,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办学指标,进行规范化的考核。

目前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负担重,能力有限,接受方方面面的考核评比比较多,我个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不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考核,而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核要具有可操作性。考核指标可分为两大部分: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应放在硬性指标上,即要考核能够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质量的指标。有四个指标要重点加强考核:人员、场所、经费和课程。人员指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不完全是专业人员,但相对是在学校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相对稳定的人员。场所指要有相对固定的、符合要求的活动场所。经费指要有满足人员、场所、活动所需的经费,不一定是单项经费。课程指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课堂。这个课程和我们平时所讲的学科课程有很大区别,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情况来定,灵活开展,避免纯粹的课堂化教学。其他方面,比如思想认识、态度、理念、领导重视、组织机构等也要进行考核。

关于怎样去保障落实,我认为这个指标应该和对学校的评估、检查结合在一起。比如学校的达标、示范学校的建设、特色学校的建立等等。无论是哪一类学校的考核都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来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涉及到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检查、评估,都应该包括这一指标。因此,特别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估时,能够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思想和理念出发,贯彻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有效的开展。

记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博士曾提到,希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从事的职业,您认为什么样的机制能使这样一个职业成为大家愿意从事的职业?

姚本先: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秀教师从事这个职业,二是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职业。首先是这个职业需要优秀教师去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学科教学的教师是不同的。学科教学的教师可能只是影响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影响是有限的。比如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是对某一个年级某一个班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老师只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平,足够的教书育人的素质,往往就能够胜任岗位要求。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他要满足所有学生在学习、生活、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否则就很难胜任这份工作。同时,这个职业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并非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知识状态,而是要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等整体状态。所以我非常赞成应该是优秀教师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目前,很难要求开展这项工作的学校去选拔优秀的教师,但从未来趋势来讲,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除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应该具有更高的职业准入资格,尤其是在个人的心理、精神、品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

第二,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如何让优秀教师愿意长期从事,并且能够做好,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当前中小学有一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从而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我认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教师工作成熟度的问题,也有工作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还有教师自身发展的专业水平问题。但从当下所遇到的问题来看,关键是教师的地位、待遇和专业发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首先是地位。在中小学日常的观念里面,最有地位、最有影响、最有前途的教师是学科教师,甚至是主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有的学校可能是学校的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甚至是边缘人员,这就很难保证他在学校和其他教师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从而挫伤他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积极性。其次,因为地位的模糊、边缘化,奖金、福利等待遇就会受到影响。再次是未来的专业发展。从学校目前的机制来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未来发展的资源不够、条件不够、空间也不够。这就使得这部分教师很难安心于本职工作。比如进修问题、继续深造问题、校内的提升问题等,都涉及到一个人的前途和专业发展。因此,若使这个职业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从事的职业,就必须要解决地位、待遇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目前,最现实的办法是至少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放在“三同”的平台上,即同等地位、同等待遇、同等发展机会,这样就可以确保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岗位,或者说更多的教师愿意从事这个岗位。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优秀教师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固然是好事情,这个岗位可能对于校内的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但我们更愿意看到优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来从事这个职业。我认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模式、主要路径、主要策略是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来从事这一岗位,而不是希望其他学科教师来转任。转任有一个专业的认同、角色的转换问题,而优秀的学科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如果能够有所侧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水准以及岗位基本要求。

记者:您刚才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入课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定一个试行标准,您认为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什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在中国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教育活动,也是必然趋势。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和其他新课程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课程标准实际上是国家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文件,它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意图,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也规定了各个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评价的依据。在我国,只有基础教育才有课程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进入课程标准制定阶段。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句话,第一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健康”是一个整体健康的概念。第二句话: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来维护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句话: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这三句话我认为是构成未来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的关键点。

参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我认为这个标准由五个大部分组成。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讲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这部分很重要,一要使大家避免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把一本教材的主要内容以灌输的方法进行讲解。二是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比如“健康第一”,可能90%的教师都不会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学校里发生着大量的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来换取升学率的问题,这表明教师和领导没有健康第一的观念。三是写明课程设计的思路。比如怎样体现立足教育,重在指导;比如有哪些重要的手段、媒介;怎样把课程的主要形式和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和学生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课程标准只是一般规定性的,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具体的教学内容由各地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设计。

第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该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所有目标,或者是分为中学、小学的所有目标。分目标涉及到具体各个年级,以及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目标。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系统教育,如何从幼儿园适应小学的系统化教育,如何适应小学的规范和要求,如何面临人际交往、伙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习的独立性等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目标。三年级的学生进入到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的相对独立期。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概念发展等这时要在分目标中体现。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非常具体,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第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也是课程教学内容编制的关键部分。课程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等具体规定性的内容在这部分体现。比如,小学一年级第一课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应该列出这一课需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第四,实施建议。这个实施建议主要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管理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案例教学的建议。主要是建议如何实施课程,如何评价,如何考核,如何开发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

第五,附录部分。主要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术语的解释和说明。使用和实施这个课程标准的人可能差异性比较大,所以有必要给予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指导。

针对课程标准的问题,可能大家还会关心课程标准是独立的还是综合性标准的一部分。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是独立的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存在,但不是独立的,都是融合性的。比如思想品德、体育健康等课程大纲里面都有相关内容。我们理解的课程标准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标准,同时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也是有利于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条件、机会比较合适的时候,可以启动一些前期的调研,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区试行。我愿意和各位专家一起为此奉献绵薄之力。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创办近十年,您见证了它的产生和发展。您认为从哪些方面对杂志进行总结可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同时具有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姚本先: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本杂志感觉非常亲切,也很有感情,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转眼十年之久,我是忠实的读者、作者和推荐者。我经常把它推荐给我们的老师、学生,特别是我的研究生。在此借这个机会,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包括学生、家长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阵地、一个平台,我也希望这本杂志越办越好。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2篇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结核;知识;健康教育;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32-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TB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 Zhengding County/LI Jun-juan*, ZHANG Jian-li, ZHANG Yong-mao. *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05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B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Methods So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chosen by stratified sampling, then TB health education were taken among them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amo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implementing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among them increased by 24.9%, 33.1% and 54.1% than before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m(P

【Key words】 Tuberculosis;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学生又是一个群居性特殊人群,相互接触较为密切,而结核病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极易造成暴发流行。近10余年来我国部分省市学校发生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就是例证[1-3]。2006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应答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5.6%,学生仅为44.3%[4],学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够,学生缺乏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均与近几年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有关。因此,为加快中小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步伐和学校结核病防控能力,提高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减少或杜绝学校肺结核病暴发流行,2007年9月正定县结核病防治机构与教育部门联合在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探讨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中小学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将正定县20个乡镇编号,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村,将抽取的2个乡镇中学15个班的992名学生和4个村的全部四~六年级12个班的451名学生(共计1 443名)和92名任课教师纳入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范围。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故只限在小学四~六年级开展。干预前后分别在上述27个班级中随机抽取50%的学生和其班级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特定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干预前后参加问卷调查总人数分别为814人和813人,干预前有2名小学生和1名任课教师、干预后有3名小学生未完成问卷调查予以剔除,其余师生均参加并完成现场问卷调查,分别有812份和809份,均符合要求,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9%以上。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首先对相关学校主管领导和任课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之后各学校教师利用文体课或健康课时间对所选班级学生连续开展1个月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方法视不同年级采取不同形式: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适合采用宣传画、制作画报、写小作文、致家长一封信、课堂播放统一制作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光盘等具有很强视角冲击效果的形式;中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可采用主题班会、制作板报、国旗下讲话、结核病防治知识竞赛、撰写专题作文,并结合播放专题光盘等形式。

1.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参照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联合编印的“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多部门合作健康促进培训教材”[5]中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肺结核病致病因素;(2)传播途径;(3)常见症状;(4)疗程;(5)结核病如何预防;(6)免费诊疗政策;(7)就诊机构;(8)能否治愈。针对教师、中学生和小学生设计2种不同问卷,其中教师和中学生问卷内容相同,共涉及上述8个问题,小学生问卷涉及上述第2,3,5,6,7共5道问题。问卷以单选题的形式,设置4个答案供选择,其中1个为正确答案,问卷中的空项视为答案错误。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发放问卷并直接面试下独立完成问卷,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结防知识知晓情况变化。知晓率的计算方法按照结核病知识知晓人题数计算,即知晓率=(答对的人数×答对的题数)/总人题数(即答题人数×卷面题总数)×100%。

在上述中小学27个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共向2所中学和4所小学学校发放宣传小册子805份(约30份/班),海报180张(30张/校),《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20套(3~4套/校),学生传递“致家长一封信”4890份(约180份/班)。干预前后任课教师和中小学生参与健康教育干预比例、参与并完成现场问卷调查率、要求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率达到在校人员总数的50%。

1.2.3 质量控制 干预措施实施前,由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对相关学校教职员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知晓率调查方法进行统一培训,以减少系统误差。在干预实施前后采用相同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由培训过的教师和结防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确保调查问卷真实有效。

1.3 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教师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在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8个问答题中,干预前、后教师的知晓率人题数分别为736和728,其中答对的总人题数分别为478和654,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4.9%和89.8%,提高了24.9个百分点(χ2=150.639,P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中学生干预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人题数分别为3968和3976,答对的人题数分别为2 226和3 545,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6.1%和89.2%,提高33.1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403,P

2.3 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后小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的人题数分别是1120和1110,干预前后小学生答对的人题数分别为433和1030,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8.7%和92.8%,总体知晓率提高了54.1个百分点(χ2=723.962,P

3 讨论

建立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协调机制和科学的校园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学校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快速提升教师和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全面加强和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能力十分重要。调查表明,干预实施之前,教师的知晓率相对中小学生要高,小学生知晓率相对较低,但对教师的依从性和渴求知识的欲望较强。因此,结防机构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调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使结防机构人力资源与教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配合,以教师为点,以学生为面,以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指导为轴心,进行点面轴立体结合式的健康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健康教育使教师、中小学生知晓率显著提高。这与全球基金第一轮结核病项目在青海和贵州两省开展的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试点得出的结果[6]相似,若卫生机构与教育部门合作机制能长期推广,势必对快速提高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产生明显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喜欢视觉冲击且与家长接触机会较多等特点,采用卡通画报、制作宣传画、课堂播放专题光盘、写小作文、致家长一封信等视频或画册形式;中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流范围较广等特点而采用开主体班会、制作专题板报、撰写专题作文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极大激发师生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兴趣,满足他们的要求,达到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目的[3],提前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提出的结防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目标[7]。

通过学生“致家长一封信”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给家长,从而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辐射链,扩大学生在社会上宣传作用,提高了以学生和其家长为圆心以学生和家长活动范围为圆的覆盖区域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使学生的邻居或其家长一旦患病,即可及时就诊于结防机构[8],提高结核病发现水平。

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认知程度。从干预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教师还是中小学生,对结核病常见症状、所需疗程、如何预防以及当前国家免费诊疗政策知晓率较低,不足50%,这与张选民和于影调查的结果相似[9-10]。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结防基础知识和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提高各阶层人群对结防知识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校医的培训,健全学校结防控制网络,全面推进结核病健康教育进程。

4 参考文献

[1] 贺玉芬,年峰,陈德花,等.日照市某中学结核病爆发的调查.职业与健康,2000,16(1):45-46.

[2] 冯光明.安阳市郊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36-37.

[3] 万逢洁,何敏,郑艳燕,等.南京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结核病健康教育即时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0,16(9):517-520.

[4]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2006).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25-26.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编印.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多部门合作健康促进培训教材,2007.

[6] 李小伟.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亟待普及.中国教育报,2009-3-24(02).

[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论文汇编.北京:2002.内部资料

[8] 阚晓宏,金玉莲,杨建安,等.在中小学生中运用线索调查卡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中国防痨杂志,2007,29(1):53-55.

[9] 张选民,曾令城,王西临,等.西安市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中国防痨杂志,2008,30(5):480-481.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全员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它强调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即心理学不仅要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青少年研究领域出现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以下简称“PYD”);这是一种关于青少年发展本质的观点,是从力量建构的视角界定和理解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发展的潜力,认为应该把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

青少年积极发展观认为:所有的青少年都具有积极成长和发展的固有能力;青少年生活的良好环境会激活他们积极发展的轨迹;当青少年参与到多重的、“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中时,会进一步促进积极发展;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社区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可行且关键的“运载系统”;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和创立促进积极发展的关系、背景、生态和社区的重要资源。

基于积极心理学,特别是积极青少年发展观,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种种羁绊中出来,我对高中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如下构想:

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须解决三大转型问题

1.工作重心由“问题解决”转变为“素质发展”

总体目标的实现,要求工作重心必须由“问题解决”转变为“素质发展”。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1]但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功能上重“问题解决”、轻“素质发展”;在内容上重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防治,轻学生整体积极素质的发展;在工作途径上重个别心理咨询,轻团体心理发展工作。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问题来源”,以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学校领导层面也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心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正是“问题解决”式的工作重心和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领域,对学生消极层面的过度关注:心理辅导活动课惯于用“问题情境”导入,大量采用“自杀”“伤害”“成绩下滑”“同学矛盾”等消极的生活素材,以问题分析、对策研究的模式组织课堂教育;小团体辅导聚焦同类质问题学生,以纠正心理、行为偏差为奋斗目标;心理测量、个体辅导、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一切工作,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弱点、缺陷和不足,而忽视了挖掘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职能。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需要积极美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得到积极情感的正向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正面培养。

2.教育观由“来访者即问题学生”转变为“师生共成长”

师生情感相融,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观念由“来访者即问题学生”转变为“师生心理的共同成长”。在传统心理学消极取向的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持有“来访者即问题学生”的观念。心理教师往往将学生放在心理问题的焦点上,无形当中将自己预设为“心灵拯救者”或“灭火队员”,产生心理高位,容易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学生也在“心理咨询即有心理问题”的观念下,认为自身或他人一定存在心理问题,容易消极地自我暗示和印证,在心理上产生排斥和自我防御,对学校的心理室和心理老师敬而远之。“来访者即问题学生”的观念,造成师生之间情感隔阂、关系对立,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于开展,陷入困境。

3.工作方式由“单兵作战”发展到“班主任全程参与、全体教师关注”的教育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发展需求,亟须由“单兵作战”发展到“班主任全程参与、全体教师关注”的工作系统。在我们的工作实际中,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孤军奋战”,全体教师参与度不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形同虚设的状况。张文新教授曾提到“停留在个体行为、个体水平,而不是学校行为、战略水平的我国心理健康教育80%是失败的”。实际上,以心理问题为取向、注重问题诊断与干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难以建立真正完善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因而,我们必须摒弃“问题取向”的补救式的教育模式,站在积极心理学的宏大视野,团结所有能够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力量,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力、全体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心理工作者的潜在能效。

所以,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完成三大转型,即:从消极、被动、补救、个别向积极、主动、发展、全员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努力构建以“积极”和“发展”为核心特质的、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普通高中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

1.思考与架构

构建以“积极”为核心特质、全员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以“积极”为核心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此外,要构建以“积极”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积极”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格意志品质奠定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具体包括: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炼、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2]在这一目标指向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构建这样的基本框架:①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②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③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④以积极的解释为问题矫正策略;⑤以学生的幸福感为评估尺标。(见图1)

以“积极”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和纠正心理发展中的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具体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任务与功能、对象与内容、原则与特点、途径与方法、效果与评价。(见图2)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思考和重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目标,以“积极发展”为导向,激活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以“积极”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2.具体模式的提出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我们应该建立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发展性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性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积极心理学支撑下,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核心目标,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根本动力,从“积极课程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积极活动体验”三个维度出发,形成学科渗透、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的立体协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见图3)

(1)核心特质:“发展性”是该模式的核心特质。即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以面向整体、兼顾个体、解除障碍、着重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发展优势潜能为最终目标。

(2)根本动力:学生的“主体―发展性”是该模式运作的立足点和根本动力。即强调 “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自身心理建构主体”的教育特质,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

(3)工作脉络与组织特征:“积极课程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积极活动体验”是其三维工作脉络,“立体协同”是其组织特征。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点”、以积极课程辅导为主“线”、以积极活动体验为“面”的三维立体结构。三个工作维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并且非常注重师生互长、全员参与,各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工作的合力作用。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获得深层次可持续性发展,要真正获得教育实效,就一定要以“积极发展”为核心特质,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机能为目标,建立全员参与的系统、活化的教育工作模式。高中生发展性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方向与目标、任务与功能、对象与内容、原则与特点、途径与方法、效果与评价等方面,对普通高中生进行发展性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结核病;全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16-01

近年来结核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中,我国位居其列。据2000年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估算,我国约4.5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有450万人为活动性肺结核,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成为目前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结核病的政策开发、财政支持、

人力资源、治疗管理等多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结核病的防治宣传形式单一,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并不能完全传达到目标人群,特别是一部分流动人口、贫困人口、低文化水平人口、边远山区人口等。导致了结核病的就诊延迟,最终引起结核病患者不能早期发现和规范的治疗[3]。在对结核病患者治疗中断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结核病患者缺乏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为首要因素[4],由此可见,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即通过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传播,教育不同的人群,提高人们健康知识的水平;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观念;通过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帮助人们抛弃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所在是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予以规范性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一方面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性政策和环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人们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这些便是控制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而提高治愈率的基础也在于结核病患者能够遵从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常规化、个体化、专业化的整体健康教育模式,其将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指导与整体健康宣教相结合,与结核病治疗的专家合作,就患者健康问题展开预防、就诊、治疗、随访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指导,最终达到促进疗效及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标。全程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 建立全程健康教育小组,制定全员培训计划:所有组员均要充分认识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组内成员共同协商,制定详细的教育方案。定期参加全员讨论。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2 广泛的健康宣教,为预防结核病提供前提: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每季度更换壁报、宣传专题板报,请结核病治疗专家予目标人群授以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每2周进行1次,每次约1小时),包括国家针对结核病治疗的免费政策;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意义;肺结核患者饮食选择;消毒隔离基本知识;以及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常见并发症;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及不良反应;按时复查胸片、痰培养及肝肾功能等项目的必要性等。让其知晓治疗时间较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 针对结核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健康指导,促进疾病治疗:对不同阶段、类型的结核病患者进行知信行调查及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与其床位医生沟通合作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健康督导。例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尤其是文盲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同时对其家属也应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健康指导的效果;对合并有慢性迁延不愈疾病的患者,因其药物耐受力较差,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其的病情监察,动态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防止药物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独自居住的老年患者,因其长期缺乏关爱,在治疗过程中易引发孤独、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应加强其心理疏导,予以更多关爱,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4)随访:建立统一的个人健康档案,设立结核病咨询热线,随时解决和回答患者或家属的问题;定期与目标人群电话联系,进行相关的健康评估及指导(包括病情、服药状况、心理及情绪反应、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无改善,健康知识认识水平及有无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对于行动不便并有较为特殊需求的患者,应定期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每次的随访均应详细记录,以为下一阶段的健康指导提供具体依据。

结核病是一类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其防治的前提是尽早的发现和科学的治疗。因此,我们通过建立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模式,加大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使患者真正清楚并主动参与抗结核的治疗过程,意识到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有效控制结核病。全程健康教育将教育作为一项治疗结核病的措施,切实地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且不同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使教育内容伴随治疗过程循序渐进展开。充分应用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观念,在做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全程性、个体性、系统性的结核病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清楚的认识到结核病的防治要点,增强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抗结核的治疗过程,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家荣.实用结核病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

[2] 王淑艳,肺结核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 实用医技杂志,2008,27(2):70.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065-02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记载,它曾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病发病已明显减少,但是目前结核病仍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人口增长、流动和向城镇集中化加强等可能加重结核病疫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寻求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我院肺结核科自1998年以来对在我科住院的42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口头讲解、书面介绍、个别交谈、集体指导及出院后采取家访或通过电话等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住院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了解有了明显提高。

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428例,其中,男312例,女11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0岁。针对以上人群进行肺结核相关知识口头问卷主要内容调查:何为肺结核,肺结核的症状、传播途径,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原则及疗程、主要毒副作用,消毒隔离知识,防护措施,治愈信息等。调查后反馈基本知晓率仅为20%,患者的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十分重要。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文字与讲解相结合

将入院介绍、住院须知、出院指导等制成宣传册,分阶段让患者阅读,解释重要内容;无法接受宣传册教育者,医护人员将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2.2 集体授课与讨论

利用工休座谈会举行讲座,授课者准备充分,文题清楚,内容简练,语言通俗,避开专业术语。听课者可以就授课内容提问,授课者与大家讨论后作答。

2.3 个别交谈

是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教育手段,交谈前应有所准备,掌握交谈技巧,引导患者交谈,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给予心理疏导。

2.4 随时宣教

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刻意安排的,它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面,以满足不同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要。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3.1.1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进行入院介绍,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首次讲解内容不要太多,通俗易懂,让患者能接受为宜。

3.1.2 收集资料,做好入院评估,根据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及措施。

3.1.3 健康教育宣教:肺结核的症状、传播途径、消毒隔离知识、防护措施、相关辅助检查、心理评估及指导等。

3.2 帮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

主要通过入院介绍及评估,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与护士、就餐制度、物品管理、作息时间、便民措施等,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消除陌生感,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3.3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3.3.1 一旦患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3.3.2 注意休息。早期中毒症状明显的患者需卧床,随着体温的恢复及症状的改善,可下床活动、户外散步等适度的体育锻炼,以不引起疲劳或不适为宜。

3.3.3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宜进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多食牛奶、豆浆、鸡蛋、肉、水果及蔬菜等。避免烟酒、过度劳累。

3.3.4 督导化疗。化疗是肺结核病的关键治疗,护士要向患者宣教用药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2]。严格遵医嘱按治疗原则用药,同时还要宣教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3]。

3.3.5 对症护理。如发热者按发热进行护理,咯血者按咯血进行护理。

3.3.6 心理指导。通过向患者介绍有关结核的营养知识、用药知识、消毒隔离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慢性病,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能积极地配合治疗,遵守化疗方案,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化疗。

3.3.7 消毒隔离指导。指导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以卫生纸或手帕掩住口鼻。痰吐在专用痰袋中,每天由病区卫生员按时收集后焚烧。剩余的饭菜煮沸5 min后方可弃去,碗筷等餐具用后煮5 min再洗,衣物、书籍等物在阳光下暴晒2 h等[4]。

3.4 出院前教育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疗程长,整个过程需要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让患者记住下次复诊的时间与方法。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疲劳,戒烟酒,坚持合理化营养,居住环境注意通风。

3.5 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每一位出院患者建立传染病登记卡,由专业护士统一对患者采取家访或通过电话等方法直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对患者进行随访。

4 效果分析

由责任护士及专业护士于患者入院时实施健康教育之前进行肺结核相关知识口头问卷主要内容调查,知晓率为20%。通过住院期间多次及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经过讲解、宣传相关知识,于患者出院时再次提出与入院前进行同样内容的书面问卷,知晓率明显提高到81%,患者满意率大于93%。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切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5]。加强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6-9]。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学会灵活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不但让患者能尽快康复,同时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芳.肺结核患者与健康教育[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7(6):465-466.

[2]查婉丽.应用护理程序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68-369.

[3]胡建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中的健康教育[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73.

[4]郑亚秀,方春桂.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新医药,2003,2(8):105.

[5]岳彩杰.327例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J].临床肺科杂志,2004,9(2):202.

[6]宋涛.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1,22(12):1166.

[7]万莹,巨韩芳,徐瑛.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31-133.

[8]刘爱萍,卜雨华.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97-98.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民族地区医院;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措施

新疆地处大西北边疆,准噶尔盆地,分南、北两疆,克拉玛依市位于北疆边塞;中心医院地处北疆地区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一家中型综合性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医院,床位编制900余张,在编工作人员1200余名,具有先进的医疗水平、疆内领先的科技项目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研究生队伍也随着医院科技含量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要迅速扩大,突出有专科性、病种性,各项管理制度越发成熟和完善。

1 健康教育的实施

2003年院领导在目前医院发展的基础上率先在疆内倡导“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号召,大力宣传健康促进医院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模式,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护理部副主任兼健康教育办主任,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稳步向前发展。2005年又逢卫生部向全国发起《全国健康教育与教育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对我院来说是注入了新的契机,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使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更加深入发展,更普及、更多样化,健康教育办反复为临床及医技科室设计实用性强、简单易懂的《住院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门诊、急诊、医技科室《患者健康知晓实施单》及各项考核检查单等;成立质量控制委员会并定期检查考核;同时建议院领导将健康教育纳入科室考核指标中(目前已通过并在执行);请北京健康教育专家钮文异等教授来院讲座;组织本院专家、主任成立健康教育讲师团,在市广播电台以直播互动的形式讲座;讲师团在社区、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根据国际、国内卫生宣传日为广大市民宣传健康保健知识;编写并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指导书等宣传资料。使我院健康促进工作步入正规化管理的轨道。

2 实施中的问题

我院2000年健康教育仅在护理队伍中开展,没有普及,2003年开始扩展到医生和医技人员,健康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在不断的深入和普及。良好的形式、良好的空间、接受教育对象的增多,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同时感到困惑和不安,其因素是担心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主要表现在:(1)科室主任不重视,认为健康教育是宣传科的任务;(2)医生不理解,认为是护士的责任;(3)医技科室有抵触情绪,认为是社区的职责;(4)即便科室认为健康教育纳入考核指标中没必要;(5)科室不愿为健康教育投资;(6)科室领导有敏捷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但对此项工作理解误差很大,不能长远的看医院和社会的发展。诸多的原因,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起色,科室健康指导工作大多仍是护士在做而护士长检查,长期以来病人本身对护士讲解就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从医行为不能如期进行,从形式上是医护共同指导,而实际是护士全部负责,针对这些问题,健康教育办多次在院网和院周会上指出,并充分强调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希望科室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但效果甚微。

3 问题原因分析

2005年9月,健康教育办带着诸多的问题,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河北省承德召开的《全国医院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与培训会议》,会议上听取大量的经验交流和事例,咨询有经验的医院并索取资料。并对照目前我院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集中的主要问题:(1)患者是愿意接受健康指导并希望能解答有关健康保健咨询问题;(2)愿意接受医生的指导;(3)多数医生指导内容太专业化,听不懂;(4)少数民族、山区牧民有语言障碍;(5)护士操作性工作多,指导时间有限。其次在医生中了解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科室医生中的主要问题:(1)医生时间用在查房、书写病历及思考治疗、诊断上多,健康指导时间很少;(2)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已经可以满足需要;(3)健康指导信息少;(4)过去医学教学无健康教育指导内容;(5)指导效果见效慢,信心不足。最后对医技人员调查结果显示:(1)病人流动性大,不固定;(2)工作性质是操作设备或仪器,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3)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知道该从那些方面指导;(4)工作性质是窗口服务,不便与病人交流。通过对三类人群的原因分析后,找出根源,制定应对措施。

4 应对措施

4.1 针对患者的应对措施

针对住院患者文化水平不等、语言种类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1,2]。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强硬执行,根据接受程度、耐受时间长短,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方式,如主动示范、图谱、电视录像、广播电教、耐心倾听为主、耐心解释,对文化程度高者提供科普资料、手册、健康报、简单易懂的医学及生理常识等,并告知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行为干预,使其能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总之要明确行为干预的效果是循序渐进的长期效应。

4.2 针对医务人员的应对措施

(1)强化健康教育知识,明确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疾病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它在实现所有健康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2)在健康教育中,主要对象不仅是患者,对亚健康者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与患者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在特定场合有意无意进行着的健康指导活动,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医院的整体形象,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场合,宣传健康知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瞬间或固定时间交谈,向他们传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知识,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窗口服务人员,可以利用发放健康指导宣传单或手册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解释和回答问题。(3)积极与大众媒介沟通,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与媒体处理好关系,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收集科室健康教育的活动资料,利用网络收集健康教育新动向及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将信息反馈于科室,增加科室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核算与管理的途径,利用图片展板宣传科室健康教育近况等,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羁押;结核病;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羁押场所劳教人员居住密集,且来自各地,生活压力大,集体生活。一旦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结核病,并可能造成劳教人员的暴发流行。为了探索羁押场所劳教人员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健康促进措施,在某羁押场所劳教人员中抽取部分人员,进行结核病健康以教育,并在教育前后做相关行为调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羁押场所的100名羁押人员。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统一集中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结核病政策、基本知识、预防措施、结核病的治疗,对结核病患者及家人的态度等。

1.2.2问卷调查实施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知识干预问卷,在健康教育前后使用同一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干预前后分别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

1.3资料处理采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共调查劳教人员100人,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8.5岁。民族为汉族95人(95.0%),藏族3人(3.0%),回族2人(2.0%)。

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情况,该调查人群对结核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干预前的71.6%提高到教育干预后的92.8%(P

结核病政策及治疗,该调查人群对结核病政策及治疗的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干预前的65.2%提高到教育干预后的89.7%(P

干预前结核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8.4%,干预后结核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1.25%(P

3讨论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质的活动课程,它的绩效不是依赖知识的接受和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个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同作用。考核不再是知识性的记忆考试,而是采用心理测评、课堂学习、实践作业相结合,依据个人成长报告,用等级评定来确定课程结业成绩。考核侧重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度、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教育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是变革和发展中的社会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2]刘志芬.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职业圈,2007,21(73).

[3]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5(8).

[4]卫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0篇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宋传颖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核心能力素养;体系构建;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2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走过风风雨雨的60余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学校体育改革也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艰辛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是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和展望。在研究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最为关注的是“以时间节点为发展顺序的、从体育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的、以国家政策法规为研究文本分析的”等研究视角。因此结合我国各阶段的历史国情,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彻底厘清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转换的历史轨迹、思想动因、实施情况、现实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提出了教育事业要“立德树人”,如何通过教育事业来实现“立德树人”,其具体的方法、措施、途径和方法,时至今日仍然还是个问题。曾几何时,中国教育一直以知识本位和应试教育的功绩填满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每一道缝隙,为获取无限量的知识储备,师生常常争分夺秒。然而,在知识储量以几何倍数增长的态势下,这样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现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知识学习不能过度填满,那样反而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阻。教育不能是学生学习的终点,反而是教育应该给学生一张“渔网”。可以想象一个学生拥有的学历和学位,如果已经不再是社会需求的必需品或衡量一个学生能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时,其他相关附加的技术资格和能力证书,将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砝码。国际上研究已经证明,在未来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优质的DNA,也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也为学生未来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知识储备空间,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核心素养”的崭新概念必然隆重登场,也必须坚持教育事业改革要置身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2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风向标

“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又一重大突破,三维健康关注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等三维立体观,三维健康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效的社会基础上,对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取向。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今天,国家政府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注重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也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和培养具备“核心素养”能力的专门型人才,在体育事业领域内,反映为学校体育除培养具有“身心健康、体质强健、三维健康”等,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展的“体育核心能力素养”。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要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和奋斗。

三维健康观最早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提出来的,并指出三维健康不仅指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体弱,还必须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完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当代我国教育事业仍然受到三维健康观持久深入的影响,党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要培养生理和心理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初,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心问题也在集中围绕三维健康的教育目标而持续发展着。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殊教育功能和价值,尤其是在实现三维健康观的教育事业实践中,学校体育事业更是彰显其它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体育三维健康观应该包含那些内涵特征,结合体育的特点和三维健康观的内涵,认为学校体育要促使和形成良好的三维健康观,必须掌握体育三维健康观的真实内涵。所以认为,体育三维健康观应该是在学校体育开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但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培养的学生的三维健康观,必须是结合社会、个人、和社会知识的三位一体的健康观。但是,与此同时,这也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去实现体育对三维健康的有效促进和完善实施,体育原本最初最直接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但随着三维健康观提出的时代要求,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才能实现体育教育对三维健康观的有效促进和完善。

因此,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及其开展落实情况,并先后颁布实施了许多P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2010年,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明确了目标。

三维健康观是符合时代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如何把三维健康观贯彻执行到我国党的教育方针中去,并结合学生实际和我国学校体育的现实情况,在特殊的历史国情下,加快推进落实三维健康观的教育理念。三维健康观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当时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也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单一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体质为中心),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逐渐向多维的健康体系(社会、个人、知识能力)过渡,这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3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人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结合学校体育的学科特点和特殊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或体育锻炼活动,应具备的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体育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应包括“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几方面的内容体系,也集中反映了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社会知识、体育知识、个人品德及其心理适应能力”等的多维体系。

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就是要求发展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必备的运动技能及其健康的运动行为,内涵要求是一个多维度的核心素养体系,并不是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特殊的体育品质或是核心的体育竞争力,这与职业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体育核心素养体系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本位(运动知识)、社会本位(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行为(运动健康、饮食健康、卫生健康等)、体育品德(尊重对手、裁判,与人合作,爱护公共体育设施,坚强的意志品质等),这些内涵特征及其要求,都可以通过学校体育的相关活动学习而得,也可以培养和塑造,也可以引导和迁移。因此,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与构建必须围绕这几个维度指标体系来构建。

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必须紧扣其内涵特征和要求,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2)关注“以人为本”,结合“以生为本”,体现“生命关照”的学校体育发展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3)从单一的价值取向向多元的价值取向过渡,这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4)实现“多维一体”的教学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5)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符合马克思人类发展学说的终极目标;(6)最终实现培养成为具备一定“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综合型体育应用人才,这是体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要素。总之,体育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21世纪提出“核心素养”的崭新概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B”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又将迎来一次体育事业发展的春天。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结合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也逐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和新的任务,为学校体育先前的“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及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生命教育的关怀,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全面发展”等进行具体的归纳和总结。因此,未来必须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学校体育改革贯彻执行的风向标,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推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4结语

在21世纪我国党和政府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崭新概念,这为我国学校体育今后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核心素养在未来的价值取向上,要面向社会发展新需求,因材施教,兼顾学生的体质、心理、个性、体育兴趣、社会责任感和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要素。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实现了由单方面的“社会本位”或“知识本位”价值取向向多元的“社会、知识、个人”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的转换。因此,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层面的“核心素养”内涵来完成,且必须加快实现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为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基金项目:2016年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基金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玉溪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罗时铭.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流派与争论[J].体育学刊

2016(6):29-36.

[2] 郑无畏.我的看法[N]. 体育报,1961-09-25(2).

[3] 王子江.关于体育课教学问题的讨论[N]. 体育报,

1961-11-06(2).

[4] 丁一.中等学校体育课中的两个问题[N]. 体育报,

1961-08-14(2).

[5] 李振东.课堂教学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N].体育报,

1961-09-04(2).

[6] 姚林祥.究竟以什么为主[N]. 体育报,1961-09-07(2).

[7] 周达云.体育教学应以传授技术知识为主[N].体育报,

1961-09-21(2).

[8] 杨仲范等.应以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中心[N].体育

报,1961-10-30(2).

[9] 宋伯淳.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技能的形成紧密结合起

来[N].体育报,1961-09-4(2).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有效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利用受众面较广的媒体和其他有效途径宣传心理健康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众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认识心理保健的氛围。

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中形成氛围、达成共识,主动学习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能够积极主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能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做自评自查。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从02年以前社会大众对这个行业的不认识,04年左右的认识模糊或者误解(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08年左右开始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帮助,说明社会对整个心理健康的认识在进步。但是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够,很多有心理保健需求的人不能获得相应服务,广大社会群众不能普及到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

(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在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其受众面广、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开展广泛宣传。各地方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负责制,开设规范的、连贯的、系统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机会认识心理健康、接触和普及到心理健康知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主题班会及其他形式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推广心理保健意识;对整个社会大众而言,除了电视广播外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主题日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板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验等。其中可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主题日有“3.21”世界睡眠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9.10”世界预防自杀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一、积极拓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覆盖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全心理健康素质,要努力实现心理健康资源全覆盖。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需求量较大的人群主要分为类。第一类,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巨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很大。第二类部分人群因他们有问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倾诉,或者心里的困扰,没有自己真信任的人可以给自己做心理咨询辅导。第三类是因为身份和环境,这一群体有很多复杂严重的心理问题。第四类是残疾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多种因素导致这个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别人的歧视、自身遇到的各种困难等。第五类是性心理问题的人群,这类人群他们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性心理问题的途径,或者没合适的心理咨询师。第六类是危机感与自杀的人群,这类人群自我伤害的倾向很强烈,这些人需要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这六类人群是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第一线服务对象,要力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政策能够全面覆盖这些群体,对这些群体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二、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态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开展质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安排部署并监督落实各类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负责安排部署各单位团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形式等,检查落实工作开展效果;组织实施或审批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等;组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并做好专家库成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好专家库成员的交流学习和互动;充分整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考核和规范业务培训等工作;组织好心理援助。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常态性的工作来做。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很不一致,有些高水平的专家开展工作的平台局限或者受众面小不能很好的发挥专业特长;部分冲锋陷阵在第一战线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开展工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社会上公开开设的心理咨询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资格考试培训课程、专题讲座、以及像沙盘游戏和绘画治疗等技能培训很多,但培训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培训班的培训效果好坏很难界定,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有统一的监督考核机制;我省已经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员很多,这些人群中有能够熟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也有一部分是持有资格证却不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鉴于以上情况,若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能够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注:保山市科技局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4kj031 项目名称《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早的欧美等国家,近年来表现出一些新趋势如工作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工作培养的专业化、研究化与实践化等[1]。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2]。

一、研究背景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不尽如人意。朱家安、陈寿强[3]发现南宁市区的中学和小学专业心理教师不到1/3。王慧婷[4]认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诸多问题。以上研究主要是从全国和发达地区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研究,但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甘肃省陇西县的10所初级和高级中学进行调查研究,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并完善贫困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调查以甘肃省陇西县有针对性选取的10所初高级中学为代表,各发放调查问卷1份,共计发放问卷10份,收回问卷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自编的调查问卷《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师资力量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专业、胜任力、培训及考核等一系列内容,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观感受及意见和建议进行个别访谈。问题涵盖面广,通过此次调查,能够达到全面了解被调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师资数量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无专任教师的学校占到了被调查学校的40%,只有1-2名专任教师的学校占60%,相反,高达40%的学校该课程的教学由兼职教师担任且数量较多。根据以上结果发现陇西县中学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不足,尤其是专职教师的不足更为明显。

(二)来源复杂、专业水平不高、学历低,胜任力不足。从教师来源分析,本校教师数量较大,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0%,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承担着该课程教学的40%;从专业背景分析,有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背景的师资占到了70%,二者背景兼有的占到了20%;从兼职教师的角度分析,班主任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比例占30%,40%由政治教师承担;从学历方面来说,主要以本科生为主,占到了90%,大专生占到了10%,无研究生学历教师;从年龄层次来说,主要以学校35-45岁的中坚师资力量为主,22-25岁的教师有2%,大于45岁的人员占到10%,形成“倒U”形年龄结构。陇西县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总体表现为来源复杂、专业水平不高、学历低、从业时间短、经验不足、资格不过关、胜任力严重不够。

(三)培训力度不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不论是从数量上、频率上、时间上、还是方式上来看,其效果都是不理想的。

(四)考核制度不完善。通过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考核情况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其他工作的学校有7所,10所学校对学生的咨询教师并未获取额外的绩效奖励,9所学校对心理教师的考核没有与工资挂钩。6所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所没有,8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教学及心理咨询工作并没有采用网络化管理。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实施。各级行政部门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机构和组织,定期检查和指导各学校具体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指令性规定和指导性意见。

(二)注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满足教师队伍的数量,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将适当引进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专职教师与加强本校教师培训相结合以达到教师专业程度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充,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明确评价考核体系,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上级教育部门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将其列入教学质检和学校规范化建设指标、考核的内容中。其次学校也应该尽快建立心理健康教师的考评标准。做好心理教师需求评估,优化教师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机会。

参考文献:

[1]刘世清,姚本先.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127-129.

[2]李振亮.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前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4):148-149.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自2000年以来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课的开展面临一些困境。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兴起,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面临的困境,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课程改革为例,讨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利弊。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1.1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自主学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和心理健康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大学阶段面临的心理困扰和问题也不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基本是“一刀切”,不同心理成熟度和面临不同问题的学生都需要在课堂上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个专题,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1.2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识记概念,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心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课堂上的集中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考。学生上课听下课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老师与同学讨论交流,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1.3心理健康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没有办法完全承担繁重的心理健康教学任务,不得不由辅导员等不具备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老师兼任,这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以上三个方面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兴起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启示。

2.翻转课堂的盛行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综合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翻转课堂定义为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外观看,回到课堂上师生再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研讨式课堂和课外学习中得到较好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另外,使用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心理老师师资薄弱的问题,网络学习可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课时,节省师资。

3.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一直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积极探索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结合学校的有效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校的翻转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课前准备、课前学习和课堂设计和课后评价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3.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特征、需求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经过分析讨论,最终在尔雅通识课平台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社会心理学》、《心理、行为与文化》、《大学生心理学》等作为公共选修课,保证有着不同困惑和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

3.2课前学习。课前学生在线观看所选课程,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完成在线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还可在线与老师互动,就在线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与老师交流讨论。

3.3课堂设计。城市学院每个班的课堂教学为8个课时,课堂分为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两个阶段,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在第一次课上就进行分组,并且制作小组学习记录表。A.答疑解惑:首先,授课老师根据专题创设教学情境,如小组任务或活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根据课前所搜集的有共性和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B.互动交流:在解决了基础知识和教学盲点部分的问题后,老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找出解决办法。

3.4课后评价。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的反馈评价过程是多元化并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个部分。城市学院心理健康课最终的考核包括网络课程自动打分和课堂考核两大部分,每部分均需要达到60分方为及格。课堂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表现情况和期末考核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以小组合作制作心理手抄报的形式完成。该考核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反思与展望

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面临的一些困境,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来讲,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从教师来讲,要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习惯,提高网络运用的能力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