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数学能力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影响到学生的“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高等数学知识表现为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等多种形式并能有机的合为一体,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数学的抽象内容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也影响到教师的“教”,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出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教学环境,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高等数学中相对抽象的部分进行设计和操作,以便解决高等数学中复杂而真实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数学教师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到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资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问题中难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图形和图象,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克服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先动态演示自由落体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建立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想类比。抽象出导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一一让学生“会看”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段话:“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一个超过中等水平的人”。数学观察力表现为:a在掌握数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b.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c.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d.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高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一条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在讲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一节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面积改变量是多少,其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找出函数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与导数的关系,引出微分的定义及计算,教学效果非常好。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以无限结构中的变化的思想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的特点是比较抽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尤其是对在中学见惯了有限、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的大一学生来说,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更感困难。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现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并以视觉形式出现,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更能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学习中首先遇到的一个抽象概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如下的演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会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这一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这种无限的过程,先直观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再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提炼出极限的概念。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人数学建模的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高数教学的始终,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到微积分时可引入变化率问题,极值、最值问题,经济上的边际问题,讲到常微分方程时可引人人口预测模型、市场价格模型、振动模型等。而应用计算机解决建模问题,又是数学建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一,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繁琐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同时也可用计算机来考察将要建立的模型的优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或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数学能力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影响到学生的“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高等数学知识表现为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等多种形式并能有机的合为一体,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数学的抽象内容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也影响到教师的“教”,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出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教学环境,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高等数学中相对抽象的部分进行设计和操作,以便解决高等数学中复杂而真实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数学教师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到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资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问题中难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图形和图象,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克服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先动态演示自由落体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建立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想类比。抽象出导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一一让学生“会看”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段话:“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一个超过中等水平的人”。数学观察力表现为:a在掌握数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b.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c.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d.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高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一条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在讲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一节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面积改变量是多少,其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找出函数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与导数的关系,引出微分的定义及计算,教学效果非常好。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以无限结构中的变化的思想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的特点是比较抽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尤其是对在中学见惯了有限、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的大一学生来说,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更感困难。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现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并以视觉形式出现,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更能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学习中首先遇到的一个抽象概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如下的演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会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这一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这种无限的过程,先直观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再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提炼出极限的概念。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人数学建模的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高数教学的始终,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到微积分时可引入变化率问题,极值、最值问题,经济上的边际问题,讲到常微分方程时可引人人口预测模型、市场价格模型、振动模型等。而应用计算机解决建模问题,又是数学建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一,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繁琐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同时也可用计算机来考察将要建立的模型的优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或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第3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数学能力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影响到学生的“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高等数学知识表现为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等多种形式并能有机的合为一体,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数学的抽象内容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学生的学习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也影响到教师的“教”,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出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教学环境,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高等数学中相对抽象的部分进行设计和操作,以便解决高等数学中复杂而真实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让高校数学教师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到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资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问题中难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图形和图象,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克服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先动态演示自由落体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建立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想类比。抽象出导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一一让学生“会看”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段话:“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一个超过中等水平的人”。数学观察力表现为:a在掌握数学概念时,善于舍弃非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b.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c.在学习数学原理时,能从数学事实或现象展现,掌握数学法则或规律的能力;d.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识别问题的特征,发现隐含条件,正确选择解题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高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一条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在讲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一节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面积改变量是多少,其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积改变量的主要部分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找出函数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与导数的关系,引出微分的定义及计算,教学效果非常好。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以无限结构中的变化的思想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的特点是比较抽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困难.尤其是对在中学见惯了有限、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的大一学生来说,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更感困难。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现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并以视觉形式出现,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更能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学习中首先遇到的一个抽象概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如下的演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会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这一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这种无限的过程,先直观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再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提炼出极限的概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现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所

  

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人数学建模的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高数教学的始终,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考虑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到微积分时可引入变化率问题,极值、最值问题,经济上的边际问题,讲到常微分方程时可引人人口预测模型、市场价格模型、振动模型等。而应用计算机解决建模问题,又是数学建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一,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繁琐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同时也可用计算机来考察将要建立的模型的优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或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畜牧兽医;效率;多媒体

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进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在寻求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改变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法、转换教育结构,助推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这样的新型理念给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办法及教学方式带来了许多机遇。在为推行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动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出现了更多挑战。

1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持续施加压力,特别是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大多数教师的短板所在,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掌握新型教育方法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以往的课堂结构进行改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用时也对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按照教学任务进程进行组织,以课堂主导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学习内容,并且将教学主导权在手中牢牢把握。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理念则是把课堂的主导权交付给学生,树立起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从台下走上台前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主动接收知识。而老师也应该从思想上树立角色转变意识,从主导的理念转变为指导和辅导,烘托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鞭策学生去学习,转变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以多元化教学方式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从理性教学更快的将学生带入到感性教学之中,通过展现多画面多直观的形式,采取PPT及Flsash等方法,将原本无法展示,只能通过老师描述、黑板板书的枯燥无味课堂,营造出活跃的气氛,增加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情景搭建的方式,使用代入感极强的畜牧兽医专业影视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实操兴趣,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专业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多元化的教育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多元化的锻炼,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直面困难的能力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教学资源来选择,找出自己喜欢的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还可在互联网平台上大胆展示自我,表达出自己独到的想法,与广泛网络信息进行交流,以多角度眼界进行分析。巩固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此过程中持续增强对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或课余时间跟学生交流,不但能更深层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还能抓住学生们交谈的热议点,也能在交流中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切入点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来传播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满足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2]。

3模拟临床教学,增加实践阅历

临床病例教学有的特点就是有较为明显的随机性和实践性,有些病例也许长时间都不会遇到,而有些病例可能会在一定时间段大规模的暴发。在实际临床中,有一些病症的发病率较低,也许有的师生从业一生都无法遇到,既然无法遇到更无法谈论实际医治的问题[3]。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同多数文化课不同,他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架构动态且立体的生物概念,那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轻易达到。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情景架设,在模拟系统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出仿真的病例信息和临床诊疗的场景,让学生在无医疗风险的情况下得到实操的机会,以直观的形象将学习知识带展现至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发现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悟,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现在教学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着重的体现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突出教学侧重点,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思维的创造性,在学习中展现自我,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教师也应该主动去了解新型教学技术的动态,不断研发新技术,利用新技能,向学生展现更加直观的知识平台,也为畜牧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胜.关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2):3-4.

第5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项目教学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时代与社会的脉搏。作为信息载体的各类应用文担负着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任务,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研、教育等不同领域发挥着协调、管理、指挥等重要作用。应用写作基于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应用写作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形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也与时俱进、稳步提升。近年来,应用写作教学一直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但效果不是很显著。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水平,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要重视应用写作教学

(一)从学校的角度重视应用写作教学

1.在课程设置上

应用写作是高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实用性基础课程。尽管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但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这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像笔者所在的学校,文秘专业把应用写作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专业也把这门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全校都开设了这门课,客观上促进了应用写作教学的发展。

2.在课程时间安排上

很多高校不重视应用写作教学,有的学校认为只要专业是优秀,应用写作课程可以不设置,即使设置,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安排的很少。根据调查走访,有的学校开设8课时,有的开设28课时,有的开设30课时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一学期上1到2节应用写作课,有的学生一星期上一节应用写作课,这不利于应用写作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因此,重视应用写作教学首先要在课时安排上给予保证。

(二)从教师的角度重视应用写作教学

1.教师要充满自信,创新教学理念

应用写作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应用写作课程与专业课一样重要的理念。在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有自信,不断创新,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2.教师要解放思想,改变教学角色

在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通过“讲文种―讲写法―分析案例―练习写作”这种模式进行讲学,基本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老路,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很不乐观。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教师可以解放思想,可以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采取项目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教师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来进行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应用写作中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应用写作的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教师“讲文种―讲写法―学生练习―老师评改”的模式,应用写作的项目教学是“教师下任务单―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的模式,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应用写作的项目教学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升应用写作知识为目标,设计应用写作项目教学

应用写作项目具体以任务单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传输给学生,学生按照任务单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应用写作教学大纲,分析应用写作课程知识点,根据基础知识和知识点内在联系设计项目训练内容。应用写作项目训练内容分从必看知识点、单项训练内容、综合内容技能训练三个方面设计。

任务单以表格形式分为基础知识单、任务单、案例单、计划单、解决决策单、写作实例单、检查单、评价单、成绩单9个部分。任务单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一环做得不好,都会影响应用写作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学习兴趣

1.设立网上互动教学平台

把应用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搬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应用写作教材很少有社会实践和案例的知识。大多数应用写作教材都是理论和例文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社会实践经验少,感觉学习应用写作很枯燥。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立网上互动教学平台,在知识单中,既涉及应用写作知识,又涉及相关知识点,例如应用写作应用的背景环境等。知识单中还标注应用写作知识的参考资料和相关链接,学生在学习之余,不断扩展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求职信时,可以把求职应聘、就业技巧、职业素养、人生规划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并把深入获取知识的资料也建立其中,学生在学习之余,收获很多,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课程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利用网上学习平台学习,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单反馈给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2.建立应用写作课程学习群

把学习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生组建成一个群。在这个群里,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教师可以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或者在应用写作方面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和应用写作水平具有一定造诣的人员吸收进来,方便学生和他们进行沟通学习。学生既可以拓展社会实践知识,还可以建立以应用写作学习和教学为主题的微博、微信,更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讨论题目;学生可以围绕主题题目,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既可以自己发言,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对于自己的评价和提出的建议,可以根据大家的评价和建议,改进自己的学习。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应用写作项目教学,教师面临重大挑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应用写作项目教学给应用写作授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

首先,教师要吃透两头,精心设计。应用写作课程授课教师要吃透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同时能够精确分析应用写作的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单。尤其是基础知识单和任务布置单、案例单,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积累大量的知识,学生才能够对应用写作任务单式教学感兴趣。

其次,教师要细致指导,兼顾两头。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指导时,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指导。兴趣浓、学习效果好的学生,指导要注重提高综合能力。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和基本应用写作方法的掌握。应用写作的任务单式教学,指导很关键。任务单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主要以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师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耐心指导,积极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作为承担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在应用写作教学上不断进行创新。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应用写作圈,建立应用写作博客,在自己的空间中进行沟通教学,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等,把学生吸引过来。创立身临其境的情景模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应用写作训练。

《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教学方面,它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应用写作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应用写作教学中,促进应用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探索一些新的应用写作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提高其应用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洪威雷,《教育部领导重视应用写作》,《应用写作》,2011年8月。

[2] 陆婵娣,《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文课程项目化改革中的应用》,《语文学刊》,2013年7期。

[3] 叶良星,《项目指导下的职教应用文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5期。

[4] 张建华、宋丽英、张阳,《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创新》,《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7期。

作者简介:

艾春洋,女,蒙古族,1982年6月生,讲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团校)汉文系工作,邮编:010051。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要求出发,阐述了多年来在《土木工程浏资》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效果。

1《工程测量》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满足土木工程行业对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

2 .1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引领,以高级测量工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融合、职业素质培养与实践活动融合为基本,基于土木工程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项目内容与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一致性;课堂教学与实训环境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做、赛”一体化。

2 .2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改革中,本课程注重“教、学、做、赛”四位一体,采用室内与室外、单一技术与综合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做、赛”四环一体嵌套式教学和授课、实验、实训、教学录像、教具、挂图、以及多媒体、网络现代教学手段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始终贯彻“学生探索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工程实际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采用“将课堂讲授和课间实习穿行”、“课程结束后进行集中教学实训与任务驱动”双管齐下的方法。

(1)“教”,重点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本课程采用“纵向与横向处理”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纵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工程建设的侧量任务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横向处理”是指按土木建设各典型工程分别进行描述。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一般性,有纵向处理特色,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操作和使用及必要的记录计算;对典型工程应用只作一般性讲解,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同时,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方法与技术,但实践性非常强,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院的建筑工程实践,穿插大量工程建设实例,介绍最新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及测量作业和数据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学”,演示、参观教学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对于学院现行条件不能满足动手操作的仪器如测量机器人、陀螺经纬仪、激光扫描仪这类仪器,采用演示教学法;常规仪器的学习与操作除了将仪器架在讲台边讲边操作示范外,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穿插大量图片,使学生对这些仪器及其操作流程、应用有直观的认识。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和实习,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收到很好效果。

(3)“做”,即学生的实际操作与项目模拟测绘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结合实际或模拟的施工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绘工作,培养学生对测绘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项目的测量应用和施工放样能力,加强团队与吃苦精神的培养。

(4)“赛”,即工程测量技能竞赛。为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常规测量仪器实际操作技能和计算理论能力,在课程项目结束后,开展测绘仪器使用与单一项目技能竞赛活动,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测量》的热情。技能竞赛与行业相关测量标准相结合,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学院每年组织一次。

2 .3教学手段设计

(1)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交互式软件和黑板板书的综合运用。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大课与小课相结合,传统板书与电子教案相结合,讲授与提问相结合授课模式;小课以辅导讲解、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大课的授课老师必须在已有的多煤体课什基础上,进行认真备课,收集相关的录像和与教学软件,对复杂的原理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对重点、难点要通过黑板板书作细致讲解,黑板板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手段。

(2)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造网络课外互动学习系统,包括课件、电子文档和相关链接等,提供学生自主性学习软件、视频和网页课件、课堂录像、习题和课程实训系统、实习实验系统等。授课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传道解惑释疑,可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时空距离。这些方式受到学生极大欢迎。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间实验、综合性课程实训、演示教学和集中实训。无论是哪一环节,均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采用实测数据进行。如在实训中,要求学生按工程要求进行图上设计、实地踏勘选点、外业施测、内业数据处理、撰写实训总结报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测量作业过程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灵活多样的考查与考试。在教学中,注意平时的考查与期末考试的结合,考查包括上课率和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的笔记、课堂讨论和答疑情况等;考试的形式多样,以理论水平测试与实验实训考核并重,实验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记载情况及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实训考核采取学生随机抽题考核(包括操作和口试)的方式,实训总成绩由操作和口试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出勤和表现)兰部分按6:2:2的比例组成,实训成绩按百分制评分。

3《工程测量》的教学效果

从2004届学生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步在一些班级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且适当的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我院的毕业生们就业后在工程测量方面得心应手,能很快融入工作角色,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很多单位慕名直接向我们学院要人,2011年的毕业生现在没毕业就全部就业完毕,二年级的学生也有不少已被用人单位预定(一年级开测量)。

第7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教师素质;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努力实现现代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主要目的和目标要求。采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程度,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灵活的掌握。特别是对于诸多教师来说,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充分的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能够灵活的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进程以及教育的工作要求,不断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着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科学化程度。

1 现代教育技术对在教师素质提升中的现状

学校的教师关于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对于其发展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被誉为是“知识爆炸经济”的时期,相应的要求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提升。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时代快速要求的新型信息化战略人才资源。因此,必须相应的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于教师来说,从事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能够在诸多的教育教学领域,进一步的深入的开展和灵活的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和推进现代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完整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坚持数字原则、网络原则、智能原则、多媒体原则等基本原则,充分彰显基本的特征,融入开放的、共享的、交互的、协作的等诸多关键环节的因素进入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教育模式和以及现代学习方式等领域的重大的创新和变革,坚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不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为教师来说,必须勇于面对来自社会变革的要求,积极构建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体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理念等方面,积极抢抓前所未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领域的挑战和面临的历史机遇。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加快提升学校教师能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关注所在,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更加积极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等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够灵活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期能够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由于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目前的许多教师没有参与过和接受过更加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等关键概念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的理解相对比较模糊,广大教师存在着比较陈旧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等因素,能够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现代教学教育过程之中,所能够科学选择的现代教育教学的方略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有些东西甚至没有任何变化沿袭到今天。

2 现代教育技术对在教师素质提升的探索和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对于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方法和手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理念和端正态度,以多种多样的更加专业化的理论知识,辅助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手段。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对于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学习,特别是勇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灵活运用。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基本理论已经为广大的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方向要求。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广大学生学习的视野和高度,在全面提升广大学生文化成绩和水平的同时,需要注重开展针对广大学生的潜质、兴趣、道德等关键方面和领域的大力培养和培训。在开展主要教育技能科学设计的同时,应该重点结合课题所学的核心课程,更加兼顾的考虑到广大学生的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教育教学之中,适当的融入相关的视频和一系列图片,确保广大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的各种各样课程产生更加直观的现实感受,有利于进一步的快速的接受知识和内容,起到学校教师良好的引导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的提升广大学生日常学习的效率,比如,在现代教育日常活动之中,需要明确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借助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的反馈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媒体,严格根据不同的刺激和显著的作用,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得以充分的灵活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育教学为例,需要围绕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力资源,更加关注培养和早就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更加关注广大学生积极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知识,借助广大学生的操作主要技能,客观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点,采取图片、文字、声音等诸多环节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挖掘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是其他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在采取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之中,引导广大学生采取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节之中,许多的学生反映,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实际效果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现代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的任务要求

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应用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环节之中,相应的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学教育的观念、课程授课的组织形式以及现代教学教育方法等关键。如果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没有变化的话,则就会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附属,而不能更好的充分展示和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潜力,只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演示等作用,难以实现预期的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广大教师实现自身职能和角色的快速转变,由以往的“教”的作用,及时转变为“信息互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广大学生容易坚持从外部环节的数据源头之中,进一步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理论知识,在校教师采取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需要转变职能将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教导现代教育技术、引导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广大学生可以有效的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接受到更好的学校教育,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承载起来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发散,越来越联结的发展趋势,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学习信息,广大的学生可能更加的茫然,更加对于自己学习的方式和目标失去方向,特别是无法辨认出有用的信息。此时,需要广大教师的精心用心指导,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学会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加紧提取信息的过程,完善和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科学指引广大学生在灵活运用和充分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态势,能够准确处理处理复杂信息和各种各样的问题。加紧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形式和方法,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教育主要模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主要内容,不断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辅助课堂教育教学,通常的以语言讲授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教育信息传递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了。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广泛的应用,需要更多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教育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能够进一步的显示出更加科学的教学主要内容,有的教学教育信息采取的方式是超文本的方式存在的。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通常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示、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练习等更加直观的教学教育的方法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一系列个别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以期能够很好的适应出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目标。

4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提升基本素质的路径选择

对于提升教师基本素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科学选择出目前教师的提升素质的主要路径,必须高度重视道德修养以及思想政治品质,特别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的言行对于广大学生所能够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必须重点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的修养,坚持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持续不断的开展自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自我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我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进一步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基本素质。需要提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在日常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应用,更加系统的、更加全面的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进一步提升自身所具有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努力掌握更多的、扎实的、深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确保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广大学生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为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基本素质,建议采取自学的方式、进修的方式、攻读学位的方式、做访问学者的方式、参加会议的方式等诸多的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和增强的方式理论水平。对于学校来说,也需要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业务素质和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强化广大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环节能力的培训和锻炼,学校积极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和教育培训,教师要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参加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定期的步入社会实践,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之中,不断的丰富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综合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教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的态度,切实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现代教育技术政策、现代教育技术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模式等诸多关键环节,及时瞄准前瞻性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和提高,较为圆满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史秋衡.英国、香港和大陆高师教育办学模式比较――兼论香港高师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范教育研究,1995.4.

[2]张大良,刘万年.高等教育新跨越的关键: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技术素质.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4]苏霍姆株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5]李飞凤.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1,(2).

[6]祝智庭,黎加厚,刘雍潜,译.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组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54―04

引言

在我国师范教育中,为学生开设教育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已有好多年了。从80年代初的师范生选修课程发展到90年代的公共课程,再发展到21世纪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1]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其目的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自觉性;加强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使中小学教师逐步掌握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强技术对教育的服务与支持。课程地位的提升这就对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行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通常把技术内容与理论基础分开表述,技术内容依据技术的分类组织,理论内容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各种理论基础的罗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重复感、拼凑感,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如何组织、呈

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尴尬

1 理论内容与教育学、心理学的重复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中,通常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阐述为学与教的理论、传播理论、媒体理论和系统理论。学与教的理论包括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介绍这部分内容的介绍是必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相当熟悉这一部分内容,因为他们已经先修学习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用学生的话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教育心理学”。那么这部分的内容究竟还有无必要?如果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从教材中删除,必然损害体系的完整性。如果不删除的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呈现这些理论?

2 技术内容与信息技术的重叠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类课程,其技术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何克抗教授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2],这里的技术手段主要指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体系中信息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实践体系基本上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特别是PowerPoint在部分教材中占有很大篇幅。以至于学生以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信息技术,甚至就是学习PowerPoint。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内容上的重叠,导致学生认知上的错觉,以为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已经学习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当然也就引不起相应的重视。这种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危害不可谓不小。

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认识上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内容体系的组织与呈现。首先,教学内容的组织基本上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微缩版,从理论到技术面面俱到,而且各部分相互独立,不成体系,给人的感觉就是“教育”与各种“技术”的拼盘,缺少一种揉合各部分的“骨架”;其次,教学内容的技术部分,为技术而讲技术,这就很容易把教育技术组织成信息技术或媒体技术,理论部分为理论而说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很“教育心理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也就是说缺少贯穿始终的“魂”。

二 技术为骨:技术内容的组织框架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目的

张剑平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提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3]在《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程的思考》一文中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师范学生有关学习环境、教学策略与技能、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信息应用的基本能力上。[4]上述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应用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目的决定了各种教育“技术”在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该以技术作为撑起课程的“骨架”。

2 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

为了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构成,本文统计了2005年到2009年出版的50本教材,在统计的教材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传统媒体技术、视听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评价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又分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两个子模块。

各技术模块所出现的频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3 技术内容组织框架

(1)依据技术分类组织

在笔者所统计的教材中,技术内容基本上是按物化形态的技术加智能形态的技术的形式组织。这种技术内容的组织形式,其依据都是技术的分类,其优点是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模块一目了然。但是伴之而来的缺点也很明显,这种组织形式给人以堆积感、离散感,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对教育技术一种理解的必然体现――教育技术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依据教学过程组织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把教育技术解释成“教学中的技术”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的话,那么就会得到另一种组织技术内容的思路:根据教学过程组织、集成各种技术。我们可以把种技术分配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把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即以教学过程为主线整合各种技术。通常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5],那么我们可以依此划分各种技术,把上文中统计的技术模块分配到教学的相应阶段,如图1所示。

教学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本文中教学设计指的是微观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完善的备课”技术。为了实现教学设计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创设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传统视听媒体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资源的创建、选择和获取。现行的很多教材详细的阐述了视听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的构造和原理,这些内容笔者认为不适合出现在公共课教材中,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公共课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创设和选择教学环境时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要求,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应用目标是什么,是辅助教师教还是辅助学生学。

教学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媒体与环境的教学应用。这一部分应该是体现课程特色的关键部分,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都作简化处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帮助教师在制作媒体资源及创设环境时,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使用它们。当专任教师无法独自完成时,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可以给予帮助。但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资源与环境时,教育技术人员很难介入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帮助。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媒体与环境的教学使用方法。这样,即使资源和环境再丰富,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反而使教师忙于应付这些资源与环境。当教师疲于应付技术环境的时候,技术甚至就会成为教学的累赘、障碍。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可能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关注的焦点,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后的评价。但是,对公共课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才更是他们更所需要的。例如,媒体的制作和选择可能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特长,但是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媒体出示的最佳时机呢?我们可能感觉这是教师的事情,但这正是公共课学生所需要的,这也是专业课学生与公共课学生的区别。

教学评价阶段主要的内容是教学评价的技术。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还应包括案例评价、量规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评价的方法。

三 理论为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以技术为骨架,并不意味着重技术轻理论,如果直接把课堂搬到机房,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变成了以培养学生使用各种硬件设备的使用为主,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成信息技术课,那么也是有失偏颇的。技术的运用应该以理论为指导,理论是技术运用的灵魂。

1 如何凸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必然要与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这些学科的内容存在重叠。如何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以区别于其它学科呢?在上文中笔者提到按教学过程组织技术模块,这只是一种内容组织结构上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彰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特征。黄济先生在《教育哲学》一书的总序中指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在某些问题上的重复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阐发而已”。[6]其实现代教育技术也是这样,关键在于能否论述问题时有别于其它学科。

2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

为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笔者的意见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视角阐述技术之应用。我们要从系统的视角、传播的视角、教育心理的视角、媒体的视角考察技术的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应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应与技术融为一体,成为指导技术应用的灵魂。理论与技术的融合不仅能消除理论教学的说教感,而且能突出现代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我们可以理解为理论的“技术表达”,即理论体现在技术中。在强调技术的同时,各种教育“技术”以理论的载体的形式表达着媒体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正是凭借此种“技术表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

提到现代教育技术很多人想到的是幻灯、投影、无线广播、电影或电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或因特网等媒体设备及其操作,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的标签。因此,进入教育领域的媒体要体现出区别于一般媒体的特征,就需要融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媒体的设计、选择与应用要遵循,更要体现出媒体理论的指导,以实现媒体理论的“技术表达”。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媒体的视角审视媒体,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各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更重要是的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即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经由各种渠道(媒体),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7]。各种教学媒体要置于教学传播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媒体要与其它教学要素联合起来,形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从而实现传播理论的“技术表达”。

通常我们通常认为系统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系统方法不仅仅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也是其它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指导理论。教育是一个大系统,教学是系统,教学资源也是系统,教学环境更是系统。因此,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我们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研究它们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及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求得最优的方案,以实现系统理论的“技术表达”。

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媒体手段和科学方法,应用目标是为了促进和优化学与教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学与教的原理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上文的讨论中,笔者提出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教学过程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依据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价,实现学与教的理论的“技术表达”。

四 小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其特征,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也不是这些内容的拼合呢,笔者的意见是依据教学过程组织技术内容,把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技术中,形成理论的“技术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琪,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43-45.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EB/OL].

[4] 李芒,赵小杰.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1999,(3):38-42.

[5] 柳斌.课堂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494.

[6] 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7]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Sketched with Technology and Induced by Theory: Discus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Content

LIU Chun-zhi1ZHANG Wei-min2

(1.College of Education,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第9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当中。与此同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并且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背景,分析了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思路,希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给高职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跨时代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完成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开发、设计、管理,以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与传统的教育技术不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成果为先导,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跨时代意义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教育的思维与模式,并促进了高职教育理念的变革。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使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发生了改变,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教学设计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更加先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所以,为了使高职教育取得深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优势,更要求从长远眼光出发,发展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与构架。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高职教学模式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从而极大的改变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管理水平,最终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日趋成熟。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呢?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实现高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使教学资源与手段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传统的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现代教育之后,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由于多媒体资源具有鲜活生动的特点,因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多媒技术下,有利于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达到将知识内化的目的。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利用虚拟教育技术,加强了实践能力的锻炼

虚拟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硬件、多媒体技术,以及电子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虚拟多媒体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虚拟教学环境更加逼真、灵活、生动,非常适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这与高职教育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可见,将现代虚拟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生产实践。虽然学生没有参与真正的实践,但是仍然可以收获到与具体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另外,这种虚拟现实技术避免了学生参与中出现的危险、事故。可以看出,该技术由于具有仿真的功效,因此使学生的参与性更高,获得的实践经验更丰富。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三)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共享教育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快,并且达到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建立充足的网络资源。比如,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出现与普及,使得任何持移动通信终端的人都可以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与交流,即使在交通不方便地区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使用对象来设计和开发,且能方便快速获取与更新,使得移动学习使用对象具有普遍性,移动学习模式具有普适性。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高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过于落后、陈旧,教学效果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实战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著名教育家曾说过,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产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手,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职教育中,使教学手段、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加完善,最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

(一)避免陷入唯教育技术论误区

高职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并无很大差异,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等。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由多个因素组成,技术是指其中的一项。作为辅的工具,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提供服务。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夸大了技术的作用,从而忽略了其他教学环节。这种做法导致教育、技术的本末倒置,脱离了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二)避免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摒弃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否定。由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性化特点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同时,由于这两种教育技术各有利弊,所以可以将两种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考虑学校的自身条件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高校在购置现代教育技术后,必定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一些高校由于没有做好评估,往往导致技术设备与教学内容不符,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其次,很多教师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不会操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给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很大障碍。最后,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在网络教学课堂中不仅没有认真学习,反而沉迷于游戏当中,比如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这样,很难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爱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的极大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高校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过分夸大技术,陷入唯技术论误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否定;没有考虑学校的经济力量,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综合考评,才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性,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美灵.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4,(06).

[2]江务学,祝衍军.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

[3]彭亚雄.基于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4,(06).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培训 问题 对等

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是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者。纵观高职院校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应该说,很大一部分教师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地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这些培训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对当前进行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深刻的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加有效的培训方法,以求取得更优的培训效果。

一、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培训观念上存在误区。

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在适当的时间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大多数院校在这方面是雷声大。雨声小。一般院校都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更缺少实质性的配套措施,参加培训的教师更是缺乏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认为参加培训只是为了评职称,只要参加了培训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付出过多的努力。一些教师认为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可学,甚至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可以,没有必要再去学习了。殊不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也迅速走进了高职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对这些全新的知识进行学习,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大大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培训的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组织不合理。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仍是以教师面授为主,方法上主要是专家教授和辅导的“讲座式”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显然没有考虑到教师作为成人的学习特点,致使教师失去了学习兴趣。培训效果不佳。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专业发展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步调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不仅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造成有些教师“吃不饱”或“吃不下”的后果,甚至会出现培训内容与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致使教师感到学非所用,不仅不能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可能增加教师的学习负担。专家讲授的培训模式也没有利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见,在教师培训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培训结束后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其困难可想而知。

(三)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相脱离,

很多高职院校在培训内容上选择不当,往往过于强调对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技术性知识的传授,或者只是讲授了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差较远的技术性知识。参加培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并不高,如果不先对他们进行技术性知识的培训,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上。必然会导致教师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是传授了一些技术性知识,内容也没有与本专业学科教学相结合,培训的实用性不强。教师普遍感到学非所用,就会逐渐失去参加培训的信心,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即便掌握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但由于缺乏与本专业相应的技术性知识,培训结束后自己的教学行为仍然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四)培训效果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估工作只是表面化、简单化,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是走走过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些高职院校大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试的方法也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或者培训结束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考试过后就不再进行跟踪分析,导致培训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脱节。其次,对评估记录缺乏系统的管理。有关培训结果的记录大多是零散的、无序的,不利于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最终导致好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推广,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解决,不利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最后,高职院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机制。不少学校并没有从政策或待遇上制定得力的激励政策,使得很多教师对此种培训不够重视,这也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搞好离职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培训观。

首先,要让教师真正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在培训中,高职院校要让教师认识到只有积极推广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完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才可能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教师才有兴趣和动力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其次,要让教师认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为了教育的需要,而且是为了自己学习的需要。要使教师意识到,在如今的社会,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学习,而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重要保证。要使教师认清时代的要求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高度,从而激发高职教师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培训。最后,要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如果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才会主动地去参加培训。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组织培训。

统一的专家讲授和辅导的“讲座式”培训模式显然已不适合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的专业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师需求的差异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首先,可先集中时间授课。开课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假期,以保证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有时间来听课。集中时间授课可以系统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满足教师的共性需要。同时,培训中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多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提高培训的效率。其次,高职院校可进行一些分散时间的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灵活,可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在适合的时间安排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界的专家来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 进展,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激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优势,进行网络授课。采用网络授课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选学不同的内容,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可以在网站内设立答疑区,及时解答教师在培训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面授、讲座和网络授课三种形式相结合,定会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三)以实用为目的,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应以实用为目的,合理选取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否合适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培训中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克服以往培训中纯理论取向和纯技术取向的不足。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可把培训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如可分为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的使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五个模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模块来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使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本质工作相接近或吻合,又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样化的培训内容还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得到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达到以付出较小代价取得较大效益的目的。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手段,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55-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再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习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开阔等弊端。

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宜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通过教学网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至主服务器,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程序,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1)为技术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书基本上为零,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第12篇

1.1重视基础硬件建设,忽视软硬件一体化建设与应用

在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被逐步的推广,基础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被广泛的使用,教师们大部分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我们看到的也只不过是教师们通过多媒体课件代替了部分板书和部分素材。真正的教育软硬件平台还没有被建设或者投入使用,教师们还没有实现方便快捷的教育研讨和最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补充与学习。

1.2重视课堂信息技术使用,忽视学科资源的信息技术使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目前我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但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手段走入学科教学的中心,使我们整个学科形成信息技术资源平台。做到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以及讨论,这个一直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问题。1.4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建设,忽视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建设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方面,有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备课写教案、课堂授课、练习、实验、学生课后自修、成绩考核及评估等,此外,还应有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的跟踪。现代教育技术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整个学校教育而言,教学只是一个方面。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还没有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设备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教学,是培养人,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那么这与现代教育技术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就涉及到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内涵认识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普通高中的应用,就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的理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改变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可用性的资源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出发点的。因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仅是教育教学工具的转变,它更应该是用来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理念。

3.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中的应用展望

第1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艺术教育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军(1975- ),女,湖北松滋人,荆楚理工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当前,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引起学校及社会的重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可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全面优化,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的目的。艺术教育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陈至立学者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一文中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指出: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和艺术课程的整合,拓展教师和学生获取艺术及相关信息的手段及选择的范围,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在艺术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高校艺术教育革新,使之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是我们每一个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艺术教育

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高校艺术教育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切不可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盲目使用高端信息技术,使教学呈现拼凑的痕迹,高端技术低级使用,画蛇添足。

1.现代教育技术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应用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和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根据这个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综合实施,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所必需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方法、便利的教与学的工具,把教师从单一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教师投入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会”为“会学”,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2.高校艺术教育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校中以非艺术专业学生为对象的艺术教育。由于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更能够充分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更能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高校艺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丰富性和多样性,高校艺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能更好推动教育逐步实现现代化。

二、高校艺术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实状况与对策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且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出更严峻的挑战。目前虽然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艺术教育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对策。

1.充分重视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由于对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使命缺乏足够的认识,各高校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措施,教师的思想认识也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的轨道上。艺术教育教师一般都由艺术专业教师兼任,对非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没有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做出深入细致地设计和研究,只是将专业知识浅显化、专业标准降低化、教学过程应付化,使得高校艺术教育没有绽放应有的光彩。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要注意针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高标准选拔优秀教师。高校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完善、大量、广博、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不仅是艺术的某一专项才能,更多地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传授能力和教育技术的良好运用能力。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首要问题。

2.针对艺术教育需求,建立管理机构,加强硬件软件建设。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加大对硬件环境的投资力度,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和网络中心,建成一大批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根据艺术教育的需求,建立管理机构,更有针对性地为艺术教育服务。首先,加强与艺术教育相应的硬件建设。增设视、听、展、演需要的多媒体教室,使艺术教育能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展现多姿多彩的一面,同时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其次,加强软件建设的开发和利用。针对艺术教育需求,扩展教育资源以备使用。这就需要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加大此工作力度,为高校师生建立一个强大的艺术资源宝库,并不断更新和充实强大,这是一项持续的、长久的工作,也是艺术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3.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教育课程整合的能力。艺术教育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在教学环节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教育课程整合的能力是艺术教育更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对教学过程实施指导、监督和管理、评价则至关重要。教师在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教学资源的运用、多媒体的使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要逐步科学化,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教育整合恰到好处,使教育效果最优化。

4.提供大量艺术实践机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战略地位。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之成为终身教育中最自觉、自主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艺术实践是体现大学生的知识面、素质修养、综合能力的最好方式,是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动力和舞台。学校提供大量艺术实践的机会,将给予大学生成为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强大助力。大学生艺术实践有多种方式:各种文艺演出、书画展、各种社团活动和与社会、媒体的联合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新型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与指导就融入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发展前进的目标。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最终形式,高等学校和教师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引领教育对象将艺术教育融会贯通的科学化的引路人。

三、构建高校艺术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设想

在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应该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艺术讲座、艺术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多方位地推进艺术教育工作。

1.课堂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是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难点重点都围绕学生这一课堂主体来展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与学习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工具,运用视、听、讲、练四种感知方式围绕教与学的目的来展开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地位的新型教育思想。

2.艺术讲座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艺术讲座是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补充和延伸。艺术讲座的不同主题能让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开阔眼界,认识到艺术的广泛性与重要性,并将目前的学习与当代艺术发展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具有积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艺术讲座的信息量,多样化的方式服务于讲座的主题,提供锦上添花的技术支持。艺术讲座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资源的运用以及讲座过程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利用等要能恰到好处地为讲座的主题服务,不要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生搬硬套使用各种资源和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这就要求我们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师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和运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在艺术讲座这种枝繁叶茂的学习方式上,让知识更多地开花结果,植根在学生的心里。

3.艺术实践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高水平的突破与发展。课堂教学让学生积累知识,艺术讲座让学生开扩眼界,而艺术实践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好的创新学习方式,也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高校艺术实践包括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演出等。艺术实践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展示和锤炼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学生了解和体验了不同艺术的特点,提高了驾驭艺术表演或表现的能力,积累了舞台经验或实际操作经验,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专业水平、综合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艺术实践效果添姿添彩,给实践活动赋予时代性和与国际化接轨的意义。因此,在社会实践、实习、就业过程中,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往往能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改变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规模、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要深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使教学资源和工具充分完备,同时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把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早日实现理想的教育现代化,使高校艺术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与国际化接轨。

[参考文献]

[1]段桂英.浅析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3]赵巍,周琳.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和应用[J].艺术教育,2009(4).

[4]孙宽宁.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

第1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社会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施先进管理模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高校体育改革是对传统教学弊端的优化,能够使很多方面获得自我突破,然而,纵观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尚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提高重视,最大化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以增强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一)对传统体育教育观的冲击

教育观是教育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而在体育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应用网络媒体,可实现对体育教育发展的进作用。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无论教与学均能突破时空间束缚,如通过网络教室可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或学生可实现远程学习。总之,随着新型教学技术的出现,传统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善,也更新了高校体育教育观,可以说深刻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

(二)改变体育教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根据体育教育目的及其形式等进行的。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化特征,即它会随体育改革而变,可以说能与教育改革相适应。但作为新型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都非常新颖,这便会对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产生冲击,并使其出现更多新内容,呈现出更多新的教育特点。

(三)改变高校体育教育方式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课时安排、天气等,均会造成体育课程无法顺利实施,并使其教育模式过于死板单调,而时间、场所的有限,也会限制学生对体育教育内涵的理解。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高校体育教育方式,即便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在现代技术辅助下进行体育学习,丰富其学习模式类别。

二、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体育师资建设

高校体育改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即体育教师,增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是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更是加快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方面应针对体育师资,制定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手段,充分吸引高学历、心理素质过硬且专业知识扎实的体育人才,以此不断充实体育师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等知识和应用,不断强化在校师资培养,帮助其掌握现代科技使用方法,并提升其学习、创新等能力意识,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奠定智力基础。

(二)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从教育领域来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极具跨时代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在冲击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更能起到增强教学效果,优化教学环境等各方面的作用。并且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其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也能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创新。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并非单纯的技术,而是围绕教育事业发展这个核心,所引入的先进教育理论、思想等,能够有效实现体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原则,其极具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高校体育教育中,既能改善教学环境,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师生间与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总之,要实现体育高效教学,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提高对学生“学”的重视程度,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关键。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既往高校体育教育普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严重不符高校教学实际,更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等需要,还应积极完善体育教育体系,这样才能证教育改革切实可行,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旨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故此,高校体育教育有必要进行深化改革。同时高校方面要健全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评价体育教育质量。高校体育教育以学生体魄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根本目的。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体育教育评价指标制定必须以学生体育和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评价为依据,前者包括学生态度、体质、能力等情况评价,后者包括体育实施条件、教育规划、教育管理过程等,即评价体育教育活动情况。

(四)合理创新教育模式

一方面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体育软硬件教育设施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中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比例,以购置先进设备或科技,如资源网络的构建,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的安装实施等,充分完善教育设施;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高校方面要鼓励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要求他们创新教学方法,如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线上互动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各项功能与学生建立交流枢纽,使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形成良好畅通的教学氛围及信息渠道,进而实现虚实结合教学,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并推动其改革发展。

三、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更好效果,必须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方可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方芳.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分析[J].科教文汇,2015(20):73-74.

[2]夏雪芹.浅析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品牌,2014(12):237-237.

[3]洪亮.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55-56.

第15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发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促进教育教学改进的进行?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到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目睹了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只有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使用现状剖析

1.软、硬件投资比例不当,维护不到位,硬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投资上是相当舍得花钱,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投资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相当“慎重”,投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事实上,硬件设备都是些死机器,没有人的恰当运用都只是些摆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但因为软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没那么容易见成效,导致目前大部分学校不愿意投资在方面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市场上现有的教育软件质量、数量都有待提高,学校即使想购卖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软件也比较困难,并且这些少得可怜的教学软件类型单调,基本上不是属于题库型就是教材的简单翻版。同时,学校在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培训上的投人也少得可怜,几乎为零,教师在这些设备的使用方面基本属于“观看”级,只是在刚购回时可能会看热闹,去瞄几眼,至于使用,还不如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实际。正因为如此,不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自购卖回来后就成为摆设,仅限于领导视察、兄弟院校参观之需要,或者学生搞课外活动、看电影、听音乐之活动场地,要不就是在公开课、观摩课等面子工程上露露脸面。同时,由于管理制度及人员不到位,管理宽松甚至无人管理,这些昂贵的设备在购买不久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即使部分老师想使用也难以实现。

2.大部分教师现代的教育技术观念陈旧,应用能力有限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从而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教育技术的运用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学生可参与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统一的目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是说要放弃传统的教育技术和理论的运用,而是指在传统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新技术、新理论。但不少教师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片面的理解为运用多媒体来上课,并且认为只有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才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部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不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方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或者只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将原来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而已。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成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举步维艰的根源之一,从而导致难以实现优化教学、深化改革的目的。其实不管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还是利用传统的标本、挂图、模型等,只要它们能够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我们都可以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观念,突破以“课本、教师、黑板”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师生在课堂上要互动起来,让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目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不少学校软硬件设备都很完善,设备使用状况良好,维护到位,但使用率却很低,这除了思想认识不足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需要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全体教师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全体教学人员共同的责任;要不断学习,提高应用能力,促进自身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现代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学校花大价钱投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果我们教师不去学习使用方法,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都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这如何发挥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3.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恰当运用,结果适得其反

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开始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之中。但一些错误的做法却导致结果不如人意,甚至不如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表现在:

(1)信息过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课堂效率下降:现代技术的应用,节约了教师不少板书、画图时间,但部分教师的课件包罗万象,把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加人,从而不得不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传输量,变成满堂“机灌”,从而使得学生记忆、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被迫减少甚至完全被剥夺。这种做法使得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全部完成,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事,教学效率实际是下降的。

(2)过分突出技术,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有些教师为了现代教育技术而现代教育技术,不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媒体,不管什么类型的课都却使用多媒体,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结果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使得学生课堂注意力被分散,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互动不足: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体性,要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导引者。但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技术,不能够灵活的运用教学媒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成为“放映员”,而学生则成了课堂上的“观众”。

二、几点思考及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具体而深刻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需要重视并充分利用这种影响。然而在上述存在问题却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制约,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谋求最好的教学效益,笔者做了一些思考。

1.完善软、硬件配套措施,恰当维护,发挥最大资源利用率

各学校在加大硬件投资的基础上,也应考虑进行配套软件及人员培训方面的合理投人,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从而保证硬件设备的最佳使用效率。在一定的资金条件下,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制订好更新的发展规划,做到硬件、软件、人员同步;构建科学的现代教育体系、规范管理,重视技术资源的综合、优化;正确处理好教学投入的比例,注重教学效益的提高;要合理地将各种媒体资源于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各媒体技术的特长,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协同发展。总之,要让各种教学设备和媒体都能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石,做到物尽其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而服务。

2.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才能让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有教师从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从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从而让闲置的各种教育设备充分运动起来。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白觉运用,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机灌”的工具,要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于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引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人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动起来,使其摆脱展示品的命运。

3.合理运用各种媒体。提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