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1 旧式养殖的弊病

调研可得结论:设定的现存较多养殖场都并没配备环境处理,缺失了成套的处置设施。日常养殖不可规避废水排放,废水直接被排放至土地及水域,伤害周边原本的生态。恶性循环形态下的旧式养殖超越了生态原本的净化性能,增设新的污染源头。若不加以管控,将威胁到长久的养殖进展,也将减低期待中的养殖收入。水禽产业显现了强劲的递增态势,在畜牧范围内进展尤为快速。然而,较多农户仍依循旧式路径下的养殖方式,这种模式存有如下的隐患及缺陷:

1.1 农户养殖并没能注重于防控,缺失根本的认识

水禽养殖要拥有规模化、显现最佳的集约属性。但时至今日,产业规模快速在拓展,养殖水禽选取的区段却日渐集中。在这种情形下,排放也将被相应聚集,累积了较高比值的污染排放。没能经由处理就直接予以排污,毁损了本该有的区域生态。例如:构建养殖场常常选取聚集人口众多的城区,或者选取城郊。这是由于,这些区段更能便于选购养殖必备的物品。与此同时,养殖区也更为接近区域之中的水源,这就威胁着平日的安全饮水。管理趋向于薄弱,缺失了必备的环境认识。

1.2 养殖水禽可提升的成效仍不够高,没能契合低碳经济设定的根本点

养殖水禽增添了额外的区段污染,缺失环保内涵。例如:养殖场冲刷出来的残存饲料、水禽排出的尿液粪便、死亡的水禽尸体。实际上,若能妥善增添后续的处理,水禽平日的排泄物可被用作再次投产的肥料以此来改进土体的特性,提升了有机质。但从现状看,较多农户没能慎重去处置排泄物,贪图便利而直接排走。土体很难吸纳排泄物附带的养料,反而减低了肥力。若人体吸纳了潜在的毒害要素也将伤及原本的免疫及代谢,带来更大的后续伤害。

1.3 没能妥善保护养殖中的水禽

为了减低病害,多数养殖户都是每隔一星期才会排掉污水。借助于周边河道以便于冲散排泄物。鸭鹅出栏以后,将会搬出原有的养殖场地。养殖规模日渐变大,累积了更多很难被及时冲走的排泄物,加剧整体涵盖的污染。受到这样的影响,单纯考虑搬迁现有的养殖场也并不合适。

2 健康养殖的新技术

水禽养殖在较长时期之内一直被看好,因为它附带了多样的附加收入,较多农户也依托于这类养殖而走向了致富。健康养殖符合长久的生态目标,也带来了收益。健康养殖水禽,农户就要摒除不适宜的旧式思路,逐步接纳多样的养殖模式。摒除单一的排放,不应单纯予以衡量养殖得出的短时收入,更应放眼长久。唯有采纳新颖的配套技术,从根本上规避偏重的污染,才会获取期待中的养殖进展。详细来看,摸索健康养殖必备如下的新技术:

2.1 野生形态的鸭类饲养

相比于水面养鸭,稻田养鸭历经长期的变更而拥有更为持久的实效性。这是由于,稻田养鸭有着较为粗放的倾向,很近似野生的繁衍。选购优良的种类,这样筛选的养殖品种拥有了更优的抗逆及适应特性。采纳稻田养鸭,可增添的饲料含有鸭舌草、野生浮萍及野生蘑菇。此外,稻田养鸭还可妥善防控毒害的潜叶蝇、防控福寿螺等。鸭类平日排出的粪便累积至稻田,供应了最佳的原料。改进采光及通风,便于稳健态势下的鸭类成长,绿色产品受到更广的消费喜爱。

2.2 平地上的养殖

平地养殖是新近创设的健康模式:在选取的地表上,手动挖掘了较小规模的供水槽及水池以此来供应禽类洗浴。在平地上养殖,禽类享受到更为优良的阳光照射,空气也更清新。这就缩减了原本的养殖约束,减低根本的环境污染。相比来看,杂交肉鸭表现出来的本体性能都会超越常态的笼内养鸭。然而,平地饲养要注重规避较差的地表卫生状态,注重防控菌类的后续繁殖。

2.3 构建合适的养殖床

构建架床这一新颖模式更能适宜较大规模下的鸭鹅饲养。在地表或选取的水塘之上可以架设最佳高度的架床,架床可供日常的禽类栖息、采集食物以及活动。模式的优势为:禽类脱离了自身的粪便,免除了侵蚀的毒害菌类。与此同时,架床养殖也妥善防控了季节状态下的突发病害,减低了周边设定的环境要求。便于随时去清扫架床,减低了饲料耗费且养殖期可设定得较长。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库汊 生态健康 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30-01

一、养殖场地的建造

浦北县地处桂南六万山区,县境内水域资源丰富。全县分属南流江水系和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10条,有小(一)型、小(二)型水库42座,总库容4022.9万立方米;桂南大型水库合浦水库在浦北境内的水域面积近30000亩,发展水库库汊养鱼条件得天独厚。为了充分利用水库的水体资源,多年来该水库的养殖户一直不断开发库汊水产养殖,现浦北县龙门镇日新村已连片开发库汊3000多亩,采取库汊养鱼、周边养猪、养鸭种果的立体混农种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亩利润达3000多元,为库区移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为浦北县水产养殖业家庭式农场建设,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了步伐。

1.库汊的修整和改造

水库库汊绝大部分原来都是低洼水田坡地,水库水涨时淹没,水退时可以耕种,为了开发利用,清理了塘底的石头木头和田埂木桩等杂物后,并尽量推平塘底,推土或砖石混凝土建筑够高坚固堤坝,拦截50-500亩库汊修建而成,水、电、路要三通,建好排水水沟、涵洞、泄洪道等等。

2.清塘

库汊堤坝建好后,在放鱼前,尽量排干池水,用生石灰和茶麸等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清塘消毒,既清理了野杂鱼,同时又杀灭了鱼病菌,为养殖获得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二、鱼种投放

1.投放品种、数量和比例

龙门镇日新村库汊都养猪或养鸭,因此水质普遍营养丰富,水生动植物多,很适合养殖鲢鱼、鳙鱼、鲮鱼、鲤、鲫等鱼类,其放养比例为:鲮占35%,鲢鱼和鳙鱼占35%,草鱼、鲤、鲫鱼等占30%。规格一般投放50g-100∥尾,放养密度一般为1200-1500尾/亩.有鱼种培育塘的,培育至250-500g/尾,成活率、产量、效益更好。

2.放养时间

一是在当年的3月份至清明节天气回暖时投放;第二投放时间是12月,因为此时大鱼即将起捕捞,放养50g/尾最合适,捕捞对其没有影响,鱼种也便宜;

3.鱼种放养前消毒

放养的鱼种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健康、无病、无伤,经水产部门技术人员检疫合格;鱼种放养前先用15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5-10分钟;或用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提倡注射草鱼灭活疫苗。

三、饲养管理

1.种草

一般在当年4月份,在水退后出的田地,有淤泥湿润的地方播种上水稻、黑麦草等,在7-8月份水淹慢慢上来时,水淹没到的鱼直接取食;没淹到留着有计划喂食。那些旱坡地种上矮象草等,每割完一次就施尿素等肥料,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去割草。

2.施肥

一是投放如鸡粪、猪粪、白鸽粪等农家肥。农家肥在水中分解时间较长,肥力持久,投放农家肥,既可培育水质,而粪肥中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又可被鲮鱼、罗非鱼、草鱼、鲤鱼等摄食性鱼类利用,可谓一举多得。农家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后才投放在水库的上游或库湾平坦处,基肥时每亩投放放300-500kg,追肥时每亩投放100-200kg,

二是投放化肥。为了保持水生动植物饵料足量,要投放一定量的化肥,因为化肥能很快增加水的肥力,浮游生物能快速生长。一般以投放如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等。施肥时应看池水,掌握“肥、活、嫩、爽”的原则,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在主要养殖生产旺季4-10月,选择晴天,阳光越充足越好,按氮磷1:1的原则,每亩施肥10-20kg,每15天施肥一次。

3.日常管理

3.1投饵

食场和食台设立在库汊平坦处,水深在0.5-1.2米,因为这样的深度能很好观察鱼摄食情况,-20亩左右水面设一个食场。除了投喂青饲料外,另一种投喂饲料是:糖厂甘蔗滤泥,每亩储备6吨滤泥,每吨滤泥混合氮磷化肥500斤,压实后用塑料薄膜泥土密封,投喂时才翻开薄膜,使用一层翻开一层,饲料成本极大降低。最后投喂配合饲料、或花生饼、麦麸、玉米粉、蚕蛹等精饲料,投饲时要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进行,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3-5%,以投饵后2-3小时内鱼吃完为宜。

3.2防逃和防盗

每天察看鱼的摄食、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仔细观察鱼有无其他异常情况2-3次。

其次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如涵洞、溢洪口的拦鱼措施有无漏洞,堤坝是否有渗漏、溃堤等现象,尤其是汛期来临时,更要加强巡塘,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3.3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根据养殖条件提早做好全年的投资和生产计划。记录好巡塘日记,写好生产日记,日记的内容可包括生产的各个方面。所有计划、日记等建立成档案,这些资料会成为当年总结和来年作计划的必备材料。

4.食场消毒

要经常清洁消毒食场,把鱼吃剩的残渣、死鱼等捞起,统一放到垃圾处理池,每10-15d对食场进行消毒一次,用15ppm的生石灰水或杀菌消毒药泼洒食场。

四、鱼病防治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在鱼病多发季节,要多巡塘,发现鱼有病时要及时捞出死鱼病鱼,并将病死鱼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根据病鱼的症状准确的做出诊断并及时对症下药。在5-10月,定期每15天对全塘消毒一次;定期每10天投喂如鱼服康、大蒜素等拌制而成的药饵,效果会更好。

五、捕捞

库汊养鱼由于受堤坝外大水库影响,如果堤外水退不够底,就无法放水干塘,所以一般采取多品种混养、采取轮捕轮放的模式,具体就是尽量捕捞大规格商品鱼,捕大不要影响小的,视实际情况,先放小的再捕或捕了大的再放小的。此方法可以调节放养密度,促进各种鱼类的平衡生长,有利于商品鱼的均衡上市,极大提高了水库库汊的产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一、建立池塘

就地取材,利用滑县董西北村和井庄村砖瓦窑场废弃坑建塘,根据坑的大小建立了7个2—10亩不等的池塘,由于当地土质好不易渗漏水,平整和夯实池塘斜坡和坝脚,即可防止渗漏水,无需硬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前期投资。

二、池塘管理

1彻底清塘消毒。在放养鱼苗之前必须用清水浸泡洗塘,即将准备养鱼的新挖塘灌满清水,浸泡数天后排掉,曝晒数日后再重复浸洗一次。这样可以清除危害鱼体的重金属盐和有毒物质。在放养苗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以改良池塘底质。一般干泥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浆全池匀洒,或带水按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体。

2保证足量基肥。当浸泡塘第三次灌水时应同时施入基肥,以提高塘水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天然饵料。基肥应以猪、牛等畜禽粪肥为主,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15天施下,亩施300~500公斤。具体施肥量还应视鱼塘底质,以培养大量的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

3经常泼洒石灰。新挖池塘养鱼普遍泥水浑浊,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每10~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时也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用量是每亩池塘每次20~30公斤化水遍洒全池。

4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三、试验品种

以鲤鱼等杂食性鱼类为主养品种,搭配混养鲢、鳙、鲫鱼的混养模式。该模式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利用鲫鱼摄食残饵,通过鲢、鳙控制水体肥度,从而保证了饵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水体的污染,减慢了水体的老化速度,同时,减少化学品的投入,保证了水产品养殖在较为接近生态条件下安全生产。这些品种具有养殖技术便于掌握、对本地的水质气候适应、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

四、成鱼饲养

1科学放养。科学放养要按不同品种,池塘的生产条件、资金、设备、技术等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合理放养模式与密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养殖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过实践,我们直接从良种场引进规格在50——100g鲤鱼苗种,并与良种场签有质量保证书,保证苗种的质量安全。每亩投放2000尾左右,同时适量搭配混养鲢、鳙、鲫鱼(每亩200尾左右,全从正规良种场引进)。投放时间为每年春季的4——5月份。这样的投放密度能够在保证健康养殖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达到高产高效益。

2科学用水。本试验场水源全部采用地下水,因周围数十公里内无任何企业,保证了水源无污染。水源的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等适宜于养殖品种。养殖池塘进排水系完全独立,排出的养殖污水直接灌溉农田,不再重复利用,在位置稍高的地方备有2个蓄水池,将井水先抽入蓄水池内,经过晾晒、处理达到养殖标准后再引入养殖池内使用。

3科学搭配饲料。从正规的饲料场购买完全符合健康养殖条件的专用饲料,并与饲料场签有质量保证书,如因饲料引起鱼的质量问题,完全有场家承担责任,这样从源头上保证了健康养殖的条件。

4科学施用渔药。 科学施用渔药的目的,是提高鱼类疾病的防治效果与鱼类的品质。注重科学用药就是要从药物、病原、环境、鱼类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发。我们完全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及水产健康养殖的要求落实在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坚决堵绝使用违规药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效果地使用药物,达到预防和治疗鱼类疾病的效果。在养殖过程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上,从而使健康养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 日常管理。除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外,要加强巡塘,时刻注意池塘内任何可疑变化,把一切不利于鱼苗生长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饲料投喂时,要勤检查,及时清除投饲点的残饵,并经常对投饲点消毒。投饵量要根据不同规格,养殖季节、气象、环境条件及生长的状况来确定,既要防止摄食过饱,又不要使其因摄食不足而影响生长。

6综合防病。

(1)强化疫病检测。我们充分发挥水产部门的技术优势,加强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检测,突出对其疾病病原体的检查,目的是掌握病原的种类和区系,了解病原体对养殖动物感染、侵害的地区性、季节性以及危害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做好对养殖动物输入和运出的疫病监测工作,防止病原的传播和流行。

(2)建立隔离制度。养殖动物疫病一旦发生,我们首先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已发病的池塘实行封闭,发病池塘中的养殖动物不得向其它池塘和地区转移,不得排放池水,工具未经消毒不在其它池塘使用。与此同时,专业人员勤于清除发病死亡尸体,及时掩埋或销毁,对发病动物及时做出诊断,确定防治措施。

(3)实施消毒。

① 苗种消毒。根据苗种的不同种类不同规格,选择不同的药物和使用剂量。鱼苗可用5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10~20 毫克/升的高锰酸钾等药浴10~30分钟。

② 工具消毒。各种养殖用具如网具、塑料和木制工具等,常是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应该一池专用。如果工具数量不足,可用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200毫克/升的漂白粉等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也可在每次使用完在太阳下暴晒后再使用。

③ 饵料消毒。投喂的商品配合饵料可以不进行消毒。如投喂鲜活饵料(包括冷冻保存的),均要用3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100~20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泡消毒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

(4)药物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在4~10月这段时间内流行,因此可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养殖用水可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或漂白粉1~1.5毫克/升,每月两次。

五、成鱼上市

一般选择双节及舂节期间上市,能卖上好价钱,部分鲢、鳙鱼要喂养2——3年,规格大些再上市,因为这些鱼体格越大价位越高,达到收入最大化。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强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水产健康养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并举的理念发展养殖业,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渔业生态环境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稳定养殖面积,通过推进健康养殖方式的转变,增加设施投入,促进产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养殖业。

二、工作目标

**年通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区,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年计划创建6个示范场(区),使全市示范场(区)达到20个以上,达到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的作用,促进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水产养殖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普及,明显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三是强化水产品质量的源头治理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对养殖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测样品400个以上,药残检测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四是加强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等支撑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养殖行业的管理。严格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继续推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权制度建设,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的编制和颁布有新的突破,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80%以上。

三、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创建工作

主要内容:**年创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场2个,示范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创建循环节水池塘养殖示范场3个,示范面积600亩以上;创建大水面养殖示范场1个,面积1000亩以上。严格健康养殖示范区的申报工作,从严筛选,优先从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选择一些积极性高、带动力强的园区,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水循环利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养殖用水的排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支持,达到依标生产的目的;通过健康养殖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管理水平。引导生产者树立生态渔业的观念,在发展精养高产健康养殖的同

时,提倡利用生物特性多品种生态养殖,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利用湿地进行大水面生态养殖。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重点,保护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创建第三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同时对第

一、第二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持其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步骤:4月底前,市局选择确定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示范场(区)申报单位名单并报农业部;5月至10月对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申报单位的创建工作组织培训、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对第

一、二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示范工作进行复查,发现不合格单位上报农业部取消其称号;10月至11月按照农业部部署组织对示范场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上报农业部。

(二)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及示范推广活动

主要内容:重点示范推广我市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南美白对虾,选择一个海水、一个淡水主养南美白对虾的区县作为**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海水养殖主推小面积高水位高盐度海水兑淡水全封闭健康养殖技术,淡水养殖主推以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技术为主的健康养殖技术。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普及先进、适用养殖技术、防病技术和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先进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0%,示范户依标生产率达到90%。示范户平均亩产250公斤/亩,亩经济效益5000元以上。总产量比原水平提高10%,亩经济效益比原水平增加10%。

实施步骤:1月~3月为筹备阶段,确定汉沽区1.2万亩和津南区1万亩作为渔业科技入户万亩健康高科技养殖示范区。在示范县各选择25个科技示范户作为科技入户实施点,为示范户提供先进实用、配套集成的产品与设施设备,使示范户的养殖能力和养殖水平得到更加快捷有效地提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500户。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主要围绕优势水产品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养殖示范园区及健康养殖示范区来进行,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科技入户专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和健康高效科技养殖示范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确定入户指导单位,指定入户技术员,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4月~10月为入户指导阶段。以实施春季、夏季、秋季行动为重点进行入户指导,春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池水盐度的控制、健康无病虾苗的淡化养殖技术、虾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主;夏季、秋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技术、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的研制与推广、病害防治技术及鱼病防治药物的监测、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技术为主进行。11月~12月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项目总结、抽检、验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验收总结报告,初步制定2009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方案计划。

(三)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搞好苗种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组织做好部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监督指导部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组织做好市级水产良种场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建立

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引进、选育新品种、良种。规范和完善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继续做好苗种生产的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南美白对虾、良种鲫鱼苗种繁育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实施步骤:4~5月根据项目指南组织部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申报、验收工作;5~6月监督指导部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及市级水产良种场的监督检查工作;4~5月对《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办法》(讨论稿)征求意见;4~6月对苗种生产单位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主要检查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检疫证、生产记录、渔药使用情况。

(四)进一步推进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主要内容: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组织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做好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组织做好鲤春病毒病的监测工作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织开展渔业职业兽医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编写职业兽医资格考试相关资料,组织开展培训及考核工作。做好水产苗种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害传播,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年继续采取机场和产地检疫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放在产地检疫,进出市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发挥区(县)人才和技术在水产苗种检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经由各区(县)进出市苗种的检疫,原则上委托给区(县)进行检疫。市病害防病中心负责机场检疫和全市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依据每年的病害监测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检疫方案、检疫项目,指导区(县)的检疫工作,对区(县)目前没有能力检疫的项目由市防病中心协助检疫。年底根据各单位检疫的实际工作情况下达检疫经费。

实施步骤:4月组织水生动物防疫法律知识培训、下达鲤春病毒病专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出台《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4~5月研究制定《**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执业兽医相关工作;5~6月出台《**市渔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试行)》、《**市渔业处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编写培训教材;6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培训及资格考核工作,7月颁发**市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并完成渔业执业兽医和水生动物诊疗机构注册,8月公示注册机构和个人,10月对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进行总结。4~7月组织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讨论会,安排布置检疫工作,组织检疫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内容:**年在做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同时,鼓励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测上。计划全年新认定无公害产地20处、面积4500公顷;推荐产品认证45个。**年认证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各1个。创建4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区县”、10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乡镇”。组织全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改进抽检方法,加大水产养殖环节药残监测力度,计划全年组织2次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残留监督抽查,抽检样品数量增加到400个以上,同比增长50%。加强检测机构建设,增加样品检测项目和提高样品检测速度。

加强用药管理。以鲫鱼出口项目为重点,加强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建立

药残监测制度。投放苗种做到来源清楚,在生产中期或后期进行药残检测。二是严格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市水产局组织技术部门和渔政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无生产记录及违规用药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实施步骤:全年开展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7月组织开展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产地环境是否污染、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对存在问题坚决依法予以查处。7月对鲫鱼出口生产基地进行药残检测并检查。10月组织开展“**市中秋节、十一黄金周节日期间水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部分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进行监督抽检。11月下旬开展“元旦、春节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将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全面开展水产品监督抽检。

(六)积极推动养殖证制度建设

主要内容: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组织制定水域、滩涂养殖规划,要从渔业生产现状出发,充分考虑渔民所需空间,处理好水域、滩涂养殖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养殖功能布局。同时要将适养的浅海、滩涂、水库和盐碱地资源尽可能纳入规划,报政府批准。落实《物权法》要求,继续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作为渔民确权使用凭证,保护广大养殖生产者的自身权益,**年全市养殖证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

实施步骤:4月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4月下旬召开全市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动员会议,指导区(县)编制《水域滩涂规划》。5~8月全市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9~10月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养殖证制度建设情况,养殖证发放落实情况。11月召开养殖证制度建设工作总结会议,对成绩突出的区(县)予以表彰。

(七)全面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

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完善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突出抓好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和养殖过程中的药品使用的执法检查,取缔无证生产和查处违法用药行为。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和养殖生产者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增强养殖生产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逐步建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执法机构为主,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业执法工作机制。

实施步骤:3月底下发《**市**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并做好执法前的准备工作。4~6月市渔业执法机构组织各县渔业执法部门检查部级、市级水产良种场和苗种场,并到机场对外省市进入我市的苗种检疫情况进行检查。7~10月检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无公害生产基地渔药使用情况。4~10月市渔业主管部门将组织2次以上督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第一次督查,8月上、中旬组织第二次督查。11月由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组织区县渔业执法部门对全市水产养殖专项执法行动进行总结,于11月20日报市水产局。

四、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区(县)渔业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制定本区(县)的实施方案。为保证本“行动”实施,做到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市成立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领导小组:

渔业管理处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申报、检查、验收,养殖证制度建设、水生动物防疫、良繁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工作。

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项目申报、督促检查、协调,组织验收。

科技市场处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技术推广工作。

渔政环保处负责组织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执法检查。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负责执法工作。

市水产研究所、技术推广站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

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负责水生动物病害防疫检疫,健康养殖示范场(区)技术指导工作。

各区(县)成立相应的由局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市、区(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执行的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区(县)的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将推进行动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积极完成推进行动的各项目标。在工作中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水产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一、健康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也就是说要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生产的食用产品无污染、个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二、开展健康养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作为畜产品供给量的主要生产方式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迎合了人们对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当前我市养殖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0%;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因此实施规模健康养殖是势在必得。

1.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

养殖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消费者对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行业发展。

2.养殖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采用集约化方式饲养,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t,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责任重大4.控制猪场疾病是养猪生产的保证

近年世界畜牧业的疾病流行情况令人堪忧,从轰动一时的台湾猪口蹄疫事件到影响多年的欧洲“疯牛病”事件,不断发生的香港禽流感事件,直至今年的H1N1甲型流感事件等都给各地畜牧业造成了重创,有的甚至引起恐慌。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维系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市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养殖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2.养殖技术差距

目前我市畜牧养殖技术比较落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待提高。

四、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是影响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重要技术关键。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许多现行的动物养殖模式多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品种搭配不够合理,养殖生产方式单一,结果非但达不到所追求的高产高效,反而造成了自身养殖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应当是品种选择合理,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种植业、禽畜养殖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形成适合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文化、经济特点的健康养殖模式。

五、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市畜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市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滞后,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不但养殖成本增加,效益下降,而且大量用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六、健康养殖技术

1.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

健康养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养殖环境管理;b.加强对能引起养殖动物应激反应的生态因子和自然因素的监控;c.合理的养殖密度是维持动物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d.加强养殖环境安全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是动物健康生态管理的基础。

2.提高养殖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3.提高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4.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5.加强宣传、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6篇

一、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业是我市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6376吨,产值67897万元,其中养殖产量38437吨,养殖产值50383万元,分别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产值的82.9%、74.2%。随着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水域环境污染、水域生态和种质资源衰退、养殖密度和品种结构不科学、药品和其他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不但对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向市场提供安全食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目标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前提,调整养殖产业结构和布局,扩大养殖业的规模,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拓展渔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增加优势品种产量,全方位推进水产优势品种健康养殖模式。力争到2012年末全市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个,辐射带动作用覆盖全市水产养殖主要区域。

三、工作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指导各县(区)认真做好示范场的创建工作,加大水产健康养殖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对养殖场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改造,改善生产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渔用药物,杜绝不合理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倡导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渔业水域环境。

2、健全管理制度。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强化养殖日常的监督管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养殖模式有标准、生产过程有记录、质量安全有保障、产品流向可追溯的现代水产养殖管理体系。

3、突出示范推广。各地要充分利用今年示范场创建契机,积极发挥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对周边养殖户的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全市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方法步骤

1、总体步骤。今年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主要分两步进行,各县区先自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确认后推荐到市农委,市农委根据各县区申报情况进行复核、确认。

2、示范场布局。各县(区)对所辖重点养殖区域提出拟初步推荐申报单位,要求示范场的分布布局合理,基本辐射带动全市水产养殖主要区域。

3、示范场审核。市农委组织专家评审组实地评审确定,公布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颁发相应资质,并择优推荐申报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4、经验交流与培训。召开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经验交流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总结示范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水产健康养殖技术骨干。

五、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市农委成立由分管主任任组长、市水产局负责人为副组长和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水产局办公室。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领导,专人负责,落实措施,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2、严格把关,加强监管。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要遵循精心筛选,慎重推荐原则,推荐备选单位。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生产情况、渔药使用情况、对周边养殖户宣传培训情况等。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将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按要求开展示范工作和不符合示范场标准,不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单位,市农委将取消其示范场称号。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将现代化机械技术应用到畜禽健康养殖业中,畜禽饲养规模逐渐扩大,提高了畜禽饲养量,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了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但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仍要充分了解畜禽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确保畜牧产品的安全质量,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 

1 畜禽健康养殖现状 

1.1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环境污染使得水源的清洁度迅速下降,大气污染非常严重,为畜禽健康养殖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养殖密度较高 

现阶段,很多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过度节约资金成本,采取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方式,私自增加养殖密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建立畜禽养殖场地,导致养殖密度过高,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 

1.3 技术比较落后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很多畜禽养殖基地的技术人员在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和养殖方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经常会出现饲料配比不合理,造成饲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发生。并且欠缺疫病防护知识,导致大量畜禽死亡或被病菌感染等问题发生,直接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4 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及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畜禽养殖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养殖人员会出现随意使用抗生素及饲料添加剂的现象。而这些畜牧产品流入市场,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2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2.1 完善生态畜禽养殖体系 

养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畜禽养殖体系,来确保畜禽产品的健康和安全质量。第一,要注重科学管理,保证畜禽养殖基地的水源和环境的洁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养殖技术中对卫生环境、经济条件及生产流通的要求。其次,要开发利用生态型饲料,保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积极利用高蛋白饲料,提高畜禽的消化率,尽可能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卫生所带来的影响[1]。最后,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科学用药,必须使用天然的药物饲料,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量,为畜禽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2.2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 

现阶段,畜禽的健康养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畜禽养殖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有助于畜禽养殖中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如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现象发生,能够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一般政府部门要想加强对畜禽养殖基地的管理,就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一些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而大量建设密集养殖场所的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此外,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因素和市场现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包括畜禽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制度,废弃物的处理及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制度等,提高对畜禽养殖的监督和管理水平,避免不健康的食物流入市场。所以,畜禽养殖基地要定期对养殖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促使每位畜禽养殖技术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正确配备饲料。而且饲养之前,技术人员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避免病菌的传染,控制疾病的发生[2]。最后,企业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基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避免疫情的传播。目前一些养殖基地将正常病死的畜禽直接丢入河中,这给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对畜禽养殖中的废弃物及正常病死的畜禽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让其变成可以利用的沼气和肥料,确保顺利开展畜禽养殖活动。 

2.3 优选养殖品种 

在养殖过程中,明确品种的质量,是动物健康繁殖的基础条件,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保障。使用良好的动物品种进行培育和繁殖,能有效保证不增加劳动力的同时增加畜牧业产品的产出量,与普通品种的动物相比,其质量较高。对此,技术人员不但要加强科学合理的饲养力度,还应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引进,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繁殖,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能够为畜禽的健康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所选择的养殖品种需要具备较强的抗疾病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进而有效降低养殖风险,避免药品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来选择养殖规模,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2.4 资料和生产记录要齐全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将畜禽的品种、来源及繁殖方面所涉及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记录,畜禽的基本信息必须要完整、准确地记录到档案中。对患病的畜禽要详细记录患病信息,有助于畜禽病变的防治及突发情况的及时治疗,而且要详细记录药品的来源、名称和药品用量,以便总结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总之,资料信息必须及时进行记录,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要进行妥善的保管,避免资料的丢失[3]。 

2.5 完善消毒防护措施 

良好的防疫措施,能有效降低畜禽染病的概率。因此,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消毒防护措施,配备完善的防疫系统。养殖人员在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手消毒,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所以,严格的消毒及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传播,保证畜禽健康生产,保证工作人员不会受到疫病的传染,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3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养殖技术落后,严重影响了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人员要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养殖要求,改进畜禽养殖技术,建立健康的畜禽养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降低疫情的发生风险,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并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中.浅析畜禽健康养殖项目的实践与体会[J].畜牧兽医,2015(9):151-153.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适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牵头,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治区水产研究所以及各市、县(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合,重点做好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

(一)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围绕黄河鲤、黄河鲶、草鱼、团头鲂浦江1号、乌克兰鳞鲤、河蟹等主推品种和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质综合调控、鱼类病害综合防治等主体技术,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

1、开展春季苗种检疫工作,入境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率达到80%以上。

2、落实《乌克兰鳞鲤的繁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生产乌克兰鳞鲤苗种1.0亿尾,推广乌克兰鳞鲤5万亩。

3、开展《稻田河蟹种养技术项目》推广示范1000亩。

4、开展“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及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和《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活动

1、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宁开展技术研讨,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水平。

2、重点抓好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养殖档案,完善养殖制度,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共落实科技入户1000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户120户,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3000份以上。

3、加强渔业环境检测和水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在全区抽查养殖环境150个场点;无公害水产品检测100个场点;水产品药残检测150个场点;渔用饲料检测200个样本;苗种药残检测区内苗种自繁场点15个,外调苗种15批次。

(三)组织参加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和西部地区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借鉴先进经验,制定“*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引导及推动引黄灌区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配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对*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3月份:*农牧厅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渔业部门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4-10月份: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对接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研讨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12月份: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座谈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今年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牧厅成立以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全福为组长,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适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牵头,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以及各市、县(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合,重点做好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

(一)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围绕黄河鲤、黄河鲶、草鱼、团头鲂浦江1号、乌克兰鳞鲤、河蟹等主推品种和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质综合调控、鱼类病害综合防治等主体技术,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

1、开展春季苗种检疫工作,入境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率达到80%以上。

2、落实《乌克兰鳞鲤的繁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生产乌克兰鳞鲤苗种1.0亿尾,推广乌克兰鳞鲤5万亩。

3、开展《稻田河蟹种养技术项目》推广示范1000亩。

4、开展“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及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和《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活动

1、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研讨,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水平。

2、重点抓好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养殖档案,完善养殖制度,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共落实科技入户1000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户120户,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3000份以上。

3、加强渔业环境检测和水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在全区抽查养殖环境150个场点;无公害水产品检测100个场点;水产品药残检测150个场点;渔用饲料检测200个样本;苗种药残检测区内苗种自繁场点15个,外调苗种15批次。

(三)组织参加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和西部地区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宁夏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引导及推动引黄灌区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配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对宁夏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3月份: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渔业部门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4——10月份: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对接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研讨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12月份: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座谈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今年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农牧厅成立以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全福为组长,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三新工程;生猪;健康养殖;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91-03

近年来,受生猪养殖利润丰厚的诱惑,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生猪养殖中。如何确保生猪养殖场养猪的数量与质量,发展养猪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整合重组与农民富裕,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药滥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盱眙县是生猪养殖大县,荣获江苏省“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生猪养殖一直是该县的主导产业,生猪养殖量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疫病和粪污对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加大,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生猪健康养殖,投入奖补资金用于引领龙头企业、大型养殖场发展高效健康养殖,而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各种条件制约难以获得奖补资金扶持来发展高效健康养殖。通过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众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得到项目实施单位的技术扶持,更好地解决了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困扰养殖业发展的难题。

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目标与制度设计

1.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目标

农业三新工程是江苏省实施科技创新与人才强农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实现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全覆盖,通过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

1.2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制度设计

为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强化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制度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印发农业项目督查和验收管理规定的通知》、《江苏省省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规范了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等各方面的行为。项目管理遵循公开申请、科学评审、专款专用、绩效评估的原则,要求设立项目领导小组,实行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首席专家监督指导和项目单位执行专家实施制度。

2 组织实施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2.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实行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

江苏省每年根据产业或重大技术推广需求设立若干技术推广协作组,每个协作组设立一位首席专家,指导各项目单位(市、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开展相关技术集成推广,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盱眙县于2012年6月申报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项目申报时便与项目试验示范场签订合作协议,组建相关的执行专家技术团队,开展项目方案的制定。项目获批后,积极开展相关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设立项目基地标识牌,进行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2.1.1 协作组首席专家及其团队的监管指导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项目协作组通过组织专家团队项目单位的执行专家、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和养殖场负责人的培训、座谈,到项目单位试验示范场指导技术集成,定期听取项目单位的汇报并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点,推进项目实施。

2.1.2 形成汇聚协作组专家团队智慧的三新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要求 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实际,要求项目单位围绕以下要求的方向开展生猪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①养殖环境优化、种猪种质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入手对影响其猪群健康生产的相关环节进行HACCP分析,测试相关环境因子,分析生猪健康生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②加强投入品控制、改进饲料生产与储藏工艺、强化养殖流程质量监管等措施,实施有效营养调控,禁止使用霉变或添加违禁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增强营养性免疫力,保障猪群健康。③改善猪场消毒隔离、防鼠防蚊蝇和粪污处理设施,改进猪场消毒防疫流程,规范饲养过程、减少饲喂应激、防止过程性霉变污染,减少蚊虫侵袭等有效措施,改进示范基地生物安全状况。④完善猪场各类生产信息录入及报表制度,总结生猪健康养殖配套技术。

2.2 执行专家及技术小组实施项目

依托项目协作组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和江苏省财政资金的扶持,项目单位——盱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按照项目方案和协作组专家团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改进饲养设施条件,完善技术措施,强化规章制度,从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场建设改造规范这两方面集成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和实施方案。

2.2.1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纯种猪和二元母猪及地方优良纯种猪进行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基础好的养殖场推广“两点式”生产工艺,提高圈舍利用率。

(2)饲料选择。①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要求。②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应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③严防饲料霉变。④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⑤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制度。

(3)猪舍管理。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的经济的设备以及管理方案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猪舍及其设备原则上要满足猪的生理需要,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低含量的有害气体、足够的生活空间等。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母猪妊娠前期定位饲养、高床产仔和高床保育是关键技术,猪舍设施设备都是围绕满足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的生理特点,而解决了哺乳母猪怕热乳猪怕冷的矛盾是获得养殖成功的前提。

(4)疫病防控。①坚持“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搞好疫病控制。②定期搞好猪场周围及猪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③根据本地和本场传染病发生病种及规律,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工作。④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2.2.2 养殖场建设改造

(1)根据《畜牧法》有关规定和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将畜禽标准化饲养场概括为必须达到“五配备、四分开、三改变、二分离、一利用”。“五配备”即配备兽医消毒设施、配备兽医防疫设施、配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畜牧兽医专职人员、配备养殖档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四分开”即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生产区与集污区分开、健康畜禽与发病畜禽分开、种畜禽与商品畜禽分开;“三改变”即改变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改变水冲式清粪为干式清粪、改变无限制用水为控制用水;“二分离”即场内设施要做到固体污物与液体污物分离、雨水与污水分离;“一利用”即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被农田果园利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模式有三种:即固体粪便采用强通风静态堆肥技术模式、液体粪便采用农田利用技术模式、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利用技术模式。

(2)结合“六项创建”活动,推进相关创建标准。盱眙县根据养殖场状况,结合江苏省组织实施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达标、新型畜牧合作经营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六项创建”活动,提出建议,推进规模养殖场达到场区布局科学、饲养规模适度、设施设备先进、档案记录齐全等相关创建标准。同时,依据江苏省项目协作组专家意见,项目单位执行专家团队不断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3 实施效果与意义

(1)将项目实施与开展“六项创建”活动等业务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落实。大力推广生猪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全面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升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省项目协作组专家的培训指导和项目的开展落实,培训锻炼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增强了基层的服务能力扩大了服务范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中小规模养殖场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了生猪养殖的发展空间。

(2)农业三新工程发挥了巨大积极作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缓解了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推广的问题,推动了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技术难题,也进一步密切了与养殖场户的技术联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江苏省项目协作组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培训锻炼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队伍,走进了中小规模养殖场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二是鼓励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提供了规模养殖场户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机会;四是部分解决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推广的经费;五是让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提高科学养殖理念。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溯源技术;养殖厂;管理系统;设计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每一个生产流通环节,按照科学合理的理论来构建养殖厂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水产养殖的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规划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需求相对明确。水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对水产健康养殖全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以科学的生产工艺将各个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规划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咨询听取水产养殖专家的意见,突出通用性,特别是水产品的生态养殖,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保证水产生产线的运转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根据具体内容充分分析水产品生产工艺,然后认真地规划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以有效地构建水产健康养殖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确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实现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项生产管理、用药管理、饲料管理的数字化工作,并设置优先次序,达到现代化养殖的实际需要。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和目标。水产健康养殖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的建立、各种相关日常管理信息的便捷维护、以及历史信息的简便查询,还有个性化与各极用户权限的设置,当然还包括系统日志的管理。管理员采取网络方法对后台数据库的管理等。其模块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模块:

水产健康养殖基本数据维护。这部分所实现的功能是建立养殖企业集团公司、水产养殖分公司,水产养殖户、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管理员及池塘,它还包括水产健康养殖证的有效性以相关的有效范围,还有具体养殖所用的池塘承租人、承租时限、承租细则,当然还有各种水产的苗种、饲料、渔药出处,以及各种销售渠道,当系统的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时,要对各种已经修改好的水产数据进行实时维护。

日常数据维护。它能够让操作者特别方便和有效地录入和维护各种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日常管理信息。如,水产养殖的苗种放养、虾池清塘、各种水产的投饲与管理、水产健康养殖施肥与用药、水产健康养殖环境的水质检测和水产品的捕捞与销售等各种与水产健康养殖相关的日常数据。

养殖信息汇总、查询、打印。其中数据汇总可以按一定的索引来进行,比如可以按月份和年度对水产健康养殖的投饲、施肥、用药、注换水等各种相关的日常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保存到各种数据表中;其中的数据查询是指按照各种关键字进行的检索,可以通过SQL建立专用检索程序对养殖基本信息和日常数据进行各种检索,当然以此还可以查询到汇总结果;关于水产健康养殖信息打印包括能按池塘方便地打印池塘日志、能打印证明每批水产品合理用药的供货商证书以及各种报表等。

系统功能模块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水产养殖生产日志》的相关标准进行认真仔细地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的总体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本系统开发模型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库采用SQLSEVER2005,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5 SEVER。

SQLServer2005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可靠性高。我们通过收集大量水产健康养殖数据,得出数据库概念模型,经分析设计,得到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数据表。

在开发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包括研究养殖过程和生产工艺,管理模式智能化设计和养殖过程各阶段之间存在先后性和制约性。要认真分析学习我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有效的方案以实现养殖生产过程的大量日常记录添加,并确定健康养殖整个过程的标准化工艺。根据水产健康养殖池塘状态,进行检测各阶段添加数据的合法性。

三、合理利用水产养殖的容量的对策

1、科学选址

伴随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水产养殖业正从传统的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和工厂化模式转变。虽然许多科学家就水质环境恶化给水产养殖造成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却忽视了水产养殖给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当地陆地与水面功能区域规划、养殖对水体及其与环境条件的要求、养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等均与水产养殖选址密切相关。养殖场的选址得当,养殖产量能够大幅增加,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会随之降低。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水产养殖国际会议上,不少专家都认同这一观点。由北欧部长理事会、芬兰农业和林业部以及芬兰渔业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国际会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未来,一个基础坚实的水产养殖所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率、一定的经济盈利能力、社会可接受程度较大、使水产养殖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等基本要素。水产养殖,在使水产品创造收益的同时,还应确保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规划选择最适合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地理位置,如选择外滩或者偏远山区等,以便能使养殖生产增产,同时,还尽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有效管理水产养殖容量

在选择养殖容量过程中,应当搞清养殖经济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于某一水域对多种养殖对象的综合养殖容量,由于这种养殖模式之间的养殖生物会存在互补或者拮抗(互害)作用,因此,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养殖业受病害以及环境污染等困扰,应当在生产中自觉地运用养殖容量的理论指导生产。水产养殖属于自然营养型养殖系统,所以,可以选择由初级生产力和营养需求估算养殖容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无机氮的供需平衡估算水产品的养殖容量,但由于其研究范围内生物物种太多,因而一般以少数优势种作为研究对象。此外,对于本地的水产养殖容量选择,还可采取现场试验来计算其养殖容量,这种方法符合在特定水域内,单位水体养殖对象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和不危害环境条件下,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能够获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产量。

四、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的关键因素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水产养殖的优质性。水质调控中,需要考虑三项关键因素的影响,也是水质调控技术的主要对象,分别是: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决定了水质调控技术的应用效率,满足水产养殖的需求。

1.化学因子。水产养殖的生物种类不同,水质化学因子的调控方式不同,主要是生物种类对水质条件的需求有差异。例如:水产养殖水质的总体PH=6~9,但是鱼类PH=7.5~8.5、蟹类PH=7.6~8、虾类PH=7.8~8.6,水质化学检测偏酸或偏碱,都会干扰水产养殖的效果,导致生物死亡。PH是水质调控技术中的主要化学因子,还包括:氧气溶解量、盐类溶解量相关,干扰了水产养殖的环境。

2.物理因子。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中的物理因子有:水温、透明度、水体颜色等,根据水产养殖生物的类别,调控水质的物理环境。因为水质调控关系到水产养殖的生长能力,所以调控水质物理因子,为水产养殖生物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根据水产养殖水质的表现状态,调控物理因子,提高养殖生物的生存能力。

3.生物因子。生物因子是指与水产养殖生物相关的因素,如:饵料、鱼卵等,尤其是水质内的野生鱼,其与养殖生物争夺养料、水体空间,增加了养殖生物的死亡机率。调控水质中的生物因子,辅助净化水质质量,以免影响水体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管理中,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管理水平,保证水产养殖的产品品质都有很好的效果,为了可能进一步充分的提升产品的质量,今后要继续推广使用相关技术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示范基地建设 地方经济发展 政府职能 科技培训

青口镇位于海州湾畔,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镇、全国文明先进镇、省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全镇行政区域84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社区,总人口18.1万,境内拥有11.6公里长海岸线,10米等深浅海域10万亩,建有1万亩梭子蟹、800亩贝类、800亩淡水、3000亩紫菜、2万亩潮间带贝类及4万亩浅海域贝类六大养殖基地,是连云港市“海淡水养殖之乡”。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先导,以创新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为抓手,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富农工程”,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11年全镇实现GDP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元。

一、强化政府职能,采取市场化运作,保证示范基地健康发展。

为了发挥青口镇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上规模、得效益,推动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促进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势在必行。党委政府于2001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相关事宜,成立由镇长、财政、渔技、成教校、科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先后多次下发创建示范基地的政策文件,切实解决了示范基地创建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使基地建设良性发展。万亩梭子蟹基地是青口镇于2001年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依据政府负责规划、群众自愿投资、吸引外来资金、村里组织开发的方法组织实施,通过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调动群众投资积极性,建成了303个养殖池塘共1万亩连片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已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为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的梭子蟹、对虾、贝类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青口牌”梭子蟹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养殖过程中通过投放优质苗种,提高梭子蟹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缩短上市时间,走出梭子蟹轮捕轮放创高效的新路子,同时采取蟹、虾、贝多品种健康综合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实现效益多赢化。一般情况下梭子蟹平均体重达3至5两,最大体重8两以上起捕销售,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亩均捕获梭子蟹96公斤,对虾30公斤,文蛤50公斤或杂色蛤100公斤或缢蛏50公斤,亩均销售收入达到8000元,获纯利3800元。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增加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连云港市赣榆质量技术监督局、赣榆县海洋与渔业局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本镇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围绕优质水产品的生产,从标准制定、技术培训、示范应用等方面入手,形成了适合同类地区优质虾、蟹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并在全县推广,于2007年青口镇承担了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项目——“梭子蟹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年限为3年,建设规模1000亩,于2007年经专家组考核后批准实施。

项目主要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养殖模式为蟹、虾、贝混养,项目实施期间注重以下几点。

1.组织科技培训,提高示范户养殖技术水平。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健康养殖技术,每年举办6~10期培训班,对示范户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

2.保证产地环境符合要求,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

3.水产种苗来源于市级水产良种繁育场,生产过程达到江苏省地方标准——《对虾、梭子蟹混养技术规程》。建立生产档案并做好记录,严格管理,确保水产品符合标准。

4.生产过程中饲料、渔药等投入品按规定的标准施用,杜绝使用违禁药物。

5.“青口牌”梭子蟹已获江苏省名牌产品,梭子蟹上市产品标有青口牌商标,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率。

2007年健康养殖示范场已进行了7个塘口——400亩梭子蟹池塘健康养殖。亩均捕获梭子蟹98公斤,对虾35公斤,贝类50公斤,亩均产值8000元,获纯利3800元。2008年项目建设按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进行12个塘口——610亩梭子蟹健康养殖,养殖品种长势良好,产量、产值均高于去年10%。2009年示范区养殖规模将达到1000亩。

二、重视科技培训,发挥基地示范功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梭子蟹健康养殖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养殖业发展,对当前农渔业增效、农渔民增收及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积极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为确保农科教示范基地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示范基地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以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为平台,统筹协调农业、科技、教育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实施新品种、新知识、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推进富民工程。

2.有力组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高效农业的认识,提高示范户养殖技术水平。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健康养殖技术。每年举办4~5期培训班,每期培训人数在200~500人不等,成人教育中心校组织技术人员编印了示范基地专用培训教材,对示范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基地技术人员在养殖期内还亲自到现场指导答疑,每年养殖期过后,都要组织他们总结经验,交流看法,以吸取教训有利后来。

3.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为农民培训新知识,推进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给农民看”。采取现场参观,技术人员讲解,专家答疑的方式,把基地的建设做法、经验直接传授给农民,使他们有最直观、便捷的感受,同时产生想干、快干、大干的欲望。

“带着农民干”。在规范标准、养殖品种和操作要求前提下,基地技术人员深入各户各塘口现场指导,保障养殖户对技术的充分运用。在品种更新、市场调节等环节,及时更新、调整,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民做有目标、干有方向,大大提高积极性。

“围着农民‘赚’”。充分发挥镇专设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的作用,不断传播新知识、新信息,一切围绕为农民多赚钱的目标,全心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4.从抓渔业标准化、健康化入手,制定梭子蟹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规定种苗、饲料、渔药等投入按规定标准施用,杜绝使用违禁药物,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2008年养殖户平均亩销售收入8500元,亩效益3900元,较上年递增10%以上。同时,由于该项目的建设有效改善、修复了养殖环境,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污染,从而保证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通过建立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加快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体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收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3篇

作者:陈发鸿 林捷 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科技创新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可以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来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说明。如图1所示,图中X和Y分别表示不同的产品,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X、Y两种产品,AB和A′B′分别为技术进步前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组合。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可能性边界由AB外移到了A′B′,同样的资源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其中M′点的两种产品组合(x′,y′)要比M点的产品组合(x,y)多得多。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经济增长是要靠要素投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非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推动的。从理论上说,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正因为科技进步可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所以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化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尤其重要(二)科技创新应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显重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也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创新都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改善,不同的技术路线的选择,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环境与经济后果。我们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某个经济社会生产的物品分别用国内生产总值和环境质量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那么不同性质的技术变革会使曲线的移动产生不同的后果。我们用两个图形来表示,以便作出比较。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处于AB位置,单纯考虑经济增长忽视环境后果的科技创新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到CD位置。对两条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以环境质量的下降作为代价的。显然,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科技创新模式。原来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仍然处于AB位置,考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到EF位置。EF曲线与AB曲线相比较可见,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GDP的增长与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同步完成的。这种科技创新的模式和技术路线是我们所倡导的。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首要的是观念创新、思路创新。目前,我国渔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需求,保护广大渔民发展水产养殖的积极性和根本利益,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水域的丧失说明了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水产养殖业的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受到冲击。虽然水产养殖业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但是它的一些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二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要彻底改变土地有价、资源廉价、环境无价(偿)的观念,对自然水域滩涂不能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保护,发展水产养殖要充分考虑养殖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将养殖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损失纳入渔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水产养殖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二)创新产业布局,培植区域优势品种区域优势主导品种,具有地方特色明显、养殖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化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强等特点,做大做强主导产品,使之成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水产养殖业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培植区域优势品种,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水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不但能够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而且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培育区域优势品种,优化渔业区域优势布局,要认识到,量大并不等于就占主导、占优势,如果不提升产品质量,区域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带建设就将成为空谈。要立足开发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坚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布局,控制好产业发展规模,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养殖品种,形成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无公害养殖基地、水产品出口原料基地,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的水产品。(三)创新养殖技术,开展健康养殖革新传统养殖生产方式,推行高效、生态、优质的健康养殖方式,是加快水产养殖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面临的关键环节。1.开展水产养殖品种的选育工作,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种质是水产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是基本的生产资料。解决人工养殖条件下水生动物的疾病问题,主要遵循两条技术路线:一是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水生动物的生理生态要求,二是培育和选择适应于高密度集约式养殖条件的养殖品种。因此,必须选育和改良适应于各种养殖模式的养殖品种,使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配套。选育和推广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以及水生动物药残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这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合理搭配品种结构,实行科学放养许多现行的水产养殖模式多数是从追求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品种搭配不合理,养殖生产方式单一,结果非但达不到所追求的高产高效,反而造成了养殖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可持续的科学养殖模式应当是品种结构搭配科学,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各种养殖品种有机结合,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在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3.对原有的养殖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发展设施渔业养殖设施是开展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养殖设施的结构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要开展健康养殖,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新型的养殖设施,除了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使养殖用水能够内部循环使用。这种养殖设施既能极大地改善养殖效果,同时又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对水环境的不良影响。4.研发高效饲料和科学合理的投喂技术饲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饲料质量的好坏和饲料投喂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开展健康养殖,保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力度研发高效饲料,特别是进行绿色水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另一方面,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和加强养殖品种摄食行为学的研究。5.实施科学管理和病害防治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水产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防治技术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而病害防治主要方法包括生态防治、免疫防治、药物防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恰当的鱼类健康管理要以环境、营养、经济和其他因子为目标来预防鱼病而不是注重治疗鱼病。(2)研发微生态技术,调节水质环境。微生物生态技术和微生物制剂将成为健康养殖中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3)研发水产疫苗,消除药残隐患。(4)采用现代制药先进技术,研制无公害鱼药(绿色鱼药)。(四)创新科技推广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我国渔业科技和教学单位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研究成果,但这些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占一小部分。为什么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缺乏转化机制。我国的渔业推广系统是从原苏联学来的“三独立”类型,即:教学、科研、推广独立。这种体制的弊病在于推广单位的科技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改革开放后,原有的渔业科技推广方式已不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需求,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最后一道坎”的难题。但是,随着我国连续几年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通过“专家培训、技术员入户、示范户带周边户、养殖户帮养殖户”等形式,这一难题有了新的答案。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是新时期一种行之有效的科技推广方式,它以提高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结合新型渔民培训工作,采取入户指导、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池、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有效破解了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的“最后一道坎”的难题。(五)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发展渔业循环经济渔业循环经济就是在渔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渔业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对渔业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与传统渔业经济相比,渔业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渔业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增长往往是简单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渔业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渔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4篇

(辽宁省灯塔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1113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类食品的安全更是受到广泛的重视,相关畜牧养殖者以及研究学者纷纷寻求一些有效措施来保障动物类食品的健康安全。除了防治动物流行疫病举措以外,还对养殖技术进行了刻苦的钻研与探索,终于摸索出生态猪养殖技术,这种养殖技术不仅有效改善了畜牧养殖的环境,而且还有效满足了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需求,因此,在这种技术背景下,生态猪动物食品将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生态养殖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动物养殖环境的卫生,而且还会涉及到动物喂养饲料方面,同时,还会涉及到疾病防治、资源高效利用等,故本文将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具体操纵进行分析与介绍,为广大研究学者以及畜牧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生态猪养殖技术水平。?

1 环境卫生的处理?

养殖户首先采用有机垫料填满猪舍的地底下方,并且对其及时进行翻埋,从而使得猪的粪便以及污水等通过有效发酵而分解,进而达到零排放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猪养殖对水资源与农田的污染系数。另外,还需要保证猪舍的干净、通风正常等相关问题,以保障猪舍环境舒适、卫生,进而为猪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了畜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饲养原料的来源?

养殖户需要建立完善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并且从自身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获取天然食物,然后将这些天然食物投喂给猪,从而使得猪通过摄取天然食物而提高自身的营养健康价值,进而为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另外,畜牧养殖者需要在生态猪饲养原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与维生素,以提高生态猪的免疫能力与抗病能力,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猪的产量,为畜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3 生产加工过程分析?

生态猪生产加工过程对整个养殖过程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生态猪的生产以及流通等过程建立完善的追踪体系,例如:其包装、贮藏以及运输等过程进行全面跟踪,从而保障动物类食品的健康、安全,进而有效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继而为市场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 饮用水投放措施?

生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且饮水具有提高动物猪抵抗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畜牧养殖者需要给予足够的水,并且在水中投放适量的抗生素与食盐。所给予的水应确保干净,从而有效提高生态猪的健康成长,其中,食盐本身具有着较强的杀菌作用,故在饮用水中投放适量的食盐对动物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 疫病防治工作?

一般情况下,养殖户除了给予猪绿色健康饮食、舒适居住环境以外,还需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这是由于疫病不仅大大降低了生态猪的自身价值以及标准,而且还严重损害了畜牧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畜牧养殖者需要做好相关疫病的防治工作。当发现动物猪出现异常时,需要及时联系兽医对其进行诊断,并且做好健康猪的隔离处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其他健康猪进行疫苗注射,以实现预防和控制疫病扩散的目的,为生态猪的产品质量以及其价值提供有力保障。?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第15篇

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报道,生态健康养殖,应是在严格遵循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畜牧生产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禽畜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影响、粪污处理等等前提下,借助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和防疫实践技术,而以生产健康、绿色、无公害的禽畜及产品为目标,着力追求安全、生态、优质、高效为内涵的健康养殖业。具体包含内涵,应有下面两方面内容:一是畜禽养殖应不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得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畜禽养殖应该提供卫生、健康、安全的畜禽及其产品。符合这2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称之为生态健康养殖。

2畜牧养殖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2.1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现阶段,畜牧养殖渐成规模化发展,而产生的粪污数量更是与日俱增。但是,废弃物处理设备水平低,粪污处理投入普遍不足,很多粪污被直接堆放在露天,或者被排放到沟渠荒坡中,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坏,已成为乡村污染的主要来源。2.2影响禽畜及产品质量。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场企业化程度不高,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及经济效益,缺乏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养殖技术,加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与条件,一部分养殖场,乱用兽用生物制剂、添加剂、兽药、防腐剂、抗生素等,甚至使用违禁品,如瘦肉精、激素等,造成畜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损害了自身形象,无法出口国外、赢取外汇。2.3破坏其社会公共印象。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民众社会水平,居民对禽畜产品的需求由早先的量,逐渐向现在的质转移。但是,近年来,市场上频频爆出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畜牧产品质量的担忧。加上,禽畜养殖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现在社会对禽畜养殖业的认同度是越来越低。

3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一则保护了生态环境,二则促进畜牧业发展,确保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综合平衡。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能逐步摆脱产出低、风险高、污染严重、后劲不足等恶性畜牧经济发展态势。在几年来的推广实践中,推广生态健康养殖,能促进畜牧业向着效益更好、环境更优、前景更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靠拢。总而言之,生态健康养殖,是未来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发展的后续保障。而确保畜牧业走得更高更远,同样需提升生态畜牧养殖技术水平。某种程度上分析,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4生态养殖于畜牧业的积极引导

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改变脏乱差的坏形象,有助于今后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与农林渔业的结合,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有助于畜牧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健康养殖,确保畜牧生产提供健康、安全、放心、无公害的畜产品,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有助于增强畜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5推广畜牧生态养殖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各地都在探索推广畜牧生态养殖技术。而在山西本地同样探索不少实用的生态养殖技术,现在作汇总阐述:(1)种草养畜:此项技术,经种植优质牧草,以饲喂草食畜类,能减少添加剂的应用。一方面节省用料成本,二则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养殖禽畜的高品质。同时,排泄部分粪便,可做有机肥涵养草场,控制粪便的环境污染。(2)疫病防控:调查流行病学发生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选择其中有效的疫病防控方案,大大降低生物制药、兽药剂、添加剂等的使用。同时,制定严格休药期,拒绝使用违禁药品,严格卫生防疫监管,确保禽畜养殖个体的健康卫生。(3)发酵床养猪:借助微生物发酵原理,将微生物与秸秆、稻壳、锯末等,按照恰当比例混合调配成发酵床垫养殖生猪。这项技术的应用,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更好转化粪尿,大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用适合禽畜的生活习性,节省了粪污的处理费用。(4)林网化生态养殖技术:该技术在笔者所在的乡宁县区域推广普及率较高,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山地丘陵地区良好的植被,放养当地土鸡品种。土鸡性活泼,善奔走,林间放养符合土鸡特性,土鸡以林间青草、昆虫、果实为食,辅以饲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土鸡原有的风味和优良品质。良好的植被为土鸡养殖提供了较好的疫病保护屏障,鸡粪又给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不会污染环境。该技术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5)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通过养殖畜禽,产生粪污,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液、沼渣,一部分用于渔业饲料,另一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农作物收获后可出售,可作畜禽饲料。整个循环过程充分利用了粪污,产生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多重经济效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屠牧仁 王宪宁 单位:1.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牧草机械管理站 2.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吴梅阶,余舒.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控制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0,(10):99-100.

[2]郑强,王维民,刘德敬,等.规模化猪场“猪—沼—渔—作物”处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当代畜牧,2006,(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