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

土地精细化管理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路径

在现阶段的土地管理过程中,计划指标管理是基本的管理措施,在现阶段的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个别项目较为薄弱,以项目分类与进度控制最为突出。对于相关的土地资源具体使用状况也是事后进行评价,管理过程相对较为粗放,没有充分的做好规划。本文将探究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途径的具体思路。

1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现阶段的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胜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弊端。一是在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整治热情较低,存在着项目施工开展难的问题;二是基层群众、干部对土地整治工作认知程度较低,对项目建设开展带开了一定的困难;三是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问题,对项目实施没有明确的详尽的规章制度;四是对于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制度以及建设相关管理不健全,没有系统的行业标准;五是对于土地整治成果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不尽完善,存在着漏洞;六是相关的土地整治队伍存在着业务水平以及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2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2.1根据实际状况,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要不断优化与完善相关的项目申报,制定严密的工作程序,构建系统的项目申报、立项以及审批程序,不断地完善项目前期勘察与设计、工程实施管理与竣工验收等流程,通过制度的完善,提高土地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要根据具体的政策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要充分借鉴国内优秀的及成熟的管理经验,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2加强行业监管制度,保证基础工程建设

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要提高对相关的投标机构、勘测机构、工程设计机构、监理机构以及工程施工机构进行行业监管,对其资格进行监督检验,优化市场环境,构建动态平衡的专业土地整治队伍,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加强业主、监理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职能,构建一个系统的高质量监管机制,通过社会多方参与,形成一个全面的实时监督系统。

2.3提高领导班子的队伍建设,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

领导队伍要根据具体的土地综合整治目标,对其资金投入进行规划,提高监管任务,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工作,对土地整治机构进行了改革,通过对编制、规格以及管理的完善提高自身的职能,因此要根据自身的状况,不断地完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性,保障土地整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提高宣传及参与意识,完善后期监管机制

一是要通过宣传加强群众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其参与意识。在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以及验收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参与覆盖度,针对具体的工作目标、设计标准以及工程规模要进行公开的施工招标。通过立牌公告的方式提高群众的监督;二是针对一些土地平整以及防护林种植等无需较高技术的工程要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要完善工程的后期管护制度,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标准,对具体项目工程、设施的管护主体、管护责任以及经费来源做出明文规定,保证土地整治的长效性。

2.5提高对土地管理在线系统的设计,完善土地精细化管理

一是要完善在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对具体的建设项目申报制度进行设定,构建多部门的综合性信息在线操作标准平台以及实行分布式管理的操作模式;二是对于在线操作系统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精细化设计,完善土地需求信息的采集模型设计、加强对图文一体化土地管理核查模块的设计、对土地整治中的实际用地供需平衡进行在线模块设计以及工程实施中的跟踪管理与监督的模块设计。

3结语

土地整治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此,要完善政府部门职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精细化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田玉福,范金梅,覃莉,郧文聚.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06).

[2]吉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方法;精细化

1深化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面积较大,涉及行业和范围也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使用监管方面,要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发挥应有的助推产业发展的效能,也能够保证足够面积的绿色耕地,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且可持续的维护。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使用还未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各类工业等项目建设占地情况较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维护失衡。所以要实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改革。对此,我国土地使用监管部门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维护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将土地的经济产出最大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项目用地审批制度需规范而严谨,管理部门需根据项目的资金投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时间跨度等方面进行审查核实,并针对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对于评估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再进行批准落地;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在项目审批环节,管理部门需引导工程单位提供较为关键和实用的材料,以便审核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项目的基本情况,提高审批效率。此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部门还需要对项目施工进展、竣工可能性等进行监控分析,以提高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效果,并形成文字材料明确记载项目和企业的用地情况,建立相应的文字与数据档案,以便在今后的项目审批时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在政策依据下完善供地管理。土地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根据项目的发展程度和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判定土地是否供给;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地域差异、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情况,尽量让土地的使用产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四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投入耕地工作的信心和热情,管理部门需在土地权限方面对农民采用鼓励性政策,使农民在优越和稳定的政策支持下创造土地使用效益。

2做好土地规划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规划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可以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产生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土地管理人员需综合考虑土地的使用规划,在统一的原则下开展土地使用的审批和跟踪监管。一方面,对土地使用的规划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产业的联系和影响、不同领域规划的衔接和融合等等,既要考虑全面的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以及人文环境,又要兼顾土地资源的维护和平衡,以全面的考虑问题。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在规划制定完毕后,严格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内容逐步实施,严禁擅自修改既定的规划内容。同时,在坚决执行规划的前提下,也要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对规划进行变通处理,使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推动城乡经济和产业快速发展。

3创新土地管理办法

精细化的土地管理过程要实现创新。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自身条件不一,因此对不同性质的土地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倡导土地使用者能够以文明、和谐的行为方式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使用,同时尽量扩大土地使用的公益性质,相对于经济型的用地目的,管理部门则需谨慎处理,细致调查和分析土地使用目的,预估土地使用将产生的影响,尽量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此外,还要建立较为健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权与所有权的认定体系,使农业工作者能够通过土地资源的维护和使用获得较为实际的效益,增加农民对耕地的精神和劳动投入。土地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与土地耕种相关的人员和经济产出进行合理安置。例如,采用合理的土地使用途径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管理者需合理分配土地的经济效益,将其投入到土地的良性开发中,促进土地使用的再循环,同时也会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对土地耕种人员也要进行妥善安排,使乐于投入土地耕种的农民都能获得相应的土地,使人员安排和土地资源能够有机结合,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开发边缘土地资源方面,管理部门需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策略进行适当的安排和规划,将征地的目标转移到城镇周边地质条件较差的耕地上,把荒郊耕地开发和有效利用也列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扩大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土地资源的使用关系着城镇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批准使用前,要做好严谨、细致的评估,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使用对周边环境、当地经济体系和产业的影响,使土地资源发挥出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4保障农民在土地管理中的合法权益

精细化土地管理过程要以农民切身权益为基础。若想使土地使用成为农民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土地管理部门需联合较乡村发展情况较好的城镇地区,促进土地的经济产出。农民通过耕种土地获取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形成更为积极的动力,促进农民有效维护和使用土地资源,并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耕种环境的基础上,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现状。土地管理部门要统筹管理城乡土地资源,形成城乡发展统一的规划,按照总体规划步骤全面提升农民耕作环境,利用政策扶持和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农民维护土地资源的热情。

5结语

土地管理工作责任大,并且势在必行,精细化管理方法的进一步运用,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为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探索,保证精细化管理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民营科技,2018(07):170.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精细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

引言

最近,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完成土地整理目标,可将土地整治与精细农业发展相结合,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1.精细农业概述

1.1精细农业概念

精细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所谓精细农业,是指基于变异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农田里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都不是均一的,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而在传统的、目前仍在采用的农田管理中,都认为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

1.2精细农业特点

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精细农业能科学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源污染。精细农业采用因土、因作物、因时全面平衡施肥,彻底扭转传统农业中因经验施肥而造成的三多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肥多,P、K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N、P、K肥比例失调的状况,因此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目前传统农业因大水漫灌和沟渠渗漏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精细农业可由作物动态监控技术定时定量供给水分,可通过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精细农业采用精耕细作技术,可大大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4) 精细农业采用现代化先进的高新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3精细农业发展条件

(1)农田大小。通过全面的经济分析,计算出适于区域精细农业发展的最小农田面积。

(2)农机化程度。精细农业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手段。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喷灌机等。另外,还需要GIS、GPS(DGPS);信息采集、分析设备;随农业机械配备的定位系统、控制设备、监测设备等。

(3) 农田差异。农田差异包括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差异。

2.我国精细农业现状

目前,我国仅在国营垦区农场和高校试验场建立精细农业试验工程。因为我国大部分农田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无法推行广域的精细农业,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3.土地整治促进精细农业发展

3.1土地整治是基础

土地整治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将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宜农未利用地。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这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3.2精细农业大发展

抓住土地整治的契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化农业大发展。

(1)了解差异,指导农业生产

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个体农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施农业作业。虽然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但就整个示范区来说,其空间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让农民了解田间的差异分布,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管理支持。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的分布图。

(2)发展精细农业了解区域差异,科学指导区域农业生产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以GIS等为开发平台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让农民及时了解田间差异分布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管理。该系统可以生成以地块为单位、以相对坐标定位的作物产量(以户为单位)、作物长势、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分布图。

(3)发展精细农业,建立基于DGPS和GIS技术管理、辅助决策系统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建立DGPS基准站:采集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草害分布等作物生长空间数据;收集有关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内的地籍、土壤类型、耕作史、产量史、轮作史以及品种、肥料、农药、灌井分布等信息。在GIS软件开发平台中利用DGPS基准站采集的作物信息,建立生长模拟模型和空间决策分析模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处方,以便进行农田资源合理利用和作物生产管理。

(4)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立精细农业示范工程:利用带DGPS和产量测量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定位和自动采集对应小区的平均产量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定位采集土壤肥力、墒情、病虫草害分布、作物长势,并利用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异分布图;利用GIS的空间决策分析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实施按处方图控制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如带DGPS和处方图读入设备,可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调节施肥量的定位施肥机和喷药机、可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等。通过精细农业示范工程,不但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动应用规模和范围,逐步在较大面积和范围内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产。

4.结论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精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精细农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也许将来名字会有所改变,但是用信息技术来支撑农业、武装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这个方向不会变。

参考文献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2].汪懋华,“精细农作”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农田精耕细作技术,"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论文集上册, 周光召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9。

[3].汪懋华,“精细农业”研究与工程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Vol5. No.1,1999.3.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精细化管理

1 引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桥梁建设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当前发展阶段的桥梁养护工作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建设、轻养护”,因此导致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施工及精细化管理要点。

2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法

第一,洒水养护。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湿养护不应间断,不得成干湿循环。提供的覆盖材料应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另外,洒水养护应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气温低于五摄氏度时,应覆盖保温,不得洒水养生。第二,蒸汽养护。首先,当承包人采用蒸汽养生时,应事先经试验确认,对于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构件,经蒸汽养生后确无有害影响,才能进行蒸汽养生。其次,模板拆除及蒸汽养生均应加以选择,以免混凝土开裂。最后,经蒸汽养生的构件,不得再洒水养生。第三,喷膜养护。混凝土拆模后既可以采用覆盖养护措施,还可以采用喷膜养护方式,通过化学试剂喷膜,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薄膜,确保混凝土保持合理、正常湿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前检查化学试剂质量,确保质量合格,满足混凝土养护需要,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养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3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施工要求

3.1 炎热气候的混凝土养护施工

炎热气候时的养护施工重点: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在炎热天气的后期养护十分重要。第一,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初期要马上进行后期养护工作。第二,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灌的前期阶段采用水养护进行连续性养护工作,使桥梁工程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泽状态,同时要严格遵守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龄期的相关规定。第三,对于大面积的工程,应该有效使用养生液进行养护,能够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完成养护目标。第四,在规定时间内对模板进行拆除,并及时在表面进行防开裂覆盖。在这期间,还要注意:第一,水泥,避免采用凝结速度快的水泥,尽量采用凝结速度慢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不采用早强水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第二,掺合料,高温下施工首先选用粉煤灰和天然火山灰,通过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和天然火山灰有效降低水泥用量,同时改善混凝土性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第三,减水剂,使用高效减水剂可以抵消高温混凝土浇筑导致的问题,但若养护不到位,造成的影响也更大。第四,骨料,骨料的粒径、粒形、级配是三个影响高温下配置一定塌落度混凝土的主要参数。降低杂质含量、降低骨料温度对减少需水量非常重要。

3.2 冬季养护施工

冬期养护与混凝土的28d强度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如果受冻害,将造成结构性的不可挽回的强度损失。第一,如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五摄氏度,混凝土工程施工除材料及施工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外,应提交一份关于冬季施工方案,详细说明施工方法和设备,保证温度在浇筑后的前七天不低于十摄氏度。第二,承包人应备有足够数量的能连续记录的温度计,在前七天内,约每三十平方木混凝土,放置一个温度计,专人连续观测记录。第三,在拌制混凝土中,应先加进已加热的骨料和热水,也可以向搅拌机通蒸汽加热,使拌合物的温度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最后加进水泥和外加剂,拌制成温度约三十五摄氏度的混凝土拌合物供浇筑使用。不论是水加热、骨料加热,还是向搅拌机通蒸汽加热,都不得由此而增加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构筑物的强度。第四,当掺用氯化物于加热后的混合料时,混凝土初凝应不早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并不得用蒸汽养生。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结合面的温度至少应有五摄氏度,且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仍应维持五摄氏度或以上的温度。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延长百分之五十。

4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护施工及精细化管理措施

4.1 完善管理制度,推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中先要建立严格、精细、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确保养护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养护作业,提高桥梁混凝土养护水平,保证养护施工效果。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组织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职责,使精细化管理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4.2 改进养护检测设备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养护检测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使其性能更好,更能满足养护工作需要,推动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养护施工中要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桥梁混凝土技术档案,重视计算机技术应用,提高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及时掌握桥梁工程基本情况,促进养护管理顺利进行。

4.3 控制桥梁交通负荷量

桥梁工程通车运行后,要加强交通管制,对通行车辆进行疏导,减少大吨位、超重车辆通行数量。适当控制通行车辆总数,避免桥梁超负荷运行,预防裂缝、路面损坏等问题发生,促进整个桥梁工程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4.4 健全桥梁档案

桥梁档案是桥梁工程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施工结束之后,相关的管理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所上交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保障资料的完整和可靠。资料数据应该包含设计、设计变更、竣工图纸、隐蔽工程检查、测试数据等等。此外,管理单位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就要注意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搜集,同时也要建立数据库,方便日后的工作开展。

4.5 提高设计水平

合理选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比不同方案的技术性与经济性,选择最优方案。桥梁设计荷载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提高设计标准,满足大吨位车辆通行需要,从而延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

5 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桥梁工程能更好地运行和工作,加强养护施工及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日常工作中应结合具体工程需要,采取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对策,以此延长桥梁工程使用寿命,进而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鞠绍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155.

[2]洪勤.探析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J].质量与安全.2015(30):212+266.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木工程;精细化;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开始逐步转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改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指以现有的企业经营为基础,以企业的生产力为依托,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订单生产加工并能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之路。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土木建筑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精细化管理成为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今后管理的主要目标,精细化管理主要有四个特征,其一,精细化管理强调数据化、精确性,要求企业在每个执行的细节上都能够做到数据化和精细化,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其二,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流程,在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流程体系应是一项提供工程,所以要充分考虑精细化管理各流程点的配合,实现各块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精细化管理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的。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的是企业从自身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在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企业领导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推动精细化管理持续发展。其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最大潜力,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精细化是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思想和管理作风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精细化管理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其一,精细化的管理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以及精细化的分析和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操作是指企业活动中每个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运作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其二,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控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精细化控制要求企业运作是一个有计划、有审核、有执行和有回顾的过程,企业管理中控制好过程就能增强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减少企业业务运作失误,杜绝出现管理漏洞。其三,精细化的核算,要求企业要对经营活动进行精细化的核算,这是管理者认识自己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的核算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其四,精细化的分析,主要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展现经营中的问题,这是企业进行精细化规划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其五,精细化的规划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相应计划。精细化规划要求企业所有的目标和计划都应该使科学的、合理的、可检查的、可操作的等。

二、当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当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施工单位培训投入少,培训不到位,新人较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差。部分施工单位人员不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不能按照施工操作和施工流程进行,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建筑施工管难以有序进行。其次,国内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监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缺乏专业的监理单位和人员进行现代化的、立体化的、全过程的监理,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所以也无法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再次,土木建筑具体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为其提供支撑。在土木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资金预算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都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技术支持。施工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才能够变为现实建筑物,否则都只是一堆文字和材料,所以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做好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材料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项目合同、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采购管理计划,确定购买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采购控制目标和措施。做好市场调研、合理选择,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手续是否齐全,调查生产单位的规模、诚信、销售等情况;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综合评审采购的报价等。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工作,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咨询相关单位,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材料购买。对所购买的材料应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其次,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材料存料存放要防潮、防湿,材料发放要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限额领料单。再次,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完善相应的控制制度,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和预料回收奖励制度。做好材料限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材料,如果材料使用超过预期,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土木建筑施工人力资源精细化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土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够为土木建筑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首先,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根据企业员工所处的层次和编制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培训要有针对性,培训方式应具有多样化特点,一定要根据建筑企业特点制定灵活的培训体系。其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统一规范员工的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活动。再次,加强员工长信激励强度。将规范化和创新性相结合,使用各种方法来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力和长处。

3.做好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进行成本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是建立土木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度,根据各个分项目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计划分解,确定不同时段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工程项目构成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依据管理岗位细则,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再次,一定要做好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控制工作。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一旦成本失控就会影响到整个成本管理的运行,成本控制中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有效衡量成本控制绩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参考文献

[1]乐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2012.

[2]赵素桥,牛淑金,李爱华.推行工程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J].海河水利,2011.

[3]李树史.无为大堤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江淮水利科技,2012.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精细化;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开始逐步转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改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指以现有的企业经营为基础,以企业的生产力为依托,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订单生产加工并能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之路。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土木建筑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精细化管理成为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今后管理的主要目标,精细化管理主要有四个特征,其一,精细化管理强调数据化、精确性,要求企业在每个执行的细节上都能够做到数据化和精细化,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其二,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流程,在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流程体系应是一项提供工程,所以要充分考虑精细化管理各流程点的配合,实现各块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三,精细化管理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的。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的是企业从自身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在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企业领导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推动精细化管理持续发展。其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最大潜力,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精细化是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思想和管理作风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精细化管理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其一,精细化的管理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以及精细化的分析和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操作是指企业活动中每个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运作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其二,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控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精细化控制要求企业运作是一个有计划、有审核、有执行和有回顾的过程,企业管理中控制好过程就能增强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减少企业业务运作失误,杜绝出现管理漏洞。其三,精细化的核算,要求企业要对经营活动进行精细化的核算,这是管理者认识自己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的核算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其四,精细化的分析,主要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展现经营中的问题,这是企业进行精细化规划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其五,精细化的规划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相应计划。精细化规划要求企业所有的目标和计划都应该使科学的、合理的、可检查的、可操作的等。

二、当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当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施工单位培训投入少,培训不到位,新人较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差。部分施工单位人员不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不能按照施工操作和施工流程进行,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建筑施工管难以有序进行。其次,国内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监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缺乏专业的监理单位和人员进行现代化的、立体化的、全过程的监理,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所以也无法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再次,土木建筑具体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为其提供支撑。在土木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资金预算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都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技术支持。施工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才能够变为现实建筑物,否则都只是一堆文字和材料,所以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做好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材料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项目合同、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采购管理计划,确定购买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采购控制目标和措施。做好市场调研、合理选择,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手续是否齐全,调查生产单位的规模、诚信、销售等情况;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综合评审采购的报价等。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工作,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咨询相关单位,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材料购买。对所购买的材料应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其次,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材料存料存放要防潮、防湿,材料发放要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限额领料单。再次,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完善相应的控制制度,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和预料回收奖励制度。做好材料限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材料,如果材料使用超过预期,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土木建筑施工人力资源精细化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土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建立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够为土木建筑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首先,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根据企业员工所处的层次和编制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培训要有针对性,培训方式应具有多样化特点,一定要根据建筑企业特点制定灵活的培训体系。其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统一规范员工的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活动。再次,加强员工长信激励强度。将规范化和创新性相结合,使用各种方法来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力和长处。

3.做好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进行成本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是建立土木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度,根据各个分项目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计划分解,确定不同时段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工程项目构成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依据管理岗位细则,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再次,一定要做好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控制工作。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一旦成本失控就会影响到整个成本管理的运行,成本控制中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有效衡量成本控制绩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参考文献

[1]乐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2012.

[2]赵素桥,牛淑金,李爱华.推行工程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J].海河水利,2011.

[3]李树史.无为大堤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江淮水利科技,2012.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绘;分析探讨

0.前言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整理,相对而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是一门需要综合多方因素进行考虑的土地资源管理性工作。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测绘管理是确保整个区域内部各种土地资源实现总量平衡管理,确保整个区域内部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现阶段,随着对各种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严格实施土地资源的测绘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资源测绘数据的公正客观性,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的整体整理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土地整理不同阶段的测绘分析

1.1土地整理前期决策阶段的测绘

1.1.1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

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在这中间,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假设,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必须是平缓的,不能有较大的起伏,但实际中这种情况很少,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1.1.2坎上坎下均测

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有时特别重要,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1.1.3细部测量注明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阶段

在整个土地资源整理规划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专项规划阶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专项规划的基础图件从实质上而言是现阶段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现状情况的综合图件,因而,一般都需要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图件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制定住土地整理开发的专项规划图。在笔者多年的土地资源整理经验过程中,一般而言,对很多在市县级的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过程中,在制作规划图件时候,都有着比较严格统一的比例尺。在我国现阶段一般都是用1:5万-1:20万,这是基于我国相关的测绘部门所规定的中小比例尺航测地形图的各种规定的基础上,并结合具体的土地资源实际调查,并充分结合航片和测绘片,在众多专业测绘人员协作下共同编绘而成。对土地资源整理展开实际调查,是整个土地资源专项的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调查测绘过程中,要结合潜力调查图,按照1:1万的土地详查图做为工作底图,并要进行对土地资源的实际调查而开展工作。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土地资源中的土地面积和土地的长度,高程等相关的数据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而,一般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在专项规划过程中所制定的图件作为工作的地图,但是,要注意的是,比例尺一般都不能够用1:1万或者1:5万进行。当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时候,对土地资源的长度,高程,面积等各方面的测绘数据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规划和一些具体的设计情况,比如一些沟林,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同时,整个工程的概预算和土方的计算的精确度都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而言,都对比例尺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在笔者的测绘经验中,一般而言,都会让实际测绘过程中的比例尺在1:2000之上,并要将全要素的地形图作为基础上进行底图设计。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及管理阶段

当项目已经进行施工时候,土地测绘单位要为施工单位提供严格精确的测绘数据,如此,可以让施工单位可以做出更好的施工设计和施工规划,可以结合具体的测绘数据对整个工程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控制点石。在这个环节,可以使用工程施工放样测量的方式,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设计,和相关的测绘图件做出施工决策,如此,可以保证施工环节更顺利的进行。当一个项目已经竣工的时候,在提交竣工图时候,竣工图的比例尺要能够和土地整理规划时候所制定的设计图纸的比例尺一样,从总体而言,在这个阶段对测绘的数据的精确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2.结束语

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测绘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化,可持续利用,科学规划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因而,在各种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找出各个阶段的测绘特点,充分综合利用各种测绘手段和测绘工具,严格控制各种费用成本,在充分满足对各种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的基础上,做到测绘的成本最小,并从土地资源测绘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测绘的真实客观性。如此,可以促进整个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金亭.试论土地整理测绘.国土资源科技管理.ISTIC,2006,(1).

[2]张奇,胡石元,施秧秧,朱彦刚.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2).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8篇

[關键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

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还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的体现,园林作为我国城市建筑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城市文明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园林景观多以植物为主,假山和其他建筑为辅,如此便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气。好的事物是需要保养和维护的,城市的园林景观也是如此,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是使园林景观得以保持的重要方法之一。

1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和园林景观的概述

园林养护就是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对园林和植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等,合理科学地培育园林植物,使园林植物更好更合乎环境的生长,其主要养护的是绿色植物的木本和草本的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等。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园林的养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园林绿化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除了要保证植物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之外,还要提高园林植物的可观赏性和实用性。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两大类,软质景观就是我们平时所指的阳光、树木、花草等;硬质景观就是人造景观,比如围墙、栏杆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园林景观将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美,更追求其艺术美和文化美。这些人们的追求都需要园林的精细化管理来完成。

2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土壤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对园林养护应从细节处着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土壤。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不可能离开土壤,土壤为植物提供了让它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养分。在园林精细化管理中,第一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每一种植物都有合适其生长的土壤,根据不同的植物,来选择不同的土壤。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让植物更加健康地生长。另外,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的酸碱度、湿度、营养成分都有不一样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从外面引进的植物,更要把握好它对土壤的要求,这样才能保障其成活的成功率。土壤的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为了给植物提供一个合适地生存环境,提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和氧气,促进植物又快又好地成长,使其保持活力。所以,土壤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对园林的整体绿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修剪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对园林植物进行必要的修剪是园林养护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及时剪去过密的枝叶和老去的枯枝,不仅能够让植物间保持合适的生存空间,还可以使植物更加的美观,显得生机勃勃。改善植物的光照,促进植物的生长,调节植物的水分和营养的合理分配,这些都是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另外,科学合理地对树枝进行修剪,使植物按照人们规划中的方向生长,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通过科学的修剪,改变了树枝原来的生长结构,使整体呈现一种合理的美,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实际的园林养护过程中,制定目标、分工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养护修剪计划,根据计划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从细节着手,完成日常对园林植物的精细化养护。

2.3艺术性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已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了,当今人们不仅追求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是唯一的途径。园林养护不仅仅是让植物长得更好、更茂盛,其最关键的要求是将景观植物和周围的环境有效合理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富有艺术的搭配,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文艺气息的园林环境,让生活在快速节奏中的都市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美丽。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艺术性的管理,艺术性管理也是精细化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植物的搭配来体现现代化的艺术气息也是一门很关键的课程。

3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建筑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场所,。想要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城市园林的美化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的养护和绿化,不仅仅是人与植物的交流,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的园林景观使人流连忘返,怡其情操。所以,提高园林养护技术,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这是对新时期园林工作者的要求。

作者:黄晓彬

    [参考文献] 

[1] 黄丽英.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0). 

[2] 缪红军.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4).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字】房地产企业精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地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通常,我们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归纳为3 个方面: 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精细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以细为基础,以精为目标,以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为手段,通过建立和优化工作流程,对管理对象施以不断完善的动态化管理过程。

“精细化”管理是针对过去企业“粗放化”管理而提出的,即管理上的精耕细作。精细化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的,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保证企业战略能够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贯彻并发挥作用,通过细化企业管理单元,明确管理目标,改进管理方式,确保企业管理思想的高效、准确地贯彻到位。

二、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如今,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国家采取进一步的紧缩调控。“管严土地,看紧信贷”房地产开发的两大命脉——土地和资金均被纳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尤其是2009 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为加强对土地供应开发的管理,不仅加大了对闲置土地的监管和处理力度,而且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以及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等措施。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时越来越理性,市场的主导权正在从开发商手中逐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市场格局的这一系列变化意味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唯有持续强化产品创新、强化内部管理,为市场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能适应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变化趋势,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2、内部环境的压力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多年来低价拿地和宽松的贷款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更使得开发商不重视商品房建造与客户服务的精细化,而把土地与资本运营当作发展的重中之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对产品内在品质的提升和优化。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随着项目开发成本大幅度增加、财务风险不断扩大、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消费者更加理性和成熟,对商品房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内生性地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战略发生转变,从外延性扩张转向内涵性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认真、精细、标准、规范、专业地开发商品房,这是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唯一手段。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经历了手工作坊管理、粗放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5 个阶段。目前,65%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还处在粗放管理阶段,22%的企业正处在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过渡阶段, 只有不到13%的企业已经开始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2010 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连续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打压下, 尤其是对闲置土地的收回或处罚的政策,杜绝了投机炒作行为,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临转型和调整。在内部、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精细化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的战略选择。一些房地产企业已致力于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期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构筑新的竞争力。在目前的环境下,行动比别人快一步就是竞争优势。

四、房地产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1、成本领先策略——全过程成本控制

(1)以合同管理为突破口深化项目成本管理 。建设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管理的好坏,特别是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合同管理是促成成本管理扎实运行的有效手段。

(2)项目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有序运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企业发展规划需要有计划性,预算管理就是计划性的一种体现。项目预算的重点是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即根据项目预算控制每一笔项目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在对项目进行精细预算的基础上,财务人员按照项目预算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各级主管在其权限范围内可以获悉每个项目的信息,使各级管理者能够掌控项目、规避风险。实施预算管理是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保障手段。

(4)工程造价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关键。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即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造价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秀工程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施工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以人为本”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

(4)强化内审,有效防止成本控制失效。为了遏制内控失效,必须强化内部审计工作,针对内控失效的现状,在重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实施“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防错向服务转变;内部审计应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转变;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

2、项目策划精细化

房地产企业依据自身现状,根据对客户需求的准确分析和客户购买力的有效判断,按照“精细”思路,找准关键问题与薄弱环节,编制完整而详尽的阶段性楼盘策划书,使后续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买得称心、住得舒心,由此可见,项目策划精细化的重要性。在项目策划阶段对客户的分析尤为重要,只有在策划阶段对客户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项目策划书才能符合客户与市场需求。

3、选材与施工管理精细化

良好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建筑用材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企业应以建造品质优良的楼盘为目标,严格把好选材与施工管理这一关键环节。选材与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是铸就品牌房产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精细化要追求高标准, 造精品、创品牌,建造百年建筑,让楼盘建筑成为城市凝固的、永恒的艺术。

4、物业服务精细化

服务的精细化是一种理念、态度和文化,是先进的理念、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文化,简而言之,即为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成绩。物业服务的精细化要求房地产企业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物业服务精细化的企业氛围。物业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精细的理念、态度和文化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好。

【参考文献】

[1] 孙韬,论房地产企业的创新型管理,生产力研究,2004(2)

[2] 韩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河海大学学报2004(1)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油田建设;施工用地;土地管理;意见;企业

前言

油田用地主要有生产建设用地和矿区建设用地,生产建设用地,依据生产性质可以分为:联合站、采油队、水队等建设用地,道路现状、井间站之间管线、进井进间进站路占地、井场占地、土油池占地等。其中,生产性用地中绝大多数是井场用地,占土地总量的58%,而且每年都会新增土地上千亩。对于##油田采油厂,生产井大多在农民的耕地里,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土地供需矛盾大。针对主要矛盾,土地管理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本采油厂实际,根据油田土地精细管理的要求,依靠优化利用土地存量挖掘节约土地潜力的做法,采取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措施,如:①鼓励油田开发单位利用老井场打更新井,这样不仅实现了地上地下的统筹,而且不断优化存量土地,挖掘了存量土地潜力,更能够形成油气生产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②建议钻井部门不断创新钻井技术,争取少占用耕地。

一、借助国家土地政策,不断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政策日益严格,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用地成本逐渐提高、征地所需手续越来越复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针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决定练内功,严制度,走精细管理之路。土地管理部门从政策标准入手,借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节约制度”政策平台,认真算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本账”,优化施工作业流程,精细用地现场管理。全面推行“甲方负责制”,由采油厂(甲方)全方位负责征地、临时占地赔偿、工农关系协调等工作,钻井公司(乙方)相应配合,明确了新增建设用地责任主体。这一精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了属地管理优势,提高了新井运行进度和运行质量,具有同区同价、标准统一、结算及时等优点。同时,不断修订油田用地管理办法,推行“定量定责、定期考核”。其中,新增建设用地结算实行面积、地类、地貌、权属和功能分区的“五要素审核法”,严格实行新增建设用地现场核查制度,否则不予签认结算单据,违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不断采用生产施工新技术,提高节约用地效益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有其自身特殊性,设置好打井地点以后,就必须占用耕地,哪怕是在楼区都需要打井开采。因此,如何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难题。在采油厂,油井位于农业生产重点区域,油田生产开发区域内80%是基本农田以及沟渠、水库等农业配套设施,在产能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对于新井在规划设计前,地质部门应该和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从节约用地的角度出发,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应多打斜井、水平井。对于加密开发井应遵循“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和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的原则,由一场一井改为一场多井,这样不断可以节约耕地,而且能够减少征占地费用,又能够受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油田生产施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水平井、侧钻井和丛式钻井等新技术在油田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节约用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创造了条件。

利用老井场打更新井、侧钻井和丛式钻井,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缓解油气生产与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巨大需求的矛盾。以##油田某采油厂为例,这个厂的开发区域位于乡镇规划区内,井场选址空间越来越小,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在2012年上半年,就一个产能区块来说,该采油厂就要完成50口新井,按单井井场临时占地数千平方米计算的话,至少需要临时征地数十万平方米。这个厂优化部署井位,50口井组建10组丛式钻井,大约累计节约临时用地二十余万平方米,节约临时征地费用几百万元,同时也减少了永久性占地约为几万平方米,节约永久性征地费用约百万余元。

三、根据相关规定,完善土地占地规范

按照国家规定,油田用地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取得土地批准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如果油田用地长期得不到审批确权办证而按“未批先用”来处理,将会受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面对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油田抓住报批这一确权登记的关键,从勘测、结算、申请到报批各个环节,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在产能建设工程用地前,建设单位先到所在市县办理临时用地许可证,在一个工作期(15天)取得临时用地许可证,确保产能建设工程用地的合法性,在产能建设工程临时用地完成后,及时勘测油田公司产能计划之内的永久性井场、道路、电力线杆等,将永久性用地报批有关资料报送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为依法用地依法管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尽量减少新征地

油田建设利用土地方面,要本着“高效、节约、合理、珍惜”的原则,坚持“只要有地可用,尽量不再新征地;只要能用非耕地,就不占用耕地;急用先征、暂不用缓征、能少征不多征;可征可不征坚决不征和有劣地不占好地;能用荒地不占耕地;能用边角地,不占好耕地”的准则,严把项目规划关、选址关和施工占地关。

##油田开发50年以来,拥有大量的土地使用权,开发初期,每口井的井场比较大,并且是“一井一场”,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有些采油队建设项目存在宽打宽用的现象,油田开发人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树立节约用地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挖掘存量土地的使用潜力,依靠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油田新增用地,降低用地成本费用支出,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摸底,为最大程度上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基础。在矿区建设上,坚持统筹规划,盘活存量,合理用地。

结束语

油田建设离不开土地,油田建设占地不可避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量,减少占地费用开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需要联合其他部门,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经验,不断创新节约用地新办法,不断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在保证油田开发的基础上,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孙宏艳关于如何做好油田征地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1):39-39.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04-1

对于以有限的土地为基本载体进行建设的单位来说,土地是发展的根本也是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各地已将土地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特别是在开发区各类园区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寻求合理使用土地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土地容积率低,集约效益差的问题突出;项目用地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且不按原定功能建设,浪费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土地储备不足导致后期发展受限;清理闲置土地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项目用地后续监管存在盲区等。从未来发展看,国家地根紧缩的政策不会改变,为此,必须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切实做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各项工作。

1 提高认识,树立集约建区的思想理念

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产业、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而土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永续利用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确立土地利用必须精耕细作,招商引资必须精挑细选,提升服务必须精益求精,土地使用必须精打细算和开发区建设必须出精品工程的“五个必须精”工作标准,全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益,最大可能地放大集约利用土地带来的综合效应,走一条开发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创新之路。

2 科学规划,优化开发区发展空间

一是争地扩容。目前,各地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开发区发展空间仍显不足,需要结合全省开发区新的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向上争取土地扩容,确保后续发展。二是优化布局。准确定位开发区各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对每个功能区的区位、面积、建设要求都要一次性规划到位,并进行详规控制。要根据各区的产业特色统筹摆放项目,加快构筑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项目摆放各具特色、错落有致、有序呼应的发展格局。三是提高容积率。要合理规划厂房,对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予以奖励,引导项目业主向空间发展,向空间要效益,改变过去一个项目占一大片土地的现象。四是推行“零土地”发展。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动员区内企业利用现有的土地进行增资扩建,在企业无需新增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增加产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3 强化措施,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建立公开投标、拍卖、挂牌交易土地市场平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土地市场,使开发区土地开发进入“投入―回收―再投入―再回收”的良性循环状态。二是科学修订基准地价,对区内土地的地价进行科学测算,分等定级,并以文件或条例形式颁布实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提前介入,对每块土地的转让地价进行监控跟踪,及时纠正低于基准地价水平的低地价招商。三是大力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步建成园区已征用范围内土地利用数据库、用地红线数据库,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实现以图管理二级市场,使土地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 严把关口,控制土地投放节奏

一是实施分步开发。按照既定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利用土地,不贪大,不求洋,不盲目铺摊子。根据产业发展和招商具体项目的实际需要,做到扩大一片,规划一片,发展一片,收获一片。二是科学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坚持把土地使用面积和具体项目相挂钩,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到位情况、投资项目的性质,细化并确定规定用地标准,要注重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固定资产投入强度要达标。坚决取消项目用地弹性,同类项目用地标准要口径一致,一视同仁。三是严格项目土地用途管制。在签定招商引资用地合同时,要明确土地标准、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避免宽打窄用、占而不用。特别是一定要载明项目建设周期,并注明奖惩条件(一般情况下,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一年,其他较大的项目,建设周期通常也不超过两年)。四是严格控制非建设项目用地比例。严格执行非建设项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7%标准,少建花园式工厂。五是对入区企业采用“预留地块”的项目预约办法。对于已开工项目的用地,签定正式的合同;对有需求但暂不开工的项目用地,签定预约合同,明确土地的预约期,届时不开工则坚决收回;对那些项目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采取分期供地办法,使区内建设切实做到招商引进一个,建成一个,投产一个,严防土地的闲置。

5 完善制度,加强项目用地监管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2篇

摘 要:油田地面建设离不开土地,油田建设占地不可避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量,减少占地费用开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需要联合其他部门,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经验,不断创新节约用地新办法,不断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在保证油田开发的基础上,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土地;占用量;利用率;

油田用地主要有生产建设用地和矿区建设用地,生产建设用地,依据生产性质可以分为:联合站、采油队、水队等建设用地,道路现状、井间站之间管线、进井进间进站路占地、井场占地、土油池占地等。其中,生产性用地中绝大多数是井场用地,占土地总量的58%,而且每年都会新增土地上千亩。对于区域,生产井大多在农民的耕地里,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土地供需矛盾大。针对主要矛盾,土地管理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根据油田土地精细管理的要求,依靠优化利用土地存量挖掘节约土地潜力的做法,采取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措施,如:①鼓励油田开发单位利用老井场打更新井,这样不仅实现了地上地下的统筹,而且不断优化存量土地,挖掘了存量土地潜力,更能够形成油气生产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②建议施工部门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争取少占用耕地。

一、借助国家土地政策,不断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政策日益严格,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用地成本逐渐提高、征地所需手续越来越复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针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决定练内功,严制度,走精细管理之路。土地管理部门从政策标准入手,借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节约制度”政策平台,认真算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本账”,优化施工作业流程,精细用地现场管理。全面推行“甲方负责制”,由采油厂(甲方)全方位负责征地、临时占地赔偿、工农关系协调等工作,施工单位(乙方)相应配合,明确新增建设用地责任主体。这一精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了属地管理优势,提高了新井运行进度和运行质量,具有同区同价、标准统一、结算及时等优点。同时,不断修订油田用地管理办法,推行“定量定责、定期考核”。其中,新增建设用地结算实行面积、地类、地貌、权属和功能分区的“五要素审核法”,严格实行新增建设用地现场核查制度,否则不予签认结算单据,违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不断采用生产施工新技术,提高节约用地效益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有其自身特殊性,设置好打井地点以后,就必须占用耕地,哪怕是在楼区都需要打井开采。因此,如何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难题。在生产区域80%是基本农田以及沟渠、水库等农业配套设施,在产能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对于新井在规划设计前,地质部门应该和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从节约用地的角度出发,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应多打斜井、水平井。对于加密开发井应遵循“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和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的原则,由一场一井改橐怀《嗑,这样不断可以节约耕地,而且能够减少征占地费用,又能够受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油田施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为节约用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创造了条件。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缓解油气生产与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巨大需求的矛盾。

三、根据相关规定,完善土地占地规范

按照国家规定,油田用地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取得土地批准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如果油田用地长期得不到审批确权办证而按“未批先用”来处理,将会受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面对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油田抓住报批这一确权登记的关键,从勘测、结算、申请到报批各个环节,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在产能建设工程用地前,建设单位先到所在市县办理临时用地许可证,在一个工作期(15天)取得临时用地许可证,确保产能建设工程用地的合法性,在产能建设工程临时用地完成后,及时勘测油田公司产能计划之内的永久性井场、道路、电力线杆等,将永久性用地报批有关资料报送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为依法用地依法管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尽量减少新征地

油田建设利用土地方面,要本着“高效、节约、合理、珍惜”的原则,坚持“只要有地可用,尽量不再新征地;只要能用非耕地,就不占用耕地;急用先征、暂不用缓征、能少征不多征;可征可不征坚决不征和有劣地不占好地;能用荒地不占耕地;能用边角地,不占好耕地”的准则,严把项目规划关、选址关和施工占地关。例如:油田开发50年以来,拥有大量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有些建设项目存在宽打宽用的现象,必须转变发展模式,树立节约用地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挖掘存量土地的使用潜力,依靠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油田新增用地,降低用地成本费用支出,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摸底,为最大程度上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基础。在矿区建设上,坚持统筹规划,盘活存量,合理用地。

五、结束语

油田建设施工用地类型多,涉及施工占地、井场用地、管线占地、计量等基础建筑用地、井场道路用地等,单宗用地面积小,地域分布零散,累计数量多。这些特点增加了油田土地管理部门的用地管理难度,如何节约用地?如何才能做到既要用好地,又要管好地,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如何将土地管理工作更好的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以“精细化土地管理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指导方针,以土地管理服务工程项目施工为基本方向,在油田建设用地管理方面创新性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宏艳关于如何做好油田征地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1):39-39.

[2]贾永生加强土地管理共建资源节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土建;质量管理;因素;问题;精细化管理

Abstract :The impact of civil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main factors is the human factor,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s well as natural factors can also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makes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y quality problems. Take meticulous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Key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civil; quality management; factors;; meticulou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A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民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都至关重要,其中土建质量管理尤为关键。因此,确保整个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达标、质量安全可靠,除了对整体项目的其他各个阶段实施质量控制外,关键要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指导和控制影响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项目,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并协调施工的各个环节,对关系到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民用建筑土建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采取措施管控好这些因素也就成了土建项目质量保障的关键。

一、影响民用建筑土建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人员的因素。人员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占主导地位。因为建筑工程从无到有,一切施工过程全部由人策划、设计、施工。无论是建筑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管理者还是基层普通员工,一旦决策或者操作失误,都势必对工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讲,管理必须由人来操作、执行,也是由人来实现管理目标的,人如失误,质量管理目标便难以达到。就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而言,土建施工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数量大,管理者难以对每个工程施工人员实现及时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人员的疏忽也会对土建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二)建筑材料方面的因素。材料是土建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水泥、砂、石、砌块、钢材等建筑材料以及构配件等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标准,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土建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安全,也会直接影响土建工程的质量。而且土建工程施工投入的材料涉及的种类多,需求的数量大,工程施工部门对这些材料的生产、运输、存储等环节难实现全面质量控制,影响工程质量。即使材料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如混凝土原料配合比以及搅拌拌和不当等。更有甚者还出现偷工减料现象,极大地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

(三)施工工艺因素。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组织方案和施工流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设备机械的使用。在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流程即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有次序或者程序的,次序颠倒对土建质量影响很大。施工技术即是应用方法和施工人员掌握技术的程度。方法选择的适当否,施工人员是否掌握技术对土建质量的影响不可低估。施工人员对各类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操作是否正确,直接会对建筑土建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四)自然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水文气象对土建工程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带有偶然性,但也不容忽视,如暴雨、洪涝、地震等。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现在建筑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但问题往往出现在执行过程中,有些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管理人员没有掌握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造成在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质量管理问题。

(二)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施工准备阶段存在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其一,人员管理方式粗放,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系统培训。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土建工程管理经验不足。其二,物资管理存在漏洞,有些建筑材料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

(三)土建施工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土建施工特别是现场施工阶段,是建筑土建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未详细进行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交底或者未正确合理安排工序和做好细部处理,对质量保证措施交底不充分。在该阶段还常出现管理不及时,监督不到位,没有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质量管理监督。

三、民用建筑土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管理是有方法的,管理也要使用管理方法。鉴于民用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具有相应的流程,因此笔者建议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并且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通过制度和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一)建立精细化的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质量的保证,有了制度的约束,就可以纠正管理中许多不规定的行为,管理不力将受到制度的惩罚。

1、细化土建工程施工各环节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必须全覆盖,包括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应包括:工程管理人员规章制度,施工人员管理制度,土建工程开工准备规章制度,前期资料管理制度,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施工图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针对建筑材料方面制定核查制度、检验制度,质量验收制度。特别是水泥、砂、石、钢材等不但要进行试验、检验,还要制定合格证管理制度,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过程管理十分关键,制度设计和制定更需详细,如工程变更、洽商记录制度,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等等。

2、制度的条款细化。所制定的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务必在内容和条款上要细化,同时执行的程序、环节也要细化,因为没有程序的优化设计和环节的细化就谈不上“控制”。程序管理就是在系统分析了土建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后,对土建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出非常具体的界定,让管理者不再茫然无序,让施工人员不再不知所措。

(二)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的精细化。

针对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实施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制并且与绩效考核挂钩。

1、制定岗位质量管理目标职责说明书。根据土建工程实施目标和规划,将每一个目标、任务、计划、指令等进行分解,并制定《岗位质量管理职责说明与指导》,使分解后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人,促使施工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2、量化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岗位质量管理职责,细化各岗位的权责,制定出合理的、量化的考核指标,使岗位职责与绩效考评紧密联系。把岗位绩效指标纳入《岗位质量管理职责说明与指导》,明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绩效评价指标有哪些,绩效目标值是多少,各项指标的权重有多大,评价期有多长,对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应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态度及能力指标。

(三)建立绩效考核管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各干各事

《岗位质量管理职责说明与指导》是给每一位人员明确定位,明确绩效考评的标准,然而,这些都是静态的,只是构成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考评的核心是“考什么”。因此需要考核各个岗位的工作计划与目标完成的质量,即各有各的任务,各自干好各自的事。

1、建立质量目标监控体系。通过周、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系列工程质量检查反馈和总结,使管理者和其他人员都能及时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工程质量信息,并提前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调整和安排。通过质量目标系统,将由上至下的质量管理与实施过程和由下至上的施工质量反馈过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各考各评。确立了工程质量考核内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计划和工作进度,自我对比、自我考评。另外,对施工人员的考评,要做最大限度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全面,强调参与、互动、双赢,重在绩效改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考评结果应各得其所,即将质量考核结果与他们的奖励、任用挂钩,做到各拿各钱,各得其所。

(四)实施动态控制和进行科学监控。针对自然因素偶发可能对土建工程质量的影响,尤其是水文、气象等因素,具有极其不稳定和偶发的特殊性质,在施工前一定要了解土建工程的基本特点,加强对地质、水文、气象等信息收集,并做好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应对措施,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在于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事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手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此外还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事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对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今后出现与之相类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兴友.建筑施工项目开工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J].管理学家,2010,(12).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测绘技术 土地整理

中图分类号: 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一、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地籍图,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修测后编绘的。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协调,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提供数据给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监督控制部门如城管部门、水利部门等。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日渐成熟,这项控制及协调工作可由统一的工程监理部门代替完成。二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测绘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下面以该阶段为重点分析测量的特点。 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坎上坎下均测。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细部测量注明。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 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和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上应该附加这些要素,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 节约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投资,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套精确、详细的工程项目测绘成果,必须具有现势性,充分反映开发区域内的一切现状,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准确的效益分析、概(预)算的精确计算等。

3. 规范工程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规矩就是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而这些规范所执行的先决条件是有科学可行的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详实,能反映出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三、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

精细的测绘工作固然会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并不是越详细越

好,因为这会增加测绘的费用。我们应该本着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根据工程实践,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我们有下面几点体会:

1. 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

2. 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地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

3. 图上元素应充分具体。测绘成果图上除反映居民地、林地、 沟、渠、电等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对于旧村复垦、旧城改造的地方,还应统计出每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 、林地树木的种类、年龄、面积,坟穴的位置、数量等。

4. 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5. 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将会使各部门、各行业的专题数据更加快捷、直观、准确地呈现给使用者、决策者,以利科学化决策,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结语

显然,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新时期,我们要本着对科技精益求精的原则,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把测绘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中。为强国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土地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5篇

加强土木工程管理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深挖土木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策略

本文在简介现代土木工程管理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管理的策略及发展趋势。

1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特点

1.1经验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土木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经验有较大的依赖性,同时又必须依靠先进技术手段。①技术手段是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对于实现管理精准性有重要价值。②经验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出数据被后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解放现场存在的问题。

1.2技术管理与监督管理相结合

做好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依靠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由技术人员贯彻执行施工细节要求,在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施工监理人员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形成必要的制约性体系,使土木工程管理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体系下,科学的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1.3制度管理与程序管理相结合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依靠完善的制度规范,要求所有的工程操作都必须按照即定的操作原则与制度执行。为了保证制度的履行,还要围绕着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在施工的每个细节上落实具体的制度,发挥出制度的有效性。

2土木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方面问题主要反映为安全的问题,由于管理不细致和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土木存在着安全隐患。①土木经济•管理•综述•2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工作处于现场管理的从属地位,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中意外事故的增加。②还有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施工人员必要的安全教育,导致施工人员不按照安全程序进行施工操作。③还有的些土木管理体系中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能对安全形势进行深入分析,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不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造成施工隐患较多。

2.2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

土木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常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①土木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或者监管制度不履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没能有效的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②还有的土木工程质量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没能做到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因此给土木工程造成较大的损失。③还有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不能有效的配合,无法对所有细节进行监管,存在着施工监管马虎或者监管不全面的实际问题。

2.3工程进得管理不得当的问题

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工是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对土木工程研究不深入,对施工的重难点环节掌握的不到位,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延期问题。①部分施工项目与工程总体进度不能保持协调,不能根据每项工程的难易程度科学的调配施工力量,造成施工进展不同步,施工进度被拖慢问题。②还有的土木工程进度要求模糊,管理人员没能形成明确的时间概念,没能在工期方面进行有效的安排,导致工程进度时快时慢,最后存在着突击施工问题,严重的影响工程进展速度和质量。③对工程的困难预计不足,没能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工程进展进行预判,因此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3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策略

3.1完善土木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消险土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必须依靠完善的土木工程管理制度,对土木工程实施全方位的细化管理,有效解决土木工程管理领域的问题。①必须围绕着土木工程的实际需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并且形成必要的奖惩机制,体现出工程管理制度的效能。②围绕着土木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土木工程管理制度的实践情况,科学的修订和完善制度,调动工程管理人同积极性,依靠有效的制度实现高效的管理。③结合土木工程科学技术,把技术要求贯穿于工程管理制度当中,从而体现出科学施工的土木工程管理思维理念。

3.2加强质量与进度管理策略

为了保持土木工程的合理进展速度,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必须针对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管理策略。①围绕着施工方案与合同要求,合理制订工期安排,反施工计划需要渗透到工程管理的整体过程,结构施工条件与施工标准,合理预判工作,并且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调整,达到控制工期目的。②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保证施工材料来源、检验、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安全,有效防止出现有材料质量问题。③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无死角的监控,注重采用技术手段和有效工具对施工质量进行判定,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④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在做好示范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优质施工,最终确保工作合格,全面提高工程管理品质。

4土木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4.1土木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的控制土木工程的质量,解决土木工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必须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趋势。①数据的精准分析在未来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在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管理效能,为土木工程管理者提供基础的管理依据。②实现对工程流程和施工细节的精细管理,要在资源统筹调配的基础上,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只有发挥出全部施工管理工作的效能,才能使用有效的管理。③标准将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标准化与标准检验手段将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管理,围绕着技术测量进行管理将成为趋势,凭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必然让位于凭机器进行数值测算的管理。

4.2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

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管理工作日益强调效率,只有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管理的效率,才能实现管理目标,解决传统土木工程管理低效低质的问题。①信息化的手段在数据收集和数据有效传递的基础上实现了远程实施管理。②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对工程进展和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达到提前分析问题和进行提前管理的有效目标,实现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倾斜。③信息化的管理还注重智能管理,可以借助各种机器来辅助管理人员,有助于全面实现土木工程的标准化。

5结论

做好土木工程管理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使用信息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土木工程顺利实施目标,解决好传统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浩.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4).

[2]李成斌.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