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工业化水平低,是造成我县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而工业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滞后,级别低、规模小、实力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基于此,为了实现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近年来我们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一、工业园区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促进项目建设。先进县(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竞争,关键是项目的竞争,谁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谁就夺取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工业园区则是招商引资的窗口,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园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有利于克服用地紧张、无法摆放更多的项目的矛盾,便于集中连片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项目建设。

(二)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的转移出来。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条件;其次,工业园区的形成将造成人口的相对集中,而人口的相对集中正是城镇化的基础。而且,人口大规模的增长,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工业园区内形成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使某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并形成核心产业,然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企业围绕核心产业在区域内聚集,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组成一个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一贯小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从而实现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相互衔接,并最终形成专业化的区域市场。二是有助于形成和维持整体的竞争优势。众多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在特定的领域中,通过地理集中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自围绕核心产业,发挥各自优势和群体协同效应,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组织方式的提升,浓缩和提炼众多企业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并逐渐形成规模企业。三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加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整个园区对一个产业的专注。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作出品牌,作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另一个层次是企业间处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下的专业。四是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特点在于,它用时常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它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被单拿出来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使得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二、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一)城东工业园区筹划与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蓄积了后劲。为改善投资环境,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我县将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委托省规划设计院对《正定县经济园区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经济园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临时筹建处,负责园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规划的城东工业园区西以京深高速公路为界,东到正定县界,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已日臻完善,投资1.07亿元,占地100亩,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位于经济园区的中央;有二座110KV变电站,输电线网覆盖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日供能力8500立方米,在园区东部设有门站。县政府还就该园区制定了招商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园区的优惠政策。园区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招商引资势头。目前园区内有国家中型企业石家庄铝厂、投资6000万元的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投资1亿元的丰辉塑料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恒瑞纺织公司等20余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全国一批知名企业如纳爱斯集团、华龙集团、乐百氏集团等都在园区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另有河北圣达化工、海森科技制作所、金键米业、天山集团投资基础设施等一批在建和在谈项目。目前,国家实施了用地控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园区的规划建设暂时受阻,但从园区蓄积的能量和项目的储备来看,随着国家限制政策的放缓和新一轮土地修编展开,该园区必将成为我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

(二)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快了我县“国退民进”的步伐。长期以来,我县依托京广铁路、107国道和正定火车站等优势,先后兴建了省二轻仓库、市油泵油嘴厂、县纬编厂、内燃机配件厂、常山机械厂等一批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在机制上没能及时有效的转变,加之管理不善和其它原因,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停滞或破产。而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日渐发展壮大,在该区域内先后兴建了河北银港人造板厂、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公司、石家庄市金河石化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我县审时度势,抓住“国退民进”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划定了约6平方公里的铁西工业区,成立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规划道路建设框架、企业建设布局方案,一方面谋划对现有违章建筑清理和拆除工作,搞好现有较大型企业的厂容厂貌的整治。另一方面又汇总了铁西工业区可供利用的地块、厂房共10个,共涉及场地322亩,厂房33700平方米,加大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对外招商力度。目前河北银港人造板厂的高密度板和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公司的二期扩建项目已完成,油泵油嘴厂破产改造和民营企业矿山设备厂的迁入正在同步进行。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国退民进”,为振兴老工业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当地特色、富民产业的发展。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绣花印染、铁芯加工、板材家具制造等作为我县的传统特色产业,经过十年来市场经济的洗礼,从加工方式到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在近几年我县加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下,一批经营大户经过多年积累,从众多经营户中脱颖而出,纷纷从村内外迁,到乡镇中心或主要路段投较大资金建厂立业,在改变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时,也形成了我县一个个规模不等而产业特色鲜明、极具活力的工业园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为北早现乡板材家具、木庄铁芯、南牛乡制鞋、朱河纺织印染、新城铺服装、西平乐乡机械加工六个特色工业园区,这些小区聚集和吸引了568家企业,有28家企业跻身到我县规模以上在统工业企业行列中,占总数的26.7%。2003年区内企业完成生产生产男裤、女裤、休闲裤247万套(件)、坯布830万米、花布9540万米、免漆板、实木家具、拆装家具、真皮沙发等十余种、PVC拖鞋4000万双、各种型号面粉机533台套、锅炉2万台。工业产值19亿元,实现利税1.69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21.9%和19.7%。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3670人。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全县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总之,经济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国退民进的试验田和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版权所有

三、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搞好科学规划。县政府应继续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推动园区发展诸多工作中最起始的一环,也是重要一环。规划不能只局限于土地方面,还要包括工业、商业、居住、文化和环境等各项建设,要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措施。政府在推动园区的过程中,应发挥好指导、协调和引导作用。

(二)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业园区建设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体现在来园区办企业的数量及其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要敢于突破现行政策的约束,吸引农民进区兴业,吸引非公有制经济进区投资,引进外地公司进区办厂,吸引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要大量储备一批适应不同层次投资者需求的大项目,努力开发建设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好项目,引导其他企业向园区集聚。

(三)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是工业园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带动力量,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产业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工业园区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尤其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乡镇,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的核心,发挥其在园区中的“领头羊”作用,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四)搭建公共平台。政府在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要强调服务功能,着力搭建研发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围绕用地、融资、信息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稿纸两的服务,积极作好超前服务和延伸服务。

(五)探索与工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根据园区发展的实际,在管理体制上,赋予园区在规划、投入、收益、人财物和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实行封闭运行;在财政体制上,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封闭运行的财政体制,使园区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和财政体制内拥有相对独立的资金支配权和调控权;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在园区编制范围内,优先批办工作部门设置和调配工作人员到位,确保园区工作有效运转。

(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要先行,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引入市场机制,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财政、金融、外资、内资并举,形成上争下筹、内聚外引,千方百计投入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使路、水、电、汽、暖、通讯、排污等成龙配套,提高小区服务保障、信息交换、交通运输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项目承载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一、我国保税港区的内涵、现状和作用

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虽一字之差,但内涵相去甚远。从发展形态上讲,保税港区是我国保税经济区域的高级形态;从功能上讲,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政策;从发展趋势上讲,保税港区是未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实验区;从运作模式上讲,保税港区实现了保税区域与港口的实质联动。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目前,我国设立的十二大保税港区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知名的自由贸易区如德国的汉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与港口相连,并实行区港一体化管理。保税港区正以其最齐全的功能、最优惠的政策、最大的开放度成为我国继保税区之后最为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我国目前设立了12个保税港区,即上海洋山港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与我国15个沿海保税区相比,上述12大保税港区不但可以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而且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等业务,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保税港区,对于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集装箱运输中转企稳回暖前行之际,保税港区对提升集装箱量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芜湖具备设立保税港区的良好条件

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明代时成为全国的印染中心。清朝时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芜湖被辟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使芜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被孙中山先生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是一座区位优势明显的交通枢纽城市,更是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创新之城。近年来,芜湖市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业富民、城乡统筹、东向发展六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卫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目前,以占全省2.4%的国土面积、3.4%的人口,实现占全省8.4%的GDP、9.3%的财政收入。

芜湖市设立保税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独特的岸线优势。芜湖港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和一类口岸,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为长江第五大深水良港,是溯水而上最后一个可常年停泊万吨级船舶的港口。芜湖拥有优质的深水岸线资源,境内长江岸线75.7公里,通航河流20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71.9公里。芜湖港共建有各类码头166座,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3座,5000吨级码头泊位34座,年吞吐能力6500万吨。芜湖港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正在建设的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芜湖海关受理报关单和监管进出口集装箱量占安徽关区总量的65%以上。

二是具有齐全的港口功能优势。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年7月27日《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9]347号)给芜湖港的定位是:芜湖港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东南部,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皖江经济带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芜湖市及皖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芜湖港将发展成为以集装箱、煤炭、建材、矿石、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三是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芜湖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长三角西北部,占据华东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北接南、居中靠东、临江近海的区位特征。芜湖是国家沿江运输大通道的结点城市、八百里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和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芜湖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有着40多座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芜湖是皖南公路网的中心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城市,并有望成为华东公路网络中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3.6公里。芜湖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80座铁路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和华东二通道重要结点城市。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距芜湖仅1个多小时车程。芜湖民航机场已经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选址规划已经启动论证工作。

四是具有良好的支撑保税港区发展的载体。芜湖现有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部级出口加工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投资环境均名列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前列,芜湖出口加工区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外贸出口加工区。芜湖还是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发展新型建材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芜湖长江大桥综合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鸠江经济开发区、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芜湖县工业园区、繁昌县工业园区、南陵县工业园区等,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发行环境良好,能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合适的投资场所。

五是具有广阔的腹地市场空间。拟设立的芜湖保税港区位于朱家桥外贸码头与四褐山之间,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既有广阔雄厚的内陆经济作背景,又呼应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可在推动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沿江城市带一轴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地区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经济支撑区域。芜湖港担负着安徽淮南、淮北、皖北、辛集四大煤矿及山西、河南主要煤矿煤炭至长江中下游电厂的中转任务,以及芜湖、皖北、皖中、皖西、皖南、赣北、浙北等经济腹地外贸、内贸货物的中转任务。

三、设立芜湖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保障。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芜湖成为中部地区的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有助于营造中部地区港航、贸易、仓储、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服务环境,推动中部地区港口群的紧密合作,构筑中部地区保税物流网络,加快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是提升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利于提升皖江地区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加速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皖江地区的延伸和辐射,推动安徽地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安徽及中部地区地区走向世界的新窗口。当前,安徽经济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将更好地建设安徽省综合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发挥保税港区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拉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增长极辐射效应。

三是推进长江大港建设的条件。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推进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安徽及中部地区国际贸易向芜湖集中,促进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增强芜湖吸引外资和聚集航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芜湖港口在安徽及中部地区港口群中的竞争力,抢占中部地区航运制高点。

四是促进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需要。芜湖保税港区处于长江流域深水运输的最西段,具有特殊的物流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上海港与长江流域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可以尽快将芜湖港建设成为上海港的重要喂给港和支线港,接轨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服务功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税政策;区域经济;协调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阶段成果(2008jqw056)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相对落后,过分强调平均主义的平衡,当时主要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投资的转移来缩小地区差距,财税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1979~1994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开始拉大。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为贯彻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相当宽松的财税环境。比如,就税收优惠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在所得税、流转税、关税等方面都有许多优惠政策,而中西部地区就没有;又如,国家出台了许多给乡镇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可就乡镇企业而言,东部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居民及经济优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也得到充分利用,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经济基础等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所以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基本未得到有效利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会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政局不稳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我们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从1994年至今,实行了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同时调整营业税和消费税。但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不适应性也开始明显起来。

(一)分税制不完善。分税制是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它促进了税制的简化和规范化,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实现了税收快速、稳定增长,然而现行分税制在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方面有了些许不足。如,分税制将75%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划为中央所有,把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划为地方所有,而经济落后地区往往第三产业不发达,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地方收入不足、财政困难;又如,分税制虽然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增强了独立财政的意识,但是税权并没有根据事权与财权的需要而决定。除了极少数税种,税收立法权与管理权基本上还集中在中央,这就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制约了地方的资源效率配置。

(二)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从1994年到2009年已经进行了两次税制改革,尤其是第二次税改,基本上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改革了增值税的类型、消费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法等,但就从这一系列改革的税种来看,其中的税收优惠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从2009年开始,全国范围统一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一政策的颁布实施并没有使中西部地区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中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高于东部地区;又如,有些优惠政策产业导向不够明确,对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保护类产业虽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力度仍然偏小。在改善投资环境对引导资金流向所起作用的认识上有所偏差,政策制定上对交通、基础设施等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先行发展的区域税收优惠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造成投资流动性大,短期投资增多,投机性加强,不利于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布。再如,从总体上看,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减免方式为主,而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影响了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级次普遍不高,权威性、规范性不够,特别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突出。与此同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自主性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由于财力雄厚,它可以运用自身财力“放宽”中央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多种经济性质企业的发展。尽管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鼓励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而且中西部一些省区也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种促进作用不如东部地区明显。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从而打破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吸引不到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的不良循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基数法”来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测算的,所以以1993年为基数,进行环比递增方案,这样不仅未能解决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而且以体制方式肯定了这种差距,不利于提高落后地区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差距的缩小。此外,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也没有规范的分配方法,随意性较大,这种分配结果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得到较多拨款,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与此同时,用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过小,而且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

(四)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东部地区正是得益于政府为其提供了优良的公共服务和较发达的公共设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地方财力匮乏而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三、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加以干预,增加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投资,以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极化效应,平衡资金与人才的区域分布。我们可以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税收优惠等政府收入、支出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率最大化。

(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税的税权归于中央政府是分税制下的一个经济命题,是始终不变的。但共享税和地方税不同,既要考虑中央的宏观调控地位和政策意图,又要考虑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和地区经济情况,因而其税权需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有限度地给予地方政府制定税种和税率的权力。中央税和地方主要税种的立法权应集中在中央,以保持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在全国的统一;地方中等税种由中央立法,地方制定细则;对某些地方性意义极强的零星税种,可以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立法,征管、减免权给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让一体化区域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税收体系,下放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限,由地方进行协调,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协调地方之间的利益,推动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合作。

(二)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地方应有稳定的税基,形成地方主体税种。地方主体税种应同时体现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可以考虑建立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辅助构成的地方税制。把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改为按纳税人的销售或营业收入,按比例税率独立征收,并扩大征收范围,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步伐,尽快开征环境税、证券交易税等,充实地方税源。取消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将其纳入征税范围,统一标准,正式划入地方税,列入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计划,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和监督。完善地方税总的目的是增强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可用财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

(三)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改变目前实践中产生众多负面因素的地区与企业导向的税收扶持政策,实行统一、规范、易于实践操作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优化产业结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应把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重心定位于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采取投资和资源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于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利润再投资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税收改革效应应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部地区交通、地域、人口素质等投资环境上的优势,促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消除当前形式上不公平、效果上更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逆向调节。

在制定中西部财税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当前对东部地区有利的区域税收政策。首先,可以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不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税收倾斜,保证全国税收的统一,这是走向公平税收制度的一种政策取向。然而,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负面影响。如,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其次,对经济特区等可以从多方面继续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以更快提高经济效率,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现代化,带动周边地区及内地经济发展,当然这种税收优惠应以推动科技进步为目标。再次,可以考虑改变东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形式,将东部地区的企业因优惠政策而少交的税收转变为政府债权借给企业继续使用,或入股转作资本金,这样可以既取消税收优惠又不影响当地企业的经营。

(四)加快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因素法”代替“基数法”实现标准化的转移支付,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和资金用途。而且就资金用途而言,应确定一般转移支付和特定用途转移支付两个方面,要把侧重点放在公共品的投资上,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吸引力。同时,要实现动态化的转移支付,即将补助额度与零售物价指数挂钩,保证实际补助水平。

(五)利用财税政策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落后地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国家和其他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的区域选择“用脚投票”时,容易向经济较发达、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倾斜。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首先要通过财政拨款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基本社会保障等。当中央财力增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基本理顺时,再把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大致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要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祥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财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宁波港;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近年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为直观的表现在港口物流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方面,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港口物流还需要提升与改进,从而来更好的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地处沿海的宁波,由于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和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其港口物流得到了进一步成长。而港口物流的发展一定会和城市经济发生必然的关联性,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有意义。

一、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港口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港口物流对经济推动的重要方式,港口所带动发展的一系列经济产业,同样是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港口物流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港口的生产发展在促进港口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对与港口关联性较大的行业。现在港口的功能已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港口不单单有港口直接相关产业,而且还凭借港口拥有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对便宜运输费用的优势,集聚了众多港口依存产业;这就大大促进了城市中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交换流动,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与生命力。

(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产业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各产业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进而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就会脱颖而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经过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向着高级化产业方向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经济概况

(一)宁波港口物流现状

近年来宁波港口物流需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物流供应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改善的物流环境越来越符合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更直观地了解宁波港口物流的现状,本文选取宁波港口吞吐量、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

(1)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见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

表1 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

(2)集装箱吞吐量

由于宁波港有广阔的腹地,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使得宁波港可以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扩大宁波港口物流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促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见表2)就可以看出宁波港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口。

表2 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

(二)宁波经济概况

近年来,宁波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而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大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本文选取了宁波近四年的GDP来反映宁波经济概况,经过建立增长趋势图可以发现宁波从2009年的421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524.7亿元,每年的GDP都在增长,这说明宁波市是一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城市。

三、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由于港口物流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复杂产业,所以要衡量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水平,必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标。经查阅大量书籍和计算统计方法,本文认为评价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反映港口物流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一个港口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及港口生产经营能力,港口物流所有业务的规模大小都需要采用港口吞吐量这一统计指标。

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统计指标,同时也是各地区在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为直观的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我选择通过建立两者间线性回归法的函数关系来证明两者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二)运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法来分析,用(G)来表示宁波GDP,即把宁波GDP来代表宁波经济的发展水平;用(T)来表示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即作为宁波地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建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5年-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取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

表3 2005—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

按照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区域生产总值的数据(见表3),把参数取对数,建立函数关系式:Log(G)=c+alog(T)+u

使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第一步要检验的是异方差,其次要检验异方差性,经过查表得出,在自由度是3的条件下,T^2在5%的显著水平上统计临界值是7.80,而得出的结果中nR^2=5.50

然后要检验序列的相关性,通过D-W检验和LM检验,发现其有两阶序列相关。

因此根据广义差分法,加入了AR(1),AR(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方程:

Log(G)=c+log(T)+AR(1)+AR(2)+u

再次使用eviews6.0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Log(G)=2.73+1.03log(T)+[AR(1)=1.34,AR(2)=-0.57]

(2.55)(9.56)

从上面的函数关系可以的得出,样本回归系数是1.03,是一个正数,也就是说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与宁波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也和我预期预测的结果相似。接着从方程拟合度方向上来说,在模型汇总表中,可决系数达到99.5%,证明了这个模型拟合的结果是非常好的。

最后从参数显著性方向出发,第一步要做的是方程显著性F的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为0.005的条件下,得出临界值F0.005=(3.16)=3.24

根据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宁波港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的增长存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宁波经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宁波港口吞吐量每增加1%,宁波经济就会增长1.03%。这说明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宁波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宁波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建设好宁波港口物流来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四、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一)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

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园区的支持,港口如果拥有一个强大实力和高运作效率的物流园区,将会大大推进其港口物流的发展。宁波港要加快物流园区发展的步伐,必须建立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使港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环节上都能延伸,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互补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二)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要努力打造宁波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平台等项目。把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为目标,加快国内外贸易商、物流服务商、采购商、制造商入驻东部新城,构建“一站式”的通关中心,建造一个集采购、展示、物流、展览、交易、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贸易物流平台,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为宁波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三)加强港城产业结构间的互补

因为港口是宁波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纽带,所以要充分利用宁波港口这一优势,使得宁波港乃至沿海产业带城市的金融业、工业、贸易、商业向港口集聚。把港口和港口区域变成一个多功能化的地带,使港口区域发展成多种产业聚集的综合经济区域,从而让港口和城市的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协调能力大大加强。

(四)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加大交通、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把构建港口物流集疏运网络作为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宁波港自身优势特点,积极构建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宁波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建设。而在港口建设角度看,要整合宁波港口岸线的优势资源,优化港区后方堆场和集装箱码头的布局,使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集区优势,发挥规模效益。

(五)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宁波物流企业的加入,为使宁波港口物流更好更快发展,重要一步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宁波的物流企业。通过推动企业间兼并、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然后经过各种形式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

(六)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要跟上信息化的脚步才能更好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要建设信息化的宁波港口物流,首要就是要强化港口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港口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港口的信息化网络,能使渠道和信息网络一直连贯和畅通,来提高港口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时要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能够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对接,使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来更好的支持宁波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宁波港作为大港,其港口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宁波港口物流进行分析,探讨港口物流对宁波城市经济作用,对宁波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剖析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李华.未来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物流[J].港口经济,2011(1).

[3]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9-01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农村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一、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近几年来,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

1. 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随着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出产优质早稻,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出产优质专用小麦,东北三省生产优质玉米、大豆。此外,中原地区的牛羊肉产业带,“三北”地区的奶业产业带,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带,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正加紧建设。

2. 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3.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增幅近年来持续低于东部地区。

4. 东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用于非农产业的投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使自然区域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遏制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东、中、西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1.自然资源差异

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差距的外部性自然原因为自然环境差异。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灾害较少。中部低产地多,旱涝多。西部干旱、瘠薄,草地多;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地域分异。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资本、科技、物质等的投入。

2.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张的后天性因素为国家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度。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是由沿海向内地的推进战略。对东部地区实行优惠、倾斜,导致区域差距和非均衡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发展的机会与投入回报上,沿海省份都处在比内地省份有利的位置上。

3.体制与市场

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体制环境差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导向的,通过逐步推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中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产生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大为增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合作,形成以东带中、西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整体推进,适度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为手段,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大力培育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

2.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注重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借助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从而促进我国整体上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优化,在推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形成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和高技术人才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下,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影响,原有优势难以长久延续,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培植适应当前乃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

将环境改善与水、路、电、田、村、镇等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环境问题与中西部地区的水利、交通、信息、农村教育、科技能力、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改善;科学处理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国政.农村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体系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五、结束语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选择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不平衡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问题,而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经济差距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从总体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主要可以这样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是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当然,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东西部经济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差距以及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对西部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与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我国实施的财税政策是造成我国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投资倾斜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多种措施,旨在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实际上,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因此而缩小,反而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从财税政策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是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这是由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通常是通过对财政资源这种公共品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配置来实现的,财税政策是政府配置财政资源的制度基础。财税政策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一方面,作为政府分配财政资源的依据,实现着政府在各区域公平配置财政资源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为各市场主体提供市场信号,借助市场信号影响区域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配置,以缩小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由此可见,财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干预不是取代市场,而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和引导,是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存在问题的限制,降低了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其突出体现在分税体制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方面,具体包括:

(一)财政政策方面

1.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在1994年我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中,中央按“基数法”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由于东部地区扩张基数的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各省财政收人基数低,这样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自然接受的返还就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取得的返还就少,这种税收返还未能发挥它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起的作用,致使富的地方愈富,穷的地方更穷,不仅未能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而且以体制方式肯定了这种差距,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

2.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较小,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

3.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分配办法不规范,随意性大,分配结果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得到更多的拨款,不但未能解决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问题,反而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税收政策方面

由于地方税制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资源税、生产型的增值税等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明显缺陷,使统一的税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税负效应,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对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甚至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

1.地方税制设计不合理。地方税制既是地方政府取得财政资金,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地方税制设计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现行税收制度中作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区域产业结构愈高级化,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第三产业不发达,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既没有独立的地方税收立法权,也没有独立的税收减免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这严重制约了地方资源配置效率。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减免权,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税务部门及各地方政府没有权限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也就导致税收政策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调整。

2.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有使中西部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重于东部地区。综观我国已付诸实施的无论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中部崛起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它们无一不是从我国东部开发中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移植过来的。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之所以在东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由于这些优惠政策东部享有,而中西部不能分享所造成的。但当这些优惠政策从东部移植于中西部时,东部地区并不丧失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权。况且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体现出产业导向,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并无特别的鼓励措施,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能力不强。目前,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的是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倾斜度却明显不够。因此,寄希望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

3.现行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1994年税制改革后,“生产型”增值税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税负重于其它产业。我国西部地区依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形成了以资源开采、重工业等这些资本有机构成高为特色的产业布置格局;加之对“生产型”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的优惠措施,时至今日还没有惠及到西部地区,所有这些,都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税负增加,从而不利于西部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资源税制度由于税率过低,征税范围有限,加之政府对资源产品所实行的价格管制等。这种粗糙的资源税制度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

综上所述,新税制实行以后,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中比重大幅度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所获得的税收返还在全部税收返还中所占比重下降,表明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重的财政税收负担不但没有得到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中西部地方财政困难较大,不能像东部地区财政那样对企业进行较多的税收返还,因而中西部地区企业所承担的实际税收负担相对较重。在各地以税收返还政策吸引外部投资的竞争压力下,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本已入不敷出,对企业拿不出较大力度的税收返还措施。显然,这样的税收政策强化了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积聚效应,使得沿海地区有了更强的比较优势,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一)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1.建立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是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情况,其一般也作为中央调控能力的标志;同时这个指标也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参照。全国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各级政府所取得公共物品占社会物品总额的份额,是国家汲取能力的标志,也是国家行政的物质基础。从理论上讲,由这两个比重组成的曲线图一般来讲不会出现交叉,假如交叉情形出现,就说明财税体制安排出现了问题:即或是中央财政集权过度,或是分权过度;或是国家汲取公共物品能力过强,或是偏弱。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和地区间的财政均衡,进而影响到转移配置制度的实施。一般而言,中央财政只有在财政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才能通过转移支付逐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2.建立以横向均衡为首要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包括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前者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后者则是为保证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而给予的补助。事实证明,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需求量要比发达地区更大,与落后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需要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借助转移支付的方法在地区之间实现预算调剂,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以实现横向均衡目标。

(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1.优化地方税制设计,扩大调节范围,增强调节能力。首先,应确定地方税种构成。在我国目前财税体制条件下,应明确建立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补充的地方税制度,这不仅可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拮据状况;而且有利于遏制地方政府借助不正当手段筹集财政资源。其次,赋予地方政府在地方税种范围内的相机抉择的税收决策权。这既可以弥补我国现存的税收制度缺陷,也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提高税收政策效率。

2.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以产业导向为主体的税收优惠体系。税收优惠要从传统的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改变我国目前实践中产生众多负面因素的区域导向税收扶持政策,实行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互配合,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优化税制结构,适当降低落后地区税负。一是对中西部地区实行积极有效的税收减免政策,应特别强调以中央税的减免为主,真正体现国家对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实际扶持。二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使这项具有税收优惠性质的政策及早惠及于西部地区。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鼓励投资,给该地区创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三是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待遇。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这种特殊的税收优惠待遇,只能是投资于中西部的企业所独享的。例如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等。四是完善资源税制度。资源税制度改革应遵循适当提高税率、拓宽征税范围的思路。一方面利用资源税税负转嫁功能,提高资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用资源税的分配功能,改善资源产品生产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春灿.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方税制改革[J].亚太经济,2006,(3).

[2]王曙光,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特征及其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06,(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牌 产业品牌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以带动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市场商品日益充裕,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厦华”为厦门添了彩,“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完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形成品牌产业集群,产生品牌聚集效应,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进而形成区域品牌,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区域经济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年销量超过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为该区域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中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优势产业(产品)”名称。如景德镇陶瓷、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义乌小商品等。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势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区域品牌蕴涵了集体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渊源,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它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持久,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0篇

首先,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开放性,区域协作是开放性的表现,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在更深的程度上进行资源优化,让市场主体在区域协作的平台上,按照市场规律寻找最佳的资源组合,充分发掘区域资源、整合区域资源。

其次,在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利于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互通互惠,充分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减低经营的成本,实现区域内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利共赢。

同时,在区域协作平台上开展招商引资,有利于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桥梁作用。快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调控与指导,而政府之间的高效协调能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形成经济整体竞争力,增强区域辐射力。

另外,区域协同有利于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缺乏创新,大都是依靠筑“巢引凤式”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互相竞争攀比,竞相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竞相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给地方经济带来压力。区域协调有利于改变这种局面。

二、目前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投资环境需优化。目前,各地在招商引资的软件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有着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如:政策环境不够优化、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人文环境需要治理、服务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等。

其次,区域协作工作有待加强。毗邻地区协作成员之间的合作尚显保守,协作区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不强,合作的务实性有待提高,深度有待加强。招商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与协调性,提高创新性。目前,有的部门为了招商而招商,各个招商人员与组织各自为政,导致地方经济小而全,五花八门,没有形成产业链条,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政府经协部门在招商中定位不准。在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中,一些政府部门把握不住宏观与微观的界限,没有尊重与利用市场自身的规律,通过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职能,这不符合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与职能。

还有,目前的招商引资理念还比较落后,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目前,在经历走出去抢商夺资、守在家招商引资等阶段之后,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入招商选资阶段,按照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的要求进行招商。

三、如何在区域合作中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

1.强基础、提服务,积极打造最佳环境

目前,各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招商环境有较大进步。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仍要把环境的优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推进政策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提高招商引资的科学性。招商部门要问计于商、求策于民,围绕横向联合的方式方法、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工作方法、招商重点、项目履约等加强专题调研,切实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节点和突破口。扎实做好上传下达、信息服务、统计报表、年度目标考核、总结交流、宣传报道等基础工作,及时为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培养一批招商引资人才队伍。要把学习培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专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提高经济理论、经贸洽谈、商务礼仪、人文地理、时事政治、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并推行首问负责、客商投诉干预、限时办结等制度,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工作突破,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提高干部待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经协工作队伍的素质。

再次,经协部门要积极建立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信息库等,实行动态管理,整合内部资源,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对建设条件成熟、市场前景广阔、预期效益好的项目进行论证,不断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稳步推进。千方百计掌握外地企业家信息,做好企业的“媒人”。切实抓好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抓紧深入洽谈,主动协调服务,全力促成在谈项目尽早成功签约。

2.比优势、找强项,实现彼此互利双赢

要认真研究本地经济的比较优势。招商引资的目的在于吸引外部优秀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在于优化区域内部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的实力。所以,招商引资工作不能仅从本地经济要求出发,更要从区域的大局出发,把优化区域内部资源结构,实现区域共赢局面作为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取得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发展。

首先,要认真寻找本地的经济强行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强项,实现强强互补。在区域资源的结构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本地方经济的优势与强项,用本地的优势去迎接外地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双方共赢的局面。所以,招商引资部门在招商宣传与项目选择中,要扬长避短,发现、放大自身的比较优势,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土地要素、产业协作与配套能力等。要通过创新工作,放大、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具有特色的招商引资策略。

同时,要研究减低本地投资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招商引资中的重要因素。地方投资成本越低,盈利空间越大,就越能对资本产生磁场效应。经协部门要在这样几个方面协助政府做好工作:一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减低服务成本,降低投资者的行政交易成本;二是打造好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农业综合开发区等平台,构建优良载体,降低投资者的经营成本;三是做好产业链优势,通过打造骨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的方式扩大经济的规模;四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采取整体嫁接、产权转让、资产出售、兼并重组、产业置换等多种形式,降低投资者的资本扩张成本。

3.促交流、抓协调,全面优化区域结构

要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需要加大区域交流的平台建设,加大信息交流的数量与质量,才能够加深协作的深度与密度。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参考。

招商引资部门应该“走出去”,主动出击,与全国各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举办各种招商活动,大力进行地方招商宣传工作。在走出去过程中,寻找机会,学会“借力”。同时要“请进来”,充分利用优势,在自己的“地盘”组织举办各种经贸活动,千方百计把外地政府及部门领导、客商、企业请来,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这个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协助中央、省市的对口支援单位对本地的支持,利用他们手中的资源,为本地方招商引资服务,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服务。

招商引资部门要主动牵头,通过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商会等的对接交流,迅速地宣传自己,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在交流中,要积极寻找经济活动的信息,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区域及其周边城市的经济集会,如“珠洽会”“湘商大会”等,在活动中扩大与企业的接触面。同时,积极构建经济活动平台,积极牵头组织各种合作会议,充分利用与本地有联系的外部资源,如本地藉在外人士、与地方有联系的企业等,进行广泛招商。

积极牵头组织地区之间的学习活动与定点招商工作,推动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发掘更多的合作空间与资源。同时,积极研究区域经济协作工作新的增长点,为领导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打通相邻地区的交通与政策障碍,整合旅游资源,实现区域之间产业链的对接等,努力拓展区域交流与合作空间。

同时,经协部门要突出协作亮点、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抓好区域联络处的日常工作,办好招商网站和刊物等各种宣传工具。充分利用毗邻地区民营企业协会等各种平台,务实推进区域内企业间的项目合作。

4.搞改革、带创新,深入发掘市场潜力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经协部门要充分做好研究,进行招商模式的创新,充分激发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市场规律,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按传统的做法,政府建好园区外出招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政支出,但是效果一般。采用市场化的“以商招商”模式,能够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在这种新模式下,政府主要是把握政策、提供服务,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开发园区,并将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由政府交给企业去实施,让企业自己去进行进一步的招商合作。这样,政府由“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真正实现了职能的回归,招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形式主义和浪费现象也得以消除。有企业自己组织的招商工作,能够从产业链的需要出发,逐步形成从研发、原料、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其他企业入园门槛降低,行政成本减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缩短。用这种以商招商的方法,通过让企业招商与政府招商的结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借力发力,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

发扬产业链优势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扩充的必由之路,而产业链越长,吸引投资的能力也越强。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的买和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兴奋点,成为投资的重要动因。从招商引资实践看,引进一个主导产业、核心企业,一大批配套企业都会跟着进来、集聚发展。如何培育产业链?其一是通过强化服务及扶持,培育成长性强的优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形成优势行业、主导产业。其二是以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对引进企业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块状经济”。

5.请进来、选项目,科学借力外部资源

在引进来的过程中,招商引资部门要做好产业的筛选与把关工作,科学引进适合地区经济结构升级的产业,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提高引进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1篇

1、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打破区域性封闭,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个地区才能从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照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市场欺骗、价格歧视、违反商标法和专利法等行为。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政府应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条件,政府也有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保证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投资。也可以采取南北横向补助方式,促进地区之间的互助合作。

3、加强金融支持。第一,加大对苏中、苏北金融机构的业务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在发放无息再贷款、支农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以及其他再贷款时,省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分配政策性资金额度时,可以加大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的力度。继续引导苏中、苏北地区发展商业票据业务,对各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中的融资需求积极予以再贴现支持。省财政可以根据苏中、苏北商业金融机构的年度业务量大小给予财政补贴。商业金融机构应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有效信贷投入,运用信贷杠杆加强对电力、天然气、旅游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对贷款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同时,对苏北地区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也要给予信贷支持。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对确有还贷能力的可以发放信用贷款。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鼓励苏中、苏北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筹集发展资金。允许有条件的企业通过非上市方式发行有价证券筹集发展资金。第二,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交通、能源项目建设。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开展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创造条件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国家和省新安排的苏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资金缺口,苏北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通过正常途径集资和农民入股也是解决资金短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4、调整优化区域产业政策,形成南北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区域间经济实力与利益的竞争,相当程度上在于产业的竞争,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先进是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应通过择优扶持、重点突破,对现有企业进行联合、合并、兼并,扩大国际合作,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分工和比较优势原则,实现产业转移,主要体现为由南向北转移,以沿江地区在设备、技术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为重点,向苏北地区进行有序转移。苏北地区原始积累不足,经济外向度较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外力,激活内力,走集聚式发展道路。应改进招商方式,拓展引资领域,根据产业调整规划进行招商引资。而苏南地区则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与苏北进行挂钩帮扶合作,对带动苏北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苏南地区要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在向新兴主导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鼓励部分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苏北去。必须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产业转移,一方面苏南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向苏北延伸;另一方面,苏北的农业产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链特别是其处于后向联系需求的环节延伸到苏南地区。由于苏南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高,信息沟通渠道多,信息的交易成本低等诸多因素,还可以为苏中、苏北地区的企业提供支持,苏中、苏北地区也要主动寻求与苏南地区的合作。这样既可以使苏南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又可推动苏北工业化进程,实现南北区域双赢。苏北地区土地资源(包括沿海的滩涂)、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劳动力数量巨大,应当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比较优势,以替代、节省资本等稀缺要素,选择资本节省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把潜在“后发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应划定绿色农产品保护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逐步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核电、风力发电等生态能源工业。还要保护性地开发矿产,治理整顿矿业秩序,督促采矿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生态保护措施。苏中地区应选准支柱产业、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战略性的幼稚产业、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培植产业结构的转换机制,促使资产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形成相互协调、促进的产业序列,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充分利用支柱产业、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的幼稚产业、先导产业、主导产业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流动。在推进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地区间人才教育的差异。苏中、苏北地区应该加强与苏南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流动,不仅要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人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第一,不拘一格进人才。为进一步改善苏北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县(处)级、科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到苏中、苏北县(市、区)、市直单位担任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第二,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上实行民主推荐、领导集体决策等有效方式选拔干部。第三,从苏南引进部分地方党政领导人才。苏中、苏北部分县区的县委书记、县长适当从对应的苏南挂钩合作市选拔任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2篇

记者:王院长您好!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近2/3的国家,如何发展好山区的生态建设、产品开发,把山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请您谈谈什么是沟域经济,它的概念、内涵、以及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王有年:好的。“沟”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的字义为“一般的水道,或者人工挖掘的水道。”而古代《说文》中对“沟”的解释更为具体,即“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域”的基本字义为“一定疆界内的地方,或者泛指某种范围。”“山沟”是指山区雨水汇集流通的路径。“沟域”是指直接贯通沟的组合。“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沟域为地理空间,以内聚力发展变化为基础,实现山区增长极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等相互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沟域经济”是在探索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总结提出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立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构架,为落实这个规划,北京市委市政府制订了相关文件,将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和平谷等五个区县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增加地表水源、林木保护等生态方面的评价指标,把生态优先摆到了一个特别重要位置。这既为山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过去,以资源开采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地区,承受了产业转型带来的地区经济受挫、农民收入下降、替代产业发展缓慢等不利影响,也在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共存、相促进的发展模式。

同时,市委、市政府从宏观上总揽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一揽子“绿山富民”的政策,山区生态涵养建设与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木绿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分别达到70.5%和63.6%,与2004年相比分别提高2.6%和11%。二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区区通高速”、“村村通油路”。山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分别比2004年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产业调整效果初步显现,目前已有70%以上的固体矿山关闭,工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旅游已逐渐成为山区的主导产业,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占10个远郊区县总量的80%以上。四是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08年山区人均纯收入达9248元,同比增长12.3%。

由于山区生态环境变美、山区农村变美、山区农民文明程度提高、山区的民俗文化得到保留、完善和传承,城市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提高、对自然休闲的消费需求增长,推动了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区县由农民自发搞民俗旅游接待村,发展到集中连片式发展,并对特色民俗旅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挖掘文化元素,加以包装宣传。如怀柔区不夜谷、房山区十渡、密云云蒙风情大道等,逐步形成一个成规模、有特色、上下游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区域性产业带,从而形成了沟域经济发展的雏形。同时,部分区县已经认识到这种山区发展模式必将成为解决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矛盾共存的突破口,尤其是门头沟率先提出发展“沟域经济”的概念,并将全区山区划为十八条沟,分四种模式进行打造,其成效正在不断迸发出来。目前,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已呈燎原之势。至今七个区县已有近70条沟域完成或正在进行整体规划,17条沟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了示范作用,另外还有29条沟域的规划正在编制。这些沟域在山区占据很大比例,共有739个行政村、17.3万户46万农民,沟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共建设241个旅游景点,319个旅游度假村,639个观光采摘园,267个民俗旅游接待村和8668个民俗旅游接待户。据统计,2009年北京投入3.5亿元到沟域经济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园、休闲娱乐、民俗户改造等上百个项目。北京沟域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2008年6条示范作用的沟域年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2008年雁栖不夜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00元,同比增长12.9%。

“北京沟域经济”可以说是在北京城市发展推动下形成的外延式或需求拉动式的生态沟域经济,主要以生态涵养与保护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与休闲旅游产业为龙头,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打造统一规划、形式多样、产业融合、集约经营、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带,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内涵丰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态优先。“沟域经济”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立足首都经济,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与服务产业,以涵养保发展,以发展促涵养,实现生态涵养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山区开辟一条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生活丰富。北京市人均GDP已经接近10000美元,市民总消费水平在上升,休闲旅游消费在增长。沟域经济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对沟域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进行科学布局,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变农业产品为旅游产品,变农业园区为旅游园区,变生活资料为旅游资料,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了市民生活。同时,农民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更趋于城市化,市民与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生产集约。立足于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沟域经济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以沟、谷、川和公路沿线、河流沿岸为依托,吸引产业集聚,采取集约化经营。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商务会展物流业等生态友好型新兴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新发展格局。四是规划先行。沟域经济以统一规划为先导,利用资源优势,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打造。沟域内的各项建设项目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依法有序进行。五是农民主体。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山区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建设沟域经济的主力军。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闯市场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试点沟域内的各项工程,优先农民干;社会力量参与的,也要把吸纳农民就业作为重要条件。六是政策集成。充分利用现有小流域治理、新农村建设、“十百千”工程、生态搬迁等政策,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村创建、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统筹考虑,搭建沟域经济发展平台。七是文化创意。运用文化生产力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培育特色农产品,融入文化创意,升级特色农产品价值,拓宽销售渠道,克服农产品季节性强、产品单一的弊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挖掘农村传统文化,整理、传承民间各类传统艺术活动。培育发展特色艺术品制作,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八是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功能为纽带整合区域资源,合作开发,共同发展,实现山区与城区优势互补,实现山区与城区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沟域经济是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是高效富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济形态,是凸显首都资源特色的经济形态,是点线面协调、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服务首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经济形态。沟域经济代表了北京山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记者:正如您刚才谈到的,沟域经济已经在山区一些地方蓬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回顾总结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它所具有的特征又有哪些?请您谈谈。

王有年: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绿色是山区的主色调,是山区的生命线,是山区最大潜力所在。成功的沟域都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如长达15公里的怀柔区雁栖“不夜谷”,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沟域内的拦沙坝营造出水景观,村庄和餐饮点普遍建起了小型污水处理厂,山路两侧林木郁葱,一沟清水常年流淌,近千盏太阳能灯照亮山区的夜空。沟域内涉及5个行政村和13个自然村以及周边神堂峪、莲花池两个风景区,设有自然生态区、红螺文化区、休闲垂钓区、长城文化区、度假养生区、旅游运动区,还汇集了川谷、山吧、劳模山庄等108家休闲度假场所和480多户民俗旅游接待户。游客在此不仅可以西线玩水、东线游山,还可品赏“虹鳟鱼”、“栗子焖肉”等民俗特色菜肴。2008年,“不夜谷”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年创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

其次,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以点成线、以线带面,融合发展。沟域经济的发展与演化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以当地某一特殊资源为依托,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渐形成产业集聚的经济外部性。成功沟域的特点之一,是都由若干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龙头产业点,形成超强客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如雁栖不夜谷内及周边有红螺寺、雁栖湖、古长城等景点,有山吧、那里、山野度假村等餐饮住宿点,有官地、神堂峪等民俗旅游村;妙峰山玫瑰谷有春季盛开的高山玫瑰、有闻名华北的香道庙会、有高品质的樱桃谷、有青少年教育基地龙凤岭水保科普馆。成功沟域的特点之二,是沟域内都有生态道路或河流将每个产业点及周边区域串连起来,形成一个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区域经济。如昌平以兴寿镇区麦辛路为主线,形成带动5个乡镇发展草莓产业的区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4500亩,日光温室近2000栋,一季能收获250万公斤的草莓,昌平草莓80%用于销售、15%用于采摘、5%用于深加工。农民种植草莓每栋温室每年总收入在2.5万元到3万元之间,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成功沟域的特点之三,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互动、互促和融合,吸纳就业能力强,成长性好,潜力巨大。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面向首都市民,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如怀柔东帽湾的西洋参与各类采摘观光园,积极向第三产业延伸,发掘第一产业的旅游观光功能,提高产业效益,吸纳农民就业。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平谷的圣林干花、昌平的卉隆干花、门头沟的玫瑰精油等,对农民技能要求不高,市场好,前景大。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开展农村工业旅游。密云、房山等区县把葡萄酒的生产加工过程向游客开放,办起酒堡,受到游客欢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三,在建设模式上,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聚集人气。“统一规划”指由沟域所在地乡镇政府组织,对沟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产业方向、外观风貌等,进行科学规划。“政府扶持”是指:由政府集成市、区县财政和部门资金,集中投资建设的道路、造林、水利工程等村庄基础设施。“集体搭台”指:由所在村负责规划与实施村庄改造与产业发展,发动与培训农民,积极参与产业建设。“农民主体”指:对农户发展产业、改造房屋,以农民投资为主,政府和集体主要是服务引导,有条件时给与扶持,如樱桃沟村和官地村,对农民改善住宿接待条件翻建房屋,集体按户给与少量引导性定额补贴,投资主要由农民自己筹集。“社会参与”指:对沟域内有带动力的产业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吸引社会投资者以合作、合资、独资等形式参与建设,如斋堂川古村落建设、汤河司马台紫草香堤,都以合作形式引进了社会资金;雁栖不夜谷沿线108家休闲度假场所,总投资6.5亿元,其中90%均为社会资金。事实表明,山区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所蕴藏的商机对社会力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社会力量的加入不仅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经营方式,加快了山区沟域经济建设的步伐。

第四,在内涵开发上,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创意农业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一方面,创意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它能够将单纯的农业生产与丰富的多元文化相结合,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创意农业具有高科技性,许多好创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创意农业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去积极挖掘和开拓文化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空间。成功的沟域都实现了文化与科技元素的融合,开发出一系列创意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平谷区通过科技手段将桃树培育成盆景装点居室;延庆县柳沟村利用传统的豆腐加工技术,迎合市民追求安全、养生的需求,创意出远近闻名的豆腐火盆锅盛宴;密云、怀柔等区县以“玉米迷宫”为主题开发多种休闲和旅游产品,产生的直接收益约是玉米生产价值的20~50倍。斋堂镇挖掘京西古商道、驿站文化,浓厚的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的探秘者。

第五,在市场营销上,突出特色,打造北京沟域品牌。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多样化,品牌已成为生态旅游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成功的沟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旅游人才培养,努力形成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一是产品具有独特创意。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村培育出生肖桃、奥运福娃桃、美人桃、寿星桃四个系列的个性化大桃,这些造型各异的艺术桃不仅好看,价格也要比一般桃高出2至3倍,寿星桃的价格更可达到十几倍。二是挖掘特色资源。如渤海镇的"栗花沟"以明代板栗做品牌,打造怀柔特有的板栗文化,将渤海镇三渡河至渤海所一线的沟域经济带,打造为发展板栗、核桃,重点培育南果梨等果品的重要基地,并在沟域两边建设绿化、小品景观、湿地公园等观光工程,满足游客娱乐休闲。三是注重推介宣传。如怀柔琉璃庙镇利用节事活动扩大宣传,提高影响力。先后通过申报崎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敛巧饭”民俗文化节、全国场地越野车锦标赛和鬼谷文化节等活动,促使当地群众对生活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促使外地游客对琉璃庙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提升了知名度。四是提供热情、有特色、高质量的服务。民俗户接待的客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回头客多、客人相互介绍来的多。

第六,在发展宗旨上,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要素不断向乡村转移,形成涓流效应。成功的沟域抓住这一契机,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如密云县库区5个乡镇发展以渔文化为主题的环水库生态旅游,通过从事民俗接待、特色餐饮、垂钓娱乐、有机农产品消费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云蒙风情大道”为主题的生态特色旅游线路,尤其是溪翁庄渔街已成为市民品鱼尝鲜的胜地。

记者:结合北京发展沟域经济取得的效果和实践经验,请您总结一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以供其他地区发展沟域经济能够有所参考和借鉴。

王有年:根据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和“一沟一色”,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文化创意先导模式。通过创新思维改变人们现有的消费理念、方式和途径,依托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密云汤河沟域“紫海香堤”以“浪漫香花,山水长城”为定位,以现有汤河农业和村庄人员为基础,以生态农业、花草种植为基地,以周边的水域环境和错落有致的山体为依托,建设成集养生、度假、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长城脚下最具时尚浪漫、国际型的香草庄园。庄园由香草艺术园、香草产业园、汤河香草亲水乐园、香草艺术庄园、生态农业与果园示范区5部分组成,种植了薰衣草、紫苏、万寿菊、马鞭草等品种。目前,紫海香堤艺术庄园直接吸纳劳动力300多人,带动340户、526口人,人均增收500元。

二是特色产业主导模式。利用已有的特色支柱产业资源,注入科技、绿色、健康内涵,配套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如平谷大华山镇依托大桃产业打造桃花谷沟域经济,昌平南口镇重点发展百合花主导产业,房山琉璃河镇建设以肉鸭加工、面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怀柔雁栖镇神堂峪的“虹鳟鱼一条沟”等。

三是龙头景区带动模式。以国家认定的景区为龙头,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培育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形成辐射面较大的经济区域。例如房山区以十渡景区为龙头打造“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通过对已有乡村旅游资源的提升与整合利用,发挥其与周边优质景点的连动作用,融合当地文化,打造一个品牌化的乡村旅游示范带,带动周边产业兴起和农民致富。

四是自然风光旅游模式。依托现有自然景区,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并带动特色林果业、农业观光园区和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例如延庆千家店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启动了“黑白河沿线百里山水画廊工程”,提高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和接待能力,提升旅游环境档次和水平,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百里山水画廊”,大大推进了沟域经济的发展。还有门头沟灵山沟域、百花山沟域等。

五是民俗文化展示模式。依托传统民居、宗教寺庙、革命遗址等人文景观,重点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并带动特色林果业、休闲农业和农业科技园区等现代都市型山区农业发展。如门头沟妙峰山沟域、密云司马台古长城等。

记者:如何评价北京沟域经济的理论意义?

王有年:总结沟域经济的理论意义,我认为应该有下面几条:

一是探索了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沟域经济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北京山区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区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极,对北京山区形成了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消费需求拉力。

与此相适应,根据首都发展的总体要求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山区矿山关停率达到80%,矿山工人面临再就业的抉择,老百姓从过去“靠山吃山”转到了“养山护山”,他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都受到极大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区人们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不断涌现出走廊经济、林下经济、农业主题公园等新形式,并日益形成沟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建设离不开经济支撑,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必须在农民致富的基础上实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沟域经济把生态环境当作资源、资产和潜在的发展优势与效益,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与开发,紧紧围绕自然、生态、乡土、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友好、就业富民的绿色产业,并日益成为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例如房山区南窖乡坚持全方位立体开发,通过大力发展“山顶大桃、山洞蘑菇、山腰茶叶、林下柴鸡、山沟种板栗”形成了沟域生态农业的立体循环发展。利用山下废弃菌棒和鸡粪便,加工后形成有机肥培育山上的桃;利用山坡中草药的茶根喂养山下的柴鸡,增加鸡蛋的药用价值。目前形成了500亩“九九桃王”基地,3万棒山洞蘑菇生产基地,80亩黄金茶基地,40亩板栗园和柴鸡养殖基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

在建设过程中,山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思路,突出生态建设,建立了山区生态涵养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是实行生态示范创建奖励机制。二是试行环境要素补贴机制,加大对区县生态创建工作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步伐。四是实施宜林荒山绿化和低效林改造工程。五是搭建政府资金扶持平台,建立“统一规划、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

可见,发展沟域经济可以实现环境友好、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显著、农民增收的山区发展目标,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是创造了山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

在理论上,沟域经济就是要打造产业集群的优势,即构建以龙头产业引领的产业链条,培育一二三产融合、点线面结合的群落,形成上下游产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区域产业形态。

北京沟域经济依托当地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培育出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实现山区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促进沟域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山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尤其是沟域经济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发展,发挥其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优势,带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如平谷黄松峪乡黑豆峪村,依托京东大溶洞、黄松峪森林公园等独特资源,形成了集观光采摘、新型民俗、健身疗养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沟域经济产业带。雁栖不夜谷以生态旅游为纽带,以特色林果业和绿色养殖业为支撑的山区休闲娱乐产业集群区也正在形成。

三是走出了一条城乡和谐发展的新路子。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打破均衡,跳跃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矛盾与冲突,其中城乡是否和谐,是经济能否保持稳步发展的关键。城乡和谐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和数量比例、差异和对立状态、互补和互动功能的均衡融洽状态,是现代社会农村和城市社区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它包含着城市和农村在数量结构方面的均衡,自身和整体功能方面的均衡状态。城乡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转型的必然前提,是实现地区、阶层和谐的推动力,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收入水平是衡量城乡差距的重要指标。北京城乡差距还是很大,以2008年为例,山区农民人均收入为9248元,北京市农民人均收入为10747元,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4725元。山区农民还是北京收入最低的群体,实现农民致富的任务还很艰巨。

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带领山区人民实现“生态富民”的目标,是实现城乡和谐的有效载体。由于山区生态环境与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市居民对乡村印象大为改观,往返于城乡之间更为频繁。这样对城市的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促使他们到山区沟域投资创业,投资的增加、企业的不断集聚,加快了沟域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向深山区延伸,使沟域内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山区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缩小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富裕了农民,发展了山区。可见,沟域经济促进了北京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实现首都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例如怀柔慕田峪村以长城文化为底蕴,以旅游观光为载体,率先打造怀柔长城国际文化村。一是开办企业。外籍人员在慕田峪开办的企业有小园西餐厅、校园艺术玻璃工作室、文化咨询公司等。一方面为慕田峪村村民提供了就业途径,另一方面让广大村民学到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二是租住房屋及参与房屋改造。外籍人员在慕田峪村租住和改造村旧房18处,总投资额达607.2万元,村民靠租房可获租金500多万元。这些国际友人的进驻,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用西方人的理念在村中开办了小园西餐厅、木艺坊、玻璃艺品、礼品店、乡村商店等。慕田峪村的文化特色更加突出,一是依托长城文化,通过挖掘长城文化内涵,重塑长城文化品牌。二是借助吸纳本村的文化优势,将西方的文明成果引进和应用到慕田峪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来,与中国的长城文化紧密结合,实现中西合璧、优势互补。三是挖掘利用当地扭秧歌、小车会、蹬高跷、剪纸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在旅游、贸易、文化、体育等方面实现“土”、“洋”的真正大融合。

记者:从目前总体的实际情况看,不能否认我国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繁重,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户农民增收难度仍然很大,山区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仍然滞后。促进沟域经济健康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难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破解?

王有年:我认为首先是认识问题。沟域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认识上各方还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强调生态建设忽视经济发展,一种观点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建设,这种状况不利于沟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山区,认识山区价值与地位,处理好山区涵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沟域经济就是要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要在实践中探索沟域经济发展规律,在发展中提升山区沟域价值。要加强示范沟域宣传力度,组织一系列现场观摩活动,提高大家对沟域经济的感性认识。近期在对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成立沟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农委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沟域经济发展的规划、组织、建设等问题,出台推动沟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区县的指导,以确保沟域经济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第二个是规划问题。可喜的是山区各地都在发展沟域经济,可忧的是由于对沟域经济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特色的定位不清,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出现了产业同构、同业竞争、效益较低等不利现象,久而久之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其间有些区县意识到这些情况,着手制定了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把握了发展方向。发展沟域经济要始终围绕“生态与休闲”这一主线,按照“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分步实施、部门联动”的原则进行规划,要尽快制定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各山区县的沟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为山区所有沟域发展指明方向,成熟一条发展一条,杜绝盲目攀比、仓促上马、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是机制问题。目前,在北京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建立“统一规划、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将各部门在山区实施的工程项目集中到试点沟域,形成资金项目的规模效益,推动了沟域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机制在发展初期有很大的推动与示范作用,但是其后续的支撑能力难以保障。因此,运行机制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针对山区现状,有必要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功能,建立行政驱动、市场引导和科技支持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以行政驱动为主导的协作机制。发挥政府行政主导作用,整合现有财政支持项目,重点打造几条示范沟域,如怀柔着力打造出渤海湾和不夜谷。二是建立以市场运作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沟域,可以整体打包推向社会,制定优惠政策,推向市场竞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竞争与开发,三是建立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激励机制。依托北京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高新技术到沟域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同时,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沟域经济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沟域经济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拓宽信息传送渠道,完善沟域经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沟域经济的社会知名度。

第四是资金问题。总体上,山区底子薄,农民收入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沟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单纯依靠农民投入远远不够。由于相关政策不明朗,使得一些有意向参与沟域建设的社会资本举棋不定,造成了资金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因此,拓宽融投资渠道极为重要。一是整合各部门的资金。如集聚山区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改造、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明确财政支持优先序,加强部门联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打造前景好、带动性的沟域。二是设立政策引导性专项。三是整合沟域优势资源,以拍卖、、租赁、入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四是鼓励农民投资建设沟域经济,如允许农民以房屋、土地、林地等财产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五是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第五是土地问题。从我们调研中看,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土地问题,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受制于国家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刚性约束。农村土地问题实际是三大土地问题:第一是承包经营土地问题;第二是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第三是宅基地问题。物权法在这三个集体土地的改革或者流通的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既保持现行土地法规定的现状,但又留有了余地,为改革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吃透政策,用足政策。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现有政策法律的基础上,在保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变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通过法定的转包、转让、出租、互换、作价入股等方式积极探索土地适度流转;二是政府在调整建设用地政策时,适当向山区倾斜,增加一些用地指标;三是盘活土地存量,有效利用荒弃林地、废旧矿山等;四是加强土地整理,加快村庄改造,腾出一些土地用于开发。

第六是人才问题。人才是沟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山区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女性化程度高、后继乏人的局面,主导沟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匮乏。因此,在抓好现有人才质量提高的基础上,要建设人才快速通道,设立人才引进基金津贴,构建招贤纳智平台,引进一批紧缺人才,进一步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建立一支与沟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3篇

文/顾思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1902班文章摘要: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的发展,还能促进就业、增加人均收入、调节区域产业结构等。本文主要对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统计研究。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4篇

文/顾思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1902班文章摘要: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的发展,还能促进就业、增加人均收入、调节区域产业结构等。本文主要对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统计研究。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2-0057-0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历史和社会多种因素造成的,政府的导向作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税收是决定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运用税收的调控手段可以调节经济发展的节奏,影响产业结构和经营投资方向以及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运用税收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税率相同而实际税负不一

我国主要税种的税率,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均由中央政府设定并强力推行一个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比例税率。这种貌似公平的税制,对于我国不平衡的区域经济而言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因为全国统一的比例税率没有考虑各区域投资者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和所享受的支出利益。[1]实际上各区域间投资者所享受(或承担)的财政净利益(或财政净负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仅上缴中央的两税占本区域财政收入的比例就有差别。

(二)税种设计不合理

1. 资源税方面。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窄、税率偏低,缺乏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贡献率。由于采用的定额税率,导致一方面国家难以利用税收杠杆调节资源类产品价格,拥有丰富资源的西部地区不能从中得到利益,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和财政优势。西部开发和生产出来的资源产品运到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加工,输出资源的价值被大量地转移到了东部,东部地区又以高价向西部地区销售产品,形成了一种“剪刀差”的利益倒流机制。

2. 消费税方面。在征收消费税的税目中,卷烟、酒类的征收率较高。但由于卷烟、酒类等产业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占有很大比重,从而客观上导致了其宏观税负偏高,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一些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娱乐行为如保龄球、高尔夫球等,则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这类高收入群体的高消费行为征收较低的消费税,引起东西部地区的税负不平衡。

3. 企业所得税方面。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以前,内外资企业一直实行两套税收政策,外资企业在税前工资列支、捐赠扣除、业务招待费和税率方面都普遍要优惠于内资企业,而外资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因而东部地区更多地享受了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同等税收制度下,东部比西部的发展基础好,外商自然更多地选择投资东部,进一步削弱了西部招商引资的力度。

(三)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

1. 税收优惠偏重东部地区。目前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集中于东部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设立在这些区域内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享受税收优惠、定期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尽管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也规定有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但无论从优惠的力度还是实际的执行效果看,都明显偏重于东部地区。此外,为了鼓励外商投资,长期以来对外资企业给予了众多的税收优惠,而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涉外企业,所以这种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是税收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倾斜。

2. 税收优惠没能满足西部产业发展需要。现行的税收优惠以直接税优惠为主,多集中在降低税率、减税、免税等几个方面,直接税优惠是针对企业利润进行的,适用于投资期短、见效快的企业。[2]而西部地区目前需要迫切发展的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其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见效慢,这些企业需要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法。因而现行税收优惠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政策运用的效果不明显。另外,优惠税种也主要是所得税,这种单一的优惠形式和优惠税种不利于西部产业的发展。

3. 西部缺乏吸引人才的税收政策。西部经济的开发需要大量人才,西部地区的低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其吸引和引进人才。目前我国东部收入远高于西部,如果不出台相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来提高个人收入,人才东流将进一步加剧。

二、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美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1. 利用税收政策刺激企业投资。(1)加速折旧政策。与传统的折旧方法相比,加速折旧给企业一个延期纳税的机会,或者说,企业可以占用原应上交国家的税金作为自己的资本。这种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无息贷款。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来加速折旧,显然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税负。(2)投资税收抵免。投资的税收抵免是一种变相的减税,其特点是对于同一笔投资,不同企业即使适用税率不同,所得到的税收减免却是相同的。另外,投资税收抵免等于是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直接补助,更容易被企业接受理解,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3)对企业的亏损采取“转回”和“结转”的税务处理办法。所谓“转回”就是指企业当年的净营业亏损可以“转回”到过去三年的利润中得到弥补。所谓“结转”是指当过去三年的利润不足以抵补时,不足部分还可以“结转”到今后七年的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样“转回”和“结转”的规定实际上是允许一年的亏损可以在前后共11年之内的利润中得到补偿。

2.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美国公司所得税税法就规定了许多非赢利机构可以免交所得税的条款,如宗教和教育机构、慈善和友爱组织等,这些机构或组织采用公司形式,也可以免交公司所得税。这些规定,显然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

3. 优惠研究经费。对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给予税收抵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提取税收准备金等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公司从事与其本身业务有关的研究与试验费用“资本化”,通过计提折旧逐年摊入成本,也可以直接将这笔开支作为经营费用从毛所得中一次扣除。

(二)美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税收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1. 降低西部税负。一是以“降低税率,扩大税基”为原则改革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可以吸引投资,同时扩大税基也不会造成所得税收入的减少。二是借鉴美国的税收政策,对我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企业也可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三是延长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的年限,鼓励内外资金向西部投资。

2. 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西部大开发,要彻底淘汰一批原有工艺落后的生产企业,关闭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的企业,同时要坚决防止在东部受到限制、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简单地往西部转移。为此,实施加速折旧,[1]运用投资抵免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力度等。

3. 科学税收减免力促科技创新。改变当前定期减免的优惠方式,变直接减免为间接减免。允许企业按研发经费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扣除,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税收对策

(一)实行差别税率

调整税收设计原则,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遵循税收资源配置的中性原则,对欠发达区域实行较低的税率政策。中央应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原则,在维护中央权威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定税收比率。

(二)调整主要税种

1. 资源税。多年来,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因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日益受到抑制,大部分能源、原材料积压严重,相关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因此,我国应扩大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可再生但破坏严重的资源课税,可开征水资源税和森林资源税等。提高资源税税率,在国家授权的幅度内,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4]提高资源税税率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并将税负转嫁到资源的加工和使用环节。

2. 消费税。将高档消费品、高收入行为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以加强对东部发达地区高收入群体的适当调节,使其成为消费税的重要承担者。这样做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减缓地区差距的扩大。

3. 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所得税实行较低的差别税率,以利于吸引外资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的投入。

4. 开征新税种。可开征协调发展税,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筹集资金。另外,可以开征西部发展税。西部大开发可为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开拓市场,创造商机,开征西部发展税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积累资金。[5]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应向西部转移。逐步取消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适当增加西部税收优惠的办法,将税收优惠由东部转向西部。逐步扩大西部地区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允许西部地区政府根据税收规定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拥有一定的减免税权力。

2. 税收优惠应体现西部地区的产业需要。[6]扩大对西部地区产业税收优惠的广度和深度,把过去税收优惠的重点从所得税转向流转税,对流转税调节效果差的产业,实行所得税优惠,从而改变税收优惠税种单一的现象。

3. 税收优惠应体现西部人才需求。可在个人所得税上给予优惠,对西部地区工作的科技人员工薪所得提高其免征额;提高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减征税率,[7]对投资于西部地区的投资收益率减半征税等,通过种种措施鼓励科技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和投资。

参考文献:

[1]Wasylenko, Michael, Therese McGuire. Jobs and Taxes: the effect of business climate on states' employment [J].National Tax Journal, 2001.

[2]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彭勃.“十一五”期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6).

[4]贾康,马衍伟.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1,(1).

[5]毛祥林,封春海,吴晓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应采取的若干税收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