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

精品课程五要素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课;五年制高职校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正日益备受关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已正式出台文件全面推动此项工作,笔者觉得这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品课程”作为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必须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作为支撑。而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力求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每一讲都是“精品课”及其优质资源的服务,才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精品课程的基本要素

1.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等应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尤其应突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促进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形成。

2.精品课程应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因此,精品课程内容要紧贴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将先进、适用的而且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市场信息为学生服务,同时规范执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务实精当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3.精品课程应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大力推行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模式、工作模式和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供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合适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4.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责任心强、团结协作、能干肯干的师资队伍

尤其要强调的是精品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课程领域国内外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有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成果。

5.精品课程应具有先进合理的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

在教学中要形成既鼓励创新,同时又严格操作的管理机制,既要重视课程成果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开发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也要有定量评价方法;既要有自我评价,也要有同行相互评价,更要重视社会评价,和行业、企业的认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检查功能和反馈、激励功能。力求做到计划合理、实施规范、评价科学、反馈及时。

6.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在实施教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网络的支持,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的重要问题。

二、要处理好精品课与精品课程的关系

“精品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讲精品课的实施与落实,没能达成应有的效用,没能让受教育的对象真正得到“精品”的益,那么精品课程就失去了它建设的意义。

要把课程建成“精品课程”,首先要选择专业和课程,对专业和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其二在合适的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亦即要依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其三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制订,即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是“课程实施”,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过程。其五是“课程评价”,即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判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检验课程建设的效果。

然而,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如何实施“精品课”,如何使每讲课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课程的优质成果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1.切实加强队伍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精品课

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然而所有这一切其核心是人,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方面来要求和帮助教师实现精品课程的目标,一是加强课前“教学单元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要把课程整体“结构”的意图内化并形成可操作的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和必要的指导(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实践等),用好生成性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使教师通过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新教学过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不断捕捉、判断、重组实际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最终使教师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都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使教师能感受到自己作为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者的尊严与成就。

2.学校应建设精品课程施教规范和评价标准,要重视学生评价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学做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行为的转变自然成为精品课程实施的显著特征,而课程教学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此,应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展开,着重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师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实践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怎么做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动手、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要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体验,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与动手、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施教行为,表现学生的“学”的价值。使教师明确精品课程应“以学论教,学做一体,教为了学、促进做”,克服以往课堂教学评价中“以教为主,只关注教的任务”的倾向。

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讲课是否为精品课,必须以学生评价为主,听课学习的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精彩生动,受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因此,建立评估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准确地纳入和体现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精品课”的实际存在。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益、各类等级证书、文凭的取得通过精品课的实施而得到收获。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及其建设和实施等问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而言,目前的工作还刚刚起步,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内涵、水平的提升,乃至于对五年制高职校的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与实证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115-03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并于2006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2007年创建独立的实体――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于同年入选首批部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自2007年9月成立以来,基地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为主旨,走过创建期、发展期,进入深化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地作为学校的独立建制单位,在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搭建高水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建设期:顶层设计,理念创新

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从顶层设计、理念创新出发,建立执行机构和独立建制的牵头单位,集中力量,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基地将教务处公选课模块、团委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职能归并,主张全校“艺术教师――散兵集合”,真正做到了站在全局角度,整合全校资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以“面向课程、面向活动、面向环境”为途径,以“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为要求,以“打造课程精品、凝练活动品牌”为方向,以“科学与人文融合、增强蓝色国土意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提升民族凝聚力”为目标走改革创新之路。回顾基地发展历程,凝练为“五重五抓”“一实二创三高四化”。

其中,“五重五抓”具体如下:(1)重素质教育,抓“机构建设”,创立“三办一中心”;(2)重调查研究,抓“课程体系”,构建特色六大课程体系;(3)重文化熏陶,抓“启航讲坛”,创建纳入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大讲堂;(4)重人文精神,抓“读书工程”,开设课程;(5)重校园氛围,抓“艺术拓展”,创建艺术教师“一人一品”。“一实二创三高四化”具体包括:“一实”指独立建制的实体;“二创”指素质教育理念创新、国家素质教育基地运行机制创新;“三高”指高质量的课程、高水平的讲座、高品位的活动;“四化”指力争做到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

二、发展期:六大体系。十大举措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基地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划分为六个模块,即“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和“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近年来,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搭建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升课程授课质量和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目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大体完成,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总体框架、以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有力支撑的典型模式。

基地采取十大系列措施,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其具体措施包括重新梳理优化“有灵魂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提升课程地位,素质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单独评价;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工作量进行单独核算;深入艺术拓展工作,对本科能力拓展学分予以认定;创造性开展学生艺术素质专项分级工作;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中增设专职督导,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全面监控;注重建设,创建精品专题网站;出版主题刊物;树立文化品牌,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通识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文化素质教育类、新生研讨类和专业拓展类。基地大力建设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搭建科学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形成名师名家授通识课程的氛围。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基地在打造精品化课程过程中,培育出一批大学素质教育精品(优秀)课程。除此之外,基地还重点建设“核心课程”。2010年,基地启动首批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立项遴选工作,已有《走进海洋之三海一核》《基础乐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28门课程获得文化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称号。

基地倡导素质教育艺术教师的“一人一品”,相继成立了16个由专职艺术教师指导的学生艺术实践团队,如大学生管弦乐团、民乐团、“爱乐”钢琴团、“海之韵”大学生合唱团、“飞鹭”舞蹈团、“弦之月”吉他社团、“地平线”平面设计工作室、书法摄影研究室、“启点”美术工作室等。艺术实践团队作为学校文化艺术实践拓展活动的带动者,在国际、国家、省级的大型比赛中成绩斐然;艺术实践团队作为学校开展文化艺术实践拓展活动的引领者,在文化素质教育平台下,不断实践着基地将艺术理论向实践延伸、同步建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原则,逐步形成了具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

基地广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交流,先后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网站与启航讲坛视频网站,创建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讯》。基地多次组织召开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以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设计研讨会,发挥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

三、深化期:创建“五个一”工作特色,开展博雅教育

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特色为创建了“五个一”。“五个一”具体包括:创建一支学生队伍――学生工作中心;创建一支教师队伍一校文化素质教育理事;创建一个课程体系一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一个跨学科学术大讲坛一“启航讲坛”;创建一份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

第一,创建一支学生队伍――学生工作中心。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必须与学生紧密相连。基地在成立之初,便创建基地学生工作中心,至今已培养了六届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人才。学生工作中心的学生干部来自于学校各院系,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家”文化为主导、以“博雅书堂”进行内部培训,对其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其爱国爱家情怀,经选拔后组成“平等、团结、自由、向上”“德才兼备、积极主动、展示自我、合作奉献”的自主成长型团队。

第二,创建一支教师队伍――校文化素质教育理事。为了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受众面,让全校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素质教育中,素质基地于2013年上半学期,以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在全校各个院系遴选17名教师,聘任其兼任素质教育理事,负责其所在学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普及及推广。17名素质教育理事均为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政教师,最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动态,通过理事的监控、反馈,让素质教育工作更能有的放矢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第三,创建一个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基地自成立后着手负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建设工作。“第一课堂”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基地在认真分析学校原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构建特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环节,要求学生修满相应学分。

第四,“启航讲坛”是学校纳入本科教学方案的一门跨学科选修课程。自2008年3月开讲以来,其以每教学周一期的频度举行,现已授课260余期。讲坛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纳入学校通识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基地先后聘请到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和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先生,张岂之、王义道教授等,少将徐光裕,国家名师彭林教授、顾沛教授等,百家讲坛金正昆、鲍鹏山、马瑞芳、康震、隋丽娟、喻大华教授等,艺术家六小龄童、黄宏,央视著名体育主持人韩乔生等,以及来自耶鲁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专家作客讲坛。讲座以“高质量、精品化、学术化”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反响,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了国家基地的辐射作用。

跨学科大讲堂――“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公选课纳入学分管理,学生每听5场讲座即可获得1学分。自“启航讲坛”开办以来,基地加强了对“讲坛”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通过各项统计和分析反映出该门课程组织运行、课程安排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对课程持续健康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创建一份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基地自2008年起,每学年编辑出版正式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一期,涵盖热点辑要、素质论坛、素质成果、教学动态、人才培养、交流合作、艺术撷萃、讲座集锦、人物访谈、师生天地等12个版块,每期总计字数约6万字。该刊物是对素质基地日常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高度提炼和全面总结,也是作为校内外交流、推广素质教育教学成果、提高素质教育辐射面的有效手段,更是基地工作人员日常最有效的查询工具。通讯的编辑出版,记载着哈尔滨工程大学素质教育基地的成长史,同时也见证了素质教育基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过程。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精工刻纸;手工画制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2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47

为响应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化校园,我校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将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引进了校园,并聘请民间艺人对美术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然后组织美术教师根据学校实际编以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并开设了专门的校本实验课程。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觉得以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符合我校实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我们还发现开设这一课程深受师生欢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师生的综合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单就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的含义

所谓精工刻纸也就是精心的手工刻纸,其比传统的手工刻纸要求更为严格,主要要在精和细上下功夫,要求制作的手工刻纸要精致美观,艺术性更强,能够体现制作者的匠心独具和审美艺术。其实,手工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它是汉族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在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它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人们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上(即“窗花”)、门楣上(即“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这里说的精工刻纸,就是用专门的刻纸刀对自己喜爱的绘画作品进行精心刻划,把它刻成像剪纸一样的艺术作品。

手工画制作就是手工制作一些绘画作品,如粘贴画、瓦片画、五谷画、麦秆画等。其制作过程是:首先选取要制作的绘画作品样本,然后决定要制成什么作品,再选取材料,最后进行手工制作,将其制成艺术作品。下面以我校制作的手工画作品五谷画为例简单说说其制作流程。第一步,先寻找要制作的样画,可以是美术老师或学生的绘画作品,或是购买,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美术作品。第二步,仿照样画绘制需要制作的五谷画轮廓,也可将网上下载的五谷画样画作品放大或缩小先打印在草纸上,然后在要绘制的五谷画底板上放上复写纸,再将草纸样画放在复写纸上沿样画轮廓进行誊描,制出要制作的五谷画轮廓线条。第三步,选取要用的五谷进行粘贴,粘贴五谷时需要细心和耐心,一般粘贴一副四开大的五谷画作品需要10小时左右的时间,粘贴剂料最好使用万能胶,在粘贴时先涂上一小部分万能胶(因为万能胶极容易风干,所以是粘一部分然后再涂一部分),再用镊子将五谷小心翼翼地放在要粘贴的画面上。第四步,就是涂色。在五谷画全部粘成以后,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给五谷作品涂色。通过这四步,一副完美的五谷画作品就制成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精工刻纸还是手工画制作,都属于手工制作。那么,这些手工制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二、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总体而言,通过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既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能促使学生眼、手、脑的统一,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其审美水平。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著名的美学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让学生通过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让他们通过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激情与兴趣,使他们通过亲身制作体会原创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绘制在自己的手工作品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造能力,并将绘画作品所表达的积极思想情感践行在自己今后的生活过程中,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美好生活的浓厚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无论是精工刻纸还是制作手工画,都需要动手操作,因此,通过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拿手工画制作来说吧,其制作的内容就非常丰富,有粘贴画(五谷、蛋壳、布、麦秸等材料)、瓦片画、剪切画等,在制作时就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法,如剪、雕、刻、撕、切削、插接、链接、编织、绣、镶嵌、扎结、缠绕、钉、折、卷、拧、捏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手要不断经历各种操作,手的感觉信息和手肌运动反馈的信息在激发脑细胞的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脑的发展又使手的动作更加灵巧,从而使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三)提高学生统筹安排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

进行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都需要提前统筹安排。如材料的数量、制作的尺寸,利用的材料等都要提前做好预算。再比如在制作立体手工画时,各种材料如何搭配立体感才能更好,这需要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制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如,在学生合作制作某一精工刻纸或手工画作品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凝聚学生集体的智慧,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不但善于动手,而且勤于动手。

总之,提高精工刻纸和手工画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今后校本教学中,我们会将这一校本课程进行到底,并打造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课程是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反映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在课程。因此,高校应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既包括学科体系,又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课程又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转变为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

教育部1998年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强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课程体系,确定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所以,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类教学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因此,课程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我校自2003年合校后,先后召开了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分制改革”为主题,以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研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克服主知主义的影响,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等方面规范教学活动。既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系统化,实现课程的总体功能。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制订本专科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现了“四压缩四增加”,即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压缩非主干课学时,增加主干课学时。经过改革,学校各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的学分比例一般为7.5∶2.5。必修课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选修课是按学科类别,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变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重复过多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及时将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在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的同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编了各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积极编写新教材。主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及实验、实习教材。学校先后分五批对133种教材进行了立项建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等作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质量奖评奖、教学名师评选等,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改革;学校每年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对受益面大、推广应用价值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立项开展双语教学,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按照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一批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建立了每两年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制度。“十一五”共立项建设3门部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28门校级精品课程,对所有精品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做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形成了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成功获批3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我校获批部级和省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四、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项严肃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建设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148项省级教研项目,立项442项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省级教研项目24项,校级教研项目154项。这些研究项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探索21世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主要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起点,以课程结构体系为骨干,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支撑点的新的教学体系。在学校先后获得的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为14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完善对课程的管理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5篇

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教育部先后制定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目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再支持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现状及问题

图1是秦炜炜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10年来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和分析,该样本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所高校(本科+高职)中10年来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有关工作的参与者,该研究数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说服力。从图1中可见,国家精品课程的时效性差,利用率很低,经常使用的仅占19.44%。85%以上的精品课程参与者认为,精品课程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影响不大。此结果完全有悖于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初衷。

此外,已有精品课程在建设中还受到课程建设开发模式、评审指标体系导向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宏观评价机制以实施对精品课程应用状况、共享程度和影响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以上经验和教训都为新一轮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了启示。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新一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2]。梳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相关内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建设目的来看,主要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学精神落到实处。

从服务面向来看,要求课程以内容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服务对象从服务教师向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精品共享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型,是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实质上是要求改变目前教学中师生间的地位关系,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内容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要求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从资源类型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与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技术指标中尤其对拓展资源提出了要求,拓展资源建设实为基础资源的补充,尤其是在多样性和交互性上的补充。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者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这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赖以建设的基础,是实现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充分开放的前提条件。

从技术要求来看,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标准和技术格式,以保障课程资源传输、互通、共享等服务活动,便于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上述信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各部分指标都在强调课程资源及其教学活动必须能实现网络化、互动和共享。综合以上各因素,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制定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整体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本方案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思路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各类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公共课程,也是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同时,更是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检索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本课程确立了“授人以渔、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面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网络环境下基于检索过程的课程观,形成一门系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知识、技能等的立体化课程。

(二)调整课程定位,适应专业调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成为必需。因此,将课程目标定位从原来的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理论素养和掌握系统性知识,调整为着重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及社会学习者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尤其是文献信息分析应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构建知识与能力并举的一体化培养目标。

(三)重构课程体系,满足差异化要求

围绕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规律,以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起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构的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由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教学单元构成。一条主线为研究型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层次为信息意识、文献信息获取、文献信息利用;五个知识教学单元则是信息意识、知识产权及创新、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研究能力、信息分析及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侧重定制每一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和学时。

重构的课程体系突出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做法为,在对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经典理论进行创新和整合的基础上,引入信息检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一代的网络资源等,根据专业的不同设计各类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开展各类文献信息检索大赛,鼓励并协助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小组等课外科技活动,建立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满足差异化教学要求。具体做法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无线校园的应用,突出信息素养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支撑作用。强调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的衔接,即从各专业入手,全面梳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融入到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形成差异化、项目化的课程解决方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将强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等作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为此,本课程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策略:一是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把重点放在文献信息的利用上,采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教师指导教与学结合的模式;二是教学以启发式为主,采用案例教学、系统演示、实例研讨、研究型学习、关键词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三是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集体辩论、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演讲与答辩、角色扮演、同伴教学、作业点评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本课程曾与航空维修专业的《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对接。实施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检索数据资源、自主选题或课题立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分析、制定检索策略、信息检索、检索结果分析并撰写学术论文,然后在网上展示各自的成果,通过邮件、论坛等途径作进一步的交流。最后,对各自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相互启发与借鉴,共同提高。最终不仅完成了《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达到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文献的选择与评判能力,以及对学术机构和学者的评价能力。

(五)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开发适用的拓展资源

针对服务面向的不同,本课程系统开发、设计、整理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建立课程网站,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及面向社会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共享。

针对拓展资源的技术要求,本课程着重从两个层面开发了拓展资源。一是在内容上增加诸如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自主考试系统、单元测试系统等。二是在技术上,基于Web2.0技术与核心理念,建立文献检索课程博客,建成课程网站。在博客和课程网站上实现微课程内容的创建、存储、传递、维护和管理,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极大地增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互动交流性。

教学实践证明,拓展资源在教学中很好地补充了基础资源,而且为师生搭建了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管理平台。如教学实施中,本课程将单元测试系统、自主考试系统、课程网站等系统链接至Blackboard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教学进度管理。首先设定教学进度,学生通过微课程视频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单元自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所有单元学习完成合格后才能进入自主考试系统参加期末考试。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去讨论区借鉴别人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提问,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从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等五个方面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内涵建设;路径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笔者认为内涵建设要做到“五精”,即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内涵建设要在“五精”上下功夫,方能取得成效。

一、抓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工作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1]。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为手段,从全校的公共课和主干专业课入手,实现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教学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

二、抓精品专业建设

(一)提高对精品专业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精品专业建设,它的意义既是创学校品牌,又是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精品专业建设不仅能凸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还能增强办学活力,给学校注入新的工作动力。精品课题选择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员,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精品不要多而要精,根据本行业(区域)本校的特点来选择,有意识地培养精品专业,有的精品要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有一套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有力的工作方案。

(二)要有好的专业老师。创精品专业必须要有好教师,没有名师是不可行的。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师德好,事业心强,关心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高,在相对稳定的队伍中又有专业带头人。

(三)选用精编专业教材。选编教材应该是最精炼的,有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的,为师生所喜爱的教材。

(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要充实教学硬件,提倡教学的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统一。提倡师生互动,学员互动,要发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尽量采取先进的教学工具,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学校应当尽量满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需要,及精品专业经费上的需要。让学生的精品作业能上台、上网交流,共同提高,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五)突出实践,实行开放性教学,开展内外交流。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学校尽量创造条件,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学校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精品课程要达到显著的教学成果。

三、抓精锐队伍建设

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积累与提升关键在教干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好的教干能带出好的学校,品牌教师能教育出品牌学生,品牌学生能提升学校品牌,因此学校的内涵建设应该着重抓好教干队伍建设、品牌教师建设和品牌学生培养。

(一)着力优化教干队伍

1.制度促进。首先要建设和完善领导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定期、定时学习,学习法律法规,上级会议精神,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职责。二要学习先进理念,从灵魂深处去认真反思自身的亮点和不足。三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其次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每学期对全体干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分管工作进行一次量化考核,以实绩论英雄。最后要遵守廉洁自律制度。要用好学校的钱和物,坚决做到不拿学校一张纸,不带走学校一支笔。

2.总结引领。每周召开一次教干会议,所有教干要汇报上周所做的工作和下一周工作设想,每月实行一次交流,以校长为领班,逐级对分管人的工作进行过目,并提出交流意见。实行工作情况通报。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好的个人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差的通报批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民主监督。每半学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学期或每学年要召开一次教代会,完善对学校教干监督机制,校长要多听听教干的意见,教干要多听听教师的意见,加强干群情感沟通。

只要通过多种措施把学校教干队伍建设成有“五气”(立身正气、处事大气、说话和气、工作朝气、管理文气),能做好“四个表率”(争做学习的表率、守法纪的表率、团结的表率、业务的表率),有“三力”(执行力、协作力、创造力)的廉洁、务实、高效、团结的教干团队,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二)着力打造品牌教师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表形象。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

修师德、练师能。以每个星期的政治学习为契机,以教研室为平台,以“内修素质,外树形象”为主线,促进教师“德、教、学”的有机统一。

分层推进,优化群体。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提升辅导员师德修养及专业能力;其次加强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带动全体教师队伍建设。

2.提高专业素质,促进整体发展。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每周利用星期二的学习活动进行集中学习。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每周更新近期学习,每月开设教师论坛,每学期组织全员读书活动。

开展展示自身特长活动: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在具备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特长,发扬特长,并加以总结,进行展示或交流。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相结合,进行集中展示,以期达成“精彩一点,闪亮一片”的目的。

开展专项技能评比: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开放。每学年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老年教师风采展示”,开展板书设计、独立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片段设计大赛等分项比赛,使教师都有机会有成功的快乐体会,激发更多的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强化评选,表彰先进。通过“学习标兵”、“优秀辅导员”、“教科研先进”和“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传播教师中生动事迹,形成年度表彰制度。

3.搭建发展平台,促进骨干成长。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明确骨干教师和岗位职责,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

全方位:包括师德敬业素养、知识能力素养、专业教学素养、创新研究素养。

多层次:培养部级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

多渠道:专家带教、外出培训、、课题资助、教学展示、教育论坛等。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要在近二年培养出五名写有水平、研有能力、教有特色的骨干教师、省级专业带头人。

(三)着力培育品牌学生

1.以大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定期定届举行活动,以整体和局部活动相结合,校内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以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举办趣味运动会、校内综合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体验、感悟”,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以兴趣小组为主阵地,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开设跆拳道、棋类、绘画、音乐等特长兴趣小组,选聘有专长的老师任辅导员。通过兴趣小组的开设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各级竞赛为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创新才能。积极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特长展示赛,积极争取组织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树立自信。

强化宣传,提高学生、学校的知名度。利用学校的橱窗、校园网、广播站等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之,学校的内涵建设要靠优秀教干的管,品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创新。学校要在办学过程中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锻造三支队伍就一定能建设好学校的内涵,发展好学校的内涵。

四、抓精细化管理

(一)要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思想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并能够加以例证和说明。

(二)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一是从目标抓起,细化目标,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二是从组织上抓起,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通过健全组织,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使各项工作和活动之间和谐同步,让学校目标变为行动。三是从制度上抓起,学校规章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便于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五是从质量上抓起,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念,而且把质量观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

(三)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教学工作日日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重视教学的“五环节”,杜绝课堂“显性”和“隐性”浪费。为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就课前、课内、课后的教学和管理细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质量形成于过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都科学、规范、高效,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秋后算账”转移到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

(五)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学校管理不同于足球比赛,不能只看输赢,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考证通过率及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给教师贴上“优,合格,不合格”的标签,把教师分等分级。而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

(六)管理的关键在落实。校办直接对校长负责,担负起全面检查、监督权,发挥了对过程管理的监控作用,随时检查各部门工作,定期通报,及时反馈,奖罚分明。在探索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抓领导干部联系系部制度的落实,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划分到相应的教研室参与教研活动;系部主任全面承包本年级的管理,明确责、权、利,要求人人会管理,时时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奖惩每月兑现,期末总评表彰。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校长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这样一来,学校干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大家心里高兴了。

五、抓精英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又满足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精英人才?学院面向社会对外向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走校企合作培养外向技能型人才的路子,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学生与一般本科生相比体现出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具备了“实用型”精英人才的素质,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7篇

一、确立课程体系的内涵特色

我们推崇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符合人性根本价值的真理性精神,是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建立的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则与准则。学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就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注重生命的品质与精神的格调。北京十五中确立人文精神课程体系内涵特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世俗化吞噬了人文精神。

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学校也面临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使命,教师在工作中则把提高分数作为至上的目标,学校顺势而为把地位和名声当作动力来源。这种状况就是教育的世俗化,而这种世俗化的趋势基本上会吞噬保有人性尊严的人文精神。

第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决定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成长。立足人的差异,努力激发人的成就感并促使其获得幸福体验,寻找人性的尊严。”这是北京十五中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生的幸福在于在各自的生命道路上找到自我。所以基于我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这样的办学目标:培养优雅、宁静、从容的文化气质,闪耀青春的精神,做有品质、饱满的人。

在这个办学理念和目标的驱使下,我们期望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身上能更多地看到主动、热情、浓厚的兴趣、意志力和内驱力。

第三,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为课程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学校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气质,有生命意义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学校是理想孕育的重要场所,它的外显特征应该是有序的、宁静的、文质彬彬的。学校建设的高品位博物馆就很好地契合了学校这种文化气质,博物馆给十五中师生带来了文化信心。之所以把学校的博物馆定位于高端展览,是因为顶尖艺术品的神秘,给观众带来过大的审美距离,目前很多文化疏离现象均由此产生。把大师的作品切实摆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用亲切的形式、零距离的观看,让大师作品真正走近师生,这既是美的盛筵,更是一个寻找自信的过程。高端艺术品平民化之后,扫除顶礼膜拜的心理定势,就能具有更平和、更敏锐的眼光。学校还建有“听香”教师餐厅、“意叶”学生餐厅、“微语”西餐厅,这些地方不仅为师生提供精美的食物,同时以其优雅的环境吸引师生们到这里休息、研讨,也成了学校举办文化沙龙、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

在文化建设有了精准和优雅表达的基础上,学校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精神的自由生长。如果一所中学不能在学生的青年时代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唤起他们对美、对善、对真理的执著的精神,那么这所学校缺乏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音乐、诗歌、运动都是很好的中介,热爱他们,才能让学生生活得有文化。午间音乐会和学生讲坛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品牌,让许许多多孩子的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北京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

为使学校课程体系充满人文精神的内涵特色得到更好地实现,学校致力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合,形成“基础课程+人文核心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所谓“基础课程”就是对国家必修必选课程进行整合实施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多方面素质提供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把知识看做一个综合事实、概念、方法、价值多层面的整体,在其中自然地渗透课程的人文精神。部分学科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难易度调整或内容重组,是一种重新建构后的国家与地方课程。

所谓“人文核心课程”就是立足学校的文化实际,对国本课程及校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绝不仅仅是诗意的表露,人们在心灵丰富的基础上,能够体验到事物不同的幽微之处。这样,这种能力不断扩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人们发展一种批判的能力。

第二,自然科学。在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第三,社会科学。如果说思考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那么生活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了解到观察社会的方法,提升社会认知水平。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性的思考能力。

第四。语言文化。旨在扩张师生的文化经验,提供新鲜的观点。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思维的灵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要依托语言这个有效的载体,把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化作为起点。

第五,体育与健康。体育虽然是一门具体的学科,但代表的是更大的健康理念。即便我们看到有一些身体罹患重病依然在精神上有所创建的人,但这也不能削减体育的重要性,因为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体现大脑的意志。我们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更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人文核心课程多数应具有跨界课程的特性。所谓跨界课程,就是指冲破现有学科设置的界限,在不同学科之间思维自由穿插建立起来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跨界课程不把课程本能、习惯性地归为某个绝对的类别,摆脱原有课程强大的思维惯性的束缚,走出被演绎思维统治的困境。跨界的另外含义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模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打破学科藩篱,最大化接触鲜活的一手资料。然后提炼出聚合概念,对课程建设进行减法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

学生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校本核心课程中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

所谓“自由选修课程”。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特色个性类课程,学生纯粹按照兴趣。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当模块学习。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8篇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 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原国家教 委分别于1996年6月7日和1997年4月1日印发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和《九年义务 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决定依据《课程标 准》组织编写一套示范性试验教材。高中教材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二省一市试用,修订后自1998 年秋季起供全国高中学生使用;初中教材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需要,经报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意,采 取特殊的“审读”方式,提前一年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将于1999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 。同时,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 课教学大纲(试用)》以及依据该大纲编写的教材停止使用。

    这次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是本世纪末重要的一次政治课改革。

    一、这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和思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大纲确定的,至今已使用了6年。教 学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 治课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修订现行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形势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第十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国际 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两极对峙瓦解,冷战结束,多极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经受住了90年代初期西 方敌对势力妄想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考验,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心。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种全 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它对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都提出了新的 挑战。1992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编的教材中都需要正确反映。这样,我们的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才 不会脱离实际,才能具有活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 94年,江泽民、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抓紧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接着又印发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和贯彻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通知。《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 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求两课教学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 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1995年,国家教 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对课程建设全面 提出要求。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 央和国家教委制订和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 和整个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也向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提出了重要的新课题。一要研究和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 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轨道”。以德育人乃大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了德育,则是丢了根本。因此,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 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两课自身基础 知识与育人功能的关系。二要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将初中学段与小学学段联系,统一考虑教育要求、教 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求统一安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 。三要研究实行五日工作制、减少学时以后的新情况。由于总学时减少,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实践活动等方面均需作相应调整,进一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四)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

    199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 经验。特别是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方面,许 多好的、比较成功的经验都需要在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中得到反映。总之,为适应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 要求,制订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按照新制订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是必要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 想政治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分层要求;总体目标,一以贯 之。《若干意见》指出,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 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既提出了德育的总目标(同样是政治课的总目标),又明确实现总目标是一个 逐步形成的过程。《若干意见》还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 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说,既要整体规划小学、 初中和高中两课的课程体系,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划分层次,具体 确定这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因此,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阶段,需要将整 体规划与分层次要求科学地结合起来,保证两课的总体目标一以贯之。

    原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在现行两课教学大纲基础 上,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再划分为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三段;七至九年级( 即六三学制初中一至三年级)一段;共四个教育教学阶段。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整体 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以下几点。

    1.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确定小学思想品德 课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的章节题目,以清晰地反映“五爱”教育在两个年级段中的循环上升、逐步提高的 过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解决现行品德课教学中内在体系不清的问题。六年级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 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典型 事例具体指导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现象的是与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的“爱社会主 义教育”是与“爱祖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讲 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进行的。

    2.初中重点进行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 国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 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高中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 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这次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意义和特点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9篇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变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49-04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 892门,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1)引导各高校关注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注重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2)强制性地让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4)使教师和学生受益,部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各种问题,除大家公认的学科分布、知识产权外,还存在以下问题:(1)重建设、轻共享。各个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除本校外,其他学校使用少,共享率低。(2)重评审、轻更新。各个院校关注课程评审,关注评审指标,但评审过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新率低,对网站维护不够。(3)互动性差。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使教师与学生或使用者互动。(4)定位不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是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关注的是评审条件,不是更好、更方便学生的使用。(5)视频较少,不能很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转型与升级。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认识及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又颁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范围、推荐条件、建设要求等等。

根据上述文件和《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原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转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通过共享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从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从建设目的、服务面向、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服务对象从服务于教师向服务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

从单纯的面向教师转型为面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不善于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变,实质上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

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衔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这就明确要求新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应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应该在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有良好的衔接。

1.团队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并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的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团队应该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企业的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课程内容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

3.课程资源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指导、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内容。这些也是新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要求,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理,加工整合到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中,避免资源浪费。

(三)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服务面向的转变要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1.课程目标的转变升级核心是在注重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即要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融入课程目标。

2.对高职高专课程内容的选择(升级)应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应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职业岗位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意识和方法。

4.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的教学风采。课程的拓展资源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以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提高课程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

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当时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仍是理论+集中实训的模式。在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对原课程的转型、衔接和升级,其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新团队是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组建的。团队负责人有丰富的教

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主持过多项校企合作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团队成员也有多人多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且成效明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并承担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清晰

“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餐饮、商业、酒店等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装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

课程开发设计总的思路: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校企共同对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共同确定本专业学生所需的课程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2.以任务布置——现场采寸——采寸图绘制——方案与提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提案审核——施工图审核——综合评价的实际设计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和学习情境,并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阶段、初步阶段、提高阶段、综合阶段,按照教学周安排课程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序化。

3.“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装饰设计基本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基本问题的能力,即要能掌握建筑装饰与空间、材料、造型、尺度、艺术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经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更需要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因此,应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问题,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理论课+集中实训的旧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中。同时,在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项目主题(重点能力培养目标和主要侧重的内容)。全部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融入项目中,形成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装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我院现有的工作室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内结合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对外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室(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变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五)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课程资源。

1.联合上海松下盛一国际企业,引入松下系统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场采寸标准、采寸图绘制标准、方案与提案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标准、提案审核标准及施工图审核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2.引入企业全套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图像、竣工实景等内容,作为学生研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校园威客,承接并满足周边区域企业、个人等公众的服务需求;设置项目源信息、项目承揽、项目指导、项目提交等对外承接真实工作任务的通道;打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资源沟通渠道。

4.开设课程论坛,加强师生互动。论坛有作业区、共享区、交流区、精彩转贴等,以此加强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

要内容,直接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采取“衔接、转型、升级”的建设策略,既要处理好与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衔接,又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课程建设一定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1):6-9.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64-01

高校体育承担着培养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增进运动参与、丰富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等重要责任,高校体育精品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运动为大学生学习和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的平台。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这“五个一流”,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教师团队。并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突出教师团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设教师团队的几点建议,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上海图书馆、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检索,查阅有关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走访有关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管理方面的领导、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普通体育教师,为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 分析与讨论

2.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建设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流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以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为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建设也要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专业或者某运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者。教师要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选取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以满足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科学的选取以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2.2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生动而丰富的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特色源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教师团队,才能创新特效的教学方法。

2.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是教材的编著者和实施者

琳琅满目的各种运动项目作为教材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有关键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而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的人是教师,或者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是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编著出高质量特色教材的保证。

2.4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教材都要与时俱进。一流教师团队培养发展,也要因课程建设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教师团队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更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团队的配备、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团队建设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特色教材的编撰并运用,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3.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明确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团队成员不同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团队需要由团队的决策者、业务能力骨干、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新鲜血液组成。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团队间也要相互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进行整理整合,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教师团队的影响和声望、科研成果、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这些特色都需要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团队合作长久的发展和积淀。

3.2 要重视梯队建设

建设可持续性教师团队一定要着力培养后备师资团队,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教师梯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保证高层、中层、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教师团队建设得以薪火相传。

3.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团队中各个岗位和分工的积极性,满足团队成员的发展需要,给予其发展机会,特别是各个高校高层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有利于课程发展的政策倾斜。

3.4 增加团队成员业务培训机会

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理念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较快。教师团队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动向,并转化为自身业务能力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增加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培训,对于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

4 结语

在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将起到样板示范作用。而作为课程建设中人的因素―― 教师团队,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如何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将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3.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2篇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9)

摘要:针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原国家精品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策略:转型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衔接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升级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并通过“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建设,总结了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http://

关键词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49-04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 892门,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1)引导各高校关注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注重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2)强制性地让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4)使教师和学生受益,部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各种问题,除大家公认的学科分布、知识产权外,还存在以下问题:(1)重建设、轻共享。各个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除本校外,其他学校使用少,共享率低。(2)重评审、轻更新。各个院校关注课程评审,关注评审指标,但评审过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新率低,对网站维护不够。(3)互动性差。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使教师与学生或使用者互动。(4)定位不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是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关注的是评审条件,不是更好、更方便学生的使用。(5)视频较少,不能很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转型与升级。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认识及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又颁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范围、推荐条件、建设要求等等。

根据上述文件和《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原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转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通过共享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从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从建设目的、服务面向、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服务对象从服务于教师向服务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

从单纯的面向教师转型为面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不善于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变,实质上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衔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这就明确要求新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应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应该在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有良好的衔接。

1.团队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并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的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团队应该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企业的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课程内容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

3.课程资源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指导、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内容。这些也是新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要求,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理,加工整合到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中,避免资源浪费。

(三)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服务面向的转变要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1.课程目标的转变升级核心是在注重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即要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融入课程目标。

2.对高职高专课程内容的选择(升级)应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应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职业岗位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意识和方法。

4.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的教学风采。课程的拓展资源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以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提高课程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

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当时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仍是理论+集中实训的模式。在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对原课程的转型、衔接和升级,其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新团队是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组建的。团队负责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主持过多项校企合作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团队成员也有多人多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且成效明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并承担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清晰

“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餐饮、商业、酒店等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装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

课程开发设计总的思路: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校企共同对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共同确定本专业学生所需的课程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2.以任务布置——现场采寸——采寸图绘制——方案与提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提案审核——施工图审核——综合评价的实际设计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和学习情境,并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阶段、初步阶段、提高阶段、综合阶段,按照教学周安排课程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序化。

3.“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装饰设计基本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基本问题的能力,即要能掌握建筑装饰与空间、材料、造型、尺度、艺术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经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更需要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因此,应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问题,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理论课+集中实训的旧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中。同时,在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项目主题(重点能力培养目标和主要侧重的内容)。全部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融入项目中,形成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装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我院现有的工作室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内结合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对外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室(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变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五)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课程资源。

1.联合上海松下盛一国际企业,引入松下系统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场采寸标准、采寸图绘制标准、方案与提案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标准、提案审核标准及施工图审核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2.引入企业全套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图像、竣工实景等内容,作为学生研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校园威客,承接并满足周边区域企业、个人等公众的服务需求;设置项目源信息、项目承揽、项目指导、项目提交等对外承接真实工作任务的通道;打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资源沟通渠道。

4.开设课程论坛,加强师生互动。论坛有作业区、共享区、交流区、精彩转贴等,以此加强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直接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采取“衔接、转型、升级”的建设策略,既要处理好与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衔接,又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课程建设一定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http://

参考文献:

[1]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1):6-9.

[2]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建设思路;前景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教高厅[2012]2号文下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要求课程资源需具系统性、丰富性和适合网络传播性,使其成为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并且鼓励高等学校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课程共建共享。该实施办法第三条要求所申报的课程需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等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对照教育部的上述要求,我们感到东南大学大学物理精品课程近十年来持续建设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与此次转型升级的各项条件完全吻合,其成果、目标、认可度皆达到满意程度。本文介绍所取得的成果、资源,研究共建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路和问题及课程建设的走向。

一、课程建设成果与资源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在2004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之后始终坚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发展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以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发为先导,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改造课程,改革教学,创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

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是指,将三种课堂(教师课堂、网络课堂和实践课堂)结合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大课堂,将三类优质教学资源(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和网络教材)集合为课程教学统一使用的资源,将多种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综合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由这两个“三”一个“多”有机结合构成“三位一体”的物理课程教学体系。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核心是灵活的教学模式(本文不做过多的讨论)和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资源,不仅教学内容的组织缺少支撑,上述课堂的结合也无从实施。因此,建设多类立体化优质教学资源非常必要。经过近十年持续不断的内容扩充、修编、新编、翻译等,我们打造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典系列教材精品,并由此建成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三大类18种优质教材。

其中纸质教材以《物理学》、《物理学教程》为核心;电子教材以《大学物理电子教程》、《大学物理模拟板书式电子教案》为核心;网络教材以《大学物理网络课程》2.0版、《教学素材库》为核心。该系列教材在满足我校每年4000余名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还被国内各类高校广泛采用,且受到一致好评。2006年至2012年,仅马文蔚主编的《物理学》(第五版)和《物理学教程(第二版)》的发行量就达300余万册。

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中,我们着力在丰富的资源中组织、提炼研究性元素用于研究性教学;网络课堂资源中,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与功能实效,对网络“工作室”(第二版)增加了面向国际、引发思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等大量模块;实践课堂资源中,我们加强课程知识与研究实践结合平台的建设,将“工作室”(二版)与“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和“教学素材库”等联合,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网上助学和自主研学,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自选研究课题,进行科技制作、科研探索、撰写研究论文、成果答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东南大学在校学生自发组织的成立于2010年的“大学生物理学会(S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东南大学分会”,是“大学生物理学会”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会,并成为连接课堂学习与学生实践的重要桥梁。分会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提供外展(outreach)的学术服务等。分会会员人数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60人,学生每周都自行开展分会活动,多次举办了高水平物理讲座,此外还通过展开国际交流、参加竞赛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研究实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各方的好评。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共建共享思路与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初探

转型升级中的资源分类、整合和呈现。“转型升级”是指对原有“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所做的改造,改造的结果是要达到资源的实用性并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的“实用性”是指资源要课程化,原有十一五精品课程中的资源缺乏课程的组织,往往只是一堆供人们查询的被动材料,而转型升级就是要把被动的资源变成学习元素中的一分子,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资源的内容。“共享”就是指资源为学习对象所共同分享。“十一五”精品课程虽然也提倡共享,但由于建设经费投入主体、知识产权对象以及资源结构分布等因素的不明晰,使得共享进展不利。此次转型升级后的资源共享将在法律基础上得以保证。

资源主要分两类――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教学基本元素的素材,包含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章节作业、教材内容、课程设计、全程课堂录像和习题与解答等。拓展资源是指丰富教学基本要求的辅助元素,包含数字(网络)课程、在线作业与检测系统、演示实验、物理拓展案例和专家讲课等。以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来整合资源、以课堂录像为核心来呈现知识点,是此次转型升级的特征,并且知识点是以关联度和点击率动态来排序的。举个例子,角动量这个知识点在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章节中都有关联,那么角动量这个知识点排序就靠前;同时若学习者点击某个知识点的频度高,那么这个知识点的排序也会向前移。这种呈现方式,对学习者和管理者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它使获取资源的途径变得更直接、方便,也使整个资源共享课程更具实用性、简洁性,从而实现了资源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建设目标。资源共享课的结构特征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 精品资源所搭建的教学资源体系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面对理工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组合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资源――面上的、特殊的和选拔的。“面上的”是指面对绝大多数的工科学生群体;“特殊的”是指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选拔的”是指对那些比较而言更优秀、英语水平高的学生。除了上述教材资源,还有大量的数字或网络资源在支撑着我们的教学,比如我们的“大学物理素材库”、“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和“模拟板书电子教案”等,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辅助。上述资源成为我们此次转型升级后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物基础。

3. 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从先期我们提交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过程来看,教育部的顶层设计以“全程教学录像”为核心关联知识点的思路是对的,以“课程概要”、“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资源库”、“参考资料目录”等的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上是完整的,结构上也是合理的,形式上也是简单的。但是组织形式上显得过于简单化,原因在于学习者不仅仅需要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更需要学习的组织性、评估性和反馈性。课堂教学中的这一切,无疑是由教师来承担的,可是资源共享课中恰恰缺少了这个“先行组织者”(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在功能上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要组织好教学内容、控制好进度、掌握好深度,还要能对学习做出评判。下面,以刚体学习中引进某章前的组织材料,来看一下先行组织者在引导课程进展中的作用。

一密度均匀的圆盘上面固定着两个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B,圆盘以角速度ω绕固定轴转动,其中rA < r B,试比较:

线速度大小vA ――vB ,角速度大小ωA―――― ωB 。

物体A 的线速度v A与角速度ωA之间的关系为――――――

物体A 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at= ―― an = ――

答案:

vA

若上面问题回答得还不熟练,请再查阅前三章中的相关内容;

若回答过程十分顺利,恭喜你,你的知识储备已经达标!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4篇

一、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之中,一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素材,是高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二是新时代高校实现育人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三是能够有效推进塞罕坝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其传播路径。

二、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五育”教育的功能价值

(一)塞罕坝精神赋能德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家国一体”等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案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以及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塞罕坝精神赋能智育

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科学求实”“守正创新”等是高校智育的基本要求,塞罕坝人坚持科技引导、勤奋学习、大胆创新,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指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三)塞罕坝精神赋能体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内容,三代塞罕坝人与恶劣环境斗争、敢闯敢拼、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是体育精神的高度体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拼搏意识、提升抗压能力、重视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塞罕坝精神赋能美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绿色发展”“文明和谐”等内容是高校美育的生动素材,历经60年的发展与建设,如今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一年四季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无数艺术作品,无一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和人类辛勤劳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人才培养中美育的优质资源。

(五)塞罕坝精神赋能劳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等内容是高校劳育的典型示范,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实现沙漠、秃岭赋予人的劳动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篇章的真实事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提升劳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三全五育四结合”模式构建

(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将塞罕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把塞罕坝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和育人责任感,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分工、各级党组织和院系上下联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其次要整合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立体的教育活动,打通高校课程教学、环境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之间的壁垒,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多维协同机制;最后要适应大学生各阶段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统筹好各门课程和活动的有机衔接,将塞罕坝精神贯穿于学生各阶段学习和生活,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二)丰富“五育并举”内容,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高校进行五育融合创新实践,要在“五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既要顺应时展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也要理清“五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赋予“五育”教育的价值功能,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五育”内容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选择教育方式、载体和评价等,使各个育人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发挥整体效应,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四个结合”模式,合力推动塞罕坝精神育人落地见效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第15篇

一、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为7~10平方米,而五中分校的1600多名学生仅有人均1.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学校在发展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都遇到了空间狭小的制约,但我们从来没有被难住过。这些年,在五中分校渐渐形成了一种信念——要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教育价值。如何让小场地发挥大作为,成为我们学校体育教研组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依据“体育艺术2+1项目”建立起了科学严谨的体育课程体系。在常规的体育课程中,除了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课程外,学校还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出发,把踢毽、跳绳、跳山羊、垫上运动、单杠运动等对场地要求不大,学生参与度高,体能消耗大的体育项目引入课堂,系统地融入到三年的体育教学之中。比如每到周五下午,我校都会组织初三学生到地坛体育场进行集中训练。

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课程

为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山河魅力,享受蓝天和阳光。我校将体育与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美术等学科相结合,引领学生走进实践活动大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课正在逐渐系列化,并形成了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优秀的意志品质,又能让学生亲近自然、享受阳光、融入社会、体验生活。

现在,我们感觉在学校开展的许多活动中,都能够反映出体育教育的辐射作用及效果。在学校组织的每次科学考察活动中,强健的体魄是学生们在雪山上、森林间甚至在南极恶劣的气候下完成科学探索的重要保证。而我校学生为每次备战北京市未来工程师大赛制作模型时,都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没有科技教室、没有工作台,学生们就以教学楼后边地下室的水泥阳光板当工作台;天气不好时,学生们就用半个乒乓球案子,在地下室的仓库里制作参赛模型。我们认为,这就是有韧劲、不怕苦、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结果。

三、塑造学校体育文化,强化学生体育精神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属于五中分校的独特体育文化。我们认为,学校体育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体质体能,更要培养一种体育精神。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积极进取、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品质。

现在,很多学生都酷爱足球运动,但是由于我校没有足球场地,我们便专门对小场地如何开展足球运动进行了研究。体育老师们结合《五人制足球》《手球》和《冰球》规则,制订出《五中分校小网足球比赛规则》,并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和比赛,最大限度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保证学生锻炼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