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

合同管理三要素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整合

前 言:当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管理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很多企业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一个企业开展两个或以上的管理体系认证的已为数不少。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运作并开展认证,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一、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在不同时间或是不同认证机构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各自独立运作实施内审、外审时对各生产工序和审核力量而言有重复性之赘和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三体系整合在一起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虽然在关注的焦点、解决的问题和目的这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但是这三体系建立所依据的标准的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方法是相同的。从运行模式上来看,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的运行模式,其兼容性极强,使三体系整合在一起成为可能。因此将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管理和认证,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企业的整体有效性,大大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二、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模式

1.体系要素模式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立脚点都在于每一个过程之中。大家在每一个过程中都要考虑三个问题,即: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质量)、存在哪些危险及如何避免(安全健康)、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及如何控制(环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出发点,就是先进行“过程识别”,从原燃材料、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工序或活动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这些工序或活动基本上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因此,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整合宜以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为主线。也就是说,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活动)的基础上,增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要求。三个体系的过程或要素可划分公共过程(要素)和专业过程(要素)两大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体系整合时,体系要素(过程)的组成应根据不同体系结构模式、企业生产流程的性质和特点来设置。一般先确定三个体系所需的公共要素和所需的组织机构,然后在这个框架下确定每一个体系的专业要素。为了使三个体系的组成要素更加精简,凡涉及人、机、料、法、环五大类管理的要素宜整合在一起。

2.体系文件结构模式

企业一般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规模、结构和体系文件化的成熟程度等因素来选择和决定整合模式。如果企业的三个体系是新建立的,应一步到位实行“一体化”模式整合,把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三合为一:即一本管理手册、一套程序文件、一套作业文件;如果企业的三个体系是分别于不同时间建立的,宜采用“综合”模式进行整合,此时仍然保留三本管理手册,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则实行“三合为一”。若采用“综合”模式进行整合时,程序文件的数量还是应满足不同管理体系认证的需要,该有的要素、条款还是得齐全,不可漏缺。对于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三体系中的专业要素或核心要素还应单独编制程序文件。

三、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1.三体系整合的方法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体系整合的方法一般分为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自我整合法”和寻求外部专业支持的“咨询顾问整合法”,或是在寻求外部专业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自我整合。企业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三个体系的文件化程度、运作时间长短以及员工熟识程度等情况决定。

2.三体系整合的步骤

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整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一协调,一般宜采取以下步骤:

(1)公司领导层统一思想并做出决策。

(2)成立相应的整合工作机构。整合工作机构一般包括由管理者代表亲自挂帅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骨干人员组成的“整合工作小组”。

(3)制订整合工作计划,明确整合工作任务、思路、要求。整合工作时间不宜定得太长或太短,一般以半年左右为宜。

(4)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重新学习理解三个体系标准要求。使参加整合工作的所有人员对三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有进一步的了解,重点理解三体系共通的地方和各自的特点,并且需进行相关标准及文件编写的培训。

(5)开展三体系运作情况调查和摸底。首先要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识别并评价环境因素和安全风险因素;深入了解三体系在可操作性、有效性上还存在哪些问题,重点了解三体系之间哪些过程、文件和记录表格可以进行合并和精简。

(6)根据法律法规和顾客、相关方、社会、员工的要求、组织的宗旨和管理现状制定组织整合型管理方针;根据管理方针,制定管理目标和指标。

(7)进行三体系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职能分配、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公共要素和专业要素的确定,体系文件结构模式等。

(8)编写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的编写应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属于本部门条款的内容。文件的编写顺序宜采用先编程序文件后编作业文件的方式。

(9)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和审批。体系文件的审查应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文件审查的重点应放在三体系整合后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

(10)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运行。在文件后应做好文件运行的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组织文件的宣讲学习等。

(11)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试运行半年左右,需要对新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12)实施培训并聘任满足整合型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审员。

(13)进行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标准、覆盖全部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内部审核。

(14)跟踪评审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15)召开管理评审会、评价整合型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持续改进方向。

(16)实施改进,保持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四、结语

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个体系整合,可便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管理的规律性,更科学的调配人力资源,优化组织机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办公室管理;行政管理;“三严三实”;手段

在时展的浪潮中,一个企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办公室是一个企业单位的结构基础,它是整合企业运转的关键,有效的促进企业的部门的沟通合作。企业在进行办公室的行政管理的时候,必须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原则,明确办公室的职能效用,增强企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性与影响力,促进企业单位的持续稳固发展。

一、要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对企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在企业的办公室行政管理中,必须要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原则,促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道德素养。要把办公室从严处管理,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队伍工作作风建设,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做出自己的努力。另外企业还要加强对办公室行政管理“三严三实”的落实力度,把工作责任具体到个人,要把“三严三实”具体结合企业的状况共同发展,解决好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另外企业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敢于说实话、做实事,要不怕困难,协同好整个企业共同渡过难关,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很多的企业整体性非常好,结构配置优化合理,有效的协调起了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不过在办公室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在下列的几个方面:

1.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企业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综合素养、业务水平和心理素养,但是很多企业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因为年龄、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造成办公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同步,影响办公室的行政管理水平。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重视企业的利益;一些管理人员心理素质差,出现困难不能有效解决;一些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这些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心里素养和业务水平。

2.没有明确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职责。现在我国企业的部门非常健全,部门种类多,这就导致了行政部门的责任不规范,分工不清楚,会造成部门对责任的推诿现象,影响企业的整体性,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3.办公室行政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一般都会有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但是忽略了对办公室行政管理机制的完善。而且一些企业只看到表面,为那些给企业带来外在效益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奖励,会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管理质量低下,管理效能得不到表现。所以,企业要针对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管理的水平。

三、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效能的“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具体涵盖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们有效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效能的“三严三实”。

1.严以修身,重视管理人员的素养。严以修身具体指的是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要自觉践行自身的行动,由明确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行为。还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心理素养和业务能力,做好企业的整体性,协调好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保障企业的良好运转。

2.严以用权,营造公平的企业氛围。严以用权就是指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要以企业的规定为基础,把企业和社会的效益放在首位,不能,营造企业公平、公正的氛围。行政管理人员还要以身作则,在企业中不仅树立管理者的威信,还要有亲和力,更好的同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3.严于律己,成为工作模范。严于律己就是指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以身作则,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是负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办公室进行有序管理,成为工作模范。

4.谋事要实,确保工作的质量。谋事要实就是指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自己公司发展的状况进行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做好企业的工作,不要空谈未来,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提升。

5.创业要实,促进企业发展。创业要实就是指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从基本的做好企业的工作,完成自己的责任。要正视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深入的进行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6.做人要实,提升工作服务的质量。做人要实指的是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企业忠诚,对事业负责,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还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共同建立轻松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对外客户更要用心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总之,企业要重视对于办公室管理效能的提升,严于律己,把的“三严三实”理念结合到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中去,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三严三实”的理念后,我国依据“三严三实”作为基础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了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我们这里所讲的“三严”指的是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三严”指的是通过行政管理者的行政管理手段取得管理效果。

作者:肖海瑛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驻武汉办事处

参考文献:

[1]施志源.提升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效能的新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5):71-75.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3篇

(一)“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扬弃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多种培养模式,如“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2零学费”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但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过多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即“岗位人”的培养,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重视利用酒店企业(第三课堂)培养人才,但对学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利用和改革创新研究不够,并且对于这三种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到位;三是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使得学校和酒店双方的职责不够明晰,致使校企合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三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二)“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酒店行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而定。通过对武汉、广州、深圳等地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调查得知,高星级酒店的纵向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基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和部门经理属于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调查显示,目前高星级酒店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最大。高星级酒店的横向岗位群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营销与公关、行政管理等。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前厅、客房和餐饮三大岗位群,也有部分毕业生从事会展、餐饮专项服务(如调酒师、茶艺师)。

对10余家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星级酒店“招聘酒店员工最看中的素质”专项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职业道德与礼仪、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在调研过程中,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当前就业的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并建议学校在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中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娴熟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酒店一线服务接待及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所谓“三课堂”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课堂(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必然产物[1],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公共课、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素质拓展方面课程的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学校教育情境中除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2],包括学生日常班团活动、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吃苦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第三课堂是指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酒店企业,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及其他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课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时在师资、场地、技术、情境等方面的局限性,目的在于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学生,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三个课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一课堂侧重于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同时,理论课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职能。第二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舞台;同时,通过开展“学风建设”等活动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三课堂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第三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在实践锻炼中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三个课堂教育并没有明显的学期划分,而是将专业理论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素质+技能”的一体化发展。这一模式体现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需求的特性,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实现了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双结合。

(一)加强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注重职业素质的渗透培养

随着服务业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的加深,酒店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学校以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将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分为公共平台、专业平台和拓展平台三个教学模块。其中,公共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质,而拓展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素质。三个平台依据所培养的素质与能力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课程,见表1。

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专业平台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它为“第三课堂”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相对接,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情境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实训环节,教师应增加创造性技能培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自觉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运用。例如,在使学生掌握酒店前厅、客房和餐饮服务的标准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项目考察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对策,如菜单设计、酒店宴会组织与策划等项目,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第一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授课外,还有讲座、网络平台学习系统等形式。

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理论教育,使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相结合。如在《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进行微笑服务、礼貌服务、酒店服务原则、服务人员职责、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教育;在《酒店服务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酒店职业活动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顾客、奉献社会的酒店职业道德;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并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由此,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结合课程标准及目标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实施或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加强。

(二)创新第二课堂形式,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彰显第二课堂的特色,学校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开展常态化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引导学生以一种“准员工”的使命感自觉学习和实践。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酒店管理机制,增强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形式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入校后,班级统一定做制服,参照酒店制服的式样,并统一佩戴校徽和姓名卡(中英文),班级成员间需用英文名称呼。同时,将酒店管理班级的班干部按酒店人事编制命名,如班长为经理,副班长为副经理,各项委员为各部门主管,如学习主管、体育主管、生活主管、劳动主管、文娱主管等,组长为领班[3]。经理定期召开班务会议,及时向辅导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酒店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内容上,根据酒店工作人员规范要求,提倡微笑服务。学生的寝室管理采用星级评定方法,辅导员和班干部参照星级酒店的评定内容,共同制订学生宿舍的评定方法和评分细则,每学期进行星级宿舍的评定。同时,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依据酒店行业职业资格的标准和酒店企业评定优秀员工的方法,不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礼仪课教学和实训演练,使学生掌握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规范和服务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仪容仪表,按酒店的礼节规范要求自己。

(三)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成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05-04

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种适合酒店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酒店管理专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经过5年实践探索的结果。

一、“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扬弃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多种培养模式,如“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2零学费”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但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过多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即“岗位人”的培养,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重视利用酒店企业(第三课堂)培养人才,但对学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利用和改革创新研究不够,并且对于这三种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到位;三是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使得学校和酒店双方的职责不够明晰,致使校企合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三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二)“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酒店行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而定。通过对武汉、广州、深圳等地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调查得知,高星级酒店的纵向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基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和部门经理属于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调查显示,目前高星级酒店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最大。高星级酒店的横向岗位群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营销与公关、行政管理等。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前厅、客房和餐饮三大岗位群,也有部分毕业生从事会展、餐饮专项服务(如调酒师、茶艺师)。

对10余家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星级酒店“招聘酒店员工最看中的素质”专项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职业道德与礼仪、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在调研过程中,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当前就业的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并建议学校在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中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娴熟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酒店一线服务接待及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课堂”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课堂(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必然产物[1],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公共课、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素质拓展方面课程的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学校教育情境中除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2],包括学生日常班团活动、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吃苦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第三课堂是指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酒店企业,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及其他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课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时在师资、场地、技术、情境等方面的局限性,目的在于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学生,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三个课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一课堂侧重于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同时,理论课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职能。第二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舞台;同时,通过开展“学风建设”等活动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三课堂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第三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在实践锻炼中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三个课堂教育并没有明显的学期划分,而是将专业理论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素质+技能”的一体化发展。这一模式体现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需求的特性,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实现了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双结合。

三、“三个课堂”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加强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注重职业素质的渗透培养

随着服务业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的加深,酒店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学校以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将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分为公共平台、专业平台和拓展平台三个教学模块。其中,公共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质,而拓展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素质。三个平台依据所培养的素质与能力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课程,见表1。

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专业平台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它为“第三课堂”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相对接,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情境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实训环节,教师应增加创造性技能培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自觉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运用。例如,在使学生掌握酒店前厅、客房和餐饮服务的标准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项目考察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对策,如菜单设计、酒店宴会组织与策划等项目,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第一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授课外,还有讲座、网络平台学习系统等形式。

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理论教育,使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相结合。如在《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进行微笑服务、礼貌服务、酒店服务原则、服务人员职责、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教育;在《酒店服务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酒店职业活动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顾客、奉献社会的酒店职业道德;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并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由此,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结合课程标准及目标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实施或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加强。

(二)创新第二课堂形式,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彰显第二课堂的特色,学校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开展常态化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引导学生以一种“准员工”的使命感自觉学习和实践。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酒店管理机制,增强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形式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入校后,班级统一定做制服,参照酒店制服的式样,并统一佩戴校徽和姓名卡(中英文),班级成员间需用英文名称呼。同时,将酒店管理班级的班干部按酒店人事编制命名,如班长为经理,副班长为副经理,各项委员为各部门主管,如学习主管、体育主管、生活主管、劳动主管、文娱主管等,组长为领班[3]。经理定期召开班务会议,及时向辅导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酒店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内容上,根据酒店工作人员规范要求,提倡微笑服务。学生的寝室管理采用星级评定方法,辅导员和班干部参照星级酒店的评定内容,共同制订学生宿舍的评定方法和评分细则,每学期进行星级宿舍的评定。同时,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依据酒店行业职业资格的标准和酒店企业评定优秀员工的方法,不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礼仪课教学和实训演练,使学生掌握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规范和服务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仪容仪表,按酒店的礼节规范要求自己。

(三)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成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第三课堂”是将第一课堂的书本知识和第二课堂的职业素质训练进行消化、运用和升华的载体。通过第三课堂的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服务与管理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第三课堂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效果,学校基于酒店行业岗位特征,积极探索“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解决校内实训资源投入大和职场氛围营造难的问题。通过构建“认知实习—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的三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使学生与酒店全过程接触。同时,为了保障第三课堂工学交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切实践行企业全程参与式的校企合作理念,双方共同制订岗位实践培训计划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注重评估与反馈,通过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第三课堂中及时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差距,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取长补短,并鼓励学生在社会磨砺中学会独立和坚强,懂得与人沟通、合作,将学生“岗位人”、“职业人”和“社会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琼.基于心理规律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养成体系[J].职教论坛,2011(11):61-65.

[2]饶雪梅.“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师,2010(7):128-129.

[3]胡爱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68-69.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彭宜佳(1963- ),男,湖北钟祥人,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闫秦勤(1982- ),女,湖北兴山人,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450),主持人:彭宜佳。

Analysis on “Three Classes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ENG Yi-jia, YAN Qin-qin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5篇

“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源于丰富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和经验,是在传统的三要素控制理论基础上,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职能、目标分为“5”个要素,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环保,通过流程保证体系、过程保证体系、责任保证体系等“3”个体系分别在微观、细观、宏观层面确保“5”要素的平衡统一,从而在项目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实现社会责任、合同责任、经营责任的协调统一。

一、“5+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概念

“5+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在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环保方面通过构建责任保证体系、过程保证体系和流程保证体系来指挥和控件目组织进行运转的管理体系。

按照三维项目管理理论,“5+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包含了项目管理的三维的全部。“是对“三维结构体系”的深入诠释,如图一表述的“5+3”工程项目管理的三维结构体系:“逻辑维”表示整个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对象: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环保;“知识维”表示项目的过程和流程体系所涵盖的项目管理和实施的组织模式、资源分配模式、管理策略、操作流程中的技术方法控制等内容;“时间维”表示项目的责任保证体系、过程保证体系、流程保证体系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的5要素时加以控制和影响,使其沿着预定的管道进展。从系统论角度讲,工程项目具有系统的各项特性,如具有明确的接口,可划分成相关子单元,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等。因此可以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工程管理进行相关的分析,建立“5+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模型,如图二

项目管理体系的运转过程是获得项目运作的基本资源和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影响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进行调整,修正项目实施的偏差,之后继续利用输入和响应外部影响,进行项目实施和修正,直到最佳完全达到项目边界(项目实施完成)。这是一个控制论中描述的系统控制过程。

二、5要素

2.1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就是通过工程策划对时间进行科学配置,在合约约定的时间范围将资源转化成工程实体的过程管理。制约工程进度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内、外部条件。因此,做好工程策划在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趋利避害、施工中对进度进行及时分析及纠偏以调整资源配是工程进度管理的重点。进度管理的科学与否对工程质量和项目成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2质量管制

工程质量关系到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使用功能等,是业主、承包商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良好的工程质量也反映承包商的总体水平和能力。工程质量问题多由人的质量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造成,因此,应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供标准作业程序指引及工程技术培训三方面对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支持,并且在施工中进行质量预控、过程监控及质量检查等措施全过程动态管理。

2.3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目标的确定、成本计划的编制、计划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以及最终的成本核算等方面。成本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的核心,成本目标也处于整个项目管理目标体系的中心地位。工程成本是评估施工过程中工作质量最好的也是最后的综合性指针,反映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成果。成本目标能否实现可视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体现了项目管理的经营责任。通过成本管理,创造利润,实现企业经营目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证。

2.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就是通过全面评估工程施工中的危险与风险,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提供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尽力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达到保障所有员工以及相关公众安全和减少工伤意外的目的。

2.5环保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主要表现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降低污染的影响、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垃圾分类处理等,从而达到工作环境健康、最低限度扰民、最低限度消耗资源、最低限度污染环境等管理目标。传统的工程管理普遍对环保重视不够,管理成效大打折扣。在工程实践中,将环保管理纳入项目管理基本要素的范畴,体现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2.6 5要素的统一

5个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要素。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逐步建立,这种系统管理项目的思想在项目管理中逐步演变成整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即“项目集成管理”。现代的项目管理已经由初期的单因素管理上升到所有因素的综合管理,项目经理在制定管理目标以及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最低标准以及之间的平衡。在各要素中,进度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主线,质量管制和成本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安全与环保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前提和保障。要提高质量、加快进度、提升安全环保水平,无可避免的会对成本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一味的重视安全环保,又会对进度和成本造成影响;所以,任何孤立片面的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而忽视与其他要素之间关系的做法都会造成管理的成效降低,甚至失败。所以,5要素的平衡统一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三、3保证体系

3.1流程保证体系

工程项目的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管理活动均可以分解为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过程组,这四个管理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流程。不同要素、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PDCA过程组交叉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因此,PDCA过程组构成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各个层面,构成保证5要素平卫统一的流程体系。PDCA过程组是一个不断检查、不断修正、而达到最优目标的动态过程,从过程的本质相似性而言,采用PDCA过程组作为工程项目5要素统一的流程保证体系具有显然的科学合理性。

3.2过程保证体系

在管理过程中,为保证每个管理要素及其集成管理达到平衡统一需要的科学配置及实施策略手段等属于细观层次的过程保证体系。主要的配置包括三个科学配置:即时间空间的科学配置、资源的科学配置、组织架构的科学配置。主要的策略手段则有: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合约商务策略、风险管理等三个手段。

3.3责任保证体系

责任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责任、经营责任、合约责任,责任保证体系从宏观层面上保护了5要素平衡统一的实现。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它不仅涉及到企业各个层次的整体架构设置、方针政策、纵横向联系,还涉及一个具体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的建立。“5+3"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立足动态控制和过程管理,考虑到了外部条件的变化性,通过建立信息交互系统,为项目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重视了项目管理的控制和回馈机制,提出了管理优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6篇

2012年以来,我部门按照**关于合同审查和管理工作的整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合同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合同审查、管理、监督工作,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济秩序和企业利益,促进了企业成本效益年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适应合同审查、管理、监督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性质,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6月份以来,我公司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合同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合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规范合同审查工作人员行为,明确合同审查工作程序,依法履行合同审查工作职责,提升了合同管理战线的整体素质,为维护企业的正常经济秩序和企业利益奠定了基矗

(二)细化合同管理,保证了成本效益年活动的全面、 深入开展

按照《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公司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协助合同签订单位依法签订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起草与签订,严格审查合同,所有合同条款、签订手续和形式均由本部门管理,各类合同签订时均经过审查,程序合法,杜绝了不完善和不合法的合同的出现,依法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协助合同承办人员处理合同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会同合同承办人员办理有关合同文书,建立合同档案,有效制止了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行为,并依法监督合同承办人员的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依法执行合同审查制度,切实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看,今年我公司合同管理工作以依法治企为方针,基本达到了集团公司法律事务处的要求。但客观地讲,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相对来说还有待提高。二是组织机构还有待完善。三是合同管理还需进一步细化。这些问题需要在来年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组织起草了多份公司急需的规章制度

我处今年陆续起草了包括:《运输合同模板》、《锅炉安装工程分包管理细则》、《**锅炉辅机设备、大宗材料采购管理细则》、《锅炉、部件委托生产管理细则》等多项公司急需的规章制度,发挥了本部门的作用。

二、明年的工作设想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按照集团公司法律事务处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习。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合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强化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失,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完善组织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完善我公司合同管理二级负责制,明确合同审查员和合同承办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其职责范围内工作定期检查,发现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行为,及时制止,并严厉追究其承办人员责任。对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违法合同,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涉案人员移交司法机关进行法律制裁,督促合同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12-04

一、研究背景

自2012年起,江苏省启动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2013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南通大学联合申报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学生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学习2.5年后,参加“专转本”转段考核,考核通过后进入南通大学(本科阶段)物流管理专业接受本科教育2年。学习期间,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大学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计划,系统化培养专本分段,既保持高职专科的相对独立和特点,又充分体现专本分段、五年一体的系统性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物流企业一线人力资源的需求[1]。

本文以学校物流管理(3+2)专业为研究对象,以该专业的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为研究突破点,遵循从内涵到具体实施的路径,深入探讨职业素质本位内涵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衔接问题。

二、职业素质本位的内涵

职业素质本位教育理念就是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本目标或价值取向。所谓职业素质,就是从事某一行业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能力和人格等综合素质,是由若干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结构化与整体化的特性。通常,可以由知识、技能、能力、体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职业素质的框架。根据职业特性,以及注重生态发展的理念,可以把职业素质分为通用性素质、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素质三部分。通用性素质包括基础职业素质和关键职业素质,基础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关键职业素质包括沟通交流、数学运用、信息处理、团队协作、自我学习、管理发展等。专业素质由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方向素质构成。可持续发展素质由终身学习素质、职业适应能力素质、创新创造素质、自主创业素质构成。

职业素质本位与传统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以及人格本位培养模式相比,是将架构系统知识(知识本位的目标)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培养能力(能力本位的目标)作为基本标准,将培养完美人性(人格本位的目标)作为基本追求,以人的素质结构的综合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是知识、能力、人格等因素的集成[2]。

三、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合理衔接的基本策略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本身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的整体,是具有某一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3]。可见,课程体系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特点。结合职业素质本位的内涵,本着以职业为主线,注重生态发展的理念,对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提出如下对策。

(一)有效衔接,平滑过渡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素质,关键在衔接。一是通识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衔接。通过学分互认和课程选修的方式,实现高职本科两个主体学分互认机制的有机结合。通过主修专业课程与辅修专业课程的合理衔接,实现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主要是通过剖析高职教育体系和本科教育体系在不同层次和内容上的差异,明确学生从高职教育体系过渡到本科教育体系时课程内容的难易、深浅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三是高职、本科两个阶段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一个主要的特征是职业性,通过明确不同层次阶段所需人才的标准,划分出不同阶段所需获取的职业资格认证,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突出职业性

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围绕相应的教育目标,按照相关教育理念,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实施和管理等进行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应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对于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来说,它所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各个层面都有差别。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教育模式,说到底仍然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只是它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更高。因此,职业性仍是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本质属性。

对于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做到五点:一是以能够完成特定的职业工作为课程目标;二是以职业岗位所需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注重行业专家的意见,并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全程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三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职业情景和工作过程,注重工学结合;四是在教学评价上,应以实际岗位和特定职业所需知识、能力等职业基本要素作为标准;五是注重学术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在满足职业性的同时,还应有助于学生的继续求学深造和进修提高。

(三)突出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

首先,突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其中,“高素质”一词,是知识、能力和素养等素质的较高水平的系统整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应用性人才,而是高技能、高素质、知识结构交叉、学科融合的扩展型、复合型人才。在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上,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与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整合,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通过合理的职业岗位分析,确定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不同知识层次和技能要求,去除重复、交叉、多余的课程,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注重多方合作。依托企业,尤其是邀请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和同一岗位不同企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构建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关键之一。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以及构建教学资源,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缩短了用工培训周期;也满足了学校合理建设专业、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实训设备成本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最后,注意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时性。本科院校作为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重地,高职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输出基地,企业作为市场发展、技术应用的风向标,三者的结合就需要高职、本科、企业三个主体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实施过程中不断跟随市场的变化,课程理念紧随国际前沿,课程内容紧跟企业一线实际,课程实施手段密切贴合企业实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敏感性,紧跟市场前沿技术。

四、物流管理(3+2)专业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衔接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确立及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实施教育的基本方向和实施分段培养的阶段考核的基本标准,以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以职业素质为延拓,以培养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对高职本科分段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定位。专科阶段:培养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从事各种运输、仓储、配送业务与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面向物流业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4]。本科阶段: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广博的科学素养、深厚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素养的面向物流企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掌握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主要从事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工作,也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从事物流决策分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咨询、物流市场研究等工作[5],见表1。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始终贯穿着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这三个主线,在高职、本科两个阶段这三个主线的定位是逐级提高的。

(二)物流管理(3+2)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框架结构设计

在上述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设定中,既体现了分段又体现了衔接。学校物流管理(3+2)专业在设立之初就确定采用2.5(在校学习)+0.5(企业实践)+1.5(在校学习)+0.5(企业实践)的分阶段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第三年选择参加转段考核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获得本科文凭,也可以直接获取专科文凭就业。

同时根据所述三个主线,结合课程体系的分阶段设置,物流管理(3+2)专业遵循职业素质本位的教育理念,按照模块的方式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这三个主线对课程体系进行细分,如表2所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采用的是分阶段倒三角形结构。

(三)高职阶段向本科阶段转段考核衔接的设计

高职阶段向本科阶段转段考核,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关键点,是人才培养阶段性考核的标杆。

从学生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按照职业素质本位有关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教育理念,物流管理(3+2)专业高职阶段向本科阶段转段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理论综合考核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兼顾思想素质考核,专科阶段全过程的考察,并根据学分一贯制的理念,采用学分互通,并对获得职业资格证、参加企业实践、各类竞赛获奖等情况的学生增加辅助分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实施如表3所示。

参 考 文 献

[1]吉顺莉,吴丽华.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34-135.

[2]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12.

[3]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D].厦门:厦门大学,2001:25.

[4]谢如鹤,刘广海.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2(28):5-7.

[5]汪传雷,查欣,刘宏伟,等.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分析[J].中国市场,2010(41):160-16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inkage of the Piecewis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The Cas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3+2) Specialty of Nan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Shipping

Zhu Yunfeng, Wang Furong, Ma Qiaoli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rogram of piecewise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e of the keys for cultivating senior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s is to realiz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and linkage of curriculum syst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ereo and ecological discipline developing, Nan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Shipping took the curriculum systems linka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s of occupational, comprehensive, cooperative and real-time, adopted inverted triangular course bridging structure, set up the penetrative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the consistent and penetrative credit turning stage appraisal system, built a set of mechanisms linking piecewis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oriented.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8篇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作用。我们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就成为一组依一定结构而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若干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元素形成的组合。依据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定义,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至少应明确如下三项基本内容。

其一,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要素是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诸必要原质,它是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存在的基本因素。财务管理活动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首先要对构成其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进行概括,用以形成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因为这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不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概括,就不可能或很难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说清楚。

其二,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是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细胞。一般来说,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不单纯指某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它往往是由若干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单项理论知识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单元。财务管理理论有基本理论和派生理论之分,与之相对应,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也有基本元素和派生元素之别。围绕各财务管理要素概念而展开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各理论知识所组成的理论知识单元形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派生理论,由派生理论知识归类形成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元素称为派生元素。

其三,明确各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这一事物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的高度概括。由于理论工作者对此内在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因而其概括的理论体系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表述,它对未来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对财务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果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科学,它不仅会混淆视听,对实践也无指导意义,还有可能把人们带入歧途。判断一个理论体系的概括是否科学,要以科学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来衡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要求。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系统作为整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样,按照系统论的要求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也应从研究财务管理的构成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开始,进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唯物辩证性

所谓唯物辩证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原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必须以它为指导。具体来说,就是所研究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客观真理性和辩证思维规律。客观真理性要求对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成元素的概括,以及对各要素、元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必须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分析人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高度概括,其正确性必须被实践证明。辩证思维性要求所概括的各要素、元素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能与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违背。

3.逻辑性

所谓逻辑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要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所概括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不仅从基本命题和原理出发推论出各种具体命题和结论,而且这些命题和结论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理和证明。

二、当前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上述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有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对目前我国几个具有较大影响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正在使用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部分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构成财务管理的要素不够明确。“大纲和指南”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均未把财务管理应包括哪些要素予以明确交待,这有违系统性特征。

其次,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以下简称“元素”)概括的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元素”范畴概括不够准确。有的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使应该属于基本理论的内容(如有关理论主体的理论、理财目标理论、理财信息理论等)未能概括到基本理论体系之内,有的甚至把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如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也未概括进来。有的把不属于基本理论范畴的理论(如财务管理环境理论、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等)也概括到基本理论之中。

(2)纳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元素欠归纳。有的把不同层次的诸多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将性质相近、内容交叉的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基本理论元素和其他理论元素在内容上有交叉。

(3)“元素”概念描述的不够准确。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加区分,有的把理财主体与财务全体(或财务个体)两个概念混同。对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概括得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概念的客观真理性、完整性,也不利于抓住理论体系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第三,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各元素之间关系的概括不够科学。这主要表现在对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概括上。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抽象不应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它应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客观存在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和反映。一般来说,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

两个方面,当然概括理论逻辑起点也应包括这两方面的理论。财务本质起点论单纯把资金运动规律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它不能以胚芽形式包含财务管理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因为影响理财主体的因素除了有资金运动以外,还有财务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均对理财主体产生重大影响。财务本质起点论产生片面性的原因是误把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当作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所使然。

(1)它必须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本质抽象;

(2)这种抽象规定,应是构成具体对象的基本单位;

(3)这种抽象应以胚芽形式包含着对象在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

依据这三个基本条件对现有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理论(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财务管理假设起点论、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进行对比分析,似乎大都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条件。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从影响财务管理的外因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不符合逻辑起点的三个条件,而且有违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和财务管理假设起点同样没有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客观对象——财务管理基本活动出发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是以带有很大主观性的目标确定理论和条件假定理论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样确定的逻辑起点有违客观真理性。比较而言,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较为科学一些,它至少是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象出发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显然符合客观性,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财务管理活动这个事物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那就是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即资金活动),理财主体对理财客体作用才产生财务管理活动。既然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是财务管理活动这一事物中所存在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三、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构想

依据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力图克服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存在的缺点,笔者对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如下构想。

(一)明确财务管理要素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逻辑起点论应具备的条件,笔者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分析入手来概括财务管理要素。从实践看,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理财人员依据特定信息、运用特定方法对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评价,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对这一财务活动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它由五个要素(即理财人员、资金运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来组成,与之相对应,我们把这五大要素从理论上概括为: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理财客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它是财务个体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理财目标——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理财信息——由特定发生源发出,通过特定载体传递,被理财主体所理解、接收、利用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的统称;理财方法——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实现理财目标的手段。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财主体依据理财信息,运用专门的理财方法对理财客体进行管理,以实现理财目标。

(二)归纳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

有关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多,哪些可以作为理论体系的元素,理论体系应包括多少元素,确定这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求教于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依据这一思想方法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将所有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都是与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概括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应该以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由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群来组成。据此,笔者将所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归类,概括出以五大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而组成的五个财务管理知识单元。

(1)理财主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理财主体的概念、理财主体的构成、理财人员素质理论、财务管理机构、组织理论、财务管理体制理论来组成。

(2)理财客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资金概念、资金种类、资金运动规律、不同行业资金运动特点等理论来组成。

(3)理财目标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内容的理论(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成本管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理论来组成。

(4)理财信息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信息的概念、种类、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存储等理论来组成。

(5)理财方法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环节理论、财务管理具体方法理论来组成。

在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中除了上述基本理论外,还有财务管理发展史、财务管理环境理论。对这些理论如何归类,应视其特点及其与各财务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确定。从性质看,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动态表现,所以应将其划归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中。由于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科学,它不是财务管理活动本身的理论,而且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不应把它划归为基本理论范畴,应将其划为派生理论之列。

(三)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主要是明确各财务管理要素,以及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依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笔者将所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图示如下:

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点。

1.重点突出

该理论体系首先将所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理论部分和派生理论部分。该两部分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不同环境下加以灵活利用,因此称它为派生理论;同时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充实和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以基本理论为核心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强调了基本理论的重要性,抓住了主要矛盾,重点突出,线条清楚,并正确表达了内因与外因关系。

2.动静结合

该理论体系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静态部分主要是对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要素解剖和元素解剖,然后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态理论主要指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这种动静结合的理论体系归纳,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运动发展规律。

3.具有逻辑性、唯物辩证性和系统性特征

该基本理论体系中的静态理论部分以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作为逻辑起点,该逻辑起点的确定,符合客观性要求。该理论对逻辑起点的分析,能够把握住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理财客体和理财主体,并且这两个要素能以胚芽形式包含着财务管理活动这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显然该逻辑起点应具备三个条件。该理论对财务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且符合实际,并能使它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它具有系统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9篇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作用。我们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它就成为一组依一定结构而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若干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元素形成的组合。依据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定义,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至少应明确如下三项基本内容。

其一,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要素是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诸必要原质,它是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存在的基本因素。财务管理活动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首先要对构成其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进行概括,用以形成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因为这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不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概括,就不可能或很难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说清楚。

其二,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是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细胞。一般来说,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不单纯指某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它往往是由若干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单项理论知识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单元。财务管理理论有基本理论和派生理论之分,与之相对应,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也有基本元素和派生元素之别。围绕各财务管理要素概念而展开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各理论知识所组成的理论知识单元形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论称为财务管理派生理论,由派生理论知识归类形成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元素称为派生元素。

其三,明确各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这一事物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的高度概括。由于理论工作者对此内在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因而其概括的理论体系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人们对财务管理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表述,它对未来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对财务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果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科学,它不仅会混淆视听,对实践也无指导意义,还有可能把人们带入歧途。判断一个理论体系的概括是否科学,要以科学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来衡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所概括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要求。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系统作为整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样,按照系统论的要求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也应从研究财务管理的构成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开始,进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唯物辩证性

所谓唯物辩证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原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必须以它为指导。具体来说,就是所研究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要符合客观真理性和辩证思维规律。客观真理性要求对财务管理要素、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成元素的概括,以及对各要素、元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必须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分析人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高度概括,其正确性必须被实践证明。辩证思维性要求所概括的各要素、元素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能与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违背。

3.逻辑性

所谓逻辑性就是所概括的理论体系要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所概括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不仅从基本命题和原理出发推论出各种具体命题和结论,而且这些命题和结论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理和证明。

二、当前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上述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有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对目前我国几个具有较大影响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正在使用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部分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构成财务管理的要素不够明确。“大纲和指南”所介绍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均未把财务管理应包括哪些要素予以明确交待,这有违系统性特征。

其次,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以下简称“元素”)概括的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元素”范畴概括不够准确。有的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使应该属于基本理论的内容(如有关理论主体的理论、理财目标理论、理财信息理论等)未能概括到基本理论体系之内,有的甚至把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如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也未概括进来。有的把不属于基本理论范畴的理论(如财务管理环境理论、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等)也概括到基本理论之中。

(2)纳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元素欠归纳。有的把不同层次的诸多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将性质相近、内容交叉的财务管理理论并列作为基本理论元素,还有的基本理论元素和其他理论元素在内容上有交叉。

(3)“元素”概念描述的不够准确。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加区分,有的把理财主体与财务全体(或财务个体)两个概念混同。对构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元素概括得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概念的客观真理性、完整性,也不利于抓住理论体系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第三,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各元素之间关系的概括不够科学。这主要表现在对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概括上。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抽象不应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它应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客观存在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和反映。一般来说,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

两个方面,当然概括理论逻辑起点也应包括这两方面的理论。财务本质起点论单纯把资金运动规律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它不能以胚芽形式包含财务管理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因为影响理财主体的因素除了有资金运动以外,还有财务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均对理财主体产生重大影响。财务本质起点论产生片面性的原因是误把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当作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所使然。

(1)它必须是对理论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本质抽象;

(2)这种抽象规定,应是构成具体对象的基本单位;

(3)这种抽象应以胚芽形式包含着对象在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

依据这三个基本条件对现有的几个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理论(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财务管理假设起点论、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进行对比分析,似乎大都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条件。财务管理环境起点论从影响财务管理的外因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不符合逻辑起点的三个条件,而且有违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财务管理目标起点论和财务管理假设起点同样没有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客观对象——财务管理基本活动出发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是以带有很大主观性的目标确定理论和条件假定理论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样确定的逻辑起点有违客观真理性。比较而言,财务本质起点论(或本金起点论)较为科学一些,它至少是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象出发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显然符合客观性,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财务管理活动这个事物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那就是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即资金活动),理财主体对理财客体作用才产生财务管理活动。既然理财主体和理财客体是财务管理活动这一事物中所存在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三、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构想

依据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力图克服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存在的缺点,笔者对新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如下构想。

(一)明确财务管理要素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逻辑起点论应具备的条件,笔者从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分析入手来概括财务管理要素。从实践看,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理财人员依据特定信息、运用特定方法对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评价,以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对这一财务活动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它由五个要素(即理财人员、资金运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来组成,与之相对应,我们把这五大要素从理论上概括为: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理财客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它是财务个体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理财目标——理财主体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理财信息——由特定发生源发出,通过特定载体传递,被理财主体所理解、接收、利用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的统称;理财方法——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实现理财目标的手段。这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财主体依据理财信息,运用专门的理财方法对理财客体进行管理,以实现理财目标。

(二)归纳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

有关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多,哪些可以作为理论体系的元素,理论体系应包括多少元素,确定这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求教于唯物辩证法。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依据这一思想方法来概括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将所有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都是与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概括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元素应该以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由与各财务管理要素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群来组成。据此,笔者将所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归类,概括出以五大财务管理要素为核心而组成的五个财务管理知识单元。

(1)理财主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理财主体的概念、理财主体的构成、理财人员素质理论、财务管理机构、组织理论、财务管理体制理论来组成。

(2)理财客体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资金概念、资金种类、资金运动规律、不同行业资金运动特点等理论来组成。

(3)理财目标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内容的理论(筹资理论、投资理论、成本管理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理论来组成。

(4)理财信息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信息的概念、种类、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存储等理论来组成。

(5)理财方法元素。该元素主要由财务管理环节理论、财务管理具体方法理论来组成。

在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中除了上述基本理论外,还有财务管理发展史、财务管理环境理论。对这些理论如何归类,应视其特点及其与各财务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确定。从性质看,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是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动态表现,所以应将其划归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范畴中。由于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科学,它不是财务管理活动本身的理论,而且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不应把它划归为基本理论范畴,应将其划为派生理论之列。

(三)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主要是明确各财务管理要素,以及构成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元素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依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笔者将所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图示如下:

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点。

1.重点突出

该理论体系首先将所有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理论部分和派生理论部分。该两部分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财务管理环境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不同环境下加以灵活利用,因此称它为派生理论;同时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充实和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以基本理论为核心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强调了基本理论的重要性,抓住了主要矛盾,重点突出,线条清楚,并正确表达了内因与外因关系。

2.动静结合

该理论体系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静态部分主要是对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进行要素解剖和元素解剖,然后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态理论主要指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这种动静结合的理论体系归纳,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运动发展规律。

3.具有逻辑性、唯物辩证性和系统性特征

该基本理论体系中的静态理论部分以客观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财务管理活动本身作为逻辑起点,该逻辑起点的确定,符合客观性要求。该理论对逻辑起点的分析,能够把握住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理财客体和理财主体,并且这两个要素能以胚芽形式包含着财务管理活动这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显然该逻辑起点应具备三个条件。该理论对财务管理要素及其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且符合实际,并能使它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它具有系统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核心原则;内容规划;活动规划;实现形式

[作者简介]赵云,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4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86-03

卫生管理专业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六大本科专业中唯一的非医学类管理专业。自2003年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围绕三类知识、四种素质、五项技术、六本证书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经过素质拓展能力培训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现将经验形成论文,供兄弟院校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参考借鉴。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内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并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帮助同学们全面成长成才的素质教育工程。在这个定义中,课外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主要途径;德、才、能、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扩大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医科类院校为了加快实现综合性大学战略,纷纷兴办了非医学类小型涉医专业。经过充分的调查发现,非医学类专业往往是在缺乏对社会需求的细化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在建设时期缺乏相应的体制设计与机构建设,在发展时期缺乏相应的教学基础设施配备,结果大都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瓶颈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右江民族医学院自2003年卫生管理专业创办以来,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千方百计提高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经过8年的努力,卫生管理专业已经从弱势小型专业发展成为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其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核心目标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同体,不同的专业应该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核心原则体现在“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四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为人之道(诚于为人)。为人是治事、为官、治学之先。为人之道在本质上是内在高尚品格的外在行为表现。要深刻领会与践行为人之道,培养高尚的人格与修为是内核,而掌握合理有效的人际技巧与塑造符合礼仪的伦理规范行为是外核。所以,我们培养学生为人之道的关键是内养善心、外塑德行。为人之道是卫生管理人才的首要素质,因为其关系到领导的权威性影响力与管理中组织协调的有效完成。

2 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能于治事)。事者,问题也。管理的内涵是管人理事,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深刻地思考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具有治事之能的人才是管理学专业的核心目标。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就是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我们根据卫生管理职业的特点将治事之能力概括为“五子”:一是“活脑子”,也就是快速把握问题的本质,并迅速提出解决对策的思维能力;二是“嘴巴子”,就是厚积薄发的理论水平、淡定自如的心理素质和能说会道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口、脑三位一体的互动能力;三是“笔杆子”,妙笔生花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能力;四是“泥腿子”,上传下达的活动能力、脚踏实地的办事作风与敢于办难事、乐于办杂事、勤于办小事的被管理者素质;五是“人样子”,符合社交礼仪与卫生管理职业的言谈、举止、着装、打扮。总之,内在的善思、能说、会写、勤劳与外在的礼仪是卫生管理素质的五大支柱,卫生管理专业就是要培养具备这五种治事之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3 培养学生的管理之技(精于管理)。管理能力是卫生管理专业的根本能力,也是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的本质是管人理事,其中“理事”是目标,“管人”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要提高管理之技,必须具备四项能力,一是理事的能力,理事的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症下药的能力,即组织问题根源、对策的思考能力与任务性质、类型的识别能力;第二层次是战略构建的能力,即通过外在形势和内在条件的分析确定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方法、步骤。二是识人的能力,即人才素质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能力。三是善任能力,主要是在人、事进行类型、层次的合理匹配之后将人任命到其能干、愿干的岗位。四是管人能力,主要是通过软性、硬性的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促进人在治事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往往存在以培养业务人才的模式培养管理人才的倾向,尽管满足了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初期需要从事具体业务的需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培养模式存在巨大的弊病,因为对于管理人才来说将来是要以从事管理为最终目标的,从事业务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路径。以业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管理人才,本质上是将手段技能目标化,其结果形同于为卫生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设置封顶线,必然影响卫生管理人才的事业发展。

4 培养学生的研学之术。学者,道之领悟与继承也;研者,道之反思与创新也,学与研如禽之两翼,缺一不可。大众化教育之后,人才培养中一直重学轻研,结果培养的人才缺失学术科研能力与管理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到卫生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过程中职称的评定与岗位职能的履行。卫生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倡导研学之道的初衷就是以研导学,以学促研,通过学、研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当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是由卫生管理职业环境和发展路径决定的。我们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将来主要在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疾病控制等卫生事业单位工作,卫生事业单位本质上是卫生技术人才聚集的技术型单位,卫生管理人才要想在卫生技术型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并取得事业发展,光具备管理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才能产生服众效应。事实证明,当前我国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在卫生事业单位从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发展受限的危机,其中根源之一就是我们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科研能力不足,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不会写学术论文、不会报科研课题,结果是职称上不去,也意味着级别也上不去。

三、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

要内容

1 目标导向。卫生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用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来概括。“三类知识”就是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以医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为三大支柱,其中医学是基础,管理是核心,计算机技术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目标是培养懂医学、能管理、会计算机技术的卫生管理人才。“四项能力”就是卫生管理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上以“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为目标导向,目标是培养会为人、能干事、精管理、懂科研的卫生管理人才。“五项技术”就是要求卫生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须掌握如前所述的五个基本技能。“六大证书”可以概括为“3+2+1”模式,“3”是秘书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证书,“2”是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1”是公关资格证书。

2 活动规划。依照“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的素质拓展核心原则,以及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的获得,我们规划培养路径、提供培养平台,而且提供专项经费,实行专人负责。主要规划是:对于三类知识,我们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对于四大能力,我们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对于五个基本技能,我们将通过课堂授课、实际演示、亲自操作的流程进行培训;对于六本证书,我们主要从鼓励参加、考试辅导两个方面提高证书的参考率与通过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拓展管理素质的活动,培养卫生管理基本素质(表1)。

(三)实现形式

1 四个环节。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可以概括为,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本质就是要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德、才、能、技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耳听、眼见、手动、脑思四个环节。“耳听”就是理论教学,“眼见”就是课后见习,“手动”就是毕业实习,“脑思”就是毕业论文。四个环节中耳听、眼见、手动目标是学以致用,即知识转化为才能,脑思目标是学以致用后的反思与提升,即才能向智慧的转化。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外管理,问题,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课外活动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课外生活是学生校园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果善加利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课外管理对于学生、对于社会以及对于学校自身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课外管理概述

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目标,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地应用型人才,因而它的对学生的总要求就是要提升学生自身的应用技能。课外时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课外管理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认知层次;二是制度层次;三是文化层次。下面分别来予以介绍。

(一)认知层次上的课外管理。认知层次上的课外管理主要指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于课外管理的认知。在认知层次上,国家对于课外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针对课外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规定,足见国家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视。近些年来,社会上对于课外管理也逐渐重视起来,不少家长和有识之士都开始呼吁实行科学地课外管理。作为课外管理的主体高职院校本身,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课外管理的重要性。

(二)制度层次上的课外管理。制度层次上的课外管理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针对课外管理所制定地各种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实施后的影响。高职院校针对课外管理制定了多项制度,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职能部门宏观管理,辅导员微观负责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的管理模式。由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宏观管理主要是学校各种文娱活动的举办以及各种赛事的设计等多种事项。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以及具体到学生,师生之间关系的协调。这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主要是通过辅导员的微观地具体执行来实现。加强课外管理重点在于辅导员自身的素质。

(三)文化层次上的课外管理。管理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课外管理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校园文化一部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加强课外管理,必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上入手。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校园中如果有一种浓厚地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课外生活就会非常丰富,学生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普遍提高。校园文化中学习氛围不浓厚,则学生的课外生活就会用来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这种氛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对于课外管理也带来很大阻力。

传统的课外管理虽然看到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平常管理中却把重点放在了制度建设和规范约束上,忽视了校园文化与课外管理的有机联系,在工作中没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园文化来优化课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是一个薄弱点,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加强的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随着高职院校课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长期管理过程中也积累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从上文提到的三个角度来详细论述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

(一)课外管理认知现状。在认知层次上正如上文所述社会各界都对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非常重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公众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课外管理上的误区。社会各界虽然对课外管理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课外管理的基本概念,如何实现管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认识误区,正是由于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一直不尽如人意。下面,笔者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公众在这方面的误区。

对课外管理概念的误区。虽然我们意识到了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公众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对课外管理的概念却存在着认知误区。这主要表现在:(1)对课外管理的范围认识不清。广大教务工作者一直认为课外管理的范围就是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我们说的课外管理范围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主要还在于学校软硬件的变化,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这些方面与学生课外时间的安排相比同等重要。(2)如何实现课外管理上的误区。在如何实现学生的课外管理上,高职院校对于制度建设过度重视,认为实现课外管理只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就行。

对课外管理中的外界影响因素的误区。学校是一个群体,学校在课外管理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我们就是在对这些外在因素的分析方面存在误区。(1)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缺少分析。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学校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重大影响,但是在课外管理中对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却屡屡不起作用。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仔细认真地去分析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究竟起什么影响。(2)对校园文化同课外管理的关系认识不足。正如上文所述,学校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仍是一个难题。

(二)课外管理制度设计现状。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于课外管理的制度设计是异常重视的,也制定出了许多科学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课外管理制度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校园职能部门宏观管理,辅导员具体负责这一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学生的课外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下面就来具体分析。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机制。针对学生的课外管理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高效合作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是工作要求,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是提升自己职能部门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无法形成高效地协调机制。这会使得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失效。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太悬殊,给课外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通常,在高职院校中一个辅导员要负责管理七十多号人,多的情况甚至是要管理一两百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外管理的水平难度不小。一个辅导员负责一两百多人的具体事务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再要让他们实现课外管理有很大难度。

(三)课外管理的文化现状。课外管理同校园文化的关系上文已经提到多次,我们要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大成就,但是问题也不少。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同课外管理有机结合,这是课外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2)、校园文化本身建设上的问题,校园文化本身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身方向的设定、采用手段上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在学校营造浓厚地学习氛围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高职院校的基本方针是要培养专业型应用性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点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可放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实用主义的倾向,只要是有用的都是我们要宣传的内容,这种方法极不科学。对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会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课外生活带来阻力。

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本文从三个层次上予以了详细论述。概括而言就是三点:一是课外管理意识薄弱;二是管理制度有缺点;三是校园文化没有与课外管理有机结合。

三、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措施

上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就是要仔细以上提到的那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专门地去想对策。因此,笔者对于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对策也是要从认知、制度、文化这三个层次上来探讨。

(一)认知层次上的措施。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加强课外管理的研究,要加强自身的课外管理意识。笔者认为要加强课外管理必须要做到:(1)拓宽课外管理的范围,我们不仅仅要科学地管理好学生的课外时间,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园软硬件的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做到的。(2)课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在课外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文化、人员素质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3)要定期对广大教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提升教务工作者的自身课外管理素质。所谓提升管理素质,就是要在认知层次上加深课外管理的理解,消除认知上的误区。

(二)制度层次上的措施。上文提到我国高职院校现存的管理制度有两大缺点,我们在课外管理制度上采取的措施就是要针对这两大缺点来采取措施。针对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无法形成有效协调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可以在适当时机进行联谊,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另外就是要调整辅导员同学生的比例。加大辅导员的人数,同时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

(三)文化层次上的措施。针对文化层次上的措施。我们主要是把校园文化同课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握正确地发展方向,要用科学地方法来建设校园文化。

课外管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显示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课外管理要从认知、制度、文化这三个层次上来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中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管理是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合成器,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促进器和推动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象性效率最大化,充分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

一、 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两个规模相当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由不同的人进行管理,生产经营效益相差甚大,甚至会产生几倍、几十倍的差别。究其原因,人们会异口同声说是管理水平所致。为何管理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管理的科学性问题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为了许多人进行共同劳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协作过程本身的要求,是一系列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创新。从它的自然属性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科学技术性。

第一,它是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科学方法的总结、应用和创新。它是来自生活实践、工作实践。又将用于指导实践,在应用中进行检验。由于管理属于历史范畴,它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生命,这种不断创新和继承表现为管理文化的连续性 。

第二,它必须适应协作过程 的要求,才能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 。从历史范畴讲,它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不断创新 ;从社会范畴讲,它需要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创新,从而形成具有各领域、各行业特征 的管理。也就是说,就某一管理来讲 ,它必须适应所管理的协作过程的不同时期、生产方式 、领域特点的具体要求 ,才能产生管理的有效性 。

第三,它的主要管理对象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人 。管理科学不同于其它自然科学。不论管理对象是“三要素”,还是发展到“五要素”,甚至“七要素”,其中人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从人的生物性来讲,具有 自然属性 ,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另外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有生产关系,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人。要将人的活动和协作管理好,就必须拥有管理科学,来进行科学的管理,以适应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对象中只有人的价值充分实现了,才能使这一对象性过程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

第四,管理的二重性决定了它具有 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具有社会科学 的性质,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边缘科学 ,无论什么科学,科学都是生产力要素。管理对象应是七要素,即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管理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和无形关 系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组织道德、组织文化、组织目标 、群体价值观、领导作风等,还是库房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主要是对关系的管理。当然它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与其它的关系、人与其它的关系,即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最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如成品库管理,它不仅是成品之间的码放关系、成品与货架、库房 、空气等关系 、还有成品与搬运工 、保管员的关系 、搬运工与保管员的关系、保管员与进货方的关系 、保管员与领货方的关系、保管员与上级管理者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都是通过物这一中介来反映的。这些关系中,保管员与进货方的关系、保管员与领货方的关系、保管员与上级管理者的关系是最本质的关系。

三、管理是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产力,管理是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合成器

管理同其它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它科学技术是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以潜在形式存在的,从而使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质量得以提高,以劳动者的高素质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高质量直接表现出科学技术的存在。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的科学技术并不是现实生产力,是一种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要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使渗透着科学技术的劳动力与渗透着科学技术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显示出科学技术影响或改造自然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力量。使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基本要素结合在一起 ,成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纽带就是管理。

管理是和协作同时产生的。没有协作劳动也就没有管理。管理是协作生产的必要条件,它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进程,生产的社会化离不开管理。离开了管理,协作就无法进行下去,社会化生产就要停顿下来。管理推动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一个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细胞 。为了共同的劳动,形成了一个企业整体。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有人、财、物、信息、时问等要素 ,要使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是管理的职能。也就是说,将潜在生产力形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式是管理的根本职能。管理成为协作劳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离开这种因素,在协作劳动中,潜在生产力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社会化生产,更离不开管理,否则,潜在生产力非但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迅速损耗。

管理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以提 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着眼,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时间消耗,创造 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管理必须具备科学性和技术性。如果管理没有科学性,就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管理科学是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如果没有技术性,也就是说缺乏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技术措施等,它就失去了应用性,同样也表现不出其自然属性管理自然属性的充分表现就是其科学技术性的具体体现。

管理生产力性质就表现在协作劳动 中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管理是这一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使社会生产力中的所有要素结合起来 是管理生产力所起的作用 ,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多少体现了管理生产力的能力或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是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充分转化 的根本途径。所以,管理是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产力。

四、充分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管理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促进器

充分转化潜在生产力 ,首先要调动人们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 、生产技能的积极性。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 因素,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素质即提高潜在能力,在同生产资料结合时,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才能体现 出更高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能 ,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关键在于调动人实现 自身价值 的愿望,即确立信念,树立理想 ,使每个劳动者具有挖掘自身潜能 ,贡献社会的积极性 。如果劳动者掌握着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具有较大潜能,却不愿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不愿实现 自身价值,潜在生产力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潜能对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浪费。第三,要为每个劳动者提供实现 自身价值的平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劳动者潜能再大,愿望再强烈,却无用武之地。只有充分实现每个劳动者自身价值,潜在劳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 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总体价值 高于各个局部 的价值之和。作为每个管理对象 ,只有在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被合理使用 ,相互补充,充分发挥 每个管理对象的效能 ,才能实现整体潜能转化为现实能力的最大化。第五,管理科学是实践的科学总结 ;管理是管理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社会的发展,为管理不 断提出新的课题,只有不断创管理,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创新管理是管理的生命线。第六,管理科学不同于其它科学技术 的特征在于,从一定意上讲 ,管理是协调、处理管理对象种种关系的科学。它是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的交叉科学。它具备两科学领域的基本特征。

五、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象性效率最大化。管理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推动器

管理目标是实现管理对象有机结合的收益与损耗之最大化。现代管理对象“五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其即涵盖了社会生产力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即劳动力一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物。财力表现了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掌握和支酉己物质资料的价值形态。信息是现代社会局部生产力与其它局部生产力、整体生产力取得良好协调发展的必要联系因素,是取得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法 ,是自身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必须掌握的资源。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是现代社会生产力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所必备的前提和所创造财富得以存在的客观条件“五要素”中的其它内容都是为“五要素”中的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取得最大效益服务的。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生产力“三要素”有机结合的有效性是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管理对象仅包括生产力三要素 ,结合有可能不会实现,也可能结合的效率很低 ,结合的结果可能不被社会承认,而变为一堆废物或垃圾。显然,这种现实生产力就没有意义。为了使现实生产力取得积极意义和较大价值,就需要在管理对象中加入现代社会化生产所必需的要素。通过科学管理,使其进行有机的结合 ,以较少的资源和时间消耗 ,创造 出更多更好的被社会承认的财富,从而显示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 。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是管理劳动的结果,现实生产力水平反映了管理劳动水平 ,即管理劳动效率。提高管理劳动效率,从而提高了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水平,为此,实现管理对象结合效率最大化,是实现现实生产力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是管理所追求的最后目标。

综上所述可知,管理是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合成器,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促进器,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器。

参考文献 :

[1]张建民.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3篇

关键词:AHP;管理者;素质;测评;模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资源。在一个组织里,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是决定管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选拔合格的管理者人选,充分发挥管理者在管理绩效中的“杠杆”作用,对他们的素质能力进行测评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对于管理者素质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平时表现和工作状态的观察及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其结论往往比较片面。因此,寻找一种能同时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之长处,为管理者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之方法,对现代管理研究,特

别是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AHP”就是一种实现量化评价的比较科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一、管理者素质构成要素

(一)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就是具有其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是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持有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水平。从活动看,是多要素的统一,如责任心、务实进取、遵纪守法、勤恳工作等,构成了管理者素质基本内容。从过程看,是多环节的统一,如管理者在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业绩,重视和控制组织执行力、调整工作目标等等。

(二)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管理者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它来源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但也区别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不同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会形成具有自己个体性优势的能力素质,从而决定了不同的管理作风和管理风格。但共性的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想胜任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等。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为建立组织机构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优化群体结构的能力。在当今的组织形态中,团队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有能力建立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行创造性、高效率工作。此外,领导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也是衡量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管理者这方面的素质越高,就越能有效地去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创造性工作。

(三)知识素质

当前,知识成为推动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因此,高素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的专与博统一的“通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要通晓相关的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有要开阔视野,拓展与行业包括与非行业之间的交流空间和渠道,通过学习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改善自我的管理。

二、管理者测评模型设计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紧密地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及推理联系起来,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量化的描述,避免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的逻辑推理上产生失误。

(一)构造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

依据“AHP”思想,以系统的观点,把管理者素质层次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得出管理者素质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二)分别构造各指标的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将该层次内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根据斯塔相对重要性等级表,按照规定的标度,进行定量分析,写成矩阵形式(见表2-表5)。

(三)进行层次排序

1、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先将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然后求矩阵各行和的平均值和权向量值Wi,最后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n)/(n-1)。然后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相比,得出CR。RI的取值(见表6)。当CR

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向量值Wi、λmax和CR(见表2-表5)。计算结果显示,4个判断矩阵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矩阵的相容性检验。

2、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见表7)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同样,当CR

三、结论

根据最后的分析计算结果(见表7),在管理者素质诸要素中,相对重要程度顺序依次为:组织管理能力(WP22=0.294)、团队协作能力(WP21=0.166)、管理知识(WP31=0.143)、领导决策能力(WP23=0.089)、拓展视野(WP34=0.060)、道德品质(WP11=0.050)。分析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

(一)管理者能力素质最重要

研究结果表明,选拔或评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关注其是否具有组织指挥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否具有在组织内部运用沟通协调形成强有力组织核心的能力,是否能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具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从而将组织内的各个要素、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成统一体,使组织始终能处于良好的配合运行状态,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管理者的管理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能力

管理者知识素质中的管理知识的综合权重位居第三,拓展视野位于第五,这说明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的能力必须要重视起来。实践证明,一个管理者只是精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对管理方面知之甚少,一切凭着主观感觉进行管理工作,必然致使组织适应性差,工作和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领导无效的结果。与此同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相互间的横纵向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管理者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拓展视野,走出去取别人的管理之长,挖掘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管理的效能。

(三)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不容忽视

从“AHP”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作为现代的优秀管理者,必须要有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对事业忠诚,对工作尽责,务实进取,严于律己,使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在承担决策、协调、管理的组织指挥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共同提升。因此,我们在选聘或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时,深入考察其职业素质如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浙蓉.时代呼唤职业精神[J].时代经贸(下旬),2008(24).

2、黄训同.试论领导者素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6).

3、谢宣正.层次分析法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劳动,2005(11).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4篇

关于职业素质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纵观有关研究者对职业素质的定义,我们归纳为:职业素质是职业个体基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过遗传和后天教育、学习、实践和体悟形成的从事社会职业所应该具有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品德、性情、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可以分为五方面内容:一是职业品德素质(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二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该具有的基础性职业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三是通用性职业素质,又可称为关键素质(如沟通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自我学习与管理发展等);四是专业性职业素质(包括从事本职业所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五是发展性职业素质(包括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变更所需要的继续学习、职业迁移和创新、创造以及创业等)。

2创新与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培养课堂体系

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伴随佛山市及珠三角旅游产业和酒店业的发展,经多年的办学积淀,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2.5+0.5”的传统两段式模式“、课堂教学、企业课程实习、校内实训、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学工交替模式“、2+1”模式,与企业的合作由单纯的实习生输出到实现与多家本土著名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合作办学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需求的酒店专业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外,更看重职业素质,在酒店行业主要看重的吃苦耐劳,协作忠诚的品质。我校依托深度的校企合作办学,研究并构建了针对五维度职业素质的“三课堂”体系。

2.1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三课堂培养体系内涵

依据职业素质内涵定义界定,酒店管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由五个维度的素质组成,根据行业及企业用人要求,确定五维度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通过三年三阶段三课堂贯穿融合培养:(1)五维度同步,三课堂融合:第一维度素质——职业品德素质(主要培养酒店管理职业道德);第二维度素质——基础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专业人文素养);第三维度素质——关键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督导协调能力);第四维度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管理能力);第五维度素质——发展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新思维与能力),五维度素质能力培养立体化嵌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五维度同步并进阶,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有机融通培养(。图一)“三课堂”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关于三课堂的定义至今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及定义,尚未统一。本文对三个课堂的定义界定如下:第一课堂,指按照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在课堂(含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等)内组织的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程;第二课堂,以校园为教学情境,教育对象为学生的各类各层次学术、科技、文化、体艺等活动;第三课堂指校外企业实践、实习课程,包括企业实践实习、顶岗实习、参加企业培训及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第一课堂为育人主要渠道和延伸,重点建设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具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内及校外活动课程体系,重点培养五维度核心素质。(2)三年培养企业全过程参与。依托与合作办学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本培养模式,通过三个课堂全程渗入企业文化,一则培养出企业忠诚的学员,二则更好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强化企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和参与度,培育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2.2课程实施模式

2.2.1三课堂融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五维度核心素质,以第一课堂为主要渠道,开拓具专业特色的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主要包括校内课堂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分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在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酒店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立足于深入的专业调研、职业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通过对专业群不同专业的比较分析,确定出最能体现本专业的本质特性并与本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最为紧密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第二课堂,是以校园文化及专业文化为主作育人情境。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既体现了以专业性活动为主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同时也打造成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亮点。以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性社团活动课程建设以及具有专业教育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从而形成与第一课堂相融通的专业素质教育环境与氛围,体现了学院与专业职业素质为本的培育特色。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素质拓展实践活动课程,以学院开设的、围绕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所设置的、与教学需要同步发展的素质拓展课程为基础,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人文素质讲座、精品专业讲座、创业创新训练、文化展览等素质拓展方案推动横向、纵向的职业素质能力提升,打开学生视野,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酒店专业职业能力拓展活动,通过课证融合、订单班专项督导能力项目、酒店管理职业能力专项训练项目、职业发展与道德巩固系列讲座、专业技能竞赛。将学生的专项活动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社团活动课程的学习,独立探索建构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方式、评价等课程体系。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和教师既是课程方案的开发者,又是课程方案的实施者;既注重与导师的合作,更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才能与特长。第三课堂为多层次校外实践课程,包括三阶段进阶式校外实习、社区实践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习方式。三阶段进阶式校外实习主要包括:企业见习--体验实习--顶岗实习,形成“实习—反馈—调整—再实习”的专业实习体系。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专业性实践,融汇所学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在实习期间,依托企业文化和企业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社区实践活动,如企业文化周及社会帮扶活动,通过这些主题社会实践检验专业学习,端正专业思想、增强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以社会为教学空间的第三课堂,注重知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中行、在行中学,激励学生自觉成才。2.2.2三年三阶段贯通五维核心素质,通过以上三个课堂实行分三年三阶段进阶逐步提升培养。第一学年为职业素质基础培养,体现通知性、启蒙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从事本职所需的人文与创新思维。第二学年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成形阶段,体现专业性特点,从五维度素质要求专业学生练就酒店企业所需的核心素质,即是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及规范、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职业技能扎实,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创业体验作为加强前三者素质的提供辅助,人文课程对专业课程学习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的起到“化育作用”。第三学年为职业素质培养的巩固阶段,体现体验性、综合应用性特点。通过校外实习及社区实践活动综合强化五维核心素质,职业道德应更具岗位性、专业人文素养应更具专业特性,关键素质应注重协作与督导,职业技能应更注重融入社会的就业能力。(图二)该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几年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明确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善了职业素质教育计划,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使职业素质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同步推进、互相融合、逐年递进”,充分体现了学生职业素质的通适性、专业性、岗位性。培养了“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真正满意。

3课程体系特点总结

酒店管理专业五维素质三课堂培养体系是基于实践应用探索,基于学生职业素质与多课堂结合培养的培育模式是现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实践教育培育模式的创新,其创新与应用价值可总结如下:

3.1确定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根据学院“抓顶层系统设计,强过程质量监控,评人才培养质量,促专业内涵发展”,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酒店管理专业依托学院质量监控网络(即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基地实习指导教师两支队伍,系、教研室、学生科三个层次,课堂、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三个环节的质量保障),建立起了“全程监控、企业校验、循环提升、自我调适”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

3.2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堂,可操作强

将高职学生专业教学与职业素质整合为一体,具体落实到多课堂教学以及企业实践之中,也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采用恰当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和强化。以实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高职人才也应遵循此标准。本培养模式正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作为检验的标准。通过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为企业培养出忠诚的人才。

3.3多课堂融通:拓展多课堂特色教学,打造特色第二、第三课堂

合同管理三要素范文第15篇

Abstract: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an greatly decline the level of risk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success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dimension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s inter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rocess. Moreover, it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level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aking use of Fuzzy-AHP metho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ime dimension accord with risk dimension on the risk management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ompletely analyzes risk factor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provid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on improv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Keywords: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Fuzzy-AHP;Estimated mode

0 引言

互?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带来新技术经济范式,深入地影响着传统的经营理念,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实现利润的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逐渐由产品服务竞争转向商业模式创新,促使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1, 2]。商业模式创新也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家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破除限制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障碍”。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国家创新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3]。与此同时,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环境的复杂性、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局限性与企业价值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联的多元性,使得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环节都面临不同的风险,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与否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商业模式创新和风险之间的矛盾,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正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重点。

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有效地辨识商业模式创新环节中的各种风险及其组成,从集成的视角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化管理模型,提出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控对策。既可丰富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也可对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建议,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

1 集成管理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三维”研究框架

1.1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从企业经营的逻辑角度来认识商业模式,主要涉及顾客价值主张、创造价值和传递/获取价值三个基本方面,并将其看成是一个商业模式概念化模型[4]、商业模式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5]和商业模式创新基本步骤[6]。由此,构成企业经营的价值三角形[7]:① 价值主张不仅要与目标顾客的期望相符,还必须得到价值创造伙伴的认同;② 价值创造是企业通过建立和协调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把各方资源转化为顾客价值的过程。③ 价值传递/获取是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或渠道将企业创造价值传递给客户,并从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中取得一定份额的过程。三者间相互关联且彼此影响,价值主张对价值创造、传递与获取的产生重要的影响,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获取高度相关,企业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才有可能获取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组织层面的系统变革,将涉及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内容以及架构进行局部或者大范围的调整和更改[8]。据以上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则是对企业价值主张重新定位、价值创造过程优化、价值传递有效性和价值获取能力提升的全面塑造,是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的新模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创新性、积极性与承受风险性的特点,风险性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性[9]。国外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0]:一类是针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体系结构、驱动要素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对创新体系结构面临的风险进行探究[11];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来评价商业模式创新风险[12];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子要素进行的风险分析[13]。另一类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风险评价。如从价值链角度对新商业模式中的制造和销售过程的风险进行了测评[14];从经济计量角度提出年度损失预期的商业模式风险分析法[15]。国内已有的研究中,以当前经济发展为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较多,对于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有以互联网经济为背景,结合某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一般性研究[10,21],也有从多个方面对创新效果评估和结合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风险等特征对设计出的商业模式进行预评[16]。而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从某个角度或层面进行分析。从集成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显得不足,进行测评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文献还不多见。

1.2 集成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三维结构

集成是指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整体功能,将2个及以上的单元(要素、子系统)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17]。风险集成管理是对面临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风险处理的技术,有效整合各类投入风险管理的资源,实现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标。集成理念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将集成思想应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活动中。1969年,美国人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论述系统工程问题的三个维度:时间(阶段)、逻辑(步骤)及所需专业(知识),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的时间安排;逻辑维表示研究某个问题的步骤,专业维指解决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相应专业知识[18]。本文借鉴霍尔的三维结构和集成管理思想,结合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特性,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结构涵盖了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过程维、对象(风险源)维和风险管理功能维:

①理论界普遍认同商业模式创新涉及洞察价值提出价值主张、运营模式创造价值、营销模式传递价值、盈利模式获取价值这四个环节[19]。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阶段即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获取会产生不同的风险,由此构成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时间域的三个维度;

②“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等”构成了企业价值网络,在创造网络价值实现“共赢”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是风险的主要来源,结合企业自身共同构成了风险的对象域(风险源);

③功能域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思维,主要包括识别风险、估测风险和处理风险等。该模型既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整体水平把控,又对商业创新不同实施阶段的每种风险对象(类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u价和处理,使时间域、对象域与功能域实现充分耦合,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并以此作为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评价的理论框架。

2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由于各类风险存在于在各个创新阶段中并由各种风险对象所致,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对象在创新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及其组成。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本质是利用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各阶段的各个风险对象、各类风险进行整合,实施集中管理的过程,即建立基于过程维和对象维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层次模型。由于风险描述的模糊性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评价具有模糊性。本文以上述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的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层次评价模型,并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2.1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组成

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均对商业模式创新活动带来冲击,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应由内部及外部风险构成。内部风险指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外部风险指由于市场或其它利益相关者变化而出现的产业环境风险和由政府政策变化引发的宏观环境风险[20]。三种风险按风险产生对象不同组成:①产业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消费者风险、合作者风险、竞争者风险、供应商风险。消费者需求变化或支付意愿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作者风险控制能力弱或对新商业模式不认同而产生退出合作的风险;竞争者竞争力及模仿能力会促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或削弱创新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商议价能力影响企业成本,导致利润水平波动或下降的风险。②外部宏观环境变化风险指政策风险,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和支持力度,较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本和创新成功率。③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否成功。技术成熟度、技术选择水平等因素易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21]。企业自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与领导者精神构成管理风险,管理水平与商业模式创新息息相关。管理者和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风险包括研发人员素质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22]。具体如表1所示。

2.1.1 顾客价值主张阶段风险组成

价值主张是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商业模式创新首先向目标顾客展示其新价值主张[23]。从产业环境分析,商业模式创新源于对顾客需求的洞察,企业需要洞察顾客需求的变化,通过发掘顾客潜在需求来吸引新顾客、创建新市场[24-26]。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主张来源于不断变化和多样性的顾客需求,价值主张要体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且为顾客创造需求。其次,促使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27]。从宏观环境分析,政府对商业模式创新给予鼓励与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领先的美国,政府通过授予专利等形式保护商业模式创新。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因此,企业价值主张的创新还需关注并积极运用相关政府政策,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新客户价值主张。从企业自身来分析,企业家的洞察市场、挖掘顾客潜在需求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对价值主张创新尤其重要。埃森哲公司的Lindqr和Cantreu(2000)通过对来自不同行业的70家企业CEO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内部领导者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28]。同时,企业的创新文化也形成创新价值主张的良好氛围。企业融资能力高低会影响价值主张定位,融资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会对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由以上可知,在客户价值主张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宏观环境包括政策风险中的政府监管力度和支持力度;企业自身方面包括财务风险中的融资能力,企业管理风险中的企业文化与领导者因素;产业环境方面的消费者需求变动风险、竞争者的竞争强度风险。

2.1.2 价值创造阶段的风险组成

此阶段是顾客解决方案制定并实施,企业专注于如何以某种方式创造价值来实现客户价值主张,企业及其合作伙伴如何给顾客提供的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实现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的独特价值性和难于模仿性的关键资源,二是可持续管理和可重复活动特性的关键流程。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独特的资源、资产或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协调与合作者的关系,运用关键流程转化为顾客价值传递给顾客。在实践中企业运用的新技术或企业投入资金自主研发,嵌入价值创造活动中,生产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和服务。另外,充分运用各类价值网络资源,强化供应链建设,提高合作者的风险控制水平等,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开展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能活动如运营、营销、财务等,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还会面临外部宏观环境如政府颁布政策、法律法规出台等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还发挥服务中心作用,更好地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这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创造价值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价值创造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企业自身会产生如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和人力风险;产业环境因素如消费者、合作者和竞争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价值创造。宏观因素如政府管制风险等。

2.1.3 价值传递/获取阶段风险组成

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获取更多利益。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传递和获取是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企业获取价值的关键:一是如何拓展收入来源,二是如何控制成本支出。企业通过产品组合重构改变和优化营销渠道等业务形式,增强客户体验,传递产品价值给顾客,提高其付费意愿,以合理的定价获取收入;成本结构包括商业模式运营所引发的所有成本的构成,主要有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等,融资成本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企业逐步实现了供货、库存、销售等数据的融合,精准营销提高价值传递效率,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协调能力全面提升,降低了运营成本。合作者的利益诉求和竞争者的定价水平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赢利状况。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信息产生的溢出效应,政府政策支持则会进行补偿,从而降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本支出,且政府对所支持产业的产品服务的宣传,加速新商业模式价值传递,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企业内部会产生由于融资成本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则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所影响到的营销、库存成本,产业环境风险的消费者付费意愿程度、供应商成本高低、合作者利益诉求和竞争者价格策略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价值获取。政府政策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本支出。

按照上述风险集成管理三维模型的思路,建立评价层次模型,如图2所示。风险集成管理评价模型从下至上,依次分为三级层次:第一层次,对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不同过程的风险对象分别进行风险评价。首先,确定不同过程中不同风险对象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再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类型一般分为六种,分别表示为:R1是政策风险,R2是企业技术应用和研发的风险,R3是财务风险,R4是管理风险,R5是人力资源风险,R6是消费者需求和供应的风险因素,R7是竞争强度风险因素,R8是合作者的风险因素,其中,R1是宏观环境风险,R2~R5是企业风险因素,R6~R8是产业环境风险。第二层次,对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评价,即对不同实施阶段的风险对象进行集成。第三层次,对不同实施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基于过程-对象集成管理的总风险评价,评价的结果按计算的分值确定风险级别。不同层次的风险水平表示如图2所示。图中各层次中的元素用“H”标记出来。

2.2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模糊综合评价[29,30]

2.2.1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各层次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诸要素的权重,权重确定方法可表示为:构造判断矩阵,表示因素i相对j相对目标重要性),且具有以下性质: ;

; 。相对权重可表示为:

根据企业商业模式方面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打分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各层次的权重分别为:相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整体水平,价值主张、创造和获取阶段的权重分别表示为,对于价值主张阶段的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三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别为,同理,价值创造阶段的三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别表示为 ,价值获取阶段的风险因素权重分别为,对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的权重按风险因素的权重和风险事件的排列序号依次分别表示,如价值主??阶段的宏观因素所导致的风险1,分别表示为 ,依此类推。

2.2.2 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构造

根据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状况,选择若干个评价级组成一个评价集,即:U={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很危险}。采用专家评分法进行,具体过程是:首先每位专家在综合考虑风险类型所包含的具体风险组成的基础上,对各具体风险组成指标数值实行标准化处理,保持指标同向性,为负向指标。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或层次分析法对风险类型包含的具体风险重要性进行确定,即明确各具体风险组成对相应风险类型的影响程度。其次,对不同类型风险程度从五个等级打分,打分范围在区间(0~1)之内,且打分总和为“1”。根据专家的打分,采用清晰集合构造模糊集合法分别确定各风险类型(最底层)的隶属度Rijk,表示第i个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第j个对象的K种风险类型隶属级别的模糊判断矩阵。运用清晰集合构造模糊集合确定隶属度,详细过程参照文献[16]。

2.2.3求各层次的评价矩阵

逐层计算各层次的评价,首先建立同一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不同类型风险的单因素评价Bij=Wijk?Rikj,再分别建立商业模式创新同一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矩阵Bi=Wij?Rij,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2.2.4建立目标矩阵

建立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风险集成目标矩阵B=(B1T,B2 T,…,BI T)T,其中“T”表示转置矩阵。

2.2.5 模糊综合评价

进行整体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集,即权重向量W与模糊矩阵B的合成所得的模糊子集S为:S=W?B

由S=W?B得到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水平的评估值,从而可以确定该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水平值,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2.6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集成水平评估分值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评估值可表示为:

在实际中根据评价结果,按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整体水平,且可进一步确定,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级别,从而由果溯因,从“企业、产业环境、宏观环境”风险对象角度分析,逐一确定,在商业模式创新环节中是哪种风险类型促使某个环节出现风险,形成创新风险的重要原因。根据形成创新风险的重要风险类型,对风险组成内容明确的来源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针对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准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主要原因,整合企业现有的核心资源,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风险类型进行管控,降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提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提供保障。

3 结论

3.1 构建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

该结构涵盖了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获取过程所构成的时间域、“政府、企业、产业环境”三方所构成的对象域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功能域三个维度,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时间域和风险对象域在功能域上的充分耦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有效整合,有效地提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