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保定市;老龄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一、保定市老龄人口现状

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社会即处于老龄化状态。保定市常住人口中, 15-64岁人口为837.06万人,占74.78%;65岁及以上人口为90.8万人,占8.1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9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6个百分点。按照全国老年人口3.25%的递增速度和保定市总人口7.8‰的自然增长率测算,保定市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提高,到2015年,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87.91万,占总人口的15.5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龄老年人口占绝对比重,但是随着低龄老年人口向中、高龄的过渡,未来保定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

二、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1.社会各界对老龄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老龄化产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表现在对老龄化产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老龄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实施,全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

2.农村老龄化产业发展缓慢。保定市是农业大市,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而农村的养老服务网络尚未建立起来,老年活动设施匮乏,缺少投资建设的主体;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条件、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3.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乏力

目前我市的老龄产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小而散”的发展状态。一方面,在传统老龄产业领域,产品及服务单一且层次低,主要在衣食、保健等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另一方面,在现代老龄产业领域,为老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的产品和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缺少高科技产品和高质量的品牌产品。

三、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在老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该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市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加快保定市老龄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并把它纳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优先立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整合力量,从根本上保证老龄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采取小投入带动社会大投入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老龄产业的发展资金。对现有政府投资兴办的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老龄经济实体,可逐步走出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框框,探索福利性起步、社会化扩张、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不仅新办的老龄产业交给社会力量办,而且把原来公办的老龄产业也更多地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这样才能促进统一公平的老龄产业市场的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老龄产业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更新、更快的发展。

要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积极研究和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承办、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依法保护服务对象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保定市可以通过政府投入、信贷、税收、投资、营销和流通等方面给予老龄产业必要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到保定发展老龄产业。

2.实现老龄产业服务对象社会化。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实行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服务产业。一方面,要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在社区建立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为老服务产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驻地单位服务设施的辐射功能,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老龄产业及服务设施。

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步伐。我市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式下,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将难以为农民养老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来源。可逐步推行在有些地区已试点成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实行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在农民进入老年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这种方式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为农民建立了一道比较可靠的养老保障。制定一些特殊办法,给予适当的医疗费用保障。在农村,推行不同形式的农村医

疗合作制度。并可以尝试结合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将粮食、种子补贴等原本付给农民的钱,直接转变为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保费。

保定市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高龄人口多的现实情况决定了解决养老问题必须迅速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走出一条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3.调整老龄产业结构,推动老年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挖掘缺口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保定市应鼓励企业从事老年玩具、老年益智游戏、老年特殊生活用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比如老年人专用手机、多功能拐杖等。对老年用品的科研活动给予有效的支持,采取政府有偿购买社会研究机构的有价值成果,然后免费向社会广为公布的做法,鼓励企业在获取技术的条件下,积极投资老年产品的生产。

现在还有一些老年人保持着“传统”的消费心态,致使老龄消费市场还不够活跃,聪明的商家也应该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未来需求,并着眼于如何培养、开放、引导银发消费市场,而不是不管不顾,把偌大的一个市场冷落一边,或将大好机会拱手让人。总之,他们应将老年人需求注入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生产中,生产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特种消费品,从而获取老年人的喜爱。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2篇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2012年底的数据显示,本市户籍人口中老年人367.32万,占总数25.7%,是全国最高的,并将在“十二五”末期达到30%。“区域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居住形式空巢化”的特点已经显现。今后新增老年人口8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传统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全社会涉老需求空前旺盛。不可否认的是,与目前上海大体量、多层次的涉老需求相比,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是人口及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必然问题。

难点一:“9073”养老格局内涵偏弱

从“9073”的养老格局来看,结构上基本形成,但内涵偏弱。一是为老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家庭高龄化、小型化趋势渐显,群众对上门照料、助餐服务、日托等社区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需求更加旺盛,对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各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老年教育等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多样化。但在此背景下,“九龙治水”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社会组织和为老服务企业间缺乏跨平台的协调机制,管理主体分散,宣传不到位,民众享受服务项目不便利。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或上门照料等不同层次需求没有充分一一对应,面向失智、失能、临终老人等的专业照料服务能力不足。二是现有养老床位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本市约有养老床位10.52万张,但入住老人数量只有6.8万名,总体入住率不到70%。尽管如此,但还有不少养老院人满为患,动辄需年余轮侯,不乏一些老人比已收住老人有更迫切的需求却苦等无门。而同时,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大批床位空置。从入住率高达99%的老年护理机构来看,总数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同时,床位周转慢,平均住院时间较长,服务对象与养老机构相互交叉,存在资源浪费。三是新建养老床位缺乏有效手段。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至2015年本市养老床位要达到12.5万张。2013年5000张养老床位指标如期完成后,后两年每年指标7500张,其中三分之二必须公建,任务艰巨。据有关部门反映,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保证完成。全市没有形成全面的养老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缺少机制保障,建设主体不确定,机构建设落地难,潜力挖掘空间有限。在新建床位的同时,甚至还有床位流失。

难点二:老龄事业扶持政策效能不足

老龄事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但基本保障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扶持政策效能亟待优化。一是老年社会保障和优待水平总体不高。老年人对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要求比较迫切,对提高保障水平和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比较强烈。本市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已实现全覆盖,养老金水平的涨幅并不低,但与兄弟省市平均水准相比群众还不能认可,总体水平也不高。这影响了老年人生活水准,对老龄产业发展潜能也有制约。群众对于尽快建立完整有效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较高。老年优待政策力度不大,涉老实事项目设计不细致。拿上海70岁以上户籍老人享受公交优惠的优惠政策看,相当一部分兄弟省市高于本市标准(如北京65岁以上,广州60岁以上),而且上海公交优惠政策仅针对户籍人口,这也与许多兄弟省市无户籍限制的政策差别较大。二是为老政策收效不明显。本市在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了一些工作实施推进,但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比,仍然显得零散、滞后,缺乏统筹。首先,为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有缺位。获得支持的项目零零散散,各部门有干劲,却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层次,没有稳定、全面的机制,缺乏制度性安排。比如,今年七、八月份上海出现了百年未遇的高温,但乘坐公共交通的老人反而大大增加。究其原因,竟然是实施阶梯电价之后,一些为老服务机构为减少运营成本,在开空调上搞节约,老人难以忍受,便凭着老人卡到公交车、地铁上“孵空调”,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一些政策初衷好,但设计不够周到,执行起来有问题。拿2012年实事项目“为10万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老伙伴计划”)举例,低龄老年志愿者与高龄老人结对子,每天打一个电话聊聊天,或上门探望帮助。一年过去了,重新进入招投标程序后项目资金有了空缺,正在进行的项目造成了断档的现实问题。再次,一些地区建设规划阶段对涉老设施缺乏考量。社区配套或养老机构床位在规划初期就有所缺位,或为其他项目让位,后期补建难度颇高。

难点三:涉老行业经营困难承担风险高

从涉老行业的角度来看,经营困难、人员流动大,行业承担风险高。一是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民办总体偏弱。总体而言,公办养老机构软硬件条件比较过硬,支撑也更有力度。而在民办养老机构方面,大多设施陈旧,居住条件差,护理服务能力弱,老人入住意愿不高。二是养老机构普遍经营压力大。营业成本飞涨,养老院收费提高却很难落实,主要原因在于老人家庭不理解以及收费指标难变动。三是用人问题突出。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负担重,社会地位低,收入水平差。受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招录冻结影响,在编护理员队伍严重老化,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都越来越弱。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压力大,收入低,导致人员流动极快。专技人员在养老机构中职业发展前景差,收入水平也与在卫生系统中工作有差距,更是“招聘难,留不住”。在社区和家庭养老的服务队伍中,类似现象也普遍存在。四是责任风险大。客观上讲,有一些养老机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需要加强监管。但从养老机构服务性质看,易出现意外也是实情,产生纠纷可能性高,在养老机构纠纷中往往处于舆论的下风,这一方面反映了养老机构良莠不齐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养老行业风险高的事实。人大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令人深思:家属平时看望老人从不见身影,出现了意外情况,就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直至得到经济补偿,又再不见踪影。另外,由于入院老人在进入养老机构之前生活情况各有不同,对于养老机构生活预期不同,导致满意度落差较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成本投入。

难点四: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认知情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50-02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免疫能力较弱,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老年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不当所导致的并发症时有发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加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对老年人卫生保健和老年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是当前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进行了相关思考。

1老年护理工作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高龄老人对护理有更为迫切的需求,老年护理工作应运而生,其具体内容如下:

1.1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老年护理工作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无关系,就目前而言,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和比重不一。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老龄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转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老龄化程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农村老龄化变得比城市严重,迫使我国老年护理工作提上日程。

1.2高龄老人对护理的需要高龄老人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表现在经济困难与、人交往减少、身体功能逐渐下降、老年慢性疾病多。高龄老人护理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其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精神安慰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同时高龄老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要求提供各种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等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

2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的身心脆弱以及老年护理教育缺口两个方面,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老年人的身心脆弱老年人的身心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各种器官的储备功能明显减退,免疫力也降低,常常患有老年疾病,如脑血管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痴呆等,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感到孤僻、焦虑、多疑、恐惧、情绪不稳定等。

2.2老年护理教育缺口老年护理教育缺口较大也使得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陷入困境。目前我国老年健康和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将规范的老年护理课程列为一门必修课的院校还较少,目前绝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老年护理知识。最近几年,虽然部分院校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由于此门课程内容多,而学校安排的课时少,也导致许多临床护士不能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老年护理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势在必行。

3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的水平,在深入了解老年护理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临床护士老年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对策如下:

3.1更新老年护理观念更新老年护理观念是优化临床护士对老年护理的关键。对临床护士而言,临床护士应意识到老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老年护理知识,进而提高临床护士的老年护理技能。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全院护士老年护理知识的培训,增强全体护士工作者在对老年患者的服务中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培养社区护士,以便于从医院到社区以至家庭在护理方面的衔接。

3.2加强老年心理辅导加强老年心理辅导也是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重要环节。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必须加强护士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心理知识和素养的基础上,可以发挥临床护士对老年人的心理辅导作用,加强临床护士对老年人心理沟通。如有计划地请心理护理专家到院举办老年人心理护理讲座,进而达到加强老年人心理辅导的目的。

3.3培养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老年护理人才在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对临床护士而言,老年护理工作临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应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护理骨干。具体说来,培养老年护理人才,要鼓励临床护士开展老年护理科研工作,并结合专科护理特色进一步完善老年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对老年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4结语

总之,人口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养老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临床护士老年护理工作时,应更新老年护理观念、加强老年心理辅导、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不断探索优化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的水平,促进老年护理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安花,席淑华.临床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0(02.

[2]石瑞君,孙丽娜.日本老年护理见闻及对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思考[J].护理学报,2009(19.

[3]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04.

[4]刘晓梅,曹煜玲.中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3.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 解决措施 经济

“全面开放二胎”一年了,“婴儿潮”不明显,却传出我国孕妇死亡率因孕妇年龄较大而升高的问题,笔者更加坚定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要从经济与文化方面入手的观点,并回想起2015年的种种――“养老金入市”炒得沸沸扬扬转移了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的时候,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又一次引起全民热议。不久后,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新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人口措施的频繁行动体现了问题的紧要程度与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确实,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前几年的普遍性预测复杂。本文将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况与带来的有关问题入手,参考人口转变典型国家的问题与决策,深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实质与我国当前的有关措施情况并做出总结与建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有关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72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7%;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涨到8.7%,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达20%。据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0 ~ 14岁人口≤总人口30%、60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7%、老少比≥30%等,我国2000年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14年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已超9%,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程较快。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已在一万美元以上,而按趋势预测,中国在老龄化水平达9%时,才踏入人均5000美元的门槛,[1]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在老龄人口比例增加的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结构也在改变。少子化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伴随,而问题的重点在于劳动人口。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9.98亿人,其中15~29岁的人口30615万人,30~44岁的人口28425万人,45~64岁人口69844万人、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90年的22%增加到2010年的32.7%。按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基本维持在10亿人左

右,而后逐渐减少,到2045年将降到8.97亿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8.7亿人。[2]相比之下,2045年总规模虽大于2000年的8.6亿人,但中间几十年增长的劳动年龄人口已被老龄化“吞噬”得差不多,上面数据体现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低龄劳动人口不断减少、高龄劳动人口迅速增加,劳动人口年龄结构有老龄化趋势的特点。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有关问题

虽然劳动人口有老龄化趋势,但按当前情况预测,在2030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会增加,国家较早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和开放二胎政策甚至“养老金入市”,一定程度上与养老压力有关。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养老压力问题,笔者在此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国家与家庭养老压力大。国家养老压力主要是养老基金不足的问题。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3000亿元。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做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家庭养老问题更复杂。首先是独生子女一代的“2人养3+4人”问题:夫妇两人照顾自己和1个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双方两对父母共4人,这种压力在中国当前平均工资不高的最广大的农业人口和工薪阶层甚至中产阶级都有很大压力。其次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的“失独老人”“空巢老人”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这类人口的数量也在增长并加深对应的社会问题。然后,是老龄化伴随的少子化问题:较低的生育率不协调的男女比例,不仅造成未来更加严峻的养老压力,还会因为性别比、生育观念加大适婚年龄人口的婚配难度并进而造成有关社会问题。

第二,劳动力不足问题。上面已给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各年龄层次的状况,劳动力的供给直接受制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从年龄层次结构上看,我国的劳动力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出现短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2011年说 “中国已出现‘刘易斯拐点’,预计2014年前后进入劳动力实质性短缺状况”,各种人口统计数据证明了他的话,我国现阶段人口红利已经不再,劳动力薪资水平期望提高,工厂工人、农民工领域和高端人才或高度技术性岗位都出现“用工荒”问题。而老龄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各行业原先经验丰富的老龄劳动力退休增加,有足够能力的工作年龄劳动力匮缺,

另一方面,我国的应届生与青壮年就业压力年比年大,据《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①显示,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2016年更多,相比2014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2015年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长了近2000元(均值1830元)而达到了5510元。整体上,我国劳动人口的匮乏实质是人才与适岗劳动力匮乏。

第三,因延迟退休年龄、开放二胎而埋下社会问题隐患。中国人口基数本身就大,当前14亿人口已经超过8亿~9亿人的人口合理容量、接近16亿人的环境人口容量。开放二胎虽建立在低生育率陷阱下,不会造成未来人口大幅增加,但对于我国控制人口总量的任务仍有较大挑战。同时,对应青壮年就业压力增大,老龄人口延迟退休会加大代际资源的矛盾。

二、我国现行措施与其他典型国家对比

(一)发达国家类似问题与措施

德、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并已普遍构建了相应的养老保障与福利、服务体系。在这些发达国家中,日本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201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日本总人口的22.7%。据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日本在 2010 年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

总结发达国家的有关措施与经验,有:

第一,加强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并重视老龄人口晚年幸福程度。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西方发达国家最为积极和有效的养老保障策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构建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系统,同时也构建了相对中国更成熟的商业保险系统,而养老社会化以英、美、日为代表。在这些国家,由政府建立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或“老年公寓”体系很健全,同时,这些国家基本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老龄人口生存质量与幸福感。

第二,多方面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和养老基金问题。不少西方国家也出台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长法定养老金缴费年限的措施缓解养老基金压力和劳动人口不足问题,但更普遍的是积极实施优秀人才的引进计划,如2002年欧盟颁布“欧盟劳动力流动计划”促进欧盟内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不少国家包括德国,广泛实行具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达到退休年龄但身体状态依然良好的人可以继续进行工作,其中一些国家的退休体制开始逐步从强制性改为自愿性。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鼓励老年人进行创业以发挥老龄人口的劳动价值并减缓社会养老压力。为更好地让老年人创业,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荷兰还在法律上禁止存在任何歧视老年人就业的举措。

第三,鼓励生育。通过增加人口自然出生率来增加青年人数量并增加劳动人口和赡养老龄人口的负担者数量。发达国家为此构建了非常完善的生育保障和有关福利体系,通过税收政策甚至“英雄母亲”荣誉等鼓励生育。

(二)我国当前主要措施

第一,改革养老保险和养老制度并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养老社会化是普遍趋势与规律,我国一直在完善有关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但因为人口基数大而经费人均过少等而步伐较慢。

一是养老保险改革的趋势是养老不断加强社会化,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渐渐由市场化管理运营的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来部分替代。人社部已出台《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调整养老保险缴纳制、加强均等分配化等。

二是协调医疗、社保体系与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完善整体体系。据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9日报道,人社部透露2016年将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着力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三是延迟退休年龄。虽一定程度上让优秀的老龄人才能继续在岗贡献丰富的经验,但对应中国青壮年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此举无疑也加大了青壮年的就业压力。

第二,开放二胎,缓解国民赡养老人压力。开放二胎主要为缓解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养老压力问题、避免未来劳动力匮缺问题并为养老社会化做配合,但从长远看这仅仅是应急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国必须也必将出台更深层次的政策。

第三,其他如鼓励老龄产业、提倡尊老爱的措施,目前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三、关于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的观点

(一)有关专家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措施的观点

早在1999年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就提出“我国人口发展五大趋势”:

第一,到21世纪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

第二,在发展前20年,生产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就业压力更大,到2020年生产年龄人口将再增1.7亿,劳动力过剩趋势更加严重。

第三,人口老龄化严重,到204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18%,60岁以上老人接近25%。

第四,人口城市化。

第五,人口质量特别是人口教育、科技质量呈现提高趋势,但人口素质低的地区生育率上升,人口素质高地区生育率低。[3]

这五大预测非常准确,2005年田雪原教授也提出了我国防止“未富先老”三步棋:第一步,把高生育率降下来,这一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实现;第二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并实现中国人口的零增长,预计到2030年前后可实现中国人口的零增长率;第三步,人口零增长后,因增长的惯性,人口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届时再根据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人口政策。[4]这“三步走”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就在这“三步走”之中。

(二)关于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的观点

由上面分析可明显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质也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

有人可能认为,文化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这观点明显缺乏社会学意识。英国人类学家R.费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文化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维系社会运行、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因素上,我国“多子多福”等传统观点、重视生儿子的观念氛围与现在城市人口或新生代因为对子女质量的要求、因人生特别是职业规划而形成节制生育的观念,对我国曾经和现在部分地区生育状况的影响有目共睹。而印度因为民众社会观点和社会体制等,无法推广节制生育政策并造成了许多问题,则是典型反例。

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重视从经济与文化入手,提高经济实力,完善有关经济与社会制度,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水平,加强经济建设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经济水平和生产能力,坚持提倡“优生优育”。

第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引导并支持养老保险合理的社会化,通过资本运作形成福利程度较好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不要造成国民倒退感,而应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加强高收入者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建立渐进制退休制度,取代强制性退休制度。

第四,提高生产效率,适度推广机械化生产来替代工人的缺失。未来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不代表生产力的降低,在青壮年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改善社会劳动力分配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才是重点。

第五,改革并健全有关经济体制,积极探索并发展老龄事业与老龄经济。保障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的同时,让有经济条件的老龄人享受养老经济的服务,让愿意继续工作的老龄人在老龄事业与经济系统中继续发挥价值并获取酬劳,这样既能实现延迟退休年龄的熟练人才效益,又能从一个角度缓解老龄劳动力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岗位压力。具体措施比如:

一是鼓励并引导平民化养老院、敬老院、“老龄人之家”等等的建设,同时加强监管,严惩或取缔虐待老人等不合法合规的行为。

二是挖掘适合老龄人从事的经济项目或岗位,比如企业顾问、老龄社工团队、老龄人培训师等。

三是完善旅游经济,便利老龄人参加旅游和娱乐,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

第六,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巩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留在国内或引导人才归国的计划,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通过提高当前青壮年和未来的青壮年的经济贡献能力来填补高比例的老龄人口压力。

注释:①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015年5月28日。

(作者单位为大连财经学院)

[作者简介:郑锦霖,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统计系。荆典,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统计系。]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中国“未富先老”了吗?[J].人口研究,2005(6).

[2]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2007(1).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一、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特点及开发的必要性

世界上老龄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我国的增长速度已达3%。例如:瑞典老龄人口的比重40年的时间年均增长0.08%;而我国老龄人口的同比重增长只需9年时间。根据相关专家预算,至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增长47%,而我国同期只增长16%;但是同期世界上老年人口增长达225%,而我国老年人口将会增长240%。因此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具有必要性。

(一)对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深远

社会中的劳动力人口主要包含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中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在劳动力人口总体中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总数多,比重大,说明社会上的总体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大,供养能力强,对经济的发展有好处,反之则会抑制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龄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大,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劳动力资源中具有潜在价值的老龄人力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二)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并保持社会稳定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会对于老龄人口的抚养系数将会越来越高,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人口老龄化已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逼近我们。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百位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在21世纪伊始需要负担约15位老年人,半个世纪后则需要负担约48位老年人,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口数量不仅会增加年轻人的抚养负担,而且不利于整个家庭的团结和睦,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人口老龄化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中的人们开始担心他们在退休以后的养老问题,甚至开始为退休以后有更好的经济生活而存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行为必定会减少国内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消费的愿望也会不足,长此以往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放慢,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退休养老基金,这将会是一个恶性循环。

(四)对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离退休群体中,高级技术人员占一大部分,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也占到一定比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群体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增速也将会越来越快。这一群体中的老龄人力资源,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好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可利用开发能量。虽然他们达到了离退休年龄,但是其身体条件和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仍可以使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这些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比年轻人力资源具有更多的优势,投资少而回报大,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存在差异

我国老龄人口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不同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按老龄人口的地区差异,可将全国各省区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二类为内陆地区,第三类是西北、西南及偏远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中国各个省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平均时间为2005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现象。

2、老龄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欠缺

关于针对老龄人口职业技能的培训,我国目前部分的老龄人力资源劳动力想要学习一些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掌握一门专业本领,很难找到相关渠道去学习,并且老龄劳动力想要到专业机构学习劳动技能比较麻烦,而且费用较高,村镇机构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来帮助这些老龄劳动力获得专业技能的培训。一些城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大多数都是45岁以上的劳动力,他们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而外包的培训机构收取的费用一般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因此政府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缺少相应的支持。

3、老龄人才市场机制不完善,对其开发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深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是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才体系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和开发体系初步建立,人力资源市场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仍没有达到最佳的发展状况。并且就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况来看更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多老龄人在退休后根本找不到再就业岗位,缺乏市场导向。

我国的机构设置中虽然有许多管理老年人的机构和部门,但是各个机构和部门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管理严格和有序,并且这些机构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老龄人力资源退休之后的生活安排和服务,并不涉及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如再就业。

4、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力资源丰富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我国人口总数依然很多,这将直接造成人们倾向于提前退休安享晚年,因为用人单位不愁人才不足,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供他们挑选,他们也越来越缺少“惜才”的意识,所以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

(二)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不均衡

首先,我国老龄人力资源行业开发不均衡。老龄人口在离退休以前,由于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优势不同、所交往的人际关系也不同,造成其退休以后再次参加工作的机会不同。我国目前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情况是,开发主要集中于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文化人”、机关领导干部群体和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科技工作人员,除此以外的其他行业领域却较少涉及。

其次,老龄人力资源地区开发不平衡。我国老年人的就业率偏低,且城市低于农村。根据我国在1982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三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人口的就业率分别约为23%、31%和29%,进入21世纪以后,老年人口总的就业率达33%,而其中,城市老年人口就业率仅占13%;但是到了2006年,城市老年人口的就业比仅达0.27%。

2、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再培训的教育机构甚少

需要老龄人力资源输出的不仅是其体力因素,还需要其输出脑力因素,这时就需要对老龄人力资源进行再培训教育。由于老龄人力资源输出的智力方面的创造和流动较快,这一人群的流动性更大,因此这一工程浩大,显然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是非常薄弱的。

3、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政策和机制的保障

现阶段我国面对深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政策和机制,20世纪国家有关人事部门和法律部门针对离退休的老龄人力资源曾采取过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有关法律部门也没有关于老龄人力资源在权利方面的明文规定。进入21世纪,国家下发的有关文件将用人单位与老龄人力资源之间的劳动关系仅仅作为相关民事关系,这样一来对双方都增加了风险。

4、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

以世界上的几个老龄化国家为例:美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6岁;法国为62岁;英国到2020年将女性退休年龄增加至65岁;德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女性65岁等等,由此发展下去,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将在60岁以上。

目前,我国法定的职工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岁,特殊情况准许提前退休;机关工作人员和某些持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中,女性年龄为55岁,男性年龄不变。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延迟退休年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特殊情况的提前退休现象规模庞大。

(三)我国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是偏向城市的,这也是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表现。城镇居民可以享受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很不健全,尤其在医疗、保险、生活保障等方面。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很有可能在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生活水平方面无法做好,这将又近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阻碍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

2、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第一产业上,很多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的农耕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农业机械的使用也很少,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是使用传统的农耕技术,所以,国内农村老龄人力资源在生产农副产品的效率上表现不佳,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在第二、三产业上,很多老龄人力资源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从事的大多都是一些低水平的蓝领工作,生产效率同样低下。因此,致力于提升老龄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关键因素之一。

3、对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受传统思想的影射,我国仍然存在许多对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错误认识的现象。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年龄人口长期供过于求,加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大军的就业难问题,使得我国的就业工作比较难做。国家和政府为了我国的就业问题也是煞费苦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促进老龄人口的再就业,更多人的感觉就是老龄人力资源会与年轻人抢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难度,还有的人认为,老龄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老龄人力资源的认识缺乏客观的评价。

4、法定退休年龄较低,造成优秀资源的流失浪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较低,而在这个退休年龄的群体中,大部分人身体健康,并且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积累。而由于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较低,这样不仅会给整个社会增添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优秀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

(一)促进老龄人力资源思想观念的转变

努力转变老龄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重要一步。对整个社会来讲,是通过社会上对老年人无用论的消极论调的批评和改善,极力改变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就业歧视,营造老年人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和风气;对老龄人力资源自身来讲,改变老年人对其自身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扭转老年人传统的靠社会和子女养活的观念,努力促使老年人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环境,提高其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建立完善的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深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需要将政策保障作为其基础和前提。如国家能够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提出根据老年人各自情况的弹性退休制,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直至不愿意工作为止,国家也可以适度提高老龄人的工资福利,促进老龄人再就业。其次,国家和政府应为老龄人力资源的再就业提供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老年人的质量,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的这一措施必将受到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一致好评;再次政府应该利用财政优势大力发展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事业和产业,以满足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的需求。

(三)完善老龄人力资源的职业技术培训制度

首先加强老龄人力资源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促使闲散的老龄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培养一些懂技术的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老龄人力资源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以就业为基本导向,依据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大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职业技术教育。

其次完善老龄人力资源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提高老龄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应当积极完善老龄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培训制度。针对老龄人自身特点,开发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职业技能,例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老龄人开发符合各自特点的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跟上时展的步伐,这对老龄人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丰富培训开发的内容,使培训内容更大限度有利于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例如在培训的内容上增加适合老龄人力资源的培训项目。“适者生存”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我国现状来看老龄人力资源如果想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培训中的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见识。

(四)加强社会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适当延迟退休

鼓励更多的社会机构和组织如科研机构、企业等积极参与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扶持更多优秀并有保障的社会组织机构能为老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挖掘老龄人力资源的潜能,避免这种资源的浪费。另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继续完善法律等有关体系,加大对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和保护的制度力度。老年人在延迟退休或再就业中属于比较弱势的群体,其权利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保障。在事关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方面,必须对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安排等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推行制度化建设,尽量避免以往习惯用临时性政策解决有关问题的做法。

四、结语

从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看,现代经济活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尤其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由于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时期,开发、利用、配置好我国丰富的老龄人力资源,关系着我国的经济水平能否维持稳定和高效发展,产业结构能否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实现转变,也关系着我国能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戴国辉,郝春新.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前沿,2012(5).

[2] 曾祥旭,陈卓.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政策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2010(14).

[3] 帖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0).

[4] 赵爱英,杨新科.陇东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8).

[5] 刘涛.浅析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华商,2008(8).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老龄化;劳动力;供给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66-02

人口老龄化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渐缩小的现象。劳动力供给一个后果是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个劳动力人口中高年龄人口比重增加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总体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根本改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以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过程。

一、广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发展特点

据2005年人口抽样,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656.8万人,比2000年增长24.8%。按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00年之后广东省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进程较其他省份稍慢,主要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省人口迁移,尤其是引进年轻劳动年龄人口而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广东调查显示,老年人发展、分布特点是:

1.老年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并呈现出中、高龄化趋势。通常以65―80岁及以上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十五”时期,广东老年人口净增147.57万人,增长27.6%,老年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全省总人口的增长率; 2000―2005年,低龄组(60―69岁)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中龄组(70―79岁)和高龄组(80岁以上)人群则分别上升2.68、1.27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结构呈现出中、高龄化,高龄化比重迅速增长。

2.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出现人口老龄化。15―65岁劳动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4 933万人,预计到2030年达到6 200万人左右,其人口比重也达到70%左右。从数量和比重来看,目前广东省劳动力供给相对比较富余,但劳动内部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0―14岁少年比重从2000年的27.15%下降到2030年15%左右,数量由2000年的2 033万人降到2030年的1 500万左右,呈明显的递减趋势。65岁人口比重和数量明显上升,从2000年523万上升到2004年的2 000万左右,比重也从7%左右提升到20%左右。其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劳动力增加供给幅度和少年儿童递减速度。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老龄化。

3.珠江三角洲人口老龄化低于粤东、西、北。200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老年人口占总量32.8%,粤西占27.9%,粤北占19.5%,粤东地区占18.5%。除江门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都低于10%的老年型人口标准;而粤北、粤西60岁以上老年人口都超了10%的老年型人口标准;粤东已经达到老年型人口标准。从四大区域整体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6.4%,粤东为9.4%,粤北地区为12.2%,粤西地区为10.96%。也就是说,粤北、粤西地区已经步入了老年型社会行列,“未富先老”情况严重,而粤东也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相比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区离老年型社会还有一段距离。

二、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预测

为揭示未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对老年人口及劳动力进行预测。根据生育水平和模式的不同,死亡模式假设、人口迁移模式假设、人口流动假设和出生性别保持不变,引用方案:中生育率假设+死亡率假设+迁移假设+流动人口假设。此方案在对广东省2000―2040年老年人口的人数规模和比重分析后,提出未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未来40年中,广东总人口仍然增长,但老年人口比重占整体人口比重越来越大;从未来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看,人口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劳动力参与率降低,对人口和经济生产都有极大挑战。

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少年儿童比重过轻,预示未来劳动力资源供给出现短缺。

“十一五”期间广东户籍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634万人,2010―2020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加速扩大,年均增加26万人。2020年老年人口规模为900万人,20世纪50―7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将开始进入老龄,2020年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时期,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少年儿童人数比重下降,假如出生率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下降,长期必然会导致总人口缩减,劳动力供给的严重短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从区域看,珠江三角洲老龄化速度慢、程度轻,而粤东、粤西、粤北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重。受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影响,粤北迁出人口和流出人口多,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都最高,2005年高达8.5%~8.6%,2010年超过9%,2020年达到11%以上。珠三角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最低,2005年为5.4%,2010年为5.7%,2020年可达到8.8%,明显低于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粤东和粤西老龄化程度和速度的变化介于珠三角和粤北之间。但无论哪个区域,21世纪30年代以后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状态,粤东、粤西老龄化程度在2040年后将达到15%~20%,粤北和珠三角达20%以上。

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衡量社会对老年人口的负担,采用老年抚养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反映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抚养与被抚养程度和数量上的关系。

1.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是劳动适龄人口总抚养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人口结构预测和人口抚养比可知: 15~65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增加,从数量看,劳动力供给还算充裕,对广东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供给,随劳动力供给的迅速减少,其劳动力数量也随之减少。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2020年将占总劳动人口数71.72%,其比值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下降,到2040年达60%左右,且更有递减的趋势,低年龄人口对社会发展极其不利。

2.人口高龄化、农村老年人口增多使社会老人抚养负担愈加沉重。高龄老人的抚养将成为老年人抚养问题的难点。高龄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生活照料、日常保健和疾病护理等方面,需要更好的社会和社区专业化服务。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和比重都高于城市,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既无退休保障,又绝大部分不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的覆盖范围,农村老人的供养只能更多依赖子女,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2005年农村、城市老年抚养率分别为43.4%、29.3%,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镇和城市,农村老年抚养比可能有再上升的趋势。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中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员比例将上升,而年轻劳动力所占比重将下降,造成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老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年轻劳动力不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的产业和技术遭淘汰,不断引进新技术手段和工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是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这种情况表现就更为明显,有技术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需求旺盛,而没有文化,技术落后的老年劳动力将会过剩,面临着失业,再就业也非常困难,对未来劳动力供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思考

1.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逐步减缓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平衡。可在一段时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增长转变,也可通过调整适当生育政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广东省人口结构还在进入老龄化路上,需要一段时间才充分进入老龄化阶段。通过科学推断,在生育低峰时间内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可填补老龄化后的劳动力空缺。另外,人口中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必然对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同时造成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越来加重。为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合理生育对象多生、优生,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把握人口红利机遇,适当引进外来工,填补劳动力短缺,分担人口老龄化压力。 一般将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做是人口对经济的负债,简称人口负债;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做人口对经济的红利,简称人口红利。由于大量青壮年流动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使广东成为人口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未富先老”的状态要比全国其他地区轻,其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也比全国早到来,延续的时间比全国更长。人口年龄结构低负担的“黄金”时期,受惠于人口红利阶段。广东仍然要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同时,对外来人口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合理有序引进所需劳动力资源。对人才资源上,鼓励外地人才的流入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合理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老龄 养老 问题 建议

面向基层,做好基层老龄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近年来对本县老龄工作的调研,浅谈基层老龄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会泽县国土面积585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办,376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1019204人。全县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80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5%,其中,60到79周岁的99913人,80到99周岁的18069人,100周岁以上20人。全县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健全,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机构与老年协会,老年社团相结合的老龄组织网络。 23个乡镇街道办均设有老龄办。有敬老院24个,有老年大学一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八个。

二、抓实老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确保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老龄工作部门认真抓好各项老龄政策法规,特别是各项惠老优待政策的落实,确保老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一是强化宣传,通过各种现代媒体宣传“一法一条例”及各种惠老政策,特别是在每年的敬老月活动期间,组织编导各种尊老、敬老、爱老的文艺节目到工厂、学校、农村进行巡回演出。二是初步建立了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三是老年维权机制初步建立。四是抓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为老服务工作全面发展。不断完善为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是确保为老年人搞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平台。五是抓创建,确保基层老龄工作的深入开展有载体有平台。创建敬老先进村、敬老文明号,是开展基层老龄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各单位部门抓好抓实老龄工作的一个施展平台。目前,全县共创建敬老先进村155个,占全县的40%左右。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和观念陈旧跟不上老龄化发展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口老龄化认识不到位,使老龄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尴尬境地。二是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当前家庭小型化,导致家庭养老弱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习惯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羞于购买养老服务。

(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难度大,建成后正常运转困难,市场开发难度大

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是适应人口老龄化,有效补充家庭养老不足的现实需要,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不少,一是在城区选址难,表现为越是繁华区、老人要聚居区越没有土地可选,即使有也无力支付高额的地价费;二是缺口资金大,地方投入不足;三是建成后缺运行资金,缺为老服务的专职人员,正常运行困难;四是为老服务项目单一,老年人有效需求少,许多老人对于出钱购买服务,无论是到日间照料中心还是上门服务都不习惯,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开发难度大。

(三)老龄事业发展前景看好,老龄事业人才缺乏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据有关部门预计,到“十三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3.21亿,老龄化水平提高到24%,相反地,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由于家庭小型化而逐步弱化,特别是高龄,失能等困难老人数量的增多。老龄问题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明确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业和产业,可以说老龄事业发展的春天已到来,老龄事业前景看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老龄事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服务人才都非常缺乏,一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老龄工作者年龄偏大,兼职较多,缺乏专职的专业的年轻化的管理人才,二是为老服务人员缺乏,更无经过培训的专业服务人才;三是懂市场开发、会经营能开拓老龄服务市场的专业人才缺乏。

四、几点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宣传工作是提高认识、改变观念的重要手段。一要强化对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形势宣传,增强这种发展趋势将给我们社会带来的问题和机遇的认识。二要强化对发展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宣传,特别要针对老年人宣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宣传;三要强化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策的宣传,特别要针对老年人宣传购买社会养老服务,是解决家庭小型化、子女负担过重导致孝老不足的有益补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明确政府定位、探索建立一整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工作,首先必须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尤其在工作开展初期,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必须作为这项工作的初始动力,贯穿于启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一是政府要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倡导者。政府要把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有力措施,建立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督促检查方面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采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解决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用地难的问题。加强老年人居住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整合,实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促进公共设施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发挥现在服务设施的综合效益;要争取把一些闲置的学校、村委办公楼、厂房等,通过租赁、购买等形式,改建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各地由政府全额出资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在管理、服务人员、服务内容上进行探索实践,为居家养老服务业起一个示范带头作用。四是要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营运的优惠政策,既能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开发与发展,有能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随着养老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引入民间组织及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正确方向。首先要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全方位支持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要积极宣传养老消费观念,通过“服务商主动服务老年人体验服务产生依赖建立服务市场,从而达到市场化目标。其次要有效提升服务内容。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中,一些老年人已从寻求生活援助的低标准进入到寻求心理援助,追求精神生活的高层次,因此,我们的服务内容也要不断发展,不单单是提供救的服务,而应向预防性、发展性的服务延伸,拓展。五是要鼓励、支持专家、学者、经营者探索建立一整套的科学营运管理模式,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三)调整结构,强化培训,不断加强老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 低龄老人 高龄老人 社区志愿服务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将积极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其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国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动员和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将积累一生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繁多,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开展的活动可谓寥寥数几,本文通过“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行性的论证,意在探索符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积极老龄化”形式。

一、低龄和高龄的涵义

1982年维也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将60岁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在此基础上按照生命阶段将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70岁)、中龄老年人(70-80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按此标准,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1900万,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可能会超过1亿。笔者认为,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低龄和高龄的定义应更加灵活和实际,不能仅囿于生理年龄而更多的是以老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参与意愿为参考因素。故低龄可指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活动的老人。高龄可指年龄在80岁左右,缺乏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因此笔者将“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描述为在社区中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服务的低龄老人,自愿地有偿或无偿为需要照料的高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志愿活动。

二、“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可行性

“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老形式,其可行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一,现实的强烈需求,基于高龄照顾的需求和“积极老龄化”的要求,指出“低龄助高龄”不仅符合现实需求而且是“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第二,“低龄助高龄”的可行性,基于对低龄老人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服务内容的介绍,说明低龄老人有能力胜任职责,能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低龄助高龄”——“需在可行”

第一,满足高龄老人的照顾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特别是高龄老人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未富先老”下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机构养老又因缺少人情味,官僚作风严重而日显弊端。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而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我国2010年末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高龄老人中的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比例更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无论在资源供应、设施建设还是制度保障上都存在着供不应求、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必须寻找和挖掘新的方式和资源,弥补及完善在日常照顾、医护照看以及应急服务等方面的缺口和不足。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而言,缓解养老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即可通过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其中,低龄老人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

第二,符合“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积极老龄化”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涵义,对于高龄老人而言,满足了其照顾的需求即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低龄老人而言,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即是“积极老龄化”。无论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发展,都是通过有所为来实现,而其中重要途径就是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重要表现。“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实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一方面能使得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老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广泛的社会支持。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政策制度是站不住脚的。“低龄助高龄”作为一项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除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赋予“低龄助高龄”一定的合理性之外,微观上,低龄和高龄家庭的广泛支持使得“低龄助高龄”更加具有现实性。

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中照顾人手的缺少以及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态度,单依靠家庭或亲属成员的照顾很难保证居家养老的质量。时下最普遍的弥补方法便是雇佣的钟点工和保姆,这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存在信任和安全问题。所以,安全的、可心的和低成本的服务是高龄老人和老人家庭的共同渴求的。而“低龄助高龄”因地缘性和稳定性,即参加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和享受服务的高龄老人大多是生活在同一社区或附近社区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稳定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符合子女和老人的期待。另外,对于低龄老人家庭而言,由于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即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又愉悦身心,继而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使得低龄老人的子女,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再次,“低龄助高龄”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无形中督促子女尊老敬老,有利于孝文化的弘扬。总之,“低龄助高龄”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利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低龄老人——“势在可行”

通过“需在必行”的阐述,得知无论是出于“积极老龄化”的要求、市场的照顾需求还是老人自身的活动需求,都可谓为“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依据。政策上的鼓励和实际的需求都可转化为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照顾高龄老人的外部优势。而作为供方的低龄老人是否有能力提供和满足这项需求值得探讨,下面将从低龄老人群体自身在参加“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所具有的可能性和优势进行论证。

第一,身体素质良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的普及,人的身体素质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以宝鸡市渭滨区为例,老年人的(60岁以上)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的人数占到36%,认为健康在一般水平之上的占83%。多数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能够适应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低龄老人有为社区志愿服务做贡献的身体条件。

第二,思想素质优势。当代的老年人大多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重考验,不仅见证了国家的风云变幻和兴旺发展,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受时代的影响和号召,大多数老同志具有奉献的精神和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乐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自愿无偿地奉献力量,希望继续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第三,知识经验丰富。科学研究表明老人的智力和体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并非全面的,认知、记忆力和推理能力最先衰退。但智慧可以在官能衰退的一定程度内继续发展,低龄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而且可以理性驾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继续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第四,闲暇时间充足。老年闲暇是特指个体自六十岁到临终前的全部活动时间。(潘穆,1986年)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花费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较少,加之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较早,老年人的闲暇空余时间较充足。而由于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很难满足一部分健康、低龄老人的再就业愿望。这部分老人闲暇时间利用较单一和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浪费。

第五,同辈群体的优势。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主要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地位大体相似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其成员一般是在有某些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同属老年人群体,在应对衰老的过程中,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经历使其在情感上更易接近。在理解高龄老人需求和提高适合的服务方面,感同身受更能提高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作为服务提供方的低龄老人,在照顾需求存在和迫切的前提之下,有可能、有能力、有优势向需方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

(三)“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适在可行”

有了“需”的存在和“势”的保障,开展“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已然具备了开展活动的可能性,但如何开展好活动,就要考虑其服务内容的适宜性和明确性,老年人群可以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许多方面大有作为,如通过培训或组织有特长的老人开展社区矫正、科普宣传、法律援助、防灾救灾、社会监督和道德教育等活动。“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既要体现出服务内容的切实性和针对性又要保证服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此,“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生活照料方面,相关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体弱多病需要经常性特别照顾的比例等于65岁至79岁老人的5被左右,照料需求相当旺盛。“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具体的项目可包括送餐上门、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个人清洁、上门助浴、外出助浴、陪诊服务、陪同购物和代办等。比如苏州市金阊区“金阿姨”志愿团队提供的一日一敲门服务以及苏州吴门桥街道的“爱心厨房”等。

第二,精神慰藉方面,随着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的增多,又加之大多数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自我修养不高,对精神慰藉和情感交流十分渴求。“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开展上门聊天、讲书读报以及组织“谈古论今”“追忆往昔”等集体演讲活动。

第三,休闲助乐方面,一方面由于高龄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高龄老人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熟悉掌握较少。在休闲娱乐方面想做而不能做的太少,低龄老人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高龄老人实现“实心计划”比如,书法绘画、养花鱼鸟、插花茶艺、垂钓棋艺、踏青散步等等。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 低龄老人 高龄老人 社区志愿服务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将积极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其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国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动员和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将积累一生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繁多,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开展的活动可谓寥寥数几,本文通过“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行性的论证,意在探索符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积极老龄化”形式。

一、低龄和高龄的涵义

1982年维也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将60岁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在此基础上按照生命阶段将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70岁)、中龄老年人(70-80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按此标准,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1900万,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可能会超过1亿。笔者认为,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低龄和高龄的定义应更加灵活和实际,不能仅囿于生理年龄而更多的是以老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参与意愿为参考因素。故低龄可指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活动的老人。高龄可指年龄在80岁左右,缺乏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因此笔者将“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描述为在社区中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服务的低龄老人,自愿地有偿或无偿为需要照料的高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志愿活动。

二、“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可行性

“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老形式,其可行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一,现实的强烈需求,基于高龄照顾的需求和“积极老龄化”的要求,指出“低龄助高龄”不仅符合现实需求而且是“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第二,“低龄助高龄”的可行性,基于对低龄老人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服务内容的介绍,说明低龄老人有能力胜任职责,能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低龄助高龄”——“需在可行”

第一,满足高龄老人的照顾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特别是高龄老人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未富先老”下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机构养老又因缺少人情味,官僚作风严重而日显弊端。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而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我国2010年末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高龄老人中的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比例更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无论在资源供应、设施建设还是制度保障上都存在着供不应求、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必须寻找和挖掘新的方式和资源,弥补及完善在日常照顾、医护照看以及应急服务等方面的缺口和不足。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而言,缓解养老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即可通过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其中,低龄老人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

第二,符合“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积极老龄化”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涵义,对于高龄老人而言,满足了其照顾的需求即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低龄老人而言,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即是“积极老龄化”。无论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发展,都是通过有所为来实现,而其中重要途径就是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重要表现。“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实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一方面能使得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老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广泛的社会支持。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政策制度是站不住脚的。“低龄助高龄”作为一项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除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赋予“低龄助高龄”一定的合理性之外,微观上,低龄和高龄家庭的广泛支持使得“低龄助高龄”更加具有现实性。

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中照顾人手的缺少以及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态度,单依靠家庭或亲属成员的照顾很难保证居家养老的质量。时下最普遍的弥补方法便是雇佣的钟点工和保姆,这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存在信任和安全问题。所以,安全的、可心的和低成本的服务是高龄老人和老人家庭的共同渴求的。而“低龄助高龄”因地缘性和稳定性,即参加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和享受服务的高龄老人大多是生活在同一社区或附近社区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稳定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符合子女和老人的期待。另外,对于低龄老人家庭而言,由于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即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又愉悦身心,继而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使得低龄老人的子女,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再次,“低龄助高龄”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无形中督促子女尊老敬老,有利于孝文化的弘扬。总之,“低龄助高龄”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利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低龄老人——“势在可行”

通过“需在必行”的阐述,得知无论是出于“积极老龄化”的要求、市场的照顾需求还是老人自身的活动需求,都可谓为“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依据。政策上的鼓励和实际的需求都可转化为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照顾高龄老人的外部优势。而作为供方的低龄老人是否有能力提供和满足这项需求值得探讨,下面将从低龄老人群体自身在参加“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所具有的可能性和优势进行论证。

第一,身体素质良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的普及,人的身体素质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以宝鸡市渭滨区为例,老年人的(60岁以上)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的人数占到36%,认为健康在一般水平之上的占83%。多数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能够适应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低龄老人有为社区志愿服务做贡献的身体条件。

第二,思想素质优势。当代的老年人大多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重考验,不仅见证了国家的风云变幻和兴旺发展,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受时代的影响和号召,大多数老同志具有奉献的精神和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乐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自愿无偿地奉献力量,希望继续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第三,知识经验丰富。科学研究表明老人的智力和体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并非全面的,认知、记忆力和推理能力最先衰退。但智慧可以在官能衰退的一定程度内继续发展,低龄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而且可以理性驾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继续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第四,闲暇时间充足。老年闲暇是特指个体自六十岁到临终前的全部活动时间。(潘穆,1986年)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花费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较少,加之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较早,老年人的闲暇空余时间较充足。而由于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很难满足一部分健康、低龄老人的再就业愿望。这部分老人闲暇时间利用较单一和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浪费。

第五,同辈群体的优势。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主要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地位大体相似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其成员一般是在有某些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同属老年人群体,在应对衰老的过程中,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经历使其在情感上更易接近。在理解高龄老人需求和提高适合的服务方面,感同身受更能提高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作为服务提供方的低龄老人,在照顾需求存在和迫切的前提之下,有可能、有能力、有优势向需方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

(三)“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适在可行”

有了“需”的存在和“势”的保障,开展“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已然具备了开展活动的可能性,但如何开展好活动,就要考虑其服务内容的适宜性和明确性,老年人群可以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许多方面大有作为,如通过培训或组织有特长的老人开展社区矫正、科普宣传、法律援助、防灾救灾、社会监督和道德教育等活动。“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既要体现出服务内容的切实性和针对性又要保证服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此,“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生活照料方面,相关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体弱多病需要经常性特别照顾的比例等于65岁至79岁老人的5被左右,照料需求相当旺盛。“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具体的项目可包括送餐上门、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个人清洁、上门助浴、外出助浴、陪诊服务、陪同购物和代办等。比如苏州市金阊区“金阿姨”志愿团队提供的一日一敲门服务以及苏州吴门桥街道的“爱心厨房”等。

第二,精神慰藉方面,随着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的增多,又加之大多数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自我修养不高,对精神慰藉和情感交流十分渴求。“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开展上门聊天、讲书读报以及组织“谈古论今”“追忆往昔”等集体演讲活动。

第三,休闲助乐方面,一方面由于高龄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高龄老人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熟悉掌握较少。在休闲娱乐方面想做而不能做的太少,低龄老人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高龄老人实现“实心计划”比如,书法绘画、养花鱼鸟、插花茶艺、垂钓棋艺、踏青散步等等。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 “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 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 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宝昌. 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 “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 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 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宝昌. 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2篇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摘要:近2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普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途径。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却又其自身的历史和制度根源。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根据分析的内容,总结了三点政策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顾宝昌.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8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20

一、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困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我国人口出现严重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其表现为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升高。在发展中国家,如若总人口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10%(发达国家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7%),则这一类型的人口通常称为老年型人口。

201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39%,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1.67%。我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出10%的界定标准达4.32%之多,表明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未富先老”已成既成事实。专家估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至30%,届时60岁以上人口可能达4亿多。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保障问题

(一)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就业供需之间矛盾加深

与人口老龄化相对应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末最新数据及表1显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1年末下降0.6%[1]。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较大,短期内还有一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生育率的下降,低龄人口补给的速度较慢,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日渐明显。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衰竭消失,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加深。

(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递增,社会与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少子化”的存在,也促使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因为目前我国基本退休年龄为60岁,本文用60岁及以上人数(老年人口数)与15至59岁的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作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近年我国来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连年递增,由2005年的16.05%递增到2012年的20.69%,未来几十年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仍会递增,养老负担有加重的趋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晚且不够完善,曾经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的老员工们正相继退休,而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在上世纪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型养老体制转变时,转轨的成本没有明确由谁来承担及落实。另外,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且覆盖范围较窄,于是出现了混账管理、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等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度已超过2.2万亿,若没有财政补贴,多个省市早已收不抵支。有专家分析,到2015年有可能出现支付缺口,足可见养老金空账问题亟待解决。

(三)空巢、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突出

在我国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多重政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其空巢化、高龄化、病残或失能化等特点明显。由于大批城镇或农村青壮年去异地读书、就业、务工、经商、居住等,造成空巢现象非常严重,这给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带来了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女不在身边,起居生活没人照料;二是不断延伸的精神需求很难满足。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已达4150万人,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70%。同时,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已达农村老年人口的37%,2013年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扩大。“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许多农村地区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较大冲击。

(四)社会养老体系薄弱,“一床难求”普遍存在

民政部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已达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还存在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的问题。据全国老龄办与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预计到2015年达到4000万。因此,即使按4: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也需1000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且近一半是文盲。虽然社会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问题较为突出,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且缺少政府及社会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目前社会养老体系薄弱,难以满足我国快速老龄化引起的巨大养老需求。

(五)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影响未来经济活力与创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比重只达16.44%,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29%的水平,比2005年的20.33%已下降了3.89个百分点,且八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少子化”加剧问题比较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与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

(一)老年人消费需求增加,市场空间巨大

老年人口的增加势必推动老年人相关产品消费的增加。例如,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护理保险、保险理财产品、老龄手机、助听器、电动车、纸尿裤、多功能拐棍、养老保健产品等,在市场上均取得了不俗业绩。2010年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并且还会继续延长。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科技医疗水平发展,这一趋势未来仍将保持,这将极大地推动老年人市场需求。

(二)养老需求增加,带动社会基础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加速,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且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需求。目前,国内的社会养老体系还较薄弱,基于老年人的生活居住、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国家和企业对于养老机构和社区等的建设会带动建筑、家具装饰、物流运输、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各大行业的发展。而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会推动老人教育、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老龄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老人出游意愿增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各大旅游公司竞相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以老年旅游为主题的各种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因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及要求较高的老年旅游服务需求难以跟上,我国老年旅游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仍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据中国老龄委调查,当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我国旅游人口总数的20%以上。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刺激科技创新,弥补劳动力不足和满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

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没有替代品产生,劳动力不足将较为明显。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在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科技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高科技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与机器人作为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二是为抢占巨大的老人市场空间,各大企业也会不断创新,开发各式各样的老龄产品,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缓冲劳动力下降和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老年的界定也有所变化,提高退休年龄已成为许多国家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举措。中国目前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岁,女性职工50岁(部分特殊行业另有规定)。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而养老金缺口已达2.2万亿元。若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既可缓冲劳动力的下降又能够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据分析,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那么养老统筹基金便可增长40亿元并减支160亿元,即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3]。笔者建议,我国可以考虑一般退休年龄柔性推迟到65岁(男女可以试行同步退休),先在部分发达地区和行业试行,成功后再推广。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身体实际机能状况,鼓励支持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老龄劳动者,允许推迟退休到更高年龄,而对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二是参考发达国家对60岁以上的老龄劳动者建立养老金提前支取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尚未达到法定支付年龄的高龄者的需要和利益[4]。

(二)鼓励支持养老相关产业发展,严格监管确保数量与质量

发展养老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管理。鉴于目前国内各种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社会公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适度扩大规模,解决“一床难求”的尴尬,重点帮扶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和空巢、失能老人。同时,积极吸纳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缓解社会养老工作的压力。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便捷服务以及相关技术指导,规范我国民办养老产业的发展。另外,可考虑与企业合作建设集老年教育、休闲娱乐、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养老社区和机构,同时鼓励企业、居民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行一对一帮扶,大力倡导和推动民间力量到养老事业中来。积极做好服务与监督管理,将部分地区成功的经验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推动整个社会养老及相关产业发展。

(三)鼓励创业、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劳动力不足

市场竞争及逐步老化的人口状况,会选择性地淘汰部分企业。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劳动力逐步下降局面。第一,出台部分鼓励扶持政策,奖励科技创新,扶持重点产业,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第二,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及优惠,对有困难的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第三,基于创业解决就业和带动就业的双重效应,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人群(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青年、下岗职工等)的支持力度,政府或者社会创业基金组织可给予创业初期启动资金的一定支持,并在初期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提供便捷服务,鼓励银行为其提供国家贴息小额贷款;第四,大力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并进行免费再就业培训。鼓励支持企业招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人、健康体能好愿意继续就业的老年人,根据招聘比例,对于其给予一定补贴或税收优惠。

(四)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完善配套服务及景点安全设施

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给予针对老年团体旅游业务的支持,如高速路通行及进城免费或者优惠,旅游公司老年团体旅游业务收入的税收优惠,以调动旅游公司积极性等;第二,政府和旅游景区开发公司联合完善景区安全设施,加强安保措施,提高其安全保障和旅游率;第三,保监会要鼓励保险公司针对老年人推出适当创新型旅游保险,并加强支持与监管力度;第四,加强对旅游公司老年旅游业务的安全监管,督促其做好安全配套服务;第五,旅游公司针对老年人团体做好旅游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老年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五)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属于健康保险范畴,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一般规定是,当被保险人生病或者衰老时,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需要专业护理或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其支出由保险人承担。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护理需求很大,且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在推进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时,可以考虑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双管齐下的模式。社会保险解决老年人的基本护理需求,商业保险解决有购买能力的人更深层次护理需求。在社会保险方面,建议把老年护理保险纳入医疗保险,通过制定相关费率和设定缴费起止年限(例如45岁开始缴费直至退休),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的同时保障退休后的护理需求。同时,鼓励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例如,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协助其扩大市场覆盖率,以保障更多有购买能力的人的深层次多元化需求。

(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辅以差别化职业养老保险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劳动人口众多,职业千差万别,不同工作环境对身心的耗费也不尽相同,退休后的保障需求也有所差异,故养老保险在设计上有必要考虑职业差异性。笔者认为,这种辅助的差别性职业养老保险,应根据不同职业性质,设计不同的费率及相应的退休养老保障制度。这既能增进对不同行业劳动者保障能力的需要,又能很好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满足国民退休生活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全国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R].2013.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老龄产业 发展 对策

一、引言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大连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7.7%,总数为103.8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8%,总数45.9万,两项数据均已达到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人口超过10%,65岁人口超过7%),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从年龄结构人口分析,老龄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从大连的现状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老龄化给大连经济带来的影响,明确大连市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产业之间关系,并据此制定相关规划与措施,系统地引导大连市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大连市在辽宁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大约13年。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4%,每年仍以1.8万人的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供养机构为补充、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出台城镇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和失能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入住养老护理机构补贴制度,启动实施《大连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出台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补贴和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等扶持政策。投资2.6亿元,改扩建61所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到300个,养老床位数从“十五”期末的1.8万张增加到3.1万张,增幅达63.18%。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养老产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建设17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市“三无”精神病养护院、市老年活动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养老分院、各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培育30个以上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城乡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50张养老床位。每年新增公办养老床位1000张,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每年新增民办养老床位1500—2000张,逐步形成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大学从目前的一所,预增加到15所。

二、大连市老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连市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国民财富快速提升,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变得丰富多样,老龄产业迅速发展引起了关注。但老龄产业的实际发展却并没有期待中快速增长,至今仍然处于“小而分散”的阶段。主要突出表现在: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支持方向有失偏颇。尽管大连市市政府一直以来对老年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因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不断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主要突出表现在:床位仍然无法满足大量的老年人需求;针对于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仍然没有相关重视;只单方面的以增加床位作为衡量老龄工作满意度,没有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等。

(二)政府各部门间缺乏配合,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相关配套体系。全国各地方政府一直以来把老年产业的发展作为服务产业,不能带来快速的GDP增长,对此产业的发展无法向招商引资那样给与相关重视。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工商管理等方面把老年产业和其他产业一视同仁,没有给与特殊优待。

(三)老年产品供应不足,产品单一。老年人的需求与成年人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相关企业一直以来忽视老年人的需求,没有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做相关市场调研,单方面的认为只要能生产,就能卖出去,殊不知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发出适宜的产品。

(四)老龄服务人员极其缺乏。较其他具备一定发展规模和历史的产业而言,老龄产业的人员明显缺乏。突出表现在现有的涉老服务行业主要依靠家政服务来承担,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自然也就缺乏相关的服务人员。

三、大连市老龄产业发展对策

(一)继续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相关政府的协同效应。逐步健全和完善老龄产业政策体系,推进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规制度,稳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水平。加强设施建设和组织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加强基层老龄产业工作机构建设,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的落实,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工作体系。并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与相关支持,避免只出现有民政局单独支撑局面。

(二)发展多种所有经济下的老龄产业,积极促进各种资金投资老龄产业。鼓励个人自主投资经营,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给予其在土地使用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其房屋、院址。积极引进外资发展老龄产业,吸引外资投资于老龄产业。鼓励企业积极创新,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活动,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加快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积极培育和发展为老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培养一支专门的义工队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工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加强岗位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养老服务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加快培养为老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急需的养老服务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参考文献

[1]我市年增1.8万老人[N].大连晚报,2004-10-23.

[2]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王丽华.大连市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

人口老龄化优缺点范文第15篇

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 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 “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 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宝昌. 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 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