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 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 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需求驱动;人才培养;节能;能源管理

作者简介:朱群志(1972-),男,浙江台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任建兴(1961-),男,江苏海门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1407)、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1-02

一、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压力很大,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地方存在粗放式使用的情况,很多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这种能源消费方式使能源供给进一步恶化,对人类居住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节约能源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措施。[1]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从1979年开始,我国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节能工作,但30年来节能事业起伏不定。这种状况固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源供需形势等因素有关,但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国开展节能工作的软肋,也是实现我国节能目标的瓶颈问题。[2]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厂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的能源计量和管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1998年1月起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包括两类: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之后天津和山东等地开展了能源管理师的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要求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

社会对节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对用能单位的调查,我国专业节能人才的需求量在数1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很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专职人员的企业,也存在能源管理人员节能意识不高、专业技能欠缺以及人员配置偏少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对能源的控制和管理薄弱,严重阻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以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虽然有一些高校在能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3,4]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都比较薄弱。[5]针对高校培养人才不足的现状,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纷纷提供短期的能源管理师课程对一些在岗人员进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班短则几天,长则一周;培训项目时间短,很难对学员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高校可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通过调整一些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增补部分课程,为社会培养毕业后从事“能源管理师”岗位的人才。

二、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

节能涉及的领域多,学科背景广。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涉及“热”和“电”。本项目主要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近专业包括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由于各个专业的背景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偏向动力机械,有的偏向制冷与空调,有的侧重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电力高校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往往偏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本文针对的是上海电力学院的国家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并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

1.制定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设立“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还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核心,因此,专业方向与所依托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等。

与常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特别针对节能与能源管理的课程模块。该模块包含6门课程,共计9个学分。课程包括节能技术概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热网技术、技术经济学以及能源管理与审计等。这些课程有的侧重技术层面,有的侧重能源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层面。除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之外,学生还可以从其他专业方向中选修一些课程,例如热能工程测量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

2.教学内容契合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节能人才不仅要掌握各种通用节能技术,而且也需要懂得一些技术经济分析、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技术和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设计。例如,“节能技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电联产节能技术、锅炉和加热器节能技术、热管及热管换热器节能技术、热泵节能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电力行业节能措施与案例等。“热网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及管网水力计算、供热管道敷设、热源配置等。“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政策、能源工程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平衡等。

3.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中除了一般的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外,还包括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这些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常用节能技术的实验。例如,在“泵与风机”课程中增设了泵与风机的变频调节实验。通过开展这些实验加深学生对变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的认识。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增的、有特色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综合应用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知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选修课程。尝试将一家医院的供能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对医院的用能及供能系统进行设计。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包括工程扩初说明、各类冷热电设备性能参数表、非电空调选型设计手册等。

通过与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科研实验平台相结合,建成了一些学生实践基地。由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这些基本建设工程和科研平台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需求。已经建成的实践基地有:节能生态艺术厅、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多类型能源的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校园能耗监管平台等。节能生态艺术厅可以开展的实验有中央空调性能测试、室内温度场测试、太阳能热水器性能测试等。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可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风光发电互补实验和建筑能耗按户计量实验等。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可提供燃气轮机性能试验、内燃机性能试验、气水换热器性能试验等。而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则能够提供全校每幢建筑的用水、用电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开展能耗分析和节能诊断的生动素材。

4.人才培养情况

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于2008年开始按方向招生,招生规模为1个班。2012年首届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优良。学生的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电力行业发电企业、设计院、电厂建设企业以外,也有节能服务公司等。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立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开设的选修课程得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方向学生的欢迎。“节能技术概论”、“能源管理与审计”、“热网技术”等选修课程每个教学班的人数都接近80人,其中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只占一半。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些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节能意识增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创项目,这些学生既有来自热动专业又有来自机械专业、管理专业等。管理专业的学生与热动专业的学生联合组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这些科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上海电力学院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培养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进行了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设立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制定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开设了兼顾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专业选修课程,依托校园基本建设和科研项目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所开设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为热动专业毕业生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由于节能的领域多,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因此节能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不少困难。企业所需的节能人才最好是多面手,既懂“热”,又懂“电”,还懂能源管理。但是,作为一个本科专业,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培养一个通用的节能人才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节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关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相关专业可以和企业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依托行业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志功,王伟,郭炜煜.大力发展能源教育建设低碳社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10-13.

[2]刘显法.节能降耗的人才保障[J].中国人才,2007,(2):27-28.

[3]左远志,杨晓西.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新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00-103.

[4]桑丽霞,王景甫.对我国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5]尹健.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6-0060-04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1999年国家明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得到大力发展,逐渐被社会认可,高就业率成为其显著特点。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就业率前十名的高校中有8所是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生的就业意向,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连续跟踪调查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在校生的就业意向,分析存在问题及相关需求,进一步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指导,以提高就业率和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完善高职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措施。

一、调查基本情况及样本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开展于2012年4月至9月,调查了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三个年级共9个班的所有在校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41份,回收率100%。数据统计分析通过SPSS21.0软件开展,利用描述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对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年级对专业就业形势认识、毕业去向选择以及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等问题。

(二)调查样本分析

1.性别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占76%,男生占24%,男女性别比约为3∶1,如表1所示。从不同年级与性别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性别比基本保持一致,无显著差异(x2=0.157,df=2,p=0.925>0.05)。

2.生源地分布

2011级和2012级与2010级学生的生源地比例构成存在明显差异(x2=12.898,df=2,p=0.002<0.05)。2010级北京生源占主体,为74.5%,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学生比约为3∶1,2011级和2012级北京生源比例下降,分别占52.0%和53.8%,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比例基本保持平衡,北京生源略多于外地生源学生,如表1所示。

3.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

2011级和2012级与2010级学生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x2=23.856,df=2,p=0.000<0.05)。2010级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的占54.8%,而2011级和2012级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在提高,分别为82.4%和79.9%。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专业就业形势认识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对本专业就业形势认识的平均得分为1.96(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分别计为1、2、3、4、5分),认为就业形势较好以上的占80.6%(认为好的占24.6%,认为较好的占56.6%,认为一般的占18.8%)。可见,整体上该专业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

通过对不同年级对本专业就业形势认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显著差异(F=13.682,p=0.000<0.05),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依次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

(二)毕业去向选择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未来就业去向,就业为第一位,占49.3%,其次是专接本,占39.9%,创业和出国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4.7%和2.1%,此外有14人选择其他,部分学生是因为还未考虑好未来首选的毕业去向。

通过不同年级与毕业去向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存在显著差异(x2=34.924,df=8,p=0.000<0.05)。结合图1对应分析的结果来看,2010和2011级的学生更倾向于就业,2012级的学生更倾向于专接本。具体来看,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毕业去向选择就业的比例在下降,分别为61.7%、53.9%、和37.9%,而专接本的比例在提高,分别为24.5%、31.4%和55.9%,尤其是2012级的学生在选择毕业去向时专接本已成为第一位,就业退居第二位。

通过不同生源地与毕业去向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无显著差异(x2=4.032,df=4,p=0.402>0.05),进一步分析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毕业去向选择来看,每个年级不同生源地的毕业去向选择也无显著差异。由于外地生源学生录取分数高于北京生源学生,经验上判断:毕业去向更倾向于专接本。但从统计意义上来看,外地生源学生专接本的比例于北京生源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三)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首选方向的平均得分为1.79(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愿意、非常不愿意分别计为1、2、3、4、5分),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首选方向的比例占88.6%(选择非常愿意的占33.4%,选择比较愿意的占55.1%,选择一般的占10.9%),仅有2人不愿意。

通过对不同年级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F=7.562,p=0.001<0.05),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2010级平均得分为1.99,2011级为1.79,2012级为1.66,可见,入学时间越短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通过对专业喜欢程度与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的相关分析来看,二者存在显著相关(Spearman r2=0.408,p=0.000<0.001),说明越喜欢该专业的学生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三、调查主要结论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整体上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不同年级对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显著差异,入学时间越短认为就业形势越好。

第二,就业和专接本成为毕业去向选择的主要形式,占89.1%,学生希望就业的比例在下降,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比例在提高。不同年级的毕业去向选择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并无显著差异。2010级和2011级的毕业去向选择无显著差异,首选就业,其次为专接本;2012级的毕业去向选择则和2010级、2011级有显著差异,首选为专接本,其次是就业。

第三,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入学时间越短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对专业的喜欢程度与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也显著相关,说明越喜欢该专业的学生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

四、对策与建议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速的放缓必将会对就业岗位需求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大学生成为需要重点解决就业的人群。据统计,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北京地区达20余万人,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重点名牌大学林立的北京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截至2013年12月30日,北京本科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6所,高职院校有6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也将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挑战。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机遇。一方面,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需求仍在增加。中国已进入经济转型期,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如何使得人力资源得以合理流动和配置,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需要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对人才进行最合理配置、最有效管理、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等也逐渐成为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倍加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专业化的工作,需要配备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且能从事基础性、技术性工作的高职人才。另一方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达到北京乃至全国的一流水平,毕业生一直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专业的品牌效应日渐显现。

(二)完善高职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政策体系

对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希望专接本的比例逐渐提高,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分别为24.5%、31.4%和55.9%。但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推荐专接本的比例仅为15%,对口学校仅有北方工业大学1所院校,可选专业为会计和工商管理,并未有对口专业。建议根据当前学生需求情况完善高职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教育体系。

一是提高推荐专接本的比例,让更多有意愿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考试。二是提供多次报考机会。目前专接本只有大三下学期1次报考机会。三是增加报考院校和对口专业。目前,只有1所院校可供选择且专业不对口,使得专接本学生无法继续学习本专业,割裂了高职和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四是突破地方壁垒,报考院校范围扩展至全国。目前,北京高职院校专接本院校只能选择北京市属高校,建议下一步可以选择北京其他院校,进而将报考院校范围扩展至全国。四是扩大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7年,即2年高中+3年高职+2年本科)的实施院校和专业范围。2015年,北京市已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试验,参与的高职院校仅有3所,并未涉及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议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打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历上升的通道,满足更多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

(三)构建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模式

高职生就业涉及政府、学校、个人、家长及相关利益主体,是一项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子系统和各种要素,因此,应统筹考虑,构建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

应在学生入学时便进行高职生的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有关问题及职业指导需求情况,进而将职业指导贯穿入学至毕业的三年中,统筹考虑设置职业指导模块化的内容。第一年,主要进行自我认知模块和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正确评价自我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年,主要进行就业信息和形势教育模块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块,解读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及心理调试能力;第三年,主要介绍就业技巧模块、就业流程及法规政策模块,介绍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技巧,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流程及权益保护等内容。改变传统“大讲座”的形式,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指导,采用参与性、体验式、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建立职业指导教师团队,以“行业从业人员、主管就业老师、外部职业指导专家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专任教师为主导,辅助以其他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大学生职业指导。为保证指导效果,落实“1+1”的职业指导教师负责制,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任教师作为职业指导课程负责教师,跟踪大学三年职业指导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2014.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机遇;挑战;原因及对策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人才,更令一些企业求贤若渴。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不是都能进我们以前概念的“好”单位(如事业单位、知名企业等),或者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岗位。

一、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当今高校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主要是由医药类学校开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培养的目标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合格毕业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医药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医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结合培养目标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经济学、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测评、组织理论、雇佣与培训、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现代医药企业管理、普通心理学、统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劳动法规、英语、计算机等。而设定的就业方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培训等相关工作。

二、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机遇

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大范围上来说,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领域,前途十分广阔。在国外许多企业资源计划(EPR)软件系统中,人力资源(HR)是非常独立的一块。在企业实施ERP过程中,HR部分都是由专门的HR顾问负责。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大多都是行政出身,进来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人才资源队伍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对于其中的细分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在节节攀升,据调查,大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薪水一般月薪数在1万至1.5万元或高达1.8至2万元(一般在1.5万元上下浮动);薪酬经理、招聘经理等大抵在6千元一1.2万元之间(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动),在这样的工资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万元左右浮动,最高不超过1.5万元,最低不低于8千元。高薪使人力资源管理师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从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由徐静蕾执导的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可见一斑。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很多企业还存在许多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错误。实质上这仍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而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错误。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活动也许在短时期内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利润,但若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长期稳定的市场拓展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错误。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是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开发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而且包括中级甚至高级管理层。只要员工存在之处,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延伸,整个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系统。许多跨国公司提倡这样的观念:所有部门经理都应是人力资源经理,因为他们对下属负有招聘、考评、开发、激励等职责。人力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没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观念误区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系统性。那么,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作出规划;提请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说服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如专业化的技术系统);注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职业经理层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三、如何从课程设置引导人力资源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1.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就业分布及其原因

由目前市场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的数量和就业的远大前景,我们可以预见本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实施情况并不尽然。根据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显示,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然而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从就业分布来看:医药代表占36%;人事专业占20%;办公室文员占16%;咨询顾问占6%;自主创业占4%;入伍占4%;考研占4%,其他占10%。因此可见,班级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还是从事于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职业,人事岗位的比率只占第2位。造成同学们应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不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看似入门较低,可实际上,这一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厢情愿追求职业目标不可取。“某管理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职业性格应该是感知型和沟通型,善于协调、组织、演讲,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和艺术的沟通者,同时又是严谨的政策制定实施者。”

(2)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性、效益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单一型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是复合型的。而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

(3)从应聘情况看,医药营销岗位的门槛要更低一些,没有太多的专业限制,而且招聘人员需求量较大,同学在此列求职中往往是一投即中。而部分医药代表的成功也刺激了同学的专业“转向”。

2.加强课程设置合理性,提高同学就业质量

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及在求职过程中占有优势,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发挥优势,我们必须在同学的课程设置上加以培养和引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更要发挥我们学校优势,增加相关医药类课程,使得我院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应聘岗位时,除了一般的企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医药类的企事业单位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对象。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医药类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3.课程以外的证书式教育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大学本科毕业生要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了专业知识成绩过硬,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外部坏境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多方位的寻找就业途径,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艳彦,张志艳,石琛琛,杨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 2010,(12) :522.

[2]非常就业 非常选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3):46.

[3]安徽中医学院学生手册.2006.

作者简介: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似无胜有的热能

说到热能,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为20摄氏度的房间内,夏天可以穿短袖,而冬天则需要穿很多衣服才能不感到冷呢?这是由于人体和环境进行对流换热,跟墙壁进行辐射换热,虽然室内温度都是20摄氏度,人体和环境的对流换热冬夏都一样,但冬天墙壁的温度低,人体的辐射换热量增多,即损失的热量增多,所以冬天就觉得冷。这只是我们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传热学所学习的内容之一。它和研究热能与其他能量互相转换的工程热物理,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流体力学等知识,一同成为我们专业的理论基础。

作为处于科技前沿的专业,我们对基础学科的学习特别是物理的要求相对要高。就拿大学物理来说吧,一般工科类学生只用学习D类物理,学时一般在48个学时。而我们专业的学生则要学习A类物理,学时一般在64个,主要是增加了热学和量子力学的知识。其他的高等数学、普通化学等课程也大多如此。由于是热能与动力学的交叉学科,我们在学习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燃烧学等课程的同时,还需掌握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大方向打造热能人才

基于热能行业的广泛性和就业时需要人才的专业性,不同的学校会根据本校特色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方向主要有: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这个方向学生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燃烧学、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方向就在于此。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含动力机械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主要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等方面的知识。类似于长安大学这样以汽车机械制造为专长的大学,多以此为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制冷低温工程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主要掌握制冷、低温原理、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压缩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还需掌握压缩机制冷、吸收式制冷等各种制冷方式。合肥工业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就属于此类。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在火力火电工程方面与热力发动机方向的学生略有相同,但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需要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像长沙理工大学这样以研究火力发电为主大学,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方向就在此。

由于开设方向众多,我们专业的就业面也极广,几乎所有的科技行业都能见到我们专业师生的身影。学习热能转换的,你可以到“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或者钢铁冶炼行业就业;学习内燃机的你可以到船舶、汽车、机车制造厂工作;学习制冷的你可以在家用、商用空调或压缩机行业找到自己的春天,学习机械转换为电能的你可以选择电力或者核动力行业。此外,国防事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学校老师就曾经参加过神舟系列飞船的项目,并且亲眼见证了神舟飞船升空的神圣瞬间。

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在刚刚结束的十中,胡主席的报告曾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教学资源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求职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影响及其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三种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平衡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高校教育培养的中观层面、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微观层面。解决该问题,宏观上需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统一到“就业优先”的战略选择上来;中观上需要高校加强专业改革并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微观上需要毕业生自身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从中观层面出发,以高职教育为着眼点,从数字教学资源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问题。

一、数字教学资源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素

1.概念界定

数字教学资源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文件(教学计划、大纲、电子教案、讲稿)、课程教学资料(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数字化媒体素材、实验实训平台、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数字教学支撑环境等。

就业能力的概念与其构成要素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际劳工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美国劳工部获取必要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FEE)、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以及国内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定义。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侧重点也千差万别,但其内涵大体可从两方面认识:一是以就业主体为中心进行界定,强调个体为获得并保持工作所需要的资质;二是以技能为核心进行界定,涉及个体得到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于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一般认为由劳动者满足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组成。

2.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素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培养 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素,除了具有一般属性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其中最显著最突出的是“职业性”和“实践性”。数字教学资源作为配套高职教学活动开展,支持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资源之一,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从数字教学资源视角,根据高职人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评价情况的调研,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方向和定位,我们把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要素细化为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利用能力、转化能力”三方面。

(1)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正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方向转变,教学资源也由“单一向多元”、“校内共有向校际共享”、“多校共享向区域共享”方向迈进。对学生而言,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有效利用优质资源的需要。近年高职教育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精品课程、示范专业、专业共享资源库,积累沉淀了大量优质资源,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共享。高职学生要善子根据学习需求获取它们,为自身的职业规划、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人格塑造、品德培养积累学习素材。二是弥补专业不足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相继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品牌。正因为每个学校的优势和强项不尽相同,才需要学生具有优质资源的获取能力,以弥补本校专业建设的不足。三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这也需要学生利用数字资源来培养这些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2)数字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高职数字教学资源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学生需要具备“去粗取精”的能力,选取那些适合专业发展、符合能力培养、利于技能提升的资源为我所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选取能力.信息论中的一个著名公理是“信息多了等于没有信息”,因为不经过选择的信息往往是泛化的、大而无当的。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职业规划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有重点、有批判地选取资源;二是资源吸收能力。学生通过对获取和选择的资源进行理解、归纳、分类、存储记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深度表达等过程,完成对资源的吸收。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适用、够用、管用”的原则。

(3)数字教学资源的转化能力。获取和利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实现这个目的离不开数字教学资源的转化能力。一是转化为专业基本技能,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转化;二是转化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的转化;三是转化为专业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化。

二、数字教学资源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对专业能力的培养

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三个方面。

数字教学资源能改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高职教育不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以“适用、够用”为度组织专业理论知识,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数字教学资源中,既有以“适用、够用”为原则整合在一起的精品资源,又有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的拓展资源;既有提升职业能力的优质资源,也有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激励资源。这些资源能同化课堂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越合理,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就越强。

数字教学资源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无论是数字资源的获取还是利用,这本身就是专业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尤其是网络课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数字化媒体素材等这类数字资源,能实现具有职业特色的网络教学模式,可为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在校学习、职前培训、职后提升的学习平台,能大大促进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

数字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建成的“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以及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的仿真实验系统,都已成为高职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数字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形成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顺利就业和满意就业必需的本领,可以分为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实习之前需要查找、学习大量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以其独特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并为学生指明职业方向。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利用数字教学资源,教师能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那些具有激励作用的优质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并能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的培养。

数字教学资源能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数字教学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数字教学资源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需要学生的决策能力;学习情景的创建和提炼,需要学生的组织能力;与企业专家的在线交流,需要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分工与合作,能锻炼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3.对求职能力的培养

求职能力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技巧的总和,主要体现在前期准备期、求职应聘期、求职后实习期三个阶段。求职前准备期,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指导服务平台、职业生涯设计系统等数字资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自我认知与求职目标定位能力”的培养;求职应聘期,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招聘信息系统、就业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优势,通过学习相关教学视频、讲座录像、报告会实况转播等资源,加强“招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抗挫能力”、“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培养;求职后实习期,学生同样可以利用数字资源进行“自我调适能力”、“角色认知能力”的锻炼。

4.对其他能力的培养

其他能力是指除上述能力外,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具有更高人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如创新能力;具有个性特点的突出素质和能力,如领导能力;具有其他专业的特长和能力,如艺术特长等。数字教学资源能加强学生多方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能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网络协作小组的分工与合作,能发挥学生个性与特长;在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以及影视编辑与合成方面的特长,同样可以在教学平台中得以发挥。

三、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1.立足本校办学特色,突出“实用性”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围绕示范专业群的建设,整合形成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具有职业特色的网络教学模式,同时为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与学校发展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充分体现资源建设的需求观、系统观、开放观,重点突出资源的实用性。

2.整合多方优质资源,体现“实践性”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多方筹集。一要整合校内特色资源。通过整合校内“一课堂~二课堂”和校外“三课堂”的资源,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基础平台,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要开发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通过数字化各种以传统方式保存的教学资源、立项挖掘前期积累的优质资源、购买具有版权的实践资源,可以有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要收集整理免费的网络资源,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服务。

3.共享区域行业资源,彰显“职业性”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46-02

新能源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过渡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必然之举。中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两支主力军迅猛发展,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人才,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紧急下达《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培养什么样的新能源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怎么样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形势

自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1893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万K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2年底,全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万KW;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达到7532万KW;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万KW,发电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2013年我国风电又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92万千瓦。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目标为1800万千瓦。根据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显示,列入“十二五”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的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60万千瓦(27.6GW)。从2011年开始,我国为把握风电发展节奏,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开始制定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前三批风电核准规模分别为2683万千瓦、1676万千瓦(后又增补852万千瓦)和2797万千瓦。至此,“十二五”以来拟核准的风电项目规模累计已超过1亿千瓦。

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自2009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也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5GWp;截至201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p,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16GWp。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GWp,比2012年增长28%。2013年,就新增光伏装机而言,中国、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市场,而德国则退居第四。中国2014年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p。根据《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与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13年底为止,美国已有5座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投入运行,规模都在100MW以上。其中美国NRG能源公司联合Google、Brightsource公司投资22亿美元在加州莫哈维沙漠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于2013年成功发电,装机规模为392MW,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电站。美国能源部SunShot计划光热发电的研发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75%的成本削减,在不依赖政策补贴的前提下将光热发电推至每千瓦时6美分甚至更低的水平。欧洲早在2009年12家跨国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在北非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厂,10年后开始供电,据估计到2050年,该项目在北非的发电厂将满足欧洲15%的用电需求,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拟建中太阳能发电厂同类中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此外,西班牙、南非、印度、智利、摩洛哥、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以及澳大利亚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光热发电的兴建,印度已有50MW规模的电站并网运行。中国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建设了首个规模为1MW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于2012年8月成功发电,但还没有商业化规模电站。可以预见,随着国外太阳能光热发电公司进入中国和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未来十年将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向上大有作为。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2年,教育部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应地,风动专业也将面向更宽广意义的新能源产业需求,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的主战场不能较好地定位,致使专业课程体系达不到市场的期望值,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计仍需继续研究探讨。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需求上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培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经济水平还欠发达,从读大学所付出的成本上来看,大多数学生期望接受到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二是用人单位企盼招收到适合于工程技术需要的、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专业设置,国内其它专业的普遍做法是根据就业渠道下设专业方向。专业必须有支撑产业为基础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的观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必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就业主战场,分别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全国已有3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指出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正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布的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如表2所示)。总体上来看,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呈现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局面,这有利于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同时应注意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共性、相通性问题。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强调能源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A类),但专业核心课程各高校有所偏重;另一类则是专业方向针对性较强,更强调职业能力培养(B类)。例如风动方向加强了力学、机械、电气方面的课程模块,太阳能方向则强调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的课程模块,但缺少光学、热学、电气工程方面的教学。

表2 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学 校 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定位

A类: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应用电化学、固体与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核能发电概论、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能源与环境、燃料电池概论、薄膜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热泵技术、能源低碳利用技术、Matlab及其工程应用、CFD软件应用等 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专业知识

B类1:

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与CAD、、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机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原理、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压传动、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力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机组测试与认证、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机设备材料、新能源材料、近海风力发电、风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风电场并网、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等

B类2:

福建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技术、材料热力学、单片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磁性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太阳电池物理、光伏工程与技术、光热工程与技术、固体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化学基础、磁熵变材料与磁制冷技术、传感材料及其传感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先进功能材料、光电薄膜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材料设计与模拟计算、纳米材料与应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理论及设备、太阳能热利用、薄膜材料与技术、光源设计与应用技术等 面向太阳电池及其它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

应当指出,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完全为企业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即使课程体系相同,但由于学校资源的差别和培养方式、途径及方法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与层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新能源本科专业教育主要考虑人才质量的基础性、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与可拓展性。专业基础课应该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以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应针对风机制造、风电场、太阳能发电站三个就业领域,结合学校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又有专业方向的特长。为此,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我校的学科优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方向。主要面向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站及并网工程,同时兼顾太阳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储备人才,开设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电气工程等模块的课程,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电气工程,使学生具有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理论基础,具备电气工程的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已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太阳能方向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未雨绸缪。为适应新能源电力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专业方向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别面向风机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专业基础课应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新能源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整合各校相关的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打造新能源专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怡.论道学科学专业建设,共话新能源人才培养――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26-28.

[2] 熊怡.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道与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38-41.

[3] 陈建林,陈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20-25.

[4] 杨晴,陈汉平,杨海平,等.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29-3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人才 专业教学团队 意义 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据这一要求,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为立足之本,具有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业务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较其他专业相比需求较大,各高校都陆续开设此专业教学。笔者根据本校就业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主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求职的主要选择,企业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

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不强以及对企业其他管理知识不熟悉,就业面不宽;人才供给方学生反映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差距甚远,专业优势不明显。为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不能满足各自需要?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人力资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并且现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近几年从“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转过来的,其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和实践性缺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开展团队教学。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团队教学”(TeamTeaching),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名教师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组建“教学团队”,则强调不同学科、专业或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体,面向一个专业的学生,联合教学。

教学团队建设突破了我国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整合了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改革任务和课程性质的不同,教学团队大致可分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其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既要体现跨学科性、跨专业性,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主要任务,又要体现学术性与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组建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应当具备以上两个特点。这种新型教学团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

笔者担任人力资源专业教师五年,深感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需求发生变化,生产产品的机制也要随着变迁。针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笔者主要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组建,提出建立多学科并具实践性专业教学团队的实际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复合型的需要。

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传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特别是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跨学科、跨专业合作。但传统的教学因自身组织管理体制等原因,往往局限于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缺少结构合理、合作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团队,无法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这样培养的人才只能是专业素质低的工具性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或者行政事业部门、咨询服务等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课程、系列课程、专业为建设平台,形成跨学科门类、跨专业的、开放式高素质的综合教学团队,为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性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

2.课程设置的需要。

大多数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仍坚持职能(技术)分化路线,按企业实际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或工作设置课程,现在有的高校也开设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相关课程。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三大模块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领导行为及理论、劳动政策与法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公共关系实务;模块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知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员工职业规划;模块Ⅲ―――辅助知识与技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人际沟通与协调实务、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达到十门以上,主要涉及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心理学、法学、行政管理几个专业知识。课程中部分突出理论知识,部分突出实际操作技能,涉及学科较多,这就需要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设置和实行模块化教学。只有组建由不同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地完成模块教学,增加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对问题系统把握的能力。

3.教师的需要。

由于这几年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招生迅速扩张,作为新兴专业,专业教师奇缺。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一人兼上数门课程。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是科班出身的比较少,除少部分是从劳动经济学或原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主要是从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工程,以及心理学、人口学专业转过来的,另有一部分则是各高校留校的毕业生,明显地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这是大多数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转型后,教师自身需要学习很多专业新知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熟悉这些新课程上,但是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所以造成教师花很大精力去掌握十几门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结果上课的效果不够理想,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这就需要组建专业教师团队,不仅要求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而且教师队伍应该打破管理学专业的限制,吸收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的教师,在实际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当中,适当引进企业的主管人员充当兼职教师。开放式的教学团队,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为将来择业选择方向,又有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研究。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1.树立团队建设的目标。

虽然专业教师团队来自不同的学科方向而且有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但是组建团队都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都要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应定位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营造团队文化氛围。

新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依托于教研室组织形式。现行的高校专业教研室组织形式虽然从理论上讲是一级学术和教学组织,但目前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级行政组织的特征。在实际运行中,教研室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校、院安排的教学任务,同一教研室的教师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缺乏交流与协作的内部机制,对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共同负起应有的责任。人力资源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由跨专业、跨课程的及部分外部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在团队内部倡导协作精神。教师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协作伙伴关系,强调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和协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以及共同参与课题的探讨,从各自的研究方向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利于每个教师不断从团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氛围,形成学习型团队。

3.组建跨学科不同研究方向教师团队。

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具有跨学科特点。在教学当中一个教师不可能掌握专业课程的所有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师的学术与教学特长,由跨专业、跨学科不同的教师分别承担人力资源管理不同领域课程的讲授,同时又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个研究方向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既共同合作又各有教学特色。笔者根据我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建议在专业课程除了管理学专业的教师,还应当引进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分别从不同学科进行研究。笔者建议在各高校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关注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同质性的教师应当避免重复引进,应当形成互补式的教师团队,既有利于教师的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4.搭建各类师资培养平台,建设开放式双向交流的教学团队。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应由一定数量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互补、教龄年龄和职称结构呈梯状分布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还要着重创建三类师资培养平台:一是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创建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培养平台。要遴选和聘请一批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权威的专家、教授担任团队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导师,使青年教师在团队带头人和导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在集体研讨、共同创作的团队氛围中快速成长。二是创建“社会管理人才和院校学科人才”团队成员双向交流培养平台。一方面分期分批选送教学团队成员到企业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特聘、全职聘用、兼职聘用的灵活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企业管理人才专家到教学团队中来,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不断优化。三是通过合作课题研究,创建教师课题实践培养平台。目前除了院校设立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等同立项建设推动教师科研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应当和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合作,促使教师在课题合作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在教与学、研究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双师”素质。

这种双向交流开放式的教学团队,有利于达到资源共享,一方面吸纳社会有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具有教师资质的人才,加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他们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让部分教师到企业参与部分工作,利用假期送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弥补专业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对于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还应当在专业技能课堂中通过专门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对相关的环节进行操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充分体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业务流程的运作。比如在专业技能课堂中进行网上招聘、网络面试、工作分析等人机对话活动,并且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进行头脑风暴、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使得专业教师团队是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黄维德,徐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J].化工高等教育,2007,(30).

[2]陈秋.浅谈“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J].广西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

[3]李文冰.传媒院校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指向与策略举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4).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定位;服务面向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定位与服务面向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支撑,是与职业院校各专业系部和职能部门同等重要的部门,在学校发展中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应明确其职能定位和主要工作任务。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定位

一般认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其他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共同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围绕学校专业性设置的高应用性和高技术含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情报服务,重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任务或工作内容的认知,仍是基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任务和服务内容出发,没有真正认识到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大学层次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高素质和实用性技能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教学和发展进行定位,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根据学院发展的要求,确定自己的办馆方向和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功能,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面向和服务手段,适应当今社会高度信息化、知识技能高速更新的特点,支持学院专业发展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定位应该是:树立和端正服务意识,走出去为学院和专业积累资源、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向社会及行业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引进来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建言献策、搭台唱戏,做幕后英雄、幕后服务者。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的服务面向

明确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高职院校领导者就不应再把图书馆看作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和不得已才有的部门,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树立和端正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认真研究本院校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确定办馆宗旨、服务面向、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1、面向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基本定位是一致的,即教学辅助部门,图书馆工作人员被称为教辅人员。可见,图书馆在高校中与教学部门是紧密相连的,是各教学单位的重要支撑和重要辅助、是不可或缺的部门。因此,图书馆必须厘清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任务,即首先为专业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服务专业,高职院校图书馆不能再仅限于提供专业类图书和期刊,而应主动走出去,了解专业亟须的各类纸介资源和电子资源有哪些,哪些是图书馆可以帮助或协助解决的,主动适应本校相关专业教改需求,尽可能提供专业发展所需的文献资源,包括师生到企业学习或实习实训所需的新内容、国内外最新理论或译著等。建立专业联系人制度,以相对专业的角度与各专业带头人建立紧密联系,定期或不定期提供专业最新的图书目录、理论创新、专业发展、行业状态等专业资源和专业信息,促进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以职业道德为核心,调整和充实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思路。

2、面向教科研活动提供多角度服务。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活动更多集中在实用和实践领域,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课题研究、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课题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难题的课题研究等,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良好和充裕的馆舍条件,为学院各专业的教科研活动提供多角度支持,如提供场所、设备、资料等支持,提供与课题或专业相近的人力资源支持,利用图书馆的外部资源提供社会或企业资源支持等。高职院校各专业系部一般没有专门的会议或科研活动场所,图书馆可利用大厅、走廊、橱窗或辟出专门场地展示相关专业的教材、论文、科研课题、获奖证书、专业活动剪影等教科研成果,为相关专业教科研活动提供宽敞、明亮和舒适的会议场所及专业的会议接待服务。

3、面向专业教师提供具有个性化服务。教师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和期刊的频度急剧下降,许多图书和期刊资料入库后很少或几乎没有教师借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更好地为教师服务,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图书馆应从教师发展、专业需要、课题研究、双师型教师建设等角度,考虑为教师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由馆内专业联系人定期向专业带头人或教师传递和教师培训、专业研讨、行业企业年会、专业技能大赛、企业兼职招聘等信息,向相关专业教师或课题团队提供论文目录、课题清单、行业企业单位名单等资源和信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或数据库建设成果及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为教师提供远程文献检索服务,努力为专业教师的成长服务。

4、面向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学生是图书馆读者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吸引学生、服务学生,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同样是图书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向学生读者群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改变坐等读者上门的“守株待兔”式服务方式,走出去了解学生的需求、爱好和兴趣,并与专业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既要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馆藏资源,又要提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馆藏资源。同时,针对学生的需求、爱好和兴趣创建读者俱乐部、读者协会、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组织,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读书征文、专题讲座、勤工俭学、新生培训和开设文献资源课等社团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社团活动中,获得相应的锻炼、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生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可以掌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式、在读书月活动中可以集中精读一批推荐的精品图书等,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图书馆还应通过馆际交流活动、网上信息资源及提供职业技能大赛信息、企业招聘信息、职业资格考试用书和资料等资源吸引和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素质。

5、面向职能部门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图书馆还应面向学院各职能部门提供必要的、针对性的服务,如面向财务部门应征询采购哪些相应的图书和期刊资料、定期或不定期提供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和社会、企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案例等资源和信息,面向教务部门则应征询订购哪些图书和期刊资料、采集哪些教改信息,面向招生就业部门则订购有关招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图书和期刊资料、提供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的招生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职业院校的有益经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大型招聘会议等资源和信息,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为职能部门全面做好服务工作。

6、面向学院领导提供无言的参谋服务。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领导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职业院校的主要领导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理论家、职业教育实践者。大部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将学院的主要领导作为重要的读者之一,而只把领导看作学院的管理者、自己的上级主管;大多数的学院领导也没有意识到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性,更无从谈起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与学院领导充分沟通,征询领导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源和信息,图书馆则根据领导要求剪辑或整理相关的资料,如政策法规及解读、最新职教理论和“他山之石”的经验借鉴,并结集成册供领导参阅,既节约领导的时间和精力,提供的资料也具有针对性,为学院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面向合作企业提供智力资源服务。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合作与支持,校企合作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均沾,合作企业没有相应的利益回报,就会失去合作的积极性。图书馆在校企合作中不能做旁观者,应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舍条件、馆藏资源、自身人力资源、与校内外专业系部的紧密联系等优势,与专业教师一起密切联系相关合作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其提供专业咨询、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进行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和职工短期培训、承办行业企业会议、向合作单位职工发放借书证并开放图书和期刊借阅等服务,提高学院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增强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为学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8、面向周边院校师生提供馆际互通服务。为更好地服务于本院师生员工,也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周边院校的师生,图书馆工作应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馆际协作和资源共建共享,对本院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特色馆藏资源重新进行标识、整序,在资源建设中采用通用标准、规则和格式,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实行联网共享。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传统服务方式的优势,吸引周边院校师生到本馆借阅、查阅图书和文献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馆藏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9、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开放式服务。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图书馆必然也要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因此,图书馆在为学院建设发展服务的同时,也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区居民提供开放式服务,为当地的社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向社区居民发放借书证、免费借阅和查阅图书文献资料,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与地方政府积极共建“农民书屋”工程,建立流动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服务等。

10、配合完成学院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作用特殊,起着对外宣传和展示的“窗口”作用,因此学院不同阶段的工作开展,图书馆都责无旁贷地应在专业发展、科研成果、基地建设、学生风采等方面辟出专栏、专区定期或不定期对外、对内进行展示和宣传,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摇旗呐喊。同时,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和地方教育教学工作检查中,图书馆建设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发展与定位必须考虑到学院的发展目标与定位,配合学院的建设任务办出特色,为学院的发展添彩。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发展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只要做好服务定位,端正服务态度,明确以上十个方面的服务面向,就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促进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迅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俭峰.试谈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化[J].教育与职业,2009.35.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39

1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根据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基本历经了近1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主要的三大电子技术即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方面都取得重大进步,2014年全国共生产8.39万辆新能源汽车,建成723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公认的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对与国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应该在资源、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加强,例如在燃料电池汽车用发动机上,国内功率35-50kW明@低于国际水平的90-100kW。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稳步推进中,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经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与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研发,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考验。

2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知识,具备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调试和检修、车辆性能的检测,对于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融合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这缩小了学生就业的范围,违背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传统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比如以往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单一从事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电子产品,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方面,传统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基本不涉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内容,当前我们所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既要面向传统汽车电子产品相关领域,也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课程体系需要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定位改革。

3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措施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特点主要面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汽车应用后市场,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充电桩检测与维护、汽车配件与物流等相关工作,而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传统汽车技术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内容知识,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中体现出来。

3.1结合职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更强的学习、适应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学生扎实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创新的培养,即授之以渔。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后从事的岗位有明确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是使学生未来能够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还了解甚少,说起某些国产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还嗤之以鼻,因此,让学生认识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对其他国家的优势所在有很大必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激发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憧憬,要满足学生在今后岗位对知识的要求,又要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学生能力的需要。

3.2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电子职业岗位群知识要求的深入分析,对于目前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从业情况来看,一部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人员,他们要求对电机及电机控制技术、电池及电池管理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一部分成为汽车检测维修售后人员,他们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知,了解汽车油改气的原理。对于另一部分成为汽车销售人员来说,他们需要熟知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新性能新指标,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情况及特性有所了解。针对汽车电子技术就业岗位的要求,我们来设置专业课程。以汽车电子技术为例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培养计划需要包括:相关机械图纸认知、汽车零部件结构的拆卸组装、电气设备常识、电机构造及维修等方面,此外对混合动力车的结构、工作原理、营销等需要具有一定的常识了解。对相关行业典型知识理论进行符合教学进度的施教,对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课程进行由简至难的过程施教,课程学习计划中需要对学习目标、内容、进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4结论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以就业为导向,与汽车产业发展与时俱进,结合职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培养出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苟春梅,吴民.浅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7275.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入21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尽管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但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只是“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的简单相加,课程交叉重复,与人才需求目标相脱节,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能的标准相脱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呈下降态势,拒不完全统计,我省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岗位与工作能力需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走访辽宁省各大人才市场,登陆国内各大人才招聘网站,笔者较清晰地认识了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岗位与工作能力需求,现总结如下表1.1,表1.2:

表1.1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岗位需求

表1.2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工作能力需求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必须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以加强学生商务实操能力为核心,以拓宽学生就业口径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1.厚基础――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支撑不住的;再者,考虑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生源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因此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必须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注重传授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交际技能。

2.重实践――以加强学生商务实操能力为核心

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实践性,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线”的方针,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开设与社会需求“无缝链接”的各类商务实操课程,使学生在多种商务环境中学习商务实务知识,培养出良好的商务实操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和部门服务,体现个人价值。

3.宽口径――以拓宽学生就业口径为目标

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反应行业需求动态,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以拓宽学生就业口径为目标,要经常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按照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完善专业的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本着“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

1.英语语言能力模块

以“就业为导向”,紧跟人力资源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岗位与工作能力需求动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强化英语语言基本功,为未来就业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在英语语言能力课程模块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商务文化与交际》、《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此模块的课程充分考虑到多元整合的课程设置策略,精简课程内容,以扎实基础为目标,融合商务情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求学期间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的现状,以达到在体验商务中学习语言、提高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满足市场对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

2.商务实操能力模块

商务实操能力是指学生在未来所从事的真实商务活动中运用已有的商务知识与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各种商务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商务实操能力课程模块可以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商务英语函电与写作》、《商务谈判》、《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商务礼仪》、《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货运》、《国际物流实务》、《商务文秘实务》、《现代海关实务》、《报关实务》等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课程,此模块旨在以培养实操能力为主线,尽可能的扩充商务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商务实务及其规则,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3.业务能力拓展模块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除各种商务活动相关工作岗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需求外,诸如涉外导游、涉外企业财务管理、行政助理、办公文案企划等工作岗位也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应以拓宽学生就业口径为目标,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基础会计》、《导游实务》、《管理实务》等选修型课程,旨在拓展业务能力,增强就业适应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高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把握人力资源市场最新需求动态,因此,业务能力拓展模块属于动态性课程模块,其课程设置要紧跟社会需求,不断论证、开设新课程。

参考文献:

[1]蒋莉 能力本位教育思潮 职教论坛,2004,(8).

[2]孙伟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辽宁高职学报,2010,(2).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而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难以满足其需求,同时又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速度。文章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下的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为了适应传统经济结构要求,大多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培养的本科生既缺乏系统理论又缺乏实践与运用技术,培养的研究生只重在系统理论的学习而缺乏技术应用的培养。一方面社会上急需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显然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毕业生所修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不相适应性问题还相当突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高校专业结构也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

1.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由“传统增长”向“现代增长”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有大量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成为社会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我国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培育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培育。经济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化,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为支撑,战略化管理为特征。这些必然需要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去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资本和技术的潜力,提高自然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我国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但仅仅具有这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要素很好组合和利用起来,使要素组合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率,才能使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高、中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各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文化不平衡等,这种人力资源现状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这与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设置不无影响。

3.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速度。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特色。专业结构设置陈旧,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教育中的培养方向、办学定位不明、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落后,缺乏针对性。这样国家在大学生培养方面花费了很大代价,结果却学无所用,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中科类、层次不均衡等,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无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在实际中,一些大学在对自己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学科专业,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当前学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分化和融合趋势,学科的分化和融合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实践证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将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前沿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将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比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新技术,但传统的专业设置结构和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要求。高校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缺乏支持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对学科专业的管理仍保留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学科专业难以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不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修订。

二、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意义

1.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能有效地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高校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通过专业结构改革,使高校毕业生能适应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的现象。专业结构改革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调整战略,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协调,使整个人才队伍具有更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减少因岗位等因素造成不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所形成的人才资源浪费。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

2.专业结构调整,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关键要提升社会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教育消费者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接受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和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专业结构改革的一个目的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强调通识教育和多元化教育实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但更多的是学习者,对教育内容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具备多方面发展的潜力。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达到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型。

3.专业结构改革,能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学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而浪费的人力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懂技术、有创新的劳动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所需求的劳动者对技能要求低,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只要受过中小学教育就能满足其需求,“民工荒”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我国很多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大量存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对人力资本素质要求会愈来愈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潜力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严重的就业压力,大量毕业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改革现有的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4.专业结构改革,能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技术、观念等保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支持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社会亟需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专业,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开拓人们的创新精神,树立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从而减少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下落后的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1.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势,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伴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事实上市场急需两类人才:一类是少量的具备研究能力的精英型人才,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类是大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面向用人单位自主择业,高等学校必然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的择业需求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一所大学要在有限的资源困境中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它自身独有的学科群的作用来为社会服务。具体讲,在完善与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我国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仅有16种,可见,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数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层面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专业太少。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一般来说专业学位比研究性学位要多。而我国目前对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大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得到满足。

2.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整合课程,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倍增。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设更多的跨学科专业,同时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拓宽专业口径,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生长。在专业计划的调整中,注意跨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修改课程内容,开设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业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在拓宽知识面时,不仅强调通识教育,同时应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理念。通过专业的综合、交叉与延伸,进一步改变原有专业过窄、过细、过死,局部较陈旧的状况,初步形成一个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专业群体,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较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给与学生更大选择的余地与空间,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有一定作用,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很有帮助。

3.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开设更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学科专业。伴随着本科扩招,本科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不仅要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更需要创新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管理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技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而本科生是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主力军,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4.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与企业,把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生长点。响应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机会市场的驱动,必须使高校专业设置从当前的供给导向型改变为需求导向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涉及到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高校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变革,把高等学校推到了新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任务,转型中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为高等学校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指望高校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也指望高校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事情。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本文为重庆市2007年高等教育教改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主编.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占斌主编.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4篇

摘 要: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继续保持职业生命活力的一项现实要求。本文就此议题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专业教师 自主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一、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二、以促进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做好自主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四、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和反思,加快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识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知识和技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被不断地更新和替代。因此,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信息,开放课程内容,将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新生的知识、技能引入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捕捉教学灵感,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得失,促进教师通过自主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找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同时,也有利于驱动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策略和方法,克服和消除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新的教学经验的生成,从而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核心竞争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