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

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促进就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断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渠道,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使农村中富余劳动力在不断提高素质的同时,转移到二、三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使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良性互动,有机统一。

二、目标任务

完善以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紧紧围绕以促进非农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扩大非农就业,建立各镇促进非农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定期研究促进非农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农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形成促进非农就业的长效机制。期间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少于3万个,其中非农就业每年3000人次以上;农村“双困人员(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安置率努力达到100%。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期间培训各类职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其总数的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各项功能,大力推进非农就业

1、健全政府促进非农就业责任体系,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调控功能。强化各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责任、完善促进就业目标考核体系,把就业目标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布置、同检查、同安排。根据每年制定的促进就业目标计划,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和相关部门。

各镇政府应加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的各项管理措施,形成优先吸纳本地区劳动力就业的良好环境。

2、不断优化就业扶持政策,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政策支持功能。根据的实际,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实现自我创业给予交通费补贴与创业补贴政策措施,对农村“双困”人员市场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补贴标准按镇保缴费基数设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非农就业。对能创造较多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有效的扶持。发展有一定就业容量、能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并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公益性项目,支持有市场潜力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壮大。同时疏通劳务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

3、重视解决纯农户的就业问题,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引导功能。在全区对纯农户家庭的人员结构、文化、技能、求职意向等开展排摸,期间,对纯农户家庭,实现有一人以上非农就业,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4、健全农村“双困”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托底安置功能。完善对农村“双困”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农村“双困”人员安置渠道。加强对农村“双困”人员进入、认定、退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

5、优化社区微小型企业创业环境,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就业扶持功能。认真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开业贷款的政策扶持工作,有条件的街镇应当提供创业场所,提供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经营场地,加大开业指导工作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贷款5万元以下,免除个人担保,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创业促就业。

6、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网上公共职介平台,在现有就业服务机构三级网络的基础上,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农村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专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服务的公共招聘就业窗口,方便求职,降低求职成本。全面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求职意向,做到“一人一档”,实施职业指导联系卡制度,重点关注正在培训和有求职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征地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二)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1、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机制。加强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职业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特别是抓好郊区青年万人培训项目的落实。

2、探索建立职业培训政府补贴新思路。加大政府对职业培训投入的力度,逐步为农村劳动力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为每一个账户注入一定的资金额度(每卡每年2000元),实现职业培训政府补贴账户化和人本化的操作模式。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3篇

一年培训60万农村劳力

根据我省制定的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全省将培训60万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2月15日前,各省辖市将培训任务及时下达各县、市、区,各县、市、区要在2月25日前将培训任务落实到定点培训机构。各定点培训机构则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意愿,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延长培训时间,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竞争力。

此外,我省还将加大培训投入,劳动保障部门将和财政部门协调,确保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所需资金按实际需求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确保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对培训期限3个月以上的,将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

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提供方便

据了解,我省今年对农民工将重点开展分类培训,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推广培训机构与乡镇村联合培训和送职业培训下乡等培训模式,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工,将搞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仍拟在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返乡农民工,着力开展3~6个月的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要着力提供创业能力、市场经营知识的培训。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4篇

一、主要做法

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由简单的劳务转移向综合的劳务开发、劳务产业和劳务经济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型转变,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由单纯输出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省内主导型向省内外并重转变,在领导方式上由部门关注向党政重视转变。

(一)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为劳务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省政府建立了对各市、州的目标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与省政府两年一度表彰先进和国家、省拨付培训补助资金结合起来。同时,制定了劳务开发基地县、龙头企业、外派劳务专业基地管理办法。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职责,在编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中长期规划、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推进劳务输出基地县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主导及重要作用。

(二)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

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思路,在加强宣传、落实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力度,从2004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明显增强了农民的就业能力。一是紧贴市场,创新方式,抓培训形式多样化。二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抓培训主体多元化。三是挖掘财力,优化环境,抓培训投入多元化。四是拓展空间,畅通渠道,抓培训、输出一体化。五是围绕项目,实施培训,抓两项工程规范化。

(三)积极推进区域劳务合作,努力扩大劳务输出

5年多以来,省政府先后在海南、新疆、北京、等地召开了省际间劳务合作洽谈会,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5年的努力,在常规劳务输出的基础上,向省外新增输出劳动力70多万人。今年,我省牵头制定了《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若干意见》,并将承办九省区劳务合作洽谈会。

(四)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体系,不断提高维权救助效率

初步形成了以劳动、司法、公安、法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和组织参与的政府及群团维权体系;由347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600多家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公安、农业等有关部门延伸到乡镇的机构形成的维权救助网点;以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及各分中心为依托的民间维权救助网络;以保险保障、信贷支持、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维权服务保障机制。并努力提高维权救助效率。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农民工维权救助地方性法规。

(五)进步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性的“西部劳务信息网络”。省和地级市劳动就业部门在劳动力市场综合服务场所建立了电子显示、计算机等信息设施,一些劳务输出基地县也建立了拥有较完备的信息网络设备的市场,并延伸到一些乡镇。有2000多家劳务中介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包括求职信息的多种服务。我省还在2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站。从2004年开始,经过一年多努力,我省建成全国首个农民工跨地区就业远程见工系统。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以加强技能培训为基础,加大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的力度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在一定时期内保障投入的逐步增加。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驱动,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外资金的支持,改善培训设施,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品牌性培训的专项投入。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继续推进劳务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做好维权救助工作。

(二)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城镇稳定就业。在技能培训、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一部分外出就业的农民优先考虑到本地城镇就业。鼓励夫妻两人均外出稳定就业的人员,将其父母、子女迁到本地城镇居住。积极研究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为其建立合理的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造合适的居住条件,使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之中。

(三)鼓励外出就业农民回“乡”创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黑龙江;农村;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351-01

目前,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实现的劳务收入稳步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稳定,农民参与创业的积极性高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统计监测月报表的数据显示,全省截至2011年1季度末转移农村劳动力达411万人,同比增长2.6%;实现劳务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1.8%。另据黑龙江省农民工创业统计监测季报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省农民参与创业人数4758人,带动就业近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呈现出如下新特点:

一、二、三产业是就业首选,建筑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

截至2011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的人数分别为138.1万人、195.7万人,合计占转移总数的81.2%,二、三产业在拉动就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向建筑业转移就业的人数为72.6万人,同比增长16.1%,这与进入春季,建筑业户外施工业务大幅增多,对农民工的需求大幅提升有直接关系。纵观一产、二产、三产各行业,建筑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力度最大,工业带动65.5万人、零售贸易餐饮业带动63.4万人就业,分居二、三位。

二、省内转移就业是农民首选,县内转移就业人数最多

截至2011年3月底,省内转移就业280.2万人,同比增长3.3%;省外国内转移就业114.8万人,同比增长1%,省内转移就业成农民首选。其中,县内转移人数172.1万人,占转移总数的41.9%。农民就地就近转移态势稳定,表明农民在综合平衡外出务工成本及家庭因素后更倾向于就地就近务工。

三、管理岗位较受青睐,技术人员就业稳定,大多农民缺少一技之长

截至2011年3月底,成为管理人员的农村劳动力有35.5万人,同比增长8.1%,新生代农民工不再以工资作为上岗与否的绝对指标,更看中就业岗位的潜在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更期待成为企业管理人员以改变现有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待其掌握一技之长且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会优先选择到就业层次更高的管理岗位工作,上述数据表明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的新趋势;技术人员转移就业70.8万人,同比基本持平;从事体力劳动的为248.2万人,同比基本持平,农民工普遍缺乏择业竞争力,技能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型为技术人员的潜力巨大。

四、文化水平较低农民是企业首选,文盲半文盲就业量激增

截至2011年3月底,文盲半文盲农民转移13.4万人,同比增长13.2%,增幅最多;初中文化农民转移252.7万人,同比增长3.1%,占到转移总数的61.5%;高中以上(技工、中专、大专)文化的转移人员为59.7万人,同比下降1.9%,仅占转移总数的14.5%。综上反映出企业大量招聘普工时并不关注务工人员学历,相反高学历带来的高工资成本是企业所关注的,因此企业招工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文化素质较低、能够为企业节约一定成本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村劳动力上,这无形中降低了较高学历农民工的竞争优势,如此市场环境不利于推动农民工提升技能素质,赚取更高务工收入。相关部门应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鼓励农村劳动力放眼未来,掌握一技之能,为其赚取更高劳务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五、农民常年转移就业形势看稳,举家转移增加

截至2011年3月底,常年转移人数为186.7万人,占转移总数的45.4%,同比增长4.5%,农民长期转移就业稳定性越发提高。其中,户口迁移到城镇的人数同比增长14.8%,举家转移的户数同比增长6.7%,人口同比增长7.1%,劳动力同比增长8.9%。由此表明,举家转移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县城居住的农村家庭增多且务工劳动力就业稳定,这对减少务工农村劳动力后顾之忧,增加其就业稳定性,以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十分有益的。

六、农民工创业势头良好,参与创业人数猛增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6篇

农业局贯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动调研报告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背景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84.4%。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产业;农村劳动力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也飞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取得傲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其中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就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促进与发展的途径。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

在经济发展中,新型城镇化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出来很大的贡献,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城乡统筹存在差距。当前,虽然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民工户口以及工作种类的很多限制,很多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入城务工方面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比如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很多城镇劳动力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劳动力都没有能一视同仁得到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挫伤了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的积极性,因此,积极构建统一、有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城镇化推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较为单一,转移速度缓慢。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较为单一,再就业难度大。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仍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其中从事农业人员还主要以小农经济的人力务农为主,不具有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能力。而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是在从事工人或者一些以出卖体力为主的工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现在很多乡镇企业没有了从前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自身的就业形势就很严峻,再加上每年又有很多应届毕业生就业,这就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被大大压缩,使其转移的速度趋于缓慢状态。农村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被大大降低,造成用人成本的提高,整个企业的利润降低,使得整个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阻碍。(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行业存在壁垒。即便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发展,其调节也存在很多比较落后的现象。从当前劳动力市场现状看,受制于文化程度和职能能力水平,很多体面的需要脑力的工作都对农村劳动力存在一定的行业门槛和壁垒,这往往会造成社会对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人员存在一定的偏见,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就业选择空间,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4)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不高,缺少竞争力。外在的因素固然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空间小的因素之一,但更多地还是要从自身出发,有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之城镇劳动力来说,确实低一些,也就造成他们没有办法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

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文通过对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流动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难度和制约因素,为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问题提供思路。

一、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结构情况

近年来,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延安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延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返乡农民工人数达到3.07万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1.12万人;在返乡的农民工中目前仍未就业的还有2.44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后仍未就业1400多人,故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结构

延安市乡村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到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214.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71.38%。其中,农村从业人员700022人,适龄男劳动力39.69万人,占56.7%;女劳动力30.31万人,占43.3%。全市农林牧渔从业人员532461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6.06%,其他从业人员分布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商贸餐饮以及其他行业。其中的延长县、富县、甘泉县、宜川县和黄龙县的农村从业人员的80%以上都在第一产业从业。

2.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

从农户调查也可以看出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集中在第一产业,给据调查870户有2495个就业劳动力,有89.49%的农村家庭就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且此比例在增加,3.4%的从业第二产业,其中劳动力主要其中在建筑业,其次是采矿业,只有少数劳动力从事制造业,7.09%的从事第三产业。当前延安市按着“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实施“能源化强市、绿色产业富农、红色旅游兴业”的三大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对农村经济影响仍然是间接,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大致变化——从业非农化现象明显。

3.农村外出劳动力行业状况

全市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4823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3.27%。其中男劳动力87217人,女劳动力47606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59和4.69%。从外出劳动力的年龄结构,21~30岁占外出劳动力的38.6%、20岁以下的占16.2%、31~40岁的占23.9%、41~60岁的占21.3%;从文化程度看,初、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的69.6%,整体外出劳动力素质偏低;从全区外出劳动力行业情况看,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共97747人,占72.5%,从事第一产业的1753人、第二产业的35323人,分别占外出劳动力的1.3%、26.2%。

4.农户收入结构状况

农户收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生产活动和就业情况,从下列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延安市农民纯收入总体上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占到81.7%,比上年增加21.6%;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25,6%,比上年增长49.88%。其中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获得的收入为554.61,占到全部纯收入的15.6%,增长幅度最大。外出从业收入只占全部收入的8.3%,说明延安市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工资性收入中主要来源于在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所得。

二、当前延安市农村劳动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县域收入差距较大

延安市农村经济总体上说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较慢。一般来说,农村农民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51元,增长24.8%,非农业产业纯收入只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3.9%,收入总量较低,增加速较慢。从收入构成看,主要是第一产业的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为81.7%、25.6%、13.8和5.8%,其中转移性收入在北边县区,尤其是子长、安塞、志丹、吴起要高于南部县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县区退耕还林面积较大,农户获得的补助款较多。南部县区的富县、洛川、宜川黄龙和黄陵各县的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较高,因农业收入为主。延安市应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

2.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还有一部分劳动力等待再就业

(1)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外出比率低

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农业普查,延安市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外出从业的人员仅占16.0%,从业地点在乡外县内的有人81029人,到县外市内32762人,到市外省内有13213人,到省外7820人。

可见宝塔区农村有80%多的从业人员仍立足本地为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各县之间差距很大,流向省外的农业为主的富县和黄龙县人数居多,能源大县的志丹、吴起外出人员主要集中在乡县内。

(2)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多,需要转移的任务很重

根据催玉玲的《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就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变大,每增加1万KW的总动力就会增加0.89万人的转移劳动力。延安市农用机械总动力从2007年到2008年增加了1.94万KW,可以看出就一年农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就有1.78万人农村劳动力剩余需要转移,这与从劳动力资源统计中还有17.0%的劳动力剩余基本吻合,也就是说,随着农村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农村将有60.78%的劳动力都要寻求非农业类的就业之路,劳动力隐性失业与剩余劳动转移压力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延安市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使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就近转移的特点和各县区之间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不均衡的现状,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合理有序的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要根据各县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第一产业再加工和特色农业区域经济,充分利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利用能源优势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业建设,积极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外出内用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延安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1.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从农民流到农民工的发展过程给社会带来的发展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因为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牧业、小型加工业等,如果能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生产,可以使农村劳动就地就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是要利用当地资源,在城郊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优先发展集种植、养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例如以洛川塬为中心的苹果种植带,以黄龙为中心的核桃种植区,以宝塔区为中心的山地苹果种植区。北部各县应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着力打造品牌产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搞活地方经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当然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逐步形成一批规划合理、效果明显、劳动就业密集的城郊发展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再有充分利用延安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和餐饮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民离开土地向城镇集聚。

2.利用第二产业发展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3.利用红色旅游扩大就业渠道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转岗适应快,具有安置农民就业优势。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如延安旅游集团在开发经营万花山、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森林公园时,通过组织劳务、旅游服务、旅游景区聘用、工程施工等方式为安置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到目前为止,共安置景区农民近 12000人。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安排一些小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给农民,吸纳部分农民从事工程劳务。延安市各县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根据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时间区域差等综合因素,设计建设沿线点上城镇或农村以冬暖夏凉的陕北土窑洞风格为形式的住宿区和陕北风味家常小吃点,像洛川圪崂的风味小吃值得借鉴。

4.积极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

从延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调查中,延安市外出劳动力主要通过自己找工作,其次是亲友介绍,自我创业的劳动力较少;82.9%的农民工没有劳动技能,有组织的劳动力输出只占13.5%,要积极探索就业培训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途径,强化技能培训。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我市劳动再就业培训资金积压高达3000多万元,但由于再就业资金使用门槛过高,一方面是资金积压,冲减下年度预算;另一方面是就业培训资金短缺,劳动力培训严重不到位,专业型人才太少,农民工一直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建议以市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再就业培训管理办法,合理、有效利用再就业资金,切实把农民工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增大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延安市统计年鉴(2000~2008)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1篇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来自农业的收入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农业与农村以外转移。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劳动力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最主要动因。62%的外出者是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想外出多挣些钱;26.4%的劳动力是因为家中人多地少无活可干而外出。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还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转移难度越来越大。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劳动力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

第二,城市就业压力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转移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素质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行业选择上的局限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简单劳动。当前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素质较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分析显示,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上升,表明社会用人需求在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中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第四,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

对于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走了一条非均衡式的发展道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采取了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提供积累,这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剥夺,城乡间利益之差也就非常明显。为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我国建立了森严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口,并且将户口与就业、福利等挂钩。国家对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行“大包大揽”和低价补贴政策,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福利则由农民自行解决。这种二元经济政策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大量的农村人口被固化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成了农民的全面贫困。改革开放后,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再加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形成了特有的“民工潮”现象,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农民进城打工抢了城市劳动力的“饭碗”。

许多地方还出台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以期有利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主要措施包括:清退,即辞退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劳动力,将其岗位转让给本地劳动力;收费,即向雇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或外来人口个人征收就业管理费、就业调节金、暂住人口管理费,以用于下岗工人安置的相关经费;限制,即限定外来劳动力进入的行业或岗位。实际上,这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做法效果是令人怀疑的。首先,这种通过“腾笼换鸟”政策腾出来的岗位,本地劳动力往往不愿意接受。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职业技能普遍较低,无法胜任城市工业的某些现代化劳动,只能进入非正规部门,从事一些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工作。从长远看,我国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整合。

二、农村就业制约因素

对于农村就业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探讨:(1)对于我国农村就业的特点、范围、趋势、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失业、农村贫困、农村和城镇收入的不平衡、移民压力等;(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村就业的影响;(3)对农业和非农业增长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工作数量和收入减少的估计;(4)农村就业中的性别问题;(5)农村就业的政策框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还很不平衡。已经建立的中介组织,特别是乡镇级的服务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统一、信息畅通、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网络。从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看,通过劳动力中介机构的占少数,多数属自找门路、自行外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不高影响进一步转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已经转移的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而仍滞留于第一产业、难于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二是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三是农村滞留劳动力进取意识较低,保守思想惰性意识较强。

2、转移空间的制约。首先,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乡镇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批乡镇企业倒闭了,一批好的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趋于绝对饱和和相对短缺。其次,城市容纳有限。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失业队伍不断扩大,新增劳动力加速,对农民工产生“排挤”。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减弱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

3、配套政策滞后的制约。首先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放弃土地、脱离农村的农民工进城后得不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医保、养保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使转移劳动力还有后顾之忧,不得不成为离农不离土的兼职农民。第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从而使一部分需要土地的农民不能成为规模经营者;一部分不需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因土地的牵制而成为兼业农民。第三是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一部分想脱离农村、扎根城市的农民,因为户口不能解决,而导致住房、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第四是缺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上的扶持,使农民出国、进城务工支付过高的成本。

三、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

1、逐步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明显的经济势差和社会势差,劳动力市场中也出现了很多歧视性就业政策,最终影响城市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实施深度改革。当然,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尽可能降低改革成本、增大改革收入的原则逐步推进。在这一渐进过程中,关键在于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农业部门吸纳一个劳动力,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的资本投入。同时,应当逐步打破各种行业壁垒和区域分割的局面,使农民能够逐步进入以前只能由城市人口从业的行业,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2、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政府对劳动力的调控应从仅由面对城镇就业,扩大到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就业,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加强各地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力度。要把控制和降低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加快各级政府在提高再就业率、采取再就业措施方面的法律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控制失业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政府部门应成立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进行管理的专门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法律和政策体系,包括防止就业歧视、保护平等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打击欺诈行为、消除市场障碍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为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运行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依据政策法规和劳动合同,开展争议仲裁处理和劳动监察工作。还应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信息沟通不畅的局面,由各级政府牵头,以劳动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建区域性或省级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尽量依靠法制调控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要以国家现行法规《劳动法》为“龙头法”,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职业介绍法等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等一整套法律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应当完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动用劳动监察手段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以便保护企业和劳动者择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正常发育和运行。

(3)建立完善的劳动监测指标体系。把农村的失业率、工资增长率、工资结构、劳动关系紧张程度等作为监测内容。同时,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联络员制度和信息反馈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及综合调度系统,逐步实现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

(4)改革工资体系。除国家公务员外,其他就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应由企业、部门在国家法规框架内自行制定,让工资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和行业配置,通过弹性工资计划、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工资监督检查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工资发放的宏观调控。通过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劳动者的素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资标准,使工资水平基本反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发挥工资对劳动者就业方面的调节作用。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2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大意义

巩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在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总体形势很好。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幅度提高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五项重点任务:一是要稳定增加粮食生产。今年要确保粮食产量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我省畜牧业有优势、有基础,要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统筹城乡就业,实行工农联动,推动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积极进展,外出务工农民规模逐年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地方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的潜力,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和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省政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从我省“三农”工作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在农民收入主要是三块:一是家庭种养业或家庭经营收入,二是财产转移性收入,三是劳务工资性收入。这三块收入当中,增幅最快、潜力最大的是劳务工资性收入。我省与农民收入高的省份差距也在这里。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扩大非农收入。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一个人外出打工,如果就业相对稳定的话,年收入大约在6000元左右。这都是“真金白银”,是农村投资和消费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如果一户农民能有一个种地的明白人,再有一个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这个农户的生活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农业要逐步走向规模经营。全国是人多地少,我省情况好一些,人均耕地5亩多。但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相适应,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改变农村资源配置状况。农民讲的道理最朴素、最直接、最深刻。他们说,“出去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了一垧地”。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土地将会逐渐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有利于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一个重要前提。

(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相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向。现在,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中国一部分农民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通过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是最积极、最稳妥的途径。因为中国农民太多,如果盲目进城,没有工作,就可能发生国外城市郊区的“贫民窟”现象。农民外出打工,在城里有稳定的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有相对稳定的居所,全家就可以城市化。如果在城里工作不稳定或者失去工作了,再返回农村,有一块承包田,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这样既解决城市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风险,同时降低了农民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本。

(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国家加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和对农业进行补贴的同时,另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农民外出打工,通过这种方式来分享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利润,分享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收益。现在,无论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在城市里工作,通过工资性收入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接受了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提高了素质。回到家乡发展产业,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又有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用农民的话讲是“两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八个月干闲”。**人勤劳朴实有文化,受教育程度比全国高。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资源,还是劳动分布时间、劳动力素质等,我们都有条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尽快改变我省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大量剩余劳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和农民收入中劳务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偏低的状况。

从发展全局和政策环境看,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是机遇难得。我国正处在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我省经济发展加快,今年要继续推进工业提速增效、实施投资拉动、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都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政策层面看,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去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6〕5号),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和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大措施,推动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二、进一步明确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总体任务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关系城乡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支撑,坚持就地就近转移与劳务输出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优化劳务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强工作,争取经过4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培训体系;覆盖全省、连接省外国外的职业中介及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广、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维权工作体系。

一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到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要达到450万人,其中劳务输出(劳动力在户籍所在乡镇以外地区就业年度内3个月以上)规模达到350万人,新增转移100万人。今年,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劳务输出总规模突破300万人。

二要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全省要培训农村劳动力400万人。实施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春风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两项工程”要完成培训任务8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0万人,包括免费培训5000名农村低保家庭适龄子女,示范性培训16万人。

三要努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到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要达到1800元左右,比重争取达到40%,年均递增13%以上。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要争取达到1250元。

四要深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带动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争取全省5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尽可能多地外出务工。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劳动力分布结构,留在农村搞农业的50%劳动力有一半从事种植业,一半就近就地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

三、大力强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措施

围绕实现发展劳务经济的任务目标,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掀起发展劳务经济的热潮。

首先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敢于走出去创业发展。东北自然经济比较可靠,创业文化先天不足。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首先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创业文化,使农民敢于走出去,打工创业求发展。只要农民思想观念变了,再加上我们的工作推动和引导,特别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我省的农民也一定会像发达地区那样,外出务工打工,实现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城乡面貌。

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能否输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关系到走出去之后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础工作,全面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各级政府要统筹组织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整合农业、劳动、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各方面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充分发挥县(市)培训中心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扶贫解困结合起来,重视抓好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各级财政要增加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三是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劳务信息网络。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劳务信息网络,重点扩展省外信息网络。在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地区,要依托各级政府驻外办事处,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既要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又要提供维权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向县(市)和重点乡镇延伸,畅通劳务信息采集和渠道,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力供需洽谈和用工信息交流活动。县(市)乡镇政府要组织劳务输出,还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开拓劳务市场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四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既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还要能够及时拿到工资、确保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子女能上学,这些都是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现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从机制上彻底解决,要继续抓好。同时,积极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机制。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五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既要积极向外转移,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就地就近转移。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加大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县(市)发展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推进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中小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这些都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要认真落实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具有资金、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四、切实加强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摆上重要位置,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建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各市(州)、县(市、区)都要建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推动,乡镇领导要直接抓,安排专兼职人员具体抓好。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第二,加强基础工作。要加强当地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依托现有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统一台账管理、统一信息卡、统一劳务输出报表等,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驻外劳务机构、信息网络等建设。继续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出境就业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以及城乡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免费培训等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第四,实施奖惩激励。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劳务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目标。省里按年度对县(市)劳务输出规模、组织化程度、培训人数、劳务收入等指标进行考核,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就业 就业信息 就业市场 劳动者素质 权益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有限的耕地与日益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突出矛盾,狭窄的土地上无法承载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农村就业大军。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靠打工取得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年~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实践证明,农民工流动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很难进入高层次的产业,大多只从事简单的劳动。通过对河北某些村庄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和日常小商品零售业。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停学的低龄女孩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少数举家外出打工的从事商品零售业务。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管理不完善。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闭塞,所获的就业信息量少,外出打工一般是通过同乡、亲戚、朋友介绍或随同前往,缺少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处于半无序流动,且盲目性大,据统计2003年,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36%,通过亲友介绍的占34%,而有组织的转移只有30%,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就业机构不健全、中介组织自身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劳务市场的需求。已经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农村管不着,社区也不纳入管理,出现管理上脱节。

3.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前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如被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取得与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从长远来看,应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从长远考虑。首先要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目前的适学儿童十几年后将成为就业者,加强义务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义务教育阶段过后,大部分学生就读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辍学。由于种种原因就读高中的学生高考后的升学率也比城市要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辍学的初中生也面临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社会、与就业需要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层次。

而对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已经存在的素质不高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平台。通过减免培训费,鼓励农民先培训,后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年将对8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培训。阳光工程计划对20.5万人开展示范性技能培训,对5000人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引导性培训57万人,农业科技培训2万人。失地农民将成为今年“阳光工程”的重点培训对象。

2.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级劳动保障服务部门要开展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劳力状况,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流向等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在乡镇、村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各种信息,免费为农民服务,动员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觉主动参加转移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

3.改革户籍制度。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列入中长期发展计划,改变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创造外部条件。不仅县及县以下城镇户口要放开,大中城市也要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能定居下来。目前,由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太高,许多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后,往往选择回乡过传统的农民生活。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的成本,真正使他们从中解脱出来。

4.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立足农业本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据调查,在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下,每亩蔬菜需投入的用工量在50个以上,比粮食作物多3倍,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经济效益要高于粮食作物。如果全省蔬菜面积扩大10%,就可以增加2万以上劳动力就业。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合理配置。其次,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经销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拓宽流通渠道。最后,要立足农村,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5.解决转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是子女教育问题。城市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这些孩子上学要交很多的择校费,而他们的父母收入本来就少,使他们在城市受教育的机会受到影响,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这种状况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压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缓解进城务工子女上学的压力;其次要规范社会投资基础教育的机制,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民办基础教育会缓解政府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相关部门要设立农民工权益维护机构,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参与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民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及突发事件。有关部门要检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关于促进就业、职业介绍、劳动合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实施细则,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4篇

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是对你有劳动者进行培训、考核、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义十分重大。

一、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据农业部调查监测,2005年全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数达到10824万人,比上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2006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外出就业人数约11423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641万人,增长5.9%。初步预测,到2006年底,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可望达到11490万人左右,比2005年同期增加670万人左右,增长6.2%。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结构有所变化,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经营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是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特点。

二、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义重大

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对于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意义十分重大。可以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 有利于培养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

越来越多的那么意识到,只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不仅确定了农村人才自身的价值,也促进了千千万万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为培养农村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村劳动力流动交易平台、实现农村劳动力自身价值奠定了基础。

(二) 有利于加强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

近几年。由于一些地方只重视培训数量,忽视培训质量,导致内存劳动力输出良莠不齐,技能和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确认培训后方所获得的技能等级,便于输入地用人单位直观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用其所长安排相应岗位。也有利于输出地形成知名度和劳务品牌,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

(三) 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逐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为实现城乡就业机会平等创造条件。只有那么的经验竞争能力增强了,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平等的谈判地位,才能在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工作条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才能促进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的基本形成。

(四)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低,根本的原因还是农民职业技能水平总体较低。通过参加农业技能开发,农民有了证明自己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增强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能力,也为确定工资报酬和订立劳动合同创造了条件,还可以进入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求职就业。享受平等的劳动保障和福利,获得正常提升工资的机会,从而收入不断增加。

(五) 有利于广泛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可以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熟悉市场运作、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就业;可以培养二、三产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高技能型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就业;可以培养一批具有一定非农技能的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

农业职业技能开发,适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下一步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 加大对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的扶持力度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的要求,应在财政预算、基建计划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农业技能开发工作,并形成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二) 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信息服务

建立国家、省、市、县、乡5级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信息服务网络。输出地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情况、性别结构等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存量、流量、流向、培训、鉴定转移等工作的监控,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双方搭建供需平台。

(三) 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的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现状,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法制化,以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在对现有能源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时,应将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充实到相关条款中;对于新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对相应内容予以明确。将难以记忆准入制度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畴,同时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有效推动农业行业经验准入制度的实施。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第15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大意义

巩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在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总体形势很好。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幅度提高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五项重点任务:一是要稳定增加粮食生产。今年要确保粮食产量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我省畜牧业有优势、有基础,要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统筹城乡就业,实行工农联动,推动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积极进展,外出务工农民规模逐年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地方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的潜力,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和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省政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从我省“三农”工作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在农民收入主要是三块:一是家庭种养业或家庭经营收入,二是财产转移性收入,三是劳务工资性收入。这三块收入当中,增幅最快、潜力最大的是劳务工资性收入。我省与农民收入高的省份差距也在这里。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扩大非农收入。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一个人外出打工,如果就业相对稳定的话,年收入大约在6000元左右。这都是“真金白银”,是农村投资和消费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如果一户农民能有一个种地的明白人,再有一个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这个农户的生活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农业要逐步走向规模经营。全国是人多地少,我省情况好一些,人均耕地5亩多。但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相适应,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改变农村资源配置状况。农民讲的道理最朴素、最直接、最深刻。他们说,“出去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了一垧地”。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土地将会逐渐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有利于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一个重要前提。

(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相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向。现在,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阶段。中国一部分农民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通过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是最积极、最稳妥的途径。因为中国农民太多,如果盲目进城,没有工作,就可能发生国外城市郊区的“贫民窟”现象。农民外出打工,在城里有稳定的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有相对稳定的居所,全家就可以城市化。如果在城里工作不稳定或者失去工作了,再返回农村,有一块承包田,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这样既解决城市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风险,同时降低了农民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本。

(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国家加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和对农业进行补贴的同时,另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农民外出打工,通过这种方式来分享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利润,分享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收益。现在,无论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在城市里工作,通过工资性收入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接受了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提高了素质。回到家乡发展产业,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又有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用农民的话讲是“两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八个月干闲”。*人勤劳朴实有文化,受教育程度比全国高。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资源,还是劳动分布时间、劳动力素质等,我们都有条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尽快改变我省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大量剩余劳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和农民收入中劳务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偏低的状况。

从发展全局和政策环境看,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是机遇难得。我国正处在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我省经济发展加快,今年要继续推进工业提速增效、实施投资拉动、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都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政策层面看,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去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和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大措施,推动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二、进一步明确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总体任务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关系城乡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支撑,坚持就地就近转移与劳务输出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优化劳务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强工作,争取经过4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培训体系;覆盖全省、连接省外国外的职业中介及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广、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维权工作体系。

一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到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要达到450万人,其中劳务输出(劳动力在户籍所在乡镇以外地区就业年度内3个月以上)规模达到350万人,新增转移100万人。今年,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劳务输出总规模突破300万人。

二要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全省要培训农村劳动力400万人。实施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春风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两项工程”要完成培训任务8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0万人,包括免费培训5000名农村低保家庭适龄子女,示范性培训16万人。

三要努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到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要达到1800元左右,比重争取达到40%,年均递增13%以上。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要争取达到1250元。

四要深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带动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争取全省5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尽可能多地外出务工。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劳动力分布结构,留在农村搞农业的50%劳动力有一半从事种植业,一半就近就地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

三、大力强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措施

围绕实现发展劳务经济的任务目标,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掀起发展劳务经济的热潮。

首先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敢于走出去创业发展。东北自然经济比较可靠,创业文化先天不足。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首先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创业文化,使农民敢于走出去,打工创业求发展。只要农民思想观念变了,再加上我们的工作推动和引导,特别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我省的农民也一定会像发达地区那样,外出务工打工,实现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城乡面貌。

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能否输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关系到走出去之后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础工作,全面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各级政府要统筹组织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整合农业、劳动、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各方面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充分发挥县(市)培训中心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扶贫解困结合起来,重视抓好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各级财政要增加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三是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劳务信息网络。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劳务信息网络,重点扩展省外信息网络。在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地区,要依托各级政府驻外办事处,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既要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又要提供维权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向县(市)和重点乡镇延伸,畅通劳务信息采集和渠道,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力供需洽谈和用工信息交流活动。县(市)乡镇政府要组织劳务输出,还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开拓劳务市场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四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既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还要能够及时拿到工资、确保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子女能上学,这些都是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现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从机制上彻底解决,要继续抓好。同时,积极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机制。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五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既要积极向外转移,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就地就近转移。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加大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县(市)发展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推进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中小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这些都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要认真落实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具有资金、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四、切实加强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摆上重要位置,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建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各市(州)、县(市、区)都要建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推动,乡镇领导要直接抓,安排专兼职人员具体抓好。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第二,加强基础工作。要加强当地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依托现有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统一台账管理、统一信息卡、统一劳务输出报表等,建立劳务输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驻外劳务机构、信息网络等建设。继续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出境就业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以及城乡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免费培训等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第四,实施奖惩激励。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劳务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目标。省里按年度对县(市)劳务输出规模、组织化程度、培训人数、劳务收入等指标进行考核,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