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

工业经济态势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篇

 

一、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来看,工业企业有转型升级的潜力

 

(一)经济总量稳中有升

 

近几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一览表单位(亿元)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年报36.1841.940.22844.6548.8950.8961

 

半年报16.3516.8415.3119.43420.13320.201818.1134

 

表上说明,五年来规模以下工业生产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73.236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达155.17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一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9.36%,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5%,根据抽样调查,工业产品销售良好,销售率逐月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长,亏损额大幅下降。

 

(二)主导行业后劲十足

 

2015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9.89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11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一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同比下降两个百分点。其中玻璃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同比增长2.8%,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下工业采矿业同比增长9.6%,由于受大环境影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采矿业全部停产,非金属制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影响了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增长。

 

二、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看,工业企业有转型升级的必要

 

2015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42亿元,去年同期完成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达18.1134亿元,去年同期20.2018亿元,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一)融资问题依然突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由于受到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产品市场不够大等因素影响,难以得到金融信贷支持。而民间融资又利息高、风险大,企业难以承受。

 

(二)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多是产产停停,形势变化较快。

 

(三)生产设备陈旧老化,产品档次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产品档次不高,粗加工产品、一般产品、低附加值产品较多,市场竞争力弱。

 

(四)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尤其是私营个体工业,以家族式管理、手工作坊式生产经营为主,疏于成本、营销和资产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闭塞,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五)开工不足。今年以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都在70—80%间徘徊,另外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矛盾明显,半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相反人均应付薪酬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

 

(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2013年以来,沙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高新技术工业企业有7家,产值达7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5%,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7家,产值达60.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1%,玻璃深加工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玻璃行业更是工艺粗糙,技术落后。面对这些问题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三、适应新常态,力促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2015年已经进入“下半程”。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为“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好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规模以下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半年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对生产持观望态度,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进一步牢固。因此政府和企业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会大有作为。以下谈几点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规模以下工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协调金融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积极扶持有发展潜力又缺少资金的小企业。金融部门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担保机构要加大担保融资力度,降低担保费率,扶助中小企业渡难关;创新融资模式,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多方合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政府要逐步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覆盖面扩大,进一步充实工业发展基金,全面提升小企业融资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投资补贴、加速折旧、税收减免、提供长期政府贷款和优惠利率等措施,倾斜扶持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强主导产业的分行业规划和指导,推动工业产品结构由初级为主向中高端和高附加值为主转变,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主导型转变,并发展节能工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升级。

 

(三)依靠技术创新,推动高新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产品创新。要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

 

(四)创新人才机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人员素质整体低下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自身应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要创造条件,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居住环境、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同城待遇。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创新培训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全市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为企业提供各类急需人才。三是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加强创新改革,创建良好发展新环境

 

加快规模以下工业扩大规模、上档升级,逐步合并小企业,加快入统规模以上工业的步伐,另外发展非农行业的为农业服务的新兴产业,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不断发展新境界。

 

(六)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行业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性发展,我们可以借京津冀一体化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工业业务拓展策略,挖掘市场先机,发展新产业。如手工织布作坊业,多数是散户自产自用型,急需集中整合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改进生产设备,提高水平“走出去”;我们可以利用山区绿色资源,兴修水利,搞好生态旅游业;以项目促发展,加快紧固件产业升级,推动紧固件产业单纯依靠规模发展向高精尖研发展转变。总之,新常态、新趋势、新思维,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今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长动力转换,力促企业转型升级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必然趋势。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2篇

工业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运行,国家在对于工业经济运行也愈加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更为理性的认识当前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工业经济想要达到的目标。

1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1 两个实现

第一个是本年年初已经确定的工业经济增加值幅度规模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且是上限标准。就如黑龙江省而言,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16。2%,总增加值也达到了2874.9 亿元,是近几年来的最增长幅度,也将使得历年来连续超过15%的记录得以保持。如果扣除一些影响因素的约束,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19.4%。工业经济发挥的主导作用和稳定局面,使得GDP 的稳定更加得以保证,规模经济对全省的贡献率也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是实现了地方工业的亏损额不超过上一年的预期目标。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已经下降了近4%, 亏损面也由原来的20.7%下降了1.7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 个行业减亏额度已经达到了2000 多万,总计近7 亿元。可以说是工业经济实现的效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1.2 四个提升

第一个是生产更为集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408 户增至450 户,增加值近2600 亿元,占据了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9%,每户平均的规模已经达到5.6 亿元,是近年来的最高规模。另外,就企业规模来讲,产值在10 亿元以上已经达到61 户,同比增长11 户,按地域来看,各区域均有增加,各类型企业也有提升,比如中直企业、地方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外资企业等。

第二个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增加。出口交货值已经较去年增长了48.9%,达到158.2 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气、石油、黑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在内的12 个行业平均增幅已达50%以上,占出口总额近1/3.伴随着产品面向外部的趋势,高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带来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实现了新产品的产值达到316.6 亿元,同比增长了6.6%。高新技术产业增值也达到了9.7%的水平。

第三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作人员平均创造工业产值达到了增幅20.6 万元的水平,同比增长10.9%,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地方工业人均7.6万元,增长了20.9%,大型企业增长了4.5 万元,占了77%;全部的从业员工达到了138万人,包括了地方企业员工的102.8万人,占据了74.5%的比例。工业经济带来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已经从持续下滑的态势转为提升。

第四个是制造业所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显著提升。制造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898.7 亿元的水平,同比增长了22.4%,净增加值达到了155 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也达到了31.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到2.4%。就不同行业来看,增加值过10 亿元的包括6 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率达到了70.9%的水平。

1.3 四个比较满意

第一个是各地区的增长速度比较满意。黑龙江省全省总计达11个地区增长幅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五个地区增幅超过了20%。股份制企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达到了2352 亿元,占据了81.9%的比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365 亿元,比重达到82.4%。非公有制企业、轻工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呈现发展态势。

第二个是订单数量及产品质量比较满意。据调查研究表明,重点企业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订单数量较多,包括蒙牛乳业、大众肉联在内的59 家企业增幅已经达到20%。全省总计达246 中工业产品增长订单数的企业就达到了168 种,比重达到68.3%,产量提高的幅度达到20%的有85 种,重点考核的工业产品数量产品产量继续保持提高,比重达到85.7%。

第三个是预期收益完成比较满意。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经有所回转,规模以上利税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利润额也较往年有所提升。地方工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实现了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水平,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幅度,综合效益指数达到了142,同比增长了14.3%。

第四个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比较满意。首先是对外贸易的需求状况形势比较客观,使得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挥了潜在优势;其次受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同比增长了29.3%,增幅增长了4.3%;最后是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工业产品的价格指数呈现出价格出厂价格明显高于买入价格,尤其表现在生活资料的价格和耐用品的价格,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 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一个拉大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幅度较全国水平的提高有所拉大。近几年来,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一直呈现出缩小的形势,由1.4%到1.2%,有了质的飞跃。

2.2 三个过快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工资增长速度过于迅速。这三项支出都高于行业的增加值的平均涨幅。费用支出过快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总资产的贡献率已经有所下降,成本费套用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2.3 两个有所忽视

一是因为市场增加了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但忽视了结构调整应该具有的主动性和紧急性,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看待长远的架构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因为由于利润空间的扩大和国有企业关于战略性的调整使得企业的工作基础被忽视,行业管理功能下降,宏观调控不能发挥根本作用,企业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3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展望

工业经济处于一个极其复杂而由多变的环境之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世界经济连续保持繁荣状态,面临的是巨大的调整压力,比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不规则的波动,国家虽然一直竭力保持和调控以防经济出现过热状态,避免通货膨胀,并且把尽快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控制两个过高作为工作的中心。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快,提供了给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粮食的综合产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对外战略的升级等诸多因素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基础。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面临着许多的发展机会。资源的不断减缺,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成为一个契机。国家的明确发展方针也是提出务实以及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为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充分有力的条件。综合以上考量,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格局,全国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经济效益保持在平稳状态。

宏观调控的战略和目标安排应该把工业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发展速度、架构调整、消耗资源、提升效益作为考虑重点,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调整服务方式,努力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小结

工业经济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既要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现存的特点,努力改进不足,充分发挥长处,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现状,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效益,改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工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健.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1):12-14.

[2]孔凡涛. 工信部、中国社科院联合《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 2011,(5):12-13.

[3] 吴鑫. 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下行压力仍存—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J].中国经贸导刊,2013,(33):7-8.

作者简介:王玉华(1962-),女,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专科。研究方向:工业经济管理。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3篇

工业生产基本正常。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和12月份分别回落0.1个和0.4个百分点。增速减缓主要是去年基数相对较高且有闰年因素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态势。分行业看,烟草、煤炭、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电力、医药八个行业增速同比分别回落8.3个、5.7个、5.3个、5.1个、3.4个、3.3个、1.7个和0.3个百分点,冶金、装备和电子三个行业分别回升2.7个、1个和2.9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7092亿元,同比增加1039亿元,增长17.2%(去年同期为下降5.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回升到5.18%。利润增速快速回升,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从分行业情况看,在41个大类行业中,电力拉动工业利润增长4.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拉动2.6个百分点,钢铁拉动2.3个百分点,电子拉动1.8个百分点,汽车拉动1.7个百分点,烟草拉动1个百分点,六个行业合计拉动14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口有所恢复。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同比增长7.8%,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减缓3.2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前两个月,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3.6%,截止到3月20日海关统计出口同比增长19.4%。轻工、纺织和电子行业完成出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0.1%、7%和11.3%,增速同比分别加快6.5个、5.4个和3.1个百分点。海关统计的1—2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31.9%,家具、灯具、箱包、和鞋类等出口额增幅在50%至110%倍,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20.1%。

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截止2012年底,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481万公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2.7亿个,光纤入户网络覆盖家庭9473万户,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城以及大部分乡镇。2月末,2M以上宽带用户占宽带总用户的95%,4M以上占68.3%。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业态增势迅猛,物联网应用用户累计已达到2415万户。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前两个月,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3万亿,同比增长45%。

信息消费拉动作用增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电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989万户,其中新增3G电话用户2711万户(新增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75%),截止2月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3亿户,其中3G电话用户达到2.6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372万户,累计规模达到1.79亿户;IPTV和手机电视用户新增151万户和600万户,累计达到2326万户和5157万户,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和48.9%。在现代信息消费拉动下,智能终端设备和软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前两个月,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手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1%、27.2%、33.1%、17%和35.1%,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4%。初步测算,今年前两个月,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拉动相关制造业增长10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今年前两个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增速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比2011年全年回落9.8个百分点。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3.8个、39.8个、37.8个和13.2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111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505亿元,同比增长21.5%。

综合看,工业、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从工业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由于前两个月工业总量在全年所占的比重较低,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干扰,部分数据存在失真情况,一些关联指标相互冲突,仅根据两个月数据还难以十分准确地预判下一步特别是全年走势。总之,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具备保持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5%左右,电信业务收入增长9.5%左右,软件收入增长25%。

二、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回升依然乏力,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尚未有明显改观。

(一)需求不振制约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消费增势显著放缓,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10.4%,明显低于去年6月以来12%以上的实际增长速度。钢材、铝、铜等产品价格先扬后抑,部分产品社会库存处于高位。投资增速回落,今年前两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18.5个百分点。受产能过剩和企业利润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从规划司提供的数据看,今年前两个月,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仅增长10%,其中占比高达82.6%的企业自筹资金同比增长12.6%,增速同比回落14.3个百分点。受需求不振影响,部分投资类产品产量下降明显。今年前两个月,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2.2%和17.8%,起重机下降0.5%,数控金属成型机床下降14.6%,铁路机车下降44.9%。另外,大宗原材料进口量明显下降,进口铁矿砂、原油、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同比分别下降1.5%、2.4%、27.8%和47.5%,说明国内需求尚未真正回暖。

(二)产能过剩问题制约工业运行质量的提升

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规模经济行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炼钢能力已达10亿吨左右,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6%,产能利用率仅有72%;水泥产能接近30亿吨,超过2015年25亿吨的需求预期目标。平板玻璃产能10.5亿重量箱,产量约占全球产量50%,产能利用率仅为68%,在建产能还有3亿重量箱。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频发,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在总量过剩的同时,部分高端产品却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进口解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面临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三)企业生产经营虽有改善但尚未摆脱困境

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2%,但利润的高增长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去年同期负增长5.2%),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与2011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也就增长11.1%,两年年平均增幅只有5.4%,拉动利润快速回升的主要集中在去年同期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几个行业,同时,利润率仍然偏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仍高达20.7%,比去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尽管3月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PMI)回升到50.9%,连续6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上方,但总体上处在接近50%的区间内波动,回升乏力,前景并不明朗。规模以下企业相对更加困难,3月份小企业制造业经理人指数分别为49.3%,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2个月运行在50%的荣枯线下方,小企业订单指数为49.9%,也低于整体52.3%的水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用工贵,土地指标紧张、投资项目难以落地,生产综合成本上涨压力大、税费负担重等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企业反映依然强烈。

三、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提效益”,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快推进工业优化升级

一是持之以恒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改进资金使用方式,突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对工业强基、公共服务平台、质量品牌、新兴产业培育、高端装备提升、装备信息化等转型升级关键环节的支持。二是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出台综合治理细则,严把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五个行业新上项目审批闸门,着力强化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引导、约束作用。三是集中力量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制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缺失问题。目前,已梳理出需要重点发展的80种关键基础材料、185项核心基础零部件、105项先进基础工艺和63项产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重点行业“四基”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图。四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建立企业层面绿色低碳发展的约束激励机制。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耗限额、节水、节地、节材等标准的约束和指导作用。积极推广工业生产过程使用锅炉除尘、油烟机过滤等除尘设备,加大PM2.5治理力度。五是研究制定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今后将定期公布分地区评估结果,帮助各地找出差距、探索路径,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六是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一大批国内著名品牌,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继续实施“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技术瓶颈。集中支持3000米以内深海探采工程装备、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高精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保障供给能力,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落实普惠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加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设立一批国家及部重点实验室。三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部省互动合作机制,加强部省在重点方向、项目、产品上的有效对接;着力突破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集成电路、OLED新型显示等重大共性技术领域,加快培育相关市场,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联动发展,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和产业上、中、下游良性互动。

(三)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认真落实党的十提出“四化同步”战略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应用导向、安全为要,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进程。一是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实现TD-LTE在国内市场占据三分之二的战略目标,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二是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重点支持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加快培育信息消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是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加强典型应用试点示范,加快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制造服务化。支持互联网企业、面向制造的服务企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4篇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4.43亿元,同比增长24.2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18个百分点。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27997.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896.13 亿元。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为1510.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79.58亿元,同比增长172.0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89.99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化工贸易增速有所回落。全年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41.42亿美元,同比上升17.77%,较2007年26.63%的增速回落8.86个百分点。由于经历了一轮涨价周期,化肥、纯碱、甲醇等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以前纷纷大规模扩产,未来一至两年是新增产能达产的高峰期。

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增速趋缓。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4.43亿元,同比增长24.2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1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6070.52亿元,同比增长18.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437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54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92.88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18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75.40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98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66.3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39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2155.11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01.55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0696.91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45.78 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30573.59亿元,同比增长26.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10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9719.49亿元,同比增长25.5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92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2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4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777.61亿元,同比增长35.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8.18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27997.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896.13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25401.46亿元,同比增长26.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86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0.73%,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2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1143.17亿元,同比增长18.7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3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4.08%,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27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1116.51亿元,同比增长18.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3.99%,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25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335.89亿元,同比增长20.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7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20%,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

(五)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4.2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率为0.1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1.30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18.4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8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5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3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毛利率为14.2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5.1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5.8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0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13.2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6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6.3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3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5.50倍,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96倍;产权比为1.2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1。

经营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13.6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51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2次;产成品周转率为14.29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6次。

二、企业规模结构

(一)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4.43亿元,同比增长24.2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1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44.90亿元,同比增长12.7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97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1.5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0.4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042.77亿元,同比增长18.4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2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8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0.52%,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536.77亿元,同比增长33.9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42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9.7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9.0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4个百分点。

(二)利润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510.81亿元,同比增长0.1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1.30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9.24亿元,同比增长-45.8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8.9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6.0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2.5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5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543.06亿元,同比增长-4.8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26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04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35.9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778.50亿元,同比增长32.4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2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2.25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1.5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71个百分点。

(三)亏损企业亏损额

2008年1~11月,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795794.30万元,同比增长7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9.0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913083.70万元,同比增长342.6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79.7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71.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50.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2.5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904409.80万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2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8.8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23.8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978300.80万元,同比增长-6.4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5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77.8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25.77%,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99个百分点。

三、行业热点

(一)我国首个精化原料丁二醇项目投产

新疆美克化工工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维美化工乙炔工程岛暨美克化工1.4-丁二醇项目投产庆典仪式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美克化工工业园举行。美克化工工业园位于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临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最大、被称为“油气聚宝盆”的新疆塔里木盆地,面积约4300亩。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为年产6万吨1.4-丁二醇项目,二、三期工程为发展丁二醇及其下游产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二)我国最大二氧化硅生产项目在天津奠基

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硅生产项目,卡博特蓝星气相法二氧化硅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临港工业区内奠基。该项目投资4000万美元,年生产能力6400吨,将于2010年投产。此次在天津奠基的新工厂,是卡博特公司在中国建设的第二家气相法二氧化硅工厂。这家工厂由美国卡博特公司和中国蓝星集团共同组建,美方占股75%,中方占股25%。

(三)神华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可研工作正式启动

据去年11月3日消息,神华集团所属宁夏煤业公司与沙索国际合成燃料公司等合作伙伴,正式签署了“宁夏――沙索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可研第二阶段工程服务合同,标志着神华间接煤制油项目又向前迈进一步。宁夏煤业公司规划建设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是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最为重要、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将是项目业主投资的主要决策依据,也是向国家申请项目核准的主要支持性文件的集合。

(四)柴达木百万吨级重质碱项目开工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柴旦工业园年产110万吨纯碱项目开工,预计2011年可生产出重质纯碱产品。该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占地7.5万平方米,以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原盐、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为依托,采用氯碱法工艺制造纯碱。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06亿元,年净利润3.03亿元。此外,项目每年将利用盐湖开发中产生的副产品氯化钠180万吨,并带动石灰石、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同时为碳酸镁、碳酸锂、碳酸锶和硼砂的生产提供原料,推动试验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五)山西省提高煤化工准入门槛

从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我国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正在加紧制定高耗能行业新的准入标准及相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该省将通过采取停止审批、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使煤化工等产业发展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山西省提出的新产业政策包括,提高11个煤化工装置项目准入门槛、停止审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7类装置项目、淘汰4种落后产能。

(六)巴斯夫临时关闭全球80 家工厂

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公司去年11月19日表示,由于来自汽车、建筑及纺织等行业的需求大幅减少,公司将临时关闭全球80 家工厂,另外约100家工厂将减产。巴斯夫公司将关闭或者减产的工厂主要位于德国、比利时、美国和部分亚洲地区,估计这项举措将影响到两万名员工,数量占该公司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去年,巴斯夫公司税前利润达到76.1亿欧元,营业收入达579亿欧元。巴斯夫公司表示,今年其业绩将难以达到去年的水平,2009年的前景难以预期。受到这一不利消息影响,巴斯夫公司股价当天重挫13.65%,收盘报于每股21.96欧元。

(七)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将裁员5000人

为了保留现金以对抗全球性经济放缓,全球最大的化工集团之一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将裁员50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1%,并在美国和欧洲关闭20家工厂,同时让180家工厂暂时停工。陶氏化学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里佛里斯表示,关闭和暂停的工厂将影响到公司30%的产能,而采取如此激进的削减成本措施的部分原因是,公司需要支付153亿美元用于全现金收购特殊化工制造商Rohm & Haas的交易。他提出,由于自去年7月签约以来汇率的变化,陶氏本来是可以改变收购条款的,但陶氏仍承诺完成交易。

(八)北海炼油20万吨聚丙烯项目开工

去年12月16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工。这一总投资达41.5亿元的石化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我国西南地区又一大型石化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于2008年11月21日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0万吨/ 年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5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和2000 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等,配套建设1台65吨/时锅炉和一套12 兆瓦抽凝发电机组等相应的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系统。将与该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涠洲岛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300万吨原油商业储备工程等。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丙烯18万吨、液化气32.4万吨、93号国Ⅲ汽油66万吨、车用柴油80万吨、溶剂油6万吨、船用燃料油43.5万吨等。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

(九)世界最大硫酸钾肥生产基地在罗布泊建成

去年12月18日,年产120万吨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肥项目一期工程成功投产,标志着世界最大规模的硫酸钾肥基地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建成。同日,罗布泊二期170万吨钾肥工程正式奠基启动,预计4年建成完工。这意味着,到2012年,“死亡之海”罗布泊将成为产能高达300万吨左右的世界最大钾肥生产基地。作为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资料,中国钾肥供需缺口非常突出,自给率不足30%。罗布泊钾肥项目的建设与投产,不仅将有效缓解中国钾肥长期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将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不确定性;三期叠加;稳中求进;政策组合;

作者简介:黄群慧,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36)。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深度调整期,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集中体现了这个深度调整的特征,工业增速调整下行,工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工业增长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2015年工业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加剧,且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应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强调在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预计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下滑到8.0%左右。

一、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特征分析

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到了1998年以来的低点,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且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趋于平衡,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1.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维持了高速增长,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2012年和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0%和9.7%,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9个和4.2个百分点,且2014年进一步下滑到8.3%(见图1),比201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98年开始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累计增速以来的最低点,体现了当前工业经济增长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一增速较低,但却是在工业经济总量非常巨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中高增速,因此来之非常不易。据测算,2014年名义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21605亿元;实际工业增加值将达到52019亿元(1978年=100),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2倍多,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前(1991年)的12倍多。

从月度来看,2014年上半年,总体上增长较为平稳,但进入了下半年以后,受国内固定资产放缓、国外市场波动、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速加快调整(见图2)。具体来看,两种调整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影响了工业经济增速。一是主动调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很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作为核心工作。二是被动调整。2014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的加快上升导致部分低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企业有的退出了市场,有的则作为“僵尸企业”存续下来,但基本上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潜在产出增长率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但2014年,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却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需求萎缩导致工业经济系统无法达到正常产出规模。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只有产出缺口为负,企业需求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意味着国家可以有限度地使用反周期刺激政策,使工业经济增速更加接近潜在产出增长率,从而有利于维护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工业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门来看,制造业仍维持了9.4%的增速,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却仅仅维持了4.5%和3.2%的增速(见图3)。因此,当前的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下滑造成的,而这两大类别产业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对于中国工业来讲,只要制造业能够维持较高增速,不断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就能够继续健康发展,继续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基础引擎作用。

从行业增速来看,可以发现2014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增长最快的10个行业中,属节能环保、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改善(见表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最快,反映了中国能源结构朝着更为清洁的方向转变,且城市燃气设施更加趋于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速逐年提升并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并列为2014年增长最快的行业,反映了中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增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速快于金属制品业,说明机械设备修理业高速发展,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的高速增长,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分行业投资增速数据显示,工业投资结构初步优化。从总体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采矿业,制造业2014年投资同比增长13.5%,较2013年回落6个百分点,但采矿业2014年仅增长10.7%,较2013年回落10.2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一是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2014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16.4%、14.1%、12.9%、16.1%。二是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在两头控制的政策治理下,近年来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一直低于整个制造业(见图4)。2014年,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高于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制造业基本持平以外,其他4个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均低于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更是降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分别为-5.9%和4.1%。两头控制的政策表面上是对相关行业形成打压,实质是倒逼相关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往绿色、高效方向发展。2014年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中西部地区增速仍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见图5)。从产业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现较快增长,对地区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然而,中西部地区内部同样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从分省市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11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较2013年同期降幅在2.5%以上的省市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比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在工业中比重较高,且国有工业的比重高,民营工业发展缓慢。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上半年相对平稳,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呈不断回升之势;下半年自8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加速下滑后,利润总额、主营活动利润额增速均明显下滑。单月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8、10、11、12月份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6%、-2.1%、-4.2%和-8%(如图6所示)。造成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终端需求疲弱叠加产能过剩拖累,工业企业产销活动整体疲软;二是价格下跌挤压盈利空间,尽管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降低了部分企业的成本,但仍难以抵消PPI跌幅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分企业类型来看,大部分企业利润增速仍继续回落,其中国企利润持续负增长。分行业类型来看,大部分行业利润仍为正增长,但增速普遍下滑。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最快,而采矿及原材料业利润跌幅明显扩大。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提质增效”的积极迹象。一是拉动利润增长的结构因素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4年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3%,原材料行业下降1.4%,均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而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5%、12.4%和15.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二是工业利润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1%,基本稳定。

3.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成了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过程,2000年以后超过了最终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量。据测算,1978—199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为30.38%,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32.53个百分点,1991—2000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上升到36.24%,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20.57个百分点,2001—2013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进一步上升到52.09%,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高6.97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投资率高于各种分类的“国际平均水平”,无论采取怎样的“一致性”(收入、文化传统、地理、发展阶段)分类标准,中国的投资率均远高于各种分类经济体的平均投资率水平,也超过各类经济体的历史最高水平。高投资率造成了中国投资效率的下滑,导致投资所能带来的GDP增长越来越有限。从投资效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981—1990年期间均值为0.49,1991—2000年期间均值为0.46,2001—2012年期间均值为0.25。其中,2009年和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更是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低至0.12,意味着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仅仅能够带来0.12单位的GDP增长(见图7)。这说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大幅增长的同时,所能带来的GDP增长却迅速减少,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低效率。

2014年以来,中国在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过去的投资驱动模式正在逐步向着三大需求平衡拉动转变。2014年前三季度,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比2013年降低13.0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与2013年的49.99%基本持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2%,改变了连续三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的状况(见图8)。三大需求趋于平衡有助于中国工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其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企业素质提升带来的效率改进。

二、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展望

2015年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工业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为将工业经济控制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以预计的是,2015年中国工业增长面临的困难将比2014年更大,增速也将进一步下行。

1.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1)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不均衡复苏。一是美国经济强势回升。美国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目前GDP增长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产能利用率接近1972—2012年平均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失业率创历史新低。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景气度将进一步回升,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3%以上的水平。二是欧盟温和复苏。2014年欧盟经济出现明显好转,但增长动力不足。目前,虽然产能利用率接近80%,采购经理人指数也略高于荣枯线,但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两年,欧盟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轨道,增速为1.5%—2%。三是日本、俄罗斯等其他经济体近期内难以实现真正复苏。2014年日本、俄罗斯经济均面临较大困难。如何摆脱困境,形成新的增长点将是两个国家都需要探索的问题,预计未来两年,日本经济、俄罗斯经济仍难以真正复苏。

(2)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2014年11月份,美国宣布将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这意味着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先后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正式宣告结束。这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对中国工业来讲,美国推出QE主要通过三种机制产生影响。一是资本回流机制。美国推出QE将会带来海外资本回流,甚至由于美国具有的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会吸引全球资本,导致美国由资本净输出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入国,从而影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回流,美国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汇率机制。美国退出QE意味着美元供给变得紧缺,因此很可能带来美元升值。美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的增长。然而,由于人民币采用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元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带来人民币对其他类型货币的升值,从而削弱中国在其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宏观经济机制。美国退出QE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大幅好转的前提下做出的,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担心,美国的这一举动会对美国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新的冲击,从而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全球经济形势掉转下行,那么中国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3)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对中国工业传统的生产模式造成冲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成本结构将被彻底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将被重塑。中国企业由低廉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而快速丧失,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却可以因为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使成本降低。结果是,在很多产业中,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逐步缩小,甚至美国企业的成本要低于中国企业。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造成冲击,也将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4)经济运行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加大了工业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主要面临着三种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一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并破裂,则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也会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往往会通过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一旦债务规模过大,政府无力偿还,则会出现债务风险。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测算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政府债务总额为27.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19.94万亿元。过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造成了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地方政府进一步融资,进而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影响工业经济增长。三是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对一个国家来讲,低级生产要素比较容易取得,往往在发展初期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渐被其他后发国家所模仿和取代;相比之下,高级生产要素必须要依靠长期投资和积累才能取得,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取代的特点,不仅在经济发展初期,而且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往往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建立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经济规模的扩张,这种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新优势短期之内却难以建立起来。这样就容易形成竞争优势断档,具体表现为工业品出口萎缩、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则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来看,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政府有着很强的调控管理能力,并且有着巨额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撑,因此前两种风险基本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第三种风险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更难以化解。

2.工业经济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

目前,工业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影响之下。进入2015年以后,这些影响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集中地表现出来,从而对工业经济形成巨大调整压力。

(1)工业经济将加速换挡。2015年工业经济增长将面临着传统动力减弱的压力,从而倒逼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加快转换。首先,从需求来看,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2014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下滑,其原因:一方面在投资效率下滑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的降低,很多投资已经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是很多地方政府或企业面临着较强的资金约束,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新的融资,而卖地的收入也因为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而大幅降低,结果造成投资能力大大降低。预计2015年,受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其次,从供给来看,外延式增长已经难以持续。目前,中国很多行业中均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在无法实现“市场出清”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资本积累,那么将是一种浪费,也无法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日益减少也决定了无法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最后,从产业来看,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近期内难以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房地产不景气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增长放缓,但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以至于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压力。

(2)“以改革促调整”将进入关键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前,距离这一目标时间节点已经越来越近。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才能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机遇期,依靠体制改革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核心工作,各项改革措施可能会密集推出和实施,从而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压力。

(3)前期刺激政策有待进一步消化。前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影响目前依然存在,需要在2015年进一步消化。一是“地方债”问题。成分复杂的“地方债”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前期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加剧了“地方债”规模。2015年国家将集中对“地方债”问题进行治理,实质上是对前期政策的消化。二是房地产问题。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理顺房地产市场机制的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前期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偏高,并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因此短期之内难以出现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三是银行坏账问题。4万亿元投资计划促使银行放出了大量的贷款,这种大规模、密集的放贷,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从而增加了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风险。

3.“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2015年工业经济的基本要求

与之前的“稳中求进”不同,“稳中求胜”意味着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于2015年工业经济来讲,稳定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但真正的成绩体现在改革。只有在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才能打造工业经济增长和升级的新引擎。

(1)“稳中求进”体现为“底线思维”,目标是保障工业经济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底线思维”是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是指“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于潜在增长率,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底线,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按照这一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工业经济增长的底线:一是以潜在产出增长率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长不应过度偏离潜在产出增长率,而是围绕潜在产出增长率上下波动。按照众多研究者的测算,大致认为“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应维持在9%左右,而“十三五”会下降到8%左右。2015年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可考虑取平均值为8.5%。二是以经济系统稳定为底线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可以容忍工业经济增速的合理下行,但前提是不能带来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系统性风险。目前来看,这种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工业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不会带来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三是以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平衡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速的降低不应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失业、社会不稳定等。国家应根据当前失业率变化情况来合理确定工业经济增速目标。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增长情况来推算未来增速,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政策目标、工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平衡、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等各种因素,合理预测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角度考虑,应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目标设为8.5%,但由于国内外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经济结构失衡造成需求无法充分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将加速推进、系统性风险基本可控、失业率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国家可以适当调低工业经济增速目标,将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目标设定为8.0%,从而为“转方式、调结构”预留出足够的政策空间。从实际工业经济增速预测来看,由于2015年是“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因此实际工业经济增速也可能会在低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下运行,全年实际增长大概为8.0%(见表2)。

(2)“改革创新”,目标是使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能否取得改革的重大突破将是影响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节点。具体来看,2015年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不仅意味着多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并存,而且意味着在分散独立存在的一个个市场主体内部,可以用现代企业制度、标准的股份制来容纳各种所有权形成的股本,在一起实现最大包容性的共赢多赢(贾康,2014)。2014年7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各省市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预计在2015年将集中发力。二是价格改革。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走低,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弱;同时,原油、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也使得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缩小政府定价范围,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预计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从而为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2014年,价格改革已经加快启动,预计在2015年将取得重大成果。三是金融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预计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监管体系和安全网体系的构建方面有所作为。四是财税体制改革。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按照这一时间表,财税改革的大量政策将在2015年加快推出并实施。

三、适应“新常态”,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并不是在原有增长方式基础上的经济恢复过程,而是在全面结构性改革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彻底转变的过程,其主题是全面改革与结构优化。这就要求必须超越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框架,超越发达国家流行的后危机治理理论和政策框架。对工业来讲,一方面,需要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应避免工业经济的过快下滑带来的各种冲击,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增长质量,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想实现这种多目标的平衡,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多重政策的组合使用,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结合起来,将宏观政策与中观政策结合起来,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政策的稳定性也重视政策的灵活性,推动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具体来看,国家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产业三个层面出台政策,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并结合使用。

1.需求管理

一般来讲,需求变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速变化。当需求规模超过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往往会带来经济的过快增长,出现经济过热;相反,当需求规模低于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又会使经济增速过慢,造成大量的失业,出现经济过冷。如何调控经济增长速度,使其基本符合潜在产出能力,既不过热,也不过冷,这是需求管理政策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出现了过快下滑的趋势,要想在短期之内解决这一问题,还只能靠需求的拉动。国家通过小幅度、定向的需求刺激,可以避免工业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从而为后期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1)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014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高出资本形成总额7.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然而,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要从三个层面来释放: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汇聚城市,将在城市产生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使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好地发育,在城市能获得相对于农村工资更高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二是鼓励商业业态创新。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往往依赖于新的商业业态来满足,而且新的商业业态又能够进一步催生消费者新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使市场竞争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2)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两种不同层次的概念。二者均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计算投资回报率。不同的是,经济效益仅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更多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企业的一种个体理性;而综合效益不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而且需要考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包括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经济长远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等多维目标,不仅考虑今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而且需要考虑明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国家的一种集体理性。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众多民生问题也依赖于投资才能解决,因此未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下一阶段,国家应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决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大民生项目的投资,把握好项目的建设节奏,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同时,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市场,提高投资效率。

(3)制定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鼓励高加工度产品出口。现阶段来看,随着美国、欧洲经济的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并实施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分工,能够产生“搭便车”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恢复增长。为避免重复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可考虑更多地促进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具体来看,国家可重点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降低进口关税,鼓励中间产品的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实现贸易平衡,避免贸易争端,同时也有利于为中国工业发展保障资源,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在WTO允许的框架下,采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手段,鼓励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

2.供给管理

供给因素是决定经济潜在产出的根本原因,要想实现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保障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升级。目前,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过去建立在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要实现从由生产要素扩张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使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

(1)促进企业创新。一是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实现以创新为本质的经济内生增长,必须要致力于提高经济活力,通过不断涌现的“草根创新”来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水平。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往往也是一个国家解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为促进中国经济活力的提高,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鼓励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二是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加以支持。政府的任务应当是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提供优惠政策,应该通过一种竞争性的、公平的方式分配创新经费,鼓励最有创造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三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给予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在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新兴领域里,尽量避免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限制。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抓手。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市场竞争秩序、赋予微观主体平等市场地位的根本途径,因此应集中力量。排除困难,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对于体制机制改革来讲,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均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顶层设计,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方向,甚至会被利益阶层绑架,使改革“误入歧途”;如果缺少了基层创新,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活力,不利于调动基层创造力,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现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应限于改革方向和基本的框架机制,而细致的机制设计,应更多交由基层创新完成。在一个地区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可以进一步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三是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情况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因素。对于现阶段工业经济来讲,平稳增长是基本保障,但改革突破是突出成就,因此应鼓励地方政府开拓创新、推进改革,并以此为基础评价地方政府绩效。

3.产业升级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均属于总量政策,暗含的假设是不同产业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无差异的,而产业升级政策属于中观政策,承认产业地位的差异性,通过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实现部分产业的跨越式增长。现阶段来看,产业政策对于避免工业经济短期之内的过快下滑,以及提高工业经济的长期增长能力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1)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一方面通过限制发展、提高土地和电力使用成本、提高资金成本等方法,利用市场机制使落后产能主动退出市场,实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直接采用行政手段,对不符合环保标准、技术标准的企业进行淘汰。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下行;浙江省;独立学院;就业

一、经济下行态势与浙江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根据《2011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浙江省目前拥有22所依托省市本科院校设立的独立学院,在校生数17.12万人,占全省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的31.3%。独立院校毕业生同样是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大省,外向型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是浙江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大学生就业岗位最大的提供者。2011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温州等地甚至出现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的情况。这些新情况给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独立学院的就业来说,影响更为显著,2012年许多独立学院就业率都低于往年。在就业方面,独立学院毕业生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独立学院由于设立时间较短,在就业管理制度、就业资源、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短板。其次,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由于独立学院独立颁发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毕业生往往不被用人单位认可,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就业歧视。再次,从毕业生自身来看,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与其他本科院校有着心理上的落差,缺乏自信,就业动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高。最后,浙江省虽是经济强省,但是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独立学院毕业生由于学习费用投入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倾向于东部就业;而经济发达的温州等地区毕业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家长期望值较高,不急于就业,对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比较热衷,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精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民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根据浙江省本省的经济和独立学院特点,积极开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借助母体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促进就业

独立学院的院系和专业设置很多脱胎于母体学校,大多数是母体师资比较雄厚、教学设施比较完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的专业,在就业工作中,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与母体高校的“近亲”关系,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丰富资源和平台促进就业。首先,独立学院要积极与母体高校开展院系对流,主动与母体相关院系举行各类就业经验交流会和培训会,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要建立常态沟通交流机制。其次,建立母体与独立学院共用的就业测评系统、就业信息服务网和就业信息平台,这样能够迅速将就业信息给毕业生,扩大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再次,积极联合母体高校开展各类招聘会、宣讲会和双向洽谈会。根据近年校内招聘会举办的特点,举办招聘会和宣讲会需要一定量的毕业生参加,需要就业部门的动员,否者很难达到效果,因此,联合举办对于独立学院和母体来说都是双赢。最后,要充分利用母体高校长期办学建立的就业实训基地和长期积累的企业资源,积极协调组织独立学院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

三、积极利用国家、省市就业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平台

就业不仅是高校的工作,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独立学院除了利用母体资源外,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独立法人身份,要积极作为一个独立的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各层次就业部门开展就业工作,充分利用就业和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社会公共资源。教育部每年都会举行“高校就业网上招聘月”等系列活动,各省就业指导中心也会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活动,独立院校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参与这些就业服务活动。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例,浙江省教育厅建立了“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浙江省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都要举行毕业生网上招聘月、寒门学子招聘会,百名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推荐活动。杭州市建立了“杭州市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杭州市人才服务局以就业创业指导站为载体举办杭州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者交流活动。杭州市人才市场每周都有针对不同行业的招聘会。除了专职的就业管理部门之外,独立学院还可以与人事组织部门、团委、教育局等部门配合,积极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招募、派遣工作。这些项目也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对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四、转变就业工作观念,从“催促式”转向“帮扶式”

独立学院要加强对就业辅导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对就业工作知识的了解。辅导员从事着复杂的工作,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往往流动性较大,新加入就业队伍的辅导员对就业知识不太了解,往往把就业工作简单理解为动员催促学生找工作,片面追求就业率,完成就业指标,这样往往会在毕业生和辅导员甚至学校之间产生误会。因此,就业辅导员必须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把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就业放在第一位。首先,要学习毕业生就业知识,做到未雨绸缪。这些知识包括就业工作流程、派遣改派、档案管理、户籍政策、人事、毕业鉴定政审等。其次,为了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辅导员要学习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各省市地方的大学生就业援助政策、大学生创业支助政策、毕业生入伍等政策。再次,要努力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关心关注有困难的毕业生,积极为这些毕业生联系工作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最后,对离校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可以进行重点的辅导,让他们了解离校后可以利用的求职渠道。

五、面向就业市场适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在学校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是与母体高校一致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一些专业并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独立学院要灵活应对,适时进行调整,特别是获得独立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授予权之后,要积极开设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和浙江省地域发展的新专业,不必拘泥于母体高校的专业体系。例如,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了适应杭州发展航空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需要,开设了空乘和地铁服务等专业,而这些专业母体高校并没有开设。这些新设立的专业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未来的就业都有很好的帮助。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但是很多独立学院因为师资和教学资源分配的压力,对课程的开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指导课程流于形式,往往用不定期的讲座来代替,这样并不能起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理念和求职技能的作用。专业知识是从事理想职业的基础,但是求职与就业的技能却是实现职业目标的重要工具。因此,各独立学院要克服困难,努力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的开展。

总之,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面对整体的就业市场动荡,浙江省独立院校应该积极面对,发挥独立、独特的优势,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激发毕业生继承“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浙商精神,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业互动;思路;依托点;新载体

一、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是西部经济发展新模式

从发展的角度讲,积极推进工业化是西部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层次决定了西部开发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目前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风险,许多地区陷入了“环境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表现为经济总量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东西部差距依然在拉大(见表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见表2)。西部地区人均GDP由1999年的4283.3元提高到2004年的7430.0元,但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99年的58.9%上升到2004年的61.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相对差距也由1999年的39.2%上升到2004年的41.1%。地区差距拉大反映出了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西部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1年之前虽有递减趋势,但2002年之后逐渐增加,2004年达到489198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22.12%,而同期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13.4%;工业废气排放量则更为严重,西部大开发以来呈逐年上升势头,2004年比2003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33.54%;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呈递减趋势,但是2004年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和西部地区本来就比较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联系的;更重的则是与其贫困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的。①实际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即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必须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模式,即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生态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更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二、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中的产业互动分析

(一)西部产业互动的思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空间地域上主要在农村而不是城市,主要的破坏活动是不当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对于西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将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在中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化体系,开发优质、安全和无公害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3)从微观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生产体系。推行科学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和方法,发展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清洁生产,减小废物排放量。

2.发展西部循环型工业。随着沿海地区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伴随着许多能耗大、污染强的工业,造成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从长期利益出发应当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实现经济和生态互动发展。循环型工业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循环:②(1)是小循环――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实现废物的排放量最小化和资源效率最大化。(2)中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下游工业的一些废物返回上游工业再次利用,实现产业间互动发展。(3)大循环――社会层面上的循环,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分,作为原料重新使用。

3.发展西部循环型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发展循环型服务业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环境质量,降低西部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由此产生的生产业以高增长速度占据服务业更大的比重。不同性质的服务业消耗物质资源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定服务业循环政策的标准应加以区分。

(二)西部产业互动的依托点: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单一的能源输出战略,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见表3)。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从1999年的14.4%,降到2003年的13.3%,2004年虽有上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拉大。在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走特色经济之路,才能改变西部处于原材料供给的低端区域分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与东中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特色农业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及能源化工业、特色旅游业。

1.加快发展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产品的价值,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其次,发展特色农业要特别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及品牌效应。最后,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公司+农户”等多种制度创新带动西部特色农业发展。

2.大力发展西部能源化工产业。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然而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目前西部的能源产业都属于能源开发主导型,处于为东中部地区提供资源的低端地位,禀赋优势并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产品深加工,发展生态工业。这里的生态工业强调的是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工业。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工艺、提高企业市场集中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制度创新,将能源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业。发展西部生态旅游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针对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西部产业互动的新载体:建立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循环经济的工业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以及资源再生回收,由此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整体社会循环,完成循环经济的物质闭环运动。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园区已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形态。目前我国建立的大多数生态工业园都属于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核心企业运作形成工业共生网络(见下图)。在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材料、能源等得到最充分地循环利用,同时延伸了工业链条,促进了产品的深加工。

生态工业园区给西部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1)西部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在传统工业园上加以改造,也可以重新选址设计建立,视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定。(2)发展生态工业园需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和企业行为,保障生态工业的健康发展。(3)生态工业园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税收、补贴等方面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三、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中产业互动的对策

强调西部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需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发展西部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同时进行环境补偿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

1.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1)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使能源价格反映其稀缺程度,提高要素的集约使用、矿产资源的理性开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2)建立完善西部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克服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长期来看,西部经济发展需要依靠西部金融市场融资,因此要加快西部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发展。(3)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发达,西部地区大量的优秀人才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人才结构和人才体制。

2.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互动的关键。(1)加快西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的改制应当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国内民间资本、国外民间资本)进入到企业内部,形成权利制衡结构。(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和实现产业互动的主要力量。

3.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生态环境是一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且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对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进行转移支付,或对一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采取无息贷款和减免税收政策。(2)区域之间的补偿。东中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3)西部自身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措施来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

4.建立健全西部污染治理制度和绿色经济制度。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中实现产业互动,必须重视污染治理制度的健全和绿色经济制度的建立。污染治理制度的内容包括:(1)建立企业环境达标制度。建立要制定出环境方面的标准,对不合乎要求的企业不准其在西部地区建厂投产。(2)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对环境不达标者要限期停产。(3)建立排污许可权制度,通过制度安排达到对企业污染的治理。构建西部绿色经济制度是“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再生产领域逐步渗透而形成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④这一制度的内容有:(1)绿色激励制度。既通过制度安排的激励功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绿色考核制度。在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经济考核制度真正反映西部开发的绩效。(3)绿色约束制度。通过建立绿色约束制度对西部开发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西部的各种生态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领域实现有效配置。

注 释:

①聂华林、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陆忠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③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④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Interactive Mode in Western China:Industri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Ren Baoping1 Chen Dandan2Abstract: The frangibility of ecology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determines the approaches to strengthen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rather than polluting before administering.Industrial interaction is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recycling economics, expand western featured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new carrier of interac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raction, thread, new carriers, preconditions.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生态工业; 循环经济; 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61-01

一、生态工业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人们受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运动原理的启发,对多工业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的工业系统之间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存在相互关联作用。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把自然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工业体系的建立上来,使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二、生态工业发展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

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生态工业体系,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的生产活动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这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为其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推进生态工业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工业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而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连互动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果能在生态工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产业结构构成,通过有目的的规划,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间的链接和组合,建立起相互关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无疑对该区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生态工业建设符合环境管理思想及方式的发展方向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必然促进我国环境管理思想和方式实现以下转变

1.环境污染由末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2.环境管理由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3.环境保护由政府行政调控为主向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转变。

4.清洁生产由促进单个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向促进区域性清洁生产转变。

五、生态工业的载体——生态工业示范区

推进生态工业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个具体体现的方式就是生态工业的载体—生态工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是在过去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一个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形式。目前,我国已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在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方面我国才刚刚起步。

六、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特点

对上述三类园区,相比较可以看出:前两种开发区有明确的地理区域,侧重于经济本身的发展,区内企业间彼此独立,没有有机的联系和互动的关系。

生态工业示范区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产业或企业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连和互动关系,这种关连和互动构成了各产业或企业间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从而形成生态工业体系。

2.在工业生态链或工业生态网络中,物质和能量逐级传递,并实现闭路循环,不向体系外排出废物。

3.可以实现区域性的清洁生产和区域性的经济规模化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区域内的各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得到下一生产过程的充分利用,使众多的生产过程实现了清洁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多个企业或产业互动,同步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化。

4.区域内资源、信息共享,克服了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生产各自为阵,信息不畅通的弊端,使区域内的资源和信息最快地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5.生态工业示范区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多个企业或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概念, 因此,它不受地域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地域界线。只要存在工业生态关系,这个企业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成为生态工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6.生态工业示范区不单纯于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工业生态关系的连接,把保护环境融合于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以上特点都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所不具有的。因此,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将使两区更具活力和发展前景。

七、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做好生态工业建设的宣传引导。生态工业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启蒙阶段。是一个新生事物,对许多企业和管理者来说,还不了解生态工业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的理论。北大、清华的一些学者和一些研究机构对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但其深度和影响也是很有限的。

(二)加强生态工业建设的技术指导。生态工业建设实质上是根据一定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连和互动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这必须在工业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建立生态工业体系要依托技术支持单位,预先进行资源、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生态工业建设的规划,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实施规划。

(三)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区,以点带面。选择有一定资源和产业优势,并具有一定生态工业基础的地区,进行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的试点。通过试点,一方面进行生态工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积累经验,为深化这项工作打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工业生态示范区的建立,为其他地区作出表率,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生态工业的普及面,推动生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八、推动生态工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已经正在进行建设的一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的实践和经验,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9篇

关键字:SWOT模型 生态工业 张掖市一、 SWOT模型浅析

SWOT模型分析法是利用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与劣势为特点分析的、结合企业发展机会以及企业所处发展环境中的威胁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合理构思和整合企业正确科学发展道路的一个企业发展分析工具[1]。其中,SW代表优势与劣势分析,主要关注目标企业自身发展中体现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从而为之后的分析提供现实依据。而OT则代表着企业发展中的机会与威胁。本文将利用SWOT模型具体分析甘肃省张掖市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二、 甘肃省张掖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张掖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5.52亿元,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14.4%[2]。表1列举的是2012年张掖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根据表1显示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张掖市原煤、饲料、饮料酒、水泥、化肥、铁合金的产量呈增长趋势但发电量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4.7个百分点,而同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14.4个百分点,由此分析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

三、SWOT模型下张掖市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生态工业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出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各个部分,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工艺流程等之间,资源、主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耦合、纵向闭合、上下衔接、协同共生的相互关系,运用现代工艺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措施优化配置组合,建立一个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良性循环且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工业链网结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3]。

(一)利用好张掖市生态工业发展的优势与机会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区位优势作用明显。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而过,境内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水资源。农业基础地位雄厚,张掖市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产业制种基地。张掖市矿产资源富集,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12个重点找矿区之一,境内有丰富的钼和锌等资源,这为张掖市的生态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工业物质原料。针对上述有利条件,张掖市可以整合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比例如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联合行业内优势力量,壮大行业规模。其次张掖市要紧紧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承接一批适合落地张掖市发展的东部产业转移工程,丰富张掖市工业项目层次和类别,提升带动效应。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金量,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协作等措施,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目前张掖市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以民乐县锦世化工有限公司为例,公司通过无钙焙烧技术生产铬盐主导产品红矾钠、氧化铬绿等产品,对铬盐废渣进行综合利用,上一级产品的废渣成为下一级产品的原料,铬盐生产中产生的细铬渣等危险固废全部得到了利用,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

(二)处理好张掖市生态工业发展的劣势与威胁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0篇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表象看是经济增速出现换挡,但本质是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的过程。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要保持定力,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构筑新优势,推进新发展。

一、科学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征

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其外在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质量提升”,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新旧发展路径的替代、新旧竞争优势的演化、新旧空间组织的重构以及新旧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发展换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从10%左右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主导,产业结构正在迈向服务经济引领的新阶段,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化成为路径选择;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将呈显性化。

总体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平稳、质量更提升,就业更充分,社会收入差距日益缩小,资源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保障趋于完善。适应经济新常态,关键看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有没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如果增长速度在7%至9%的合理区间,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居民收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洁化、生活美化,这便是期待中的新常态。

新常态新变化,更要求地方政府科学研判,既看到发展形势严峻的一面,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同时更要看到复杂局势中的积极因素和发展亮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尽快探寻一条走出“三期”叠加的现实路径。

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稳”与“转”的关系。既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在稳增长中注重调结构,实现稳中求进求好,确保经济健康、安全、稳健发展;又要把调结构作为优先举措,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稳增长后劲。

“新”与“旧”的关系。既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完善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形成规模化效应;又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善产业配套功能,构建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多点支撑、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实”与“虚”的关系。既要进一步凸显实体企业、实体产业、实体项目的主体地位,注重实业强企,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又要加快发展网络虚拟经济,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先发性优势,抢占新的商业模式制高点,再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城”与“乡”的关系。既要把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大力培育小城市,增强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又要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农村在提供资源、传承文化、保持田园风光等方面的作用。

“加”与“减”的关系。要在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做经济发展的“加法”,坚持项目投入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不松劲,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型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大产业,加快培育大企业;又要做能耗排放的“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有效缓解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三、坚持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几条路径

1.以改革创新引领经济新发展。深化改革,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创新相结合,以更大的勇气、更有力的举措,向着行政审批速度快、民间投资活力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优、经济开放程度高的目标奋力迈进,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加快转型,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事关未来的重大抉择。必须在稳增长的同时,正确把握对增速放缓的容忍度,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大平台集聚、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大市场拓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3.多轮驱动,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充分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活力。

4.统筹融合,构筑城市经济新优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广大市民享受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要以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举措,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经济新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经济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文化为支撑,突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生态内涵,着力构建生态经济、环境、文化、保障等体系,努力构筑生态经济新优势。

四、抓好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几个着力点

1.全面提升经济工作制度化水平。科学完善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是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应对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党对经济发展实施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提供制度化保障。

2.全面提升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既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又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理念,全面提升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自觉用法治标尺规范行为,依法依规调控、治理和服务经济工作。

3.全面提升经济工作专业化水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必须实字当头、干字为重,在干事创业谋发展中争当推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主攻手”。要转变发展理念,坚决摈弃唯GDP、唯增长率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牢固树立“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的发展理念,多在绿色GDP、民生GDP上干实事、下真功。要尊重市场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倡导形成雷厉风行、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责任链条,促进各地各部门干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地方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解;未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99-01

随着时展和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面临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需要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更多的理解,进而对其进行正确引领,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

(一)对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必然过程进行理解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甚至达到10%左右,这是过去的经济发展常态。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于对外开放、劳动力飞速增长以及储蓄率较高的影响。而如今,受客观因素、客观经济规律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参与率方面的情况和过去相比有较大的不同,种种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此外,储蓄率的缓慢回落同样导致对经济增长方面的支持减少,低利率、低工资以及资源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况逐渐消失,知识储蓄率逐步下降;对外开放的外溢效应、劳动力转移效应有所削弱;我国已经逐渐步入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阶段;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经济增长约束力有所提高,在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便可被视为是必然的。

(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及内涵的理解

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已经逐步向复杂分工、结构合理以及高级形态的方向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增长,并且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站在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由增量扩能转变为做优增量及调整存量并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出口需求的三大需求产生变化,并且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以及经济风险等方面发展趋势出现变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机遇。针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兴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成熟、新需求及业态的出现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增长动力等,经济建设工作发展趋势良好。

(三)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较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国家、企业以及人民均需要对新常态进行主动适应,对自身认知及行动进行调整,把握经济发展机遇。人们需要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进而对稳中求进的基调进行把握,对稳定增长重要任务进行正确理解。目前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仍旧较为乐观,对居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积极影响;经济结构方面的升级和调整使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而采掘业、化工以及冶金行业等存在产能过剩和生产变慢的问题,电子信息、医药等方面增长情况较好,现代物流、文化以及旅游行业等发展较好。我们需要对经济增长效益及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更多重视,需要对生产、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服务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对企业而言,不能只盲目注重产能扩大,在新常态下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此外大学生创业、普通民众的理财等方面的变化也应与新常态相符,最终对新常态下的机遇进行更好的把握,促进经济发展。

二、未来经济发展

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更好的把握,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就业问题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等,因此人们需要对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

首先,对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农业经济从粗放型朝着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已经成为发展研究方面的重点,通过增加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接受更多的教育并且对固有农耕观念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就工业发展方面而言,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国制造”一类的字眼,制造业发展及扩张在过去较为迅速,但是达到一定峰值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陷入低谷,初级产品的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内容,例如某些基础零部件的制造等。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变,由低级产业链底层向上过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扩大内需等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分析。国民经济的服务化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及方向之一,服务业及服务行业就业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我国经济从产品型向服务型经济的方向进行过渡;此外服务业发展信息化、科技发展的高端化、居民购物网络化以及能源结构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样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

最后,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们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经济发展进行正确、清醒的认识,对未来金融业的增加值有所上升、货币流速逐渐变缓、区域经济发展趋近于平衡等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对经济发展工作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结全文,近几年我国已经将新常态定为未来经济发展主旋律,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的理解,对新常态之下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掌握,人们能蚨跃济发展新常态进行更好的适应,为今后经济建设工作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支持。上文对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4-10,14.

[2] 张俊山.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6(7):5-13.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2篇

传统工业化带来粗放型的城市化。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产业迂回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化依赖大量的资源消耗,其工业化中期是以“烟囱工业”为主导的,不管是原料工业,还是能源动力工业,都要有大量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发达国家在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以空气和水污染、噪音超标等为特征的“城市病”。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将对环境与资源产生很大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同时,国际上的环境标准越来越多,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严。只有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品,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也是促进工业化进程所要求的。

城市是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区,城市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制高点和发源地。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在广泛的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也在深刻的层次上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工业的建立,使一定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形成了互动的产业链,把污染物消解在生产过程中,既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又实现了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由于废物的充分利用带来经济效益,使污染治理变成了企业在经济利益趋动下的自觉行为。因此,生态工业体系的建立,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城市化战略就是要协调城市增长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城市发展与城市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工业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生态工业体系,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的生产活动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生态工业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每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了循环往复利用。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恢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型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循环传递、多级利用,在生产过程的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产业,从而推动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

(三)生态工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工业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而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在生态工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产业结构构成,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间的链接和组合,建立起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有助于该区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城市化本身就是从区域着眼观察城市现象的,而且任何城市都离不开区域的支撑。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依据区域规划,从整体考虑,发挥各城市的优势,着眼于大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将会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四)生态工业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可是目前一些城市之间不是协调发展,而是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造成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与布局的不合理,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实力,降低了我国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生态工业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中的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在该系统中合理流动和转换增值并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相适应,符合耐受性原理。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城市依据自身的资源、区位、市场潜力、历史文化等条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的城市定位,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态工业体系。由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城市之间既存在差距,又具备各自优势,如沿海城市具有技术、人力及区位优势,而中西部城市和地区又有着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每一座城市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减少无序竞争,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通过科学的城市定位,正确发挥每一座城市的优势,对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工业的实施路径

(一)生态工业园的基本概念

生态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是高新技术工业园的升级和发展趋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城市化的过程。首先,工业园区地域上的农村人口失去农业用地,从户籍上转化为城镇人口,而随着生态工业园经济的发展也使这部分人口的生活方式迅速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其次,生态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的是高起点的城市建设标准,划入生态工业园的土地在硬质空间上已不可逆地转变为城市化地区。第三,生态工业园经济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具有标准的城市经济特征,而由于生态工业园是产业聚集区,它必然会引起外部人口的聚集,使城市化在人口规模上迅速扩大。因此,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可逆的城市化过程。

(二)生态工业园的基本模式

1.企业主导型。以原有某一或几个企业为核心,吸引生态链上相关企业入园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以企业集团为主,集团内部企业根据生态工业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建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如我国鲁北石化企业集团建设的生态工业园。

2.产业关联型。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以生态的观念联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互补效应的园区。如以加强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为主的农业生态工业园,我国广西贵港的生态工业园就是按这一模式建设的。

3.改造重构型。在原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新构架,创造生态企业集聚的升级生态工业园。

(三)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思路

1.改造重构原有工业园区及高新技术园区。我国以前的园区成长是依靠廉价的土地和优惠的政策起步和发展的,随着入世的成功,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而我国人多地少和城市化的压力也需要有更为严格的土地管理来控制城市蔓延对耕地的占用。因此,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如果重复以前园区建设的老路(重新圈地,重搞基础建设),不但不经济,而且也困难重重,在原有园区的基础上改造重构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部级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有100多个,这些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己初具规模,一些园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这些都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了众多的可选择空间。利用原有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调整招商战略,由政策优惠转向废弃物交流、共同获利、共同管理环境等成本节约的利益驱动,重新定位竞争优势,将会赋予现有园区新的活力。

2.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园区内的企业能够构成生态链,达到能源的多级利用,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较高的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技术,但技术开发水平不高和国外的技术限制使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落后。如果不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则必将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应重视无害环境技术,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科研资源,研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长期处理环境问题中形成的特色技术,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体系。

3.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生态工业园是依托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开发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在兴起产业生态思想和循环型经济理论的同时就提出了重构市场规则的思想。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在生态园的建设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如减免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税收、征收污染税、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等,以此完善我国的环保市场调控体系。

我国目前正处于变革时期,城市化的建设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依据城市的产业优势,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使农民有序地转移到城镇中来,逐步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整体效益优化的城市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喜凤,罗宏,张征.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钟书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区.科技管理研究,2003(1)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3篇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4篇

虽然日本经济呈稳步复苏态势,而且自主性复苏基础正在形成,但仍面临失业率高企和通货紧缩等问题。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继续回暖。企业利润正在回升,商业投资开始企稳。私人消费呈回暖态势,就业市场初显复苏迹象。但近期物价走势显示,日本经济正处于温和通缩状态之中。展望未来,预计企业收益改善、外国经济复苏以及经济刺激举措将推动日本经济走向自主性复苏之路。另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外国经济可能放缓以及通货紧缩对日本经济构成的下行风险。

日本经济现状评估

虽然日本经济呈稳步复苏态势,而且自主性复苏基础正在形成,但仍面临失业率高企等问题。出口呈温和增长态势,工业生产回暖,企业利润回升,商业投资开始企稳,企业商业景气判断指数回升。不过,中小企业对即期前景持谨慎态度。虽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近期显露复苏迹象。私人消费呈复苏态势。近期物价走势显示,日本经济正处于温和通缩状态之中。

就短期前景而言,虽然某些领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预计企业利润回升、外国经济复苏以及《紧急经济刺激措施》等政策举措刺激效应将推动日本经济走向自主性复苏。另一方面,需对外国经济可能放缓(尤其是欧洲)、金融和资本市场动荡以及通缩影响对经济构成的下行风险予以密切关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形势仍有出现恶化的可能。

政策立场

为了推动需求和就业增长,以求使日本经济获得潜在增长动能,日本政府实施政策管理以推动日本经济走上自主性复苏之路,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新的政策系统以及引导需求的新政策方针来抑制通缩。日本政府将加紧落实6月18日批准通过的《新增长战略》。基于摆脱通缩仍是首要任务,日本政府将同日本央行共同推行具有积极和综合性效应的政策。日本政府预计日本央行将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方针来抑制通胀。

详细阐述

1.消费及投资需求趋势

随着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显现,私人消费呈回升态势。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就业人员实际收入水平走稳。综合需求方(家庭收入和支出调查等数据)和供应方(工业企业出口指数等数据)统计数据的综合消费指数在4月份环比下降。就短期前景而言,鉴于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显现,同时就业和收入环境依然稳定,预计私人消费将呈稳步增长态势。

商业投资开始企稳。反映需求方统计数据的《细分行业企业季度财务报表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10-12月当季商业投资增长,而2010年1-3月当季商业投资出现下滑,而反映供应方统计数据的生产资料出口指数正在回升。日本央行商业景气短观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0财年日本大型制造企业和大型非制造企业的计划商业投资将连续第3年下降,但降速将会放缓。先行指标机械订单呈回升态势。就短期前景而言,虽然企业依然强烈感觉资本存量过剩,但预计企业利润的增长将推动商业投资增长。

房屋营建已经复苏,但近期维持稳定。销售房营建正在回升。就短期前景而言,鉴于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显现,同时就业和收入环境依然稳定,预计房屋营建将呈平稳发展态势。

公共投资总体呈疲软态势。2010年5月公共工程合同金额和4月公共工程订单双双同比下降。就短期前景而言,鉴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吃紧,预计公共投资总体上将呈疲软态势。

出口呈温和增长态势。按区域划分,对亚洲出口呈温和增长态势。对美国出口持平。对欧盟出口呈复苏态势。就短期前景而言,鉴于全球经济正在温和复苏,预计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呈复苏态势。

进口呈温和复苏态势。按区域划分,源自亚洲和美国的进口呈温和增长态势。源自欧盟的进口持稳。

在国际收支方面,出口和进口总额双双增长,贸易盈余维持不变。服务业贸易赤字维持不变。

2.企业活动及就业趋势

工业生产活动正在回暖。就短期前景而言,鉴于出口呈复苏态势,预计工业产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生产预测指数预示,5月和6月份工业产值均将增长。

企业利润正在回升。《分行业企业季度财报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由于销售业绩增长,2010年1-3月当季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3.8%,连续第2个季度保持增长。行业细分数据显示,制造业转入盈利阶段,而非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5.2%。日本央行短观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0财年企业销售收入将实现3年来的首次增长,预计2010财年企业当期利润将实现4年来的首次增长。

日本央行短观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商业景气判断指数回升。大型制造企业和大型非制造企业的商业景气判断指数连续第4个季度回升。小型制造企业和小型非制造企业的商业景气判断指数连续第3个季度回升。不过,小型企业(主要是建筑业)对即期前景持谨慎态度。破产企业数量基本维持不变。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近期显露复苏迹象。总体失业率依然高居不下,4月份总体失业率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至5.1%。4月份15~24岁从业人员的总体失业率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9.3%。新供就业岗位数量以及招聘岗位数量/求职人数有效比呈回升态势。近期就业人数基本持稳。由于生产活动复苏,制造业加班时间增加。

在薪资方面,受薪者合约现金收入呈增长态势,现金收入总额开始趋稳。

工业经济态势范文第15篇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或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国在现存资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优贸易模式,符合当时自由贸易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环境发生了变化,其种种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它忽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忽视比较优势转化和潜在优势培育的静态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该理论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使其无法对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同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从动态的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变化。他们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考虑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特别是加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因素,住更宽的理论框架和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探讨贸易的动态利益或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个则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把技术变动引入研究领域,认为技术进步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它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的变量,认为技术是无法控制的,是意外偶得的产物,并将技术进步的内涵定义为来源于产品及装备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等。这一理论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流向、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一)动态比较成本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和发展进程的研究兴趣。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55)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从而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他认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而生产要素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会有很大差异,由此引起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发生变化。对后进国家来说,如果某些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要素禀赋变化的基础上由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将极大地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因此,他强调一国应借助各种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其主要观点如下:(1)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是可以变化的,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2)一国的国际贸易优势应与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3)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要借助国家的干预力量,政府应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扶植和促进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可以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该理论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为日本的“贸易立国”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雁行理论”与“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简称“雁行理论”)最早由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他在考察日本棉纺工业发展进程时发现,随着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开放,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促使近代技术和低工资成本相结合的日本纺织工业迅速成长,并经历了进口浪潮——国内工业形成——出口浪潮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推移进程在图形上酷似三只大雁依次展飞,由此赤松要认为,一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依次经历从发达国家进口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和形成与先进国相同的本国产业、向国际市场出口三个阶段。这一理论阐释了国际贸易对后进国的影响,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以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赤松要与其学生小岛清及其他学者进一步将“雁行理论”扩展于形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各国、各地区产业分工与梯度转移以及经济依次起飞的动态过程,并形象地称之 为“雁行发展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该模式认为,按照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日本居于东亚经济发展的雁头地位,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并进行产业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四小龙”,可以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因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身。作为雁尾的东盟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日本和“四小龙”产业结构转移的机会,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奋力追赶、努力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的阶梯上攀升。由此,东亚国家按照“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的产业转移顺序,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多层次赶超的格局。 (三)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战后工业品贸易时,根据国际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以及产品更新和仿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技术周期说(亦称技术差距理论或模仿时滞说)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从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市场的周期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变化和在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扩散、转移的角度,论述比较优势的转换。这一理论不仅阐释了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且认为比技术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该理论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过程。 1.技术周期说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他于1961年10月在《牛津经济论丛》上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的论文。波斯纳放松了赫-俄模型关于贸易国之间具有相同技术的假定,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技术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各个国家技术进步的程度是不同的,技术创新国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尚未扩散的情况下),由于拥有新技术而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处于世界垄断地位,而其他国家则与创新国之间存在着一个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或称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这种差距引起了该产品的国际贸易。虽然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家具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这种技术会通过专利转让、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示范效应等逐步传播和扩散到其他国家,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终将被其他国家所掌握。于是,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将逐步减少,直至其他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要的该种产品时而终止。 在这里波斯纳提出模仿“时滞”或称“滞后”的概念。他认为,一项技术从一个国家传人或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有一个时滞。即从技术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仿制生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差距。他将这种两国之间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消失的过程称之为一个技术周期,即模仿时滞。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进口国的收入因素、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厂商的反应、进口国获得技术的渠道、消化吸收能力等。 技术周期说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技术同比较优势产生和转移的关系,隐含着技术水平、摹仿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从而把比较优势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们认识到从动态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随着技术的传播而转移。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和由此产生的贸易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2.产品生命周期论 技术的生命周期使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发生变化,引起产品的生命周期。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创立。弗农在1966年5月《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产品如同生物一样,有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划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产品3个阶段。之后,美国学者威尔斯(Wells)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更详细地把产品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具体划分方法和称谓不同,但实质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指产品所经历的从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不同阶段与研究开发、技术投入、资本投入以及 劳动等要素流动结合起来,认为当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运动时,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再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也随之从技术力量雄厚的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优势不断转化的过程。 (四)比较优势阶梯论 巴拉萨(Balassa,1977)从物质资本 和人力资本要素比例变化的角度完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比较优势阶梯论(也称比较优势阶段论)。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中,不同国家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中。 巴拉萨认为,在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并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划分为不同类型:处在第一阶梯的是发达国家;第二阶梯是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阶梯的为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除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最低一层是其他发展中同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梯式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分别发展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从而呈现出阶梯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虽然上述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比例变化、特别是技术变化的重要性,承认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与转移,部分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崛起的现象,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在把技术因素引入贸易发展及贸易格局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了更深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突出的特点是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国际分工变化等,研究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与动态转移。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和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这些理论明确了技术的来源和传播扩散途径,阐释了技术创新、技术扩散、边干边学等经济活动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以及后进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静态分析的框架,也克服了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的缺陷,使国际贸易理论具有更加宽泛的基础和适用性,从而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干中学”与“技术外溢” 1.“干中学”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落后的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是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获取先进技术。“干中学”一般是与技术外溢相伴而行的,因此,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干中学”的概念源于阿罗(Arrow,1962)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从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一文。阿罗认为,外生变量不能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与过程。在他所构建的模型中,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有关生产方法的知识积累是通过“学”来完成的,学习是经验的产物,并不只是时间的函数,且这种经验主要来自于“干”。知识增长与生产技术的提高主要是因生产而积累经验的结果;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阿罗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有两个效应:一是由于生产了更多的资本品而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使下一代资本品所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二是由于知识非独享性的溢出效应,使所有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在生产最终产品时的效率都能有所提高。美国经济学家保尔·罗默(1986)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2.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s)是指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自然而然输出技术的结果。它与技术创新不同,不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因此他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克鲁格曼(Krugman,1987)和卢卡斯(Lucas,1988)分别讨论了技术外溢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称为“技术外溢”。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这种技术外溢中获得的。 (二)瑞丁模型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史蒂芬·瑞丁(Stephen Redding)1999年发表了题为《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的福利效果》的论文,认为在技术内生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进的。 瑞丁以从表面上看虽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却由于具有潜在优势和获得政府的扶植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韩国钢铁产业为例,引出比较优势的变化问题。瑞丁认为,发展中国家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选择:在当前已经具备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或是进入虽然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却在将来可以通过生产率增长潜能的发挥而获得比较优势的部门(如高技术部门),或者说是在当前的静态比较优势和未来的动态比较优势之间进行权衡。但在自由贸易体制下,比较优势原理要求一国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或者说静态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由于该国各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潜能未被完全发掘,因此可能导致该国不能在具有潜在的生产率增长相对大于其贸易伙伴的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结果造成动态福利损失,违背了其长远利益。这说明,一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模式可能与其长远的利益相违背,所以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从事专业化生产未必福利最大,甚至有可能带来经济福利上的损失。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追求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的必要条件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政府的政策能够使一国在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却有巨大“干中学”潜力或生产率增长潜力的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使静态比较优势的初始模式发生逆转,从而获得动态比较优势。 瑞丁的理论为那些虽目前在某些产业上不具比较优势,但却可能存在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积极的政府政策干预,并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和模仿,获得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从而促进比较优势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突破了传统优势理论的框架,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概括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增长模型两个方面。 1.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他认为,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这种内生比较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或者说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作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杨小凯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 在杨小凯(2002)的内生贸易模型中,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即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那么内生比较优势是如何产生且随着分工水平提高而提高的呢?杨小凯认为,分工后的总合生产力水平之所以高于自给自足水平,原因在于分工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费用。杨小凯认为,这种基于分工的发展而后天不断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内生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出现。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 率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的条件,就会导致贸易产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不断的源泉。因此,这种后天的比较优势就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将这种模型发展到有中间产品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落后国的产业升级等现象。 2.新兴古典增长模型——熟能生巧 1991年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 Borland,简称Y-B模型)将熟能生巧的概念引入其模型中,阐述了熟能生巧与交易成本、分工演进及经济腾飞的关系,阐释了内生比较优势可以通过熟能生巧即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的观 点。他首先设定经济系统中的熟能生巧具有特别的含义——分工中的熟能生巧,并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此外,它还放弃了新古典模型的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分离的假设。模型假定生产率增长是专业化熟能生巧、交易成本和有多样化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一生产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当时间t=0时,每个人都没有太多的生产经验,生产率很低,也不能负担专业化和分工造成的交易成本,表现为自给自足状态。随着时间的推延,每个人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生产率有所提高,能承担不太高的交易成本,开始从事一定程度的专业化活动。渐渐地,专业化熟能生巧加速了专业经验积累,个人专业化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能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并选择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如此下去,直到分工演进的潜力被耗尽。Y-B模型的分析表明,分工的自发演进机制能产生内生增长。这种演进提高了每个人的生产率,同时降低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生存能力。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几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研究角度不同、方法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转换的作用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效应,从而对二次战后东亚国家的经济崛起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对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