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辩论的规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足球;特征变异;规则演变;辩证关系
足球运动的起源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体育活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当时,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
足球运动的特征变异与规则演变的辩证关系
2.1足球技战术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比赛中,球队技战术的运用是根据双方的客观情况而采用个人的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战胜对手。而规则制定的目的就是保证足球比赛合理顺序的进行。如果比赛中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赛后,就需要通过修改规则、附加条件使之平衡。规则中“越位”的产生,就是随着场上球队使用的战术而产生的。1862年,对采用“九锋一卫”之阵型,也就是进攻队员大大多于防守人数,造成攻守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足球技战术的健康发展。为了达到攻守的平衡,限制进攻队员的进攻,这样“越位”规则应运而生。
足球比赛中点球规则的制定和金银球制胜规则的实施也都是为了有效的实施足球技战术,而进行的规则演变。
2.2裁判员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裁判是足球规则在绿茵场上的解释者和执行者,在比赛中,判罚的结果一般具有不可逆性,是足球场上的“法官”。从起源阶段的简单控制比赛时间、是否进球,一直发展到现在,对足球规则精神的体现与规则发展方向的指导,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判罚尺度。
现在足球比赛中误判、漏判会时常发生,这些判罚的出现会扭转整个战局,甚至还会造成球迷暴乱发生流血事件,如在比赛中,领先一方会采用拖延时间战术,若此时裁判放宽判罚尺度就会造成比赛的索然无味,而如果此时裁判能够果断警告领先方,就会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另外伤停补时规则的出现也是对裁判的一种控制,以免造成裁判无休止的延长比赛。
现在足球比赛中增补了比赛监督和第四官员,就是为了适当的控制裁判的执法尺度的水平,维持公平,公正,合理的执法原则。另外国际足联又规定执法国际A级比赛的裁判必须在45周岁以下,就是考虑到足球是一项体能消耗很大的运动,执法一场好的比赛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保证,这样可以减少误判和漏判的产生机率。
2.3运动员的体能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比赛产生之初并没有对比赛时间进行特别的规定,一般是比赛进行到双方队员没有体力再继续踢球为止,这样做的结果是:比赛既不精彩,又使运动员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根据现代运动生理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进行剧烈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时间是大约在120~130分钟之间,而持续过渡的超负荷运动,则会有害于身体。因此,现行规则规定,全场比赛为90分钟,分为上、下各半场(45分钟/半场),中场休息15分钟,如果90分钟内(实际上,足球比赛中的有效时间远低于90分钟)。没有决出胜负,则须再进行30分钟加时赛。虽然,除去受伤倒地进行治疗、发球、捡球的时间,实际比赛时间不足120分钟,但据研究表明:一个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场上的跑动距离是将近万米,这是其它运动项目难以相提并论的。
足球规则还规定,足球比赛时,每队只能更换三名队员(除友谊赛,特殊比赛外)。在第14届意大利世界杯赛上,由于许多场次进入了加时赛,最后又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这样国际足联又作出了一项新规则:规定互罚点球的队员,只能是在加时赛结束时还在场上的球员,其中包括守门员。这样对运动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科学技术发展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与足球相关的器材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也使规则对运动器械的规定,不得不提出更高的要求
足球比赛中最主要的用具就是足球,起初的足球比赛对球的重量、大小、材质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是能充气的囊就可以,但是随着足球比赛的不断发展,球已经成为比赛的焦点。因此,在规则中规定足球的规格也就成为必然。所以,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就必须对球的重量、周长、压强进行有效的规定。目前,比赛的用球具备了不吸水,能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的特点,更能使球产生强烈的旋转有利于进攻。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运动员的自身装备也不断发展,比如:球鞋、球袜、护腿板等,这些物件既能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又能对运动员起到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对对手形成了一定威胁。
同样现代的高科技产品也用到了裁判的执法当中,比如:裁判的耳朵上戴有耳机,其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及时与边裁交流,对于一些主裁看不到的“盲区”,边裁可以给予提醒,有利于主裁的正确判罚。
结论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特有的规则和运动特征,只有遵循了它的比赛规则和运动特征,才能使此项运动得到长久发展。足球就是遵循了它自己独特的专项特征和游戏规则,才成为“世界第一运动”,为世人所爱戴,所崇尚。从古代“蹴鞠”运动是为宫廷官员享乐,而组织的活动,到现在为全球人类都带来欢乐和激情的比赛,足球无不把其自有的特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NBA 篮球比赛 观赏性 规则演变
一、前言
在篮球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最初的5项原则和13条篮球规则发展到现在的国际篮联规定的50多条详细的比赛规则。在成长过程中,规则在以公平为原则,保证攻守均衡为前提的基础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本文中称这种规则变化为“规则的演变”。在篮球运动中,NBA作为一项顶级赛事,它也是最热门的观赏运动之一。由于观赏性的要求,NBA比赛规则的演变比国际篮联规则修改更新的速度要快很多,例如:在1954-1955赛季,NBA就引入了限制进攻时间的24秒规则;而国际篮球直到2000年才将30秒的进攻限制修改为24秒。NBA之所以这么吸人眼球,是因为它有着高强度的对抗和高质量的攻守转换,规则的演变保证了攻守均衡,使整个比赛更具观赏性。
二、观赏性与规则演变的概念界定
(一)观赏性的定义
观赏性是指能使人们产生兴趣,吸引人们投入精力,具有观赏价值的活动。观赏主要是指在观看体育竞赛和休闲体育表演过程中,人们会表现出赞赏、激动、惊叹、沮丧、愤怒等各种情绪,心理压力得到充分的释放。观赏性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所具有的共性,运动项目的观赏性不仅是使运动过程中产生了观众,更为重要的是观赏性是运动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直接原因①。
(二)规则演变的解释
规则的演变是指在组织范围内相互关联的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问题做出响应从而发生演变②。NBA规则的演变是在时间的推移中,运动员自身身体条件的变化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使运动员在原有的规则下难以表现出更好的能力水平或是已有的规则不足以限制个别运动员的完全优势,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对比赛规则进行公平、均衡、无利的合理修改,就形成了规则的演变。
三、观赏性与NBA规则的演变的关系
(一)比赛的观赏性要求修改规则
1.限制优势,扩大三秒区
1951-1952赛季:为了削弱湖人队乔治•麦肯在篮下的强大优势,将3秒区宽度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
1964-1965赛季:由于张伯伦超强的篮下能力无人能敌,再次扩大三秒区的宽度,由12英尺扩大为16英尺③。
先后两次对三秒区的修改都是为了限制强大中锋在篮下的完全优势,以期达到公平、均衡的状态,保持激烈的对抗,从而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限制犯规次数,提高比赛流畅性
1953-1954赛季:为了防止各队采取故意犯规而干扰比赛,规定每名队员每节只能有两次犯规,第三次犯规将被罚出场(这条规定现已被废除)
1954-1955赛季:明确规定,任何一队,任何一节比赛,只要全队单节累计犯规满5次后如果再犯规,则对方罚球。
2002-2003赛季:规定每节发生4 次全队犯规后,罚球两次;个人犯规6次离场。
为防止各队故意犯规干扰比赛,NBA对犯规次数的先后做出三次修改。加强对犯规的判罚,禁止防守队员用手和前臂推阻罚球区域之外的进攻队员,也不准推搡无球的进攻队员。其目的在于保护和鼓励进攻,减少粗野防守和增强进攻的流畅性。限制个人的犯规次数,或者当全队在每节的犯规累积到一定次数时让对方罚篮。每场比赛中,每个球员最多6次犯规,即“6犯离场”,这与国际比赛中的5犯离场不一样,这个规则是为了不让球员过早陷入犯规麻烦而导致比赛失去观赏性。这样对规则合理、人性化的修改既规范了比赛秩序,保证比赛情节流畅性,又很好地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3.引入防守三秒,缓解拥挤,限制优势
2001-2002赛季:规则增设防守三秒。
NBA比赛中增设了防守三秒的规定,有效地缓解了比赛变成人海肉搏战,使得高大队员在3秒区内的防守得以限制。使比赛场上内、外线的进攻和防守更加均衡合理。
(二)规则的演变有助于观赏性的提高
1.规定进攻时间,增加攻守转换次数
1954-1955赛季:引入限制进攻时间的24秒规定。
1999-2000赛季:改动24秒规则,以往,对在前场的任何违规被判罚后,进攻时间又重新启动为24秒。现在,在相同条件下,如果进攻时间不少于14秒,则不变;如果不足14秒,则调至14秒;增设5秒规定,进攻队员背对篮筐进入罚球区后,必须要在5秒内或投篮或传球,否则违例。
2001-2002赛季:进攻方运球过半场的时间由原先的10秒缩短为8秒;
攻守转换是篮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环节,对进攻时间规则的演变有效地提高了进攻速度,增加了整场比赛的攻守次数,以使篮球比赛中双方的争夺更为激烈,使比赛情节更具观赏性。
2.走步和非法运球的宽松的判罚尺度
NBA比赛中对于走步和非法运球的判罚很松,只有明显的违例才判罚。这是因为现代篮球比赛速度加快,球员启动快,运球变化多,传球隐蔽,防守严密,往往难以准确判断是否走步或非法运球,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比赛中断和对球员情绪的影响。同时,也为队员即兴表演与技术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方便,从而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
3.暂停次数的规定,有效提高比赛的灵活性,增加比赛的悬念
1980-1981赛季:取消22秒受伤暂停时间。无论受伤与否,两队现在每半场均有一次20秒短暂停时间。
1984-1985赛季:在5分钟加时赛中,每支球队可叫暂停数从2次增加到3次,该次数不会受此前比赛所叫暂停次数的影响。
NBA规则中允许的暂停次数明显多于FIBA的规则,其灵活性也得到了有效地保障,比如:每场比赛暂停次数7次,最后两分钟暂停次数4次,决胜期短暂停次数3次,20秒短暂停上下半场各一次。同时下半场未使用的短暂停可用于加时赛。这些都是能有效的缓解球队因比分落后而产生低迷的状态,为有效保证比赛的观赏性提供规则上的支持。
四、结束语
篮球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它随着篮球运动本身的发展和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变化。针对NBA这种产业化、商业化的职业联赛,观众是值得他们取悦的,所以,他们为了提高比赛观赏性制定并修改了一系列比赛规则。而随着篮球运动本身的发展,NBA的比赛规则向着更加公平、合理、均衡、人性化的方向演变,给篮球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高速度、强对抗、大悬念具有较高高观赏价值的顶级篮球赛事,也推动了篮球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NBA规则的修改促进了其比赛观赏性的提高;反过来为了追求观赏性又对规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比赛观赏性的提高要求规则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演变,规则的不断完善也促使NBA比赛更具观赏性。总之,规则的演变和观赏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
注释:
①金赛英.论篮球比赛的观赏性[J].体育与科学.2003(06).
②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张树山,崔秀馥.世界经典职业赛事竞赛与欣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7-30.
参考文献:
[1]冯健.论现代篮球运动的观赏[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04).
[2]金赛英.论篮球比赛的观赏性[J].体育与科学.2003(06).
[3]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树山,崔秀馥.世界经典职业赛事竞赛与欣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7-30.
[5]黄迎乒,张振东.体育锻炼与欣赏[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9-14.
[6]扈伟,王嵊海.从观赏性角度析CBA与NBA之差距[J].浙江体育科学.2004(02).
【关键词】词尾变化;词干;元音;辅音;收音
1. 绪论
朝鲜语,韩国称韩国语,是一种流行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及其附近区域的语言。以朝鲜语为母语的人在全世界约8060万人,其中朝鲜2470万人,韩国4890万人,其他地区约700万人。
朝鲜语的文字,由李氏朝鲜第4代世宗大王亲自创制,被称为“训民正音”。1443年创制成功,1446年正式颁布使用。过去被称为“谚文”,20世纪初期,学术界开始称之为“韩文”。二战后,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之为“朝鲜文”,半岛南部的大韩民国称之为“韩文”。
中国与韩国自1992年建交后在经济、贸易和人文方面取得了长足性的发展,两国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此种背景下,急需大量的韩语人才。因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韩语专业培养韩语人才.
汉语和韩语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韩语词汇系统中汉字词占总数的60-70%。但韩语汉字词和中文词汇在语法结构及词语含义上差距大,不管是汉字词、韩语词汇的语尾变化无穷。因此对于中国的韩国语学者来说正确理解韩国语的词汇语尾变化是较有难度的。
本论文主要谈论带着特殊收音‘?,?,?,?,?’的词汇与语尾结合时的不规则变化。
2. 本论
学韩语时会发现韩语和汉语有很多相同点,但也会发现有不少不同点。主要是语法方面。
第一,韩语有时是通过一些介词来表示各个词的语法关系的,这时介词是加在词的前面的,但韩国语则用词尾来表示各个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而词尾都必须加在词的后边。第二,汉语的词序一般是宾语在谓语的后面,而韩语则是宾语在前,谓语在句子的最后,如:主语-宾语-谓语。第三,韩语在口语中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辈分、上下级、年龄、性别关系,表现出严格的礼节关系。不掌握阶称关系就会造成失礼,产生不良影响。第四,韩国语主要用词尾变化来表现说话者对听话者所表明的意图、方式。如:陈述式,疑问式,命令式,共动式 等等。第五,汉语的词没有词尾变化,主要依靠词序来表示句子中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即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而韩国语则依靠词尾来表示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
从以上的不同点可以看出学韩语的难点是词尾的变化。
下面主要谈论‘?,?,?,?,?’的不规则变化。
1) ‘?’的不规则变化。
词干的收音‘?’和以元音开始的词尾连用时,变成 ‘?’。这类动词还有‘??, ??, ??’ 等。
?. ??? ?? ??? ???. 民洙正在听音乐。
?. ?? ??? ?????.多走的话会健康起来的。
?. ?? ??? ?? ???? ?? ???.不知道路的话,请问别人。
辅音开始的词尾连用时是没有变化的。如:?(?, ?, ?, ??, ??, ?, ?…)
但是有的词汇是都没有变化的。这类词有‘??(收), ??, ??, ??(闭), ??, ??, ??(埋), ??, ??, ??, ??’等。
如:?(?, ??, ??, ?, ?, ??, ?…)
2) ‘?’的不规则变化。
词干的收音‘?’后接以元音开头的语尾时,变成 ‘?’或 ‘?’。这类动词或形容词有 ‘??, ??, ???’等。
?. ??? ??? ?? ???. 今天天气很冷。
?. ?? ??? ?? ?? ?? ???. 互相帮助的话活很快就干完的。
?. ???? ???? ??? ?? ?? ??. 韩国语难,应该多学习。
现代韩语中只有‘??帮助’和‘??美’两个单词的收音‘?’变成‘?’,成为‘??,??’的形式,其他的都变成‘?’。
辅音开始的词尾连用时是没有变化的。
如:?(?, ?, ?, ??, ??, ?, ?…)
但是有的词汇是都没有变化的。这类词有‘??(狭), ??(曲),’等。
如:?(?, ??, ??, ?, ??, ?…)
3) ‘? ’的不规则变化。
词干的收音‘?’ 接在以 ‘?, ?, ?, ?, ?’开头的词尾前时脱落。
由于词干的‘?’脱落,所以称之为‘? ’脱落规则。这类动词有‘??, ???, ?? ’等。
?. ?? ?? ??? ????. 我在做玩具。
?. ?? ? ??? ???? 您是否认识那个人。
?. ???? ? ??? ??? ??? ???? ??????. 孩子们在房间玩, 我们在客厅说话吧。
但是有的词汇是都没有变化的。这类词有‘??(磨), ??(游), ??(长), ??(鸣),’等。
如:?(?, ?, ??, ?, ??(??), ??(??)’
4) ‘?’的不规则变化。
词干的收音‘?’接在以元音开头的词尾前时的脱落。这类动词有‘??, ??, ??’ 等。
?. ?? ??? ?? ??? ?? ???. 病好的话想去欧洲旅行。
?. ? ?? ?? ????? ?????. 这栋房子是我爸爸建的。
?. ? ???? ??? ?? ?? ? ???.把这些环连接起来能做成绳子。
但是有的词汇是都没有变化的。这类词有‘??, ??, ???, ??, ??, ??’等。
如:?(?, ???, ??, ???, ??…)
5) ‘?’ 的不规则变化。
形容词词干未音节‘?’与辅音‘?, ?, ?’相连时‘?’音脱落。
如:???(??+?->??, ??+?->??, ??+?->???)
由于‘?’脱落元音‘?/?’和后面的‘?/?’结合变成‘?’,‘?/?’与‘?/?’相连变成‘ ?‘。这类词有’???, ???. ???, ???‘等。
?. ?? ?, ??? ?? ???. 英玉, 你的脸好长白呀。
?. ?? ?? ??? ??? ???? ? ????. 我一喝酒就脸红,不喝了。
?. ????? ??? ?????. 冷吗?嘴唇都青了。
?. ?? ???. 一般般。
形容词词干未音节‘?’与‘?, ?, ?, ?’开始的词尾相连时没有变化的。
如:??(?, ?, ??, ?…)
3. 结论
综上所述,韩语和汉语在语法上有不少不同点。韩国语是词尾的变化比较复杂的语言。词干的收音‘?,?,?,?,?’的词汇词尾变化的教学在韩国语教学中,既是重点, 亦是难点。在韩国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采取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以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增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