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课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学生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章丘市作为山东省的课改实验区,全面参与了本次课改。作为一名一线地理教师,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课改所带来的新变化。

1. 在教学活动中,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事实上“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能展现思路和方法,教会人怎样学习;它帮助我们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智育”,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传承走向创新。

在七年级“地图三要素”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画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很显然,要完成这样一幅图,必然要牵涉到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对于这样一个知识点,学生是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深刻体验得来的。如把教学楼画在平面图上,必须缩小,这就是比例尺的本质。怎样缩小才合适,又牵涉到比例尺的选择问题。诸如此类,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学生坐在教室中,被动接受或死记硬背得来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彼此之间也能密切配合,在合作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又如“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如果在以往,多半是教师收集各种图片资料,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从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落实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仍然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入手,但所获取的过程是自己收集或者和同学交流,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自主探究过程。地理事物浩如烟海,光靠记忆能够背下来多少?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到哪里去寻找地理资料,如何看懂地理资料,如何从资料中提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把成果展现出来。

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或者是以教为基础,“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在新课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重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和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创建一个“合作型的课堂”。

比如我在讲“海陆的变迁”时,需要学生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在学习“人类居住地”时,需要收集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聚落”类型。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展示特别丰富详实的资料,甚至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都缺乏的。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使师生在对话合作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达到这种交往互动,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要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才能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也才会有更多的了解。

3. 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

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过早、过分地符号化、抽象化、狭窄化;这种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即联系实际或借助于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在落实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

比如“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学生必须获得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从章丘到济南,想去趵突泉公园游玩,根据济南市交通旅游图,该如何选择公交线路呢?这和学生生活结合的特别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特别的高。

在讲授“天气和气候”时,特别强调气温、降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如通过“阴雨连绵一个月”、“连续两个月没下雨”、“某城市突下了一场大雪”等情况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不同强度降水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而不能相脱节。要特别重视实践经验在书本知识学习中的作用,要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当然我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困惑,如有些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仍习惯地等待着老师的灌输,在探究方面仍有较大的惰性;该如何做好活动时的组织工作;该如何建立学生新的评价方式等。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2篇

一、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很多地理老师常用“图文转换”来表述地图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把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理事物的位置看作是“以图释文”,把在地图上的填充地理事物的文字注记看作“以文释图”,这里从新的角度来谈谈地图与教科书中文字及学生认识之间的关系。

1.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比记住地理信息更重要

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陌生的地名,大部分地名是不需要学生死记的,让学生快速地在地图中查找地理事物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把地图的利用放在区域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地位。

每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我会首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让学生找出该区域在世界的位置,例如:讲授《日本》时,让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迅速找出日本,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日本的领土构成、日本濒临的海、洋。再如:讲述亚洲时,出示“亚欧地形”图,让学生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再让学生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山脉等地理事物。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获取信息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途径,信息本身不必让学生非记住不可。能力的培养和具体的知识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地图能力的培养是“实”的,具体知识则相对比较“虚”。在检测学生地图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某个地区的主要国家和它们的主要城市,最好这个地区学生是没有在课堂上学过的,检查的就是地图能力而不是学生的记忆情况。地图上的地名和区域地理事物很多,要求学生会在地图上迅速地找出需要的事实比要求他们记住若干个地名更加有意义,但是现在南海区的地理试题中,所谓的读图题,主要还是考查学生记忆地名的能力,而不是在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无庸置疑,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首先学生要能够大致区别地图的种类,例如政区图,地形图,以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

2.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地图并不仅仅是地理事物空间的直观呈现,它还包括地理判断。例如“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这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加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教学中常用的“以文释图”则是将地图上所作的地理判断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地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对应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指出热带雨林气候在非洲的分布范围;对应第二个层次的问题: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特征;对应第三个层次的问题:广东省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这个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二、运用地图展示学习成果

新课程标准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这是本次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如何落实这个课程目标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1.会绘制简单的地图草图

所谓简单的地图草图是指简单的平面图,如学校课室平面图,在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章,学生刚开始接触地图,可以通过让学生绘画课室平面图从而理解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虽然学生开始画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但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如何绘画平面图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为了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我要求学生绘画白云洞风景区、凤溪山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在西樵中学方向图,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标示出来。再如,为了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世界海陆分布,我训练学生用几何线条绘画简单的大洲大洋示意图。

2.会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要求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区域信息的活动比较多,此类学习活动的直接意义是训练学生从地图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其潜在意义是使学生养成主动使用地图描述区域地理事物的习惯,以往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地图能力的培养多数定位在“观察、阅读、分析”地图上,有意识进行主动使用地图展示学习成果的训练很少。训练学生主动使用地图展示地图学习成果,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分为不同的层次,下面是一些教学例子: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转变观念 做好准备 加强科研 课后总结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教学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二)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1、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地理课堂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三、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叔华。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组合作;思维;实践;交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2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张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和进程安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他们交流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比较传统的授课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精心备课为前提,以导学稿为具体指导,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促进学生间交流观点,激发学生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和判断。其功能主要有:

(1)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讨论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学会用事实、概念、原理等进行推理,支持自己的观点。还要抓住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与对方交流,以便最后达成共识。

(2)帮助解决问题。讨论可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人际交流技巧。讨论既有师生间的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大大有利于人际交流技巧的提高。

(4)改变态度。通过课堂讨论相互交流,可使学生认识到某一问题中自己没有认识到的许多侧面,从而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且这种观点和态度的变化还较为彻底、稳定。因为课堂讨论是一种公开的活动,讨论者一旦做出表示接受某种观点,实际上就是公开承诺要把它们付诸实践。

(5)最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讲学效果。

一、加大操作能力培养

当今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低下,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象,应尽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做实验机会。在目前我市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认为许多时候应把课堂搬到实验室里进行,教师的演示实验应多让学生参与,教师也应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课外实验活动,同时也要增加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边学边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决定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科学作风,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在中考和高考中都没有考核实验操作,这使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尤其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重视,许多实验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学生动手做,造成大多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都很差,走出社会后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不高。如有的初中毕业生不懂得测电笔的使用,有的高中毕业生不懂得游标卡尺的使用……这确实值得许多中学物理教师的反省和深思。所以在当前更要加大学生的实验培养,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为这一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效的呼应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选择仪器正确;其二,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操作规程正确;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不对之处多加讨论,取长补短,相互合作,交流评估。

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如: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样,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所以,中学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实验能力。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是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动手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他们逐步取得探索物理世界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技能做好铺垫;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因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彻底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进行改革,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备课,注意提纲的编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的唯一目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对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师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大的难度。从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开展了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研究,通过学习和实践,收到了初步的成效。经过反思,谈谈我们对一些问题的体会。什么是科学探究,进行科学探究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如何在变革中发挥作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开展,进行科学探究应注意哪些问题,值得思考。

注重课堂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学习来讲,他们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教师不可能强迫任何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试图强迫学生学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基于这种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自然地带有浓厚的情谊色彩。学生合作在小组中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首先,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处于课堂的支配地位;同时学生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只是分工不同的协作关系,而不再有优劣之分。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新课标,开展探究性学习,从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即老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个要素:一、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二、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三、关键在于转换教师角色;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目前,物理正成为推进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就已经明确的提出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和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是每一个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人类所掌握了解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信息化的社会。一个人在学校不可能学完他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他们的探究能力,这是根本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实质。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5篇

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在地理课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将就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1.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2.课堂教学中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

过去的教学过程,更多关注地是教师是否准确地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把握教材,是否恰当优选教法、教具等。很少关注、甚至忽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新课程标准,则重视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创设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积极创设质疑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努力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发现。

讲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节,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完整的认识,我让学生扮演古代人的角色,试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怎样证明大地是不平的,然后一步一步证实地球是球状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地球的球体结构,还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反映到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一个研究者、探索者,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在处理不同的教材内容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易于理解的基础性内容,让学生自由阅读,通过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在探讨"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灾害"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火山也能为人类带来好处,并阐述了自己这种观点。对他的观点,我并不进行表态,而是引导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结果他们提出了很多课本并没有的知识:火山灰可肥田、火山可发展旅游等,这样,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学习也是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求证-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地理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去由于地理教学中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实践和探索的机会,现在课堂中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而且在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3.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2

地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针对于怎样在新课改下开展好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问题,一直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自然知识,如地震、滑坡、干旱等相关的现象,与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息息相关;社会地理知识,如,我们想知道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便利我们的生活,学好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之以往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自身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适度地反思和总结,整合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继续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那么,在当下这样一个新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到底应当如何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呢?对此,笔者有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首先,及时地反思和总结教学方式,去粗取精,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想努力地做好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再一味地沿袭以往在教学中使用的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于当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面对着新课改的大背景,为了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一甄别,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

从促进学生整个群体的学习来考虑,笔者认为,教师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压缩自己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时间,多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而非传授直接性的答案,引导学生自发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出处,形成独立思维的习惯。

除此之外,作为教师,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地促使自身能够使用最为简练而精准的语言,概括而独到地向学生讲述出核心知识点,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和知识的巩固提升。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考虑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一点。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课堂互动,变单一性的教学为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需求和发展学生个人能力为主,以便切实搞好自身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教师往往是采取一个人主讲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但是,在当下的教学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教师要尝试着做出改变,要尽可能地将学习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有效互动,以便于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地球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自身所讲述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及时地解决相关疑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来说是非常受益的,当然,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好地理教学工作,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为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适时地根据学生学习的总体特征,组织一定形式的地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能够促使教学的教学总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好办法。没有竞争,学习就会如一潭死水一般平静,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讲,是丝毫没有帮助的。

因此,教师在努力开展地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时刻想着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自我展示和提升的平台。通过互相之间的切磋和学习,学生们才能更清晰地发现自身学习的优缺点,发现他人在地理学习上的优长,并及时地汲取他人学习方法上的精华为己所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好地理课程,及时地查缺补漏。

当然,这对于教师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越大,教师的地理教学也就越成功。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为了自身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一定形式的地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找到活力,进而在地理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此外,定期地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阶段性测验,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照不足的缺憾,同时,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这对于教师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而言,是非常有益处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当下,教师虽然也注重在课堂上进一步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个问题,但是,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上课时间,不足以使得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所有不足和缺憾。教师采取在适度地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总体测验这个措施,既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所学学生学习的遗憾,同时,也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当以大部分学生的集体学习利益为重,针对于大多数同学在实际学习中的需求为纲来开展教学工作。地理阶段性测验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地检验近期教师教学的实际效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近期学习情况的一个自我测验。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动画设计课程 信息化教学

在新时期下,信息技术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以应用,高职院校是以培育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所有高职院校侧重的是对学生的表达、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所以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开展十分必要。在新媒体的新时代中,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只有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才能使高职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对所学技术更好地应用。

1. 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

动画设计原理课程主要是对动画及其制作的相关原理及理念进行系统的、综合的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动画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原理知识,而且动画设计原理课程还需要教师通过对这些原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动画这样以虚写实的艺术的玄机和奥妙。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技术型、综合型、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授也是以实用为主,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一系列的拓展和延伸[1]。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也是如此,教师讲解动画的原理和设计概念理论的时候也不是仅仅讲授理论知识的,在进行课堂讲授的时候要加之信息化技术的辅导,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动画设计原理课程。

2. 信息化教学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是当今新媒体时代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也是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及管理者会对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并且将进行整合的内容合理地运用到学校管理及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更加高效、更有质量地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对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信息化形式呈现,这样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都会提高;其次,信息化教学也包括教师专业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发展,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成绩会得到提高,而且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再次,学校管理会更加信息化,统一化,在这样的模式管理下,学校的师生的教与学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会很好管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进步与发展,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培养下,高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会更加轻松容易地掌握,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多方面的潜力进行挖掘,使他们可以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水平得以提升。

3. 动画设计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3.1通过信息技术,创造教学环境。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益迅速的背景下,在网络科技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动画设计原理课程在进行课堂内容讲授的时候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动画设计原理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出一定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合理合适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发展[2]。新时期,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就需要高职老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的情况下根据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具体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现结合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高职老师在对学生讲解动画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动画制作流程原理的时候,其中的内容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老师将课程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环境创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教师要将课本中的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联系,将课本中的内容以信息化形式展现;其次,高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将静态的文字、图画和动态的动画、视频相结合,使学生对动画制作流程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解;最后,教师要配合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且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中的动画制作流程进行讲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加高效地掌握。

3.2信息联系生活,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时期下,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是顺应时代趋势和潮流的正确选择。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课本出发,而要联系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化技术只有更好地与生活相联系才能使学生对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高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工作岗位,而高职学生对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所以信息化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高职学生在对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掌握,而且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其学习内容进行拓展,这样将信息化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才能使学生的成绩更加优秀,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以促进其全面发展[3]。高职学生的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合理整合,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并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4. 结语

在网络媒体时代,高职学校教育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职院校既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内容,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所以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新时期下,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课堂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分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村. 谈动画原理与高职动画课程改革[J]. 青春岁月,2012,16:260.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汉语培训教学;新课程理念;汉语教学法;汉语教学素养

【分类号】G622.4

在近几年的汉化培训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如何在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培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有了一点的认识,因此不揣简陋,浅谈而已。

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得表现出一定的教学行为,正确积极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的提升,绝非是学习一下新课标,看看书、听听报告就能很好得到提升的,也绝非领导在大会小会上批评教育一下就能改变的。汉语教学需要积极吸收理论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需要新理论、新方法的指导。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扬弃,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完整的目标,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在汉语强化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对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有较为深刻认识,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对理念表层的认识上,教师也不应成为这个理念的被教育、被训练的对象和被动的理念接受者。对于新课程理念,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理念的构建者。

二、教师在面向全体学员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在汉语培训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三个矛盾:一是差异教学与完成整体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师讲授与学员自学之间的矛盾;三是照顾汉语水平差的学员与提高汉语水平较好的学员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课堂教学就需要在实现面向全体学员的同时注重效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要兼顾全体,调动思维,提高效率。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意照顾到各类汉语水平不同的学员。教师应确定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中,哪些是在“补充”,哪些是在普及,哪些是在“提高”;哪些是在“自达目标”,哪些是在“导达目标”,哪些是在“助达目标”。环节安排要照顾多数,兼顾少数,面向全体。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全体学员的思维。其次,组合学习,抓中促端,以精取胜。在汉语培训教学中,要调动好全体学员的思维,不妨利用组合优势进行教学,或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汉语强化培训课堂活动的指导思想应是“抓中间,促两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注意合理和科学,在课堂结构和活动安排上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抓住主要内容,精心设计,做到讲解精到,练习精要,从而极大地提高汉语强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三、教师要对汉语教学方法及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

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教学方法,寻找到适合自己和学员的好的教法和好的学法。还要认真钻研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语言知识点、注释解说、练习题等,从总体上对教材的编写理论、指导思想、教材结构、教学资源等进行全面把握,从而更好地实现教法灵活有效,策略运用得当,学法指导渗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员学习的效率。

四、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教学素养

在汉语培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教学素养,教师要想在汉语培训教学中教好,必须严谨治学,知识渊博。“教师必须不断地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1]的。因此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胜任汉语教师的职业。从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和汉语培训教学的特点来看,汉语教师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因为今天汉语教学内容的流动性、变异性加大了,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知识,对所教学科有透彻的了解,又要博采相关知识。

提高汉语教学的素养,最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爱心素养的不断培育,应时刻不忘这样一句话:“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成功的基因,没有爱心便不能为人师。热爱学员的教师,也会得到学员的热爱,讨厌、怨恨学员的教师,也自然受到学员的厌弃。教师应该真正地认识到“尊师”必须以“爱学员”为先决条件。真诚对待每一位学员,在学员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要做到言出必行。在汉语培训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被尊重是学员内心的需要,是学员进步的内在动力。我们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在汉语强化培训教学工作中,要以自己的行动、以真诚的爱心来鼓舞学员,使每个学员在汉语强化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

五、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觉的反思

在汉语强化培训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觉的反思。因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的能力”[2]。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自我反思。而这种反思应该不是“被”反思,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教学行为,它应该是对一种教学境界的自觉追求。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是时候这种反思被规定为一种模式,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反思”,而没有从心灵深处自觉反思。教师要想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就必须时常反省自问。教师备课的立足点,应从传统的“我想怎么教”转变成站在学员的角度上的“我该怎么学”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员的全员参与,改变教的方式和学员学习汉语的方式,才能从一点一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之,有了反思,教师就能不断地探究和解决汉语强化培训中自身以及教学目的、教学难题等方面的问题,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走出教学困境,使自己的汉语教学日教日新充满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衔接;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意义和必要性

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现象是广大地理教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人在从事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也感受到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暴露出很多因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所导致的学习问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只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才能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初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差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而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2.初高中地理教学考试要求的差异

初中地理不做中考要求,学生只在初一和初二接触地理学科,初三一年为空白期。等接受高中地理时,所学初中地理知识遗忘程度非常严重,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这就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而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命题重点由知识向能力转变,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要比中考高很多。

3.初高中教师教法的差异

新课改中的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活动、参与、思考、互动,每课时内容相对较少;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则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且每课时内容多而杂。绝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没有教过初中,这使得高中地理教师对初中地理的熟悉度不够,加上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容量较大和能力要求较高,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高中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阶段形成部分学生掉队和分化的现象。

4.初高中学生学法的差异

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初中地理期末考试前大部分是由教师在书本上勾画出重点,然后学生照着复习,而高中地理考试重点考查的是能力,所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往往是不可取的。更不巧的是,学生一进高中学习的高中地理必修一难度较大,这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很有挫折感,即使后面学习人文地理部分难度降低很多,大家还是会认为高中的地理“难死了”。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或者是怕学情绪,最终导致成绩很难提高。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1.地理教师应加强对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系统学习

初高中地理教师之间多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加强对教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系统培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研读初中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并与高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关联点。我们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将有关联的初中知识进行简单复习,也可在新课进行的过程中穿插初中的地理知识。

2.把握好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地理课

高中的第一节地理课十分重要。我的第一节地理课通常不讲授新课,而是告诉学生高中地理的重要性以及高中地理都学些什么。我会通过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此外,我还会收集一些当时和地理有关的时事事件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迫切探究身边地理现象的欲望。

3.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地理往往以直观的感性内容为主,而高中的地理比较抽象。初高中地理内容的差异使得学生心理上会产生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情绪,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情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联系生活实际,让高中的知识变抽象为实际。

4.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

初中的地理教材侧重于地理现象的描述并直接给出结论,对产生现象的原因不做深入的探讨,所以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重在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而学生进入高中,生理、心理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再者,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5.保证学生练习的数量,并及时进行解题指导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基本知识点进行记忆,同时也要提升做题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作业认真、仔细地批改,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讲评。

6.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材和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掌握读图和分析图的技巧是学习好高中地理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地图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尽可能地把所讲内容与地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并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0篇

2.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对策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郑书欣

3.新形势下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卢宝玲

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政治教学改革杜东升

5.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意识培养初探朱国庆

6.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刍议马晓田

7.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郭方

8.家庭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黄珍

9.如何重塑课堂文化陈世庚

10.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历史事物评价标准的教学王晓燕

11.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易辉芸

1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谈中学传统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缪小云

1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中的应用郭志强

14.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张敏

15.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朱建武

16.论中学人格教育的学科归属及实践方式陆振红

17.浅谈迁移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赵琴

18.由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看世界遗产的保护张海洪

19.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浅议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性质杨梅怡

20.从长远发展角度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方萍

21.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王红霞

22.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孟玉

2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渗透教育拓正文

24.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袁玉玲

25.试论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哲学孙克菊

26.高中哲学教学中"举例"应把握好三个"度"陈小丽

27.浅谈《生活与哲学》新课导入方式刘福平

28.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高爱国

29.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与人生观丁青林

30.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法律部分案例教学的优势与方法卢毅

31.在历史教学中感悟生活教育理论许丽君

32.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教学见解贾学龙

3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的几点思考王文祥

34.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陈阳

35.例谈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吴小梅

3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判别方法徐晓梅

37.昼夜更替周期的图形释解王庆良

38.古罗马竞技场

1.浅谈在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天宝

2.合理运用史料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单冬旺

3.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马威

4.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姚国华

5.新课改下如何构建思想政治课高效优质课堂刘春丽

6.怎样攻克高考选择题难题颜明秀

7.高三历史复习与应试的基本思路丁仕武

8.如何上好思想品德复习课李铁山

9.易学时区李秀松

10.巧用"听、说、读、写、思",学好思想品德课司朝华

11.2010年高考文综安徽卷地理试卷分析张忠梅

12.浅析歌曲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杨铭

13.以"空"引思以"白"激思——浅谈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薛维红

14.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人格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李洁

1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历史复习教学的一点感悟陈素叶

16.合作学习——让地理课堂"活"起来尹银昌

17.活化地理课堂教学初探马骥

18.优化课堂教学展现历史魅力展艳

19.素质教育下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赵琴

20.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奇超

2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陈冬菊

22.浅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孙旭红

23.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方法探究韦海方

24.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政治复习课李静

25.对一节课活动单导学设计及教学的研究与反思张小丽

26.浅论跨学科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姚淑慧

27.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朱新田

28.对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新思考张友军hHTTp://

29.如何开展乡土历史自主探究活动课钟良锦

30.参与式教学实施初探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郭俊娟

31.浅谈对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赵华

32.历史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王云峰,杨平凤

33.在教学反思中成长梁珂菱

34.浅谈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丁连增

35.解读新课标理念季彩红

36.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学案教学袁顺

37.试论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败荆景云

38.试论东林学派的济世情怀陈莹

39.《灿烂的文明之花》教学设计金华

1.新课程理念的参悟:教学相长谢玉强

2.中招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仍需把好记忆关姚淑慧

3.践行课改理念打造"低碳课堂"张一丁

4.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焕发活力的探讨于海通

5.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模式探究丁群生

6.把握新教材特点搞好政治课教学——以高一《经济生活》为例刘平平

7.《经济生活》中渗透的"诚信教育"张从艳

8.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探索陈宜芬

9.让爱国主义荣辱观在政治课中绽放赵昀

10.精心设计,优化教学——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体会薛茵

11.例谈历史教学中的新课程理念高飞

12.初中历史课堂导入设计初探唐乐平

13.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的探索赵祖平

14.历史课教学艺术新探王兴军

15.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吕治付

16.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探索张旭

17.浅谈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潘鸿飞

18.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贡献者刘海燕

19.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张玲

20.优化地理教学,深化中学素质教育白献菊

21.新形势下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思考郭杰

22.中国的"蓝色宝库"——南海魏晓敏

2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荆景云

24.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以教导学变教为学张同秀

25.变"教"为"导",培养学生地理兴趣陈建芬

26.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点滴反思刘文红

27.建构思想品德课"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反思郭汴霞

28.在探究学习中建构初中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唐冰清

29.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韦雪梅

30.地理教学中应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赵学竹

31.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的价值初探肖茹

32.浅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焦朝军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1篇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善于把热情、愉快传递给学生,运用亲和力,使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物理课堂活力四射、亮点纷呈。

二、深入研究,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设计好教学预案。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要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根据物理课堂内容研究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架构出新的知识结构。

物理思维是一种“模糊”逻辑思维,其严密的逻辑隐含在错综复杂的物理事实与概念之中,需要我们去发掘。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研究教材,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切入点、重难点,发掘出新课的知识脉络和认知结构,理清教学思路,从而设计适合于学生的高效的课堂流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根据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研究如何采取合适的教法让学生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设计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不仅要考虑“怎样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怎样让学生学”,设计好教学的各个学习活动环节以及时间的大致分配。譬如,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有措施保证;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组织学生、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要精心设计;如何使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要认真思考确定;如何使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何进行交流和评价,要有渗透的方式等。

3.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还得注重研究教学中的细节。

教学设计总体得当的前提下,一节好课还需要一个个精彩的细节才能支撑起来。比如,物理语言的准确精炼,教学环节之间的恰当过渡,课堂调控的合理体现、课堂节奏的把握、时间的掌控等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课堂的度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物理情境设计、要多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思考,避免一味追求物理问题情境化设计的形式化;物理课堂活动让学生各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避免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无体验与反思的“热闹”;合作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相得益彰的空间,避免只“作”不“合”、只“议”不“思”的表面化、形式化;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如其分的为教学中心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精美”设计取代学生的正常思考,以课堂信息“大容量”取代学生的过程体验等现象。

三、开展活泼严谨的课堂教学

要提高课堂效益,就要争取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或环节都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之前的教学设计,已经对于课堂行为有了初步规划,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比如在初学受力分析时就可以从日常生活问题出发一步步走向物理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漫画:父在前面拉车,儿子在后面推,师问:“木箱受到力吗?”多媒体演示漫画:父、子都说:累啊。生答:“拉力和推力”。师追问:“还有力吗?”同学们大多沉默……教师多媒体展示漫画:地球、地面可不会说话!呈现愁眉苦脸的样子(夸张)。这时,下面观看多媒体的的同学们早已忍俊不禁、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再向各个学习小组提出递进性问题组:“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木箱受到哪些力、力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力产生的条件来说明是什么性质的力。”于是,小组内同学七嘴八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对于第三个问题是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适当点拨)。这时,教师再组织各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教师接下去再变式举例:一把扫把靠在墙上,要求学生讨论回答原来的三个问题。最后教师点拨提升:“怎样来找木箱和扫把的施力物体?”有学生抢答:注意它周围的一切物体、会说话、不会说话的物体。师追问:“怎么判断产生什么力?”有同学说:“看产生的条件!”最后,教师水到渠成地提出: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该注意什么,让学生一起总结出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注意点,并当堂提供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物理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在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基础之上,教师还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问题情境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问题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率。此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提倡做到五个“尽量”。即: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课堂节奏,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到了一部分知识,教师再组织进行相关讲解、总结、点评,这时还是要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将学生自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和提升,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励学生的后续学习,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学中若某个教学行为或是环节实施后未达到预期效果或是完全对于学生的进步没有效果,其有效性就有待商傕,应该进行相应改进以提高。

四、建立有效的物理课堂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高中物理课堂评价应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

1.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它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 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

2.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但不是关注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过渡是否自然,教学基本工如何,而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即“以学论教”来评价教师。

总之,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使物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平台 “四课一体化”

“四课一体化”,即备好课、上好课、说好课、评好课,是每个学校应该搭建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平台。备好课是前提,“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堂高效的优质的课,不做必要的课前准备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被评者必须端正态度,精心备课,写好教案。

1.备课程标准和教材。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教材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指向。

2.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健康状况,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安排教学。要能预测上课时可能发生的一般情况,想好预案,设置问题,教学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学情。

3. 备教法学法。要根据学生、教材、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学生、教学条件的特点,以启发、直观教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4.备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挂图、模型、图表、实物教具等,提高教学效率,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具体事物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备思想品德教育。如根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备课必须做到既备智育又备德育。要把德育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把课堂作为进行德育的主渠道。

6.备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作为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检查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注意安排分量适中、难易恰当的作业,以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二,被评者以教案为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学机智上好课。

课备好了,是否就一定能上好课呢?不一定,这只能是说具备了上好课的前提,关键还是在于运用教学策略与学生一起把教案变成多彩的课堂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真实体验。这就不能不谈谈课堂组织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要贯穿于始终,因为小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于持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是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二是要考虑内容,注意信息量。如生字教学,一节课原则上控制在10个以内,多了学生不容易记住,容易疲劳;少了,课堂组织松松垮垮,学生容易精力过剩,造成课堂混乱。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有事可做,观察、朗读、谈话都行。一旦学生感到无事可做,或者长时间地进行单调乏味的学习,就会分心。如阅读教学,以读为主,但一节课40分钟都在读,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就容易分心。因此,教学的组织要严密,观察、讲、读、写、练要紧密配合。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激励学生,表扬好的,旁敲侧击不足的。

第三,被评者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说课。

1.说目标。要完整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恰当地说出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

2.说教材。要准确说出本节课的内容知识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准确说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对三点的分析;准确分析例句、例题、案例及习题的作用,提出合理的课时安排。

3.说学情。要简明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及学习本节内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

4.说教法学法。要清楚地说明自己选择的教法与学法及选择的理由;说明所使用的教学辅助设备、怎样使用及理由。

5.说教程。可以说教学思路,也可以说一课时的教学程序,包括如何导入新课、新课如何展开、练习如何设计、小结如何进行、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安排的依据等。要说明教与学的活动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如何因材施教,说明如何实施反馈调节及调节的理由,说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

6.说效果又称教学反思。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分析设计合理,结论客观中肯。

第四,评课者应具备的心理、知识素养。

1.端正态度,虚心向被评者学习。

2.把握尺度,评课是为促进他人和自己进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评课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作为评课者要善于从被评者的教学中发现优点、总结长处,也要以真诚的态度指出不足,并能听取被评者的申辩和解释,共同求得发扬优点、长处并改进不足的方案,使评课者与被评者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共同进步的火花。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3篇

6.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许建章

7.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字容

8.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杨雪辉

9.浅议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皇甫文成

10.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于昌明

11.简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张永

12.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冯富仙

1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刘宝银

14.从创新教育看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张丽

15.新课程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转变张新宇

16.论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杜树旗

17.新课程(中学版) 试论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罗月香

18.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王学东

19.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张思歌

20.浅谈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蒋文林

21.促进手脑结合,培养创新能力——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潘承玲

22.浅议新课改中体育课堂的素质教育孙永超

23.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韩烈

24.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之我见吕述芳

25.阅读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吕文烈

26.高中英语阅读中猜测词义的方法枚举董荣松

27.古诗教学一二三班彩虹

28.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探析张文莉

29.如何设计『导学案韩必荣

30.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如何发展合作式学习张兴前

31.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冀朝红

3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方案葛轶宏

3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教学中的感悟刘如林

34.走进数学实验挖掘教学亮点左君

35.感悟生活自主写作干坚明

36.浅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张波梅

37.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气氛高永光

38.高中英语课文教学初探郝素华

39.整合多种资源,让地理课堂更有效袁银锁

40.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化学张芳琴

41.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刘雅莉

4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徐小超

43.《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新模式黄道惠

44.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喻菊珍

45.把握科学体验生成有效教学朱成伟

46.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尝试与探索梁玉平

47.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李晓进

48.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情景的创建万风芹

49.谈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新课程(中学版) 柳在兵

50.激发新思维,创设化学教学快乐课堂代玉娜

51.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任丽红

52.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袁海飞

53.更新传统备课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李梅

54.浅谈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高洁

5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五结合"刘艳霞

56.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樊红霞

57.如何进行数学预武琴

58.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谈李武琴

59.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应对之我见韦伯忠

60.课改——让英语课堂"活"起来黄雁

61.如何激发后进生学英语的兴趣王霞

62.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探究新的学习方式丁民

63.让学生做历史课堂的主人纪爱梅

64.试议文言文自主学习的预习程序徐新国

65.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黄炳辉

66.如何促使高中生乐学英语周霞

67.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张凤艳

68.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张冬妹

69.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点滴谈——新课程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赢得课堂武贞花

70.怎样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周秀珍

71.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王财富

72.科学课如何高效复习迎战中考王丽茹

73.初中化学实验的三个强化张国忠

74.中考复习中的"四招"钟红震

75.浅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图书馆工作陈樟标

76.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体会聂新海

77.初中英语听力培养方法李云英

78.浅谈课文阅读技巧邱小山

79.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新尝试王祥娟

80.实验,让物理课堂更精彩李敬丽

81.调动学生兴趣,上好高中政治李忠奎

82.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胡淑娥

83.略谈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张华平

84.新课程(中学版) 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良好习惯林小萍

8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季咸南

86.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彭占东

87.让学生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韩淑轶

88.浅析多媒体在化学有效教学中的运用戴卫东HttP://

89.浅谈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与矫正策略杨占林

90.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误区及其对策李俊玲

91.浅议如何营造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刘维林

92.教师如何搞好思想品德校本教研夏忠强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

目前,在高中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创新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仍然是备教材和教教材,甚至有些教师很少使用过新课程标准,试问,不使用课程标准,何谈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如何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在新课标下,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地位与关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教师如何处理好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好地理课程标准,结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为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方面所作的全面的、具体的规定,是编制教科书的依据,是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地理教师实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因此,正确的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

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的指导,它是指导地理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只有认真的学习课程标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地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只是为教学提供了材料和依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对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加以组织和处理,进行一番再创造,都能使用好教材,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一改过去教材的单一性、知识性等特点,而呈现出方式的多样性。在教材的编写上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教材,离开教材,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3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位置如何摆放,就要看两者之间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第三条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规定:1.教材要建立合理的结构。 2.选择联系学生实际 ,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3.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4.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5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6. 重视教科书系列化建设。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成。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课程标准的位置高于教材了。

4 使用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是实施地理教学的依据,我们如何使用课程标准,在教学上至关重要,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

4.1 掌握它的方向性。地理课程的指导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宣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这个方向性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方向。尤其是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详细的叙述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点,通过学习后达到的目标及教学活动的建议,这部分是我们备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读的内容。

4.2 掌握整体性。高中地理课程为三个必修模块、七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又有若干小专题组成,在每个模块小专题学习完后,都归纳出了本模块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目标,即“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整体目标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如何学好地理课范文第15篇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于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探讨 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措施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政治课堂中“提问”有效性探讨 怎样提高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怎样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 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需要科学的、艺术的提问的方式与方法。本文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入手,着重从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有效理答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如何提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当前,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说是教学心理研究中最热门,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政治学科作为其中的基础学科,对其教学效果的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结合初中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将从问题设计、问题提出、理答提问等多个方面,探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有效结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环节是为提问作准备的,是提问的前提条件,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喜欢即兴提问,这种方式在一方面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并灵活掌握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这些提问在措词或逻辑上缺乏很好的组织。因此,专业的教师想要对有效的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出既能够活跃课堂,又结构严谨的问题,同时难度应当适中,符合政治课堂的教学需求以及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

具体来讲,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政治课的提问首先应该敢于触及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紧密联系当下的政治话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满足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以思考,并有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维能力,获得最大的课堂收获。在设计这些问题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经过自己的思维创新与综合分析,得出全新的、原创性的问题思考。

二、在师生问答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堂的积极性

(一)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陈述时,要注意运用简洁自然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提问,既要符合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水平,还要用一些启发性的话语,让学生全面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于课堂提问的次数来讲,应做到少而精,把握好频率,特别是一些只需要进行硬性记忆进行理解的问题,基本可以省去。提问如果过于频繁,就自然会减少每个问题的问答时间,学生就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思考,教师也不能达到其提问的预期效果。

(二)提升课堂候答的有效性。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学生反应与教师反馈之间应当留有一定程度的暂停,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问题类型可以留有不同的思考时间,需要灵活应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比较简单的方式是在提出问题后,扫视全班,并默数 5到10个数,然后再提问,让学生能最好地理解问题,提升课堂候答的有效性。

(三)提升课堂叫答的有效性。

教师再提出问题后,经过思考,需要叫答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讨论中来,这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完成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体现了教育与教学公平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要尽自己的努力扩大课堂参与度,及时收到每一位参与学生的问题反馈,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拥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叫答过程中,要运用变换叫答的技巧,随机叫学生来回答问题,真正做到有效地课堂交流。

三、通过教师理答,实现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理答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这一环节可以看做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环节,是关系到提升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检验学生课堂参与成果,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讲,教师在进行理答时,要采取不同的理答方式:对回答正确且表现自信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对回答正确但表现犹豫的同学,要给予暗示和鼓励;对回答错误但表现自信的学生,应当适当引导,纠正其错误,而不是立即要另外一个同学来回答;对回答错误且表现犹豫的同学,应多加鼓励,纠正其错误的同时,还可以采取澄清、追 问、转问、悬置等一些理答策略,以提高理答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从问题设计、师生互动、问题理答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在提问过程中做到认真倾听、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学生,点头微笑表示赞许,摇头表示否定等。就本文来讲,主要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入手,着重探讨了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有效理答等多个方面,研究如何提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小南.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商情,2011,(26):155.

[2]张晶玉.关于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1,(3):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