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1.1观念滞后,捆住了皮肤科发展的手脚

据相关统计,皮肤科业务是发展最快的医疗专业之一。但由于目前军队医院对皮肤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未来皮肤科的发展趋势把握不清、研究不深,没有把皮肤科与内科、外科、妇科、传染病科、急诊科等传统优势学科一并列入必须扶持和发展的“刚性学科”,在科室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投入不够,使得皮肤科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并且随着社会医疗资源的增多,皮肤科患者可自由选择在不同的医院就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军队医院原有的品牌、人才、技术、规模等优势下降,使皮肤科发展受到极大束缚。

1.2危机缺失,影响了皮肤科发展的机遇

皮肤病虽种类多,病因复杂,但多数皮肤病不会危及患者生命,有的皮肤病虽然治疗时间长,但治疗费用总体不高,因此不易产生医疗纠纷和较大的医患矛盾。特别在个别军队医院,相对舒适的治疗环境和较大的安全医疗系数,使皮肤科医务人员容易失去危机感而产生惰性。有的皮肤科医师只重视眼前利益,思想缺乏忧患、学习缺乏激情、行事缺乏标准、工作缺乏动力;有的医师把皮肤病看小、看轻,产生门诊患者好应付、门诊质量难以监督、看皮肤病难以犯原则性错误等误区;有的医师诊治皮肤病不认真、不严谨。上述现象不仅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也使科室错失了发展机遇。

1.3条件薄弱,阻碍了皮肤科发展的步伐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病学理论日趋丰富和完善,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诊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样,给皮肤病诊治和皮肤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当前军队医院皮肤科条件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人员。皮肤病诊疗手段多,涵盖面广且复杂,诊断相关检查涉及病理、真菌、性病和变态反应等多个学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外科手术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培养优秀的皮肤科专业医师,不仅要进行系统培训,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水平。二是缺环境。如进行真菌培养,就必须有相关标准的实验室;开展皮肤外科手术,就必须有设施齐全的手术室;做病理检查,就必须有完备的制片室和阅片室。三是缺设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治疗皮肤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除药物外,物理疗法亦是目前皮肤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需要使用先进仪器设备。另外,皮肤科发展新方向———皮肤医疗美容的开展,也依赖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如建立一个齐全的激光治疗平台至少需要数百万元投入。四是缺药品。皮肤病治疗常用药品超过50种,但每种药品用量相对较小,因此,部分军队医院不愿意增配皮肤科药品种类,造成常用药品缺货,极大地影响了皮肤科诊治水平。

1.4素质不强,制约了皮肤科发展的后劲

要保持皮肤科快速、科学和持续发展,就需要一支数量稳定、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医师队伍。但当前部分基层皮肤科医师来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先天不足。有的医师自学成才,缺乏严格的专业培训;有的是由其他专业转至皮肤科,未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有的是应届毕业生,缺乏临床经验,难以独立开展工作。二是动力不足。少数军队医院稳定的诊疗环境,容易造成皮肤科医师思想松弛、精神懈怠;奖惩制度缺位,是皮肤科医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最大障碍;评价机制不细,是造成皮肤科医师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薄弱的最大危机。三是培训不足。由于对皮肤科发展前景、目标、方法和职责等缺乏认识,科室在人才培养和训练上,常常处于无计划、无标准、无要求的无序状态。

2思考及对策

2.1要转变观念,敢于创新领先只有认识上深一层、行动上先一步、举措上高一招,才能掌握主动。一方面,应积极主动与医院管理层沟通,尽力争取医院在人员数量、设施设备、实验仪器、队伍培训和医疗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综合实力及影响力,提高竞争力。

2.2要加强学习,练就过硬素质皮肤科诊疗技术多,新进展也多,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皮肤科学的发展,提高诊疗水平。可通过专科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及自学等途径,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提升业务水平。

2.3要引进设备,丰富诊疗手段要使皮肤科又好又快地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做到循序渐进,尽量减少资金投入与医疗安全等风险,逐步提高诊疗水平。

2.4要拓宽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军队医院应积极向大医院、民营医院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优质的服务保障,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专业才最重要

孟岩在做现在这一款产品初期,发现很多店家不懂专业、不懂管理,没有规范流程,这样怎么能做好店呢?为此,她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专业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目的是通过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专业的管理规范来树立顾客对美容院的专业信心,从而使美容院实现盈利。把从产品培训改为专业技术培训,让美容院学会鉴别产品,学会经营管理,从而找到好的产品,运用好的方法管理好美容院。

为此,孟岩要求她的加盟店都要使用皮肤测试仪,每做一次护理就要顾客测试一次,让顾客都能真实看到皮肤每一次的改变。只有好的产品,才能支撑仪器的使用。另外,在使用仪器的时候美容师要能看懂皮肤的各种状态,因此她更关注美容师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我们知道很多美容院不做皮肤测试,原因是产品效果不理想,如果测试看不到变化,或者产品有问题,测出来的使用效果不如从前,顾客是不会买单的。这也是许多美容院不愿意用皮肤测试仪的根本原因。还有很多美容院老板对于经营和管理都很外行,经营很多年也没什么起色,那我们就无偿地把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都教给美容院。通过运用我们的方法,许多美容院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的产品刚进大陆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店家规范经营,时间长了,我们的口碑就传出去了。今年,我们在帮助店家的同时,自己也在制定标准和规范,从而能够整套输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岩当初是学工艺设计的。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工艺美术设计师,可是毕业后却让她去站柜台,虽然是为国有企业站柜台,但是距离她的理想差得太远,所以她辞职了,去学习化妆,并慢慢地爱上了这一行。之后,她在辽宁职工大学教过美容、美发、化妆课等课程,在香港花都美容美发学校当过老师。再后来自己开店,就这样进入了美容这一行。

“由于学了很多专业的知识,我在选产品的时候,别人都说我选的总是最好的。我现在经营的这款产品也是自己试用了很长时间,一边用一边测试,发现皮肤真的在不断变好,最后才下决心这个产品。我觉得,一款真正好的产品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其次是有效的,经得起检验。我要求自己的加盟店必须给顾客用皮肤测试仪,让顾客每次都能看到自己皮肤的惊喜变化。在我们用皮肤测试仪给新顾客测试皮肤的时候,看到许多顾客皮肤基底层有铅汞的沉积,真的是很难过。顾客不懂,花了许多钱买化妆品,带来的却是对皮肤的伤害,我们做美容专业的如果还让顾客的皮肤受到这样的伤害,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于心何忍?许多老板为了追求疗效和利润,不顾产品是否对皮肤和身体有伤害,这是最让人心疼的。我还愿意跟那些以顾客利益至上,愿意真诚为顾客提供好产品、提供长久优质服务的店合作,共同发展。”

招聘人先看心态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1.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全面掌握高级美容知识、美容院管理、人员培训等知识和精湛技能;能运用新技术、新产品,且独立处理皮肤护理中的疑难问题的美容技师。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美容技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知识、保健美容知识、非药物性剥脱疗法知识、光学美容知识、全身经穴美容按摩知识、人体彩绘知识、色彩咨询知识、美容院经营管理及培训指导知识。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美容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面部疑难皮肤问题的处理、微晶磨削、果酸护肤、激光护肤、全身经穴美容按摩、人体彩绘、色彩咨询、美容院经营管理、技术培训和培训大纲的编写等技能,并能组织实施美容理论知识培训。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

2.1.2基础知识

2.1.3接待与咨询知识

2.1.4护理美容知识

2.1.5修饰美容知识

2.1.6培训与指导知识

2.1.7经营管理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接待与咨询

2.2.2护理美容

2.2.3修饰美容

2.2.4培训与指导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1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8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1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5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4课时。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住院实施风险管理的高危压疮中风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43~91岁;住院天数11~71d,平均住院(45.20±19.12)d;Branden评分(13.15±4.52)分。将2012年高危压疮中风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1~89岁;住院天数15~87d,平均住院(42.53±18.34)d;Branden评分(12.93±5.1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Branden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长期卧床、瘫痪、强迫、重度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其中任意一项且Branden评分≤16分的中风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与筛查

根据Branden量表[2]内容和脑卒中患者特点确定脑卒中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瘫痪、重度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h内应用Braden量表进行评分,检查患者皮肤,完成初次筛查评估。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任意一项压疮危险因素,随时应用Braden量表进行评价。患者Braden评分≤16分,有发生压疮的危险[3],填写高危压疮报告表上报。分值越小,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1.2.2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培训

将压疮发生的基础理论及护理方法(例如:气垫床、减压敷贴的使用等技能)纳入护理人员“三基”考核。采用参加压疮管理培训班、专项技能训练、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识别、Branden评分表使用、压疮防护方案设计、压疮的分期与治疗等知识培训。

1.2.3制订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

压力是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减压是压疮预防的关键[4]。①通过减压设备联合减压敷料解除压疮高危脑卒中患者局部压力。Branden评价≤16分的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全身减压,同时在骶尾部、肘部、足跟、大转子等骨突出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强迫患者再给予局部减压,例如:棉圈、气圈等。患者半坐卧位时上半身抬高不超过30°,避免骶尾部的剪切力。②皮肤护理。脑卒中患者因吞咽困难影响进食、二便失禁等导致皮肤抵抗力差,更易受损。按照常规做好患者基础护理,静脉输注白蛋白后,将瓶内余液加生理盐水等比例稀释后涂抹在骶尾部、髋部等压疮易发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白蛋白可以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5],增加局部免疫功能。③个体化确定患者翻身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卧位或坐位。使用气垫床患者一般每4小时翻身1次[6],夜间适当延长。患者更换后观察皮肤情况,无压疮为有效,如无效则将间隔时间缩短30min再次评价,至有效为止。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使用中单协助,2名护士站立在病床两侧,抓住中单同时抬起患者移动,避免拖、拉、推等摩擦力损伤皮肤。④针对脑卒中患者压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或消除其对患者的影响,例如:大小便失禁患者正确使用吸水垫、一次性接便器、接尿器,局部皮肤涂抹护肤剂,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尿管,保持会皮肤清洁干爽;低蛋白血症患者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等改善营养状态。

1.2.4分层次动态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高危压疮患者识别与上报制度、护理流程和高危压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成立护理部压疮质量控制组-病房压疮管理小组-责任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①责任护士及时正确评估患者,发现高危患者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的危险因素、危害和预防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实施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和皮肤情况,评分在13~16分的中风患者,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患者皮肤,每周应用Braden量表评分1次。评分≤12分的患者,每班检查并交接患者皮肤,每周应用Branden量表评分2次。填写压疮预防观察记录表,根据患者Braden评分、病情进展和皮肤情况及时修订护理方案。②护士长组织科室压疮管理小组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个案讨论,制订个体化预防护理方案,填写高危压疮报告表,24h内上报护理部。每日跟进察看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③护理部接到高危压疮报告表24h内访视高危患者,检查患者Branden评分、方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以后每周检查1次,进行全程监控。

1.3评价标准

压疮护理质量包括Branden评分工具使用情况、患者及家属压疮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压疮防护方案是否个体化、措施落实情况、患者舒适度5个方面,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3.1实施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识别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采用Branden量表评分,能及早发现高危压疮患者,有重点地实施压疮护理。责任护士遵循评估-制订个体化方案-实施与观察-修订方案-实施的持续改进模式,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观察与护理。使用气垫床患者每4小时翻身1次,能减轻受压部位的皮肤压力,改善血流量,降低压疮发生的危险,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从而减少了频繁翻身对患者病情和睡眠的影响[5-7]。根据患者更换后皮肤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避免了机械执行同一标准而损伤患者皮肤,预防措施更加合理有效。水胶体敷料含有凝胶成分,能加快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况,起到屏障作用,预防压疮的发生[8]。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营养、皮肤等因素制订的压疮防护方案,满足了患者个体化需求。

3.2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质量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及各级妇幼健康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国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公益筛查与研究工程在我省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讨与完善,我们血管瘤、脉管畸形筛查专家组的专家们在这两年间,不辞辛苦,深入基层,为我们基层医生提供了珍贵的学习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疾病及防治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在这里,我谨代表省妇计中心,向我们的专家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自全国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公益筛查与研究工程启动以来,以省立医院王忠荣教授,合肥长兴康复医院曾海燕院长为首的专家团队深入到了我省各市、县、乡镇的妇计中心,为我们基层的儿保医生们开展了83场专业培训,培训人次共计:3780人次,铺设科普展板共计320块,发放科普三折页4000余份,在地、市、乡镇发放科普宣传海报800余张。范围涵盖了我省开展筛查工程的各地、市几乎所有的基层儿保医生,帮助了很多工作在一线的初筛儿保医生们,从开始的不知道什么是血管瘤,长了血管瘤该怎么办,到能够相对准确的进行初筛并且给出合理科学的指导意见,进而在日常筛查工作中能够识别诊断更多的血管瘤患儿,更好的帮助家长认识到血管瘤、脉管畸形的特点、危害及提升治疗意识。

在给基层儿保医生们提供专业培训的同时,针对各地儿保医生筛查上报的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复筛专家诊室的专家们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给予了患者家长包括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的系统的专业意见,有效的提升了家长早诊、早治的意识,同时通过筛查系统把诊断结果和治疗意见及时的反馈给了初筛医生,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提升儿保医生的筛查水平,项目的社会意义大于治疗意义,对拓宽基层儿童保健服务内容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部位 感染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13

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即可以了解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又可以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目的。因此,2010年7月14日进行了该年度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14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7月14日出院的患者,但不包括7月14日新入院患者。

调查方法:院感办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分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两个组,每组负责60~80张床位,每组调查人员包括1名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专职人员不够,培训1名科室监控员)和2名医生组成。调查前1周向各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并由院感办对参与调查的检测医生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为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项目的填写。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填写完成的调查表由院感办统一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工作。

结 果

一般情况:本次应调查住院患者126例,实际调查124例,实查率98.4%。其中男60例,女64例;年龄0~83岁,平均40.1岁,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42%,无单一患者多部位感染病例。

科室医院感染情况:本次调查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为儿科5.55%,内二科5.26%,外一科3.85%,见表1。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3例次医院感染中,感染部位构成是手术切口、皮肤、上呼吸道各33.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次调查的124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9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74.2%,其中治疗用药44例(47.82%),预防性用药18例(19.56%),治疗+预防性用药32例(34.78%);单一用药73例(79.35%),二联用药18例(19.56%),三联及以上用药1例(11.11%)。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无1例送细菌培养。

讨 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表浅手术切口、皮肤、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日常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2.42%,而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率1.26%,高于日常监测结果。主要原因是现患率调查采取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医师病程记录不祥,漏报等缺陷。可提醒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完善检查,及时上报院感病例。同时也证明,横断面调查现患率比回顾性调查结果更为可靠,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医院感染部位:本次调查中,医院感染分别发生在表浅切口、上呼吸道、皮肤。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和医院环境等;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具有地方性、流行性的特点,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环境和空气污染、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侵入性操作等;导致皮肤感染原因有皮肤感染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感染、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受到损害导致病菌定植、皮肤表面产生及传播抗生素耐药菌株,加之本次调查皮肤感染者是新生儿,与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低下有一定关系。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74.2%,以治疗用药47.82%和单一用药79.35%为主,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日常监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82.9%),这与院感办提前通知进行现患率调查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应当引起全院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安排专人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监督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②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③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④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应用指征,鼓励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菌药物;⑤对使用率高的抗菌药物实行停三限三和使用抗菌药物排位在前3位的医师定期通报。经采取上述措施结合今年卫生行政部门的专项行动,目前抗菌药物使用率已由82.9%下降至69%,管理成效显著。[HT][FL)]

受人尊重,建立绝对威信。只有自己努力不断地塑造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护士长形象,在科主任负责制下的护士长,才能真正做到有职、有责、有位。

参考文献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7篇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儿童皮肤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导致我们在儿童皮肤病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缺乏创新型人才,也迫切需要进行临床儿童皮肤病学教学改革。通过分析儿童皮肤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床儿童皮肤病学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儿童皮肤病专科人才。

关键词:

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教学方法

儿童皮肤病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于儿童皮肤病的防治是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儿童皮肤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三级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随着儿童皮肤病学的发展,其教学工作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滞后,无法适应该学科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加之儿童皮肤病学临床研究的专业型人才缺乏,使得临床研究裹足不前。发达国家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模式不适于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实际,迫切要求在新形势下寻找更好的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模式,以推动儿童皮肤病学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1]。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教学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教学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本文从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现状着手,结合目前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对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就要求儿童皮肤科医生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我国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授课教师在授课中,往往仅从生物医学模式予以讲解,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中局限于疾病本身,忽视了患儿作为一个个体的社会属性,这势必导致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

1.2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

儿童皮肤病学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且随着儿童皮肤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迅速,特异性皮炎、湿疹、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国内外诊疗指南日新月异。然而我国当前的儿童皮肤病教材知识比较陈旧,远远赶不上儿童皮肤病学研究的更新速度。比如,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仍将激素作为血管瘤治疗的金标准,而临床早已将普萘洛尔作为血管瘤的首选治疗药物。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认知。

1.3教师不重视学生整体诊疗思维的培养

儿童皮肤病患者在罹患儿童皮肤病的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其他疾病,这就要求医生有整体诊疗思维,不能把目光仅局限在儿童皮肤病一种疾病上。然而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多围绕本学科单种疾病进行讲解,忽视了皮肤病在多系统的损害,不利于学生整体诊疗思维的培养

1.4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我国儿童皮肤病学课堂教学仍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对儿童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改革的建议

2.1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理念指导儿童皮肤病学教学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单一病种为载体,在临床教学中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鼓励学生与社会工作者协作,参与儿童皮肤病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救助。同时,教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兼顾儿童皮肤病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注意保护患儿隐私、对患儿及其家属态度亲切、和蔼,注意在一些慢性易复发的皮肤病诊治过程中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2.2向循证医学、整体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目前,医学已经告别经验诊疗的时代,以数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已被广泛引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2]。西方国家已将循证医学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其制订诊疗指南的主要依据。我国儿童皮肤病临床治疗广泛采用美国、欧洲儿童皮肤病诊疗指南以及我国卫计委统一制订的诊疗规范,因此,带教教师应将这些诊疗指南及诊疗规范用于儿童皮肤病临床教学中,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观念,让学生掌握各种循证医学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各种证据,从而指导儿童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我科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及临床教学医院的皮肤科,在临床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儿童皮肤病内科知识,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儿童皮肤病外科及儿童皮肤激光科轮转,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皮肤病综合治疗原则,树立疾病的整体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为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皮肤科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3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临床教学中,儿童皮肤病学带教教师要掌握专业知识,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可采用案例教学法[3],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所授知识融入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课堂讨论及课后总结,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通过引入典型病例患者,让学生通过复习、查阅文献,对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学等相关检查、治疗等知识融会贯通。在有限的临床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形成临床思维,为今后的临床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PBL教学法[4-5]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围绕某种儿童皮肤病的诊治提出一些问题,先让学生提前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论授课时,教师再在课堂上讲解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就该儿童皮肤病的诊治进行讨论,通过充分的讨论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对这些新问题给予解答,再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于早期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及模式,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皮肤病学发展的需求,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儿童皮肤病专科人才、更好地服务广大儿童皮肤病患儿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志荣.儿童皮肤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8(10):1219-1223.

[2]李幼平,姚巡.循证医学回眸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2006,27(5):76-79.

[3]罗丽,杨莹,胡洁,等.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5):113.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士;血液透析中心;医院;职业暴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63-02

扩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Tarantola[1]认为,护士血液及体液暴露发生率为52%,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经常接触血液、体液及锐器,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更大,加之血液透析专业的高风险性,易遭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使其成为医疗队伍中的职业暴露高危人群[2]。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增加设立专门接收尿毒症合并有血液传播性疾病(其中包括乙肝、丙肝、梅毒和HIV/AIDS)患者的区域,配置固定的护士,2007年-2010年年均血液透析量达9670人次,2010年3月,我们对血液透析中心20名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

1.1 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20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2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51%的护士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55%的护士不能完整地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12%的护士在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不常规洗手。血液透析操作时戴护目镜的仅占30%,处理用过的血液透析耗材时戴护目镜的不足20%,由于对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不够,造成了护士在工作中概念不清,防护不到位,对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液污染重视不够,对皮肤完整性保护缺乏认知,这些都成为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1.2 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调查显示,20名护士1年中发生过锐器伤13例次;发生过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体液接触暴露12例次。发生皮肤黏膜暴露主要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时出血、内瘘穿刺溅血、内瘘穿刺点局部渗血、冲洗血管通路内的残血、血路破损等易使血透护士的眼睛和破损的皮肤受到血液污染;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①掰安瓿8例次,占62%;②处理用过的针头6例次,占46%;③使用注射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时针刺伤5例次,占38%;④透析过程中出现意外或透析后护士将拔出的针头放置欠妥,慌忙中发生针刺伤3例次,占23%。护士平均每工作日洗手次数为13.4次,洗手次数大于每班20次者5名,占25%,均表现为手部皮肤粗糙、干燥,用热水洗手或接触酒精时有刺痛感。50%的护士认为不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是不方便取用。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用物的使用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

2 管理对策及效果

2.1 管理对策

2.1.1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血透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血透护士的防护意识,对血透中心的在岗护士进行周期性的培训。其内容主要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规范》、《医用垃圾分类》,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理预案》下发给每一个护士,定期组织学习。我们除对新上岗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对在岗护士每年进行1-2次培训,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进行讲解,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运用典型案例对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每个环节采取互动式教学,使护士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标准预防的概念真正转变为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理念,而不是单纯为了遵守制度或应付检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如何防护、发生暴露后如何上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何时需要专家评估等均有章可循。通过培训,护士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对职业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付。

我科曾发生1名护士由于不知道患者是AIDS患者,在给其更换输液器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患者静脉血污染其手部皮肤,当她得知该患者为AIDS患者后,情绪非常紧张,但没有按正规程序上报,而是四处询问,得到的答复差异很大,这使其更加不知所措,情绪几乎失控。经专家评估,认为其虽然发生暴露,但手部皮肤完好无损,暴露后采取了局部肥皂彻底清洗并用聚维酮碘消毒,故不需要服用预防药物。然而由于其对AIDS的恐惧和对暴露知识的不了解,执意要口服预防药物,且精神抑郁无法正常工作,最后辞职离开了工作岗位。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采取标准预防的必要性。有研究[5]表明,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1%的HIV感染,可见,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9篇

剖宫产是解决危险妊娠最有交的手段之一。而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是剖宫产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剖宫产产妇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不仅增加了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还给医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剖宫产手术切口染的因素较多,但多与手术前后相关因素及手术过程中操作有关。本文通过对本院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数据和发现的问题,结合手术室多年工作的体会,总结出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来源取自本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对产科剖宫产手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目标监测的数据。

1.2资料分析 本组剖宫产手术共463例,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5.83±3.34)岁。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例,均为浅部组织感染,感染率1.75%,感染病例诊断依据2002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切口感染进行判断,排除切口部位脂肪液化病例。8例切口感染病例年龄在22~33岁,平均年龄27.75岁,其中疤痕子宫3例,术前上呼吸道感染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重度子痫1例。危险指数0级3例,1级5例,2级0例。

2讨论

2.1感染的危险因素

2.1.1人员管理不严

2.1.1.1研究表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室空气质量等多项手术室相庆因素有关,手术室人员流动是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进入手术室人员过多,常为手术医师,护理人中员,麻醉医师,儿科医师,产科接产护士,和带教的实习、进修的人员;而且一些实习进修人员未经岗位培训,无菌观念淡薄,感染预防知识缺乏,在手术室内来回走动,更增加了手术间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2.1.1.2未能对入室的患有上呼吸道疾病,手部感染的人员进行限制,包括产妇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措施的未严格落实,也是感染的因素之一。

2.1.1.3其它手术间的人员随意出入手术间取物。

2.2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洗手不规范。手术人员的手是感染病源茵的主要来源[2]。医务人员、清洁工在各项操作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物,容易沾染细菌,洗手不及时不规范则会造成交叉感染。术前外科手洗手不合格,术中手套破损未及时更换,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2.3手术野消毒不彻底

2.3.1备皮范围不够或不彻底,备皮时损伤皮肤,手术区皮肤清洁处理不到位等均可成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产妇多为产程开始后分娩困难转为手术分娩,皮肤容易受汗液、羊水污染,胎心音监测时腹部皮肤上使用的普通耦合剂污染细菌后,往往不能被常规的碘消毒剂去除和杀灭[3];产妇术前未能按常规洗澡清洁身体。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

2.3.2术前皮肤消毒不规范,消毒范围不够,消毒顺序颠倒,消毒作用时间不够,都直接影响消毒效果,造成隐患。

2.4清洁工的素质清洁工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卫生习惯较差,对清洁、消毒、感染的概念和防范交叉感染的认识不足;对培训的知识接受能力差,在工作繁忙时容易忽略洁污分区的工作原则,将抹布、拖把不分区使用;处理污染物后不彻底洗手又接着干下一项工作,或带作胶手套一直干不同的清洁工作;对消毒液的配制方法、浓度要求、作用时间等记不清楚,使用不规范。特别是新上岗人员更易出现错误。因此清洁工的工作质量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非常重要。

3预防对策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正常愈合和手术后的康复,任何疏忽都能造成手术室的环镜污染及患者的交叉感染。因此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做好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者严格检查,督促制度的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消除感染的隐患。

3.1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人数,减少人员流动;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手部感染的人员限制入室。产妇有上呼吸道感染者需戴口罩;对进入手术室的进修、实习人员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带教老师随时做好指导和督促。手术室每天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计划安排,将人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手术间。

3.2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 反复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列举手卫生不规范导致医疗感染的事例,使各类人员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医、护、工个体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管理者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反馈,改善手卫生设施,制作一些提醒做好手卫生的标识,通过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手卫生的主动性和手卫生的合格率。

3.3手术切口的皮肤消毒应严格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范》执行。手术部位的皮肤应先清洁,以去除汗液、体液或耦合剂等物的污染。消毒皮肤使用浸有碘伏消毒原液的无菌纱布球局部擦试2遍,作用时间在于两分钟,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向外扩展≥15 cm的部位向外擦试。

3.4清洁工的管理加强对清洁工对清洁、感染概念的认知培训,取多种形势,通俗易懂的方法使他们逐步掌握清洁卫生与消毒隔离在手术前的重要性。把消毒液的配制浓度要求,使用方法打印成表格并过塑后粘贴在配制消毒液的固定位置,方便工作时对照使用。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对清洁工的工作范围进行分区分工,明确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司其职,不能跨区操作,科室加强管理和指导,保证各项清洁消毒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周秀娟,高建萍.预防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4(2):426-427.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0篇

1.1辐射场内床边操作

介入放射工作不同于普通的X射线隔室操作,它属于床边操作,即介入操作者在X射线机下的诊疗床边操作,第1术者一般距床边辐射区不到0.5m,身体完全暴露于辐射场内。

1.2累计曝光时间长

由于病种不同,手术复杂程度不一,因此每台介入手术的累计曝光时间也不相同,一般为20~30min左右,最短者为3min左右,最长者可达几小时。

1.3射线工作条件高

由于很多介入手术的部位是实质性脏器,所以使用射线工作条件(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相对高于普通的透视或摄影。

1.4辐射屏蔽防护难

由于射线装置本身固有防护设施少,在进行放射介入操作时,操作者必须使用铅衣、铅帽、铅围脖、铅眼镜等物品进行屏蔽防护,但由于防护用品过重,手术时间较长,对介入手术者是个挑战。

1.5受照剂量大

由于介入治疗比传统X射线诊断复杂,难度大,因此患者和操作者受到的皮肤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比传统X射线诊断的大。

2国外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控制措施

2.1受照剂量现状调查研究

部分介入治疗手术中,受到辐射照射的皮肤和眼晶体可以接近或达到的剂量水平:白内障达到1Gy以上,皮肤脱毛、红斑达到5Gy以上,皮肤水泡达到10Gy以上,皮肤二次水泡、坏死、溃疡达到20Gy以上。ICRP85号报告中建议:当患者皮肤最大累积剂量在1Gy左右(多次重复操作)或3Gy左右(单一操作)时,应记录其剂量值、照射部位和照射范围;同时还对所有预计皮肤累积剂量最大达到3Gy以上的应随访10~14d[4]。美国的Miller等[5]称,部分介入操作中有6%患者的辐射累积剂量超过5Gy(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辐射剂量)。Mooney等[6]报道,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手术时患者皮肤剂量高达4.6Gy。有些人曾报道过一次介入放射学操作患者皮肤剂量最高达到43Gy[7-8]。比利时的Deierckx等[9]报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患者皮肤剂量高达12.86Gy,肝动脉造影术患者皮肤剂量高达108.26Gy。

2.2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控制措施研究

国外推荐的防护措施有:①质量保证。包括设备质量控制、对患者和操作者应有剂量监测措施,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剂量值在约定的管理目标值以内。②降低剂量技术。有报道称,使用改进的持针器装置和一次性灭菌无铅手术悬垂帘均使介入操作者手部的受照剂量显著减少[10-11]。Nicholson等[12]报道,在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用0.35mm厚的铜做滤线器可使患者的皮肤剂量下降58%。Nikolic等[13]使用脉冲透视后使20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的卵巢吸收剂量和皮肤吸收剂量比连续透视分别减少了1/2和1/3。Mooney等[14]采用数字荧光透视设备和影像冻结技术使患者剂量下降30%。Pecher等[15]使用路图和保留透视的最终图像技术,可使1208例血管性介入操作者剂量下降61%,患者剂量下降17%。Xu等[16]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使用ROI透视技术可降低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剂量。Miller等[17]通过剂量分散技术使患者皮肤表面最高剂量(PSD)下降的同时也缩小受到最大剂量照射的皮肤面积。

3国内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控制措施

3.1受照剂量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介入放射学起步晚,介入手术的工作量约为国外的20%。但随着介入放射学适应证的不断扩大,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剂量不断增加。余宁乐等[18]报道,省级介入手术者的年均工作量为355例,单次介入手术者防护服外胸腹部的最大剂量值为0.35mSv,则预计年剂量最大值为124.25mSv。宣志强等[19]报告的介入操作者年有效剂量平均值是普通放射工作者的6.38倍。赵智慧等[20]报道的介入手术中患者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大为1097.00mSv。赵红胜等[21]通过介入设备自带的剂量监测系统发现3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累计曝光时间为2h,入射体表总剂量达到11Gy,患者的平均受照剂量值为1.86Gy。黄润玲[22]报道的36名介入放射操作人员防护服外剂量均值为630μSv/次;指部剂量均值达752μSv/次;经皮胆道引流术和肝动脉栓塞造影2项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均值分别为1098、1027μSv/次。有报道称,有多数介入操作者在操作时不戴铅眼镜,直接裸眼操作,造成放射性白内障[23]。综合上述,介入操作者和患者的放射防护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至少6万多名医务人员从事介入放射工作,每年有上百万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由于对法律法规认知不足,不重视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有些单位没有把从事介入工作的人员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更谈不上辐射防护。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①介入操作者放射防护意识淡漠,甚至空白,医院对放射防护管理不重视。有些医院对介入诊疗的放射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介入操作者的防护不到位,对患者的防护更置之不理,错误地认为虽然每次患者受照射剂量较高,但因接触次数少而没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防护。很多医院的介入操作者并未被当成放射工作人员对待,更谈不上辐射防护控制措施。②设备良莠不齐。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设备有胃肠造影X射线机和数字减影(DSA)X射线机两种,而数字减影X射线机才是介入放射学专用设备,部分市县级医院目前还在用胃肠造影X射线机来进行介入放射诊疗,导致介入放射学诊治患者受到较高剂量照射。③专用防护设备和设施配备不足。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单位在介入治疗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介入诊疗活动,个别医院未采用专业的介入手术等影像设备进行介入诊疗操作,没有给操作者和患者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等。④介入放射工作者的放射专业和防护知识缺乏。介入放射学从业人员来自临床各个科室,医学影像专业知识缺乏,更谈不上对电离辐射存在的危害和防护原则了解。⑤预防性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的防护问题。个别介入诊疗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介入诊疗项目时由于不知或不及时申报审批,致使预防性监督管理未到位,错过设计介入诊疗项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时机,致使选址、布局、屏蔽设计等防护措施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多的辐射防护安全问题;机房内无关的其它杂物随意堆放较多见,造成机房使用面积变少,无形中增加了室内散杂射线对人员的受照剂量。

3.3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控制措施

我国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控制措施研究具体如下。张良安[24]对介入辐射防护提出的建议有:①制定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的标准、规范;②对进行较复杂的介入手术患者尽可能给予剂量监测,至少应详细记录能进行溯源剂量估算的信息。③建立培训和资格制度,对进行介入操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只有当他们具备了相关的辐射防护知识并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对如何做好介入操作者的防护,胡益斌等[25]就介入操作者的辐射防护有如下建议:①严格操作规程。②充分利用设备的自有防护设施。③充分利用辅助防护用品,操作者必须要穿好铅防护衣、围好铅防护颈套,戴好铅防护帽和铅防护眼镜,不图一时的轻松和方便而损害自身健康;张继勉等[26]称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设施对射线衰减很高,铅衣为88.6%~91.1%,固定防护设施床上铅屏为96.0%,床侧铅帘为97.0%。④选用合适合理的曝光模式。⑤尽可能使用低的管电压、管电流和小照射野的面积。⑥提高插管操作技术和诊断水平。⑦建立个人职业健康档案。对介入放射学的防护,张志兴等[27]提出的对策有:①加大监管力度。②使用专用的介入设备。③使用防护效果好的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④加强患者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照射。⑤加强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郭锐等[28]提出的介入放射学的管理建议有:①资格准入制度与学科定位。②病房建设与操作技术。介入科室必须向市级以上环保和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对防护性能差且没有带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应不予许可;缩短诊疗时间和提高操作技术均能减少放射剂量。③职业归类与安全培训。介入操作者应归类于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范畴,上岗前必须经过放射防护的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才可从事该项工作。④监督管理与职业健康监护。熊中奎等[29]提出了一种在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学习为主,职业进修培训为辅的放射卫生防护和安全教育体系模式。

4结语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1篇

骨科病房有65%-75%患者均需卧床休息[1],因此压疮发生的危险也相对增加,通过预防护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是护理人员研究的关键[2]。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骨科卧床病人656例,经过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56例,男392例,女264例;年龄2岁-89岁,平均52岁;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2例,胸椎骨折合并截瘫1例,骨盆骨折22例,股骨颈骨折58例;股骨干骨折186例,髋关节脱位12例,胫腓骨骨折215例,髌骨骨折24例,椎体压缩骨折136例。病人入院时皮肤完好,住院期间均未因长期卧床护理不当而发生压疮。

2管理方法

2.1组织全员培训为使全科护士熟悉并能更好地执行压疮管理制度,提高压疮管理和预防的水平及效果,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压疮管理制度、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质量管理评价、压疮防范措施、处理流程、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压疮知识以及压疮各种登记表格的培训,使全科护士对压疮管理和护理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压疮知识的培训包括:压疮形成原因、判定标准、预防措施,压疮护理新方法、新技术等。此外,通过一些特殊病例,进一步培训全科护士的压疮护理技能。

2.2建立压疮管理流程应用皮肤压疮管理流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而且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单纯的执行者变成了善于思考者,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3]。压疮管理流程为:(1)由责任护士采用Braden计分表及时评估,并填写预见压疮评价表一式两份,报病区护士长。(2)未处于危险状态(评分>14分),未达预见上报条件者,病区留存,定期再评估;处于危险状态,评分≤14分者,并符合难免压疮必备条件者:①填写《预见难免压疮危险性评价表》,于24小时内由病区上报护理部。②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并记录。③病区护士长检查指导措施落实、护理记录情况。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进行预见压疮追踪一次,直到撤销压疮预警。(3)护理部现场评估,检查指导措施落实、护理记录、压疮质量追踪记录,必要时组织会诊。

2.3规范压疮评估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3]。新入院或转入病人2h内,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夜间由当班护士评估。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每周评估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并记录。根据我院护理部制订的、采用Braden评价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项目,每项1-4分,总分6分-23分;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6项累计总分分值

2.4落实压疮预防措施

2.4.1避免局部受压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4]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度风险、中度风险、轻度风险者分别制定适合患者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加用海绵垫、水垫。对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病人,鼓励和协助病人经常更换卧位。对不能自行移动的病人,将病人置于倾斜30°并用枕头支撑,使病人始终避开自身骨隆突部位的压力;病人平卧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用垫枕置于病人枕部、肩胛部或骶尾部等皮肤受压处,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形成;根据病情需要,更换,在床头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并详细记录患者翻身时间、及皮肤变化。

2.4.2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及时清理排泄物,并用温水清洗,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便器用前需检查是否完好,使用方法正确,防止皮肤损伤。

2.4.3加强营养供给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供给,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力,预防压疮发生[5]。

2.4.4做好健康教育及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宣教,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易发部位、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讲明经常改变、保持床单及皮肤清洁卫生以及加强营养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预防,配合护理,避免压疮的发生。

2.4.5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要求各班护士对重点患者都进行严格的床头交接班,认真评估和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清洁干燥、有无受压红肿水疱、床单位是否整洁以及翻身等落实情况。交接时由交班者搬动病人,接班者查看皮肤情况,护士长检查床头翻身卡记录,并询问病人和家属,夜班护士是否按时翻身,检查后对当班护士工作和病人皮肤情况进行评估。

3小结

长期卧床的病人有无压疮的发生,组织全员培训使全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管理和护理要求的认识和重视是基础;建立压疮管理流程和规范压疮评估,使护士工作规范化,对保证护理质量极其重要。实施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做好病人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亚林,赵宾兰,孙网凤,等.骨科压疮预防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00-1001.

[2]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3]韦明新,张凤.骨科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1,(12)下旬刊(专科版):12-13.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专科药房;药学服务;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c)-118-03

我院作为江西省九江市的三级医院,日门诊人次早已达到1 000人次以上。尤其我院皮肤专科作为江西省内最大的皮肤性病科,湘、鄂、赣、皖等周边省份患者云集于此,日平均门诊人次达到500人次以上。故我院从2000年开始成立皮肤专科药房,在皮肤科门诊实行一条龙服务。在不断摸索和改进的过程中,得出了一种快速的调剂方法――日平均数调剂法,大大地加快了药物调配的速度。在加快药物调配速度的同时,大量的药师从一线发药当中解放出来,从事药学技术服务工作,其也深深感到有必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这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十条指出,药学部门在医疗机构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本机构药事管理,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本机构临床用药和各项药学服务。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1 设置优良专科药房

我科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制定了专科药房药师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并非常重视在岗药学人员的培训。同时改进专科药房的设置,大大减轻了调剂人员的体力劳动,加快了药物调配的速度,提高了药品调配的准确性。

1.1 专科药房的设置

在普通药房设置的基础上,增加“n”字形药架,前面有2人、2张电脑桌。两人负责收方、审方,然后把处方交给调剂人员调配。调剂人员调配好处方后交给前台人员核对,交待用法、注意事项并开展药物咨询服务。一位调剂人员坐在“n”字形药架当中,负责调配所有药品。“n”字形由左右两个药架和前面一个带药架的调剂桌构成。每个药架有50个大小不一的窗格。前面放口服制剂,左面放注射剂型,右面放外用剂型。

1.2 日平均数调剂法

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过程中,根据每日95%的处方所用的药品,计算每日的平均用量,得出了调剂方法――日平均数调剂法。

1.2.1 各类制剂在专科药房的品种数在专科药房中,专科药品较多,使用专科药品亦较为集中,因而必须把皮肤专科医生所用到的几乎所有药品都要考虑进去。我院皮肤专科药房现有的各类制剂在专科药房的品种数中,口服制剂123种,注射剂型95种、外用剂型135种。

1.2.2 各类制剂在处方中使用的概率根据药品在专科药房处方的用量排名算出其使用的概率。我院各类制剂在处方中使用的概率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根据各类制剂在不同用量排位使用的概率,取口服制剂、注射剂型、外用剂型各前五十位,就可以调配96%以上的处方。几乎不需要移动就可以坐在“n”字形药架中间快速、自由调配药品了。以往药品分散在不同区域的药架上,一天平均要移动500张处方×2次/张×10 米/次=10 000 米。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劳力,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地加快了调配的速度。最快每小时可调配处方400张,日调剂处方数可达到3 000张以上,即一人调配完全可以达到一般三甲医院专科药房的标准要求。

表 1 各类制剂在处方中使用的概率(%)

1.2.3 药品陈列把药品按不同的剂型分类排放在“n”字形口服制剂、注射剂型、外用剂型药架上。同时注意把最常用的药物放在最易取到的位置。如皮肤科使用的药品当中,抗变态反应药物应用最多,因而把这类药物放在与调剂人员桌面平行的位置。药品陈列一般只需由药房工人完成即可。每天下午下班前由药房工人按窗格标签把药品摆满所有窗格。

1.2.4 药品陈列的数量从电脑中计算出前五十种药品的月用量M, 得出每天药品陈列的数量S。计算公式为S=M/31×110%。

2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2.1 改变药师的思维方式

首先是改变传统的认识,以为药师只要给患者发好药就行了。要实行从简单的发药到提供药学服务的转变。其次要实行从药学思维到药学思维与临床思维相结合的转变。药学思维是指在提供药学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注意药物本身的性质,特别是药理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内容的思维过程。临床思维是指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注意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通过对患者直观的分析,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一种思维过程[2]。药学思维往往注重药物的精确而缺乏与病因临床症状结合的灵活性。当患者出现症状时,药师一般缺乏鉴别能力,首先考虑药物治疗,而不会分析患者病情,就容易出现用药不当的现象。因此药师只有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医师的临床思维方法。

2.2 提升药师医药学基础知识[3-4]

由药剂科主任及年长药师对药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每星期抽出一个下午对工龄在十年以下的年轻药师进行全面的培训。药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是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基础。药师在临床开展工作时必然会用到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医学知识当中,内容相当纷繁复杂,医学生尚需要五年的医学知识教育,药学人员不可能再经过如此长期的教育,但理论学习仍是重要阶段[5]。而药师对于某些专科医学来说,如皮肤科学,需要补充的医学知识范围缩小,就更有针对性,学习起来可能更容易深入领会。比如在皮肤科药房,一名药师平均每天要接触荨麻疹患者50例左右,每个医师的用药习惯都不相同,但治疗方案大同小异,都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治疗效果。从中药师能得到许多的启发,增长了很多医学知识,实践为药学服务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学会药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比如说通过同行了解到某三级医院乳腺科某专家治疗乳腺增生效果非常好,其专家门诊时门庭若市,每天不少于50人来求医。通过研究得知,他一般极少用手术方法来治疗,因为手术方法复发率很高,使用的主要是药物治疗。通过研究处方,知道主要用两种药物龙血竭加他莫昔芬,龙血竭活血化瘀效果非常强大,加上他莫昔芬抑制雌激素,故而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后来把他引进到我院来,效果非常明显。因此,药师必须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科室也应加强培训,通过系统培训逐步调整药师的知识结构。长此以往,药师的医学、药学知识才会有一个长久的进步。

2.3 提高专科药房药物咨询水平[6]

专科咨询的优点:有利于咨询药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掌握专科药物药动学理论与知识要点。药师在专科药房开展咨询前,必需预先熟悉该科的常见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方案、所用药物的知识,才可能在坐诊时更好地理解医师的诊疗思路。咨询药师具备的知识结构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必须掌握患者及医务人员咨询的常见问题。

患者及医务人员咨询的常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药事询问,如是否有药、价格规格、厂家、医保自负比率等问题;②药品的成分及保管方法;③药动学特点、英文名称及说明书的翻译;④合并用药的安全性;⑤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作用、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的用药、疾病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药物治疗知识。

2.4 随同医师坐诊

选派优秀药学人员随同医师坐诊,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咨询药师每周抽一上午定点在皮肤专科药房随同一位有学术专长的主任医师在专家门诊处坐诊。听医师的问诊,看患者的病历、报告单以及医师的病历书写。及时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疑惑先简单记下,回科室后对典型的常见病历和知识点以门诊病历的形式记录,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知识,寻求答案,疑问处与医师交流,以促进知识积累。把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带回科里与大家分享,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他药师进行临床药学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2.5 加强医师、药师之间的沟通

我科编制《皮肤科专科药品集》,为皮肤科医师提供最急需的临床用药参考;及时向皮肤科医师介绍最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专业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深受皮肤科医生的欢迎。加深了科室之间的交流,融洽了科室之间的友谊,为医师、药师之间的协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6 加强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据调查,有61%的患者表示需要向药师进行用药咨询[7],也表明患者对药师工作的需要、信任及肯定。在药师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药师还应注意总结咨询中患者提出的共性问题,并印制成宣传册无偿提供给患者查阅。同时印制各种常见疾病的用药治疗宣传单,应简单通俗易懂,患者容易接受,因而也提高了治愈率,患者大多表示非常满意。

3 讨论

总之,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药师走向临床提供药学服务是必然趋势,也是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8]。我院通过建立专科药房,优化药房设置,运用日平均数调剂法提高调配效率,使大量的药师解放出来,为培养临床药师提供了人员保证。培养专科临床药师,是实行临床药师制的起点和突破口,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前还处在实行临床药师制的起步阶段[9],还存在许多缺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已形成有药学问题问医师的习惯。在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时,如果没有较全面的临床知识,可能导致工作失效且可能影响医师、药师、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发投诉甚至纠纷,使临床药学工作得不到认可和支持而裹足不前。另一方面,药师掌握的专科临床新知识和药物治疗学新经验知识跟不上,迫切要求补充医学、药物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

[2]邵蓉,张玲.对临床药学服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5,16(14):1044.

[3]周群,张娟.药房质量管理与优质窗口服务[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70-171.

[4]杨晓秋.新形势下中药房工作之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6,95.

[5]丁建平,齐晓涟.临床医师参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专业临床药师带教工作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17):1356.

[6]朱慧娟.门诊药房工作转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108,122.

[7]曾仁杰.中国医院药师临床化问题思考[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73-74.

[8]宁华,刘红,张艳华.面向住院患者的药学服务调研与探讨[J].中国药房,2007,18(11):877-888.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肿瘤患者;预防压疮;工作模式

压疮实质决定其是难以避免的临床并发症[1]。癌症晚期患者,不论是求生欲强烈,还是消极悲观者,前者不愿承认现状,对治疗护理很挑剔,后者感到生命的限度,不愿花钱更不配合治疗护理,这两种心态给压疮的预防护理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癌症晚期患者本身营养状况差,皮肤弹性及抵抗力减弱,引发压疮的几率增高。我科从2010年1月起,采用知识培训-评估-高危、不良事件上报-健康宣教,风险告知并签字-护理干预-疑难会诊-总结反馈的工作模式开展预防压疮护理工作,并在各护理程序,设计表格,使防压疮护理简洁化、程序化、人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预防压疮护理的工作模式 

1.1 预防压疮的知识培训

将预防患者压疮纳入科室的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压疮的基础知识;高危因素;《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法》的应用;《压疮评估护理表》应用与实践;预防压疮的健康宣教内容;《难免压疮风险告知书》及《拒绝压疮护理告知书》的应用;《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上报表》及发生压疮上报程序;如何进行科间会诊等。

1.2 压疮高危风险评估

1.2.1 评估方法 《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法》;查阅病历;问诊与查体。

1.2.2 评估环节 入院时;转入时;病情发生变化时。

1.2.3 评估频次 ①评分﹥18分者,住院期间评估1次。②评分13~18分者,每周评估2次。③评分﹤12分者,进行评估1次/d。④评分≤9分者,每班进行评估1次。

1.2.4 评估高危因素 《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法》中项目: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与剪切力,合计﹤18分者;疾病因素:如脑血管疾病、外周神经病、糖尿病、肿瘤晚期脊椎骨转移;年龄;止痛药和镇静药;组织灌注量减少:如动脉硬化、贫血、出血;各种原因导致的强迫[2]。

1.2.5 评估皮肤内容 皮肤有无破损,破损的部位、程度、范围,并记录于压疮评估表上。

1.3 高危、不良事件上报

建立主动上报压疮事件通报制度,鼓励护士主动上报压疮事件,报告者不必担心因为报告而受到责备和处罚。

1.3.1 Braden评分﹤12分者,向护理部或压疮管理小组上报压疮高危事件。

1.3.2 Braden评分≤9分者;评分﹤12分者,并具备其他高危因素者,如强迫,拒绝防压疮护理者。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需向护理部或压疮管理小组“申报难免压疮”[3]。

1.3.3 发生压疮后,须向护理部上报不良事件,填写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1.4 健康宣教

对癌症晚期压疮高危患者及家属适时进行压疮健康教育是预防和降低压疮发生的必要途径。我们与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作出共同的评估,运用《压疮风险告知书》,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引起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防范压疮的措施,需要家属配合的事项,拒绝护理的后果等,与家属共同制定个人压疮预防方案,《压疮风险告知书》一式二份,一份存于病历,一份便于患者家属相互传阅转告。让病员和家属了解预防压疮发生的重要性,使病员与家属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1.5 实施防压疮干预

评估有压疮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床头挂防压疮警示标志,时刻提醒患者和照顾者及医护人员该患者有压疮风险。护士根据评估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和宣教。

1.5.1 须进行翻身,每2 h1次,定时变换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并记录。

1.5.2 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

1.5.3 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合理使用大小便器,避免擦伤皮肤。

1.5.4 注意全身营养。

1.5.5 骨突出皮肤,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脆薄者慎用。

1.5.6 使用压疮预防用具,如翻身垫、手架等。

1.5.7 健康教育和压疮风险告知并签字。

1.5.8 拒绝治疗护理者,在《拒绝治疗护理告知书》签字。

1.5.9 当遇到情况特殊无法解决时,请会诊。

1.6 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

在预防压疮护理过程中,遇到复杂、疑难病例,书写会诊单,请压疮管理小组护士进行会诊,或将病例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病例讨论,压疮管理小组护士、肿瘤科护士参加,由肿瘤科护士汇报病例及护理问题,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

1.7 及时进行效果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为患者进行防压疮干预后,仍需观察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是否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如措施无法实施或无效果须立即重新制定新的护理措施。

2 效果

增强了护士的压疮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预防压疮护理能力,简化护理流程,增进护患沟通,促进了患者或其家属的防范和参与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达到了预防压疮的效果。

3 体会

压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质量问题,关键是管理者要注重前馈管理。预防压疮护理工作模式的运行,使压疮护理成为常规化、程序化、人文化,使压疮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不但让患者受益,也让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欧小英,李广群.压疮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使用.中华护理杂志,2010,1,(45):68.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基础美容技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23-03

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委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即积极推进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基础美容技术》是化妆品营销与使用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技能操作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重于理论,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皮肤护理的技术操作,同时又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与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相互吻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与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在该课程的设计等方面作了大量教学改革尝试,现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基础美容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强化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的特色。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以美容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以实际美容操作项目为主线,并参照《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基础美容实训课程内容,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训练真正掌握美容基本技能,以实践带动理论的掌握。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练习,还在实际生活中担任美容师相关工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和修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顾客的沟通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整体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美容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皮肤全套面部护理及相关的美容专业服务技能,达到能基本独立上岗的水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

1.职业能力目标:(1)通过对美容院接待基本情况的了解,使初学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走好进入美容业的第一步;(2)了解美容院前台接待的基本要求,为提高服务水平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3)面部皮肤基础护理是美容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各个步骤;美容按摩是学习重点,应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按摩手法的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4)熟练操作使用常用美容仪器,如美容放大镜、喷雾仪、超声波美容仪等,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熟练地掌握不同部位的几种脱毛方法;(6)掌握为顾客植假睫毛和烫睫毛的操作方法。

2.知识目标:(1)了解美容院接待的重要性、主要职能及基本程序;(2)了解顾客资料登记表和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基本形式及内容;(3)掌握面部皮肤护理的基本程序及要求;(4)掌握面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和面部成套按摩手法;(5)理解并掌握各种类型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及日常家庭护理常识;(6)掌握美容放大镜、喷雾仪、超声波美容仪的作用及原理;(7)了解人体毛发生理知识及脱毛方法的分类;(8)了解睫毛的生理特点、烫睫毛的作用原理。

3.职业素质目标:(1)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为培育美容产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顾客沟通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强调学生核心能力的养成,即健康美容专业能力、化妆品应用能力、创新与审美能力及美容产业综合服务能力等。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美容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与美容师、美容导师职业工作过程高度吻合,与美容行业发展同步,内容翔实、丰富、直观。该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多,不仅是单纯的技能要求,还包括美容专业的服务素质要求,并且技能要求应紧随社会时尚潮流而变化。我们根据美容师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分解了美容实训能力模块,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能力训练项目表(如下页图1、下页表1所示)。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美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教学形式更宜灵活多变。本课程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思考,突出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激励教学(成功激励、表扬激励、竞争激励),趣味教学等。

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基本技能教学,实现技能教学程序化:熟悉理论、领会要点操作示教、加深理解(教师操作演示与提示要点)模仿示教、练习操作模拟训练、规范手法熟练操作、运用自如。

该课程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认真负责,工作有热情,指导学生能力强,课堂效果反映良好,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评分均在85~98分之间。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不仅可学到专业美容知识与技能,而且可积累必需的服务经验,为今后从事行业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组织的中级美容师考证通过率达到99%,学生的专业美容技能也得到了企业的首肯。

课程特色

首先,在实训内容考核中,主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实训内容有机结合,以职业资格鉴定考级要求为标准,进行实训考核标准的制定与改革实践,确定了相应的、详细的分项综合考核标准。

其次,针对不同的美容实训技能模块项目,融合美容服务素质要求,分别制定了美容技术考核程序及流程图(见下页图2)。在美容技术考核操作过程中,先进行分项实训考核,根据其过程评价反馈信息,再进行实训综合考核,对结果二次评价反馈后,才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考级,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少数学生也可以根据意愿选择其他类型的职业资格鉴定考级,可在综合考核与评价反馈后获取学分。

再次,根据美容操作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突出技能考核为主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在创意项目考核时,根据考核要求让学生每人设计出一组图案,并附上创意说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在对皮肤护理考核时,引入口试提问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模特的皮肤类型,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在综合进行问题性皮肤护理时,要求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文献查阅,并模拟服务情境分别以小品、访谈等形式完成综合服务环节,教师现场进行点评,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估打分。每个人都亲自参与考核评价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加强实训室的管理与建设 实训室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进一步更新仪器设备,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现有实训室,以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顺利地开展。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挂牌实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

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定期安排教师培训、业务进修等继续学习的机会。

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要不断充实《基础美容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步落实本课程的网络教学。

虽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不断地总结提高,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美容化妆技术人才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颖,刘婷婷.浅谈高职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J].医药与保健,2009,17(12).

[2]陈丽华,孙素姣,等.我校美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大理学院学报,2006,5(4).

[3]张仁,范亚峰.医学美容技术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

[4]吴勇.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学美容,2006,15(8).

[5]王萍.《医学美容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2).

[6]王燕,周少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皮肤护理技术》教学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09,9(9).

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第15篇

1(略)

2如何培养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

2.1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代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3,4]。临床实习医生既是在医院环境中继续学习临床技能的学生,又是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生,在带教老师面前是学生但在病人面前是医生,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方主体,要知道在医患关系中,病人有使用就医权利、知情同意权和发挥参与治疗权,同时医生有职业自和得到尊重、体谅、信任的权利。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信任、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遇到矛盾与纠纷,能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平等关系[5]。

2.2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临床实习阶段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外,也是实习医生培养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涉医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但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5],因此在对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医疗制度、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依法行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防范医疗纠纷[2,4]。

2.3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培养:首先必须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医者,当以德为先”,没有好的德行和人品,是无法体现“人民医学为人民”这一宗旨的[6]。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治疗护理权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重视临床带教,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4]。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包含着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医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言语和体语两种。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2]。实习医生刚接触病人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往往不够自信,不知从何下手,尤其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病人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紧张焦虑。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应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病人沟通,培养实习医生去注意病人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4,7],使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医生之间医患沟通经验交流、模拟角色等进行以主要包括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理念、沟通流程的言行规范、情商教育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的培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