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建议

乡村旅游源自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的农村,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理论才被正式提出,并在西方国家中形成了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的发展格局。乡村旅游的具体含义就是以乡村的田园风光、生活文化和乡村背景为旅游的吸引物,实现农业和农村等特色资源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体验生活的旅游活动。

1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分析

乡村旅游具有不同于都市旅游的特色性质。首先,乡村性。它是以乡村的自然和文化形成独特的景观来吸引广大游客。其次,文化性。乡村本身不具有旅游资源的特性,然而乡村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习惯的保留,却使得乡村旅游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观赏资源。再次,生态性。乡村本身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传统农业依然是广大乡村地区的重要产业。这就使得乡村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等生态资源,成为现代都市居民摆脱紧张压抑生活的良好去处。最后,体验性。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它重点强调了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

2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2.1 产品初级化

这种初级化具体表现在产品和需求的初级化。造成这种初级化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乡村旅游内涵认识的前期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很多地区在没有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市场分析和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就开发实施乡村旅游,成为导致了乡村旅游产品初级化重要原因。

2.2 过度盲目的开发

为了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没有深刻理解乡村旅游内涵,只是对原有乡村景观的轻微改动后就将其作为旅游景点。还有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存在着明显的人工痕迹,失去了原有的乡村旅游价值。此外,过度盲目的开发,造成农村环境承载力破坏,使得乡村旅游失去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2.3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和乡村景观为依托的,而且多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与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将农业、土地、环境、旅游以及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协调配合起来。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乡村资源和景观都属于私人所有,这就造成了乡村旅游的无序开发和粗放型经营。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3 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

3.1 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一体化发展战略

乡村旅游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系统化的综合性发展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当地居民来发展是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将乡村地区生产和生活的时空整体性、乡村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当地居民的理解支持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将乡村旅游纳入区域旅游的整体开发规划当中,以做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科学安排和合理的力度。首先,政府的积极引导,能够减少乡村旅游的投资失误,从而防止出现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其次,市场在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利用专业化的手段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并要加深产品的设计,消除乡村产品的初级化,还应当设计经济的旅游路线,实施专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以推动乡村产品和旅游资源的销售广度和深度。最后,乡村旅游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征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居民会承担诸多的利益和代价。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相关部门必须全面调研居民的态度,以避免由于居民的消极态度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程度的受到限制。

3.2 科学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属于高层次、高品位和专业化强的旅游活动。因此,科学的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过度盲目开发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第一,科学选择乡村旅游的布局区位。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依靠的旅游资源较为普遍,并且本身所吸引的范围也非常的局限。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资源的布局时,应当根据客源市场和交通便利的程度来确定乡村旅游景点的布局。第二,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水平。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时,不仅要体现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文化性和生态性,还应当提高产品本身的档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所以,在保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性资源,将观赏性、享受性、知识性、参与性、体验性等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乡村文化特点的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当中。第三,科学计算乡村环境所能承受的客容量。每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环境承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要请专业的人员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科学的计算出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确定所能接受的客容量。在确定合理的客容量之后,还应当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为乡村资源提供合理恢复的时间。

3.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散性和私有性,导致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不利有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将乡村旅游纳入到区域旅游的系统开发当中,并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集中管理乡村旅游资源,真正将这些旅游资源实现最为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以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总结

随着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老龄化问题突出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然而乡村旅游却将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农村的空间组织结合起来,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旅游规划管理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将发挥更重要的经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奎.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2):30-31

[2]孙梅红.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52-53

[3]严春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探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4):68-69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文化;问题表征;路径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16-05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一、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样态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1. 崇尚权威、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2. 相对封闭、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3. 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离农明显、竞争激烈的文化取向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 [2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二、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的冲突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2. 离农文化取向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的背离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3. 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脱节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的落差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3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的对立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三、乡村学校文化重构的路径

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植于乡土文化自觉,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 [4 ]。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 ]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再造,突出乡村学校文化的特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6 ]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3. 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 [7 ]。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4. 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乡村学校文化繁荣与创新平台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 [8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5. 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8-11.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托克散墩村;乡村空间;重构;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托克散墩村空间现状特征

1.1区域位置

英巴格乡地处于田县政府东北部,距县城11.7公里(乡政府驻吐西汗塔合它村,距县城20公里)。南邻木尕拉镇,东与奥依托格拉克乡相连,西接劳改农场,北与达里雅博依乡毗邻。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53.5公里,面积4333.8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1361.5m。村庄区位:托克散墩村位于于田县的北侧、英巴格乡的东面,距英巴格乡政府2公里。

1.2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托克散墩村耕地面积是1580亩,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村民住宅沿路而建,呈现住宅包围农田的状态。托克散墩村以维吾尔族为主,2010年村庄总户数125户,总人口610人。全村总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1810元。

托克散墩村是农业村,主要以从事小麦、核桃、红枣为主,种草养畜为副的种植业,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2010年种植业情况

图1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者自绘)

2村庄基本建设情况

2.1现状用地布局分析

该村现状村庄规模较大,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为了生活便利,就近耕作,都习惯把沿路作为建房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道路为主线,呈“一”字式或“工”字式排布。居住用地包围农田,布局松散。不仅大煞风景,而且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收益率受到制约。农房占地多,浪费大。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一家一户的排式建房,其四类地(宅基地、林地、菜地、牲畜养殖地)户均面积1亩左右,使大量的土地不能得到很好的集约利用。

2.2建筑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内现有建筑以村民住宅为主,有少量的公共服务建筑。现状村民住宅建筑建设年代跨度较大,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均为一层,建筑布局零乱,人畜共处现象普遍。自2005年来,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全村125户村民均已完成抗震安居房,建筑面积32-50m2不等,占全村总户数的96%。

总体来讲,新建住宅缺乏规划引导、控制,不能很好的体现维吾尔族建筑风格,旧建筑破乱不堪,较凌乱,宅前巷道不成系统,联系不便,并容易引发消防、卫生防疫问题。

2.3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2.3.1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⑴道路:该村主要是两横两纵的道路结构,主要道路是沥青路面,道路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消防要求,部分巷道和机耕道土路。托克散墩村现无客运站,农民出行方式主要依靠畜力车、摩托车或徒步至乡政府搭乘公交车或出租车。

⑵供水:英巴格乡联合水厂为托克散墩村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设计供水量851立方米,实现了全村自来水直接到户,使村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供水量可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

⑶供电:已完成农网改造,全村125户均通电。

⑷讯:英巴格乡上有移动、联通塔各一座,服务范围可覆盖该村。现状已接入通信线路,已有23户安装固定电话,现状75户使用卫星电视。

⑸排水:排水系统极为简陋,没有集中处理的相关设施,接近于自然排放,有些居民甚至还在用旱厕。

2.3.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现状有村委会,没有卫生所、文化站,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两座清真寺。

2.4土地利用方面

2.4.1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

迄今为止,随着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不减反增”的格局没有转变。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建新不拆旧、新房没有人住,造成了大量农村土地的浪费和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成为新时期顺利实现乡村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2.4.2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现状分析来看新疆大部分村庄布局呈现出村庄布点小、散、乱的特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习惯,居民自然村的概念较为深入,于是形成了村民住宅零星分布的格局。

同时,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了自然村落的分布,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中心村,农户居住基本以组为单位,或沿河、或沿路“一”字型、“非”字型分布。一个行政村一般有五、六个组,十几个自然村的现象非常常见。

这种村落的分布使得在进行设施配套时会十分困难,村民的生活方便程度大打折扣,并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农村用地功能分区的不明确,居住用地和耕种用地的混杂,减少着耕地半径的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过程举步维艰。

2.4.3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村庄配套较差,资源浪费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等,其中宅基地还包括一些生产性用地。平均的村庄用地面积高达 604.5m2/人(如特克斯县苏阿苏村),相当于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 m2/人)的四倍。

2.4.4村庄忽视内部潜力挖掘,侧重外延扩张

长期以来的农村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使村民不但想多占地,而且要占好地,于是居民点逐渐向村庄外发展,主要呈现出“线状”和“块状”两种扩张模式。“线性”扩张主要指农民沿着公路建新房,占据的另一种土地利用的新模式。

2.5生态方面

城镇倾向之下剥夺或忽视农民利益的情况依然存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依托村庄综合整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保民生战略体系亟待构建。水资源被污染,影响生态环境;排水设施普遍率低下,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较严重;急需加强水源保护和跨区域协作,以我区村庄供水现状和需求为依据统一全面规划;超前考虑,提高给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普遍存在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混合焚烧、填埋的情况。对土地肥沃和大气带来污染。

3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策略

乡村空间重构的途径和目的,亦即具体内涵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产业发展集聚,即实现工业向城镇集中,农业向地方化、专业化转型;其二,农民集中居住,通过集中居住解决分散居住所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需求大、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并据此有效控制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保存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其三,资源利用集约,通过产业发展集聚和农民集中居住,解决产业发展、生活居住中的资源低效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是实现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辅助。由此,在新时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重构,应先科学编制规划、推进乡村社会重构,在此基础上着力实现乡村生产、居住、生态空间的重构,以及乡村产业经济体系的重构。

3.1科学编制规划

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空间重构规划是推进乡村空间重构的首要环节。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促进要素流动、优化城乡格局、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把优化城乡土地配置、推进城乡空间重构、强化区域主导功能、整体提升土地价值,作为城乡转型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两型社会”战略的基本取向。

基于不同类型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的抽样调研,借鉴及分析国内外类似地区发展经验,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目标,研究构建转型期县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提出以有利于生产、生活、生态为准则,以产业培育、创新为引导,以生态环境控制为手段,以交通、水系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县域新型城乡分工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乡村社会重构

乡村社会重构通过加快乡村社区转型,提高乡村社区组织化程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提升。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乡村社会重构应着力从组织的角度开展,提高基层政府的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政府应重视发挥组织、协调与引导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新生事物,包括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诸多形态,应该有效整合运行机制不健全甚至不能惠及农民利益的一些经济组织。

不同合作组织具有各自的针对性,重点应围绕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农村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通过创新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模式,引领农民广泛参与社会分工和产业协作。

3.3乡村空间重构

通过有效的规划调控,在优先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农村聚落,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非农产业适度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切实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互动的空间结构。

图3乡村空间重构的概念模型(作者自绘)

整合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图3):其一,逐步推进小村或在远郊区的村庄向大村或道路沿线的中心村迁并;其二,逐步推进集镇周边的村庄向集镇迁并;其三,逐步推进县城周边的村庄向县城迁并。第一种可视为中心村引领型,后面两种可视为城镇化引领型。

当然,大型村落可通过内部集约化实现村域空间重构。通过实施农村居民点拆迁改造、合并,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向行政村集中,解决农村聚落分散化布局问题,达到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业的门槛人口规模。

此外,在前述生产和居住空间的重构过程中,还应注重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应基于农村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无公害生产;建立生态(沟、渠、河、塘、库等)拦截系统,吸纳净化面源污染物,结合强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确保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即形成减源、截流、治理体系;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着力完善农村生态系统廊道,保护物种栖息环境,保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5 结语

通过对该案例具体规划的分析, 发现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处处可见; 如果进一步进行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规划, 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许多便捷的收益, 为广大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有效而科学的用地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小卉.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J]. 规划师,2007,23(8):79-82.

[2]刘晓 主编.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理想空间;42).

[3]陈晓华,章莉莉. 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 2009(06)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农化发展;政策价值

非农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让农村按照农村的模样存在与建设,让农村在农村的轨道上发展与振兴的思想,更像是一种带有返归与惋惜的“理想主义”虚幻表达。从辩证角度看,非农化发展才是更加真实的存在,其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风险。承认与辩证看待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的客观事实,才是更加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有效实现的理性选择。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多重呈现

从本质上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是乡村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外力影响而进行的结构化赓演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非农化发展都意味着农村不再是一个自为自主的社会体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网络中。作为社会系统网络发展的组成部分,乡村非农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呈现为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一是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乡村社会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养系统,既是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物理载体,也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乡村社会非农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空间非农化与乡村文化非农化。首先是生活空间非农化。一直以来,农村发展都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联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还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村庄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种发展乡村社会的措施,意图以城市建设的科学主义与理性发展取代乡村社会的经验主义与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导致了乡村生活物理空间的非农化重构,标准化取代个性化,统一性替代差异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随之而来的还有类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网络、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约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乡村文化非农化。乡村文化不会停止变迁,现在的乡村文化绝对不再是传统取向、小农社会、封闭稳定意义上纯粹的地方性乡土文明,而是呈现为被放置于工业文明、小农社会化、开放失衡状态下混融的非农化发展状态。乡村文化原有的单一化、同质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异质性特点所替代。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产生影响,继替的文化非农化变迁正在发挥新的价值影响。乡村文化非农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以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两种形态共同塑造着乡村社会矛盾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孟德拉斯所谓“文明的冲突”。显然,乡村文化非农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面对和考量的基本事实。二是农业生产非农化发展。在现代资本主导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部门,从传统小农状态走向现代化主要通过各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与非农化发展,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与必然趋势。其中,农业非农化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与农业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现代社会流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固乡守土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劳动力即农民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让“谁来种地”成为世纪之问。总体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农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有租地农户、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各类农业资本公司等。无论谁来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化都已是客观事实,即使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农民家户,也是非单纯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显然,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已经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关系。其次是农业土地非农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国执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红线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不过,正常经营条件下,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用地是常识,也是共识。这样既能创造就业容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创造财富与税收,这种比较效益结构是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根本动力。在此动力驱使下,城镇化与乡村社区建设“征地”、资本下乡“租地”等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农化使用。最后是农业资本非农化。从历史角度而言,农业生产剩余主要被体制性地转化为城市与工业资本。目前国家资本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被有计划地投入农业并沉淀为农业资本。不过,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温饱有余、富足不够的事实与经济理性的指引,让农民不会跟随国家战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积累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在利润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乡资本从事农业生产要么是农业搭台、政治唱戏,追求政策红利,要么是将农业生产引向更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与行业。个体与资本的理性行动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造成农业资本非农化发展的外部性结果。三是农民生活非农化发展。“农民”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主要有阶级、制度与职业三重理解,农民现代化是农民适应“传统—现代”发展模式的角色转换、职业转换、身份转换。正是这三重转换形塑着农民非农化的生存状态。农民非农化生存是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体能动性与生存理性的本质表现,主要表现为就业、收入、生活的非农化。在就业与收入的非农化方面,农民就业形式已完全超脱传统农业领域,呈现为兼业化,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就业等特征。在特定国情下,“农民工”称谓正是农民就业非农化最好的现实注解,多种职业、多项技能几乎是每个农民必备的生存条件。就业非农化直接带来农民收入非农化,数据表明,单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非农化职业收入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与保障。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提高,直接将农民的传统生活带入非农化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内容超越传统范围,开始与市场主导的城市生活接轨。总之,农民群体偏重保守、重视伦理的传统性格正在被非农化改变或取代。

二、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具有多层面的连锁性特点。总体而言,这种影响可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解析。首先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非农化发展促进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成为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网络等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着分散、单一的传统家户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销售方式;竞争、开放等市场观念取代封闭、保守等农耕思想,正在成为塑造“现代农民”的观念要素。其次是乡村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消极效应。非农化发展造成乡村社会基于伦理传统的社会契约开始失效,既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与安全基础遭到破坏。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乡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破旧阶段,而短期却必然造成乡村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孝养文化、互助网络的约束力逐步减弱造成社会价值失准;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土地成为资本下乡赚取政策红利的猎品;农民被标签化为落后主体挤出农业生产;农民本体性价值被社会性价值替代,攀比消费、低俗文化流行导致社会关系失衡。二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政策意指。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与双重效应表明,辩证看待非农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政策价值。其关键在于如何让非农化发展更恰当地嵌入既有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通过外在政策力量引导非农化发展的积极效应发挥并限制消极作用的成长。具体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至少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党建引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为了重构国家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重新整合与凝聚各类乡村社会主体力量,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共同体建设形塑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不仅能有效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规则、组织等资源要素,而且能增强乡村社会应对社会资本流失与社会结构解组等负面效应的行动能力。“党建引领”一方面是保证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的社会的有力发挥,即由党的建设出发型塑政党服务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和乡村非农化发展回应机制建设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至少需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增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文化体验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文化主体能够动员与愿意参与的有效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与移风易俗的有效结合,缓解乡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种种弊病,提高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质量;标准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并引领地方文化自主创新,实现政府提供的与乡村需要的之间的有效对接。乡村文化振兴能有效引领、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村集体能力。市场经济重塑下的乡村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规制的集体经济,但是没有新的集体化、组织化的链接机制,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发展的竞争,这导致进入乡村社会的非农化发展要素如技术、资金等,要么成为强势资本剥夺弱势农民的工具,成为无序竞争、不当竞争的来源;要么无法与农村社会的土地、劳动力等原材料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动能。因此,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民生产的自主能力,进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业生产“再组织化”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联结机制的建设,即建设协作机制,挖掘传统互助与现代合作社的内在优势,实现分散小农的组织化;建设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农业全过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化的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建设规制机制,规范新的资本力量在农业领域的市场行为,保护家户小农的权利不受资本剥夺。这样通过“再组织化”方式为非农化发展资源建立有序进入农业生产的规范渠道,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要素。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5年版.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教师;逃离;回归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费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2]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很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20.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文化消费

为了解中部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现状,2008年7月,笔者以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为例进行了调研。雁池乡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农村地区乡镇,位居湖南省石门县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1995年由原雁池乡、杨柳乡和苏家铺乡合并而成,现辖20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约3.4万。

一、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现状。2007年末,雁池全乡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5万元,比2002年增加82.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7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31元,这一收入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民人均4427.5元的水平,也落后于湖南省农民人均4194.1元的水平,但这一水平在相对偏远的雁池来说,收入的变化却是相当可喜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带来了村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村民们也在改善家庭的文化设施条件,全乡居民的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雁池村居民家庭电视普及率更是达100%,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已经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全乡非有线电视用户地面卫星接收装备普及率达到90%以上,VCD普及率接近100%。乡政府建设移动基站以后,3.4万居民中已经有了5000余部手机,部分家庭开始拥有电脑。

(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分配现状。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给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方面,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村民已经完全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村民开始科学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在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和种植作物多样化的趋势下,雁池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将自己的日均劳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即使在农忙季节,村民也只是在上午5点半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半之间劳动。而农闲季节,村民获得的空闲时间更多,大量空闲时间的出现为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晚上10点以前上床睡觉的村民已经相当少,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从事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状况。由于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全乡60岁以下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中仅有一人是文盲,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都是小学毕业以上水平,文化素质的整体改善为雁池乡村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国家政策基础。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雁池乡政府自2006年开始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中,开始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抢救发掘、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雁池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欲望、消费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下,雁池乡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雁池乡政府已经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过去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雁池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即使作为雁池乡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雁池村也没有图书室、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公共阅报栏、书店、电影院。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二)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使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单调,在场地设施的制约下,村民除了打牌以外几乎无法开展任何文体活动。玩牌致赌的现象在雁池乡居民中不断地蔓延开来,风的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雁池村民的生活与生产。为防之风蔓延,雁池乡雁池村村委会曾在2007年初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要求村民不得参与,不愿毁掉自己生活的雁池村绝大部分村民也自觉配合村委会的禁赌令。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与空闲时间太多及精力过剩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使村委会的禁赌令不了了之,村民在无奈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回到了牌桌上来。(三)群众性文艺活动严重缺乏,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阻。由于活动场所的缺乏,雁池乡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大型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雁池村妇女主任覃业荣告诉我们,这些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空闲时间多了,大家也想聚在一起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子里一群中老年妇女自发地组织了腰鼓队和秧歌队,她们自筹经费购买服装、器具,自费派人到外地学习,但最终由于缺乏活动场所,排练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组织演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开展起来,既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贫乏,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旦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消失,农村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农村文化建设就很难搞起来。

三、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文化生活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要求地方政府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场馆建设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一)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起来。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税费改革给当前地方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集体经济不发达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乡镇政府面临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针对资金困境,乡镇政府要加大融资的力度,加大文化站所和场馆建设,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要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到小城镇规划中来,雁池乡党委书记郭峰在谈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时说,针对村民们对文化活动场所的需要,乡政府在街道建设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小型文化广场建设的土地预留,建成后的小广场将作为公共文体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场所,同时搞好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努力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二)加大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力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力度与热情直接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乡镇政府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搞好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村民的参与,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特别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大量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乡镇政府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时还必须加大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乡镇政府而言,一是要抓住国家政策提供的人才支持机遇,引进优秀人才。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在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植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农村建设的人才扶植力度。2008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计划用5年时间选送10万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农村乡镇政府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引进一批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组织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去,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假期“三下乡”的机会,通过和高校建立起一种长效合作机制来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舞台的同时也解决好自身文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字】 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生活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念内容的界定

本文涉及的文化景观一般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国际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是指各个国家中保存下来的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具有代表性和突出贡献的各类遗产;第二个层面是国家范围内的国家及省市级的各类遗产地景观。上面这两类构成了目前文化景观保护的核心内容;第三个层面(即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更加具体且范围更小的乡村文化与景观,这部分内容除涵盖了乡村范围内的建筑、街道、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如富有乡土气息的生活习俗、地方方言乃至于一个地方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2 现状分析

在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当中,各地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包括建筑、规划、景观及视觉艺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在中国,大小城市一个样,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城市个性的缺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城市尚且如此,乡村又是怎样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2012.10.20日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村庄的消失必然带走了大量的乡村文化与景观。

3: 乡村文化及景观逐渐衰弱的原因分析

对于世界、国家、省市级的各类遗产地,虽然在具体投入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毕竟一直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着保护。而对地方文化与景观的关注和投入却一直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实际的投入,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3.1 级别不够

人类社会发展万余年对事物的关注角度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雅士的关注始终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思想意识下乡村文化与景观自然没有足够的资格为人所关心。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对草根文化的偏见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这种地方特色的文化与景观被忽视也就在“情理之中”。

3.2 国家政策对其造成的冲击

由于农业社会造成的国家发展落后使得城市化梦想在近代一直左右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一半以上的中国人走进了城市。波涛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使得大量人口远离乡村,在这场运动中城市给人生活带来的好处被盲目夸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许多乡村人口还没有做好进城的准备就已经“被上楼”。

3.3 公众价值观念影响

公众特别是乡村居民那种发自内心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崇拜进一步加快了乡村的消退。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因这比国家的城市化政策表现的更加有力,当这两股力量形成合力时,乡村文化和景观的生命就显得更加脆弱无力了。这种价值观念与城市化政策里应外合加速了城市的扩张和乡村文化与景观的衰败。

4 如何应对地方乡村文化景观的衰退

在应对地方乡村文化消失的问题上其根本前提是保留乡村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必须有原有的居民继续生活居住在乡村这块土地上。只有这样乡村文化与景观的传承与发展才会成为可能,而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4.1 政府积极主动的直接干预

在国内,政府在重大项目上的主导能力和效率有目共睹,2008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各类大型盛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试想对于乡村文化景观,如果政府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一定的努力势必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首先从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着手,只有经济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乡村的看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说明了乡村景观面临着灭绝的境况,而乡村文化与景观对于民族特色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景观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异常珍贵。由此从媒体等许多方面开始向公众灌输乡村文化与景观是何等的珍贵。但现实中因乡村经济的落后使得生活在乡村的居民完全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有限的配套和落后的公共设施无法使乡村居民对其存有更多的依恋,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选择到城里谋生。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公共环境质量是改变当前乡村人口流失,保留乡村社会及生态结构的基础。

其次,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逆城市化发展。对于物质条件相对富有的阶层居住在拥挤的城市并非最好的选择,发达国家在经历了高度城市化之后逐渐出现了“乡村化”发展的潮流,有钱人都住在农村,这种观念和发展结果也许在中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后同样也会出现,(尽管这种趋势和潮流对城市和社会发展并非正确的道路,国外规划界大都已经对这种城市发展模式持否定态度),政府应主动引导这股潮流的适当发展。但是在当前的中国,乡村化潮流对改变社会公众对乡村固有的观念必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乡村不再意味着贫穷落后,淳朴的民风和邻里感情应该得到公众的认同”。这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必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在规划层面给乡村和城市一个平衡。城市发展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这在规划领域和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共识。在关注城市“紧收型”规划理念的同时,在规划层面也应该注重对乡村文化区域的整体规划,强调对乡村文化的集中发展。这些规划政策也许能在政府管理层面为乡村景观的保护带来更多有益的帮助。

4.2 创造社会环境使其自然发展

创造社会环境之一是保证乡村居民的物理生活空间,如同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乡村文化景观同样也存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调节着城市与乡村的平衡,那同样也是市场。当前的高房价使得很多踏入城市的乡村人口再次回到故乡进行发展,这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然而现实是有些乡村居民已无法得到足够他们生活的土壤,故乡大量的基础农田得到开发,土地被大量征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有再次走进城市。作为政府应适时在此类地区推出相应的措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物理生存空间,而非一味的强调城市化与大开发。

创造环境的第二个方面可以从政策入手为乡村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际上可以为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存在三种主要形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前三类保险在不同地区分属当地各自管理,乡村人口在没有交满相应年限保险费的情况下一旦离开缴费地就无法获得相应的保障,这给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带来了许多问题,当前国家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2013年开始三种保险可以在不同地区互相转换,这无疑为乡村人口在流动时带来了有利的保障,但是深入分析这三类保险之间的差距后发现“互转”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系数,城镇职工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障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缴费相差十倍甚至几十倍倍之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相同。所谓的三者“互转”,其实只是在后两者之间可以无条件实行互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于缴费高可以无条件转成后两者。而后两者只有在缴费满15年(含15年)的才可以申请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城镇职工养老的待遇。

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对乡村的认识,社会保是其根本性的因素,试想为什么乡村人口羡慕城市人,而城市人为什么看不起乡村人,根本是城市与乡村存有相差甚大的社会保障。如果这种保障一旦平衡,乡村人也许就不在那么向往城市人,公众身份的社会偏见也就消失了,那时乡村文化景观才能从根本上作为一种和城市文化相平等的景观不断的发展而不是逐渐消退。当然取消这种差异必然面临着各类繁多的问题,但是至少在当前政府应该为缩减这种差异而进行努力。通过更多的渠道来平衡公众间的保障差异。

5 总结:

从对乡村文化及景观的现状分析和原因探索可以发现,乡村文化及景观的问题其根本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和乡村在公众意识中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城市以绝对的优势优于乡村)。针对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问题,很显然其最佳状态不是任其自由的发展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干预,一种情况是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直接推进或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的恢复与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并在发达地区实现逆城市化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公众对乡村固有观念的转变;另外还要在政府规划层面注重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整体规划。另一种情况则是从公众社会保障的角度努力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问题,乡村文化景观的健康发展是和乡村人口的社会身份价值同步的。

参考文献:

[1]. 李德惠《中国现代城市市名考》[M]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2].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ir Cooper Marcus),(美)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 Francis)

《人性场所》[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余明阳,姜炜著 [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4]. 吕文强 《城市视觉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Www.133229.COm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着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陆明,广西大学商学院2005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6―03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

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

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1篇

在大众休闲、产业融合、“互联网+”、生态文明、跨区域联合等新的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旅游业亟需转型升级。石林旅游发展优势明显,在当前旅游大形势下,只有巩固发展观光旅游,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休闲度假、生态科普、乡村旅游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力促进石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石林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视角,探讨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底,石林已经拥有7个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34家乡村旅游经营点、观光果园13个,主要分布在石林至乃古石林公路沿线。以果品为主,兼观花赏叶,树种有甜柿、红梨、油桃、杨梅、布朗李等。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培育了以龙居园“农家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按照乡村旅游特点来分,旅游点中乡村民俗点9个,乡村休闲游点11个,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5个,乡村地文水文景观点3个,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点2个,乡村购物旅游点2个,乡村园林旅游点13个,现代新农村点2个,乡村康体疗养点2个,乡村传统农业点6个,乡村红色旅游点4个,乡村美食旅游6个。“十二五”期间,石林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43.01亿元,年平均28.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年均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成为石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及乡村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一)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

v观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来石林旅游的游客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中青年旅游者居多,职业方面以企业员工、学生、公务员等为主,出游者收入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出游时间以周末和假期居多。第二,乡村旅游者以近域性为主。从客源地看,游客大部分来自云南省内,例如曲靖、红河等周边地区,以及离云南省较近的浙江、广东等省外地区,,有少部分来自国外的民族文化考察专业人员。第三,消费者行为特征明显。以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传统文化考察和乡村风味品尝为主,自驾游的出游方式较多,家人、亲朋一起出游的占较大比重,游玩逗留时间一般为短期(一日游),平均消费水平较低。

(二)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条件。

优势方面,石林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圈内优势,同时离省会昆明很近,具备良好的交通优势。此外,石林的乡村旅游产品契合消费潮流。劣势方面,石林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有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缺乏,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缺乏。机遇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之昆明市正在倡导旅游二次创业,这为石林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带来了良好机遇。威胁方面,石林首先面临着省内外其他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其次面临着旅游要素不全的威胁,对石林旅游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制约;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同样是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威胁。

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石林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石林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了石林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石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旅游开发资金匮乏,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石林县属于彝族自治县,很多乡村还处于贫穷状态,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集资金为主,尚未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因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所能筹集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制约了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来看,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道路、停车、娱乐、购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加之乡村旅游服务队伍中大多为农民,缺乏系统的服务和管理培训,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石林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理规划。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乡村道路路况较差、停车难以满足需求、厕所卫生较差、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乡村旅游服务支撑看,农家乐、客房等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好,加之服务员多为村民,因而礼仪、态度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较低。

(二)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

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产品中,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居多,休闲、专项类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局限于果园采摘、农家乐、渔家乐方面。尤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多为古镇古村及古建筑景观观光,而反映石林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土民俗以及以彝族文化为底蕴的民族生活、刺绣文化、民间音乐、传统艺术、传统工具、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较少。

由于乡村旅游分布较散,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不强。石林乡村旅游开发点多面广,不同乡村旅游点之间比较分散且缺乏紧密联系,景点之间线路缺乏合理规划,游客安排不能实现统筹和协调,和城市景区(点)更缺乏有机联系。加上宣传力度不大,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知名度不高。

(三)旅游要素不全,生态文明程度低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六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对旅游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而且缺乏综合性的大型购物场所,娱乐场所匮乏,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石林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随地堆放农业、生活废弃物,污水随意排放、厕所设施简陋,导致石林乡村旅游存在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旅游景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四、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

旅游转型期,石林要依托其区位、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旅游业二次创业、国家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外部机遇,努力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推动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完善资金支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石林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扶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除了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外,还要重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资与经营机制。通过制定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优惠措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参与建设的方式,例如参股、独资等等;同时,鼓励乡村旅游点周边村民以土地、房屋等方式投资入股参与建设,实现石林乡村旅游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确保筹集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资金。

石林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补助力度,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结合各个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加快乡村道路、卫生、环境设施改善建设,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和能源改造工程,同时逐渐推进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

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石林县首先要引导和发展农家乐、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园、现代新农村以及乡村自我发展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完善农田景色观赏、农活体验、垂钓、野味餐饮、住宿、游乐等旅游服务项目,大力发展都市农庄。其次,加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乃古石林现代农业休闲区、大叠水乡村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俱乐部、乡村康体养身、乡村生态、乡村度假村、企业庄园、产业庄园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形成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石林乡村休闲度假的产品体系。再次,注重民族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阿诗玛文化,发展古镇古村、主题文化村、乡村博物馆和乡村书画、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使石林的乡村成为阿诗玛文化体验的大观园和活化石。最后,根据消费层次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例如通过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推进多条线路的乡村观光游、生态游、度假游等,突出石林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

此外,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广泛利用网站、媒体、会议、节庆、合作组织等宣传媒介,加对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提高石林乡村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三)培育旅游业发展要素,重视生态环保

石林乡村旅游要在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传统要素,新建和完善餐饮店、宾馆旅社、购物超市、娱乐场所,同时优化旅行车服务,方便游客出行。重视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旅游知名度。

石林县还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保问题,努力改善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为此,石林要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建立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办法以及奖惩制度。通过乡村旅游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五、结语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低碳;乡村规划;低碳乡村;石头村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低碳”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低碳方案中,我国大量开展了以城市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即我们所熟知的“低碳城市”,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减少乡村的碳排放,从低碳的理念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一、低碳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理想的可持续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二、乡村规划的低碳建设研究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碳的消耗与排放量将与日俱增,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一文中提出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使得能源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急剧增长,因此我国农村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进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目前将低碳理念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城”而对城乡一体化中的“乡”的低碳设计关注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规划对如何将低碳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低碳新农村规划可以借鉴低碳城市的研究成果,但因其与城市的不同,不能按照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低碳新农村规划内容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发展低碳产业,采用生态技术,规划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

三、低碳乡村规划实例分析

通过对恩平市那吉镇石头村的实地调研,对石头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情况。

3.1 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单一。石头村现有农户230户,共687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域内有小作坊12余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环境效益低,污染较大,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

2) 村庄布局分散,道路结构混乱。村居民点分布有较强的地域特性,主要受气候、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间布局分散的”的特征。乡村现有居住房屋以泥、结构为主,比较破旧;布局比较分散,不能融入村庄生态和乡村文化中。另外,村内道路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这方面需要加以合理规划与布局。

3) 公建设施缺乏。乡村公建设施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商店、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石头村目前主要的公建设施有村两委办公楼1幢、大礼堂1座、商店1处。缺乏供村民闲暇休息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和公共绿地。

3.2 发展优势

通过与周边行政村的综合比较分析,石头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石头村周围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2)物种资源多样。石头村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山坡旱地主要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和五谷杂粮。

(3)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现留存10幢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保护价值;村庄西部水口处有20多株古树名木;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特色农产品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等,为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4)政策优势。石头村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县政府把石头村重点建设为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3.3 低碳乡村规划

针对石头村发展现状,着重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新能源利用等几方面对石头村进行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

3.3.1 低碳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乡村建设的资金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低碳乡村。根据石头村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以工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改变原来村庄小工业各自为主的现状,进行企业改造,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衍生品开发等低碳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3.3.2 空间布局

石头村规划布局中,根据地形地貌、村庄历史形成格局,重点考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规划确定石头村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园、三廊、四片”。“一心”指村庄北部保留古建筑至村大礼堂区块,为村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园”指百果园和百草园,村庄水口南面小谷地及附近区域和百亩银杏林及附件山坡地;“三廊”指石头村东西走向、东南走向、西南走向等3 条主干道,为石头村 3 条文化和生态景观长廊;“四片”指石头村东片、西片、东南片、西南片等 4 片村民组团区,可供“住农家”农家乐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如图1)。

图1 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3.3.3 道路交通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实现交通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网络化的乡村道路系统,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庄的生产生活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如图2)。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这就对乡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居民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尽量靠近村庄主干道路,以便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其限制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可接纳距离范围内。另外,设置合理的公交站点,尽量减少村民自驾车进城的频度,从而减少碳排量.

图2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3.3.4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布局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石头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规划采用点(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面(广场) 的布局模式。石头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

(1)点状绿化:庭院或路旁大树,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节点.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公园;设计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背景下的建设发展现状,乡村公园景观规划及营造,成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乡村公园规划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地利用乡村资源,潜移默化地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

1现阶段乡村公园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景观趋同,缺乏吸引力

经济发展带来各个层面的现代化,乡村公园景观建设也是如此。但有部分城市规划者,将景观建设现代化片面地理解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国外的景观设计元素与形式,忽视了地域文化的本土差异,涌现了大量的“大广场”“大草坪”等,致使国内各地纷纷效仿,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同时,将乡村公园景观单纯地看作视觉审美需要来创作,再加上盲目套用现代化模式,不重视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真正诉求,与当地地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不仅造成了景观的趋同性,而且降低了居民的游玩兴致。

1.2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乡村公园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才能具备协调性与整体性。然而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乡镇建设者对景观设计的认知,即简单地美化已存在的空间,景观只是建筑的附加物之一,只需随意地在建筑周围种树栽花,不需要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导致所构建的乡村公园景观设计是片面的,与周遭环境割裂开来,显得十分突兀。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2.1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理念

2.1.1因地制宜。从乡村实地现状来考虑,应使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元素,充分尊重农民提出的想法与建议,最大程度地为村民提供一处包含民风民俗且能开展休闲活动的开放场所。2.1.2突出特色。围绕当地独特的文化墙、园亭、景观长廊等景观建筑,将当地的优秀风土、民俗文化统一起来,使得当地独有的文化与景观在乡村公园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给游玩者、休闲者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

2.2乡村公园总体规划原则

2.2.1生态优先。以生态学原理为根本依据,利用绿色植物优点,有效发挥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植物造景方面,考虑到地形要素,通常是采用鲜明的花草、灌木、草坪等,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2.2.2适地适种。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态模式,从而实现长期观赏景观效果,实现乡村公园自然效益。2.2.3地域适宜。凸显新农村乡村公园建设特征,根据调查收集的具体信息,了解村民生活特征。有目的性地选用适宜的景观方式,充分体现乡村公园独特的魅力,为当地村民及观光游览者提供休息、娱乐的好去处。2.2.4乡土文化。乡村公园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文化,塑造的景观要符合村民的生活及休闲方式,以达到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的目的。乡村公园设计,既要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又要有益于乡村优秀文化的延续。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

3.1景观空间规划

3.1.1空间格局布置。在乡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空间格局潜在于景观中的各个部分,空间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乡村公园景观游玩的顺序上。空间格局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公园规划必须具备完善的空间格局,既要保障乡村公园景观的中心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其他次要景观围绕景观中心有规律性地布置,又要把握好景观轴线,让游玩者产生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3.1.2空间序列组织。乡村公园的空间序列可以通过视线,将各空间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某个具体的观赏点组织起来。规划空间时,可采用景观艺术表现手法,如对景、先抑后扬、漏景等,充分体现乡村公园景观空间的良好作用,让人们可以细细地欣赏与感受其中的韵味。

3.2景观结构规划

3.2.1点状景观结构模式。通常由具有观赏价值的个体景观设计景观连接成一组或多组景观群,这些景观群会成为乡村公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较为容易地将景观形象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凸显极强的凝聚力。3.2.2线状景观结构模式。是指具有长条形状的景观点连接成景观群,这些景观群将乡村公园中发挥独自作用的区域有序连接起来,相关联系、相互贯通,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的线状景观格局。3.2.3面状景观结构模式。是指以点状、线状或点状与线状景观体共同形成的功能分布明确的景观网状结构,规划覆盖内容丰富、多样、具体,可充分体现出乡村公园优质的观赏效果。乡村公园景观结构的3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点状结构受到多方面的要素影响,通常是以文化实体景观组合成群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线状与面状结构的乡村公园景观具备鲜明的方向性。3种景观结构模式都是在考虑如何运用造景手法,以重点突出主景,展示各种类型景观场景的吸引力,满足游玩者玩耍、休憩的需求。

3.3生态环境规划

乡村公园生态环境规划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特别是注重植物分布的合理位置,因地制宜,保证植物的丰富性及成活率。与此同时,还需顾及到其他动物、微生物及组成的群落,共同构成完整、丰富的生态景观。所以,生态环境规划不仅要统一规划,完成所需绿化面积,而且要保证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

3.4文化景观空间场所

3.4.1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因此,要做到面面俱到、合理规划。3.4.2空间场所的选择。合适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文化活动氛围的产生,反之则会阻碍,所以,在不同文化活动中都应选择适宜的,利于环境氛围营造的空间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活动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在开展活动型文化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活动类型,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要求合理规划景观,选择出最佳的空间场所。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设计实例分析———以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为例

4.1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概况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位于山东省蚕庄镇,而蚕庄镇坐落于招远市西部,辖6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被誉为“金都明珠”,在规划建设前,地区交通出行方式较为单一,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匮乏,缺乏市民绿色公共活动空间。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南北长225m,总设计面积1.8hm2,覆盖面积较大。公园原始现状为一片土壤地,生长着些许植物,公园周边分布农田,空气质量佳,没有受到重污染,具有十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见图1、图2、图3)。公园规划方案设置有景观亭、特色花架、健身广场、湖泊、栈道等景观,加之栽植以当地主要树种为主,景观与植物之间相互衬托,打造出可以供人们观赏游憩、健身娱乐及组织开展多类型乡村文化活动的综合性乡村公园。

4.2项目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1)理念: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坚持贯彻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理念,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乡村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有效利用保留下来的景观元素,重塑乡村面貌,将村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内涵等元素融入公园规划设中,凸显当地特色,插入新鲜设计元素,赋予村民公共空间更多丰富的功能活动,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公园。(2)原则:将当地村民需求放在首位,提供娱乐设施,供村内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去使用;合理保留原有资源,营造特色多样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多功能的乡村公园。

4.3项目定位

公园性质定位———以乡村景观和环境为依据,突出当地人文风情与传统文化特色,打造一处集文化传承、休闲活动等多元素于一体的乡村公园。公园形象定位———“乡村、生态、文化、休闲、运动”,主要目的是践行新农村发展建设,具体展示出丰富、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内涵,自然朴素的乡村韵味,美丽迷人的风光与景色。

4.4项目功能区

4.4.1中心主景区。将公园中部位置作为主路口,主道路沿边设置景观花坛,花坛种植颜色鲜艳的芳香花朵,进入公园就可以闻到令人身心放松的花香味。通过主道路进入公园中心区域,广大的中心广场作为全园景观的重点,并加以花池点缀,红花、黄花等花色给中心广场增添了一处绚丽的风景线(见图4)。4.4.2安静休闲区。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安静休闲区,该区域配以素雅的景观亭、休闲廊架等景观小品,选择使用花坛、假山水景进行点缀,结合体现休闲的青石板汀步,再栽植当地树种,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轻松、幽静的半私密空间,给当地村民及游客提供一处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休息的安静场所(见图5)。4.4.3地方文化展示区。蚕庄镇有着自身的文化氛围,但在村庄里面没有一个主要区域可以完整地展现出来,于是在乡村公园规划下,选择一块区域作为地方文化展示区。采用素雅的文化墙,合理放置文化墙,并配以鲜明的花坛点缀,可以展现出文里李村革命历史文化与文明古村的魅力(见图6)。4.4.4儿童活动区。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设置为一小广场作为儿童活动区,主要采取塑料及软质铺装为主要材料,加以色彩丰富、鲜明的鱼儿、海豚、章鱼等形状点缀。设置适合儿童娱乐、安全的活动设施,例如,跷跷板、木马椅、摇摇椅等;设置小型沙池,并放置小型的、安全性能高的攀岩墙,满足儿童玩耍的乐趣;设置休闲廊架,可以提供儿童休息及便于家长看护孩子(见图7)。4.4.5滨水游憩区。通过结合水体、景观小品、种植本土特色植物的方式,设计出具有优美、迷人、观赏性好的乡村公园特色景观。在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亲近水的兴致;在湖面上设置景观亭与活动平台,可以欣赏沿岸的风光及进行休闲活动(见图8)。4.4.6娱乐活动区。乡村公园需要满足玩耍、休闲的需求,于是在乡村公园规划中划分出一块区域设置为公共开放广场作为娱乐活动区。在娱乐活动区内,放置休闲树池坐凳与景观花架,供人们休息与交流,同时,设置简单的户外健身设施,提供村民及游客等多种活动的选择。人们在公园游玩、散步、活动的时候,可进一步促进人们的互动,加深彼此之间的友好感情(见图9)。4.4.7休闲健身区。需要满足当地的锻炼需求,设计满足要求的活动空间,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休闲健身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区域内设置有1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及若干乒乓球台,同时,放置球场灯与休息坐凳,可选择在各时间段内进行锻炼或开展比赛(见图10)。

5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稳步推进乡村公园规划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乡村公园建设传承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可以使乡村自然环境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对乡村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十分重视行之有效的乡村公园规划理论,在分析农村原有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对园区功能、道路、植物等进行人性化设计,推动乡村公园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德骏,谢鑫泉,李敏,等.地域特性乡村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晋江市华侨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5):122-125.

[2]郭毅.新时期下新农村景观环境设计探索及创新实践———以山西太原阳曲村景观环境设计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0):146-148.

[3]朱金水.基于设计事理学的乡村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以木兰溪流域霞皋八卦村文化公园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21,28(05):96-101.

[4]许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翥山公园为例[J].低碳世界,2017(35):216-217.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乡村建筑;艺术手段;传统与革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38

在当今各类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类文化包括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一部分的表现就是随着城市扩张,乡村迅速发展,中国乡村地区那些传统建筑濒临灭亡,也就是说它们在大拆大建中逐渐被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所取代并走向落寞。要想改善这种情况,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利用艺术手段介入乡村建筑的未来发展甚至当前的调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1为何需要艺术来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在当今这个注重人文发展的社会里,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周遭单一的环境,而希望能从身边其他的文化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恰好建筑又是人们一天中相处时间最长的,所以建筑艺术文化的创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乡村的发展毕竟不同于城市,城市拥有更多高楼大厦和办公室工作等元素,具有更多的现代化元素,而虽然很多乡村正处于发展期,但它毕竟没有城市那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相对高昂的生活费,所以艺术介入的空间会更大。另外,在一些依靠修复或重建传统乡村建筑来发展旅游业的地方,比起缺乏个性、流于形式的仿古建筑,带有艺术气息的传统乡村建筑会更吸引年轻的游客,同时也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乡村建筑的文化价值,让其在尊重原有村落和居民的地域性时,也能保留和发扬其差异性和个体性。

2如何通过艺术扭转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

2.1艺术技术相结合

要想改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状况,首先应该在尊重原有乡村建筑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当代最新最好的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就像计算机需要有过硬的硬件支撑相应的软件,要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传统乡村建筑的现状,就得先有稳固而不是摇摇欲坠的传统民居和民宅,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2.2艺术地联系生活

乡村建筑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滋养下发展的,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目睹了城市中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为了赶上城市的发展,乡村建筑屡屡遭到破坏和毁损并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的个性,艺术的手段虽然可以弥补这个个性化的丧失,但依然得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让乡村建筑艺术地联系生活目前有两种方式的建议:第一,在乡村建筑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生活关联性较强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并通过艺术带给现代人更多的亲切感;第二,在乡村文化继承下来的部分如民族传统节日中艺术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文化习惯。

2.3东方式乡村建筑

全球化大环境下,即使是乡村建筑的改革也往往会借鉴西方如美国的乡村建筑模式,但西方式的风格毕竟与东方人的传统习惯不相匹配,而艺术介入乡村,可以带进更多的东方元素,有利于建构更适合东方人生活方式的乡村建筑模式。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建筑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不要再盲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各类文化,而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乡村建筑修复系统,一方面是为了从国际化、现代化手中恢复那个体现着人文关怀和宽厚仁德的乡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新的现代中国乡村。

3艺术拯救落寞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前景

既要确保满足村民的生活期待,又要适当结合现代文化对乡村文化个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高要求,利用艺术手段无疑是传统建筑修建系统改革的一大趋势。根据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现状可知它急需新的、有效的手段对建筑的修复模式和方式等进行革新,而艺术在当今时代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和应用范围,且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发展、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扩张,艺术的使用领域和范围只会越来越广,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艺术性乡村建筑实际上是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的。

此外,一般来说,乡村建筑是具有乡土气息的,而这种乡土气息会让村民感到亲切,吸引有归根情绪的游客,所以也常是旅游业主打的特色之一,但在水泥、沥青遍布的环境下,这种气息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到了,但艺术可以帮助乡村建筑深化它的乡土气息,提升它的内涵,使得乡村建筑不仅仅修复了外在更修复了内在。

4结语

面对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落寞,使用艺术手段提升乡村建筑的内涵增加它的现代价值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但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艺术手段改善乡村建筑落寞状况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使用其他手段来巩固这一效果。

参考文献

[1]左伟灿.中美乡村建筑对比及中国乡村发展规划趋势[J].规划・建筑,2013,(9).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现状 创新研究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乡村旅游发展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一直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在十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更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无疑可以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渲染乡村民俗文化,成为推进生态文明乡村的有力推手。

(二)新农村的推行关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此,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同时,逐渐凸显了乡村旅游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旅游扶贫等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在农村发展中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

(三)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脚步,使村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亦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村人口的精神文明素质。使农村生活长久以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得以改善,实现了农耕文化与都市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使村民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在碰撞与交流中得到良性转变,古老的乡村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和创新。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化发展渐入正轨,原真性体现略有缺失。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产业化的路径,这亦是乡村旅游发展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亦逐渐注重从分散的小农经营向集约化转型,重视产业链条的形成。但乡村旅游规划过于追逐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景观的设计上过于注重人造景观和现代化的设计,忽视了乡村原有的古树溪流、风格迥异、自然幽静的建筑环境景观,农田、农舍、农事活动的农耕文化生存景观以及民俗、民间技艺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接待设施和产品项目的设计上也与田野风光、乡村民俗和乡土气息大幅度的偏离,甚而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将原有的乡野氛围和生态环境进行特意的拆除和损坏,导致了乡村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以致于乡村旅游原生态的特色元素缺失。

(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产品设计不足趋向雷同。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大片的乡村地区,而这些广大的乡村地区又存在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因地制、宜实事求展现当地民俗风貌、乡野趣味是乡村旅游各自独特之处。然而由于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的不足、盈利模式的单一、活动项目的单调以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等等原因,加之没有深入挖掘体现本地特色乡村文化内涵,体现出当地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旅游活动仅局限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简单农事体验中,旅游产品的卖点不突出、内涵不丰富、互补性不强,不能满足现代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存在着各地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过多的模仿和雷同现象,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