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德育;内外结合;复合作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这门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培养人才上的特殊作用,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德育育人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重视课内育人的同时,疏通了课外育人的渠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育人途径,深感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不同育人途径的作用规律和互相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不同育人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过程中的复合作用。

1 课内途径

课内育人途径是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活动渠道和形式,在遵循课程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课程的思想性,努力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吸收有益的思想养料,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目的。课内育人途径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1 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讲授是高校一切学科授课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过程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过程。要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准。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书育人中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修养教育。

1.2 利用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于各个时期思想领域的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计划地引入课堂,组织学生结合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展开讨论。要使课堂讨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特点,拟出一定深度、广度和吸引力的讨论题,组织好课堂讨论,题目必须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关心的,或认识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其次,要有准备、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过早地将“标准答案”公布。当学生无法解答时,要予以启发;当学生发言有遗漏时,予以补充;有错误时,予以纠正;有疑难时,予以点拨。总之,教师要置身于学生讨论之中,并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人手,不断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教师要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对正确的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模糊和错误的观点要进一步澄清和引导,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种课堂讨论,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认真组织好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内容选择上,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做到既传播文化知识又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其次,在时间进度上,要与同期讲授的教材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连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的;第三,在教师的作用上,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决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因而印象深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形式。实践证明,好的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片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和反响,如《暖春》对感恩的教育意义等,在道德修养方面容易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

1.4 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专题讲座是道德修养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专题讲座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根据课程内容而开设的小型专题课,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理论性较强、学生又难以搞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开设小型专题课,进行专门的讲授。这种小型专题课的穿插,既要考虑到深化理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需要。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中的疑难问题,而且可以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一种是根据各个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重点而举办的大型专题讲座。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在全系或全校举办这类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形式具有信息量大、受教育面广等特点。这种形式搞得好,经常坚持,对于在学生中形成正确舆论,抵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错误思潮,会起到巨大作用。

2 课外途径

课外育人途径是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范围之外的其他教育环节,千方百计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熏陶。课外育人途径是课内育人途径的延伸和深化。课内育人途径和课外育人途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拓宽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育人的基本途径。课外育人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利用谈心对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对于学生个别或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谈心和对话,共同商讨,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效果。首先,谈心是解决个别问题和特殊矛盾的主要方式,又是获取思想信息的可考渠道。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限制,简便易行。教师与学生谈心关键是要真心诚意、平等待人、互相交心,发现有误解或认识有错误要当面解释清楚,事后不记账,不当作材料使用。其次,对话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对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式。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尽量通过平等的商讨,把学生的政治热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种师生对话的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地商讨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2.2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整个德育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行”统一起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并担任活动的指导老师,对活动给予引导、支持和帮助。并根据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需要,适当融入德育内容,保证活动的健康性和有益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的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可使学生通过自学、自律、自理为主的亲身实践,经受各种锻炼,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德心结合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2.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德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3.相同的教育途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家校结合等方式进行实施。

4.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无论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等教育规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尽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其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和工作方法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德育工作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求提高道德水平,树立国家、道德、法制等观念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工作方法上,德育工作者扮演“塑造者”的角色,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提供榜样、确立规范、实践锻炼等方法,是倾向于理论灌输、榜样示范、引导行为的教导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则特别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尊重、信任、接纳、指导、协助学生,它不强求学生接受个人的观点,而在于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通过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加成熟起来。它不是一个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讨论和助人自助的过程。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能心理问题德育化,也不能德育问题心理化。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取得单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具体来说,两者的结合有下列几种主要途径。

1.以课堂教学为媒介,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虽然各学科侧重的知识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要求,就是教书育人并举,教学与教育统一。因此,各学科在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应根据本学科特点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学科渗透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从领会、接受、内化到质变的过程。各学科内容中都蕴涵着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方位开展,让广大任课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实施者。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把德育与心理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无论是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单凭讲解和灌输,仅仅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和心理知识并没有多少价值,学生德性的生长和人格的完善,都必须通过体验才能实现。所以,要通过行为训练包括团队活动、班队、活动课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活动中理解、体验,从而达到内化为其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目的。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体系;必要条件;综合素质;职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5-01

下面就提高中职德育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家庭尤其是学生家长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社会就业氛围、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要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作用的同时,花大气力,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主动与社会、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把握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新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方案,密切关注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保持与其他学校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二、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四、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拓展学校德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为主要内容,着重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逐步树立学生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全面、深刻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完成道德教育中的不同价值,并且通过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是指技能训练以外的从业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 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在教学秩序的适当规范指导下,学校的任务在于提供舞台,提供较宽松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去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六、以职业形象的塑造为归宿,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4篇

—是拓宽校际人才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充分认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及优秀团队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教师交流任教。自2010年9月起。第二协作组内首批互派教师交流任教活动正式启动,共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五个学科。由最初一个月的短时交流任教,到本学期开始的为期一年的教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了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是加强干部交流任职。2010年9月起,沙区教育局调整了部分干部进行校际间交流,交流到我校的是第四十七小学的教导副主任,在近一年的交流过程中,透过工作的点滴细节使他感受到不同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方式。第二,充分认识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沟通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组内协作校及各协作组间的校级、中层领导干部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协作校领导班子联动发展联席会制度。建立多层面、立体化交流平台。第二协作组协同其他协作组部分领导、教师共同组织开展了“观名校校园文化。促沙区学校发展”活动,既感受了外区三所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意识,达到了启迪思维的目的。

二是拓宽校本研究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教研活动同步。协作校通过举行集体备课、观摩课、理论讲座、校本培训等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协作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沟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第二,常规教学同步。协作校不断加强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检查等实质性措施、方法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建立起了“教学业务一体化”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第二协作组多次开展教师培训及质量检测活动,有效推动了组内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推进。

三是拓宽教育科研月合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11月在沙区教育科研月中,协作组内学校以深化展示联动发展共同体的教科研水平为主旨,安排了“教育管理焕生机、教育科研赢发展”等六大板块,各校教师均参与每个版块的活动,或参加智慧讲坛、现场评课、课题沙龙、校际间师徒结对等活动,为各校领导、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

四是拓宽德育工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协作组为德育工作搭建了宽阔的舞台,拓宽了协作校教师的教育视野。如在协作校中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6所协作校中深入研讨“如何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何建立班级的激励机制”等议题;协作校协同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如共同参加开学典礼。让不同学校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感受等。去年。由协作校第七十小学主持召开的德育课题展示交流活动为协作组内德育课题的有效开展打开了思路。成为班主任通往研究型教师的助力器。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 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1 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1.1 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张扬与共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1.2 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2 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2.1 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 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 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

2.2 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 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 ,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

3 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3.1 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 ,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 ,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3.2 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 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 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 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 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 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 ,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那样,人就失去了自由感,就会对德育对其生活的引导产生厌恶与排斥。“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从生活走向德育,是一条间接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非德育的德育。德育要大胆地激励个人去生活,去追求好(善)的生活,去践行好的生活品质。好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目的。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 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一个拥有好生活品质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好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苗力士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版,第1、2、10、9卷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效途径;网络资源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大学生已成为现代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大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心理因素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审时度势,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探索适应时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若干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内容偏重以教材为中心,过分注重课本中的逻辑结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消极被动;教学形式采用的是理论知识灌输式的传授方式,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易产生排斥心理。

另外,在如何对大学生加强道德教育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在学方式上采用硬性灌输式,授课内容仅停留在道德告知的感性层面上,没有重视道德的理性思考,不能寓情于理,从而很容易导致道德说教的现象发生,阻碍学生对于自我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对于大学期间道德品质修炼的不重视。

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出现,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网络已日益成为了他们最为亲密的伙伴,大学生几乎每天在与网络打交道,那么如何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使网络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我们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1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充分运用音乐、动画、图片、直播等手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吸引大学生网民的“眼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我们结合唐山文明网推出3D版《道德堂》网上修身平台,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道德堂》是一款以网络页面游戏为基础的思想教育课,其核心构架在于通过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使修身者心灵得到净化;通过诵读、巡礼、道德生长日记等,将具有正面力量的道德文化经典日日浸润,转化为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共同构筑人民精神家园的目的。这款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我们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引入教学之中。我们教会学生在网上注册、登陆,每次网上修身20分钟,在游戏中接受“爱国、博大人格、巡礼箴言、生发善心”四方面的教育,以后每次课教师针对一个方面提问,以督促学生每周两次接受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文化经典浸润,感悟其深刻内涵,懂得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堂》以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为载体,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避免了道德说教的现象,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2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把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由“静态”变为“动态”。例如,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部分内容时,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并在课堂上一一展示,然后讨论,那些成就值得学习、借鉴、推广,结合家乡实际,为自己家乡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等。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展示图片、视频资料和讨论,可将“枯燥”变得“生动”, 由“单调”变得“多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

再如,学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网上查找惊人的浪费现象,严重的环境污染,下载图片、视频,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们震惊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资源浪费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污染已经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存,这时学生们就会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意识到为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并能身体力行,付诸行动。这不仅是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更是“静态”变为“动态”, 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课堂,更是付诸实际行动。

3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缩短师生距离

互联网无限跨越时空的特点,缩短了时空距离,即使双方相隔甚远,也可以“当面”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在教学中利用QQ群、论坛、校内网等比较大型的网络媒体,搭建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扩大学生之间人际交流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辅导,传授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网络将和课堂一起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阵地。

网络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拓宽了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展了大学生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柯.浅析高职院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7篇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 ----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 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8篇

一、图书室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高中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自主招生也逐渐成为常态,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当前形势,图书室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呈现,不仅担负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的重任,更是全校师生拓宽知识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图书室的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更要重视对图书的研究与开发,要结合时展与高中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图书。因此,高中学校要认识到图书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强学校图书室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室的职能。

二、图书室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

(一)配合课程,辅助教学

图书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辅助设施,是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配合课程、辅助教学上具有积极的作用。高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图书室成为高中教师获取相关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杂志了解当前高中教学的最新动态及最新教研成果,通过阅读教育书籍了解更多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利用相关课程配套图书,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拓宽知识面,开发智力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等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人们的好处。高中图书室包含天文、地理、哲学、科研、音乐、历史、社会等方面的书籍,数量多、种类齐,图书室也因势利导利用良好的阅读环境及健全的阅读激励机制吸引师生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对于拓宽师生的知识面,开发师生的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新的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学生掀起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热潮,越来越重视自身知识面的拓宽。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到图书室借阅书籍的频率明显增加,学生大多自主选择书籍种类,自主学习书籍内容,在无形之中图书室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增长才智具有积极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

高中生记忆力、模仿力强,价值观念也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高中图书室的书籍都是经过领导和有关专业教师认真挑选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书刊,通过在学校图书室的借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枯燥与乏味,老师一般都会推荐名人传记强制学生到图书馆借阅,通过阅读,优秀人物的品格也在无形之中感染着学生。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拓宽视野 角色体验 综合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结合变化着的具体实际,因此,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热情,缺乏对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导和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只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过程中,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增强教学效果势必成为空谈。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长。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性,采用调查访问、模拟法庭、课堂讨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进行调查访问,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课堂”外延不断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只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融合,才能引导学生生活中探索研究,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机引入课堂学习中。

如进行“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本班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全年支出情况等,并进行交流。调查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均来自学生生活,学生真实可感,增强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采取以学生手中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

现实生活是具体实在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现实问题都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这是民主教学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断案,既活用书本,又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和法律创新能力。

通过模拟训练,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权益受到侵害后求助于哪些司法机构,以及具体解决途径等,这一节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具体案例,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许多难点,将自己融入具体案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当时的情景,较好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体意识。

三、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如在教学“争做合格人才”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才,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识到国家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疑虑:我能否成为人才呢?为了分析现状、明辨是非,我在班里开展“是否人人都能成才”的讨论会,首先是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每个人都能成才。成才的关键在于是否努力和是否有机遇,这两者不仅是共存的,更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并列举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等人物,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成才的。机遇是靠自己创造的,并用《为学》中的句子加以例证:“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认为只要付出辛勤汗水,学会为自己创造机遇,那么,每个人都能成才。而有人认为:成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条:勤奋和机遇。并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加以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的确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人才是勤奋的,那么勤奋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主观的努力或许能做到,但机遇却不是人人都有的,勤奋而无机遇或者有机遇而不好好把握的人难以成才。

待大家讨论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此观点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一个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搜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0篇

 ——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申报总结材料

石桥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途径,积极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先进理念导方向

新时期背景下,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两大理念”,从而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努力做到“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

2、与时俱进,注重实践

我校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通过开展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爱国影片观后感征文比赛、家乡环境污染调查活动、爱国演讲比赛等活动和手段,将热爱祖和爱家乡、感恩社会与父母、团结同学敬师长等道德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多条渠道搞建设

依据两大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师德为先

为了促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机制,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合理分工,聚力育人。

(二)法制教育,保驾护航

1、聘请法制副校长,做足法制法规宣传。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邀请派出所领导到校,为全校师生做法制报告,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班会上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开好法律主题班会,举行法律征文比赛。学期初,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律就在我身边”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督促学生关注身边的法律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举行法律征文比赛,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比、展览。

3、法律教育进课堂,激发学法新热情。为进一步督促全体师生学法懂法,学校设立模拟法学课堂,激发了大家学法的热情,进一步宣传了法律法规常识。

(三)礼仪教育,遍及校园

我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争做懂礼仪、守规则的文明学生。

每学期开学初,对新生进行军训和常规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

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结合时事新闻和校园好人好事、以及常规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遵规守纪的中学生。

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以爱国爱党、青春励志、节约粮食、保护花草为主题,制作并设立了多处标语牌,让道德的馨香洋溢在整个校园。

(四)流动红旗,激励上进

为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良性竞争的新局面,我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施流动红旗评定制度。按“流动红旗”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流动红旗等级。

三、综合德育结硕果

为改变学校教育生存现状,闯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我校基于学校的区域地理优势,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劳技课程基地,建立了布贴工艺、刻纸工艺、书法篆刻和贝粘工艺等劳技体验馆,开辟了花卉和果蔬栽种区及自助式小厨房,形成以劳技教育为依托、融合多学科为载体的综合德育模式。

近年来,我校在创建课程基地、从事劳技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求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我校德育特色品牌。通过对学校和课程建设物态环境的有计划改造,不断拓宽劳技和德育实践活动空间,逐步完善劳技课程实施载体,着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形成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具有浓郁课程文化氛围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劳技理念,培养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以致用、团结合作”的道德品质。

我校探索的综合德育模式,初见成效,引起省市区教育部门的重视,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今年暑期举行的2017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中,我校有两名学生获得省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第五届全国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中,我校再创佳绩,经过初赛和复赛,我校有4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禁毒知识竞赛中,我校再一次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2018年1月9日,省课程基地专家组莅临我校视导调研,专家组高度评价了我校将劳技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工作思路和卓有成效的做法,同时希望我校在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继续努力,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争取更大成绩。 

人道酬德,天道酬勤。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我校将继续秉承“以德立校””的人本教育理念,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途径,进一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我校德育工作一定会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09

微博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微博的存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始使用微博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传授知识,宣扬国家政策,缺乏与大学生的具体交流和沟通。微博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为思想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的机会。而且,大学生在使用微博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升。微博是一个培养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很好的载体。高校通过使用微博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于学生有益,对于高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2)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微博也是如此,既有积极事件的发生,也有消极事件的出现。部分学生在微博中也会出现恶意攻击的行为,也会产生效仿恶性事件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高校利用微博的经验尚浅,教育者对信息利害的辨别度还不够高,导致微博上的许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严重危害。

2.应用微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想要顺利使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对教育者进行素质和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成长中,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提高自身对政治实事的敏感度,在面对微博上的政治热点事件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最基本的是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在微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呈现出多面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从多角度学习,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多元化的知识内容。(2)搭建高校微博平台,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为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当搭建微博平台,积极利用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拓宽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现在,许多高校虽已注意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性,却还未完全使用这一平台,因此也没有探索出利用微博实现思想教育的具体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合理使用微博平台,那么在建立高校微博时,需要做到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微博在大学生中早已被普遍使用,因此高校利用微博,不仅是一种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3)加强引导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是使用微博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设立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准确掌握微博时事热点和信息,并及时了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观察他们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积极关注的事件带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去,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特见解。在学生进行辩论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时事分析,渐渐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微博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种新型产物,遍及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使用者居多,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言论,发表自己的想法。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传播工具,并开始尝试着将其利用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期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丁西省.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新途径探析[J].前沿,2012,(5).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09

微博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微博的存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始使用微博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传授知识,宣扬国家政策,缺乏与大学生的具体交流和沟通。微博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为思想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的机会。而且,大学生在使用微博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升。微博是一个培养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很好的载体。高校通过使用微博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于学生有益,对于高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微博也是如此,既有积极事件的发生,也有消极事件的出现。部分学生在微博中也会出现恶意攻击的行为,也会产生效仿恶性事件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高校利用微博的经验尚浅,教育者对信息利害的辨别度还不够高,导致微博上的许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严重危害。

2.应用微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想要顺利使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对教育者进行素质和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成长中,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提高自身对政治实事的敏感度,在面对微博上的政治热点事件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最基本的是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在微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呈现出多面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从多角度学习,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多元化的知识内容。

(2)搭建高校微博平台,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为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当搭建微博平台,积极利用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拓宽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现在,许多高校虽已注意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性,却还未完全使用这一平台,因此也没有探索出利用微博实现思想教育的具体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合理使用微博平台,那么在建立高校微博时,需要做到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微博在大学生中早已被普遍使用,因此高校利用微博,不仅是一种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

(3)加强引导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是使用微博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设立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准确掌握微博时事热点和信息,并及时了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观察他们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积极关注的事件带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去,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特见解。在学生进行辩论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时事分析,渐渐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微博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种新型产物,遍及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使用者居多,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言论,发表自己的想法。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传播工具,并开始尝试着将其利用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期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美德教育 环境教育 艺术教育 活动教育

同志曾多次指出:“必须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党的三届四中、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任务落到实处。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对拓宽德育教育路子、深化改革、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缺陷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传统美德教育的环境,就会导致“老师雨露润心田,生爱教育把头点。步入社会看一看,思想立刻有转变”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环境的窄小和单一是主要的原因。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的,他们与社会、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优化家庭这个大环境,只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完成传统美德教育这个综合性工程是不可能的。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创建适应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二、创造适应传统美德教育良好环境的构想

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内容广泛,又没有固定的程序。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组织精干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拓宽了德育教育渠道,形成了创建适应传统美德教育良好环境的主体构想,概括为“四化”,即传统美德教育管理科学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系列化、传统美德教育多途径化、传统美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1.传统美德教育管理科学化

所谓管理科学化,就是创建与传统美德教育相匹配的管理体系。把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之中。

所谓组织管理,就是建立传统美德教育的组织机构,校内,成立由校长牵头,相关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班主任参加的领导小组,根据各自的职责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把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如政治课《职业道德》一节,可以与职业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外,同团县委、校外办联合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密切联系家长,定期召开座谈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如我校个别学生爱吃零食、乱花钱,不讲卫生,则家长应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不使传统美德教育流于形式,除做好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之外,我们还健全了教育目标、实施计划、规章制度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使我校传统美德教育沿着既定的方针向纵深发展。

2.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系列化

所谓内容系列化,就是构成几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系列。从教育对象出发,领导、教师、学生构成一个系列。传统美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影响学生的是教师、领导,他们是教育者和传播者,同时学生的思想行为又能促使教育者反思深省,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是传统美德的教育对象。所以领导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修养,组织教师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内学习传统知识,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

从教育内容出发,书本知识、行为规范、榜样力量构成一个系列。从形式方面看,讲、学、做构成一个系列,讲传统美德故事、学传统美德知识、做弘扬传统美德的事。目前我校形成了具有“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良好校风。从时间方面构成了一个系列。如“三八”节开展敬母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烈士们为捍卫伟大的祖国而英勇献身的事迹;“五一”劳动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家务”活动;“七一”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国庆”开展“国庆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美德教育,从而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3.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多样化

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多样化,要多途径、多渠道齐抓共管,切实把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

4.传统美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所谓形式多样化,就是遵循渗透原则,把握一个“寓”字,不拘一格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挖掘教材中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找准传统美德与各科知识的结合点,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传统美德。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动用愉快的方法,摒弃呆板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今年九月十八日,我校参加了“建国六十四周年龙山音乐会”,同学们演唱了《东方红》、《团结向前》两首歌曲,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九月二十九日举办了“为建国六十四周年献礼”的大型文艺活动。会上十二名残疾人讲述了艰苦磨炼的活生生的事例故事,催人泪下,给学生上了一次生动活泼的传统美德教育课。

三、结语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4篇

1.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主流意识淡漠,价值取向扭曲,认为现实比未来重要、奋斗目标模糊。

2.品德上,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不注重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自以为是,自负叛逆。

3.行动上,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差,个别学生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4.性格上,缺乏宽容之心,骄横跋扈,攀比心理严重,承受能力差,稍有不如意或失败,便意志消沉。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改革方法,根据新形势下少年儿童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深入细致的开展思想道德。

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要求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肩负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使命。2012年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形势下对思想道德提出了新要求:

1.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道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要努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整体规划,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遵循学校思想道德规律和少年儿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少年儿童道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

三、全面拓展新形势下思想道德的新途径

立世德为首,立道德为先。如何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传播正能量,是思想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精心构建教育平台,着力整合道德资源,不断拓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新途径。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道德教育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道德的主渠道。要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任课教师要挖掘教材的道德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二)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少年儿童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开辟第二课堂教育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可利用区域内名胜古迹、教育基地等开展野外实践课。我县是“七连冠”的双拥模范县,辖区内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驻长各部队都是理想的道德第二课堂。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小社会

浓厚的文化氛围,洁净的班级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创建文明班级,争做“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真正牢固树立了育人为本,道德为首的观念。

(四)整合道德资源,拓展道德阵地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整合道德资源,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2.学习园地。利用学习园地,拓宽学生学习、教育、生活的途径。学习园地就像一个百花园,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3.开展革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从中接受革命传统、高尚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

4.科学利用信息化育人方式。充分发挥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宣传栏、班级QQ群、短信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表扬好人好事。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反思;阅读;习作

反思是一名教师对教学工作负责的表现,没有反思的教学不会具有高效果,不善于反思的老师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反思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定是一名善于反思的老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实现不断地进步。

一、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

学科德育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因其教材内容的特点,更加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实际的教学却是老师不重视德育教育,只是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学生学到的是语文知识,而对文本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没有及时领悟,影响了语文人文性的发挥。老师对德育渗透的点、程度都把握不够,德育渗透的时机、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熟悉教材,通读文本及相关资料,将文本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了然于心,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时机,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文章内容中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够做好德育渗透的工作。

二、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肩负着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的一大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理解,思想内涵的感悟,对学生性情的陶冶等,都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朗读,而在初中教学中,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范读外,学生朗读文本的机会很少。一个是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不爱读,一个是教师忽视了朗读的作用。熟读、精读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的,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环节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中的朗读,读中悟道,读中品味。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重视了朗读就是重视了阅读教学。因此重视阅读教学中朗读,应该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和重点。

三、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反思

习作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而且中考试卷中的作文分值也是相当高,不容我们不重视习作的教学。但是习作教学却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觉得难写,老师觉得难教,是语文教学的大难题。教师要具有发散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拓宽写作思路。目前的中高考,对于写作形式都没有了明确的规定,写作形式越来越模糊,所以就要求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思路要拓宽,教学的理念要更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搜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善于生活生活中的小感动和小发现。